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导论”重点、难点

“软件工程导论”重点、难点
“软件工程导论”重点、难点

“软件工程导论”的授课内容重点、难点

--供期末考试(教考分离)命题参考

一、教材:软件工程—原理、方法与应用(第3版),史济民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任课教师: 陈征、于海雯

三、授课内容及重点、难点

第1章绪论

重点:软件的基本概念,软件危机,软件工程学的范畴,传统软件工程和面向对象软件工程的比较。

第2章软件生存周期与软件过程

重点:软件生存周期的基本概念,传统软件开发模型(瀑布模型、快速原型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的特点,可行性研究的内容,风险分析的3项活动。

第3章结构化分析与设计

重点:结构化分析的任务和步骤,数据流图的组成符号,画分层的数据流图,数据字典的条目,加工逻辑的描述工具(判定表和判定树等),结构化设计的任务和步骤,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变换映射和事务映射),模块划分的原则,详细设计的目的与任务,常用的详细设计工具(程序流程图和N-S图等)。

难点:画分层的数据流图,画判定表和判定树,变换映射和事务映射。

第4章面向对象与UML

重点: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UML中的9种图(4种静态图、5种动态图)的基本结构,类与类之间的4种关系(关联、聚集、泛化、依赖)的含义,类图的画法。

难点:类图的画法。

第7章7.1 软件设计概述

重点:软件设计的基本概念(模块化、抽象与细化、信息隐藏、模块独立性),内聚性(7种类型)和耦合性(7种类型)的含义。

第8章编码与测试

重点:编码的风格,编码语言的选择,测试的目的,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多模块程序的测试策略(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和系统测试)。

难点: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

第9章软件维护

重点:软件维护的种类,维护的副作用,软件配置管理的含义。

第11章软件工程管理

重点:软件估算模型、软件成本估计、人员的分配与组织、项目进度安排(计划评审技术图和Gantt 图)。

第12章软件质量管理

重点:质量保证和质量认证的基本概念,软件可靠性的概念,软件容错技术,CMM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

第13章软件工程环境

重点:软件工程环境的基本概念,软件工具集成化的5个方面,CASE环境的基本概念。附录:模拟试卷

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1分,共15分)

1. 软件是一种()产品。

A.物质 B.逻辑 C.有形 D.消耗

2.在面向对象的系统中,由于有了(),所以子类可以共享父类的属性和操作。

A.继承性 B.封装性 C.抽象性 D.多态性

3. 如果用户对软件产品不能提出确切的需求,最好采用()进行开发。

A.瀑布模型 B.快速原型模型

C.喷泉模型 D.转换模型

4. 下述需求获取任务中,不属于需求分析阶段的是()。

A.确定系统的功能需求 B.确定系统的性能需求

C.确定系统的结构需求 D.确定系统的界面需求

5. 概要设计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要确定()。

A.软件的操作细节 B.模块间的相似性

C.软件的总体结构 D.模块的算法表示

6.详细设计(过程设计)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确定()。

A.模块的算法 B.模块的功能

C.模块的调用关系 D.系统的总体结构

7.结构化程序设计中的基本结构不包括()。

A.顺序 B.选择 C.循环 D.嵌套

8.过程设计语言(PDL),又称为()。

A.伪码 B.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C.中级程序语言 D. 低级程序设计语言

9.在整个软件维护阶段所花费的全部工作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A.纠错性维护 B.适应性维护

C.完善性维护 D.预防性维护

10.纠正在开发期间未能发现的遗留错误的维护活动是()。

A.纠错性维护 B.适应性维护

C.完善性维护 D.预防性维护

11. 在面向对象的系统中,()模拟了现实世界的“整体与部分”关系。

A.泛化 B.聚集 C.关联 D.依赖

12. 在面向对象的系统中,()模拟了现实世界的“一般与特殊”关系。

A.泛化 B.聚集 C.关联 D.依赖

13. 在软件项目管理中可以使用Gantt图来安排进度,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

A.Gantt图表现各个活动之间的依赖关系

B.Gantt图表现哪些活动可以并行进行

C.Gantt图表现各个活动的起始时间

D.Gantt图表现各个活动完成的进度

14. 软件的质量保证是一个贯穿软件()的重要问题。

A.开发 B.生存周期 C.度量 D.测试

15. CMM模型中,在()等级,采用先进的新思想、新技术来促进软件过程

得到不断的改进。

A.可重复级 B.已定义级 C.已管理级 D.优化级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3 分)

