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法务与合同管理复习资料.doc

采购法务与合同管理》复习资料

1、合同的概念和特征:(P3-5)

答:合同(亦称契约),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的特征:①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所实施的协议;②合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民事法律行为,一个当事人不可能形成合同;③合同是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的民事法律行为。

2、合同条款有哪些?

①提示性的合同条款;②合同的主要条款;③合同的普通条款;④合同条款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救济。

3、提示性合同条款具备的条件:

①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②标的;③数量和质量;④价款或者酬金;⑤履行的期限、地点和方式

⑥违约责任;⑦解决争议的方法。

4、合同权利的特点:

①合同权利是请求权。②合同权利是给付受领权。③合同权利是相对权。④合同债权具有平等性。

⑤合同权利具有请求力、执行力、依法自力实现、处分权能和保持力。

5、合同义务中主给付义务与从给付义务的区别:

①主给付义务自始确定,并决定合同类型。附随义务则是随着合同关系的发展而不断形成的,在

任何合同中都存在,不受特定合同类型的限制;

②主给付义务构成双务合同的对待给付,一方在对方未为对待给付前,得拒绝自己的给付。附随

义务原则上不属于对待给付,不能发生同时履行抗辩权;

③不履行给付义务,债权人得解除合同。反之,不履行附随义务,债权人原则上不得解除合同,

但可就其所受损害,依不完全履行的规定请求损害赔偿。

6、合同的订立:又称缔约,是当事人为了建立合同关系,通过交互进行的意思表示以达成意思表示

一致而形成合意的状态和过程。

7、合同成立的要件包括哪些?(P17最后一段-P18)

答:合同成立的要件有:第一、必须存在双方或多方合同当事人,只有一方当事人是不能成立合同的;第二、订约当事人必须对合同主要条款达成意思一致;缺少主要条款,合同就不能成立,因此,当事人必须就合同主要条款达成合意。对非主要条款未达成合意,往往不会影响合同的成立;第三、合同成立必须要经过要约和承诺这两个阶段;当事人要经过要约、承诺的阶段,达成意思一致,合同成立。以上是合同成立的一般要件,由于合同的性质和内容不同,还有一些合同成立的特别要件。当事人还可对合同的成立附加一些条件。

8、要约概念和构成要件。

要约,又称发盘、出盘、发价、出价、报价、是订立合同的必经阶段。

构成要件:①要约是有订约能力的特定人作出的意思表示。

②要约的内容必须确定、完整和具体。

③要约必须有定力合同的目的,同时要约人愿意受要约的拘束。

④要约必须向特定的人发出。

⑤要约必须送达受要约人。

9、要约邀请特点:①一方邀请对方向自己发出要约,而不是向对方发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②要约是当事人旨在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而要约邀请则是一种事实行为,是邀请对方

向自己发出要约。

③要约邀请只是邀请对方向自己发出要约,所以不会因相对人的承诺而产生合同,也不

会由此要约邀请而约束自己,要约邀请撤回后,没有给对方造成信赖利益的损失,一

般发出要约邀请的人不承担法律责任。

10、承诺要具备的条件:①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向要约人作出。

②承诺必须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要约人。

③承诺必须是接收要约主要内容的意思表示。

④承诺必须是明确表明受到要约人愿意和要约人订立合同。

⑤承诺作出的方式必须符合要约中的要求。

11、合同生效的要件。

答:合同生效的要件是判断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标准,中国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①行为人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②意思表示真实;③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④合同必须具备法律所要求的形式。

12、无效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无效合同:指严重欠缺合同生效要件,不发生合同当事人追求的法律后果,不受法律保护的合同。

特征:无效合同的违法性;对无效合同的国家干预;无效合同具有不得履行性;无效合同自始无效。

13、合同无效的原因:①欺诈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②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者利益

③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④损害社会公共利益⑤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行性规定

14、可撤销合同发生的原因,①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②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分平;③因欺诈、胁迫而订立的合同;④乘人之危。

15、合同无效或被撤销的法律后果:①返还财产;②折价补偿;③赔偿损失

16、合同履行的规则:履行主体;履行标的;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履行方式;履行费用

18、合同担保的特征:从属性;补充性;保障性。

19、抵押与质押的区别:

①抵押主要是以不动产为标的物,当然也包括某些动产,但这些动产如航空器、船舶、汽车、机器设

备等,其本身就是具有不动产性;而质押主要是以动产为标的物,当然也包括能作为质物的某些权利,这些权利作为无形财产,与动产有相类似的某些特征。

②抵押不转移物的占有,只需以登记为公示方法;而质押要转移物的占有,以交付为公示方法。

20、定金的概念、法律特征、种金(最重要违约定金)(掌握案例P73-75)

答:当事人在订立合同尤其是买卖合同时,为了保证债权的实现,往往约定由一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或者订立合同后,履行前按照合同的标的额的一定比例,预先给付对方当事人金钱或其它替代物,即定金。

定金的法律特征:①定金具有惩罚性;②定金具有从属性;③定金具有实践性;④定金的支付具有时效性;⑤定金具有双方担保性。

根据当事人支付定金的目的和作用,可分为立约定金、解约定金、成约定金、证约定金、违约定金等不同的种类。

21、定金的效力:担保上的效力;预先付款的效力;证约的效力。

22、合同变更的特点:①合同变更只能发生在合同有效成立后,但尚未完全履行完毕前。

②合同变更必须以合同内容为变更对象。

③合同变更是合同非实质性的变更。

④合同变更必须依法进行,才能产生法律效力。

23、违约责任的概念,违约的行为及形态。(P97-102会根据案例判断是预期违约还是实际违约)

答:违约责任是指合同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违约行为是指违反合同义务的行为。合同法规定了预期违约,不履行、不适当履行、加害给付和其它违约行为五种违约形态。

24、不可抗力的概念、构成要件(答题要完整P102)

答: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不可抗力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原因引起的,如地震、水灾、旱灾、台风等自然灾害;另一类是社会原因引起的,如战争、社会动乱、罢工、政府封锁禁运以及政府禁令等偶发事件。

不可抗力的构成要件为①具有不能预见性;②具有不能避免与不能克服性;③不可抗力属于客观情况。

25、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继续履行;违约补救措施;赔偿损失。

26、合同争议解决的概念、方式(P112~114)

答:合同争议的解决就是合同当事人为维护自己的利益所寻求的救济方法,解决合同争议的方式有四种,即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

27、货物所有权转移有以下几种规定:特定化后的货物在交货时所有权发生转移;合同订立时所有权发生

转移;以双方当事人的约定决定所有权转移;订立物权合同转移货物所有权;交货时所有权转移。

28、供应商遇到哪些情况可以向采购人提出质疑?

①供应商认为自己的权益会受到损害。②供应商提出质疑有时间上的要求。③供应商必须以书面形式

向采购人提出质疑。

29、投诉的条件:①质疑供应商投诉的前提是其对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的答复不满意或者采购人、采购

代理机构未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答复。②投诉有效期为答复期满后15个工作日内,“答复期”即指采购人收到供应商的书面质疑后7个工作日内。③投诉的机关只能是同级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

30、知识产权的特征:独占性、地域性、实践性。

31、著作权的特征:①著作权是一种民事权,是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单位通过创造性劳动而取得。②著作

权是一种法定的权利。③著作权是一种专有权利,未经著作权人授权或法律许可,他人不得使用其作品。

32、商标权、专利权制度要多看看。能几个权之间会大致区分,能了解。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