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导游基础知识辅导教材(内蒙古自治区概况)【圣才出品】

内蒙古导游基础知识辅导教材(内蒙古自治区概况)【圣才出品】
内蒙古导游基础知识辅导教材(内蒙古自治区概况)【圣才出品】

第一章内蒙古自治区概况

【考试内容】

一、内蒙古自治区的地理与资源环境

1.了解内蒙古自治区人口状况;

2.熟悉内蒙古自治区气候特点、气候、土地、矿产、水、草场、畜种和森林等资源概况;

3.熟练掌握内蒙古自治区的区位与行政区划和主要地形地貌。

二、内蒙古自治区历史概况

1.了解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前后的历史发展脉络及主要事件;

2.熟悉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首府的变迁;

3.掌握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的时间、地点、意义。

三、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经济发展

1.了解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的转变过程及“8337”发展战略提出的背景及内容;

2.熟悉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所取得主要成就;

3.掌握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成就的主要指标;

4.熟悉内蒙古自治区主要的铁路、公路和民航交通的基本状况。

【要点详解】

一、内蒙古自治区的地理与资源环境

1.自然地理(熟悉)

(1)气候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纬度,地处欧亚大陆内部,大部分地区处在东亚季风的影响之下,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候复杂多样,四季分明。

(2)气候特点

①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热短促;

②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无霜期短;

③降水集中于夏季,水热同期;

④降水变率大,保证率低;

⑤日照充足,太阳能丰富;

⑥冬春多大风,风能资源丰富。

(3)资源概况

①土地资源

a.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土壤种类较多,其性质和生产性能也各不相同,但其共同特点是土壤形成过程中钙积化强烈,有机质积累较多。根据土壤形成过程和土壤属性,分为9个土纲,22个土类。在9个土纲中,以钙层土分布最少。

b.内蒙古土壤在分布上东西之间变化明显,土壤带基本呈东北——西南向排列,最东

为黑土壤地带,向西依次为暗棕壤地带、黑钙土地带、栗钙土地带、棕壤土地带、黑垆土地带、灰钙土地带、风沙土地带和灰棕漠土地带。其中黑土壤的自然肥力最高,结构和水分条件良好,易于耕作,适宜发展农业;黑钙土自然肥力次之,适宜发展农林牧业。

②矿产资源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发现新矿物最多的省区。

a.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查干里门诺尔碱矿,是亚洲天然碱储量最大的碱矿。查干诺尔天然碱化工总厂是我国最大的天然碱开采及深加工联合企业。

b.锡林郭勒盟锡矿储量居全国第一,保有储量4.67万吨以上,主要分布在东乌珠穆沁旗、太仆寺旗、镶黄旗的五个矿区。

c.锡林郭勒盟锗储量全国第一,储量1600万吨,占全国已探明总储量的30%。

d.内蒙古萤石储量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

e.石墨的远景储量约为3亿~5亿吨,居全国首位。

f.通辽市是我国最大的铸造砂和玻璃生产用砂基地,天然硅砂储量约为550亿吨。

g.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的宝山玛瑙矿储量2775吨,居全国第一。

h.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埋藏着世界罕见的超大型芒硝矿。

i.通辽市奈曼旗平顶山的中华麦饭石在国内品质最佳。它含有59种元素,其中18种是人体营养所必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日本著名矿物学家、医学博士高仑熙称其为“世界稀有的药石,是质量最佳的纯真货”。

j.兴安盟阿尔山泉群由48眼泉组成,有温泉、热水泉和冷泉。是从深达2800~3500米的火山岩断裂带深循环上升的矿泉水,系氡锂锶偏硅酸热矿水。泉中的氡元素含量为每升11~60埃曼,居全国各温泉之首。

k.吉兰泰盐场是中国最大的机械化湖盐场、湖盐区,最大的碘盐加工基地和最大的天

然胡萝卜素生产基地。

③水资源

内蒙古水资源在地区、时程的分布上很不均匀,且与人口和耕地分布不相适应。

a.水资源分布

东部地区黑龙江流域土地面积占全区的27%,耕地面积占全区的20%,人口占全区的18%,而水资源总量占全区的67%,人均占有水量8420立方米,为全区均值的3.6倍。

中西部地区的西辽河、海滦河、黄河3个流域总面积占全区的26%,耕地占全区的30%,人口占全区的66%,但水资源仅占全区24%,其中除黄河沿岸可利用部分过境水外,大部分地区水资源紧缺。

b.地表水资源

全区地表水资源为406.60亿立方米,除黄河过境水外,境内自产水源为371亿立方米,占全国总水量的1.67%。扣除重复水量,年人均占有水量2370立方米,耕地每公顷平均占有水量1万立方米,平均产水模数为4.41万立方米/平方公里。

c.地下水资源

内蒙古自治区地下水平均资源量为254亿立方米。

第一,山丘区地下水平均年资源量为113亿立方米,占全区地下水资源量44%。其中河川径流量为80亿立方米,占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的71%。

第二,平原区地下水平均年资源量为172亿立方米,扣除与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的重复计算后,占全区地下水资源量的56%。自治区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受大气降水、下垫面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平原多、山丘区少和内陆河流域更少的特点。自治区平原区扣除与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间的重复计算后的地下水资源模数,一般在5.9~6.5万立方米/平方公里,为山丘区地下水平均水资源模数的2.2~2.7倍。

第三,内陆河流域地下水资源模数为1.1万立方米/平方公里,因而地下水资源十分贫乏,只是在内陆闭合盆地的平原或沟谷洼地,地下水才比较富集。

第四,全区按自然条件和水系的不同,分为:大兴安岭西麓黑龙江水系地区;呼伦贝尔高平原内陆水系地区;大兴安岭东麓山地丘陵嫩江水系地区;西辽河平原辽河水系地区;阴山北麓内蒙古高平原内陆水系地区;阴山山地、海河、滦河水系地区;阴山南麓河套平原黄河水系地区;鄂尔多斯高平原水系地区;西部荒漠内陆水系地区。

