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氧工艺装置运行过程危险性

液氧工艺装置运行过程危险性
液氧工艺装置运行过程危险性

编号:SY-AQ-06388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液氧工艺装置运行过程危险性

Risk in operation of liquid oxygen process unit

液氧工艺装置运行过程危险性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

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

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通过对液氧及氧气体储存、装卸过程及主要危险物质的理化特性和危险性分析,该项目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危险、有害因素。

1火灾

1、氧气是强助燃剂,建规火险等级为乙级,是助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元素之一。

2、氧气充装时流速过快,设备、管道产生静电,储存、装卸、运输过程发生泄漏,可导致火灾。

3、在富氧环境中可燃物的燃点会降低,极易被引燃,在富氧环境中的可燃物燃烧剧烈,能提高火焰强度,较难扑救,同时比正常环境下释放出更多的热量,有可能使火灾危害加剧,造成更大的损失。

2爆炸

1、在液氧储存过程中,部分操作压力最高达到16.5MPa,若液

态气体储罐、气化器焊接质量差,材质不良,未经有关部门检测登记或检测不合格还继续使用,有发生物理爆炸的可能;

2、液态气体储罐、气瓶由于受热或者过量充装可造成容器超压,当容器内压超过容器的承受能力时,液态气体储罐、气化器等设备有发生超压爆炸的危险。

3、若使用不合格液态气体储罐、气瓶或瓶压过高,遇到高热或氧气钢瓶内有油脂存在时均可导致爆炸。

3中毒、窒息

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吸入40-60%的氧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窒息。吸入的氧浓度在80%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制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

4低温冻伤

液态气体温度极低,溅到皮肤上会引起冷烧伤;气化时会吸收大量的热,会造成局部过冷,人员接触时,会造成冻伤。此外,未

加以正确防护及触摸低温阀门、接头、管道等,会造成人员冻伤。

5电气伤害

雷电伤害:设备及配电装置均有遭受雷电袭击的危险,可能导致火灾、爆炸、设备破坏、人员触电伤害事故。

漏电伤害:由于电气设备缺陷,安全措施不完备或违章操作极易造成人身触电事故。

6机械伤害

转动设备、钢瓶搬运、设备检测和维修等易产生机械伤害。

7噪声伤害

该充装站低温液体泵工作时会产生噪声,在噪声环境工作的作业人员,如无防噪声设施或个人噪声防护用品,工作时间过长,容易造成人员伤害,引起作业人员职业性难听及神经、心血管系统等方面的伤害。

8车辆伤害

运输车辆进出充装站,若站内路况、车况,驾驶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缺陷都可引发车辆伤害事故。

9环境危险

①项目所在地极端最低气温-3℃。如在冬季运行中所含水的设备、管道保温不完善,可能对留有死角的部位会结冰并冻坏设备,导致气体泄漏发生中毒事故或者造成火灾爆炸事故。另外当气温达到39.6℃的高温时,给原料、产品的储存带来影响,还会给人员带来心烦、易燥之感,有可能会发生误操作,造成事故。

②当地主导风向为西北偏西风,正常情况下不会对本项目造成影响。

③可能出现的雷击闪电天气,对项目的设备设施构筑物存在潜在的威胁,雷击闪电事故发生的瞬间,会产生超高压超大电流,可能毁坏厂区内的设备设施和建构筑物,造成介质泄漏,引发严重的事故。

④如遇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可能会对设备造成破坏,严重时还会发生爆炸事故。

⑤由于该建设项目地处沱江边,当发生暴雨时,可能引发洪水泛滥,可能毁坏设备设施和建构筑物,造成介质泄漏,引发严重的

事故。

⑥各类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具有难以预测性和不可抗拒性。其一旦发生,常常使人们措手不及,严重时会导致设备毁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难性事故。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

废气处理装置操作指导书

宜昌南玻硅材料有限公司硅片加工项目废气处理装置 操 作 说 明

目录 一、系统提示 (2) 二、废气处理装置简介 (2) 三、操作说明 (3) 四、常规保养及定期保养内容 (4) 五、废气洗涤塔循环水更换 (4) 六、异常现象的原因分析 (4) 七、系统运行消耗 (5)

一.系统提示 请仔细阅读以下所有的提示并以此为标准进行系统的操作。 1、废气净化设备在使用运行前,认真检查各设备电源是否配备正确,并严禁人员接近。 2、检查风机的噪声与振动,检查水泵的流量与扬程,检查药水与废气中有害气体的匹配和浓度。 3、严格控制循环水的PH值,严格禁止中和药水(含固体药物)不经过稀释直接加入循环药箱。 二.废气处理装置简介 该套系统是有3台立式废气洗涤塔组成,立式废气洗涤塔是气液逆流运行,抽出的废气由塔底气体入口进入塔体,自下而上穿过填料层,最后从塔顶管道出口经防腐蚀风机排出。中和药水通过循环水泵打到塔顶通过液体分布器,均匀地喷淋到填料层中沿着填料层表面向下流动,进入循环药箱。由于上升废气和下降吸收剂在填料层中不断接触,所以上升气流中溶质的浓度越来越低,到塔顶时已达到吸收要求后排出塔外。相反下降液体中的介质浓度越来越高,到塔底时达工艺条件要求,排出塔外。 1.塔体 塔体的选材采用防腐蚀FRP制造、耐老化、外观好。 2.喷淋系统 喷淋系统是由管线(路)喷淋架及喷头组成。管线(路)及喷淋架采用成型PVC管焊制,喷头采用多层螺旋式不堵塞喷头,材料为PVC或PP。该喷头按德国增强塑料协会(AVK)标准设计生产,它具有流量大,喷淋均匀,喷淋面积大,不堵塞等特点。 3.填料 塔内的填料能提供足够大的表面积,促进气相充分接触: 要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有较高的传质速率;良好的温润性能及有利于气液均匀分布;较好的空隙率,气液通过能力和气流阻力小;高的机械强度,耐腐蚀,易清洗而不易破碎。4.药剂的添加 (1)药剂名称:氢氧化钠、硫化钠(硫化钠有一定臭味,但硫化钠比硫代硫酸钠效果好,建议使用硫化钠)或硫代硫酸钠。 (2)使用配比 A、使用前检查加满中和吸收液。 B、经计算循环箱内水容积,建议加入2%硫化钠;3%-6%氢氧化钠,混合比例1∶2,注意

