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

意境
意境

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理论的发展线索

一、孕育期

意境理论,就其源流来说,我们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一些典籍中。在《周易·系辞》中有这么一段话“然则圣人之象,其不可见乎?子日: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这里最早提出了“意”和“象”的关系问题。对此魏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作了进一步阐述“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又说“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虽然,这里的意和象是作为哲学认识论中的概念提出来的,但无疑对审美意识起了影响,因而对意境概念的形成,也有直接的因承关系。于是,就产生了古典美学中的“意象”概念,可以说,这是意境理论的前身,或者说它是意境的核心。刘勰在论创作构思时,首次将“意象”概念引进文艺理论,提出“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文心雕龙·神恩》)的美学命题,标志着艺术审美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可以说,刘勰为意境范畴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美学家对于艺术审美形象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意象”这个范畴,而“意境说”还处在孕育阶段。

二、诞生和发展

意境理论的探索,到了唐代更为自觉,特别是在盛中唐,诗歌的高度艺术成就和丰富的艺术经验,推动美学家从理论上对诗歌的审美形象作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境”这个新的美学范畴。“意境”之所以不同于“意象”,关键就在于“境”。所以“境”作为美学范畴的提出,标志着意境理论的诞生。“境”作为美学范畴,最早出现于王昌龄的《诗格》。如“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等等。他把“境”与“象”对举,有时又把“境”与“象”

连用,从他的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到。“境”的涵义与“象”的涵义是有区别的。王昌龄在《诗格》中还对诗歌意境的产生作了分析。他说:“诗有三格。一日生思。久用精恩,未契意象,力疲智竭,放安神思,心偶照境,率然而生。二日感思。寻味前言,吟讽古制,感而生思。三日取思。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王昌龄说的“三格”。是指诗歌意境产生的三种情况。创造“物境”,“生思”即可成就。而创造具有形而上意义的“意境”,则必须向取思转化,

即意境的创造要依赖在“目击其物”的基础上的主观情思(心)与审美客体(境)的契合,从而引发艺术灵感和艺术思想:艺术灵感和艺术想象的前提是审美观照中“心”(情意)与“境”的契合。审美创造(灵感和想象)离不开审美观照,离不开“心”与“境”的契合,这是唐代意境理论的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彻底开创了诗歌创作“因内符外,沿隐以至显”的路子,使诗人的艺术创造有了一个明显的指向。意境理论,自王昌龄以后成了中国古典美学理论的核心。稍后不久的皎然在王昌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意境理论。他把有无意境和意境创造的程度作为衡量诗歌作品优劣的主要艺术标准。他认为诗作的艺术效果是由“取境”决定的。他在《诗式·辩体有一十九字》中说:“诗人之思初发,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取境偏逸,则一首举体便逸。”他赞美王粲的《七哀诗》是由于这首诗创造出了令人产生“伤肝之叹”的意境。他推崇谢灵运的诗也是由于谢诗善于创造“情在言外”“旨冥句中”的意境。总之,“诗情缘境发”是皎然的诗歌理论中的一个基本原理,他的《诗式》、《诗议》等著作就是以此为核心建立自己的

理论体系的。正因为此,皎然就很重视“取境”问题“取境”就是

创造意境。《诗式》一书所述,多半是围绕着如何创造意境阐发的。为达到“奇势”的境界,他在《诗议》中才有“绎虑于险中,采奇于象外,状飞动之句,写真奥之思”的“取境”法则,而其将“象外”说引入诗论,有其更大意义。总之,皎然关于意境方面的论述是多方面的,研究得也相当深入。其丰富性、系统性、深刻性和明确性是前无古人的。皎然继王昌龄所阐明的意境说,开创了我国意境理论的新局面,对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古典美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在诗歌意境理论的发展史上,刘禹锡也很值得注意。因为正是刘禹锡,对“境”这个美学范畴作了最明确的规定。他在《董氏武陵集纪》中说:“诗者,其文章之蕴耶!义得而言丧,故微而难能。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和。千里之谬,不客秋毫。非有的然之姿,可使户晓,必俟知者,然后鼓行于时。”他指明“境”是意中之境,而不仅仅是“景”和“象”,将“境”与“象外”联系言之,刘禹锡是第一次。“境生于象外”说是中国美学中“意境”理论发展的一个新起点,直接启发了后人。

到晚唐的司空图,他就综合刘勰、皎然,特别是刘禹锡的思想,把诗歌意境理论的重要内涵“象外之象”,“味外之旨”提了出来,并作了较为精当的阐释,从而见出诗境之象的不同层次。他在《与极浦书》中说:“戴容州云:诗家之景,

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睫之前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谭哉?然题纪之作,

目击可图,体势自别,不可废也。”在戴容州心目中,诗家之景有别于现实生活中一切实物实景,而是如阳光照耀下的碧玉,远望像有轻烟缕缕升腾,似有若无。而司空图将此种审美现象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作了更准确的描述,前一个“象”是具形色声迹之象,后一个“象”则是以前一个象为媒介,由诗人的情思幻化而生的空灵飘忽之象。第一种“象”属于审美的实在境界,第二种“象”应归属于审美的理想境界。第一种境界常遇而多可求,司空图对此是明智的,他以为自己所作的浏览题纪诗,描写的是“目击可图”的景物,纵与“象外”之诗有高下之别,作为另一种“体势”,也自有存在的必要。第二种境界可遇而难求,不可多求,自然是诗中一种最佳的“体势”他心向往之。同时,司空图将“韵味”作为品诗的最高艺术标准。在《与李生论诗书》中说:“辨于味而后可言诗也”,言诗应该“知其咸酸之外醇美者”即“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他认为诗达于此可为诗的最高境界。司空图还在《二十四诗品》中,从作品论、风格论、鉴赏论、接受论进行了深层挖掘,形象地解说了诗歌艺术风格和不同的诗境风貌。所举各“品”都涉及到诗歌境界那种不即不离,在有意无意之间的特殊品质。并以“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作为诗境的内在精神。司空图以“外”清晰划出了象外之象的层次,他已经从理论上意识到“境界”是一种超感性、超具象、生成于具体艺术媒介之外的美学范畴。所以说,司空图对意境理论的重要贡献就在于他对意境层次的深刻体悟和独到研究。

三、(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理论的)成熟和定型

意境理论,由司空图以后更加完善,而它的成熟和定型主要在宋朝严羽,明末清初王夫之二人身上得以体现。严羽的《沧浪诗话》比较系统全面地研究了意境理论,可以算得上是一部有影响的诗论专著。全书由《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等五部分组成,也就是说,它从作家论、创作论等方面对意境理论作了比较系统全面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兴趣”说和“妙悟”说上。

严羽以“兴趣说”将司空图的“象外之象”加以进一步发挥和完善,使之成为一种专门化的对诗的审美追求。严羽较司空图深刻之处在于他把问题提到诗歌特性的意义上来理解,如他在《沧浪诗话·诗辨》中说:“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而古人未尝不读书,不穷理。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这里的“别趣”当然就是“兴趣”,与“理路”相对者当然就是“情

路”。由于“惟在兴趣”,所以诗歌就有含蓄深远,韵味无穷的意境。严羽对这种意境的艺术特征描绘即是“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据说羚羊晚上睡觉时角挂在树上缩成一团,最灵敏的猎狗也闻不到其气味,无法找到它的踪迹,借此说明这种意境精彩绝伦而又浑然天成,没有任何人工痕迹,并且具有朦朦胧胧之美“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点明了“兴趣”说的实质。