1.软件工程学的主要内容包括软件开发技术和两个方面。

2. 数据字典中主要有三类条目,分别是、

和。

3.模块的独立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度量,即模块本身的性和模块之间的性。

4. 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是把数据流图(DFD)映射成软件结构图(SC)。数据流图

按其特征,可分为型结构和型结构两种。

5. 在单元测试时,被测模块本身不能单独运行,需要为被测模块开发两类替身模块,

即:模块和模块。

6. 可行性研究的四个主要内容是: 可行性、可行性、

可行性和法律可行性。

三、名词解释(共3题,每题 5 分,共 15 分)

1.模块化设计

2. 软件可靠性

3. 软件工程环境

四、简答题 (共2题,第1题15分,第2题12分,共 27 分)

1.白盒测试的逻辑覆盖法提供了5种覆盖标准,试述每种覆盖标准的含义。(15分) 2.多模块程序的测试共包括4个层次,简述各层测试的含义。(12分)

五.应用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一台微机有一个显示器,一个主机,一个键盘,一个鼠标,汉王笔可有可无。主机包括一个机箱,一个主板,多个存储器和一个电源。存储器分为固定存储器和活动存储器。固定存储器分为内存和硬盘,活动存储器分为软盘和光盘。

请建立微机系统的类图。

2. 某运动会管理系统有两部分功能:

(1)登记报名单:接受来自运动员的报名单、接受来自裁判的比赛项目,产生运动员号码单发送给运动员,产生项目参赛名单发送给裁判,形成“运动员名单表”和“团体成绩表”两种数据文件。

(2)统计成绩:接受来自裁判的项目成绩,查询“运动员名单表”,产生单项名次和团体名次发送给发布台,填写“团体成绩表”。

请根据要求画出该问题的数据流图的顶层图和第二层图。

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B 2.A 3.B 4.C 5.C

6.A 7.D 8.A 9.C 10.A

11.B 12.A 13.A 14.B 15.D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3 分)

1. 软件工程管理

2. 数据流、数据文件、数据项(注:次序可任意)

3.内聚、耦合 4. 变换、事务(注:次序可任意)

5. 驱动、桩(注:次序可任意)

6.技术、经济、运行(注:次序可任意)

三、名词解释(共3题,每题 5 分,共 15 分)

1.模块化设计:把大型软件按照规定的原则划分成一个个较小的、相对独立但又相互关联

的模块。

(p167)

2. 软件可靠性:在给定的时间内,程序按照规定的条件成功地运行的概率。(p319)

3. 软件工程环境:支持软件产品开发、维护和管理的软件系统,它在统一的集成机制下由

一系列软件工具组成。(p339)

四、简答题(共2题,第1题15分,第2题12分,共 27 分)

1.白盒测试的逻辑覆盖法提供了5种覆盖标准,试述每种覆盖标准的含义。(15分) 答:(1)语句覆盖:每条语句至少执行一次。

(2)判定覆盖:每一判定的每个分支至少执行一次。

(3)条件覆盖:每个判定中的每个条件,分别按“真”和“假”至少各执行一次。

(4)判定/条件覆盖:同时满足判定覆盖和条件覆盖的要求。

(5)条件组合覆盖:每个判定中所有条件的各种可能组合值至少执行一次。

(注:答对一种覆盖标准给3分;其中答对覆盖标准名称1分,答对含义2分。)2.多模块程序的测试包括4个层次,简述各层测试的含义。(12分)

答:(1)单元测试:测试每个单独的模块,又称模块测试。

(2)集成测试:通过了单元测试的模块,按照一定的策略组装为完整的程序,在组

装过程中进行测试,又称组装测试。

(3)确认测试:用于确认组装完毕的程序确能满足用户的全部需求。

(4)系统测试:检查当被测程序安装到系统上以后,与系统的其他软、硬件能否

协调工作,并完成系统说明书对它的要求。

(注:答对一个层次的测试给3分;其中答对测试名称1分,答对测试的含义2分。)五.应用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微机系统的类图

2. 运动会管理系统的数据流图 (15分)

(1)顶层图 (7分)

(2)第二层图(8分)

运动员名单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