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事故发生规律

安全事故发生规律
安全事故发生规律

学校安全事故发生规律及特征分析报告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根据天祝县教育局2016年安全检查标准,对照我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具体工作的汇报如下。

一、我校安全工作评估

由于我校安全管理工作常抓不懈,各项制度规范有序,宣传到位,管理落实,职责明确,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得到了有效的提高。近期我校的教育教学和各项工作扎实有序的进行,没有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和越级上访事件。安全形势总体良好。学校一直处于安全稳定运行状态。

平常加强了门卫的值班和管理力度,上课期间,严禁学生无假外出,杜绝社会闲散人员在校门口滞留,教育师生不说不该说的话,弘扬正气。认真执行进出学校的登记制度,来人来客的登记管理,加大校园课间真空时间的安全巡查力度,重点加强住校学生的日常管理,学校制定了《学生重大违纪举报制度》,切实消除学生管理中重大安全隐患,从源头上遏止携带管制刀具伤人、打架斗殴等校园暴力事故发生。

二、我校安全形势分析:

1、师生安全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教师方面安全意识还没能提升到抓安全必须步步为营、万无一失的高度上来,惰性、马虎在极个别教师身上偶有发生;我校学生大部分是通过春季分流来学习习惯差和行为习惯差的潜能生,来自不同学

校的各种各样的不良习惯在这里汇合,我校的学生的行为习惯要复杂得多,他们也在学习、以及社交等问题上产生挫折和消极行为。正是因为学生群体素质,增加了住校学生安全管理难度,学校加强对班主任的管理,要求班主任每天早操、早预备、课间操、午睡、集合集会、扫除、晚读报、就寝“八到场”,对学生悉心教育管理,加强对每个班“刺头”的学生关心帮助和教育,使他们重塑学习信心和勇气;值周领导和老师加强课余真空时间的巡查,及时处理学生管理中偶发事件。

2、师生在校内活动的安全状况

(1)校舍及构筑物无安全隐患;

(2)食堂食品无腐、霉、烂现象,三餐留样;食堂功能分区布局不合理,搞食堂清洁卫生存在一定困难,存在卫生死角;饮用水为学校的自备井水,微生物和铁锰超标。

(3)消防设施基本完善,消防设备能正常使用;

(4)安保器材基本配置齐全,校园已经实现全方位监控;

(5)教育教学实训设备设施无安全隐患。

(6)电路更换一新,用电设备电路、负荷均正常,用电无安全隐患;

(7)课间操、集会学生进出有序,楼道专人值班;

(8)学生课间及自由活动时间有学生会干部巡查,还安排领导教师进行安全值周,对学生的活动进行安全管理。

3、学校门卫实行24小时值班,来访人员实行询问和实名登记制,基本杜绝了校外不法人员来校滋事。

4、学校领导班子定期对全校的教室、食堂、厕所、围墙、篮板、实训设备、消防等设施,电线线路进行了安全检查,排出了一些小隐患并及时进行了整改

5、加强学生的防溺水教育,教会学生自救知识,教育学生不要私自到江河塘堰洗澡,同时学校要求值周组加大对学校周边江河塘堰的巡查力度,坚决杜绝学生到江河塘堰洗澡。

6、做好假期安全教育,每逢假期,有针对性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取得学生家长或监护人的积极配合。

7、周末放假,安排教师分区域护送学生。

三、我校安全工作措施

结合我校现状,我校应做好下几方面工作:

1、强化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

(1)加大安全教育的宣传力度

全面提高教师与每位家长的安全责任意识,积极主动的向社会宣传学校所潜在的诸多安全隐患以及各类重特大安全事故教训。在校园醒目的地方张贴悬挂安全教育图片、标语,在楼梯、校门、操场、实训室、厕所、等容易发生安全问题的地方设置警示标志或标语。要利用校园板报、壁报、专栏、主题班会、征文、演讲等活动宣传安全知识,在校园形成事事想安全,处处有警示、人人抓安全的浓厚的安全育人氛围。

(2)加强安全教育,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进一步落实安全教育课的课时、师资、教材,加强安全教育课检查力度,通过给学生每周上安全教育课,让学生自己懂得安全知识,增

强安全意识,掌握防范技能,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利用每学期的开学后、放假前的一周时间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要积极利用晨会、班会课开展安全知识讲座、演讲、讨论等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同时要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安全教育网络,坚持不懈地把各项安全教育开展下去,有效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3)进一步加强学生逃生自救应急演练。

2、突出学生安全重点,抓好学生安全管理

(1)严格门卫制度,加强值勤值班,严格校规校纪。

(2)加强课间管理,课间、中午每个时间段都安排值周教师到各班巡视,杜绝学生在课余时间滋生事端。

(3)进一步发挥校外辅导员的作用,邀请校外辅导员经常性的到校对学生进行法制及安全知识的教育。

(4)加强交通安全法规教育,经常性的进行交通安全常识讲座,教育全体师生注意交通安全。

(5)定期联系家长,齐抓共管,不断提高家长对安全工作的认识。寒暑假、五一和国庆长假,学校都致家长一封信,信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提醒家长注意对子女的安全教育,以保证子女假期中的安全,严防事故的发生。

(6)加强食品卫生管理,经常进行检查,杜绝食物中毒的事故发生。

3、将进一步加大安全隐患的排查,不留死角,及时发现学校安全工作的薄弱环节和消除各种事故隐患,严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1)继续抓好期初、期中、期末的三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大检查。

