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飞蓟素药学研究进展

水飞蓟素药学研究进展
水飞蓟素药学研究进展

发布日期20041201

栏目中药药物评价>>中药质量控制

标题水飞蓟素药学研究进展

作者李计萍

部门

正文内容

审评一部李计萍

水飞蓟素是由菊科植物水飞蓟Silybum Marianum L.果实中提取得到的水难溶

性黄酮类化合物(总黄酮)。1968年H.Wagner等从中提取得黄酮类化合物,

命名为水飞蓟素(Silymarin)。药理实验证明,Silymarin对多种肝脏毒物引起的

肝脏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靶器官为肝脏,进入体内后主要与血浆蛋白结合,

以结合型水飞蓟素的形式存在于血浆、胆汁及尿液中。对抗肝损伤药物具有稳

定细胞膜,改善肝功能的作用,对急慢性肝炎、肝硬变和代谢中毒性肝损伤具有较

好的疗效。近年来发现这一天然药物不仅具有保肝利胆作用,而且还有明显的抗

脂质过氧化,抗辐射,清除自由基和抗胃溃疡等作用。其毒性小,无致畸和诱变作

用,在降血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预防脑缺血,抗血小板聚集等方面显示出可喜

的效果[1]。由于水飞蓟素难溶于水及一般有机溶剂,口服吸收差,其生物利用度

较低,从而影响了其临床疗效。国内外研究工作者正在积极开发研制其复合物,

或是通过其它途径改善其生物利用度,或是研究其注射剂,以提高疗效,扩大

应用范围。

下面就对其化学成分、检测方法及制剂等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1 化学成分及其理化性质[2]

1.1 化学成分

20世纪60-80年代末,以H.wagner为代表的西德药学家从水飞蓟中分离提取

得有效成分,称之为水飞蓟素,是一类新型的具有C-9取代基的黄酮类化合

物,即以二氢黄酮醇和苯丙素类衍生物缩合而成的黄酮木脂素类。主要有水飞

蓟宾(Silybin)、异水飞蓟宾、水飞蓟宁(,Silydianin)、水飞蓟亭(SilyChristin)、水飞蓟醇等。1975年竹本常松等从水飞蓟种子中除获得了水飞蓟宾等异构体外,还获得了两种新黄酮醇木脂素,经红外、紫外及核磁共振等分析,确定其结构为2,3-脱氢水飞蓟宾和2,3-脱氢水飞蓟亭。1979年Merlini等分离得到异水飞蓟宾,并推测水飞蓟宾和异水飞蓟宾可能分别为两个非对映体的混合物(C2、C3为同一结构,C2’、C3’是反式结构)。其中三种主要成分为水飞蓟宾、水飞蓟宁、水飞蓟亭。分别存在其立体异构体,比例为1:1。这些同分异构体的分子式为C25H22O10,分子量为482。在水飞蓟素中,水飞蓟宾:异水飞蓟宾:水飞蓟宁:水飞蓟亭比例为3:1:1:1,其中水飞蓟宾含量最高,活性也最高。我国于1972年,由德国引进水飞蓟,在各地推广种植取得成功。常凤岗等研究了我国引种的水飞蓟化学成分,得到两个单体,并与国外的栽培品种进行了比较,经IR、UV、13H、13C、MS等鉴定为水飞蓟宾和水飞蓟宁。

1.2理化性质

由丙酮加石油醚所得水飞蓟宾,为含1分子水之晶体,mP167℃,180℃分解。由甲醇加水所得水飞蓟宾,熔点180℃。0.25g在l00m1丙酮+乙醇中[α]D20为+11,UVλmax(甲醇)288nm(lg E4.33)。水飞蓟宾溶于丙酮、乙酸乙酯、甲醇、乙醇,微溶于氯仿,不溶于水。蓝其田等将适量水飞蓟宾纯品溶于无水乙醇中,于288±lnm处测得吸收系数E288为456±1.8。张南生等将水飞蓟素溶于甲醇中,在288±lnm处测得吸收系数E为475.0,RSD=0.02%。王鸿辰等研究了水飞蓟素在不同溶媒中的溶解量,以PEG-400为最高,依次为乙醇、丙二醇、甘油。陈大为等测得了水飞蓟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0401mg/ml。

2 定量分析方法

目前水飞蓟素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薄层扫描法、HPLC法。

2.1 分光光度法

国家标准收载的水飞蓟素原料药主要采用的是分光光度法(比色法),以水飞蓟宾计测定水飞蓟素总黄酮的含量。主要是加甲醇溶解,加2、4-二硝基苯肼溶液,λnm=490nm下测定。部颁及国家标准中收载的益肝灵片和胶囊分别采用加甲醇超声处理,滤过,在288nm下,以水飞蓟宾计测定水飞蓟素总黄酮的含量[3]。李凤前等用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对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中总黄酮进行了测定,该法可以排除PEG-6000载体对固体分散体中总黄酮测定的干扰。[4] 2.2 薄层扫描法

吴知行等[5]采用CS-910型薄层扫描仪在硅胶G-0.6%CMC板上,以氯仿-丙酮

一甲酸(9:2:1)二次展开,对水飞蓟宾水溶性衍生物和制剂进行分

析,λs=288nm,λR=430nm。罗淑荣等采用CS-930型双波长薄层扫描仪对益肝灵片中活性成分水飞蓟宾和水飞蓟亭进行了分离测定,展开剂:甲苯-醋酸乙酯一冰醋酸(2:1:0.5),显色剂:0.4%二氯氧锆无水乙醇溶液,λs=30Onm,λR=365mm。

[6]

2.3高效液相色谱法

检测波长288nm。对制剂中水飞蓟亭、水飞蓟宁和水飞蓟宾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对大鼠、家兔及人体中生物利用度进行了考察。

2.3.1 药材及制剂

Quercia等用HPLC法分离测定了水飞蓟亭、水飞蓟宁和水飞蓟宾,色谱条

件:Chromosorb RP8μm柱,流动相为MeOH-0.02M H3P04(40:60)。pashaHIltor等分离了水飞蓟宾和异水飞蓟宾的峰,色谱条件:C18柱,用

THF-H20(36:64)洗脱, 定天明等建立了一种用HPLC法分离测定利肝隆胶囊、益肝灵片、复方益肝灵片中水飞蓟宾、异水飞蓟宾、水飞蓟亭、水飞蓟宁等4个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色谱条件:以shim-Pack VP一

ODS(150mm×4.6mm,5μm)及预柱(lmm×4.6mm,5μm)为分析柱,甲醇与混合溶剂水-二氧六环(9:1)按梯度洗脱为流动相,流速为1.5ml/min,检测波长为288nm,柱温为40℃。姚水宝等用梯度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了利加隆片(德国)中水飞蓟宾的含量,色谱条件:采用Shimpark CLC C18柱(150mm×6m,5μm)色谱柱,加YWG预柱,甲醇-水(38:62)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条件为0-15min,甲醇30-70%;15-20min,甲醇7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88nm。[6-7] 2.3.2 生物样品

P.Morazzoni等研究了水飞蓟素的主要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色谱条件: Lichrosorb Dio 15μm柱,流动相为正己烷-乙醇(80:20),流速1.2ml/min,分别测定了水飞蓟宾、异水飞蓟宾、水飞蓟宁和水飞蓟亭在血浆中的含量。Martinelli等采用HPLC法定量分析人体血浆和尿液中水飞蓟宾的含量,色谱条件:Lichrosorb Diol (150mm×3mm id)正相柱,流动相为正己烷-乙醇(70:30)用120μl/L的85%磷酸酸化,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214nm。此方法没有将水飞蓟宾和异水飞蓟宾分离测定。MasCher等采用RP-HPLC法对血浆中游离和结合的水飞蓟宾和异水飞蓟宾分离测定,色谱条件:Nudeosi1 120-4C-18

(80mm×4mm)柱,流动相为甲酸-0.02mol/L磷酸(1:1),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85nm。Rickling等采用柱切换电化学检测的HPLC法和反相紫外检测的

