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钟误差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数字钟误差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数字钟误差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数字钟误差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不考虑晶振等固件的误差, 因而系统误差不可能来自于硬件, 而应该主要来自于软件方面. 系统每次调用定时中断程序的过程中, 硬件并没有自动进入下一个定时周期, 而是在调用中断程序以后由软件置数来实现的.而在程序调用过程中, 堆栈建立、参数传递等都是需要耗时, 而这些时间都被无形中加到了定时长度中去. 所以,使得每次定时长度都大于理论推导值, 在宏观上表现出来就是系

统比理论计算出来的结果变慢了。另外, 由于系统每次调用中断处理程序所执行的操作都是相同的, 也就是说, 系统每次定时的时间误差应该是一个常数,另外,在调时过程中因按键按下后的消抖延时以及等待按键释放这一时间段内会有误差。

综上所述,系统的误差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为误差

(1)定时所引起的误差主要表现在对时上。由于自己写的对时程序只是对分和小时,而秒始终处于走时状态,这样写对时时很难做到和标准时间一致,造成误差。

解决方案:对时时关闭计时中断;

(2)按键所引起的误差

解决方案:计算出防抖次数,然后再把防抖时的延时时间与防抖次数相乘,在加到总时间中去;此方法仅适用于按键用中断的方法扫描。

二、单片机本身之误差

1、数字钟要工作,要用到计数器,89C51单片机两个计数器有四种工作方式,工作方式1和工作方式2在进入中断程序时都要进行重装初值,重装初值需要消耗机器周期,从而带来了误差。

解决方案:

(1)重设单片机定时器的工作方式。通过设置TMOD寄存器中的M1M2位为10选择定时器方式2,方式2被称为8位初值自动重装的8位定时器/计数器,THX别称为常数缓冲器,当TLX计数溢出时,在溢出标志位TFX置1的同时,还自动地将THX中的常数重新装入TLX中,使TLX从初值开始重新计数,这样避免了人为软件重装初值所带来的误差,从而可以提高定时的精度。

(2)用定时器计算出延时,然后加到总时间中去。

定时计数器的初始值设置公式推导

系统中所选用的晶振的频率为fosc,则机器周期为:公式1:t0=12/fosc.设定时器要求的中断频率为k,计数器位数为n,则定时计数器的初值X设置有如下公式:kXn t/1)(*20=- [2] 。于是:原始公:021/(*)NXkt=- 而实验测得的数据显示,这个公式所得的结果并不可靠:(下表中的所有数据都是在计数器初始值严格按照原始公式给出的条件下测得,以个人计算机机系统时钟为标准)。从表 1

中的数据可知,严格按照原始公式得出的计数初值是存在极大误差的,这个误差总使系统时间变慢,而且,系统时间的误差值随着每秒中断次数的增多而增大,随计时总长的增长而增大,并且总是成比例(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这就是说,系统的误差跟每秒中断次数和个人计算机标准时长的乘积(即中断总次数)成正比。也就是说,每次中断计时的时间误差是一个常数。误差来源分析不考虑晶振等固件的误差,则系统机器周期可以由公式 1 准确给出,因而系统误差不可能来自于硬件,而应该主要来自于软件方面。系统每次调用定时中断程序的过程中,硬件并没有自动进入下一个定时周期,而是在调用中断程序以后由软件置数来实现的。而在程序调用过程中,堆栈建立,参数传递等都是需要耗时的,而这些时间都被无形中加到了定时长度中去。所以,使得每次定时长度都大于理论推导值,在宏观上表现出来就是系统比理论计算出来的结果变慢了(这于表格 1 所得的结论恰好一致)。

另外,由于系统每次调用中断处理程序所执行的操作都是相同的,也就是说,系统每次定时的时间误差应该是一个常数(这也恰好跟实验数据相吻合)。由上面的数据和分析可知,原始公式应该修改为:公式2:021/(*)NXktx=-+D则由表格1 ,关于的计算公式如下:公式3:0||/(60***)XtTktD=D由表格 1 数据,

实际中要求k 最小,而又不影响显示效果,才能使误差越小,故实测中取k=160 。根据表格一计算得≈ 20 (所用晶振频率为11.0592 MHz )。按表 1 的实验方法,得表2 :

这些数据较表1 已有很大准确性,但与实际应用还有一定差距。末两行是根据前面参数规律稍做改动得到的, 与公式 2 有一定出入, 但与个人计算机系统标

准时间已经相当接近。由于表 1 的数据本身是肉眼估出来的,本身就带有很大的误差,实际运用可用精密仪器得到表 1 数据,则系统参数可以更进一步接近实用值。在Keil uVision3软件中验证定时器T0每50ms 产生一次中断的时间。在初

5 始化中费时为551μs ,每一次中断时间应该考虑该项的影响。在实际处理中

可以利用两次中断时间的差来作为定时器的中断时间间隔。通过测试,得到第一

次为0.05055642s,第二次为0.100 56185s,第三次为0.15056728 s。可以看出,

每中断一次会比定时值长了5.43μs即5个机器周期,所以,应该在给定时器赋

初值时加上这个误差,可以把中断服务程序作如下修改:

TH0=(65536-50000)/256+5/256; TL0=(65536-50000)%256+5%256; 2、中断优先级造成的误差如在中断中设置中断优先级即可,具体步骤为:在初始化程序时,把定时器0的中断优先级设为最高,IP=0xE2。在以后的运行中,不论遇到何种中断,都是按照IP中所设置的优先级来中断,进而减小了中断优先级带来

的误差。Whe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of sleep,

And nodding by the fire, take down this book,

And slowly read, 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

Your eyes had once, 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 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 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

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

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 And bending down beside the glowing bars, Murmur, a little sadly, how love fled

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

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between life and death

But when I stand in front of you

Yet you don't know that

I love you.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when I stand in front of you

Yet you can't see my love

But when undoubtedly knowing the love from both Yet cannot be together.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being apart while being in love

But when I plainly cannot resist the yearning

Yet pretending you have never been in my heart.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struggling against the tides

But using one's indifferent heart

To dig an uncrossable river

For the one who loves you.

