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寄生虫病学课程教学大纲

动物寄生虫病学课程教学大纲
动物寄生虫病学课程教学大纲

《动物寄生虫病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50446

课程名称:动物寄生虫病学

英文名称:Veterinary Parasitology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45。其中理论课学时:30,实验课学时:15。

学分:2.5

适用对象:动物医学专业本科生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动物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兽医病理学、兽医药理学、兽医免疫学、兽医临床诊断学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动物医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是以动物解剖生理、动物生化、动物病理、动物临床诊断等基础课作为基础;在教学中与动物内科学、动物外科及产科病学、动物传染病学、动物防疫检疫法律法规课程密切联系。课程包含了一般生物学和兽医学内容,是以多种学科为其基础的。譬如寄生虫的形态学、分类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等.同时也包括病因学、症状学、病理解剖学、诊断学、治疗学、药理药物学和免疫学等方面的基本内容。

兽医寄生虫病学是预防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重要的兽医临床学科。是研究动物寄生虫病病原(寄生虫)的生物学、生态学、致病机制、实验诊断、流行规律和防治的科学。从寄生虫进入动物,建立寄生关系,发展为寄生虫病的流行,以及从寄生虫病流行的压缩、控制到终止流行和长期巩固,都是兽医寄生虫学研究探索的领域。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课程性质:

兽医寄生虫病学是高等农业院校动物医学专业的必修课,为专业核心课程。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基本掌握动物寄生虫病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动物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诊断的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重点掌握动物寄生虫病的预防措施、病原体形态与识别及检疫要点。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熟悉掌握常见寄生虫病的病原体形态特征、病原生活史、疾病流行规律、致病机理、特征性临床症状、诊断技术、治疗和综合防制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使学生了解兽医寄生虫病的免疫机理、免疫诊断和免疫预防等的研究进展,了解寄生虫的分类、科学命名、地理分布等,了解我国兽医寄生虫病的研究现状和取得的成就等。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满足岗位需要,为从事兽医、畜牧兽医工作奠定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总学时50学时,其中理论讲授35学时、课堂实验实习15学时,在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强调用所学的有关基础理论,了解本学科的发展方向,研究方向和手段,掌握动物

寄生虫学和寄生虫病学的系统理论。培养学生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追踪本学科科技发展的能力。既重视基础理论的教学,又要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正确处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素质教育三者的关系,使培养能力和业务素质贯彻教学的始终。充分利用标本、模型、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和电化教学,并充分利用实验室、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技能训练;课堂实习中的关键技能项目可在实践技能训练课中进行强化。

动物寄生虫病学包括总论和各论两个部分,总论部分阐述动物寄生虫学的基本知识、动物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和免疫、动物寄生虫病的诊断及防治的基本原则。各论按寄生虫的分类系统编排,包括动物蠕虫病学、动物蜘蛛昆虫病学、动物原虫病学等三个方面。在每个疾病中又分为通性、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和其它寄生虫病三个方面。大纲中所列疾病均为常发多见的动物寄生虫病。

第一章总论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寄生生活的概念、寄生虫及宿主的类型、相互关系以及寄生虫的分类原则

2.掌握寄生虫病发生的条件和流行特点,基本掌握寄生虫病免疫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3.掌握寄生虫病诊断方法,对动物及其产品进行疫病检查,防止寄生虫病的发生和传播;掌握寄生虫病防制的基本原则,对动物寄生虫病进行预防、控制。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寄生虫与宿主

1.主要内容

⑴寄生现象

⑵寄生虫与宿主的类型

⑶寄生虫的生活史及对寄生生活的适应

⑷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⑴生物间相互关系的类型:自立生活,共生生活,共栖生活,寄生生活及宿主与寄

生虫的概念。

⑵寄生生活对寄生虫的影响。

⑶寄生虫的生活史

⑷寄生虫的类型:专性寄生虫与兼性寄生虫;同宿主寄生虫与异宿主寄生虫;暂时

性寄生虫与固定性寄生虫;外寄生虫与内寄生虫。

⑸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夺取营养;机械损伤;带入其他病原体;毒素作用。

⑹宿主对寄生虫的作用。

⑺寄生虫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结果:完全清除、带虫免疫、机体发病。

第二节寄生虫的分类与命名

1.主要内容

⑴寄生虫的分类

⑵寄生虫的命名规则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寄生虫分类的基本原则。

寄生虫和寄生虫病的命名。

第三节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

1.主要内容

⑴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⑵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

⑶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⑴概念:寄生虫病流行病学。

⑵流行病学的内容:感染来源及感染途径;易感宿主;中间宿主与传播媒介;地理分布和季节动态;病程和流行特点;自然疫源地。

⑶影响流行的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第四节寄生虫的免疫学

1.主要内容

⑴寄生虫抗原

⑵寄生虫的免疫类型

⑶寄生虫的免疫逃避

⑷寄生虫感染的变态反应

⑸寄生虫免疫的应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⑴寄生虫病免疫反应的概念:

⑵免疫的类型:先天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⑶获得性免疫的效应机制。

⑷寄生虫性变态反应。

⑸免疫逃避:抗原变异,抗原伪装,破坏免疫,部位阻隔。

⑹免疫的实际应用:免疫接种,免疫学诊断。

第五节寄生虫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1.主要内容

⑴动物寄生虫病的诊断

⑵动物寄生虫病的防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⑴寄生虫病诊断的基本原则:①流行病学调查。②临诊检查。③实验室诊断:病原学诊断,免疫学诊断。④寄生虫学剖检。⑤药物诊断。

⑵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①消除感染源:动物驱虫,保虫宿主,加强卫生检验,外界环境除虫。

②阻断传播途径:轮牧,消灭中间宿主和传播媒介。

③提高动物自身的低抗力:全价饲养,饲养卫生,保护幼年动物,免疫接种。

④防治动物寄生虫病在公共卫生上的意义:防止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传播,保证人

体健康;保证畜牧业发展和提高畜产品质量;维护动物性食品及畜产品进口的安全及出口信誉。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分组讨论

第二章动物蠕虫病学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吸虫、线虫、绦虫病的分类;基本掌握其发育史,为预防工作奠定基础;掌握我省流行的人畜共患蠕虫病和政府规定检疫的蠕虫病的流行病学、病理变化、

诊断;重点掌握吸虫、绦虫、线虫的病原体形态与识别、检疫要点和检疫后处理,

培养学生识别虫体、防疫检疫的素质和能力。

2.基本掌握棘头虫的一般构造和发育史,掌握猪巨吻棘头虫病的病原体识别、病理变化、检疫要点和预防措施。培养学生识别虫体、防疫检疫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论

主要内容

⑴蠕虫的形态结构与类群

⑵动物蠕虫病的特征

第二节动物吸虫病

1.主要内容

⑴吸虫的形态、发育与分类

⑵片形科吸虫病

⑶前后盘类吸虫病

⑷双腔科吸虫病

⑸分体科吸虫病

⑹后睾科吸虫病

⑺并殖科吸虫病

⑻背孔科吸虫病

⑼前殖科吸虫病

⑽环肠科吸虫病

⑾棘口科吸虫病

⑿嗜眼科吸虫病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人与动物共患吸虫病:肝片吸虫病、并殖吸虫病、支睾吸虫病、阔盘吸虫病、歧腔吸虫病、日本分体吸虫病、东毕吸虫病。

第三节动物绦虫病

1.主要内容

⑴绦虫的形态、发育及分类

⑵绦虫蚴病

⑶裸头科绦虫病

⑷戴文科绦虫病

⑸膜壳科绦虫病

⑹孟氏迭宫绦虫病

⑺复孔绦虫病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⑴人与动物共患绦虫病:猪囊尾蚴病、牛囊尾蚴病、多头蚴病、棘球蚴病、裂头蚴

