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重要都市月平均气温统计表

世界各重要都市月平均气温统计表
世界各重要都市月平均气温统计表

世界各重要都市月平均气温统计表

单位:摄氏度

上海历年平均气温

一、平均气温、年日较差、极端气温 平均气温上海市区℃,郊区~℃。7月最热,平均气温市区℃,郊区~℃。1月最冷,平均气温市区℃,郊区3~℃。上海有系统、规范化的气温观测记录始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至1990年累年平均气温为℃。历年平均气温有升高趋势,在20世纪30年代已有显示。同治十二年至1930年的平均气温℃,1931~1990年平均气温℃。80年代平均气温16℃,其中1990年17℃,为最高记录。1951~1990年平均气温℃,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地区年均气温差异不大,崇明、嘉定两县略偏低,为℃、℃,与温度偏高的宝山区和上海市区比较,相差不超过℃。 年日较差气温年较差,市区℃,郊区~℃。日较差℃,最高气温出现在下午1~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早晨6~7时。日较差以春季4~5月和仲秋到初冬的10~12月为最大,达到~℃。年较差比内陆地区略小,上海受海洋影响,夏季气温低于同纬度的西部内陆地区,冬季气温则略高。气温日较差较小,白天气温低于同纬度西部内陆地区,夜间则略高。9~11月平均气温℃,3~5月℃,秋温高出春温℃。最冷月与最热月比内陆地区略为滞后,1月与2月平均气温差值℃,8月与9月平均气温差值℃。 极端气温 7、8月是最热季节,平均气温℃、℃,午后平均最高气温℃、℃。全年高温日数不多,一日内最高气温大于35℃的炎热天气,平均有天,占7、8月总日数的12%,占全年炎热天气天的90%。极端最高气温,出现过℃(1934年7月12日)。出现最高气温大于37℃酷热天气的年份,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至1948年,有28年出现频率67%;1949~1990年有11年,出现频率26%。1月和2月上中旬是全年最冷季节,各旬平均气温3~5℃,早晨平均最低气温0~1℃,一日内最低气温小于-5℃的严寒天气日数,平均约有4天,占1月和2月上中旬总日数8%,占全年严寒天气日80%。清同治十二年至1990年极端最低气温出现过℃(1893年1月19日)。光绪三十三年至1948年,平均每年严寒天气有7天,极端最低气温低于-10℃的出现过6年(1916、1917、1920、1931、1940、1943年)。1949~1990年,平均每年有4天出现严寒天气,极端最低气温低于-10℃出现过1年(1977年1月31日)。 二、四季分配 上海四季,春季约4月2日~6月15日,75天;夏季约6月16日~9月17日,94天;秋季约9月18日~11月19日,63天;冬季约11月20日至次年4月1日,133天。依清同治十二年至1990年平均气温,上海温度年型可分为暖年(年平均气温≥16℃)、平年(年平均气温~℃)和冷年(年平均气温<15℃),分别占21%、64%、15%。1930~1990年,暖年占37%,平年占61%,冷年占2%。暖年四季温度都偏高,尤以冬、夏最明显。夏季最高气温35℃以上炎热日数比平年多1倍,冬季多温暖,秋季低温天出现推迟,初霜也迟;春季回暖偏早,终霜也早。无霜期较长,“倒春寒”很少。冷年四季温度都偏低,尤以春、秋最明显。秋季降温较早,初霜也早。春季回暖较迟,终霜也迟。无霜期缩短,常有“倒春寒”。夏季较凉爽,炎热期不长。冬季较寒冷,有严重冰冻。平年四季温度有的季节偏高,有的偏低。春秋季气温多数偏高,少数年份夏热而冬寒,或夏凉而冬暖。也有春温较低或秋温较低的。 三、无霜期 清同治十二年至1930年,年均无霜期214天,平均始于4月8日,终于11月7月。1931~1990年,平均无霜期228天,始于4月2日,终于11月15日。70、80年代,无霜期延长至230天。 四、积温 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初日平均为4月1日,终日为11月22日,共236天,和无霜期基本相近。全年10℃以上的有效积温平均为2699℃·日(活动积温为5202℃·日),1990年最暖为2994℃·日(活动积温为5664℃·日),1957年最冷为2449℃·日(活动积温为4859℃·日)。积温地区差异不大,宝山区和市区积温值略高,崇明县最低,其他郊县积温都较接近。

