运动控制实训报告

运动控制实训报告
运动控制实训报告

成绩

批阅教师

日期

运动控制实训系统实训报告

课程名称运动控制技术与运用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3 年 12 月 5 日

目录

项目一 (1)

1.1项目名称 (1)

1.2电梯模型设计内容及要求 (1)

1.3电梯模型设计分析及设计思路 (1)

1.4电梯模型设计方案设计说明 (2)

1.5电梯模型设计完整电路原理分析 (3)

1.6电梯模型设计制作、调试情况 (10)

1.7电梯模型设计实训成果 (10)

项目二 (11)

2.1项目名称 (11)

2.2步进电机驱动设计内容及要求 (11)

2.3步进电机驱动设计题目分析及设计思路 (11)

2.4步进电机驱动设计方案设计说明 (11)

2.5步进电机驱动设计完整电路原理分析 (12)

2.6步进电机驱动设计制作、调试情况 (13)

2.7实训成果 (13)

实训心得体会 (14)

附录 (14)

项目一

1.1项目名称

电梯模型控制

1.2电梯模型设计内容及要求

内容:

一、接收并登记电梯在楼层以外的所有呼叫指令信号,给予登记并输出登记信号;

二、根据最早登记的信号,自动判断电梯是上行还是下行,这种逻辑判断称为电梯的定向。电梯的定向根据首先登记信吃的性质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指令定向,指令定是把指令指出的目的地与当前电梯位置比较得出“上行”或“下行”结论。例如,电梯在二楼,指令为一楼则向下行;指令为四楼则向上行。第二种是呼梯定向,呼梯定向是根据呼梯信号的来源位置与当前电梯位置比较,得出“上行”或“下行”结论。例如,电梯在二楼,三楼乘客要向下,则按AX3,此时电梯的运行应该是向上到三楼接该乘客,所以电梯应向上。

三、电梯接收到多个信号时,采用首个信号定向,同向信号定向,同向信号先执行,一个方向任务全部执行完后再换向。例如,电梯三楼,依次输入二楼指令信号、四楼指令信号、一楼指令信号。如用信号排队方式,则电梯下行至二楼—上行至四楼—下行至一楼。而用同向先执行方式,则为电梯下行至一楼—上行至二楼—上行至四楼。显然,第二种方式往返路程短,因而效率高。

四、具有同向截车功能。例如,电梯在一楼,指令为四楼则上行,上行中三楼有呼梯信吃,如果该呼梯信号为呼梯向(K5),则当电梯到达三楼时停站顺路载客;如果呼梯信号为呼梯向下(K4),则不能停站,而是先到四楼后再返回到三楼停站。

五、一个方向的任务执行完要换向时,依据最远站换向原则。例如,电梯在一楼根据二楼指令向上,此时三楼、四楼分别在呼梯向下信号。电梯到达二楼停站,下客后继续向上。如果到三楼停站换向,则四楼的要求不能兼顾,如果到四楼停站换向,则到三楼可顺向截车。

电路的形式不限,实训具体要求如下:

要求:

1. 画出控制系统的框图,说明系统方案设计的思路、理由或依据;

2. 选择、确定组成控制系统的各个单元,并阐述选择确定的原则或依据;

3. 画出完整的电气原理图,介绍整体电路的工作原理;

4. 如采用PLC控制,给出控制程序的流程图、梯形图,并说明程序的工作原理。如采用单片机控制,给出单片机程序的流程图和清单,说明程序的工作原理。

5. 制作控制系统电路,验证设计、制作是否正确。

1.3电梯模型设计分析及设计思路

设计技术要点:1.同时呼梯信吃指令的登记设计(例如:一楼、二楼、三楼同时呼梯),输出保持,直至各信号被运行,清除信号登记;2.电梯最短路径运行模式设计(即最高效率运行)3.设计时还需考虑电梯的停层时间(为了模拟电梯开门和关门时间)和平层(与电梯地板平齐)。

注意事项:1.信吃的判别(逻辑判别),例如:根据信吃判别电梯上行还是下

行;2.西门子PLC S7—200电源输入公共端和输出公共端分别至+24V 和+5V ; 方案: 方案一:利用三菱梯形图仿真软件编辑电梯运行梯形图,下载编辑好的程序至三菱PLC 中,根据实验室条件电梯模型搭硬件电路,控制电梯的模拟运行; 方案二:利用西门子PLC S7—200编程软件编辑电梯运行程序,下载已编辑好的程序至西门子PLC S7—200/CPU 226中,根据实验室条件电梯模型搭硬件电路,控制电梯的模拟运行;

1.4电梯模型设计方案设计说明

方案确定:由于实验室只拥有西门子PLC S7—200/CPU 226实验设备以及西

门子专用PLC 编程软件,因此,采取方案二,也即利用西门子PLC S7—200编程软件编辑电梯运行程序,然后下载已编辑好的程序至西门子PLC S7—200/CPU 226中,根据据实验室电梯模型搭硬件电路,控制电梯的模拟运行。

电路系统框图及框图原理:

框图原理:通过计算机将已编辑好的电梯程序下载至S7—200/CPU 226 PLC 中,

然后将PLC 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依据对应的PLC 输入输出端口地址对应表进行与开关量实验板电梯实物模型对应开关端口进行连线,最后连接输入输出公共端,注意开关量实验板上的-24V 公共端和-5V 公共端应连接至一起。

S7—200/CPU 226 PLC

计算机 PLC 输入端口公共端(+24V)

开关量实验板

电梯实物模型 PLC 输出端口公共端(+5V)

1.5电梯模型设计完整电路原理分析

完整PLC接口图:

输入输出地址分配表:

输入:

名称元件名地址编号名称元件名地址编号一层位置开关 SQ1 I0.0 一层上行呼梯 SB5 I1.0 二层位置开关 SQ2 I0.1 二层上行呼梯 SB6 I1.1 三层位置开关 SQ3 I0.2 三层上行呼梯 SB7 I1.2 四层位置开关 SQ4 I0.3 二层下行呼梯 SB8 I1.3 一层指令开关 SB1 I0.4 三层下行呼梯 SB9 I1.4 二层指令开关 SB2 I0.5 四层下行呼梯 SB10 I1.5 三层指令开关 SB3 I0.6

四层指令开关 SB4 I0.7

输出:

名称元件名地址编号名称元件名地址编号一层指令登记 L3 Q0.0 一层上行呼梯 L7 Q1.0

二层指令登记 L4 Q0.1 二层上行呼梯 L8 Q1.1

三层指令登记 L5 Q0.2 三层上行呼梯 L9 Q1.2

四层指令登记 L6 Q0.3 二层下行呼梯 L10 Q1.3

上行指示 L1 Q0.4 三层下行呼梯 L11 Q1.4

下行指示 L2 Q0.5 四层下行呼梯 L12 Q1.5

上行驱动KM1线圈Q0.6 开门模拟 L13 Q1.6

下行驱动KM2线圈Q0.7 关门模拟 L14 Q1.7

PLC 程序流程图:

N

Y

N

Y

N

N

Y

自动关门 M1反转

用按钮选择目的楼层和运行方向 开关门电动机M2停转,控制过程结束 M1停转,自动开门 分两级短接阻抗,M1低速运行行 M1低速,串入阻抗制动 短接阻抗M1低速运行 拽入电动机M1串入阻抗降压启动 门关闭了吗? 到达预选楼层了吗?

