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控制培训试题

疾病预防控制培训试题
疾病预防控制培训试题

1.以下关于采样的说法,哪个是错误的:A.样本应尽可能在24小时内送检B.各类样本均

应冷藏运送C.所有样本均应做好采样记录D.样本的运送应符合生物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

2.下面不属于美国Framinghan研究得出的关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的是:A.年龄和血压B.

吸烟史和糖尿病史C.家族史D.总胆固醇E.高密度脂蛋白

3.以下呼吸道传染病中潜伏期最长的是:A.流感B.流脑C.腺病毒D.腮腺炎

4.霍乱典型病例的临床表现是:A.剧烈腹痛、腹泻、呕吐、呕吐物呈水样,严重脱水征

B.先吐后泻,腹痛明显,水样大便,轻度脱水征

C.畏寒发热,腹痛腹泻,脓血样大便,

里急后重明显D.畏寒、发热,早期中毒性休克E.无痛性腹泻,大便呈水样或米泔水样,继而呕吐

5.不属于基础免疫范围的是:A.麻疹B.白喉C.结核病D.破伤风E.流行性腮腺炎

6.肺炎链球菌肺炎的目标治疗不包括:A.最佳化临床治愈B.减少治疗费用C.清除病原D.

减少耐药产生

7.传染病流行强度指的是:A.患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B.周围性、地区性、季节

性C.散发、暴发、流行、大流行D.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E.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8.下列属于细菌性肠道传染病的是:A.肝炎B.骨髓灰质炎C.肠炎D.病毒性肠炎

9.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存应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并有:A.防尘B.防霉C.

防鼠D.以上均是

10.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质量抽样检查外观的内容:A.血袋袋体应无色或微黄色,无明

显杂质、斑点、气泡B.袋中的抗凝剂及添加液应无色或微黄色、无浑浊、无沉淀、无异物C.血袋外表面应平整,在灭菌和储存期内不应有粘连D.以上均是

11.目前我国艾滋病的首要传播途径是a性接触传播b性接触传播c血液传播d母婴传播e 医源性传播

12.下列哪种行为不属于非法行医a张某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b 李某未取得行医资格以执业医生名义行医c医师田某根据国家需要到山区巡回医疗 d 周某未经注册在村医疗机构行医

13.关于免疫接种服务,描述不正确的是a 按全市要求对接种对象进行统计,包括新生儿按月登记表、0~6岁儿童统计表、各类学校按年级学生数统计表等b 采用统一的预约通知单,辅以接种证、广播、电话等预约方式,通知接种对象按时接种疫苗。c 儿童接种后必须留观2小时

14.北京市何时开始执行“四免一关怀政策”a 2008 b 2010 c 2004 d 2011 e 1995

15.正确的献血者手臂的消毒方法a用无菌棉签浸润2%碘酊涂擦采血部位皮肤1遍,面积10×10cm,作用1分钟。再用75%乙醇擦拭两遍。擦净余碘。b 用无菌棉签浸润2%碘酊涂擦采血部位皮肤1遍,面积8×8cm,作用1分钟。再用75%乙醇擦拭两遍,擦净余碘

c 用无菌棉签浸润2%碘酊涂擦采血部位皮肤1遍,面积10×10cm,作用1分钟

d 用无菌棉签浸润5%碘酊涂擦采血部位皮肤1遍,面积10×10cm作用1分钟,再用75%乙醇擦拭两遍,擦净余碘。

16.下列不属于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是

a 阳性家族史

b 高血脂、糖尿病

c 体力活动少

d 超重、肥胖e用药不规律

17.以下关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

b 可能造成受种者机体损害

c 怀疑疫苗与预防接种有关

d 由于疫苗质量不合格或接种人员违反疫苗免疫程序引起的反应不属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e 心因性反应属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18.关于潜伏期,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a 潜伏期是指摄入足以致病的病原体或毒素到首次出现症状和体征的时间 b 平均潜伏期是最短潜伏期和最长潜伏期相加除以二得出的那个值c 潜伏期的长短取决于人体的抵抗力、摄入量和在食品中的不均匀性d 当病例数为13时,平均潜伏期的计算方法是,将病例按潜伏期的长短由短到长排列,第7位病人的潜伏期即本事件的平均潜伏期

19.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是

a 第四类病原微生物

b 第三类病原微生物

c 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

20.以下呼吸道传染病中病原是DNA病毒的是:a 流感病毒b 腮腺炎病毒c 麻疹病毒d 天花

21、根据病因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控制措施,并评价措施的效果属于现场调查的哪个阶段性工作:A描述流行病学B分析流行病学C实验流行病学

22、接种室根据需要设置,每个接种室内按疫苗种类数设立接种台,每个接种台不得超过:A2种疫苗B3种疫苗C5种疫苗

23、下列对肺炎链球菌肺炎症状描述错误的是:A发热B胸痛C咳嗽D粉红色泡沫痰

24、饮用水卫生法制管理的目的是A保护环境B保护水资源C保障人体健康D保护渔业资源E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25、垂直传播指的是:A空气传播B经水传播C产前期从母亲到后代之间的传播D经食物传播E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

26、下列哪些是生产环节的感染控制质控关键:A人流B空气C皮肤消毒D以上均是

27、健康风险因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A量化疾病发病或死亡风险B开展健康教育C为健康干预服务D筛查病人E科研服务

28、关于病例定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疑似病例定义是指多数病例具有的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B在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时,一般采用可能病例C可能病例其灵敏度比疑似病例高,特异性比确诊病例低D确诊病例定义通常指符合疑似病例或可能病例定义,且具有致病因子检验阳性结果