房地产未成交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房地产未成交原因分析及解 决方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未成交原因分析 1、房源多样化 开元城10.1期间推出了多种房源,其中包含高层、小高层、洋房等。增加了客户选择的多样性,同时也给客户造成了房源充裕,不着急的现象。而且在比较产品上有很多的相似性,导致客户可比较房源太多,增加成交周期。相比较9月单一产品,多样化、充裕房源会造成客户摇摆不定。 解决方案: 销控部分房源,给客户造成房源紧缺的现象,推比较性较强的房源,防止不同需求的客户流失。 2、团队原因 团队刚刚组成,状元团队也是抽调部分置业顾问,两个团队存在人员不足的问题,加之盛景现房销售,增加了看房时长,更加突出了这一问题。 解决方案: 节后会快速增加置业顾问数量,其他岗位也会迅速到岗。 3、产品信息 10.1双节期间拥有较好的客户上访量,销售节点较好,但前期准备不足,项目的产品信息、产品卖点、销售百问等一系列的售前准备不足,置业顾问只能边买房变熟悉产品,不能很好的为客户解决问题,传递准确价值点。 解决方案 产品信息、产品卖点已梳理完毕给到置业顾问。置业顾问利用早晚时间抓紧熟悉。产品百问也会在节后各部门到岗完毕后快速梳理完成,给到置业顾问手中,为客户解决问题,传递卖点。 4、部门协调 10.1双节期间,财务部等部门给到了非常大的支持,延长了在岗时间。但本分部门因时间问题未来的及沟通到位,如盛景物业部,借钥匙时间基本在9:00到11点,下午2::30到4:00之间看房时间受限。无法满足客户的看房需求。解决方案: 节后与物业负责人沟通,将部分房源钥匙留于售楼处,方便客户看房,其他影响销售的问题也会做及时沟通 5、物业服务 10.1双节期间,接待客户时,物业服务较少,售楼处案场较乱,置业顾问要在接待客户时自己倒水,自己整理案场,未给客户带来宾至如归的感受,无尊贵感可言。

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策略(3) 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伊宁市教研培训中心库尔班江·吐合达吉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儿童认识数学是从认数和计算开始的,它是学习数学的最基本能力,《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计算能力,应该要求学生算得正确、迅速,同时还要注意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生活及参与社会所必要的基本素质之一。实施南市区课题以来,我们进一步发现及研究学生在计算能力方面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 一、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 在计算练习中,学生的计算错误经常会发生:不是看错数字,就是写错数字;不是抄错数字,就是漏写符号;或者是加法忘了进位,减法忘了退位,加法当减法做,乘法当成了除法,小数点忘了或点错了一位;有时甚至会出现一些无法理解的错误等。 原因是多方面的,大致可以归纳为知识性错误和非知识性错误。知识性错误是指学生对于计算法则概念或运算顺序的不理解,或者没有很好的掌握所导致的错误。非知识性错误是指学生不是不懂运算导致错误,而是由于不良的学习习惯所导致的错误;如抄错数字、不认真审题、注意力不集中等。 1.概念、法则理解不清

概念和法则是学生思维的基本形式,又是学生进行计算的重要依据。只有正确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计算法则才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有些错误是由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不清而引起的. 23.76-(13.76-3.58) =23.76-13.76-3.58 =6.42 错误原因是学生在去掉小括号时没有减变加,不理解已知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等于用这个数先减去第一个数,再加上第二个数。 1.25×(80+4) =1.25×80+4 =100+4 =104 错误原因是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运用还不清楚。 624÷6=14 780÷3=26 计算除法时,在这里学生对0 的占位作用认识不够及在什么情况下应该用0 占位这一知识点没有掌握。对“商的最高位确定后,不够商1 的就商0”理解不清,因此出现跳位商和空位的错误。 2.思维迁移的影响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积极作用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消极作用则干扰学生学习新知识。7.68-2.75+1.25 =7.68-4

测量常见偏差原因分析

测量偏差常见原因分析 测量工作必须严谨细心,千万不能心存侥幸,不得有一丝马虎。测量是施工的眼睛,引导施工前进,关系施工的进度、质量,因此测量工作必须精确、快速,以下是我对测量偏差常见原因的分析。 1、全站仪建站时,只记得精平,忘记了对中,从而导致对中粗差, 定向偏差,放样偏差。 2、全站仪测量标高时,棱镜杆高度与全站仪设置棱镜高度不一 致,从而导致测量标高错误。 3、全站仪网格因子因后方交会产生变化,使用后交后未及时修改 网格因子,从而导致下次固定控制点建站测距偏差。 4、全站仪大气压及温度被修改后,没有及时修正,导致测距偏差。 5、全站仪反射物设置不正确,如棱镜、反射片、免棱镜等,每种 反射物常数均不同,因设置错误从而导致测距偏差(需注意不同规格的棱镜常数也会有差别)。 6、全站仪在使用过程中,三脚架螺栓未拧紧或脚架未踩实,产生 不均匀沉降,全站仪发生倾斜,从而导致放样偏差。 7、建站时,测站点坐标、后视点坐标或方位角输入错误,定向错 误,并且未进行坐标反测,从而导致放样错误。 8、放样时,放样点坐标输入错误,从而导致放样错误,该情况应 引起足够重视。建议预先将测量数据用数据线上传全站仪后直接调取桩号,上传前应对坐标数据进行核对,放样时再次核对,该