门到位了? 是否超时停层位置

到达停层位置了吗?

PLC程序:

1.6电梯模型设计制作、调试情况

将计算机中利用西门子专用PLC编程软件编好的四层电梯模型程序下载至PLC S7—200中,(下载程序时需将PLC置于STOP状态),之后,按照PLC输出输入地址分配表进行输入输出端口与开关量实验板上的模拟小型电梯系统连线,最后,对各模块供电。供电完毕即可按要求运行,此中遇到的问题有:1.PLC输入输出模块公共端如何供电未知,解决此问题的办法是:参照PLC接线指导书进行相应接线;2.电梯不运行,解决的办法:查找电源供电状况,结果电源+24V 与及+5V没有电压输出,原因是保险烧坏,更换保险;3.模拟电梯模型没有按照要求楼层停层;解决的办法:从新检查程序,更正错误程序,使得程序按照规定要求运行。

1.7电梯模型设计实训成果

当电梯处于基站,关门等运行状态时,此时按基站外呼按钮,信号经按钮传输到PLC,经PLC判断为本层开门,再将信号传输到M2开关门电动机(程序模拟延时3秒)输出开门信号,电梯开门。经延时,电梯自动关门。也可按关门按钮,使电梯提前关门。开门时显示板上的开门显示发光二极管点亮,开门结束后熄灭。关门时关门显示发光二极管点亮,关门结束后熄灭。如果内选指令选四层按钮,则指令经串行传输到PLC上,显示屏上的发光二极管L4闪亮,当手离开按钮后,信号被登记,内选按钮指示灯也点亮,电梯定为向上运行。PLC核实信号后,可将运行信号传输到各个工作部位并发出运行指令。电梯开始按给定曲线运行,其给定速度信号不断与速度反馈信号比较,不断校正,使电梯运行的速度曲线尽量符合理想的运行曲线,使电梯运行平稳。电梯每到一个楼层限位开关,开关便接通一次,层楼指示变化一次。运行过程中PLC里的“先行楼层”不断寻索楼层呼梯指令信号。当“先行楼层”导索到呼梯指令后,上到站钟GU或下到站钟GD发出到站指示,经延时,PLC发出换速信号,电梯开始减速运行,制动系统工作,电梯停稳。电梯停稳后,发出开门信号,电梯开门。经延时,关门时间到,发出关门信号,电梯又开始关门。

电梯门关好后,其运行方向按内选指令和外选召唤与内选的相对位置而定。如没有任何指令,电梯就地待命。

项目二

2.1项目名称

步进电机驱动

2.2步进电机驱动设计内容及要求

内容:

用三个发光管指示灯代替步进电机的三相绕组,试设计、制作一个“单三拍”驱动控制电路,使步进电机能在0V、5V的电压控制方向和5V的控制脉冲的作用下“正转”或“反转”。电路形式不限。

要求:

1.画出电路的系统框图,说明电路方案设计的思路、理由或依据;

2.分单元画出各单元具体的电路图,阐述电路的工作原理,介绍电路中主要

元器件的作用及其参数的确定原则或依据;

3.画出完整的电气原理图,介绍整体电路的工作原理、性能或特点;

4.如果采用了单片机,给出单片机程序的流程图、清单并说明程序的工作原

理。

5.制作实物电路,验证设计、制作是否正确。

2.3步进电机驱动设计题目分析及设计思路

设计技术要点:1.步进电机的驱动控制的“单三拍”驱动控制电路的设计;

2.步进电机在低电平+0V和高电平+5V的情况下控制步进电机运转方向;

3.+5V 的控制脉冲控制转速。

设计方案:

方案一:使用专门的电机驱动芯片ULN2003A来驱动电机运行,驱动芯片的优点是便于电路的规模化集成,且驱动电路简单,驱动信号很稳定,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因而设计的三相步进电机单三拍驱动控制系统好;

方案二:使用数字芯片与非门(或非门)、RS触发器等电子元器件搭建步进电机驱动电路驱动电机的运行。这种方案的电路优点是使用电子器件连接,电路比较简单,但易受干扰,信号不稳定,不便于较大电路的集成,使用时不方便,连接时容易出错。

2.4步进电机驱动设计方案设计说明

方案的确定:由于实验室具有+5V的控制脉冲控制步进电机的转速,以及0V (可以接地)和+5V的稳压源,因此考虑实验室条件,选择方案二,也就是使用数字芯片与非门、RS触发器进行设计步进电机的单三拍控制电路。

电路的系统框图:

微机

脉冲

运动方向环形分配器功放步进电机

控制

2.5步进电机驱动设计完整电路原理分析

电路原理图:

注意事项:1.环形分配器开始工作时,先要清零(即先让CLR=0,再让CLR=1);

2.DIR控制电机的运转方向;

3.CLK控制电机的运转频率,也即控制步进电机的转速;

步进电机单三拍控制操作原理说明:

按电路原理图连接好电路,通过对RS触发器R端输入一低电平,之后接回高电平(用开关按钮的常开、常闭触点分别接地和+5V即可实现),对驱动控制电路清零,然后对DIR电机运转方向进行控制(高电平正转,低电平反转),可设任一运转方向,最后调节时钟脉冲,即可控制步进电机转速。

步进电机单三拍驱动控制电路工作原理说明:

步进电机三相接线图

如上图所示:U1、V1、W1接电源,分别有三个控制开关,分别是:清零控制、输出脉冲频率控制、方向控制。如果给处于错齿状态的相通电,则转子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将向磁导率最大(即最小磁阻)位置转动,即向趋于对齿的状态转动。

三相步进电机在三相单三拍工作方式运行时,通电顺序为:A—B—C—A;如果给定工作方式为正序换相通电,步进电机正转,如果按反序通电换相,步进电机反转。步进电机运转的速度是由输入到A、B、C三相绕组的频率所决定的。脉冲的频率越高,电机的运转速度越快,否则,速度就越慢。因为控制5V的高速脉冲输出即可控制步进电机转速。

