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理论》有标准答案

《汽车理论》有标准答案
《汽车理论》有标准答案

《汽车理论》有答案

————————————————————————————————作者:————————————————————————————————日期:

0963]《汽车理论》

判断题

[判断题]汽车行驶时空气阻力和加速阻力在任何行驶条件下均存在。

参考答案:错误

[判断题]轮胎的充气压力对滚动阻力系数值有很大的影响。

参考答案:正确

[判断题]设置超速挡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汽车的动力性。

参考答案:错误

[判断题]空车和满载时汽车的动力性能没有变化。

参考答案:错误

[判断题]汽车的等速百公里燃油消耗量正比于行驶阻力和燃油消耗率,反比于传动效率。

参考答案:正确

[判断题]增加挡位数会改善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

参考答案:正确

[判断题]只要发动机省油,汽车就一定省油。

参考答案:错误

[判断题]车开得慢,油门踩得小,就一定省油。

参考答案:错误

[判断题]制动跑偏的原因是左、右车轮制动器制动力不相等和制动时悬架与转向系统运动不协调。

参考答案:正确

[判断题]改进制动系结构,减少制动器起作用的时间,是缩短制动距离的一项有效措施。

参考答案:正确

[判断题]汽车最高挡的最高车速一定大于次高挡的最高车速。

参考答案:错误

[判断题]随着轮胎胎面花纹深度的减小,其附着系数将有显著下降。

参考答案:正确

[判断题]雨天行车制动时,车轮很容易抱死拖滑,这是由于路面附着系数过大。

参考答案:错误

[判断题]制动跑偏的原因是左、右车轮制动器制动力不相等和制动时悬架与转向系统运动不协调。

参考答案:正确

[判断题]汽车行驶时滚动阻力和坡度阻力在任何行驶条件下均存在。

参考答案:错误

选择题

[单选题]评价汽车动力性的指标是( )

A:汽车的最高车速、加速时间和汽车能爬上的最大坡度

B:汽车的最高车速、加速时间和传动系最大传动比

C:汽车的最高车速、加速时间和传动系最小传动比

D:汽车的最高车速、加速时间和最大驱动力

参考答案:A

[单选题]确定汽车传动系的最大传动比时,需要考虑()A:汽车的最大爬坡度、最低稳定车速和附着率

B:汽车的最大爬坡度、最高车速和附着率

C:汽车的最大爬坡度、最低稳定车速和最高车速

D:汽车的加速时间、最高车速和附着率

参考答案:A

[单选题]汽车等速上坡行驶时,其行驶阻力包括()。

A: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

B: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加速阻力

C:空气阻力、坡度阻力、加速阻力

D: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加速阻力

参考答案:A

[单选题]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加速行驶时,其行驶阻力包括()。

A: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

B:空气阻力、坡度阻力、加速阻力

C: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加速阻力

D: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加速阻力

参考答案:C

[单选题]汽车带挂车后省油是因为()。

A:提高了汽车的质量利用系数,降低了发动机的负荷率

B:提高了汽车的质量利用系数,提高了发动机的负荷率

C:降低了汽车的质量利用系数,提高了发动机的负荷率

D:降低了汽车的质量利用系数,降低了发动机的负荷率

参考答案:B

[单选题]汽车能爬上的最大坡度是指()

A:Ⅰ挡最大爬坡度

B:Ⅱ挡最大爬坡度

C:Ⅲ挡最大爬坡度

D:Ⅳ挡最大爬坡度

参考答案:A

[单选题]变速器档位数增多后,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动力性下降,经济性下降

B:动力性提高,经济性下降

C:动力性下降,经济性提高

D:动力性提高,经济性提高

参考答案:D

[单选题]汽车等速百公里燃油消耗量()。

A:与行驶阻力、燃油消耗率和传动效率成正比

B:与行驶阻力和燃油消耗率成正比,与传动效率成反比C:与行驶阻力和传动效率成正比,与燃油消耗率成反比D:与燃油消耗率和传动效率成正比,与行驶阻力成反比

参考答案:B

[单选题]制动距离一般是指()。

A:持续制动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B:持续制动时间和制动消除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C:制动器的作用时间和持续制动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D:驾驶员反应时间和持续制动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参考答案:C

[单选题]汽车制动性的评价主要包括()

A:制动效能、制动效能的恒定性、滑动率

B:制动效能、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滑动率

C: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滑动率

D:制动效能、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参考答案:D

[单选题]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是()

A:驱动轮的地面切向反作用力大于等于附着力

B:驱动轮的地面切向反作用力大于附着力

C:驱动轮的地面切向反作用力小于等于附着力

D:驱动轮的地面切向反作用力小于附着力

参考答案:C

[单选题]制动跑偏的原因是()

A:左、右转向轮制动器制动力不相等

B:制动时悬架与转向系统运动不协调

C:车轮抱死

D:A和B

参考答案:D

[单选题]汽车行驶时,空气阻力所消耗的功率()。A:与迎风面积和车速成正比

B:与迎风面积的3次方和车速成正比

C:与迎风面积和车速的3次方成正比

D:与迎风面积的3次方和车速的3次方成正比

参考答案:C

[单选题]汽车的质量利用系数是指()。

A:汽车整备质量与总质量之比

B:汽车装载质量与总质量之比

C:汽车装载质量与整备质量之比

D:汽车整备质量与装载质量之比

参考答案:C

[单选题]汽车行驶速度()

A:与发动机转速、车轮半径和传动系传动比成正比

B:与发动机转速和车轮半径成正比,与传动系传动比成反比

C:与发动机转速和传动系传动比成正比,与车轮半径成反比

D:与发动机转速成正比,与车轮半径和传动系传动比成反比

参考答案:B

论述分析题

[论述题]

在驾校学习开车的时候,有经验的教练会告知学员:当遇见紧急情况的时候不要把刹车一脚踩到底,而是要快速地踩一下、松一下,利用点刹完成制动,请从滑移率的角度分析点刹的原理。

参考答案:

对于早期生产的汽车而言,没有装备ABS防抱死制动系统,如果一脚踩到底会造成抱死制动,并产生了一个严重问题,就是因转向轮抱死,方向不起作用。导致了车辆在紧急制动状态会发生跑偏和侧滑。

产生跑偏和侧滑的原因是:在紧急制动时,车轮不再转动而抱死,轮胎在地面滑移,因每个轮子的制动力存在差异、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不同,而导致车辆发生跑偏和侧滑,而方向轮抱死不转,打方向就不起作用了,又无法进行调整、校正方向。这个问题长期困扰驾驶人和工程师们。

老一辈驾驶人在长期驾驶过程中总结出一个应对紧急制动下跑偏和侧滑的办法:就是采用间断式制动,又被人们称为点刹。点刹调整校正跑偏、侧滑的工作原理:踩下制动时,车轮抱死,出现跑偏、侧滑,松开制动同时转动方向盘调整、校正方向(松开制动时,方向轮滚动,方向起作用),如此反复制动、校正、调整,再制动,来达到校正、调整跑偏和侧滑地。

另外,如果点刹时松踩的频率很高,那么可以保证汽车的滑移率在20%左右,可以是汽车的制动力最大,类似于ABS防抱死制动系统,可以有效降低制动距离。

但是目前大多数汽车上都装备有ABS防抱死制动系统,即使把制动器一脚踩到底,电子控制系统依然会模拟人类点刹行为,保证汽车既具有较好的制动性,同时具有转向能力。

[论述题]目前很多高档车辆上装备了车辆操纵稳定控制程序(ESP或者VSC),请从操纵稳定性的角度分析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及优点。

