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B卷

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B卷
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B卷

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基础运用 (共5题;共10分)

1. (2分) (2017九上·山西月考)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罾(zēng)忿恚(huì)裨补(bì)脉脉(mài mài)

B . 崩殂(cú)麾(huī)下引擎(jīng)斟(zhēn)酌

C . 诣(yì)汉沔(miǎn)信大义(xìn)臧否(pǐ)

D . 怫(fú)然徒跣(xiǎn)休祲(jìn)咨诹(zōu)

2. (2分)(2020·惠山模拟)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为了缅怀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新安街道组织开展了清明扫墓活动。

B . 承载着春的希望,酝酿着秋的殷实,热情率性的夏天,总令人感触到生命最最蓬勃茂盛的时光。

C . 这次毕业晚会既然由你全权策划,作为你的好友,我定当竭尽全力鼎力相助。

D . 当萧敬腾的歌声戛然而止的时候,会场先是出奇寂静,接着是口哨声、掌声。

3. (2分)(2019·南岗模拟) 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很多人在街上戴耳机听歌或打电话,常会因为忽略周围环境造成安全。(在“安全”后面加“隐患”)

B . 对于朗读亭的火爆充分说明,“阅读的春天”再度到来。(去掉“充分说明”)

C . 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我这次模拟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将“纠正”与“指出”调换位置)

D . 《朗读者》由著名主持人董卿首次承担制作人。(“承担”改为“担任”)

4. (2分)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比如微信4.2就作出了两个重要的更新——视频通话和网页微信(让用户能够使用网页版的微信和朋友聊天)。

②微信,正在快速向着创新的方向前进,我们期待腾讯继QQ之后的下一场互联网变革。

③微信每一次更新所带来的新功能总能让人眼前一亮。

④这一切,将由微信主导!

⑤不少人已经开始畅想,认为这种新的视频通信或将成为未来主流的通信方式。

A . ②①⑤④③

B . ②⑤④①③

C . ③①④②⑤

D . ③①⑤②④

5. (2分)选择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A . 朱自清是散文家、诗人、学者,我们学过的《背影》《老王》都是他的作品。

B . 鲁迅的散文《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表现了童年生活的情趣。

C . 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曾学过他的作品《记承天寺夜游》

二、古诗词默写 (共1题;共10分)

6. (10分) (2017七下·淮滨期末) 古诗文默写

(1)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2) 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韩语《晚春》)

(4)木兰是位有血有肉的巾帼英雄形象,她既有着“________,关山度若飞”的飒爽英姿,也不乏“当窗理云鬓,________”时流露出来的娇美风姿。(《木兰诗》)

(5) ________,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6)杜牧的《泊秦淮》中由一曲《后庭花》引发历史兴衰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泊秦淮》)(7)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流传最广,景物描写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游山西村》)

三、文言文阅读 (共3题;共49分)

7. (19分)(2018·通辽)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曹刿论战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左传·曹刿论战》)

【乙】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

括母问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注】①奢:赵奢,战国时期赵国著名将领,赵括之父。②约東:(原有的)纪律和规定。

(1)解释句中的划线词

①公将鼓之________

②既克,公问其故________

③以天下莫能当________

④秦悉坑之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②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

(3)根据乙文内容,用一个成语做乙文的标题,并说说成语的意思。

(4)根据这两段文字的内容,你认为曹刿的“论战”与赵括的“谈兵”有什么不同?说说你的看法。

8. (10分) (2020九上·右玉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把美玉摆在有光的地方

明嘉靖年间,苏州城内玉器店众多,由于竞争激烈,经营玉器的生意都很清淡。有一个叫陆子冈的人,开的“澈石轩”玉器店却买卖红火,不但回头客众多,连从京城来此为皇宫选购玉器的官差,也都直奔“澈石轩”。

当时,陆子冈在姑苏玉器行业中,雕刻技艺并不十分出众,选用玉料和同行也没太大区别,为何他的玉器畅销?不久,有人发现了“澈石轩”店内的秘密。原来,陆子冈把店房屋顶、前后墙壁都开出窗户,在光线汇聚处设置古董架,摆上精美的玉器,玉器在阳光照射下,晶莹剔透、流光溢彩。

利用阳光照射玉器,使其焕发出最美的颜值,不仅提升了器物的档次和价值,也激发起陆子冈对琢玉的热爱和创新的热情。他潜心钻研雕刻,技艺长进又大胆创新,将传统沙碾法改成刀刻法。在琢玉中练就一手绝技,使雕刻技艺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他还习惯在完工的作品上刻上“子冈”二字。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玉雕巨匠。如今,落有“子冈”款的古玉已是国宝级文物,全国各地举办玉雕大赛,常以“陆子冈”命名,以纪念这位名垂青史的雕刻大师。

(1)你认为陆子冈成为名垂青史的雕刻大师的原因是什么?

(2)读了这篇文章,同学们以“走向成功”为话题展开了讨论。

小雨说:“成功来源于独特的创意,如今的实体书店以‘咖啡+书店’的方式经营,并搭售各类文化创意产品增加收益。”

小云说:“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

小华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用毕生精力做好一件事,取得了成功。”

小明说:“澈石轩’在玉器店众多的苏州城独领风骚,是因为把美玉摆在有光的地方。如果一个人善于借助各种有利条件,调整好自己的位置,也会发出美玉般的光彩。”

请从以上对话中选择你最认可的一个观点,围绕这个观点,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不少于100字)

9. (2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牵入我家的丝瓜花

①邻家院角落里种的丝瓜花,在搭好凉棚后,级级攀登而上,一路牵线而来,爬上高高的院墙,缠上长长的电线,一路牵入我家。细长的触角伸展着,一路向前,有点不牵来就不罢休的架势,活像撒野的小孩,吵着嚷着,牵着爬着,伏着吊着就是要牵入我家。