29、保护易感人群最重要的措施是:A接种疫苗B注射免疫球蛋白C药物预防D个体防护E自然自动免疫

30、《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实施日期:A2006年12月29日B2007年7月1日C2012年7月1日D2015年12月1日

31、成年人容易发生疫苗失败,自身因素不包括a幼稚细胞减少b效应细胞增多c记忆细胞增多d红细胞减少

32、空气消毒效果的监测根据被监测的面积,面积小于等于30平法米时,设一对角线取()a3点即中心点,两端各距墙1M处各取一点b2点即两端各距墙1M处各取一点c1点即中心点d3点即中心点,两端各取一点

33、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质量控制环节没有()a使用前应对么个采血器材进行检查b使用中情况观察和记录c使用后销毁d进货时验收

34、生活在幼儿园中的幼儿肺炎链球菌的患病率是家庭生活中儿童的:a1-2倍b2-3倍c3-4倍d4-5倍

35、苯胺中毒的重症临床表现是a皮肤发生轻度青紫b意识不清c头痛,眩晕d脉跳加速,血压增高

36、以下哪项不是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的任务?a调查事故中涉及到的餐饮单位的责任b调查事故有关人群健康损害情况c调查事故的可疑食品情况d调查事故可疑食品的污染原因

37、某食品安全事故调查中,调查人员采集4份病人肛拭子、9名饭店从业人员肛拭子,检

验项目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变形杆菌。结果在从业人员中,有2名检出奇异变形杆菌、1名检出福氏志贺氏菌6型,病人肛拭子中,未检出致病菌,针对本案例,以下说法哪项是正确的?a已在从业人员肛拭子中检出奇异变形和志贺氏菌,可以据此判断两种菌是本事件的致病因子b病人肛拭子中,未检出致病菌,因此,可以判断本起事件不是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变形杆菌引起的c应将检验结果于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和食品卫生学结果调查结合,依照相应致病因素的诊断标准,综合分析检验结果d在病人和从业人员肛拭子中,均未检出沙门氏菌,可以肯定此事件不是沙门氏菌引起的

38、确定一种传染病的隔离期限是根据a该病传染性的大小b病程的长短c病情的严重程度d各病排出病原体的最长期限

39新包装材料使用前应该a用工艺方法验证灭菌效果b用化学指示剂验证灭菌效果c用生物指示剂验证灭菌效果d在直射阳光下暴晒6小时

40、卫生法律规范在全国范围内生效,除了a卫生法律b地方性卫生法规c卫生行政法规d 卫生部规章e卫生部规范性文件

41健康风险因素评估主要针对的人群是a高危人群b健康人群c患病人群d孕产妇儿童e 亚健康人群

42、4个月婴儿,昨天种了百白破混合疫苗,今日有轻度发热,稍哭吵不安,查:体温38.2℃(肛表),右上臂外侧注射部位有轻微红肿,咽不充血,心肺无异常发现,以下处理最恰当的是a暂不用药b口服抗生素c口服退热药d口服抗病毒药e同时口服抗生素和抗病毒药

43、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有效期为a1年b2年c3年d4年e5年

44、乙肝我国自1992年实施乙肝疫苗接种以来全人群HBSAG流行率下降了几个百分点a1个b3个c4个d五个

45常规指标的定义a反映饮用水检出率高的水质指标b反映饮用水基本状况的水质指标c 反映饮用水经常超标的水质指标d反映饮用水一般规定的水质指标

46、卫生行政执法的法律依据是a法律、法规、章规b卫生法规c卫生章规d卫生技术规范e卫生标准

47、以下关于调查与控制叙述错误的是a调查时控制的基础b调查时疫情处置的最终目标c 调查与控制的优先权取决于对疾病病因的了解

48、食物污染可能传播的疾病是a白喉b艾滋病c流行性感冒d甲型肝炎e乙型肝炎

49、如鼠疫爆发时,接种活鼠疫菌苗属于哪种预防措施a人工主动免疫b人工被动免疫c治疗性预防

50、以下哪些不是艾滋病有效干预措施a扩大检测覆盖面b扩大治疗覆盖面c落实艾滋病母婴阻断措施d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e将所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强制隔离

学校预防传染病管理制度

学校预防传染病管理制度 为了减少和控制传染病在学校的发生,确保师生身心健康,加强学校预防传染病工作,制度如下: 一、加强管理 1.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针对学校实际和传染病流行的特点制定出相关的卫生管理制度与具体的防治措施,专人进行管理,明确职责,认真做好传染病预防工作,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对传染病预防的监督与管理。 2.对食堂、厕所等重点区域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扫。对容易滋生蚊、蝇、蟑螂、老鼠等有害生物的场所在清扫的同时,还应采取灭蝇、灭蟑螂、灭老鼠的措施,坚决杜绝卫生管理上的空白。学校教室、宿舍等人员集中的场所应进行空气消毒,并经常开窗保持场所内空气流通,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 3.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并落实《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按照《食品卫生法》的要求加强学校食堂卫生和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的管理,严防肠道传染病的发生。教育学生尽可能在校内用餐,不要食用“三无”食品,防止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的发生。将饮用水卫生管理作为预防肠道传染病的重要环节予以高度重视,为学生提供的饮用水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二、以各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建立健全宣传教育体系,以流行病学为基础,提高卫生宣传健康教育的科学水平;针对主要疾病的危害及其有关行为,有的放矢地宣传卫生知识,灵活实施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1.对广大师生、尤其是食堂工作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的专题讲座。增强他们的卫生防病意识和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观念。 2.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课、班会、讲座、板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预防传染病教育,向学生传授针对性较强的传染病预防知识,切实增强学生的卫生防病意识;教育学生主动维护环境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三、具体措施

