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现场应急处理原则和急救技术
创伤急救原则

创伤急救原则创伤急救是指在意外事故或突发事件中,对受伤者进行紧急救治的一系列措施。
以下是创伤急救的原则和标准格式的文本:一、快速评估伤情创伤急救的第一步是快速评估伤情。
在评估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意识状态:判断受伤者是否有意识,是否能够与你进行交流。
2. 呼吸状态:观察受伤者的呼吸是否正常,是否有气道阻塞的情况。
3. 出血情况:检查受伤者是否有大量出血,如果有,应立即进行止血措施。
4. 骨折和关节脱位:观察受伤者是否有明显的骨折或关节脱位,避免进一步伤害。
二、保护现场和自身安全在进行创伤急救时,保护现场和自身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应注意的事项:1. 创造安全环境:确保现场没有其他危险,如火灾、毒气泄漏等。
2. 佩戴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等,避免受伤者体液传播传染病。
3. 避免二次伤害:在移动受伤者时要小心,避免进一步伤害。
三、保护气道和呼吸保护气道和呼吸是创伤急救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建议:1. 清除气道阻塞物:如果受伤者有明显的气道阻塞,可采取头后仰、下颌抬高等措施清除阻塞物。
2. 呼吸急救:如果受伤者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CPR)。
3. 给予辅助通气:如果受伤者呼吸困难,可以进行人工呼吸。
四、止血措施创伤急救中,止血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止血措施:1. 直接压迫:用干净的纱布或衣物直接压迫伤口,以减少出血。
2. 提高伤肢:如果伤口位于四肢,可以提高伤肢,减少出血。
3. 使用止血带:在无法止血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止血带进行止血。
五、固定伤口和骨折在创伤急救中,固定伤口和骨折是必要的。
以下是一些应注意的事项:1. 固定伤口:用绷带或胶布固定伤口,以减少进一步的伤害。
2. 固定骨折:如果受伤者有明显的骨折,应用夹板或绷带固定骨折部位。
六、保持体温和舒适在创伤急救过程中,保持受伤者的体温和舒适也是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建议:1. 保暖:用毯子或衣物覆盖受伤者,保持体温。
2. 安慰和安抚:与受伤者进行交流,给予适当的安慰和安抚。
创伤急救原则

创伤急救原则创伤急救是指在突发的创伤事件中,对伤者进行紧急救治的一系列措施。
创伤急救的目的是迅速稳定伤者的生命体征,最大程度地减少伤害并提高生存率。
以下是创伤急救的一般原则和步骤:一、安全评估在进行任何急救行动之前,首先要评估现场的安全情况。
确保自己和伤者不再受到伤害的威胁。
如果现场存在危险,如火灾、爆炸或坍塌等,应立即转移伤者到安全地点。
二、呼叫急救服务如果伤者情况危急,需要专业医疗人员的帮助,应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号码(如911)。
告知接线员发生了一起创伤事件,并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
三、保护现场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应尽量保护现场,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切勿移动伤者,除非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2. 如果伤者处于危险环境中,如火灾或车祸现场,可以将其移动到安全地点。
3. 如果伤者有明显的呼吸困难或无法正常呼吸,可以进行心肺复苏术(CPR)。
四、止血创伤会导致大量出血,因此止血是创伤急救的重要环节。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使用纱布或干净的布料直接压在出血部位上,用力压迫几分钟,直到止血。
2. 如果伤者的四肢出血,可以使用止血带进行紧急止血。
将止血带绑在远离伤口的位置,用绷带或绳子固定,然后逐渐松开,直到止血。
五、保持通畅呼吸道创伤可能导致呼吸道受阻,造成窒息。
因此,保持通畅的呼吸道是至关重要的。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检查伤者的口腔,清除任何阻塞物,如血块、呕吐物或杂物。
2. 如果伤者没有自主呼吸,可以进行人工呼吸。
将伤者平放在坚硬的地面上,将头部后仰,然后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六、保护伤者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应尽量保护伤者,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保持伤者的体温,避免过度失温或过热。
2. 不要给伤者喂食或喂水,以免影响后续的医疗处理。
3. 尽量安抚伤者,保持他们的情绪稳定。
七、等待急救人员到达在进行了以上的急救措施后,应等待急救人员到达。
在等待的过程中,可以继续观察伤者的生命体征,并在急救人员到达时提供详细的情况描述。
常见创伤急救ppt课件

