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部门经济学

公共部门经济学
公共部门经济学

1、罗尔斯最大最小原则

收入的社会公正是个伦理问题。哲学家约翰.罗尔斯提出强烈的社会正义的平等主义标准,这建立在他的差异原则概念之上。根据这一原则,社会的不平等只有在它能给社会中的最弱者带来收益时,才是有理由的。罗尔斯所使用的伦理原则,是选择能够给社会中收益最少的个人带来最大收益的社会分配结构。罗尔斯在最大最小标准中总结了这一理念。那就是,假如我们想像存在着许多可替代的国家,每个国家都有着不同的福利分配,那么我们选择的社会国家,将最大化社会中最恶劣的人的福利。应该指出,社会正义的最大最小概念通常不会导致收入的均等。这一原则图来表示。两个个人的收入Y1和Y2在轴中表示。替代性的收入分配社会机会成本边界II1,沿着45度线来表示。所有沿着45度线的点,代表收入均等分配。分配S是罗尔斯最大最小分配。收入的最少改善(即Y2)在这一点最大。注意个人2在F点比S更(好?),在这一点上,分配与收入均等相一致。

2、简要说明政府承担资源配置的主要原因。

由于公共产品和外在性产品,不完全竞争,不完全信息和不确定性的存在,产生了市场失灵,政府一种可能的角色就是干预市场的配置职能,从而纠正市场失灵或采用政策弥补其效果。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自私的个人,其不受管制的行为将导致公有资源的质量变坏,这就是所谓的公有制悲剧。休谟认为调节个人行为是政府的职责,它可以减少公有制悲剧的程度。因此,政府的职责是在不同时期,把资源的使用权在各个消费者之间配置,从而使群体中所有成员的共同利益达到最大化。在公有资源中,未经调节的市场无法产生帕累托效率的配置结果。当通过市场交换无法形成一套自愿协定时,政府需要承担起资源配置的职责。

3、与私人品相比纯公共产品的特征。

与私人产品相比,纯公共产品的特征是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1)私人产品在人与人之间是完全可分的,而纯公共产品在人们之间是不可分的。在纯个人产品中,拥有财产权的个人完全有权排斥其他人对该产品的占有。在纯公共产品中,排斥其他受益者在技术上是行不通的或者即使行得通,其应用成本也太高。(2)纯公共产品还具有消费上的非竞争性。非竞争性的定义是,一个人对某种产品的使用不减少其他人的利益。

4、威克塞尔-林达尔模型

威-林模型描述的是供应公共产品时的虚拟均衡过程。模型中有两个消费者A和B,也可把他们视为两个政党,这两个政党代表具有共同偏好的两组选民。问题在于找出保证一组税收和公共产品产出所需的条件,并考察该均衡状态的性质,即单一性和稳定性。威-林模型假设两组人拥有相同的政治权力,假设选定一种预算(公共支出、公共产品和税收)时采用相同的决策原则,这就可以满足前一个假设,即每一个政党都同意这个预算。假设有一位拍卖者报出不同的税收份额和预算规模(支出),经过某一个拍卖程序,就可得出一个均衡结果。该模型还假设每个人都准确报告他们的偏好。模型用下图表示。纵轴表示消费者A承担的公共产品供应总成本的份额。如果消费者A的税收份额为h,按照定义,个人B 的份额就必须是1-h。为便于分析,把这些税收份额视作税收价格。横轴G代表所供应的公共产品量或者公共支出量。曲线AA和BB分别代表个人A和B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曲线AA是以O A原点画出的,BB则以O B原点。

这个问题可用通用的术语表示如下,即每个消费者所具有的对公共产品G和私人产品X的效用函数为:

U A=∮(X A,G)

U B=∮(X B,G)

其中,X A和X B分别为A和B所消费的私人产品向量,B为所得消费的公共产品的向量。

A和B都力图在他们的预算约束线内最大化其效用:

Y A≥pX A+Hg

Y B≥pX B+(1-h)G

其中Y A和Y B分别指个人A和B的收入,p指私人产品的价格向量。

现在改变h并保持其他变量不变,就可得出个人A的需求曲线,以同样的方式可得出B的需求曲线。图中的曲线AA和BB既定,下一步就可以建立起A的均衡税收份额(h*)。任选一个税收份额h1,这样,个人A愿意得到G1水平的公共产品,而个人B愿意得到G2,两者产生了分歧。这时权力更大的一方取胜。因此,最后结果是不确定的,它取决于双方的相对权力。要克服这种不确定性,威、林提议使双方力量相当,为此提出了另一份税收份额,并通过A和B的重新比较决定G的产出。可以看出,这种拍卖过程将继续下去,直到税收份额为h*为止。在h*点处,A和B都同意公共产品的产出水平为G*。h*和G*的组合被称为林达尔均衡。结果是一致通过的。林达尔均衡是帕累托最佳结果。

5、混合产品是指同时具有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特性的产品。

在图a 中,需求曲线1

p D 和 2p D 分别表示个人1和个人2对私人产品X 的需求。

总需求曲线21

+p D 是通过把个人需求曲线横向加总得出,得是由于个人1受益于

个人2的消费或相反,这里具有排他的成分或称外在性。图b 中,个人1和个

人2对这种公共产品成分的边际定价用1E D 和2E D 表示。边际总定价是两人的边

际定价曲线的纵向加总,图中用21+E D 表示。图c 中的总需求曲线通过21

+p D 和21+E

D 纵向加总得出。给定边际成本曲线MC ,最佳产出为X ,总价格p+r 是由市场价格成分p 和社会的外在性评估r 组成的。

6、布坎南混合品供应的俱乐部模型。

(俱乐部的定义:一个群体自愿共享或共担以下一种或多种因素以取得共同利益:生产成本、成员特点或具有排他利益的产品)

布坎南模型中包含着这样的假设:一家俱乐部排除非会员不需要成本,俱乐部里的会员不致其他会员的歧视;会员分摊相同的成本和收益。其分析是通过考察俱乐部会员代表(用I 表示)的行为来进行。假设个人效用函数为:

maxU i (Y i ,X,s)

其中,Yi 是第i 个人对私人产品的消费,X 是非纯公共产品,s 是群体规模。这便产生了如下分析性问题:(1)决定俱乐部产品的最佳条件;(2)决定应当供应的产量;(3)决定俱乐部的最佳规模。

图中第一象限标出向三个不同规模的群体(s1,s2,s*)提供共享产品时各群体所分摊的收益和成本曲线。这些收益曲线表明消费收益递减,而成本曲线则表明规模收益不变。对于某个消费群体如s1而言,X最佳的水平是在X1点上。这时边际收益(即曲线B的斜率)等于边际成本(曲线C的斜率)。对于产品数量只有X1的设施而言,随着消费群体规模从S1扩大到S2,由于拥挤产生的负面效应,收益曲线下移到B2,而随着会员人数增加,每人分摊的成本则降低了,因为分摊总成本的更多了。象限I建立了一组俱乐部规模和产出的最佳组合(即[S1,X2]、[S2,X3]、[S*,X*])。把这些放到象限IV中用X优轨迹来表示。

第二象限也可以发生类似的变化。这时的最佳群体规模,是相对于既定的设施规模X1,X2,X*而言的。收益曲线的形状表明,许多人由于相互联合而增加了利益,但随之而来便是拥挤成本。逐步下降的成本曲线则表明,有更大的集团来分摊设施的固定成本的好处。由于假设成本均摊,成本曲线呈双曲线状态。当收益曲线和成本曲线的斜率相等时,这时的群体规模最佳。因此S1对X1而言是俱乐部的最佳规模,同样S2相对于X2,S*相对于X*。这些最佳规模点可移到第IV象限的S优轨迹中。

7、单峰偏好与多峰偏好的区别及其在公共选择中的作用。

通过下图可看出单峰偏好与多峰偏好的区别。图(a)中,个人3的偏好顺序有双峰,即线段先往下再往上,图(b)中的个人2的偏好顺序就是单峰的。图(a)表明将产生不可递社会顺序的个人偏好组合,而(b)则可得出可递顺序。两者的区别在于,在第二种情况,所有个人偏好都是单峰的。在不可递的的社会顺序例子中,

如果出现了多数票循环现象,结果将取决于考虑各种选项的顺序,循环大多数意味着不存在独一无二的政治或社会选择状态,并且其存在也是很不稳定的。单峰偏好改变了这种循环,也就带来了稳定的结果。

