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通信原理知识总结

物联网通信原理知识总结
物联网通信原理知识总结

IOT Revision

Chap 1 通信系统

Part 1 Key Point

1.无线通信系统的模型

a)组成:

i.发送端:把各种可能转换的消息转换成原始电信号

ii.信道:信号传输的通道

iii.接收端:从接收信号中回复出相应的原始信号

iv.噪声源:信道中的噪声及分散在通信系统其他各处的噪声的集中表示

b)简化模型

i.一种简化模型

ii.模拟通信系统模型

两个概念:

·调制:发送端把连续消息变换为原始信号称为调制

·解调:接收端把原始电信号反变换为原连续消息称为解调

iii.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图中加密-解密,编码-解码和调制-解调并非必有,可根据需求定制

2.无线通信网络系统的分类及通信方式

a)分类:

i.按消息的物理特性:电报通信系统、电话通信系统、数据通信系统、图像通信系统

ii.按调制系统:基带传输(将未经调制的信号直接传送)、调制传输(对各种信号变换方式后传输的总称)

iii.按传输信号的特征:模拟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按照信道中所传输的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iv.按传输信号的复用方式:

1.频分复用:用频谱搬移的方法使不同信号占用不同频率范围

2.时分复用:用脉冲调制的方法使不同的信号占据不同的时间分区

传统的模拟通信中都采用频分复用。随着数字通信的发展,时分复用通信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码分复用主要应用于卫星通信系统中。

b)通信方式:

i.按消息传递的方向和时间关系

单工:消息只能单方向传输

半双工:通信双方都能收发消息,但不能同时进行收和发

全双工: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收发消息

ii.按数字信号排列的顺序分类

串行通信:数字序列以串行方式一个接一个在一条信道上传输,一般的远距离数字通信

并行通信:数字序列以成组的方式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并行信道上同时传输iii.按通信的网络方式分类

专线通信(点对点通信):通信网的基础网通信

3.信息的度量和计算

a)消息出现概率越小,它所含的信息量越大;反之信息量越小,且当P(x)=1时,I=0

b)若干个互相独立事件构成的消息,所含信息量等于各独立事件信息量的和

c)等概率离散消息的度量:

消息是M进制,则该消息的每个波形出现的概率就变成为1/M.所传递的信息量就为

非等概率离散消息度量:

在非等概率的情况下,设离散信息源是一个由n个符号组成的集合,称符号集。符号集中的每一个符号xi在消息中是按一定概率P(xi)独立出现的,又设符号集中各符号出现的概率为x1, x2, …, xn P(x1),

P(x2), …, P(xn)且,ΣP(xi) = 1则x1, x2, …, xn所包含的信息量分别为-log2P(x1), -log2P(x2), …, -log2P(xn)于是,每个符号所含信息量的统计平均值,即平均信息量为

H(x) = P(x1)[-log2P(x1)] + P(x2)[-log2P(x2)] + …+ P(xn)[-log2P(xn) ]= -ΣP(xi)log2P(xn) (bit/符号)

由于H与热力学中的熵形式相似,故又称为信息源的熵,共单位为bit/符号

例题:非等概率等概率

4.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涉及:

a)有效性、可靠性、适应性、标准性、经济性和维护使用,其中通信的有效性与可靠性是其主要矛盾所在。

b)有效性主要指:主要是指消息传输的“速度”,可靠性主要指消息传输的“质量”

Part 2 Practice Answer

1.数字通信有哪些特点?

·传输的信号是“离散”或数字的

·数字信号传输时,信道噪声或干扰所造成的差错原则上都是可以控制的

·传输可以加密

·由于数字通信传输的是一个接一个按节拍传送的数字信号单元(码元)因而接收端必须按与发送端相同的节拍接收·为了表达消息内容,基带信号都是按消息内容进行编组的(相当于文章要有标点符号)

2.按消息的物理特征,通信系统如何分类?

·电报通信

·电话通信

·数据通信

·图像通信等系统

3.按调制方式,通信系统如何分类?

·基带传输(音频市内电话)和频带(调制)传输

4.按传输信息的特征,通信系统如何分类?

·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5.按传送信息的复用方式,通信系统如何分类?

·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码分复用

6.通信方式如何确定的?

依据传输时是单向传输还是双向传输

或者不能同时双向但不同时候能双向传输

Chap 2无线通信

Part 1 Key Point

1.电波波段的划分及相应的传播特性

长波的传播特性:以表面波的方式传播,传播稳定性较好

中波的传播特性:以表面波和天波的方式传播

短波的传播特性:可用表面波、天波的方式传播,传播距离远

超短波、微波传播特性:只能用空间波、散射波和穿越电离层在外层空间的传播方式

a. 长波:

传播特性:以表面波的方式传播,传播稳定性较好。

1)由于表面波衰减很慢,对其他的收信台干扰严重。

2)天电干扰对长波的接收影响很大,特别是雷雨天气。

3)使用的发射机和天线一般体积庞大,但通信容量小,因此利用不广。

利用:导弹、潜艇导航及地下、水下通信。

b. 中波:

传播特性:以表面波和天波的方式传播。对于波长2000~3000米的中长波,电离层对它的影响很小,电波可以获得稳定的场强。用于对飞机、舰船的导航通信。波长200~2000米的波段,电离层对它的吸收强烈,只能靠地表波传播。主要用于广播,称为广播波段。

c. 短波:

传播特性:可用表面波、天波的方式传播,传播距离远。

缺点:因表面波衰减快,天波传播距离远,会形成哑区(寂静区),通信容量小,通信质量不稳。

利用:是一种传统的远程和超远程通信方式。因设备简单,通信距离远,用于远距离的无线电通信和广播。

d. 超短波、微波

传播特性:只能用空间波、散射波和穿透电离层在外层空间的传播方式。

缺点:接收信号随季节、昼夜和气象条件而有所变化。

利用:超短波由于频带较宽,广泛应用于电视、调频广播、雷达、导航通信等方面。微波频带更宽,用于多路通信,传输电视、电话、电报、高速数据等,以及地面至空间飞行器、空间飞行器之间或地球于外星球之间的通信、遥测、射电天文等。

2.大尺度路径损耗与小尺度衰落及多径效应

大尺度路径损耗包括反射,绕射,散射。

反射:电波在不同性质的介质交替处,会一部分发生反射,一部分通过

绕射:绕射使电波可绕物体表面传播

散射:实际移动无线环境中,接受的信号比单独绕射和反射模型预测的要强,这是因为当电波遇到粗糙表面时反射能量由于散射而散布于所有方向

小尺度衰落:指无线信号在经过短时间或短距离传播后,其幅度快速衰落,以至于大尺度路径损耗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多径效应:指无线通信中,由于建筑、山脉、地面等物体对发射及发射出的电磁波的反射,使得接收机收到的信号包含有大量反射信号,这些反射信号通常称为多径信号。

3.无线通信的多址技术及各自特征

频分多址FDMA:是以不同的频率信道实现;指为每个用户指定了特定的信道,按要求分配给请求报务的用户,在呼叫和整个过程中,其他用户不能共享这一频段。

时分多址TDMA:是以不同时隙实现通讯;且每个时隙仅允许一个用户,要么接受要么发送。

码分多址CDMA:是以不同的代码序列来实现通信;它是扩频多址的一种,扩频多址可以抵抗多径干扰而增强多址功能。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伪随机码,而其他码字由于不相关而被认为是噪音

空间多址SDMA:是以不同方位信息实现多址通信。空间分址控制用户的空间辐射能量,如用定向波束来服务不同的用户。

Part 2 Practice Answer

1.简述电波波段的传播特性

长波的传播特性:以表面波的方式传播,传播稳定性较好

中波的传播特性:以表面波和天波的方式传播

短波的传播特性:可用表面波、天波的方式传播,传播距离远

2.简述无线通信系统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频率复用

信道分配策略

无线通信系统的干扰

中继和服务等级

频率复用:为了解决频率带宽有限的问题,必须对频率进行再利用,这称为频率利用。需要解决同频和邻频干扰等问题。

信道分配策略:分为固定分配策略和动态分配策略。其中固定分配策略是给小区分配一组预先确定好的信道,固定分配策略易遇到呼叫阻塞等问题,这时靠借用策略,即借用相邻小区的信道。动态分配策略是在每次呼叫请求来时,小区基站向移动交换中心请求一个信道。在通信结束后,这一信道又被归还,以便重复使用。

切换策略:当一个正在使用信道服务的移动平台从一个基站移动到另一个基站时,要求在服务不中断的情况下完成切换。因此,切换策略要优先于呼叫请求,同时必须指定一个最恰当的信号强度,避免产不不需要的切换。

无线通信系统的干扰:需要解决同频干扰和邻频干扰问题。同频干扰可通过在物理上隔开一个最小距离来避免。

邻频干扰可以通过精确滤波和信道分配来减小干扰

中继和服务等级:中继是指允许大量用户在一个小区内共享相对较小的信道,即从可用信道库中给每个用户按需分配信道。一旦服务结束,其占用的信道就立即回到可用信道库中。服务等级是用来测量在系统最忙的时间用户进入系统的能力,被用作某个中继系统的预定性能基准,定义为呼叫阻塞概率(表示为B,单位为Erlang),或是呼叫延迟时间大于特定排除时间的概率。

3.信道分配策略分哪几种,其不同点时什么

固定分配策略:固定分配信道,若所有信道被占用则呼叫阻塞,但也可以向相邻小区借用信道

动态分配策略:不固定分配信道,每次呼叫时,小区基站向移动交换中心请求一个信道

4.思考下快速移动和低速移动时,无线通信系统的切换策略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当一个正在使用信道服务的移动平台,从一个基站移动到另一个基站时,移动交换中心自动地将呼叫转移到新基站的信道上。一般情况下,切换策略都使切换请求优先于呼叫请求。尽可能让用户觉察不到。必须指定一个启动切换的最恰当信号强度,避免产生不需要的切换。实际切换时,需要注意到快速移动和低速移动不同,以减轻移动交换中心的负荷。基于上述原因,当用户快速移动时,可优先进行切换。而当用户低速移动时,可暂缓切换。

5.无线通信系统干扰主要来自哪些方面,如何降低干扰

同频干扰:频率复用意味着在一个给定的覆盖区域内,存在许多使用同一组频率的小区,即同频小区。同频小区间的信号干扰称为同频干扰。

同频干扰不能通过增大发射功率来克服,因为这会干扰相邻同频小区,所以同频小区必须在物理层上隔开一个最小距离

邻频干扰:使用信号频率的相邻频率的信号干扰叫邻频干扰。

使用信号频率的相邻频率的信号干扰叫邻频干扰,该干扰是由于接受滤波器不理想造成的,可通过精确滤波和信道分配来减小干扰。即给小区分配信道频率时避免相邻,或给予分配的信道一定的频率间隔