HPLC法将血浆中游离的总的水飞蓟宾和异水飞蓟宾进行分离测定,内标物为橙皮素,色谱条件:Nucleosi1 120-3C18柱(125m×3m),Nacleosi1 120-5Cl8保护柱(ll×3mm,ID),流动相为甲醇和0.1mol/L磷酸盐缓冲液(60:40),流速0.5ml/minm。缪海均等对水飞蓟宾固体分散体胶囊的人体生物利用度进行了测定,建立了测定人血浆中水飞蓟宾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采用u -Bondapak

C18(300mm×4.6m)色谱柱,甲醇-乙晴一磷酸盐缓冲液(pH3.0,29:20:50)为流动相,以萘酚为内标,检测波长288nm。史向国等建立了测定大鼠血浆中水飞蓟宾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Kromasil 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一磷酸二氢盐缓冲液(体积比为24:24:50,pH=5),检测波长为288nm。江波等对水飞蓟素磷脂复合物家兔体内生物利用度进行了测定,建立了测定兔血浆中水飞蓟宾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采用国产C18柱(150mm×4.6m,5μm)色谱柱,醋酸-甲醇-水(1:38:6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

288nm。[8-10]

3 制剂研究

水飞蓟素目前剂型有口服制剂:水飞蓟素片、益肝灵片、水飞蓟宾卵磷脂复合物硬胶囊。商品名有:利肝隆,利加隆,益肝灵等。注射剂:主要是做成水飞蓟宾衍生物,如:葡-N甲胺盐,二乙胺盐,N,二甲基甘氨酸盐,玻泪酸酶铀盐等或制成包合

物再做成水溶性注射剂。在我国,生产水飞蓟素制剂有几十年的历史,常见的剂型主要为片剂、胶囊,现在尚有德国马博士制药厂生产的水飞蓟素制剂在我国销售。这些制剂主要为水飞蓟素提取物或游离水飞蓟宾,在其释放度和生物利用度试验中发现结果均不理想。有的制剂根本不能有效崩解,影响释放。李钢等对国产与进口的水飞蓟素片的溶出度实验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11]

由于水飞蓟素难溶于水及一般有机溶剂,口服吸收差,其生物利用度较低,从而影响了其临床疗效。为改善其生物利用度,国内外药学工作者作了大量的工作。改善难溶性药物吸收的措施一般有超细粉碎、成盐,添加助溶剂等。近年来采用制成环糊精包合物、固体分散体,合成磷脂复合物,制成不同剂型等方法,研究表明,溶出度及生物利用度大大提高。

3.1 成盐、成酯制成注射剂

国外对水飞蓟宾一葡甲胺盐、水飞蓟宾二偏琥珀酸酯钠盐、水飞蓟宾环糊精、水飞蓟宾磷酸盐、水飞蓟宾-磷脂酰胆碱复盐等的研究报道较多。主要是水飞蓟宾磷脂酰胆碱复盐,是意大利Imverni della befra公司开发的脂溶性制剂,并于1985年7月申请欧州专利,同时也在美国、日本等十几个国家申请专利。

它不仅改善了水飞蓟宾的生物利用度,提高了疗效,而且还具有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等多种作用,因而应用范围较广。国内研制的水飞蓟素复合物较局限仅限于水飞蓟素水溶性衍生物如水飞蓟宾.葡甲脂盐、水飞蓟宾邻苯二甲酸单酸纳盐的注射剂[1]。王鸿辰[2]等研究了水飞蓟素在非水溶媒、复合溶媒中的溶解性能。结果表明:聚乙二醇-乙醇-水(5:2:3)混合溶媒中可溶解16mg/ml,可作为注射剂的溶媒。但制成的注射液加水稀释至含水量占75%以上时即出现浑浊,因此只可作肌肉注射,不宜静脉注射。

3.2 固体分散技术的应用

固体分散技术可通过增大药物的表面积,使药物较快溶解,药物在固体分散体中具较大的表面积,载体又可抑制药物聚集及对药物有抑晶性等,从而大大提高溶解度和溶出速率,促进药物的溶出和吸收。

在固体分散体载体的应用中,最常用的水溶性载体为PEG4000和PEG6000,他们的熔点低,毒性小。在肠胃道易吸收,不干扰药物的含量测定,能够显著增加药物的溶出速率,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缪海均等[8]对水飞蓟宾固体分散体胶囊的人体生物利用度进行了测定,比较了水飞蓟宾固体分散体胶囊与片剂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胶囊的Cmax和AUC0-1值较大。对两种制剂的Cmax 和AUC0-1、Tmax经T检验和方差分析,均有显著性差异(P小于0.01),以片剂为标准,胶囊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F=219%,吸收优于片剂。

固体分散技术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制剂新技术,是指制备制剂时固体药物,特别是难溶性药物的分散技术,该技术目前主要有药物微粉化,制成粉状溶液或溶剂沉淀物,制成固体分散体三大类。国内药学工作者采用不同的水溶性载体将水飞蓟素制成固体分散体,并对增溶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

陈大为等[12-14]曾分别制备水飞蓟素PEG熔融物、PVP共沉淀物、环状糊精包合物及分别制备了水飞蓟素与可压性淀粉、微晶纤维素、β-环状糊精的研磨混合物,并与国产水飞蓟素片及德国的利肝隆片进行比较,其溶解度与一定时间的最大溶出量均有了30-60倍数的提高。通过紫外、红外及薄层扫描等多种分析方法的鉴定,固体分散体及研磨混合物中水飞蓟素的结构未发生改变。

邓莉等[15]以尿素、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泊洛沙姆188等三种载体,用熔融法和共沉淀法制备水飞蓟宾固体分散体,并进行差热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以鉴别药物在载体中的存在状态,最后进行了体外溶出研究。结果表明水飞蓟宾在PVP中以无定型存在,在泊洛沙姆188中以微细结晶存在,在尿素中大部分仍以晶体形式存在,少量以分子状态存在。溶出研究结果表明,泊洛沙姆188作载

体的水飞蓟宾固体分散体的溶解度最大,溶出速度最快。

朱铉等[16]研究了载体与表面活性剂对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中水飞蓟宾溶出速度的影响,得出了水飞蓟素以聚乙二醇为载体的固体分散体提高水飞蓟宾的溶

出速率的结论。

汤秀珍等[17]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6000与吐温-80混合载体,制备固体分散体:以β-CD、HP-β-CD制备包合物,测定溶解度及体外溶出速度。结果:水中溶解度PVP固体分散体大于包合物,载体比例越大,药物溶出愈快:比例相同时,PVP固体分散体溶出最快。结论:PVP K30作为水飞前素团体分散体的载体,载药量大,增溶效果显著。

李风前等[18]研究了PEG6000固体分散体系对难溶性药物增溶的相关晶格变化规律。结果,与原药比较,固体分散体中的药物的释放速率明显增大,PEG6000固体分散体系对难溶性药物水飞蓟素具有显著的增溶作用。X-射线多晶衍射分析表明,PEG6000及药物在国体分散体中的晶格点与面间距离、衍射峰位移及相对强度等发生了规律性变化,药物和载体间无相互作用。结论:PEG6000固体分散体的增溶作用与载体材料和药物的晶格参数的改变密切相关。

3.3 水飞蓟素磷脂复合物

从固体制剂角度来看,磷脂复合物为一种较为特殊的固体分散体,他有固定的熔点,是一种其化学本质较稳定,不同于药物和磷脂的分子化合物(络合物),该类化合物随磷脂种类及药物磷脂比例的不同而不同,一个磷脂分子可与不同数目的药物分子结合。复合物光谱学特征推断,药物与磷脂的极性基团部分发生了较强的相互作用,抑制了分子中单链的自由转动,而磷脂的两个长脂肪酸链不参与复合反应,可自由移动,包裹了磷脂的极性部分形成一个亲脂性的表面,使复合物表现出较强的脂溶性。它改变了药物的理化性质,使药物的脂溶性增加,水溶性减少。促进药物分子与细胞膜结合而促进吸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19]。