④草场资源

a.面积

内蒙古天然草场辽阔而宽广,总面积位居全国五大草原之首,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草原总面积达8666.7万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达6800万公顷,占全国草场总面积的1/4。内蒙古现有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和乌拉特6个著名大草原,其中呼伦贝尔、锡林郭勒大草原被《中国国家旅游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草原”。

b.种类

全区生长有1000多种饲用植物,饲用价值高、适口性强的有100多种,尤其是羊草、羊茅、冰草、披碱草、野燕麦等禾本和豆科牧草等非常适于饲养牲畜。

c.分布

第一,内蒙古东北部的草甸草原土质肥沃,降水充裕,牧草种类繁多,具有优质高产的特点,适宜于饲养大畜,特别是养牛;

第二,中部和南部的干旱草原降水较为充足,牧草种类、密度和产量虽不如草甸草原,但牧草富有营养,适于饲养马、牛、羊等各种牲畜,特别宜于养羊;

第三,阴山北部和鄂尔多斯高原西部的荒漠草原,气候干燥,牧草种类贫乏,产草量低,

但牧草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高,是小畜的优良放牧场地;

第四,西部的荒漠草场很适合发展骆驼。

⑤畜种资源

内蒙古牧区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畜牧业资源丰富,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地方品种和培育品种。

a.地方品种

地方品种主要是蒙古系品种,是蒙古地区发展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乌珠穆沁牛、善于翻山越岭的白岔马、产奶量较高的布特哈奶山羊、裘皮扬中滩羊、能驮善走的苏尼特双峰驼、河套大耳猪、库伦驴、中国唯一的鹿类家畜驯鹿以及乌珠穆沁马、乌审马、金宝屯猪、边鸡等等。这些品种具有适应性强、抗病抗灾能力强等特点,这些优良的母本为育种提供了优质的基因。

b.培育品种

内蒙古自治区家畜培育品种资源也非常丰富,有三河马、三河牛等多个品种,总数量超过千万头。三河牛是全国牧区培育的第一个乳肉兼用型奶牛新品种,三河马驰名中外,乌珠穆沁羊以肉质鲜嫩无膻味而颇受中东国家青睐,产绒量较高的白绒山羊在国际上享有“纤维宝石”“软黄金”等盛誉。这些培育品种对自然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同时又有优良的生产性能,对内蒙古畜牧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⑥森林资源

a.面积

内蒙古自治区是国家森林资源大省区之一,是祖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全区森林面积2366.4万公顷,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1/8,居全国第1位。森林覆盖率达20%。活立木总蓄积量13.6亿立方米,居全国第5位。

电力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电力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马宁宁 (曲阜师范大学电气信息与自动化学院邮编: 276826) 摘要:我国电力系统情况复杂,为了能够深入了解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形势,对我国电力的系统进行了调查。 我国电力系统的整体现状比较好,随着经济的增长,电力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存在地区的差异。电源结构也存在在一些问题,要调整这种电源结构,需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每一种电源尤其火电需要进行技术进步调整;二是水电、火电及其他发电形式的比例应合理调整;三是电源布局也应调整。我国煤炭资源储藏量不少,但分布极不合理。负荷高的地方如华东地区基本没有煤,煤大部分集中在西北部或华北北部。而适宜建水电的地方大部分在西部。水能资源不少,但分布不合理。应该通过电网建设调整布局使电力资源得到最大优化我国幅员辽阔各种可再生资源比较丰富,要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能够实现绿色电能的效果。 关键词:电力系统、能源、电源结构 China's electric power system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Ma Ningning (Qufu Normal university electricity information and automated institute zip code: 276826) Abstract:The more complicated the situation of China's electric power system,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depth of China's electric power system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China's electricity system were investigated. China's electric power system's overall status quo is better, with economic growth, electricity demand is also growing, but the existence of regional differences. Power structures also exist on some issues, it is necessary to adjust the power structure, to begin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First, every kind of fire power, in particular the need for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djustment; Second, hydropower, thermal power and other forms of power generation should be proportional

内蒙电力现状及发展

东部电荒与西北窝电并存内蒙电力外送通道亟待提速 针对当前东中部“电荒”愈演愈烈的态势和西部富余电力难以送出 的结构性矛盾,上海证券报记者日前赴内蒙古进行专题调研发现,包括内 蒙古自治区政府、中电联、国家电网公司、内蒙古电力公司,以及在内蒙 开发电源项目的火电与风电企业等各方都呼吁,加快内蒙古电力外送通道 核准和建设,解决东部缺电而西部窝电的结构性矛盾。 ⊙记者叶勇○编辑王晓华 西北、东北有大量富余电力 对于当前“电荒”愈演愈烈的根源,中电联秘书长王志轩日前在呼和 浩特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由于近几年电源新增的机组类型结构、地 区结构不均衡,使火电比重快速下降、新能源发电比重提高、西部地区电 源装机容量占全国总量的比重快速增加,而相应的电网建设没有跟上,导

致全国性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严重受限,东部、中部地区的季节性电力缺口增加,而西部、东北地区富余的电力无法输送到东中部,这是典型的结构性缺电格局。 他表示,“十五”以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战略,截至2010年底,西电东送三大通道输送能力已经超过7000万千瓦(相当于2010年底广东省发电装机全部容量)。“但是目前来看,跨区送电规模仍然不能满足当前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的需求。在今年华东、华中、华北和南方电网缺口较大的情况下,东北和西北地区还分别富余1300—1400万千瓦左右的电力,由于受限于当前跨区跨省线路的输送容量,已经无法将这些富余电力输送到东部缺电地区。” “目前的缺电具有局部性、季节性、时段性特点。而2003—2004年缺电是大面积、长期性的全国性缺电。既要高度重视当前的缺电形势,积极主动采取相应措施缓解供需矛盾,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当前缺电的性质和特点,不宜过于夸大缺电的状况和影响,甚至将其定义为全国性‘电荒’。”王志轩说。 然而,迎峰度夏(6—8月份)期间缺电形势可能更加严峻。王志轩认为,如果电煤价格继续高企、部分地区电煤紧张的状况不能得到明显改观,电力供需的缺口将进一步扩大。迎峰度夏期间华东电力缺口1500万千瓦,华北、华中、南方缺口均在500万千瓦左右;而东北、西北电力富余较多。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和发展趋势

