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断层桥梁地震响应特性研究

合集下载

地震作用下桥梁动态响应分析

地震作用下桥梁动态响应分析

地震作用下桥梁动态响应分析地震是一种破坏力极大的自然灾害,对桥梁等基础设施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桥梁作为交通运输的关键节点,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动态响应特性直接关系到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

因此,深入研究地震作用下桥梁的动态响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一、桥梁在地震中的受力特点桥梁在地震作用下主要受到水平地震力和竖向地震力的影响。

水平地震力通常是导致桥梁结构破坏的主要因素,它会使桥梁产生水平位移、弯曲变形和剪切破坏。

竖向地震力虽然相对较小,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引起桥梁的墩柱破坏、支座失效等问题。

此外,地震波的传播特性也会对桥梁的受力产生影响。

地震波包括纵波、横波和面波,它们的传播速度和振动方式不同,使得桥梁在不同部位受到的地震作用存在差异。

例如,面波在地表附近传播,其能量较大,对桥梁基础的影响较为显著。

二、桥梁结构对地震响应的影响1、桥梁的类型和跨度不同类型的桥梁(如梁桥、拱桥、斜拉桥等)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梁桥的结构相对简单,但其跨度较小,在地震中的变形能力有限;拱桥具有较好的抗压性能,但对水平地震力的抵抗能力相对较弱;斜拉桥由于其复杂的结构体系,地震响应较为复杂,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

桥梁的跨度也是影响地震响应的重要因素。

跨度越大,桥梁的自振周期越长,与地震波的共振可能性就越大,从而导致更大的地震响应。

2、桥墩和桥台的形式桥墩和桥台是桥梁的重要支撑结构,它们的形式和尺寸对地震响应有显著影响。

实心桥墩的抗弯和抗剪能力较强,但在地震作用下容易产生较大的内力;空心桥墩则具有较好的延性,但在强震作用下可能发生局部屈曲。

桥台的类型(如重力式桥台、轻型桥台等)也会影响桥梁与地基的相互作用,进而改变地震响应。

3、支座和伸缩缝支座是连接桥梁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关键部件,其力学性能直接影响桥梁在地震中的变形和受力。

常见的支座类型如板式橡胶支座、盆式支座等,它们在地震中的滑移和变形特性不同,会导致桥梁的地震响应有所差异。

跨断层桥梁地震响应特性研究

跨断层桥梁地震响应特性研究
2 工 程 概 况 依托工程为5×60 m 多 跨 简 支 梁 桥 (图 1),全
长300 m。 主 梁 采 用 单 箱 单 室 钢 箱 梁 截 面,梁 高 3 m。由于受到 路 线 总 体 规 划、地 形 地 貌 等 多 方 面 客 观 条 件 的 限 制 ,不 得 不 采 用 桥 梁 形 式 跨 越 活 动 断 层 , 跨断层桥跨为该桥第3跨。所跨活动断层为具有左 旋分量的走滑断 层,断 裂 走 向 与 桥 位 基 本 垂 直。 依 据 地 质 构 造 条 件 、历 史 地 震 等 地 震 安 评 资 料 ,桥 址 区
目前针对跨断层桥梁的研究工作尚处初始阶 段,仅有少 量 学 者 对 此 进 行 了 研 究。Oettle等 通 [4] 过对震后“幸存”的 跨 断 层 结 构 物 进 行 分 析,提 出 了 不是所有的活动断 层 都 能 避 让,也 不 是 所 有 活 动 断 层都 需 要 避 让 的 观 点。Ucak 等[5]对 土 耳 其 杜 杰 (Duzce)地震 中 发 生 严 重 破 坏 的 跨 断 层 桥 梁 博 卢 1 号高架桥(Bolu 1# Viaduct)的 抗 震 性 能 进 行 了 分 析,认为设计之初对 可 能 出 现 的 断 层 错 动 考 虑 不 充 分,是该桥严重损毁 的 重 要 原 因。Goel等 研 [6] 究 了 跨断层常规中、小跨 直 线 桥 和 曲 线 桥 地 震 响 应 需 求 的简化计算方法。惠迎新等[7]在整理跨断层桥 梁 震 害的基础上,总结了 该 类 桥 梁 的 震 害 特 点 并 提 出 了 抗震概念设计。上 述 研 究 主 要 从 震 害 分 析、计 算 方 法等方面对该类桥 梁 进 行 了 研 究,而 缺 乏 其 地 震 响 应特性、设防措 施 等 研 究。 跨 断 层 桥 梁 由 于 断 层 相 对错动导 致 断 层 两 侧 支 撑 具 有 不 同 的 地 面 运 动 特 征 ,与 常 规 近 断 层 或 远 场 地 震 动 具 有 显 著 差 别 ,以 往 震害也证明了该类桥梁破坏的严重性和特殊性。为 此 ,掌 握 跨 断 层 桥 梁 地 震 响 应 特 性 ,对 制 定 相 应 防 御 措 施 ,减 轻 或 避 免 结 构 破 坏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大跨桥梁结构地震动空间效应的影响研究