液氧储存安全操作规程

编号:SM-ZD-76408 液氧储存安全操作规程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液氧储存安全操作规程 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操作人员要熟悉工艺流程、设备及低温液体方面的知识,应经常检查压力表、液位计及各安全装置,不允许在安全措施不可靠的条件下进行贮存,尤其是要防止阀门被冻结而卡死。 2、充气密封的气体应是干燥的氮气,并保证不能中断,使其内部压力保持在0.01MPa以上。 3、严禁液储罐的使用压力超过设定压力,应每周化验液氧中的乙炔含量,超过0.1ppmm时应排放液氧。 4、液氧罐不准充满,须留有一定的气体存在空间,因而规定液氧不准超过储罐几何容积的95%,不允许液体的液位超过90%。 5、对压力表、真空计、液位计及报警系统以及安全阀等,均要定期校验,要求准确、灵敏、可靠、好使,确保安全。 6、汽化器水位不低于规定值,水温一般控制在60℃左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安全技术规定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安全技术规定 前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系列国家标准已制定的共有12项: ——GB 6514--1995《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 ——GB 7691--200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安全管理通则》; ——GB 7692--1999《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前处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 ——GB 12367 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漆工艺安全》; ——GB 12942—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GB/T 14441—199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术语》; ——GB 14443--199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 ——GB 14444--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 ——GB 14773--199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抢及其辅助装置安全技术条件》; ——GB 15607--1995《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粉末静电喷涂工艺安全》; ——GB 17750--1999《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浸涂工艺安全》; ——GB 20101--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安全技术规定》。 本标准为《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系列标准之十二。 本标准对应于日本“JIS B 8415—1982《工业用燃烧炉的安全通则》”,与JIS B 8415--1982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涂装作业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江苏省劳动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江苏省化工研究所、扬州琼花环保工程设备有限公司、苏州捷能有机废气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雪芳、张益铮、韩航、孙新研、陆哲明,顾卫东、吴中直。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涂装作业有机废气净化装置的通用安全技术要求。主要包括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热力燃烧、液体吸收五类净化装置。 本标准适用于涂装作业上述五类有机废气净化装置的设计、制造、安装、验收、运行和维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50钢制压力容器 GB 3836.15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5部分:危险场所电气安装(煤矿除外)(GB 3836.15—2000,eqv IEC 60079-14:1996) GB 6514—1995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 GB 7691—2003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安全管理通则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12158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GB 13347 石油气体管道阻火器阻火性能和试验方法 GB/T 14441—1993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术语

废气处理装置介绍

工业废气、废水处理工艺简介 此工艺主要利用水吸收和活性炭吸收串联法对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由于工艺中有水吸收的环节,因此此方法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少量废水,产生的废水再经过废水处理装置进一步进行处理,从而同时彻底处理废气和废水。 该工艺主要用于处理不饱和树脂生产时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气处理工艺中主要包括:水吸收罐(反应釜缓冲罐)、陶瓷拉西环吸收罐(附图一)、喷淋洗涤塔(附图二)以及活性炭吸收罐(附图一)四部分。生产不饱和聚酯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在风机的牵引下经过以上四级处理装置基本能够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废水处理工艺中包括废水蒸馏罐和污水处理池两部分,将生产不饱和树脂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蒸馏处理,能够降低废水的COD ,再将蒸馏后的废水进入污水池处理,可以有效减轻污水处理池的处理压力,而蒸馏残液则可以回收再利用。不饱和树脂产生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经过以上工艺处理后,均能够达到净化的目的。 废气及废水工艺流程如下图: 净化气体 循环水 废水、废气净化工艺 各个处理环节简介 水吸收罐(反应釜缓冲罐)主要由罐体、隔板、视镜等组成。其原理是将产生的废气通入罐里的水中,使得部分有毒的颗粒和气体溶入水中,从而达到对废气的初步处理的目的。 拉西环吸收罐主要由罐体、上部喷淋头、中部两层陶瓷拉西环、视镜等组成。陶瓷拉西环通过与废气和水呈点接触,可以将气体中的微粒和有害气体溶入水中,最终将微粒和有害气体带走。 喷淋洗涤塔主要由主塔体、上部喷淋头、中部填料(塑料波纹填料)、分散叶片(附图三)、视镜孔、循环水池等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引风机将废气气流通过进口孔吸进入塔体。

