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班组长安全培训考试题库

四季度班组长安全培训考试题库
四季度班组长安全培训考试题库

2008年四季度班组长安全培训考试题库

一、填空题:(40题)

1. 安全生产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答案:综合治理

2. 安全生产的五要素是()、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答案:安

全文化

3. 多米诺骨牌”理论中,第五块骨牌的含义是()。答案:造成伤害

4. 1936年由美国人海因里希提出了事故因果连锁理论,该理论称为“()”理论。答案:

多米诺骨牌

5. 能量的种类有许多,人受到伤害都可以归结为一种或若干种能量发生了()。答案:

异常转移

6. 防止能量异常转移的有效措施是对能量进行()。答案:屏蔽

7. ()能量异常转移的有效措施是对能量进行屏蔽。答案:防止

8. 防止能量()的有效措施是对能量进行屏蔽。答案:异常转移

9. 如果由于某种原因能量失去了控制,发生了异常或意外的(),则称发生了事故。

答案:释放

10. ()是一些防止人体与能量接触的物体。答案:屏障

11. 利用安全电压设备;降低设备的运转速度;限制露天矿爆破作业装药量等是()能

量的做法。答案:限制

12. 例如:采用减振装置吸收冲击能量;使用防坠落安全网等是用来降低能量()速度

答案:释放

13. 利用道路交通的信号灯、冲压设备的防护装置是从时间和空间上将人与能量()的做

法。答案:隔离

14. 防火采用通风系统控制易燃易爆气体的浓度等。本途径有设计、评估、阻燃、()

和报警。答案:安全间距

15. 燃烧是有条件的,它必须是同时具备:可燃物,(燃物)和着火源。答案:氧化剂或助17.流过人体的()会产生热效应和化学效应。答案:电流

16. 流过人体的电流会产生()效应和化学效应。答案:热

17.流过人体的()会产生热效应和化学效应。答案:电流

18. 发生形形色色各类事故,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物的不安全状态、工作环境

的不良、管理的缺陷。答案:人的不安全行为

19. ()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因素。答案:人

20. 环境不良影响人的行为和对设备产生不良作用,是导致事故的()。答案:重要因素

21. 案例教育是一种既可以纠正员工对安全错误的(),<侥幸、省能、取巧等>,又能使

其掌握安全知识的教育方法。答案:态度

22. 案例教育是在事故发生后,按照()的原则,认真分析原因,深刻吸取教训,

及时制定改进措施,是一副难得的苦口良药,有助于安全生产向好的方面转化。答案:

“四不放过”

23. 所谓()作业,是指在距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答案:

高处

24?作业前,把作业工具放在规定位置,作业后及时清洁作业现场,作业前、后,都要召开“()”,强调作业中的危险点和安全防护要点。答案:安全会

25.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的,应当认定为工伤。答案:事故

伤害

26. 班组危险预知活动是以()为单位的一种群众性的自我安全管理活动,它的活动对

象是寻找作业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答案:班组

27. 危险预知工作步骤是选定项目、作业步骤、组织()分析存在的危险因素、制定措

施、班组长技术人员补充完善和形成作业标准。答案:岗位人员

28. 长期接触生产性粉尘的作业人员,因长期吸人粉尘,使肺内粉尘的积累逐渐增多,当达

到一定数量时即可引发()。答案:尘肺病

29. 由于工艺、技术上的原因,通风和除尘设施无法达到劳动卫生指标要求的有尘作业场所,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防尘口罩、工作服、头盔、呼吸器、眼镜等()防护用品。答案:

个体

30. 长时间接触高声级噪声,除引起职业性()外,还可引发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

心、呕吐、头痛、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失眠等全身性病症。答案:耳聋

31. 高温作业按其气象条件的特点可分为下列3个基本类型:高温强辐射作业、高温高湿作

业和夏季()作业。答案:露天

32. 防止机械伤害产生的()措施:监护,不让人进入;确认,指定专人亲眼确认转动

部件区域内无人;联系,专人联系,全部撤离。答案:组织

33. 安全防护是通过采用安全装置、防护装置或其他手段,对一些机械危险进行预防的安全

技术措施,其目的是防止机器在()时产生各种对人员的接触伤害。答案:运行

34. 漏电保护又称()电流保护。答案:剩余

35. 使用灭火器的方法是拉开保险环,将喷嘴对准火焰(),按下压把,喷射灭火。答案:

根部

36. 班组长安全工作“五看”法包括点名看情绪。交接班看程序。班中看作业。班后看效果。

全程看()。答案:控制

37. 安全工作既要关注(),更要重视过程控制。辨识危险因素,实行标准化作业,要求

我们的管理者必须从过程控制上下大功夫。答案:结果

38. 在“巨轮的沉没”故事中,一人只错一点点,给我们的启示是拒绝犯“()”。答案:

小错误

39. “安全第一”是()论,”预防为主”是方法论。答案:认识

40. 习惯性()行为,大都发生在这样几类人员身上:一是刚入厂的青工,二是有一定

工作经验的老职工,三是胆大妄为的职工,四是法律观念不强的职工。答案:违章

二、判断题:(40题)

