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流洞开挖交底,

导流洞开挖交底,
导流洞开挖交底,

导流洞上层开挖、支护施工方案技术交底

1、工程概况

乌东德水电站左岸布置有两条导流隧洞,即左岸1#、2#导流隧洞,其进口位于红崖沟、大茶铺崩坡堆积体下游侧,出口与左岸电站尾水明渠结合。两条导流隧洞洞身段平行布置,衬后断面尺寸为16.5m×24.0m(宽×高),轴线间距42m~50m,洞身段均由3个直线段和2个圆弧段组成,洞长分别为1702.717m和1630.021m。洞身出口段与电站尾水隧洞结合,结合段高程为800.0m,结合段长度分别为334.2m、278.8m,洞内最大纵坡分别为1.131%和1.277%。

2、施工布置

2.1供风

导流洞洞身段施工供风则采用在支洞内扩挖的方式分别在左上1#和左下1#施工支洞共布置4个空压站,系统高峰总供风能力为1344m3/min。

2.2 供电

分别在左上1#和左下1#支洞内布置2#、3#、4#、5#共四个变压站,每变压站安装两台变压器,总容量5000KVA。成形洞段的照明采用65~100W节能灯沿洞轴线10m一盏进行;工作面采用2×2KW移动式地灯辅以1KW移动式碘钨灯进行照明。

2.3 供水

2012年11月以前从金沙江直接抽取,后期则从发包人提供的供水接口处取水。导流洞内供水主管采用DN150钢管挂壁布置,各工作面需水从主供水管接引。

2.4 通风系统

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施工过程中影响因素的多面性,导流洞通风方式拟采用压入式通风,洞内通风接力。分别在左岸低线路复线洞进洞处和5-4隧洞洞口处各安装1台轴流式通风机,进行压入式通风,洞内安装接力风机。同时在导流洞上游段上部5-3隧洞和导流洞下游段上部左岸进厂交通洞各布置两条通风竖井,进行自然通风。

2.5 排水

导流洞内施工期排水采取移动泵站与固定泵站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抽排,并经污水沉淀池处理达标后排入金沙江。

移动式排水采取钢水箱配水泵抽排;固定排水泵站分别布置在4条支洞离主洞洞壁20m的外侧,排水泵站在支洞内扩挖形成(集水容量145m3)。上层施工期间的排水

主要由设置在上层支洞内泵站进行抽排,每座排水泵站内安装3台200S95A离心泵(1台备用),排水能力为540m3/h,排水主管采用DN300钢管,排水管道采用支架固定。

2.6 拌合站

拟定在5-3隧洞出口右侧(5-4隧洞进口对面)或海子尾巴业主指定位置布置一临时拌合站,初拟配置2台JW750搅拌机。

2.7 弃渣场

导流隧洞开挖弃渣场地为下白滩弃渣场和猪拱地弃渣场,运距约4.8km。

3、施工总程序

3.1 总体程序

两条导流洞开挖施工均需通过左上1#、2#施工支洞和左下1#、2#施工支洞进行开挖出渣。导流洞开挖分三层从上至下爆破开挖,第一层9.5m,第二层12m,剩余为下层开挖。

导流洞进、出口各预留30m安全岩塞。

3.2 不同围堰类别开挖工艺流程(强调)

在地质预报基础上,对不同围岩类别洞段采取不同的开挖、支护施工工艺流程,具体如下图3-1。

说明:(1)对稳定情况较好的Ⅳ2类围岩一般在爆破散烟后即进行排险、岩面封闭、随机支护,然后快速出渣、再跟进

掌子面进行钢筋拱肋安装和系统支护;对稳定情况较差的Ⅳ2类围岩一般在爆破散烟后即进行排险、岩面封闭和钢筋

拱肋或钢支撑安装,然后快速出渣,再跟进掌子面进行系统支护。具体根据现场监理工程师指示和实际情况确定。

(2)图中“爆破作业”指:测量、布孔、钻孔、验孔、装药连线、起爆。

图3-1 不同类别围岩开挖、支护施工工艺流程简图

4、开挖方法

上层高度9.5m左右,根据不同围岩类别采取不同方式爆破掘进。对于Ⅱ类围岩,

一般采取全断面爆破开挖;对于Ⅲ、Ⅳ类围岩,一般采取中导洞先行、两侧扩挖跟进的方法进行开挖,中导洞宽度9~11m,中导洞超前两侧扩挖3个循环(5~6m);对于Ⅴ类围岩和不良地质洞段,宜采取“核心土法”分层分序爆破开挖。

第一工作面先采取中导洞掘进,到达导流洞顶拱后再反向扩挖,达到设计轮廓线。

(1)钻孔爆破

①Ⅱ、Ⅲ类围岩

一般对于Ⅱ、Ⅲ类围岩,造孔深度为3.0~3.5m,周边孔孔距45~50cm,崩落孔孔距80~120cm,每循环进尺3.0m左右。

②Ⅳ类围岩

对于Ⅳ类围岩,造孔深度2.0m左右,周边孔孔距40~45cm,崩落孔孔距80~150cm,每循环进尺不大于2.0m,其中对于Ⅳ2围岩每循环进尺宜为钢支撑间距+20cm。

③Ⅴ类围岩

对于Ⅴ类围岩,造孔深度为2.0m,周边孔孔距35~40cm,崩落孔孔距90~150cm,每循环进尺不大于1.5m。

(2)特殊洞段开挖方法(强调)

不良地质段、洞与洞、洞与井交叉部位施工前,除按施工图纸做好锁口和超前支护外,为确保施工安全,拟对特殊洞段采取以下加强支护措施:

①对Ⅳ1类围岩洞段拟采用φ32~φ36钢筋设置钢筋拱肋加强支护,钢筋拱肋间距30~50cm,具体支护方式根据揭露的围岩地质稳定情况确定。

②对稳定情况较差的Ⅳ2类围岩洞段拟采用Ⅰ16工字钢支撑加强支护,钢支撑间距50~100cm,相应导流洞断面开挖扩大20cm(其纵向间距依围岩稳定情况确定);

③对Ⅴ类围岩洞段拟采用Ⅰ20b工字钢支撑、φ6.5@20cm×20cm网喷砼(C20),φ28、L=6.0m@30cm超前锚杆加强支护,钢支撑间距50cm左右,相应导流洞断面开挖扩大25cm;

④导流洞与施工支洞交叉洞段两个方向1倍洞径范围根据围岩情况采用Ⅰ16或Ⅰ20b工字钢支撑、φ6.5@20cm×20cm网喷(C20)加强支护;与施工支洞重合洞段采用φ32~φ36钢筋拱肋(间距30~50cm)加强支护,必要时采用C20钢纤维砼喷护。

(3)通风散烟

整个施工过程中一直启动通风设备通风,出碴前和出碴过程中对开挖面爆破碴堆洒水除尘。

(4)安全处理

①通风散烟后,采用人工持钢钎站在碴堆上或采用反铲对顶拱和掌子面上的松动危石和岩块进行撬挖清除;

②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已开挖洞段的围岩稳定情况,清撬可能塌落的松动岩块;