塔体是一个圆形筒体,循环水从洗涤塔上部喷淋头喷入筒内,废气则由筒体下部切向进入,使得气液两相逆向接触,采用叶片和填料尽可能的增大两相的接触面积,使废气与水膜(由塔内的叶片和塑料波纹填料和喷头喷出的水接触形成)充分混合,使得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充分溶于水中,最终带入循环水池,循环水池中的水应一周更换一次,以保证循环水的吸附效果。 活性炭吸附罐主要由罐体、活性炭、风机等结构组成。其通过风机将从喷淋洗涤塔出来的气体送入活性碳净化设备内,利用活性炭吸附原理对异味、废气进行再次处理,将活性炭吸附罐和其他废气处理装置串联在一起,可以进一步提高废气的净化程度,从而达到彻底消除废气异味的目的。活性炭吸附罐对低浓度的废气处理效果较好,吸附罐中的活性炭需要定期更换,以保证活性炭的吸收效果,一般来说,需处理的气体浓度越低更换周期可以相应延长。 废水蒸馏罐主要由电加热器、罐体、加热盘管、分馏柱、进水孔、排水孔、视镜、温度计等组成。将废水抽入蒸馏罐进行加热,当达到一定温度时,废水沸腾后将水蒸气带出、回流,最终将大部分的水和少量的有机物带出,蒸馏出的液体COD大大低于蒸馏前的废水,再将此废水放入废水处理池中,可以有效的降低处理池的处理压力,蒸馏罐中的残液(主要含醇和酸等有机物,含量可以达90%左右)则可以回收利用。 污水处理池将从蒸馏罐中蒸馏出的组份抽入酸碱中和池进行酸碱中和处理,再进行生化处理,经生化处理后的废水能够达到排放标准。

液氧汽车罐车卸车安全操作规程(最新版)

The prerequisite for vigorously developing our productivity is that we must be responsible for the safety of our company and our own live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液氧汽车罐车卸车安全操作规程 (最新版)

液氧汽车罐车卸车安全操作规程(最新版)导语:建立和健全我们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引我们生产劳动的方向。而大力发展我们生产力的前提,是我们必须对我们企业和我们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可用于实体印刷或电子存档(使用前请详细阅读条款)。 1.卸车前检查和准备工作 (1)引导罐车到指定位置停车,给车轮垫上防滑块。 (2)接好静电接地线。 (3)检查罐车内介质是否与储罐的介质相符合,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4)检查罐车与储罐的压力是否正常。 (5)检查储罐的储液量是否在允许充装量范围内,液位计指示是否正常。 (6)检查罐车与储罐安全附件是否完好,消防器材是否在有效期内。 (7)检查罐车与储罐外观是否有结霜、腐蚀、凹凸不平等现象。 (8)检查罐车和司机的证件是否齐全并在有效期内。 (9)检查卸车工具是否合格 a)装卸软管的材料应与充装介质相容,能够满足低温性能要求。

接触液氧的装卸软管内表面已进行脱脂处理和有防止油脂污染措施。 b)有装卸软管公称压力不小于装卸系统工作压力2倍(即 1.6MPa),其最小爆破压力大于4倍公称压力(即6.4MPa)的见证资料。 c)有装卸软管每半年进行一次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1.5倍公称压力(即2.4MPa),并有试验结果记录和试验人员签字的见证资料。 d)有标志装卸软管开始使用日期和使用年限的见证资料。 (10)上述检查确认无异后,操作员穿戴好防护用品,准备卸车。 2.卸车程序 (1)联接罐车与储罐的卸液金属软管。 (2)开启罐车出液阀和管道排放阀,吹扫卸液软管及管路。 (3)吹扫后,关闭充装管道排放阀,开启输出阀与增压器输出阀,由顶部充液。 (4)充装过程中,注意观察液位对照表。接近充满时,开启溢流阀,该阀喷出液体时表明储罐已充满额定容量,应立即关闭罐车排液阀、充装阀和输入阀及回流阀,停止充液。 (5)开启罐车充装管道上的排放阀,卸去软管的压力后关闭充装管道排放阀,然后,拆下卸液软管。

[整理]《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工业有机废气催化净化装置》(hjt 389- ).

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工业有机废气催化净化装置 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oduct Catalytic gas cleaner for industrial organic emission (发布稿) 2007—12—03 发布2008—03—01 实施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 HJ HJ/T 389-2007 代替HCRJ 038-1998 I 目次 前言------------------------------------------------------------------------------------------------------------ Ⅱ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1 4 技术要求----------------------------------------------------------------------------------2 5 检验方法---------------------------------------------------------------------------------------------------- 3 6 检验规则-------------------------------------------------------------------------------------------------4 7 包装和标牌-------------------------------------------------------------------------------------------------5 附录A(规范性附录)工业有机废气催化净化装置性能检验方法------------------------------------6 II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范工业有机废气催化净化装置技术要求, 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有机废气催化净化装置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工业有机废气催化净化装置》(HCRJ 038-1998)废止。 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废气净化委员会)、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 环境保护分院。 本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 年12 月3 日批准。 本标准自2008 年 3 月1 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 1 工业有机废气催化净化装置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有机废气催化净化装置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处理风量为50m3/h~20000m3/h,可去除气态或气溶胶态有机污染物的工 业废气催化净化装置。

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安全规定(GB20101-2006)

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安全规定(GB20101-2006) 前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系列国家标准已制定的共有12项: —GB6514-1995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 —GB7691-2003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安全管理通则》; —GB7692-1999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前处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 —GB12367-2006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漆工艺安全》; —GB12942-2006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GB/T14441-1993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术语》; —GB14443-1993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 —GB14444-2006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 —GB14773-1993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安全技术条件》; —GB15607-1995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粉末静电喷涂工艺安全》; —GB17750-1999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浸涂工艺安全》; —GB20101-2006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安全技术规定》; 本标准为《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系列标推之十二。 本标准对应于日本“JISB8415-1982(工业用燃烧炉的安全通则)”,与JISB8415-1982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涂装作业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江苏省劳动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江苏省化工研究所、扬州琼花环保工程设备有限公司、苏州捷能有机废气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液氧储罐操作规程