大跨桥梁结构地震动空间效应的影响研究

大跨桥梁结构地震动空间效应的影响研究摘要: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对大跨桥梁结构地震动反应分析方法,分析了大跨桥梁的多点激励和行波效应问题,为同类桥梁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震动,空间效应,反应谱,动态时程分析;1、多点激励及行波效应地震反应分析方法考虑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地震动场多点激励时,大跨桥梁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地震地面运动为确定过程的确定性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反应谱法和动态时程分析法;一类是以地震地面运动为随机过程的概率性分析方法,主要是指随机振动法。

(1)反应谱法反应谱法使用简便,工程应用广泛,是当前各国规范首推的抗震设计方法。

反应谱法是基于一致地震激励下单质点系统的线弹性分析而建立的。

由于大跨桥梁较强的空间耦合效应以及目前长周期反应谱方面存在的问题,加上地震地面运动的时空变化特征难以模拟等因素,反应谱法有时会产生很大的误差。

如何改进现有的反应谱法使其适用于多点激励下的大跨桥梁地震反应分析,许多学者基于随机理论提出了改进的反应谱方法,如Yamamura和Tanaka的分组法、Berrah和Kausel的修正系数法DerKiureghian和Neuenhofer的MSRS法、Heredia-Zavoni和Vammarake的组合法等。

刘洪兵、朱唏提出了一种简化的基于单个模态振子振动特性的多支承激励反应法,并对芜湖长江大桥主航道斜拉桥在多支承地震激励下的地震响应进行了研究。

王淑波博士也基于虚拟激励原理提出了HOC系列反应谱组合方法来考虑一致激励、行波输入以及任意相干激励等多种地震输入情况,并认为该系列方法能近似考虑结构的非平稳振动效应。

(2)动态时程分析法动态时程分析法主要依据确定的地震加速度时程求出结构的反应,是公认的精细分析方法。

该方法在计算上能很好地解决多点输入问题,可以近似考虑基础.土—结构相互作用、非线性、非比例阻尼等问题,可以分析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弹性和非弹性阶段的内力变化以及构件逐步开裂、损坏的全过程。

跨断层铁路桥梁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研究

跨断层铁路桥梁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P31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 - 3229(2019)04 - 0082 -05
0 引言
我国断层分布广泛,修建铁路桥有时必须穿过
断层o对于这些桥梁来说,如何避免或减少地震中
的破坏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难题。断层与地震带关 系密切,大多数强震发生在活动断裂带。在断层 区的地震动有两个特征:一是方向性效应⑴ ,断层 积累能量的释放,将产生一个持时短、幅值大的方 向性效应⑴;二是断层两侧的相对错动使得地震动 速度时程中出现单方向半个周期的脉冲,地面出现
[收稿日期]2019-07-04
[作者简介]李小对(1962-),男,硕士,焦作市公路管理局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结构抗震。
• 82 •
第19卷•第4期
李小对:跨断层铁路桥梁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研究
2019年12月
C”类模型:
加速度函数:
a(f) = co”VpCOS@y+0), 0 GW (" + 专-^)Tp (1)
(4) 当"取为1时,0 = 0.0697“,速度脉冲为三半波
脉冲。V”为速度脉冲峰值,根据Alavi等(2001)的
经验公式:
血077)=-5.11 + 1.59陆,-0.581117?1
(5)
A类模型;
v
加速度函数:a(f) = co”孑sin(co/),0W/W场(6)
速度函数:v(f) =孑-孑cos(ay),000场(7)
【关键词】 滑冲效应;方向性效应;加速度输入模型;位移输入模型
Seismic Response Analysis Methods for the Railway Bridge Across the Fault