方法可节省坐标输入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9、放样时,放样点角度偏离0度0分0秒较大,从而导致放样偏 差。 10、对讲机传话时,表达或理解错误导致放点偏差,如向前5公分 打桩,结果说成或理解成向后5公分打桩,就将导致10公分的偏位。 11、放样距离超过建站距离,从而导致放样偏差。(要充分理解, 角度发散原理,放样距离越远偏差越大。) 12、除以上操作问题外,挤土效应,机械行走,都会使放好的桩位 发生位移,从而导致桩位偏差。此外,管桩施打过程中,桩身垂直度控制不好,造成桩身倾斜。同样会造成施工好的桩位发生偏差。 全站仪自身有补偿功能,在工地检查过程中,发现很多工地测量员在放点过程中,都未打开补偿器,补偿失去意义。建议各工地测量员在测量过程中打开补偿器,以减少仪器轻微倾斜带来的测量误差。 2012年12月15日 郭越

实验数据的误差分析(精)

第2章 实验数据的误差分析 通过实验测量所得大批数据是实验的主要成果,但在实验中,由于测量仪表和人的观察等方面的原因,实验数据总存在一些误差,所以在整理这些数据时,首先应对实验数据的可靠性进行客观的评定。 误差分析的目的就是评定实验数据的精确性,通过误差分析,认清误差的来源及其影响,并设法消除或减小误差,提高实验的精确性。对实验误差进行分析和估算,在评判实验结果和设计方案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章就化工原理实验中遇到的一些误差基本概念与估算方法作一扼要介绍。 2.1 误差的基本概念 2.1.1真值与平均值 真值是指某物理量客观存在的确定值。通常一个物理量的真值是不知道的,是我们努力要求测到的。严格来讲,由于测量仪器,测定方法、环境、人的观察力、测量的程序等,都不可能是完善无缺的,故真值是无法测得的,是一个理想值。科学实验中真值的定义是:设在测量中观察的次数为无限多,则根据误差分布定律正负误差出现的机率相等,故将各观察值相加,加以平均,在无系统误差情况下,可能获得极近于真值的数值。故“真值”在现实中是指观察次数无限多时,所求得的平均值(或是写入文献手册中所谓的“公认值”)。然而对我们工程实验而言,观察的次数都是有限的,故用有限观察次数求出的平均值,只能是近似真值,或称为最佳值。一般我们称这一最佳值为平均值。常用的平均值有下列几种: (1)算术平均值 这种平均值最常用。凡测量值的分布服从正态分布时,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可以证明:在一组等精度的测量中,算术平均值为最佳值或最可信赖值。 n x n x x x x n i i n ∑=++==121ΛΛ (2-1) 式中: n x x x ΛΛ21、——各次观测值;n ――观察的次数。 (2)均方根平均值 n x n x x x x n i i n ∑=++= =1222221Λ均 (2-2) (3)加权平均值 设对同一物理量用不同方法去测定,或对同一物理量由不同人去测定,计算平均值时,常对比较可靠的数值予以加重平均,称为加权平均。 ∑∑=++++++===n i i n i i i n n n w x w w w w x w x w x w w 11212211ΛΛ (2-3)

尾气超标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案

尾气超标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案

汽车尾气超标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案 前言:随着人们对环保的日益关注,环保绿标也成了继年检标志和强制险标志后又一标志贴上汽车档风玻璃。珠海全市几家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机构于5月30日起,启用“简易工况法”取代“双怠速法”检测车辆尾气。综合珠海几条尾气检测线检测的数据来看,所检测的车辆仅有50%的车辆尾气排放能达标。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车不达标?是因为以前排放未实行强制措施,车辆拥有者至购车后,忽视了对进排气系统的维护与保养,是造成排放超标的主要原因。排放不合格车辆只能选择解体维修这种方法吗?车辆尾气超标如果解体维修,不但耗时费力成本也高,有没有既省钱又快捷的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以中国现行的车辆、强制报废规定年限来看、从理论上来讲,私家车辆如果保养得当,发动机终生无需大修,排放也能达标,最多做一次三保就可到报废年限。要想做到这点,定期维护是关键,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如能做到规定的里程换机油保养,避免发动机高温,水箱不缺水、发现有异常及时处理就能够了。只要发动机正常,尾气超标大多数是进、排气系统出了问题。 下面简单探讨汽油车和柴油车尾气超标的原因与治理。 一、汽油车排放超标的原因和治理 (一)在用电控制汽油车 在用电控制汽油车排放和油耗超标主要原因有进气系统不畅、发动机积碳、汽缸磨损、三元催化器失效、氧传感器失控

等。应根据造成超标的原因采用不同的治理方法。(如有条件是应首先检查发动机控制电脑) 1.首先检查发动机是否正常 简单检查可做到,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检查发动机是否正常,可取下火花塞看有无机油、很干净说明点火正常,发动机没有串油,加大油门时观察,运转是否平稳有力,如果以上检查没问题即正常。 2.车辆三大系统过脏 这种情况一般情况下出现在车辆还比较新,可是检测结果却超标,或者超标并不严重只超了百分之几或零点几,这种情况说明我们的车辆的尾气处理系统即三元催化器和氧传感并没有出现大的问题,造成尾气超标的原因大都因为车辆三大系统(进气系统,排气系统,燃油系统)过脏。 解决方法:换加高号油、拉高速(轻微超标能够不换油或加燃油添加剂并拉高速;而最妥当的方法是换加高号汽油后并加添加剂后拉高速) 高速对清洗发动机的油路和气缸有相当大的作用。原因是发动机高速运转时,供油量加大,燃油的流速也加大,有助于把油路中污垢和杂质冲刷出去,达到清洗的效果。而且由于活塞的高速运动,汽缸内温度更高,气流进出气门的流量和速度也很高,燃烧会更加充分,有利于清除气门的积碳,使堵塞的通道变得顺畅。因此,拉过高速后,发动机的动力会有所增强,这是不言而