8、唐斯模型的要点。

唐斯提出一种政治竞争模型。唐斯引入经济学的政治经济理论,是以选民追求效用最大化、政党追求选票最大化的假设为基础的。唐斯对这一理论作了如下说明:在我们的模型中,政党特别感兴趣的不是如何使社会资源的配置达到效率要求;相反,每个政党都努力最大化其选票以求重新当选。因此,政府即使有能力把社会推进到帕累托最佳状态,它也只是迫于和其他政党竞争的需要才这样做……在唐斯看来,政党和当选代表的行为是受着自我利益,而不是理想化的公众利益牵引。选票最大化是对政客行为的合理的解释。唐斯方式还指出,个人力求当选的动机除了代表其选民的观点以外,可能还有别的原因,比如政要部门能够得到的利益,包括权力,威信和特殊待遇等,可能也是政客们效用函数中的重要因素。政党就是一个由个人组成的群体,这个群体有着共同的思想。思想体系节省了信息成本。中间投票人的偏好,在唐斯的政党间互相竞争的模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中间投票人定理可以说明这点。

9、中间投票人定理。

该理论指出,在单峰偏好的的多数票决定模型中,中间投票人所偏好的政策将会取得胜利,因为中间人的偏好能使整个群体的福利损失最小化。图4-6有助于我们说明中间投票人定理。假设有三个人,他们对公共产出的需求曲线在图(a)中分别用D1,D2,D3表示,图(b)中的(1),(2),(3)分别表示每人的序数效用指数,

即偏好函数。每人面对的公共产出价格都是OP。给定OP的价格,个人1的最理想产出为OQ1,个人2为OQ2,个人3为OQ3。为决定公共供应的警察保护水平,三人就三种选项OQ1,OQ2,OQ3进行投票。个人2和3都优先选择位于OQ1右边的产出,这就是说,OQ2和OQ3的产出水平胜过OQ1。个人1和2选择的产出水平都在OQ3的左边,这意味着OQ2和OQ1将胜过OQ3。把这些选择结果放在一起,就可看出,中间投票人(个人2)的偏好,即产出为OQ2的选项将被选上。这一产出与总效用指数I(个人指数的纵向加总)的极点相符。

10、用菲利普斯曲线说明“传统”经济理论与公共选择理论的差异。

公共选择方式和传统的宏观经济方式之间的差异,可用下例说明。图中标准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PP和福利函数W0相切,从W O到W1的移动,表明福利的提高(即选择较低的通货膨胀和失业水平)。泰尔-丁伯根的经济政策方式选择菲利普斯曲线上的取舍点,即点6来最大化社会福利。但是,如果我们考虑的一组由7人组成,则其中每人都有不同的通货膨胀和失业取舍偏好的组合,那么选票最大化的结果,就应该是满足中间投票人偏好的,这一状态用点4来表示。因此,公共选择的选票最大化的结果,和新古典主义的社会福利最大化结果是不同的。

11、鲍莫尔模型。

在鲍莫尔的模型中,他把经济分成两个部门,即累进型和非累进型部门。累进型部门的特点,是劳动生产率的累积性提高,这是由于规模经济和技术革新而产生的。在非累进部门中,蔻生产率的提高速度比累进部门慢。鲍莫尔的结论得自两个部门之间存在的生产力差异性,而不是某些人所认为的那样,非累进部门的生产力增长率为零。为了防止经济中劳动力从非累进部门流向累进部门以寻求更高的小时工资率,非累进部门就不得不把小时工资水平提高到与累进部门相当的水平。如果非累进部门的生产率提高程度不如累进部门,那么非累进部门的单位成本就会提高。如果产出不降低而单位成本增加,非累进部门的总成本也会增加。因此,鲍莫尔模型为公共支出的增长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

可以把鲍莫尔解释公共部门相对扩张的非均衡生产率增长的假想,用以下更正式的方式来表示。假设非累进公共部门的产出X1完全只由生产率水平不变的劳动要素L1生产,累进的私人部门中劳动生产率则以指数为r 的速度增长,这就使私人部门X2的产出出现指数增长。这些简单的生产函数可表示为:

X 1t =a 1L 1t

X 2t = (a 2e rt ) L2t

其中L2是私人部门劳动力,t 是时间指数,a 1和a 2是常数。从上面两式可得出:

t

rt t t t t t L e a L a L a X X X 221111211)(+=+ 上式给出了政府产出占总产出的比例。假设各部门间的工资率相等,其增长是与私人部门生产率同步的,则

w 0=w 0e rt

其中w t 是t 时期的工资率,w 0是常数。

现在可以得出公共部门的单位成本C 2t :

1

011101)(a e w L a L e w C rt

t t rt t == 私人部门的单位成本C 2t 为:

2022201)()(a w L e a L e w C t

rt t rt t == 由此可以看出,公共部门的单位成本将随着私人部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而稳步提高,而私人部门的单位成本则保持不变。

12、艾伦和麦克基尔理论的基本内容

艾伦和麦克基尔提出的一种方法是以效用函数的构成为基础的。他们的方法表明,收益负担的结果取决于为个人效用函数所作的各种假设。该方法定义为:纯公共产品的收益分配,应当与家庭收入边际效用的倒数成正比。其分配原则可表示为

i p

p i Y Y λ=,这就有:φ

λ)(1s i d i i Y Y += 其中p i Y 为家庭纯公共产品的收入;Y p 是公共产品总收入;λi 家庭收入的边际效用;d i Y 是i 的可支配收入,s i Y 是公共部门通过特殊产品或惠品提供的非现金收入。Φ是弹性值。换句话说,一旦转移支付和特别产品的公共支出收益得以分配,预算后的收入等值就是s i d i Y Y +剩下的公共支出代表对公共产品和不可分服务的支出。这些公共支出的收入等值总量为Y p ,Y p 是按与家庭边际收入效用成反比的方式分配给各个家庭的。

在推导其原则时,他们作了如下假设:

1、把人们分成不同的收入阶层。假设收入阶层k 中,每个人的效用函数相同,这就使得那一阶层的所有成员具有完全相同的边际效用函数。

2、个人效用函数都可以分成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是独立的,两大类产品之间不存在互补性或替代性产品。

3、假设公共产品的配置是帕累托效率的,且AC=MC ,因此∑MRS i =MC 。

假设一个只有由个人A 和个人B 组成的经济,他们收入分别为1000和2000英磅,两人对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都有可分的效用函数,而提供的公共产品为G 1单位,根据定义,A 和B 都将消费等量的公共产品。可是,由于收入不同,他们对于数量相同的公共产品的估价或支付意愿就会不同。

假设A 和B 的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分别为MRS A T MRS B 。上述第三条假设提出,公共产品是按帕累托效率分配的。这就是说:

MRS A G 1+MRS B G 1=E (6-1)

其中E 是对G 1单位公共产品的公共支出。这是以边际替代率来评价公共产品的价格,由于AC=MC ,公式左边代表A 和B 的总支付意愿,等于提供G 1单位公共产品的总成本或支出E 。

假设个人效用函数是累积的,并且完全相等,则

C G U G U B

A ==1

1δδδδ 其中C 是常量。现有:

B B A A B A G U G U MRS MRS λδδλδδ11///=

其中A λ和B λ分别表示A 和B 的边际收入效用。重新排列公式,则

A λMRS A =

B λMRS B =C

所以MRS A =

A C λ MRS

B =B

C λ 代入6-1中,则

E G G C B

A =+)(11λλ 公式表示公共产品的货币价值(或收益)按照与人们的边际收入效用成反比的方式分配给他们。可见,只要我们知道个人效用函数和对公共产品的货币支出总额

E ,就可按收入阶层把其货币价值分配给个人。

13、尼斯坎宁模型的基本内容。

尼斯坎宁模型的简化形式指出,公共部门官僚有一种将公共部门产出扩大到据认为是社会最佳产出水平两倍的倾向。

选民选举的政客代表他们对公共产品的偏好。这条法则很重视中间投票人对不同水平的公共产品产出的评价。这样,立法机关就能为官僚机构提供一个可以满足中间投票人偏好的水平的公共支出预算。可见,立法机构为官僚机构的预算,不仅反映公共产品供给的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同时也满足了官僚自身的效用函数。

下图说明了尼斯坎宁模型的基本关系。图(a)用MV 代表中间投票人的边际定价曲线,也就是他们需求曲线D 。如果公共产品通过市场提供,这就是市场需求曲线。图(b)中总收益曲线TB 表示为

TB=Aq-bQ 2 a >0,b >0

其中Q 是部门产出水平,a 和b 是常数。这种总收益函数指的是立法机构对部门产出的总估价,也是边际定价曲线以下直到相关产出水平的面积。即: MV=dQ

dTB =a-2bQ 总成本可表示为:

TC=cQ+dQ 2 c >0,d >0

边际成本则为: MC=dQ

dTC =c+2Dq

假设官僚是垄断供给者,而立法机关则为垄断购买者。官僚国力图得到最大化预算,而选民则希望最大化其利益。在总成本不能超过总收益的限定范围内,有:cQ+dQ2=aQ-bQ2