广东省历年日平均气温变化图

文案大全

文案大全 广州气象站1952年~2013年1月日平均温度 510 15 20 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日期 ℃

文案大全 广州气象站1952年~2013年2月日平均温度 5 10 15 20 25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日期 ℃

文案大全 广州气象站1952~2013年3月日平均温度 5 10 15 20 25 30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日期 ℃

文案大全 广州气象站1952~2013年4月日平均温度 51015 20 25 30 35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日期 ℃

文案大全 广州气象站1952~2013年5月日平均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日期 ℃

高中地理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的知识点梳理

高中地理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的知识点梳理 高中地理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的知识点梳理 解读地理图表的方法众多。主要解读图中的‘四性’:一般性、差异性、特殊性和相关性。当然不是所有的图中都具有这‘四性’。下面是作者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的解读。 1、全球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 (1)、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因太阳辐射的分布是从低纬 向高纬递减。 (2)、同纬度海陆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 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致。 (3)、同纬度高原、山地的气温比平原、低地的气温低。这是地形因素的影响。 2、等温线形状的南北差异。 北半球比较曲折,南半球比较平直。因北半球海陆相间,下垫面性质差异大,等温线偏离纬线。而南半球主要是海洋,下垫面性质单一,太阳辐射是影响气温的主导因素,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3、等温线的突变。 等温线的突变,既偏离纬线。影响的因素不同,偏离的程度和方向不一。一般情况下,陆地上等温线的突变是由地形因素所致,海洋上等温线的突变是洋流的影响。如上图所示:(1)、A、B、C、D四处的等温线都向低纬凸出,说明这

里比同纬度的两侧的.气温低。因这四地都有寒流经过,降温 作用明显。 (2)、E、F、G、H、I五处的等温线都向高纬凸出,说 明这里比同纬度的两侧的气温高。因这五地都有暖流经过,增温作用明显。 (3)、在青藏高原和科迪勒拉山脉等地,等温线向低纬 凸出,说明这里比同纬度的两侧的气温低。因高原山地海拔高,降温作用明显。小范围闭合等温线也是地形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 (4)、A、B两处凸向的纬度比C、D两处的更低。因A、 B两处的寒流是由寒冷的西风漂流向低纬运动而形成的,水温 更低,气温相应降低。而C、D两处的寒流是北太平洋暖流和 北大西洋暖流向低纬运动而形成的,水温较高,气温相应较高。 (5)、从图中可以读出,同一纬度高温区等温线凸向高纬,低温区等温线凸向低纬。可简记为‘高温高凸,低温低凸’(同一纬度)。 s(); 【高中地理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的知识点梳理】

广东省历年日平均气温变化图

- - -专业资料-

- - -专业资料- 广州气象站1952年~2013年1月日平均温度 510 15 20 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日期 ℃

- - -专业资料- 广州气象站1952年~2013年2月日平均温度 5 10 15 20 25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日期 ℃

- - -专业资料- 广州气象站1952~2013年3月日平均温度 5 10 15 20 25 30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日期 ℃

- - -专业资料- 广州气象站1952~2013年4月日平均温度 51015 20 25 30 35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日期 ℃

- - -专业资料- 广州气象站1952~2013年5月日平均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日期 ℃