桥梁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与减震控制

桥梁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与减震控制

桥梁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与减震控制地震是世界各地广泛存在的自然灾害,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对于桥梁结构而言,地震响应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就桥梁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和减震控制进行探讨。

一、桥梁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地震对桥梁结构的影响是通过结构的动力响应来反映的。

地震激励作用下,桥梁结构会发生振动,并且会带来很大的变形和应力。

为了对桥梁结构的地震响应进行分析,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地震输入:地震输入是指地震波的特征参数,包括地震波的频谱特性、持时和地震波的峰值加速度等。

2. 桥梁的动力特性:桥梁的动力特性包括自振频率、阻尼比和模态形态等。

自振频率越低,桥梁结构对地震波的响应越明显;而阻尼比越高,桥梁结构的减震效果越好。

3. 结构的非线性效应:由于桥梁结构大变形和应力,会引起结构的非线性行为,如塑性变形、裂缝扩展等。

这些非线性效应对结构的地震响应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桥梁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可以评估结构的安全性和破坏性,并为减震控制提供依据。

二、桥梁结构的减震控制为了降低桥梁结构在地震中的响应,减震控制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桥梁工程中。

1. 传统的减震控制技术:传统的减震控制技术包括增加结构的刚度和强度、采用隔震支座等。

增加结构的刚度和强度可以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但也增加了工程成本。

隔震支座可以有效隔离地震输入,减小结构的地震反应。

然而,传统减震控制技术对于大跨度桥梁结构效果有限,难以满足高抗震性能的要求。

2. 新型的减震控制技术:新型的减震控制技术主要包括液压减震装置、摩擦阻尼器和智能材料等。

液压减震装置通过可控的液压阻尼来消耗结构的动能,起到减震的作用。

摩擦阻尼器采用摩擦阻尼力来减小结构的振动,降低地震反应。

智能材料可以根据外界的激励实时调整自身的特性,从而降低结构的振动。

新型的减震控制技术具有很好的效果,能够提高桥梁结构的抗震能力和安全性。

然而,这些技术的应用需要充分考虑桥梁结构的特点和使用环境,以保证其可靠性和经济性。

桥梁设计中的地震响应分析与减震控制

桥梁设计中的地震响应分析与减震控制

桥梁设计中的地震响应分析与减震控制桥梁是人类社会固有的重要交通设施之一,自古以来就有着跨越河流、峡谷等特殊地理环境的需要。

然而,地震是一个不可预知、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其对桥梁的破坏是不可估量的。

因此,在桥梁的设计、建设和维护中,地震响应分析和减震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一、桥梁地震响应分析桥梁在地震中的响应主要表现为结构的变形、应力的分布、动态特性的变化等。

因此,为了准确评估桥梁在地震中的破坏情况,需要进行地震响应分析。

地震响应分析主要包括静力分析和动力分析两种方法。

静力分析是建立在弹性理论基础上的方法,它假设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具有线性的特性,且桥梁结构的变形是可逆的。

这种方法可以快速计算出桥梁在地震中的内力、位移等参数,然而它无法刻画桥梁在非线性时的响应情况。

动力分析则是基于桥梁结构的实际响应情况进行的,它可以准确评估桥梁在地震中的响应,包括结构的变形、应力的分布、动态特性的变化等。

目前常用的动力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时程分析、反应谱分析等。

时程分析可以模拟不同地震强度下桥梁的响应情况,而反应谱分析则可以在给定地震作用下,计算出桥梁的动态特性并评估其响应情况。

二、桥梁减震控制技术为了减小桥梁在地震中受到的破坏,需要采用有效的减震控制技术。

目前常用的桥梁减震控制技术主要有被动控制和主动控制两种。

被动控制是指在桥梁结构中预制加装减震装置,利用减震器等器件来吸收地震能量并减小桥梁结构的振动响应。

被动控制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但是其减震效果受到地震作用的影响较大,而且其减震器等器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疲劳或损坏。