在图中,等于TC和TB的量是Q2=(a-c)/(b+d)

社会最佳产出水平Q1,是用总成本曲线的斜率表示的边际定价或边际收益等于用总成本曲线的斜率表示的边际成本。根据前面给定的关系,当MV=MC时,有

a-2bQ=c+2dQ

Q1=(a-c)/2(b+d)

因此有Q1是Q2的1/2。社会最佳的预算规模Q1,是总收益等于总成本时的1/2,即Q2处。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结果呢?这是因为,官僚作为公共服务的供给者,比提供预算的更了解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的详细内容。信息是不对称的,因而在为预算讨价还价的时候,官僚就能够榨取消费者剩余,并把那部分转化为更大的产出,从而得更大的预算。

14、NPV与BCR、NPV与IRR之间冲突的原因。

NPV与BCR的冲突:

下图用来说明NPV与BCR冲突的原因。纵轴衡量项目的成本和收益现值,横轴

衡量项目规模。所分析的两个项目的产出结果相同,不同的是两者的活动规模。资源的有效配置要求投资持续到投资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这一点的位置上。在这一点上(Q1),净收益现值最大。这与用现值法的结果相同。可是根据BCR 最大化原则,它却出现在较小规模的活动中,即Q2点上。显然这不是最佳点,因为MB>MC。在这一活动规模中,B2/C2>B1/C1,因此采用BCR法来作决策竟会使Q2规模优于Q1而中选。

NPV与IRR之间的冲突

下图用来说明NPV与IRR冲突的原因。帖现率等于R1时,项目A和B的净现值相等。当用NPV法来衡量时,当所选择的贴现率低于R1时,项目A的净现值比B大,所以项目A优于B。但从图中可见,IRR B>IRR A,用IRR法来作决策时竟会使项目B优于A。

15、分层蛋糕模型。

分层蛋糕模型认为,公共部门的稳定和分配职能必须由中央财政来执行,州和地方政府主要从事配置活动。它认为低一级财政有着效率更高的配置资源的能力,因为他们提供的是最能反映个人偏好的产品组合。在假定个人和家庭都有极高的

流动性之后,蒂布的分析发现,每个人都可选择自己的居住地,从而使其在消费地方公共服务方面达到最佳状态。中央财政可以依据需要利用货币供给、利率、价格、收入或进口等政策工具,在实施财政政策及其与其他政策结合起来时,中央财政处于更有利的地位。收入再分配职能也必须由中央财政在个人之间,也就是在地区之间进行再分配,从而使收入分配政策的效果达到最大。

尽管稳定职能和收入再分配职能的任务分配给中央财政,但这并不否认地方政府的配置决定中也含有宏观经济和收入分配的成分。

16、蒂布模型。

蒂布指出,如果地方社区或辖区的足够大,同时每个社区都提供着不同的公共产品(支出)类型,那么,个人选定居住的所在社区提供的公共产品产出水平是符合他的偏好的。通过“以脚投票”,人们流露其偏好的同时,反过来促进公共部门的资源达到有效配置。另外,由于选择相同社区居住的人们有着相似的偏好,就不再有投票的问题,因此资源配置处于帕累托最佳效率状态。蒂布认为这一问题的提出,为公共产品模拟市场供应提出了一种配置程序。区域流动性使地方公共产品和私人市场的购物过程相同。蒂布模型如果要处于均衡状态,就必须作出许多受到很大限制的假设。首先,消费者可以完全自由地流动,并假设他们只有可分割的收入,也就是说人们无须由于友情、家庭关系或就业前景,而在选择某一社区居住方面受到约束。其次,该模型包含着地方税收这一变量。第三,如果对公共产品的偏好不同,那么为达到均衡就要求数目巨大的社区存在。这样甚至会产生只有一个人居住的社区。当然最后这一点了公共产品生产过程可能存在规模经济和成本分摊利益的问题。最后,从分配合理性的角度来看,以脚投票的结果可能并不是理想的,贫富差异的现象仍然出现在各个地方社区中。

总而言之,如果迁移不需要成本,同时地方政府也以最低的平均成本生产其公共产品,地方税又是非扭曲性的总额税,那么蒂布猜想表明,竞争性地方政府供应公共产品的效率,并不比市场经济对个人产品的分配效率低。但是这一结果紧紧依赖于蒂布的限制性假设和足量社区的存在。每个社区的产品组合特点都不同,,其中包括不同质量标准的公共产出。此外还需另一个条件,这就是辖区间不存在外溢效应。

17、奥茨模型。

奥茨曾经利用1960年的资料对纽约城区的53个社区作了横向分析,这一分析如今已成为经典。他的研究表明,财政变量确实在个人选择居住区时起着一定的作用,虽然可以肯定还有其他因素也同时起作用。人们根据财政变量在属性不同的社区间做权衡取舍时,各不相同的社区就应运而生了。奥茨的研究是以下列因素为根据的。假设房地产固定不变,人们迁入一个地区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时,他们就促使该地区的房地产价格上涨。因此,公共服务的一部分或全部收益,都通过住房的价值资本化了。资本化的程度取决于人口流动性和住房借给弹性。而地方性税收却对房地产价值形成相反的影响。奥茨发现,资本价值和税率成反比,但却和人均即期支出成正比。这两种相反作用的净效应如何呢?奥茨认为两者基本上互相抵消。

18、财政联邦主义原则的基本内容

财政联邦主义的几条原则是:

多样性原则。联邦制度应当为涉及不同州和地方政府协定的种类和差别提供一定的空间。

等价原则。要使财政协定真正有效,每项服务都必须通过受益地区的居民投票通过,并由他们支付成本。

集中再分配原则。财政政策的再分配职能(即累进税和转移支付)应当集中在联邦这一级的政府手中。

位置中性原则。一定程度的干预是财政联邦主义不可避免的成本,但这种成本必须最小化。扭曲居住地收入决定的差别性税收必须避免。

集中稳定原则。以宏观政策(稳定、增长)为目的的财政工具的使用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实行。

溢出效应的纠正。辖区间的收益外溢导致无效的支出决定,这就要求上级政府的纠正。

基本公共服务的最低供应。国家政府应当让每个公民都确信,无论他住在哪个州或地区,他都会得到某些公共服务的最低水准保证。

财政地位的平等性。地方政府间一定程度的财政平等很有必要,这样通过或多或

少的税收上的可比努力,才能得以保证最低水准的服务。

19、税收量能原则的三种具体方式。

量能原则的纳税基础,不是他从公共支出上获得多少收益,而是他有多大的支付能力。这一税收平等原则建立在特定的正义理念(即支付意味着相等的损失)上。税收量能原则的三种具体方式是:

1)绝对平等牺牲――个人遭受同样的总效用损失。

假定个人有相同的偏好。这样,每个人有相同的效用函数。效用函数如图所示。随着收入增加,总效用增加。收入的边际效用递减。个人A的最初收入为OY A1,B的记为OY B2。

A支付的税收=税前收入-税后收入

=OY A1-OY A2

B支付的税收=OY B1-OY B2

假如个人课税都遭受了相同的绝对牺牲,那么OU A1-OU A2=OU B1-OU B2

即,由于课税,每个人的总效用损失相等。

2)相同比例原则――个人所损失的效用与总效用之比应当相等。

这一规则下,采取与绝对平等牺牲相同的假设。那么对A和B来说,

OU A1/OU A2=OU B1/OU B2

3)相同边际牺牲――对个人来说,税收减少收入到对所有人收入的边际效用相等的那一点为止。

在总效用曲线上,任意一点的低利率是该点的边际效用。这样,假如个人要有相同的边际效用,他们必须位于效用曲线的同一点上。图中,A和B的税前收入分别是OY A1和OY B1。相同的边际牺牲原则,会减少他们的税后收入到满足OY A2=OY B2的点上。在点X上,OU A2=OU B2,目标是边际效用MU。

20、竞争条件下从量税、从价税局部均衡分析

竞争条件下的从量税分析:

每个单位产出的税收叫做从量税。课税之前,需求曲线D0和供给曲线S0决定均衡价格和数量P0和Q0。接着按每单位产出征收数量为t的税,税后要供应Q0单位,要求价格为P0+t。供给曲线就会按照税收的数量而垂直上移到S G。S G和S0之间的差异在于t:政府从每个售出单位所获得的数量。面对S G时,消费者愿意以总价格(包括税收在内)P G购买Q1单位。生产者将会收到P N=P G-t。税收效应是这样的,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从P0上升到P G,生产者获得的价格从P0下降到P N,工业产出减少了(Q0-Q1),给政府带来P N P G BD的收入。超额负担为BDE。