基于全国主要城市平均气温的统计分析

基于全国主要城市平均气温的统计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采用2012年全国主要城市平均气温的统计数据,首先通过相关分析对全国主要城市的平均气温进行简单的相关分析,然后在控制平均气温的基础上对个月平均气温进行偏相关分析;其次运用聚类分析对各相似省份进行聚类分析;最后运用因子分析对各城市进行因子分析,计算出每个城市的综合得分,通过综合得分计算出每个城市平均气温的排名。 关键词: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 1、研究背景及目的 全球气温变暖为世人所瞩目,近几十年来的全球气候变暖是一个国内外都非常关注的重大问题。自从全球气温变暖的议题出现以来,关于气温的不正常变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气温的变化对农作物,人们的生活及经济的运行都有重要的影响。全世界的气温研究工作者都研究出了许多关于气温的结论,但都有一个共性即全球气温变暖。然而我国跨北纬4度到北纬53度,从东经73度到东经135度,具有比较丰富的气候和比较多变的气温,因此对我国气温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在此大背景下,对我国气温的研究不仅能说明我国气温的分布和变化,同时对世界气温的研究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的研究目的如下:通过对我国主要城镇平均气温的研究和分析,一方面可以得出我国各市平均气温与全国平均气温差异;另一方面也可以给我们以后的就业进行指导,在适宜的季节去适宜的城市工作。 2、研究方法 气温的变化不仅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能阻碍经济的发展。据此我们通过全国各主要城市每个月份的平均气温对我国气温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 本研究采用的数据是《中国2012年主要城市平均气温的数据指标》,数据摘自《中国统计年鉴2013》7-7. 采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

世界气温的变化规律

《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说课稿 一、说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这节课是七年纪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部分中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的第二课时,着重介绍气温的时空分布规律。本课是在第一课时学习了“气温的变化”后的自然延伸和发展,本节与第三节《降水和降水分布》是并列关系,本节课通过阅读分析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理解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为下一节学习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为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提供必备了的知识,所以本节内容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地理课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基本宗旨,因此教材内容安排简明、扼要,弹性大,给教师上课留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更重要的是内容处理的基本模式是利用地图分析、归纳内在规律,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是非常有益的,教师应充分利用好教材的这一优势。 二、说教学对象 通过近两个月的地理知识的学习,学生对地理已经有了一定的兴趣。七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而好奇、好动、好表现是这一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在前阶段学习过纬度、海陆分布等知识,上一节刚学过的气温变化知识,是学习本节气温分布知识的基础,但由于学生基础知识参差不齐,加上他们的抽象能力还不强,因此,在教学中,要扬长避短,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让学生想观察,敢思考,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气温分布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分析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理解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应用气温分布规律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养成关注生活的意识。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总结气温分布的规律。 五、说教学方法: 鉴于本节知识的重要性,为了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等基本理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启发式读图法。 六、说学法

气温日振幅

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影响因素:纬度、季节、地表性质及天气情况。 1.低纬地区大于高纬地区:低纬地区平均为12℃,中纬地区的7—9℃,高纬地区为3—4℃。 原因:纬度越高,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越小。 2.在中纬地区是夏季比冬季大,低纬和高纬地区则随季节的变化很小。 3.就海陆来说,海洋小于内陆:海洋上一般仅1—2℃,内陆可达15℃以上甚至达25—30℃。 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4.就天气来说: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 原因: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更强。 5.就地形、地势来说,山谷大于山峰,凹地大于高地。平原大于山地 为什么山地比附近平原气温日较差小呢?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受对流层大气的热量来源影响。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热源直接来自下垫面,所以气温随下垫面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受下垫面温度变化的影响,对流层大气越靠近下垫面,平均气温越高,气温的日变化幅度越大;离下垫面越远,平均气温越低,气温的日变化幅度越小。 第二,受山地云雾热力状况作用的影响。泰山海拔高,气温低,大气中云雾多,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大。 第三,山地气温受周围“自由大气”的调节作用的影响。山地海拔高,空气流动性好,利于与周围“自由大气”进行交换。白天山地气温升高时,同一高度的“自由大气”对其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夜晚,同一高度的“自由大气”减小了山地气温的下降幅度,所以山地气温日较差就小于附近平原气温日较差。 那么大尺度地形区为什么又会“温度的日较差与高度成正比,海拔越高,日较差越大”呢?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空气密度小,受大气热力状况的影响,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低,晚上大气对地面辐射的保温作用差,因此白天升温快,夜晚降温快。所以气温的日较差就大。 6.又和地表性质有关。我国西北地区的吐鲁番盆地素有“早穿皮袄午穿衫,抱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气温日较差达15°C以上。吐鲁番盆地地处干旱地区,地表和大气中水汽急缺,缺乏水汽对气温的调节作用;地表沙漠戈壁广布,热容量小增温、降温快;周边山地为红色为砂岩,对太阳辐射吸收强烈,白天气温高(有火焰山之称),夜间大气保温作用差(缺少云雾),气温急剧下降;盆地空气流动性差,对气温的调节作用差。