(2)组织人员每月检查以楼梯安全、消防安全、构(建)筑物、实训设备、食品卫生及防疫为重点的学校安全大检查。认真细致地排查构(建)筑物、实训设施设备、消防设施及紧急疏散通道、等是否符合安全规定和要求。

(3)充分利用班级安全日志和学校安全管理日志抓好每天的安全日常检查。

(4)将进一步加大学生重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进一步抓好学生重大违纪举报的受理工作,争取把学生中的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5)认真实行隐患分级管理,努力做到隐患治理的计划、任务、人员、资金、期限五落实。

4、进一步做好学校安全管理资料收集和档案工作,进一步提升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水平。

打柴沟小学

2017.3.28

煤矿井下发生事故后正确自救及逃生方法

煤矿井下发生事故后正确自救及逃生方法 煤矿井下发生某类事故后正确自救及逃生方法 遇到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时,要迅速背向空气震动的方向、脸向下卧倒,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止吸入大量有毒气体;与此同时要迅速戴好自救器,先到顶板坚固、有水或离水较近的地方躲避。 遇到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时,要迅速戴好隔离式自救器或进入压风自救装置或进入避难硐室。遇到火灾事故时,要首先判明灾情和自己的实际处境,若火势不大,可直接组织身边人员灭火(按电气火灾和非电气火灾灭火常识进行);若火灾范围大或火势太猛,现场人员无力抢救、自身安全受到威胁时,应迅速戴好自救器撤离灾区或躲避到安全地点、等待救援。 遇到水灾事故时,要尽量避开突水水头,难以避开时,要紧抓身边的牢固物体并深吸一口气,待水头过去后开展自救和互救,判断透水的地点、水源、涌水量、发生原因、危害程度等情况,根据预防灾害计划中规定的撤退路线,迅速撤退到透水地点以上的水平,而不能进入透水点附近及下方的独头巷道。 冒顶事故:如采掘工作面发现冒顶预兆而又无法采取有效措施,要迅速撤退到安全地点,如紧靠巷邦贴身站立或到木垛处避灾;如独头巷道发生冒顶事故,被堵在冒顶区以里,首先要保证通风或利用压风自救系统呼吸,在工长或老工人带领下维护冒顶处顶板,尽量减少体力消耗,不断有人敲打管路、等待救援。 煤矿井下发生灾害事故后:首先要按避灾路线尽快撤到地面(如自救器防护时间不足以确保到达地面,也可在各采掘地点、避难硐室或救生舱更换ZYX-120型自救器上井);当巷道被堵塞或因其他情况遇险人员无法安全撤至地面时,应进入避难硐室或救生舱躲避,等待救援。 井下自救器是用于在有毒危险场所逃离现场的呼吸防护用品,根据原理分为过滤式自救器和生氧式自救器两种,生氧式自救器又分为两种即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和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我公司现使用的自救器为ZH-15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和ZYX-15/30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采掘面备有ZYX-120自救器)两种,ZH-15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将逐步淘汰。佩戴生氧式自救器时,先用拇指扳起扳手、拉断封条、打开封口带,揭开外上壳扔掉、戴好头带(压缩氧自救器要逆时针旋转阀门、开启氧气瓶),拔掉口具塞、把口具片塞进嘴内、咬紧咬口、夹紧鼻夹、用口呼吸,快速充足氧气并松开手,行走时要保持镇定、按避灾路线中速撤离危险区。 【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