参考答案:

车辆在转弯时,车身会向转弯的反方向发生侧倾。如果转向角度越大,侧倾就越厉害,如果车速加快,侧倾也会随之加大。当侧倾的角度超过极限值的话就会发生翻车事故;同样的道理,如果车速过快或转向角度过大,一但超过轮胎抓地力的极限,车辆的横向加速度就会突然减小,让车辆偏离原有运动轨迹,循迹性降低,严重时会使整车失控。这种情况在雨天和冰雪路面更加容易发生。

在紧急闪避障碍物,或在过弯时出现转向不足、转向过度时,操纵稳定控制程序都能帮助车辆克服偏离理想轨迹的倾向。它通过对从各传感器传来的车辆行驶状态信息进行分析,进而向ABS(刹车防抱死系统)、ASR(加速防滑装置)发出纠偏指令,来帮助车辆维持动态平衡。其中最重要的信息由偏航率传感器提供,它负责测定汽车围绕纵轴的旋转运动(偏航率)。其它传感器负责记录偏航角速度和横向加速度。该系统的电脑会计算出保持车身稳定的理论数值,再比较由偏航率传感器和横向加速度传感器所测得的数据,发出平衡、纠偏指令。转向不足,会产生向理想轨迹曲线外侧的偏离倾向,而转向过度则正好相反,向内侧偏离。

所以有了操纵稳定控制系统,驾驶员无论是在晴天还是雨天,都能放心大胆的踩油门,因为一切都在该系统的辅助下得心应手。有了该系统的介入,车辆的湿滑路面情况下失控的机率也大大降低,整车的主动安全性也更高。

[论述题]货运汽车增加了拖挂车之后,速度会降低,百公里燃油消耗量会增大,但是,从专业角度来讲,增加拖挂车会提高燃油经济性,请试着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

一般运输车辆增加拖挂车之后,能够有效的提高运输生产率和降低成本,是降低燃油消耗量的一项有效措施。

虽然拖带挂车后,汽车总的燃油消耗量增加了,但是货车的燃油经济性是以

100tkm的油耗作为经济指标的,因此,分担到每吨货物上的油耗下降了。

货车拖带挂车之后节省燃油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带挂车之后阻力增大,发动机的负荷率增加,使燃油消耗率下降;另一个原因是汽车列车的质量利用系数(装载质量与整车整备质量之比)较大。

简答题

[论述题]

试简单描述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工作原理

参考答案:制动力系数为地面制动力与垂直载荷之比;侧向力系数为侧向力与垂直载荷值比;制动力系数随着滑动率先增后减;侧向力系数随着滑动率逐渐下降;当滑动率在15%~20%之间时,制动力系数处于峰值,而侧向力系数也较大,因此,ABS系统不仅能够使车辆具有较好的制动效能,而且具有转向能力。

[论述题]解释汽车加速行驶时质量换算系数的意义。汽车旋转质量换算系数由哪几部分组成?与哪些因素有关?

参考答案:

汽车的质量分为平移质量和旋转质量两部分;为了便于加速阻力计算,一般把旋转质量的惯性力偶矩转化为平移质量的惯性力,对于固定传动比的汽车,常以系数δ作为计入旋转质量惯性力偶矩后的汽车旋转质量换算系数。

该转换系数主要与飞轮的转动惯量、车轮的转动惯量以及传动系的传动比有关。

[论述题]什么是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画出一具有五档手动变速器的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的示意图;

参考答案:

驱动力(根据发动机外特性确定)、行驶阻力(空气阻力和滚动阻力)与车速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论述题]请叙述制动器制动力、地面制动力和地面附着力三者之间关系和区别是什么?并用图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在轮胎周缘为了克服制动器摩擦力矩所需的力称为制动器制动力;地面制动力是使汽车制动而减速行驶的外力;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地面附着力。

[论述题]画图说明什么是汽车某一档位下的后备功率?写出汽车的后备功率的表达式并解释之。

参考答案:

汽车的后备功率是发动机功率减去汽车行驶时的滚动阻力和迎风阻力所占的功率即为后备功率

该后备功率主要用于加速和爬坡,该后备功率越大,而汽车的动力性越好。

游泳一级裁判复习资料

游泳一级裁判复习资料 一、判断题: (√)1、没有其他裁判员的报告,总裁判亦可根据本人的观察,直接判运动员犯规,取消其录取资格。 (×)2、人工计时,各项(组)的比赛成绩应先交宣告员宣告,然后经总裁判签字,交记录员公布,以保证比赛紧凑。 (×)3、50米池进行50米项目比赛在哪一端出发,应根据大会的决定,并在领队教练员联席会上通知各队。 (×)4、在每项、组比赛开始时,总裁判应用长哨声示意运动员脱外衣,然后用短哨声示意运动员站到各自的出发台上(仰泳项目运动员应立即下水)。 (×)5、当发令员发出“出发信号”后,如发现运动员“抢码”犯规,总裁判有权发出“召回”信号。 (×)6、某项有两组预赛,第一组采用自动计时,有正式成绩,但第二组比赛中,自动计时全部失灵,只好用三块独立人工计时成绩补入,这时应将第一组成绩也要按人工计时计算。两组都按人工计时成绩录取前八名参加决赛。 (√)7、当半决赛、决赛中有1名或1名以上的运动员弃权,其空名额可按运动员预赛或半决赛的成绩依次替补,大会应及时公布替补名单并重新编排。 (×)8、预赛编组为3组时,成绩最好的运动员或接力队,应编在第一组,次好的编在第二组,第三位编在第三组,第四位的编在第一组,第五位的编在第二组,第六位的编在第三组,以此类推把所有的运动员或接力队编排完毕。 (×)9、半决赛的编排办法是:将预赛前16中成绩最好的8名运动员或接力队排在第二组,后8名运动员或接力队排在第一组进行比赛。 (√)10、如采用自动计时设置或每条泳道有3块秒表(未设置终点裁判)时,同组或不同组的运动员成绩相同者,都必须重赛,按重赛后的名次决定参加半决赛或决赛人选。(×)11、在报名单上未注明成绩的运动员应作为成绩最差的安排比赛次序,如这样的运动员超过两人时,则按报名先后安排其次序。 (×)12、在自由泳接力比赛中,运动员接力的棒次顺序可变更,但不能冒名顶替。(√)13、在距游泳池两端15米处的泳池两侧和各泳道分道线上的必须有明显的标记。(√)14、技术检查员应将犯规情况及时报告并填写检查表交总裁判,在检查表上详细记录犯规运动的项目、泳道号、犯规情况并签名。 (×)15、在800和1500米个人项目中,转身一端的转身检查员记录并负责用报趟牌向运动员显示所完成的趟数。 (×)16、转身检查员在发现运动员犯规后,应立即填写检查表交总裁判处理。 (×)17、如发现运动员转身时犯规,转身检查长应督促转身检查员迅速填写检查表,并及时上交总裁判。 (√)18、出发一端的转身检查员还要负责检查运动员从出发和出发入水后至第一次划水动作结束的动作是否符合规则。 (×)19、仰泳运动员比赛中途停顿,并站立池底稍作休息,但没有行走或跨跳,休息数秒后继续完成比赛,这不算犯规。 (√)20、蛙泳在每次转身或到达终点时,双手应同时触壁,否则即算犯规。 二、填空题: 1、在采用自动计时装置而未使用录像计时系统时,须使用半自动计时装置或按规则配备同样数量的人工计时裁判员做替补。

[整理]《汽车理论》知识点全总结.

