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洲坝_上海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简介_1_

葛洲坝_上海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简介_1_
葛洲坝_上海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简介_1_

?技术讲座?

葛洲坝—上海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简介(1)

上海超高压输变电公司(201402) 吴元熙

编者按 葛洲坝至上海±500kV直流输电系统运行已近10年,为满足广大读者全面了解该工程全貌的愿望,本刊请作者就直流输电的特点、工程概况、基本原理、换流站主要设备、控制调节和保护等内容作较全面的介绍,从本期起以《技术讲座》的形式分5~6期刊出。正在建设中的“三峡”工程将大量采用直流输电的形式,促成大区间的联网,相信本系列讲座的刊出,将有助于普及直流输电的知识。

直流输电常用于跨海峡输电、电缆向市中心供电、非周期联网和远距离大容量输电。其中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是直流输电的一个重要方面,约占世界已投入运行的直流输电工程的70%。葛洲坝—上海直流输电工程就属于这一类型。

1 直流输电的特点

1.1 优点

1)线路造价低

对于架空线路,常见三相交流输电线路需3根导线,而单极直流输电线路只需2根导线,当用大地或海水作回路时,仅需一根导线。因此,架空线的杆塔载荷小,线路所需走廊也较窄。在输送相同功率的条件下,直流输电可节省大量有色金属、钢材、绝缘子等材料。如果输电线路建设费用相等,则直流输电输送的功率通常可为交流输送功率的1.5倍。同时直流输电设备无集肤效应,导线截面得到充分利用,导线的功率损耗也比交流输电为小。

对同一电压等级,直流电缆比交流电缆的造价要低得多。油浸纸绝缘电缆的直流允许工作电压约为交流允许工作电压的3倍。因此,直流电缆输电的投资要比交流输电省得多。

2)适宜远距离输电

高压交流电缆线路单位长度的电容电流很大,为避免电缆的芯线过热,电缆输送交流容量总是远低于自然功率,这又使电缆线路末端或中间部分因电容效应而使电压升高,需要在电缆线路中安装并联电抗器补偿,以确保正常运行。采用直流输电就无此弊病。

3)输电距离不受电力系统同步运行稳定要求的限制

在交流电力系统中的所有发电机都要保持同步运行,如果输送功率过大或输电距离过长,线路两端的功角差过大,就不能保证系统运行的可靠性。而直流输电,由于不存在电抗,也就不存在系统稳定问题,因此,直流输电就不受距离的限制,两端连接的交流系统不需要同步运行,可按各自的电压、频率、相角运行,与对侧无关。

4)限制短路电流

用交流线路互联的电力系统,短路电流随系统容量的增加而会增大,可能会超出部分原有断路器的遮断容量。而用直流线路连接的两个交流系统,直流系统的“定电流控制”将快速地把短路电流限制在额定电流值之内,即使在暂态过程中也不超过2倍额定值。

5)交直流输电线路并列运行可提高交流输电系统的稳定性

在直流输电系统和交流输电系统的一端,或者两端都连接在一起并联的情况下,当交流输电线因扰动引起输送功率变化时,可迅速地调节直流输电的功率,以抵消交流输电系统因扰动引起的功率变化量。特别在事故情况下,能方便而快速调整功率甚至实现潮流翻转,对另

47

1996年第7期华东电力

一端事故系统进行紧急支援,从而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6)接线方式灵活,提高了运行可靠性

直流输电接线方式有双极、单极大地回线、单极双线并联大地回线和单极金属回线4种,可按需要选择。一般,正常运行采用双极方式,一根导线是正极,另一根是负极,中性点接地,当一根导线或一极设备发生故障时,另一极的另一根导线能以大地作回路,继续输送一半功率或全部功率;如果设备绝缘薄弱或线路沿线某段大雾,还可降压运行,从而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

7)可以于分阶段建设,分期投资

可以先建造一个极,然后再增资建造另一个极。换流器也可以采取逐步增多串联(或并联)换流器个数的方法,提高直流输电系统的额定电压(或电流),增加输送功率,有利于提早收回投资。

1.2 缺点

1)换流装置价格昂贵,结构复杂

换流装置都由许多高电压、大电流可控硅元件串联组成一个桥阀,并附带有均压电阻器、电容器、电抗器、冷却装置以及电子触发板等组成,约占总投资1/3。

2)消耗无功功率

换流器在运行时,需要消耗较大的无功功率。一般情况下,整流器和逆变器所需无功功率分别为有功功率的30%~50%和40%~60%。

83)产生谐波

换流器运行中,会在交流侧和直流侧产生谐波电压和谐波电流,使电容器和发电机过热;使换流器本身的控制不稳定;对通信系统产生干扰。

4)缺乏直流开关

由于直流输电电流不像交流电流有过零点,故较难熄弧。一般是通过闭锁换流器的控制脉冲,使电流降到零,起到部分开关功能的作用。因此在多端供电时,不如交流方便。

5)控制装置复杂

虽然直流输电系统能方便而迅速地调节与控制功率、电流、电压、频率、无功功率,但控制装置复杂,通常需采取双重化措施,以保证可靠运行。

1.3 直流输电适用场合

根据直流输电的特点,直流输电主要适用于:

1)远距离大功率输电;

2)海底电缆隔海输电;

3)出线走廊拥挤地区,可用电缆代替高压架空线,向用电密度高的城市供电;

4)两大系统互联或不同频率的两电网连接;

2 葛上直流输电概况

葛洲坝至上海直流输电工程是典型的双极两线一地制的直流输电系统,其原理结线如附图所示。系统由送端交流系统、整流站、直流输电线路、逆变站、受端交流系统以及控制保护系统所组成。葛上直流系统换流站的全套设备是从瑞士、德国BBC-SIEM ENS公司引进。工程分两期建设,第一期±500kV双极线路以及两端换流站一极和相应配套工程于1989年9月17日联网送电。另一极和双极于1990年8月20日建成投运。

附图 葛洲坝至上海直流输电系统原理结线

2.1 送端与受端交流系统

送端交流系统属华中电网,受端交流系统属华东电网,华东电网是我国最大的电网,华中电网拥有葛洲坝大型水电站。

2.2 换流站

逆变站和整流站统称为换流站,通过控制

48

华东电力1996年第7期

用声学高温计测量烟气流量

一种称为声学高温计的新技术广泛应用于

电站锅炉、废料炉以及化学回收炉的炉膛烟温

的测量。根据这一技术,一种测量容积流量的系

统已研制出来。该系统与标准的超声波系统极

为相似。

这种测量系统中产生的声波位于音频中段

(小于10Hz),远低于高频超声波段。与利用超

声波相比较,本系统有下述优点:

1)传输信号衰减小;

