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机房爬梯和护栏设计要求

电梯机房爬梯和护栏设计要求

无机房电梯控制柜总体设计要求

无机房电梯控制柜总体设计要求 上世纪90年代以前,液压电梯曾因结构紧凑、机房位置灵活而倍受发达国家用户青睐。无机房电梯在液压电梯优点的基础上,采用曳引驱动系统取代液压传动系统,因此在结构、性能、节能等方面均优于液压电梯;无机房电梯与有机房(普通)电梯相比,节省了建筑空间,降低了建筑成本,避免了建筑结构复杂化,使建筑物整体造型美观。因此,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无机房电梯在国内外迅速发展。 ??? 为了满足安装、检修、救援操作、动态测试等方面的需要,无机房电梯的控制系统与有机房的相比,存在诸多不同之处。本文只是从无机房电梯总体设计和降低风险的角度,谈谈无机房电梯控制系统总体要求和特点。 ??? 1 控制柜结构 ??? 1.1 外形尺寸 ??? 控制柜的外形尺寸除受所采用的元器件尺寸约束外,主要取决于其设置位置。如果控制柜设置在层门旁边则其外形尺寸应宽度窄、厚度薄,以便其在层门旁边布置并不影响层门运动;如果控制柜设置在井道内驱动主机周围,则其厚度尺寸应比较小,以保证其与井道内运动部件有一定的距离。 ??? 1.2 柜门 ??? 如果控制柜设置在井道外,则控制柜的门应满足下列要求:①控制柜的门不应装设手柄,以防无关人员拉拽该手柄损坏控制柜;②③控制柜的门与柜体之间采用防水结构,以防清洗楼道时,液体意外流入控制柜内,造成电气故障。 ??? 2 控制柜设置部位 ??? 2.1 位置 ??? 无机房电梯取消机房后,其控制系统不得不设置在井道外或井道内适当位置处,其具体位置受驱动主机在井道内位置影响较大。 ??? 如果控制柜设置在层门旁边,其底面与所在楼层地面之间应留有一定的垂直距离(建议至少0.3m),以防止清洗楼面或意外发生跑水时,水浸入控制柜;控制柜前面与装修后的墙面最好组成平面,以防止意外损坏控制柜和引起无关人员的好奇。 ??? 2.2 散热与防尘 ??? 为了保证控制柜内各部件正常工作,除满足抗干扰等电气要求外,还应考虑控制柜结构应有利于电气元件的散热,并且在考虑散热的同时还应注意防尘。如果控制柜设置在层门旁边且嵌入井道前壁,此时柜的后面作为主要散热面,则其后面板应与井道直接相通。如果控制柜设置在井道壁上,则其下面、侧面、正面可作为散热面,且电梯运行过程中在井道中形成空气对流,有利于满足散热要求,但维修时应注意对控制柜除尘。 ??? 2.3 便于检修操作 ??? 控制柜的设置位置应便于工作人员接近,以进行安装调试、检修、救援、试验等操作。 ??? 3 维修工作区域 ??? 3.1 工作区域 ??? 无论控制柜设置在井道内还是在井道外,其前面至少应有宽度为柜宽与0.5m两者之间较大值、深度为0.7m的水平净面积,该净面积区域工作净高度应至少为1.8m。 ??? 3.2 工作区域专用 ??? 当控制柜设置在井道外,且无关人员能够接近上述面积时,工作人员对控制柜进行操作过程中,应采用安全保护围封将该面积隔离,该围封应采用黄颜色,且在明显处有类似于"危险!请勿靠近"的警示标语,以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和防止引发其他危险。 ??? 3.3 维修平台 ??? 当从轿厢内或轿顶上对机器设备进行维护或检查时,如果由于维护或检查造成轿厢任何种类的失控或

电梯机房管理规定(2021版)

电梯机房管理规定(2021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793

电梯机房管理规定(2021版) 1、每周对机房进行一次全面清洁,保证机房和设备表面无明显灰尘。 2、机房内除必备的工具、设施外不得堆放其它杂物,禁放易燃易爆品。机房及通道内不得住人。 3、保证机房通风良好,风口有防雨措施、机房内悬挂温度计、机房温度保持在5~40℃。 4、保证机房照明良好,并配备应急灯,消防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和盘车、开闸工具挂于显眼外。 5、机房应保持清洁干燥,做好防水、防潮工作。与水箱、蒸气有可靠隔离。并不安装水、气类供暖设施。 6、机房门窗应完好并上锁,并注意采取措施防止小动物进入。

7、电梯机房只允许维修保养人员进入维修保养,非机房工作人员不准进入机房,必须进入时应经过经部门领导同意,在机房人员的陪同下进入. 8、《电梯困人救援规程》和本规定及各种警示牌应清晰并挂于显眼处。 9、按规定定期对机房内设施和设备进行维修保养。 10、电梯长期不使用时,应将电梯总电源断开。 每天巡视机房,发现达不到上述规定的要求,应及时处理。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无机房电梯和有机房电梯存在哪些区别