《汽车理论》知识点全总结 第一部分:填空题 第一章.汽车的动力性 1.从获得尽可能高的平均行驶速度的观点出发,汽车的动力性指标主要是:(1)汽车的最高车速Umax(2)汽车的加速时间t(3)汽车的最大爬坡度imax。 2.常用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来表明汽车的加速性能。 3.汽车在良好路面的行驶阻力有: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道阻力,加速阻力。 4.汽车的驱动力系数是驱动力与径向载荷之比。 5.汽车动力因数D=Ψ+δdu/g dt。 6.汽车行驶的总阻力可表示为:∑F=Ff+Fw+Fj+Fi 。其中,主要由轮胎变形所产生的阻力称:滚动阻力。 7.汽车加速时产生的惯性阻力是由:平移质量和旋转质量对应的惯性力组成。 8.附着率是指:汽车直线行驶状况下,充分发挥驱动力作用时要求的最低地面附着系数。 9.汽车行驶时,地面对驱动轮的切向反作用力不应小于滚动阻力、加速阻力与坡道阻力之和,同时也不可能大于驱动轮法向反作用力与附着系数的乘积。 第二章.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1.国际上常用的燃油经济性评价方法主要有两种:即以欧洲为代表的百公里燃油消耗量和以美国为代表的每加仑燃油所行驶的距离。 2.评价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循环工况一般包括:等速行驶,加速、减速和怠速停车多种情况。 3.货车采用拖挂运输可以降低燃油消耗量,主要原因有两个:(1)带挂车后阻力增加,发动机的负荷率增加,使燃油消耗率b下降(2)汽车列车的质量利用系数(即装载质量与整车整备质量之比)较大。 4.从结构方面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的措施有:缩减轿车尺寸和减轻质量、提高发动机经济性、适当增加传动系传动比和改善汽车外形与轮胎。 5.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率,一方面取决于发动机的种类、设计制造水品;另一方面又与汽车行驶时发动机的负荷率有关。 6.等速百公里油耗正比于等速行驶时的行驶阻力与燃油消耗率,反比于传动效率。 7.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有:串联式,并联式和混联式三种结构形式。 第三章.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 1.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系指:发动机的功率和传动系的传动比;它们对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有很大影响。2.确定最大传动比时,要考虑三方面的问题:最大爬坡度、附着率及汽车最低稳定车速。 3.确定最小传动比时,要考虑的问题:保证发动机输出功率的充分发挥、足够的后备功率储备、受驾驶性能限制和综合考虑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 4.某厂生产的货车有两种主传动比供用户选择,对山区使用的汽车,应选择传动比大的主传动比,为的是增大车轮转矩,使爬坡能力有所提高。但在空载行驶时,由于后备功率大,故其燃油经济性较差。 5.在同一道路条件与车速下,虽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相同,但变速器使用的档位越低,后备功率越大,发动机的负荷率越低,燃油消耗率越高。 6.单位汽车总质量具有的发动机功率称为比功率,发动机提供的行驶功率与需要的行驶功率之差称为后备功率。7.变速器各相邻档位速比理论上应按等比分配,为的是充分利用发动机提供的功率,提高汽车的动力性。 8.增加挡位数会改善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这是因为:就动力性而言,挡位数多,增加了发动机发挥最大功率附近高功率的机会,提高了汽车的加速和爬坡能力。就燃油经济性而言,挡位数多,增加了发动机在低燃油消耗率区工作的可能性,降低了油耗。 9.对汽车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有重要影响的动力装置参数有两个,即最小传动比和传动系挡位数。

汽车理论

一、设计目的 本次课程设计利用所学的汽车理论知识,计算某货车的燃油经济性,该汽车各参数为 装载质量 2000kg 整车整备质量 1800kg 总质量 3880kg 车轮半径 r=0、367m 传动系传动效率 t=0、87 滚动阻力系数 f=0、013 空气阻力系数×迎风面积 C D ×A=2、77m2 主减速器传动比 i =5、28 飞轮转动惯量 I f =0、218kg*m2 二前轮转动惯量 I w1 =1、798kg*m2 四后轮轮转动惯量 I w2 =3、598kg*m2 1档2档3档4档 4档变速器6、09 3、09 1、71 1、00 汽车外特性的T q -n曲线拟合公式为 式中 T q 为发动机转矩(N·m);n为发动机转速(r/min) 发动机最低转速为600r/min,发动机最高转速为4000r/min。 汽车负荷特性曲线拟合公式为 表二:拟合式中各系数

怠速油耗:Q id =0、299ml/s(怠速转速400r/min) 题目要求: 1.根据书上所给的发动机使用外特性曲线拟合公式,绘制功率外特性与转矩外 特性曲线; 2.绘制功率平衡图; 3.绘制汽车等速行驶时发动机的负荷率图; 4.绘制汽车最高挡与次高档等速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率b; 5.绘制最高挡与次高档等速百公里油耗曲线; 6.求解六工况(GB/T 12545、2-2001)行驶的百公里油耗; 7.列表表示最高挡与次高挡等速行驶时,在20整数倍车速的参数值(将无意义 的部分删除),例表见表1。 经济性计算时,取汽油密度0、742g/mL,柴油密度0、830g/mL 二、解题过程 第一题:根据书上所给的发动机使用外特性曲线拟合公式,绘制功率外特性与转矩外特性曲线 汽车外特性的T q -n曲线拟合公式为 根据Matlab软件绘制功率外特性与转矩外特性曲线 先将n按定等长取不同的值,带入到拟合公式中,求得不同n下的T q ,然后通过T q 与n求得P e ,再绘制P e —n与T q —n图像。

游泳裁判员个人总结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游泳裁判员个人总结 篇一:游泳个人挑战赛总结 游泳个人挑战赛总结 为更好落实“全名健身”的思想,开展和丰富学校课外体育文化活动,倡导学生健康学习生活新概念,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百花齐放、健康文明的校园气氛,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展示各自体育才华,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在20XX 年10月31日这一天,游泳协会特别举办第三届届游泳个人挑战赛,该赛事由体育部、校团委主办,游泳协会承办,并取得圆满成功。此次比赛吸引了许多交大的游泳健将,最终统计结果显示,男子实际下水**人次,女子实际下水**人次,这为以后的比赛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另外这次比赛我们请来了闻扬主任担任嘉宾,洪霏老师任裁判长,这为比赛增添了一份光彩。 这次比赛在上午九时开始,于十时三十分正式完毕,这次比赛中那些飞速参赛者让我们热血沸腾,而那些始终坚持游完不放弃的同学也让我们内心尊重。这次比赛由于不是我

们第一次举办,所以很多方面都已经比较完善,但是这次比赛我们也有些方面还有上升空间,下面将从比赛申请到比赛申请全过程进行总结: 1.比赛申请前的策划: 我们游泳协会第一步要向老师去申请举办这个活动,所以我们写了一份比赛的策划书,这份策划书写的很细,各方面都进行了考虑,所以同老师商量的时候,很快就得到了指导老师的认可,当然我们也有瑕疵,策划书中的主办人方面有些问题,在老师指导下也及时改正了过来,这让写策划的同学更加了解了这类问题,我们相信以后他会做的更好的。 2.比赛申请的过程: 这次的比赛申请并没有遭遇太多阻碍,毕竟有前两届的丰富经验在那里。并且,由于前两届比赛的顺利进行和圆满成功,相关老师与游泳馆工作人员对此次比赛寄予厚望并提供了很多的帮助。 3.游泳比赛各部门的分工: 在我们确定比赛能够举办之后,我们会长把干部集中起来开了一个会议,分布各部门的工作。这个分工分得很明确,比如竞赛部出救生员,全泳协海选播音员等。到了最后,他们都熟悉了整个操作,这时所有工作人员的工作就像一个有条不紊的工厂,有调理有秩序的在运行。 4.游泳比赛的宣传报名工作:

汽车理论余志生_课后习题答案(正确)剖析

qq 第一章 汽车的动力性278973104 1.1试说明轮胎滚动阻力的定义,产生机理和作用形式。 答:车轮滚动时,由于车轮的弹性变形、路面变形和车辙摩擦等原因所产生的阻碍汽车行驶的力称为轮胎滚动阻力。 产生机理和作用形式: (1)弹性轮胎在硬路面上滚动时,轮胎的变形是主要的,由于轮胎有内部摩擦,产生弹性迟滞损失,使轮胎变形时对它做的功不能全部回收。由于弹性迟滞,地面对车轮的法向作用力并不是前后对称的,这样形成的合力z F 并不沿车轮中心(向车轮前进方向偏移a )。如果将法向反作用力平移至与通过车轮中心的垂线重合,则有一附加的滚动阻力偶矩f z T F a =?。为克服该滚动阻力偶矩,需要在车轮中心加一推力P F 与地面切向反作用力构成一力偶矩。 (2)轮胎在松软路面上滚动时,由于车轮使地面变形下陷,在车轮前方实际形成了具有一定坡度的斜面,对车轮前进产生阻力。 (3)轮胎在松软地面滚动时,轮辙摩擦会引起附加阻力。 (4)车轮行驶在不平路面上时,引起车身振荡、减振器压缩和伸长时做功,也是滚动阻力的作用形式。 1.2滚动阻力系数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滚动阻力系数与路面的种类、行驶车速以及轮胎的构造、材料和气压有关。这些因素对滚动阻力系数的具体影响参考课本P9。 1.3 确定一轻型货车的动力性能(货车可装用4挡或5挡变速器,任选其中的一种进行整车性能计算): 1)绘制汽车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平衡图。 2)求汽车最高车速,最大爬坡度及克服该坡度时相应的附着率。 3)绘制汽车行驶加速度倒数曲线,用图解积分法求汽车用2档起步加速行驶至70km/h 的车速-时间曲线,或者用计算机求汽车用2档起步加速行驶至70km/h 的加速时间。 轻型货车的有关数据: 汽油发动机使用外特性的Tq-n 曲线的拟合公式为 234 19.313295.27()165.44()40.874() 3.8445()1000100010001000 q n n n n T =-+-+- 式中,Tq 为发动机转矩(N ?m );n 为发动机转速(r/min )。 发动机的最低转速n min =600r/min,最高转速n max =4000r/min 。 装载质量 2000kg 整车整备质量 1800kg 总质量 3880kg 车轮半径 0.367m 传动系机械效率 ηt =0.85 滚动阻力系数 f =0.013 空气阻力系数×迎风面积 C D A =2.77m 2 主减速器传动比 i 0=5.83 飞轮转动惯量 I f =0.218kg ?m 2 二前轮转动惯量 I w1=1.798kg ?m 2 四后轮转动惯量 I w2=3.598kg ?m 2 质心至前轴距离(满载) a=1.974m 质心高(满载) hg=0.9m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知识点为汽车驱动力-行使阻力平衡图的应用和附着率的计算、等效坡度的概念。只要对汽