科技信息 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 2013年第9期0引言 预防和避免事故的关键就在于找出事故发生的规律,识别、发现并且消除导致事故的必然原因,控制和减少偶然原因,使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 1 建设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基本要素 1.1 不安全行为 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不安全行为,是指在施工作业中存在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以及其他可能引发和招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行为。 不安全行为可以分成以下4类:1)违章指挥,在施工作业中,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工程建设和安全技术标准、安全生产制度和规定的指挥;2)违章作业,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制度和规定的作业;3)其他主动性不安全行为,其他由当事人发出的不安全行为;4)其他被动性不安全行为,当事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素质的行为。其中的“其他主动性不安全行为”包括违反上岗身体条件、违反上岗规定和不按规定使用安全护品等三种行为,故共有六类不安全行为。1.2不安全状态 建设工程施工阶段中存在的不安全状态,是指在施工场所和施工作业项目中存在有事故的起因物和致害物、或者能使起因物和致害物起作用(造成事故和伤害)的状态。这里所讲的施工场所状态为施工场所提供的工作与生活条件的状态,包括涉及安全要求的场地(地面、地下、空中)、周围环境、原有和临时设施以及使用安排状态;作业项目状态为分项分部工程进行施工时的状态,包括施工中的工程状态,脚手架、模板和其他施工设施的设置状态和各项施工作业的进行状态等。1.3起因物和致害物 施工安全事故的起因物是指直接引起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物体、物质;而致害物则是指在安全生产事故中直接造成伤害发生的物体或物质。 起因物和致害物的存在构成了不安全状态和安全事故隐患,不及时发现并消除它们时,就有可能引发或发展成为事故。而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对起因物和致害物的分析确定工作,又是判定事故性质和确定事故责任的重要依据。1.4伤害方式 施工安全事故的伤害方式是指致害物作用于被伤害者(人或物)的方式,其包括伤害作用发生的方式、部位和后果。对人员伤害的部位为身体的各部(包括内脏器官),伤害的后果分为轻伤、重伤和死亡。而伤害作用发生的方式则有以下18种:(1)碰撞;(2)击打;(3)冲击;(4)砸压;(5)切割;(6)绞缠;(7)掩埋;(8)坠落;(9)滑跌;(10)滚压;(11)电击;(12)灼(烧)伤;(13)爆炸;(14)射入;(15)弹出;(16)中毒;(17)窒息;(18)穿透。 对伤害方式的研究:一可,改进和完善劳动(安全)保护用品的品种和使用;二可,相应加强针对那些没有适用安全护品的伤害方式的安全预防和保护措施。 2建设工程施工安全隐患及事故征兆 2.1施工安全隐患的构成和类别2.1.1施工安全隐患的构成 在建设工程施工阶段安全事故的5个基本因素中,由于致害物和伤害方式一般只有在事故发生时方能表现出来,因此,有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和起因物存在时,就构成了安全隐患,其构成方式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不安全状态+起因物;第二种:不安全行为+起因物; 第三种: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起因物。2.1.2施工安全隐患的类别 施工安全隐患的类别主要有以下两种划分方式: (1)按施工安全隐患严重程度划分,即按安全隐患可能引发的生产安全事故的严重程度划分。我们可将安全隐患的严重程度分为以下三级: a.重大安全隐患:可能导致重大伤亡事故发生的安全隐患,包括在工程建设中可能导致发生二级以上工程建设重大事故的安全隐患; b.严重安全隐患:可能导致死亡事故发生的安全隐患,包括在工程建设中可能导致发生四级至二级工程建设重大事故的安全隐患; c.一般安全隐患:可能导致发生重伤以下事故的安全隐患,包括可能导致发生未列入工程建设重大事故的各类安全事故的隐患。 (2)按安全隐患可能引发的生产安全事故种类划分一般可划分为以下种类:a.用电事故安全隐患;b.火灾事故安全隐患;c.坍塌事故安全隐患; d.施工机械和设备倾翻、倾倒事故安全隐患; e.自升(滑升、提升、爬升)式整体施工装置(模板、脚手架、工作台等)坠落和失控事故安全隐患; f.窒息和中毒事故安全隐患(包括危险或不良施工场所与作业环境、毒气和有毒物品的存在等); g.高处作业和交叉作业伤害事故的安全隐患; h.安全防护设施、护品的配置与使用不到位的安全隐患;i.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事故安全隐患;j.预防灾害措施不到位事故安全隐患。2.2施工安全事故的征兆 在建设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之前所显示出的即将或可能要出事的迹象称为事故的征兆。如能及早地发现并及时采取应急排险措施,则有可能阻止事故的发生;即使不能阻止其发生时,也可以及时撤出人员和采取应急保护措施,减轻事故的伤害和损失。因此,事故征兆是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性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 事故的征兆通常出现在事故的起因物开始起动到事故发生的这段孕育和发展的时段内,但也有相当多的事故是突发性的,如物体打击、高空坠落、机械和触电伤害等,几乎没有孕育过程,因而即使有征兆,也很难及时做出应急反应。一些涉及面大、且伤害和损害也严重的事故,如各类坍塌、倾翻、破坏事故,一般都或长或短地存在着相应的孕育和发展过程,从而显示出某种事故征兆。研究、认识和掌握这些征兆,具有重大作用。 2.3建设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2. 3.1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 从上所述我们可知,安全事故的5个基本要素形成了安全事故隐患的3种构成方式。在未能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事故隐患的情况下,起因物开始启动,向三期安全事故征兆发展;在未能及时发现和采取应急处置措施的情况下,则发生施工安全事故。这就是造成安全事故发生的基本的内在规律。 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的措施也就在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中产生,可以分为前期预防、中期消除(隐患)和晚期应对(征兆)。前期预防的任务是“四消除一保护”(消除不安全状态、消除不安全行为、消除起因物、消除致害物的存在和针对伤害方式进行保护);(下转第408页)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探析 孙志勇 (宁夏灵州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宁夏银川750001) 【摘要】建设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存在安全事故要素并蕴育发展的结果,在未及时发现和消除存在的安全事故要素,或者阻止其蕴育和发展的情况下,则事故必将发生,这就是由其内在规律性所决定的安全事故发生地必然性。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安全管理;内在规律;以人为本;和谐社会 作者简介:孙志勇(1983—),男,汉族,宁夏吴忠人,2002年毕业于宁夏建筑工程学院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助理工程师,现主要从事工程管理。 ○建筑与工程○374

认真研究特点积极探索规律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工作(2021)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认真研究特点积极探索规律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工作(2021)

认真研究特点积极探索规律扎实推进安全生 产工作(2021) 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安全生产既是各级领导关注的一个主要问题,也是长期制约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老大难问题。近年来,尽管各级十分重视这项工作,花费了很大气力,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各类安全生产事故仍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和正常工作、生产任务的完成。当前,一些单位把安全生产防事故工作摆到了一个不适当的位置,或看得过重,“谈虎色变”,忧心忡忡;或消极防范,敷衍塞责,随意应付。如何正确认识安全生产防事故工作,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把握特点和规律,提高指导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笔者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充分认清安全生产工作特点。 提高预防安全生产事故工作指导的针对性。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点多面广线长。它寓于生产活动中,是生产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独立于生产活动之外。有着明显的自身特点 (一)安全生产工作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有广泛的联系性。从内