2.6步进电机驱动设计制作、调试情况

依照步进电机PROTEUS原理图进行实物接线,通过对RS触发器R端输入一低电平,之后接回高电平,对驱动控制电路清零,然后对DIR电机运转方向进行控制,观察电机运转方向可否改变(即是否正传和反转),最后,调节控制脉冲频率观察电机运转速度是否发生改变?若随着输出脉冲频率的增大,电机转速上升,反之,电机转速则下降,那么调速成功。

在此制作过程做遇到的问题有:1、步进电机运转不稳定,出现失步和跳步的现象;解决问题的办法:重新检查所焊接(或连接的电路),发现其中一与非门连接电路存在缺焊情况。

2.7步进电机驱动设计实训成果

实现了步进电机的“单三拍”驱动控制,转速控制(5V输出脉冲频率)以及使步进电机能在0V、5V的电压控制方向,也即实现了步进电机的“正转”和“反转”。

实训心得体会:

通过对为期四周的运动控制实训的设计,从中受益颇多。很感激老师的辛勤指导,从开始的兴趣昂然的查资料到设计中的茫然再到后来设计成功时的喜悦,这个中滋味只有真正投入到设计当中去才能深切的体会到。在此,我学到了很多书上所学不到的,也体验到了许多以前未体会过的辛苦。总的来说,受益良多!在设计过程中,遇到了好多问题,在此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以及相互交流的同学,他们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的工作经验,敏锐的思维,塌实的实验作风,平易近人令我敬佩。他们在设计工作中给我悉心的指导,启迪和教诲,使我受益终生。他们的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引导我对事物进行更为深入、全面的认识,提高了认识事物的深度。

在本次运动控制实训的设计中,使我们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知识,增强我们的自信心,同时也使自己明白自己存在着很大的不足,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不断完善自己,成为一个真正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

附录:

电梯模型实物图:

过程控制实习报告

过程控制工程实习报告 学院:机械与控制工程班级:自动化10-3班 学号: 姓名:傅 指导老师:周 日期:年月

目录 1 绪论 (2) 1.1 过程控制系统的概述 (2) 2 西门子PLC的介绍 (2) 2.1 S7-300PLC介绍 (2) 2.2 S7-3O0主要功能模块介绍 (2) 3 基于PLC的双容量水箱控制系统硬件组成 (3) 3.1硬件模块 (3) 3.2 双容量水箱控制系统实验装置 (4) 3.3双容量水箱对象组成 (4) 4 基于PLC的双容量水箱控制系统的编程设计 (5) 4.1 控制原理 (5) 4.2 STEP 7简介 (6) 4.3 SEP7硬件组态及参数设置 (6) 4.4 SETP7程序设计 (8) 5 控制系统程序编写及调试、运行 (8) 5.1 S7-300_PLC模拟量输入输出量程转换模块FC105简介 (8) 5.2 系统的I/O地址分配 (8) 5.3 双容量水箱控制系统程序 (9) 6 实习结语 (13)

1 绪论 1.1 过程控制系统的概述 过程控制是指根据工业生产过程的特点,采用测量仪表、执行机构和计算机等自动化工具,应用控制理论,设计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实现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随着生产过程的连续化﹑大型化和不断强化, 随着对过程内在规律的进一步了解,以及仪表﹑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 生产过程控制技术近年来发展异常迅速.所谓生产过程自动化, 一般指工业生产中(如石油﹑化工﹑冶金﹑炼焦﹑造纸﹑建材﹑陶瓷及热力发电等)连续的或按一定程序周期进行的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凡是采用模拟或数字控制方式对生产过程的某一或某些物理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进行的自动控制统称为过程控制,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前进,过程控制也在日新月异地发展。它不仅在传统的工业改造中,起到了提高质量,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等十分重要的作用。生产过程自动化是保持生产稳定、降低消耗、减少成本、改善劳动条件、保证安全和提高劳动生产率重要手段,在社会生产的各个行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 西门子PLC的介绍 2.1 S7-300PLC介绍 S7-300是通用可编程控制器,它广泛地应用于自动化领域,涉及多个行业,可用于组建集中式或分布式结构的测控系统,重点在于为生产制造工程中的系统解决方案提供一个通用的自动化平台,性能优良,运行可靠。 S7-300PLC采用模块化结构,模块种类的品种繁多,功能齐全,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可用于集中形式的扩展,也可用于带ET200M分布式结构的配置。S7系列PLC用DIN标准导轨安装,各模块用总线连接器连接在一起,系统配置灵活、维护简便、易扩展。CPU模块是PLC的核心,负责存储并执行用户程序,存取其他模块的数据,一般还具有某种类型的通信功能。信号模块用来传送数字量及模拟量信号,通信模块可提供PROFIBUS、以太网等通信连接形式。 2.2 S7-3O0主要功能模块介绍 1、导轨(Rail) S7-300的模块机架(起物理支撑作用,无背板总线),西门子提供五种规格的导轨。 2、电源模块(PS) 将市电电压(AC120/230V)转换为DC24V,为CPU和24V直流负载电路(信号模块、传感器、执行器等)提供直流电源。输出电流有2A、5A、10A三种*正常:绿色LED灯亮 *过载:绿色LED灯闪

【VIP专享】运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运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时间 2014.10 _ 学院自动化 _ 专业班级自1103 _ 姓名曹俊博 __ 学号 41151093 指导教师潘月斗 ___ 成绩 _______

摘 要 本课程设计从直流电动机原理入手,建立V-M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ACR和ASR结构,其中主回路采用晶闸管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供电,触发器采用KJ004触发电路,系统无静差;符合电流超调量σi≤5%;空载启动到额定转速超调量σn≤10%。并详细分析系统各部分原理及其静态和动态性能,且利用Simulink对系统进行各种参数给定下的仿真。 关键词:双闭环;直流调速;无静差;仿真 Abstract This course is designed from DC motor, establish the principles of V-M double closed loop DC speed control system design, the double closed loop dc speed control system and the structure, including ACR ASR the main loop thyristor three-phase bridge type all control the power supply and trigger the rectifier circuit KJ004 trigger circuit, the system without the static poor; Accord with current overshoots sigma I 5% or less; No-load start to the rated speed overshoot sigma n 10% or less. And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system principle and the static and dynamic performance, and the system of simulink to various parameters set simulation. Key Words:double closed loop;DC speed control system;without the static poor;simulation

电气控制实训报告

电气控制实训报告 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

电工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 实习是机械学生不可缺少的实习环节,学校安排本次实习是在学生完成所有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后进行的。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在实习基地的实践,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培养实践操作技能,建立电工电子应用的概念。 本次的实习要提高自己对社会的认知能力,让自己迅速适应社会,跟上电子信息前进的步伐。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业务水平,尤其是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便培养自己成为能够主动适应神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二,实训设备 十字改锥、一字改锥、尖嘴钳、剥线钳、万用表、热继电器、导线若干、交流接触器三,实习内容: 5周周二 1.电动机的点动控制电路 老师讲解原理、连接电路的方法和步骤,自己实践操作 ①.实习目的: (1)学会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点动控制的接线和操作方法;

