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南京南京观后感

大学生南京南京观后感
大学生南京南京观后感

大学生南京南京观后感

《南京!南京!》里透露死亡讯息的场景之多,黑白画面的处理更让每一种形式的死亡都让人身临其境,这种真实的氛围已经让你觉得内心超出了对残酷的负荷。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大学生南京南京观后感,欢迎参考!

大学生南京南京观后感篇一《南京!南京! 》是一部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的大型史实记录电影。刚开场就被被枪声、炮声吓到了。惨不忍睹的杀戮,血流成河,生灵涂炭。南京城成了一个死城,深深震撼了我。

当时的南京,可以说是一个地狱,每一个活人在里面都面临着随时要面对死亡的威胁和恐惧。军队溃败了,大屠杀开始了,尸横遍野,影片有淋漓尽致的表现日军千奇百怪的屠杀方式,它将这场浩劫落到了每个活生生的人的身上。唐先生,拉贝的秘书,与拉贝共同负责者难民营的安全,当拉贝不得不离开的时候,他为了保护家人的安全委身于日本人,当她终于和日本人成为正式的“朋友”的时候,他的妹妹被日本人拖进了慰安所,他的女儿被日本人活生生的摔死了,他的老婆因为被打晕而幸免于难,他!欲哭无泪,欲吼而无声啊!后来在拉贝的努力下,日本人答应可以让拉贝带走一个助手还有一个助手的家人,当他们即将踏入生门的时候,唐先生,这个典型的中国男人放弃了生的权利,把他让给了

另外一个急于求生得人,临走前他告诉老婆自己要留下来找妹妹,……后来唐先生当即被压赴刑场,他看见被蒙着眼睛的中国人像小鸡一样被绑在柱子上,一个个的被射杀,轮到他了,他拒绝蒙眼睛,他笑着对日军的军官说“你晓得吧!我老婆又怀孕啦。我老婆又怀孕啦!”这是他临终前的胜利的宣言,他的从容让那个日本军官不敢直视!这句话,透露了生命的气息,还让那些侵略者知道“中国人杀不尽!中过国人的生命是顽强的!”我深深感动了!

《南京!南京!》里透露死亡讯息的场景之多,黑白画面的处理更让每一种形式的死亡都让人身临其境,这种真实的氛围已经让你觉得内心超出了对残酷的负荷,因为每个中国人都曾看过那些触目惊心的老照片。女儿被日本鬼子从窗口扔下去,观众看到的只有唐先生奔去窗口的崩溃呼喊。最可恶的是日军要挟难民营交出100个女性当慰安妇,还有一车车从军营运出去的女子裸体。日本士兵杀人时的表情,走向死亡的人群的眼神,在黑白不见血的银幕上,你只能读到两个字,绝望——这是地狱最底层的绝望。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个穿长褂戴瓜帽的男人被推到土坑活埋的那一刻,他紧紧闭着眼睛,没有反抗,也没有歇斯底里。如果看过那些老照片,你会相信这就是真实的地狱。

在70年前的中国,70年前的南京!我们从来没想过,把这一切拍成电影,写成书籍,把民族带血的伤口一次次地

撕裂给世界看;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要以血还血,以牙还牙,要用你们的生命来抵清你们欠下的债。我们曾经那样地善良,那么地宽容。我们默默地重建被你们烧成灰烬的家园,我们含泪埋下同胞未寒的尸骨,我们一遍遍告诉后代,是“战争摧毁了一切,我们要牢记历史,永远不要重蹈覆辙”。我们输掉的是城市,而他们输掉的是人性!残酷的历史是需要坦诚面对的,时光向前走,历史向后退,中国的年轻一代,该如何触摸自己的前辈曾经遭遇的那个巨大伤口?日本的年轻一代,该如何看待自己的前辈曾对他国的所作所为?现在我觉得我们活在这个年代是多么的幸福,不用提心吊胆的担心生命结束的那刻,我们应该很努力刻苦的学习,才不枉费为了和平在战争中牺牲的前辈们。作为中国人,我们要自立更生,勇往直前,不忘国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大学生南京南京观后感篇二沉重的心情溢于言表。曾经那一部震撼的电影《南京》还历历在目,而这部《南京!南京!》给我的更深的感慨。两个突兀的感叹号!屈辱,愤怒,心痛,已无法倾诉我心底的声音。振聋发聩的影片将战争的丑陋在脑浆崩裂的那一刻毕现无疑。强暴,这种罪行,是人类的耻辱。

《南京南京》不可避免的点燃中华民族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刻骨仇恨。1937年,30万中国人被屠杀,国殇,200x年,《南京南京》重启了这段伤痛记忆,我们不能没有危机意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想,这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不二法门。

血淋淋的黑白色,听到的是寂静中的枪炮声!日本人进城了,中国的大部队开始逃跑,陆剑雄和他零零落落几个不甘投降的弟兄手挽手地组成一堵人墙,阻止逃兵的去路,他们不肯投降,一直在城里偷袭日军,直到一个个死去。日本人说:你们中国军人真是厉害,我们进入南京城后,四处都是冷枪,我们不的不把很多建筑物都炸平,但是没有一个人走出来!不屈与坚韧的因子一直存活在中华民族儿女的血性之中,极端环境下的反抗,是所有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中国人用鲜血和牺牲构筑的中国精神。

历史可以宽恕,但不能遗忘。

对于那样一段历史,已经成为了整个民族的死结,不是谁想颠倒和抹杀就能颠倒和抹杀的,但想要记住同样不容。一种空洞的仇恨,没有可以附着的支点,这场屠杀已经离去了72年,当初幸存的人们也逐渐被时间带走,但我希望那些鲜血淋漓的伤口不要随之消亡,我们未必需要一部片子来激起某种仇恨,然后去手刃仇人。最好的方式,不是哭诉,不是煽动,而是展示,还原那些被遗忘或者被忽视的点滴细节,然后让看到的后来人叩问自己的心,至于会得到什么样的回响,伤痛不能被继承,更不能被强行灌输,只能靠自己去直面,哪怕你看到的是一部被复原的电影,只要它够真诚。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