降低功率来减小干扰

6.简述大尺度路径损耗和小尺度衰落及多径效应

大尺度路径损耗:一方面信号的反射、绕射、散射等现象使电波在传输过程中发生了能量损耗。另一方面,受到建筑物、高山的阻挡也会造成阴影衰落。这两方面的影响是引发大尺度路径损耗的主要因

素。

小尺度路径损耗:简称衰落,指无线信号在经过短时间或短距离传播后,其幅度快速衰落,以至于大尺度路径损耗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上述现象是由同一信号沿多个路径转播,以微小时间差到达接收机的信号的相互干涉引起的,

也称为多径效应。

频分多址:指为每个用户指定了特定的信道,按要求分配给请求报务的用户在呼叫的整个过程中,其他用户不能共享这一频段

时分多址:指把无线频谱按时隙划分,且每个时隙仅允许一个用户,要么接收,要么发送

码分多址:码分多址系统中,窄带信号被乘以叫作扩频信号的宽带信号。扩频信号是一个伪随机代码序列,此麻片速率比消息中的数据速率高若干个数量级。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伪随机码,而其他码字由于不相关而

被认为是噪音。

空间分址:空间分址控制了用户的空间辐射能量,如用定向波束来服务不同的用户。

Chap 3近距离无线通信

Part 1 Key Point

1.近距离无线通信的分类及各自特点

低速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802.15.4:具备连接简单器件(传感器和激活器)的能力

802.15.4a:具备精确定位(精度1米以内)及跟踪支持等能力

高速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高速UWB,主要应用与无线个人网(WPAN)的超宽带技术,其目的是将电子设备间的物理连接

替换为无线连接

2.无线局域网、蓝牙、ZigBee、RFID各自的特点及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

无线局域网:

优点:安装便捷、保用灵活、经济节约、易于扩展

应用:销售、物流、电力、服务、教育、证券、展厅、中小型办公室/家庭办公应用、企业办公楼间办公蓝牙:

是一种低成本低速率近距离通信技术

特点:

工作在2.4GHz频带

采用高速跳频和时分多址的技术

采用权向纠错编码、ARQ(自动重复请求)、TDD(时分双工)和基带协议(速率1Mbps)

支持64kbps实时语音传输和数据传输

发射功率分别为1mW、2.5mW和100mW

使用全球统一48位设备识别码

出书距离为10-100cm,覆盖范围是相隔1MHz的79个通道

应用:移动电话和计算机等电子设备,汽车、医疗监护、智能住宅与办公室、小范围传感器网络

ZigBee:

优点:低功耗、端到端信息传输时延短、可靠数据传输、网络可拓展空间大、安全性较高、成本低、优良的网络拓扑能力

应用:家庭和楼宇自动化、医学、传感器、工业控制、农业、大型运输工具、道路交通安全RFID:

优点:

快速扫描

体积小型化、形状多样化

抗污染能力和耐久性

可重复使用

穿透性和无屏障阅读

数据的记忆容量大

安全性高

应用:身份识别系统(身份证、通告证)、物流管理系统、商业交易系统

1.简述低速和高速近距离通信有什么异同与作用?

高速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高速UWB,主要应用于无线个人网(WPAN)的超宽带技术。

其目的是将电子设备间的物理联线替换为无线连接。

例:数字化家庭网络,高速UWB的工作主要在IEEE 802.15.3a中进行,其数据率可以100Mbps以上。

另一前景就是这样的个人终端可支持读取大量存放在服务器空间里的数据,也可利用本地设备随时构成一台属于自己的多媒体计算机。

低速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802.15.4:具备连接简单器件(传感器和激活器)的能力。

802.15.4a:具备精确定位(精度1米以内)及跟踪支持等能力。

例:适时跟踪公共汽车,以避免在烈日下等车。

2.简述无线局域网的构成和各自的功能

构成:接入设备(AP)、接入控制器(AC)、无线接入服务(AS)和各种无线网络终端

AP:将各个无线网络客户端连接在一起,实现大范围、多用户的无线接入

AC:将来自不同AP的数据进行汇聚并接入互联网,同时完成AP的配置管理、无限用户认证,管理及宽带、访问、切换、安全等控制功能。

AS:用于管理与控制无线局域网内提供。如IP电话、视频会议、电子邮件等。

3.简述无线局域网的网络结构及各自特点

无线网的网络结构:点对多、点对点、多对点、混合型等

点对点:常用与固定的要联网的两个位置间,优点是传输距离远、传输效率高、受外界影响小

点对多:常用于一个中心点。多个远端点的情况。最大的优点是组网成本低,维护简单,设备调试相对简单。

缺点是使用全向天线,使用功率大大衰减,网速较低,对远端点的可靠性得不到保证。

混合型:适用于所建网络中有远距离的点、近距离的点,还有建筑物或地形阻挡的点,远距离的点采用点对点方式,近距离的多个点采用点多方式,有阻挡的点采用中继方式。

4.什么是蓝牙技术?其特点是什么?

蓝牙技术是一种低成本、低功率、近距离通信技术,主要用于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了耳机、笔记本电脑、相关外设之间可通过蓝牙连接,进行无线信息的传输与交换。

蓝牙技术是由蓝牙联盟制定的,其标准如下:

工作在2.4GHz频带;

采用高速跳频和时分多址(每时隙为0.625μs)技术;

使用权向纠错编码、ARQ、TDD和基带协议(速率1Mbps);

支持64kbps实时语音传输和数据传输;

发射功率分别1mW、2.5mW和100mW;

使用全球统一48位设备识别码;

传输距离为10cm-100m,覆盖范围是相隔1MHz的79个通道。

5.简述ZigBee的协议层的构成及各自的功能

物理层(PHY Layer):

收发信机状态控制,即激活(Activation)或者禁止(Deactivation);

能量检测(ED:Energy Detection),指对当前信道接收信号功率的检测,其结果为高层的信道选择提供依据;

链路质量指标(Link Quality Indication,LQI),指接收数据包强度及质量的指标,通过测量接收机ED或估计SNR 或两者的结合获得,该指标可以作为量化网络性能的一个尺度;

空闲信道评估(CCA),用于在采用CSMA-CA接入信道过程中提供空闲信道信息;

信道频率选择;

媒体访问控制层(MAC Layer):

实现帧结构、信标(beacon)的生成及同步;

实现PAN的关联(Association)与取消关联(Disassociation)机制;

用于支持自组织目的,可支持自动建立星状网,还允许自组织对等网;

支持设备安全加密;

提供三级安全性:无安全性方式、接入控制清单(ACL)、属于高级加密标准(AES)的对称密码;

CSMA-CA信道接入机制;

保障时隙(Guaranteed Time Slot,GTS)机制;

建立可靠链接。

网络层(NWK Layer):

网络层主要功能:

设备加入和离开网络;

基于每个帧提供安全机制;

路由、路由的发现和维护;

邻居节点设备的发现;

邻居节点设备的信息登记。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应用层由应用支持子层(Application Support,APS)、ZigBee设备对象层(ZigBee Device Object,ZDO)和应用框架(Application Framework,AF)构成。

6.简述RFID的网络架构及各自的功能

信息接入层:标签、阅读器及边缘节点,完成数据采集功能。

信息分析层:包括EvenSever,对上报的数据进行过滤,分析处理。对上的命令进行解析。

信息传递层:可以是TCP/IP、NGN网络,或某种闭环网络。根据应用类型进行选择

业务应用层:包括网络管理服务器、AAA(鉴权、认证)、应用服务器、命令解析服务器、物品地址解析服务器及数据库等。

7.简述RFID标签的种类及各自的特点以及关键技术

被动式:没有内部供电电源,其内部集成电路用过收到的电磁波进行驱动。当标签接收到足够强度的讯号时,可以向读写器发出数据。价格低廉,体积小、无需电源。目前市场多以被动式为主。被动式射频标签

受传播衰减影响,读取距离受限。

半被动式:在被动式上加上了一颗电池,反应速度更快。距离更远,效果更好。

主动式:具有内部电源能供应内部IC所需电源。拥有较长的读取距离和可容纳较大的内存容量,可以用来存储读取器所传送来的一些附加讯息。

Chap 4中远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Part 1 Key Point

1.微波通信系统的构成、通信方式及特点、衡量用性能指标

数字微波系统构成:用户终端、交换机、数字复用终端机、微波站

通信方式:一点对多点微波通信方式,是一种分布式无线通信

特点:

传输容量大

抗干扰性强,整个线路噪声不累积

保密性好

便于组成数字通信网

设备体积小、功耗低

容易穿越复杂地形

性能指标:传输容量频带利用率传输质量

传输质量:位误码率:Pb=错误接受的比特数/信道传输的总比特数

码元误码率:PB=错误接受的码元数/信道传输的总码元数

2.短波通信的方式及特点

方式:

·利用频率为3-30MHz的电磁波进行无线电通信

·主要通过地波传播及天波传播

特点:

·通信距离远

·短波信道拥挤

·信道具有时变性

3.卫星通信系统的构成、通信方式及特点

构成:通信卫星地球站

·通信卫星:

天线系统:包括通信天线、遥测、指令天线(波束有全球覆盖、区域覆盖、点波束、多点波束等类型)

通信转发器:任务是把接收到的地球信号放大,并用变频器变换成下行频率信号,再发出·地球站:

包括地球站到卫星和上行链路和卫星至地球站的下行链路

由于传输距离远,需要发出大功率的信号

同时地球接收站必须采用低噪音高增益放大器

需要具有自动跟踪和伺服系统

特点:

·通信距离远,覆盖面积大,不受地理条件限制

·以广播方式工作,便于实现多址连接

·信道稳定,通信质量高

·机动性能好

4.WiMAX的系统构成及关键技术

WiMAX是一种高速无线数据传输网络标准,主要用于城市网络,采用IEEE802.16标准。

构成:

传输单元:类似于一个移动电话的蜂窝单元,即把一定的地理范围划分为一个无线电波可覆盖的区域,区域间的重叠部分称为传输单元,用户设备可通过传输单元从一个区域过渡到另一个区域

主要设备:基站和用户设备

应用范围:支持移动、便携和固定服务

关键技术:

Part 2 Practice Answer

1.数字微波通信的特点是什么?