2)由于在高频(短波长)下发生放电效应,

超声波传感器须制成尖锐状才能发挥作用。而

在低频范围内不发生放电现象,因此声学系统

不必将传感器做成尖锐状。

3)声学系统以简单压缩空气的冲击作为

其声源,低频声波是由一空气阀门的瞬间开闭

产生的,较超声波源简单得多。

1 系统操作

这种声学系统依据声学原理精确设计,由

一对热电偶与皮托管组成(参见图1、图2)。空

气冲击发出的声波被发送器与接收器探头接收

(图3),随后采用特殊脉冲响应等信号处理方

法,测量空气发射而发生的随机噪音传递时间。

每个探头内均装有热电偶,这样不仅增强了测量传递时间的可靠性,还可以测量烟气温1 声学高温计,位于Sierra Pacific'Vamly 电厂1号机组烟囱382及400英尺高度

调节系统,使换流站呈整流,或呈逆变运行。

葛洲坝换流站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境内葛洲坝水电站附近的宋家坝。南桥换流站位于上海南郊奉贤县境内邬桥乡,是淮沪、徐沪500kV 交流、500kV葛沪直流输变电工程的汇接点。集直流换流站和交流变电站于一处,直流双极容量为1200M W,直流电流1200A,直流电压±500kV,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枢纽变电站。通常情况下,功率从葛洲坝送上海,此时葛洲坝为整流站,上海是逆变站;冬季枯水期时,功率则从上海送往葛洲坝。事故情况下,功率潮流可翻转,实行紧急支援。

换流站主要设备有换流变压器,可控硅换流器,平波电抗器、交、直流滤波器及无功补偿设备,控制保护,辅助系统等装置。

2.3 直流输电线路

葛洲坝至上海输电线全长1045.7km,为双极直流输电线,正极线与负极线同杆架设。杆塔为铁塔,计有10种类型,全线有3185基铁塔。位于安庆长江大跨越的铁塔最高为182m,档距最大为1965m,导线选用4×300m2的4分裂钢芯钻铝绞线。绝缘子是从NGK引进的直流绝缘子。(待续)

49

1996年第7期华东电力

我国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我国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市) 【摘要】直流输电是目前世界上电力大国解决高电压、大容量、远距离送电和电网互联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主要介绍了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特点,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在我国发展的必要性以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特高压直流输电,特点,问题,必要性,发展前景 0.引言 特高压电网是指由特高压骨干网架、超高压、高压输电网、配电网及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共同构成的分层、分区,结构清晰的大电网。其中,国家电网特高压骨干网架是指由1000kV级交流输电网和±600kV级以上直流输电系统构成的电网。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起源于20 世纪60 年代,瑞典Chalmers 大学1966 年开始研究±750kV 导线。1966 年后前苏联、巴西等国家也先后开展了特高压直流输电研究工作,20 世纪80 年代曾一度形成了特高压输电技术的研究热潮。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和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均在80 年代末得出结论:根据已有技术和运行经验,±800kV 是合适的直流输电电压等级,2002 年Cigre又重申了这一观点。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中国用电需求不断增加,中国的自然条件以及能源和负荷中心的分布特点使得超远距离、超大容量的电力传输成为必然,为减少输电线路的损耗和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需要一种经济高效的输电方式。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恰好迎合了这一要求。 1.特高压直流输电的技术特点 1.1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特高压直流输电的系统组成形式与超高压直流输电相同,但单桥个数、输送容量、电气一次设备的容量及绝缘水平等相差很大。换流站主接线的典型方式为每极2组12脉动换流单元串联,也可用每极2组12脉动换流单元并联。特高压直流输电采用对称双极结构,即每12脉动换流器的额定电压均为400kV,这样的接线方式使运行灵活性可靠性大为提高。特高压直流输电的运行方式有:双极运行方式、双极混合电压运行方式、单击运行方式和单极半压运行方式等。换流阀采用二重阀,空气绝缘,水冷却;控制角为整流器触发角15°;逆变器熄弧角17°。换流变压器形式为单相双绕组,油浸式;短路阻抗16%-18%;有载调压开关共29档,每档1.25%。换流站平面布置为高、低压阀厅及其换流变压器采用面对面布置方式,高压阀厅布置在两侧,低压阀厅布置在中间。 1.2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主要特点 (1)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间不落点,可点对点、大功率、远距离直接将电力送往负荷中心。在送受关系明确的情况下,采用特高压直流输电,实现交直流并联输电或非同步联网,电网结构比较松散、清晰。 (2)特高压直流输电可以减少或避免大量过网潮流,按照送受两端运行方式变化而改变潮流。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潮流方向和大小均能方便地进行控制。 (3)特高压直流输电的电压高、输送容量大、线路走廊窄,适合大功率、远距离输电。 (4)在交直流并联输电的情况下,利用直流有功功率调制,可以有效抑制与其并列的交流线路的功率振荡,包括区域性低频振荡,明显提高交流的暂态、动态稳定性能。 (5)大功率直流输电,当发生直流系统闭锁时,两端交流系统将承受大的功率冲击。 1.3 与超高压直流输电比较 和±600千伏级及600千伏以下超高压

特高压输电工程简介

特高压输电工程简介 ABSTRACT: Trans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with ultra-high voltage has been very popular these days, but most people in the society do not know much about it. In this essay, we will have a short cover about ultra-high voltage technology and focus on the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 of ultra-high voltage for China to develop this technology, some difficulties in this process, and finally some sample projects in destruction. KEY WORDS:ultra-high voltage, electrical power 摘要:特高压输电,作为近年来国家重点发展的示范项目,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社会中的绝大部分群体对这一新兴概念并不十分了解,本文对我国特高压输电工程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和讨论,重点介绍我国现阶段特高压输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期间面临的一些反对意见和应对措施、我国现阶段对特高压工程的研究进展情况,以及目前已建成的或在建的特高压示范工程规划。 关键词:特高压,电力系统 目前我国常用的电压等级有:220V、380V、6kV、10kV、35kV、110kV、220kV、330kV、500kV。交流220kV及以下的称为高压(HV),330kV到750kV为超高压(EHV),交流1000kV及以上为特高压(UHV),通常把1000KV到1150kV这一级电压称为百万伏级特高压。对于直流输电,±600kV及以下的为高压直流(HVDC),±600kV以上为特高压直流(UHVDC)。 对于我国发展特高压输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电力快速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30 年以来,我国用电总量快速增长。1978 年,全社会用电量为2498 亿千瓦时,到2007 年达到32565 亿千瓦时,是1978 年的13 倍,年均增长9.45%。改革开放之初,我国逐步扭转了单纯发展重化工业的思路,轻工业得以快速发展,用电增速呈现先降后升的态势,“六五”、“七五”期间年均增长分别达到6.52%、8.62%,其间,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带动下,我国用电增速曾连续6 年(1982~1987 年)逐年上升,是改革开放以来最长的增速上升周期。1990 年以来,在小平南巡讲话带动下,我国经济掀起了新的一轮发展高潮。“八五”期间,全社会用电增长明显加快,年均增长10.05%。“九五”期间,受经济结构调整和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用电增速明显放缓,年均增长6.44%,尤其是1998 年,增速仅为2.8%,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水平。进入“十五”以来,受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和扩大内需政策拉动,我国经济驶入快速增长轨道,经济结构出现重型化,用电需求持续高速增长,年均增长12.96%,尤其是2003 年、2004 年达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用电增长高峰,增速分别为15.3%和15.46%。“十一五”前两年,我国用电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增速均高于14%。 由此可以看出,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推动和发展,我国用电量逐年增加,在工业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带动下,预计我国到2020 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6.5~7.5 万亿千瓦时,年均增速将达到5.5%~6.6%;人均用电量达到4500~5200千瓦时,相当于日本上世纪80 年代的水平。所以,要求现有的电力系统增大发电容量,满足用电需求。 (2)我国资源和电力负荷分布不均衡 受经济增长,尤其是工业生产增长的强劲拉动,我国电力需求实现高速增长,但是,我国用电增长地区分布不均。总体来看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用电强劲增长,西部地区高耗能产业分布较多的省区用电增长幅度也较大,中部地区增长较慢,我国电力系统的负荷也呈现出结构性变化。但是,我国的资源分布却呈现出相反的情况,水能、煤炭等电力资源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远离东部的集中用电区域,这同