③封闭处理:对Ⅳ、Ⅴ类围岩洞段,在爆破排险后根据围岩稳定情况立即采用C20素喷砼(或钢纤维砼)进行封闭处理,保证后续出渣施工安全。(强调)(5)出渣

采用侧卸装载机挖装,20t自卸汽车运至指定碴场。

具体开挖施工方法和工艺详见“葛乌局导技字[2011]007号”文件相关章节。

5、支护施工

导流洞开挖施工期支护根据围岩性质,主要采用锚、喷、网、钢棚等支护。锚,主要为φ25mm、φ28mm系统锚杆、随机锚杆、超前锚杆、锁脚锚杆、拱架固定锚杆等;喷,分为素喷砼与钢纤维砼;网,主要指边顶拱挂钢筋网;棚,主要指超前小导管形成的管棚。除随机锚杆可使用锚固剂外,其他锚杆均为砂浆锚杆。

不同地质条件洞段的支护方式为:

(1)Ⅱ、Ⅲ类围岩初喷砼和随机锚杆视围岩情况跟进开挖掌子面进行,系统锚杆和复喷砼滞后掌子面30m左右,以20~30m为一个作业段(具体根据监理工程师项目单元划分要求而定),与开挖平行作业。

(2)Ⅳ~V类围岩和断层、裂隙及揉皱发育段,先进行岩面封闭、超前锚杆及管棚支护,再进行开挖,系统锚杆、喷护或钢拱架支撑跟进开挖掌子面。

具体支护施工方法和工艺详见“葛乌局导技字[2011]007号”文件相关章节。

6、施工期安全监测

施工期临时安全监测主要有以下三种:

(1)围堰收敛变形监测;

(2)围堰应力监测;

(3)爆破振动监测。

具体监测断面布置、观测要求及资料收集上报见“葛乌局导技字[2011]007号”文件相关章节,详细监测方案后续将报送专项方案。

7、进度安排

本工程控制性工期要求为:2013年3月31日导流隧洞洞身开挖支护完成,2014年1月31日导流隧洞洞身混凝土衬砌完成,2014年3月31日左岸导流隧洞具备过流条件;2014年6月30日本合同完工。各部门和各作业队务必牢记此控制性工期,在该控制性工期框架下进行施工进度安排和现场生产安排。(强调)

根据投标文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左岸1#、2#导流洞上层开挖、支护施工进度作以下总体要求(具体进度以总进度计划为准):

按照Ⅱ类围岩月进尺100m,Ⅲ类围岩月进尺85m,Ⅳ类围岩月进尺65m,Ⅴ类围岩月进尺50m考虑,1#导流洞洞身段全长1702.717m,两端各留30m安全岩塞,则剩余长度约1643m,计划上层开挖、支护在2012年7月底全部完成。

2#导流洞洞身段全长1630.021m,两端各留30m安全岩塞,则剩余长度约1570m。参照1#导流洞不同围岩类别月进尺,其上层开挖、支护计划在2012年8月底完成。

导流洞施工总进度近几天内编制完成,并将发放到各部门和作业队。现场具体施工按照总进度及控制性工期的要求编排季度、月及日进尺,确保导流洞工程按期完工,满足乌东德水电站总体工期要求。

8、资源配置

气腿钻170台左右,钻爆台车、支护台车各8台,自卸汽车120台左右,空压机32台左右,湿喷机6台。2011年12月23日我部将提供导流洞工程施工设备配置计划表,具体设备配置根据现场实际需要进行安排。

9、施工质量、安全保证措施(强调)

为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请各作业队严格按照施工方案、监理批复进行施工,除按照上述施工方法和要求施工外,同时应严格执行施工局质保部、安环部及施管部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具体质量、安全专项保证措施见“葛乌局导技字[2011]007、009、012号”文件,以及质保部和安环部相应质量、安全交底。

10、附件

导流隧洞上层具体开挖支护方案详见“葛乌局导技字[2011]007号”文及其批复文件“WDD0045-PF-2011-06”,安全保证措施详见“葛乌局导技字[2011]009号”(均已下发),质量保证措施详见“葛乌局导技字[2011]012号”(批复后下发至各作业队)。

工程技术部

2011年12月22日

水库施工技术要求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总则 (7) 3、测量 (10) 4、土石方开挖 (12) 5、隧洞洞身开挖 (13) 6、钢筋混凝土工程 (15) 7、砌体工程 (25) 8、洞身灌浆施工 (30) 9、临时支护施工 (36) 10、钢管制作与安装 (37)

1、工程概况 1.1概述 ***水库拟建于***上游,该河为瑞丽江一级支流,发源于瑞丽市勐秀乡团结寨境内,发源地海拔高程1470m,河流由北向南汇入瑞丽江。***水库距城区约6km,坝址地理位置为东经97°50′、北纬24°02′。径流面积8.62km2,河长5.17km,河道平均坡降43.5‰。 ***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城镇供水备用水源的小(1)型水库,水库坝址以上径流面积8.62km2,坝高39.2m,坝长210m,总库容为395.2万m3,兴利库容306.2万m3,死库容33.3万m3。 ***水库为Ⅳ等小(1)型水库,主要建筑物级别为4级。水库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由大坝、输水隧洞、溢洪道等建筑物组成。 本设计采用输水隧洞与导流洞“龙抬头”型式,洞内布置压力管道的方式进行供水,隧洞布置在右岸。 (1)导流隧洞 导流工程分导流渠和无压隧洞两部分。导流渠直接自河道处开挖土渠,总长为36.0m,为梯形断面,底坡为1/250,底宽1.8m,高1.8m,边坡1:0.5,进口底板高程为868.144m。导流洞按10年一遇洪水设计,洪峰流量为3.3 m3/s,经水力计算,确定底坡i=1/200,隧洞断面型式采用圆拱直墙型(城门洞型),衬砌后断面尺寸为B×H= 1.8 m×2.3 m(直墙高度1.8 m)。导流洞洞身段采用C20钢筋混凝土衬砌,衬砌厚度为30cm,导流结束后,洞身段全部采用C20素混凝土封堵,总长40m。 (2)输水隧洞

大坝导流施工方案

CB01施工技术方案申报表 (承包 [2016] 技案 003 号) 合同名称 : 普定县红坪水库工程建设项目一标段合同编号:PDSTGCSG-2015-07 致:贵州江河监理有限公司普定县红坪水库工程监理部 我方今提交普定县红坪水库工程建设项目一标段工程(名称及编码)的 : 附:□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措施计划 □专项施工方案□ 度汛方案 □灾害应急预案□施工工艺试验方案 □专项检测试验方案□ 工程测量施测方案 □工程放样计划和方案□ 变更实施方案 □ 施工导流方案□ □□ 请贵方审批。 承包人: 项目经理: 日期:年月日 监理机构将另行签发审批意见。 监理机构: 签收人: 日期:年月日 说明:本表一式份,由承包人填写,监理机构签收后,发包人份、设代机构份、监理机构份、承包人份。 普定县红坪水库工程建设项目一标段