. .. .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班级: 姓名: 学号: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 关键词:电力系统概况,电力行业发展 1.前言 中国电力工业自1882年在诞生以来,经历了艰难曲折、发展缓慢的67年,到1949年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仅为185万千瓦和43亿千瓦时,分别居世界第21位和第25位。1949年以后我国的电力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78年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712万千瓦,发电量达到2566亿千瓦时,分别跃居世界第8位和第7位。改革开放之后,电力工业体制不断改革,在实行多家办电、积极合理利用外资和多渠道资金,运用多种电价和鼓励竞争等有效政策的激励下,电力工业发展迅速,在发展规模、建设速度和技术水平上不断刷新纪录、跨上新的台阶。装机先后超过法国、英国、加拿大、德国、俄罗斯和日本,从1996年底开始一直稳居世界第2位。进入新世纪,我国的电力工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一、发电装机容量、发电量持续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国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0.5%、10.34%。发电装机容量继2000年达到了3亿千瓦后,到2009年已将达到8.6亿千瓦。发电量在2000年达到了1.37万亿千瓦时,到2009年达到34334亿千瓦时,其中火电占到总发电量的82.6%。水电装机占总装机容量的24.5%,核电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2.3%,可再生能源主要是风电和太阳能发电,

总量微乎其微; 二、电源结构不断调整和技术升级受到重视。水电开发力度加大,2008年9月,三峡电站机组增加到三十四台,总装机容量达到为二千二百五十万千瓦。核电建设取得进展,经过20年的努力,建成以山、大亚湾/岭澳、田湾为代表的三个核电基地,截至2008年底,国已投入运营的机组共11台,占世界在役核电机组数的2.4%,装机容量约910万千瓦,为全国电力装机总量的1.14%、世界在役核电装机总量的2.3%。高参数、大容量机组比重有所增加,截止2009年底,全国已投运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21台,是世界上拥有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最多的国家;3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占全部火电机组的比重提高到69.43%,火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已经提高到2009年的10.31万千瓦。在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火电装机容量中,供热机组容量比重为 22.42%,比上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 三、电网建设不断加强。随着电源容量的日益增长,我国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电网建设得到了不断加强,电网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输变电容量逐年增加。2009年,电网建设步伐加快,全年全国基建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41457千米,变电设备容量27756万千伏安。2009年底,全国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39.94万千米,比上年增长11.29%;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17.62亿千伏安,比上年增长19.40%。其中500千伏及以上交、直流电压等级的跨区、跨省、省骨干电网规模增长较快,其回路长度和变电容量分别比上年增长了16.64%和25.97%。目前,我国电网规模已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 四、西电东送和全国联网发展迅速。我国能源资源和电力负荷分布的不均衡性,决定了“西电东送”是我国的必然选择。西电东送重点在于输送水电电能。按照经济性原则,适度建设燃煤电站,实施西电东送;

国家电网现状与发展

国家电网现状与发展 (2005年8月15日) 舒印彪 很高兴参加2005亚太地区IEEE/PES输配电国际会议,我代表国家电网公司,代表刘振亚总经理对陆延昌理事长和H.B.Puttgen主席的盛情邀请表示衷心感谢,向在座的各位专家学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下面,我就国家电网现状与发展作主题发言,分四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国家电网的发展现状 (一)电力工业快速发展 中国电力工业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发展迅速,装机容量从解放初期1949年的185万千瓦增长到2004年底的4.39亿千瓦,年均装机增长率超过10%。全国总发电量也迅速提高,2004年全国发电量达到 2.17万亿千瓦时,其中火电 1.8万亿千瓦时、水电3234亿千瓦时、核电505亿千瓦时。从1996年起,中国 — 1 —

电网总装机容量和总发电量均居世界第二。 (二)电网规模逐步扩大 为了满足大容量长距离的送电需求,系统运行电压等级也在不断提高。1972年建成第一回330千伏线路,1981年建成第一回500千伏交流线路,1989年建成第一回±500千伏直流线路,今年底前将在西北电网建成第一回750千伏交流线路。 随着电网电压等级的提高,网络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我国已经形成了6个跨省的大型区域电网,即东北电网、华北电网、华中电网、华东电网、西北电网和南方电网。 (三)全国联网基本形成 为了实现能源资源优化配臵,在六大区域电网的基础上展开了全国联网工作。1989年投运的±500千伏葛沪直流输电工程,实现了华中-华东电网的互联,拉开了跨大区联网的序幕。2001年5月,华北与东北电网通过500千伏线路实现了第一个跨大区交流联网;2002年5月,川电东送工程实现 — 2 —

内蒙古自治区各市县情况介绍

内蒙古自治区情况介绍 一、基本情况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部边疆,首府呼和浩特,横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接邻八个省区,是中国邻省最多的省级行政区之一,北与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接壤。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 图一内蒙古全境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欧亚大陆内部,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南北跨度1700公里,土地国境线长4200公里。 内蒙古全区面积为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2.3%,2015年统计,全区常住人口为2504.8万人,主要分布有汉族、蒙古族,以及满、回、达斡尔、鄂温克等49个民族,民族众多。辖9个地

级市、3盟,共计22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17个县、49旗、自治旗。 二、各行政区情况 1、呼和浩特市 呼和浩特辖4市辖区(回民区、玉泉区、新城区、赛罕区)、4县(托克托县、清水河县、武川县、和林格尔县)、1旗(土默特左旗)。全市常住人口为286.6615万人。 图一呼和浩特市行政图 表一 呼和浩特市行政区划分表

个旗及一个国家级稀土高新技术产业 开发区。即昆都仑区、青山区、东河 区、九原区、石拐区、固阳县、土默 特右旗、白云鄂博市(拟由达尔罕茂 明安联合旗、白云鄂博矿区合并而成) 和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包 括滨河新区)。常驻人口265.0364万 人。 图二包头市行政图 表二包头市行政区划分表

乌海市地处黄河上游,东临鄂尔多斯高原,南与宁夏石嘴山市隔河相望,西接阿拉善草原,北靠肥沃的河套平原。是华北与西北的结合部,同时也是“宁蒙陕甘”经济区的结合部和沿黄经济带的中心区域。总面积1754平方 公里。常住人口为53.2902万人。 图三乌海市行政图 表三 乌海市行政区划分表