换流站与变电站,为何采用高压直流输电

换流站与变电站,为何采用高压直流输电 1.总论 电厂的任务是发电,电厂要能正常发电就需要使用和维护设备,使用和维护设备就是电厂的主要工作内容。 变电站是将电厂发出的电能通过电力设备进行各种变换,然后输送出去。其主要工作任务是: 1、使用和维护电力设备,使之保证长期连续对外供电。 2、监控电力设备运行情况,作好各项监控记录,以便将来作为技术或故障 分析的原始资料。 3、有些变电站还具有监控线路运行状况的功能。 2.换流站 高压直流输电的一种特殊方式,将高压直流输电的整流站和逆变站合并在一个换流站内,在同一处完成将交流变直流,再由直流变交流的换流过程,其整流和逆变的结构、交流侧的设施与高压直流输电完全一样,具有常规高压直流输电的最基本的优点,可实现异步联网,较好地实现不同交流电压的电网互联,将2个交流同步电网隔离,能有效地隔断各互联的交流同步网间的相互影响,限制短路电流,且联络线功率控制简单,调度管理方便。与常规直流输电比较,其优点更突出: 1、没有直流线路,直流侧损耗小; 2、直流侧可选择低压大电流运行方式,以降低换流变压器、换流阀等有关 设备的绝缘水平,降低造价; 3、直流侧谐波可全部控制在阀厅内,不会产生对通信设备的干扰; 4、换流站不需要接地极,无需直流滤波器、直流避雷器、直流开关场、直 流载波等直流设备,因而比常规的高压直流输电节省投资。

换流站是直流输电工程中直流和交流进行相互能量转换的系统,除有交流场等与交流变电站相同的设备外,直流换流站还有以下特有设备:换流器、换流变压器、交直流滤波器和无功补偿设备、平波电抗器。 换流器主要功能是进行交直流转换,从最初的汞弧阀发展到现在的电控和光控晶闸管阀,换流器单位容量在不断增大。 换流变压器是直流换流站交直流转换的关键设备,其网侧与交流场相联,阀侧和换流器相联,因此其阀侧绕组需承受交流和直流复合应力。由于换流变压器运行与换流器的换向所造成的非线性密切相关,在漏抗、绝缘、谐波、直流偏磁、有载调压和试验方面与普通电力变压器有着不同的特点。交直流滤波器为换流器运行时产生的特征谐波提供入地通道。换流器运行中产生大量的谐波,消耗换流容量40%~60%的无功。交流滤波器在滤波的同时还提供无功功率。当交流滤波器提供的无功不够时,还需要采用专门的无功补偿设备。 平波电抗器能防止直流侧雷电和陡波进入阀厅,从而使换流阀免于遭受这些过电压的应力;能平滑直流电流中的纹波。另外,在直流短路时,平波电抗器还可通过限制电流快速变化来降低换向失败概率。 3.变电站 3.1简介 改变电压的场所。为了把发电厂发出来的电能输送到较远的地方,必须把电压升高,变为高压电,到用户附近再按需要把电压降低。这种升降电压的工作靠变电站来完成。变电站的主要设备是开关和变压器。按规模大小不同,称为变电所、配电室等。 3.2组成

高压直流输电与特高压交流输电的优缺点比较

高压直流输电与特高压交流输电的优缺点比较 从经济方面考虑,直流输电有如下优点: (1) 线路造价低。对于架空输电线,交流用三根导线,而直流一般用两根采用大地或海水作回路时只要一根,能节省大量的线路建设费用。对于电缆,由于绝缘介质的直流强度远高于交流强度,如通常的油浸纸电缆,直流的允许工作电压约为交流的3倍,直流电缆的投资少得多。 (2) 年电能损失小。直流架空输电线只用两根,导线电阻损耗比交流输电小;没有感抗和容抗的无功损耗;没有集肤效应,导线的截面利用充分。另外,直流架空线路的“空间电荷效应”使其电晕损耗和无线电干扰都比交流线路小。 所以,直流架空输电线路在线路建设初投资和年运行费用上均较交流经济。 直流输电在技术方面有如下优点: (1) 不存在系统稳定问题,可实现电网的非同期互联,而交流电力系统中所有的同步发电机都保持同步运行。直流输电的输送容量和距离不受同步运行稳定性的限制,还可连接两个不同频率的系统,实现非同期联网,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2) 限制短路电流。如用交流输电线连接两个交流系统,短路容量增大,甚至需要更换断路器或增设限流装置。然而用直流输电线路连接两个交流系统,直流系统的“定电流控制”将快速把短路电流限制在额定功率附近,短路容量不因互联而增大。 (3) 调节快速,运行可靠。直流输电通过可控硅换流器能快速调整有功功率,实现“潮流翻转”(功率流动方向的改变),在正常时能保证稳定输出,在事故情况下,可实现健全系统对故障系统的紧急支援,也能实现振荡阻尼和次同步振荡的抑制。在交直流线路并列运行时,如果交流线路发生短路,可短暂增大直流输送功率以减少发电机转子加速,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4) 没有电容充电电流。直流线路稳态时无电容电流,沿线电压分布平稳,无空、轻载时交流长线受端及中部发生电压异常升高的现象,也不需要并联电抗补偿。 (5) 节省线路走廊。按同电压500 kV考虑,一条直流输电线路的走廊~40 m,一条交流线路走廊~50 m,而前者输送容量约为后者2倍,即直流传输效率约为交流2倍。 下列因素限制了直流输电的应用范围: (1) 换流装置较昂贵。这是限制直流输电应用的最主要原因。在输送相同容量时,直流线路单位长度的造价比交流低;而直流输电两端换流设备造价比交流变电站贵很多。这就引起了所谓的“等价距离”问题。 (2) 消耗无功功率多。一般每端换流站消耗无功功率约为输送功率的40%~60%,需要无功补偿。 (3) 产生谐波影响。换流器在交流和直流侧都产生谐波电压和谐波电流,使电容器和发电机过热、换流器的控制不稳定,对通信系统产生干扰。 (4) 缺乏直流开关。直流无波形过零点,灭弧比较困难。目前把换流器的控制脉冲信号闭锁,能起到部分开关功能的作用,但在多端供电式,就不能单独切断事故线路,而要切断整个线路。 (5) 不能用变压器来改变电压等级。 直流输电主要用于长距离大容量输电、交流系统之间异步互联和海底电缆送电等。与直流输电比较,现有的交流500 kV输电(经济输送容量为1 000 kW、输送距离为300~500 km)已不能满足需要,只有提高电压等级,采用特高压输电方式,才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葛洲坝发电厂生产实习报告.