( 合同编号 : PDSTGCSG-2015-7)大坝导流施工方案 批准: 核定: 审查 : 编写: 二0 一六年四月 贵州山川秀水利建设有限公司

目录 第一章概述 (4) 1.1工程概况 (4) 1.2导流标准 (4) 1.3导流方式 (5) 第二章围堰设计 (5) 2.1水文资料 (5) 2.2进度文件的要求 (5) 2.3设计流量的选定 (5) 2.3.1截流设计流量的选定 (5) 2.3.2围堰设计标准确定 (6) 2.4导流建筑物设计 (6) 2.4.1围堰设计 (6) 2.4.2导流明渠设计 (6) 第三章围堰施工 (8) 3.1施工平面布置 (8) 3.1.1围堰及导流渠施工平面总布置图如下: (8) 3.1.2料场及施工道路 (8) 3.2施工方案 (8) 3.2拟投入的人员及机械设备 (9) 3.2.1拟投入人员表: (9) 3.2.2拟投入主要机械设备表: (9) 第四章基坑排水 (10) 第五章施工进度计划 (11)

隧道进洞安全技术交底

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单位:中国路桥技术有限公司G310大循公路第二项目经理部 编号: 单位工程名称隧道工程分项工程名称隧道进洞施工交底时间2014.7.31 技术交底人谢海根 技术交底主要内容: 本次交底针对大力加山隧道进洞施工,对隧道进洞的施工工艺、质量保证措施和安全保证措施进行交底。 一、隧道进洞总体施工方案 根据大力加山隧道设计结构形式、地质条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进洞施工: 边仰坡开挖及防护→大管棚施工→上、下导坑开挖及支护→防排水及仰拱施工→二衬施工 二、边仰坡施工 1 边仰坡施工工艺 边仰坡开挖应尽量避开雨季,边仰坡施工工艺流程为:测量放线→场地清理→截排水沟施工→边仰坡开挖及防护 ⑴测量放线:测量组首先对进洞的各个桩点进行复核,做到准确无误,然后放出边、仰坡的开挖边线,自上而下开挖,在开挖过程中根据施工需要进行边坡成型检查。 ⑵场地清理:开挖前应首先清除洞口开挖范围内的树木、杂草和树根,检查边、仰坡以上的山坡稳定情况,清除悬石、处理危石。 ⑶截排水沟施工:在洞门开挖前,首先在边仰坡开挖边缘线外5m处设置截水沟,以拦截地表水,防止地表水冲刷边仰坡,避免雨水冲刷洞门造成危害;截水沟用浆砌片石砌筑,做到圆顺流畅,不积水,不渗水。截水沟与地面排水系统相连,确保地表水及时排出。截水天沟施工时,沟槽开挖、砌筑全部采用人工,按照设计断面、材料施作。 ⑷边仰坡防护:边仰坡防护应自上而下,随开挖分层及时施作,必要时随开挖随支护。做好坡顶喷砼防护层与原坡面衔接,防止坡面风化,引起水土流失、导致边 公司项目班组

坡防护受到损坏。 2 截水沟施工 ⑴测量定线 按施工图纸及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在边仰坡开挖线外5m外开挖截水沟施工线,截水沟施工线结合地形和地质条件沿等高线布置,可将拦截的水顺畅地排向自然沟谷或水道,所选截水沟的位置、标高、形式、尺寸和纵坡必须符合图纸和规范规定。 ⑵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采取机械配合人工开挖。先用机械简单在截水沟测定中线开槽,再用人工整平基坑并夯实,基槽底面应夯实到图纸规定的压实度,对于基槽底面土质不符要求的,应及时开挖换填土,进行加固。若在开挖中遇到硬岩,采用浅眼爆破法进行基坑开挖,对坑壁边采用光面爆破法。在爆破时采取安全防范措施。严格控制炸药用量,药量以震松周围岩体而不破坏隧道及边坡处岩石为度。使沟底与沟壁坚实平顺,不欠挖。 ⑶浆砌施工 进行铺砌时,截水沟浆砌片石工程咬扣应紧密,嵌缝饱满、密实,勾缝平顺无脱落,缝宽大体一致。为防止水流下渗和冲刷,截水沟应进行严密的防渗和加固处理。地质不良地段和土质松软、透水性较大或裂隙较多的岩石路段,对沟底纵坡较大的土质截水沟及截水沟的出水口,均应采取措施防止渗漏和冲刷沟底及沟壁。 ①砌石工程石料取自成品质量符合规范要求的采石场,石料应强韧、密实、坚固与耐久,质地细致,色泽均匀,无风化剥落和裂纹及结构缺陷。不得含有妨碍砂浆的正常粘结或有损于外露面外观的污泥、油质或其它有害物质。石料的运输、储存和处理不得有过量的损坏。 ②砌石排水工程在砌筑前每一石块均应用干净水洗净,垫层应干净并湿润。所

水库导流洞施工技术

水库导流洞施工技术 1 概述 xx水库工程位于xxxx镇和xx镇境内,坝址地处xx水库大坝上游约26Km的xx支流xx 上的xx村境内,控制流域面积745Km2,总库容4.51亿m3,水库枢纽等级为二级。xx水库以防洪为主,兼有发电、灌溉、供水等综合利用效益。 xx水库导流(泄洪)洞为”龙抬头”形式,洞身段断面型式为圆拱直墙式,净空断面尺寸为6.7×8.4m(宽×高)。导流洞全长217.752m,上游段114.514 m为临时过流段,下游103.238 m为泄洪洞利用段,在桩号0+114.514处与泄洪洞”龙抬头”段连接。枢纽工程于2004年底开工,2005年12月顺利实现导流。2008年底大坝填筑至234 m高程,达到下闸蓄水条件,2009年4月中旬实现导流洞封堵,水库下闸蓄水。xx水库下闸蓄水是xx水库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就是导流洞的封堵设计与施工。 2 封堵施工 2.1 封堵时段及封堵流量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试行)》规定“封堵时段宜选在汛后枯水期初”,根据水文资料显示,xx3月下旬已进入枯水期,为统筹兼顾,将导流洞封堵时间推迟至4月中旬,此时的1O年一遇旬平均流量为20.0 m3/s。 2.2 施工布置 2.2.1 临时道路布置 导流洞左侧至导流洞洞口平台段需要修筑跨河便道。便道顶宽6m,长280m,以满足闸门吊装运输。 2.2.2 水、电系统布设 (1)施工用水 从导流洞出口抽水至工作面。 (2)施工供电 封堵工程主要施工设备为一台混凝土泵、一台750型强制式搅拌机、一台500型强制式搅拌机、混凝土振捣设备、生活区用电及照明用电等,用电负荷较大,故需重新架设变压器引高压线路至工作面。 2.3 施工安排

导流洞施工方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编辑修改!) (合同编号:)导流洞开挖施工方案 工程名称: 编制单位: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编制日期:年月日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方案名称:

JL—A002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复)审表 工程名称:编号: 注: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一式三份,连同施工组织设计一并送项目监理机构审查。 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各留一份。

1 工程简况 1.1工程简况 左岸导流洞洞身段全长598.631m,导流洞洞身断面型式为城门洞型,开挖断面尺寸:宽17.9~24.883m,高22.75~26.15m,洞身段砼衬砌后尺寸:宽16m,高21m,衬砌厚度0.8~2.3m。主要由进口渐变段、进口直线段、转弯段、中间直线段、出口直线段组成,总开挖方量24.227万m3,砼衬砌方量4.917万m3。导流洞开挖及砼衬砌主要通过施工支洞和施工导洞进行。 1.2 主要工程量 表1-1 龙滩水电站主体土建工程Ⅰ标主要工程量 1.3 施工情况