汽车理论考试重点知识

第一章、汽车的动力性 1、汽车的动力性:指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直线行驶时由汽车受到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汽车动力性的评价指标:汽车的最高车速、汽车的加速时间、汽车的最大爬坡度 2、汽车的驱动力定义(绘制汽车驱动力图):地面对驱动力的反作用t F即是驱动汽车的外力,称为汽 车的驱动力。产生:汽车发动机产生转矩,经传动系传至驱动轮得到的。此时,作用于驱动轮上的转矩产生一对地面的圆周力(方向与驱动力方向相反)。3、汽车的行驶阻力产生:汽车在水平路面上等速行驶时,必须克服来自地面的滚动阻力和来自空气的空气阻力。当汽车在坡道上上坡行驶时还必须克服重力沿坡道的分力坡度阻力,加速行驶时还需克服加速阻力。组成: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加速阻力、坡度阻力。 空气阻力:汽车直线行驶时受到空气作用力在行驶方向上的分力。 坡度阻力:汽车重力在坡道分力表现为阻力。 加速阻力:汽车加速行驶时需要克服直来那个加速运动时的惯性力。 4、轮胎滚动阻力的定义:车轮滚动时,轮胎与路面接触区域产生法向、切向的相互作用力及相应的轮胎和支承路面的变形。 弹性迟滞的产生机理及作用形式:轮胎各组成部分互相间的摩擦以及橡胶帘线等物质的分子间的摩擦最后转变为热能而消失在空气中,为弹性物质的迟滞损失。由于弹性迟滞损失使车轮法线前后法向反作用力大小不等。 滚动阻力系数的影响因素:路面的种类、行驶速度、轮胎的构造(结构、帘线、橡胶)、轮胎的气压。5、附着力:地面对轮胎切向反作用力的极限值。附着率:汽车直线行驶状况下,充分发挥驱动力作用时需求的最低附着系数。 6、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驱动力—车速)上到行驶阻力与驱动力相等时,汽车处于平衡状态,最大速度。(汽车可以利用剩余的驱动力加速及爬坡。) 7、汽车动力特性图:(动力因数—车速图)汽车的动力因数及车速关系,到滚动阻力系数与动力因数相等时最车速。 第二章、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1、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定义:在保证动力性的条件下,汽车以尽量少的燃油消耗量经济行驶的能力。评价指标:常用一定运行工况下汽车行驶的百公里燃油消耗量或一定燃油量能使汽车行驶的里程。 2、燃油消耗率的确定方法:在万有特性图上有等燃油消耗率曲线。根据曲线可以确定发动机在一定转速、发出一定功率时的燃油消耗率。 3、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1、使用方面:①行驶速度:接近于低速的中等车速时燃油经济性好,随车速增加变差;②档位选择:档位低后备功率大,发动机负荷率低,燃油经济性差;③挂车的应用:阻力增加,发动机的负荷率增加,质量利用系数较大,燃油消耗率下降;④正确的保养和调整。2、汽车结构方面:①缩减轿车总质量、总尺寸;②发动机: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及机械效率,增压化,对汽车燃油经济性最有影响。③传动系:档位增多、增加选用合适档位使发动机处于经济工作状况的机会;④汽车外形及轮胎(降低空气阻力系数)。 4、后备功率的大小、负荷率的大小对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影响:档位低后备功率大,发动机负荷率低,燃油经济性差 5、绘制某档位的等速百公里油耗图,并写出绘制步骤及各步骤中所用的计算公式:1、汽车以某档位(确定)某车速u匀速行驶,在功率平衡图上可得到该车速下平路匀速行驶时发动机输出功率pe。2、由速度公式,可得计算该档位u行驶时发动机的转速n。3、在汽车发动机万有特性图上,由上述的pe和转速n,查值得到b。4、将上述得到的pe、b及其他已知参数代入计算式得Qs(百公里燃油消耗量)。 第三章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 1、选择发动机功率的方法:1、从保证汽车预期的最高车速初步选择发动机应有的功率、最高车速实际反应了加速能力与爬坡能力。 2、估计汽车的比功率确定发动机的功率(不同货车的比功率随质量增加而降低,但大于单位质量应克服的滚动阻力功率) 2、直接档:传动比为1时的档位。超速档:传动比小于1时的档位。 3、最小传动比与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的关系:最小传动比过小,发动机在重负荷下工作,加速性不好,出现噪声及振动;最小传动比过大燃油经济性差,发动机的高速运转噪声大。传动比小后备功率过小,动力性差,燃油经济性好。传动比大后备功率大,动力性增强,燃油经济性差。 4、最大传动比的选择原则:最大爬坡度、附着率、汽车最低稳定车速。 5、等比级数分配传动比主要目的是充分利用发动机提供的功率提高汽车动力性。 6、档位多的优点:就动力性而言,档位多增加了发动机发挥最大功率附近高功率的机会,提高了汽车的加速及爬坡能力。就燃油经济性而言,档位越多,增加了发动机在低燃油消耗率区工作的可能性,降低了油耗,所以档位多会改善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及动力性。 第四章1、汽车制动性:汽车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内停车且维 持行驶方向稳定性和在下长坡时维持一定车速的能 力。评价指标:制动效能(制动距离及制动减速度);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抗热衰减性能;制动时汽车的方 向稳定性(不跑偏、侧滑、转向能力失去) 2、地面制动力:汽车受到由地面提供的与行驶方向 相反的外力(影响因素:制动器间摩擦力、附着力) 制动器制动力:在轮胎周缘为了克服制动器摩擦力矩 所需的力(制动器结构影响) 附着力:地面对轮胎切向反作用力的极限值。 三者之间的关系:汽车的地面制动力首先决定于制动 器制动力,但同时受到附着条件的限制,只有汽车的 具有足够的制动气制动力与地面提高附着力时,才能 获得足够的地面制动力。 3、制动力系数:地面制动力与垂直载荷之比。峰值 附着系数:滑动率为15%—20%时制动力系数最大值。 滑动附着系数:滑动率为100%时制动力系数。侧向 力系数:侧向力与垂直载荷之比。滑动率越低,同一 侧偏角条件下的侧向力系数越大,轮胎保持转向,防 止侧滑能力越大。 4、水滑现象:在某一车速下,在胎面下的动水压力 的升力下等于垂直载荷时,轮胎将完全漂浮在水膜上 面而路面毫无接触。 5、汽车最大减速度=g@b,前后车轮同时抱死时的汽 车达到的最小减速度=g@s,理想的制动防抱死制动时 的最小减速度=g@p。 6、汽车的制动距离:从驾驶员开始操纵制动控制装 置(制动踏板)到汽车完全的停住为止驶过的距离。 决定主要因素:制动器起作用时间、最大制动减速度 (附着力)、起始制动车速。其他还有车载载荷、 发动机是否结合、制动踏板力、路面附着条件。 7、汽车制动过程从时间上的阶段:驾驶员见到信号 后作出行动反应、制动器起作用、持续制动、放松制 动。一般制动距离是指开始踩着制动踏板到完全停车 的距离。 8、制动器的热衰退:制动器温度升高后,摩擦力矩 常会有显著下降。 制动效能恒定性:主要是指抗热衰退的性能。 热衰退性能的影响因素:1、与制动器摩擦副材料及 制动器结构有关;2、当温度超过制动液沸点会发生 汽化现象,制动完全失效;3、制动效能因数随摩擦 因数升高而增加。 9、制动跑偏:制动时汽车自动向左或向右行驶。 造成的原因:1、汽车左右车轮,特别是前轴左右车 轮制动器制动力不相等。2、制动时悬架导向杆系和 转向系拉杆在运动学上不协调(相互干涉)。 10、侧滑:制动时汽车的某一轴或两轴发生横向移 动。 后轴侧滑后果:将引起汽车剧烈的回转运动,严重时 可使汽车调头。 后轴侧滑的原因:后轮比前轮提前一段时间(一般为 0.5s以上)先抱死拖滑,并且车速超过某一数值, 汽车在轻微的侧向力作用下就会发生侧滑(路面越 滑、制动距离越长、越剧烈) 如何防止后轴侧滑:防止后轴车轮抱死,或后轴车轮 比前轴车轮先抱死的情况。 11、制动器制动力足够时,制动过程的情况有哪些: 1、前轮先抱死拖滑,然后后轮抱死拖滑; 2、后轮先 抱死拖滑,然后前轮抱死拖滑;3、前后轮同时抱死 拖滑。 12、理想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前后车轮同时 抱死):在任何附着系数的路面上,前后轮制动器制 动力之和等于附着力,并且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分别 等于各自的附着力。 第五章、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1、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在驾驶员不感到过分紧张、 疲劳的条件下,汽车能遵循驾驶员通过转向系及转向 车轮给定的方向行驶,且当遭遇外界干扰时,汽车能 抵抗干扰保持稳定行驶的能力。 2、轮胎的侧偏特性:主要指侧偏力、回正力矩、侧 偏角之间的关系。 侧偏力:车轮中心沿y方向将作用有侧向力fy,相 应的在地面上产生地面侧向反作用力fY,fY称为侧 偏力。 车轮的侧偏现象:当车轮有侧向弹性时,即使侧偏力 没有达到附着极限,车轮的行驶方向亦将偏离车轮平 面cc,这就是轮胎的侧偏现象。 侧偏角:接触印迹的中心线aa不只是和车轮平面错 开一定距离,而且不再与车轮平面cc平行,aa与cc 夹角为侧偏角。 侧偏刚度:侧偏力---侧偏角曲线中,在侧偏角等于 0处的斜率称为侧偏刚度k。是决定操纵稳定性的重 要轮胎参数。 说明正负关系:侧偏刚度为负数,fr=k*a。负的侧偏 力产生正的侧偏角。 3、评价稳态响应横摆角速度增益:稳态的横摆角速 度与前轮转角之比,用于评价稳态响应。 汽车的稳态响应有哪几种: 1)中性转向:横摆角速度增益与车速成正比, 指汽车以极低的车速行驶而无侧偏角时的 转向关系。 2)不足转向:特征车速,汽车稳态横摆角速度 增益达最大值。不足转向量增加,k值增加, 特征车速降低。 3)过多转向:临界车速,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 趋于无穷大。 (汽车都应具有适度的不足转向特性)。 表征稳态响应的具体参数那些、那些参数和稳态响应 几种类型的关系是什么:1、前后轮侧偏角绝对值之 差(a1-a2),等于0,中性转向,小于0过多转向; 2、转向半径比R/R0,等于1,中性转向,大于一不 足转向;3、静态储备参数S.M,等于0,中性转向。 大于一不足转向。 4、回正力矩:在轮胎发生侧偏时,会产生作用于轮 胎oz轴的力矩Tz。它是使转向的车轮恢复到直线行 驶位置的主要恢复力矩之一。影响因素:1、侧偏角 (随侧偏角的增大先增加4--6度最大,后降低,最 后为负数)2、随垂直载荷的增加而增加。3、轮胎的 气压低回正力矩增大。4、地面切向反作用力fx,随 驱动力增加,先增加到最大后降低。制动时,一直下 降到0后为负值。 5、表征瞬态响应品质好坏参数那些:1、横摆角速度 wr波动时的固有频率w0(w0值应高些为好);2、阻 尼比;3、反应时间T;4、峰值反应时间(达到第一 峰值wr1的时间)。 6、横摆角速度的频率特性:一个线性系统,若输入 为一个正弦函数,则达到稳定状态时的输出也是具有 相同频率的正弦函数,但幅值和相位发生了变化,输 出输入的幅值比为f的函数,幅频特性;相位差也为 f的函数,相频特性,统称为频率特性。 在汽车操纵稳定性中,常以前轮转角或转向盘转角为 输入,汽车横摆角速度为输出的汽车横摆角速度频率 响应特性来表示汽车的动态特性。 幅频特性:反映驾驶员以不同频率输入指令时,汽车 执行驾驶员指令的失真程度。 相频特性:放映了汽车横摆角速度滞后于转向盘的失 真程度。 7、车厢侧倾轴线:车厢相对地面转动时的瞬时轴线。 侧倾中心:该轴线通过车厢在前方轴处的横截面上的 瞬时转动中心,这两个瞬时中心称为侧偏中心。 车厢侧倾角:车厢在侧向力作用下绕侧倾轴线的转 角。侧倾角的数值影响到汽车的横摆角速度稳态响应 与横摆角速度瞬态响应。 侧倾力矩组成:1、悬挂质量离心力引起的侧倾力矩。 2、侧倾后,悬挂质量重力引起的侧倾力矩 3、独立 悬架中,非悬挂质量的离心力引起的侧偏力矩。 8、分析车厢侧倾是由于载荷在左右车轮重新分配对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曲线行驶时由于侧倾力矩的 作用,垂直载荷在左右车轮上是不相等的,这将影响 轮胎的侧偏特性。在侧向力作用下,若汽车前轴左右 车轮垂直载荷变动量较大,汽车趋于增加不足转向 量;若后轴左右车轮垂直载荷变动量较大,汽车趋于 减少不足转向量。 9、汽车的车厢侧倾时,由于悬架的结构形式不同, 车轮外倾角变化情况:1、保持不变2、沿地面侧向 反作用力作用方向侧倾3、沿地面侧向反作用力作用 方向的相反方向侧倾。 10、汽车侧翻: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绕某纵轴线转动 90度或更大角度以至车身与地面相接触的一种极度 危险的侧向运动。 侧翻类型:1、曲线运动引起的侧翻2、绊倒侧翻。 11、汽车操纵稳定性评价的五个参数:1、频率为0 时的幅值比,即稳态增益。2、共振峰频率,值越高, 操纵稳定性越好。3、共振时的增幅比,其值应小些。 4、f=0.1hz时的相位滞后角。 5、f=0.6hz时的相位 滞后角。 第六章 1、汽车的平顺性:保持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振 动和冲击环境对乘员舒适性的影响在一定界限之内。 评价指标:乘员的主观感觉的舒适性。 评述性评价方法:1、当振动波形峰值系数小于九时, 加权加速度时间历程的峰值/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 用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来评价振动对人体舒适性和 健康的影响。2、振动波形峰值系数大于九,用4次 方和根值方法评价。 2、进行舒适性评价标准规定有哪些输入点和轴向振 动:座椅支承面出输入点:三个方向线振动、三个方 向角振动;座椅靠背和脚支承面两个输入点:各三个 方向线振动。总共:三个输入点、12个轴向振动。 3、人体对垂直振动的敏感频率区域:4—12.5HZ、对 水平振动的敏感频率区域0.5—2HZ。 4、路面不平度函数定义:通常把路面相对基准平面 的高度q,沿道路走向长度i的变化q(i),称为路面 纵断面曲线或路面不平度函数。 5、平顺性主要讨论的自由度是什么:座椅支撑面处 输入点三个方向的线振动。 6、分析阻尼系数及频率比对幅频特性的影响: 低频段(0—0.75):在这一频段,{z/q}略大于1, 不呈现明显的动态特性,阻尼比对这一频段的影响不 大。 共振段(0.75—跟2):在这一频段,{z/q}出现峰值, 将输入位移放大,加大阻尼比可使共振峰明显下降。 高频段(大于跟2):在 =跟2,时{z/q}=1.与阻尼比 无关,在频率比大于跟2时,{z/q}<1,对输入位移起 衰减作用,阻尼比减小对减振有利。 1、汽车的通用性(越野性):它能以足够高的平均速 度通过各种坏路和无路地带(如:松软地面、凹凸不 平地面等)及各种障碍(如陡坡、侧坡、壕沟、台阶、 灌木丛、水障等)的能力。 2、汽车支撑通用性的评价指标:牵引系数、牵引效 率、燃油利用指数 3、汽车通用性的几何参数:最小离地间隙h、纵向 通过角β、接近角、离去角、最小拐弯直径、转弯通 道圆。