职业卫生培训试卷(管理人员有答案)

职业卫生培训试卷 (管理人员) 一.单选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 C )的方针。 A.治疗为主、防治结合 B.康复为主、防治结合 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B)的各种危害。 A.常见病 B.职业病 C.多发病 D.地方病 3.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A )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A.化学、物理、生物因素 B.不良气候 C.不良环境 4.职业禁忌,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B)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A.常见病 B.职业病 C.多发病 5.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 C )档案。 A.生产技术 B.产品销售 C.职业卫生 6.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知识和管理能力,接受(A)培训。 A.职业卫生 B.专业知识 C.文化知识 7.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等三类人员继续教育的周期为( A )年。 A.一 B.二 C.三 8.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A)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A.每年 B.每两年 C.每三年 9.接触噪声的劳动者,当暴露于8小时等效A声级≥85分贝的工作场所时,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配备适用的( C ),并指导劳动者正确佩戴和使用。 A.手套 B.毛巾 C.护听器 10.用人单位应当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配备( A )劳动防护用品,放臵于现场临近位臵并有醒目标识。 A.应急 B.简易 C.临时 11.职业病危害定期检测范围应当包含用人单位产生职业病危害的( B )工作场

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制度.doc

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制度 为了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贯彻实行国家“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贯彻实行国家“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及传染病防治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 二、积极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和健康教育。 1.定期对本院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以及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培训。 2.根据传染病疫情,适时开展传染病防控救治演练,提高医务人员应急处置传染病的能力。 3.在病人来院进行保健、诊疗、康复过程中,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各种方式,对病人及家属开展传染病防治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 4.通过专家讲座、义诊、咨询,利用宣传橱窗、版报、图片、健康教育处方等宣传资料以多种途径对病人及公众开展健康教育。 三、组织开展群众性卫生活动,加强环境卫生建设,消除鼠、蚊、蝇、蟑螂等病媒生物的危害。 四、实行国家免疫规划制度,按规定开展传染病的预防接种。 五、对传染病遵循“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实行首诊负责制。 六、严格执行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医务人员发现法定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按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配合上级部门做好重点传染病监测报告。 七、遵循标准预防和基于传播方式的预防原则,在对患者进行诊疗的过程中,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传染性疾病病原体的传播方式,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为医务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与防护用品。 八、严格执行医院《消毒隔离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办法》,防止传染病医院内感染和医源性感染。 九、诊疗过程中传染病的防控。 1.按国家要求设置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医院指定的科室进行诊治。不得歧视、推诿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 2.对患有甲类传染病以及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的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必须安置到医院指定场所进行观察、隔离和治疗。对其他法定传染病病人或者病原携带者,根据需要按规定予以必要的隔离治疗。 3.按国家规定对特定的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进行转诊、追踪随访。 4.配合上级疾病预防控制部门进行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采样与处理。 5.根据需要,按国家规定对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进行尸体解剖查验。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机构管理若干规定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机构管理若干规定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规范管理,完善工作机制,全面履行职责,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国家、省、市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三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政府举办的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其开展正常业务所需经费和编制内的人员经费由同级财政予以保障。 第四条按照行政区划,原则上只设置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职能。 第五条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制订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设规划、行业规范和标准。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按照区域卫生规划要求,负责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设和监督管理。 第六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受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 第七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当履行以下主要职责: (一)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非传染性疾病等预

防与控制;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灾害疫情应急处置; (三)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开展疾病监测,收集、报告、分析和评价疾病与健康危害因素等公共卫生信息; (四)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开展食源性、职业性、放射性、环境性等疾病的监测评价和流行病学调查,开展公众健康和营养状况监测与评价,提出干预策略与措施; (五)疾病病原生物检测、鉴定和物理、化学因子的检测、评价; (六)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对公众进行健康指导和不良健康行为干预; (七)疾病预防控制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指导等。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具体职责分工依照《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执行。 第八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当规范使用国家统一标识。赴现场工作时应统一规范着装。 第二章内设机构 第九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当根据职责,结合职能分工和业务工作设置业务机构与综合管理机构。业务机构不得低于总数的70%,综合管理机构要从严控制,不得高于总数的

慢性病防治试题及答案

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慢性病试题 单位学号姓名得分 1. 关于恶性肿瘤,下列哪项不正确:(B) A.恶性肿瘤发病原因未完全明了 B.恶性肿瘤是世界第一位死亡原因 C.对恶性肿瘤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 D.可以通过控制危险因素来预防 E.重视恶性肿瘤的早期症状是至关重要的 2. 恶性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不包括:(C) A.吸烟、酗酒 B.环境污染 C.坚持体育锻炼 D.巨大精神刺激引起恶劣情绪 E.病毒因素(例如EB 病毒) 3. 吸烟越多,什么癌发生的机会最大:(A) A.肺癌 B.口腔癌 C.喉癌 D.膀胱 E.大肠癌 4. 除下列哪项,都是饮食致癌的可能途径:(C) A.食品添加剂中存在致癌物 B.常吃腌制食品 C.多吃含纤维素的食品 D.脂肪总摄入量过高 E.霉变的食品 5. 引起肿瘤的原因,下列哪项不正确:(C) A.人类恶性肿瘤的90%与环境因素有关 B.恶劣情绪往往是癌细胞的“激活剂” C.所有药物都有致癌作用 D.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发生有密切关系 E.吸烟可以提高肺癌的死亡率 6. 关于恶性肿瘤的早发现,下列哪项不正确:(B) 7.A.30 岁后,最好每年体检一次 B.50 岁以上女性应每月自查一次乳腺 C.18 岁以上女性应每月自查一次乳房 D.40 岁以上中老年人每年要查一次胸片 E.40 岁以上中老年人每2-3 年做一次胃镜 8. 对于乳腺癌的早发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9.A.妇女绝经后开始进行乳房自我检查 B.40 岁以上妇女应每年做一次乳房临床检查