除了“兴趣”说之外,严羽还用“妙悟”来界定意境的特性。他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即诗歌的意境过程中,其思维的对象不是书本知识和抽象的理念,“空中之音”已非喉腔之音,“相中之色”已非自然之色,“水中之月”已非天上之月,“镜中之象”已非照镜者实体,而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客观形象世界,内心在外物的偶然触发下产生诗思,这就是“妙悟”。可以说,严羽的“空中之音,相中之色”与司空图的“象外之象”等是一脉相承的,而“外”与“中”都意在说明“象外之象”不同于象,“相中之色”也不等于色。于是,对诗歌意境的两个层次即“象外之象”与“味外之旨”愈加自觉,更为清晰。

中国诗歌意境理论集大成,理论完全又成体系的当推王夫之,他是通过“情景关系”来对意境审美特性进行阐发的。如果说,司空图、严羽对意境理论的探讨主要是在意境两个层次各自的特点方面进行,那么,王夫之则主要是在意境各层次的整体构成方面展开。他围绕着情与景的关系,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诗歌意境的各层次不断生成的审美特点:

一是情与景互相生发、妙合无垠的关系。在诗歌的意境中,情与景、心与物、主观与客观水乳般地交融在一起,相互生发、密不可分。这样“情不虚情,情皆可景;景非滞景,景总含情”,“景中生情,情中含景,故曰,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景,情者景之情也”。(《唐诗评选》)二是诗歌意境以有限表现无限,以质实表现空灵的特点。王夫之认为,以情景交融为特征的诗歌意境,应该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表现含蓄无穷的韵味。他推崇那些得“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作品,主张作者在诗中不把话说尽、说死,而要通过有限,具体的形象传送空灵缥渺,含蓄无穷的韵味,给欣赏者留下自由联想和艺术再创造

的空间。三是意境构成时主客观之间偶然感发、天然妙合的特点。在王夫之笔下,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评语”兴在有意无意之间”,(《诗绎》)“天壤之景物,作者之心目,如是灵心巧手,磕着即凑,岂复烦其踌躇哉?”(《古诗评选》)在他看来,意境的生成有赖于诗人不期而遇的灵感,而灵感则产生于客观世界对主观

心灵的偶然触发,具有不假思索、直觉体悟的特点。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王夫之已经看到了诗歌意境具有因情景交融,互相生发而不断生成的特点。这样,他从诗的特性的高度解释了意境自身不断生成的特性,认为意境并非单纯在客体(审美景象),也并非在主体(审美情思),而在主客体相交相融相感相触之中。同时,意境不是静态的空间,而是不断生成着的时空统一体。正是在对意境本性的清晰把握下,他才能够对意境的层次结构特点做出极其深刻的概括“有形发未形,无形君有形”,(《古诗评选》)首次以明确的语言标举出意境的三个层次即有形(景矣),未形(情矣)和无形(象外)。这在中国意境探索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美学价值。

四、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理论的总结和终结

尽管王夫之以后叶燮、王士祯、梁启超对意境也作了可贵的探索,但最有影响的当数王国维。他明确地把“意境”作为诗歌的最高美学范畴,完成了古典美学意境论的探讨,同时,对意境范畴进行了现代美学阐释。所以说,王国维是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理论的总结者和终结者,又是现代美学意境范畴新的开启者。王国维的重大贡献在于他第一次以最明确的语言规定了意境的诗本体性质。首先他明确用“境界”概念论词,并把它作为中国古典诗词的最高美学范畴。《人间词话》“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意境的有无是诗词成为真正艺术的标志,是显示诗之为诗的“诗本体”特质。其次,他以“本”“末”的质的差异性标示出意境范畴诗艺的中心地位,“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人间词话》)并进一步揭示出“境界”的独特美学内涵。他在《宋元戏曲考·元剧之文章》中说:“何以谓之有意境?日: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古诗词之佳胜者,无不如是。”属于抒情的,有“境界”的作品,应该是“沁人心脾”的真感情;属于叙事写景的,应该是惟妙惟肖,“在人耳目”的;境界的再一层涵义,就是人物的性格化,表现维妙维肖,所谓“述事如其口出”。最后,王国维就意境的两种类型“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展开了深入的考察和论述。“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如果说“有我之境”是古人诗词中常见的寄情于物,物的人化,那么“无我之境”就是我融于物,物融于我的“忘利害之关系”的情,情因物在,物以情显,简言之,也就是物的情化。这就是“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质的区别!同时,王国维将意境范畴上升到文学艺术的普遍适用性和艺术

本体论上加以认识,他在《人间词话附录》中说“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文学之工与不工,亦视其意境之有无,与其深浅而已。”至此,王国维的意境探索达到了中国古典美学意境论探索的新高度,更可贵的是他开始接受西方的美学思想以作参照并有所化入,使意境理论获得了新的营养,标志着传统诗歌意境理论的完成。

皎然

一、皎然意境理论的主要内容

皎然意境理论主要包括论意、论境、论风格等几个方面,诗人之“意”,可说是创作主体内在的精神感受。皎然说:前无古人,独生我思,驱江、鲍、何、柳为后辈,于其间或偶然中者,岂非神会而得也??诗人意立变化,无有倚傍,得之者悬解。(见李壮鹰《诗式校注》齐鲁书社,1986年3月第,1986年3月第一版,以下简称李注《诗式》)卷五“立意总评”,2 5 4—255页)。所谓“生思”、“立意”,即构思的意思,皎然认为创作者立意构思要能独标新意,“前无古人,独生我思”、“无有倚傍”,就是要脱尽古人窠臼。又云:诗不要苦思,苦思则丧自然之质。此亦不然。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有时意静神王,佳句纵横,若不可遏,皎然在《诗式》中列专论“取境”。评日:或云:诗不假修饰,任其丑朴,但风韵正,天真全,即名上等。予日:不然。无盐阙容而有德,曷若文王太姒有容而有德乎?又云:诗不要苦思,苦思则丧自然之质。此亦不然。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成篇之后,观其气貌,有似等闲,不思而得,此高手也。有时意静神王,佳句纵横,若不可遏,宛如神助,不然,盖由先积精思,因神王而得乎! (李注《诗式》30页)o这里的取境是指诗的艺术创造,指作者通过艺术构思使审美主体的情思与属于客体的物象相互感应交融,最后铸成诗歌的艺术境界,这个情思与物象相融合的过程是一个“至

坚至险”的艺术思维过程。《诗式》总序中“彼天地日月,玄化之渊奥,鬼神之微冥,精思一搜,万象不能藏其巧。其作用也,放意须险,定句须难,虽取由我衷,而得若神授”对此有更深入的阐发。结合立意节提到的皎然并不认为灵感的降临是无迹可寻的,而是“积思”和“精思”的必然结果,因此皎然认为既要在“至坚至险”的苦思状态中取境,又要在“意静神王”的灵感状态中取境,有时要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同时进行。“取境”之时是主体和客体相契合的过程,也是形象思维的过程,它常常伴随着久积于心,突然勃发的“神王”(灵感);取境的成功与否,关系到艺术作品水准的高低,因此皎然说“取境偏高,则一首举