在存在收入效应的场合,加入补偿性需求曲线D C。D C显示的是在价格变化引起的连续补偿性收入效应下,某人要购买的数量。假如筹集的收入用于补偿消费者,那么消费者仍保留在原告的补偿性需求曲线上。在这样的环境中,消费者将消费量从Q0减少到Q S,而超额负担是GEH。GED明显比BED小。假如收入效应小,两种衡量方式的差异也小,可以忽略而不受影响。

从价税分析:

图示的唯一差异,是我们选择按照一定的百分比数量,而不是一定的绝对数量移动需求(或供给曲线)。分析如上。

21、从量补贴

补贴与税收一样,也有超额负担。理由如图所示。补贴之前,均衡点在E。接着引入每个单位的补贴S。这导致消费从Q0上升到Q1。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从P0跌至P C,而生产者收到的价格从P0升到P p。超额负担是EBD。

22、垄断条件下从量、从价税分析。

线性需求曲线下,从量税和从价税都使价格按不超过税收的速度提高。

而不变弹性需求曲线上,价格上升速度高过税收。

23、垄断竞争条件下对销售量最大化企业从量、从价征收产品税的分析。

假如企业最大化的是销售量而不是利润,那么,产品课税的结果可能完全不同。在没有税收的情况下,严格的销售量最大化的企业,会生产产品到边际收益等于0为止。从量税导致平均和边际收益曲线垂直下移,这样,减少了边际收益等于0的产生水平,而提高了价格。但是,从价税对产出或价格都没有影响。边际收益在Q0等于0。

公共部门经济学几个重要知识点

公共部门经济学几个重要知识点 一、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分析工具 1、实证分析—企图描述世界是什么的观点。是描述性的。不涉及价值问题(事实领域,价值领域区分,最早是英国休谟提出的,称之休谟的铡刀)“公共选择理论”属于对政府的实证分析。 2、规范分析—企图描述世界应该如何运行的观点。规范表述是命令性的。规范分析涉及价值判断。“政府应该做什么”是个规范问题,从“市场失灵”推出政府职能,属于规范分析; 例题:实证分析涉及“是什么”的问题,规范分析涉及“应该是什么”的问题。例如,“谋杀是一种罪”是实证性命题,而“根据经验观察,政府官员的行为应该是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的,而不是传统假定的公共利益”是规范性命题。 答:错误。“谋杀是一种罪”不是实证性命题,因为它属于价值判断,应该是规范性命题。而对政府官员的表述是在描述社会现象,不涉及价值判断,所以是实证性命题。 二、福利经济学(研究各种经济状态的社会可取性的经济理论分支)两大定理 第一定理是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之原理的现代版本,--竞争的均衡是帕累托有效的。假定:(1)所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都是完全竞争的,没有人拥有任何垄断权力。(2)每一种商品都有市场。在这些假设条件下,所谓福利经济学第一基本定理是说帕累托效率的资源配臵就会出现。竞争的经济会“自动地”实现有效的资源配臵,无需任何集权性指导。帕累托效率要求,价格之比等于边际成本之比,而竞争保证了该条件得到足。帕累托效率是指一种资源配臵状态,在该状态下,如果不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差就不可能使另一个人的境况变好。帕累托效率—现实生活中不存在。 例题1: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所阐述的内容实际上就是亚当斯密“看不见手”原理。 正确。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为:竞争的均衡是帕雷托有效的。任何均衡都是帕雷托最优状态。看不见手的原理是指,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市场配臵资源是最有效的。此时,竞争性价格机制能够保证效率,价格具有配臵资源和分配的作用。因此,两者实质上是一回事。即竞争的经济会“自动地”实现有效的资源配臵。 例题2:在经济学上,效率常被分为“生产效率”与“配臵效率”两种。帕雷托效率包括三个方面:交换方面的效率、生产方面的效率和总体效率。虽然帕雷托效率指的是“配臵效率”,但其中生产方面的效率是指“生产效率”。 错误。生产效率是指在所有产品的供给是固定的情况下,经济沿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点运行。而在研究帕雷托效率即配臵效率时,我们已假设生产效率已实现,内在地包含了生产效率,也可以说是在生产效率既定的情况下研究配臵效率。帕雷托效率包括的生产方面的效率却是指重新在使用者中间配臵生产要素导致提高一种物品产出的同时,不减少其他物品的产出是不可能的,这是研究生产要素边际技术替代率。因此两者是不同的。生产效率不都有效,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其生产效率不是帕雷托有效。 第二定理:每一个帕累托有效,都可以通过竞争性价格机制达到。 社会通过作出初始资源禀赋的适当安排,然后让人们在埃奇沃斯框图模型内彼此自由地交易,就能获得帕累托效率资源配臵。即政府适当地对收入进行再分配,然后让市场发挥作用,就能得到效用可能性边界上的任何一点。 --只要偏好成凸状,每一个帕累托有效配臵均可证明为竞争性的均衡。 该定理强调效率和公平可以分开考虑。通过改变禀赋来实现最优。尽量不要通过价格。如所得税是对禀赋征税。 无差异曲线-曲线上任意两点效用相等。 艾奇渥斯方框图。二个无差异曲线的切点是帕累托最优点。切点连线即契约线,线上每一点都是帕累托有效点。 1

公共部门经济学(本)

(一) 单选题 1. 当消费者认为某一社区供给的公共产品符合自己的偏好时就迁入该社区,否则就迁出,这种情形称为( )。 (A) 反叛表达 (B) 投票表达 (C) 发言表达 (D) 进退表达 参考答案: (D) 没有详解信息! 2. 矫正性税收着眼于( )。 (A) 私人边际成本与社会边际成本相一致 (B) 私人边际成本大于社会边际成本 (C) 私人边际收益与社会边际收益相一致 (D) 私人边际收益大于社会边际收益 参考答案: (A) 没有详解信息! 3. 下面哪一项经济活动可能引起负外部效应( )。 (A) 汽车排放的尾气 (B) 一项科学发明 (C) 购买一件衣服 (D) 修复历史建筑 参考答案: (A) 没有详解信息! 4. 公共部门的收入分配职能解决的是( )。 (A) “生产什么”的问题 (B) “为谁生产”的问题 (C) “如何生产”的问题

(D) 以上都是 参考答案: (B) 没有详解信息! 5. 当有正外部效应时,市场失灵之所以存在的原因是( )。 (A) 社会边际成本大于私人边际成本 (B) 社会边际成本小于私人边际成本 (C) 社会边际收益大于私人边际收益 (D) 社会边际收益小于私人边际收益 参考答案: (C) 没有详解信息! 6. 政治市场上需求方与供给方分别是( )。 (A) 私人企业与政府 (B) 投票者与政治家 (C) 私人企业与政治家 (D) 投票者与政府 参考答案: (B) 没有详解信息! 7. 用“社会机会成本”来衡量公共支出的最优规模是( )。 (A) 实证分析方法 (B) 规范分析方法 (C) 局部均衡分析方法 (D) 一般均衡分析方法 参考答案: (C) 没有详解信息! 8. 下面哪一项经济活动会产生“公共地的悲剧”( )。

公共部门经济学概论

公共部门经济学概论

第一章公共部门经济学概论 一、什么是公共部门经济学 (一)公共部门经济学的概念 公共部门经济学,是从英文 Public Sector Economics翻译过来的,有时人们也称之为政府经济学。因此,公共部门经济学和政府经济学是指同一个概念。公共经济学是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科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也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主体。西方经济学把所有经济主体分为公共部门(Public Sector)和私人部门(Public Sector)两大类。公共部门是指政府及其附属物,私人部门是指企业和居民。政府、企业

和居民都以各自的方式参与国民经济运行,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和速度。在西方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即关于国民收人决定的一般理论中,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表述如图所示。 在公共部门经济学中,政府是指国民经济中惟一通过政治程序建立的在特定区域行使立法、司法和行政权的实体。政府除对辖区内居民负有政治责任外,还参与辖区内非市场性社会生产活动,从事非市场性财富分配。 政府的含义有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指狭义政府,也就是核心政府。即中央政府的各部、委、办、厅、局及其附属物。 第二个层次是指广义政府,即中央政府十地方政府。

第三个层次是指公共部门,即中央政府十地方政府十非金融性公共企业。 第四个层次是指广义公共部门,即中央政府十地方政府十非金融公共企业十政策性官方金融机构。 (二)公共部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公共部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以上各级政府的经济行为。一般来说,政府的经济行为有两大块: 一是非市场性社会生产活动。指政府为满足居民的公共消费需要,通过向社会成员征税或强制转移财富的办法来筹措资金,不以盈利为目的,从事生产和提供诸如国防、治安、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等公共产品和服务。 二是非市场性社会财富分配。指政府为了保证辖区内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平与公正,维护社会稳定,采取税收制度和其他强制性手段对社会成员的财富进行重新分配。 在公共部门经济学中,对政府经济行为的研究范围包括:(l)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深度和广度;(2)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后果及影响;(3)对