汽车理论(二)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汽车使用性能:汽车能够适用各种使用条件,以最高效率、最低消耗、安全可靠地完成运输工作的能力。 2、滚动阻力系数:车轮在等速平路行驶时滚动时所需之推力与车轮负荷之比。 3、滑移率:在车轮运动中滑动成分所占的比例。 4、制动器制动力:在轮胎周缘克服制动器摩擦力矩所需的力。 5、侧向力系数: 6、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稳态横摆角速度与前轮转角之比。 7、汽车的动力因数:是剩余牵引力(总牵引力减空气阻力)和汽车总重之比: 8、附着椭圆:驱动力或制动力在不同侧偏角条件下的曲线包络线接近于椭圆,称为附着椭圆。 9、汽车前或后轮(总)侧偏角:包括1)考虑到垂直载荷与外倾角变动等因素的弹性侧偏角;2)侧倾转向角;3)变形转向角。 10、回正力矩:是使转向车轮恢复到直线行驶的主要恢复力矩之一,它是由接地面内分布的微元侧反向力产生的。 11侧偏力和轮胎的侧偏现象:侧偏力: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路面的侧向倾斜、侧向风或曲线行驶时的离心力等的 作用,车轮中心沿轮胎坐标系Y轴方向有侧向力FY,相应地在地面上产生地面侧向反作 用力FY,FY即侧偏力。侧偏现象:当车轮有侧向弹性时,即使地面侧向反作用力FY 没有达到附着极限,车轮行驶方向也将偏离车轮平面cc,这就是轮胎的侧偏现象。 12轮胎坐标系:为了讨论轮胎的力学特性,需要建立一个轮胎坐标系。规定如下:垂直车轮旋转轴线的轮胎中分平面称为车轮平面。坐标系的原点O 为车轮平面和地平面的交线与车轮旋转轴线在地平面上投影线的交点。车轮平面与地平面的交线取为X 轴,规定向前为正。Z 轴与地面垂直,规定指向上方为正。Y 轴在地面上,规定面向车轮前进方向时,指向左方为正。 13.侧倾转向:在侧向力作用下车厢发生侧倾,由车厢侧倾所引起的前转向轮绕主销的转动,后轮绕垂直地面轴线的转动,即车轮转向角的变动,称为侧倾转向 14.悬架的侧倾角刚度:指侧倾时(车轮保持在地面上),单位车厢转角下,悬架系统给车厢的总弹性恢复力偶矩。T 为悬架系统作用于车厢的总弹性恢复力偶矩;φr为车厢转角。可以通过悬架的线刚度或等效弹簧来计算悬架的侧倾角刚度。 15.横摆角速度频率响应特性:在分析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时,常以前轮转角δ或转向盘转角δsw为输入,汽车横摆角速度ωr为输出,来表征汽车的动特性。横摆角速度频率响应特性包括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16.悬挂质量分配系数:y为车身绕横轴y 的回转半径,a、b 为车身质量至前、后轴的距离。大部分汽车ε=0.8~1.2 . 17.侧偏刚度k:FY ?α曲线在α=0°处的斜率称为侧偏刚度k,单位为N/rad . FY =kα . 18.高宽比:以百分数表示的轮胎断面高H与轮胎断面宽B 之比100% HB×叫高宽比,又叫扁平率。 19.滑水现象:在一定车速下,汽车经过有积水层的路面时,轮胎将完全漂浮在水膜上面而与路面毫不接触,滑动附着系数?s ≈0,侧偏力完全丧失,方向盘和刹车会完全不起作用是一种极度危险的状态。此即滑水现象。 20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指驾驶员在不感到过分紧张、疲劳的条件下,汽车能遵循驾驶员通过转向系及转向车轮给定的方向行驶,且当遭遇外界干扰时,汽车能抵抗干扰而保持稳定行驶的能力。