数字微波通信又分为PDH(准同步数字体系列)和SDH(同步数字系列)微波通信

特点:传输容量大;频带宽,一个信道可同时传输若干路数字信号;抗干扰性强,整个线路噪声不累积;

每次中继时会除掉干扰噪声;保密性强;数字信号易于加密;微波天线方向性好;便于组成数字通信网;

设备体积小、功耗低;容易穿越复杂地形;抗灾害能力强。

2.如何评价微波通信和传输质量?

传输容量:

码元传输速率RB,即每秒传输的码元数,单位为Bd

频带利用量:

传输速率与所占信道频带的关系,公式为η= 信息传输率/ 频带宽度b(s·Hz)

传输质量:

位误码率:Pb = 错误接收的比特数信道/ 传输的总比特数

码元误码率:PB = 错误接收的码元数/ 信道传输的总码元数

3.同步数字体系是什么?简述其技术关键

SDH全称叫做同步数字传输体系(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是一种将复接、线路传输及交换功能融为一体、并由统一网管系统操作的综合信息传送网络,采用了高速多态调制解调技术、自适应交叉极化干扰抵消(XPIC)技术、高线性功率放大器和自适应发射功率控制、自适应频域和时域均衡技术及智能天线、编码调制与前向纠错技术等关键技术。

4.什么是短波通信?简述短波通信的特点。

利用频率为3~30MHz的电磁波进行的无线电通信。主要通过地波传播和天波传播,由于地波信号沿地球表面进行传播,衰减较大,只能进行近距离传播。而天波信号依靠电离层反射来传播,可实现远距离传播。

特点:

通信距离远:通过天波传播的单跳反射最大可过3500km,多次反射可达数万公里。

短波信道拥挤:可用频率资源只有20MHz左右,且载频低、可用频带窄、容量小;信道具有时变性。

大气形成的电离层时高时低、多变化,且易受太阳黑子的影响,故不够稳定。

5.简述短波信号在电离层中的传播特性

多径延时差:短波通过多径传播到达接收端的时间有先后,最长和最短路径的延时之差称为多径延时差;

衰落:由于多径信号在接收端的叠加,使接收信号强度随机起伏,即信道产生衰落;

多普勒扩展和延时扩展:时变多径信道会对所传输的信号造成频谱上的扩展和信息符号时间上的扩展,前者称为多普勒扩展,后者称为延时扩展。

6.卫星通信系统由什么构成?简述各自的功能。

卫星通信系统由通信卫星、地球站、轨道与通信频段,以及监测管理系统构成。

通信卫星由天线系统及通信转发器组成。

天线系统:包括通信天线、遥测-指令天线;波束有全球覆盖、区域覆盖、点波束、多点波束等类型。

通信转发器:任务是把接收到的地球站信号放大,并用变频器换成下行频率信号,再发出。可细分为:变频转发器:将输入信号直接放大后变频为下午频率;

处理转发器:将输入的数字信号,经微波放大和下变频后,变为中频信号;再进行解调和数据处

理,得到基带数字信号;然后再经调制,上变频到下午频率,经功放后发出。

轨道与通信频段:分别指卫星运行的地球轨道,和通信使用的频段。

监测管理系统:对卫星的轨道位置进行测量和控制,以保持预定轨道;前对所有通信卫星有效载荷(转发器)的通信业务进行监测管理,以保持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7.试比较WiMAX与Wi-Fi的优劣

传输范围:WiMAX可使用许可与公用频段,Wi-Fi使用公用频段,Wi-Fi的功率大约是WiMAX的1/百万;

传输速度:理论上WiMAX是324Mbps,Wi-Fi是300Mbps;

安全性:均使用WPA2标准的加密,安全性有保障;

移动性:WiMAX在支持移动接入时,需要牺牲传输速度和覆盖范围;Wi-Fi不支持两个基地间的切换;

网络对比:WiMAX主要基于许可频段的服务,与Wi-Fi竞争的可能性较小。

Chap 5移动通信网络

Part 1 Key Point

1.1G到4G蜂窝移动通信的不同点

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可数据通信,可连接ISDN和非ISDN终端

第三代:宽带移动通信系统,可实现多媒体通信、移动互联网接入

第四代: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系统,进一步提高了频谱的利用率,扩大了系统容量,统一了制式,提高了保密性能;提供更高速率的多媒体通信能力;逐步向IP交换过度

2.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及特点

构成:

移动用户终端(MS):移动用户使用的通信终端:1G只有语音通信;2G可数据通信,可连接ISDN和非ISDN

终端;3G可实现多媒体通信、移动互联网接入

基站子系统(BSS):由无线基站(BS)完成与移动用户终端的无线通信收发,并受移动交换中心控制

基站控制器(BSC):对一个或多个基站进行控制

移动交换中心(MSC):对区域内的无线收发设备(包括基站和移动台)进行控制和实现交换功能,提供

移动通信系统与公用电话网(PSTN)间的接口

3.集群通信网络的构成及特点

构成:

基站(BS):最基本的系统模块。由无线收发信道机(BTS)、基站控制器(BSC)、天馈系统和电源设备

控制交换中心(SCN):监测和控制系统操作,可控制多个基站,一个基站也可被多个SCN控制

用户终端(SU):用于在移动中或停留在某个地点进行通信的用户台,含移动终端(MS)和固定终端(LS)网络管理终端(CNM):实现用户终端和基站的配置、故障诊断及业务管理

调度台:对移动台进行指挥、调度和管理。分为无线和有线

天馈设备:有高增益全向天线及收发信滤波器、隔离器等无源部件组成

特点:

1.是多个用户(部门、群体)共用一组无线电信道,并动态地使用这些信道的专用移动通信系统

2.采用多信道共用和动态分配信道技术,主要为团体用户提供指挥高度业务

3.具有频率利用率高,接通迅速,能实现群呼组呼等优点

4.语音通信采用PTT(Push to Talk)按键,被叫无须摘机;多以单工或半双工为主

4.三种典型的集群通信系统的比较

TETRA集群通信系统

①由欧洲电信标准研究所于1995年正式确定②基于数字时分复用(TDMA),提供了一系列开放接口、呼叫服

务和协议③不仅提供了一对一全双工移动电话服务,还可提供短数据信息服务、分组数据服务及一对多群、组的调度功能④适用于公安、消防、急救中心、机场、港口、铁路、出租车和公共汽车调度、城市地铁、高速公路管理⑤每个25kHz载波内可容纳4个时分信道,同时支持4路语音或数字信号⑥具有语音和数字加密功能 IDEN集群通信系统

①1994年,由摩托罗拉推出的集语音和数字传输为一体的集群通信系统②采用TDMA技术,在25kHz信道上

可同时传送6路数字信号③具有蜂窝无线电话、调度通信、无线寻呼及无线数据传输功能④语音编码采用矢量和激励线性预测编码技术(VSELP),提高了语音输出的质量,改善了覆盖边缘区的语音效果⑤目前使用范围遍及亚洲的日、韩、菲、新加坡、以色列和美洲的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哥伦比亚、巴西、阿根廷和秘鲁等,用户已超过3000万

GoTa集群通信系统

①由我国的中兴公司自主推出的开放式集群通信系统②基于CDMA技术,具有容量大、覆盖面广、抗干扰能力

强等特点③功能包括一对一私密呼叫、一对多群组呼叫、动态重组、强拆强插、迟后接入、呼叫显示、通话显示、呼叫前转;数据业务包括数据业务、消息类业务及定位业务④提供成熟的传统移动通信业务;实现集团虚拟专用网(VPN)

调查一下身边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从功能、结构和性能特点等方向进行相互比较。

Chap 6移动自组织网络

Part 1 Key Point

1.移动自组织网络的概念与特点

概念:

①移动自组织网络(Mobile Ad-hoc Network, MANET),属对等式多跳移动通信网络

②由一组无线移动节点组成,不依赖现有的基础设施,所需人工干预少,没有任何中心,且自组织、自愈

③移动自组织网络可以通过无线连接构成任意的网络拓扑,且能独立工作,能与互联网或蜂窝移动通信系

统连接

④自组织网络一般不适合于作为中间传输网络,只允许产生于或目的是网络内部节点的信息进出,而不让

其他信息穿越本网络

⑤由于受传输范围影响,自组织网络往往要通过多个中间环节,又称为多跳无线网、自组织网络、无固定

设施网络或对等网络特点:

网络自组织性:在任意时间、地点搭建,自动探测网络拓扑信息,自动选择传输路由,自动控制通信

分布式控制方式:建立在对等节点之上,没有控制中心

网络拓扑的动态变化:移动节点间通过无线信道所形成的网络拓扑结构随相互干扰和地形变化等影响而变化

有限传输带宽:受信道竞争时的信号衰落、碰撞、阻塞、噪声干扰的影响,带宽变得更窄多跳路由:由于节点覆盖范围有限,需要经中间节点转发

移动节点的计算性能有限:受CPU、内存和供电能力限制

安全性较差:数据信息易受窃听,网络易受攻击

存在单向无线信道:两个节点发射功率不同时,强的一方接收不支弱的一方的信号

生存时间较短:临时搭建的,随任务的完成而消失

供电问题突出:一般用电池供电,长时间工作需要解决电池问题

2.移动自组织网络的拓扑结构

原则:

网络中各节点可以直接或经过转接而相互连通

不允许存在不与其他节点相连的孤立节点

不允许存在一部分节点与另一部分节点不相连的情况

随机拓扑结构

所有的节点都具有收发信息的功能所有的节点随机分布,并可动态变化

分群结构

所有节点都具有相同的功能,并能在预定的通信区域内随机分布

若干个节点组成一个子群,每个子群内是单跳网群首:子群中编号最小的节点

信关:为相邻子群的群首提供链路的节点,处于相邻子群的重叠区域。若重叠部的节点多于1个,则编号小的节点被指定为信关

普通节点:子群中不为群首和信关的其他节点多个子群相互链接以覆盖整个区域

3.移动自组织网络的隐藏终端和暴露终端问题

隐藏终端:

节点A\C\B相连,但节点C相对于节点A为隐藏终端,当A向B发送信号时,可能会遇到节点C也在向B发送信号,造成节点B丢失双方信号

暴露终端:

节点ABCD为串联链路,节点B相对于节点C为暴露终端

当节点B向节点A发送CTS控制报文时,节点C认为自己可以向节点D发送CTS控制报文,

但当节点反馈的CTS会与B发送的数据报文在节点C发送冲突,于是节点C无法和节点D成功握手

4.四类单播路由协议基本原理

表驱动路由协议:WRP、DSDV、OLSR

按需驱动路由协议:AODV 、DSR

混合路由协议:ZRP、CBRP

基于定位的路由协议:LAR、GPSR

(具体内容另外理解记忆)

Part 2 Practice Answer

1.什么是移动自组织网络?