浅谈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

文献综述 浅谈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

浅谈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摘要:本篇综述根据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变化,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格局现状,对现阶段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旨在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平衡协调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发展 引言 近年来,在国家区域发展政策引导下,经过内蒙古人民的共同努力,内蒙古自治区在经济上高速发展,形成了区域发展新格局,我国与俄罗斯、蒙古经济贸易合作进一步深化,西部开发进入新阶段,我国东部地区正式纳入国家东北地区振兴规划范围,国家大力支持民族聚居地区发展,我区区域经济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坚持“适度收缩,相对集中”的原则实现呼包鄂地区率先发展,东部地区崛起,其它地区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促进地区间合理分工,塑造“东西互动、内外互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增强了在全国经济格局中的竞争力,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目标,对于提升我国的国家综合实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加大支持西藏、新疆和其他民族地区发展力度;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加强和完善跨区域合作机制;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十二五时期”是我区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我区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时期。尽管我区区域发展呈现出协调性不断增强、布局不断改善、合作不断深化的良好态势,但是由于受到地域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内蒙古各个盟市之间经济发展仍存在较大差异。充分认识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对促进内蒙古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差异现状及分析 内蒙古自治区的12个盟市都各有各自的优势,充分认识各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对于实现经济协调发展,优化配置区域要素有着重要意义。 (一)各地区资源分布不均衡、产业结构差异较大,经济发展不平衡 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是我国资源禀赋较好的地区,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分为蒙东、蒙中和蒙西地区。蒙东地区包括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锡林郭勒盟、赤峰市;蒙中地区包括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蒙西地区包括巴彦淖尔市、乌海市、阿拉善盟。近年来,区域经济差异日趋明显,蒙中呼包鄂地区已经成为内蒙古经济增长极,而蒙东地区经济增长明显放慢。以人均GDP 为例,2007 年人均GDP 最高的地区是鄂尔多斯市,最低的地区为兴安盟,极差为66324 元。依托区域资源禀赋,各地区已经形成了一批优势特色产业,如包头市的钢铁、鄂尔多斯市的煤炭和羊绒等发展态势都相当良好,为本地区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

电力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电力行业发展现状及前 景分析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电力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1.电力经济发展趋势综述 电力行业关系国计民生,社会对电力产业也是加倍关注。从以下几个方面我们可对近年电力产业经济发展状况做出宏观的基本了解和判断。 1)电价:电价上涨。面对煤价上调和排污费增加所导致的成本增加,国 家 发改委已意识到电力行业没有利润是不利于其稳定和发展的。但中央要求的电价上调在地方却可能未必完全执行。而上游的煤炭在电价上调的激励下可能会再抬高煤价,下游的耗电工业成本也会受很大影响。 2)电荒:毫无疑问,电荒在短期内仍将继续存在。但随着国家对协调发 展 的重视和对“惟GDP论”的抛弃,在宏观上电力需求的增速将有所下降。从供应端看,如果近年大江大河的来水正常,则水电出力一定比上年大增,同时大批新建电源开始并网发电,电力供应将比上年增加。从需求端看,由于侧管理逐渐推广,电价上涨使高耗能产业发展受限以及居民用电对价格的敏感,需求的增长也会理性些。因此,缺电未必会持续比上一年严重。电价上涨并不会激发电力投资过热,相反,电力“跑马圈地”会回归理性。 3)煤电联营:不论是煤强电弱,还是电强煤弱,也不论是以煤炭垄断对 付 电力垄断,还是利益格局重新调整,煤电之间的顶牛只能是两败俱伤。在多次呼吁政府部门协调而不可得的时候,各种形式的煤电联营将有利于减少中间环

节,稳定煤价,打造完整的电煤供应链。煤电联营将是最好的稳定电源安全的方式之一。 4)产权多元化:现在,电力企业无论是电厂还是电网基本上是国家资 本, 但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后,电力企业吸引战略投资者,吸引外资、民营等各类资本,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产权多元化已是箭在弦上。同时,加快重组步伐,积极谋划集团一级上市也是各大集团心照不宣的计划。产权多元化必然带来投资、融资的多元化,更多的资金将源源不断流入电力领域,规范投资、加强立法已是刻不容缓,电力投资体制改革也是大势所趋。 5)年薪制:2004年起,国资委对中央企业负责人实行年薪制,同年也是 国 资委对中央企业实施业绩考核的第一年。电力企业有成为国资委重点培养的30~5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的雄心,年薪制将会激发电力企业间的竞争。 6)多种产业剥离:据悉,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已成为国资委推进国 有 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两件大事之一。既然剥离不可避免,那么电力身上多出的这一根“筋”怎么剥离,就是考验各电力企业智慧的大问题了。既要减员增效做强主业,又不能甩包袱,漠视多种产业职工的电力情结,还要让企业好好地活下去,剥离后的多种产业和主业关系成为较大关注点。。 7)区域电力市场:2003年,东北、华东、华北、华中和西北5家区域电 网

内蒙古自治区区情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区情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中国北部边疆,全区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8。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南北直线距离1700公里。全区总人口2413.7万,由蒙古、汉、满、回、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多个民族组成,其中汉族1880.1万、蒙古族436.7万、其他少数民族96.9万。全区辖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乌海市、阿拉善盟3盟9市和满洲里、二连浩特2个计划单列市,共101个旗县(市、区),其中包括鄂伦春、鄂温克族、莫力达瓦达斡尔族3个自治旗。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的资源富集区,许多资源储量大且开发条件好。全区人均耕地面积、草原和森林面积均居全国第一位。在世界已探明的140多种矿产资源中,内蒙古就有135种,其中已探明储量的83种,储量居全国前3位的28种,居首位的5种。特别是稀土储量居世界首位,煤炭储量7016亿吨、居全国第一,天然气储量6432亿立方米,预计远景储量4.2万亿立方米,金银等10种有色金属资源储量2539万