游泳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游泳规则与裁判法(发令/计时/检录/终点/宣告) 游泳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一、发令 (一)发令员职责 1、发令员应站在游泳池的侧面,离出发池端5米以内处发令。发令时能使运动员和计时员听到或看到出发信号。 2、发令员有权管理由总裁判发出手势信号后至比赛开始的运动员。 3、发令员有权判定运动员出发时是否犯规,如取消运动员比赛资格或录取资格,须经总裁判同意。 4、当发现运动员延误比赛、蓄意不服从命令或在出发时有任何犯规行为,发令员应向总裁判报告。总裁判有权取消该运动员的比赛资格。 (二)出发的规定 1、自由泳、蛙泳、蝶泳、个人混合泳及自由泳接力的比赛,必须从出发台出发。当总裁判发出长哨声信号后,运动员应站到出发台上;当发令员发出“各就位”的口令后,运动员应至少有一只脚置于出发台的前沿,立即做好出发姿势。当所有运动员都处于静止状态时,发令员发出“出发信号”。 2、仰泳比赛、混合泳接力的第1棒比赛,必须从水中出发。当总裁判发出第一声长哨声信号后,运动员应立即下水;当总裁判发出第二声长哨声信号后,运动员应迅速游回池端;当所有运动员都做好出发准备时,发令员发出“各就位”的口令;当所有运动员都处于静止状态时,发令员发出“出发信号”。 3、在50米池进行50米项目的比赛,在哪一端出发,应根据组委会的决定执行,并在赛前通知运动员。 (三)出发犯规的判罚规定 1、任何运动员如在“出发信号”发出前出发,应判犯规。如果在“出发信号”发出后发现运动员抢跳,应继续比赛,在该组比赛结束后取消抢跳运动员的录取资格。如果在“出发信号”发出前发现运动员抢跳,则不再发“出发信号”,取消抢跳运动员比赛资格后,总裁判以长哨声(仰泳为第二声长哨)开始重新组织其余运动员出发。 2、因裁判员的失误或器材失灵而导致运动员抢跳时,发令员应将运动员召回重新出发,不作为抢跳犯规。 (四)发令工作注意事项 发令工作对各裁判组和对运动员创造优异成绩都有直接关系。发令员应具有较高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1、准备好发令器材,熟悉使用方法。 2、深入现场了解场地和运动员技术,研究并统一发令的要领和尺度。 3、与计时组配合进行裁判实习,使计时员熟悉发令员的口令,掌握好开、停表技术。

车辆工程汽车理论余志生重要总结

一、名词解释 1.汽车的动力性:汽车的动力性系指汽车在良好的路面上直线行驶时由汽车受到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 3.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在保证动力性的条件下,汽车以尽量少的燃油消耗量经济行驶的能力,称作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4.汽车百公里燃油消耗量:在一定运行工况下汽车每行驶一百公里所消耗燃油的升数Qs (L/100km )。 5.汽车的制动性:汽车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内停车且维持行驶方向稳定性和在下长坡时能维持 一定车速的能力,成为汽车的制动性。(还包括对已停驶的汽车,特别是在坡道上已停驶的汽车,特别是在坡道上已停驶的汽车,可使其可靠地驻留原地不动的驻车制动性能)。 6.汽车曲线行驶的时域响应:汽车曲线行驶的时域响应系指汽车在转向盘输入或外界侧向干扰输入下的侧向运动响应。 7.地面制动力:汽车制动时受到与行驶方向相反、由地面提供的外力,称为地面制动力。 8. 轮胎的侧偏现象:有侧向弹性的车轮,在侧偏力的作用下滚动时,即使侧偏力没有达到 附着极限,车轮行驶方向亦将偏离车轮平面,这就是弹性轮胎的测偏现象。 9.转向盘力特性:转向盘力随汽车运动状况而变化的规律称为转向盘力特性。 10.汽车曲线运动引起的侧翻:指汽车在道路(包括侧向坡道)上行驶时,由于汽车的侧向 加速度超过一定限值,使得汽车内侧车轮的垂直反力为零而引起的侧翻。 11.车辆的挂钩牵引力:车辆的土壤推力Fx 与土壤阻力Fr 之差,称为挂钩牵引力,是表征汽车通过性的主要参数。 12.汽车通过性的几何参数:与间隙失效有关的汽车整车几何尺寸,称为汽车通过性的几何参数。这些参数包括最小离地间隙、纵向通过角、接近角、离去角、最小转弯直径等。 13. 汽车侧翻:汽车侧翻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绕其纵轴线转动90 度或更大的角度,以至 车身与地面相接触的一种极其危险的侧向运动。 9.汽车的通过性(越野性):汽车的通过性(越野性)是指它能以足够高的平均车速通过各种坏路和无路地带(如松软地面、凹凸不平地面等)及各种障碍(如陡坡、侧坡、壕沟、台阶、灌木丛、水障等)的能力。 10.土壤推力:在驱动力作用下,由地面剪切变形而产生的反力作用在车轮上,称为土壤推力。 1.汽车的后备功率:汽车在良好水平路面上以某一速度等速行驶时,发动机能发出的最大功率与汽车的阻力功率之差,成为汽车在该车速时的后备功率。 3.无级变速器的调节特性:在同一屮的道路上,不同车速 时,无级变速器应有的i值连成曲线便得无级变速器的调节特性。 4.汽车多工况百公里燃油消耗量:(1)循环行驶试验工况,模拟实际汽车运行状况的试 验工况,它规定了车速-时间行驶规范。(2)多工况百公里燃油消耗量,在规定的循环行驶试 验工况下,测得的汽车百公里燃油消耗量。 23. 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是一个两轮摩托车模型。由前后两个有侧向弹性的轮胎支撑于地面、具有侧向及横摆运动二自由度。 24. 转向灵敏度:(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稳态的横摆角速度与前轮转角之比, 是分析稳态转向特性的基础。 二、填空 1.影响汽车驱动力的因素主要有发动机输出转矩、传动系变速器和主减速器等的传动比、传动效率和车轮半径。 2.滚动阻力系数与路面的种类、行驶车速以及轮胎的构造、材料、气压等有关。 11.驱动轮的附着率是表明汽车附着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汽车驱动轮在不滑转工况下充分 发挥驱动力作用所要求的最低地面附着系数。

人生与人心尔雅满分答案

++++++++++++++++++++++++++++++++++++++++++++++++++++++++++++++++++++++++++++++ 大学之“大”,何“大”之有? 1 在本课程中,超一流人之间比的是(D)。 A、财富与名望 B、气质与文化 C、成功与前途 D、胸襟与气度 2 “大学”,究其实质要培养的是(C)。 A、大学问 B、大人脉 C、“大人” D、大能耐 3 “仪式”的意义不在于(D)。 A、昭告天下 B、昭告自我 C、自我内心的确认 D、形式的完满 4 一个大学的兴起往往能带动周边的经济文化的发展。(√)