病。

⑵其它绦虫病:细颈囊尾蚴病、反刍兽绦虫病、禽绦虫病、肉食兽绦虫病

第四节动物线虫病

1.主要内容

⑴人与动物共患线虫病:旋毛虫病

⑵其它线虫病:猪蛔虫病、禽蛔虫病、鸡异刺线虫病、牛羊消化道圆形线虫病、丝

虫病、牛羊肺线虫病

第五节棘头虫病

⑴棘头虫的形态、发育与分类

⑵猪棘头虫病

⑶鸭棘头虫病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人畜共患棘头虫病:猪巨吻棘头虫病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实验一:蠕虫学粪便检查

实验二:动物寄生虫病学录象(一)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结合实践操作、分组讨论

第三章兽医节肢动物学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昆虫病的分类,基本掌握发育史,为昆虫病预防奠定基础。掌握蜱螨及昆虫的病原体识别、病理变化、检疫要点和检疫后处理。培养学生识别虫体、防疫检疫的素质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论

1.主要内容

⑴节肢动物的形态和发育特征

⑵兽医节肢动物的分类

⑶兽医节肢动物对畜、禽及经济动物的危害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节肢动物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及分类

第二节动物蜱、螨病

1.主要内容

⑴硬蜱病

⑵软蜱病

⑶疥螨病

⑷背肛螨病

⑸膝螨病

⑹痒螨病

⑺足螨病

⑻耳痒螨病

⑼蠕形螨病

⑽禽类的其他螨病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硬蜱、软蜱、疥螨病、痒螨病

第三节动物昆虫病

1. 主要内容

⑴蝇蛆病

⑵吸血昆虫

⑶蚤

⑷虱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牛皮蝇幼虫病、羊狂蝇幼虫病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实验三:兽医节肢动物形态观察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结合实践操作、观看录象及分组讨论

第四章动物原虫病学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政府规定检疫的鞭毛虫病、梨形虫病和孢子虫病的流行病学、病理变化和诊断;

重点掌握其病原体识别、检疫要点和检疫后的处理及预防措施,培养学生识别虫体、防疫检疫的素质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论

1.主要内容

⑴原虫的形态与生物学

⑵原虫的生殖方式

⑶原虫的分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动物原虫病的内容。原虫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分类

第二节动物鞭毛虫病

1.主要内容

⑴伊氏锥虫病

⑵组织滴虫病

⑶鸽毛滴虫病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⑴鞭毛虫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分类

⑵人畜共患鞭毛虫病:利氏曼病

⑶其他鞭毛虫病:伊氏锥虫病、毛滴虫病、马媾疫

第三节动物梨形虫病

⑴巴贝斯虫病

⑵泰勒虫病

第四节孢子虫病

1. 主要内容

⑴球虫病

⑵隐孢子虫病

⑶弓形虫病

⑷肉孢子虫病

⑸鸡住白细胞虫病

⑹鸽血变原虫病

⑺卡氏肺孢子虫病

⑻新孢子虫病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⑴人畜共患孢子虫病:弓形虫病、住肉孢子虫病

⑵其他孢子虫病:鸡球虫病,兔球虫病

第五节其他原虫病

1. 兔脑原虫病

2. 结肠小袋纤毛虫病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实验四:原虫虫体形态观察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结合实践操作、观看录象及分组讨论

第五章各类家养动物的主要寄生虫病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各种家养动物的主要寄生虫病类型、临床表现、流行病学以及临床常用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二)教学内容

综合前几章内容,讲述家养动物(如猪、牛、羊、马属动物、猫、犬及禽等)的主

要寄生虫病及各自的流行特征。

(三)实践教学与课后练习

实验五:观看录象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结合实践操作、观看录象及分组讨论

六、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教材

杨光友.动物寄生虫病学(第二版).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02

参考书目

1. 孔繁瑶主编.家畜寄生虫学(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7

2. 赵辉元主编.畜禽寄生虫与防制学.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3. 宁长申主编.畜禽寄生虫病学.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5

4. 朱兴全主编.小动物寄生虫病学.广州:广东省科技出版社,2006.02。

5. 李国清主编.兽医寄生虫学.广州:广州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参考网站

(1) Ohio大学寄生虫学图片资源网站提供多种寄生虫图像、生活史及分布。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b715572074.html,/~parasite/images.html

(2) 疾病控制中心寄生虫图片资源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b715572074.html,/DPDx/HTML/Image_Library.htm

(3) 寄生虫多媒体信息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b715572074.html,/parasitology/

(4) The Parasitology Images List 提供多种寄生虫数字图像,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b715572074.html,.au/LIFESCI/darben/paramast.htm

(5) The Daphnia-Parasite Picture Gallery

网址:http://www.unibas.ch/dib/zoologie/ebert/hostpara/index.html

(6) Atlas of medical Parasitology

网址:http://www.cdfound.to.it/

(7) Molecular and Biochemical Parasitology

网址:http://www.elsevier.nl/inca/publications/store/5/0/6/0/8/6/index.htm

(8) Acta Tropica 部分可提供全文,

网址:http://www.elsevier.nl/inca/publications/store/5/0/6/0/4/3/index.htm

(9)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Parasitology

网址:http://www.elsevier.nl/inca/publications/store/3/5/3/index.htt

(10)Parasitology International

网址:http://www.elsevier.nl/inca/publications/store/6/0/0/1/1/1/index.htt

(11) Exp Parasitology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b715572074.html,/ep/

(12) Parasite immunology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b715572074.html,/~cgilib/jnlpage.bin?Journal=PIMM&File=PIMM&Page=aims (13) Parasitology today(Trends in Parasitology)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b715572074.html,/journals/list/latest?jcode=pt

(14)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b715572074.html,/yxqk/111a/S0132.htm

(15) 疟原虫周刊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b715572074.html,/lm.html

(16) 热带医学和寄生虫学年鉴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b715572074.html,/lstm/annalshome.html

(17) 热带儿科学年鉴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b715572074.html,/lstm/atphome.html

(18)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b715572074.html,/periodical/zgrsghbzz/index.htm

(19) 中国农业大学精品课程: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b715572074.html,/jpkc/parasite/index.php?option=com_frontpage&Itemid=1 (20) 美国寄生虫学家学会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b715572074.html,

(21)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b715572074.html,/

(22) WHO疟原虫数据库: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b715572074.html,.au/MalDB-www/who.html

(23) 寄生虫相关期刊:

网址:http://www.sciencekomm.at/both/journals/parasitology.html

(24) 寄生虫的链接网址: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b715572074.html,/parasitology/links

(25) 寄生虫学资源(法国Patuer研究所)

网址:http://pasteur.fr/bio/parasito

(26) 图兰热带医学院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b715572074.html,/

(27) Carlo Dengri 基金和意大利Torino大学医学共同创建寄生虫学图文集

网址:http://194.184.203.91 或者是http://www.mic.ki.se/Diseseases

(28) 欧洲生物信息学研究所寄生虫基因数据库和寄生虫基因研究网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b715572074.html,/parasites/parasite-genome.html

(29) 寄生虫学信息网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b715572074.html,/

(30) Sanger中心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b715572074.html,/Projects/(含原虫、蠕虫及蝇基因组信息,有一系列匹配框可以配合检索。)(31) 弓形虫EST数据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b715572074.html,/ParaDBs/Toxoplasma/index.html

(32)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b715572074.html,/

(33) 医学寄生虫学(哈尔滨医科大学)

网址:http://61.180.241.73/jisheng/index.htm

(34) 中国卫生害虫研究和防制网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b715572074.html,/

(35)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主办)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b715572074.html,/basicm/bysw/index.html

(36) 医学寄生虫学信息网

网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b715572074.html,/parares/resource/jsczy.htm

(37) 山东大学病原生物学天地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b715572074.html,/picture.htm

(38) 亚洲血吸虫病防治与监测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b715572074.html,/C.htm

(39) 病原生物学专业信息网(第四军医大学病原生物学教研室主办)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b715572074.html,/web/etiology/

(40)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b715572074.html,/cnyxqk/111a/s0132.htm

(41)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b715572074.html,/periodical/zgrsghbzz/index.htm