小学二年级学生计算题错误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赵老师资料

小学二年级学生 计算题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 赵金仙 华宁县宁州镇示范小学

小学二年级学生计算题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 【摘要】:小学生计算错误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很多学生,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一点就通,可是一算就错。二年级是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阶段,千以内数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除法是这一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是整个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但是计算中的错误是最让我们老师和家长头疼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本文阐述了笔者记录的学生作业和考试卷中出现的两大类问题、十三种错误情况,并针对这些情况讲述了笔者总结出来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计算题、错误、对策 小学生计算错误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很多学生,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一点就通,可是一算就错。二年级是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阶段,千以内数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除法是这一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是整个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但是计算中的错误是最让我们老师和家长头疼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我将学生作业和考试卷中出现的问题做了详细记录,并根据学生出现的错误研究了一些解决办法。下面就谈一谈我两年来研究分析的学生出现的两大类问题、十三种错误情况。 一、计算法则不熟的错误原因及对策 批阅学生作业时,我发现有三种情况是属于学生计算法则掌握不

熟产生的错误。 第一种: 4×8=36 、36÷4=8 、6×7=32、6×9=45。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记不住乘法口诀,没有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 第二种 错误原因是不理解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算理。 第三种75+25 =100-100 =0 针对以上三种错误,我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三种应对策略。 1、口诀不熟“逆推记”。 学生的第一种错误是乘法口诀记忆不熟悉导致的,我引导学生运用“逆推理解记忆”法计算,如:看到“4×8”就倒回去想“3×8=?”,因为3×8=24表示3个8的和是24,那么4×8就表示求4个8的和,就用3个8的和24加1个8得32,就推出“四八三十二”。记“六七四十二”时倒回去想“六六三十六”,记“六九五十四”就倒想“六八四十八”。这种推理既能理解口诀所表示的意义,又容易记住口诀的正确得数,有效地减少了第一种错误的出现频率。 2、算理不解“念歌诀”。 针对学生总是不理解被减数中间的“0”退位后发生变化的算理,我就巧妙地引导学生将退位减法中:“哪位不够减,就向前一位退‘1’当‘10’再减”变成一句歌诀:“0上有点变9减”。在理解算理的基

联轴器偏差和找正分析和实测题

旋转设备安装轴不对中联轴器中心偏差分析与找正技术培训 内 部 学 习 材 料 编制:邓华伟 委员:郭先军王洪赵安华 张运森万谊熊建平攀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西昌分公司

旋转设备安装轴不对中联轴器中心偏差 分析与找正 摘要:旋转设备在安装或维修后始终存在轴对中的问题,对中精度的高低对设备运行周期及运行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找正的目的是保证设备在工作时使主动轴和从动轴两轴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找正的精度关系到设备是否能正常运转,对高速运转的设备尤其重要。 关键词:对中基准找正调整 1、概况 旋转设备在安装或维修后始终存在轴对中的问题,对中精度的高低对设备运行周期及运行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设备对中精度高,会使旋转支承部位振动小、温升低、磨损小、设备故障率低等特点;设备对中精度低,会使旋转支承部位振动加剧、温升高、磨损加快、设备故障率高,甚至会造成转子轴断裂等设备事故。可以说,旋转设备轴对中精度高低直接影响设备是否能够正常运转,对生产重点设备、高运转设备尤其重要。

2、轴不对中联轴器偏移情况分析 2.1、偏移情况 轴不对中联轴器轴线位置偏差指铅垂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偏移量,其中水平方向偏心分别存在如下四种情况: (1)、两轴线平行且同心(理 想状态)如图1(a)所示; (2)、两轴线平行但不同心如 图1(b)所示; (3)、两轴线同心但不平行如 图1(c)所示; (4)、两轴线不同心但不平行 如图1(d)所示; 2.2、偏移分析 图1所示的四种情况,两轴绝对对中属是理想状态,对在线运转 设备始终保持轴线对中是难以达到理想状态的,各部位的不均匀膨 胀、轴的弯曲、轴承的游隙、设备转子的动不平衡等原因,都可能造 成轴在运转不对中的现象发生,所以在设备制造、安装、检修中都规 定有允许的偏差值,因此,设备静态下轴不对中联轴器轴线位置偏差 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3、检测方法与测量 3.1、基准部位的选择 轴不对中联轴器轴线位置偏差找正确定基准部位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

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 张美仁 I 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小学数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准确、迅速、灵活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前几日在班上进行了一次四则混合运算的测试,居然卑、劝-戒一初一槁一禧二J 韵一困孕_

连一个满分也没出现,(通常测验满分至少有十余人),试卷上或多或少的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错误,让人有些遗憾。在计算教学中,甚至出现同样的一道题,学生今天做是对的,明天做可能就是错的。当然,学生在计算中出现错误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心理方面原因 我们常说学生“粗心”,其实“粗心”大多是由学生感知、注意、思维、记忆、情感等因素造成的。 1.感知不正确。 由于计算本身没有情节并且外显形式简单,这样更容易造成小学生感知粗略、笼统、不够具体,再加上学生看题、读题、审题、演算过程中又急于求成,因而所感知的表象是模糊的,致使把计算式题中的数字、符号抄错。女口,把“+”误作“―” 把“3”写成“ 5”,把“ 56”写成“ 65”,把236X 103抄成236X13,抄上一行串到下一行等等。 2.注意不集中。 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尚未发展成熟,不善于分配注意是小学生注意的特征之一,要求他们在同一时间把注意分配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时,往往会出现顾此失彼、丢三落四,造成计算错误。如计算四则混合运算不是抄错数据,就是忘记将暂时不参加运算的部分抄下来,漏一部分计算导致错误。 3.短时记忆出错。 记忆是学习的基础、知识的储存、积累和更新都要依赖于记忆,无论是口算还是笔算或估算都需要良好的短时记忆力做保证。一些学生由于短时记忆力发展较