通常是由一些公平对等的无线移动节点,按照一定的规则自动组建的网络

不需要固定基础设施就可以在节点间建立有效通信

网络节点的连接关系可以是动态的

适合于传感器网络、移动办公会议、个人局域网、智能家庭等领域

移动自组织网络可以通过无线连接构成任意的网络拓扑,且能独立工作,能与互联网或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连接;自组织网络一般不适合于作为中间传输网络,只允许产生于或目的是网络内部节点的信息进出,而不让其他信息穿越本网络;由于受传输范围影响,自组织网络往往要通过多个中间环节,又称为多跳无线网、自组织网络、无固定设施网络或对等网络。

2.简述移动自组织网络的特点?

网络的自组织性:在任意时间、地点搭建,自动探测网络拓扑信息,自动选择传输路由,自动控制通信分布式控制方式:建立在对等节点之上,没有控制中心

网络拓扑的动态变化:移动节点间通过无线信道所形成的网络拓扑结构相互干扰和地形变化等影响而变化

多跳路由:由于节点覆盖范围有限,需要经中间节点转发

移动节点的计算性能有限:受CPU、内存和供电能力限制

安全性能较差:数据信息易受窃听,网络易受攻击

存在单向无线信道:两个节点发射功率不同时,强的一方接收弱的一方的信号

生存时间较短:临时搭建的,随任务的完成而消失

供电问题突出:一般用电池供电,长时间工作需要解决电池问题

3.简述移动自组织网络的拓扑及特点?

网络中各节点可以直接或经过转接而相互连通

不允许存在不与其他节点相连的孤立节点

不允许存在一部分节点与另一部分节点不相连的情况

随机拓扑结构:所有的节点都具有收发信息的功能;所有的节点随机分布,并可动态变化。

分群结构:所有节点都具有相国的功能,并能在预定的通信区域内随机分布。若干个节点组成一个子群,每个子群内是单跳网;

群首:子群中编号最小的节点;

信关:为相邻子群的群首提供链路的节点,处于相邻子群的重叠区域。若重叠部的节点多于1个,则编号小的节点被指定为信关;

普通节点:子群中不为群首和信关的其他节点。

多个子群相互链接以覆盖整个区域。

4.什么是移动自组织网络的隐藏终端和暴露终端问题?

隐藏终端:

节点A\C\B相连,但节点C相对于节点A为隐藏终端,当A向B发送信号时,可能会遇到节点C也在向B发送信号,造成节点B丢失双方信号

暴露终端:

节点ABCD为串联链路,节点B相对于节点C为暴露终端

当节点B向节点A发送CTS控制报文时,节点C认为自己可以向节点D发送CTS控制报文,

但当节点反馈的CTS会与B发送的数据报文在节点C发送冲突,于是节点C无法和节点D成功握手

5.简述移动自组织网络的路由协议的分类及区别

表驱动路由协议:WRP、DSDV、OLSR

按需驱动路由协议:AODV 、DSR

混合路由协议:ZRP、CBRP

基于定位的路由协议:LAR、GPSR

(具体内容另外理解记忆)

移动自组织网络的路由问题较固定网络复杂,需要满足下述要求:节点自由移动、信号衰减、有限带宽、信号干扰;要求路由协议必须采用分布式操作;尽量支持单向链路;避免出现路由环路。因此其路由协议有如下选择。

表驱动路由协议:新节点加入时更新快;有先驱节点记录,可避免路由环路。但信息表过多,加重节点负担,且不允许节点睡眠,耗电量加大,占用网络带宽。

按需驱动路由协议:当向目的节点发送封包时,原节点才在网络中发起路由查找过程,找到相应的路由。

虽可提供最新和最短跳数路由,但建立路由时开销较大。

路由表,在区域外部使用路由发现程序,利用区域的本地路由信息来获取路由。

基于定位的路由协议:一种典型的利用地理位置信息的路由协议。中间节点收到路由查询报文后,判断自己是否在上一节点的寻找区域内,如果在则转发,不在则丢弃。由于利用位置信息限制路由查询报文的洪泛范围,路由开销较小。

6.简述移动自组织网络的QoS保障技术

QoS体系结构

传统的互联网QoS技术不再适用于移动自组织网络

新要求:业务区分能力,提供定性的QoS支持;开销小,对节点存储和处理能力要求低;分布式实施;自适应能力

QoS信令

RSVP(资源预留协议)是互联网中相当成熟和标准化的QoS信令协议,其移动性的扩展主要集中在为蜂窝网络提供QoS,解决小区的平滑切换和重路由。要求以少的信令开销迅速建立流预约;在拓扑发生变化时能维护活跃的流

QoS路由

移动自组织的QoS路由刚起步,其自身的特点使蜂窝网络等QoS路由不能简单套用:移动自组织网络的拓扑性使节点间链路状态的获取与维护变得困难;多约束的QoS路由选择更困难;单向信道的存在使QoS路由协议设计更困难基于共享机制的信道造访易造成信道阻塞;自身特性决定其QoS路由协议不能太复杂

QoS MAC协议

需要设计MAC QoS协议来高效地调度分组和使用带宽,及时响应网络拓扑的变化;在不影响其他节点的的前提下实现自身的QoS要求

Chap 7电信网络

Part 1 Key Point

1.AMPS和ETACS的系统概述和呼叫处理

概述:

①在无线传输中采用了频率调制

②每个无线信道实际由一对单工信道组成,彼此分隔45MHz

③需要建立高塔来支撑接收和发射天线,发射天线功率通常为数百瓦

④每个基站由控制信道发射器和接收器,以及8个以上FM双工语音信道组成(商用基站可达57个语音信

道)

呼叫处理:

2.GSM系统的体系结构、信道分类及各自特点、帧结构及信号处理

体系结构:

基站子系统(BSS):提供并管理移动台和移动业务交换中心之间的无线传输通道。每个BSS包括多个基站控制器

网络子系统(NSS):NSS管理着系统的交换功能,允许系统工种师对GSM的所有方面进行监视、诊断和检修。该子系统与其他GSM子系统内部相连,仅提供给负责网络业务设备的GSM运营方

操作支持子系统(OSS)

信道分类:

1)业务信道(TCH):数字化的用户编码语音或用户数据,在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上具有相同的功能和格式业务信道又分为:

(1、全速率TCH:用户数据包含在每帧的一个时隙内

(2、半速率TCH:用户的数据映射到相同的时隙上,但是在交替帧内发送

2)控制信道(CCH):在基站和移动站之间传输信令和同步指令控制信道又分为:

(1、广播信道(BCH)

在每个小区中指定的ARFCH前向链路上运行,仅在某些GSM帧的第一时隙发送数据,只使用前向链路广播控制信道(BCCH):广播小区和网络识别、小区运行特征(控制信道结构、利用率和阻塞)、信道列表等消息。一个控制复帧的第二帧到5帧为BCCH数据

频率校正信道FCCH):是一个特定的数据突发序列,占用第一个GSM帧的TS 0,在控制信道复帧中每10帧重复一次,用于同步用户内部频率与基站的频率

同步信道SCH):出现在FCCH帧后的帧中的TS 0内,当允许移动台与基站进行帧同步时,SCH用来识别服务基站

(2、公共控制信道(CCCH)

在广播信道的ARFCN上,每个没有被BCH或空闲帧使用的GSM帧的TS 0被公共控制信道占用寻呼信道PCH):从基站向小区内移动台提供寻呼信号,通知指定的移动台接收发自PSTN 的呼叫,也可提供小区广播的ASCII文本消息

随机接入信道RACH):是一个反向链路信道,用来让用户接收来自PCH的寻呼,也可用来使移动台发出一个呼叫

接入认可信道AGCH):被基站用来向移动台提供前向链路通信,载有使移动台在特定物理信道中运行的数据

(3、专用控制信道(DCCH)

为双向信道,用于提供用户所需的信令服务

独立专用控制信道SDCCH):载有信令业务数据,这些数据在移动台与基站相连后,基站分配TCH之前,被认为是一个中间的、暂时信道,用来接收BCH新完成的呼叫

慢速辅助控制信道SACCH):在前向链路上用来向移动台发送慢速但规则变化的控制信息;在反向链路上载有接收信号长度、TCH的质量以及邻近小区的BCH测量结果

快速辅助控制信道FACCH):载有紧急信息(如切换要求)

帧结构:(大概看下就行)

信号处理:(需要理解)

3.CDMA的信道特点

1)码分多址(CDMA)较TDMA和FDMA具有一些优越性,与被广泛使用的一些蜂窝系统的频带兼容,可较经济地生产出用于双模式运行的移动台和基站

2)通话小区内用户使用相同的无线信道,邻近小区内的用户也可使用相同的无线信道

3)完全取消对频率规划的要求

4.DECT和PACS的体系结构

DECT体系结构:

1)与ISDN相似,但不同于AMPS和GSM等蜂窝标准,是为无线本地环路或城市区域接入而设计的

2)根据便携台接收的信号来动态分配信道,只提供普通速度的越区切换

3)物理层:采用FDMA/TDMA/TDD无线传输方式

4)媒体接入控制层(MAC):包括一个寻呼信道和一个控制信道

5)数据链路控制层(DLC):负责向网络层提供可靠的数据链路,并对每个用户将逻辑物理信道划分成时隙,同时对时隙提供格式化的纠错检错。

6)网络层:即DECT的主要信令层,提供呼叫控制、电话交换业务,及面向连接的消息业务和移动性管理。

PACS的体系结构:

1)用户单元(SU):可是固定部分也可是便携部分

2)无线接口(RP):连接到无线端口的控制单元RPCU

3)接入管理(AM):其中接口A是空中接口,提供SU 和RP的联接;接口P提供通过RP连接SU和RPCU所要求的协议,且接口P通过一个嵌入操作信道(EOC)来连接RPCU及BP

Part 2 Practice Answer

1.下列说法哪个对GSM来讲是不正确的?

a. 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信道频率间隔为45MHz。

b. 一个时隙中有8个用户。

c. GSM调制器的蜂值频移是GSM数据速率的整数倍。

d. GSM采用了恒包络调制

2.GSM系统中,每个小区能提供多少个全速率物理频道?