七、其他说明

1. 课程主要以杨光友主编的《动物寄生虫病学》为准,由于课时所限,其中以人畜共患寄生虫

病为讲授重点,其他仅做一般讲授。

2. 第五章(各类家养动物的主要寄生虫病)内容根据其病原不同,分散在第2~3章中各节讲授,

以加深学生对病原和疾病症状表现的印象。

3. 讨论课学时随课时内容不同会有所调整。

大纲修订人:袁朝霞修订日期:2007.10

大纲审定人:田允波审定日期:2007.12.30

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医学寄生虫学》课程教学大纲

《医学寄生虫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医学寄生虫学 授课专业: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 学时与学分:总学时数为47学时(理论课26学时,实验课21学时),3学分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医学寄生虫学(medical parasitology)也称人体寄生虫学(human parasitology),是一门研究与医学有关的寄生虫及其与宿主关系的科学。作为病原生物学重要组成部分,医学寄生虫学是预防医学及临床医学的一门基础课程。 根据本科医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本课程教学应强调三基、加强基础与临床联系,同时介绍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与方法,以启发学生思维、拓宽科研思路及培养创新精神。使学生掌握医学寄生虫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为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打下基础。 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掌握寄生虫生活史、寄生虫对宿主的危害和宿主对寄生虫的反应;掌握寄生虫病的流行和传播及预防和控制的原则。 熟悉寄生虫生活中致病和诊断时期的形态特征。 了解寄生虫的分类学、寄生虫生活史中其它各期基本形态。 基本能力的培养 自学能力的培养:课堂讲授重点和难点,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有关资料,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突出讲课的层次和思路,阐述形态和机能,生态与流行,免疫与致病等容,使学生系统掌握寄生虫学的基本理论以及防治寄生虫病的原理,引导学生把寄生虫的形态与病原学诊断结合,以培养学生的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 基本技能训练:根据寄生虫标本制作和诊断方法的特殊性,强化训练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技能提高操作的熟练程度。掌握病原学诊断、实验流行病学和动物实验等操作技术。了解免疫学诊断技术及高新技术诊断方法。 科学态度和科研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寄生虫的标本观察和实验流行病学、实验动物的实验及其结果分析,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引导学生对实验设计的分析和开展学生业余科研小组活动,体会科研设计的思路,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 专业外语:要求学生掌握人体寄生虫的学名,熟悉主要专业英文词汇。 本大纲适用于我校五年制本科的临床医学(含全科医学方向)、预防医学专业的教学。总学时为47学时(理论课26学时,实验课21学时),2.5学分。 二、理论课教学容及基本要求 总论学时分配:2学时 掌握:寄生关系中的寄生虫与宿主的含义;生活史的含义及其类型、寄生虫类别、宿主类别;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寄生虫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结果;寄生虫感染期(感染阶段)的含义;寄生虫病的流行环节和影响流行的因素。 熟悉:慢性感染、隐性感染、多寄生现象、幼虫移行症及异位寄生的含义;寄生虫感染、

寄生虫学总论复习题答案

总论复习题 一、A型题:每道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每小题1.5分)。1.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主要因素是(B ) A.温度、湿度 B.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C.雨量、光照 D.土壤、水质 E.经济条件、风俗习惯 2.发生幼虫移行症的宿主属于(E ) A.终宿主 B.中间宿主 C.保虫宿主 D.正常宿主 E.转续宿主 3.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是(C ) A.治疗病人 B.治疗带虫者 C.针对流行环节,综合防治 D.消灭保虫宿主 E.保护易感人群 4.所谓偶然寄生虫是指其( B) A.只在取食时侵袭宿主 B.因偶然机会侵入非适宜宿主 C.可营自生生活也可营寄生生活 D.成虫期不一定过寄生生活 E.在宿主体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 5.下列属于偶然寄生虫的是(C ) A.粪类圆线虫 B.蚊 C.棘阿米巴 D.蠕形螨 E.蚤 6.寄生虫的能量来源主要是(D ) A.蛋白质 B.维生素

D.糖 E.无机盐 7.终宿主系指(E ) A.幼虫寄生的宿主 B.童虫寄生的宿主 C.脊椎动物及人 D.有寄生虫虫卵排出的宿主 E.成虫或有性生殖期寄生的宿主 8.带虫者的含义是( C) A.体外有寄生虫寄生的患者 B.体有寄生虫寄生的患者 C.体有寄生虫而无症状者 D.寄生虫病患者 E.感染寄生虫后无症状,又不易用常规方法检获虫体者9.可经胎盘感染的寄生虫有(E ) A.蓝氏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 B.丝虫和旋毛虫 C.血吸虫和并殖吸虫 D.猪带绦虫和牛带绦虫 E.疟原虫和弓形虫 10.带虫免疫常见于( D) A.日本血吸虫感染 B.丝虫感染 C.旋毛形线虫感染 D.疟原虫感染 E.刚地弓形虫感染 11.据估计世界上每年死亡人数最多的寄生虫病是( D) A.血吸虫病 B.丝虫病 C.蛔虫病 D.疟疾 E.阿米巴病 12.不能引起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寄生虫病是( A) A.疟疾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归纳 (1) 2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有些人体寄生虫病可以在人与动物之间自然的传播,这些寄生虫 病称之。 共生:两种生物之间的共同生活方式 片利共生(共栖):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既不获利,也不受害。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互相依存,共同受益,这种关系称为互利共生。 寄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获利,而另一种生物受到损害,这种关系称为寄生。 寄生虫:寄生生活中获得利益的原虫、蠕虫和节肢动物等低等动物。 宿主:在寄生生活中被寄生虫寄生,提供寄生虫营养和居住场所,并受其伤害的人或动物为宿主。 终宿主: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中间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保虫宿主(储存宿主):作为人体寄生虫病传染源的受染哺乳动物。 转续宿主:寄生虫的非正常宿主。 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发育、繁殖的整个过程称为寄生虫的生活史。 感染阶段:寄生虫侵入宿主体内后能继续发育和/或繁殖的发育阶段。 寄生虫:一类失去外界自由生活能力,暂时/永久地寄生在另一生物的体表/体内,获取营养,给被寄生物带来损伤的低等动物 带虫免疫:人体感染某些原虫后,产生一定的保护性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可杀伤体内大部分 原虫,但还不能彻底消灭,体内仍存有少量原虫,并对再感染的原虫有一定抵抗力,无虫体 免疫力消失,这种免疫现象称带虫免疫 带虫者:寄生虫进入人体,可在体内长期生存,把这种人称为带虫者 隐性感染: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感染某些寄生虫后,不出现临床症状,用常规的病原学诊断 方法不易查到病原体,称为隐性感染 夜现周期性:微丝蚴白天滞留在肺毛细血管中,夜晚则出现于外周血液的现象 疫水:疫水是指被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以及寄生虫所污染的,具有传染性的水源 变态:从卵变为成虫要经过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生活习性、行为和本能的一系 列变化的总称。 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 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 伴随免疫:初次感染血吸虫后,体内活成虫产生特异性免疫,对己存在体内的活成虫不起作 用,但可杀伤入侵的早期童虫,这种现象称为伴随免疫 机械性传播: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表或体内,无发育无繁殖(数量/形态不变),虫媒 对病原体只起传递运载作用 生物性传播:病原体必需在一定种类节肢动物体内发育至感染期或(和)繁殖至一定数 量后才能传播给宿主 免疫逃避:在免疫宿主体内寄生的寄生虫可逃避宿主的免疫系统识别,而存活、寄生 旅游者腹泻: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主要寄生于人体的小肠上部,引起腹疼、腹泻和吸收不 良的症状,此病在旅游者中多见 再燃:急性疟疾患者由于治疗不彻底或机体产生了免疫力,大部分红细胞内疟原虫被杀死, 疟疾发作停止。在无新感染的情况下,由于残存的红细胞内的少量疟原虫大量繁殖,再次引 起的发作称再燃,四种疟原虫均可引起再燃

兽医寄生虫病学试题(含答案)