《安全管理文档》之安全事故感悟

安全事故感悟 安全运行是企业运营的主弦,经济运行是企业发展的支柱,科学进步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人是企业运行可靠的保证力量。 成功的企业家(董事长原贵生)常常提到:“安全运行、经济运行”。为什么把安全运行提到前面,这就是他多少年来总结的成功经验之一。在企业运行中,只有安全运行才能保证企业的平稳发展,只有保证设备和人身安全才是企业运行中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可靠保证。 发展中的企业,在安全工作上要看起点位置,再看管理水平。如果起于零点,注重企业安全文化的发展,把先进的企业安全文化渗透到企业管理中,选用一批有文化素养,有企业管理经验和安全管理水平的人,执掌着企业运营方向,制定和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特别是安全管理方面,利用制度及条例规范管理者的行为,把制度落到实处,就不怕没有安全保证。 一位著名的企业家讲过:“制度其实很简单,只要有几张纸,有一支笔,有几位领导坐在一起,你三言,他两语,组织成文字,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就是制度成立。再是让大家讨论,都来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这就叫修改和完善”。这些工作都是简单不过的管理工作,在企业管理中关键不是制度,而是落实。我们的董事长在多少次会议上讲过,“开会安排布置只是完成了整个工作的5%,但行动和落实就占到工作总任务的95%”,这充分说明了制度确定和建立的简单性与落实的重要性。反过来讲,制度的落实靠的是人,主要依靠企业管理中的高层、中层和基层领导,当领导的就必须深入生产第一线,了解和掌握生产规律,熟悉和知道生产工艺过程,实实在在的做好生产过程中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把开会精神及制度落实到实处。安全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企业管理离开安全是没有发展保证的。就安全管理工作来说,必须从我们管理者的头脑人手开始隐患排查,从最基础起步,从最小的事情

分析安全生产工作形势要做到“七要”(2020年)

分析安全生产工作形势要做到“七要”(2020年) Safety management refers to ensuring the smooth and effective progres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production on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social and personal safety.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分析安全生产工作形势要做到“七要” (2020年) 各级党政、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定期分析安全生产工作形势,查找薄弱环节,总结经验教训,明确工作重点,提出安全防范的对策措施,从而掌握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权,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要充分认识正确分析安全生产工作形势的极端重要性,把握分析安全生产工作形势的基本方法,在分析安全生产工作形势时坚持做到以下“七要”: 一、上情要吃透。上情就是上级领导机关一个时期内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指示、要求和意图。通过学习领会上级会议、文件精神和领导讲话等,切实弄清上级指示、要求、工作部署,新颁法

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等,抓住关键,吃透精神,为有针对性的分析本辖区、本行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形势提供遵循和指导。 二、下情要摸准。安全生产形势的分析仅仅保持与上级一致,实现“上情下达”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注意“下情上达”。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多听管辖范围内单位的工作现状、安全状况的汇报,多听企业一线工人的反馈意见,参与安全生产工作形势分析的人员,还要亲自到生产经营第一线摸实情、查实况、抓苗头、找问题,原汁原味的反映所属单位的安全工作的基本情况,为做出准确分析形势,科学决策,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特点要突出。不同时期、不同季节、不同气象条件下的安全生产工作的侧重点不同,上级指示、要求不同,不同行业领域事故多发规律不同。要注意结合当前工作重点、季节、气候、重大节假日等特点,把握当前阶段安全生产工作形势特点和规律,为找准做好当前安全生产工作措施和工作重点提供依据。 四、分析要透彻。从行业领域、所管辖区域等不同层面,全面分析安全生产情况,根据事故总量、较大事故起数、不同行业

谈谈学生安全事故的防范

谈谈学生安全事故的防范 ------梧州市第十二中学 陈柱贤 近年来,中小学学生在校内、外受到的伤害事故有上升的趋势,如溺水伤亡事故仅今年6月9日一天中就有16名学生溺水死亡,令人十分痛心。 学生生命安全高于一切。学生在校期间伤害事故一旦发生,不但给学校和教师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而且给家庭带来无法用金钱补偿的重大伤害。因此,对学校伤害事故进行积极的预防,从源头上减少或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才能使《中小学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预防为主的精神得以贯彻落实,从而推动学校教育的良性发展。我想从增强学校的责任意识和预防意识,提高教师的法律意识和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等方面,谈谈学校预防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 (一)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 健全的制度是避免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学校领导必须加强自我法律意识,提高学校管理水平,通过各种形式对教师和学生开展各种安全教育,使师生清楚地认识到伤害事故发生的严重性,学会安全防护,并谨记安全防范的重要性。层层落实安全责任,谁主管谁负责,签订安全责任状,杜绝伤害事故发生。 (二)增强预防意识,落实安全防范制度。 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制定严密的预防措施,是安全工作的重要保证。学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提供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食品、饮用水和文具及其他物品,并按照国家相关法律关于校舍、实验室的建筑规定,搞好设施建设。加强对体育器材、设施设备的管理。严格检查,及时纠正和消除校舍、实验室等设施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学校环境。学校在组织、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时,应采取严密的预防措施,对活动的组织者和参加者(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落实教师职责,预防事故的发生。同时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制定不同的管理措施。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针对可以预见的风险或