导流洞施工因部位提交滞后2.5个月,于2001年9月2日开工进行导流洞施工支洞施工,开工后5#道路仍在施工过程中,导流洞施工受其影响开始进展缓慢;2001年11月6日进入导流洞主洞开挖,12月23日施工支洞全部完工;截止2002年3月8日,导流洞上断面导洞开挖548m,扩挖500m,完成洞挖工程量约6.2万m3。 1.4 气象、水文条件 红水河流域汛期为5~10月份,平枯水期为11月份至翌年4月份。红水河流域洪水由暴雨形成。坝区年最大洪水出现在6~10月份,其中主汛期6~8月份,洪水发生频繁。由于左右岸道路施工及岩滩电站坝前水位影响造成河床水位涌高,水文条件的改变增加了导流洞施工的难度。 2主要施工措施 (1)为改善通风条件加快施工进度,增加新的工作面,在导流洞出口段开挖上导洞以使导流洞与出口贯通,不仅改善了施工环境,同时作为部分进行中断面的开挖施工道路,缓解施工支洞运输强度,出口工作面洞挖2.3万m3。 (2)上断面开挖时开挖高度由8m调整到8.5m,同时两侧墙按超挖40cm控制,以利下部开挖边墙预裂钻孔施工,中、下断面边墙预裂采取一次成孔,孔深钻至距导流洞底板以上50cm,中、下断面开挖一次预裂,加快施工进度。 (3)新增一个供风系统布置在导流洞出口5#公路旁,为中断面及下断面开挖提供施工用风,配备6台20 m3/min电动空压机、1台100m3/min电动空压机供风,总供风量220 m3/min。 (4)洞身砼衬砌施工采用砼搅拌运输车和新增的混凝土泵送车,根据衬砌砼施工程序和赶工施工进度的要求,洞身衬砌砼的浇筑,拟配6台砼搅拌运输车、2台拖式混凝土泵机和新增加一台混凝土泵送车,减少浇筑辅助工序时间。 (5)在原有的基础上拟增加一台钢模台车,相应增加钢筋台车一台,灌浆台车一台及增加相应的轨道数量; (6)新增加一台洞内混装炸药台车(用于中断面开挖垂直孔装药)和一台装药台车(用于上断面开挖水平孔装药),减少洞内装药时间。 3 主要控制性工期 (1) 2002年3月15日,导流洞主洞上断面洞挖完工;

洞身开挖施工技术交底

图3-1台阶法施工工艺流程图 开挖作业照明安装,钻眼机具到位,高压风、水管的连接。做好洞内、外排 水系统,保证排水畅通。 四、质量控制与质量检验 4.1质量控制 4.1.1隧道开挖质量控制 ①采用全站仪配合测量人员准确放样,根据围岩情况合理调整钻爆参数,采用每一开挖循环一分析,及时调整钻爆参数,对出现超欠挖部位在下一循环进行修补,达到设计要求标准。 ②开挖前,采用地质超前预测预报对前方围岩进行超前探测,分析围岩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能指标,以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③开挖时根据工程地质条件以及开挖方法,采用合理的开挖机具,严格管制欠挖,并根据围岩级别,确定合理的循环进尺过长,造成围岩失稳。同时及时施作支护体系。 ④开挖后按照设计要求加强围岩变形量测监控,根据量测反馈数据及时调整开挖方案,防止围岩坍塌。 4.1.2钻爆作业施工质量控制 钻爆作业必须按照钻爆设计进行钻眼、装药、网路接线和起爆。并加强装药和起爆联网的监控和检查,严格执行钻爆设计,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起爆。 钻眼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炮眼的深度和斜率应符合钻爆设计。掏槽眼眼口间距和眼底间距的允许误差为±5cm;辅助眼眼口间距允许误差为±10cm;周边眼眼口位置误差允许为±5cm,眼底不得超出开挖断面轮廓15cm,钻孔作业高度超过2m时,应配备与

开挖断面相适应的作业台架。 (2)当开挖面凹凸较大时,应按实际情况调整炮眼深度和装药量,使周边眼和辅助眼眼底在同一垂直面上。 (3)钻眼完毕,按炮眼布置图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对不符合要求的炮眼应重钻,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装药。 (4)凿岩台车钻眼应符合台车构造性能要求。 (5)所有装药的炮眼应采用粘土炮泥堵塞,堵塞前应事先将炮泥制成比炮孔直径稍小一点的炮泥条备用,堵塞长度应通过计算确定且不得小于200mm;浅孔应将余孔全部堵塞。不得采用炸药的包装材料等代替炮泥堵塞。 (6)爆破作业时,所有人员应撤至不受有害气体、振动及飞石伤害的安全地点。安全地点至爆破工作面的距离,在独头坑道内不应小于200m,当采用全断面开挖时,应根据爆破方法与装药量计算确定安全距离。 4.1.3光面爆破质量控制 ①周边眼间距与抵抗线的相对距离要合理,通常减小周边眼间距和抵抗线,爆破后轮廓成形好。 ②周边眼装药集中度太大易造成超挖,而太小易造成欠挖。装药结构应均匀分布,眼底可相对加强一些。软岩周边眼装药宜采用导爆索或导爆索束。 ③周边轮廓线和炮眼的放样宜采用隧道激光断面仪或其他类似的仪器,尽量减少人工操作。周边轮廓线的放样误差应不大于±2cm。 ④减少周边眼开眼误差,硬岩开眼位置在轮廓线上,软岩可向内偏5~10cm。 ⑤应减小外插角的误差,一般小于3m时外插角的允许斜率宜为孔深的±5%,大于3m时外插角的允许斜率宜为孔深的±3%,;外插角的方向应与该点轮廓线的法线方向一致。 4.2质量检验 4.2.1开挖质量检验 ①采用台阶法开挖,由于开挖步骤比较多,工序较复杂,因此必须合理安排工序,才能保证施工规范、有序进行,从而保证施工进度。

关于水库导流洞设计探讨

关于水库导流洞设计探讨 摘要:导流洞就是施工期将原河道水流从上游围堰前导向下游围堰后的隧洞。介绍了某水库导流洞的工程概况、地质条件及设计标准,分析了导流洞布置的原则,计算了导流洞的泄流能力。 关键词:水利设计;导流洞 Abstract: the diversion tunnel construction is the river flow upstream from the cofferdam orientation of the cofferdam before downstream tunnel. Introduces a reservoir of the diversion tunnel project survey,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design standard, has analyzed the principle of the diversion tunnel layout, calculated the discharge capacity of the diversion tunnel. Keywords: water conservancy design; Diversion tunnel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工程概况 某水库为了实施大坝截流,需兴建导流洞。该水库属中型Ⅲ等工程,导流建筑物级别为5级,设计导流标准为P=10%~20%。该工程取P=10%标准设计,导流时段为全年,相应洪峰流量340 m3/s。导流洞位于坝址左岸,隧洞全长610.626m。 2 地质条件 导流洞进口为基岩岸坡,该处修公路时已进行过削坡,下部岸坡坡度50 º~60º,上部岸坡坡度50 º~60º。出口位于文峪河左岸公路旁的岸坡处,岸坡坡度2Oº~30º,岸坡处发育河流Ⅱ级堆积阶地,出口之后为河流I级堆积阶地。洞身通过的地层岩性主要有下古代界河口群一段混合花岗岩、变粒岩组、二段混合花岗岩组以及大理岩和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导流洞沿线岩体中节理裂隙较发育,主要有4组:第一组为N5º~30ºE/NW∠82º-87º,第二组为N70º~80ºE/NW∠75º一85º.第三组为N45º一70ºW/NE 65º一85º,第四组为Nº- 30ºW/NE 65º-87º;裂隙宽0.1 cm~8.0 cm,发育密度1.5条/m,节理裂隙延伸较长,切割深度大。坝址区的节理裂隙密集带(风化带1、2)可能穿过导流洞。导流洞走向与第一、第三组节理裂隙走向交角较小,对洞身稳定不利。