兽医寄生虫病学 A1型题: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下列不属于内寄生虫的是 A.钩虫B.猪带绦虫C.姜片吸虫 D.微小牛蜱E.捻转血矛线虫 2.下列不属于外寄生虫的是 A.软蜱B.华支睾吸虫C.疥螨 D.痒螨E.硬蜱 3.下列寄生虫属于生物源性寄生虫的是 A.日本血吸虫B.猪蛔虫C.仰口线虫D.食道口线虫E.捻转血矛线虫 4.下列寄生虫属于土源性寄生虫的是 A.姜片吸虫B.华支睾吸虫C.猪蛔虫D.莫尼茨绦虫E.前殖吸虫 5.弓形体的终末宿主是 A.犬B.猫C.狼 D.狐E.猪 6.莫尼茨绦虫的中间宿主是 A.蚂蚁B.蜗牛C.蛞蝓 D.地螨E.蚯蚓 7.华支睾吸虫的补充宿主是 A.淡水螺B.剑水蚤C.淡水鱼、虾D.田螺E.地螨 8.不属于寄生虫致病机理的是 A.掠夺宿主营养B.机械性损伤C.虫体毒素和免疫损伤作用 D.败血症E.继发感染 9.犊牛感染牛新蛔虫的途径是 A.经皮肤感染B.经胎盘感染C.接触感染D.自体感染E.经口感染 L0.日本血吸虫对畜禽的感染阶段是 A.尾蚴B.雷蚴C.胞蚴 D.囊蚴E.毛蚴 11.不属于寄生虫病控制措施的是 A.控制感染源B.增加饲养密度C.消灭感染源 D.增强畜禽机体抗病力E.切断传播途径12.对于多数线虫卵及球虫卵囊,实验室常用的检查方法是 A.饱和盐水漂浮液B.水洗沉淀法C.贝尔曼氏幼虫分离法 D.毛蚴孵化法E.麦克马斯特氏虫卵计数法13.猪肾虫病的生前诊断最好用 A.沉淀法检查粪便中的虫卵B.漂浮法检查粪便中的虫卵 C.取尿静置或离心后检查虫卵D.粪便培养法检查幼虫 E.贝尔曼氏幼虫分离法14.不是驱猪蛔虫的药是 A.左旋咪唑B.丙硫咪唑C.硫苯咪唑D.伊维菌素E.贝尼尔 15.猪蛔虫发育过程中,在肝脏中进行()蜕化。A.第一次B.第二次C.第三次 D.第四次E.第五次 16.一种对畜禽线虫和外寄生虫都有良好驱杀效果的药物是 A.丙硫咪唑B.伊维菌素C.左旋咪唑D.球痢灵E.硝氯酚 17.造成雏鸡盲肠球虫病的病原体为 A.柔嫩艾美耳球虫B.巨型艾美耳球虫C.堆形艾美耳球虫 D.毒害艾美耳球虫E.和缓艾美耳球虫18.不是抗鸡球虫的药物是 A.地克珠利B.百球清C.尼卡巴嗪D.马杜拉霉素E.吡喹酮 19.等孢属球虫孢子化卵囊的特征为 A.4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内有2个子孢子 B.2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内有4个子孢子 C.4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内有4个子孢子D.无孢子囊,8个子孢子直接裸露在卵囊内E.无孢子囊,4个子孢子直接裸露在卵囊内20.兔肝球虫病的病原体为 A.穿孔艾美耳球虫B.大型艾美耳球虫C.斯氏艾美耳球虫 D.无残艾美耳球虫E.微小艾美耳球虫21.虫卵椭圆形,呈腰鼓形,两端有栓塞结构,黄褐色的是 A.蛔虫卵B.肺丝虫卵C.毛首线虫卵D.肾虫卵E.结节虫卵 22.鸡的艾美耳球虫的孢子生殖阶段发生在 A.肠上皮B.心血管上皮C.肺泡上皮 D.外界环境E.气管上皮 23.鸡球虫引起鸡严重发病的发育阶段是 A.裂体生殖B.配子生殖C.孢子生殖D.出芽生殖E.接合生殖 24.肝片吸虫的发育史过程为 A.虫卵一毛蚴一尾蚴一成虫B.虫卵一毛蚴一一尾蚴一成虫 C.虫卵一毛蚴一雷蚴一尾蚴一成虫D.虫卵一雷蚴一一胞蚴一尾蚴一成虫 E.虫卵一毛蚴一胞蚴一母、子雷蚴一尾蚴一成虫25.牛、羊的结节虫是指 A.捻转血矛线虫B.食道口线虫C.仰口线虫 D.网尾线虫E.台湾鸟蛇线虫 26.用于驱除牛、羊消化道线虫的药物,可选 A.氯硝柳胺B.硫双二氯酚C.吡喹酮

人体寄生虫学 总结归纳_共4页

(一)在我国能引起肝脏损伤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由哪个阶段造成的? 刚地弓形虫滋养体(速殖子)、、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华枝睾吸虫成虫、日本血吸虫卵、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斯氏狸殖吸虫童虫、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似蚓蛔线虫成虫异位寄生于肝胆管。 (二)在我国能引起肺脏损害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由哪个阶段造成的? 刚地弓形虫滋养体(速殖子)、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卫氏并殖吸虫成虫、日本血吸虫虫卵、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卡氏肺孢子虫滋养体和包囊、旋毛形线虫、钩虫和似蚓蛔线虫幼虫游移至肺。 (三)在我国能引起眼损伤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由哪个阶段造成的? 刚地弓形虫滋养体(速殖子)、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链状带绦虫囊尾蚴、曼氏迭宫绦虫裂 头蚴、蝇蛆、结膜吸吮线虫成虫。 (四)在我国以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寄生虫有哪些?其贫血机制有何不同? 在我国以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寄生虫有钩虫、疟原虫和杜氏利什曼原虫。 钩虫贫血机理①钩虫口囊内有钩齿或板齿咬附、破坏肠粘膜并吸血。②钩虫吸血时,分泌抗凝素,加重血液的丢失。③因钩虫寄生造成人丢失的血量,为吸血量、移位伤口渗血量、咬附点渗血量和偶尔肠粘膜大面积渗血量的总和。每条十二指肠钩口线虫每日所致失血量为0.14~0.4d,而美洲板口线虫为0.01~0.1m1。④钩虫破坏肠粘膜,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加重贫血的发生。⑤宿主全身营养不佳时,虽有少量钩虫寄生,也可出现贫血。 疟原虫贫血机理①疟原虫直接破坏,每完成一个红细胞内裂体增殖周期,就破坏大量红细胞,以恶性疟原虫破坏红细胞为重。②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破坏血细胞的能力增强。③免疫溶血。④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 杜氏利什曼原虫贫血机理①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破坏血细胞能力增强。②免疫溶血。③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 (五)在我国能引起脑部损害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由哪个阶段造成的? 刚地弓形虫滋养体(速殖子)、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疟原虫(脑型疟主要由恶性疟原虫引起,而间日疟偶发)红细胞内期、卫氏并殖吸虫童虫和成虫、日本血吸虫虫卵、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链状带绦虫囊尾蚴、旋毛形线虫幼虫。 (六)粪便检查时,主要能发现哪些寄生虫卵? 似蚓蛔线虫卵、钩虫卵、毛首鞭形线虫卵、日本血吸虫卵、卫氏并殖吸虫卵、华枝睾吸虫卵、布氏姜片虫卵和微小膜壳绦虫卵。 (七)人粪处理不当能引起哪些寄生虫病的流行? 蛔虫病、钩虫病、鞭虫病、肺吸虫病、血吸虫病、肝吸虫病、肠吸虫病、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牛带绦虫病、微小膜壳绦虫病、阿米巴痢疾、贾第虫病、隐孢子虫病、结肠小袋纤毛虫病。 (八)在人肠道内寄生的寄生虫主要有哪些? 似蚓蛔线虫、钩虫、毛首鞭形线虫、蠕形住肠线虫、旋毛形线虫、布氏姜片吸虫、链状带绦虫、肥胖带绦虫、微小膜壳绦虫、曼氏迭宫绦虫、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和结肠小袋纤毛虫。