张光军等对水飞蓟宾-卵磷脂复合物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通过红外光谱和磷核磁共振波谱进行分析,水飞蓟宾和卵磷脂分子中均含有多个碳原子,其碳核磁共振谱非常复杂,不易识别,而水飞蓟宾中不含磷原子,卵磷脂中只有一个磷原子,对照卵磷脂和水飞蓟宾的磷核磁共振图谱,即可判断水飞蓟宾与卵磷脂在磷酸根基团上是否生成新的化学键。作者认为,水飞蓟宾和卵磷脂在适宜的条件下制备的是一种分子型复合物,水飞蓟宾与卵磷脂之间没有新的共价键形成,没有新的化合物形成,故水飞蓟宾及卵磷脂自身化学性质在体内不会改

变。该复合物提高了水飞蓟宾的脂溶性,故推测可以提高血药浓度和生物利用度[20]。

对水飞蓟素磷脂复合物的研究较深入,文献报道较多[19],用四氯化碳、鬼笔碱处理大鼠,造成肝损伤的病理模型,灌胃给予水飞蓟素复合物,结果显示AST 和ALT明显降低,而相应的水飞蓟素仅引起两种酶的轻微下降。究其原因,除磷脂复合物改善药物的胃肠道吸收外,可能卵磷脂稳定肝细胞膜与水飞蓟素抗肝活性产生了协同效应。

Daniele Savio等[2]研究了水飞蓟素与卵磷脂1:2比例制成的软胶囊与其同比例混合的硬胶囊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软胶囊的Cmax为硬胶囊的三倍,AUC-1是硬胶囊的2倍,Tmax也明显缩短。Gatt等采用交换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了健康志愿者口服水飞蓟素及其磷脂复合物的血浆药物浓度,结果表明,磷脂复合物的达峰时间较长,峰浓度较高,消除半衰期快,曲线下面积是游离药物的3倍。国内学者[21-22]采用HPLC 法对家兔体内生物利用度进行了研究,结果与Gatt等所测定的基本一致。Morazzoni P等[23]研究了大鼠体内口服给药药物动力学,结果表明:给予复合物后,水飞蓟素在尿液与胆汁中的回收率较给予水飞蓟素的有显著提高,分别从0..032%和0.001%提高到3.26%和

3.73%,血浆中水飞蓟素的浓度也大大高于后者。可见磷脂复合物可促进水飞蓟素的吸收,提高血浆和胆汁中药物的浓度,从而提高了生物利用度。

4.小结

4.1 水飞蓟素的化学成分基本清楚,但对于各异构体的分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4.2 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时,以水飞蓟宾计算水飞蓟宾及异水飞蓟宾的量基本可行,但尚需进一步探讨。质量控制以总黄酮和水飞蓟宾的含量测定进行控制。

4.3 现阶段新药申报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改剂型品种、申请已有国家标准的品种,在研究中制剂的剂量折算应以水飞蓟素总黄酮含量进行折算。辅料用量、加入的分散剂选择缺乏比较研究依据。对药品的溶出及生物利用度是否有影响,安全性如何应提供依据。

4.4 目前国内已有磷脂复合物、固体分散技术应用于水飞蓟素制剂的研究中,制成滴丸剂、软胶囊剂、胶囊剂等。相信随着制剂技术的发展、新辅料、复合型辅料、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将有望解决水飞蓟素水溶性低而影响疗效的缺点,充分利用我国大量种植的水飞蓟资源,使水飞蓟素更好的服务于人类,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苑辉卿等.水飞蓟素及其复合物的近期研究,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6,18(1):3-5

2、朱铉等.水飞蓟素及其制剂的研究进展,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1, 20(3):47-49

3、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益肝灵片(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八册,第154页,益

肝灵片WS34-1618-93。)

4、李风前,等: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中总黄酮的测定,中草药,2002,33:31-33

5、吴知行等.水飞蓟宾及其水溶性衍生物和制剂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南京药学院学报,1981,12(2):28-36

6、定天明,田颂九,张正行等.水飞蓟素制剂中有效成分HPLC分离测定,药物分析杂志,1999,19(3):304-307

7、姚水宝等梯度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了利加隆片(德国)中水飞蓟宾的含量中国药业;2001,10(8):13

8、缪海均,李志远,刘呆林.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水飞蓟宾的浓度,药物分析杂志,2000,20(6):399-400

9、史向国,钟大放,张逸凡,等.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水飞蓟宾的浓度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1,18(2):113-115。

10、江波等水飞蓟素磷脂复合物家兔体内生物利用度的研究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2,33(12):598

11、李钢等:国产与进口水飞蓟素片的溶出度研究,药学实践杂志,2000,4:218

12、陈大为,刘立民,丁玉芝,等.水飞蓟素亲水辅料研磨混合物制备及溶出的研究,中成药,1993,15(5):2-4

13、陈大为,陈星灿,范晓文,等.水飞蓟素及其固体分散物片剂溶出考察,中成药,1992,14(8):3-5

14、陈大为等,水飞蓟素(益肝灵)片剂溶出速度的研究,中成药1992,14(8):541

15、邓莉等.水飞蓟宾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体外溶出研究.第二军医大学学

报.2000,21(10):961-964

16、朱铉等.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中水飞蓟宾溶出度的研究.延边大学医学院学

报.2001,24(1):21-24

17、汤秀珍等水飞蓟素增溶方法的比较研究华西药学杂志2001,16(3):

193-195

18、李风前等.PEG6000固体分散体系对难溶性药物水飞蓟素的增溶作用与晶

格变化的关系药学学报2002,37(4):294-298

19、翟光喜等药物磷脂复合物的研究进展中国药学杂志2001,36(12):

800-802

20、张光军等.水飞蓟宾卵磷脂复合物红外光谱和磷核磁共振波谱特征中国新

药杂志2002,11(6):470-471

21、李绍顺等水飞蓟素磷脂复合物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及生物利用度的研究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1;18(9):8-9

22、江波等水飞蓟素磷脂复合物家兔体内生物利用度的研究中国医药工业杂

志2002,33(12):598-600

23、江波等提高难溶性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的方法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2;33(7):358

备注

药物分析学现状及研究进展综述

药物分析学现状及研究进展 药物是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和帮助机体恢复正常机能的物质。药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药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虽然药品也是一种商品,但是由于其特殊性,对它的质量控制远比其他商品严格。因此必须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学以及微生物学等等的方法,通过各个环节来全面保证、控制以及提高药品的质量。传统的药物分析手段大多包括化学方法来分析药物分子,控制药品质量。但是,如今的药物分析无论是分析领域,还是分析技术都已经大大的拓展。从静态发展到动态,从体外分析发展到体内分析,从品质分析发展到生物活性分析,从单一技术分析发展到联用分析,从小样本分析发展到高通量分析,从人工分析发展到计算机辅助分析,从而使得药物分析从20世纪初的一门分析技术,逐步发展成为一门日渐成熟的科学——药物分析学。药物分析学采用化学、物理、数学、生物学和信息学等分析理论和方法,结合现代化学、光谱、色谱及连用技术,对化学药物、中药/天然药物和生物技术的研发、生产、和临床应用等各环节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 药物分析学作为药物科学研究的眼睛,梳理并逐步明确了重点方向的重大科学问题,形成了关键的技术和方法,观念不断更新,研究范围也不断拓宽。分析科学、计算化学、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促进了药物分析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的发展;药学学科的发展对药物分析学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药物分析学不仅是静态的化学药物、中药和生物技术药物的分析,而且拓展到对生物体内、代谢过程、工艺流程、反应历程的动态分析、检测和综合质量评价分析。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在新药开发中日益受到重视,对药物分析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药物分析学已从以物质为中心转移到与生命科学的结合,即药物成分和药物活性的相关分析。现就药物分析学的一些较重要发展领域和分析技术的进展作一概述。手性药物分析 美国药典药名字典所收载的药物中有一半至少含有一个不对称中心。而其中绝大多数人工合成的手性药物,例如90%抗癫痫药,β-受体激动剂和阻断剂、口服抗凝剂,50%抗炎药和局麻药都以其外消旋体供药用。生物系统由生物大分子组成,如蛋白质、糖脂、多核苷酸、受体等,这些生物大分子都由L-氨基酸和D-糖类构成,因而生物体是一个手性环境。在手性药物的两个对映体分子被引入体内后,具有手性的受体、酶蛋白质将其作为两个不同的化合物处理,因而药物对映体具有不同的代谢途径和药理作用,进而产生不同的疗效或毒副作用。另外,一些药物在体内发生手性转化,如S-(+)-布洛芬是优映体,但低活性的R-(-)-劣映体可在生物体内转化为高活性的S-(+)-体。由于个体差异等原因使用外消旋体不易控制有效剂量,特别是当肾功能减弱时,S-(+)-优映体易在体内蓄积,通过抑制肾环氧化酶,加剧肾局部缺血,而发生毒副反应。美国等国药品管理部门已要求在申请新手性药物时,提供每一种对映体的药动学、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资料,并对研制外消旋体而不是单个对映体做出合理的解释。常规的分析方法用于外消旋体药物的药动学、浓度-效应关系研究时,会导致错误的结果。因此目前需要建立对映体选择性分析方法,用于研究手性药物对映体的药物动力学、药效学和手性药物的质量控制。 对映体的分离和测定在分离科学上曾被认为是最困难的工作之一。经典的分级结晶、旋光等方法的重现性或灵敏度欠佳。随着手性色谱学,尤其是手性高效液相色谱法、性气相色谱法和手性毛细管电泳法等的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手段。色谱法分离药物对映体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间接法(手性衍生化试剂法,CRD)和直接法。间接法采用手性衍生化试剂与手性胺类、醇类、羧酸类等反应形成非对映体衍生物。非对映体对在常规色谱系统中,根据非对映体分子的手性结构、手性中心所连接的基团、色谱系统的分离效率(包括溶