导流洞混凝土封堵施工方案

下库导流洞堵头封堵施工方案 1 工程概述 1.1 概述 洪屏电站下库导流洞布置在大坝右岸,导流洞进口位于大坝上游约130m处,出口在大坝下游约60m处。导流洞全长269.68m,由进口段、洞身段和出口段组成。进口底板高程为121.5m,出口底板高程为120.5m,进出口高差1.0m。 导流洞封堵段位于桩号导0+120~导0+135之间,长度为15m。堵头分两部分,其中桩号导0+120~导0+129之间为全断面封堵,断面尺寸为8.70×8.55m (宽×高);桩号导0+129~导0+135之间封堵段预留灌浆廊道,廊道尺寸为2.50×2.50m(宽×高),堵头混凝土为C20W5F50, 二级配。 1.2 水文气象 下水库位于北河上游河段的秀峰河上,控制集水面积258.0km2,多年平均年径流量约2.63亿m3,年平均流量8.33m3/s,月径流最小为2.77m3/s,发生在12月,径流主要由降雨形成,10月~3月为枯水期。计划在2015年4月30日前完成导流洞封堵闸门下闸以及堵头混凝土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于2015年4月30日进行导流洞下闸蓄水。 1.3 主要工程量 导流洞封堵主要施工内容包括闸门安装及下闸、堵头C20混凝土、C20埋石混凝土台阶、引接回填灌浆管、回填灌浆、固结灌浆、冷却水管、钢筋制安等。主要工程量见下表1-1。 表1-1 导流洞封堵工程量表 注:表中工程量为设计蓝图工程量,结算量以现场实际发生量为准。

2 编制依据 (1) 江西洪屏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主体土建工程C4标下水库土建工程施工合同; (2) 《下水库导流隧洞堵头结构、灌浆布置图(1/2)》H76J-8D4-23、《下水库导流隧洞堵头冷却水管、灌浆廊道钢筋布置图2/2》 H76J-8D4-24、导流洞封堵闸门布置图、导流洞封堵闸门门槽布置图; (3) 江西洪屏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主体工程主体土建工程下水库土建工程招标文件; (4)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 (5)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5148-2012; (6) 《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DL/T5169-2013; (7) 《水电水利工程模板施工规范》DL/T 5110-2013; (8) 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11版。 3 施工布置 3.1 施工道路布置 导流洞下闸封堵后,在导流洞出口上、下游处设置土石围堰,围堰与护坦下游EL.120平台相连,使导流洞出口形成封闭基坑,方便施工。 拟从大坝下游左岸坝下0+200.00位置修筑一条至导流洞出口的施工便道,由于坝前蓄水需通过下库大坝放空管泄流,并经下游左岸泄流至下游,在修筑大坝下游左岸至导流洞出口的施工便道时,在坝下0+200.00位置设置一座临时钢栈桥,确保坝前来水顺利通过左岸泄出,也保证导流洞施工道路畅通。如遇超标洪水,立即撤离人员、设备。待洪水退去后,及时修复围堰,恢复生产。 3.2 施工用电 导流洞施工用电利用下库左坝变压器,施工电源线路严格按照国网新源公司要求的三相五线制配置,配电箱满足国网新源公司相关要求。 洞内照明从导流洞下游架设照明线路,洞内每10m安装一盏50W白炽灯照明,工作面采用1kW碘钨灯照明。并在洞内每10m安装一盏应急照明灯。3.3 施工供水 施工用水直接在导流洞下游出口位置安装一台7.5kW潜水泵,以满足施工用水需要。 3.4 施工供风 施工供风利用一台9m3电动空压机供风,供风钢管至洞口位置,利用橡胶管至作业面。 3.5 导流洞内排水 导流洞封堵期施工排水主要为导流洞封堵闸门渗水、导流洞洞外渗水、洞内

隧道洞身开挖安全环保技术交底(新编版)

隧道洞身开挖安全环保技术交 底(新编版) Business leaders cannot lack safety awareness. Only when the company strengthens its safety management and construction can the personal safety of workers be guaranteed.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隧道洞身开挖安全环保技术交底(新编版) 安全环保技术交底主要内容: 一、洞身开挖安全要求 1、在洞身开挖施工前,工程部必须根据洞身的地质、水文、环境等条件,编制具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对工人进行三级安全交底。 2、洞身开挖一循环支护一循环,并按设计图纸布设沉降监测点。 3、开挖作业必须保证安全,不得危及初期支护、二次衬砌和设备的安全并应保护好量测用的测点,且宜减少对围岩的扰动。 4、开挖爆破作业在上一循环喷射混凝土终凝不少于4h后进行。

5、开挖爆破采用合理的起爆方式、选用适当的炸药品种和型号,在漏水和涌水地段采用非电导爆管起爆。土质地层应采用机械或人工开挖,严禁爆破开挖。 6、进行爆破时,人员应撤至受爆破影响范围之外,一般距爆破工作面的距离应不少于200米。 7、爆破期间,除引爆电路外,所有动力及照明电路均应断开或改移到距爆破点不小于50米的地点。 8、爆破后必须立即进行安全检查,查出有未起爆的瞎炮,应按《爆破安全规程》(GB6722-1986)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确认无误后才能出渣。 9、在大雾、黄昏和夜晚严禁爆破作业,施工现场禁止烟火,作业人员不得携带打火机等火种进入施工现场。 10、运渣车必须处于完好状态,制动有效,不准超载,严禁人料混载,所有进入隧道施工的车辆,严禁违章作业,现场应有专人负责指挥。 11、在距掌子面15~20m内布设逃生管道,一直布设到二

导流洞封堵方案

1、施工概况 某某水电站拦河坝施工导流隧洞布置在大坝左岸山体内,形状为 6M X8M (宽X高)的城门型,隧洞由进口喇叭段、闸门槽段及洞身组成,全长540M ,进口底板高程322.0M ,出口底板高程316.6M ,隧洞底坡1%。喇叭口为椭圆形。在门槽墩顶有一座混凝土排架式闸门启 闭架,以便导流洞永久封堵施工。 导流洞封堵施工主要包括:导流洞进口闸门安装;施工排水及开 挖;堵头混凝土施工;导流洞封堵灌浆。其主要工程量为:闸门安装 一扇,石方开挖109M 3,堵头混凝土913M 3,固结灌浆135M ,接触灌浆230M ,回填灌浆139M 3。 堵头混凝土起止桩号分别为:导0+192.0 、导0+210.0 ,长度18.0M ,形式为喇叭形。喇叭段长7.5M ,起止桩号分别为:导