吨,可利用风能总功率1.5亿千瓦。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内蒙古自治区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产业基地、能源和原材料产业基地、稀土科研与生产基地。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北部边疆,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北通道,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达4200公里,有满洲里、二连浩特等18个陆路口岸,其中满洲里是我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年过货能力2400多万吨,二连浩特口岸年过货能力560多万吨。内蒙古自治区横跨东北、华北、西北三大行政区,毗邻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8个省区,可以同东北、华北、西北三个经济区进行广泛的经济技术协作,既是津京和环渤海地区的腹地,又是华北沟通大西北的经济通道,具有北开南联、承东接西的区位优势。 内蒙古草原、古迹、沙漠、湖泊、森林、民俗“六大奇观”构成独特的旅游胜景。内蒙古辽阔的大草原,富饶美丽。大兴安岭的林海风光,吸引着无数国内外游客。蒙古族歌舞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灿烂明珠,赛马、摔跤、射箭被视为蒙古族的“男儿三技”,蜚声中外。传统的那达慕常常让中外游客如痴如醉。名胜古迹众多。如呼和浩特市的五塔寺、大召、昭君

内蒙古自治区各市县情况介绍

内蒙古自治区各市县情况 介绍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内蒙古自治区情况介绍 一、基本情况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部边疆,首府,横跨东北、华北、地区,接邻八个省区,是中国邻省最多的之一,北与和接壤。是中国五个之一。 图一内蒙古全境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内部,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南北跨度1700公里,土地国境线长4200公里。 内蒙古全区面积为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2015年统计,全区常住人口为万人,主要分布有、,以及满、回、达斡尔、鄂温克等49个民族,民族众多。辖9个地级市、3盟,共计22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17个县、49旗、自治旗。 二、各行政区情况 1、呼和浩特市 呼和浩特辖4市辖区 (、、、)、4县(、、、)、 1旗()。全市常住人口为万 人。 地区名称 面积(平方千 米)人口数量(万 人) 距市中心距离行政区域编码政府所在地 17271- 150100/150101(市辖 区) 新城区700 150102 大街1013 150105

图一呼和浩特市行政图 表一 呼和浩特市行政区划分表 2、包头市 包头市辖5个市辖区、1个县、2个旗及一个国家级稀土。 即、、、、、、、(拟由、合并而成)和(包括)。常驻人口万人。 图二包头市行政图 地区名称 面积(平方千米) 人口数量(万 人) 距市中心距离 行政区划代码 政府所在地 包头市 27,768 - 150200/150201 钢铁大街29号 301 3 150203 阿尔丁大街 280 150204 建设路 470 150202 巴彦塔拉东大街 734 13 150207 建设路 761 150205 巴达噶尔大街 175 150103 新华西街 213 150104 昭君路 4885 150125 1313 150122 2859 150124 3401 150123 2712 150121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班级: 姓名: 学号: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 关键词:电力系统概况,电力行业发展 ‘、八— 1. 刖言 中国电力工业自1882年在上海诞生以来,经历了艰难曲折、发展缓慢的67年, 到1949年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仅为185万千瓦和43亿千瓦时,分别居世界第21位和第25位。1949年以后我国的电力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78年发电装机容量达 到5712万千瓦,发电量达到2566亿千瓦时,分别跃居世界第8位和第7位。改革开 放之后,电力工业体制不断改革,在实行多家办电、积极合理利用外资和多渠道资金,运用多种电价和鼓励竞争等有效政策的激励下,电力工业发展迅速,在发展规模、建设速度和技术水平上不断刷新纪录、跨上新的台阶。装机先后超过法国、英国、加拿大、德国、俄罗斯和日本,从1996年底开始一直稳居世界第2位。进入新世纪,我国 的电力工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一、发电装机容量、发电量持续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国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年 均增长率分别为10.5%、10.34%。发电装机容量继2000年达到了3亿千瓦后,到2009 年已将达到8.6亿千瓦。发电量在2000年达到了1.37万亿千瓦时,到2009年达到34334亿千瓦时,其中火电占到总发电量的82. 6%。水电装机占总装机容量的24.5%, 核电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2. 3%,可再生能源主要是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量微乎 其微; 二、电源结构不断调整和技术升级受到重视。水电开发力度加大,2008年9月,三峡电站机组增加到三十四台,总装机容量达到为二千二百五十万千瓦。核电建设取得进展,经过20年的努力,建成以秦山、大亚湾/岭澳、田湾为代表的三个核电基地, 截至2008年底,国内已投入运营的机组共11台,占世界在役核电机组数的 2.4%,装机容量约910万千瓦,为全国电力装机总量的 1.14%、世界在役核电装机总量的 2.3%。

内蒙古概况

内蒙古概况 内蒙古的历史及由来 内蒙古自治区自古以来就是以北方民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家园。早在炎黄时代,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就已活跃在历史舞台上,黄帝曾北逐荤粥。战国时,以东胡、匈奴为主体的北方民族逐渐兴起。秦汉时,匈奴、乌桓、鲜卑等族活跃在北方历史舞台。魏晋南北朝时,北方诸族进入内地,形成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新时期,拓跋鲜卑统一了北方十六国。隋唐时,出现在北方的有突厥、回纥、契丹、室韦、奚等民族。辽夏金时期,兴起于北方草原的契丹、党项和女真民族相继称雄,占据黄河流域广大地区。 内蒙古地理及资源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的上部,有一块狭长的横跨东北、华北、西北的区域。这个区域,看似一只矫健的雄鹰,振羽展翅,雄踞在祖国的边疆;又似一匹奔腾的骏马,昂首奋蹄,驰骋在祖国的北方。这个区域,就是辽阔、美丽、富饶的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中国的第二大高原.东起茫茫的兴安岭,西至阿拉善戈壁,地跨东北、华北、西北,毗邻八省区,接壤俄罗斯、蒙古国。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有茂密的森林、丰美的草场、肥沃的农田、广阔的水面、众多的野生动植物和无穷的地下宝藏,素有“东林西铁、南粮北牧、遍地矿藏”的美称。内蒙古东部与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毗邻,南部、西南部与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四省区接壤,西部与甘肃省相连,北部与蒙古国为邻,东北部与俄