突发事件安全自救须知

突发事件安全自救须知 日常生活,有时会遇到各种突发事件,需要我们灵活应对。平时掌握好安全自救知识,到时就能有备无患了。公安方面的专业人士和热心网友都分别总结出一套经验,供大家参考。在此,本报祝愿大家能够学到这些知识,但永远都用不到它们! 教路遇袭击,赶快跑!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二级警监王大伟介绍,公众碰到紧急情况,应果断逃生。“转身跑,丢掉行李拼命逃。” 王大伟提醒,逃生要与坏人的行进方向相反,丢掉行李,寻找隐蔽空间、逃向人少的方向,人民警察一定会指导疏散,保护群众。 王大伟著有《公民安全防范手册》,里面对各种紧急情况的应急自救作了详细指引。 怎样辨认可疑人物 恐怖嫌疑人——他们脸上不会贴有标记,但是会有一些不同寻常的举止行为,神情恐慌、言行异常者;着装、携带物品与其身份明显不符,或与季节不协调者;冒称熟人、假献殷勤者;在检查过程中,催促检查或态度蛮横、不愿接受检查者;频繁进出大型活动场所;反复在警戒区附近出现;疑似公安部门通报的嫌疑人员。 可疑车辆——是否状态异常,车辆结合部位及边角外部的车漆颜色与车辆颜色是否一致、确定车辆是否改色;车的门锁、后备厢锁、车窗玻璃是否有撬压破损痕迹;如车灯是否破损或异物填塞,车体表面是否附有异常导线或细绳;是否停留异常,是否违反规定停留在水、电、气等重要设施附近或人员密集场所;车内人员是否异常,如在检查过程中,神色惊慌、催促检查或态度蛮横、不愿接受检查;发现警察后启动车辆躲避的。

遇到爆炸怎么办? 地铁内发生爆炸——按下列车报警按钮;依靠车内的消防器材灭火;列车在运行期间,不要有拉门、砸窗、跳车等危险行为;在隧道内疏散时,听从指挥,沉着冷静、紧张有序地通过车头或车尾疏散门进入隧道,向邻近车站撤离。 娱乐场所发生爆炸——迅速就近隐蔽或者卧倒,寻找简易遮挡物护住身体重要部位和器官;不要用打火机点火照明,以免形成再次爆炸或燃烧。 商场与集贸市场发生爆炸——注意避开临时搭建的货架,避免因坍塌可能造成新的伤害;注意避开脚下物品,一旦摔倒,应设法让身体靠近墙根或其他支撑物。 被恐怖分子劫持怎么办? 保持冷静,不要反抗,不对视,不对话,趴在地上,动作要缓慢;尽可能保留和隐藏自己的通讯工具,及时把手机改为静音,适时用短信等方式向警方(110)求救,短信主要内容:自己所在位置,人质人数,恐怖分子人数等;注意观察恐怖分子人数,头领,便于事后提供证言;在警方发起突击的瞬间,尽可能趴在地上,在警方掩护下脱离现场。 遇到枪击怎么办? 选择密度质地不易被穿透的掩蔽物,如墙体、立柱、大树干、汽车前部发动机及轮胎等;木门、玻璃门、垃圾桶、灌木丛、花篮、柜台、场馆内座椅、汽车门和尾部等不能够挡住子弹,但能够隐蔽, 尽量别选择不规则物体,因为容易产生跳弹,导致掩蔽其后被跳弹伤及,如假山、观赏石等。

关于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重大风险分析

关于防范化解安全生产巨大风险分析 报告3篇 篇一 为全面深入开展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工作,全力确保本项目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安定向好,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贯彻落实《曲靖市交通运输局关于转发曲靖市查大风险防大事故百日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曲交安监〔2019〕35号)要求,我部认真分析本本项目安全生产规律和特点,梳理易导致重特大事故的安全风险情况,细化高风险分部分项工程范围和对象,明确防范化解风险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并形成《防范化解安全生产巨大风险分析报告》,现将报告分析如下: 一、落实风险管控 政府主管部门在建筑施工等行业组织“查大风险防大事故百日行动”的专项活动,是风险等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的严重体现,也是我们的两张清单,即“风险清单”和“隐患清单”对应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项机制,采用清单式管理,能对照清单管控风险,对照清单消除隐患,也就是我们巨大风险分析的要求。 指挥部一直在推行落实风险动态管控机制,坚持推行指挥部和项目部两级隐患分析,目的在于要求项目落实月度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制度,每月动态发布“安全生产风险清单”,并要求项目总工每月组织开展风险辨识、分析,并将风险管控与风险告知、隐患排查、事故分析以及作业安全条件确认等工作逐步融入风险管控中,突出了“事先预控”的理念,也体现了我们要做“平安卫士”和不做“消防抢险队员”的愿望,将安全管理理念由“隐患管理”向“风险管理”转变。 二、建立组织机构 指挥部特成立“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XX(指挥部指挥长) 副组长:XXXXXX(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兼党支部书记)

XXXXXX(指挥部副指挥长兼总监理工程师) XXXXXX(指挥部副指挥长兼总工程师) 成员: 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指挥部安全监督处,负责详尽指导各参建单位开展此活动。 三、强化风险分析 根据寻沾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安全生产规律和特点,对照文件要求,指挥部立即行动,全面进行分析、梳理、排查,细化高风险分部分项工程范围和对象,明确防范化解风险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建立易导致重特大事故的巨大风险隐患清单。 巨大风险隐患清单 篇二 按照通区安委〔2018〕2号文件精神,为坚决打好防范化解安全生产巨大风险攻坚战,我镇现将2018年7月份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成立领导机构,明确工作职责。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第一组长、镇长为组长的防范化解安全生产巨大风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8个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巨大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明确分管领导,明确责任单位,明确工作联络员。 负责对各村(社区)、镇直各部门排查出的安全生产风险进行研判,围绕安全生产风险程度、人员规范、影响范围、社会关注等方面进行管理,做好信息掌握、台账建立、跟踪指导、综合调度、风险把控、督办抽查,分类销号等防范化解工作。 二是建立健康制度,形成防范机制。制定安全生产风险研判报告制度、防范化解处置制度、督办调度机制、动态管理机制、联合处置机制、信息上报制度等,形成内控防范机制和常态化信息报送机制。