GSM均使用专为系统保留的两个25MHz的频段,即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前向与反向有效频段被划分为200kHz宽的信道,该信道以绝对无线频率信道号标志(ARFCN),一个信道号代表一对前向、反向信道,两者间隙为45MHz,且每个信道在8个TDMA用户里是时间共享的。

则,一个链路被可被分为信息数:25MHz / 200kHz = 125

由于每个信道在8个TDMA用户里是时间共享的,所以全速率物理频道数为:125 * 8 = 1000

3.下列AMPS信道中,哪个是空白-突发信道?

A.慢速辅助控制信道(SACCH)

B.反向语音信道(RVC)

C.寻呼信道(PC)

D.广播控制信道(BCCH)

E.快速辅助控制信道(FACCH)

4.在DECT系统上用户传输数据的最大速率是多少?

32 kbps

5.对每一个DETC系统,在室外有明显多径影响的环境中,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解释你的答案,并给出定性分

析。

6.下面哪个系统是基于微小区结构的。选择一项:

Chap 8 异构网络协调通信

Part 1 Key Point

1.异构网络的特征及研究发展趋势

特征:

1)异构网络是一种由不同类型的网络协议或不同的接入技术所组成的混合型网络系统

2)异构网络可由不同制造商生产的网络设备和系统组成

3)异构网络中的不同类型的网络通过路由器连接

4)构建异构网络时,不应该修改现有的网络协议异构网络之间的协作和融合是研究发展的趋势。

2.软件无线电技术

无线网络的异构性体现在底层物理技术方面的空中接口差异性

软件无线电是一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DSP)芯片,以软件为核心的崭新的无线通信体系结构。宽带/多频段天线、A/D/A转换器件、DSP(数字信号处理器)技术及实时操作系统是软件无线电的关键技术。

软件无线电(Software Defined Radio,简称SDR),就是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可编程控制的通用硬件平台上,利用软件来定义实现无线电台的各部分功能:包括前端接收、中频处理以及信号的基带处理等等。即整个无线电台从高频、中频、基带直到控制协议部分全部由软件编程来完成。

3.认知无线电技术

1)1999年,由瑞典的一位学者提出,作为软件无线电的发展,认知无线电继承了软件无线电的开放性、标准化和模块化思路,可以智能感知周围的无线电环境特征

2)认知无线电可通过智能感知,动态地检测和有效地利用空闲频谱,并能根据一定的学习和决策算法,自适应地改变系统工作参数

3)可根据不同网络的空中接口,实时调整自身参数与之适配,因而不需改变现有网络的结构及协议

Part 2 Practice Answer

1.简述何为异构网络

异构网络是一种由不同类型的网络协议或不同的接入技术所组成的混合型网络系统

异构网络可由不同制造商生产的网络设备和系统组成

异构网络中的不同类型的网络通过路由器连接

构建异构网络时,不应该修改现有的网络协议

2.简述异构网络面临哪些问题

异构网络融合的参考模型或体系结构

异构网络的泛在移动性管理

异构无线网络的空中接口互连

异构网络的联合无线资源管理

异构网络的服务质量(QoS)管理

3.寻找一个身边与异构网络相关的事例,说明其具备哪些异构网络的特征,还有哪些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

通信原理-樊昌信-考试知识点总结

★分集接收:分散接收,集中处理。在不同位置用多个接收端接收同一信号①空间分集:多副天线接收同一天线发送的信息,分集天线数(分集重数)越多,性能改善越好。接收天线之间的间距d ≥3λ。②频率分集:载频间隔大于相关带宽 移动通信900 1800。③角度分集:天线指向。④极化分集:水平垂直相互独立与地磁有关。 ★起伏噪声:P77是遍布在时域和频域内的随机噪声,包括热噪声、电子管内产生的散弹噪声和宇宙噪声等都属于起伏噪声。 ★各态历经性:P40随机过程中的任意一次实现都经历了随机过程的所有可能状态。因此,关于各态历经性的一个直接结论是,在求解各种统计平均(均值或自相关函数等)是,无需做无限多次的考察,只要获得一次考察,用一次实现的“时间平均”值代替过程的“统计平均”值即可,从而使测量和计算的问题大为简化。 部分相应系统:人为地、有规律地在码元的抽样时刻引入码间串扰,并在接收端判决前加以消除,从而可以达到改善频谱特性,压缩传输频带,是频带利用率提高到理论上的最大值,并加速传输波形尾巴的衰减和降低对定时精度要求的目的。通常把这种波形称为部分相应波形。以用部分相应波形传输的基带系统成为部分相应系统。 多电平调制、意义:为了提高频带利用率,可以采用多电平波形或多值波形。由于多电平波形的一个脉冲对应多个二进制码,在波特率相同(传输带宽相同)的条件下,比特率提高了,因此多电平波形在频带受限的高速数据传输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MQAM :多进制键控体制中,相位键控的带宽和功率占用方面都具有优势,即带宽占用小和比特信噪比要求低。因此MPSK 和MDPSK 体制为人们所喜用。但是MPSK 体制中随着M 的增大,相邻相位的距离逐渐减小,使噪声容县随之减小,误码率难于保证。为了改善在M 大时的噪声容限,发展出了QAM 体制。在QAM 体制中,信号的振幅和相位作为作为两个独立的参量同时受到调制。这种信号的一个码元可以表示为: )cos()(0k k k t A t S θω+=,T k t kT )1(+≤<,式中:k=整数;k θ和k A 分别可以取多个离散值。 (解决MPSK 随着M 增加性能急剧下降) ★相位不连续的影响:频带会扩展;包络产生失真。 ★相干解调与非相干解调:P95 相干解调:也叫同步检波,解调与调制的实质一样,均是频谱搬移。调制是把基带信号频谱搬到了载频位置,这一过程可以通过一个乘法器与载波相乘来实现。解调则是调制的反过程,即把载频位置的已调信号的频谱搬回到原始基带位置,因此同样可以用乘法器与载波相乘来实现。相干解调时,为了无失真地恢复原基带信号,接收端必须提供一个与接收的已调载波严格同步(同频同相)的本地载波(成为相干载波),他与接收的已调信号相乘后,经低通滤波器取出低频分量,即可得到原始的基带调制信号。相干解调适用于所有现行调制信号的解调。相干解调的关键是接收端要提供一个与载波信号严格同步的相干载波。否则,相干借条后将会使原始基带信号减弱,甚至带来严重失真,这在传输数字信号时尤为严重。 非相干解调:包络检波属于非相干解调,。络检波器通常由半波或全波整流器和低通滤波器组成。它属于非相干解调,因此不需要相干载波,一个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器由二极管VD 和RC 低通滤波器组成。包络检波器就是直接从已调波的幅度中提取原调制信号。其结构简单,且解调输出时相干解调输出的2倍。 4PSK 只能用相干解调,其他的即可用相干解调,也可用非相干解调。 ★电话信号非均匀量化的原因:P268 非均匀量化的实现方法通常是在进行量化之前,现将信号抽样值压缩,在进行均匀量化。这里的压缩是用一个非线性电路将输入电压x 变换成输出电压y 。输入电压x 越小,量化间隔也就越小。也就是说,小信号的量化误差也小,从而使信号量噪比有可能不致变坏。为了对不同的信号强度保持信号量噪比恒定,当输入电压x 减小时,应当使量化间隔Δx 按比例地减小,即要求:Δx ∝x 。为了对不同的信号强度保持信号量噪比恒定,在理论上要求压缩特性具有对数特性。 (小信号发生概率大,均匀量化时,小信号信噪比差。) ★A 律13折线:P269 ITU 国际电信联盟制定了两种建议:即A 压缩率和μ压缩率,以及相应的近似算法——13折线法和15折线法。我国大陆、欧洲各国以及国际间互联时采用A 压缩率及相应的13折线法,北美、日本和韩国等少数国家和地区采用μ压缩率及15折线法。 A 压缩率是指符合下式的对数压缩规律:式中:x 为压缩器归一化输入电压;y 为压缩器归一化输出电压;A 为常数,它决定压缩程度。

网络通信基础知识

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的主要区别 1. 主要功能不同 虽然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都具有路由功能,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把它们等同起来,正如现在许多网络设备同时具备多种传统网络设备功能一样,就如现在有许多宽带路由器不仅具有路由功能,还提供了交换机端口、硬件防火墙功能,但不能把它与交换机或者防火墙等同起来一样。因为这些路由器的主要功能还是路由功能,其它功能只不过是其附加功能,其目的是使设备适用面更广、使其更加实用。这里的三层交换机也一样,它仍是交换机产品,只不过它是具备了一些基本的路由功能的交换机,它的主要功能仍是数据交换。也就是说它同时具备了数据交换和路由转发两种功能,但其主要功能还是数据交换;而路由器仅具有路由转发这一种主要功能。 2. 主要适用的环境不一样 三层交换机的路由功能通常比较简单,因为它所面对的主要是简单的局域网连接。正因如此,三层交换机的路由功能通常比较简单,路由路径远没有路由器那么复杂。它用在局域网中的主要用途还是提供快速数据交换功能,满足局域网数据交换频繁的应用特点。 而路由器则不同,它的设计初哀就是为了满足不同类型的网络连接,虽然也适用于局域网之间的连接,但它的路由功能更多的体现在不同类型网络之间的互联上,如局域网与广域网之间的连接、不同协议的网络之间的连接等,所以路由器主要是用于不同类型的网络之间。它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路由转发,解决好各种复杂路由路径网络的连接就是它的最终目的,所以路由器的路由功能通常非常强大,不仅适用于同种协议的局域网间,更适用于不同协议的局域网与广域网间。它的优势在于选择最佳路由、负荷分担、链路备份及和其他网络进行路由信息的交换等等路由器所具有功能。为了与各种类型的网络连接,路由器的接口类型非常丰富,而三层交换机则一般仅同类型的局域网接口,非常简单。 3. 性能体现不一样 从技术上讲,路由器和三层交换机在数据包交换操作上存在着明显区别。路由器一般由基于微处理器的软件路由引擎执行数据包交换,而三层交换机通过硬件执行数据包交换。三层交换机在对第一个数据流进行路由后,它将会产生一个MAC地址与IP地址的映射表,当同样的数据流再次通过时,将根据此表直接从二层通过而不是再次路由,从而消除了路由器进行路由选择而造成网络的延迟,提高了数据包转发的效率。同时,三层交换机的路由查找是针对数据流的,它利用缓存技术,很容易利用ASIC技术来实现,因此,可以大大节约成本,并实现快速转发。而路由器的转发采用最长匹配的方式,实现复杂,通常使用软件来实现,转发效率较低。 正因如此,从整体性能上比较的话,三层交换机的性能要远优于路由器,非常适用于数据交换频繁的局域网中;而路由器虽然路由功能非常强大,但它的数据包转发效率远低于三层交换机,更适合于数据交换不是很频繁的不同类型网络的互联,如局域网与互联网的互联。如果把路由器,特别是高档路由器用于局域网中,则在相当大程度上是一种浪费(就其强大的路由功能而言),而且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局域网通信性能需求,影响子网间的正常通信。 综上所述,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之间还是存在着非常大的本质区别的。无论从哪方面来说,在局域网中进行多子网连接,最好还选用三层交换机,特别是在不同子网数据交换频繁的环境中。一方面可以确保子网间的通信性能需求,另一方面省去了另外购买交换机的投资。当然,如果子网间的通信不是很频繁,采用路由器也无可厚非,也可达到子网安全隔离相互通信的目的。具体要根据实际需求来定。 防火墙的选购 有关防火墙方面的知识,在前几篇中已作了较全面的介绍,相信各位对防火墙的认识已有所提高。最后在本篇之中,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在防火墙选购方面需注意的有关事项,也可称之为选购原则吧。这是在你决定利用前几篇知识开始为自己企业选购防火墙之前需要最后掌握的。