体便高;取境偏逸,则一首举体便逸”。

二、皎然意境理论的主要特点

1、以比兴论诗

其《诗式序》云:泊西汉以来,方体四变。将恐风雅寝泯,辄以商较以正其源。今从两汉以隆,至于我唐,名篇丽句,凡若T人,命日《诗式》,使无天机者坐致天机。若君子见之,庶有益于诗教矣。此处之诗教即是儒家所说的温柔敦厚诗教,温柔敦厚的诗教要求诗歌创作应以风雅为典范,以比兴为方法,来概括生活,表达情志。在皎然看来,万物都有外在的表象即外象,每一种外象背后都包含着一定的意义,或取象之相通,或取义之相似的比兴方法的运用,才可能使诗歌作品产生象外之奇,文外之旨,言外之情,才可能创造出形象的寓意深邃的意境。

2、以意象论诗

皎然深受南宗禅的影响,禅宗是以“不立文字”、“见性成佛”为特征的。而禅宗特别是南宗禅的哲理,则深受魏晋玄学的影响,魏晋玄学,又是佛教思想与道家思想的融合。到了皎然的时代.南宗禅大盛,其“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说深人人心,当然也会影响到皎然的诗学。皎然继承了前人的言意和兴象说,强调意冥神诣、假象见意、情在言外、重意,认为“但见性情,不睹文字,盖诣道之极也”。《诗式序》中说:“至如天真挺拔之句.与造化争衡,可以意冥.难以言状,非作者不能知也。”所谓“意冥”,就是指难用语言来描绘,只是内心默默领会。也就是说,好的诗句,天真自然,特立秀拔,能与大自然争高低,其中的意蕴,难以指陈,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在评论江淹与班婕妤的咏团扇时说:“江则假象见意,班则貌题直书”,例如江淹《班婕好》“画作秦王女,乘鸾向烟雾”是假象见意、情远辞丽。评谢灵运的诗,《岁暮》一诗中的“明月照积雪”是旨冥句中,《登池上楼》中的“池塘生春草”是“情在言外”,认为后者“其辞似淡而无味,常手览之,何异文侯听古乐哉”。

3、以禅喻诗

皎然是一名禅僧,但他“禅栖不废诗”,能以禅而兼容儒、道,重视对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兼容并包。《赠李舍人使君书》中云:“昼于文章理心之外,或有所作,意在适性情,乐云泉。”说明了他思想不执一端,兼容并包的特点。他将儒、道、佛三家思想融会论诗,直接催生了意境观的成熟和深化。金丹元在《禅意与化境》中所说:“‘意境’是佛教与中国思想联姻后的结晶。”周裕锴《中国禅宗与诗歌》也说:“唐人意境理论的形成也主要得力于禅宗,无论是王昌龄的《诗格》、

皎然的《诗式》等著作,还是司空图的《廿四诗品》,都闪现着禅宗思维方式的影子。”、皎然意境理论的主要影响。意境理论至皎然趋于成熟,后世意境理论基本都是沿着皎然的路子发展,与皎然同时的权德舆继承了皎然的取境说,明确提出了“意与境会”的概念(《左武卫胄曹许君集序》),比皎然年龄略小曾为其执笔砚的刘禹锡进一步发展了皎然“采奇于象外”及权德舆“得佳句于物表”的意思,直接提出了“境生于象外”(《董氏武陵集纪》)的概念,至司空图提出了“思与境偕”(《与王驾评诗书》)的主张并要求意境要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象外之致,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捷之前也”(《与极浦谈诗书》)。前三人论意境都受到禅宗境界说的影响,自皎然自觉地运用禅之“境”的概念来讨论诗歌创作和鉴赏,来建构意境论的架构,使得意境论的发展,开始与佛教结下了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境象虚实相生相灭的审美特征的概括影响到后世许多诗论家,这种趋向经司空图至宋代严羽而发扬光大,严羽“以禅喻诗”,借禅法来论诗歌创作、欣赏、批评,王士祯的神韵派诗歌理论、王国维的境界说都沿着皎然开辟的路子发展。可以说皎然为日后诗文评理论家运用佛教的概念或理论进行文学批评,树立了一个模式、开启了一种风气。其意境理论及其诗美理想极大地弥补了此前诗论及诗歌意义涵纳的不足,丰富了对诗歌艺术规律的把握,直接影响到后世直至今人的诗歌创作。

刘禹锡

刘禹锡所作的《董氏武陵集纪》较为集中地阐述了他的诗歌理论: 诗者,其文章之蕴耶!义得而言丧,故微而难能。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和。

千里之谬,不容秋毫。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工于诗者能之。风、雅体变而兴同,古今调殊而理异,达于诗者能之。工生于才,达生于明,二者还相为用,而后诗道备矣。

这是一段比较完整的意境论。首先,它昭示了刘禹锡对诗歌意境的审美追求。“义得而言丧”,“境生于象外”,说的是诗的意境。“意”是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描绘的景物形象。“意”与“境”的完美统一,就是意境。“意境”概念最早见于王昌龄的《诗格》。《诗格》提出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境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我国诗学已由对个别意象的关注进入了对主客观交融的诗美境界的整体关注。刘禹锡的意境论汲取了皎然等人的思想,强调“境生于象外”,即“境”对“象”的超越性,构成了“境”的特征。刘禹锡在中国文学思想史上首次明确地把意境

与“象外”联系起来,具有开拓性。其次,关于意境的产生。刘禹锡在这个问题上的独特贡献在于他用佛教息念致悟的方法来解决意境的构思困难。皎然的《诗式·取境》强调取境要用苦思:“……又云:不要苦思,苦思则丧自然之质。此亦不然。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但也承认“有时意静神王,佳句纵横,若不可术效果。随着他意境理论的逐步成熟,刘禹锡愈来愈重视“兴”法的使用。诗人运用“兴”法的主要特点是只满足于把形象(“象”)表现出来而不加评论。至于诗歌的“象下之意”、“味外之旨”全凭鉴赏主体对诗中一系列“象”的有机组合、“境”的反复品味才能获得。

“片言明百意”、“境生于象外”正表明了刘禹锡对形象大于思维这一审美规律的深刻理解。被白乐天大为赞誉的《石头城》和《乌衣巷》,不作一字议论,在写景中暗暗透露朝代的更迭、今昔的变化,令人追思不尽,是其意境论的绝佳注脚。可以看出,刘禹锡的意境论是较为完整的。从创作初期创作主体心理情绪的调整到具体表现手法的运作,他都予以论及并颇有创见。如果说特定的人生遭际是刘禹锡含蓄蕴藉诗风形成的外部因素,那么意境论则是他此种诗风形成的内部原因。刘禹锡以意境论为核心的诗歌理论,着眼点不在于诗歌的社会干预功能,而在于诗歌审美规律、创作规律的探讨。但这并不等于他对诗歌社会功能的忽视。他曾说:“古之创物建庸、宜于人民而得其时者,则必歌其事功,为后代法。《雅》有营谢,美召伯也……当书而永之,细亦弗可略也。”⑦这是说,对于美好的有利于人民的事物,诗人应该歌颂,即使是小事,也不该忽略。刘禹锡对诗歌的社会功能之所以没做过多论述,是因为汉儒的美刺说经过著名诗人陈子昂、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等人从创作和理论两个方面的继承和发扬,至中唐已形成了一种风气。重视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意义已成为诗人们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而对诗歌审美规律、创作规律的探讨则相对沉寂。直到中唐皎然《诗式》的出现才打破了这个局面。刘禹锡对皎然取境说的继承和发展,不单是对当时诗坛上的元白功利主义诗论的反动,也是对盛唐诗美学价值的重新认定。刘禹锡的诗歌创作与意境论体现了他在“元和诗变”中的创新精神。中唐尤其是元和时期是继开(元)、天(宝)以后唐诗发展的第二个高潮。在永贞革新、政治图变的精神背景下,唐代诗人固有的浓厚的创新意识被大大激发起来。在诗歌求变创新问题上,刘禹锡与当时其他诗人的看法并无二致,并且表现出极大的勇气。