谈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及整改对策

谈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及整改对策 公司安全事故每年不下十起,虽然安全管理制度基本到位,但是仍然很难在安全生产方面创造零事故的纪录。造成事故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盲目图快。 少数员工,特别是计件员工,为了抢吨位,超重作业,违章蛮干,靠碰运气,存在侥幸心理。 二、现场操作,协调不到位。 作业中经常发生司机不听司索工指挥信号或听从违章信号指挥、无信号动车、多人打信号、打信号前不对钩的情况。司机明知不安全仍不停止作业。 三、带情绪上班、注意力分散。 有的员工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把家庭生活中的不如意带到工作中,导致作业中注意力分散,操作失误、不到位。 四、劳动纪律差。 班前没有充分休息,早上起不了床,上班急急忙忙赶时间,到了岗位后丢三落四,后很久难于进入工作状态,给安全生产带来了隐患。 五、技能水平差,不爱学习。 部分员工,岗位技能水平较差,(如:有的司索工干了几年还不认识钢丝绳,不知道钢丝绳的报废标准,有的司机开了几年车不会调刹等等。)不爱学习,对本部门及公司的各种培训持反感态度。 六、设备、索具检查不到位。 个别司机接班后不按规定对设备做检查,即算检查也是走马观花,有时为了抢吨位,明知设备有故障,仍然带“病”作业。 个别司索工不对索具作仔细检查,该报废的钢丝绳不及时报废,

该接索不接,导致索具突然断裂,货物坠落。 七、经验不足、反应迟钝。 个别员工不会汲取别人的教训,总结经验,在紧急情况下不知道怎样避重就轻,减少事故损失,导致事故损失扩大。 八、制度流程未及时更新。 随着业务量的增大,设备的增加和老化,有的制度没有及时补充和修订。 九、细节方面关注不够。 没有从员工的劳动纪律入手,关注每一个细节,让员工养成遵章守纪的好习惯,导致了惯性违章的蔓延。 十、培训效果不理想。 1.有的新员工没有干过应聘岗位的工作,对作业流程一概不知,培训教材没有目视化,文字性的培训效果不佳。 2、师徒培训不够细,也没有严格按进度执行。 十一、安全检查不到位。 个别管理人员态度不端正,检查时走马观花,没有深入细致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生产部门大部分精力放在抓任务完成,客户服务等方面,现场安全监控力度不够。 十二、对安全隐患整改力度不够。 有时发现隐患,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立即整改。 要确保安全生产,我们必须花大力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全员参与,重视安全。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从领导到基层员工必须将安全放在首要位置,自觉的遵章守纪,发现隐患及时处理或汇报。对违章操作人人有权利和义务制止,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二、以班组为单位层层落实责任制。

安全事故自救互救知识手册

安全自救、互救知识手册 青岛公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安全自救、互救知识手册 一、自救、互救的定义 1、所谓自救,就是发生意外灾害时,在灾区或灾变影响区域的每个工作人员进行救灾和保护自己的方法。 2、所谓互救,就是在有效自救的前提下救护他人的方法 二、发生事故时在场人员的行动原则 1、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遵循“报、灭、护、撤、躲”的原则,积极参加救灾与自救。 2、首先应尽量了解和判断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性质、灾害程度与范围,迅速向当班领导和调度(值班)室报告。 3、同时应根据灾情和现有条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采取一切尽可能的措施将事故消灭掉或控制在一定范围,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3、在控制无效或危及生命安全时,应由在场的负责人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沿着避灾路线(安全通道)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4、当撤退路线(安全通道)被堵无法撤退时,应迅速进入预先构筑的避难所(避难场地),或其他安全地点妥善避灾,等待救援。 5、大量事实证明,在事故发生时,现场人员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积极、正确地采取救灾、自救、互救措施,是最大限度减少事故损失的重要环节。 三、事故发生前自救的准备工作 1、每一个从事一线生产的工作人员,必须牢固树立预防与防护的思想。 2、熟知安全生产基本知识、灾害事故发生前的预兆、发生规律与预防措施。 3、熟知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措施和避灾方法,学会熟练使用救灾及自救设备。 4、企业职工必须进行安全培训。未经安全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5、掌握救护伤员的基本方法和现场急救技术。 四、爆炸事故发生时的自救与互救 1、爆炸时产生巨大的声响、高温、高温火焰冲击波和有毒气体,在瞬间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破坏。 2、灾害发生时,一定要镇静、清醒,不要惊慌失措,乱喊乱跑,应立即背

事故预防原理与基本原则

事故预防原理与基本原 则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事故预防原理与基本原则 事故发生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只有掌握事故发生的规律,才能保证安全生产系统处于安全状态。前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对事故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很多事故致因理论,下面简要介绍几种。 (一)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1919年,英国的格林伍德和伍兹把许多伤亡事故发生次数按照泊松分布、偏倚分布和非均等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当发生事故的概率不存在个体差异时,一定时间内事故发生次数服从泊松分布。一些工人由于存在精神或心理方面的毛病,如果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发生过一次事故,当再继续操作时,就有重复发生第二次、第三次事故的倾向,符合这种统计分布的主要是少数有精神或心理缺陷的工人,服从偏倚分布。当工厂中存在许多特别容易发生事故的人时,发生不同次数事故的人数服从非均等分布。 在此研究基础上,1939年,法默和查姆勃等人提出了事故频发倾向理论。事故频发倾向是指个别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内在倾向。事故频发倾向者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即少数具有事故频发倾向的工人是事故频发倾向者,他们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原因。如果企业中减少了事故频发倾向者,就可以减少工业事故。 (二)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 1931年,美国的海因里希在《工业事故预防》一书中,阐述了工业安全理论,该书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论述了事故发生的因果连锁理论,后人称其为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 海因里希把工业伤害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为具有一定因果关系事件的连锁,即:人员伤亡的发生是事故的结果,事故的发生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由于人的缺点造成的,人的缺点是由于不良环境诱发或者是由先天的遗传因素造成的。 海因里希将事故因果连锁过程概括为以下五个因素: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海因里希用多米诺骨牌