生药资源

生药学在生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重要意义 【摘要】生药学是一门专门研究生药资源的学科,通过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多学科理论知识来研究生药的基源、有效成分、生产采制以及对生药进行鉴定等。促进药用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扩大药源,更好的造福人类。 【关键词】药用植物生药学资源指纹图谱 生药学是应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包括植物化学、药物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等)药理学、中医学、临床医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生药的基源、鉴定、有效成分、生产、采制、品质评价及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等的一门学科。我国劳动人民数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药物学知识,汇集成众多本草著作,是今天中药科学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现在生药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和资料库[5]。对这些宝贵的遗产和财富,应结合现代生药学所运用的科学技术与理论加以考证、整理和进一步研究,扩大药源,以得到更多的理论成果,促进生药资源更好的开发和利用,真正的造福于人类。 1.生药学在药物开发中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生药,将更为科学和准确。与过去用口尝,直接服用以观察疗效相比较,对药效理解的更加透彻,同时对疾病也将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对于一些已经很常用的药物,运用现代科技进行生药学的研究,也是有很大意义的。以金银花为例。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及同属多种植物的干燥花蕾或初开的花,为常用中药,是良好的药用植物资源,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之功效,多用于治疗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热毒下痢,肺热咳嗽等。《中国药典》1977,1995,1990,1995年版一部结合我国金银花的药用实际均收载了忍冬科植物忍冬,红腺忍冬,山银花,毛花柱忍冬为金银花的4个法定药用品种。虽然如此这仍然没有反映出我国金银花的药用实际情况。事实上,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方生态条件差异很大,在各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下,已经形成金银花异常丰富复杂的种内变异类型,近年有5种同属植物列入了地方标准,分别是细毡毛忍冬,灰毡毛忍冬,淡红忍冬,吊子忍冬,黄褐忍冬[2]。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变,过去已经记载了的生药资源库,通过生药学研究,可以扩大收录的资源量,进而更好的利用生药资源。 2.生药学在药物质量鉴定方面的作用 另外,利用生药学的研究,在药物质量的鉴定方面也将会更加准确,对新药品种的开发也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通过研究发现,药效不是来自单一的活性化学成分,而是来自多种活性成分之间的协同作用,甚至是某些“非活性成分”的协同作用或“生克作用”。利用现代先进的分析技术来分析药材的整体特征,以更准确鉴别不同中药及识别中药本身的真伪和优劣,就形成了中药指纹图谱分析的原始动力。中药药用化学成分的指纹图谱分析依据却主要来源于该植物物种后天的代谢产物,且大多为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它对后天的生长环境的依赖性很强,远比纯先天遗传的“指纹”脆弱得多。故有中药“道地性”和“最佳采集时间”之说。然而,植物的代谢过程仍受物种先天遗传的影响。所以,利用中药药用化学成分的色谱指纹图谱是完全可以对不同药材种属进行鉴别,对同种药材质量优劣进行评价[6]。通过对药物新品种质量的鉴定,看其是否可以取代相应的道地药材,扩大药源,以及新药源的生产、应用、入典,开发再利用和该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金银花品种繁多,所含成分复杂,为了研究并证实不同产地金银花中活性成分含量的差别,采用较先进且快速的指纹图谱技术来对其进行研究,将作为区别不同产地金银花药效优劣的依据。此外,也以用来比较新栽培的生药资源与野生环境下的生药在有效成分等方面的差异。以丹参为例,丹参为常用中药,具有祛瘀止痛、活血调经、清心除烦之作用。目前主要用于扩张冠状动脉,抵抗血栓形成,增强微循环,抑制转氨酶上升等方面。同时还具有解热、抗菌消炎作用,尤其对治疗

生物药剂学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生物药剂学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宗文君 2008357771967 摘要 通过回顾生物药剂学研究进展的几个方面的进程,加深生物药剂学的学习,进而对生物药剂学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 生物药剂学研究进展、生物药剂学、生物药剂学展望、药物动力学的研究进展、苷类天然药物的生物药剂学研究进展。 药剂学与生物药剂学的发展 从1847年德国药师莫尔的第一本药剂学教科书《药剂工艺学》的问世,宣告药剂学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药剂学成为研究药物剂型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20世纪50年代后,由于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合成化学、微生物学、实验药理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和化学动力学的发展和渗入,使药剂学进入了用化学和物理化学基础来设计、生产和评价剂型,并用客观体外科学指标评定质量的时代,称为物理药剂学(physical Pharmaceutics)时代。20世纪60-70年代,药品质量的评定从体外论证扩展到体内,把药剂学推进到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eutics)的新时代。20世纪80年代,由于合成和半合成化学药物的大量出现和应用,结果发现不少药物有毒副作用,以及致敏性、致突变性和致癌性等,药剂学又向临床质量评定方向前进而进入临床药学时代(clinical pharmacy)。临床药学的主要任务就是阐明药物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与相互作用及指导合理用药。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分子药理学、生物药物分析、细胞药物化学、药物分子传递学及系统工程学等科学的发展、渗入以及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药物剂型和制剂研究已进入给药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DDS)时代,药物制剂设计和生产,体外的溶出与释放与体内药物在吸收、分布、排泄过程中的变化和影响都要用数据和图象来阐述,还要结合患者、病因、器官组织细胞的生理特点与药物分子的关系来反映剂型的结构与有效性,逐渐解决剂型与病变细胞亲和性的问题,所以21世纪的药剂学是药物制剂向系统工程制品发展的DDS 新时代。 药物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群体药物动力学群体药物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动力学群体参数的估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群体值不仅是临床用药所必需,而且有可能成为新药评价的一个必备参数。药物动力学参数群体值的估算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传统的二步法,另一种是近年来发展的一步法。后者亦名Nonmen程序法,它把药物动力学参数在患者身上的自身变异及患者间的变异全估算在内。根据变异值的大小也可预估一些生理、病理因素对药物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因而更具优越性,在个体化给药中,Nonmen常与Bayesian反馈法结合使用。 时辰药物动力学时辰药物动力学是指同一剂量在l天内不同时间给予时药物处置出现显著变异。如多数脂溶性药物的吸收,清晨比傍晚吸收更佳,另外象单硝酸异山梨酯在清晨服用时所导致的体位性低血压最为明显,同时达峰时间也较其他时间给药为短。一些疾病并非1天24小时机体均需要同等水平的药物,如心脏病患者在凌晨发病较多,若制成脉冲式给药,可产生预防作用;相反,如药物浓度始终维持在同一水平却容易带来耐药性,例如硝酸甘油和许多抗菌素类药物;再如只有当血浆中糖分较高时才需要较高的胰岛素。人们开始研究能够自动感知血糖水平,以调节胰岛素释放速率的智能给药装置。