C.50~59 岁妇女每年应进行一次临床和X 线筛查 D.12 岁前初潮,50岁后绝经属于乳腺癌高危人群 E.乳房自查能发现早期乳房癌 10. 关于宫颈癌,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11.A.一切有性生活的妇女均有发生宫颈癌危险 12.B.体力劳动的妇女容易患宫颈癌 C.消瘦的妇女容易得宫颈癌 D.EB 病毒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 E.肺炎双球菌与宫颈癌发生有关 13. 结、直肠癌常用筛检方法,下列哪项除外:(D) 14.A.肛门指检 B.大便隐血试验 C.乙状结肠镜检查。 15.D.心电图检查 E.纤维结肠镜 16. 下列哪项不是肿瘤常见的症状:(D) 17.A.身体任何部位肿块,短时间内逐渐增大 B.久治不愈的干咳或痰中带血 C.中年以上妇女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 D.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服硝酸甘油后缓解 E.大便习惯改变,出现便血 18. 下列哪项应警惕肿瘤可能,及时检查(A) A.进行性消瘦、又未找出明确原因 B.反复咳嗽,大量脓痰 C.尿频、尿急、尿痛 D.满月脸,水牛背 E.偏身肢体瘫痪 19. 肿瘤常见8 大警示症状,下列哪条不是:(D) A.原有的体表的黑痣出现明显变化时 B.持续性的吞咽困难 C.迁延不愈的伤口,或持续不消的肿胀 D.间隙性跛行 E.月经不正常,月经期外出血 20. 癌症疼痛药物治疗的原则,下列哪项错误:(B) 21.A.口服用药 B.剧烈疼痛才给药 C.按阶梯给药: 22.D.个体化给药 E.按时给药 23. 肿瘤轻度疼痛时,首选哪类药:(A) A.阿司匹林 B.可待因 C.吗啡 D.抗抑郁药 E.安定 24. 临终关怀的基本原则,不包括:(D) A.尽量减少痛苦,提高终末期的生活质量 B.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的全面照顾

传染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制度

传染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制度 一、宣传教育 1、学校卫生工作要按照依法治教,依法治卫依法办事的原则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学校主要把学生健康放在第一位,把学生流行病、传染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实施办法》。形成校长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师生员工一齐抓的良好氛围。 2、切实开展好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了解流行病、传染病的有关知识,增强防患知识。同时要利用学校教育的优势和特点,充分利用黑板报、讲座、广播、班队活动,升降旗仪式,校会等各种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卫生防病知识和防护技术。 3、学校卫生人员要根据季节的变化和相关情况对学生加强流行病、传染病预防知识的教育。 4、采取合理有效措施,帮助学生纠正购零食、吃零食的不良习惯,加强学生良好的行为的养成教育。 二、坚持预防为主方针 1、学校人群集中、最容易暴发传染病和流行病,应高度关注。随时掌握当地流行性疾病、食源性疾病和饮水污染的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杜绝疾病、流行性疾病和中毒事件的发生。 2、学校要按照有关部门的安排,配合卫生部门搞好流脑(每年3月、4月、5月),乙脑(每年7月、8月、9月)、甲肝、痢疾(春季、夏秋季)预防疫苗注射工作。 3、要讲究个人卫生,不共用生活用品。保持教室通风透气,定期消毒。每学年对学生有组织地进行体格检查工作。 4、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开展晨检,及时报告检查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把流行病、传染病消除在萌发之中。对校外人员进校要严格监视控制,防止流行病传入校园。 5、全体师生要爱护公共卫生设施,努力管理好厕所,定期对公共场所消毒,特别是卫生死角。学校必须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卫生、安全的饮用水。对患有传染病的学生,应根据医师对其患传染病的种类采取相应的隔离治疗措施,在治愈前不得到校上学。凡患有各类传染病的师生员工和病原携带者,在治愈前不得承担教学任务。 6、把学校环境卫生工作列入学校的形象工程,加强学校环境卫生工作的监督,整治脏、乱、差现象,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7、坚持卫生工作报告制度,学校一旦发生流行病、传染病等事故,要按《传染病防治法》要求坚持逐级负责、逐级报告制度,教师立即报告校长或分管校长,如有知情不报或隐瞒事情真相,将按照有关法规严肃处理。 乐清市天成第一中学