病原生物学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课程教学大纲

病原生物学(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一、课程简介 寄生虫学与寄生虫学检验为一门医学基础与临床检验密切结合的一门课程,其包括医学原虫、医学蠕虫和医学节肢动物。该课程以研究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寄生虫其形态特征、生活史特点、致病性(免疫性)为基础,重点了解寄生虫病的病原学诊断与血清学诊断的方法,为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和寄生虫病防治奠定基础。通过本课程学习,能使学生较为全面掌握与医学有关的主要寄生虫种类的生物学特性与致病性,认识人体与寄生虫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所引起疾病的病原学检测、免疫学诊断等方法。 寄生虫学与寄生虫学检验既是一门医学基础课,又是一门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密切相关课程,其内容渗透于医学相关的各学科。因此,本课程着重基本理论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实践相关知识的介绍,为掌握和了解寄生虫病的病原学和免疫学诊断方法奠定基础。 本大纲适用于医学检验本科 二、总体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 1.掌握寄生人体的原虫、吸虫、绦虫和线虫等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致病性。 2.掌握寄生虫生活史与疾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 3.掌握显微镜下识别主要病原体的形态特征,及病原学检查的特点 4.能理论联系实际,将寄生虫学知识应用于临床医学检验和预防医学。 5.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发现问题、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时数分配(按上课内容顺序) 授课内容授课时数实验时数总论 2 肠道寄生虫 4 4 组织和胆道寄生虫 4 1 血液和淋巴系统寄生虫 4 3

考试 2 14 8 四、考核要求 1.按照掌握、熟悉二个层次,记忆、解释和应用三个方面进行考核。 2.理论考核成绩占80%,题型为:①选择题、②填空题、③简答题(名词解释)、④问答题。 3.实验和平时成绩占20%。 二、课程内容 第一章总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寄生虫、宿主、中间宿主、终宿主、保虫宿主、寄生虫生活史、感染期。常用的实验诊断方法。 熟悉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和影响流行的因素。 了解人体寄生虫学的性质、范畴和任务。’ (一)人体寄生虫学的内容、范畴和学习目的 (二)寄生关系、寄生虫和宿主的概念。寄生虫生活史及其基本阶段 (三)寄生虫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影响流行的三个因素,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 (四)常用的寄生虫病实验诊断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 1.寄生虫和宿主概念,各类宿主,生活史及其基本阶段。 2.寄生虫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影响流行的三个因素,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 3.常用的寄生虫病实验诊断方法。 四、考核要求 识记寄生虫、宿主及相关概念。寄生虫病实验诊断方法。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归纳

人体寄生虫学 总论 一、定义 医学寄生虫学也称人体寄生虫学。是研究与人类健康、疾病有关的寄生虫的科学。包括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和医学节肢动物学。 二、主要概念 1、共生:两种生物之间的共同生活方式 2、片利共生(共栖):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既不获利,也不受害。 3、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互相依存,共同受益,这种关系称为互利共生。 4、寄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获利,而另一种生物受到损害,这种关系称为寄生。 5、寄生虫:寄生生活中获得利益的原虫、蠕虫和节肢动物等低等动物。 6、宿主:在寄生生活中被寄生虫寄生,提供寄生虫营养和居住场所,并受其伤害的人或动物为宿主。 7、终宿主: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8、中间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9、保虫宿主(储存宿主):作为人体寄生虫病传染源的受染哺乳动物。 10、转续宿主:寄生虫的非正常宿主。 11、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发育、繁殖的整个过程称为寄生虫的生活史。 12、感染阶段:寄生虫侵入宿主体内后能继续发育和/或繁殖的发育阶段。 13、带虫者:体内带有寄生虫而未表现临床症状的人。 14、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一)、寄生虫对宿主的致病作用 A.掠夺营养;B、机械性损伤;C、毒性反应;D、超敏反应。 (二)、宿主对寄生虫的免疫作用 1、先天性免疫 2获得性免疫:1)非消除性免疫:带虫免疫;伴随免疫。 2)消除性免疫 三、寄生虫的流行与防治 (一)寄生虫流行的基本环节 1、传染源:寄生虫病人;带虫者;保虫宿主; 2、传播途径; 3、易感人群。 (二)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自然,生物,社会。 (三)寄生虫的流行特点: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 (四)寄生虫病的特点: 1、异位寄生; 2、幼虫移行症:幼内脏虫移行症;皮肤幼虫移行症; 3、慢性感染和急性感染 (五)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 1、控制和消灭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者 医学蠕虫学 第一章线虫 第一节似蚓蛔线虫 一、形态 1、成虫:长圆柱形,形似蚯蚓 雌虫:较大,长20-35cm,尾直 雄虫:较小,长15-31cm,尾端向腹面弯曲

寄生虫学及寄生虫学检验课程大纲

《寄生虫学与寄生虫学检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临床寄生虫学是医学检验专业主要的专业课程之一。是研究与疾病有关的寄生虫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以及寄生虫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的科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课程之一。学习寄生虫检验的目的是根据寄生虫的形态、生活史(生态)、致病机制、流行规律和免疫遗传特征等,利用各种检测技术,对寄生虫感染进行病原的或者辅助的诊断,从而使患者得以及时准确的治疗,有效地控制寄生虫病的流行,保护人类健康。 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技能,为学生以后从事临床检验工作并对临床检验结果的正确分析打下坚实基础,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思维分析能力和对寄生虫病诊断及防治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寄生、寄生虫、宿主之间的关系,各类寄生虫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及其发育阶段,寄生虫感染人体的特点,传播的媒介,致病机制和致病作用,寄生虫病的流行特征与防治的原则,寄生虫病的诊断方法与原则,特别是病原学检查的方法。能对各种检测方法进行选择,把握检测过程中的要点并进行控制,能独立完成常见寄生虫病的实验室诊断。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篇绪论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熟悉临床寄生虫学基本概念,临床寄生虫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学习医学寄生虫的目的和任务。了解寄生虫对人类的危害,寄生虫病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状况,热带病特别规划防治的7类寄生虫病。寄生虫病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我国寄生虫病防治所取得的成就,我国寄生虫病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临床寄生虫的概念,目的和任务。学习的难点是我国寄生虫病的现状及存在问题,食源性寄生虫病。 第一节寄生虫与宿主 一、寄生现象与寄生虫 1、共栖 2、互利共生 3、寄生 二、寄生虫分类 寄生虫按不同的分类依据所分的类型 三、寄主的分类 四、寄生虫的生活史 第二节寄生虫的感染及致病作用 一、寄生虫的感染方式 1、经消化道感染 2、经皮肤感染 3、经媒介昆虫叮咬感染 4、经接触感染 5、经胎盘感染 二、寄生虫对人体的致病作用 1、夺取营养 2、机械性损伤

《动物寄生虫病学》测试试题(A卷)

《动物寄生虫病学》试题(A卷)

————————————————————————————————作者:————————————————————————————————日期: 2

《动物寄生虫病学》试题(A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中间宿主:寄生虫幼虫期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2、带虫免疫:寄生虫感染常常引起宿主对重复感染产生一定的免疫力,此时宿主体内的寄生虫并未完全被清除,而是维持在低水平。(非消除性免疫) 3、二宿主蜱:蜱的幼虫及若虫在同一个宿主体上吸血,而成蜱则寄生于另一个宿主,饱血后落地产卵。 4、孢子生殖:有性生殖后形成合子,合子再分裂形成许多子孢子的过程。 5、生物性传播:节肢动物传播病原体最重要的途径。在传播者体内要经历发育或/和繁殖的过程。(只有在传播者体内发育或/和繁殖后才具有感染力)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肝片形吸虫寄生于牛、羊的肝胆管,中间宿主是椎实螺科的淡水螺,治疗动物肝片形吸虫病时可选用三特、肝蛭净等药物。 2、日本血吸虫寄生于人、畜的肝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中间宿主是湖北钉螺,治疗动物日本血吸虫病时可选用三特、肝蛭净等药物。 3、布氏姜片吸虫寄生的终末宿主是猪和人,寄生部位是小肠。 4、猪囊尾蚴寄生的宿主是猪和人,成虫名称是猪带绦虫;成虫寄生的终末宿主是人。 5、细粒棘球蚴主要寄生于牛、羊的肝和肺,治疗动物细粒棘球蚴病时可选用吡喹酮、丙硫咪唑等药物。 6、扩展莫尼茨绦虫寄生于牛、羊的小肠 ,中间宿主是甲螨或地螨类,治疗动物扩展莫尼茨绦虫病时可选用吡喹酮等药物。 7、疥螨寄生于人和动物的皮肤表皮层内;痒螨寄生于动物的皮肤表面;蠕形螨寄生于人和动物的毛囊和皮脂腺;治疗动物螨病时可选用伊维菌素等药物。 8、猪后圆线虫寄生于猪的支气管、细支气管,中间宿主是蚯蚓,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归纳