液氧后备系统操作规程 液氧罐为双层圆筒结构,液氧温度从-180℃以下通过汽化上升至接近环境温度并减压变为气态氧。液氧系统的氧气输出管道和VPSA装置的氧气输出管道汇合在一起向用户供应氧气。在VPSA装置正常时,液氧系统不会向外供氧气,由于液氧罐的出口阀保持常开,当氧气外供压力低于0.16MPa后,液氧后备系统就会自动投运。 1.正常工作状态 1.1 1.3V2V3阀常闭,V1V7阀常开,V5阀调节压力整定至0.5MPa 1.4罐区卫生干净整洁,无油污及杂物,操作通道畅通。 2.液氧罐的补充液体操作 2.1将槽车输液管接入储罐充装口,槽车升压至0.6MPa。

2.2打开槽车输液阀,当残液排空阀E2流出液体后,关闭残液排空阀E2,打开 下部进液阀V3。 2.3当测满阀MV喷出液体时,说明液体已充满,关闭下部进液阀V3、打开残液排空阀E2排气,关闭槽车输液阀。 2.4排气完成后,拆下输液管,封好充装口,打开增压阀V1、气体通过阀V7,保证液氧罐压力在0.5MPa 2.5 E2对管路进行吹除,有少量液体排出时关闭残液排空阀E2。 3.3缓慢打开液罐上进口阀门V2,此时整个液罐温降均匀应力小,使管路和内筒 冷却至液体温度时,开大进液阀加快充液速度。 3.4待液位有指示时(10%约3M3)缓慢打开下进阀V3,关闭上进液阀V2用下进 阀V3注入,保持槽车和液罐的压差在0.15-0.25Mpa即可。

3.5在首次充装前液氧罐及输液管道须设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及防雷击装置。 4.液氧罐增压 4.1关闭防空阀E1,确定气体通过阀V7已经打开。 4.2缓慢打开增压阀V1,使液体进入蒸发器。 4.3 4.4 E1是关闭的。由于液氧的自然蒸发,会使罐内 5.2当罐内压力达0.7MPa时,打开放空阀E1泄压确保液罐安全。 5.3 5.4为避免意外事故,罐内的液氧至少每月化验一次,乙炔含量不高于0.1PPm 液氧罐流程图 液氧罐阀号及名称

认识等离子有机废气净化器

让大家认识等离子有机废气净化器一项非常实用的最新技术,解决了运行成本的居高不下,让大家以前无法接受的价格现在可以接受,以前让大家无法接受的运行成本现在可以接受,那是什么呢?请看: 一、等离子净化器有哪些性能特点和适用哪些行业的有机废气处理呢? 低温等离子体空气净化设备的性能特点: 1、“低温等离子体”设备属高新科技产品,自动化程度高,工艺简洁,操作简单,方便.无需专人看管,遇故障自动停机报警。 2、节能:运行费用低廉是“低温等离子体”专利核心技术之一,处理5000M3/h臭气,耗电量仅1000W。 3、适应范围广:在高温350℃,低温-20℃的环境内,净化区均可运转,特别是在潮湿,甚至空气湿度饱和的环境下仍可正常运行。 4、设备使用寿命长:本设备由不锈钢材,铜材、环氧树脂等材料组成,抗氧化性强,在酸性气体中耐腐蚀。使用寿命长达10年以上。 5、“低温等离子体”设备内使用电压在36伏以下,安全可靠,对人体不构成任何伤害。 6、“低温等离子体”设备组合性强:可以窜并联混合应用,在处理高浓度异味气体时能发挥明显优势。 等离子有机废气净化设备广泛用于:治理油烟粉尘领域,如大型火力发电厂、卷烟厂、纺织厂、印刷厂、造纸厂、钢铁厂、水泥厂等。治理废气、异味气体领域,如污水、垃圾处理厂、泵站、石化厂、化工厂、制药厂、卷烟厂、香精厂、屠宰场等。空气净化方面,如医院、餐饮、宾馆、娱乐场所、车船,航空候车室等公共场所、及办公室、家庭、轿车、实验室等。 二.等离子有机废气处理设备的优势 与传统的有机废气处理方法相比,等离子有机废气净化器有哪些突出的优点呢? 在现实生活中,恶臭的物质很多,来源亦广,主要是由有机物的加热或燃烧,有机溶剂挥发,肉类加工的废液、废渣处理等产生的。皮革厂、喷漆厂、化工厂、制浆造纸厂、屠宰厂,垃圾站等都是恶臭的污染源。

低温液体储罐使用操作规程

潍坊昊达保温材料有限公司 低温液体(液氧)储罐使用操作规程 为了更好地使用低温液体(液氧)储罐设备,确保人身及设备安全,特制订本使用操作规程。 一、结构特征与工作原理 1、本设备为固定立式真空粉末绝热低温液体储罐。后附图。 2、储罐为双层圆筒形结构,内同及其配管均用奥氏体不锈钢制造,外筒用优质碳素钢制造,夹层内充填专用深冷绝热材料珠光砂,并在夹层中建立较高的真空,以延长储罐的使用寿命。 3、本储罐带有增压器及升压调节阀,可调节排液需要的压力。 4、储罐设置有供操作的各种阀门,其阀门布置于储罐底部。设置有压力表、液位计,供观察罐内压力、液位之用。 5、储罐内外容器均设有安全泄放装置。内容器设一个三通切换阀装有2只安全阀可替换使用,外筒设有一个防爆装置,增压器设有一个增压安全阀。