疾病预防控制“三基”试题

1新上岗检测人员应() A经过必要的培训和考核 B经过资格确认和授权 C在监督员观察下或已有资质的技术员指导下开始初次检测检验工作 2计量器具强制检定是依据国家法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用于下列哪些相关方面的计量器具应实行定点定期的检定() A贸易结算 B安全防护 C医疗卫生 D环境监测 3质量管理原则有() A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基于事实决策与与供方互利、持续改进 B以上内容加经济效益优先 4疾病预防控制项目质量管理一般应包括 ( ) A计划管理 B人员管理 C文件管理 D仪器设备与试剂物品管理 E监督检查管理等 5实验室安全应包括 ( ) A实验室生物安全 R理化分析过程中的防毒防爆 C可燃气体泄漏 D供水供电安全 E玻璃门墙壁警示等 判断题 1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不论他们的其他责任,他们应具有所需的权力和资源来履行包括实施、保持和改进管理体系的职责。 ( ) 2实验室应通过实施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应用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措施、预防措施以及管理评审来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 ) 3实验室开展内部质量控制的方法有:对保留样品再检测、人员之间比对、对不同检测方法的重复测试、仪器比对、标样检测等。 ( ) 4“纠正措施”定义为为防止已出现的不合格、缺陷或其他不符符合要求的情况再次发生,针对其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 ) 5被检测的物品标识要确保在检测过程中不发生混淆.其标识必须是唯一的,例如在外包装上加贴一张红纸。( ) 四、简答题 1疾病监测的目的是什么? 2疾病监测应收集哪些资料? 3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有哪些? 4非传染性疾病的控制措施有哪些? 5传染性疾病的控制措施有哪些? 6在某检测实验室开展内部审核时,内审员发现一个检测组的风速仪检定证书的风速测试范围为099~507 m/s,而风速仪实际使用的测量试范围为O1~05 m/s,请问检定结果是否符台仪器量值溯源要求? (一)单项选择题 l《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传染病分为 ( ) A甲类、乙类 B甲类、乙类、丙类 C乙类、丙类 2到目前为止.法定管理的传染病共有病种 ( ) A 34种 B 35种 C 36种 D 37种 3医疗卫生机构对于甲类、乙类、丙类传染病的报告时限分 别为 ( ) A 2小时、6小时、24小时 B 6小时、24小时、48小时 C 2小时、24小时、24小时 D 6小时、24小时、24小时 4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应对传染病做到( )、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 ( ) ①早发现②早治疗③早隔离④早报告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5对疑似甲类传染病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应 ( )

2020年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试题

传染病防治知识与技能培训试题 姓名:科室:得分: 一、填空题(30分) 1、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的方针,结合, 管理,依靠,依靠。 2、传染病分为类类和类,其中甲类 种,乙类种,丙类种。 3、对乙类传染病中 和,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4、医疗机构承担与医疗救治有关的工作和责任区域内工作. 5、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其工作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的培训。 二、选择题(共20 分) 1、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是:( ) A、呼吸道传播 B、消化道传播 C、接触传播 D、蚊虫传播 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病原菌是:( ) 1 A、脑膜炎双球菌 B、肺炎双球菌 C、流感嗜血杆菌 D、结核杆菌 3、流行性腮腺炎表现为:( ) A、显非化脓性炎症、腮管口红肿。 B、腮腺管口红肿可挤出脓液。 C、颌下肿大,有压痛,局部皮肤发红。

D、耳后肿大,有压痛,局部皮肤发红。 4、被犬咬伤右小腿,伤口深,咬伤面积大,在当地行伤口缝合,此时对伤口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 A、伤口已缝合,不必再处理 B、对伤口表面用碘酒、酒精消毒 C、切开伤口,用肥皂水冲洗后在缝合 D、切开伤口,用肥皂水冲洗,碘酒酒精消毒 E、切开伤口,用肥皂水冲洗,碘酒酒精消毒,免疫球蛋白浸润注射 5、甲类传染病有:() A、霍乱、鼠疫 B、麻疹、疟疾 C、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 D、乙脑、血吸虫病 6、传染病流行是指:() A、一个地区短期内突发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B、一个地区突发某种历年从未或很少发生过的传染病 2 C 、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 D、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最高发病率水平 7、疫区是指:() A、发生传染病的那个村子 B、发生传染病的那个医院 C、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时可能波及的地区 D、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时已经传染到的地区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样员培训试题教学文案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及采样测试题 (考试时间:年月日) 姓名:科室:分数: 1、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范围中,应除外(D ) A、重大食物中毒 B、重大职业中毒 C、重大传染病疫情 D、重大非传染性疾病 E、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2、有关重大传染病的概念不包括(B ) A、甲类传染病 B、乙类传染病 C、罕见的或已消灭的传染病 D、新出现传染病的疑似病例 E、临床与原有疾病特征有明显异常的疾病 3、关于紧急状态特征叙述,错误的是(E ) A、必须是现实的或者是肯定要发生的 B、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C、阻止了国家政权机关正常行使权力 D、影响了人们的依法活动 E、必须采取共同的对抗措施才能恢复秩序 4、1988年长江三角洲发生食用污染毛蚶引发的疾病属于(E ) A、食物中毒 B、有毒有害因素污染造成的群体中毒 C、意外事故引起的群体发病 D、不明原因引起的群体发病 E、生物病原体所致疾病 5、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意义的是(C ) A、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扩散蔓延 B、及时救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受害公众 C、预防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D、促进国家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E、增强社会公众的健康意识 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不包括(C ) A、统一领导的指挥系统 B、反应灵敏的信息系统 C、刚性保障的法规系统 D、科学先进的评估系统 E、快速反应的救控系统 7、属于被动监测的是(A ) A、常规法定传染病报告 B、传染病漏报调查 C、艾滋病高危人群监测 D、哨点监测 E、以上都不是 8、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工作程序的是(D ) A、选定目标 B、制定计划 C、选取指标 D、现场采样 E、分析评估 9、下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点的选择原则中错误的是(D ) A、样本的人口比例必须与全国类似 B、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 C、城市按大、中、小三类进行选择 D、农村按经济状况分三类选择 E、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管理办法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档案管理,提高档案科学管理水平,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充分发挥档案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及《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等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疾病预防控制档案,是指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疾病预防控制、卫生检验检测、健康教育、科研培训及党、政、工、团、民主党派管理等活动中形成的各种门类、载体档案的总和。 第三条疾病预防控制档案工作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质量和科学管理水平、加强规范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第四条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把所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档案工作列入发展规划和检查、考核、评比内容;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管理工作的技术指导和监督。 第五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本单位形成的各种门类、载体的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便于开发利用。 第二章档案机构、人员和职责