罗斯交界,国境线长达4221公里.土壤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2.3%,相当于我国江苏省土地面积的11倍多;相当于英国土地面积的4倍,法国土地面积的两倍。 内蒙古人文发展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草原就在歌声里。内蒙古有着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自东向西有呼伦贝尔草原、科尔沁草原、锡林郭勒草原、乌兰察布草原、鄂尔多斯草原、阿拉善草原。那浩瀚的巴丹吉林沙漠和库布其沙漠,由响沙向游人诉说着种种神秘……那丰富的历史文化、独特的民俗风情、美丽的河流湖泊、晶莹的北国风光、茂密的森林和神圣的口岸,无一不让游人留连忘返。内蒙古必将成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向往的绿色天堂,沉寂的草原正在沸腾起来! 内蒙古地处中国北部边陲,民族众多,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古代文化。内蒙古素有“歌乡”、“舞海”的美称,优秀文化艺术传统源远流长,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巨幅画卷中璀璨夺目的篇章。历史上曾留下了《蒙古秘史》、《江格尔》、《格斯尔》等著名的文学作品以及歌舞、乐器、绘画等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出现了一批杰出的历史人物及及当代名家,历史上有成吉思汗、俺答汗、三娘子,当代有地质学家李四光,生物学家旭日干等众多著名人物。首府呼和浩特更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有各种召庙50多座,最为著名的是大召、席力图召、乌素图召、喇嘛洞召。另有昭君墓、万部华严经塔、金刚座舍利宝塔、哈素海、清公主府、绥远城将军衙署等。城郊有不少草原旅游点,那里芳草萋萋,牛羊遍地,鸟语花香,富有浓郁的塞外风情。 ,

中国电力系统公司的现状

中国电力系统公司的现状 2010-04-05 10:46 1、电网公 司 1)国家电网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成立于2002年12月29日。 2004年增加装机5100万千瓦,2005年增加6200万千瓦,2006年增加1.02亿千瓦 2006年中国电力生产情况全国发电量达到28344亿千瓦时,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为3240亿千瓦时。预计2007年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7.2亿千瓦。 华北电网(山东,北京,河北,山西,天津) 2003年11月8日在北京成立。截至2005年10月底,公司总资产2393亿元,净资产860亿元。 公司有两个分公司(北京、天津);三个子公司(河北、山西、山东),还有供电单位7个(唐山供电公司、秦皇岛电力公司、张家口供电公司、承德供电公司、廊坊供电公司、北京超高压公司、大同超高压供电公司); 到2007年底华北电网将实现装机容量达1.45亿千瓦最大负荷

突破1.15亿千瓦。 山东2006年新增装机1263.3万千瓦,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005万千瓦,全社会用电量达到2272亿千瓦时。其中电网统调公用电厂3477万千瓦,地调公用电厂576.7万千瓦,企业自备电厂945.8万千瓦。8月14日,电网最高统调用电负荷达到2852万千瓦。 华东电网(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 华东电网2006年底统调装机容量(万千瓦) 全网 13890.44 江苏 5273.00 浙江3730.86 福建 1919.40 安徽 1491.74 上海1475.43 江苏2006年全社会用电量累计25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最高用电负荷4206万千瓦,增长17.4%。据了解,江苏省电力公司2006年生产经营指标完成情况较好,销售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实现主营业务净收入1142亿元,全年可上缴国地税各项税金58亿元,比2005年净增8亿多元。 华中电网(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四川、重庆) 截止2006年底,华中电网统调总装机容量为10087.91万千瓦

内蒙古概况自然地理及人文社科

内蒙古概况 ----自然地理及人文社科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 南斜伸,呈狭长形,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 南北跨度1700公里,横跨东北、华北、西北 三大区。土地总面积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 积的%,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名列第三 位。东南西与8省区毗邻,北与蒙古国、俄罗 斯接壤,国境线长4200公里。 自治区主席: 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 自治区政府地址: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大街1号 邮政编码:010098 电话: 网址: 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

地貌全区基本上是一个高原型的地貌区,大部分地区海拔1000米以上。内蒙古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除了高原以外,还有山地、丘陵、平原、沙漠、河流、湖泊。 气候全区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形成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的复杂多样的气候。春季气温骤升,多大风天气;夏季短促温热,降水集中;秋季气温剧降,秋霜冻往往过早来临;冬季漫长严寒,多寒潮天气。全年降水量在100-500毫米之间,无霜期在80-150天之间,年日照量普遍在2700小时以上。大兴安岭和阴山山脉是全区气候差异的重要自然分界线,大兴安岭以东和阴山以北地区的气温和降雨量明显低于大兴安岭以西和阴山以南地区。 自然资 源动植物:内蒙古自治区分布有各类草原野生植物2718种,植被组成主要有乔木、灌木、半木本植物、草本植物等基本类群,其中草本植物分布面积最广。按类别分,种子植物2208种,蕨类植物62种,苔藓类植物511种。全区野生脊椎动物众多,总计712种。主要有兽类138种、鸟类436种、爬行类28种、两栖类9种。其中,列入国家和地区重点保护动物116种,一级保护动物26种,二级保护动物90种。全区有中国和日本两国政府保护候鸟及栖息环境协定中规定的保护候鸟128种,有

内蒙古自治区地下水分布概况

内蒙古自治区地下水分布概况 内蒙古自治区地下水分布规律 内蒙古自治区面积约118.3万平方公里,其地下水分布受气候的影响,明显有由东向西、由南向北减少的分带性。同时因地下水储存地质条件与岩性的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异性。 内蒙古自治区多年降水量从东部的鄂伦春自治旗一带486毫米向西至额济纳旗减至37毫米,蒸发量相应由1000毫米增至3000毫米以上。从东到西跨越半湿润、半干旱、干旱三个气候带。在自然景观上从森林草原向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过渡。地下水沿此方向逐渐减少,含水层逐渐变薄,地下水资源逐渐贫乏。干旱、半干旱地下水水质特征逐渐明显,如大陆盐化逐渐加重,地下水中Cl、SO4、Na离子与F、NO3含量逐渐增加,水质逐渐变坏等。地下水储存条件,因含水层岩性不同可分为以松散岩类为主的孔隙水、以碎屑岩类为主的裂隙孔隙水、以碳酸岩类为主的裂隙溶洞水、以基岩为主的裂隙水。它又可根据储水构造与地貌的不同,划分不同的类型。初步可划为十种类型。 第一类为第四系断陷盆地地下水。主要分布在河套平原、西辽河平原与乌兰布和沙漠。其特点是含水层厚度大,水量丰富,是内蒙古自治区地下水开发最有远景地区。含水层主要是第四系冲洪积与冲湖积砂砾石与砂。地下水水量、水质、水位埋藏有由山前向平原中部变小、变差、变浅的规律。 第二类为第四系断拗陷盆地地下水。主要分布在自治区境内几大