葛洲坝水力发电厂 生产实习报告 姓名:***** 学号:*******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一、实习名称:葛洲坝水力发电厂生产实习 二、实习时间地点:2011年10月24日~30日,中国湖北宜昌市 三、实习单位:葛洲坝水力发电厂 四、实习目的意义: 实习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单位实习,让学生向单位技术人员及工人学习单位管理知识,了解一般的操作过程,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专业知识,了解并熟悉本专业的现代化技术和组织现场管理方法。为毕业后参加实际工作打好基础。实习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另一方面检验书本上理论的正确性,使学生对知识能够融会贯通。同时,开拓视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达到锻炼能力的目的。本次实习,我们选择了位于“水电城”——宜昌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实习日期为2010年10月24日~10月30日,实习主要包括参观、听讲座、答辩等形式。 五、实习内容: 10月14日下午,我们登上了去宜昌实习的旅途,老式的绿皮列车载着青春的我们,旅途的奔波与艰苦没有怎么影响到我们快乐的心情,当然不是完全为了去玩,实习就真的要去学点东西,大家都在心里暗暗地捏了把劲,原来学的东西都是书本上的东

西,这次能有这么好的机会,一定要学到实际的东西。很多同学都是在城市中长大的,一路都在感叹如水墨画般的祖国山河,树木青葱,山水秀丽,空气那么新鲜,就连天空都显得那么高阔。 终于来到江滨城市--宜昌。然后我们被安排到在葛洲坝附近的一个饭店, --梦圆大酒店住下。 刚到的那天,晚上就开始上课了,虽然大家刚下火车都非常的疲惫,本来还在抱怨不让大家好好休息,但是杨思源工程师精彩的一课就像是一剂兴奋剂给大家注入了活力,大家听得津津有味,自从大学之后这样的景象已经很少见了,杨老师上课诙谐幽默,时而引经据典,有时也把葛洲坝里一些不好的现象拿出来抨击,讽刺,但对我们一直和蔼可亲,虽然很大嗓门,但是却对我们很亲切,像尊敬的长辈一般。杨老师给我们上了重要的一课,不论是专业上的还是人生上的,成为我们值得用一生去珍藏的宝藏。 本次实习是较为正式的专业生产实习,与大学期间的金工实习、电工实习、认识实习同属实验教学环节,但其正式性及与社会和生产的紧密结合使其成为大学期间最重要的实习环节,也是本科教育重要的一课,是对课堂学习的重要补充和拓展。本次实习的具体要求为: (1全面了解水电厂的电能生产过程,主要设备及系统。 (2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加深对电力工业在国民经济中重要作用及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 (4学习工人师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优秀品质,学习他们精湛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本次实习,我们需要远离长期生活的城市,到达一个没有去过而又举世闻名的地方——宜昌,那里有着长江流域最为宏大的两座水利枢纽工程,有着秀丽的风景和勤劳的人民,有着浓浓的“电”的气息,作为电气学子,对这次难得的实习和外出亲临生产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研究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17-07-04T11:23:41.107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7期作者:杨帅 [导读]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特高压直流输电原理,接着分析了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特点,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优点、交直流特高压技术的应用,未来需要解决的难点等。通过分析能够看出,当前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河北省石家庄 050000)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特高压直流输电原理,接着分析了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特点,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优点、交直流特高压技术的应用,未来需要解决的难点等。通过分析能够看出,当前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特高压;直流输电;应用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电力工业呈现加速发展态势,近几年发展更加迅猛。按照在建规模和合理开工计划,全国装机容量 2010 年达到 9.5 亿千瓦,2020 年达到 14.7 亿千瓦;用电量 2010 年达到 4.5 万亿千瓦时,2020 年达到 7.4 万亿千瓦时。电力需求和电源建设空间巨大,电网面临持续增加输送能力的艰巨任务。同时我国资源分布不均匀,全国四分之三的可开发水资源在西南地区,三分之二的煤炭资源分布在西北地区,而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集中了三分之二的用电负荷。大容量、远距离输电成为我国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 同时,特高压输电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特高压输电线路可减少铁塔用材三分之一,节约导线二分之一,节省包括变电所在内的电网造价约 10%-15%。特高压线路输电走廊仅为同等输送能力的 500k V 线路所需走廊的四分之一,这对人口稠密、土地宝贵或走廊困难的国家和地区带来重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1特高压直流输电原理 高压直流输电的电压等级概念与交流输电不一样。对于交流输电来说,一般将 220k V 及以下的电压等级称为高压,330 ~ 750k V 的称为超高压 ,1000k V 及以上的称为特高压。直流输电把 ±500k V 和 ±660k V 称为超高压;±800k V 及以上电压等级称为特高压。 直流输电工程是以直流电的方式实现电能传输的工程。直流电必须经过换流(整流和逆变)实现直流电变交流电,然后与交流系统连接。 两端直流输电系统可分为单极系统(正极和负极)、双极系统(正、负两极)和背靠背直流系统(无直流输电系统)三种类型。 2特高压直流输电优点 我国目前发展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包括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和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一般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用于近距离的组网和电力输送,直流输电技术用来进行远距离、大规模的电力输送,两者在以后的电网发展中都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对其中的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进行简要分析,其优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在直流输电的每极导线的绝缘水平和截面积与交流输电线路的每相导线相同的情况下,输电容量相同时直流输电所需的线路走廊只需交流输电所需线路走廊的2/3,在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的今天,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可以节省线路走廊的优点显得更加突出。 在输送功率相同的情况下,直流输电的线路损耗只有交流输电的2/3,长久以往可以节约大量的能源;同时直流输电可以以大地为回路,只需要一根导线,而交流输电需要3根导线,在输电线路建设方面特高压直流输电电缆的投资要低很多。 交流输电网络互联时需要考虑两个电网之间的周期和相位,而直流输电不存在系统稳定性问题,相比交流输电网络,能简单有效地解决电网之间的联结问题。 长距离输电时,采用直流输电比交流输电更容易实现,如800kv的特高压直流输电距离最远可达2500km。 3特高压直流技术存在的不足 (1)直流输电换流站比交流变电所结构复杂、造价高、运行费用高,换流站造价比同等规模交流变电所要高出数倍。(2)为降低换流器运行时在交流侧和直流侧产生的一系列谐波,需在两侧需分别装设交流滤波器和直流滤波器,使得换电站的占地面积、造价和运行费用均大幅度提高。(3)直流断路器没有电流过零点可利用,灭弧问题难以解决。(4)由于直流电的静电吸附作用,使直流输电线路和换电站设备的污秽问题比交流输电严重,给外绝缘问题带来困难。 4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分析 4.1拓扑结构 在近些年来,特高压直流输电的拓扑结构主要有多端直流和公用接地极两种,其中,多端直流是通过连接多个换流站来共同组成直流系统,在电压源换流器发展背景下,出现了混合型多端直流和极联式多端直流,前者是将合理分配同一极换流器组的位置,电源端与用户端都是分散分布。公用接地极是通过几个工程公用接地极的方式,来降低工程整体造价成本,提升接地极利用水平,提高工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但也存在接地电流容易过大、检修较为复杂等不足。 4.2换流技术 在特高压直流输电的换流技术方面,主要有电容换相直流输电技术和柔性直流输电技术两种,其中,电容换相直流输电技术是通过将换相电容器串接到直流换流器与换流变压器中,利用串联电容来对换流器无功消耗进行补偿,减少换流站的向设备,能够有效降低换相失