6、储罐、增压器组成供液系统,在不加低温泵的情况下,即可向外供应液体或气体,保证排除液体或气体的纯度。 7、根据需要调节压力调节阀,调节需要的压力,(操作压力不大于0.8Mpa)。 8、设有供槽车冲灌的接头。 二、技术特性 1.低温绝热促管的基本参数

二、安装要求 1、安装场所必须有良好的通风条件或有换气通风装置,并能安全排放液体、气体。 2、安装场所必须设有安全出口,周围设安全标志。安全标志的要求符合GB2894的有关规定。 3、安装场所附近必须有充足的水源,场所必须配备灭火器材,周围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保持场地清洁干净。 4、液氧的储存、汽化、充装、使用场所易设围墙或栅栏。 5、液氧的储存、汽化、充装、使用场所的周围严禁明火,杜绝一切火源,并有明显的禁火标志。 四、设备的安全使用

光解式废气净化装置说明书

光解式废气净化装置使用说明书 济南艾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使用前请仔细阅读

目录 1 概述 3 2 技术特性 4 2.1 使用条件 4 2.2 供电参数 4 3 光解式废气净化装置构造简述 4 3.1 总体构造 4 3.2 金属结构部分 5 3.3 电控系统 5 3.4 反应系统 5 4 工作原理 5 5 设备的安装8 5.1 设备的安装要求及注意事项8 5.2 设备的安装顺序8 5.3 安全操作规程9 6 设备的维修与保养9 6.1 日常保养9 6.2 定期保养9 7 设备特点10 8 售后服务11 9 废气治理技术对比表12 10 备注13

1、概述 济南艾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环境科学研究及污染治理的综合性高新技术企业。我们专注于环保服务市场,着眼于客户长远利益,服务于企业持续发展的环保需要。 我公司生产的水幕光解式废气净化装置是一种专门去除恶臭气体一种装置。它利用特制的高能UV紫外线光束以及催化剂使恶臭气体物质其降解转化成低分子化合物、水和二氧化碳,彻底达到脱臭及杀灭细菌的目的。它具有高效除恶臭、运行成本低、设备占地面积小,自重轻、无任何机械动作,无噪音等特点,是目前市场上最佳的杀菌脱臭设备。 水幕光解式废气净化装置主要运用于化工业、造纸也、制药业、食品业、轮胎及橡胶生产厂、汽车生产、油漆喷涂、污水处理、污泥废气处理、垃圾处理废气、皮革业、印刷厂、香料生产业、饲料及饲养场、农药生产以及烟草业等等多个领域的异味和恶臭处理。涉及气体物质多达900多种,主要包括:硫化氢、氨氮类、硫醇类、硫醚类、吲哚类、苯类、硝基类、烃类以及醛类等类别。

液氧安全操作规程样本

液氧安全操作规程

液氧、储槽安全操作规程 一、使用前的准备工作 1. 气密性试验:贮槽完成安装,或者内筒恢复常温后,在充入低温液体前应进行系统气密性试验,试验压力为贮槽的最高工作压力,试验用气为无油干燥空气或干氮气,试验时间不得小于4小时。 2. 吹除处理:气密性试验合格后,需要干燥无油的空气对贮槽内筒系统进行吹除处理,用以去除潮湿空气,系统在用干燥空气或氮气吹除之后,还应用产品气体吹除,直到排除气体纯度打到要求为止。 3. 阀门仪表的检查:在充入低温液体前必须认真检查阀门是否处于正确的启闭状态,仪表指示是否正确否则应予以调整。 二、充液 1. 首次充液(指内筒处于热状态的充罐),其步骤如下: A. 联接充液管线; B. 对充液管路进行吹除,在V2、V3开启前,由液源排出阀向输液管内放入少量液体外,同时打开E2阀,对其管路进行吹除,以清除管道中潮湿空气和灰尘杂质;打开E1及MV阀、G阀,并启动夜面计(全开L1、L3阀关L2阀);

C. 打开V2,由上部进行,此时由于内筒处于热状态,V2阀开度要小,使管路和内筒逐渐冷却至所充低温液体的温度,待E1稳定排气时,可开大V2,加快充装速度; D. 待液位计指示有液体时,打开V3,关闭V2,改上部进液为下部进液; E. 当MV阀喷出液体时,说明已充满液体应立即关闭V3,停止充液,同时打开E2,排除管路中的残余气液; F. 充罐结束,卸下充液线管。 补充充液程序与首次充液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内筒已有低温液体,不需要冷却内筒,因此,吹除管路后即可由V3阀进液。另外,从压力角度能够分为无压充罐和带压充罐。 无压充罐—充罐过程中,E1始终开启,使内筒和大气相通,因此叫无压充罐。 带压充罐—充罐过程中,E1关闭,槽内压力高于大气压力,因此叫带压充罐,带压充罐时内筒压力不得高于该贮槽最高工作压力。 首次充液均采用常压充罐,补充充液能够采用带压充罐; 液位高度直接显示在液体计上,需显示容积(单位:M)按一下“液体容积”键即可。 三、增压 1. 关闭E1阀;