下册英语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2014人教版七年级下英语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Can you play the guitar? 一、词汇拓展 1. sing(现在分词)singing 2. dance(现在分词)dancing 3. swim(现在分词)swimming 4.draw(同义词)paint 5. story(复数)stories 6. Write(同音词)right 7. drum(复数)drums 8. piano(复数)pianos 9. also(同义词)too/either 10.make(单三)makes (现在分词)making 11. Center(形容词)central 12.teach(名词)teacher 13. musician(形容词)musical 二、重点短语与句型 1. play chess下国际象棋speak English说英语play the guitar弹吉它 want to do…想做……2. be good at擅长于what club /sports什么俱乐部/运动music /swimming /sports club音乐/游泳/运动俱乐部 be good at doing sth.= do well in doing sth. 擅长做某事 like to do …喜欢做… What about…?…怎么样? be good at doing…擅长做… tell stories讲故事 the story telling club讲故事俱乐部 3. talk to跟…..说write stories写小说 want …for the school show为学校表演招聘…… after school放学后 do kung fu打中国功夫come and show us来给我们表演 4. play the drum敲鼓play the piano弹钢琴 play the violin拉小提琴 5. be good with善于应付(处理)…的;和某人相处很好 make friends结交朋友help sb. with sth在某方面帮助某人 on the weekend在周末help with...帮助做…… be free /busy有空/很忙call sb. at…拨打某人的……号码 need sb./sth. to do…需要某人/某物做…… English-speaking students说英语的学生join…… the club加入…俱乐部,be in=join in …成为…中的一员 三、关键句型 1. Can you draw? Yes, I can. / No, I can’t. 2. What club do you want to join? I want to join the chess club. 3. You can join the English club. Sounds good. 4. I can speak English and I can also play soccer. 5. Please call Mrs. Miller at 555-3721. ◆话题写作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总结

? 1. 网络层次划分 ? 2. OSI七层网络模型 ? 3. IP地址 ? 4. 子网掩码及网络划分 ? 5. ARP/RARP协议 ? 6. 路由选择协议 ?7. TCP/IP协议 ?8. UDP协议 ?9. DNS协议 ?10. NAT协议 ?11. DHCP协议 ?12. HTTP协议 ?13. 一个举例 计算机网络学习的核心内容就是网络协议的学习。网络协议是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者说是约定的集合。因为不同用户的数据终端可能采取的字符集是不同的,两者需要进行通信,必须要在一定的标准上进行。一个很形象地比喻就是我们的语言,我们大天朝地广人多,地方性语言也非常丰 富,而且方言之间差距巨大。A地区的方言可能B地区的人根本无法接受,所 以我们要为全国人名进行沟通建立一个语言标准,这就是我们的普通话的作用。同样,放眼全球,我们与外国友人沟通的标准语言是英语,所以我们才要苦逼的学习英语。 计算机网络协议同我们的语言一样,多种多样。而ARPA公司与1977年到1979年推出了一种名为ARPANET的网络协议受到了广泛的热捧,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推出了人尽皆知的TCP/IP标准网络协议。目前TCP/IP协议已经成为Internet中的“通用语言”,下图为不同计算机群之间利用TCP/IP进行通信的示意图。

立计算机网络,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78年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即著名的OSI/RM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Reference Model)。它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通信协议划分为七层,自下而上依次为:物理层(Physics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会话层(Session Layer)、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其中第四层完成数据传送服务,上面三层面向用户。 除了标准的OSI七层模型以外,常见的网络层次划分还有TCP/IP四层协议以及TCP/IP五层协议,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2015通信原理复习大纲(总结)

1、怎样计算非等概离散信源的平均符号信息量? )(log )()(21i n i i x p x p x H ∑=-= 2、怎样判断一个信号是功率信号还是能量信号? 功率信号能量信号 ,0,0,0,0=∞<<=∞<

6、如何计算随机过程的相关函数12(,)R t t 和协方差函数12(,)B t t 。 [][][] {[][]2 12121222112211212121212212121),;,()()()()()()(),(),;,()()(),(dx dx t t x x f t a x t a x t a t t a t E t t B dx dx t t x x f x x t t E t t R ???∞ ∞-∞∞-∞ ∞---=--===ξξξξ协方差函数:相关函数: 7、随参信道有哪些特点?恒参信道可以看作是一个什么网络? 特点:(1)对信号的衰耗随时间而变化(2)传播的时延随时间而变化(3)多径传播。 线性网络 8、什么是视距传播?

国网笔试知识点详解 通信原理

1.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 信息、数据和信号 信息是客户事物的属性和相互联系特性的表现,它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存在形式或运动状态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是信息的表现形式。 信号是数据在传输过程的具体物理表示形式,具有确定的物理描述。 传输介质是通信中传送信息的载体,又称为信道 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通信系统主要由5个基本系统元件构成,信源、转换器、信道、反转换器、信宿 源系统将信源发出的信息转换成适合在传输系统中传输的信号形式,通过信道传输到目的系统,目的系统再将信号反变换为具体的信息 通过系统的传输的信号一般有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两种表达方式 模拟信号是一个连续变化的物理量,即在时间特性上幅度(信号强度)的取值是连续的,一般用连续变化的电压表示 数字信号是离散的,即在时间特性上幅度的取值是有限的离散值,一般用脉冲序列来表示 数字信号比模拟信号可靠性高,数字信号比较容易存储、处理和传输 数据通信的技术指标 1、信道带宽:是描述信道传输能力的技术指标,它的大小是由信道的物理特性决定的。 信道能够传送电磁波的有效频率范围就是该信道的带度 2、数据传输速率:称为比特率,是指信道每秒钟所能传输的二进制比特数,记为bps,常见的单位有Kbps、Mpbs、Gbps等,数据传输速率的高低,由每位数据所占的时间决定,一位数据所占用的时间宽度越小,则传输速率越高 3、信道容量: 信道的传输能力是有一定限制的,信道传输数据的速率的上限,称为信道容量,一般表示单位时间内最多可传输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 C=Wlog2(1+S/N) C为信道容量;W为信道带宽;N为噪声功率;S为信号功率 S/N为信噪比,用来描述信道的质量,噪声小的系统信噪比高,信噪比S/N通常用10lg(S/N)来表示,其单位为分贝。 无噪声离散信道容量公式为C=2Wlog2L (L为传输二进制信号) 4、波特率: 是传输的信号值每秒钟变化的次数,如果被传输的信号周期为T,则波特率Rb=1/T。Rb 称为波形速率或调制速率。 R=Rblog2V V表示所传输信号所包含的离散电平数 5、信道延迟 信号沿信道传输需要一定的时间,就是信道延迟,信道延迟时间的长短,主要受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的响应时间、通信设备的转发和等待时间、计算机的发送和接收处理时间、传输介质的延迟时间等的影响。 信道延迟=计算机的发送和接收处理时间+传输介质的延迟时间+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的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Unit 1 Can you play the guitar? 一短语归纳 1.speak English/Chinese 说英语/汉语 2. what club /sports 什么俱乐部/运动 3.play the guitar/ piano/drums/ violin 弹吉它/弹钢琴/敲鼓/拉小提琴 4. play chess/ basketball/ volleyball/ soccer 下国际象棋/ 打篮球/排球/足球 5.tell stories 讲故 6. the art/chess/swimming/sports/ story telling/English club 艺术/国际象棋/游泳/体育/讲故事/英语俱乐部 7.school show 学校演出 8.sound good听起来不错 9.teach music 教音乐 10.do kung fu 练(中国) 功夫 11.make friends(with sb.)( 结交朋友) 12.on the weekend/on weekends在周末 https://www.360docs.net/doc/b616451157.html,e and show us 来给我们表演 15.write stories 写故事 16.after school 放学后 17.English-speaking students说英语的学生 18.play games 做游戏

19.the Students’Sports Center学生运动中心 20.at the old people’s home在老人之家 21.be in our school music festival 参加学校音乐节 22.jion the music club加入音乐俱乐部 二用法集萃 1. play +棋类/球类下……棋,打……球 2. play the +乐器弹/拉……乐器 3. be good at doing sth.擅长做某事 be good for.. 对…有好处be good /kind to …对…友好 4. be good with sb. 和某人相处地好; 善于应付(处理)… 5. need(sb./sth.)to do… 需要(某人/某物)做…. 6. can + 动词原形能/会做某事 7. a little + 不可数名词: 一点儿…… 9. like to do sth.或like doing sth. 喜欢做某事 10.want to do…想做…… 11.What about…?…怎么样?(后面接Ving/代词/名词) 12. talk用法: talk to/with sb. 跟某人说话 talk about sth. 谈论某事 tell 用法:tell sb sth. 告诉某人某事 tell sb to do sth 告诉某人去做某事 tell stories 讲故事

网络基础知识总结教学文案

网络IP 、子网掩码、路由器、DNS基础知识总结! 网络的基本概念 ?客户端:应用C/S(客户端/服务器)B/S(浏览器/服务器) ?服务器:为客户端提供服务、数据、资源的机器 ?请求:客户端向服务器索取数据 ?响应:服务器对客户端请求作出反应,一般是返回给客户端数据URL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符) ?网络中每一个资源都对应唯一的地址——URL IP 、子网掩码、路由器、DNS IP地址 IP地址是IP协议提供的一种统一的地址格式,它为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网络和每一台主机分配一个逻辑地址,以此来屏蔽物理地址(每个机器都有一个编码,如MAC 上就有一个叫MAC地址的东西)的差异。是32位二进制数据,通常以十进制表示,并以“.”分隔。IP地址是一种逻辑地地址,用来标识网络中一个个主机,在本地局域网上是惟一的。 IP IP(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它是能使连接到网上的所有计算机网络实现相互通信的一套规则,规定了计算机在因特网上进行通信时应当遵守的规则。任何厂家生产的计算机系统,只要遵守IP协议就可以与因特网互连互通。IP地址有唯一性,即每台机器的IP地址在全世界是唯一的。这里指的是网络上的真实IP它是通过本机IP地