重庆市历年日平均气温变化图

站名纬度经度拔海高度页码沙坪坝29°35′N 106°28′E 259.1m 2-13 酉阳28°50′N 108°46′E 664.1m 14-25

沙坪坝气象站1951年~2013年1月日平均温度 246 8 10 12 14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 1 日期℃1951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 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 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 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历年日平均

沙坪坝气象站1951年~2013年2月日平均温度 2 4 6 8 10 12 14161820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 9 日期℃1951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 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 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历年日平均

初中地理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学习目标 1.阅读等温线图,能够判读等温线图。 2.阅读课本63页图4.10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描述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3.阅读世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及气温的垂直变化图,说出世界1月、7月气温分布特点。 学习重难点 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一、小组合作探究: 1.读左图:根据图中等温线的分布情况,小组合作描述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2.读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比较C 点与D 点的温度高低,并判断此时是海洋气温高还是陆地气温高? 3.读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比较A 点与B 点的温度高低,并判断此时是海洋气温高还是陆地气温高? 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C D C A B 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二、思考探究: 图(1)图(2) 4.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在半球;图中A (陆地或海洋),B (陆地或海洋) (2)在图(2)中C (陆地或海洋),D (陆地或海洋) 三、课堂总结(我学到了什么?): 练一练: 1.(2011?巢湖)在北半球,一年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A.一月B.七月C.二月D.八月 2.(2012?天门模拟)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是() A.地势越低,气温越低B.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气温相同 C.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D.由高纬度向低纬度逐渐降低 3.有关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高纬度向低纬度地区逐渐降低B.由沿海向内陆逐渐降低 C.由山麓向山顶逐渐降低D.由陆地向海洋逐渐降低 4.世界气温变化的一般规律是() A.从低纬度向两极逐渐降低B.从中纬度向低纬度和高纬度降低 C.从两极向低纬度降低D.从高纬度向低纬度和中纬度降低 5.受纬度影响,世界气温从向逐渐降低. 6.一般来说,气温随着纬度的增高而降低,低纬度气温,高纬度气温. 7.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可看出,低纬度气温,高纬度气 温. (2)从赤道向两极,气温的变化规律 是.

湖南省历年日平均气温变化图

站名纬度经度拔海高度页码长沙28°13′N 112°55′E 68.0m 2-13 常德29°03′N 111°41′E 35.0m 14-25 永州26°14′N 111°37′E 172.6m 26-37 芷江27°27′N 109°41′E 272.2m 38-49

长沙气象站1987年~2013年1月日平均温度 -5 0510 15 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日期 ℃ 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历年日平均

长沙气象站1987年~2013年2月日平均温度 -5 051015 20 25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日期 ℃ 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历年日平均

长沙气象站1987年~2013年3月日平均温度 5 10 15 20 25 30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日期 ℃ 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历年日平均

江苏省历年日平均气温变化图

站名纬度经度拔海高度页码东台32°52′N 120°19′E 4.3m 2-13 赣榆34°50′N 119°07′E 3.3m 14-25 南京32°00′N 118°48′E 7.1m 26-37 徐州34°17′N 117°09′E 41.2m 38-49

东台气象站1953年~2013年1月日平均温度 -15 -10 -5 5 10 15 20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日期 ℃ 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 2006 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历年日平均

东台气象站1953年~2013年2月日平均温度 -10 -5 5 10 15 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日期 ℃ 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历年日平均

浙江省历年日平均气温变化图

站名纬度经度拔海高度页码定海30°02′N 122°06′E 35.7m 2-13 杭州30°14′N 120°10′E 41.7m 14-25 衢州29°00′N 118°54′E 82.4m 26-37 瑞安27°47′N 120°39′E 39.7m 38-49 温州28°02′N 120°39′E 28.3m 50-61