沙漠区。如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库布其沙漠、毛乌素沙漠、浑善达克沙漠。其含水层主要为第四系湖积砂,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受气候影响,地下水补给能力由东向西减弱,地下水富水性也由东向西变差。因湖积砂透水性好,降水易补给,使各沙漠下部都有较丰富的地下水,尚有由盆地边缘向盆地中部含水层变厚、水量变富的规律,水质一般都较好,矿化度小于1.0克/升。局部洼地,水质较差,有的形成盐碱湖。各沙漠区是自治区富水地段之一。 第三类是第四系河谷冲积平原地下水。主要分布在额济纳河谷平原与大兴安岭东麓地段。由河谷冲积扇或河流三角洲组成。含水层为第四系砂、砂砾石。其地下水富水程度,初受侧向补给量影响外,主要受河流地表水补给的影响,常因地表水径流量的多少而变化。其含水层岩性、水量、水位埋藏、水质有由冲积扇或三角洲顶部向边部变细、变小、变浅、变差的规律,是自治区富水地段之一。 第四类是河谷洼地地下水。呈零星线状分布于自治区全区,是自治区应用最广的主要供水含水层。含水层由第四系冲洪积砂、砂砾石组成。其地下水分布受气候影响甚大,含水层厚度、水量、水质,均有随气候由东向西、由南向北变薄、变小、变差的规律。 第五类为第三系断拗陷盆地地下水。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含水层富水程度远不如第四系,含水层主要为河流相与湖沼相砂岩、砂砾岩。湖沼相砂岩、砂砾岩一般夹于厚层泥岩中,含水层薄,水量也小,水质相对也差。河流相砂岩、砂砾岩含水层,无论厚度、水量、水质相应比湖沼相含水层厚,水量大,水质好。

电力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电力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1.电力经济发展趋势综述 电力行业关系国计民生,社会对电力产业也是加倍关注。从以下几个方面我们可对近年电力产业经济发展状况做出宏观的基本了解和判断。 1)电价:电价上涨。面对煤价上调和排污费增加所导致的成本增加,国家发改委已意识到电力行业没有利润是不利于其稳定和发展的。但中央要求的电价上调在地方却可能未必完全执行。而上游的煤炭在电价上调的激励下可能会再抬高煤价,下游的耗电工业成本也会受很大影响。 2)电荒:毫无疑问,电荒在短期内仍将继续存在。但随着国家对协调发展的重视和对“惟GDP论”的抛弃,在宏观上电力需求的增速将有所下降。从供应端看,如果近年大江大河的来水正常,则水电出力一定比上年大增,同时大批新建电源开始并网发电,电力供应将比上年增加。从需求端看,由于侧管理逐渐推广,电价上涨使高耗能产业发展受限以及居民用电对价格的敏感,需求的增长也会理性些。因此,缺电未必会持续比上一年严重。电价上涨并不会激发电力投资过热,相反,电力“跑马圈地”会回归理性。 3)煤电联营:不论是煤强电弱,还是电强煤弱,也不论是以煤炭垄断对付电力垄断,还是利益格局重新调整,煤电之间的顶牛只能是两败俱伤。在多次呼吁政府部门协调而不可得的时候,各种形式的煤电联营将有利于减少中间环节,稳定煤价,打造完整的电煤供应链。煤电联营将是最好的稳定电源安全的方式之一。 4)产权多元化:现在,电力企业无论是电厂还是电网基本上是国家资本,但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后,电力企业吸引战略投资者,吸引外资、民营等各类资本,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产权多元化已是箭在弦上。同时,加快重组步伐,积极谋划集团一级上市也是各大集团心照不宣的计划。产权多元化必然带来投资、融资的多元化,更多的资金将源源不断流入电力领域,规范投资、加强立法已是刻不容缓,电力投资体制改革也是大势所趋。 5)年薪制:2004年起,国资委对中央企业负责人实行年薪制,同年也是国资委对中央企业实施业绩考核的第一年。电力企业有成为国资委重点培养的30~5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的雄心,年薪制将会激发电力企业间的竞争。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概况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概况 内蒙古林业厅 一、基本情况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祖国北部边疆,生态区位十分重要。全区国土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据2003年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统计,林业用地面积4068.3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34.4%,森林面积2078.9万公顷,居全国各省区之首;天然林面积为1341.35万公顷,居全国第二位;活立木总蓄积12.9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五位。人工林面积571.0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7.57%。 境内有大兴安岭原始森林和11片次生林区(大兴安岭次生林区、宝格达山、迪彦庙、克什克腾、茅荆大坝、大青山、蛮汉山、乌拉山、贺兰山和额济纳);中部高原有大面积的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 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712种,野生(维管)植物2718种。分布有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及沼泽化草甸湿地3大类13种类型湿地,面积424.53公顷,占全国湿地面积的11 %,居全国第三位。 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齐、巴音温都尔五大沙漠和科尔沁、浑善达克、毛乌素、呼伦贝尔、乌珠穆沁五大沙地,在阴山北部还分布有大面积严重风蚀沙化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 内蒙古既是森林资源大省区,也是荒漠化大省区,生态保护和建设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二、林业六大工程 面对严峻的生态形势,内蒙古自治区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林业生产和发展。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提出了“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最重要的生态防线”宏伟目标,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决策部署,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道路,把生态保护和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建设来抓,与发展地区经济、促进农牧民增收相结合,全力实施国家六大林业重点工程。 (一)天然林保护工程。包括内蒙古大兴安岭、黄河上中游和岭南八局三个工程区。工程实施以来,木材产量大量调减,森林资源不断增加,管护面积逐步扩大,富余职工妥善安置,工程区内的森林资源得到了休养生息。1、内蒙古大兴安岭天然林保护工程。工程区包括17个森工公司、2个林业局和其他企事业单位,工程由国家林业局直接管理。1998年9月开始试点。规划建设期为11年,即2000─2010年。2、黄河上中游天然林保护工程。工程区位于我区的中西部,涉及6市1盟,即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海市、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巴彦淖尔市和阿拉善盟,实施单位35个旗(县、市、区)、4个盟市直属国有林场和1个综合开发示范区。工程建设期为11年,即2000—2010年。完成公益林建设122.07万公顷。3、岭南八局天然林保护工程。工程区包括呼伦贝尔市的免渡河、乌奴耳、巴林、南木、红花尔基、柴河和兴安盟的白狼、五岔沟8个次生林林业局。