址和子网掩码的"与"运算然后再通过各种处理算出来的(要遵守TCP协议还要加报文及端口什么的,我没有细追究,现在还用不上,反正暂时知道被处理过的就行了),顺便教大家查自己真实IP的方法: 子网掩码 要想理解什么是子网掩码,就不能不了解IP地址的构成。互联网是由许多小型网络构成的,每个网络上都有许多主机,这样便构成了一个有层次的结构。IP地址在设计时就考虑到地址分配的层次特点,将每个IP地址都分割成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以便于IP地址的寻址操作。 IP地址的网络号和主机号各是多少位呢?如果不指定,就不知道哪些位是网络号、哪些是主机号,这就需要通过子网掩码来实现。什么是子网掩码子网掩码不能单独存在,它必须结合IP地址一起使用。子网掩码只有一个作用,就是将某个IP地址划分成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子网掩码的设定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与IP地址相同,子网掩码的长度也是32位,左边是网络位,用二进制数字“1”表示;右边是主机位,用二进制数字“0”表示。假设IP地址为“192.168.1.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其中,“1”有24个,代表与此相对应的IP地址左边24位是网络号;“0”有8个,代表与此相对应的IP地址右边8位是主机号。这样,子网掩码就确定了一个IP地址的32位二进制数字中哪些是网络号、哪些是主机号。 这对于采用TCP/IP协议的网络来说非常重要,只有通过子网掩码,才能表明一台主机所在的子网与其他子网的关系,使网络正常工作。 常用的子网掩码有数百种,这里只介绍最常用的两种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的网络: 最后面一个数字可以在0~255范围内任意变化,因此可以提供256个IP地址。但

通信原理知识点归纳

1.2.1 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1.2.3 数字通信的特点 (1) 抗干扰能力强,且噪声不积累 (2) 传输差错可控 (3) 便于处理、变换、存储,将来自不同信源的信号综合到一起传输 (4) 易于集成,使通信设备微型化,重量轻 (5) 易于加密处理,且保密性好 1.3.1 通信系统的分类 按调制方式分类:基带传输系统和带通(调制)传输系统 。调制传输系统又分为多种 调制,详见书中表1-1。 按信号特征分类: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按传输媒介分类:有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 3.1.2 随机过程的数字特征 均值(数学期望): 方差: 相关函数 3.2.1 平稳随机过程的定义 (1)其均值与t 无关,为常数a ; (2)自相关函数只与时间间隔τ 有关。 把同时满足(1)和(2)的过程定义为广义平稳随机过程。 3.2.2 各态历经性 如果平稳过程使下式成立 则称该平稳过程具有各态历经性。 3.2.4 平稳过程的功率谱密度 非周期的功率型确知信号的自相关函数与其功率谱密度是一对傅里叶变换。这种关系对平稳随机过程同样成立,即有 []∫∞∞?=dx t x xf t E ),()(1ξ} {2)]()([)]([t a t E t D ?=ξξ2121212212121),;,()] ()([),(dx dx t t x x f x x t t E t t R ∫∫ ∞∞?∞∞?==ξξ???==)()(τR R a a ∫∫ ∞ ∞?∞∞??==ω ωπτττωωτξωτξd e P R d e R P j j )(21)()()(

3.3.2 重要性质 广义平稳的高斯过程也是严平稳的。 高斯过程经过线性变换后生成的过程仍是高斯过程。 3.3.3 高斯随机变量 (1)f (x )对称于直线 x = a ,即 (2) 3.4 平稳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 输出过程ξo (t )的均值: 输出过程ξo (t )的自相关函数: 输出过程ξo (t )的功率谱密度: 若线性系统的输入是平稳的,则输出也是平稳的。 如果线性系统的输入过程是高斯型的,则系统的输出过程也是高斯型的。 3.5 窄带随机过程 若随机过程ξ(t )的谱密度集中在中心频率f c 附近相对窄的频带范围Δf 内,即满足Δf << f c 的条件,且 f c 远离零频率,则称该ξ(t )为窄带随机过程。 3.7 高斯白噪声和带限白噪声 白噪声n (t ) 定义:功率谱密度在所有频率上均为常数的噪声 - 双边功率谱密度 - 单边功率谱密度 4.1 无线信道 电磁波的分类: 地波:频率 < 2 MHz ;距离:数百或数千千米 天波:频率:2 ~ 30 MHz ;一次反射距离:< 4000 km 视线传播:频率 > 30 MHz ;距离: 4.3.2 编码信道模型 P(0 / 0)和P(1 / 1) - 正确转移概率,P(1/ 0)和P(0 / 1) - 错误转移概率 P (0 / 0) = 1 – P (1 / 0) P (1 / 1) = 1 – P (0 / 1) 2)(0 n f P n =)(+∞<

新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知识小结 一、易读错的字 古诗(shī)村(cūn)居化妆(zhuāng)喝醉(zuì)丝(sī)绦裁(cái)剪 遮(zhē)掩兴致(zhì)茁(zhuó)壮 花籽(zǐ)绚(xuàn)丽植(zhí)树二、易写错的字 绿:右边的“录”,下面不是“水”。 柳:右边是“卯”,不要丢掉第七笔“丿”。 格:右边是“各”,不是“名”。 局:下面不是“可”。 三、会写词语 古诗村居儿童碧绿 化妆丝带剪刀冲出 寻找姑娘吐丝柳枝 荡秋千鲜花桃花杏花 邮递员先生原来大叔 邮局东西太太做客 惊奇去年美好一堆

礼物植树格外 引人注目满意休息树苗 四、多音字 长:cháng(长处) zhǎng(长大) 似:sì(似乎) shì(似的) 冲:chōng(冲锋枪) chòng(冲着) 藏:cáng(捉迷藏) zàng(藏族) 奇:qí(奇怪) jī(奇数) 种:zhǒng(种子) zhòng(栽种) 五、形近字 村(山村)妆(化妆)冲(冲动)树(大数)壮(壮丽)种(种植)桃(桃树)姑(姑娘)车(汽车)跳(跳动)咕(咕咕)东(东西)礼(有礼)植(植物)住(居住)扎(挣扎)值(值日)注(注意) 六、近义词 丝绦—丝带裁—剪奔—跑仔细—细心寻找—寻觅懊丧—沮丧惊奇—诧异格外—特别碧空如洗—万里无云兴致勃勃—兴味盎然 七、反义词 赶紧—迟缓懊丧—兴奋惊奇—平静仔细—马虎害羞—大方探出—缩进茁壮—瘦弱笔直—弯曲

满意—不满 八、词语搭配 1. 动词搭配: (脱掉)棉袄(冲出)家门 (奔向)田野(寻找)春天 2. 形容词搭配: (害羞)的小姑娘(解冻)的小溪 (难忘)的日子(绿油油)的小柏树 (精心)地挑选(兴致勃勃)地挖着 九、词语归类 1. AABB 式的词语: 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叮叮咚咚高高兴兴 快快乐乐 2. ABCC 式的词语: 兴致勃勃人才济济仪表堂堂 十、句子积累 1. 设问句、比喻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 疑问句、感叹句: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真美啊! 3. 比喻句:一棵绿油油的小柏树栽好了,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 十一、考点提示 1. 背诵:《村居》《咏柳》《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 2. 理解《村居》《咏柳》所描绘的春天的景象。

计算机通信网络必考知识点

计算机网络考试重点总结(完整必看) 1.计算机网络:利用通信手段,把地理上分散的、能够以相互共享资源(硬件、软件和数据等)的方式有机地连接起来的、而各自又具备独立功能的自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外部特征:自主计算机系统、互连和共享资源。内部:协议 2.网络分类:1)根据网络中的交换技术分类: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帧中继网;网等。2)网络拓朴结构进行:星型网;树形网;总线型网;环形网;网状网;混合网等。4)网络的作用地理范围:广域网。局域网。城域网(范围在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个域网 网络协议三要素:语义、语法、时序或同步。语义:协议元素的定义。语法:协议元素的结构与格式。规则(时序):协议事件执行顺序。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和各层协议的集合。 3的四层功能:1)应用层:应用层协议提供远程访问和资源共享及各种应用服务。2)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送服务;为应用层隐藏底层网络的细节。 3)网络

层:处理来自传输层的报文发送请求;处理入境数据报;处理报文。4)网络接口层:包括用于物理连接、传输的所有功能。 为何分层:目的是把各种特定的功能分离开来,使其实现对其他层次来说是可见的。分层结构使各个层次的设计和测试相对独立。各层分别实现不同的功能,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各层不必理会其他的服务是如何实现的,因此,层1实现方式的改变将不会影响层2。 协议分层的原则:保证通信双方收到的内容和发出的内容完全一致。每层都建立在它的下层之上,下层向上层提供透明服务,上层调用下层服务,并屏蔽下层工作过程。 七层,五层,四层: 七层结构的: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四层: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五层: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通信原理基础知识整理