氧气,液氧充装站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XXXXXXX气体有限公司氧气﹑液氧充装站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XXXXXXX气体有限公司 氧气﹑液氧充装站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目录 氧气瓶内余气处理操作规程 (3) 氧气瓶充装前、后检查操作规程...................................................4.5 低温绝热液氧瓶充装前、后检查操作规程 (6) 氧气瓶充装操作规程..................................................................7.8 低温绝热液氧瓶充装操作规程......................................................9.10 低温液氧泵操作规程..................................................................11.12 低温液氧汽车罐车卸车操作规程...................................................13.14低温液氧汽车罐车装车操作规程...................................................15.16 液氧储罐安全操作规程 (17)

X X X X X X X气体有限公司 氧气瓶内余气处理操作规程 一、经充装前、后检查不合格的气瓶,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排放余气处理:1.瓶内气体质量不符合要求的; 2.对瓶内介质有怀疑的; 3.需送检或修理的气瓶; 4.超量充装的气瓶。 二、排放余气 1.将待排放的气瓶运到指定的排放管,用链子锁好,将排放管软管接头与瓶阀接好,将气瓶接口的支阀和气瓶阀门打开。 2.缓慢打开排放管上排放总阀进行余气排放。 三、结束 1.待瓶内余气排完后,关闭气瓶阀门和支阀。 2.卸下软管接头,移出气瓶。 3.填写余气处理记录表。 四、注意事项 1.排放余气时应缓慢,防止余压较大而倒瓶、伤人。 2.排放余气时,如发现异常或异味(如白雾、着火、刺激性气味等)应马上关闭瓶阀和支阀。将瓶移至安全地点,报告班长。 3.搬运气瓶应轻拿轻放,禁止撞击气瓶。 XXXXXXX 气体有限公司 2009年3月15日

废气过滤净化装置

说明书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气过滤净化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部的一侧设有进气口,另一侧设有出气口,所述箱体下部设有排水口,所述箱体内设有水泵、排水管、喷淋管和多面球层,所述多面球层设于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所述喷淋管设于多面球层上方,所述水泵的输出端与排水管一端连通,所述排水管另一端与喷淋管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气过滤净化装置,净化效果好。5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废气过滤净化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部的一侧设有进气口, 另一侧设有出气口,所述箱体下部设有排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有 水泵、排水管、喷淋管和多面球层,所述多面球层设于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 所述喷淋管设于多面球层上方,所述水泵的输出端与排水管一端连通,所述排 水管另一端与喷淋管连通。 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过滤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离心风机, 所述离心风机与箱体上的出气口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气过滤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设有 溢流口,所述溢流口离地面的高度比排水口离地面的高度高。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废气过滤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10 面球层的末端设有棉体型过滤网。

废气过滤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化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废气过滤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5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往餐饮行业、塑料制品行业及化工行业在加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气不经处理就排放至大气中的做法已经行不通,相关人员着手采用废气过滤净化装置处理加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公知的净化装置包括隔离板、过滤层和活性炭,但活性炭的吸附效果易受水气、油雾影响,导致净化效果不理想,粉尘比例大,达不到排放标准。 10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气过滤净化装置,提高了净化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废气过滤净化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废气过滤净化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部的一侧设有进气口,另一侧设有出气口,所述箱体下部设有排水口,所述箱体内设有水泵、排水管、15 喷淋管和多面球层,所述多面球层设于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所述喷淋管设于多面球层上方,所述水泵的输出端与排水管一端连通,所述排水管另一端与喷淋管连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废气过滤净化装置还包括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与箱体上的出气口连通。 20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箱体上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离地面的高度比排水口离地面的高度高。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多面球层的末端设有棉体型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废气过滤净化装置的有益效果是:多面球层设于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所述喷淋管设于多面球层上方,所述水泵的输出端与排水管一25 端连通,所述排水管另一端与喷淋管连通,多面球层吸附大颗粒粉尘,同时,

几种常见有机废气

六大常见的有机废气(VOCs)及处理技术 大气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废气排放治理也越来越得到政府、社会各界的关注。有机废气作为工业废气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大气环境和人体影响较大,同时因其来源及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及其所采取的处理方法也各不相同。本文简要分析常见有机废气种类及成分,以及常见有机废气的处理技术。 常见有机废气分类 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即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一类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产生于油漆生产、化纤行业、金属涂装、化学涂料、制鞋制革、胶合板制造、轮胎制造等行业。有害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主要包括丙酮、甲苯、苯酚、二甲基苯胺、甲醛、正己烷、乙酸乙酯、乙醇等。 工业企业中挥发性有机废气(VOCs)按产生来源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种: 喷漆废气:主要成分为丙酮、丁醇、二甲苯、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主要产生于油漆喷涂等表面处理企业,常见的处理方法有油帘吸收、水帘吸收,再配合二三级的活性炭吸附等。 塑料、塑胶废气:主要成分为塑料、塑胶等粒子受热加工过程中挥发出来的聚合物单体,因塑料、塑胶组成成分较为复杂,废气中主要含乙烯、丙烯、苯乙烯、丙烯晴和丁二烯等烯烃类塑料聚合物单体,但浓度普遍较低、风量大。涉及企业主要有塑料造粒企业、化纤生产企业、注塑企业、橡胶生产企业等,处理方法主要有活性炭吸收、等离子净化等。 定型废气:主要成分为其主要成分为醛、酮、烃、脂肪酸、醇、酯、内酯、杂环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涉及的企业主要为染整企业、化纤生产企业,通常采用水喷淋处理工艺和静电吸附式处理工艺。 化工有机废气:主要由化工企业排放产生,废气成分同化工企业设计生产的化工产品种类有较大关系,普遍会采用冷凝回收及催化燃烧技术等净化收集处理方法。