利用现代化生产技术将机房内设备尽量在保持原有性能的前提下小型化,省去了机房,以便满足客户对高度和屋顶的特殊要求,这就是无机房电梯。就是基于这样的理念,也导致了其与有机房电梯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 一、优点 1、无机房的优点是节省空间,可以只在主机的下方做一个检修平台。 2、由于不需要机房,对建筑结构及造价上有更大的益处,这就使得建筑师在设计上拥有更大的灵活性和便利性,给设计师以更大的自由,同时由于取消了机房,对业主来说,无机房电梯比有机房电梯的建筑成本要低。 3、由于一些仿古建筑大楼整体设计的特殊性及对屋顶的要求,要在有效的高度内解决电梯问题,所以无机房电梯非常满足此类建筑需要,另外在有风景名胜的地方,由于机房在楼层高处,从而破坏其当地的民族异域性,如果使用无机房电梯,因为不必单独设置电梯的主机房,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物的高度。 二、缺陷 1、噪音及使用局限性 无机房的主机放置方式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其噪音的影响都非常大,因为

由于采用钢性连接,并且噪音都消化在井道里,再加上抱闸的声音,风扇的声音都会放大。所以,噪音方面无机房明显比有机房大。由于受此影响,无机房电梯不适用于1.75/s以上的高速梯形。此外,由于井道壁承受的支撑力有限,所以无机房电梯的载重量一般不宜大于1150千克。 2、温度影响 电梯的发热量是比较大,同时它的多种电子元件承受高温能力均比较差,而且现在采用的有机房电梯和无机房电梯均采用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其永磁同步电机的温度也不宜过高,否则易引起失磁现象。所以,现在国标里对机房的温度、排风量都有明确规定。无机房的主机等主要发热部件都在井道里,由于没有相应的降温和排风设施,从而导致无机房电梯的温度对主机及控制柜影响比较大。所以,选择此类电梯一定要注意。 3、故障维修及人员救援 无机房电梯维修和管理不如有机房电梯方便。无机房电梯维修和调试比较麻烦,因为再好的电梯也难免发生故障,而无机房电梯由于主机是装在梁上的,主机在井道内,要是主机出现问题是很麻烦的,所以,国家标准明文规定有机房的电梯安全窗可以不用增设,而无机房要求增设,以便营救和检修、维修主机的方便性及安全性,所以在维修方面有机房电梯占据优势,如果有空间还是建议用有

电梯机房安全管理规定(标准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电梯机房安全管理规定(标准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电梯机房安全管理规定(标准版) 1、禁止在机房内吸烟; 2、禁止在机房内使用电热设备; 3、施工用火要申请,并提前采取各种防火措施; 4、机房要配备适当的灭火工具,灭火工具不得挪作他用; 5、外来人员进入机房,须经有关部门同意并进行登记; 6、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机器发生故障要及时排除; 7、定期检查机房设备,使之保持良好状态; 8、如果发现火情,要保持冷静,并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同时积极组织灭火; 9、机房内应保持干燥,有良好的通排风、防尘、防有害气体、防潮、防鼠措施,并有充分的照明亮度; 10、定期清扫,保持清洁整齐,所有通道不得有障碍物,不准堆放易燃、易爆物品,要有消防措施;

11、机房不得用做与电梯无关的储存室,除维修保养所必需的工具物品、灭火器材和电梯备品备件外,不应存放其他物品; 12、机房所有门要加锁,门上应有“机房重地,闲人免进”的标志; 13、机房顶要有金属吊钩,注明最大允许负荷标志。 重庆巴渝苏宁电器有限公司 重庆物流基地物业服务部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电梯规范