人体寄生虫学 一、定义 医学寄生虫学也称人体寄生虫学。是研究与人类健康、疾病有关的寄生虫的科学。包括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和医学节肢动物学。 二、主要概念 1、共生:两种生物之间的共同生活方式 2、片利共生(共栖):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既不获利,也不受害。 3、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互相依存,共同受益,这种关系称为互利共生。 4、寄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获利,而另一种生物受到损害,这种关系称为寄生。 5、寄生虫:寄生生活中获得利益的原虫、蠕虫和节肢动物等低等动物。 6、宿主:在寄生生活中被寄生虫寄生,提供寄生虫营养和居住场所,并受其伤害的人或动物为宿主。 7、终宿主: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8、中间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9、保虫宿主(储存宿主):作为人体寄生虫病传染源的受染哺乳动物。 10、转续宿主:寄生虫的非正常宿主。 11、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发育、繁殖的整个过程称为寄生虫的生活史。 12、感染阶段:寄生虫侵入宿主体内后能继续发育和/或繁殖的发育阶段。 13、带虫者:体内带有寄生虫而未表现临床症状的人。 14.寄生虫:一类失去外界自由生活能力,暂时/永久地寄生在另一生物的体表/体内,获取营养, 给被寄生物带来损伤的低等动物 15.带虫免疫:人体感染某些原虫后,产生一定的保护性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可杀伤体内大部 分原虫,但还不能彻底消灭,体内仍存有少量原虫,并对再感染的原虫有一定抵抗力,无虫 体免疫力消失,这种免疫现象称带虫免疫 10.带虫者:寄生虫进入人体,可在体内长期生存,把这种人称为带虫者 11.隐性感染: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感染某些寄生虫后,不出现临床症状,用常规的病原学诊 断方法不易查到病原体,称为隐性感染 12.夜现周期性:微丝蚴白天滞留在肺毛细血管中,夜晚则出现于外周血液的现象 13.疫水:疫水是指被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以及寄生虫所污染的,具有传染性的水源 14.变态:从卵变为成虫要经过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生活习性、行为和本能的 一系列变化的总称。 15.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 16.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 17.伴随免疫:初次感染血吸虫后,体内活成虫产生特异性免疫,对己存在体内的活成虫不 起作用,但可杀伤入侵的早期童虫,这种现象称为伴随免疫 18.机械性传播: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表或体内,无发育无繁殖(数量/形态不变),虫媒 对病原体只起传递运载作用 19.生物性传播:病原体必需在一定种类节肢动物体内发育至感染期或(和)繁殖至一定数 量后才能传播给宿主 20.免疫逃避:在免疫宿主体内寄生的寄生虫可逃避宿主的免疫系统识别,而存活、寄生 21.旅游者腹泻: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主要寄生于人体的小肠上部,引起腹疼、腹泻和吸收 不良的症状,此病在旅游者中多见

人体寄生虫学 总结归纳

人体寄生虫学总结归纳 钩虫贫血机理①钩虫口囊内有钩齿或板齿咬附、破坏肠粘膜并吸血。②钩虫吸血时,分泌抗凝素,加重血液的丢失。③因钩虫寄生造成人丢失的血量,为吸血量、移位伤口渗血量、咬附点渗血量和偶尔肠粘膜大面积渗血量的总和。每条二指肠钩口线虫每日所致失血量为0、14~0、4d,而美洲板口线虫为0、01~0、1m1。④钩虫破坏肠粘膜,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加重贫血的发生。⑤宿主全身营养不佳时,虽有少量钩虫寄生,也可出现贫血。 疟原虫贫血机理①疟原虫直接破坏,每完成一个红细胞内裂体增殖周期,就破坏大量红细胞,以恶性疟原虫破坏红细胞为重。②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破坏血细胞的能力增强。③免疫溶血。④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杜氏利什曼原虫贫血机理①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破坏血细胞能力增强。②免疫溶血。③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五)在我国能引起脑部损害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由哪个阶段造成的?刚地弓形虫滋养体(速殖子)、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疟原虫(脑型疟主要由恶性疟原虫引起,而间日疟偶发)红细胞内期、卫氏并殖吸虫童虫和成虫、日本血吸虫虫卵、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链状带绦虫囊尾蚴、旋毛形线虫幼虫。(六)粪便检查时,主要能发现哪些寄生虫卵?似蚓蛔线虫卵、钩虫卵、毛首鞭形线虫卵、日本血吸虫卵、卫氏并殖吸虫卵、华枝睾吸虫

卵、布氏姜片虫卵和微小膜壳绦虫卵。(七)人粪处理不当能引起 哪些寄生虫病的流行?蛔虫病、钩虫病、鞭虫病、肺吸虫病、血吸虫病、肝吸虫病、肠吸虫病、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牛带绦虫 病、微小膜壳绦虫病、阿米巴痢疾、贾第虫病、隐孢子虫病、结 肠小袋纤毛虫病。(八)在人肠道内寄生的寄生虫主要有哪些?似蚓蛔线虫、钩虫、毛首鞭形线虫、蠕形住肠线虫、旋毛形线虫、布 氏姜片吸虫、链状带绦虫、肥胖带绦虫、微小膜壳绦虫、曼氏迭 宫绦虫、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和结肠小 袋纤毛虫。(九)用血涂片主要可诊断哪些寄生虫?各能查见什么阶段?用血涂片主要可诊断丝虫和疟原虫。 丝虫可查见微丝蚴。 疟原虫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可查见环状体、滋养体、裂殖体和配子体;恶性疟原虫可查见环状体和配子体。()经医学节肢动物叮咬可感染哪些寄生虫?并写出传播寄生虫的医学节肢动物名称。蚊传播疟原虫和丝虫;白蛉传播杜氏利什 曼原虫。(一)用活组织检查可诊断哪些寄生虫?各能查见什么阶段?日本血吸虫卵、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链状带绦虫囊尾蚴、旋 毛形线虫囊包、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斯氏狸殖吸虫童虫、卫氏 并殖吸虫童虫和成虫、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结肠小袋纤毛 虫滋养体。(二)能引起皮炎的寄生虫主要有哪些?各由哪个阶段所致?钩虫丝状蚴,日本血吸虫尾蚴,禽类和兽类血吸虫尾蚴,疥螨幼虫、若虫和成虫,蠕形螨幼虫、若虫和成虫。(三)用二指肠引