葛洲坝、三峡水电站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 实习内容:认识实习 教学实习 实习形式:集中 学生姓名: 学号: 50010 专业班级: 实习单位:葛洲坝、三峡水电站 实习时间: 葛洲坝三峡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 对于实习,对于大三的我们还是有点陌生。但是本学期,学院把实习安排在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实习是大学里必不可少的一课,它提供一个机会给我们,让我们去校验自己的知识是否正确,是否离

实际太远,是否真正能派上用场,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去得知自己的知识是否足够。通过简单的实习,让学生向技术人员学习相应的单位管理知识和实际操作过程,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的专业知识,了解并熟悉本专业的现代化技术和组织现场管理方法。为毕业后参加实际工作打好基础。针对本专业培养专业人才,让学生们认识到自己的专业前景,具有积极的作用。 实习内容 第一部分专题报告总结 9月12日下午、13日上午:入厂安全教育、厂纪教育,葛洲坝、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总体概况介绍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由船闸、电站厂房、泄水闸、冲沙闸及挡水建筑物组成。船闸为单级船闸,一、二号两座船闸闸室有效长度为280米,净宽34米,一次可通过载重为1.2万至1.6万吨的船队。每次过闸时间约50至57分钟,其中充水或泄水约8至12分钟。三号船闸闸室的有效长度为120米,净宽为18米,可通过3000吨以下的客货轮。每次过闸时间约40分钟,其中充水或泄水约5至8分钟。上、下闸首工作门均采用人字门,其中一、二号船闸下闸首人字门每扇宽9.7米、高34米、厚27米,质量约600吨。为解决过船与坝顶过车的矛盾,在二号和三号船闸桥墩段建有铁路、公路、活动提升桥,大江船闸下闸首建有公路桥。 两座电站共装有21台水轮发电机组,其中:大江电站装机14台、

高压直流输电—概况

第1章导论 1.1高压直流输电概况 1.1.1 交流输电还是直流输电? 关于电能的输送方式,是采用直流输电还是交流输电,在历史上曾引起过很大的争论。美国发明家爱迪生、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都极力主张采用直流输电,而美国发明家威斯汀豪斯和英国物理学家费朗蒂则主张采用交流输电。 在早期,工程师们主要致力于研究直流电,发电站的供电范围也很有限,而且主要用于照明,还未用作工业动力。例如,1882年爱迪生电气照明公司(创建于1878年)在伦敦建立了第一座发电站,安装了三台110伏“巨汉”号直流发电机,这是爱迪生于1880年研制的,这种发电机可以为1500个16瓦的白炽灯供电。这一阶段发电、输电和用电均为直流电。如1882年在德国建成的57km向慕尼黑国际展览会送电的直流输电线路(2kV,1.5kW);1889年在法国用直流发电机串联而得到高电压,从毛梯埃斯(Moutiers)到里昂(Lyon)的230km直流输电线路(125kV,20MW)等,均为此种类型。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电力技术在通信、运输、动力等方面逐渐得到广泛应用,社会对电力的需求也急剧增大。由于用户的电压不能太高,因此要输送一定的功率,就要加大电流(P=IU)。而电流愈大,输电线路发热就愈厉害,损失的功率就愈多;而且电流大,损失在输电导线上的电压也大,使用户得到的电压降低,离发电站愈远的用户,得到的电压也就愈低。直流输电的弊端,限制了电力的应用,促使人们探讨用交流输电的问题。爱迪生虽然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但是他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缺乏理论知识,难以解决交流电涉及到的数学运算,阻碍了他对交流电的理解,所以在交、直流输电的争论中,成了保守势力的代表。爱迪生认为交流电危险,不如直流电安全。他还打比方说,沿街道敷设交流电缆,简直等于埋下地雷。并且邀请人们和新闻记者,观看用高压交流电击死野狗、野猫的实验。那时纽约州法院通过了一项法令,用电刑来执行死刑。行刑用的电椅就是通以高压交流电,这正好帮了爱迪生的大忙。在他的反对下,交流电遇到了很大的阻碍。 但是为了减少输电线路中电能的损失,只能提高电压。在发电站将电压升高,到用户地区再把电压降下来,这样就能在低损耗的情况下,达到远距离送电的目的。而要改变电压,只有采用交流输电才行。1888年,由费朗蒂设计的伦敦泰晤士河畔的大型交流电站开始输电。他用钢皮铜心电缆将1万伏的交流电送往相距10公里外的市区变电站,在这里降为2500伏,再分送到各街区的二级变压器,降为100伏供用户照明。以后,俄国的多利沃──多布罗沃斯基又于1889年最先制出了功率为100瓦的三相交流发电机,并被德国、美国推广应用。事实成功地证实了高压交流输电的优越性。并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推广。随着三相交流发电机,感应电动机和变压器的迅速发展,发电和用电领域很快被交流电所取代。同时变压器又可方便地改变交流电压,从而使交流输电和交流电网得到迅速的发展,并很快占据了统治地位。 随着科学的发展,为了解决交流输电存在的问题,寻求更合理的输电方式。由于直流输电具有远距离海底电缆或地下电缆输电,不同频率电网之间的联网或送电等优点,人们现在又开始采用直流超高压输电。但这并不是简单地恢复到爱迪生时代的那种直流输电。发电站发出的电和用户用的电仍然是交流电,只是在远距离输电中,采用换流设备,把交流高压变成直流高压。这样做可以把交流输电用的3条电线减为2条,大大地节约了输电导线。如莫桑比克的卡布拉巴萨水电站至阿扎尼亚的线路架空直流输电线路,长1414公里,输电电压

