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优秀教案

唐雎不辱使命优秀教案
唐雎不辱使命优秀教案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

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借助工具书,课下注释及古文知识积累,初步体会课文大意,反复诵读,尤其读准多音字。

(2)体会唐雎有胆识,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勇士形象。

(3)体会文章选材善于突出重点,突出中心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1)以“说”为主学习课文。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的评析,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2)主要教学过程:诵读—评说—评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唐雎作为小国之臣却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的评析,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2、把握课文中精辟的语言。

3、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人物形象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了解战国时期历史背景。

2、了解《战国策》。

教学过程

〈一〉从时代背景导入。

1、公元前230年和前225年,靠近秦国的韩国、魏国相继被秦国所灭,其余山东六国中的赵、燕、齐、楚,在连年不断的战争中,早已被秦国日削月割,奄奄待毙了,又过了几年,秦就统一了天下。安陵国是魏国的附庸小国。安陵在它的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一度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秦国想用诈骗手段吞并安陵,于是安陵君就派唐雎到秦国谈判。

2、文学常识介绍

《战国策》是末年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二〉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读课文,教师听读。

2、请学生结合注释读课文,注意下列字词的意义。

加惠:给予恩惠。

怫然:盛怒的样子。

免冠徒跣:摘了帽子,光着脚。冠,帽子。跣,赤脚。

抢地:撞地。抢,碰、撞

休浸:吉凶的征兆

色挠:指变了脸色,挠,屈服

谢:道歉

谕:明白

3、理解词类活用,然后翻译句子。

4、⑴轻寡人与(轻,形容词用如动词,意动用法,)

5、⑵请广于君(广,形容词用如动词,使动用法,)

6、4、难句翻译。

7、⑴“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⑵“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⑶“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三〉研讨课文

〈1〉这是一篇描写强弱斗争的文章,请同学们熟读课文,然后找出文中能表现秦国强大而安陵弱小的语句。

①秦国“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

②“秦王不悦”于是“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③秦王尚未统一六国,却在文中自称“天子”。

〈2〉找出秦王在唐雎出使前后的不同态度的句子,并思考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

①秦王表现:“秦王不悦”—“秦王怫然怒”—“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②作者的意图:赞颂不畏强权敢于为国牺牲的自我的英雄。

〈3〉请学生再次齐读课文,连贯,完整地感受整篇文章,并体会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