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Code for acceptance of installation quality of lifts, escalators and passenger conveyors 1 总则 1.0.1 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电力驱动的曳引式或强制式电梯、液压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安装工程质量的验收;本规范不适用于杂物电梯安装工程质量的验收。 1.0.3 本规范应与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配套使用。 1.0.4 本规范是对电梯安装工程质量的最低要求,所规定的项目都必须达到合格。 1.0.5 电梯安装工程质量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电梯安装工程installation of lifts, escalators and passenger conveyors 电梯生产单位出厂后的产品,在施工现场装配成整机至交付使用的过程。 注:本规范中的“电梯”是指电力驱动的曳引式或强制式电梯、液压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 2.0.2 电梯安装工作质量验收acceptance of installation quality of lifts, escalators and passenger conveyors 电梯安装的中项工程在履行质量检验的基础上,由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土建施工单位、安装单位等几方共同对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资料、隐蔽工程和施工检查记录等档案材料进行审查,对安装工程进行普查和整机运行考核,并对主控项目全验和一般项目抽验,根据本规范以书面形式对电梯安装工程质量的检验结果作出确认。 2.0.3 土建交接检验handing over inspection of machine rooms and wells 电梯安装前,应由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土建施工单位、安装单位共同对电梯井道和机房(如果有)按本规范的要求进行检查,对电梯安装条件作出确认。 3 基本规定 3.0.1 安装单位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具有完善的验收标准、安装工艺及施工操作规程。 2. 具有健全的安装过程控制制度。 3.0.2 电梯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电梯安装前应按本规范进行土建交接检验,可按附录A表A记录。 2. 电梯安装前应按本规范进行电梯设备进场验收,可按附录B表B记录。 3.0.3 电梯安装工程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参加安装工程施工和质量验收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格。 2. 承担有关安全性能检测的单位,必须具有相应资质。仪器设备应满足精度要求,并应在检定有效期内。 3.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均应在电梯安装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 4. 分项工程质量应分别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检查验收。 5. 隐蔽工程应在电梯安装单位检查合格后,于隐蔽前通知有关单位检查验收,并形成验收文件。

电梯机房土建技术要求

一、电梯xx: (1)井道上除了通风孔,层门开口,通往井道的检修门、井道安全门以及检修活板门的开口,气体和烟雾的排气孔以及井道与机房或与滑轮间之间配合电梯使用与安装的开口外应为全封闭的建筑物。 (2)当相邻两层门地坎间的距离大于11M时,其间应设置井道安全门。井道安全门的高度不得小于 1.8m,宽度不得小于 0.35m。 (3)井道应适当通风,除为电梯服务的房间外,井道不得用于其他房间的通风,且井道顶部应设置通风孔,其面积不得小于井道水平断面面积的1%。 (4)检修门、井道安全门及检修活板门均应装设用钥匙开启的锁,当上述门开启后不用钥匙亦能将其关闭和锁住,而检修门与井道安全门在锁住的情形下也应能在不需要钥匙的情况下从井道内部将门打开。 (5)如果轿厢与对重之下确有人能够到达的空间,井道底坑的底面至少应按5000N/m2载荷设计且必须将对重缓冲器安装在一直延伸到坚固地面上的实心桩墩上或于对重上装设安全钳。 (6)电梯井道下部应设置底坑,除缓冲器底座、导轨座以及排水装置外,底坑的底部应光滑平整,不得作为积水坑使用。在导轨、缓冲器、栅栏等安装竣工后,底坑不得漏水渗水。且底坑地面应能承受上海永大电梯设备有限公司提供之反力。 (7)为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井道壁强度必须保证,任何一点皆能承受300N的力,另其内壁应平坦光滑,不得有突出物。 (8)井道内应设置永久性的电器照明装置,在井道最高和最低点 0.5m内各装一盏灯,并保证井道内照明至少为50lx。

(9)电梯井道应为电梯专用,井道内不得装设与电梯无关的设备、电缆等(含暗管)。 (10)在装有多台电梯的井道中,不同运动部件之间应设置隔障,这种隔障应至少从底坑最低点 延升到最低层站楼面以上 2.5m高度,宽度应能防止人员从一个底坑通往另一个底坑。 (11)井道四壁应是垂直的,井道尺寸允许偏差为 a.行程高度小于等于30m: 0~+25mm b.行程高度大于30m小于等于60m: 0~+35mm c.行程高度大于60m小于等于90m: 0~+50mm 二、电梯机房: (1)机房或滑轮间不应用于电梯以外的其他用途,也不应设置非电梯用的线槽、电缆或装置。 (2)机房应有足够的尺寸,以允许人员安全和容易地对有关设备进行作业,尤其对电器设备的作业。 (3)机房应适当通风,从建筑物其他处抽出的陈腐空气不得直接排入机房。 (4)机房应设有永久性的电器照明,地面上的照度不应小于200lx。在机房内靠近入口的适当高度应设有一个开关,控制机房照明。 (5)机房内的环境温度应保持在5-40℃之间。

电梯安装规范

电梯安装规范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电梯安装工程施工工艺要求 2007-10-11 14:16 摘要: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企业电梯安装工程施工工艺,保证工程质量,制订本工艺标准。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电力驱动的曳引式或强制式电梯、液压电梯样板安装及基准线挂设工程。本工艺标准不适用于杂物电梯安装工程。 关键字:电梯安装工程施工工艺 1 总则 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企业电梯安装工程施工工艺,保证工程质量,制订本工艺标准。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电力驱动的曳引式或强制式电梯、液压电梯样板安装及基准线挂设工程。本工艺标准不适用于杂物电梯安装工程。 本工艺标准应与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2配套使用。 本工艺标准是对电梯安装工程质量的最低要求,所规定的项目都必须达到合格。 电梯安装工程质量验收除应执行本工艺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电梯安装工程 电梯生产单位出厂后的产品,在施工现场装配成整机至交付使用的过程。 注:本工艺标准中的“电梯”是指电力驱动的曳引式或强制式电梯、液压电梯。 2.0.2 电梯安装工程质量验收 电梯安装的各项工程在履行质量检验的基础上,由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土建施工单位、安装单位等几方共同对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资料、隐蔽工程和施工检查记录等档案材料进行审查,对安装工程进行普查和整机运行考核,并对主控项目全验和一般项目抽验,根据本工艺标准以书面形式对电梯安装工程质量的检验结果做出确认。