(2)了解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和构造; (3)了解按钮开关的构造与作用; (4)掌握三相电动机点动控制的工作原理、安装及操作方法; (5)掌握交流接触器常开、常闭触头在电路中的应用; (6)通过对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线路的实际操作过程,掌握由电气原理图变换成实际电路接线图的知识; (7)理解点动控制线路的概念。 ②.实习元件: 十字改锥、一字改锥、尖嘴钳、剥线钳、万用表、热继电器、导线若干、交流接触器③.点动控制原理: 当按下启动按钮SB后,接触器KM的吸引线圈通电,常开主触点闭合,电动机定子绕组接通三相电源,电动机启动。松开启动按钮,接触器线圈断电,主触点分开切断三相电源,电动机停止 4.实习过程: (1)按点动控制线路进行安装接线,接线是先接主电路,后接控制电路; (2)线路接好后,对照电路原理图仔细检查;

过程控制实验报告

过程控制实验 实验报告 班级:自动化1202 姓名:杨益伟 学号:120900321 2015年10月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实验一过程控制系统建模 作业题目一: 常见得工业过程动态特性得类型有哪几种?通常得模型都有哪些?在Simulink中建立相应模型,并求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答:常见得工业过程动态特性得类型有:无自平衡能力得单容对象特性、有自平衡能力得单容对象特性、有相互影响得多容对象得动态特性、无相互影响得多容对象得动态特性等。通常得模型有一阶惯性模型,二阶模型等、 单容过程模型 1、无自衡单容过程得阶跃响应实例 已知两个无自衡单容过程得模型分别为与,试在Simulink中建立模型,并求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Simulink中建立模型如图所示: 得到得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图所示:

2、自衡单容过程得阶跃响应实例 已知两个自衡单容过程得模型分别为与,试在Simulink中建立模型,并求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Simulink中建立模型如图所示: 得到得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图所示:

多容过程模型 3、有相互影响得多容过程得阶跃响应实例 已知有相互影响得多容过程得模型为,当参数, 时,试在Simulink中建立模型,并求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在Simulink中建立模型如图所示:得到得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图所示:

4、无相互影响得多容过程得阶跃响应实例 已知两个无相互影响得多容过程得模型为(多容有自衡能力得对象)与(多容无自衡能力得对象),试在Simulink中建立模型,并求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在Simulink中建立模型如图所示: 得到得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图所示:

可控编程控制器实训报告样本

设计成绩 批阅教师 日期 实训报告 课程名称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 专业年级焊接1311 学号20 学生姓名张华荣 指引教师沈正彪 年12 月26日

实验一硬件组态 一、实验目 进一步学习SIMATIC S7使用-熟悉STEP7系统操作,掌握硬件组态。 二、实验设备 实验用S7-300 PLC系统,计算机若干,连接线若干,计算机有关组件若干。 三、实验内容与环节 1.实验内容 (1)练习在项目中插入站。 (2)硬件站组态。 (3)熟悉S7-300输入和输出模块。 2.实验环节 (1)双击桌面图标STEP7 ,打开SIMATIC-300管理器。 (2)执行菜单命令“File/New”,在打开对话框中单击“Browse”按钮选取文献夹,设立项目存储位置,建立一种新项目名为“zfzl”文献。 (3)单击“OK”按钮后,在SMATIC管理器中只显示出一种新建立项目名称“zfzl”。在这个项目名上右击选取“Insert New Object”(插入新对象)项,可以看到这里供顾客插入各种资源,涉及300站或400站、网络和程序等。这里,选取插入一种“ SIMATIC 300 Station”。 (4)选取插入300站,双击右侧窗口中包括Hardware图标,打开“HW Config”(硬件组态)窗口。 (5)在右侧硬件目录找“SIMATIC 300/RACK-300”,双击“Rail(机架)”,一种机架就出当前左侧窗口中。 (6)机架中第一槽放置电源模块,依照实际硬件序列号插入。 (7)第二槽放置CPU模块,依照实际序列号插入。 (8)第三槽放置接口模块,用于扩展更多机架,以适应更加复杂实际应用(不用可以空出)。

电气实训报告

电气控制实训 ——报告题目名称:电气控制实训报告 专业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10-3班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目录

一、实习的性质、目的、意义 电气控制技术实习是在学习常用低压电气设备、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控制环节,典型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等章节的基础上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是培养我们掌握本专业所学必须的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通过学习使学我们熟悉并掌握各种常用的低压电器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初步掌握电气控制基本控制的原理、连接规则、故障排除方法,学习常用机床的电气控制的线路结构、工作原理、故障分析和排除方法。通过实习培养我们热爱专业、热爱劳动、吃苦耐劳、刻苦钻研的精神。

二、Z3050摇臂钻床机加工工艺介绍 钻床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孔加工机床。它主要是用钻头钻削精度要求不太高的孔,另外还可用来扩孔、铰孔、镗孔,以及刮平面、攻螺纹等。Z3050摇臂钻床是一种立式钻床,它的最大加工孔径是50mm,适用于单件或批量生产中带有多孔的大型零件的孔加工。 三、机床实际电路控制分析 主电路控制分析 图3-1主电路原理图 如图3-1所示: (1)M1是主轴电动机,由交流接触器KM1控制,只要求单方向旋转,主轴的正反转有机械手柄操作。M1装在主轴箱顶部,带动株洲及进给传动系统,热继电器FR1是过载保护元件,短路保护电气是总电源开关中的电磁脱扣装置。 (2)M2是摇臂升降电动机,装于主轴顶部,用接触器KM2和KM3控制其正反转。应为电动机短时间工作,故不设过载保护电源。 (3)M3是液压泵电动机,可以做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的气动与停止有接触器KM4和KM5控制。热继电器FR2是液压泵电动机的过载保护电气。该电动机的主要作用是供给加夹紧装置压力油,实现摇臂和立柱的夹紧和松开。 (4)M4是冷去泵电动机,功率小,不设过载保护,有开关QS1直接气动与停止。 控制电路的控制分析 图3-2控制电路原理图 (1)主轴的控制

PLC控制应用实训报告

PLC控制应用实训报告 题目:智力竟赛抢答器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姓名: 学号: 11111111111 指导教师: xxxxx 学期: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日期:

现代社会要求制造业对市场需求做出迅速反应,生产出小批量、多品种、多规格、低成本和高质量的产品,为了满足这一要求,生产设备和自动生产线的控制系统必须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可编程控制器正是顺应这一要求出现的,他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新型工业控制装置,已成为当代工业自动化的主要支柱之一。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具有编程方法简单易学、功能强、硬件配套齐全、用户使用方便、适应性强、无触点配线、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体积小等特点,因此其应用非常广泛,它应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微型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成果,逐步形成了具有多种优点和微型,中型,大型,超大型等各种规格的系列产品,应用于从继电器控制系统到监控计算机之间的许多控制领域。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PLC的应用正在不断地走向深入,同时带动传统控制检测日新月益更新。 抢答器是为智力竞赛参赛者答题时进行抢答而设计的一种优先判决器电路,广泛应用于各种知识竞赛、文娱活动等场合。在各类竞赛中,特别是做抢答题时,在抢答过程中,为了准确、公正、直观地判断出第一抢答者,通常设置一台抢答器,通过数显、灯光及音响等多种手段指示出第一抢答者。同时,还可以设置记分、犯规及奖惩记录等多种功能。利用PLC来设计抢答器,使以上问题得以解决,即使有两组的抢答时间相差几微秒,也可分辨出哪组优先答题;而且其控制方便、灵活,只要改变输入PLC的控制程序,便可以改变竞赛抢答器的抢答的方案。 关键词:PLC;自动化;抢答器

运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运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时间2014.10 _ 学院自动化 _ 专业班级自1103 _ 姓名曹俊博__ 学号 指导教师潘月斗 ___ 成绩 _______

摘要 本课程设计从直流电动机原理入手,建立V-M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ACR和ASR结构,其中主回路采用晶闸管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供电,触发器采用KJ004触发电路,系统无静差;符合电流超调量σi≤5%;空载启动到额定转速超调量σn≤10%。并详细分析系统各部分原理及其静态和动态性能,且利用Simulink对系统进行各种参数给定下的仿真。 关键词:双闭环;直流调速;无静差;仿真 Abstract This course is designed from DC motor, establish the principles of V-M double closed loop DC speed control system design, the double closed loop dc speed control system and the structure, including ACR ASR the main loop thyristor three-phase bridge type all control the power supply and trigger the rectifier circuit KJ004 trigger circuit, the system without the static poor; Accord with current overshoots sigma I 5% or less; No-load start to the rated speed overshoot sigma n 10% or less. And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system principle and the static and dynamic performance, and the system of simulink to various parameters set simulation. Key Words:double closed loop;DC speed control system;without the static poor;simulation

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一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认识实验 过程控制及检测装置硬件结构组成认识,控制方案的组成及控制系统连接 一、过程控制实验装置简介 过程控制是指自动控制系统中被控量为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变量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控制。本系统设计本着培养工程化、参数化、现代化、开放性、综合性人才为出发点。实验对象采用当今工业现场常用的对象,如水箱、锅炉等。仪表采用具有人工智能算法及通讯接口的智能调节仪,上位机监控软件采用MCGS工控组态软件。对象系统还留有扩展连接口,扩展信号接口便于控制系统二次开发,如PLC控制、DCS控制开发等。学生通过对该系统的了解和使用,进入企业后能很快地适应环境并进入角色。同时该系统也为教师和研究生提供一个高水平的学习和研究开发的平台。 二、过程控制实验装置组成 本实验装置由过程控制实验对象、智能仪表控制台及上位机PC三部分组成。 1、被控对象 由上、下二个有机玻璃水箱和不锈钢储水箱串接,4.5千瓦电加热锅炉(由不锈钢锅炉内胆加温筒和封闭外循环不锈钢锅炉夹套构成),压力容器组成。 水箱:包括上、下水箱和储水箱。上、下水箱采用透明长方体有机玻璃,坚实耐用,透明度高,有利于学生直接观察液位的变化和记录结果。水箱结构新颖,内有三个槽,分别是缓冲槽、工作槽、出水槽,还设有溢流口。二个水箱可以组成一阶、二阶单回路液位控制实验和双闭环液位定值控制等实验。 模拟锅炉:锅炉采用不锈钢精致而成,由两层组成:加热层(内胆)和冷却层(夹套)。做温度定值实验时,可用冷却循环水帮助散热。加热层和冷却层都有温度传感器检测其温度,可做温度串级控制、前馈-反馈控制、比值控制、解耦控制等实验。 压力容器:采用不锈钢做成,一大一小两个连通的容器,可以组成一阶、二阶单回路压力控制实验和双闭环串级定值控制等实验。 管道:整个系统管道采用不锈钢管连接而成,彻底避免了管道生锈的可能性。为了提高实验装置的使用年限,储水箱换水可用箱底的出水阀进行。 2、检测装置 (液位)差压变送器:检测上、下二个水箱的液位。其型号:FB0803BAEIR,测量范围:0~1.6KPa,精度:0.5。输出信号:4~20mA DC。 涡轮流量传感器:测量电动调节阀支路的水流量。其型号:LWGY-6A,公称压力:6.3MPa,精度:1.0%,输出信号:4~20mA DC 温度传感器:本装置采用了两个铜电阻温度传感器,分别测量锅炉内胆、锅炉夹套的温度。经过温度传感器,可将温度信号转换为4~20mA DC电流信号。 (气体)扩散硅压力变送器:用来检测压力容器内气体的压力大小。其型号:DBYG-4000A/ST2X1,测量范围:0.6~3.5Mpa连续可调,精度:0.2,输出信号为4~20mA DC。 3、执行机构 电气转换器:型号为QZD-1000,输入信号为4~20mA DC,输出信号:20~100Ka气压信号,输出用来驱动气动调节阀。 气动薄膜小流量调节阀:用来控制压力回路流量的调节。型号为ZMAP-100,输入信号为4~20mA DC或0~5V DC,反馈信号为4~20mA DC。气源信号 压力:20~100Kpa,流通能力:0.0032。阀门控制精度:0.1%~0.3%,环境温度:-4~+200℃。 SCR移相调压模块:采用可控硅移相触发装置,输入控制信号0~5V DC或4~20mA DC 或10K电位器,输出电压变化范围:0~220V AC,用来控制电加热管加热。 水泵:型号为UPA90,流量为30升/分,扬程为8米,功率为180W。

电机控制实训报告

实训报告 电动机控制线路的连接 一、实训目的 1、了解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按钮的结构及其在控制电路中的应用。 2、识读简单控制线路图,并能分析其动作原理。 3、掌握控制线路图的装接方法。 二、实训器材 1、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 2、常闭按钮、常开按钮 3、熔断器 4、电动机 5、导线 三.实训原理 电动机的全压起动 对于小容量电动机或变压器容量允许的情况下,电动机可采用全压直接起动。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单向运行控制线路 1、点动控制线路 电动机的单向点动控制线路如图所示。当电动机需要单向点动控制时,先接上电源U、V、W,然后按下起动按钮SB,接触器KM线圈获电吸合,KM常开主触头闭合,电动机M起动运转。当松开按钮SB时,接触器KM线圈断电释放,KM常开主触头断开,电动机M断电停转。