薄荷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薄荷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摘要:薄荷作为我国传统中药,因其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查阅文献本文主要针对其临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开发和应用薄荷在临床应用上提供更新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薄荷;药理作用;综述 The advance on the research of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of Mentha haplocalyx Abstract: Mentha haplocalyx 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China.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were taken for its wide range of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Mainly through the literature review in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its clinical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clinical applications provide updated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mint. Key word s: Mentha haplocalyx;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review 薄荷为唇形科薄荷属植物,又名水薄荷、苏薄荷、鱼香草、人丹草、升阳草、夜息花、番荷菜等。其干燥地上部分可入药,是我国常用的传统中药之一。关于薄荷的记载最早见于《唐本草》,薄荷有疏风、散热、解毒的功效。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咽喉肿痛、牙痛等[1]。现在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薄荷属植物约有30种,薄荷包含了25个种,除了少数为一年生植物外,大部分均为具有香味的多年生植物。根据《中国植物志》记载,我国有薄荷属植物12种,主要分布于东北、华东、新疆地区[2]。野生的薄荷有椒样薄荷、欧薄荷、留兰香等。薄荷富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左旋薄荷醇、左旋薄荷酮、异薄荷酮等。此外薄荷还含黄酮类、有机酸和氨基酸成分[3-5].。现对近年来薄荷及其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做一概述。 1、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樟脑药理毒理研究回顾及安全性研究展望_丁元刚

樟脑药理毒理研究回顾及安全性研究展望 丁元刚马红梅*张伯礼(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 中图分类号:R285.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29(2012)01-0038-05 作者简介:丁元刚,男,硕士研究生,中药代谢和毒理研究。 * 通讯作者:马红梅,女,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药药理毒理 与安全性评价。E-mail :mahongmeihao@https://www.360docs.net/doc/b817771367.html, 摘要: 樟脑有兴奋、强心、消炎、镇痛、抗菌、止咳、促渗、杀螨等药理作用,并与其他药物间相互作用,是世界上最早被使用的天然有机化学成分之一。樟脑应用广泛,又具有较强毒性,表现在对卵巢、睾丸、神经、肝脏、心脏、胎儿、孕妇的明显毒性,对肾脏泌尿系统的潜在毒性和较小遗传毒性。近年来,冰片与樟脑体内转化及相互关系研究课题引人关注,我们认为有必要了解樟脑药理毒理及安全性方面的进展,为深入研究冰片与樟脑体内转化及相互关系提供参考。关键词: 樟脑;冰片;药理学;毒理学;安全性研究Research on Pharmacology,Toxicology and Safety of Camphor:Review and Prospect DING Yuan-gang MA Hong-mei ZHANG Bo-li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193,China) Abstract:Camphor have many pharmacological effects,such as excitement,cardiac,anti -inflammatory,analgesic,antibacterial,cough,penetration,reduce mitochondrial respiration,regulating liver enzyme,mites,and Interactions with other drugs,is one of the world's first natural organic ingredients be used.Camphor is widely used,but also has a strong toxicity,manifested in the ovary,testes,nerves,liver,heart,fetus,pregnant women,the apparent toxicity to the kidneys and urinary system less genotoxic potential toxicity.In recent years,research subject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orneol and camphor in body fetching attention,we consider it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pharmacology and toxicology and safety of camphor progress,provide a reference for in-depth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dy transformation of borneol and camphor. Key words:camphor;borneol;pharmacology;toxicology;safety study 樟脑是世界上最早被使用的天然有机化学成分之一[1],应用广泛,有兴奋、强心、消炎、镇痛、抗菌、止咳、促渗、杀螨等药理作用,并与其他药物间相互作用。樟脑具有较强毒性,并很早就为人们所熟悉。樟脑相关中毒病例报告最早可见于19世纪的医学期刊[2]。樟脑毒性表现在对卵巢、睾丸、神经、肝脏、心脏、胎儿、孕妇的明显毒性,对肾脏泌尿系统的潜在毒性和较小遗传毒性。1990~2003年的AAPCC 数据表明仅在美国每年就有约10000例因樟脑导致的中毒[3]。 近年来,冰片与樟脑体内转化及相互关系研究课题引人关注,我们认为有必要了解樟脑药理毒理及安全性研究的进展,对近百年来的文献以及来自美国(AAPCC-TESS )的数据对樟脑的药理毒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深入研究冰片与樟脑的体内转化及相互关系提供参考。 1药理学研究 1.1兴奋与强心作用 樟脑皮下注射后能对抑制状态的呼吸中枢、血管运 动中枢及心肌有兴奋作用,由于呼吸增强,血循环量增加,气管内分泌物增多,从而促进异物的排除。樟脑吸收后有直接兴奋延脑中枢的作用,但对正常动物作用很弱。当中枢被抑制时,注射樟脑,可使呼吸增强,血压回升。樟脑在体内代谢过程中生成的氧化樟脑,有强心作用,可直接兴奋心肌,加强心肌的心缩力,保护心脏功能。研究樟脑对儿童机体心脏血管系统的影响,表明樟脑的强心作用主要表现在心脏机能活动好转、 心跳有力、脉搏充盈度增强和动脉压的调整方面。家兔心脏体外灌注实验表明,樟脑在低浓度是心脏强有力的兴奋药,但是在高浓度对心脏有抑制作用[17]。 大剂量应用樟脑是危险的。 樟脑制剂适用于伴循环障碍的急性热性病、急性心肌炎、心内膜炎、原发性心包炎[18]。 1.2消炎、镇痛、抗菌、止咳作用 樟脑涂于皮肤有温和的刺激及防腐作用。用力涂擦有发赤作用;轻涂则类似薄荷,有清凉感。樟脑具有散肿、活血作用。临床用含樟脑的清凉油治疗新生儿硬肿症, 樟脑酒治疗冻疮[19,20]。它还有轻度的局部麻醉作用[21,22] 。 临床上用樟脑擦剂有镇痛、止痒作用。樟脑的镇痛止痒 作用与其可以作用于TRPV1通道有关[23,24],Koplas [25]和 Bhave 等[26]认为樟脑与其他TRPV1受体激动剂作用相 ·综述·

浅谈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进展及趋势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817771367.html, 浅谈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进展及趋势 作者:代润松 来源:《新课程·中学》2017年第11期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生物技术药物为人类的疾病治疗与预防做出了卓 越的贡献,这也使世界各个国家高度重视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工作。为此,通过对国内外在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以此探讨生物技术药物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生物技术;药物;研究进展;发展趋势 一、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进展 (一)国外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进展 自20世纪80年代人工胰岛素诞生以来,生物技术药物的研发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各个国家纷纷大力开展生物技术药物的研发工作,仅在20世纪90年代中末期,美国的FDA机构就批准了三四十种生物技术药物,近些年来生物技术药物的批准种类逐年递增,在21世纪初期,所批准的药物就已高达将近80种。欧美等其他发达国家在生物技术的种类上也不断丰富。除此之外,国外还对以往生物技术药物的适应症进行了明确统计,这些生物技术药物主要包括用于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症、急性心肌炎治疗的重组血液因子,用于治疗糖尿病、生长素缺乏症、甲状腺病、低血糖的重组人激素,用于治疗贫血、皮肤病、神经性溃疡等症病的促红细胞生长因子,此外还有重组干扰素、白介素,治疗甲肝、乙肝病毒的疫苗、用于癌症治疗的单克隆抗体等。 (二)国内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进展 我国对生物技术药物研究予以了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在生物技术药物的研发成果主要包括IFN类型药物、GM-CSF药物、EPO药物、EGF药物及其衍生物、胰岛素、TNF药物、乙肝疫苗、胸苷激酶细胞制剂等诸多种类,在新型活性蛋白质突变体方面,我国相继研发出了肿瘤坏死因子突变体、神经营养因子突变体、人降钙素突变体、尿激酶突变体、重组水蛭突变体、人重组血红蛋白突变体。在融合蛋白的生物技术研发方面,我国研发出了TNF/1L-6融合蛋白、用于前列腺癌症治疗的TNF/PSP94融合蛋白、血小板单链抗体/尿激酶原融合蛋白、尿激酶/水蛭素12肽融合蛋白及用于帕金森治疗的酶氨酸转化酶/BDNF融合蛋白。在克隆天然活性物质基因药物研发方面,相继研发出鲨肝HSS、SCDI抑制因子、TGGIP抑制蛋白、SFP、AOP、蜂毒多肽等。随着生物技术药物种类的不断增长,现有的生物技术药物在主要分类上共包括单克隆抗体、激素、基因治疗剂、疫苗、细胞因子、反义药物及抗血栓因子等,特别是近些年来核酸基因药物的产品种类正在不断增加,正处于研发过程中的疫苗更高达九十几种,而处于临床试验中的反义药物种类也在不断上涨,相比于20世纪,我国在生物技术药物的研发种类上要超过以往三倍,并且仍在不断增长中。