刘禹锡对“意静神王”的构思状态则有深切体验。他的《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诗前小引云:梵言沙门,犹华言去欲也。能离欲则方寸地虚,虚而

万景入,入必有所泄,乃形乎词。词妙而深者,必依于声律。故自近古而降,释子以诗名闻于世者相踵焉。因定而得境,故然以清,由慧而遣词,故粹然以丽。信禅林之萼,而诫河之珠玑耳。刘禹锡体会到,当诗作者进入类似佛门禅定的虚静状态时,万千景物可以返照于心,诗人可以很快捕捉到生动的物象,从而予以表现。而进入虚静状态的关键是“去欲”,释子所以能诗,就因他们很少尘欲凡念的牵绕,能快速进入艺术构思的心理状态。在刘禹锡之前,刘勰曾对艺术构思时主体的虚静状态进行了强调。其《文心雕龙·神思》篇云:“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但如何做到虚静,却不如刘禹锡阐述得明晰具体。

宋代大诗人苏轼在和诗僧的交往中,产生了和刘禹锡类似的创作体会:“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②刘禹锡关于虚静成诗的论述,不仅极大地拓展了主体创作的自由度,而且使仅凭想象创作的诗歌真切动人。刘禹锡不仅善于凭虚构象,而且善于捕捉营造最能调动读者审美思维的“象”。如《乌衣巷》在用野草开花、夕阳斜照渲染了朱雀桥畔的荒芜乌衣巷里的寂寥之后,诗人没有采用过于浅露的写法,转入正面描写乌衣巷的变化,而是继续对景物的描写,出人意料地把笔触转向乌衣巷上空正在就巢的飞燕,暗示出乌衣巷今昔的变化。陈寅恪先生说:“大和五年微之卒后,乐天年已六十。其二十年前所欲改进其

诗之辞繁言激之病者,并世诗人,莫如从梦得求之。”“盖乐天平日之所蕲求改进其作品而未能达到者,梦得则已臻其理想之境界也。”○12刘禹锡的诗歌创作和意境理论既反映了和其他元和诗人相同的自觉熔铸新的艺术范型的意识,也反映了他对诗歌独特审美价值的深刻理解。刘禹锡的诗歌“祖风骚,宗盛唐”○13,既有较为充实的社会内容,又有比较完美的艺术形式,对后世诗人影响极大。他的诗学理想上承皎然,下启司空图。唐末司空图所标举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品味理论显然得益于刘禹锡。而以司空图《诗品》为代表的唐末诗论“一方面领导了后来的‘文品’‘赋品’‘词品’等等的著作,一方面又领导了后人的‘意境’‘空灵’等诗说”○14,在唐以后文学思想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刘禹锡的承启之功实不可没。从创作实践看,刘禹锡志存天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及其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雄强风骨与唐末文人淡漠政治、逃避现实而造成的浅俗平庸的诗境则不可同日而语。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百宝箱”的多重意象解读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百宝箱”的多重意象解读 首先,“百宝箱”是连接故事的线索。小说中,“百宝箱”的出现一共有四次,构成了故事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次:当李甲为筹集从鸨儿处赎出杜十娘的三百两银子而到处奔波借债,但又毫无着落时,杜十娘拿出了“私蓄”的(说是从姊妹处借的而实际上是从“百宝箱”中拿出的)一百五十两来“任其半”(此外还有二十两作“行资”),终于感动了柳遇春借来另一半,使李甲能顺利地赎出杜十娘。这是情节发展的第一个阶段。第二次:当杜十娘和李甲告别柳遇春和众姊妹准备上路时,谢月朗“命从人挈一描金文具至前,封锁甚固,正不知什么东西在里面。十娘也不开看,也不推辞,但殷勤作谢而已。”这“描金文具”正是“百宝箱”,有了这个“百宝箱”,夫妻俩浮寓吴越间的山水之费就不愁了。这是情节发展的第二个阶段。第三次:当李甲用完那二十两白银,为行资匮乏“正当愁闷”时,杜十娘又取钥开箱,拿出白银五十两充当行资。这一次“百宝箱”虽然被当面打开,但李甲“在旁自觉惭愧,也不敢窥觑箱中虚实”,致使“百宝

箱”又一次坠入五里雾中。这是情节发展的第三个阶段。第四次:当李甲受孙富挑唆,将杜十娘出卖时,十娘悲愤交加,取钥开锁,将箱中宝物一一投之江中,最后自己也“抱持宝匣,向江心一跳”,结束了年轻的生命。这一次“百宝箱”才让李甲、孙富和旁观者一览无余,使李甲“又羞又苦,且悔且泣”,但却悔之晚矣。这是情节发展的第四个阶段,也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在整个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作为连接故事线索的“百宝箱”犹如千丈游丝,有萦花粘草之妙;恰似蜻蜓点水,若即若离;又像神龙之宛游,忽隐忽现。“百宝箱”这个意象在小说中的四次出现,对情节发展起着暗示和推动的作用,前三次出现(其中第一次是暗示)读者均不知箱中为何物,也不太在意,直到第四次出现,读者才恍然大悟。这正是作者构思的巧妙所在。其次,“百宝箱”是叙事编辑的妙笔。小说中,“百宝箱”先合后开,延长故事的秘密,给读者设置了悬念,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具体而言有两点:1。控制叙事距离,形成叙事节奏。“百宝箱”的四次出现,是紧接着前一事件完成的新事件的准备,是在旧紧张解除之际的新紧张的来临,如长江后浪推前浪一般,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使故事情节跌宕多姿,曲折变幻。2。调节叙事视角,制造叙事张力。我国传统小说,叙述故事多采用全知视角,

三重境界(俞敏洪)

三重境界 俞敏洪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第一重境界,我们可以将之归结为迷茫:寻找生命价值、寻找事业的迷茫。第二重境界可以归结为执着:找到了某种值得投入生命热情的事业或者价值,愿意为此贡献余生。第三重境界可以归结为开悟:在苦苦探索、执着追寻之后突然开悟,发现原来一切都这么简单,答案就在身边,就像牛顿坐在苹果树下冥思苦想时被苹果砸了一下,就像王阳明在竹子前面“格物致知”了几度春秋之后突然领悟到心乃一切之本。 禅宗大师青源怀信提出了参禅的三重境界:“老僧30年前来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体歇处,依然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涉世之初,我们思想单纯、见识短浅,很容易看到什么就是什么,表面上好就是好,不懂得背后的蕴藏,看到哭就是哭,不知道哭背后的情感。年龄渐长,我们开始在人生的路上四处碰壁、常常灰心,最后对人对事产生无尽怀疑,觉得人人都暗藏玄机、包藏祸心,于是见人不是人,见鬼不是鬼。再往后,到了第三重境界,我们发现一切人皆有良知,一切事皆有因缘,看透了其实很简单,所以就有了看山还是