0+193.0 、导0+200.5 ,梯形状,上游坡1:1,下游坡1:4.5, 高 1M ,导流洞的底板及两侧都需开挖成此形状,洞顶高程不变,其圆弧半径由R3464 开挖成R4619 。 2、闸门安装 2.1、安装准备 闸门门叶由上、中、下三节组成,现已运输、拼装,门槽清理、闸门复测等准备工作已全部完成。通过卷扬机和滑轮组试运转闸门成功。 2.2、下闸蓄水 下闸蓄水分两步进行,计划时间为10 月28 日。 1)、利用卷扬机下闸 下闸指令一下,立即启动卷扬机,将闸门缓缓落下,直至闸门距全部关闭1M 。 2)、闸门下至距全部关闭1M 后,利用布置在闸墩上的液压千 斤顶连续将闸门落下,直至闸门全部关闭。 闸门用钢丝绳吊住系于横梁上,液压千斤顶共四个,分两组布置在两侧的闸墩上,先由一组顶住横梁下落闸门,另一组千斤顶作好准备,当第一组千斤顶下落到位后,由第二组接力顶住横梁下落闸门,

长大隧道斜井进洞施工方案讲解

隧道斜井进洞施工方案 1. 编制目的 为明确斜井开挖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斜井施工,尽可能地减少超、欠挖,保证斜井的开挖作业安全,确保斜井施工质量,特编制本施工方案。 2. 编制依据 ⑴《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指南》 ⑵《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⑶隧道设计图纸及相关隧参图 3. 工程概况 3.1 隧道概况 隧道全长3368m。隧道所经地区地势平缓,相对高差约2~5m,最大埋深近65m。巩义隧道下穿巩义市新区,与多条道路及建筑设施立体交叉,主要有:下穿国道;下穿国道和铁路专用线;下穿市政道路紫荆南路;浅埋地段以明挖通过;隧道上方地面有多处民宅等建筑设施,多为1~3层,基础深度1~2m。 3.2 斜井工程概况 为加快施工进度,满足工期要求,本隧道设置斜井一座,斜井设于DK65+450线路前进方向右侧,与隧道中线大里程方向的平面夹角为45o,斜井水平长度135m,斜长135.47m。斜井采用无轨运输。斜井净空采用单车道断面,斜井纵坡9%,其中斜井与正洞交接段以及错车道段采用2%缓坡。斜井的支护型式采用喷锚支护整体式衬砌,斜井交叉点等薄弱环节衬砌采用降低一级。隧道建成后斜井改做紧急出口通道,为满足使用要求,隧道施工完成后应自施工斜井出口衔接一段水平长度为25.1m的紧急出口通道结构,坡度为20%。斜井及紧急出口通道总长161.1m。紧急出口通道外场坪设向洞外10%的坡,防止洞外地表水进入斜井。 3.3 自然及地质条件 斜井地段地表水及地下水不发育,对斜井无不利影响。XK0+000-XK0+91段 粘质黄土,棕红色,褐红色,硬塑,结构较致密,局部为为Ⅳ级围岩,dl+plQ 2 砂质粘土,地下水不发育。XK0+91-XK0+161.1段为Ⅴ级围岩,上部为al+plQ 3砂质黄土,灰黄色,稍湿,稍密—中密,空隙较发育,结构疏松,垂直节理发育;下部为dl+plQ 粘质黄土,棕红色,褐红色,硬塑。 2

导流洞施工方案

第七章导流洞开挖施工 1 工程简况 1.1工程简况 左岸导流洞洞身段全长598.631m,导流洞洞身断面型式为城门洞型,开挖断面尺寸:宽17.9~24.883m,高22.75~26.15m,洞身段砼衬砌后尺寸:宽16m,高21m,衬砌厚度0.8~2.3m。主要由进口渐变段、进口直线段、转弯段、中间直线段、出口直线段组成,总开挖方量24.227万m3,砼衬砌方量4.917万m3。导流洞开挖及砼衬砌主要通过施工支洞和施工导洞进行。 1.2 主要工程量 表1-1 龙滩水电站主体土建工程Ⅰ标主要工程量

1.3 施工情况 导流洞施工因部位提交滞后2.5个月,于2001年9月2日开工进行导流洞施工支洞施工,开工后5#道路仍在施工过程中,导流洞施工受其影响开始进展缓慢;2001年11月6日进入导流洞主洞开挖,12月23日施工支洞全部完工;截止2002年3月8日,导流洞上断面导洞开挖548m,扩挖500m,完成洞挖工程量约6.2万m3。 1.4 气象、水文条件 红水河流域汛期为5~10月份,平枯水期为11月份至翌年4月份。红水河流域洪水由暴雨形成。坝区年最大洪水出现在6~10月份,其中主汛期6~8月份,洪水发生频繁。由于左右岸道路施工及岩滩电站坝前水位影响造成河床水位涌高,水文条件的改变增加了导流洞施工的难度。 2主要施工措施 (1)为改善通风条件加快施工进度,增加新的工作面,在导流洞出口段开挖上导洞以使导流洞与出口贯通,不仅改善了施工环境,同时作为部分进行中断面的开挖施工道路,缓解施工支洞运输强度,出口工作面洞挖2.3万m3。 (2)上断面开挖时开挖高度由8m调整到8.5m,同时两侧墙按超挖40cm控制,以利下部开挖边墙预裂钻孔施工,中、下断面边墙预裂采取一次成孔,孔深钻至距导流洞底板以上50cm,中、下断面开挖一次预裂,加快施工进度。 (3)新增一个供风系统布置在导流洞出口5#公路旁,为中断面及下断面开挖提供施工用风,配备6台20 m3/min电动空压机、1台100m3/min电动空压机供风,总供风量220 m3/min。 (4)洞身砼衬砌施工采用砼搅拌运输车和新增的混凝土泵送车,根据衬砌砼施工程序和赶工施工进度的要求,洞身衬砌砼的浇筑,拟配6台砼搅拌运输车、2台拖式混凝土泵机和新增加一台混凝土泵送车,减少浇筑辅助工序时间。 (5)在原有的基础上拟增加一台钢模台车,相应增加钢筋台车一台,灌浆台车一台及增加相应的轨道数量; (6)新增加一台洞内混装炸药台车(用于中断面开挖垂直孔装药)和一台装药台车(用于上断面开挖水平孔装药),减少洞内装药时间。 3 主要控制性工期