定海气象站1955年~2013年1月日平均温度 -10 -505 10 15 20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 1 日期℃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 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 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历年日平均

定海气象站1955年~2013年2月日平均温度 -505 10 15 20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 9 日期℃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 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历年日平均

2001年度主要城市平均气温资料

主要城市平均气温(2001年) 单位: 摄氏度 城市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 11月 12月年平均 北京-5.4 -1.5 7.3 14.4 23.1 25.7 27.3 25.8 21.2 13.8 5.3 -2.4 12.9 天津-4.9 -1.6 7.6 14.4 23.0 25.8 27.1 26.4 21.2 14.8 5.3 -2.5 13.0 石家庄-3.5 0.5 10.8 15.4 24.1 27.3 28.2 26.3 21.8 15.5 7.3 -0.9 14.4 太原-4.6 -0.2 6.2 12.4 20.2 23.5 24.8 22.1 17.2 12.0 2.9 -4.6 11.0 呼和浩特-9.9 -5.1 0.7 10.4 18.2 23.2 25.0 22.1 16.1 9.3 -0.7 -10.5 8.2 沈阳-16.2 -9.1 0.2 11.8 19.2 24.1 25.7 23.7 18.4 11.9 1.0 -10.2 8.4 大连-5.6 -2.6 3.7 10.9 18.2 23.0 24.6 24.7 21.3 15.2 6.9 -1.9 11.5 长春-19.8 -13.9 -3.0 9.8 17.0 23.0 24.2 22.2 17.0 9.8 -1.5 -12.2 6.1 哈尔滨-22.8 -16.5 -4.4 8.6 16.5 22.8 24.5 21.7 15.8 8.2 -2.4 -13.9 4.8 上海5.9 6.8 11.0 15.2 20.8 24.2 29.7 27.0 24.9 20.2 13.7 7.1 17.2 南京4.0 5.8 10.7 15.6 22.7 24.7 30.2 26.7 24.0 18.8 10.8 4.8 16.6 杭州6.1 7.1 12.3 16.0 21.9 24.4 30.3 26.4 24.1 19.5 12.7 6.6 17.3 合肥3.7 5.8 11.7 16.1 23.8 25.4 30.6 26.7 24.0 18.3 11.2 4.4 16.8 福州12.9 12.9 15.6 18.2 23.2 26.8 29.1 28.8 26.3 22.9 17.3 13.6 20.6 南昌6.7 8.4 12.7 17.1 23.3 25.6 30.6 27.1 25.8 20.9 13.8 6.5 18.2 济南-1.5 1.6 9.6 15.8 24.6 27.2 27.4 25.7 21.0 16.2 8.4 -0.5 14.6 青岛-0.4 2.0 6.1 11.3 17.8 21.2 25.0 25.4 22.1 17.2 9.1 1.1 13.2 郑州-1.3 2.6 11.6 15.4 23.9 26.9 27.6 26.0 21.7 16.5 9.1 0.7 15.1 武汉4.7 6.9 13.2 17.3 24.0 26.9 31.8 28.6 26.2 19.4 12.9 4.4 18.0 长沙5.4 7.5 12.7 16.5 22.9 25.7 30.4 27.4 25.0 19.2 13.2 4.9 17.6 广州15.4 15.1 19.4 21.7 26.5 27.2 28.2 29.1 27.8 25.4 19.7 14.9 22.5 南宁14.4 13.8 18.2 21.6 24.9 26.9 27.8 27.7 26.1 23.6 17.3 13.1 21.3 海口20.0 18.9 22.6 26.8 27.8 28.6 28.7 28.6 27.9 26.7 22.2 19.5 24.9 桂林8.7 10.5 15.1 18.1 23.5 26.1 28.3 27.6 26.4 22.2 16.1 8.3 19.2 重庆8.3 11.1 16.1 17.7 22.5 24.1 30.7 27.2 24.5 19.7 15.1 8.6 18.8 成都7.0 10.0 15.1 17.3 22.7 23.8 27.6 24.3 20.8 18.8 13.6 6.8 17.3 贵阳4.9 6.7 12.1 14.4 17.4 20.2 23.2 21.6 20.6 16.3 11.3 4.7 14.5 昆明10.3 11.7 14.9 19.6 17.0 20.0 20.9 20.5 19.4 16.4 11.4 10.3 16.0 拉萨1.1 4.7 4.9 8.1 12.4 14.6 15.9 15.4 14.3 9.2 3.8 1.0 8.8 西安1.1 5.0 12.1 14.6 22.2 26.3 29.1 25.4 20.0 15.0 7.9 0.7 15.0 兰州-3.2 1.1 6.5 11.4 17.7 22.2 23.9 22.4 16.9 11.9 4.3 -3.1 11.0 1