电梯机房设计规范

电梯机房设计规范 篇一:电梯机房设计标准 电梯机房设计施工标准 篇二:电梯设计标准 住宅楼梯电梯设计标准 一般性标准 6层:敞开楼梯*1 6+1层:敞开楼梯*1 7~9层:敞开楼梯*1+无障碍电梯*1 10~11层:敞开楼梯*1+无障碍电梯*1 11+1层:敞开楼梯*1+无障碍电梯*1 12~18层:封闭楼梯*1+消防电梯*1+无障碍电梯*1+屋顶联通 18+1层:封闭楼梯*1+消防电梯*1+无障碍电梯*1+屋顶联通 19~32层:剪刀楼梯(防烟)*1+消防电梯*1+无障碍电梯*1+屋顶联通(剪刀楼梯有时也会做成两个独立的防烟楼梯) 专业性标准 楼梯的设置标准: (1)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 (2)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6,,踏步高度不应大 1 于0.175,。扶手高度不宜小于0.90,。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0m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05m。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空不应大于0.11m。 (3)楼梯平台净宽不应小于楼梯梯段净宽,并不得小于1.20,。楼梯平台的结构下缘至人行过道的垂直高度不应低于2,。

【精品文档】 (4)楼梯井宽度大于0.11,时,必须采取防止儿童攀滑的措施。 防烟楼梯间的设置标准: (1)楼梯间入口处应设前室、阳台或凹廊。 (2)前室的面积,对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 m2,与消防电梯合用的前室不应小于10m2;对于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m2,与消防电梯合用前室的面积不应小于6 m2;对于人防工程不应小于10m2。 (3)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消防电梯设置标准: (1) 消防电梯宜分别设在不同的防火分区内。 (2)消防电梯间应设前室,其面积: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0m2;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0m2。当与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时,其面积: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00m2;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0m2。 (3) 消防电梯间前室宜靠外墙设置,在首层应设直通室外 2 的出口或经过长度不超过30m的通道通向室外。 (4) 消防电梯间前室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或具有停滞功能的防火卷帘。 (5) 消防电梯的载重量不应小于800kg。 (6)消防电梯井、机房与相邻其它电梯井、机房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隔开,当在隔墙上开门时,应设甲级防火门。 (7) 消防电梯的行驶速度,应按从首层到顶层的运行时间不超过60s计算确定。 (8) 消防电梯轿厢的内装修应采用不燃烧材料。 篇三:电梯土建布置和电梯安装设计要求 (电梯英才网分享)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电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电梯的安全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它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乃至人身安全有着极大 2