公共部门经济学(简述与论述题)

公共经济学(简述及论述题) (背下来只能保证60+填空自求多福吧) 第二章 第一节公共部门主体多中心趋势 一、传统社会中,政府是公共经济唯一天然的主体 1.公共经济活动,尤其是普适性强的公共产品的供给,一般具有成本高、规模大、周期长、收益低等特点,且不易将免费搭便车者排除在外。因此私人没有能力或没有激励来投身于公共经济活动,提供某种公共产品。 2.政府通常拥有巨大的“暴力潜能”和动员大量社会资源的能力,还具有广泛的社会代表性。所以,有条件、有能力来从事具有规模经济优势和非盈利性的公共经济活动。 二、现代社会中,公共经济主体呈现多中心趋势 ⑴存在效率低下现象。由于政府系统缺乏明确的绩效评估制度,其效率和效益较私人部门难以测量,因而,现实中普遍存在政府公共部门效率和效益低下的现象。 ⑵存在“寻租”现象。官员也是理性的经济人,在公共经济活动中也会存在特殊利益集团的寻租现象。这使得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交易成本昂贵。 ⑶公共服务领域的不断扩大,使得政府财政难以为继。进而导致公共服务的质量不断下降。 传统上一般认为公共产品都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故只能由政府提供才合适。 现在看来,公共产品是可以分类的,分为纯公共产品、俱乐部型公共产品和公共池塘资源型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理论的这种发展为其它主体参与到公共经济活动中提供了理论基础。 3.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其它主体参与到公共经济活动中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 4.全球化背景下,建立某种基于公正原则的超国家机制以联合各个国家参与国际公共经济问题的治理已是必然趋势。

总之,当今公共经济的主体已呈现多中心趋势,政府已不再是公共经济活动的唯一主体,私人企业、社区、社会第三部门和国际组织业已参与到公共经济活动之中。 第二节公共经济主体之一:政府 三、DIM方法分析政府的特征 1.决策——政府决策具有强制性、公共性和普遍性特征。这一特征使得政府具有以下优势: ⑴课税优势;⑵禁止或允许的优势;⑶节约交易成本的优势;⑷遏制搭便车的优势;⑸政府拥有庞大的财政实力,可以承担任何社会组织无法承担的巨额债务和沉淀资本;⑹政府拥有独特的财政货币权力。(3-4个即可) 政府拥有如此多的决策优势使得政府的作用很大,既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也能成为经济发展的阻碍。 2. 信息——在市场组织中,信息的传递是横向的。即,市场主体之间是平等的契约关系,信息的收集、传导、处理、储存、取出和分析,可根据价格,相互达成一致和均衡。市场主体对信息的反应是敏感的、快速的。而政府信息的传递是自上而下,单向度的,以“纵向信息流”为主。政府机构的人员是遵循官僚制的规则办事,而不是依市场信息办事,他们对市场价格、市场均衡和效率不敏感。 3.动力——市场的动力机制在于企业根据价格信号,通过技术进步和节约组织管理费用等途径降低成本以获取利润,在竞争中取得胜利。而政府的动力来源于政治家的政治纲领约束和推动,及官僚的升迁欲望。 政府动力机制的特殊性是分析政府经济行为的重要方面。 总之,政府是连接公民和国家的中间体,其最大特征是具有强制性和普遍性。从这一基本特征出发,政府在决策、信息、动力方面不同于其他经济组织。在决策上,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在信息上主要是纵向信息流,在动力机制上,对价格和利润不敏感,而对选票和升迁敏感。 四、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政府如何提供公共产品 所谓公共产品的政府提供就是政府直接或者间接地介入公共产品生产。政府介入提供公共产品的特征使得公共产品的生产过程具有与政府融资特征、政府组织和管理特征、政府产权特征相互一致的属性。

完整版公共部门经济学复习题

《公共部门经济学》复习题 一.关于课本习题 市场与政府 何谓市场失灵?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包括哪些? 答:市场失灵为市场机制自身固有的缺陷。 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包括: 1,提供公共物品;2,矫正外部效应;3,维持有效竞争; 4,调节收入分配;5,稳定经济 外部效应理论 举例说明正的外部效应与负的外部效应分别对资源配置效率有什么影响? 答:带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该种物品或服务所能带来的社会边际效益。在存在正的外部效应时,物品或服务的生产销售将会呈现不足状态。例如,用于预防传染病的疫苗接种,就是带来正的外部效应的一个典型例子。一个明显的事实是,疫苗接种不仅会使被接种者本人降低感染病菌的可能,那些没有接种疫苗的人也可以因此减少接触感染病菌者的机会。 带有负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用于生产或提供该种物品或生产要素的社会边际成本。在存在负的外部效应时,物品或服务生产和销售将会出现过多状态。例如,由于污染环境,纸张的生产会给除纸张买卖双方之外的其他人或厂商造成损害,而无论买者或卖者都未核算其给第三者带来的这一成本。 公共物品理论 1.什么是混合物品?什么是拥挤性的公共物品?什么是价格排他性的公共物品?混合物品是通过什么途径、怎样供给的? 答:现实生活中,许多物品居于纯粹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它们兼有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某些特性,被称作混合物品。 拥挤性的公共物品是指那些随着消费者人数的增加而产生拥挤,从而会减少每个消费者可以从中获得的效益的公共物品。例如,不收费的公路,当行驶的车辆达到一定数量之后,追加的车辆便会阻碍交通,甚至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价格排他性的公共物品是指那些效益可以定价,从而可以在技术上实现排他的公共物品。例如,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兴建的收费的公园以及其他收费的娱乐设施就是这样,名义上整个社会的成员都可以到公园游览,享受公园提供的效益,而实际上由于公园收费,只有为此花钱的人才可以进入公园,而不为此付款的人是被排除在公园的受益范围之外的。 混合物品的供给方式往往是市场的因素和政府的因素兼而有之。 2.相对于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具有哪些特性?判定公共物品应遵循什么步骤?答;公共物品的特性有:1.效用的不可分割性;2.消费的非竞争性; 3.受益的费

公共部门经济学论文

电子商务带来的税收问题 摘要: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给我国的税收部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在保证我国税收利益不受大损失的前提下,保护我国电子商务产业持续发展,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本文结合电子商务课程和公共部门经济学课程税收方面的相关知识,尝试探讨我国是否应该对电子商务收税,如何对电子商务收税以及相应的优化措施等问题。 2009年12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2009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6月,我国网购用户规模已达8788万,同比增加2459万人,年增长率为38.9%,上半年网购消费金额超过千亿。 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网络购物消费金额总计1195.2亿元,预计到年底,这个数字将达到2500亿元左右。其中在C2C平台上完成的交易占据了总额的89%。报告同时显示,上半年有85.7%的网民在网上查询过商品价格,但只有26%的网民完成了最终交易,在完成交易的网民中,80%的人对网购经历很满意。 从这篇报告中,我们不难看出以下几点: 第一,中国的电子商务产业正在以近10%的年增长速率迅猛发展,略大于中国8%左右的GDP增长率。而且作为一个正在迅猛发展的新兴产业,政府至少不会在政策上作出对行业发展不利的决定。因此我们可以说,电子商务在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值得看好。 第二,中国电子商务产业拥有规模庞大的潜在客户群。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上半年1195亿的消费额只是由26%的网民完成的,还有近60%的网民只是上网查过价格,但未进行过交易。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对价格不满意,也可能是对购物流程不熟悉,或者是消费能力不足,但不管如何,只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到位的宣传,这60%的网民中的很大一部分在未来都会参与到网络购物之中。如果我们将60%乘上中国3.6亿的网民人数(2009年底的预计数字),那将会是2.16亿,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一个值得憧憬的数字。因此我们可以说这个市场的前景也是非常广阔的。 尽管行业前景一片大好,但是从政府的角度来看,仍有一个问题非常值得我们注意:在1195亿元的消费总额中,C2C类的占到了89%,而B2C类的只占到10%左右。但是由于迄今还没有实现对从C2C类网络交易行之有效的税收管理,所以这个数据的背后可能隐藏着巨大的税收流失问题。为了更好地管理我国的税收,我们有必要借鉴一下其他国家在电子商务税收问题上的处理方法。 国际上的电子商务税收制度 现在国际上对电子商务税收制度主要分为三个阵营,即美国、欧盟和广大发展中国家。下面我们来具体看看他们各自的主张。 美国一直想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电子商务零税收的愿望。从1996年开始,美国就不遗余力地在国内和国际两条战线推行他的电子商务交易零税收方案,并希望尽快确定全球范围内的电子商务征税原则。尽管收效并没有他们自己预期的那样显著,但是这些政策在国内和国际上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尤其是在国内,电子商务零税收的贯彻力度尤为彻底。 欧盟则认为税收系统应具备法律确立性,应使纳税义务公开、明确、可预见和纳税中立性,即新兴贸易方式同传统贸易方式相比不应承担额外税收。但同传统的贸易方式一样,商品和服务的电子商务显然属于增值税征收范畴。因此大多数欧洲国家都把Intemet经营活动看作是新的潜在的税源,认为电子商务活动必须履行纳税义务,否则将导致不公平竞争。