强化混凝在给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强化混凝在给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强化混凝技术可以控制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使饮用水水质质量更高,并且通过了实验的验证。文章从强化混凝技术的内涵、应用机理、实施方法、影响因素、负面影响等方面分析了强化混凝技术,并就其在给水处理工程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相应的分析. 标签:强化混凝;给水处理工程;天然有机物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水质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人们生活所需并与国际接轨,需要将净化技术不断地发展、提高和完善。饮用水的处理技术主要是去除水源中的悬浮物、胶体杂质和细菌而净化技术是人们在与污染作斗争的过程中得到的。混凝技术在给水净化处理中应用的越来越普遍,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经济、简便的处理技术,是控制天然有机物的最佳方法。 1 强化混凝的内涵 强化混凝(简称EC)是指通过在常规处理过程中加入过量的混凝剂、新型混凝剂或助凝剂再或者其他的药物控制一定的pH值来加强混凝和絮凝,从而提高去除天然有机物的效果减少消毒的副产物,保证饮用水的健康。常规工艺改造有增加深度处理构筑物,如活性炭吸附技术;加强预处理构筑物,如生物预处理;不增加常规工艺前、后的净化构筑物,在现有工艺上进行改造,如强化混凝、过滤、消毒灯,但强化混凝技术具有投资少、不需要構造新的物質、不占土地和经常运行费用低等特点,更适合改造。 2 强化混凝的优势 强化混凝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进行混凝处理的时候进一步加强混凝与絮凝作用,从而使得常规处理中天然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能够更好,对于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进行最大限度的消除,从而使得饮用水能够满足相应的要求。通过混凝技术的应用,往往能够取得更好的处理效果,而且相比于增加深度处理方法以及生物预处理方法,强化混凝技术属于强化常规水处理的方式,它的成本更加低,而且也不会占用土地,十分适合对于原有体系进行改造。表1为强化常规水处理与增加深度处理和生物预处理效果的对比。 3 机理及常用方法 通过改变混凝条件进一步提高有机物的去除范围和去除率。大分子天然有机物可以在无机胶体颗粒表面形成有机保护层,导致空间位阻或双电层排斥可以使胶体的稳定性能增加,而混凝是通过混凝剂进行水解得到的产物对水中的胶体进行电中和使其脱稳,形成小颗粒,逐渐絮凝为矾花,使得脱稳的胶体生成颗粒较大的絮凝体,进行沉淀、过滤并分离出去。常用的强化混凝的方法有:加大混凝剂投加量,投加有机或无机絮凝剂,调整pH值,投加氧化剂,完善混合、絮凝

最新液氧储罐安全操作规程教程文件

液氧储罐安全操作规程 (罐型号:DG15A/B) 一、储罐操作工艺指标 1、最高工作压力:0.8Mpa 2、最低工作温度:-196℃ 二、储罐进液操作规程 1、准备工作 1.1检查并确保储罐压力指示值正常。 1.2检查并确保储罐液位计指示正常。 1.3检查并确保储罐阀门及管线接头等处没有泄露。 2.储罐首次进液操作(指内筒处于常温状态时的充装) 2.1连接充液软管、确保全部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2.2开启储罐气体排放阀、液位计均衡阀、液位计气相阀和液位计液相阀。 2.3开启罐车排液阀和储罐充装管排放阀,吹扫充液软管及管路。吹扫完毕后,关闭储罐充装管排放阀。 2.4开启储罐顶部进液阀和增压器输出阀,由储罐顶部充液;顶部进液阀初始度应小些,待管路和内筒逐渐冷却,内筒有一定液位,压力较为稳定时,开大顶部进液阀,加大充装速度。 2.5关闭液位计均衡阀,当液位计显示有300~500mm液体时,关闭顶部进液阀、增压器输出阀,开启底部进液阀、增压器输入阀,改由底部进液充装。顶部和底部不可同时充装。

2.6当储罐液体接近最高允许充装量时,开启储罐溢流阀,当溢流阀喷出液氧时,应立即关闭罐车排液阀、底部进液阀、增压器输入阀及溢流阀,停止入液。 2.7开启储罐充装管排放阀,卸去充液软管的压力后关闭充装管排放阀,拆下充液软管。 3.储罐补充进液操作程序(指内筒已有低温液体处于冷态时的充装)(补充进液操作程序与首次进液操作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内筒已有低温液化气体,不需要冷却内筒,因此,一开始即可开大底部进液阀和增压器输入阀,由底部充液) 4.填写操作记录表。 三、储罐出液操作程序 向泵输液时,泵与储罐接泵进液口之间设有一只低温截止阀,低温液化气体通过泵加压后送人气化气后充装气瓶。 1.准备工作 1.1检查储罐压力指示值是否正常。 1.2检查储罐液位计指示值是否正常。 1.3检查储罐阀门及管线接头各处是否泄漏。 2.储罐出液充装气瓶操作程序 2.1开通出液储罐出液口至液氧泵进口管路的阀门,开通液氧泵出口至罐瓶总管路的阀门。 2.2启动液氧泵。 2.3充装气瓶结束,停止液氧泵。