电梯机房土建技术要求-精选.pdf

电器及土建技术要求 一、电梯井道: (1)井道上除了通风孔,层门开口,通往井道的检修门、井道安全门以及检修活板门的开口,气体和烟雾的排气孔以及井道与机房或与滑轮间之间配合电梯使用与安装的开口外应为 全封闭的建筑物。 (2)当相邻两层门地坎间的距离大于11M时,其间应设置井道安全门。井道安全门的高度不得小于1.8m,宽度不得小于0.35m。 (3)井道应适当通风,除为电梯服务的房间外,井道不得用于其他房间的通风,且井道顶部应设置通风孔,其面积不得小于井道水平断面面积的1%。 (4)检修门、井道安全门及检修活板门均应装设用钥匙开启的锁,当上述门开启后不用钥匙亦能将其关闭和锁住,而检修门与井道安全门在锁住的情形下也应能在不需要钥匙的情况下 从井道内部将门打开。 (5)如果轿厢与对重之下确有人能够到达的空间,井道底坑的底面至少应按5000N/m2载荷设计且必须将对重缓冲器安装在一直延伸到坚固地面上的实心桩墩上或于对重上装设安全钳。(6)电梯井道下部应设置底坑,除缓冲器底座、导轨座以及排水装置外,底坑的底部应光滑平整,不得作为积水坑使用。在导轨、缓冲器、栅栏等安装竣工后,底坑不得漏水渗水。且 底坑地面应能承受上海永大电梯设备有限公司提供之反力。 (7)为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井道壁强度必须保证,任何一点皆能承受300N的力,另其内壁应平坦光滑,不得有突出物。 (8)井道内应设置永久性的电器照明装置,在井道最高和最低点0.5m内各装一盏灯,并保证井道内照明至少为50lx。 (9)电梯井道应为电梯专用,井道内不得装设与电梯无关的设备、电缆等(含暗管)。(10)在装有多台电梯的井道中,不同运动部件之间应设置隔障,这种隔障应至少从底坑最低点延升到最低层站楼面以上 2.5m高度,宽度应能防止人员从一个底坑通往另一个底坑。(11)井道四壁应是垂直的,井道尺寸允许偏差为 a.行程高度小于等于30m: 0~+25mm b.行程高度大于30m小于等于60m: 0~+35mm c.行程高度大于60m小于等于90m: 0~+50mm 二、电梯机房: (1)机房或滑轮间不应用于电梯以外的其他用途,也不应设置非电梯用的线槽、电缆或装置。(2)机房应有足够的尺寸,以允许人员安全和容易地对有关设备进行作业,尤其对电器设备的作业。 (3)机房应适当通风,从建筑物其他处抽出的陈腐空气不得直接排入机房。 (4)机房应设有永久性的电器照明,地面上的照度不应小于200lx。在机房内靠近入口的适当高度应设有一个开关,控制机房照明。 (5)机房内的环境温度应保持在5-40℃之间。 三、电器安装与电器设备: (1)井道照明开关(或等效装置)应在机房和底坑分别装设,以便这两个地方均能控制井道照明(详见电梯电源接线图)。 (2)机房内应有一个控制电梯轿厢照明和插座电路电源的开关。如果机房中有几台电梯驱动主机,则每台电梯轿厢均需有一个开关。

关于电梯和楼梯的设计规范

关于电梯和楼梯的设计规范 猎房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81605237.html, 发布时间:2003-6-4 10:50:10 责任编辑::城市猎房已经有1位网友发表 评论 楼梯间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的有关规定。 一、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m。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m 注:楼梯梯段净宽系指墙面至扶手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 ;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6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75m。扶手高度不应小于0.90m。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0m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05m。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空不应大于0.11m;楼梯平台净宽不应小于楼梯梯段净宽,且不得小于1.20m;楼梯平台的结构下缘儿至人行通道(注:垂直高度)不应低于2m。入口处地坪与室外地面应有高差,并不应小于0.10m;楼梯井净宽大于0.11m时,必须采取防止儿童攀滑的措施; 二、七层及以上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以上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注:1.底层作为商店或其他用房的多层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16m时必须设置电梯);底层做架空层或贮存空间的多层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16m时,必须设置电梯;顶层为两层一套的跃层住宅时,跃层部分不计 层数。其顶层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不超过16m可不设电梯;住宅中间层有直通室外地面的出入口并具有消防通道时,其层数可由 中间层起计算;十二层及以上的高层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宜配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高层住宅电梯宜每层设站。当住宅电梯非每层设站时,不设站的层数不应超过两层。塔式和通廊式高层住宅电梯宜成组集中布置。单元式高层住宅每单元只设一部电梯时应采用联系廊联通;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多台电梯中最大轿箱的深度,且不得小于1.50m。 电梯土建技术要求 1.电梯的工作环境要求 1.1机房的空气温度应保持在5℃-40℃之间。 1.2机房相对湿度不大于85%(在25℃时) 1.3介质中无爆炸危险,无足以腐蚀金属和破坏绝缘的气体及导电尘埃。 1.4供电电压波动在±7%范围内,电源频率变化不大于1%。

无机房电梯控制柜总体设计要求

无机房电梯控制柜总体 设计要求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无机房电梯控制柜总体设计要求 上世纪90年代以前,液压电梯曾因结构紧凑、机房位置灵活而倍受发达国家用户青睐。无机房电梯在液压电梯优点的基础上,采用曳引驱动系统取代液压传动系统,因此在结构、性能、节能等方面均优于液压电梯;无机房电梯与有机房(普通)电梯相比,节省了建筑空间,降低了建筑成本,避免了建筑结构复杂化,使建筑物整体造型美观。因此,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无机房电梯在国内外迅速发展。 为了满足安装、检修、救援操作、动态测试等方面的需要,无机房电梯的控制系统与有机房的相比,存在诸多不同之处。本文只是从无机房电梯总体设计和降低风险的角度,谈谈无机房电梯控制系统总体要求和特点。 1 控制柜结构 外形尺寸 控制柜的外形尺寸除受所采用的元器件尺寸约束外,主要取决于其设置位置。如果控制柜设置在层门旁边则其外形尺寸应宽度窄、厚度薄,以便其在层门旁边布置并不影响层门运动;如果控制柜设置在井道内驱动主机周围,则其厚度尺寸应比较小,以保证其与井道内运动部件有一定的距离。 柜门 如果控制柜设置在井道外,则控制柜的门应满足下列要求:①控制柜的门不应装设手柄,以防无关人员拉拽该手柄损坏控制柜;②控制柜门上的锁只能用钥匙才能在外边打开,不用钥匙也能将门关闭,且有一个符合GB 7588-1995第条的电气安全装置证实门的锁闭状态,只有在柜门关闭时电梯才能进行正常运行,以防止柜门开着时电梯进行正常运行引发危险;③控制柜的门与柜体之间采用防水结构,以防清洗楼道时,液体意外流入控制柜内,造成电气故障。