±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全电压启动过电压研究(已看)

±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全电压启动过电压研究 黄源辉,王钢,李海锋,汪隆君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广东广州510640) 摘要:全电压启动过电压是直流输电中直流侧最严重的过电压情况。本文以PSCAD/EMTDC为工具,以正在建设的云广±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参数为依据,建立全电压启动过电压仿真计算模型。对各种全电压启动情况进行了仿真计算,讨论了各种因素对全电压启动的影响,并与±500KV HVDC系统的全电压启动过电压作了比较,获得了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结论。 关键词:±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全电压启动;过电压 0引言 为满足未来持续增长的电力需求,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和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加快建设特高压电网的战略方针[1]。随着输电系统电压等级的升高,绝缘费用在整个系统建设投资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对于±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确定直流线路和换流站设备的绝缘水平成为建设时遇到的基本问题之一。在种类繁多的直流系统内部过电压中,全电压误启动多因为的过电压是其中最严重和最重要的一种。它的幅值最大,造成的危害最大,在选择直流设备绝缘水平和制订过电压保护方案时往往以此为条件[2]。因此,对特高压直流系统的全电压启动过电压进行研究和分析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为降低启动过程的过电压及减小启动时对两端交流系统的冲击,直流输电的正常启动应严格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3]。正常情况下,在回路完好、交直流开关设备全部投入且交流滤波器投入适量等条件满足后(α≥90°),先解锁逆变器,后解锁整流器,按照逆变侧定电压调节或定息弧角调节规律的要求,由调节器逐步升高直流电压至额定值,即所谓的“软启动”。然而由于某些原因(如控制系统异常),两端解锁过程紊乱,逆变侧换流器尚未解锁而整流侧却全部解锁,此时若以较小的触发角启动,全电压突然对直流线路充电,由此直流侧会产生非常严重的过电压。 1云广直流系统简介 南方电网正在建设的云南-广东特高压直流系统双极输送功率5000MW,电压等级为±800kV,直流线路长度约1438km,导线截面为6×630mm2,两极线路同杆并架。送端楚雄换流站通过2回500kV 线路与云南主网的昆西北变电站相连,西部的小湾水电站(装机容量4200MW,计划2009年9月首台机组投产,2011年全部建成)和西北部的金安桥水电站(总装机2400MW,计划2009年12月首台机组投产,2011年全部建成)均以2回500kV线路接入楚雄换流站。受端穗东换流站位于广东省增城东部,500kV交流出线6回,分别以2回500kV线路接入增城、横沥和水乡站[4]。楚雄换流站接入系统如图1所示。 图1 楚雄换流站接入系统 云南-广东特高压直流系统交流母线额定电压为525kV,整流侧无功补偿总容量为3000MV Ar,逆变侧无功补偿总容量为3040MV Ar。平波电抗器电感值为300mH,平波电抗器按极母线和中性母线平衡布置,各为150mH。直流滤波器采用12/24双调谐方式。避雷器使用金属氧化物模型。每极换流单元采用2个12脉动换流器串联组成。 2云广直流系统模型 本文以PSCAD/EMTDC为工具,以南方电网建设中的云南-广东±800kV特高压直流系统参数为依据,建立了全电压启动过电压仿真计算模型。换流站内的单极配置如图1所示。

葛洲坝电厂实习报告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实习报告姓名:赵园园学号:50014 专业: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 一、实习名称: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实习 二、实习时间:2011年9月12日~9月16日 三、实习地点:中国湖北宜昌市 四、实习单位:葛洲坝水力发电厂 五、实习目的和性质: 生产实习是我们大学实习中很重要的环节,通过实习我们要掌握基本原理,理论联系到实际上来。通过现场实习了解水利发电厂的生产过程、主要设备,以及有关设备的构造、控制,为后续的专业课程的学习,从感性认识和实际生产两方面奠定必要的基础。实习中,每个学生都应自觉遵守纪律,虚心向制造厂,电厂技术人员学习,扩大知识面,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基础知识。 六、实习内容: 9月13日上午,参观实习安全教育,葛洲坝、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总体概况介绍。 实习的安全与纪律 1、电力生产企业在安全上遵循的原则: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是电力生产企业永恒的主题。 2、实习安全 实习安全二个主要方面: 1)人身安全 a) 进入生产现场必须戴安全帽; b)进入生产现场必须与导电体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对于不同电压等级的电气设备(带电体),在设备不停电的情况下,安全距离如表所示: 不同电压等级的安全距离

注:在事先不知设备的工作状态情况下,需将设备视为运用中的设备(全部带有电压、部分带有电压或一经操作即带有电压的设备);对机械旋转部位、运动部位也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2)设备安全。要保证设备安全,对实习人员必须做到: a)在生产现场,严禁任何人动任何设备; b)生产现场严禁吸烟、携带火种; c)任何人不得进入厂房或生产现场的“警戒区”; d)遇有检修试验或设备操作等情况,实习人员必须绕道而行; e)生产场所严禁照相、录音与录影; f)严禁实习人员将包、袋及照相、录影设备、器材等带入厂房内; g)禁止实习人员动用生产场所的电话机。 对实习人员着装的要求: 3、实习纪律 1)所有实习人员必须遵守实习接待单位的有关各项纪律与规章制度,服从接待方的管理; 2)进出生产现场应佩带实习证或出示其它有效实习证件,自觉接受保卫人员的检查; 3)在无接待单位接待实习人员带领、监护情况下,任何实习人员均不得进