第六条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全省疾病预防控制档案工作的业务指导,同时接受省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省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指导和检查;市、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本地区疾病预防控制档案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管理,同时接受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当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指导和检查。 第七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确定一名领导负责,把档案工作纳入本单位的工作计划和议事日程,切实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在人员配备、经费、库房等方面给予保证。 第八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建立和健全综合档案室,作为本单位统一管理档案工作的职能机构。 第九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综合档案室,应配备一名以上专职档案管理人员。暂不具备条件的县级单位,可以先配备兼职人员作为过渡,但应按要求保证兼职人员从事档案工作的时间。档案人员须经档案专业培训,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并定期接受继续教育培训。 各单位的内设机构(科室)应配备专职或兼职档案员,负责本部门文件材料的积累、整理和归档工作。 档案工作人员应忠于职守,努力学习,具备专业知识,并保持相对稳定。 第十条综合档案室的基本工作职责 (一)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建立健全本单位档案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 (二)集中统一管理本单位形成的各种门类、载体的档案,

传染病防治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 一、单项选择 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开始施行日期(B )。A.1989年2月21日B.2004年12月1日C.1989年3月21日 2.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C )为主的方针。 A.治疗B.控制C.预防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是由( C )修订的。 A.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 B.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C.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 4.《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B )。A.甲类、乙类B.甲类、乙类、丙类C.A类、B类 5.《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传染病有( B )种。 A 35 B. 39 C. 40 6.流行性感冒属于(C )传染病。 A.甲类B.乙类C.丙类 7.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 B )类传染病。 页脚内容1

A.甲类B.乙类C.丙类 8.下列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 C) A.鼠疫、霍乱 B.艾滋病、麻风病C.肺结核、百日咳 9.领导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定传染病防治规划并组织实施是由(B )进行。 A.各级各类卫生防疫机构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C.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 10.(C)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B.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居住人员 C.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 11.(B )在治愈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A.传染病病人 B.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C.疑似传染病病人 12、(C )对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以及影响其发生、流行的因素,进行监测。 A、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B、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C、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3.医疗机构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A)的传染病预防工作。 A.本单位B.责任区域C.本单位和责任区域 14、(A )的单位,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和技术标准,严格监督管理,严防传染病病原体的实验室感染和病原微生物的扩散。 页脚内容2

疾病防疫安全管理制度

卫生室及保健教师工作制度 一、当好学校领导的参谋和助手,结合上级有关部门学校制订的卫生工作的计划及要求和本校实际,制订每学期的学校卫生工作计划。组织好帝校卫生的各项工作,经常进行技术指导和卫生监督管理。 二、结合学校健康教育开展和季节变化特点,认真开展形式多样的卫生防病健康宣传教育,指导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有计划地培训和建立一支班级卫生员骨干,并开展各项检查评比制度。 三、定期开展学生健康检查,视力检查,建立学生健康档案,记载学生因病缺课、因病休(退)学等情况。配合医疗卫生部门有计划地开展预防接种,以及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的登记防治工作。 四、如遇学生中发生传染病,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治疗、早消毒处理,并严格执行患传染病学生复课前的诊检以控制传染源。 五、热心为学生服务,课间、午间认真值班,接待学生卫生防病治病的咨询及处理学生偶发伤害事故。对急诊病人,发热病人和其他不能处理的疾病应及时送医院治疗,及时并通知家长,并跟踪观察。卫生室的医疗器械、检测设施要妥善维护。 六、指导学生开展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用眼卫生、饮食饮水卫生、除害防病、红十字教育及爱国卫生社会活动等。 七、配合指导学校开展教学卫生、环境卫生、厕所卫生、食堂卫生、食品卫生、膳食营养、炊具消毒等工作,定期为食堂培训炊事员,监督各项卫生制度的落实。发现问题应及时向有关领导和部门反映并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 八、按学校规定的作息时间上、下班,不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外出学习,会议要履行好请假手续。 九、认真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益,认真参加各种卫生讲座和业务进修,要在加强实践和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和规范性。 十、认真积累资料,及时对资料进行分类、登记、研究和分析。每学期结束上交学校教导处,按规定对卫生室的医疗器械进行维护保养、消毒。按规定给生病的学生配药并作好配药登记。 卫生防疫和食品卫生工作职责及责任追究制

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测试试题 (3)

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测试试题 (一)单选题 1、当HlV侵入机体后,未进入发病期者被称之为 A、艾滋病病人 B、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C、窗口期 2、艾滋病病毒,是一种能生存于人的血液中并攻击的病毒。 A、免疫系统 B、神经系统 C、骨酪系统 D、肌肉系统 3、艾滋病病毒通过血液和血液制品传播的概率,大约是 %。 A、40 B、60 C、80 D、100 4、对艾滋病病毒易感的人群是。 A、静脉吸毒者 B、性乱者 C、同性恋者 D、每个人 5、对于HIV/AIDS的诊断最重要的是根据 A、临床表现 B、经确认HIV抗体阳性 C、具有高危行为 6、下列哪个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A、性接触 B、血、血制品、器官移植和污染的注射器 C、蚊虫叮咬 D、母婴垂直传播 7、下例哪项不是急性HIV感染的临床表现 A、发热 B、咽痛 C、淋巴结肿大 D、口腔真菌感染 8、艾滋病常见合并症有: A、PCPP B、隐球菌脑膜炎 C、弓形体感染 D、以上都是 9、HIV感染的确证实验是: A、免疫印迹法查HIV抗体 B、酶联免疫法查HTV抗体 C、PDR法检测HIV RNA D、流式细胞仪检测CD4细胞数 10、PCP首选治疗是: A、氟康唑 B、复万新诺明 C、戊烷脒 D、乙胺嘧啶 11、HIV感染人体后主要导致下列哪个系统损害: A、消化系统 B、免疫系统 C、循环系统 D、骨胳系统 12、HlV不可以用下列哪种方法杀灭: A、37度,10%漂白粉处理30分钟 B、56度,30分钟 C、焚烧 D、温室,3天 13、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 A、共用针头或注射器 B、性接触 C、日常生活接触 D、母婴传播