利加隆(水飞蓟素片)

利加隆(水飞蓟素片) 【药品名称】 商品名称:利加隆 通用名称:水飞蓟素片 英文名称:Silymarin T ablets 【成份】 为菊科植物水飞蓟Silybum marianum (L) Geatn。干燥果实中提取的水飞蓟素。水飞蓟素为水飞蓟宾(Silibinin)、异构水飞蓟宾、水飞蓟丁(Silicristin)及水飞蓟宁(Silidianin)的混合物。 【适应症】 中毒性肝脏损害;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的支持治疗。 【用法用量】 严重患者:每日三次,一次二片,于饭前服用。维持剂量与中等程度肝病患者:每日三次,一次一片。或请遵医嘱。 【不良反应】 偶尔发现有轻度腹泻现象。 【禁忌】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不能替代对导致肝损伤(例如:酒精)因素的排除。对于出现黄疸的病例(皮肤浅黄或暗黄,眼巩膜黄染),应咨询医师。此药不适用于治疗急性中毒。 【特殊人群用药】

儿童注意事项: 无可靠参考文献。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尚无本品用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经验。因此,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 老人注意事项: 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药物相互作用】 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药理作用】 药理作用:已经证实在各种毒性肝损害病理模型中,水飞蓟素对以下物质具有抗毒作用:毒蕈素、α-鹅膏菌素(在鬼笔鹅膏真菌中发现毒性物质)、四氯化碳、半乳糖胺、硫代乙酰胺和肝病毒FV3。水飞蓟素的疗效归功于其具备数个作用点和作用机制:由于其自由基的捕获能力,水飞蓟素具有抗过氧化活性。脂类化合物过氧化的病理生理过程(造成细胞膜的损坏),被水飞蓟素阻断或预防,并且在已经遭受损伤的肝细胞内,水飞蓟素刺激蛋白质的合成并使磷类脂代谢正常化。水飞蓟素最大的作用是对肝细胞膜有稳定作用,它阻止溶解的细胞成分(例如各种转移酶)流失。水飞蓟素可限制某些肝毒性物质(如:α-鹅膏菌素)穿透进入细胞内部。蛋白质合成能力的增强是由于水飞蓟素刺激细胞核中RNA聚合酶Ⅰ的活性,因此导致肝细胞中核糖体RNA合成增加,同时导致结构和功能蛋白质(酶)的大量合成。水飞蓟素的作用是增强了肝细胞的修复能力和再生能力。毒理研究:水飞蓟素的特点为特别的低毒性,并可以按治疗剂量长期服用。急性毒性:大鼠和小鼠单剂量口服证明水飞蓟素无毒,LD50大于2000mg/kg。慢性毒性:分别让大鼠和狗按2500mg/kg及1200mg/kg的剂量连续口服12个月,实验结果及尸体解剖均未显示有任何毒性影响。生殖毒性:用大鼠和

β-葡聚糖研究进展

?-葡聚糖的研究进展 程彦伟李魁赵江 燕麦β-葡聚糖是一种存在于大燕麦皮中的天然非淀粉类水溶性植物糖,其基本结构是由D葡萄糖以β14,β1-3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线性多糖,这两种糖苷键的比例大致为7:3。 燕麦β-葡聚糖是一种水溶性膳食纤维,因其具有的黏性阻碍淀粉、蛋白质等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并可增殖消化道有益菌,所以可对人体具有一些极为有利的生理功能:具有显著的降血脂、降血糖及提高免疫能力,维持肠道微生态环境等。另外,它还能加快确定人群的免疫细胞。对细菌感染的反应并控制住细菌感染的位置,使感染面尽快恢复;作为化妆品的有效成分,可以提高皮肤抗过敏能力,激活免疫功能,延缓皮肤衰老。燕麦水溶性膳食纤维和燕麦葡聚糖,可有效降低餐后血糖浓度和胰岛素水平,降低胆固醇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燕麦纤维食品易被人体吸收,并且因含热量很低,既有利于减肥,又适合心脏病,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食疗的需要。 降低胆固醇 早在多年,科学家就发现bata一葡聚糖能够减少肠胃吸收脂肪酸的速率,降低人体胆固醇的合成.随着bata一葡聚糖研究的日趋成熟,学者们先后在动物及人体实验水平上进行了大量的实验,证实了bata一葡聚糖在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方面具有特 异的生理功能.科学家发现bata一葡聚糖对胆固醇的影响主要在于能显著降低血浆中 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I一TC),而对高密度脂蛋白(HDL)和甘油三醋(TG)没有明显影响仁。燕麦葡聚糖对高血脂人群有明显的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有关燕麦葡聚糖降低胆固醇的机理目前有四种假说: ①可结合胆汁酸,增加了胆汁酸的排泄,从而降低胆汁酸水平和血浆胆固醇浓度。 ②可被肠道中微生物发酵而产生短链脂肪酸,可抑制肝脏中胆固醇的合成。 ③可促进LDL一C分解。 ④可在消化道中形成高粘度环境,阻碍消化道对脂肪,胆固醇和胆汁酸的吸收。 降血糖 每天食用葡聚糖燕麦食品后,患者血糖水平可降低约50%,使用燕麦食品有显著降低血糖作用燕麦汗葡聚糖可通过降低血脂含量,改善血液流动性能,加快糖类成分在吸收利用过程中的转运速度和效率,同时对糖尿病所并发的肝肾组织病变有良好的修复作用,并且可有效降低肝糖原的分解,从而导致血糖降低。 增强免疫力 燕麦葡聚糖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燕麦p一葡聚糖可使小鼠淋巴细胞增值,增强小鼠 抵抗细菌侵袭的能力;可刺激小鼠腹膜巨噬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TNF一ALPHAhe)和白介素一1(In-terlukinIL一1)及巨噬细胞p338DI的释放,经灌胃或肠外注射燕麦葡聚糖,小鼠血清免疫球蛋白数量明显增加,说明燕麦葡聚糖具有提高小鼠免疫力的作用。 抗癌功能