高压直流输电

我所了解的高压直流输电 自1954 年瑞典哥特兰的世界上第一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运以来,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已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突飞猛进而飞速发展,它在长距离输电、电网互联等方面有独特优点,已作为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的有力补充而在全世界广泛应用,目前其工程约90个。 我国幅员辽阔,西电东送、南北互供的电网发展战略使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大有用武之地,预计将出现一系列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1 高压直流输电相对于交流输电的特点 ①高压直流输电与其相联的两个交流系统的频率和相位无关。据此可通过直流输电环节连接两独立交流系统,既能获取减小热备用容量等联网效益,又可各自保持有功及无功功率平衡等电网管理的独立性。另外,一电网短路可因直流环节的隔离作用而不直接株连另一电网,从而避免全系统大面积停电。故高压直流输电很适于电网间的互联。 ②高压直流输电只传送有功功率。故不会增大所联交流电网的短路容量,即不增大断路器遮断容量,且直流电缆无充电电流,可长距离送电。 ③高压直流输电的传送功率(包括大小和方向)快速可控。故可方便而精确地严格按计划实时控制所联交流电网间的交换功率,且不受两端交流电网运行工况的影响,特别适合于所联两电网间按协议送电。还可通过快速准确地控制直流功率来有效提高所联交流电网或所并联交流线路的稳定性。 ④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经济。因单、双极直流输电分别只需一、二根导线(相当于一、二回交流线路) ,故直流输电线路所需线路走廊宽度小,线材、金具、塔材都少,塔轻使塔基工程量也小。输电距离较远时,直流线路节省的费用将大于直流换流设备多花的费用,线路越长,节省越多。因而高压直流输电特别适用于长距离大容量输电。 2 我国电网发展的形势 我国已探明的煤炭储量82 %集中在西部地区,可开发的水电资源67.5 %集中在西南地区,而到2020 年的电力消费75 %将集中在中、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这种一次能源分布与负荷中心的不平衡,决定了我国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选择是长距离西电东送。它对东部而言,可得到廉价的清洁能源,弥补其电力不足,减轻对环境的污染,节省宝贵的土地资源;对西部而言,可通过开发水电、坑口火电,向外输出电力,既可增加就业,积累资金,提高居民收入,又可利用丰富廉价的电力发展高耗能工业,从而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其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此外,对国内制造业也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故西电东送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我国已自然形成了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华东、南方及一些省区的区域电网。合理地互联这些电网可取得良好的水火互补、错峰填谷、减少备用容量、事故支援等经济效益,并减小大面积停电的几率,便于电网各自管理,故高压直流输电(包括直流背靠背)十分适于联网。

葛洲坝发电厂

葛洲坝发电厂 发电厂 .Wbm633 { display:none; } 二、葛洲坝 据电厂人员介绍得知,长江出宜昌南津关后,江面骤然由300米拓宽到2200米,流速也突然变缓,水深骤降,船到此便搁浅,故名之“搁舟坝”。 1 葛洲坝的地理位置水利枢纽工程介绍 1.1葛洲坝位于中国长江的中上游的湖北宜昌境内。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著名的河流,全长6300余公里,仅次于尼罗河和亚马逊河,居世界第三位。长江流域面积为180万平方公里,年平均降雨量为1100毫米,年平均入海水量为9760亿立方米,占全国总水量的36%。长江总落差为5800多米,可供开发的水能资源为1.97亿千瓦,占全国可开发水能资源的53.4%,约为美国的1.46倍。 1.2大坝主要参数如下:大坝型式:闸坝(直线坝);厂房型式:河床式电站厂房;大坝全长:2606.5m;大坝高度:40m;坝顶(坝面)高程:70m;设计上游蓄水水位: 66m;校核水位:67m;实际运行水位:64-66.5m;水库总库容:15.8亿立方米;设计落差(水头):18.6m; 最大落差:27m 2 葛洲坝的水电厂总装机容量及技术指标

葛洲坝分为二江电厂和大江电厂,装机有12.5万kW和17万kW两种,其装机分配如下: 二江电厂:17万kW 2台,12.5万kW 5台共96.5万kW大江电厂:12.5万kW 14 共175万kW总装机容量:271.5万kW总装机台数:21台全部机组过负荷运行总容量:288万kW设计年发电量:140.9亿kWh;实际年发电量:152亿kWh- 162亿kWh; 保证出力:76.8万kW;水库调节性能:日调节(泾流式电站);泄水闸最大排洪能力:8.4万立方米/秒;全部工程总体最大排洪能力: 11.2万立方米/秒;全部工程动工时间:1970.12.30第一台机组(1F)投产试运行:1981.7.31全部机组投产:1988.12 全部工程通过国家验收:1991.11二江电厂220kV开关站(变电站)接线方式:双母线线带旁路;二江电厂发电机和主变压器配接方式:单元接线方式;大江电厂500kV开关站(变电站)接线方式:3/2接线;大江电厂发电机和主变压器配接方式:扩大单元接线方式;厂用电高压电压等 级:6kV;厂用电低压电压等级:400V;(380/220V)工程总投资:48.48亿元(折合到70年代末的物价指数)。 在三峡之前葛洲坝中国最大的电厂,葛洲坝电厂于1981年12月第一台机组投产并网发电,1988年12月21台机组投产并网发电,年均发电量155亿千瓦时。对社会累积贡献:截至2004年5月29日,总发电量突破3000亿kWh。送电范

三大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背景资料

三大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背景资料 一、特高压直流线路基本情况 ±800kV复奉直流线路四川段起于复龙换流站,止于377#塔位,投运时间2009年12月,长度187.275km,铁塔378基,途径四川省宜宾市宜宾县、高县、长宁县、翠屏区、江安县、泸州市纳溪区、江阳区、合江县共8个区县,在合江县出境进入重庆境内。线路全部处于公司供区,途径地市公司供电所35个。接地极线路79公里,铁塔189基。±800kV 复奉线输送容量6400MW。 ±800kV锦苏直流线路四川段起于锦屏换流站,止于987#塔位,投运时间2012年12月,长度484.034km,铁塔988基,自复龙换流站起与复奉线同一通道走线,途径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普格县、昭觉县、美姑县、雷波县、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水富县、宜宾市屏山县、宜宾县、高县、长宁县、翠屏区、江安县、泸州市纳溪区、江阳区、合江县共16个区县,在合江县出境进入重庆境内。线路处于公司供区长度268.297公里、铁塔563基,途径地市公司供电所44个;另有0036#-0344#、0474#-0493#区段(长度153.268公里、铁塔320基)处于地方电力供区,0494#-0598#区段(长度62.469公里、铁塔105基)处于南方电网供区。接地极线路74公里,铁塔207基。±800kV锦苏线输送容量7200MW。