分析安全生产工作形势要做到“七要”(标准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分析安全生产工作形势要做到 “七要”(标准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分析安全生产工作形势要做到“七要”(标 准版) 各级党政、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定期分析安全生产工作形势,查找薄弱环节,总结经验教训,明确工作重点,提出安全防范的对策措施,从而掌握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权,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要充分认识正确分析安全生产工作形势的极端重要性,把握分析安全生产工作形势的基本方法,在分析安全生产工作形势时坚持做到以下“七要”: 一、上情要吃透。上情就是上级领导机关一个时期内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指示、要求和意图。通过学习领会上级会议、文件精神和领导讲话等,切实弄清上级指示、要求、工作部署,新颁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等,抓住关键,吃透精神,为有针对性的分析本辖区、本行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形势提供遵循和指导。

二、下情要摸准。安全生产形势的分析仅仅保持与上级一致,实现“上情下达”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注意“下情上达”。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多听管辖范围内单位的工作现状、安全状况的汇报,多听企业一线工人的反馈意见,参与安全生产工作形势分析的人员,还要亲自到生产经营第一线摸实情、查实况、抓苗头、找问题,原汁原味的反映所属单位的安全工作的基本情况,为做出准确分析形势,科学决策,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特点要突出。不同时期、不同季节、不同气象条件下的安全生产工作的侧重点不同,上级指示、要求不同,不同行业领域事故多发规律不同。要注意结合当前工作重点、季节、气候、重大节假日等特点,把握当前阶段安全生产工作形势特点和规律,为找准做好当前安全生产工作措施和工作重点提供依据。 四、分析要透彻。从行业领域、所管辖区域等不同层面,全面分析安全生产情况,根据事故总量、较大事故起数、不同行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等数据、事故控制指标完成情况等元素,找出事故比同期多发或减少的主要原因和教训。并从企业安全投入、教育培

关于安全事故发言稿

关于安全事故发言稿 我们生活在一个交通便利的社会,每天来往于学校、家庭和其他场所之间,在那行人 车辆拥挤的街道上,你是否看到了潜藏在我们每日行走的交通路线上的危险呢?因为不遵守交通法规,我们看到了血的事实,经受了血的教训。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 全事故发言稿,供大家参考学习。 安全事故发言稿1 今天,我们在这里紧急召开现场会,具体情况刚才大家已经听了,昨晚我们的工人在 这里右手大拇指被夹碎,现在还在医院接受治疗。 我处召开工作会议刚刚结束三天,就发生了安全事故,我想问问各单位是如何传达落 实会议精神的?是不是把安全工作摆在了第一位?是不是把职工的生命安全摆在了第一位?我们每一名干部都要好好想想,我们是不是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今天开这个现场会 的目的也就是给大家敲敲警钟,希望各单位、各部门以这次事故为教训,把安全工作 当作我们的头等大事来抓。 具体提几点要求: 1、安全科要督促责任单位立即召开事故分析会,查清事故原因和责任人,拿出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并对这次事故全处通报; 2、各单位回去后要立即召开职工大会,向全体职工通报这次事故,分析原因、总结教训,让每一名干部职工通过这次事故,把自己的安全意识再提升一个高度,真正从思 想上重视安全工作。同时要结合工作实际,全面深入地查找本单位职工安全意识、业 务素质、工作方法等各方面的问题,制定措施,加以改进。 3、安全科要针对冬季天气状况和春节期间的非凡情况对安全工作作出具体安排,拿出措施,开展一场有针对性的安全大检查,查违章,查隐患,果断杜绝大小事故的再次 发生; 4、安全工作的重点在基层,各单位要加强班组建设,加强现场操作人员的规范化操作,纠正和杜绝习惯性违章等“三违”现象。要充分做好施工前的风险评估,坚持安全预案 的制定和落实,切实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 5、各级安全治理人员要从小事抓起、从细节着手,把小事故当作大事故来抓,要坚持日常安全检查监督工作,不能走过场、送人情,发现事故隐患要严厉处理,“宁听骂声,不听哭声”,做安全工作就要这样。

认真研究特点积极探索规律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工作(标准版)