山的明澈。“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这才是做人与处世的正道。 上面两个故事都充满禅意,需要我们用一辈子的时间去体悟。其实,在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都存在着有关做人做事的不同境界,而不同的境界自然会带来不同的结果与人生。也许很多人都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三个人搬砖头,第一个人搬砖的时候,心里想的就是搬砖,觉得自己除了搬砖别无他长,于是他就搬了一辈子砖头;第二个人搬砖的时候想的是将来如何能成为一个工头,好让别人来搬砖,最后他成了一个包工头;第三个人搬砖的时候心里想的是未来如何能成为一个建筑师,盖出自己喜欢的房子,结果这个人成了一名优秀的建筑师。我不是唯心主义者,但我深信,在所有的动物中,只有人可以用自己的心来改变命运和未来。很多时候,我们的心能够走多远,脚就能够走多远。 大学学习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为了找工作而学习,什么专业最利于找工作就学什么专业;第二重境界是因为兴趣而学习,选某个专业是出于自己对该领域的兴趣,至于毕业后能不能找到工作则在其次;第三重境界是因为使命感而学习,或具备“为往圣继绝学”的崇高,或胸怀“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也许很多人会觉得第一重境界的人比较容易得“实惠”,毕业后找到工作的几率也更大;但事实上,从长远来看,第二、三重境界的人才会真正体会到学习和工作的乐趣,也更能深刻体会人生的奥妙,甚至更有可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崇敬。易中天和于丹学习的皆是文学专业——现在被许多人认为是

诗歌鉴赏之意境

诗歌鉴赏之意境 教学目标:掌握解读意境的技巧。 教学重难点:掌握解读意境的技巧 一、谈谈意境 意: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 意境: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词中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由于意境一词较为复杂,故在高考中常用“氛围”(偏重外部环境)、“心境”(侧重内心世界)、“境界”(外部与内部的融合)等词语称呼。一般来说,诗的基础是意象,意象构成意境,意境表情达意。因此对诗歌意境的鉴赏应遵循意象(诗的基础)→意境(诗的画面)→诗情(诗的内涵)的思维流程进行。 提问方式: ①请概括诗中描绘的景象(画面)。 ②诗中哪两联写了什么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③××(句、联、片、全篇)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该诗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提问变式: 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③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某两句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二、如何分析诗歌的意境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三年饥走荒山道”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之时。 提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3分) 参考答案: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后暂时定居草堂的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答题步骤: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三语言力求诗意。 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如宁静清幽、萧瑟冷寂、清新优美、生机勃勃、孤寂凄清、雄浑壮丽、沉郁忧愁、和谐静谧、开阔苍凉、高远辽阔等。注意要能恰切地吻合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为: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

诗歌意境:景物与情感

诗歌意境:景物与情感 在中国诗词中,“月”是一个出现频率极高审美意象。不说那诗人之众、诗作之巨、流派之多,单是那和谐的韵律、严整的对句间所凝聚的世间万种风情就会令人流连忘返。皓月当空,长风拂面乃自然界之一物像,然一经诗人的生花妙笔缀入,便融入了人的情感因素,而成为诗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明月之诗”。由此,在诗人笔下月亮就成为一个包括相思在内的多重意象的。月与人可亲而不可近,恋人对月海誓山盟,思妇对月牵挂丈夫,游子对月思念亲人;孤独者视月为朋友,迷茫者视月为希望,奋进者视月为信念。人们根据月亮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出现的各种变幻,赋予月亮千种情怀。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松冈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王维《西州张少府》 月斜空碧合,河汉几时生。——王夫子《月斜》 高卧南斋时,升帷月初吐。——王昌龄《周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七首》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从军行》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又闻子规啼,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我歌月徘徊,我舞月凌乱。——李白《月下独酌》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莫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李白《下终南山过角斗斯山人置酒》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李白《把酒问月》 惟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李白《把酒问月》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洒》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人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李白《清平调》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古代诗歌赏析答题思路

古代诗歌鉴赏题型设计及答题思路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1: 春行即兴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步骤一)。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步骤二)。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步骤三)。 答题示例2: 游月陂宋·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1)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3分)[参考答案]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泉声,(1分)营造了宁静(或静谧、幽静等)(1分)的意境,表达了诗人闲适(或恬淡、自在)(1分)的心情。 (2)“林下泉声静自来”一句诗用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其效果?(3分) [参考答案]反衬(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1分)。淙淙的泉声更突出了月夜的寂静。(2分)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3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诗歌的表达技巧 附:诗歌的表达技巧 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

企业管理的三重境界

企业管理的三重境界 企业管理的三重境界: 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 第一重境界:“无” 此时的“无”,是真正的“无”,无产阶层,创业者面临的是“一片荒无”的景象,无资金,无订单,无优势,无人气,无管理……就象大多数初涉职场的“草根”,无房,无车,无钱的“三无青年”。 对于大多数创业者来说,创业初期真是太多的辛酸与无奈,“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无限惆怅与感慨。 创业初期,企业在创业初期最大的挑战就是“预防企业倒闭的风险”,根不谈不上管理,也请不起专业的管理人才,管理团队的创建更是难上加难。销售、技术、财务、生产、质量、物流、人事等都由创业者(老板)自己担任,甚至集总经理、基层干部、采购员、业务员、杂工等多种职位于一身,真可谓是“能者多劳,劳而无功,事倍功半”,顾此失彼,压力重重,蹒跚学步,负重前行。 对于一个优秀的创业者来说明,在外在物质真“无”的阶段,优秀的创业者的精神世界是最富有的,具备坚忍不拔的意志,远见卓识的战略眼光,勇于创新的技术,废寝忘食的工作,耐得住寂寞与清贫,远离繁华与喧嚣。 第二重境界:“有” 此时的“有”,是真“有”。经过几年甚至更多长时间的打拼,企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事业如日中天,有订单,有资金,有技术,

有人气,有管理…..总之,当初期盼已久的梦想基本实现。 企业在第二重境界“有”的核心是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管理,才能确保企业基业长青,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有些企业表象上看似“有”,实则还是停留在真“无”的第一重境界,主要体现在以下“无”的状态: 1、无明确的工作目标; 2、无严谨的工作计划; 3、无系统的运作流程; 4、无具体的管理标准。 工作目标: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绩效指标/KPI指标)。 工作计划:年度经营规划,月度工作计划,周工作计划,日计划(日排程)。 运作流程:企业运营的价值连接流程(输入与输出),运营流程,生产运作流程,质量管控流程,物流体系流程,人力资源模块流程,产品开发流程等等。 管理标准:员工手册,管理规定,岗位说明书,作业指导书,工艺卡等等。 有管无理:为管理而管理,企业管理流于形式,企业内部资源(人、财、物等)没有有效利用,企业管理效率低,管理效果差。 关于企业管理的理论真可谓包罗万象,汗牛充栋,智者见智,仁者见人仁。 有些人认为,管理的越规范,企业就死得更快;还有些人认为,