通信常识:波特率、数据传输速率与带宽的相互关系 【带宽W】 带宽,又叫频宽,是数据的传输能力,指单位时间能够传输的比特数。高带宽意味着高能力。数字设备中带宽用bps(b/s)表示,即每秒最高可以传输的位数。模拟设备中带宽用Hz表示,即每秒传送的信号周期数。通常描述带宽时省略单位,如10M实质是10M b/s。带宽计算公式为:带宽=时钟频率*总线位数/8。电子学上的带宽则指电路可以保持稳定工作的频率围。 【数据传输速率Rb】 数据传输速率,又称比特率,指每秒钟实际传输的比特数,是信息传输速率(传信率)的度量。单位为“比特每秒(bps)”。其计算公式为S=1/T。T为传输1比特数据所花的时间。 【波特率RB】 波特率,又称调制速率、传符号率(符号又称单位码元),指单位时间载波参数变化的次数,可以以波形每秒的振荡数来衡量,是信号传输速率的度量。单位为“波特每秒(Bps)”,不同的调制方法可以在一个码元上负载多个比特信息,所以它与比特率是不同的概念。 【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的关系】 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的关系式为:Rb=RB*log2 N。其中,N为进制数。对于二进制的信号,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在数值上是相等的。 【奈奎斯特定律】 奈奎斯特定律描述了无噪声信道的极限速率与信道带宽的关系。 1924年,奈奎斯特(Nyquist)推导出理想低通信道下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公式:理想低通信道下的最高RB = 2W Baud。其中,W为理想低通信道的带宽,单位是赫兹(Hz),即每赫兹带宽的理想低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是每秒2个码元。对于理想带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则是:理想带通信道的最高RB= W Baud,即每赫兹带宽的理想带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是每秒1个码元。 符号率与信道带宽的确切关系为: RB=W(1+α)。 其中,1/1+α为频道利用率,α为低通滤波器的滚降系数,α取值为0时,频带利用率最高,但此时因波形“拖尾”而易造成码间干扰。它的取值一般不小于0.15,以调解频带利用率和波形“拖尾”之间的矛盾。 奈奎斯特定律描述的是无噪声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或码元速率)与信道带宽之间的关系。 【香农定理】 香农定理是在研究信号经过一段距离后如何衰减以及一个给定信号能加载多少数据后得到了一个著名的公式,它描述有限带宽、有随机热噪声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或码元速率)与信道带宽、信噪比(信号噪声功率比)之间的关系,以比特每秒(bps)的形式给出一个链路速度的上限。

通信原理考研知识点

By 夜阑寄语(yljy52725) 1绪论:1、了解通信的基本概念;2、了解通信中相关的消息、信息、信号之间的关系;3、正确区分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4、掌握各类通信系统(通信基本模型、模拟通信系统模型、数字通信系统模型);5、掌握数字通信的特点以及通信的方式(单工、双工、半双工);6、了解各类通信系统分类;7、信息的度量(信息量、熵);8、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有效性、可靠性)。 2确知信号:1、了解确知信号概念以及信号类型;2、了解功率信号的频谱以及能量信号的频谱密度。 3随机过程:1、掌握随机过程的概念;2、了解各态历经的概念;3、掌握平稳随机过程的自相关函数的性质以及对应的功率谱密度;4、了解高斯随机过程的概念以及掌握其性质;5、平稳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相关参数的变化; 6、掌握窄带随机过程的概念以及窄带随机过程对应的各类分量的统计特性; 7、掌握高斯白噪声(明确白噪声的概念)。 4信道:1、了解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的概念并且常见的该信道类型;2、掌握信道的数学模型(调制信道、编码信道);3、了解信道特性对信号传输特性的影响;4、了解信道中噪声的类型以及该噪声对信号传输所造成的影响; 5、掌握信道容量的概念以及计算式(Shannon公式)。 5模拟调制系统:1、掌握幅度调制(线性调制-AM、DSB、SSB、VSB)系统的概念及一般传输模型和解调模型(包络检波-非相干解调、相干解调);2、掌握各类线性调制系统(AM、DSB、SSB、VSB)的输出波形以及各类解调方式的抗噪声性能(信噪比增益);3、掌握判断各类线性调制系统性能的优劣;4、了解角度调制(非线性调制)的概念及对应的(FM、PM)传输模型; 5、掌握两类非线性调制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PM->FM); 6、了解非线性调 制系统的解调模型及其抗噪性能(信噪比增益);7、掌握门限效应的概念以及产生的原因;8、了解信号的加重技术;9、掌握各类模拟调制系统的比较以及各自适用的实际情况。 6数字基带传输系统:1、了解基带信号的概念及其谱特性;2、掌握数字基带传输的几种常见码型(AMI、HDB3、Manchester、双相码、CMI)的编码规则以及各自的适用场合;3、掌握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传输模型以及理解码间串扰的概念;4、掌握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无码间串扰的时频条件;5、掌握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无码间串扰特性的设计;6、了解基带传输系统(二进制单极性/双极性)的抗噪声性能(判决门限);7、掌握眼图的产生以及由其可以确定的参数类型;8、理解部分响应系统和时域均衡的实际意义。7数字带通传输系统:1、掌握产生各类二进制数字调制(ASK、FSK、PSK、DPSK)的系统模型以及各自的解调模型;2、掌握DPSK系统的产生原因;3、掌握各类二进制数字调制的输出波形;4、掌握各类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及其相应比较。 8新型调制系统:1、了解QAM系统; 2、掌握MSK系统的特点;3、掌握OFDM 系统的特性及其传输特点。 9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1、掌握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概念;2、掌握最佳接收机的模型(确知信号、随相信号、/起伏信号);3、掌握匹配滤波器的结构;3、了解最佳基带系统。 10信源编码:1、了解模拟信号数字化步骤(抽样、量化、编码);2、掌握各类抽样方式(理想抽样、自然抽样、平顶抽样—特点);3掌握各类量化(均匀量化、非均匀量化)方式;4、掌握PCM编码机及其编码方式;5、了解

通信原理知识点

第一章 1.通信的目的是传输消息中所包含的息。消息是信息的物理表现形式,信息是消息的有效内容。.信号是消息的传输载体。 2.根据携载消息的信号参量是连续取值还是离散取值,信号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3.通信系统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照信道中所传输的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信号特征分类),相应地把通信系统分成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按调制方式分类:基带传输系统和带通(调制)传输系统。 4.数字通信已成为当前通信技术的主流。 5.与模拟通信相比,数字通信系统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可消除噪声积累;差错可控;数字处理灵活,可以将来自不同信源的信号综合刭一起传输;易集成,成本低;保密性好等优点。缺点是占用带宽大,同步要求高。 6.按消息传递的方向与时间关系,通信方式可分为单工、半双工及全双工通信。 7.按数据码先排列的顾序可分为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 8.信息量是对消息发生的概率(不确定性)的度量。 9.一个二进制码元含1b的信息量;一个M进制码元含有log2M比特的信息量。等概率发送时,信源的熵有最大值。 10.有效性和可靠性是通信系统的两个主要指标。两者相互矛盾而又相对统一,且可互换。在模拟通信系统中,有效性可用带宽衡量,可靠性可用输出信噪比衡量。 11.在数字通信系统中,有效性用频带利用率表示,可靠性用误码率、误信率表示。 12.信息速率是每秒发送的比特数;码元速率是每秒发送的码元个数。 13.码元速率在数值上小于等于信息速率。码元速率决定了发送信号所需的传输带宽。 第二章 14.确知信号按照其强度可以分为能量信号和功率信号。功率信号按照其有无周期性划分,又可以分为周期性信号和非周期性信号。 15.能量信号的振幅和持续时间都是有限的,其能量有限,(在无限长的时间上)平均功率为零。功率信号的持续时间无限,故其能量为无穷大。 16.确知信号的性质可以从频域和时域两方面研究。 17.确知信号在频域中的性质有4种,即频谱、频谱密度、能量谱密度和功率谱密度。 18.周期性功率信号的波形可以用傅里叶级数表示,级数的各项构成信号的离散频谱,其单位是V。 19.能量信号的波形可以用傅里叶变换表示,波形变换得出的函数是信号的频谱密度,其单位是V/Hz 。 20.只要引入冲激函数,我们同样可以对于一个功率信号求出其频谱密度。 21.能量谱密度是能量信号的能量在频域中的分布,其单位是J/Hz。功率谱密度则是功率信号的功率在频域中的分布,其单位是W/Hz。 22.周期性信号的功率谱密度是由离散谱线组成的,这些谱线就是信号在各次谐波上的功率分量|Cn|2,称为功率谱,其单位为w。但若用δ函数表示此谱线。则它可以写成功率谱密度|C(f)|2δ(f-nf0)的形式。 23.确知信号在时域中的特性主要有自相关函数和互相天函数。 24.自相关函数反映一个信号在不同时间上取值的关联程度。 25.能量信号的自相关函数R(O)等于信号的能量;而功率信号的自相关函数R(O)等于信

三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单元知识小结一、易读错的字 惠崇(chóng)芦芽(yá)泥融(róng)鸳鸯(yuān yāng)减(jiǎn)少河豚(tún)伶(líng)俐掠(lüè)过 荡漾(yàng)几痕(hén)形(xíng)成沾(zhān)水 闲散(sǎn)凑(còu)成饱胀(zhàng)破裂(liè) 姿势(zīshì)随(suí)风仿(fǎng)佛昆(kūn)虫 款(kuǎn)款地瞎(xiā)子备忘录(lù)黑绸(chóu) 二、易写错的字 融:左下里面是“点、撇、横、竖”; 崇:上下结构,下面是“宗”; 聚:上下结构,下面是“”; 倦:右下部分是“”,不要写成“巳”; 瓣:左中右结构,中间是“瓜”; 露:上面的雨字头写法为“”。 三、重点词语 融化燕子鸳鸯优惠崇高芦芽梅花 小溪广泛减法绝句杜甫花草春风 取长补短凑成吹拂聚拢赶集形成 掠过偶尔沾水疲倦纤细痕迹乌黑 剪刀活泼春日轻风洒落加入春光 湖面电线花瓣莲蓬饱胀破裂姿势

仿佛 随风 舞蹈 停止 荷花 清香 赶紧 圆盘 眼前 画家 本领 飘动 了不起 花骨朵儿 四、多音字 行?????x íng (行走) h áng (银行) 得?????d é(得到)d ěi (我得) 地? ????d ì(地球)de (高兴地) 杆?????g ān (电线杆)g ǎn (枪杆儿) 散?????s ǎn (闲散)s àn (散步) 圈?????qu ān (圆圈)ju àn (羊圈) 佛?????f ú(仿佛)f ó(佛像) 挨?????āi (挨着)ái (挨冻) 骨?????ɡū(花骨朵)ɡǔ(骨头) 蚂?????m à(蚂蚱)m ā(蚂螂)m ǎ(蚂蚁) 五、形近字 ? ????牙(牙齿)芽(芦芽) ?????芦(芦芽)庐(庐山) ?????沾(沾水)粘(糖粘牙) ?????瓣(花瓣)辨(分辨) ?????胀(饱胀)账(账目)) ?????蓬(莲蓬)篷(帐篷) ? ????姿(姿势)资(资助) ?????佛(仿佛)拂(拂尘) ?????斑(斑纹)班(班级) ?????距(距离)巨(巨大 ?????绸(绸缎)稠(稠密) ?????膜(膜翅)馍(馍馍) 六、近义词 融—溶 暖—热 满—遍 欲—想 尽—完 添—增 偶尔—偶然 轻快—轻盈 平添—增添 聚拢—聚集 姿势—姿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