《公共部门经济学》复习资料

《公共部门经济学》作业思考题参考答案 1.公共部门的构成及其与私人部门的区别。 答:公共部门是指被国家授予公共权力,并以社会的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管理各项社会公共事务,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法定服务的政府组织。政府是公共经济部门的最主要成员。 主要构成:1)政府:政府是一些组织,建立这些组织的目的,在于对居住在某一社会中的个人活动进行管理,提供基本服务,并为此类服务提供资金。2)公共企业:公共企业一般是指政府拥有的以提供公服务为宗旨的企业,但也包括以提供公共服务为宗旨的部分非国有企业。3)非营利性组织:非营利组织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只盈利组织和政府组织之外的公益组织,是以执行公共事物为目的而成立的组织。4)国际组织: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跨国界的组织,它们所从事的许多活动都有公共性,但它们的活动不属于政府活动。 区别:1.价值取向差异使管理目标不同。公共部门管理追求的是公共利益,政府以公众委托人身份提供公共产品,对政府行政人员的管理是为了最大化的为社会利益服务,而私营机构则多是赢利单位,追求效率、效益是它基本的价值取向。2.管理对象行为取向的不同。在公共部门中工作的员工,其行为有一种保守趋向,倾向于明哲保身,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好自为之的心态;在企业组织中的员工更加趋向于要富有创造性,这与公共部门组织强调稳定性有关。3. 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对员工任职资格的要求差异。这一区别是由于公共部门本身的政治性决定的。4. 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重点的不同。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分为选人、用人、育人、留人四个方面,相对而言,公共部门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比较关注人力资源选取环节,而私人部门则更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环节。5. 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适用法律方面的差异。政府公务员的行为多是行政执法行为,公务员的行政行为以行政执法为第一要义,对法律责任的关注始终居于第一位,选择主动性、创造性行政行为的责任风险或法律风险就会相应加大,这也是公务员的行政行为总是趋向于保守的重要原因。 答案二:不同处在于:生产的分散与集中不同;生产的支配意志不同(私人意志与私人利益对应公共意志与公共利益);生产物品的价值补偿机制不同;调节机制不同(市场机制与政治机制)。 2.简述市场失灵的原因与表现。 答:导致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有:一是个人自由与社会原则存在矛盾。二是现实中的经济运行不能满足完全竞争的假定。三是某些领域不适用一般竞争均衡分析。四是完全市场假定不成立。五是信息不完全或信息无关性存在。六是不存在完全均衡导致资源不能被充分利用。七是外部效应。八是公共物品的存在。(非排他性是指产品的使用特性,具有非排他性的产品可以由两个以上的行为主体同时使用而不必增加成本。非独占性指产品的产权特征,具有非独占性的产品允许两个以上的独立主体同时拥有该产品的产权,且任一主体不能阻止其他主体对该产品的使用)。 市场失灵的表现:垄断降低市场效率;市场调节不能解决宏观经济的平衡问题;市场的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导致效率损失;市场不能有效解决公共物品的供给;市场调节难以解决外部效应问题;市场不能解决收入分配的公平化,相反却有恶化收入分配差距的倾向;促进技术进步和调整产业结构不能单纯依靠市场机制;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与发展对外贸易不能仅仅依靠市场机制。 3.政府失灵的原因是什么? 答:一是政府行为目标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存在差异。政府经济职能的发挥、干预经济活动的有效性是建立在政府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的假设基础上的。但是,事实上,政府的行为目标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是有差异的。政府官员是经济人,追求自身利益。政府机构具有内部性,政府行为的目标之一是实现预算最大化。在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政府并不是完全代表社会公共利益的政府,它往往为有影响的利益集团左右。二是,政府机构效率低下。由于缺乏竞争导致低效率,政府官员缺乏追求利润的动机,对官员有效监督的缺乏。低效率是政府机构内生的,提高政府效率存在着内存的障碍。政策决策方式的民主程序本身也制约了政府机构效率的提高。三是,政府角色错位。四是,政策的滞后效应。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需要时间,政策对经济发生作用也需要时间,这就会出现政策的滞后效应。五是,政府干预与市

《公共部门经济学》读后感

《公共部门经济学》读后感 这本书引导我们思考的是公共物品的供给决策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体,我们可以通过市场获取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大部分物品或服务。但是,市场并非是满足我们需要的唯一渠道,它无法满足我们所有的需要。对于市场满足不了的需要,需要公共物品的提高来调节和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 长期以来城市公共物品是一个城市得以存在、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城市公共物品却 一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如何进行城市公共物品的供给,以实现城市居民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城市公共物品是指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保证城市居民的健康和人身安全为前提,为城市化社会进步和发展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可以说,城市公共物品是一个城市得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城市公共物品的槛车存在很多问题: 1、主体选择单一。一般来说在市场经济中,市场能够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和一般性作用,但市场调节对治安设施、环境与卫生设施、防洪防灾设施、文化设施等公共物品却往往鞭长莫及,由于公共物品的外部性,通过市场机制无法满足社会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其结果直接表现为市场失灵,通过政府供应公共物品以弥补市场失灵。因此,提供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便成为城市政府配置资源职能的主要内容。 2、城市公共物品供给中存在的不足。一般来说,要先提供基础设施产品,然后才能提供别的公共物品。但目前有些城市政府一味追求公共物品提供的上层的建设,而忽视了基本服务,从而阻碍了该城市的不断发展壮大,在一定程度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瓶颈”,束缚了城市经济的腾飞。 针对城市公共物品的供给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下的措施: 1、转变政府角色,公共物品生产主体多元化。政府在公共物品供给上最主要的职责 应是“掌舵”。而不是“划桨,公共物品的生产形式应根据公共物品性质的不同而多样化。根据公共物品的性质,可采用以公营生产和民营生产两种基本形式为主,其它如政府直接经营、政府与私人企业签订生产合同等多种形式为 辅的方式,尤其是应允许和鼓励私营企业生产和经营公共物品。这可以增强竞争意识,有利于经济和社会效率的提高;有利于解决地方基础性项目的资金短缺,消除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障碍。

公共部门经济学 整理版

公共部门经济学 Public Sector Economics 绪论 问:公共部门经济学与公共财政学的关系如何? ?公共财政学的历史考察 公共财政学发展的两个阶段:早期公共财政学和20 世纪30-50 年代以来的现代公共财政学。早期公共财政学 ?1776 年亚当? 斯密出版了“ 创立财政学” 的《国富论》。 ?1892 年巴斯塔布尔出版了《公共财政学》一书,标志着财政学作为一门独立完整的学科正式出现。 ?早期公共财政学的基本研究视角局限在以国家职能的履行引导出公共财政的活动围的思路上。 现代公共财政学 ?其分析基点和根本思路转向政府如何提供公共产品及服务满足个人和集团的公共需求以及矫正市场失灵。 ?1936 年意大利学者马尔科的著作《公共财政学初步原理》在美出版,将英美财政学理论转到“ 公共经济” 上,1947 年,阿兰和布朗里出版了《公共财政经济学》。 ?20 世纪50 年代末,马斯格雷夫出版了《财政学原理:公共经济研究》这一经典。 交锋 ?观点一:认为这不只是改名的问题,其研究的围、领域、方法、指导思想等都有实质性变化。观点二:认为两者并无差别。 ?我的观点: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政府所有的职能都是财政活动。非政府公共部门机构从事的活动是准财政活动。 课程框架1.公共部门经济基础理论2. 公共支出理论3. 公共收入理论4. 财政政策分析 5. 财政分权与财政联邦主义 前沿问题 ?公共选择多级政府过渡国家的财政财政息不对称代理人政府企业化政府 第三部门的作用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实证分析规分析 实证分析与规分析的关系 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positive analysis)旨在描述各种经济因素的存在与经济运行的过程,并试图在各种经济变量或政策手段之间建立起联系。 主要涉及事实判断,重在回答研究对象“是什么”、“会怎样”的问题。 比如,2007年中央政府发行了多少国债?经济增长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如何? 实证分析可分为理论分析和经验分析。 理论分析(theoretical analysis) ?从某些假设前提出发,借助一系列的假说和推论,对经济变量关系进行简化描述或推导的定性分析。 ?如考察劳动所得课税对工人劳动行为的影响 –产生两种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课税对劳动供给时间的实际影响,要看两种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