主动控制是指利用主动控制装置来控制桥梁结构的振动响应,在地震发生后能够快速响应并调整结构的动态特性。

主动控制技术具有减震效果好、控制精度高等优点,但是其设计成本较高,控制系统也较为复杂,运行维护和管理难度较大。

此外,还有一种较为常用的混合控制技术,即被动控制与主动控制相结合的混合减震控制。

桥梁结构的动力响应与地震防护研究

桥梁结构的动力响应与地震防护研究

桥梁结构的动力响应与地震防护研究桥梁结构的动力响应与地震防护研究在工程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交通运输需求的增长,桥梁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和抗震性能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

桥梁结构的动力响应是指在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所产生的振动响应。

地震是一种破坏性的自然灾害,其对桥梁结构的冲击力往往是巨大的。

因此,研究桥梁结构的动力响应,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了解桥梁结构在地震中的表现,从而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桥梁结构的动力响应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动力特性分析:通过建立桥梁结构的数学模型,分析其固有频率、振型和阻尼等动力特性。

这些特性决定了桥梁结构在地震中的响应。

2. 地震波分析:通过研究地震波的传播规律和特性,分析地震波对桥梁结构的作用。

地震波的频率、振幅和持续时间等参数对桥梁结构的响应有着重要影响。

3. 动力响应分析:通过将桥梁结构与地震波耦合,模拟桥梁结构在地震中的振动响应。

通过分析桥梁结构的位移、加速度、应力等参数,评估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

4. 结构优化设计:通过分析桥梁结构的动力响应,优化结构的设计方案,提高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

例如,采用抗震支座、减震装置、加固措施等技术手段,提高桥梁结构的抗震能力。

在桥梁结构的地震防护研究中,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抗震设计准则:根据地震区域的震级和地质条件,制定相应的抗震设计准则。

这些准则包括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参数、地震动力学分析方法和抗震设防水平等。

2. 抗震设防措施:根据抗震设计准则,采取相应的抗震设防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选用适当的材料、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设置抗震支座和减震装置等。

3. 抗震监测与评估:对已建成的桥梁结构进行抗震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结构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修复和加固措施。

同时,对新建桥梁结构进行抗震评估,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

4. 抗震教育与宣传:加强对公众和工程师的抗震教育与宣传,提高抗震意识和抗震能力。

某特大桥跨断层地震响应特征及抗震设计研究

某特大桥跨断层地震响应特征及抗震设计研究

某特大桥跨断层地震响应特征及抗震设计研究屠义伟【摘要】由于某特大桥需要跨越活动断裂带,为了对该桥进行抗震设计,基于有限元软件OpenSees对该大桥进行了模拟,通过建立两种工况,以最不利受力区域为例,对桥梁地震响应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根据计算结果从抗震结构设计、纵向防落梁抗震措施设计和横向抗震挡块设计等角度进行了桥梁的抗震设计.最后,利用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采用5种不同的地震波对减震效果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抗震设计可大幅度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满足抗震要求.【期刊名称】《公路工程》【年(卷),期】2018(043)004【总页数】6页(P263-268)【关键词】跨断层;特大桥;地震响应;抗震设计【作者】屠义伟【作者单位】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88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42.5+51 工程概况某特大桥全长4 048.50 m,其中主桥为230 m+230 m的独塔斜拉桥,主梁的形式为扁平钢箱梁,梁的宽和高分别为37.3 m和3.3 m,桥塔采用“文”型塔。

设计标准为公路一级,设计时速为80 km/h。

该特大桥由于受诸多客观条件限制,桥位需跨越活动断裂带,根据对桥位处断层的地震勘探成果,在桥位处共发现三处断层(对应编号为F2、F3、F4),路线里程桩号分别为K11+268(F2),K11+457(F3),K11+688(F4),其中F2为活动正断层,F3、F4为非活动断层。

图1为该特大桥跨断层桥梁桥型布置图。

桥梁工程场地地震烈度高,且跨越活动断裂带,工程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宜为Ⅷ度,主桥对应于50 a超越概率10%、2%的场地地震水平向设计地震动参数值和加速度反应谱曲线如表1所示。