生药学发展前沿

生药学发展前沿 姓名:努尔阿米那·阿不都哈力克班级:2016科研2班 学号:107602160109

生药学发展前沿 前言 一、我国生药学如何发展生药学产生于欧洲,传入日本,引入中国。生药学的产生与西方医学的环境及当时的科技水平是紧密联系的,所以一开始以西药的原料药为主进行研究;当传入日本后,由于日本早期从中国引入了大量的中医药,他们就将生药学与中药结合而取得了发展;生药学被我国引入后,很快就深深地扎根于我国中药学沃土之中,并不断发展壮大,成为颇具特色的世界药学领域的奇葩。[1] 二、生药学的发展特点和教学新要求生药学的产生发展经历3个阶段。①古代生药学时期(19世纪初以前);②近代生药学时期 (1815—1930);⑧现代生药学时期(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末)。近代生药学传人我国后,就紧密联系中医药理论体系,形成了一门技术和理论都相当完善且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应用学科。人类回归自然和现代生命科学的兴起,使我国生药学有着广阔的前景,并进入“自然生药学时期”[2]。 三、常用生药的研究进展在教学中的及时补充随着生药学科的发展,不少学者对品种确切、疗效稳定的常用生药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可喜的成果,特别对于化学成分的分离和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为研创具有自主产权的抗肿瘤、抗衰老等方面的新药奠定基础。如甘草及其地上部分中,除甘草皂苷外,黄酮类成分也是重要的有效成分,其对肿瘤、胃溃疡、肝损害、病原微生物以及对酶等方面的药理作用已得到证实“;姜黄属常用生药,主要成分为挥发油和姜黄素类,其姜黄素的抗肿瘤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远志主要成分是远志皂苷,但寡糖酯类成分是远志及远志科其他植物中存在的独特化学成分,可能成为抗老化和脑保护新药开发的先导化合物o;[3] 四、目前临床和中成药生产中使用的常用和少常用中药材1000余种,已有200种实现人工种植,大宗中药材如黄芪、红花、党参、三七等基本实现人工种植,但仍有多数品种完全或部分依靠野生资源,进行中药资源调查,仍是实现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研究内容,同时对中药资源的保护也有重要意义。对于中药资源,我国政府于上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先后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全国范围的系统调查,基本上了解了我国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常用中药材的蕴藏量和产量,为我国中药资源的规划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4]但从上次资源调查至今已过去近20年,这20年里我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同时资源也遭到过度的开发或严重的破坏,很多药用植物的生长地已被开发或生长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从而使这些药用植物绝迹或面临濒危,如肉苁蓉、重楼、剑叶龙血树等植物的野生资源就是在近20年濒临枯竭的,因此,再次进行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已迫在眉睫。中药资源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阐明药用资源的种类、分布、气候特点、生态环境、蕴藏量、产量和可持续开发量等,为药用植物的栽培、可持续利用和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在60年代和80年代进行的资源调查,基本上靠发动各地药材公司和教学、科研单位进行系统的实地调查和样方分析而

水飞蓟素生产工艺探讨

水飞蓟素生产工艺探讨 徐 勇 马成芳 张荣桂 (江苏东台市罗布麻厂,东台224243) 摘要 分析比较水飞蓟素的两种现行生产工艺——醇提法和乙酸乙酯提法的利弊,对乙酸乙酯提取工艺采用了分子筛技术提高和稳定溶剂质量,使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生产成本下降。 关键词 水飞蓟素;乙酸乙酯;分子筛 水飞蓟素(Silym arin )为菊科植物水飞蓟(紫花)Silybum m arianum (L .)Gaertn 的果实,经提取,精制而得到的淡黄色到棕黄色粉末,主要成份为水飞蓟宾Silyb in (二氢黄酮醇类与苯丙素衍生物缩合而成的黄酮木脂素)及其异构体。采用结晶法从水飞蓟素中获得水飞蓟宾,再半合成水飞蓟宾葡甲胺盐,具有保肝和降血脂等作用,且易被人体吸收。主要用于肝炎、肝硬化和中毒性肝损伤等症。近几年又扩展应用到保健和美容化妆品等领域。国际市场货紧、价扬、供不应求。为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出更好更多的产品造福于人类,提高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我们对水飞蓟素的生产工艺进行了探讨和改进。 1现行生产工艺及其存在问题 111醇提法工艺分析 11111醇提法工艺流程 : 11112工艺分析 由于水飞蓟素在乙醇中的溶解度比乙酸乙酯大,所以,醇提法提取速度较快,提取较完全;饼渣干燥度不够,对提取收率、产品质量影响不大,这是该工艺的主要优点。但醇提取物的杂质多,必须干燥后以乙醇乙酯重提取,才能达到质量要求。所以,此法与乙酸乙酯提法相比,存在工艺流程长,设备投资大,能耗高,生产周期长,成本高等多方面的问题。 43水飞蓟素生产工艺探讨

112乙酸乙酯提法工艺分析 11211乙酸乙酯提法工艺流程 : 11212工艺分析 该工艺流程短,投资省,能耗低,在控制好乙酸乙酯质量的前提下,产品质量、收率都比较理想。但产品质量收率对乙酸乙酯质量很敏感,随其质量波动幅度较大,这是该生产工艺的关键弱点。乙酸乙酯损耗是生产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生产过程中必须充分回收,反复使用。饼渣和系统中的水份也就不断进入乙酸乙酯中,引起逆反应,生成乙醇和乙酸,改变了溶剂极性和溶解性能,使产品质量、收率下降。在生产过程中解决这一问题的通常办法是将回收的乙酸乙酯定期精馏。这一措施虽能基本解决问题,但普通精馏难以使乙酸乙酯达到工业一级的技术指标,损耗也比较大。 21采用分子筛技术优化乙酸乙酯提取工艺 醇提法存在的弱点,我们认为一时难以克服,因而选定通过提高、稳定乙酸乙酯质量来完善优化乙酸乙酯提取工艺。 提高、稳定生产过程中乙酸乙酯质量,并尽量减少损耗。一是要尽量减少进入提取系统中的水份,这可以通过控制原料水份,采用干热空气回收残渣溶剂来解决;二是要及时除去进入乙酸乙酯中的水份,堵绝乙酸乙酯逆反应的条件。 我们通过多次实验,比较理想的方法是,在回流循环连续提取装置的冷凝器与渗漉柱之间加装分子筛柱,使回收冷凝的乙酸乙酯立即通过分子筛,去除水份和逆反应生成物,再进入渗漉柱。这种方法,只要能及时再生分子筛,能始终保证乙酸乙酯的质量指标达到工业一级以上,逆反应很少,因此而损耗的乙酸乙酯甚少。 分子筛吸附达饱和吸附值的80%时(通量大时应相应降低)需及时再生。再生方法:用压缩空气由上而下压出乙酸乙酯,以85—90℃的干热空气由下而上蒸出残留的乙酸乙酯(回收利用),再将干热空气逐渐升温到200℃,到出口温度达150℃以上。然后通入干冷空气,冷却至室温,备用。 3小结 我们取车间回收的乙酸乙酯,水份和游离酸都超过工业二级品的限制指标,先使其通过分子筛柱,然后按上述介绍的方法用玻璃仪器组装成回流循环提取的实验装置,共实验12个批号,每批之间间隔2—3天,有意将实验总时间延长到40多天。结果,试样质量和收率,前后相差甚微,无统计学意义,含量均在82%以上,收率达319%,乙酸乙酯消耗仅为水飞蓟饼的15%左右,比车间实际损耗少40%。 此法对提高稳定水飞蓟素的质量、收率,减少溶剂损耗效果明显,有应用到工业化生产上的可能,如能应用成功,可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我们正在做这方面的准备工作。 531996年第4期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红景天的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