公共部门经济学本科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公共部门经济学本科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行政管理本科期中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公共部门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 1.帕累托效率 2.外部性 3.外部效应 4.林达尔均衡 5.公共产品 6.中间投票者定理 7.瓦格纳法则 8.公共支出 9.消耗性支出 10.复式预算 11.公共预算 12.公债 13.公债制度 二、填空题: 1.古典学派经济学认为,市场可以通过机制和机制实现资源最优配置。 2.政府公共财政部门具有、与职能。 3. 是指资源配置应达到这样一种状况, 无论作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受益而没 有其他的人受损。 4.在现实生活中,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有两类,一类是天然产品,另一类是。 5.我们把那种不愿为公共产品付款却想消费公共产品的人叫做。

6. 是指存在一个偏好程度最低的方案,附近任何一个方案的偏好程度都高于它。 7.投票者在赞成自己最偏好方案的同时,也赞成对 于自己无关紧要但对另一投票者至关重要的方 案,以换取该投票者对自己的支持,这 叫。 8.按照经济性质,公共支出可以分为和。 9.按照补偿程度分类,可以将公共支出分为和。 10.按公共收入按管理权限分类;。 11.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和基本要素是。 12.税收转嫁是指纳税人在缴纳税款后,通过 或方式,将部分或全部税款转移给别人负担 的过程。 13. 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 14.税率的三种基本形式是.和。 15.税率的安排,实际上解决的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税率水平的确定,另一个是的确定。

16.公债的发行价格可以分为发行、发行和发行 17.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 功能,财政政策可以分 为;;。 三、单选题: 1.下列哪种情况实现了帕累托最优:[ ] A.A的处境改善必然对应于B的处境恶化 B.A的处境变好了,而B的处境至少不会变坏 C.当B的处境固定时,A目前的处境不一定是他可以得到的最好状况 D.A可以通过变化来改善自己的处境,但这种变化对B没有影响 2.下列不属于市场失灵表现的是:[ ] A.电信行业价格居高不下 B.传染性疾病流行 C.民营企业没有能力从事国防科技研究 D.政府提供医疗保险,但医疗费用飞速上升,无法控制

【学姐分享】2017首师大行管考研黄新华《公共部门经济学》核心讲义

(此材料是本人根据历年整体和辅导书整理出来的重点,涵盖2015年130多分的真题知识点,必须全部 掌握!!!) 第一章、公共部门经济学导论(了解) 第二章、市场与政府 1.公共部门(名师提示:核心考点背诵) 公共部门是指政府及其附属物,即生产资料归政府所有,并接受政府行政领导的机关、团体和经济实体。 2.资源最优配置(名师提示:核心考点背诵) 资源最优配置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狭义资源最优配置是指以有限的资源(生产要素)尽可能生产更多的、符合人们偏好的产品和服务。它只注重效率问题,而不考虑收入分配公平及宏观经济稳定等。广义资源最优配置则包括效率、公平和稳定三项内容,它们也是评价社会活动的三条基本原则。 3.市场失灵的表现、原因(名师提示:核心考点背诵)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某些领域不能发挥作用,不能达到资源配置的目的。表现:(1)垄断降低市场效率;(2)市场调节不能解决宏观经济的平衡问题;(3)市场的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导致效率损失;(4)市场不能有效地解决公共物品的供给;(5)市场调节难以解决外部效应问题;(6)市场不能解决收入分配的公平化,相反却有恶化收入分配差距的倾向(7)促进技术进步和调整产业结构不能单纯依靠市场机制;(8)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与发展对外贸易不能仅仅依靠市场机制。 原因: (1)不完全竞争 导致帕累托效率的市场一定是完全竞争市场,即必须有数量足够多的企业,每一个企业都不能够影响市场价格,但是现实的市场经济中存在的独占、寡头垄断、垄断竞争、自然竞争与过度竞争,都会引起社会效率损失。 (2)规模报酬递增 规模报酬递增带来市场失灵是由于垄断企业会将价格抬高到完全竞争水平上,因此社会不能消费在竞争价格水平下的数量。而且,垄断企业的收益小于消费者的损失,并且净差额构成了社会损失。 (3)信息不完全

公共部门经济学

1:一般来说,公共支出的主体是公共部门,那么公共产品的具体提供 者一定是公共部门。 正确错误 2:公共产品的划分是绝对的 正确错误 3:作为国家凭借公共权力向公众无偿征收的一部分公共资源,公共收入规模可以是无限的。 正确错误 4:在同一经济发展水平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共收入规模常常高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规模。 正确错误 5:私人部门提供公共产品要比公共部门更有效率。 正确错误 1:“在正常年份公共支出呈现渐进上升趋势,但当社会经历剧变时公共支出会急剧上升,剧变结束后公共支出水平会下降,但不会回到原来水平”,这种理论是 1.发展阶段增长理论 2.瓦格纳法则 3.政府活动扩张理论 4.梯度渐进?长理论 2:不属于私人参与公共经济活动的形式有: 1.独立供给 2.政府和私人的联合供给 3.社区和私人的联合供给 4.政府与社区联合供给 3:下面关于公共产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1.公共产品的效用可以分割成若干部分

3.享用公共产品无须采用竞争方式 4.公共产品的受益具有非排他性 4:不属于公共支出效益的是: 1.经济效益 2.社会效益 3.政治效益 4.文化效益 5:公共产品的特征决定了公共产品不能由()提供。 1.竞争性的市场 2.公共部门 3.政府 4.国家 6: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1.外部性与受损者之间不具关联性 2.外部性独立于市场机制之外 3.外部性产生于决策范围之外而具有伴随性 4.外部性有正负之分 7:政治市场上需求方与供给方分别是 1.私人企业与政府 2.投票者与政治家 3.私人企业与政治家 4.投票者与政府 8:以下不属于按公共支出的最终用途分类的有:

(本)公共部门经济学

(一) 单选题 1. 确保纯公共产品的供给成本得到补偿的最好途径是( )。 (A) 收费 (B) 定价 (C) 募集捐赠 (D) 征税 参考答案: (D) 没有详解信息! 2. 政治市场上需求方与供给方分别是( )。 (A) 私人企业与政府 (B) 投票者与政治家 (C) 私人企业与政治家 (D) 投票者与政府 参考答案: (B) 没有详解信息! 3. 就某一公共产品方案交由全体当事人投票时只有在所有参与者一致同意后方可实施,这是( )。 (A) 全体一致规则 (B) 多数票规则 (C) 集体决策规则 (D) 最大效益规则 参考答案: (A) 没有详解信息! 4. 当有正外部效应时,市场失灵之所以存在的原因是( )。 (A) 社会边际成本大于私人边际成本

(B) 社会边际成本小于私人边际成本 (C) 社会边际收益大于私人边际收益 (D) 社会边际收益小于私人边际收益 参考答案: (C) 没有详解信息! 5. 公共选择是指政治市场上各参与者依据一定的规则共同确定( )的过程。 (A) 集体行动方案 (B) 公共产品生产 (C) 公共项目 (D) 法律条文 参考答案: (A) 没有详解信息! 6. 在经济繁荣时,政府应使用( )财政政策。 (A) 扩张性的 (B) 紧缩性的 (C) 提高利率 (D) 增加支出、减少税收的 参考答案: (B) 没有详解信息! 7. 纯公共产品是指同时具有( )的产品。 (A) 竞争性和排他性 (B) 非竞争性和排他性 (C) 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D) 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参考答案: (D)

没有详解信息! 8. 下列哪一种不属于投票者的投票行为所负担的成本( )。 (A) 交通成本 (B) 信息成本 (C) 经营成本 (D) 时间成本 参考答案: (C) 没有详解信息! 9. 如果一个社会的人们根据既定的规则,就一种或多种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以及相关的资源配置)达成协议,就取得了( )。 (A) 私人产品均衡 (B) 政府均衡 (C) 政治均衡 (D) 市场均衡 参考答案: (C) 没有详解信息! 10. 财政支出增长的正常来源应当是( )。 (A) 发行公债 (B) 税收的增长 (C) 财政向银行透支 (D) 发行货币 参考答案: (B) 没有详解信息! 11. 社会经济生活中,总有一些物品随着消费者数量的增加,其边际成本为零,这种特性可被称作( )。 (A) 非竞争性 (B) 竞争性 (C) 非排他性