活动断裂带一次性突发位移值为:断层上、下盘垂直位错1.4 m,水平拉开0.8m(按60°左右倾角计算),右旋水平错动<1.4 m。

此外,此地曾经发生过7.5级的地震,因此针对跨断层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是本项目的重点和难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stract:To understand the seismic response laws of the bridges crossing faults and to pro- vide references for the seismic design and researches of the bridges,a bridge crossing the strike- slip fault was taken as the case study,the time history of ground motion of the bridge was genera- ted by the hybrid simulation method.Based on the ground motion displacement input model,the structural seismic responses of the bridge were calculated by the nonlinear time-history analysis method and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to the corresponding bridges cross- ing faults in the aspects of the internal force and displacement responses.The results of the analy- sis show that the piers of the bridges crossing faults are subjected to great torsional moment and in the staggering directions of the faults,the directions of the internal force and displacement respon- ses of the main girders,bearings and piers on both sides of the faults are opposite.After the ground motion terminates,the significant residual internal forces and displacement exist,which can bring about great risk of damage to the structures.It is therefore proposed that the targeted seismic fortification should be formulated in the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seismic response features of the bridges so as to lessen or avoid the adverse influences caused by the damage of the structures.
域潜在 震 级 上 限 为 7.5 级,最 大 水 平 错 距 1.5 m。 该桥采用铅芯橡胶 支 座;桥 墩 采 用 等 截 面 矩 形 空 心 墩,跨断层桥跨两侧桥墩 尺 寸 为 5.5 m×4 m,其 余 桥墩尺寸为5.5m×3m;桩基采用直径2.2m 的钻 孔灌注桩。
图 1 多 跨 简 支 梁 桥 桥 型 布 置 Fig.1 Layout of Multi-Span Simply-Supported Beam Bridge
桥 梁 建 设 2015 年 第 45 卷 第 3 期 (总 第 232 期 )
70
Bridge Construction,Vol.45,No.3,2015 (Totally No.232)
文 章 编06
跨断层桥梁地震响应特性研究
惠 迎 新1,2,王 克 海1,2
3 地 面 运 动 模 拟 跨断层桥梁的地面运动是地震动中最为复杂的
一种,以断层破裂方 向 性 效 应 和 静 态 滑 冲 效 应 引 起 的脉冲型地面运 动 为 主 要 特 征。 对 于 走 滑 断 层,主 要表现为垂直 于 断 层 分 量 (FN)的 破 裂 方 向 性 脉 冲 效应和平行于断层分量(FP)的 滑 冲 效 应,其 中 滑 冲 效应在断层两侧将产生方向不同的地面永久位移。 通常垂直于断层方向的方向性效应和平行于断层方 向的滑冲效应几乎同时发生,应同时予以考虑 。 [8]