5 大学之为大学,最主要是因为它规模大、面积大。(×)1.2什么是完整的“大人”? 1 以下与人的“成熟”没有必然联系的要素是(C)。 A、身体 B、精神 C、教育 D、心理 2 课程中所指的“大人”意味着18岁以上的人。(×) 3 人的成熟度与其年龄成正比。(×) 成熟的含义 1 根据课程,哪一个不是成熟之人的评判标准?(B) A、自由之精神 B、阅历之丰富 C、独立之人格 D、责任之担当 2

对于每一个人而言,根本的“成熟”意味着(A)。 A、精神的成熟 B、身体的成熟 C、头脑的成熟 D、社会地位的确立 3 “衰”和“老”一定是同步的。(×) 何为“自由”? 1 据课程,自由的三大要素不包括(C)。 A、清醒的自知 B、勇敢的选择 C、独特的存在方式 D、无悔的担当 2 选择总是艰难的,因为选择总是一种(A)。 A、同类中的取舍 B、异类中的取舍 C、好与坏的取舍 D、欢乐与悲伤的取舍 3 标新立异是自由的表现之一。(×)

汽车理论全部答案

1、汽车行驶速度() A:与发动机转速、车轮半径和传动系传动比成正比 B:与发动机转速和车轮半径成正比,与传动系传动比成反比C:与发动机转速和传动系传动比成正比,与车轮半径成反比D:与发动机转速成正比,与车轮半径和传动系传动比成反比批阅:选择答案:B 正确答案:B 2、评价汽车动力性的指标是( ) A:汽车的最高车速、加速时间和汽车能爬上的最大坡度 B:汽车的最高车速、加速时间和传动系最大传动比 C:汽车的最高车速、加速时间和传动系最小传动比 D:汽车的最高车速、加速时间和最大驱动力 批阅:选择答案:A 正确答案:A 3、确定汽车传动系的最大传动比时,需要考虑() A:汽车的最大爬坡度、最低稳定车速和附着率 B:汽车的最大爬坡度、最高车速和附着率 C:汽车的最大爬坡度、最低稳定车速和最高车速 D:汽车的加速时间、最高车速和附着率 批阅:选择答案:A 正确答案:A 4、汽车的质量利用系数是指()。 A:汽车整备质量与总质量之比 B:汽车装载质量与总质量之比 C:汽车装载质量与整备质量之比 D:汽车整备质量与装载质量之比 批阅:选择答案:C 正确答案:C 5、汽车行驶时,空气阻力所消耗的功率()。 A:与迎风面积和车速成正比 B:与迎风面积的3次方和车速成正比 C:与迎风面积和车速的3次方成正比 D:与迎风面积的3次方和车速的3次方成正比 批阅:选择答案:C 正确答案:C 6、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是() A:驱动轮的地面切向反作用力大于等于附着力 B:驱动轮的地面切向反作用力大于附着力 C:驱动轮的地面切向反作用力小于等于附着力 D:驱动轮的地面切向反作用力小于附着力 批阅:选择答案:C 正确答案:C 7、汽车制动性的评价主要包括()

游泳二级裁判规范标准答案

游泳二级裁判试题(第一套)正确答案 系级班姓名成绩 一、是非题(对划“+”,错划“—”,每题2分,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检录员在每项比赛前15分钟第一次点名,第二次点名后(比赛前约3~4 分钟),即将是运动员带入侯赛室等候比赛。 2、总裁判每场比赛前10分钟集合全体裁判员,赛前3~5分钟带领裁判员入场。 3、技术检查员发现运动员犯规,应及时向执行总裁判作出有关手势填写检查表交总裁判。 4、发令员有权管理由总裁判发出手势信号后至比赛开始的运动员。 5、转身检查员负责检查运动员从出发和出发后入水至第一次划水动作结束和转身是否符合规则(从触壁前最后一个手臂动作开始至转身完成后第一次手臂动作止)。 6、计时长得计时表作为检查、校对或填充之用。每组比赛完毕,收集各泳道的比赛卡,必要时查看计时员的计时表,核对比赛成绩。与终点长核对名次后,交总裁判审查。 7、根据规则中的规定,总裁判的职责是严肃、认真、公正、准确地进行工作,保证规程和规则的正确执行。 8、在个人混合泳和混合泳接力项目比赛时,在完成仰泳转蛙泳的过程中,运动员在肩转动超过垂直面之前必须呈仰泳式触及池壁。 9、计时长应于比赛前检查计时表是否准确可用,每小时误差不得超过0.10 。 10、检录工作是赛前负责点名并带领运动员入场按计划准时进行的重要计划。 11、编排记录裁判员将全部项目分组和泳道安排完以后,按竞赛日程表整理各项、组卡反复核对后制成竞赛分组表,将整理好的各场卡片由编排记录处保管,赛前交检录处。 12、编排记录员于比赛前,根据规则、规程、报名单、大会日程及有关材料,编制次序册。 13、转身检查员在发现运动员犯规后,应及时填写检查表交转身检查长。

汽车理论重点

汽车理论 第一章汽车的动力性 汽车的动力性是指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直线行驶时由汽车受到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 1.1 汽车的动力性指标 汽车动力性主要由汽车的最高车速、加速时间和最大的爬坡度三个指标来评定。 一.最高车速 汽车的最高车速是指汽车在无风的条件下,在水平、良好的路面(混凝土或沥青)上所能达到的最高行驶速度。以符号uamax表示,单位为km/h。 二.汽车的加速时间 汽车的加速时间t反映汽车的加速能力。常用汽车原地起步加速时间与超车加速时间来表明。 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在无风的条件下,由停车状态起步后以最大加速强度连续换到最高档后,到某一预定的距离或车速所需的时间。预定距离常用400m 或1000m,预定车速常用100km/h或80km/h。 超车加速时间:在无风的条件下,用最高档或次高档,由一预定车速全力加速到某一高速所需的时间。没有一致的规定,多用由30km/h或40km/h加速到某一高速。 三.最大爬坡度 汽车的最大爬坡度imax反映汽车的爬坡能力。是指汽车在满载(或某一载质量)无风的条件下,在良好的路面上以最低前进档所能爬的最大坡度。 一般越野车imax可达60%即31°左右。 一些国家还规定汽车在常遇的坡道上能以一定的速度行驶来表明汽车的爬坡能力。如要求单车在3%的坡度上能以60km/h的车速行驶。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确定汽车的动力性,首先要分析沿行驶方向作用于汽车的各种外力,即驱动力与行驶阻力。根据这些力的关系,建立汽车行使方程式,就可以估算汽车的最高车速,加速度和最大爬坡度. 汽车的行驶方程式为: 汽车的驱动力

如图1-2。作用在驱动轮上的转矩Tt,对地面作用一圆周力F0,此时地面对驱动轮的反作用力Ft,即是驱动汽车行驶的外力,定义为汽车的驱动力。 Ft = Tt / r 驱动力公式 若以Ttq表示发动机的输出扭矩,ig表示变速器的传动比,i0表示主减速器的传动比,ηT表示传动系的机械效率,则作用在驱动轮上的转矩Tt为 Tt=Ttqigi0ηT (Nm) Ft= Ttqigi0ηT /r (N) 由上式可知,汽车的驱动力Ft与发动机转矩、传动系机械效率和传动比及车轮半径有关。 (一).发动机的转矩 在进行汽车动力估算时,发动机的转矩和功率一般利用在稳定工况下由发动机台架试验测定的使用外特性曲线求得。 发动机特性曲线: 发动机外特性曲线:如图1-3 使用外特性曲线: 在缺少试验数据时,可用近似公式来估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