上海历年平均气温知识分享

上海历年平均气温

精品文档 第一节气温 一、平均气温、年日较差、极端气温 平均气温上海市区15.8℃,郊区15.2~15.7℃。7月最热,平均气温市区27.8℃,郊区27.4~27.7℃。1月最冷,平均气温市区3.6℃,郊区3~3.7℃。上海有系统、规范化的气温观测记录始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至1990年累年平均气温为15.5℃。历年平均气温有升高趋势,在20世纪30年代已有显示。同治十二年至1930年的平均气温15.2℃,1931~1990年平均气温15.8℃。80年代平均气温16℃,其中1990年17℃,为最高记录。1951~1990年平均气温15.8℃,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7.8℃,平均最高气温31.8℃;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3.6℃,平均最低气温0.5℃。地区年均气温差异不大,崇明、嘉定两县略偏低,为15.2℃、15.4℃,与温度偏高的宝山区和上海市区比较,相差不超过0.5℃。 年日较差气温年较差,市区24.2℃,郊区23.7~24.7℃。日较差7.5℃,最高气温出现在下午1~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早晨6~7时。日较差以春季4~5月和仲秋到初冬的10~12月为最大,达到7.9~8.2℃。年较差比内陆地区略小,上海受海洋影响,夏季气温低于同纬度的西部内陆地区,冬季气温则略高。气温日较差较小,白天气温低于同纬度西部内陆地区,夜间则略高。9~11月平均气温18.1℃,3~5月13.8℃,秋温高出春温4.3℃。最冷月与最热月比内陆地区略为滞后,1月与2月平均气温差值1.1℃,8月与9月平均气温差值4.1℃。 极端气温 7、8月是最热季节,平均气温27.8℃、27.7℃,午后平均最高气温31.8℃、31.5℃。全年高温日数不多,一日内最高气温大于35℃的炎热天气,平均有7.6天,占7、8月总日数的12%,占全年炎热天气8.5天的90%。极端最高气温,出现过40.2℃(1934年7月12日)。出现最高气温大于37℃酷热天气的年份,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至1948年,有28年出现频率67%;1949~1990年有11年,出现频率26%。1月和2月上中旬是全年最冷季节,各旬平均气温3~5℃,早晨平均最低气温0~1℃,一日内最低气温小于-5℃的严寒天气日数,平均约有4天,占1月和2月上中旬总日数8%,占全年严寒天气日80%。清同治十二年至1990年极端最低气温出现过-12.1℃(1893年1月19日)。光绪三十三年至1948年,平均每年严寒天气有7天,极端最低气温低于-10℃的出现过6年(1916、1917、1920、1931、1940、1943年)。1949~1990年,平均每年有4天出现严寒天气,极端最低气温低于-10℃出现过1年(1977年1月31日)。 二、四季分配 上海四季,春季约4月2日~6月15日,75天;夏季约6月16日~9月17日,94天;秋季约9月18日~11月19日,63天;冬季约11月20日至次年4月1日,133天。依清同治十二年至1990年平均气温,上海温度年型可分为暖年(年平均气温≥16℃)、平年(年平均气温15.0~15.9℃)和冷年(年平均气温<15℃),分别占21%、64%、15%。1930~1990年,暖年占37%,平年占61%,冷年占2%。暖年四季温度都偏高,尤以冬、夏最明显。夏季最高气温35℃以上炎热日数比平年多1倍,冬季多温暖,秋季低温天出现推迟,初霜也迟;春季回暖偏早,终霜也早。无霜期较长,“倒春寒”很少。冷年四季温度都偏低,尤以春、秋最明显。秋季降温较早,初霜也早。春季回暖较迟,终霜也迟。无霜期缩短,常有“倒春寒”。夏季较凉爽,炎热期不长。冬季较寒冷,有严重冰冻。平年四季温度有的季节偏高,有的偏低。春秋季气温多数偏高,少数年份夏热而冬寒,或夏凉而冬暖。也有春温较低或秋温较低的。 三、无霜期 清同治十二年至1930年,年均无霜期214天,平均始于4月8日,终于11月7月。1931~1990年,平均无霜期228天,始于4月2日,终于11月15日。70、80年代,无霜期延长至230天。 四、积温 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初日平均为4月1日,终日为11月22日,共236天,和无霜期基本相近。全年10℃以上的有效积温平均为2699℃·日(活动积温为5202℃·日),1990年最暖为2994℃·日(活动积温为5664℃·日),1957年最冷为2449℃·日(活动积温为4859℃·日)。积温地区差异不大,宝山区和市区积温值略高,崇明县最低,其他郊县积温都较接近。 五、地温 地表最热月(7月)平均地温30.5℃,最冷月(1月)为4.1℃。40厘米深地温,最热月为8月,平均27.1℃;最冷月为2月,平均7.4℃。160厘米深地温,最热月为9月,平均23.1℃;最冷月为2~3月,平均11.4℃。320厘米深地温,最热月为10月,平均20.0℃;最冷月为4月,平均14.5℃。深度增加,地温年较差减小,最热月与最冷月愈推迟。清光绪二十九年至1944年对井深4.9米处井水温度观测统计,最热月为11月,平均16.9℃;最冷为3月,平均12.7℃。深度达20米,地温年变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世界气温分布教案