细菌菌落总数检测常见误差原因分析

细菌总数监测常见误差分析 细菌菌落总数就是水源地与地面废水样品检测必做得一项指标。菌落总数检测同其她检验一样,也存在检测误差。平板计数法就是细菌总数常用方法之一, 因此,该值准确与否直接关系水质好坏。微生物平板计数得通常方法为每个样品用3个稀释度,每个稀释度常做3个重复。但如何对平板菌落进行正确计数、3个稀释度以哪一个稀释度进行计数及微生物检测允许误差等问题,在饲料标准中并未有所规定,而这些问题与统计值得准确性密切相关。我们就实际检测芽孢杆菌工作中遇到一些菌落计数得问题,与大家进行探讨。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1。1。1样品:随机抽取微生态饲料添加剂合生素样品3份。 1。1.2培养基:营养琼脂。 1.1.3仪器设备:磁力搅拌器,无菌培养皿,培养箱,振荡器。 1.2 试验方法 1。2。1样品得振荡时间对菌数检测得影响 选择1个样品,称取10 g,放人无菌锥形瓶内,加入90 mL无离子水,磁力搅拌分别为l0、20、30、40与60 rain、用1 mL移液枪从中吸取1 mL样品悬浊液加入到盛有9mL去离子水得试管中,用振荡器使样品充分均匀,以此类推,制成10一~1O一’不同稀释度得样品溶液。平板涂布法检测菌含量:用移液枪从样品稀释液中各吸取200L,每个样品稀释液3个重复;将平板倒置于35—37 cC培养箱中培养24 h。

1.2。2 检测方法对菌数检测得影响 各个样品称取l0 g,放入无菌锥形瓶内,加入90 mL无离子水,磁力搅拌分别为40 rain。并稀释成10~~l0 不同稀释度得样品溶液。倾注平板法检测菌含量:用移液枪从各个平行样品相应稀释液中各吸取1 mL,每个样品稀释液3个重复,待培养基表面干燥后,将平板倒置于35 37~(2培养箱中培养24 h、平板涂布法检测菌含量:用移液枪从各个平行样品相应稀释液中各吸取200 L涂布平板,每个样品稀释液3个重复;将平板倒置于 35~37℃培养箱中培养24h、2结果 2.1样品得振荡时间对菌数检测结果得影响 采用细菌平板计数得方法,不同振荡时间对合生素中芽孢杆菌检出量得结果见表1。从表l中可见:不同振荡时间获得得细菌菌落数量有较大差别。总体而言,在一定时间内,随着振荡时间得延长检出有效菌含量增加,说明细菌从载体上解析需要一定得时间;当振荡时间为40rain后产品中得菌含量基本稳定。采用适当振荡时间才能更精确得显示产品中有效菌得含量。表1 震荡时间对有效菌含量结果得影响’["/_。CFU/g 震荡时间对有效菌落含量结果得影响 3分析与讨论 3.1样品处理对结果得影响 取样时对样品取样口与取样工具要消毒,防止样品交叉污染。 3、2样品得均质处理对结果得影响

尾气超标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案

汽车尾气超标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案 前言:随着人们对环保的日益关注,环保绿标也成了继年检标志和强制险标志后又一标志贴上汽车档风玻璃。珠海全市几家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机构于2011年5月30日起,启用“简易工况法”取代“双怠速法”检测车辆尾气。综合珠海几条尾气检测线检测的数据来看,所检测的车辆仅有50%的车辆尾气排放能达标。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车不达标?是因为以前排放未实行强制措施,车辆拥有者至购车后,忽视了对进排气系统的维护与保养,是造成排放超标的主要原因。排放不合格车辆只能选择解体维修这种方法吗?车辆尾气超标如果解体维修,不但耗时费力成本也高,有没有既省钱又快捷的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以我国现行的车辆、强制报废规定年限来看、从理论上来讲,私家车辆如果保养得当,发动机终生无需大修,排放也能达标,最多做一次三保就可到报废年限。要想做到这点,定期维护是关键,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如能做到规定的里程换机油保养,避免发动机高温,水箱不缺水、发现有异常及时处理就可以了。只要发动机正常,尾气超标大多数是进、排气系统出了问题。 下面简单探讨汽油车和柴油车尾气超标的原因与治理。 一、汽油车排放超标的原因和治理 (一)在用电控制汽油车 在用电控制汽油车排放和油耗超标主要原因有进气系统不畅、发动机积碳、汽缸磨损、三元催化器失效、氧传感器失控等。应根据造成超标的原因采用不同的治理方法。(如有条件是应首先检查发动机控制电脑) 1.首先检查发动机是否正常 简单检查可做到,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检查发动机是否正常,可取下火花塞看有无机油、很干净说明点火正常,发动机没有串油,加大油门时观察,运转是否平稳有力,如果以上检查没问题即正常。

电子测量中实验误差分析与控制

目录 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绪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测量误差的基本原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研究误差的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测量误差的表示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2.3、电子测量仪器误差的表示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测量误差的分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误差的来源?错误!未定义书签。 3.2、测量误差的分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测量结果的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随机误差的统计特性与估算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贝塞尔公式及其应用?错误!未定义书签。 4.3、均匀分布情况下的标准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非等精密度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系统误差的特性及减小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系统误差的特征?错误!未定义书签。 5.2、判断系统误差的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控制系统误差的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5.3.1.从产生误差的根源上采取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5.3.2.用修正法减小系统误差?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疏失误差及其判断准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测量结果的置信问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不确定度与坏值的剔除准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测量数据的处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数据的舍入规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7.2、测量结果的处理步骤?错误!未定义书签。 7.3、最小二乘法原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最佳测量条件的确定与测量方案的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8.1、最佳测量条件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2、测量方案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2.1、在设计测量方案时,可以从下属几个方面考虑?错误!未定义书签。 8.2.2、测量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P01 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CAR