电梯机房安全管理规定

行业资料:________ 电梯机房安全管理规定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7 页

电梯机房安全管理规定 2、禁止在机房内使用电热设备; 3、施工用火要申请,并提前采取各种防火措施; 4、机房要配备适当的灭火工具,灭火工具不得挪作他用; 5、外来人员进入机房,须经有关部门同意并进行登记; 6、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机器发生故障要及时排除; 7、定期检查机房设备,使之保持良好状态; 8、如果发现火情,要保持冷静,并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同时积极组织灭火; 9、机房内应保持干燥,有良好的通排风、防尘、防有害气体、防潮、防鼠措施,并有充分的照明亮度; 10、定期清扫,保持清洁整齐,所有通道不得有障碍物,不准堆放易燃、易爆物品,要有消防措施; 11、机房不得用做与电梯无关的储存室,除维修保养所必需的工具物品、灭火器材和电梯备品备件外,不应存放其他物品; 12、机房所有门要加锁,门上应有机房重地,闲人免进的标志; 13、机房顶要有金属吊钩,注明最大允许负荷标志。 重庆巴渝苏宁电器有限公司 重庆物流基地物业服务部 电梯检验中的危险源与安全保护 第 2 页共 7 页

随着高层建筑的崛起,电梯的使用日益广泛,电梯安全问题也成了人民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电梯中存在的危险源,以及这针对这些危险源的防护措施,保证了电梯的安全运行。 随着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和短缺,高层建筑正在不断的崛起,电梯的使用也日趋广泛,人们和电梯的关系也更加密切。对于一部电梯来说,使用效果的好坏不仅取决于电梯的制造、安装质量,更取决于电梯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保养,如果使用合理,其使用效率、寿命都会提高;反之就会降低电梯的使用寿命,甚至出现人身和设备事故,造成严重后果。 电梯检验中存在的危险因素 电梯是载人的垂直的交通工具,所以必须将安全运行放在首位。电梯的安全,首先是对人员的保护,同时也是对电梯本身和所载物品以及承载电梯的建筑物进行保护。 电梯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主要有电梯本身固有的危险、材料和物质产生的危险、电气危险和机械危险四个方面。困人是电梯本身固有的危险;火灾是材料和物质产生的危险;电击是电气危险;剪切、挤压、坠落、撞击以及因机械损伤、磨损和锈蚀而引起的材料失效为机械危险。所以电梯和零部件从设计、制造、安装等各个环节都要考虑防止危险的发生,同时维护保养和使用也应充分考虑防止危险的发生。 电梯检验危险的安全防护 通过上面的分析,已经研究了电梯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下面针对上述危险源研究其安全防护措施及方法。 2.1被困危险的安全防护报警和救援装置 2.1.1报警装置,电梯必须安装紧急照明和报警装置,并由紧急电源供电。警铃安装在轿顶或井道内,操作警铃的按钮应设在轿厢内操纵 第 3 页共 7 页

电梯机房机械设备安装工程工艺标准

电梯机房机械设备安装工程工艺标准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额定载重量5000kg及以下,额定速度3m/s及以下各类国产曳引驱动电梯机房机械设备安装工程。 2 施工准备 2.1 设备、材料要求: 2.1.1 机房机械设备的规格、数量必须符合图纸要求,且完好无损。 2.1.2 承重钢梁和各种型钢的规格、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 2.1.3 若主机、发电机基座采用钢板制作时,钢板厚度不应小于20mm。限速器、钢带轮基座使用的钢板厚度不应小于12mm。且所有钢板表面要平整、光滑。 2.1.4 焊接采用普通低碳钢电焊条,电焊条要有出厂合格证。 安装用的机螺丝、膨胀螺栓、水泥等规格、标号要符合设计要求。 2.2 主要机具: 倒链、钢丝绳扣、水平尺、线坠、钢板尺、盒尺、电、气焊工具、电焊机、扳手、榔头、撬杠、钢锯、电锤、塞尺等。 2.3 作业条件: 2.3.1 机房门窗要齐全,地面干净,照明符合有关要求,且有足够的作业空间。 2.3.2 机房建筑结构必须符合承载力的设计要求,地面孔洞的位置、大小要符合图纸及规范要求。 2.3.3 吊装机器的挂钩要符合设计要求。 2.3.4 若机器在地面上安装时,地面一定要抹平、抹光。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3.2 安装承重钢梁:

3.2.1 钢梁安装前要刷防锈漆(交工前再刷一道)。 3.2.2 按安装图确定钢梁位置。 3.2.3 安装曳引机承重钢梁,其两端必须放于井道承重墙上(或承重梁),深入长度应与墙(或梁)外皮齐。如曳引机承重钢梁长度不足,其深入长度应保证至少超出墙(或梁)的中心线2cm以上,且不应小于7.5cm。在曳引机承重钢梁与井道承重墙(或梁)间垫δ≥16mm,面积大于接触面的钢板。 根据不同条件,选下列安装方法之一进行安装: 3.2.3.1 钢梁安在机房楼板下:在井道顶层高度能满足国标《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要求的条件下,钢梁宜安于楼板下,并将钢梁与楼板浇成一体(图5-68)。 3.2.3.2 钢梁安在机房楼板上:审核机房高度,当钢梁安于楼板下顶层高度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时,钢梁应装于楼板的上面。安装方法如下:首先确定轿厢与对重的中心联线,然后按照安装图所给出的尺寸P及Q确定钢梁安装位置(图5-69)。 钢梁在混凝土台上的安装方法: a 如果机房高度较高,条件允许,且机房楼板为承重型楼板,应尽量采取此种方法。钢梁安装在混凝土台上时,混凝土台内必须按设计要求加钢筋,且钢筋通过地脚螺丝和楼板相连。混凝土台上面设有δ≥16mm的钢板(图5-70)。 b 由于某种原因,现场打混凝土台确有困难,可以采取用型钢架起钢梁的方法(图5-71)。 如因型钢高度与垫起高度不相适应或垫起高度不适宜采用型钢时,可以在现场制做金属构架架设钢梁(图5-72)。根据垫起高度所用型钢及钢板尺寸见表5-11。 c 沿地面安装:当机房高度不足,而井道顶层高度尚允许导向轮底部部分伸入井道时,可在导向轮部位打一个相应大小的十字孔(以便安装导向轮)。钢梁沿地面安装时,首先用膨胀螺栓将承重梁的一块垫铁按要求位置固定在其下有承重墙的楼板上,另一块放置在承重墙内孔洞的相应位置上。 钢粱找平找正后,用电焊将承重梁和垫铁焊牢。承重梁在墙内的一端用混凝土塞实抹平,在地面上坦露的一端用混凝土打一个墩,将其封住(图5-73)。 3.3 安装曳引机底座: 若电梯厂未提供成套曳引机底座,则需现场制作。 3.3.1 制作混凝土底座: 制作混凝土底座要由土建配合,根据设计要求施工。若无设计要求,则根据以下要求施工:混凝土基座用的水泥标号不小于225号,水泥、砂子、豆名的比例为1∶2∶2。基座内配有相应规格的钢筋。混凝土基座的厚度以250~300mm为宜,要求方正平滑,四周应大于机座40mm。基座上的地脚螺栓,可以采取在底座上预留孔,待曳引机安装后二次灌浆固定,或按曳引机安装孔尺寸制造样板,将螺栓穿在样板上直接打于混凝土基座中,但样板尺寸必须准确,螺栓必须垂直(安装机器时将基座表面的样板去掉)。 3.3.2 制作钢板底座: 要求钢板厚度不小于20mm,且表面必须平整光滑,钢板与地脚螺栓采取焊接固定方法(地脚螺栓要备双母)(图5-74)。 3.4 安装曳引机与导向轮: 3.4.1 单绕式曳引机、导向轮位置的确定: 在机房上方沿对重中心和轿厢中心拉一水平线。在这根线上的A、B两点对着样板上的轿厢中心和对重中心分别吊下两根垂线。并在A′点吊下另一垂线(AA′距离为曳引轮直径)。将曳引机就位并移动,使垂线AR及A′Q与曳引轮两边绳槽中心C点及C′点相切(如图5-75所示),则曳引机位置确定,并固定。将导向轮就位,使垂线BP与导向轮外