浅析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蕴含的三重意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82578284.html, 浅析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蕴含的三重意境作者:陈心澈 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26期 摘要: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具有独特的思想境界与艺术内涵。通过对文章精神的剖析,借助不同的审美视角来探究其中包含的三重境界,品读范仲淹的大局观、悲喜观以及忧乐观,彰显出其高尚人格,而文中包含的精神追求至今不灭,对现世仍旧有重大价值,堪称超越时空的精妙文章。 关键词:岳阳楼记;范仲淹;三重境界 《岳阳楼记》乃范仲淹之名作,写于庆历六年,适时范仲淹与好友滕子京被贬,政治上双双失意,可谓感同身受。然而,两者的表现与心境却大相径庭,同为贬谪,滕子京性格豪迈,常把抑郁悲愤发泄于外,且罕受人言;而范文正公仿若丝毫未有影响,更是在该“记”中巧妙地规劝好友,理应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境平和方能思绪明晰,进而有所作为;同时抒发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思想,体现了一种独有的“忧乐观”,这恰恰是《岳阳楼记》得以传世之由。范仲淹将自己的心绪与抱负融进文章中去,以文观人,从中窥探出范文正公的人生观、价值观、悲喜观以及忧乐观,感受一位饱读孔孟儒学的国家官员应有的责任心与爱国情。《岳阳楼记》的价值除却里面蕴含的思想感情,同样还有其作为散文的艺术功底,范公并非将三百多字字字融入政治抱负,而是循序渐进,先交代作文缘由,将笔墨更多地放在描写岳阳楼美景上,渲染不同时间的岳阳楼,各有千秋,明明都是美景却有不同的情绪,文章正是通过景色的对比暗示出心境的不同,进而揭示出作者的心态与理想,表达自己坚守的政治抱负。 一、登高望远的大局观念 古来文人常喜登高远望,或思乡怀人难忘故国,或宽阔胸怀聊以慰藉,总之是借登高来抒发心中积郁或欢乐,那么,古人为何特喜登高一事?早在《吕氏春秋·顺说》中有记载:“顺风而呼,声不加疾也,际高而望,目不加明也,所因便也。”[1]其中“际高而望”便是登高望远之意;后在《荀子·劝学》中明确提出登高二字:“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2]诚然二者都是通过登高来远望,以达到视野之宽阔,所见之广博。而后随着“迁人骚客”的遭遇与感受慢慢地演变成以登高来托物抒情以及言志。古代文人多失意,而登高望远却是将此等抑郁愤懑舒散的最佳方式,心神宁静天人合一,感叹自身身处宇宙之渺茫,世间之大,岂会没有容身之处;慨叹长路漫漫,不必为一时不得志而放弃追求,心情随之也就跟着释然了。自然,除却“喜洋洋者”,仍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3],登高见景之萧瑟,类比于自己人生之惨淡,便越发觉得未来无望,悲伤难掩。 前人诗词中多是以上两种形态,然而范仲淹登高后却并未拘泥于这两种心境,而是用一种大局观的眼光看待自然的变化以及世事的变迁,这是极为难得的。在其开篇写景中,描绘岳阳楼的语句就体现了一种大局意识:“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

诗歌意境赏析

古诗词复习--赏意境悟情感 -------牙屯堡中学陈方霞 教学目标: 1、诵读古诗,在积累感悟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2、领悟诗歌意境,体悟作者的情感态度 3、初步理解鉴赏古代诗歌,并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运用正确方法欣赏诗歌意境,体悟作者的情感态度 教学难点:借助联想和想象再现诗歌意境 教学过程: 一、创设引思,目标定向 导入:同学们,大家刚刚课前欣赏了几段优美的音乐,你发现这些歌曲有什么共同点?(歌词都是古诗)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而中华的古诗文又是我国古代珍贵的文化瑰宝。通过前段时间的学习大家都积累了很多的古诗词,今天,就让我们打开记忆之门,徜徉在中华古诗文的长河中,希望大家团结协作,积极动脑,踊跃发言,因为你们才是课堂的主人。那我们先用掌声提前鼓励一下自己。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国古代诗歌一向追求诗情画意,只要我们留心品味,便会发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老师准备了五副图画,每幅图画都对应着一首很有名的古诗,看看你能不能猜出来。 二、自主实践,互动感知 (多媒体课件依次出示图画) 三、讲授课程 同学们都猜得很正确,钱钟书先生在《中国诗与中国画》中说:诗和画号称姊妹艺术,有人进一步认为它们不但是姊妹,而且是孪生姊妹。郭熙《临泉高致》中也曾说“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刚刚我们已经从画中找出有形的诗,我们就打开联想大门,从诗词中找出无形的画。通过赏意境,悟出诗人的情感。(教师板书)(生把标题和目标齐读一遍)那么什么叫意境呢?你是如何理解?(学生举手回答,教师评价) 意境:通过作者丰富的想象,将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意象:寄托了诗人情感和思想的物象。即诗歌中具体的人、物、景等。(齐读) 也就是说,要体会诗人的情感,我们就要从意境和意象入手,那么怎么入手呢?老师这里给大家一条方法,首先第一步寻找物象,第二步描摹诗歌图景,概括意境特点,最后剖析诗人情感。总的来说就是意象到意境再概括诗情。 三、实例探究 大家来看一下我们所学过的《天净沙秋思》,通过欣赏它的意境,再悟出诗人的情感。我们跟随着音乐有感情的齐读一遍。(评价)

-人的精神有三重境界

人的精神有三重境界:初级境界就像骆驼,中级境界就像狮子,高级境界就像孩子。 之所以说人之精神的初级境界就像骆驼,是因为有很多重负压在人的精神上,久而久之,人默默地忍受着,不以其为重负,反而对其充满了虔敬之心,就像骆驼驮着重担不停地在沙漠上行走着。 这些重负是什么呢? 装得谦卑是为了隐藏骄傲;表现出痴狂而忘记了智慧;庆祝胜利时却失去了初衷;取得进步时受到了各种诱惑;为了真理而追求知识却忽略了去提升高贵的灵魂;与并非真正需要的人为友;吸收知识时稂莠不分;爱那些轻视我们的人而且帮助那些威胁我们的人。 所有的这些就如骆驼背上的负担,而人们为了委曲求全就如骆驼那样始终驮着它们一直走下去。 但是到了忍耐的极限时,人们的精神就由初级境界过渡到了中级境界,即由骆驼变成了狮子。要拥有自由,要成为自己的主人。但处在这个境界的人依然自己不能做主,因为他们仍然有一个主人,上帝-----巨龙,为了最后的胜利,人们不得不与巨龙作战。 巨龙是什么呢?它就是价值原则‘你应该’。 而精神的狮子却高呼‘我想要’。 千百年来,‘你应该’作为人们的价值原则而指导着人的行为,不允许人们追求‘我想要’,人们只能被动地接受。 现在,人们要创造新价值了,但这个任务即使是狮子也不能完成。那狮子精神有何用呢?就是要争取自由,否定所谓神圣的义务,这是创