②丝瓜花,我熟知的老友。在农村的盛夏,它应是最热闹最常见的风景。房前屋后,田头地边,桥头沟边都是

它黄花插满头的倩影,它像活泼的村姑,有着素净的笑脸,有着曼妙柔弱的身姿,有着纤纤巧手,或编织,或缠绕,或爬,或吊,或伏、或牵,或在草垛上,在屋檐下,在泡桐树上,在晒衣服的铁丝线上,它都能风情万种地舞蹈,跳出乡村最热烈最热闹最动人的舞蹈。

③母亲每年总是在家门前的水沟边上丢几粒丝瓜籽,浇两瓢粪水,割几根山垴上的狗刺圈着,算是给它安了个窝。过不了些时日,或是一场春雨过后,或是某一个夜晚,它就发芽了,长叶了,抽丝了,牵藤了,开花了,鼓劲似的向上伸展开来,像个撒泼的小子,倔强的丫头,鼓足了劲向上爬。它爬上屋角高高的泡桐树,顺着母亲拉的晾晒衣服的电线,一路向前,向前,丝牵到哪里,花开到哪里,像撒娇的孩童,比赛似的开花,一朵二朵三朵,一朵接一朵,十朵百朵地开。这边开放那边凋零,凋零的花朵下结下一个个嫩绿的小丝瓜,有如初生的粉嫩的婴儿,让人顿生怜惜之意。要不了几天工夫,门前就挂满了长长短短,或弯或直的绿月亮。这是儿时伙伴们最诗意的比喻。那凋落一地的黄丝瓜花,常被我们这些孩童像珍宝一样,一一捡回来造屋儿玩。那黄黄的,柔柔的,卷曲的丝瓜花,多像母亲打的泡蛋汤或炒的蛋籽儿,我们几个伙伴儿围在一个屋角里,造屋儿,学着母亲的样子,做一个能干贤惠的家庭主妇,在几口火砖扛成的瓦片锅上炒蛋籽儿,打泡蛋汤,有小主妇的满足,有天真无邪的乐趣,有望梅止渴的幸福。那时,农村日子是清贫的,吃鸡蛋是件幸福的事儿。母亲总是把丝瓜变着花样做给我们吃,嫩的就做成丝瓜汤,滑嫩可口,特别是喝到见底的那细细的,亮亮的,滑滑的丝瓜籽儿,最是美味。老得刨不动皮的丝瓜,母亲就加几个辣椒连皮清炒,辣和和,也挺下饭。村里的刚子,有一回在我家吃到母亲清炒的老丝瓜,“啧啧”直叹好吃。因为他家人多嘴阔,吃丝瓜,总是加一大锅水煮,一人分一瓢清丝瓜汤。那时,农村的日子虽穷,丝瓜的味却尽在一锅汤里,因为有你一口,就有我一口,大家都有一口,这样的日子虽穷,汤虽清,却能喝出温暖热气来。

④爬得最高的丝瓜,往往蓄的时间最久,因为它爬得最高,摘不够,母亲干脆让它蓄老,做丝瓜种。它高高地吊在泡桐树上打秋千,几场秋风秋雨过后,它就没了颜色,空了皮囊。母亲把镰刀绑在杆子上把它割下来,剖开取籽做种,丝瓜瓤用来洗碗或洗澡。母亲每每说,丝瓜真是个宝呀,不但好吃,吃的时间长,养活一家人,这丝瓜瓤还好用,去污强呢。

⑤我爱丝瓜花。我爱这以丝瓜花为背景的平凡人生。

(1)第①自然段中,画线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阅读第③自然段,说说加线词语的作用。

母亲每年总是在家门前的水沟边上丢几粒丝瓜籽,浇两瓢粪水,割几根山垴上的狗刺圈着,算是给它安了个窝。

(3)请你说说第⑤自然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4)文章结尾作者说的“以丝瓜花为背景的平凡人生”,从选文看,以丝瓜花为背景的平凡人生具有哪些特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四、文学作品阅读 (共1题;共7分)

10. (7分)(2017·深圳) 文学作品阅读

(一)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二)

繁星闪烁着——

深蓝的太空,

何曾听得见他们对语?

沉默中,

微光里,

他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

(1)《繁星·春水》的作者是________,她是在泰戈尔的________的影响下创作的。

(2)《繁星?春水》除了母爱、童真及自然哲理以外,还有哪些主题?请列举两个。

五、写作题 (共1题;共5分)

11. (5分) (2017·重庆) 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考生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一)题目:我,不只属于我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人体,“我的地盘我作主”;但每个人又不是孤立的存在,我们还扮演着很多角色:子女、同学、朋友……

(二)下面的三棵树,哪一棵树最能触动你的心灵?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第一棵树:长在乱石堆,树根粗大有力,深深扎进石缝里。没有肥沃的土壤,却一个劲儿向上长,枝繁叶茂。

第二棵树:长在人来人往的路边,树冠很大,撑起一大片绿荫。烈日下,总能为路人带来阴凉。

第三棵树:长在公园里,歪斜难看。从来无人理睬,却快活地生长,树枝在风中欢快地舞蹈。

参考答案

一、基础运用 (共5题;共10分)

1-1、

2-1、

3-1、

4-1、

5-1、

二、古诗词默写 (共1题;共10分)

6-1、

6-2、

6-3、

6-4、

6-5、

6-6、

6-7、

三、文言文阅读 (共3题;共49分)

7-1、

7-2、

7-3、

7-4、

8-1、

8-2、

9-1、

9-2、

9-3、

9-4、

四、文学作品阅读 (共1题;共7分)

10-1、

10-2、

五、写作题 (共1题;共5分)

11-1、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