1. 班组长的管理工作量相对减少是我们班组安全管理工作目标之一。()(2)

2. 本质安全是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

()(2 )

3. 有心脏病的人严禁从事高处作业。()(2)

4. 安全标志的作用是引起人们对不安全因素的注意,在关键部位设立安全标志可以用来代

替安全操作规程和防护措施。()(x )

5. 安全工作的重心在班组,班组安全工作的关键在班组长。()(2)

6. 从业人员可以边上岗作业边进行上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x )

7.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

戴、使用。()(2)

8. 班组长要贯彻执行公司、厂、工段对安全生产的规定和要求,全面负责本班组的安全生产。

()(2 )

9. 在需要设置安全防护装置的危险点,使用了安全信息提示,可以代替安全防护装置;配

备了手用工具,不能代替安全防护装置。()(x )

10. 道路交通的信号灯;冲压设备的防护装置等是从时间和空间上将人与能量隔离。(V )

11. 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电击可分单相触电、两相触电、跨步电压触电三种情况。

()(X )

12. 当设备发生外壳漏电时,人体接触设备金属外壳所造成的电击称作间接接触电击。(V )

13. 在需要设置安全防护装置的危险点,使用了安全信息提示,可以代替安全防护装置。

()(X )

14.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

戴、使用。

15. 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对危害生命安全

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无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X)

16. 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除了紧急抢救伤员外,要保护好现场,并迅速拨打“ 119”电话。()

(X)

17. 长期吸入高浓度粉尘会引起肺部弥漫性、进行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V )

18. 对高压触电人员应采用拽衣方式使其脱离电源。()(X)

19. 齿轮传动机构传动中,两齿轮开始啮合的部位最危险。()(V )

20. 电焊机的保护接地是用导线将电焊机的外壳与电源零线的干线相接。()(X)

21. 长期吸入高浓度粉尘会引起肺部弥漫性、进行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V )

22. 燃点越低的物品越安全。()(X)

23. 遇湿易燃物品不能露天储存。()(V)

24. 安全帽使用超过规定的限值,或者受到较严重的冲击后,看不到帽体的裂纹,可以继续

使用。()(X)

25. 佩戴的安全帽,要有颏下系带和后帽箍并拴牢,以防帽子滑落与碰掉。()

(V)

26. 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护措施的图形标志是指令标志。()

(V)

27. 工伤医疗待遇是指职工因病进行治疗期间所发生的医疗康复费用,包括住院伙食费等。

()(X)

28.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V)

29. 患职业病的,应当认定为工伤。()(V)

30. 不按规定和要求的方法操作主要有没有用规定的方法使用机械、装置等;使用有缺陷的

机械、工具、用具等;选择机械、装置、工具、用具等有误。()(V)

31. 班组危险预知训练活动要全员参加。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不能一言堂,应让所有组员有

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危险预知活动应在活跃的气氛中进行。()(V)

32. “曲突徙薪”故事告诉我们,安全问题的预防者,其实是优于安全问题的解决者。()

(V)

33. 安全防护装置失效主要有拆掉、移走安全装置;使安全装置不起作用;安全装置调整错

误。()(V)

34. 长期接触生产性粉尘的作业人员,因长期吸人粉尘,使肺内粉尘的积累逐渐增多,当达

到一定数量时即可引发尘肺病。()(V)

35. 采取噪声控制措施后,工作场所的噪声级仍不能达到标准要求,则应采取个人防护措施

和减少接触噪声时间。对流动性、临时性噪声源和不宜采取噪声控制措施的工作场所,主要依靠个体防护用品(耳塞、耳罩等)防护。()(V)

36. 就业前体检或定期体检中发现明显的听觉器官疾病、心血管病、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者

不得参加接触强烈噪声的工作。()(V)

37. 人暑前,对高温作业人员应进行体检,凡有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溃疡病、肺气肿、

肝病、肾病等疾病的人不宜从事高温作业。()(V)

38. 电焊等作业、灯具和炽热物体(达到1200C以上)发射的紫外线,主要通过防护屏蔽(滤紫

外线罩、挡板等)和保护眼睛、皮肤的个人防护用品(防紫外线面罩、眼镜、手套和工作服等)防护。()(V)

39. 机械伤害特征有夹伤、撞伤、切伤、割伤、擦伤、轧伤、卷入、搓伤。()

(V)

防止起重伤害产生的技术措施:检查吊具安全可靠性;天车制动装置、吊钩、钢丝绳安全

可靠;站位距离;身体任何部位不进入吊物下;哨声、手势准确。()(V)

三、单项选择题(40题)

1. 机械上常在防护装置上设置为检修用的可开启的活动门,应使活动门不关闭机器就不能开

动;在机器运转时,活动门一打开机器就停止运转,防护装置活动门的这种功能称为

()答案:A

之间的关系是()。答案:B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