造新价值的必经之途。为了获取创造新价值的权力,必须抛弃骆驼精神中的忍耐与虔诚。因为‘你应该’被当做神圣的原则而热爱由来已久,为了战胜‘你应该’的虚幻与专横,需要的就是狮子这种掠夺成性的斗志,消灭那种忍耐与虔敬的精神,才能获得创造新价值的权利,这个过程近似于狮子的捕食工作。 原来,孩子天真、健忘,像一个新的游戏、一个自转之轮,是一个新的开始,是神圣的肯定。 就像孩子创造一个新游戏一样,人们需要对自己的生命进行神圣的肯定,自己的精神就是意志,这个世界是自己的。”

初中古代诗歌鉴赏题型设计及答题思路

初中古代诗歌鉴赏题型设计及答题思路 一、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1: 春行即兴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步骤一)。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步骤二)。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步骤三)。 答题示例2: 游月陂宋·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1)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3分) [参考答案]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泉声,(1分)营造了宁静(或静谧、幽静等)(1分)的意境,表达了诗人闲适(或恬淡、自在)(1分)的心情。 (2)“林下泉声静自来”一句诗用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其效果?(3分) [参考答案]反衬(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1分)。淙淙的泉声更突出了月夜的寂静。(2分) 二、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3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修身养性的三重境界

修身养性的三重境界 责勿太严,教勿太高。毋以已长而形人之短,勿因已拙而忌人之能。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修已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才智英敏者,宜研学问以摄躁;气节激昂者,当修德性以融偏。 译文: 对别人的要求不要太严,教导别人不要要求太高。不要倚仗自己的长处去对比人家的短处,不要由于自己笨拙而嫉妒他人的才能。有才学而秉性缓平,一定是大才学;有才智而气度和顺,这是大智慧。修身养性以清心寡欲为要,涉足世道以小心慎言为要。才思敏捷者,长恃才傲物、心浮气躁,最好去研究学问,以戒骄戒躁;性格冲动、行事偏激者,应当修身养性,更正自己的偏颇。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译文: 人生第一重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涉世之初,还怀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与新鲜,对一切事物都用一种童真的眼光来看待,万事万物在我们的眼里都还原成本原,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对许多事情懵懵懂懂,却固执地相信所见到就是最真实的,相信世界是按设定的规则不断运转,并对这些规则有种信徒般的崇拜,最终在现实里处处碰壁,从而对现实与世界产生了怀疑。 人生第二重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是水。红尘之中有太多

的诱惑,在虚伪的面具后隐藏着太多的潜规则,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一切如雾里看花,似真似幻,似真还假,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很容易地我们在现实里迷失了方向,随之而来的是迷惑、彷徨、痛苦与挣扎,有的人就此沉沦在迷失的世界里,我们开始用心地去体会这个世界,对一切都多了一份理性与现实的思考,山不再是单纯意文上的山,水也不是单纯意义的水了。 人生第三重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是一种洞察世事后的反璞归真,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这一境界。人生的经历积累到一定程度,不断的反省,对世事、对自己的追求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认识到“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要放弃的是什么,这时,看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只是这山这水,看在眼里,已有另一种内涵在内了 “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这才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博学笃志,切问近思;神闲气静,智深勇沉 译文: 博学,广博求学;笃志,矢志不移。切问,恳切请教;近思,深入思考。神闲,神态安然;气静,心平气和。智深,智慧深远;勇沉,胆识卓越。不管是做学问,还是干事业,这样的神态、如此的境界能够让人处变不惊、闲庭信步;不管是谋生存,还是求发展,这样的心态、如此的品质能够让人茁壮成长、生生不息、从容自如。 博学笃志,广博的吸收知识并且坚定不移志向。不管是博观约取,还是厚积薄发;不管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还是志向高远,始于足下。这些都是博

诗歌鉴赏意境概括题训练及答案

1、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2、双调·清江引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简要分析这首诗的意境。 参考答案: 这首诗取西风、雁啼、红叶、黄花、芭蕉和秋雨等一系列富有季节特征的景物,渲染出一种浓深的秋意,萧瑟中带着热烈,抒发了游子身处异地,思念家乡的浓烈的愁情,全诗以景衬情,以情驭景,情景交融。 3、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窗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别院:即正院旁侧的小院。 (1)此诗以“夏意”为标题,着眼点在“意”,写诗人于炎热盛夏中的一种什么样的心境? (2)“时一声”的“流莺”与这种心境是否和谐?为什么? 参考答案 ⑴诗中虽写炎热盛夏,却句句显清凉静谧、清幽朦胧的气氛,表现了诗人悠闲旷达的心境。 ⑵和谐的。园林深处不时传来的一两声婉转的黄莺鸣啼,反衬出这小院的幽深静谧。 4、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步骤一)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步骤二)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

六、艺术作品典型和意境

六、艺术作品典型和意境 对于艺术作品来讲,典型和意境是十分重要的两个问题。一般来讲,典型重再现,意境重表现;典型重写实,意境重抒情;典型重描绘鲜明的人物形象,意境重抒发艺术家的内心世界。 以再现为主的各门艺术,如:戏曲、电影、电视剧等常常侧重于在作品中塑造典型; 以表现为主的各门艺术,如:抒情诗、山水画、音乐、建筑、书法等,常常侧重于在作品中创造意境。(一)、典型 典型是艺术作品中塑造得成功的人物形象。 简言之,所谓典型,或称典型人物、典型性格、典型形象。 还有一种广义的解释认为:典型应当包括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典型环境等。 不管怎样,典型的核心是塑造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这一点是大家所公认的。 典型: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 典型的人物形象,确实是优秀的艺术作品中的显著特征。 绘画中典型的人物形象 古今中外,优秀的文艺作品曾经塑造了一系列不朽的典型人物,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那么,什么是典型人物呢 所谓典型人物是指通过鲜明独特的个性、能充分地表现一定阶级、阶层、集团或社会生活某些本质方面的具有独特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的人物形象。 罗中立《父亲》 文学中典型的人物形象 《红楼梦》为什么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就是因为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典型形象。这些人物有血有肉,活灵活现,各人有各自不同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谁和谁也不可互相混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自不必说,就是同母所生的尤二姐和尤三姐,个性也截然不同,前者软弱,后者刚烈。连大大小小的使女丫头,也无一不各具独特的个性。 艺术典型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任何艺术典型,都是在鲜明生动的个体中体现出广泛普遍的共性,在独一无二的个别形象中体现出有普遍性的某些规律。 《阿q正传》 阿Q质朴愚昧而又圆滑无赖,率真任性而又正统卫道,自尊自大而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而又忍辱屈从,狭隘保守而又盲目趋时,排斥异端而又向往革命,憎恶权势而又趋炎附势,蛮横霸道而又懦弱卑怯,敏