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大纲

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大纲 教学总学时分配原则 教学内容理论课实验课总论 2 2 医学原虫10 10 医学蠕虫16 16 医学节肢动物8 8 合计36 36 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篇总论 主要教学内容(第一~四章): 1. 寄生虫对人类的危害性。 2. 寄生现象:共栖、互利共生和寄生关系的概念,寄生虫与宿主的定义。 3. 寄生虫的生物学:寄生虫的生活史及其类型,寄生虫与宿主的类别,寄生 虫的分类及常见人体寄生虫的种类。 4.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 寄生虫感染的免疫特点,寄生虫感染和寄生虫病的特点。 5. 寄生虫病流行与防治:流行基本环节、影响因素,流行特点,防治原则。 主要教学要求 1. 掌握寄生、寄生虫、宿主、终宿主、中间宿主、寄生虫生活史、感染阶段、感染途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概念。 2. 通过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关系的学习,掌握寄生虫的致病机理,了解 宿主对寄生虫的抵抗机制。 3. 了解常见人体寄生虫的种类。 4. 了解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影响因素、流行特点及防治原则。 第二篇医学原虫 第五章原虫概论 主要教学内容: 1. 原虫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点。 2. 原虫的生活史类型:人际传播型,循环传播型,虫媒传播型。 3. 医学原虫的致病特点。 4. 医学原虫的分类及其常见种类。 教学要求: 了解医学原虫的形态、生理特点及常见种类和医学原虫的生活史类型及致病特点。 第六章叶足虫(阿米巴原虫) 主要教学内容: 1.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形态与生活史:组织型滋养体,肠腔型滋养体,单核、双核、四核包囊的形态特征;基本生活史过程;肠腔型滋养体侵入肠壁组织的机制。 2.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致病机制:阿米巴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类型与表现。 3. 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的实验诊断:病原检查,组织检查,免疫学检查。 4. 阿米巴病的流行病学与防治原则。 5. 简述非致病性阿米巴和致病的自由生活阿米巴。 主要教学要求: 1. 掌握溶组织内阿米巴的形态、生活史、致病机制和病原诊断方法, 注意溶 组织内阿米巴与其他非致病阿米巴的形态鉴别。 2. 了解阿米巴病的临床类型与临床表现特征。 3. 了解阿米巴病的流行与防治。 第七章鞭毛虫 第一节杜氏利什曼原虫 主要教学内容: 1. 杜氏利什曼原虫的形态、生活史要点。 2. 杜氏利什曼原虫的致病机制、临床表现和病原学诊断方法。 3. 杜氏利什曼原虫在我国的流行情况、流行因素和防治原则。 主要教学要求: 1. 掌握杜氏利什曼原虫的形态、生活史要点。 2. 了解杜氏利什曼原虫的致病、病原诊断、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 第三节蓝氏贾第鞭毛虫 (一)主要教学内容: 1. 蓝氏贾第鞭毛虫的形态、生活史要点。 2. 蓝氏贾第鞭毛虫的致病、病原诊断及流行因素和防治原则。 主要教学要求: 掌握蓝氏贾第鞭毛虫的形态、生活史特点,了解其致病、病原学诊断方法及流行因素和防治原则。课堂讲授1学时实验课1学时。 第四节阴道毛滴虫 (一)主要教学内容: 1. 阴道毛滴虫的形态、生活史要点。 2. 阴道毛滴虫的致病、病原诊断、流行情况、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 3. 简介其他毛滴虫。 (二)主要教学要求: 1. 掌握阴道毛滴虫的形态、生活史要点,致病机理及病原诊断方法。 2. 了解阴道毛滴虫的流行因素和防治原则。课堂讲授1学时实验课1学时。 第八章孢子虫 第一节疟原虫 主要教学内容:

Hc-ffdj《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大纲(临床医学等).doc

%1我们II打〈败〉了敌人。 %1我们II 〔把敌人)打〈败〉了。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检验等专业使用) I刖a 人体寄生虫学是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控制或消灭人体寄生虫病,以及防制与疾病有关的医学节肢动物,保障人类健康。人体寄生虫学实验课是人体寄生虫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寄生虫学实验,可以验证理论课中所学的基本理论,对部分理论内容加深理解;通过寄生虫标本的观察和基本实验技术操作,使学生掌握具有诊断价值的寄生虫形态特征和常见寄生虫的病原学检杏方法;通过寄生虫学实验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检验、法医学、急救医学及妇产科学专业(方向)学生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1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对应, 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更点学习。 %1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里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1总教学参考时数为20学时。 %1使用教材:《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指导》,寄生虫学教研室自编教材,万启惠,2006年。 II正文 实验一总则吸虫 一教学目的 在掌握寄生虫学实验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学习各吸虫形态、中间宿主及病理标本。 二教学要求 (一)了解寄生虫学实验的基本要求;熟悉技术操作及生物学绘图法的要求。 (二)巩固显微镜低、高倍镜使用法,进f步掌握油镜使用法;熟悉寄生虫学标本观察法。 (三)熟悉肝吸虫、肺吸虫、姜片虫、血吸虫成虫的形态特征,掌握肝吸虫、肺吸虫、姜片虫、血吸虫虫卵的形态;掌握它们中间宿主(媒介)的形态特征及病理标本。 (四)了解两种并殖吸虫的形态差异;了解肝吸虫尾蝴、肺吸虫尾蝴及囊蝴、血吸虫尾蝴及毛蝴的形态特征。 (五)了解姜片虫与肝片虫的形态区别。

[0896]《兽医寄生虫学》题与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引起鸡“张口虫病”的病原是()。 .比翼线虫 .饲料螨 .鸡蛔虫 .鸡毛细异刺线虫 2、寄生在羊体内的绦虫成虫主要有()。 .莫尼茨绦虫﹑无卵黄腺绦虫﹑曲子宫绦虫 .曲子宫绦虫﹑无卵黄腺绦虫﹑细粒棘球绦虫 .莫尼茨绦虫﹑带吻绦虫﹑赖利绦虫 .莫尼茨绦虫﹑曲子宫绦虫﹑带吻绦虫 3、犬复孔绦虫的中间宿主是()。 . D. 蟋蟀 .黄粉虫 .跳蚤 .蚂蚁 4、克氏伪裸头绦虫的中间宿主是()。..

.鱼、虾、蟹 .螺蛳、蜗牛、蛞蝓 .地螨、蚂蚁、蟋蟀 .赤拟谷盗、黑粉虫、黄粉虫 5、牛囊虫的成虫是()。 .多头绦虫 .有钩绦虫 .锯齿带绦虫 .无钩绦虫 6、草原革蜱是重要的病原传播媒介,它是属于几宿主蜱?(). E. 四宿主蜱 .三宿主蜱 .一宿主蜱 .二宿主蜱 7、 寄生性幼虫或原虫的无性繁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是()。 .中间宿主 .终未宿主 .保虫宿主 .带虫宿主 ..

8、寄生于家禽呼吸道的寄生吸虫是()。 .环肠科吸虫 .背孔科吸虫 .前殖科吸虫 .棘口科吸虫 9、牛双芽巴贝斯虫病的最典型临床症状是()。. A. 咳嗽 .后肢运动障碍 .全身出血 .血红蛋白尿 10、鸡柔嫩艾美耳球虫寄生于()。 .十二指肠 .盲肠 .结肠 .回肠 11、寄生于牛羊胰脏胰管的吸虫是()。 .肝片吸虫 .姜片吸虫 ..

.日本血吸虫 .阔盘吸虫 12、肝片吸虫成虫寄生于牛、羊等宿主的()。 .肝脏胆管 .胃 .肺 .门静脉 13、胰阔盘吸虫的补充宿主是()。 .淡水螺 .陆生螺 .草螽 .蚂蚁 14、马、牛等动物伊氏锥虫病的传播媒介是( )。.蜱 .蚋 .虻及血蝇类 .库蚊 15、细粒棘球绦虫主要寄生于犬科动物的()。 ..