水库导流洞封堵施工技术

导流隧洞封堵水库下闸蓄水是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而导流洞封堵施工又是实现这一里程碑的关键。文章着重对安徽省xxxx水库导流洞封堵堵头的施工进行介绍,对以后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1 概述 xx水库工程位于xxxx镇和xx镇境内,坝址地处xx水库大坝上游约26Km的xx支流xx上的xx村境内,控制流域面积745Km2,总库容4.51亿m3,水库枢纽等级为二级。xx水库以防洪为主,兼有发电、灌溉、供水等综合利用效益。 xx水库导流(泄洪)洞为”龙抬头”形式,洞身段断面型式为圆拱直墙式,净空断面尺寸为 6.7×8.4m(宽×高)。导流洞全长217.752m,上游段114.514 m为临时过流段,下游103.238 m为泄洪洞利用段,在桩号0+114.514处与泄洪洞”龙抬头”段连接。枢纽工程于2004年底开工,2005年12月顺利实现导流。2008年底大坝填筑至234 m高程,达到下闸蓄水条件,2009年4月中旬实现导流洞封堵,水库下闸蓄水。xx水库下闸蓄水是xx水库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就是导流洞的封堵设计与施工。 2 封堵施工 2.1 封堵时段及封堵流量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试行)》规定“封堵时段宜选在汛后枯水期初”,根据水文资料显示,xx3月下旬已进入枯水期,为统筹兼顾,将导流洞封堵时间推迟至4月中旬,此时的1O年一遇旬平均流量为20.0 m3/s。 2.2 施工布置 2.2.1 临时道路布置

导流洞左侧至导流洞洞口平台段需要修筑跨河便道。便道顶宽6m,长280m,以满足闸门吊装运输。 2.2.2 水、电系统布设 (1)施工用水 从导流洞出口抽水至工作面。 (2)施工供电 封堵工程主要施工设备为一台混凝土泵、一台750型强制式搅拌机、一台500型强制式搅拌机、混凝土振捣设备、生活区用电及照明用电等,用电负荷较大,故需重新架设变压器引高压线路至工作面。 2.3 施工安排 导流洞临时封堵在2009年4月中旬进行,2009年4月中旬至2009年5月底进行永久堵头混凝土施工,采用台阶浇筑,各工作面平行作业,各工序间适时穿插施工。 2.4 施工方法 2.4.1 下闸 (1)闸门加工 导流洞封堵闸门为潜孔式平板钢闸门,闸门尺寸为5.7m×10.0m (宽×高),共1扇,重量为60.58T。底槛高程为134.65m,启闭机台高程160.5m。门叶设计沿横向分为四节,节间通过连接耳板连接,现场焊接、连接工作在安装闸门时完成。 (2)闸门吊装

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书 工程名称西成客专XCZQ-5标段编号 交底项目隧道斜井进洞施工技术交底交底日期 1、工程概况:新建西成铁路西安至江油段(陕西境内)站前工程XCZQ-5标段,正线全长31.81Km,桩号为DgK152+500~DgK184+312.32。其中隧道工程30.47km:得利隧道我标段施工范围DK152+500~DK158+830.5共计6330.5m;福仁山隧道 DK159+625.95~DK172+725.5全长13101.55m、1#斜井位于DK163+000处长度为1783.04m、出口横洞位于DK172+050处长度为373.2m、出口平导位于 DK172+063-DK166+348处长度为5715m;罗曲隧道DK172+977~DK182+261全长9284m、1#斜井位于DK175+650处长度为1217.33m、2#斜井位于DK179+300处长度为612.88m;范家咀隧道DK182+556~DK184+312.32全长1756.32m。 2、洞口工程施工 2.1施工顺序: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地表处理→边仰坡截、排水沟施工→洞口土石方开挖→边仰坡支护。见下图:隧道洞口边仰坡施工流程框图。 2.2边仰坡施工 (1)洞口工程尽量避免在雨季施工,测量放出开挖线位置后,在边仰坡开挖前,距洞口开挖线顶5m以外施作边仰坡截水沟,截水沟采用C25砼,采用人工开挖和人工浇筑,自高处向低处分段开挖和砌筑。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分段,分段长度应根据天沟坡度来确定,一般情况下,为15~20m。洞顶截水沟槽应加强养护、整治,确保水流畅通。形成相应的排水系统,确保边仰坡的稳定。 (2)对于上方可能坍塌的地表土、危石等可能坠落的物体给予清除,施工时因控制好边仰坡的坡度,具体可根据围岩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并尽量减少开挖量及边坡的开挖高度,同时减少对洞口的扰动。现场围岩情况不稳定,在开挖时应采用短台阶开挖法施工。 (3)边仰坡支护参数:边仰坡支护采用锚喷支护:Φ22砂浆锚杆,L=3m,间距为1.5×1.5梅花型布置,钢筋网采用Ф8盘条,网格间距为25×25cm,C25喷射混凝土,厚度为15cm(。当分台阶支护时,应注意钢筋网的搭接不少于一个网格。

左岸岸坡导流洞进水口开挖施工方案

左岸导流洞进水口开挖施工方案 GZB龙滩水电站工程施工项目部 二OO二年八月十四日

批准:审核:编制:

左岸导流洞进水口开挖施工方案 1.施工特性 左岸导流洞进水口位于龙滩水电站5#~9#机组引水系统进水口前端,从▽311m高程到▽210m高程。正面边坡有4级1:1边坡和1级垂直边坡;上游侧坡有6级,主要坡比为1:1.25。正面坡和上游坡侧坡开挖层都较薄。开挖方量总计29.5万m3。 左岸导流洞进水口边坡地质条件复杂,上游侧坡多为砂质粘土夹块石;正面坡岩层是三叠系中统板纳组(T2b),为泥板岩、砂岩、粉砂岩互层;水平建基面岩层是三叠系中统板纳组(T2b)和三叠系下统罗楼组(T1L),T1L为泥板岩、灰岩互层。蠕变体边线从正面坡和上游侧坡交界处穿过,大的断层有F4。地质探洞有D1、D27、D34。 2.施工布置 2.1施工便道布置 主要施工便道有▽260m高程施工便道、进水口上游(▽246m)和下游(▽260m)到开挖区▽230m高程的施工便道、▽311平台到▽260高程的之字型施工便道。▽230m 高程以下的开挖便道从低水围堰端部▽230m高程沿围堰边坡向下环绕到▽210m高程。▽275m高程以上出渣主要经▽311mm平台,○13公路运到雷公滩渣场,▽260m~▽275m、▽245m~▽260m开挖出碴从▽260m高程施工便道,○7公路运到姚里沟渣场。可利用于修筑围堰的开挖料,则经开挖区下部的施工便道运到围堰填筑区。▽230m~▽245m 开挖出碴从▽230m高程施工便道运出。具体布置见附图。 2.2供风 施工用风主要从1#空压站、▽382m空压站经岸坡▽382m~▽311m高程前期开挖完成的边坡进入开挖区。根据施工实际情况,机动安排移动空压机,确保开挖支护供风。 2.3供水 施工用水从▽382m平台拟修建的150m3供水水池引管至施工部位。前期施工用水从▽311高程以上的岸坡支护供水管线上分支管至施工部位。 2.4供电 开挖支护用电引用岸坡开挖支护供电系统和B区压脚供电系统。线路布置沿1#冲沟下游侧边坡向下进入施工部位。 2.5围堰布置