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 成熟度5级的支持类过程域 目的 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Causal Analysis and Resolution,CAR)的 目的,在于识别造成缺陷和其它问题的原因,并采取行动以避免 未来再次发生。 业界注释 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包括下列活动: ●识别并分析造成缺陷和其它问题的原因 ●采取特定行动,以移除造成缺陷及问题的原因,并避免此类 缺陷及问题未来再次发生。 通过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以改进质量和生产力避免将缺陷导入产 品。在缺陷发生后再进行侦测是不符合成本效益的。更有效的方 式是,将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的活动整合到的每个阶段,以避免 缺陷的发生。 既然缺陷和问题可能发生于先前的其它或现有的稍早阶段,原因 分析和解决方案的活动可以作为各项目间沟通学习的机制。 分析所发生的缺陷和其它问题的种类,以识别其趋势。以对已定 义过程及其如何实施的了解为基础,判定缺陷的根本原因及未来 可能发生的地方。 因果分析也可以使用于与缺陷无关的问题上,例如:因果分析可 用来改进质量属性,如周期时间等。这种分析可由改进建议、仿 真、动态系统模型、工程分析、新的经营指示或其它所启动。 当对所有的缺陷进行因果分析并不实际时,必须在预估的投资与 预估的质量、生产力、周期时间的报酬之间做取舍,选择缺陷目 标。 在某些情况下,也许需要新的度量来分析过程变更的影响,但度 量过程应准备妥当,并使用已定义的度量。 有关建立度量与分析的目标、识别待执行的度量与分析、取得和 分析度量数据,以及报告结果等,请参考度量与分析过程域,以 获得更多信息。 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活动提供一个机制,以便在层级评估其过 程,并找寻可实施的改进措施 当改进措施在层级的实施被认定为有效时,这些信息可扩展至组 织层级。 有关经由所建议的改进措施和行动建议,以改进组织层级的过 程,请参考组织创新与推广过程域,以获得更多信息。

计算题出错的分析与解决措施

计算题出错的分析与解决措施 作为家长,不应一味地责怪、怀疑孩子的学习态度和认真程度。我们要做的是引导、帮助孩子对计算错误进行心理分析,找出具体原因,区别对待,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并针对性地制定具体细致的防范措施和规则,对症下药,查漏补缺,扫清计算上的障碍,为进一步提升计算能力做好基础工作。 1、视觉迁移引起的感知错误 小学生特别是中段学生,其思维特征是由现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极易对相似、相近的数据或符号产生混淆,因而经常出现抄错数据、抄错运算符号的错误;还有忘记进位、退位,漏写、漏抄、出现运算顺序错误。 2、注意力发展不完善,注意稳定性不高 小学生由于注意品质不佳,特别是低年级儿童,还不善于有意识地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常表现为,思维与书写不同步,注意力不是集中,而是一方面手中在抄写,另一方面注意力已经转移到下一步计算方法上。小学生这个“注意力不集中、观察事物缺乏整体性、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生理、心理特点就使他们容易产生计算错误。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他们正由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发展,注意的品质还很不完善,把23看成32是注意的指向性、集中性尚待发展;把9写成6是注意的选择性较差;把4位数写成3位数是注意的广度和分配能力不够。有研究发现,7~10岁儿童的注意力可持续20分钟,10~12岁儿童为25分钟,12岁以上儿童可持续30分钟。因此在解答结构步骤较简单的题时,正确率比较高,而解答结构步骤较复杂的题时容易出错。这也正说明了为什么低年级的计算正确率高,而中高年级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不如低年级的原因之一。 3、短时记忆较弱、记忆错漏 一道计算题往往包括多步计算,中间得数需要进行短时记忆,而小学生由于急躁、抢时间、怕麻烦,使得储存的信息部分消失或暂时中断,造成“记忆性错漏”。比如,在连续退位减法中忘了退1,导致计算结果错误,像4020-199,学生很容易算成4020-199=3931,这就与中间得数的储存与回忆不完整有关。 4、不良学习心态的影响 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心态主要有三种:

试验检测误差产生原因及改善措施

试验检测误差产生原因及改善措施 1.概述 工程质量的评价是以各种试验检测数据为依据的,而大量实践表明:一切试验测量结果均具有误差。因此作为从事试验检测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有必要了解误差的种类,分析这些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以便在工作过程中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最大限度的加以减少和消除误差。同时应具备科学地解析检测数据的能力,确保检测结果能最大限度地反应真值,及时、准确、可靠地测定检测对象,为管理部门提供真实可靠的工程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规律。 2.试验检测的误差分类及成因 根据误差产生的原因及产生性质,可以把测量误差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过失误差三大类。 系统误差原因分析 系统误差是由人机系统产生的误差,是由一定原因引起的在相同条件下多次重复测量同一物理量时产生的。它具有测量结果总是朝一个方向偏离,其绝对值大小和符号保持恒定,或按照一定规律变化的特点。因此系统误差有时称之为恒定误差。系统误差主要由些列原因引起: (1)仪器误差 由于测量工具、设备、仪器结构上的不完善,电路的安装、布置、调整不得当,仪器刻度不准确或刻度的零点发生变动,样品不符合要求等原因引起的误差。 (2)人为误差 指试验检测操作人员感官的最小分辨力和某些固有习惯引起的误差。例如,由于观察者的最小分辨力不同,在测量数值的估读或与界面的接触程度上,不同观测者就有不同的判断误差。有的试验检测人员的固有习惯,如在读取仪表读数时总是把头偏向一边,也可能会引起误差。 (3)外界误差 外界误差也称环境误差,是由于测试环境,如温度、湿度等的影响而造成的误差。 (4)方法误差