2、连动控制线路 单向连动运行控制线路电动机的单向连动控制线路如图所示。接上电源U、V、W,按下SB2,接触器KM获电闭合,KM常开闭合,电动机起启动,同时使与SB2并联的1常开闭合,这叫自锁开关。松开SB2,控制线路通过KM自锁开关使KM线圈仍保持获电吸合。如需电动机停机,只需按下SB1即可。机,只需按下SB1即可。 3、点动和连动混合控制线路 电动机点动和起动混合控制线路如图所示。先接上电源U、V、W,然后按下起动按钮SB2,接触器KM线圈获电吸合并自锁,KM常开主触头闭合,电动机M起动运转。 若按下起动按钮SB3,接触器KM线圈获电吸合KM常开主触头闭合,电动机M起动运转。由于起动按钮SB3的常闭辅助触头断开接触器KM的自锁回路,所以是点动控制。 4、正反转控制线路 正反转控制线路采用两个接触器,即正转的接触器KM1和反转接触器KM2。当接触器KM1的三对主触头接通时,KM2,接入电动机。而当W、V三对主触头接通时,三相电源相序按U、. 三相电源相序按W、V、U、接入电动机,电动机即反转。 线路要求接触器KM1和KM2不能同时通电,否则它们的主触头就会一起闭合,造

电气控制与PLC综合实习报告心得

《PLC控制技术》实训总结报告 姓名: 班级: 指导教师:

实训时间:

目录 前言 (5) 实训背景 (5) 实训目的 (5) 实训器材 (5) 设计选题 (6) 1.PLC控制系统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7) 1.1应用现状 (7) 1.2主流产品介绍 (9) 1.3发展趋势 (14) 2.主要实训项目及解决方案(书写三个解决方案,每组选择一个题目) (16) 2.1项目1及解决方案 (17) 2.1.1项目介绍 (17) 2.1.2硬件配置及I/O (17) 2.1.3梯形图设计 (18) 2.2项目2及解决方案 (18) 2.2.1项目介绍 (18) 2.2.2硬件配置及I/O (19) 2.2.3梯形图设计 (20) 2.3项目3及解决方案 (22) 2.3.1项目介绍 (22)

2.3.2硬件配置及I/O (23) 2.3.3梯形图设计 (24) 3.实训过程总结 (28) 3.1实训收获 (28) 3.2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29) 4.结束语 (29)

前言 实训背景 PLC控制功能是通过存放在存储器内的程序来实现的,主要对控制功能作必要地修改,只需改变软件指令即可,使硬件软件化。可编程序控制器采用易学易懂的梯形图语言,它是以计算机软件技术构成人们惯用的继电器模型,形成一套独具风格的以继电器梯形图为基础的形象编程语言,梯形图使用的符号和定义与常规的继电器展开图完全一致,电气操作人员使用起来得心应手,不存在计算机技术与传统电气控制技术之间的专业“鸿沟”。在了解PLC简要工作原理和它的编程技术之后,就可结合实际需要进行应用设计,进而将PLC用于实际控制系统中。该课程实训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利用PLC应用技术,设计和开发自动化控制装置的综合运用能力。 实训目的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让同学们了解PLC的内部结构以及工作原理,掌握S7-200可编程控制器的指令系统,熟悉各个指令及其应用,培养学生利用PLC技术设计和开发控制装置的综合运用能力。重点是将PLC 应用于实际,根据控制要求对PLC进行编程和使用。 实训器材

过程控制实验报告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过程控制实验 实验名称:水箱液位控制系统 院(系):自动化专业:自动化姓名:学号: 实验室:实验组别: 同组人员: 实验时间: 评定成绩:审阅教师:

目录 一、系统概论 (3) 二、对象的认识 (4) 三、执行机构 (14) 四、单回路调节系统 (15) 五、串级调节系统Ⅰ (18) 六、串级调节系统Ⅱ (19) 七、前馈控制 (21) 八、软件平台的开发 (21)

一、系统概论 1.1实验设备 图1.1 实验设备正面图图1.2 实验设备背面图 本实验设备包含水箱、加热器、变频器、泵、电动阀、电磁阀、进水阀、出水阀、增压器、流量计、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操作面板等。 1.1.2 铭牌 ·加热控制器: 功率1500w,电源220V(单相输入) ·泵: Q40-150L/min,H2.5-7m,Hmax2.5m,380V,VL450V, IP44,50Hz,2550rpm,1.1kw,HP1.5,In2.8A,ICL B ·全自动微型家用增压器: 型号15WZ-10,单相电容运转马达 最高扬程10m,最大流量20L/min,级数2,转速2800rmp,电压220V, 电流0.36A,频率50Hz,电容3.5μF,功率80w,绝缘等级 E ·LWY-C型涡轮流量计: 口径4-200mm,介质温度-20—+100℃,环境温度-20—+45℃,供电电源+24V, 标准信号输出4-20mA,负载0-750Ω,精确度±0.5%Fs ±1.0%Fs,外壳防护等级 IP65 ·压力传感器 YMC303P-1-A-3 RANGE 0-6kPa,OUT 4-20mADC,SUPPLY 24VDC,IP67,RED SUP+,BLUE OUT+/V- ·SBWZ温度传感器 PT100 量程0-100℃,精度0.5%Fs,输出4-20mADC,电源24VDC

电气控制技术实训报告

目录 一、实训目的 二、实训准备 (一)、实训器材 (二)、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三、实训内容 四、实训要求 五、电气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分析 课题二点动、自锁控制电路的安装调试 课题三正反转控制电路的安装调试 课题四 Y-△降压启动控制电路的安装调试 六、安全文明要求 七、实训心得

一、实训目的 1、通过实训培养学生对电气控制原理图的的读图能力,学会讲原理图转换成安装线路图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与排除故障的能力。 2、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仪器仪表的使用;通过对机床的认识,掌握机床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二、实训准备 (一)、实训器材 设备名称设备型号单位数量 交流接触器LC1-12/0 只 3 热继电器LR2-D13/4 只 1 熔断器RL6-25 只 2 按钮(三联按钮)LA25-3 只 1 按钮XAC-B03 只 1 中间继电器CA2-DN22 只 1 电子式时间继电器LA2-DT2-C 只 1 端子排TB-15/0 只 1 异形管米若干 接线板块 1 导线卷若干常用电工工具套 1