2006年第12卷第4期2006.V01.12.No.4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hineseJournalofBasicMedicine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319 【综述】 红景天的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 滕静如1,熊佳鹏2,肖诚3,王昕4 (1.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理论研究所,4.针灸研究所,北京100700; 2.江西中医学院,南昌330006;3.中日友好医院临床研究所,北京100029) 关键词:红景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28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3250(2006)04.0319.02 药典记载红景天为景天科植物大花红景天的干燥根及根茎,其性甘、苦、平,益气活血、通脉平喘,用于气虚血瘀、胸痹心痛、中风偏瘫和倦怠气喘…。目前常用的景天科红景天属植物有:高山红景天(R.hodiolaSachalinensis.A.Bor)或大花红景天(R.hodiolacrenulataHOhba)。全世界共有90多种红景天属植物,我国有73种,主产区西藏有32种。主要有效成分有红景天甙、酪醇,此外含有淀粉、蛋白质和具有生物活性的多种微量元素。 红景天的现代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人们发现红景天具有与人参、刺五加类似的“适应原样”作用,而且不会出现人参的过度兴奋作用和刺五加的致便秘作用。前苏联研究发现,它具有“反压力”作用及刺激神经系统、降低忧郁症状、消除疲劳及预防高原反应等,对于改善病患因工作能力下降、睡眠障碍、食欲不振、躁动不安、高血压、头痛及疲惫等原因导致体力或精神不佳的状况有很好的效果。 1现代药理研究 1.1抗缺氧抗疲劳抗低温 陈亚东等心。发现,高山红景天可延长小鼠缺氧存活时间、转棒耐力时间和游泳持续时间,并明显提高耐寒能力。其作用机理可能为:加快血液循环,提高对低氧环境的适应性;提高机体的ATP含量,减少血乳酸形成,增加肌酸磷酸激酶含量和改善血清总蛋白含量;提高机体运动后NO、NO合成酶的活性,升高机体血氧饱和度,增强组织携氧能力;改善心肌功能,使机体运动肌群血液供应增加,从而使大量运动形成的疲劳得到改善‘31;加速肾上腺皮质激素从耗竭状态中恢复,因而有利于身体提高抗刺激反应的能力¨-。 1.2抗氧化衰老 文静等。51发现,红景天提取物可通过提高体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减少组织中羟自由基含量,达到对组织蛋白质和细胞膜的保护。金永日、姜文华等【6、刊还发现,红景天有促进纤维细胞生长增殖和降低细胞死亡率的作用,并能阻止肝细胞内脂褐素形成,抑制大白《朋j细胞过氧化脂质形成和增强血清SOD的活性,通过增强身体消除自由基的能力,阻止过氧化反应,从而增进细胞代谢与合成,促进细胞生长,提高细胞生命活力,达到抗衰老的作用。 1.3对心血管系统影响 1.3.1对动脉、血压及血液的影响张早华、储戟农等。8、91发现,红景天注射液可扩张冠脉血管,降低心脏后负荷,能在不明显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左心室压力的情况下,使心输出量和每搏输出量明显增加,心脏有效作功得到加强;并能显著增加冠状静脉窦血氧含量,降低心肌耗氧指数及心肌耗氧量,从而改善心肌的供血供氧,改善心脏血管的顺应性,从而对心血管系统起到调整和改善作用。另外,徐业芬等¨驯在研究红景天对血流变学及血生化影响时发现,它还可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红细胞数、血红蛋白肌糖原、肝糖原含量。 1.3.2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李剑等¨叫发现,红景天能通过改变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F1卜1及Tie一2的表达,达到促进血管新生、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而在它对心肌梗塞作用时储戟农¨21等发现,它能明显减轻心肌损伤程度,缩小心肌梗塞面积,减轻梗塞区重量,并能显著降低血清CK及MDA的含量,增加血清SOD活性,从而起到心肌保护的作用。 1.4对免疫系统影响 多种红景天对小鼠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都有增强作用。赵文等发现。13I,红景天能明显提高脾脏抗体生成细胞的数量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百分率及小鼠特异的抗体分泌细胞数;对迟发型超敏反应强度、异型小鼠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及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均有增强作用;但可降低白细胞介素2的活性,及辅助性T细胞百分率及辅助性T细胞/抑制性T细胞比值。 1.5抗辐射作用 姜义¨4J发现,红景天可对抗x线辐射、微波辐射对机体的影响,减少因x线辐射引起的脾细胞破坏以及外周血畸形红细胞、心脏和肝脏脂质过氧化  万方数据

透骨草化学成分和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_张永峰

中华中医药学刊 透骨草化学成分和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 张永峰,曾常茜,黄雯,高松 (大连大学医学院辽宁省生物有机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622) 摘要:透骨草在我国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分布广泛,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透骨草含有的化学成分复杂,并显示出不同的药理学活性。对透骨草的主要品种鉴别、化学成分及其药理学作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透骨草;化学成分;药理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R28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717(2010)09-1960-03 Research Advance about Che m i c al co m positi o n and Phar m acol o gi c al E ffects of Tougucao Z HANG Y ong-feng,ZENG Chang-q i an,HUANG W en,GAO Song (Dalian U nivers it y,B iol ogi c and O rgan i c Key Laboratory,Dalian116622,L iaon i ng,Ch i na) A bstrac t:Tougucao has r i ch resource,var i ous k i nds,w i de distr i buti on and a long m ed i c i na l h istory i n Chi na.Tou- gucao contained com plex che m ica l co m position and sho w ed d ifferent phar m acolog i ca l acti v ity.T his study rev ie w s variety i den tificati on,che m i ca l compositi ons and phar m aco l og ica l effects o f co mm on T ougo cao. K ey w ords:T ougucao;chem ical co m positi ons;pharmaco l og ical effects 收稿日期:2010-04-28 作者简介:张永峰(1981-),男,河北张家口人,硕士研究生,主要 从事肿瘤免疫学研究。 通讯作者:曾常茜(1964-),女,吉林吉林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 师,主要从事肿瘤免疫学研究。E-m ai:l zengchangq i an@ 163.co m。 透骨草为较常用中药,药源广而价低廉,但透骨草品种 复杂,名称使用混乱。据统计,在我国,作透骨草入药或有 透骨草称谓者,原植物涉及到19科44种之多,使用地区较 为广泛的有16科22种,但功效不尽相同[1]。现就透骨草 品种鉴别、化学成分以及药理学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透骨草的品种鉴别 透骨草品种繁多,在诸多的品种中,珍珠透骨草、凤仙 透骨草、羊角透骨草、东北透骨草、小透骨草和透骨草等使 用最为广泛。 1.1珍珠透骨草珍珠透骨草来源于大戟科植物地构叶 Sp eransk iat uberculata(Bunge)B aill的干燥全草。夏秋季果实 近成熟时采收。主要性状为:茎多分枝,圆柱形或微有棱,长 10~30c m。直径0.1~0.4c m,基部有时连有部分根茎,表面浅 绿或灰绿色,近基部淡紫色,被灰白色柔毛,叶互生,具叶痕,质 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叶多卷曲而皱缩或破碎,呈灰绿色, 两面均被白色细柔毛,下表面近叶脉处较明显。有时可见总状 花序或果序,花形小,蒴果三角状扁圆形。气微,味淡而微苦。 主要产于山东、河南、吉林、山西等地[2]。 1.2凤仙透骨草凤仙透骨草来源于凤仙花科植物凤仙 花Impa tien sbalsa m i ne L.的干燥茎。夏季割取,除去叶、花 和果,晒干。主要性状为:干燥茎呈干瘪皱缩的长圆柱形, 具有明显的纵沟,长30~60c m,有分枝,直径3~8mm,下端 直径可达2cm。表面黄棕色至淡棕色,节部膨大,可见互生 叶痕。质轻而脆,易折断,断面可见白色髓或中空。气味 淡,微酸,温,有小毒。全国各地均有栽培[3]。 1.3羊角透骨草羊角透骨草来源于紫葳科植物角蒿 Incarvi l lea siens is L a m的干燥全草。主要性状为:茎扁圆 拄形,具分枝,全长10~95c m,直径2~7mm,下部直径可达 10mm。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具纵向细棱线,无毛。质轻 而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毛刺状,髓白色。单叶互生,细 裂,深绿色,多破碎。茎上端有时具总状排列的果实,呈羊 角状,长4~10c m,直径4~6mm。种子多数,扁平,具膜质 翅。气无,味淡而微苦。主产于我国山东、黑龙江、吉林、辽 宁等地[3]。 1.4东北透骨草东北透骨草来源于豆科植物山野豌豆 Vicia a moena F i sch的干燥全草。主要性状为:干燥茎呈四 棱形,质脆易折断。叶为双数羽状复叶,多卷曲皱缩,叶轴 先端有卷须。残留小花呈蓝色或紫色,偶有荚果,呈棕色或 深棕色,内含黑色种子。气微,味淡。主产于我国东北、内 蒙古、甘肃、青海、山西、陕西等地[4]。 1.5小透骨草小透骨草来源于杜鹃花科植物滇白珠 Cau ltheriayunanensis(F ranch)R ehd的干燥枝叶。主要性状 为:茎枝长约3~5cm,直径3~5mm,表面棕色或棕红色,具 纵纹。全株有强烈的香气,枝条细长,左右曲折,带红色或 红绿色。叶多数脱落。总状花序腋生,花白绿色,果球形,5 裂,包于肉质黑色宿存的花萼内,似浆果状。种子多数,细 19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