重大疾病预防控制

重大疾病预防控制 一、联防联控重大传染病。 1.加强重大传染病监测处置。加强传染病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提高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置和应急能力等传染病防控工作水平。积极防范埃博拉出血热、寨卡病毒病、中东呼吸综合征等新发传染病疫情输入,有效应对流感、布病、麻疹等重点传染病聚集性疫情。巩固疟疾消除成果。强化动物源性突发急性传染病的源头治理。加强鼠疫等传统烈性传染病防控。 2.强化预防接种服务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和接种服务,逐步推行“二级接种为主、三级接种补充”的预防接种模式,逐步减少入户接种服务。实施预防接种服务网格化管理,结合医疗建设,合理设置接种单位,开展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提高服务规范性、可及性,确保全省扩大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以乡为单位保持在90%以上,努力达到95%,以医疗为单位达到95%。严格执行疫苗接种单位和接种人员资质认证制度,严格规范疫苗使用管理和预防接种服务行为,保障疫苗使用安全。扎实做好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工作。完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置工作机制,推进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商业保险补偿工作。 3.强化结核病防治。全面贯彻我省结核病防治规划,进一步完善政府领导、部门合作、全社会协同、大众参与的结核病防治机制。各级人民政府要将结核病防治重点任务纳入目标责任考核范围,明确各部门责任分工,强化责任落实,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强化学校结核病防控,全面落实新生入学体检、因病缺课登记、病因追踪、健康教育等综合防控措施,有效控制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位一体”防治服务模式,将“防、治、管、保”落到实处。重点加大对贫困结核病患者的救治救助力度。 4.强化艾滋病综合防治。落实山西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坚持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工作机制,明确部门职责,实施目标管理,确保措施到位。以公益宣传

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管理规定

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管理规定 1 目的 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职工身体健康。 2 适用围 适用于机关办公、生活场所和在建工程项目。 3 职责 3.1公司卫生科负责本规定的修订、完善。 3.2各级行政办公室负责机关办公、生活场所的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管理。 3.3各级安全、行政、卫生管理部门负责对项目文明施工和传染病预防控制的监督和检查。 3.4项目部确保该规定在本项目得到有效实施。 4 容 4.1 传染病分类 按《传染病防治法》和卫生部有关规定,常见传染病分为三类37种。 a)甲类:鼠疫、霍乱。 b)乙类: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疟疾、艾滋病和非典型肺炎、禽流感(此两种为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等24种。 c)丙类:肺结核、流行性感冒、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等11种。 4.2 预防和控制 4.2.1企业应对员工进行预防传染病的卫生健康教育。 4.2.2企业应提供符合有关部门要求的工作和办公场所。自行或配合当地有关部门消除鼠、蝇等病媒昆虫和其他传播传染病的动物的危害。 4.2.3员工如患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在治愈或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的易使该病传染扩散的工作。 4.2.4在自然疫源地和可能是自然疫源地进行项目施工,必须要求建设单位出具当地卫生防疫机构对施工环境的卫生防疫意见。 4.2.5企业新招用员工应进行健康检查或由本人出具符合要求的健康证明。 4.2.6企业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健康检查。 4.2.7施工现场的预防和控制见公司施工现场卫生防疫管理规定。

4.2.8传染病经确诊后,应管理好传染源,按规定进行隔离与治疗,对其所住的房间、用过的器皿、被服、工作场所及时进行消毒,切断传播途径。对同宿舍或密切接触人员亦要按规定进行医学观察,确认无传染时,可工作。 4.2.9传染病的消毒法见下表: 各种物品常用消毒法一览表

常见疾病预防与管理制度

常见疾病预防与管理制度 一、幼儿常见病管理制度是为了防止或减少常见疾病的发生,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展。 二、幼儿常见的呼吸道、消化道疾病、营养不良、应列入常见病管理内容。 三、根据季节变化、疾病多发的年龄制定相应预防措施,利用各种形式向教职员工和家长宣传常见病的预防知识。 四、认真做好常见病登记工作,定期对园内常见病患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不断摸索和总结管理经验。 五、常见病具体的预防措施 (一)感冒 有些幼儿,一到秋季,经常感冒发热、咳嗽气喘,经治疗稍有好转,停药后,又反复出现。这是因为孩子抵抗力差,要从增强体质着手,增加抗病能力,减少发病次数。 预防措施: 1.保障室外活动时间,日托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 2.活动室及卧室经常通风,常晒被褥,室内空气保持清新。3.随着气候的变化,督促各班配班教师及时为孩子添减衣服。入秋之后,不可添衣过快,一般比成人多一件即可。适当地让孩子经受冷、暖不同气候的刺激,使他们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4.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通过游戏、跑步、做操。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按时安排相应的体育活动。 5.做到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制。 6.在感冒流行期间,对幼儿采取预防发病措施,口服板兰根冲剂:每次1包,一日2次,连续服3-5天,流感季节,提醒家长不带幼儿去公共场所。 (二)腹泻 秋季,小儿特别容易患腹泻,一般多是由饮食不当引起的一种急性胃肠炎。 预防措施: 1.防止腹泻,关键把好“病从口入”关监督食堂做好饮食卫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做好食具的消毒工作,培养幼儿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2.幼儿伙食实行民主管理:成立伙委会,由园长、保健医、食堂管理员、会计、教师、保育员、及家长代表组成。每月召开一次伙委会。按照幼儿需要制定膳食计划。每周制定一次带量食谱,做到蛋白质、糖、脂肪、微量元素、谷类达到标准量,并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3.避免腹部受凉。腹部受凉后,肠蠕动加快,除感到疼痛外,会使食物、水分和肠内容物在肠内停留时间缩短,吸收减少,同时出现腹泻。 4.对患病儿进行隔离:在一般人印象中,幼儿腹泻并不传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带答案[1]