根据田 玉 基 等 对 [9] 速 度 脉 冲 型 地 震 记 录 的 统 计,速度脉冲的周期通 常 大 于 1s,即 速 度 脉 冲 是 小 于1 Hz的 低 频 成 分 。 因 此 在 短 周 期 (高 频 ),等 效 脉 冲的加速度反应谱与实际地震记录的加速度反应谱 不符。为此,本文采 用 地 震 动 混 合 模 拟 法 分 别 模 拟 大 于1 Hz的 高 频 部 分 与 小 于1 Hz的 低 频 脉 冲 部 分 (破 裂 方 向 性 效 应 和 滑 冲 效 应 ),然 后 将 二 者 叠 加 ,合 成包含多种频率成分并且能够反映跨断层地面运动 特 点 的 地 震 动 时 程。 高 频 部 分 按 照 Thráinsson 等[10]提出的基于相位差谱的 人 工 地 震 动 模 拟,低 频 部分的破 裂 方 向 性 脉 冲 效 应 和 滑 冲 效 应 分 别 采 用 Makris和 Chang[11]提 出 的 双 半 波 速 度 脉 冲 模 型 和 单半波速度脉冲 模 型 模 拟。 其 中,破 裂 方 向 性 脉 冲 效应的速 度 脉 冲 周 期、幅 值 分 别 为 3.75s 和 153 cm/s;滑冲效应的速度脉冲幅值为 40cm/s,断层两 侧永久地面位移为75cm,以上地震动参 数 由 Som- erville[12]提出的统计回归公式计算得 到。 高 频 时 程 与低频时程叠加获得的垂直于断层方向和平行于断
(1.东南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6;2.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8)
摘 要 :为 了 解 跨 断 层 桥 梁 地 震 响 应 规 律 ,为 桥 梁 抗 震 设 计 与 研 究 提 供 参 考 ,以 一 座 跨 越 走 滑 断层梁桥为研究对象,利用混合 模 拟 法 合 成 了 跨 断 层 桥 梁 地 面 运 动 时 程,基 于 地 震 动 位 移 输 入 模 型 ,采 用 非 线 性 时 程 分 析 法 计 算 了 该 桥 的 结 构 地 震 响 应 ,并 从 内 力 和 位 移 响 应 方 面 与 对 应 近 断 层 桥 梁 进 行 了 对 比 分 析 。 结 果 表 明 :跨 断 层 梁 桥 的 桥 墩 承 受 较 大 扭 矩 ;在 断 层 错 动 方 向 ,断 层 两 侧 主 梁 、 支 座 及 桥 墩 的 内 力 、位 移 响 应 方 向 相 反 ,地 震 动 结 束 后 ,存 在 显 著 的 残 余 内 力 和 位 移 ,具 有 较 大 的 结 构 破 坏 风 险 。 建 议 设 计 时 应 基 于 跨 断 层 桥 梁 的 地 震 响 应 特 性 ,进 行 针 对 性 的 抗 震 设 防 ,以 减 轻 或 避 免结构破坏带来的不利影响。
为了 解 跨 断 层 桥 梁 地 震 响 应 规 律 和 特 点,为 跨 断层桥梁的抗震设 计 与 研 究 提 供 参 考,本 文 以 一 座 跨走滑断层的桥梁 为 例,利 用 混 合 模 拟 法 合 成 了 跨 断 层 桥 梁 的 地 面 运 动 时 程 ,通 过 有 限 元 数 值 模 拟 ,分 析该桥的地震内力响应及位移响应,并提出设防建议。
关 键 词 :简 支 梁 桥 ;跨 断 层 ;破 裂 方 向 性 效 应 ;滑 冲 效 应 ;有 限 元 法 ;地 震 响 应
中图分类号:U441.3;U448.217 文献标志码:A
Study of Seismic Response Features of Bridges Crossing Faults
跨 断 层 桥 梁 地 震 响 应 特 性 研 究 惠 迎 新 ,王 克 海
71
1 引 言 建于活动断层区域的结构物在地震时具有较大
的破坏风险。为此,国 内 外 抗 震 规 范 提 出 了 相 关 建 议予以规避,如禁止 在 活 动 断 层 之 上 新 建 结 构 物 或 要求与活动断层之间设置一定的避让距离。然而对 于 跨 越 峡 谷 、河 流 等 障 碍 物 的 桥 梁 结 构 ,往 往 因 各 种 客观条件的限制,无 法 完 全 避 免 桥 梁 结 构 跨 越 活 动 断 层 。 在 台 湾 集 集 地 震 、土 耳 其 地 震 和 汶 川 地 震 中 , 多座桥梁由于穿过活动断层而发生严重破坏甚至全 桥 垮 塌 。 [1~3]
HUI Ying-xin1,2,WANG Ke-hai 1,2
(1.Southeast University,Nanjing 210096,China;2.Research Institute of Highway,Ministry of Transport,Beijing 100088,China)
2 工 程 概 况 依托工程为5×60 m 多 跨 简 支 梁 桥 (图 1),全
长300 m。 主 梁 采 用 单 箱 单 室 钢 箱 梁 截 面,梁 高 3 m。由于受到 路 线 总 体 规 划、地 形 地 貌 等 多 方 面 客 观 条 件 的 限 制 ,不 得 不 采 用 桥 梁 形 式 跨 越 活 动 断 层 , 跨断层桥跨为该桥第3跨。所跨活动断层为具有左 旋分量的走滑断 层,断 裂 走 向 与 桥 位 基 本 垂 直。 依 据 地 质 构 造 条 件 、历 史 地 震 等 地 震 安 评 资 料 ,桥 址 区
业 标 准 项 目 (JTG-C-201012) Project of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operation Program,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9DFA82480);Projec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Western Region Transportation Construction,Ministry of Trans- port(2009318223094);Project of Highway Engineering Standards,Ministry of Transport(JTG-C-201012) 作 者 简 介 :惠 迎 新 ,博 士 生 ,E-mail:huiyx@seu.edu.cn。 研 究 方 向 :桥 梁 抗 震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