世界气温分布 【课标要求】 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教材结构分析】 本小结的内容主要是世界气温分布。讲课过程中教师可以诱导学生自己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通过读图、析图的方式,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将地图中蕴含的地理信息挖掘出来,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等温线的含义,掌握阅读“等温线分布”图的正确方法 2.能根据世界气温分布图,总结出气温地区分布的规律。 3.能根据气温的数字资料,绘制出气温变化曲线图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气温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2.加强读图能力的训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气温的意义、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 1.能根据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 2.学会阅读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 提问:气温的概念及表示,测量工具及方法,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及年平均气温的概念及求法? 学生回答(板书) 教师:好,同学们掌握的非常到位,这节课我们的学习将用到月平均气温及年平均气温。首先我们用到的就是月平均气温。 大家先看大屏幕,这就是,我们一年每个月的平均气温。其实我们不仅可以用表格表示,还可以用曲线图表示,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 活动:老师在黑板上画出横坐标与纵坐标,并引导学生画图,告诉同学注意事项 教师:这个就是气温曲线图,在上面我们可以容易的看出最高和最低气温出现在哪个月份。这个图的画法也是我们要求掌握的。 教师:接下来我们用到的就是年平均气温。 展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教师:这就是我们的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要在地图上绘制这样的图,就需要借助于等温线。