由于测试者未按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检测,或测量方法的理论依据有缺点,或引用了近似的公式,或试验条件达不到理论公式所规定的要求等造成的误差。 (5)试剂误差 在材料的成分分析及某些性质的测定中,有时要用一些试剂,当试剂中含有被测成分或含有干扰杂质时,也会引起测试误差,这种误差称为试剂误差。 一般来说,系统误差的出现是有规律的,其产生原因往往是可知或可掌握的,只要仔细观察和研究各种系统误差的具体来源,就可设法消除或降低其影响。 随机误差原因分析 随机误差往往是由不能预料、不能控制的原因造成的。例如试验检测人员对仪器最小分度值的估读很难每次严格相同;测量仪器的某些活动部件所指示的测量结果在重复测量时很难每次完全相同,尤其是使用年久或质量较差的仪器设备时更为明显。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许多物化性能都与温度有关。在试验检测过程中,温度应控制恒定,但温度恒定有一定的限制,在此限度内总有不规则的变动,导致测量结果发生不规则的变动。此外,测量结果与室温、气压和湿度也有一定的关系。由于上述因素的影响,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重复测量时,测量值或大或小,或正或负,起伏不定。这种误差的出现完全是偶然的,五规律性的,所以也称为偶然误差。 过失误差原因分析 过失误差也叫错误,是一种与事实不符的显然误差。这种误差往往是由于实验检测人员的粗心、疏忽大意、不正确操作或测量条件的突然变化所引起的。例如:仪器放置不稳,受外力冲击产生毛病;试验检测时读错数据、记错数据;数据处理时单位出错、计算出错等。在试验检测过程中过失误差是不允许的,应消除过失误差。 3.误差控制的改善措施及建议 对于误差的减少和消除,应根据试验检测工作的内容及检测结果要求,预先定出测量结果的允许误差,通过选择合理的测试方法、恰当的仪器设备、规范必要的测量条件等手段来保障试验检测工作的顺利完成。 消除测量误差,应根据误差的来源和性质,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必须指

面积误差原因分析

商品房面积误差原因分析 文/梅润林 随着住宅制度改革的深入以及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购买商品房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十分平常的事情,而与此相对应产生的纠纷与矛盾也日益增多,有关房屋面积的纠纷问题相对突出。房屋单位面积的售价非常高,所以,购房业主拿到所购房屋后,往往会自行进行测量,而测量结果常常与房产测绘部门出具的面积不符。按照上海现有的房屋销售模式,房价以建筑面积为单位,建筑面积包括套内面积和公用面积,而在公用面积分摊上,业主只知道自己分摊到了多少公用面积,至于这些公用面积究竟位于哪里,如何分摊,往往不知情。正确的房屋面积的计算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直接与千家万户的利益息息相关,影响着社会的安定团结,与和谐社会的创导有着密切的联系。作者的工作单位——上海市房屋土地测绘中心因属于市级房地产测量机构,经常接受一些上海各级法院委托的关于房屋面积纠纷案件的测量项目。笔者本人也长期从事房屋面积测量计算的工作,根据工作积累的经验结合经手的一些项目,对产生房屋面积误差的原因作些初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房屋面积计算产生误差的原因 (一)房产开发商方面原因产生的误差 1.房产开发商方擅自改变房屋设计导致面积变化 按照现行房屋建设规范要求,房产开发商在取得《房屋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必须严格按证施工,如有修改,要向规划管理部门提出申请。而一些房产开发商在房屋预售后,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擅自对房屋进行修改,如增加一个阳台,增加一个有柱雨篷等。这样,到交房时面积增加,再向购房者要求补交房款。房屋已经预售,虽然还未建成交房,但实际上已经属于业主,开发商根本没有权利擅自对他人的物业进行修改,更何况是为了得到额外的经济利益。对于这种情况,购房者完全可以提出异议,主张自己的权利。 2.施工误差造成面积变化 预测时房产测绘部门是按照平面图进行作业,即便考虑了外墙粉刷和保温材料等因素,也只是停留在理论上。房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方在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水平参次不齐,会出现一定的误差,如外墙粉刷厚薄不均,隔墙位置有偏差等。房屋竣工后,房产测绘部门现场测量,得出的实测成果与预测数据就有差异。一般来说,测量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现有规定1000平方米最大允许误差为3.625平方米),可以以预售合同的条款进行约束,但是如果误差大于允许范围,就是属于施工质量严重偏差,购房者有权退房或者获得误差金额加倍的赔偿。 (二)不同行业的测量规范不统一产生的误差 房产面积计算中,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计算规范,而不同的计算规范在计算同样类型的房屋时结果会有很大差异。如在计算阳台面积时,《房产测量规范》规定,不封闭阳台计算一半面积,封闭阳台计算全面积,而《建筑预算定额》则规定阳台不论封闭与否,都计算一半面积。再如,《房产测量规范》中规定无柱雨篷不计算面积,而规划竣工测量则可计算一半面积。有许多购房者是从事相关建筑行业工作的,他们用规划测量和预算定额标准来套自己所购房屋的面积,自然产生了较大差异。就目前房屋销售面积是由房屋管理部门出具的事实来看,至少在相关规范统一之前,应以房产测量机构的计算结果为依据,这也是各级司法部门在处理房屋面积纠纷案件时委托市和各区房屋土地测绘中心进行数据确认的原因。 (三)房地测绘部门的口径掌握不统一产生的误差 这是造成房屋面积误差的最大原因。 上海房产测绘机构目前使用的房产测量规范是《上海市房屋建筑面积计算及共有建筑面积分摊规则》(简称108号文),而同样属于房地系统的不同测绘机构,其计算结果会因为对规范理解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计算结果。再以阳台为例,如果阳台没有顶盖或者顶盖没有全部铺满,有些测绘机构认为是正式阳台而计算面积,有的测绘机构则认定为露台而不计算面积。而《上海市房屋建筑面积计算及共有建筑面积分摊规则》中只规定“未封闭的阳台、挑廊,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并未对阳台的顶盖有否或者是否铺满作出明确规定,这就会造成操作人员理解上的歧义。以万科公司在闵行浦江镇开发的“翡冷翠园”为例,它是二层的独立别墅,其中S2型的二层有类似阳台的建筑物挑出,但它上方未被屋檐全部盖住。开发商