认真研究特点积极探索规律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工作(标准版) Safety management refers to ensuring the smooth and effective progres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production on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social and personal safety.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认真研究特点积极探索规律扎实推进安全 生产工作(标准版) 安全生产既是各级领导关注的一个主要问题,也是长期制约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老大难问题。近年来,尽管各级十分重视这项工作,花费了很大气力,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各类安全生产事故仍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和正常工作、生产任务的完成。当前,一些单位把安全生产防事故工作摆到了一个不适当的位置,或看得过重,“谈虎色变”,忧心忡忡;或消极防范,敷衍塞责,随意应付。如何正确认识安全生产防事故工作,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把握特点和规律,提高指导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笔者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充分认清安全生产工作特点。 提高预防安全生产事故工作指导的针对性。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点多面广线长。它寓于生产活动中,是生产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独立于生产活动之外。有着明显的自身特点 (一)安全生产工作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有广泛的联系性。从内容上看,安全生产工作是研究如何对人、物、自然界等实施控制,调整其相互关系,解决其相互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避免事故的发生,使其处于安全状态;从工作方式上看,通过抓思想、抓管理、抓作风、抓技术等综合治理的方式来预防和控制事故隐患的形成与发展,排除各种危险,防患于未然;从作用上看,安全生产工作是生产活动的重要保障,它以安全无事故为最终目的。这些都是安全生产工作独立性的表现。这种独立性是相对的,它和生产活动紧密相连,具有广泛的联系性。安全生产工作始终贯穿于各项具体工作之中,如果离开了具体的人和物,安全生产工作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谈建设工程安全事故责任的认定与追究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8730 (安全管理范本系列) 谈建设工程安全事故责任的认定与追究详细版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谈建设工程安全事故责任的认定与 追究详细版 提示语:本安全管理文件适合使用于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我国的法律法规规定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对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首先需要对生产安全事故的责任认定,那么如何认定生产安全事故的责任呢?笔者通过多年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工作实践,谈点建设工程安全事故责任的认定与追究的体会和认识,便于同行们商榷。 一、事故责任的种类与划分 (一)安全责任的设定 目前,我国的法律法规对安全责任的设定主要有:行政首长负责制;层级责任制;岗位责任制;技

术责任制四种。 (二)事故责任的种类与划分 1、按违法行为的性质、产生危害后果的大小来划分有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1)行政责任 行政责任是指行为人有违反有关安全生产管理的法律法规规定,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所依法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行政责任制裁的方式有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两种。 a) 行政处分: 行政处分又称纪律处分,是指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根据行政隶属关系,依据有关行政法规或内部规章对犯有违法失职和违纪行为的下属人员给予的一种行政制裁。 b) 行政处罚:行政处罚是由特定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或行政机关委托授权的管理机构对违反

发生事故后应正确自救(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8640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发生事故后应正确自救 (正式版)

发生事故后应正确自救(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些交通事故发生后,由于没有采取正确的处理 方法,导致伤害或损失加重。急救医生提醒,发生事 故后通过自行急救,主要是达到应急止血、防止感染 和固定骨折部位3项作用,而进一步的处理则应该等 到专业的医务人员到达后再进行。因此,在慌乱状态 下,千万要避免以下5条错误做法。 1:用不洁物品捂伤口事故中发生创伤时,很多 人会因为慌乱,随便拿东西捂在伤口上,比如撕下座 套、衣服等,这很可能导致二次感染,是很危险的, 尤其是在出现大伤口或者动脉破损的时候。在此情况 下,一定要用卫生洁净的东西处理伤口。

2:移动骨折伤员事故中一旦出现骨折,不要轻易搬动伤员,尤其是在颈椎骨折时,否则可能导致瘫痪甚至生命危险,应该等待医务人员前来处理。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对于普通伤员,应尽量在原地安置好,用绷带固定住受伤部位,防止来回挪动造成再损伤,等待救援;重伤员必须从车内搬动、移出时,首先应放置颈托,或进行颈部固定,防止颈椎错位,损伤脊髓导致高位截瘫。无颈托时,可用硬纸板、硬橡皮、厚的帆布等,仿照颈托剪成前后两片用布条包扎固定;对昏倒在座椅上的伤员,安放颈托后可以将其颈部及躯干一并固定在靠背上。如果一定要搬出,应拆卸座椅,与伤员一起搬出;对抛离座位的危重、昏迷伤员,应原地放置颈托,包扎伤口。如果要搬动,应由数人轻柔地将腰臀部托住,平放在木板或担架上。

触电事故规律及其原因分析示范文本

触电事故规律及其原因分 析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触电事故规律及其原因分析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各种家用 电器不断进入千家万户, 农电事业也随之迅猛发展, 农村用 电量急剧增大。这本是好事, 然而, 由于多种不利因素导致 了触电事故的发生, 为了防止触电事故、减少因触电事故引 发的经济赔偿官司, 作为电力部门应当研究触电事故的规 律, 以便制定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 根据统计分析, 从发生率上看,触电事故有如下规律: (1)低压设备触电事故多: 主要是由于低压电气设备远 多于高压设备, 一般人员与低压设备触机会较多, 且又相对 比较缺乏电气安全知识。 (2)农村触电事故多: 主要是由于农村设备简陋, 安全用 电知识普及也比较差。

(3)六、七、八、九月份触电事故多: 主要是由于这段时间天气炎热,人体多汗, 触电危险性较大; 还由于多雨、潮湿、电气设备绝缘性能下降;以及这段时间某些地区是农忙季节,农村用电量增加, 以致触电事故多。 (4)携带式设备和移动式设备触电事故多: 主要是由于这些设备需要经常移动, 工作条件较差, 容易发生故障,而且不少是在人的紧握之下工作。 (5)电气连接部位触电事故多: 电气接头、插销、开关等连接部位机械牢固性较差, 电气可靠性也较低, 尤其是乱拉乱接更容易出现故障, 造成人身触电。 (6)冶金、矿业、建筑、机械行业触电事故多: 由于这些行业存在潮湿、高温的生产场所, 移动式电气设备和金属设备多。 (7)青、中年人以及非电工触电事故多: 这些人往往是主要操作者, 电气安全知识又相对不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