中心机房建设标准要求

1.1.1机房建设要求 1.1.1.1机房建设及相关标准 中心机房和设备间(以下统称机房)是放置各种硬件设备的场所,特别是中心机房存有关键设备,其部设施和环境的安全直接影响到设备的稳定运行和寿命,而且维护点较多,需要给予特殊、充分的重视。 医院目前主要存在三大类机房:中心机房、设备间、其他设备间。 大型医院还有可能将中心机房分为:数据中心、网络中心和管理(运行)中心,但在建设规格上还应按照这三类机房来设计。针对不同的机房,基本要求也有高低之分:中心机房主要用于数据存储、网络运行和运维管理,要严格遵从相关标准进行设计规划;设备间主要用于存放网络设备,最好遵从相关标准,但可根据设备情况灵活掌握;其他机房要按照各自功能分别进行设计规划,但 UPS、空调、防雷、空气净化、接地等是必须的配套设施。 机房设计建设应遵循的标准有: 1.《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GB 2887-2000) 2.《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GB50174-2008) 3.《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GB_50462-2008) 4.《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 9361-88) 5.《计算机机房活动地板技术条件》(GB 6650-86) 6.《智能建筑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0) 7.《供配电设计规》(GB 50052-95) 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GB 50057-94) 9.《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GB 50343-2004) 1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GB 50116-98) 1.1.1.1.1机房设计原则 机房设计的原则可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标准化原则,结合医院的系统状况及发展规划,遵循国家相关规和标准, 设计满足医院使用需求且符合标准的机房方案。 2.前瞻性原则,机房设计要结合系统运行特点和现有系统及预期发展的因 素,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编制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 3.扩展性原则,机房的设计应具备扩展性,能满足医院的长远发展,最好

电梯和楼梯的设计规范

电梯和楼梯的设计规范 1.电梯的工作环境要求 1.1机房的空气温度应保持在5℃-40℃之间。 1.2机房相对湿度不大于85%(在25℃时) 1.3介质中无爆炸危险,无足以腐蚀金属和破坏绝缘的气体及导电尘埃。 1.4供电电压波动在±7%范围内,电源频率变化不大于1%。 2.机房 2.1机房地板除注明的集中荷载外,应能承受不小于6865Pa的均布荷载(杂物梯可承受4000Pa)。 2.2机房顶部应设起吊钢梁或吊钩,其位置宜与电梯井纵横轴的交点对中,吊钩承受的荷载对于额定载重量3000Kg以下的电梯不应少于2000Kg,绍兴房产网https://www.360docs.net/doc/b81605237.html,/ 对于载重量大于3000Kg的电梯应不少于5000Kg。 2.3设置引机承重梁和有关予埋铁件,必须埋入承重墙内或直接传力至承重墙的支墩上承重梁的支持长度应超过墙中心20㎜且不应小于75㎜,承重梁支点所能承受力必须满足电梯厂家的要求。 2.4机房地面应平整.坚固.防滑和不起尘。机房地面允许有两个不同高度,但当高差≥0.5m 时应设护栏并做钢梯或台阶。同时机房水平净空深度相应加大500,做法见具体工程设计。 2.5机房门宽度应≥1200㎜,高度应≥2000㎜,通往机房的走道和楼梯宽度也应≥1200㎜,坡度应不大于45度,并有充分的照明,三明房产https://www.360docs.net/doc/b81605237.html,/楼梯应能承受电梯主机的重量。 2.6机房应有采光窗和充分的照明,地板面的照度≥200Lx。 2.7机房内必须有良好的通风,并能保持干燥,机房应与水箱和烟道隔离。机房顶部应有良

好的保温何防水。 2.8当建筑物的功能和布局有要求时可以在机房的墙壁.地面和顶棚做吸音处理,以吸收电梯运行所产生的噪音,由具体工程设计。 2.9机房内靠近入口的适当高度应设有一个电源开关。机房内照明电源应与动力电源分设。机房内应设置一个或多个电源插座,插座是2P+PE型250V。当多台电梯共用机房时,每台引机应有一个单独的电源开关。 2.10应设置电梯设备专用的且与建筑物保护接地体直接连接的,送至机房的地线。改设置的对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地线用黄绿色标志。 3.井道 3.1电梯井道的井壁.底板和顶板应使用具有足够强度非燃烧体建造,且这些材料不起灰尘。井道四壁及顶板应可视为整个建筑承重结构的一部分,砌体厚度不应小于240㎜,钢筋混凝土墙厚不应小于200㎜,当有防火隔离要求时,上述材料还应满足不低于2h的耐火极限的要求。 3.2电梯井道应由无孔的墙.底板.顶板完全封闭起来,除层门开口.井道通风口.排烟口.安装门.检修门和检修人孔外不得有其它与电梯无关的开口。 3.3层门尺寸指装修后的尺寸,包头房产https://www.360docs.net/doc/b81605237.html,/土建层门的洞口尺寸应不大于层门尺寸,留除装修的余量。 3.4当相邻两层门地坎间距离超过11m时其间应设置安全门,以确保相邻地坎间的距离不超过11m,安全门和检修门均应是无孔的,具有和层门一样的机械强度和耐火性能,并均不得向内开启。 3.5电梯楼层高度不得小于2.8m,当楼层高度小于2.8m时,牛腿结构需作修改。 3.6井道顶部设通风口,其面积不得小于井道水平断面面积的1%,通风口可直接通向室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