诗歌鉴赏意境例题练习及答案

诗歌鉴赏 意象和意境 ?学习目标:掌握意境的构成,体会意境美 ?学习难点:准确把握答题思路 要点阐释: 1、意象 诗歌的意象,即诗歌中的形象。“意象”的“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诗中的所抒之“情”、所言之“志”,就是主观之情“意”;“象”是指诗人在现实中感受到的客观物象,诗中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所叙之事、所描之人,就是客观之物“象”。“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叫“意象”。意象”就是蕴含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是表现诗人感情的载体。 例如枊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就是用以下六个意象组成:“千山”、“鸟”、“孤舟”“蓑笠翁”“寒江”“雪”。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此散曲是由“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等十一个意象组成。 2、意境 诗歌的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事物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一种情景交融而又虚实相生的艺术形象,是作者的创作与读者的想象共同创造的结果。它是诗人主观的“意”(思想感情)与客观的“境”(自然景物)的有机统一。诗人常通过一系列相关意象的组合,构成具有特定意义的意境。鉴赏意境就要从作者所描绘的风物、景象入手,把握作者贯穿其中的思想感情。即象——境——情。 例如马致远的《秋思》中那些冷落衰败的意象,构成了萧索悲凉的深秋的意境。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表现出宁静幽深的意境。张旭的《桃花溪》“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营造了一个清远含蓄的意境。刘方平的《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色暖,虫声新透绿窗纱。”营造了一个清新明丽的意境。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连用缺月、疏桐、孤鸿等意象,营造了孤独凄凉的意境。韦庄的《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全诗前运用了“阴雨”、”江草”、”鸟鸣”,柳”、堤”等意象构成了这样一种凄凉凄清意境 3、意境与意象的区别: 1)意象是表意的典型物象,是可以感知的,实在的,具体的,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意境是通过一个个意象构成的生活图景或艺术氛围。

读书三重境界

读书三重境界 ●古人将读书的境界概括成三个阶段,用赏月来做比喻: 第一境界指少年读之,如隙中窥月; 第二境界指中年读之,如庭中望月; 第三境界指老年读之,如台上玩月。 评点:以月喻书,从中不难看出古人对书的挚爱;而通过看月环境的改变和时日的推移,也不难看出古人对读书与人生的认识在逐步深入。“窥”得一鳞半爪,喜不自禁,但终究属囫囵吞枣;“望”得书中一轮圆月,就有了整体感,知人论世可避免偏颇和偏见;台上“玩”中品味契合,物我交融,自身境界渐高,看似悠闲洒脱,而内蕴着多少超脱和感悟。 ●有人用充满禅机的语言来归纳读书的三境界: 第一境界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第二境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第三境界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评点:第一种境界对事物本身有清醒的认知,第二种境界不仅看透事物本身,而且看出了事物内蕴之外的奥妙,第三种境界不是第一种境界的简单重复,而是超然物外,通观事物本质、过程和结局等方面,从而寻根究理,找到了事物的本源。人生境界在回环往复中升华,社会发展在迂回曲折中前进。 ●有人总结读书三境界如《桃花源记》中所写的: 第一种境界“初极狭,才通人”; 第二种境界“复行数十步”; 第三种境界“豁然开朗”。 评点:《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改成“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认为行路比读书更重要。读书犹如行路。初读如上路,有勇气尝试才迈得开看得进;入书后如行进在半路上往往进退两难,退则全功尽弃,进则柳暗花明,此过程非一步登天,亦非捷足先登,而是需要辨明方向,鼓足勇气,在幽深昏暗的小径上前行“数十步”,此何等艰难;“豁然开朗”属于读书经历深思熟虑后的“顿悟”,心如明镜,陶醉其中,痛快之至。 ●宋人笔记中有关于读书三境界之记述: 第一境是“开卷有益”。王辟之的《渑水燕谈录》云: “御览”三卷,因事有阙,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意境:“文之母也”

意境:“文之母也” [摘要]林纾最重要的古文论着《春觉斋论文》,集中探讨了古文审美艺术的诸种内涵与形式,其中尤以意境论最具特色。林纾以“意境”为“文之母”——古文艺术追 求的至高境界,以“真”为核心,以高洁诚谨为上,以诗书、仁义及世途之阅历为造境不可或缺之前提,最终塑造兼具“海阔天空气象”与“清风朗月胸襟”的审美至境。同时,林纾还是将意境论移至古文并进行具体阐述的第一人,其理论是对中国古典意境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深化与扩展,因此,在中国古典散文审美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 [关键词]林纾;《春觉斋论文》;意境;高洁诚谨;造境 “文以载道”是中国传统文学“尚用 轻文”价值观最集中的表现,自古以来,文人才子无不希望在政治仕途上建立不朽功业。桐城先祖方苞、姚鼐等人都曾旗帜鲜明地坚持道德事功高于文学创作,他们多不甘

以文人自居而求文学有济于世。鸦片战争以后,桐城派散文在救亡图存的呼声中,经世致用的功能得到史无前例地张扬:姚莹倡导“义理、经济、多闻、辞章”四结合的创作思想;梅曾亮提出“文章之事莫大乎因时”;曾国藩强调为学之术有四“曰义理、曰考据、曰辞章、曰经济”。同时期的桐城文家薛福成、黎庶昌、郭嵩焘、吴汝纶等,在政治上多属洋务派、维新派,也都强调文学的实用性,此可谓大势所趋。 一般情况下,注重与强调文学功用的人大都具有现实中有可能实行的因素,或职位、或政治影响力,而这些林纾都不具备。他虽自幼苦读诗书,但31岁才中“举人”,此 后“七上春宫”(七次参加礼部考试)皆不遇,加上触目即是的官场腐败与社会黑暗,林纾宦情熄灭。他把所有的生命热忱贯注在古文的研读与教授上,古文成为他一生执着的事业——安身立命之本。他在清末民初是颇有文名的:“大抵崇魏晋者,称太炎为大师,而取唐宋,则推林纾为宗盟云”。林纾一生以翻译、授徒、卖画为生,布衣身份与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职业发展的三重境界

职业发展的三重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王国维《人间词话》 王国维所说的读书有三种境界,第一境界强调专注;第二境界强调经历与过程;第三境界强调顿悟与灵感的激发。在每个人的职业发展中,同样具备三重境界。 第一境界是专业能力。现代社会对专业能力的需求尤为明显。即便是最基层的酒店服务生,每一个言行举止都会有特定的标准和规范,掌握服务标准,并具有良好职业习惯的人,才能胜任这份工作。由此可见,一个人是否具备专业能力,决定着他是否能够在职场中生存,专业能力已经成为职场中人谋生的基础。 第二境界是团队精神。要做事先做人,这是传统的经验之谈,演绎到管理学上,则是强调一个领导者要侧重于团队精神的建立。一个专业化的人才,如果能在为人处事上善于换位思考,与团队成员协同沟通,把每个细节做到位,久而久之,团队中人自然会认同他的人格魅力及工作能力,这就具备了优秀的非正式领导力,进而成为团队的领头羊。是否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形成团队工作的协同效应,已经成为未来事业对管理人才的审核标准。 第三境界是理念与文化塑造。善于从工作中提炼出团队所认同的理念,以塑造团队文化,使大家看到清晰的目标及努力的方向,为希望而奋斗,才能成为具备战略眼光的帅才。从管理到文化的跨越,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最大的挑战,也是企业能否走向基业常青的根本。“要充分发挥勤勉认真的技术人员的技能,建立一个自由豁达、轻松愉快的理想工厂”——这是索尼创始人井深大先生在公司成立之初写在《成立宣言》中的一句话。正是这种理念的建立以及基于这一理念的文化塑造,使索尼公司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雨洗练而成为全球最受尊敬的财富五百强企业之一。

古代诗歌赏析答题思路

古代诗歌赏析答题思路

古代诗歌鉴赏题型设计及答题思路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1: 春行即兴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步骤一)。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步骤二)。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步骤三)。答题示例2: 游月陂宋·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1)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3分) [参考答案]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泉声,(1分)营造了宁静(或静谧、幽静等)(1分)的意境,表达了诗人闲适(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