(二)、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交流接触器 (1)、结构: 触头系统:主触头、辅助触头 常开触头(动合触头) 常闭触头(动断触头) 电磁系统:动、静铁芯,吸引线圈和反作用弹簧 灭弧系统:电动力灭弧,灭弧栅片灭弧和磁吹灭弧 (2)、工作原理: 控制信号—→电磁线圈通电—→静铁心产生磁通—→吸引衔铁动作 —→带动主触点闭合接通主电路,同时带动辅助触点动作(常开闭合、常闭断开)。 控制信号消失—→电磁线圈断电—→静铁心磁通消失—→复位装置使衔铁复位—→带动主触点复位断开主电路,同时带动辅助触点复位(常开断开、常闭闭合)。 (3)、接触器的符号 线圈 KM 主触点 KM 常开辅助触点 KM KM 常闭辅助触点

电气控制实训报告精编WORD版

电气控制实训报告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电工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 实习是机械学生不可缺少的实习环节,学校安排本次实习是在学生完成所有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后进行的。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在实习基地的实践,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培养实践操作技能,建立电工电子应用的概念。 本次的实习要提高自己对社会的认知能力,让自己迅速适应社会,跟上电子信息前进的步伐。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业务水平,尤其是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便培养自己成为能够主动适应神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二,实训设备 十字改锥、一字改锥、尖嘴钳、剥线钳、万用表、热继电器、导线若干、交流接触器三,实习内容: 5周周二 1.电动机的点动控制电路 老师讲解原理、连接电路的方法和步骤,自己实践操作 ①.实习目的: (1)学会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点动控制的接线和操作方法; (2)了解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和构造;

(3)了解按钮开关的构造与作用; (4)掌握三相电动机点动控制的工作原理、安装及操作方法; (5)掌握交流接触器常开、常闭触头在电路中的应用; (6)通过对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线路的实际操作过程,掌握由电气原理图变换成实际电路接线图的知识; (7)理解点动控制线路的概念。 ②.实习元件: 十字改锥、一字改锥、尖嘴钳、剥线钳、万用表、热继电器、导线若干、交流接触器③.点动控制原理: 当按下启动按钮SB后,接触器KM的吸引线圈通电,常开主触点闭合,电动机定子绕组接通三相电源,电动机启动。松开启动按钮,接触器线圈断电,主触点分开切断三相电源,电动机停止 4.实习过程: (1)按点动控制线路进行安装接线,接线是先接主电路,后接控制电路; (2)线路接好后,对照电路原理图仔细检查; (3)先自己用万用表测试电路是否通畅,有没有出现短路的可能!然后找老师进行电路连接核对; (4)实习完毕,切断实验线路三相交流电源,拆除电路;

过程控制工程实验报告

成绩________ 过程控制工程 实验报告 班级:自动化10-2 姓名: 曾鑫 学号:10034080239 指导老师:康珏

实验一液位对象特性测试(计算机控制)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对象特性的曲线的测量的方法,测量时应注意的问题,对象模型参数的求取方法。 二、实验项目 1.认识实验系统,了解本实验系统中的各个对象。 2.测试上水箱的对象特性。 三、实验设备与仪器 1.水泵Ⅰ 2.变频器 3.压力变送器 4.主回路调节阀

m in y ?——被测量的变化量 m ax y ——被测量的上限值 m in y ——被测量的下限值 2) 一阶对象传递函数 s e s T K G τ-+= 1 00 K ——广义对象放大倍数(用前面公式求得) 0T ——广义对象时间常数(为阶跃响应变化到新稳态值的63.2%所需要的时间) τ——广义对象时滞时间(即响应的纯滞后,直接从图测量出) 五、注意事项 1. 测量前要使系统处于平衡状态下,反应曲线的初始点应是输入信号的开始作阶跃信号的 瞬间,这一段时间必须在记录纸上标出,以便推算出纯滞后时间τ。测量与记录工作必须 2. 所加扰动应是额定值的10%左右。 六、实验说明及操作步骤

1.了解本实验系统中各仪表的名称、基本原理以及功能,掌握其正确的接线与使用方法,以便于在实验中正确、熟练地操作仪表读取数据。熟悉实验装置面板图,做到根据面板上仪表的图形、文字符号找到该仪表。熟悉系统构成和管道的结构,认清电磁阀和手动阀的位置及其作用。 2.将上水箱特性测试(计算机控制)所用实验设备,参照流程图和系统框图接好实验线路。 3.确认接线无误后,接通电源。 4.运行组态王,在工程管理器中启动“上水箱液位测试实验” 阶液位对象。 按钮观察输出曲线。 6.在 会影响系统稳定所需的时间)。 7.改变u(k)输出,给系统输入幅值适宜的正向阶跃信号(阶跃信号在5%-15%之间),使系统的输出信号产生变化,上水箱液位将上升到较高的位置逐渐进入稳态。 8.观察计算机中上水箱液位的正向阶跃响应曲线,直至达到新的平衡为止。 9.改变u(k)输出,给系统输入幅值与正向阶跃相等的一个反向阶跃信号,使系统的输出信号产生变化,上水箱液将下降至较低的位置逐渐进入稳态。 10. 为止。 11.曲线的分析处理,对实验的记录曲线分别进行分析和处理,处理结果记录于表格2-1。 七、实验报告

过程控制实训报告

重庆科技学院 学生实习(实训)总结报告学院:_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_专业班级: 测控 学生姓名: 学号: 设计地点(单位):_____ 逸夫科技大楼__ __ ___ 设计题目: __ 单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 __ _ 完成日期: 2015年 01月 9日 指导教师评语: 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成绩(五级记分制):______ _ _________ 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 _______

目录 1. 前言 (1) 1.1 实训的目的及要求 (1) 1.2 实训的内容 (1) 1.2.1 单容水箱液位定值控制系统实训 (1) 1.2.2 液位、流量串级控制系统实训 (1) 1.2.3 撰写实训报告 (1) 2. 实训内容及做法 (2) 2.1 单容水箱控制系统 (2) 2.1.1 系统结构 (2) 2.1.2 流程图 (2) 2.1.3 仪器选择 (2) 2.1.4 系统组态设计 (3) 2.1.5 PID流程图 (6) 2.1.6 CAD图 (7) 2.2 串级控制系统 (8) 2.2.1 系统结构 (8) 2.2.2 流程图 (8) 2.2.3系统组态设计 (8) 2.2.4 PID流程图 (11) 2.2.5 CAD图 (13) 3. 总结 (14) 4. 参考文献 (15)

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报告

《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报告》 院-系: 专业: 年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5 年6 月