动物寄生虫病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30分,每个1分) 1.对宿主来说寄生虫及其产物都是() ①异物②废物③营养物④处理后可利用之物 2.牛羊感染结节虫病是由于() ①吞食了感染性虫卵②吞食了感染性幼虫 ③吞食了中间宿主④感染性幼虫经皮肤钻入体内 3.在马胰腺内寄生的圆虫幼虫是() ①普通圆虫②无齿圆虫③马圆虫④小型圆虫 4.猪结节虫病的病原是( ) ①有齿冠尾线虫②后圆线虫③毛首线虫④食道口线虫 5.东毕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是() ①扁卷螺②钉螺③锥实螺④豆螺 6.日本血吸虫寄生于() ①胆管②胰管③肠系膜静脉④前胃 7.牛粪内发现一种大型、灰白色、椭圆形、含有卵黄细胞的虫卵,它是() ①肝片吸虫卵②前后盘吸虫卵③阔盘吸虫卵④双腔吸虫卵 8.节片戴文绦虫的中间宿主是() ①蚂蚁②家蝇③金龟子④蛞蝓 9.裂头蚴的成虫是() ①贝氏莫尼茨绦虫②无卵黄腺绦虫③曼氏叠宫绦虫④阔节裂头绦虫10.马胃蝇是() ①♀吸血②♂吸虫③♀♂都吸血④♀♂都不吸血 11.驽巴贝斯虫的典型形状是() ①虫体长度大于红细胞半径,成对梨籽形锐角相联,每个虫体2团染色质②虫体长度小于红细胞半径,成对梨籽形钝角相联,每个虫体1团染色质③虫体长度小于红细胞半径,4个虫体尖端相联构成十字形④虫体很小,圆环形、椭圆形、圆点形,杆形、逗点形 12.马媾疫锥虫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①吸血昆虫机械性传播②吸血昆虫生物性传播③健畜病畜接触感染④经口感染13.需水生植物作为传播媒介的寄生虫是() ①肝片吸虫②姜片吸虫③日本血吸虫④前后盘吸虫 14.马蛲虫病的病原是() ①尖尾线虫②类圆线虫③异刺线虫④异尖线虫 15.阔盘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是( ) ①扁卷螺②钉螺③锥实螺④陆地螺 16.双腔吸虫寄生于() ①胆管②胰管③肠系膜静脉④前胃

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

《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病原生物学 Pathogenic Biology 课程编码:00412018 学时与学分:72学时/4学分(其中实验学时:18 ) 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组织胚胎学》,《医学生物学》,《生物化学》 适用专业(方向):中医七年制专业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病原生物学是研究病原微生物、人体寄生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为学习有关临床学科打下基础。 二、基本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 第一篇医学微生物学(11学时) 医学微生物学概论 目的要求 【掌握】⑴正常菌群的概念。 ⑵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 ⑶微生态失调的原因及条件致病菌、菌群失调症的概念。 【熟悉】⑴微生物和病原微生物的定义。 ⑵微生物按细胞结构特点的分类。 【了解】医学微生物学的范畴、研究对象及发展简史, 现代医学微生物学新进展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意义。 教学内容 1. 微生物的定义、分类(三大类微生物的分类依据及种类)。 2. 正常菌群。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人体常见的正常菌群。 3. 病原微生物的定义。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医学微生物学的范畴、研究对象。 4. 医学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现代医学微生物学新进展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意义。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自学结合。

第一篇细菌学 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一节细菌的形态;第二节细菌的结构;第三节细菌的形态与结构检查法 目的要求 【掌握】⑴细菌细胞壁的功能、主要成分、G+菌与G-菌细胞壁的不同点及其医学意义。 ⑵细菌的特殊结构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 【熟悉】细菌的大小(测量单位)与形态。熟悉革兰氏染色法的原理及意义(实验课内容)。 【了解】⑴细菌L型的概念及其医学意义。 ⑵细菌胞膜及胞质内与医学有关的重要结构与功能。 教学内容 1.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细菌的基本形态,细菌的不规则形态(衰退型);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的功能、主要成分,G+菌与G-菌细胞壁的不同点及意义。细菌L型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意义。细胞膜与细胞质及其内含物的组成与功能。 2. 细菌的特殊结构:荚膜的定义、化学组成、抗原性及致病性。鞭毛的定义、化学组成,抗原性及其功能。菌毛的定义、化学组成、种类及其与致病力的关系。芽胞的定义、形成、对外界因素的抵抗力及其与医学的关系。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自学结合。 第二章细菌的生理 第一节细菌的理化性状;第二节细菌的营养和生长繁殖; 第三节细菌的新陈代谢;第四节细菌的人工培养 目的要求 【掌握】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及其意义。 【熟悉】⑴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生长方式与速度及生长曲线。 ⑵细菌常见的生化反应及分解代谢产物的意义。 ⑶专性厌氧菌有氧环境中不能生长的原理。 【了解】⑴细菌的理化性状。了解细菌的人工培养(实验课内容)。 ⑵细菌的属、种、型、株的概念。 教学内容 1. 细菌的理化性状与新陈代谢:细菌的理化性状,细菌的新陈代谢。营养物质,营养类型及营养机理。 2. 细菌生长繁殖与生长繁殖:生长繁殖的条件、方式与速度、生长曲线。细菌的培养(实验课内容)。细菌的分类和命名。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自学结合。 第三章消毒与灭菌 第一节物理消毒灭菌法;第二节化学消毒灭菌法

人体寄生虫学复习资料

人体寄生虫学试题(A卷) 姓名学号年级专业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4分) 1.中间宿主:2.土源性蠕虫:3.全变态:4.感染阶段:5.疟疾再燃:6.生活史: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10分) ()1.蛔虫所致并发症中最常见的是: A.肠穿孔 B.肠梗阻 C.胆道蛔虫症 D.阑尾炎 E..胰腺炎 ()2.最常见的肠外阿米巴病是: A.肝脓肿 B.脑脓肿 C.肺脓肿 D.脾脓肿 E.皮肤脓肿 ()3.钩虫对人体危害中最常见的是: A.消化不良 B.异嗜症 C.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 D.钩蚴性皮炎 E. 钩蚴性肺炎 ()4.属于生物源性蠕虫的是: A.钩虫 B.蛔虫 C.蛲虫 D.鞭虫 E.丝虫 ()5.抗肠道线虫首选药物是: A.甲硝哒唑 B.丙硫咪唑 C.乙胺嘧啶 D.海群生 E.吡喹酮 ()6.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中的病兽是寄生虫的:A.终宿主 B.转续宿主 C.保虫宿主 D.第一中间宿主 E.第二中间宿主 ()7.血吸虫对人体危害最严重的阶段是: A.成虫 B.虫卵 C.毛蚴 D.胞蚴 E.尾蚴 ()8.布氏姜片虫的囊蚴寄生于: A.淡水鱼 B.扁卷螺 C.川卷螺 D.豆螺 E.水生植物 ()9.蛲虫引起的主要病症是: A.营养不良 B.贫血 C.发烧 D.肛门瘙痒 E.异位损害 ()10. 绦虫病驱虫治疗的有效标准是驱除了绦虫的: A.头节 B.颈节 C.幼节 D.成节 E.孕节 三、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每题1分,共10分) 1.所有吸虫均为雌雄同体。 2.异嗜症是钩虫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 3.透明胶纸粘贴法可用于蛲虫及牛肉绦虫病的诊断。 4.阴道毛滴虫生活史分滋养体和包囊两期,成熟包囊为感染阶段。 5.人是间日疟原虫的中间宿主,而雌性按蚊是终宿主。 6.牛肉绦虫孕节子宫分枝7~13枝,而且排列不整齐。 7.人感染鞭虫是由于误食了感染期含蚴卵。8.寄生虫也能引起宿主的变态反应。 9.急性阿米巴痢疾患者传染性最强。 10. 医学节肢动物对人的主要危害是传播疾病。 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人体蠕虫卵中最小的是卵,最大的是卵。 2.日本血吸虫成虫寄生于。 3. 丝状蚴是和的感染阶段。 4. 可引起肝硬化的蠕虫有和。 5. 寄生虫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 6.完成下面表格: 寄生部位 感染阶段 感染途径 中间宿主 丝虫肝吸虫猪肉绦虫溶组织内阿米巴 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寄生虫对宿主有哪些危害? 2.疟疾发作的典型症状是什么? 3.蚊虫传播的常见病有哪些? 4.猪肉绦虫与牛肉绦虫哪一个更严重?为什么?5.钩虫引起贫血的发生机理是什么? 人体寄生虫学试题(B卷) 姓名学号年级专业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分) 1.滋养体:2.中间宿主:3.感染阶段:4.保虫宿主:5.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0分,共10分) ()1. 阴道滴虫的感染阶段是: A.滋养体 B.包囊 C.虫卵 D.幼虫 E.鞭毛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