内蒙古旅游景点简介

1、呼伦湖 呼伦湖又名达赉湖,位于中国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面积2339平方公里,是内蒙古第一大湖、中国第四大淡水湖,与贝尔湖为姊妹湖。呼伦湖是中国北方数千里之内唯一的大泽,水域宽广,沼泽湿地连绵。湖中共有鱼类30多种,主要有鲤鱼、鲫鱼、鲇鱼等经济鱼类。此外,湖中还盛产白虾。呼伦湖也是中国北方地区重要的鸟类栖息地和东部内陆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 2、呼伦贝尔大草原 位于内蒙古东北部,因境内的呼伦湖和贝尔湖而得名,总面积一亿四千九百万亩。这里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草原,水草丰美,生长着碱草、针茅、苜蓿、冰草等120多种营养丰富的牧草,有"牧草王国"之称。呼伦贝尔大草原也是一片没有任何污染的绿色净土,出产肉、奶、皮、毛等畜产品备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连牧草也大量出口日本等国家。 呼伦贝尔大草原是我国现存最丰美的优良牧场,因为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污染,所以又有“最纯净的草原”之说。在几千条大小河流的滋养下,每到夏季,这里莺飞草长,牛羊遍地,既可以在草原上骑马、骑骆驼,观看摔跤、赛马、乌兰牧骑的演出,吃草原风味“全羊宴”,也可以晚上的篝火晚会,尽情体验游牧民族的独特风情。 3、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 阿尔山不是山,阿尔山是蒙古语的音译,全称为哈伦·阿尔山,意思为热的圣泉。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是2000年2月22日经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成立的,总面积103149公顷,其中17公顷是人工林。公园内有大兴安岭第一峰——特尔美峰(海拔1711.8米)和大兴安岭第一湖——达尔滨湖;有独具亚洲特色的火山爆发时熔岩流淌凝成的石塘林和天池。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具有独特的北国风光,其矿泉资源得天独厚,世属罕见,举世闻名,矿泉群集饮用、洗浴、治疗于一体,被称天下奇泉。还具有旅游业崇尚的“阳光、空气、绿色”三大要素。 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河流有三条,即哈拉哈河、柴河、伊敏河,还有许多湖泊,如天池、杜鹃湖、乌苏浪子湖、鹿鸣湖、松叶湖等。(景区门票:旺季180元,淡季150元) 5、阿尔山奥伦布坎旅游景区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总面积250平方公里,核心景区28.9平方公里。旅游区推出森林文化旅游产品,以原生态大兴安岭为资源依托、以“创建森林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统筹牵动兴安盟旅游产业发展”、“建设内蒙古东部国际旅游目的地”为目标,重点围绕着“通古斯部落文化、狩猎文化、冰雪文化”三大文化,打造“探秘大兴安岭、奥伦布坎部落、魔法汤泉圣地、野奢梦幻时光、自驾集结地、冰雪嘉年华、莫尔根湿地公园”七大主题产品,行程集文化体验、创意游览、科普发现、时尚休闲、特色度假、冰雪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旅游综合项目。(景区门票:120元) 4、勃隆克沙漠 勃隆克沙漠旅游区位于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朝格温都苏木(乡),距赤峰市120公里,是距京津冀辽等省区最近的集沙漠、草原、奇山、怪石、湖泊、原始次生林于一体的旅游景区。勃隆克沙漠是观赏自然奇景和体验蒙古族风情的好去处。有金色的沙山、碧绿的湖水、如茵的草原、奇异的怪石。旅游区内还特别设有观赏区、娱乐区、生态建设示范区等,主要项目包括赛马、射箭、滑翔、滑沙、快艇、皮划艇、游泳、垂钓、水上游戏、沙漠驼队探险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班级: 姓名: 学号: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 关键词:电力系统概况,电力行业发展 1.前言 中国电力工业自1882年在上海诞生以来,经历了艰难曲折、发展缓慢的67年,到1949年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仅为185万千瓦和43亿千瓦时,分别居世界第21位和第25位。1949年以后我国的电力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78年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712万千瓦,发电量达到2566亿千瓦时,分别跃居世界第8位和第7位。改革开放之后,电力工业体制不断改革,在实行多家办电、积极合理利用外资和多渠道资金,运用多种电价和鼓励竞争等有效政策的激励下,电力工业发展迅速,在发展规模、建设速度和技术水平上不断刷新纪录、跨上新的台阶。装机先后超过法国、英国、加拿大、德国、俄罗斯和日本,从1996年底开始一直稳居世界第2位。进入新世纪,我国的电力工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一、发电装机容量、发电量持续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国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0.5%、10.34%。发电装机容量继2000年达到了3亿千瓦后,到2009年已将达到8.6亿千瓦。发电量在2000年达到了1.37万亿千瓦时,到2009年达到34334亿千瓦时,其中火电占到总发电量的82.6%。水电装机占总装机容量的24.5%,核电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2.3%,可再生能源主要是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量微乎其微; 二、电源结构不断调整和技术升级受到重视。水电开发力度加大,2008年9月,三峡电站机组增加到三十四台,总装机容量达到为二千二百五十万千瓦。核电建设取得进展,经过20年的努力,建成以秦山、大亚湾/岭澳、田湾为代表的三个核电基地,截至2008年底,国内已投入运营的机组共11台,占世界在役核电机组数的2.4%,装机容量约910万千瓦,为全国电力装机总量的1.14%、世界在役核电装机总量的2.3%。高参数、大容量机组比重有所增加,截止2009年底,全国已投运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