±800kV宾金直流线路工程四川段起于宜宾换流站,止于365#塔位,试运行时间2014年03月,长度182.703km,铁塔366基,途径四川省宜宾市宜宾县、珙县、兴文县、泸州市叙永县、古蔺县共5个区县,在古蔺县出境进入贵州境内。线路全部处于公司供区,途径地市公司供电所22个。接地极线路101公里,铁塔292基。±800kV宾金线输送容量8000MW。 线路名称线路长度 (km) 杆塔数量投运时间 途径区县数 量 途径属地公 司供电所 ±800kV 复奉直流 187.275 378 2009.12 8 35 复龙换流站 接地极线路 79.106 189 ±800kV 锦苏直流 484.034 988 2012.12 16 44 锦屏换流站 接地极线路 74.147 207 ±800kV 宾金直流 182.703 366 2014.03(试 运行)5 22 宜宾换流站 接地极线路 101.174 292

高压直流输电

高压直流输电 一、高压直流输电系统(HVDC)概述 众所周知,电的发展首先是从直流开始的,但很快就被交流电所取代,并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发电、输电和用电各个领域,都是交流电一统天下的格局。 HVDC技术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得到应用的。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HVDC技术的应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包括在建工程在内,世界上己有近百个HVDC 工程,遍布5大洲20多个国家。其中,瑞典在1954年建成投运的哥特兰(Gotland)岛HVDC 工程(20MW,100kV,90km海底电缆)是世界上第一个商业化的HVDC工程,由阿西亚公司(ASEA,今ABB集团)完成;拥有最高电压(±600kV)和最大输送容量(2 x 3150MW)的HVDC工程为巴西伊泰普(Itaipu)工程;输送距离最长(1700km)的HVDC 工程为南非英加——沙巴(1nga2Shaba)工程;电流最大的HVDC工程在我国:如三常、三广和贵广HVDC工程,额定直流电流均为3000A。HVDC的发达地区在欧洲和北美,ABB和西门子等公司拥有最先进的HVDC技术,美国是HVDC工程最多的国家。 HVDC在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应用的,起步虽然较晚,但发展很快。目前包括在建工程在内,总输送容量已达18000MW以上,总输送距离超过7000km,该两项指标均已成为世界第一。我国第一个HVDC工程是浙江舟山HVDC工程(为工业试验性工程),葛沪HVDC工程是我国第一个远距离大容量HVDC工程,三常HVDC工程是我国第一个输送容量最大(3000MW)的HVDC工程,灵宝(河南省灵宝县)背靠背HVDC工程是我国第一个背靠背HVDC工程。我国已投运的HVDC工程见表1。 表1我国已投运的HVDC工程 另外,2010年前后建成投运的HVDC工程有四川德阳——陕西宝鸡(1800 MW、±500 kV,550km)、宁夏银南——天津东(3000MW、±500kV,1200km)等;至2020年前后,还计划建设云南昆明——广东增城、金沙江水电基地一华中和华东HVDC工程以及东北——华北、华北——华中、华中——南方背靠背HVDC工程等十几个HVDC工程。 我国关于直流输电技术的研究工作,50年代就开始起步。目前,我国己经有多条直流线路投入运行,这些直流输电工程的投运标志着我国的直流输电技术有了显著的提高和发展。随着三峡工程的兴建和贯彻中央“西电东送”的发展战我国将陆续兴建一批超高压、大容量、远距离直流输电工程和交直流并联输电工程。此外,在这些新建工程中还将采用直流输电的新技术。随着我国直流输电技术的日益完善,输电设备价格的下降和可靠性的提高,以及运行管理经验的不断积累,直流输电必将得到更快的发展和大量的应用标志着我国的直

直流输电技术及其应用论文

直流输电技术及其应用 The Featur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Direct CurrentTransmission Techniques 山东农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0级 摘要本文介绍了直流输电技术在电力系统联网应用中的必要性,直流输电系统的 结构,直流控制保护技术以及直流输电的特点和应用发展方向;同时认为直流输电技术是新能源发电并网的最佳解决方式。 电力工程是21世纪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最大的工程之一,电力技术的发展对城乡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具有重大的关系,电力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电力的广泛应用和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加,推动着电力技术向高电压、大机组、大电网发展,向电力规模经济发展。电力工业按生产和消费过程可分为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四个环节。输电通常指的是将发电厂发出的电力输送到消费电能的负荷中心,或者将一个电网的电力输送到另一个电网,实现电网互联。随着电网技术的不断进步,输电容量和输电距离的不断增加,电网电压等级不断提高。电网电压从最初的交流13.8KV,逐步发展到高压35KV、66KV、110KV、220KV、500KV、1000KV。电网发展的经验表明,相邻两个电压等级的级差在一倍以上才是经济合理的。这样输电容量可以提高四倍以上,不仅可与现有电网电压配合,而且为今后新的更高级别电压的发展留有合理的配合空间。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对特高压电网的规划和设备的制造进行研究;进入21世纪后,加快了特高压输电设备、电网研究和工程建设。2005年9月26日,第一条750KV输电实验线路(官亭——兰州东)示范工程投运;2006年12月,云南——广东±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建设,并于2010年6月18日,通过验收正式投运,该工程输电距离1373KM,额定电压±800KV,额定容量500万KW,和2010年7月8日投运的向家坝——上海±800KV特高压直流示范工程一样,是当今世界电压等级最高的直流输电项目。 1.使用直流输电的原因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输电功率的增加,输电距离的增长,交流输电遇到了一些技术困难。对交流输电来说,在输电功率大,输电导线横截面积较大的情况下,感抗会超过电阻,但对稳定的直流输电,则只有电阻,没有感抗。输电线一般是采用架空线,但跨过海峡给海岛输电时,要用水下电缆,电缆在金属线芯外面包裹绝缘层,水和大地都是导体,被绝缘层隔开的金属线芯和水或大地构成了一个电容器,在交流输电的情况下,这个电容对输电线路的受电端起旁路电容的作用,并且随着电缆的增长,旁路电容会增大到几乎不能通交流的程度。另外,交流电路若要正常工作,经同一条线路供电的所有发电机都要必须同步运行;要使电力网内众多的发电机同步运行,技术上是很困难的,而直流输电不存在同步问题。现代的直流输电,只是输电环节是直流,发电仍是交流,在输电线路的起端有专用的换流设备将交流转换为直流,在输电线路的末端也有专用的换流设备将直流换为交流。 2.直流输电技术的特点 随着电网的不断扩大,输电功率、输电距离迅速增加,交流输电遇到了一些难以克服的技术问题,直流输电所具有的的技术特点,使之作为解决输电技术难题的方向之一而受到重视。 2.1直流输电系统运行稳定性好 为保证电网稳定,要求网上所有发电机都必须同步运行,即所谓系统稳定性问题。对于交流长距离输电,线路感抗远远超过了电阻,并且输电线路越长,电抗越大,系统稳定越困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