注塑产品不良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注塑成型品质改善原因分析 未射饱(缺料) 1.射出压力不足; 2.保压压力不足; 3.射出时间不足; 4.加料(储料)不足; 5.射料分段位置太小; 6.射出终点位置太小; 7.射出速度不够快; 8.射嘴﹑料管温度不够; 9.模具温度不够;10.原料烘干温度﹑时间不足;11.注塑周期太快,预热不足;12.原料搅拌不均匀;(背压不足,转速不够) 13.原料流动性不足(产品壁太薄);14.模具排气不足;15.模具进料不均匀;16.冷料井设计不合理;17.冷料口太小,方向不合理;18.模穴內塑胶流向不合理;19.模具冷卻不均匀;20.注塑机油路不精确﹑不够快速;21.电热系統不稳定,不精确;22.射嘴漏料,有异物卡住;23.料管內壁﹑螺杆磨损,配合不良; 毛边(飞边) 1.射出压力和压力太大; 2.锁模高压不够; 3.背压太大; 4.射出和保压时间太长; 5.储料延迟和冷却时间太长; 6.停机太长,未射出热料; 7.射出压.保压速度太快; 8.螺杆转速太快,塑胶剪切,磨擦过热; 9.料管温度太高.流延;10.模温太高﹑模腔冷却不均匀;11.注塑行程调试不合理;12.保压切换点,射出终点太大; 13.模具裝配组合不严密;14.合模有异物,调模位置不足;15.锁模机构不平行﹑精确;16.顶针润滑﹑保养不足;17.滑块﹑斜导柱配合压不到位;18.模腔镶件未压到位,撐出模面;19.进料口设计分布不均匀合理;20.产品设计导致某处內壁太薄和结尾处太远;21.小镶件组合方式不合理,易发生变形;22.镶件因生产中磨损﹑变形﹑圆角;23.镶件未设计稳固性﹑未抱合,加固;24.模腔內排气槽太深; 气泡(气疮) 1.射出﹑保压压力不足; 2.背压太小﹑原料不够扎实; 3.射出速度太快; 4.储料速度太快; 5.料管温度太高, 模具温度太低; 6.材料烘干温度﹑时间不足; 7.射退太多; 8.注塑周期太长(预热时间增加); 9.加料位置不足,射出终点太小; 10.前﹑后松退位置太长;11.机器油压不稳定;12.料管﹑螺杆压缩比不够;13.原料下料﹑搅拌不均匀; 14.料管逆流,有死角;15.模具进料口太小﹑模穴內流动不够快速;16.冷料井设计不当,冷料进入模穴;17.模具冷卻不当,模仁温度太高; 18.产品设计內壁太厚,內应力不均匀;19.原料添加剂不当,易分解析出;

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

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 近来发现,学生们有许多会的、懂得、能做对的题都做错了,仔细研究,全是计算惹的祸。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培养学生准确、迅速、灵活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项重要任务。新课程改革删除了一些比较繁琐的计算题,计算难度大大下降,然而学生计算错误仍然困扰着教师和学生,老师们习惯于把错误归咎为学生“粗心马虎”所致,其实不然,孩子在计算中出现错误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概念、法则理解不清 概念和法则是学生思维的基本形式,又是学生进行计算的重要依据。只有正确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计算法则才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有些错误是由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不清而引起的。 如:23.76-(13.76-3.58)=23.76-13.76-3.58=6.42错误原因是学生在去小括号时没有减变加,不理解已知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等于用这个数先减去第一个数,再加上第二个数,反之同理。又如:1.25×(80+4)=1.25×80+4=100+4=104错误原因是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运用还不清楚。再如:624÷6=14、780÷3=26归结为学生对以除法概念不够清晰。 2 注意不集中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尚未发展成熟,不善于分配注意是小学生注意的特征之

一,要求他们在同一时间把注意分配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时,往往会出现顾此失彼,造成计算错误。如计算四则混合运算不是抄错数据,就是忘记将暂时不参加运算的部分抄下来,漏一部分计算导致错误。 3 思维定势影响 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在计算方面,则会看不到题目的变化与独立性,仍旧以旧经验去解决问题。例如学“分数乘法”时,教师为了使学生很好地掌握分数乘法,会与分数加减法进行区别,可学完分数乘法之后,一些学生做分数加减法出现了分子相加减,分母也相加减,显然是新学的分数乘法计算方法对原有加减法计产生了负面影响。 4 教师的训练量不够 新课程提倡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紧密结合,我们有的老师因未能很好理解新课程理念,在课堂上出现了算用颠倒现象,学生基本算理未理解,急着进行大量生活应用;还有的老师一味追求算法多样化,大量时间化在探究算法上,不注重算法提炼,最终学生连基本的方法都不会,更不用说能熟练、灵活地进行计算。 不管何种原因造成的计算错误,都要注意找出错误的根本和关键,分析错误的原因,然后再针对错误性质、原因和范围,作具体分析,对症下药。 1 强化口算基本训练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科学地组织口算训练,有助于提高笔算的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