隧道开挖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隧道开挖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一、交底范围 本交底适用于中铁*集团成昆铁路四标项目经理部管段内隧道防坍塌施工。为落实股份公司防范惯性事故强化安全技术交底及管理交底刚性要求,本交底必须交到作业层并认真督促落实,各作业队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作业人员进行培训。 二、本工序存在的危险源 隧道洞身开挖、洞身开挖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①开挖方法选择不当;②开挖循环进尺过大,支护不及时;③找顶不彻底;④开挖作业台架防护措施不到位;⑤爆破作业时无安全防护,爆破作业违章操作;⑥工作面坍塌;⑦突泥、突水。 三、基本要求 1、隧道施工前必须严格按照工程部制定的监控量测方案和超前地质预报实施,对围岩初期支护进行监控量测,量测数据必须真实。 2、架子队技术室对掌子面开挖后,及时对围岩进行地质素描和分析,对围岩等级进行判别和核对,发现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及时上报工程部。 3、隧道开挖、初期支护等作业工序施工时,严格限制作业人员数量(9人以下)。 4、进洞人员须佩戴安全帽,严禁酒后上班。 5、带病作业的机具、设备等均不得使用,并进行及时修理或更换。

6、应加强施工现场用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严禁出现漏电伤人事故。 7、在进退台车时,台车两侧作业人员必须离开,防止台车跳道后倾斜伤人。 8、领用火工品、装药、连线工序须有专人负责,并经培训合格持证的作业人员操作。 9、若遇停电现象,人员要立刻撤离掌子面,到达支护好的安全地带。 10、凡存在安全隐患的环节要及时进行处理,安质部要认真落实处理结果是否达到要求。 11、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作业,执行班前安全讲话、交接班等制度,禁止各种不安全行为及与作业无关行为,对关键操作进行安全确认,不具备安全作业条件时拒绝冒险作业。 12、开挖前必须查看围岩、渗水等情况,顶部及两帮围岩是否牢固,初支有无变形,有无盲炮或残药,清理掌子面上的浮石和破碎层。 四、一般规定和注意事项 1、必须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进行施工生产活动。 2、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必须服从领导和安全检查人员的指挥,严禁酒后上岗,现场禁止吸烟,禁止在施工现场内随地大小便。 3、所有人员应按照作业要求正确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严禁往下投掷物料,严禁赤脚、穿高跟鞋、拖鞋和赤背进入施工现场,必须做到文明施工。 4、遇有不良地质地段施工时,应按照先治水、短开挖、弱爆破、

隧洞施工技术

第六章水工隧洞 第六章水工隧洞 黑龙江农垦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水工隧洞的布置和构造 第六章水工隧洞 第三节隧洞的运用管理 习题 一,水工隧洞的特点 (一)结构特点 (二)水流特点 (三)施工特点 二,水工隧洞的类型 1.按用途分类 2.按洞内水流状态分类 第一节概述 一,水工隧洞的布置 (一)水工隧洞的线路选择 (二)水工隧洞的工程布置 二,水工隧洞的布置和构造 (一)进口段的形式和构造 (二)洞身段的形式与构造 (三)出口段及消能设施 第二节水工隧洞的布置和构造 一,隧洞的检查养护 二,隧洞常见的问题及处理 (一)隧洞常见问题及产生原因 (二)隧洞常见问题的处理 第三节隧洞的运用管理 在水利枢纽中为满足泄洪,灌溉,发电等各项任务在岩层中开凿而成的建筑物叫水工隧洞. 一,水工隧洞的特点 (一)结构特点 在岩层中开挖隧洞后,引起洞孔附近应力重新分布,岩体产生新的变形,严重的会导致岩石崩塌.围岩除了产生作用在衬砌上的围岩压力以外,同时又具有承载能力,可以与衬砌共同承受内水压力等荷载.围岩压力与岩体承载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地质条件.因此,应使隧洞尽量避开软弱岩层和不利的地质构造. 第一节概述 (二)水流特点 1,枢纽中的泄水隧洞,其进口通常位于水下较处,属深式泄水洞. 2,由于作用在隧洞上的水头较高,流速较大,如果隧洞在弯道,渐变段等处的体型不合适或衬砌表面不平整,都可能出现气蚀而引起破坏,所以要求隧洞体型设计得当,施工质量良好. 3,泄水隧洞的水流流速高,单宽流量大,能量集中,在出口处有较强的冲刷能力,必须采取有效的消能防冲措施. (三)施工特点

隧洞洞身断面小,施工场地狭窄,洞线长,施工作业工序多,干扰大,工期一般较长.尤其是兼有导流任务的隧洞,其施工进度往往控制着整个工程的工期.因此,加快施工进度是隧洞工程建设中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水工隧洞的类型 1.按用途分类 (1)泄洪洞:配合溢洪道宣泄洪水,保证安全. (2)引水洞:引水发电,灌溉或供水. (3)排沙洞:排放水库泥沙,延长水库的使用年限,有利于水电站的正常运行. (4)放空洞:在必要的情况下放空水库. (5)导流洞:在水利枢纽的施工期用来施工导流. 在设计水工隧洞时,应根据枢纽的规划任务,尽量考虑一洞多用,以降低工程造价.如施工导流洞与永久隧洞相结合,枢纽中的泄洪,排沙,放空隧洞的结合等. 2.按洞内水流状态分类 (1)有压洞:工作闸门布置在隧洞出口,洞身全断面被水流充满,隧洞内壁承受较大的内水压力. (2)无压洞:工作闸门布置在隧洞的进口,水流没有充满全断面,有自由水面. 一般说来,隧洞可以设计成有压的,也可设计成无压的,也可设计成前段是有压的而后段是无压的.但应注意的是,在同一洞段内,应避免出现时而有压时而无压的明满流交替现象,以防止引起振动,空蚀等不利流态. 第二节水工隧洞的布置和构造 一,水工隧洞的布置 (一)水工隧洞的线路选择 隧洞的路线选择关系到工程造价,施工难易,工程进度,运行可靠性等方面.影响隧洞线路选择的因素很多,如地质,地形,施工条件等.隧洞的线路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地质条件 地形条件 施工条件 水流条件 1.地质条件 隧洞路线应选在地质构造简单,岩体完整稳定,岩石坚硬的地区,尽量避开不利的地质构造,要尽量避开地下水位高,渗水严重的地段.洞线要与岩层,构造断裂面及主要软弱带走向有较大的交角,对胶结紧密的厚岩层走向,其夹角不宜小于30°,对薄层以及层间连接较弱,其夹角不小于45°. 在高地应力地区,洞线应与最大水平地应力方向尽量一致,以减少隧洞的侧向围岩压力.隧洞应有足够的覆盖厚度,对于有压隧洞,当考虑弹性抗力时,围岩的最小覆盖厚度不小于3倍洞径. 在隧洞的进,出口处,围岩的厚度往往较薄,一般情况下,进,出口顶部的岩体厚度不宜小于1倍的洞径或洞宽. 2.地形条件 隧洞的路线在平面上应尽量短而直.如因地形,地质,枢纽布置等原因需要转弯时,对于低流速的隧洞弯道曲率半径不应小于5倍洞径或洞宽,转弯转角不宜大于60°,弯道两端的直线段长度也不宜小于5倍的洞径或洞宽.高流速的隧洞应避免设置曲线段. 3.水流条件 隧洞的进口应力求水流顺畅,减少水头损失.水流应与下游河道平顺衔接,与土石坝下游坝脚及其建筑物保持足够距离,防止出现冲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