中南大学《公共部门经济学》课程(网上)作业一及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 1. 当有正外部效应时,市场失灵之所以存在的原因是( )。 (A) 社会边际成本大于私人边际成本 (B) 社会边际成本小于私人边际成本 (C) 社会边际收益大于私人边际收益 (D) 社会边际收益小于私人边际收益 参考答案: (C) 2. 官僚追求预算最大化导致公共支出规模扩张,这是( )。 (A) 政府活动扩张理论 (B) 官僚垄断理论 (C) 发展阶段增长理论 (D) 非均衡增长理论 参考答案: (D) 3. 当消费者认为某一社区供给的公共产品符合自己的偏好时就迁入该社区,否则就迁 出,这种情形称为( )。 (A) 反叛表达 (B) 投票表达 (C) 发言表达

(D) 进退表达 参考答案: (D) 4. 下列哪一个不是公共部门协调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 )。 (A) 颁布劳动者权益保护法 (B) 对公共资源的经营颁发许可证 (C) 安排社会保险支出 (D) 征收累进的个人所得税 参考答案: (B) 5. 交换和生产同时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是( )。 (A) 任何两种商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它们的边际替代率 (B) 任何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技术替代率对任何使用这两种生产要素的两个生产商品都相等 (C) 任何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对任何消费者都相等 (D) 任何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等于用于生产这两种商品的生产要素之间的技术替代率 参考答案: (A) 6. 用“社会机会成本”来衡量公共支出的最优规模是( )。 (A) 实证分析方法 (B) 规范分析方法

(C) 局部均衡分析方法 (D) 一般均衡分析方法 参考答案: (C) 7. 政府部门通过制定环境质量标准来矫正外部效应是( )。 (A) 征收税收措施 (B) 发放补贴措施 (C) 政府规制 (D) 科斯定理 参考答案: (C) 8. 政府促进西部大开发总体上属于( )。 (A) 资源配置职能 (B) 收入分配职能 (C) 稳定经济职能 (D) 以上都有 参考答案: (A) 9. 纯公共产品是指同时具有( )的产品。 (A) 竞争性和排他性

公共部门经济学

公共部门经济学 交卷时间:2018-10-20 10:06:55 一、单选题 1. (3分)通过选举,委托专门的代表来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的制度安排是() * A. 代议制民主 * B. 直接民主制 * C. 混合民主制 * D. 互投赞成票 得分: 0 知识点:公共部门经济学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2. (3分)政府应对外部效应的资源协商措施包括确立产权和() * A. 指导 * B. 科斯定理 * C. 税收 * D. 管制 得分: 0 知识点:公共部门经济学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 3. (3分)下列哪项不构成财政政策:() * A. 货币政策 * B. 税收政策 * C. 支出政策 * D. 赤字弥补政策 得分: 0

知识点:公共部门经济学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4. (3分)国外公债并不等于国家外债,国外公债的债务人必定是() * A. 本国金融机构 * B. 本国企事业单位 * C. 本国居民 * D. 本国政府 得分: 0 知识点:公共部门经济学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5. (3分)如果银行自有资金不足,年终决算结果收不抵支,那么中央银行就只好增加() * A. 贷款发放额 * B. 再贴现利率 * C. 货币供应量 * D. 存款准备金 得分: 0 知识点:公共部门经济学作业题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6. (3分)私人不愿充分提供公共产品是因为无法补偿() * A. 销售成本 * B. 供给成本 * C. 劳动成本 * D. 生产成本 得分: 0 知识点:公共部门经济学作业题 展开解析

公共部门经济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公共部门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 1.帕累托效率 2.外部性 3.外部效应 4.林达尔均衡 5.公共产品 6.中间投票者定理 7.瓦格纳法则 8.公共支出 9.消耗性支出 10.复式预算 11.公共预算 12.公债 13.公债制度 二、填空题: 1.古典学派经济学认为,市场可以通过机制和机制实现资源最优配置。 2.政府公共财政部门具有、与职能。 3. 是指资源配置应达到这样一种状况,无论作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受益而没有其 他的人受损。 4.在现实生活中,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有两类,一类是天然产品,另一类是。 5.我们把那种不愿为公共产品付款却想消费公共产品的人叫做。 6. 是指存在一个偏好程度最低的方案,附近任何一个方案的偏好程度都高于它。 7.投票者在赞成自己最偏好方案的同时,也赞成对于自己无关紧要但对另一投票者至关重要的方案,以 换取该投票者对自己的支持,这叫。 8.按照经济性质,公共支出可以分为和。 9.按照补偿程度分类,可以将公共支出分为和。 10.按公共收入按管理权限分类;。 11.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和基本要素是。 12.税收转嫁是指纳税人在缴纳税款后,通过或方式,将部分或全部税款转移给别人负担的过程。 13. 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 14.税率的三种基本形式是、和。 15.税率的安排,实际上解决的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税率水平的确定,另一个是的确定。 16.公债的发行价格可以分为发行、发行和发行 17.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财政政策可以分为;;。 三、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种情况实现了帕累托最优 [ ] A.A的处境改善必然对应于B的处境恶化 B.A的处境变好了,而B的处境至少不会变坏 C.当B的处境固定时,A目前的处境不一定是他可以得到的最好状况 D.A可以通过变化来改善自己的处境,但这种变化对B没有影响 2.下列不属于市场失灵表现的是 [ ] A.电信行业价格居高不下 B.传染性疾病流行 C.民营企业没有能力从事国防科技研究 D.政府提供医疗保险,但医疗费用飞速上升,无法控制 3.政府促进西部大开发总体上属于 [ ] A.资源配置职能 B.收入分配职能 C.稳定经济职能 D.以上都有 4.不能够对宏观经济稳定产生影响的公共财政活动是 [ ] A.提高关税税率 B.政府购买 C.推行最低工资标准 D.对瓶颈产业增加投资 5.下列哪一个不是公共部门协调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 [ ] A.颁布劳动者权益保护法 B.对公共资源的经营颁发许可证 C.安排社会保险支出 D.征收累进的个人所得税 6.充分就业是指没有 [ ] A.非自愿性失业 B.自愿性失业 C.摩擦性失业 D.结构性失业 7.市场机制决定的收入分配是一种 [ ] A.二次分配 B.公平分配 C.初次分配 D.低层次分配 8.在公共场合吸烟,其影响是 [ ] A.有害的影响 B.有利的影响 C.负的外部效应 D.正的外部效应 9.对科学发明应当采用什么来矫正其外部效应 [ ] A.征收税收措施 B.发放补贴措施 C.政府规制措施 D.科斯定理

公共部门经济学

公共部门经济学 1:官员是由当选政治家任命的,他们具体负责公共产品的 2.生产与供给 2:财政联邦制的具体形式是 2.分税制 3:不属于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的是: 1.财政政策原则 4:政府主动创租的特征: 4.指政府官员为了谋求经济利益,主动利用手中的行政权力来创造租金 5:不属于公共支出效益的是: 4.文化效益 6:在代议民主制度下,从规制机构的产生到该机构成员的组成和任命,各()几乎在每个环节都能施加影响。 2.利益集团 7:当消费者认为某一社区供给的公共产品符合自己的偏好时就迁入该社区,否则就迁出,这种情形称为 4.进退表达 8:公共提供与公共生产的关系是 3.不等于 9:下列哪一个不是公共部门协调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 2.对公共资源的经营颁发许可证

10:非生产性支出,是指与生产没有直接联系的各项支出。以下属于这类支出的是3.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 >>单选题 1:下列各项支出中,属于转移支出的是 4.财政补贴支出 2:以下不属于按公共支出的最终用途分类的有 4.税收支出 3:中央集权方式难以产生的结果是 2.居民参与公共决策 4:公共支出规模在用相对量衡量时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公共支出占()的比率。 1.国内生产总值 5:寻租使本来可以用于生产的资源却用于对社会无益的()上,白白浪费资源。 3.非生产活动 6:社会公众在公共产品面前不一定真实地显示() 4.偏好 7:下列哪一种不属于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功能 3.实现宏观调控 8:私人不愿充分提供公共产品是因为无法补偿 2.供给成本 9:下列哪一个不是公共部门协调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

2.对公共资源的经营颁发许可证 10:生产性支出指与生产过程直接相关,能够增加生产性固定资产和物质资料的各项支出。以下属于这类支出的是 1.生产性基本建设支出 作业>>单选题 1:企业生产产品排污影响下游居民饮用水属于 3.负外部性 2:下列哪一个不是公共部门协调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 2.对公共资源的经营颁发许可证 3:某个人或企业的经济行为影响了他人或其他企业,却没有为此付出代价或获得应有的报酬,这种情况称为 2.外部性 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3.促进经济稳定以中央为主、地方为辅 5:人们参与政治活动时与其他政治个体和政治组织发生关系的场所叫(4 ) 4.政治市场 6:下列各项支出中,属于转移支出的是 4.财政补贴支出 7:不属于全体一致同意原则特点的有: 1.此方案是一种帕累托改善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