世界气温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世界气温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等温线图的判读方法; 2.归纳气温的影响因素; 3.分析等温线弯曲变化的影响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的展示,设置一系列的具体问题,指导学生如何阅读等温线分布图; 2.通过对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和一月、七月气温分布图中等温线的弯曲变化,分析归纳气温的影响因素,并帮助学生建立在不同因素的影响下气温曲线将如何分布。 3.通过具体的例题,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人为因素对气温的影响,学生认识到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二、教学重难点 1.气温的影响因素 2.等温线弯曲变化的原因分析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由这几天气温的变化说起,昨天天气气温还是比较高的,教室里不开空调都受不了,世界上其他地方是不是也是这样的热呢?为什么会不一样呢? 板书:世界气温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一、等温线的识读 学生读P21页的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等温线?它与我们以前所学的等高线有什么不同? 2.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气温是否相等? 3.相邻两条等温线之间的温差是多少? 4.等温线的稀疏与气温差之间有什么关系? 5.在等温线闭合处,如何判断是高温中心还是低温中心? 二、气温分布规律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中的等温线,并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1.等温线分布有什么特点?与纬线有什么关系? (经过小组讨论思考,学生可以答出: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并且,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2.在图上0°C等温线呈闭合状,原因是什么? 3.20°C等温线在非洲西海岸弯曲方向如何?原因是什么? 4.在图中找出北半球的10℃等温线,看看它的分布怎样?在经过陆地与海洋时,等温线是不是平直的?这说明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有什么?还有什么因素也会影响气温分布? (不平直,等温线会发生弯曲,这说明除了纬度会影响世界气温的分布外,还有海陆的分布也会影响气温的分布) 5.除了这些因素还有什么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到气温的高低? 三、学以致用——课堂例题分析 1.读南美洲局部等温线图,回答:

世界气候分布图

世界气候分布图 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等地区,其特点为常年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小,各月平均温在25—28℃之间,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较均匀。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南北两侧,这里年平均气温高,但气温年较差略大于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大多在400—1500毫米之间,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离赤道越远,干季越长,因而降水量也越少。 3.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亚和中南半岛等地,其特点为全年高温,最冷月平均温也在18℃以上,降水与风向有密切关系,冬季盛行来自大陆的东北风,降水少,夏季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为1500—2000毫米,但有些地区远多于此数。 4.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其特点为年平均温高,年温差较大,日温差更大,降水稀少,年降水量普遍在250毫米以下,许多地区只有数十毫米,甚至数毫米,降水变率很大,常常连续数年不下雨。5.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的亚热带地区,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这类气候以我国东南部最为典型。其它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6.地中海式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亚热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地区最为典型,故名。这类气候的特点是冬季温和,夏季炎热或暖热,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夏季干旱,因此又称为亚热带夏干气候。 7.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温带地区,其特点为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在0℃以上),夏季不热(7月平均温在22℃以下),全年都有降水,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左右,在地形有利的地方可达2000毫米以上或更多。8.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东部地区,朝鲜和日本的北部,以及西伯利亚东部沿海地区,其特点为夏季温暖,冬季较冷,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夏温差由南向北增大,降水量由南向北减少。9.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部,由于全年在大陆气团控制下,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年降水量都在500毫米以下,在大陆中部形成干燥或半干燥气候;而大陆北部,则由于纬度偏高,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凉、短促,蒸发不旺,降水虽少,但不干旱,形成特殊的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10.极地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边缘地区、格陵兰岛、北冰洋诸岛和南极洲。在大陆边缘地区,冬季长而寒,但夏季最热月平均温可达10℃,苔藓、地衣是这里的典型植物,故又称为苔原气候;格陵兰岛、北冰洋诸岛和南极洲等地的绝大部分地区,终年在冰雪覆盖下,最热月平均温也不超过0℃,因此被称为冰原气候。 其中10.极地气候包括苔原和冰原气候.(1)极地长寒气候(苔原所候)。分布在北美大陆和亚欧大陆的北部边缘(南以最热月10℃等温线与亚寒带大陆性气候相接)、格陵兰岛沿海的一部分及北冰洋中的若干岛屿;在南半球则分布在马尔维纳斯群岛、南设得兰群岛和南奥克尼群岛等地。其特征是:全年皆冬,一年中只有1~4个月月平均气温在0°~10℃之间,冬季酷寒而漫长;年降水量约200~300毫米,以雪为主;地面有永冻层,只有地衣、苔藓等低等植物。11.高山气候可能出现在任何纬度,其特点是气温和降水都有垂直变化,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降水在一定高度范围内随高度增加而增加,超过这一高度则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12.极地冰原气候。分布在极地及其附近地区,包括格陵兰、北冰洋的若干岛屿和南极大陆的冰原高原。这里是冰洋气团和南极气团的发源地,整个冬季处于永夜状态,夏半年虽是永昼,但阳光斜射,所得热量微弱,因而气候全年严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