液氧储存安全操作规程

液氧储存安全操作规程 1、操作人员要熟悉工艺流程、设备及低温液体方面的知识,应经常检查压力表、液位计及各安全装置,不允许在安全措施不可靠的条件下进行贮存,尤其是要防止阀门被冻结而卡死。 2、充气密封的气体应是干燥的氮气,并保证不能中断,使其内部压力保持在0.01MPa以上。 3、严禁液储罐的使用压力超过设定压力,应每周化验液氧中的乙炔含量,超过0.1ppmm时应排放液氧。 4、液氧罐不准充满,须留有一定的气体存在空间,因而规定液氧不准超过储罐几何容积的95%,不允许液体的液位超过90%。 5、对压力表、真空计、液位计及报警系统以及安全阀等,均要定期校验,要求准确、灵敏、可靠、好使,确保安全。 6、汽化器水位不低于规定值,水温一般控制在60℃左右,汽化器应设出口温度过低报警、液氧泵连锁停车保护装置,确保汽化器出口氧气温度高于0℃。 7、设备、管路、阀门冻结时,应用70~80℃的热氮气或空气加热解冻,严禁敲打、火烤或电加热。 8、防止液氧漏泄冻坏设施,更不要让低温液体与皮肤接触,而引起严重冻伤。 9、液氧储槽及低温液体管道附近严禁高温、热源接近,严禁易燃易爆物品接近,液氧储罐半径30mm内不允许明火或火花,必须用防爆电器。

液体汽化装置安全操作规程 1、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穿戴好劳保防护用品,戴上护目镜或面罩,以防止液体喷射或飞 2、操作人员应熟悉本装置工艺流程及设备、阀门、仪表等设施的作用和操作程序;在发生故障及意外事故时,必须能独立采取紧急安全措施。 3、操作前岗位人员应与有关岗位、用户取得联系,确认无误后,方可操作。 4、水浴式汽化器水位应保持在正常工作水位,蒸汽管路必须保持畅通,水温正常应稳定,控制在60℃左右。汽化器应设有出口温度过低报警及液体泵连锁停车保护装置,确保汽化器出口气体温度高于60℃。 5、空温式汽化器应严格按汽化器能力控制液体汽化量,确保汽化器出口气体温度高于0℃,避免低温气体甚至液体送出,造成管道破裂,气体外泄事故。 6、设备、管路、阀门、仪表被冻结时,应用70~80℃的热氮气或热空气加热解冻,严禁用铁锤敲打、明火加热或电加热。 7、严禁在贮槽等设备基础附近附近大量残液。 8、严格控制贮槽内液体液位,禁止超液位贮存。贮存期间,要定期检查贮罐的压力、液位,对液氧贮槽还须定期检查液氧产品的纯度,当乙炔含量接近0.1ppm,须采取安全措施。 9、操作人员应经常注意压力表、液位计及其各安全装置,不允许在安全措施不可靠的条件下进行贮存,尤其要防止阀门被冻结而卡死。 10、系统除排液、汽化、供气外,在正常贮存期间,系统贮罐外的液体管道内不得存有低温状态的液体,并保证纯产品管路处于正压状态。

液氮储罐安全操作规程

九、液氮储罐安全操作规程 目的: 建立低温液氮贮罐标准操作维护保养规程 范围: 所有低温液氮贮罐 职责: 操作人员、维修人员、技术人员、车间管理人员对本规程实施负责规程: 1.设备流程图 2操作步骤的组成 首次充灌、补充充灌、供气、低温泵系统、低温液体喷淋系统、小容器充装、槽车充灌、增压调节阀设定、液面计的操作。 2.1首次充灌的操作方法 2.1.1确认供液装置里的液体就是所要充灌的液体。 2.1.2确认除液面计上下阀(V- 9、V-11)都已打开,其余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2.1.3将供液装置输液软管与贮槽充装口C-1相连接。 2.1.4全开放空阀V-13,进行常压充灌。 2.1.5打开管道长液排空法V-3,微开供液装置的排液阀,使输液软管子冷却,同时吹除贮槽充装C-1口处的杂质及空气。 2.1.6关闭管道残液排放阀v-3,慢慢打开顶部液体进口阀v-2,进行顶部喷淋充灌。

2.1.7在充灌液体期间,应注意贮槽压力表P-1。若贮槽内容器压力上升至超过供液压力或接近贮槽的正常工作压力,应打开内容器放空阀V-13,使贮槽放气泄压。 2.1.8使用V-2进行顶部充灌。 2.1.9打开管道残液放阀V-3,排出输液金属软管和上进液管的残留液体后关闭底部液体进口阀V-2和管道残液排放阀V-3。关闭内容器放空阀V-13。 2.1.10松开输液软管与贮槽充装口C-1的联接接头,对软管表面除霜,待软管恢复柔性后拆下输液软管。 2.2补充充操作方法。 2.2.1确认供液装置内的液体就是所要充灌的液体。 2.2.2确认除液面计上下阀(V- 9、V-11)都已打开,其余阀门庆处于关闭位置。 2.2.3打开内容器放空阀V-13,内容器放空泄压。再将供液装置输液软管与贮槽安装口C-1相连接。 2.2.4打开管道残液排放阀V-3微开供液装置的排液阀,使输液软管冷却,同时吹除贮槽充装口C-1处的杂质及空气。 2.2.5关闭管道残液排放阀V-3,慢慢打开顶部液体进口阀V-2到全开位置。 2.2.6慢慢打开底部液体进出口阀V-1,进行顶部底部同时充灌。 2.2.7在充灌时,应注意贮槽压力表P-1。 2.2.8打开管道残液排放阀V-3,排出输液金属软管和上进液管中的残余液体,半闭顶部V-2和V-3,再关闭V-13。 2.2.9松开输液软管与贮槽充装口C-1的接头,对软管表面除霜,待软管恢复正常后拆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