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试题 姓名:单位:得分: 一、概念(20分) 1、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 指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符合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诊断标准的人。 2、流行病学调查: 指对人群中疾病或者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进行调查研究,提出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及保健对策。 3、医源性感染: 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4、疫区: 指传染病在人群中暴发、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播散时所能波及的地区。 5、消毒: 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二、填空题(20分) 1、新的传染病防治法已于 2004 年 8 月 28 日经全国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于 2004 年 12 月 1 日开始实施。 2、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 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3、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其中甲类 2 种,乙类 25 种,丙类 11 种。 4、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 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5、医疗机构承担与医疗救治有关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和责任区域内 传染病预防工作。 6、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其工作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 、技能的培训。 7、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 8、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9、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需要,制定传染病预防接种规划并组织实施。 10、艾滋病主要的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 母婴传播。 三、简答题(60分) 1、甲乙丙传染病包括那些病种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

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染病、慢性病及部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前沿阵地。为加强全省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实行属地化管理,按照属地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部署开展工作,并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技术指导。 第三条医疗机构应设置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的内设机构,配备相应人员。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要设立公共卫生科(疾病控制科),安排专职人员负责本单位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综合协调与管理。其他医疗机构应指定专门部门和专(兼)职人员负责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第四条医疗机构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报告、传染病诊疗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结核病防治管理、性病艾滋病防治管理、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治管理、预防接种服务管理、精神疾病防治管理、疾病监测与报告、实验室生物安全与放射防护、爱国卫生与健康教育等。具体承担以下职责任务: (一)建立公共卫生管理相关工作制度,并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督导、评估,对本单位公共卫生相关工作进行考核。 (二)做好本单位传染病防治综合管理工作: 1、制定传染病防控重点工作流程并组织实施,包括预检分诊工作流程、传染病患者或可疑者就诊转诊流程、传染病报告卡传递流程、突发疫情和公共卫生事件信息传递流程、传染病诊断会诊流程、死亡病例传染病排查流程等; 2、依法承担职责范围内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信息报告、异常信息收集与统计等工作; 3、制定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与技能的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三)组织做好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食品安全事件、食源性疾病的病例报告和监测统计工作。 (四)组织做好死因登记报告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精神疾病的筛查、监测、防治、管理等工作。

2020年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

2020年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科室:姓名^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由哪次会议首次通过 A.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 B.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人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C.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 D.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答案A 2、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开始施行口期是 A.1989 年 2 月 21 口 B.2004年22月1日 C.1989 年 3 月 21 口 D.2004年8月28日 答案B 3、国家对传染病实行以什么为主的方针 A.治疗 B .控制 C.预防 D.以上都是 答案C 4、《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町分 A.甲类、乙类 B.甲类、乙类、丙类 C.A类、B类 D.A类、B类、C类 答案B 5、艾滋病属哪类传染病()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以上都不是 答案B 6、人感染高致病性肉流感属于哪类传染病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以上都不是 答案B 7、流行性感冒属于哪类传染病()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以上都不是 答案C 8、卞到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 A.鼠疫、霍乱 B.艾滋病、炭疽 C.肺结核。麻风病 D.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件腮腺炎答案B 9、传染病流行是指 A.—个地区短期内突发用例同一种传染病 B.—个地区突发某种历年从未或很少发生过的传染病 C .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 D.—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瀛病历年的鼓高发病率水平答案C 10、疫区是指 A.发生传染病的那个村 B.发生传染病的那个医院 C传染病在人群中暴发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播散时所能波及的地区 D.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其病原体向周用传播时己经传染到的地区答案C 11、病源携帯者是指 A.接触病原体的人 B.接触传染病患者的人 C.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D.感染病原体右临床症状也能排出病原体的人答案C 12、传染病暴发是指 A.短期内在一个家庭突然发生多例多种传染病 B.短期内在一个家庭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U短期内任局部地区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D.短期内在一个医院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答案C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基本职责和主要任务教学内容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基本职责和主要任务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基本职责和主要任务 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职责 ?1.疾病预防与控制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 ?3.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 ?4.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 ?5.实验室检测检验与评价 ?6.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7.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指导 二、主要工作任务 1.疾病预防与控制 开展疾病监测;研究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非传染性疾病等疾病的分布,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流行规律;提供制订预防控制策略与措施的技术保障;组织实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划、计划和方案,预防控制相关疾病的发生与流行。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

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和救灾防病的应急准备;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灾后疫病进行监测报告,提供预测预警信息;开展现场调查处置和效果评估。 3.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 管理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报告、分析和评价疾病与健康危害因素等公共卫生信息,为疾病预防控制决策提供依据,为社会和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4.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 开展食源性、职业性、辐射性、环境性疾病监测、调查处置和公众营养监测与评价;对生产、生活、工作、学习环境中影响人群健康的危害因素进行监测与评价,提出干预策略与措施,预防控制相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5.实验室检测检验与评价 研究、应用实验室检测与分析技术,开展传染性疾病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检验,开展中毒事件的毒物分析,开展疾病和健康危害因素的生物、物理、化学因子的检测、鉴定和评价,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传染性疾病的诊断、疾病和健康相关危害因素的预防控制及卫生监督执法等提供技术支撑,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