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报告 部门:工学院电气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日期:年月日 姓名学号班级成绩 实验名称实验一单容水箱液位定值控制实验学时 课程名称过程控制系统实验及课程设计教材过程控制系统 一、实验仪器与设备 A3000现场系统,任何一个控制系统,万用表 二、实验要求 1、使用比例控制进行单溶液位进行控制,要求能够得到稳定曲线,以及震荡曲线。 2、使用比例积分控制进行流量控制,能够得到稳定曲线。设定不同的积分参数,进行 比较。 3、使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进行流量控制,要求能够得到稳定曲线。设定不同的积分参数,进行比较。 三、实验原理 (1)控制系统结构 单容水箱液位定值(随动)控制实验,定性分析P, PI,PD控制器特性。 水流入量Qi由调节阀u控制,流出量Qo则由用户通过负载阀R来改变。被调量为水位H。使用P,PI , PID控制,看控制效果,进行比较。 控制策略使用PI、PD、PID调节。 (2)控制系统接线表 使用ADAM端口测量或控制量测量或控制量标号使用PLC端 口 锅炉液位LT101 AI0 AI0 调节阀FV101 AO0 AO0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编写控制器算法程序,下装调试;编写测试组态工程,连接控制器,进行联合调试。这些步骤不详细介绍。

2、在现场系统上,打开手阀QV-115、QV-106,电磁阀XV101(直接加24V到DOCOM,GND到XV102控制端),调节QV-116闸板开度(可以稍微大一些),其余阀门关闭。 3、在控制系统上,将液位变送器LT-103输出连接到AI0,AO0输出连到变频器U-101控制端上。 注意:具体哪个通道连接指定的传感器和执行器依赖于控制器编程。对于全连好线的系统,例如DCS,则必须安装已经接线的通道来编程。 4、打开设备电源。包括变频器电源,设置变频器4-20mA的工作模式,变频器直接驱动水泵P101。 5、连接好控制系统和监控计算机之间的通讯电缆,启动控制系统。 6、启动计算机,启动组态软件,进入测试项目界面。启动调节器,设置各项参数,将调节器的手动控制切换到自动控制。 7、设置PID控制器参数,可以使用各种经验法来整定参数。这里不限制使用的方法。 五、实验结果记录及处理 六、实验心得体会: 比例控制特性:能较快克服扰动的影响,使系统稳定下来,但有余差。 比例积分特性:能消除余差,它能适用于控制通道时滞较小、负荷变化不大、被控量不允许由余差的场合。 比例微分特性:对于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有显著的效果。

电气控制实训报告.docx

电工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 实习是机械学生不可缺少的实习环节,学校安排本次实习是在学生完成所有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后进行的。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在实习基地的实践,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培养实践操作技能,建立电工电子应用的概念。 本次的实习要提高自己对社会的认知能力,让自己迅速适应社会,跟上电子信息前进的步伐。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业务水平,尤其是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便培养自己成为能够主动适应神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二,实训设备 十字改锥、一字改锥、尖嘴钳、剥线钳、万用表、热继电器、导线若干、交流接触器 三,实习内容: 5周周二 1.电动机的点动控制电路 老师讲解原理、连接电路的方法和步骤,自己实践操作 ①.实习目的: (1)学会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点动控制的接线和操作方法; (2)了解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和构造; (3)了解按钮开关的构造与作用; (4)掌握三相电动机点动控制的工作原理、安装及操作方法; (5)掌握交流接触器常开、常闭触头在电路中的应用; (6)通过对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线路的实际操作过程,掌握由电气原理图变换成实际电路接线图的知识; (7)理解点动控制线路的概念。 ②.实习元件: 十字改锥、一字改锥、尖嘴钳、剥线钳、万用表、热继电器、导线若干、交流接触器 ③.点动控制原理:

当按下启动按钮SB后,接触器KM的吸引线圈通电,常开主触点闭合,电动机定子绕组接通三相电源,电动机启动。松开启动按钮,接触器线圈断电,主触点分开切断三相电源,电动机停止 4.实习过程: (1)按点动控制线路进行安装接线,接线是先接主电路,后接控制电路; (2)线路接好后,对照电路原理图仔细检查; (3)先自己用万用表测试电路是否通畅,有没有出现短路的可能!然后找老师进行电路连接核对; (4)实习完毕,切断实验线路三相交流电源,拆除电路; (5)收拾实验台,整理工具后。 5周周三 2.电动机的长动控制电路 老师讲解原理、连接电路的方法和步骤,自己实践操作 ①.实习目的: (1)学会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长动控制的接线和操作方法; (2)了解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和构造; (3)了解按钮开关的构造与作用; (4)掌握三相电动机自锁的工作原理、安装及操作方法; (5)掌握交流接触器常开、常闭触头在电路中的应用; (6)通过对三相异步电动机自锁线路的实际操作过程,掌握由电气原理图变换成实际电路

基于单片机的悬挂运动控制系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所学专业:电气信息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论文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悬挂运动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日期:2015.3.30

说明 1、开题报告由毕业生本人在完成文献阅读、科研调查的基础上,并通过开题报 告评议后填写。 2、本报告一式两份。一份交学院作为论文检查的依据;一份答辩后作为档案材 料归入学位档案。 3、开题报告用A4纸打印,不需标注页码。报告内容字体一律使用宋体小四, 行间距为1.25倍。

一、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课题来源:生产 研究的目的: 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各种方便于生活的自动控制开始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悬挂运动自动控制系统就是其中之一。在现代的工业控制、车辆运动和医疗设备等系统中,悬挂运动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多,在这些系统中悬运动部件通常是具体的执行机构,因而悬挂部件的运动精确性是整个系统工作效能的决定因素,而在实际中实现悬挂运动控制系统的精确控制是非常困难的。靠改变悬挂被控对象的绳索长短来控制被控对象运动轨迹的悬挂运动控制系统,在生产控制等领域有很广的应用范围,但受技术上的制约,使用也有一定限制。采用单片机作为系统控制器。单片机可以实现各种复杂的逻辑功能,规模大,集成度高,体积小,稳定性好,并且可利用单片机软件进行仿真和调试。单片机采用并行工作方式,提高了系统的处理速度,常用于大规模实时性要求较高的系统。 研究的意义: 运动控制是自动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机器人等高技术领域的技术基础,已取得了广泛的工程应用。运动控制集成了电子技术、电机拖动、计算机控制技术等内容。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运动控制器已经开始在国外多个行业应用,尤其是在微电子行业的应用更加广泛。而当时运动控制器在我国的应用规模和行业面很小,国内也没有厂商开发出通用的运动控制器产品。在现代的工业控制、车辆运动和医疗设备等系统中,悬挂运动控制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多,在这些系统中悬挂运动部件通常是具体的执行机构,因此悬挂部件的运动精确性是整个系统工作效能的决定因素。靠改变悬挂被控对象的绳索长短来控制被控对象运动轨迹的悬挂运动控制系统,在生产控制等领域有很广的应用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