仰起头,用棉花堵住鼻孔,是否正确?
防止伤口污染 不要试图弄直变形的骨骼和关节
骨折
包扎固定 ➢ 包扎前先用干净的敷料垫高伤处周围,再
放上敷料后包扎 ➢ 固定时,固定物一定要超过伤处上下关节 ➢ 如果家中没有木板可用树枝、擀面杖、雨
伞、报纸卷等物品代替 ➢ 固定物和肢体之间要垫松软物
上臂,肩部受伤固定
锁骨受伤固定
肘部受伤固定
大腿,小腿骨折
脚踝受伤
将脚踝固定在最 适位置
抬高伤肢
冷敷
烧伤,烫伤
烧伤分度 分为Ⅰ、浅Ⅱ、 深Ⅱ、Ⅲ, Ⅰ度红Ⅱ度泡 Ⅲ度皮肤全死掉, 浅Ⅱ是
大泡 , 深Ⅱ是小泡
电烧伤
电流通过人体 的损伤为有其特殊 表面,主要有“入口” 和“出口”,深部肌肉, 内脏损伤往往比皮 肤损伤重等特点
化学烧伤
常见创伤的急救技术
头部创伤
头皮血肿 无需特殊处理,可用冰袋局部压迫
头皮裂伤 用清洁敷料保护伤口后送院
头部创伤
颅底骨骨折 特征表现:
➢ 熊猫眼,鼻漏,出鼻血 ➢ 耳漏,鼻漏,耳道,鼻出血 ➢ 枕后部瘀血斑
有知觉者
➢ 垫起伤者的头部,肩部
➢ 鼻,耳有液体流出,和出血,忌堵塞和 冲洗。将流液一侧放低。
➢ 如果伤口在腿上或手上,要抬起受伤肢体, 使伤口高于心脏。经过3─ 4分钟的直接压迫 后,如果血没有止住,应该继续压迫伤口。 (如果血渗透了敷料不要把敷料去除,而是 在上面再加一块敷料) 。如果直接压迫5分 钟后仍未止血,需赶快寻求医生的帮助, 同时还要继续压迫伤口。
指压止血法 -此法只适用于急救,压迫时间不宜过 长
创伤急救原则

创伤急救原则创伤急救是指在事故或意外伤害发生后,通过紧急的医疗干预来保护和挽救伤者的生命。
创伤急救的目标是迅速评估伤势严重程度,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并提供适时的医疗救治。
以下是创伤急救的一般原则:1. 保护现场和自我安全:在开始急救之前,确保现场安全,避免进一步的危险。
如果现场存在危险物品或环境,应先将伤者转移到安全地点。
2. 呼叫急救服务:如果伤者情况严重,如大量出血、意识丧失或呼吸困难等,立即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人员的帮助。
3. 评估伤势严重程度:进行初步的伤势评估,判断伤者的生命体征和伤势程度。
这包括检查呼吸、脉搏、意识状态以及出血情况等。
4. 停止出血:创伤常伴有出血,尤其是动脉出血。
对于严重的出血,应迅速采取止血措施,如用手压迫伤口或使用止血带。
5. 维持呼吸道通畅:确保伤者的呼吸道通畅,如果伤者无法自主呼吸,可以进行人工呼吸或使用呼吸道辅助装置。
6. 保持心脏跳动:如果伤者心脏停止跳动,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这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以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
7. 保护脊柱:如果伤者可能存在脊柱损伤,应避免移动伤者,特别是头部和颈部。
可以使用固定装置固定脊柱,以减少进一步损伤的风险。
8. 控制感染:创伤伤口容易感染,应注意清洁伤口并使用合适的消毒剂。
如果伤口严重,应及时进行伤口缝合或处理。
9. 给予适当的疼痛缓解:创伤可能引起剧痛,可以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来缓解伤者的疼痛。
10. 保持体温稳定:创伤伤者容易出现体温下降,应保持伤者温暖,避免低体温对伤者的不利影响。
创伤急救的原则是根据伤者的具体情况而定,需要根据不同的创伤类型和伤势程度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重要的是,在急救过程中保持冷静和专注,并在专业医疗人员到达之前提供适时的紧急救治。
请记住,本文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实际急救操作应依据专业医疗人员的指导和培训。
创伤现场救护的原则

创伤现场救护的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 先救命:在紧急情况下,应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情况,如呼吸心跳骤停、大出血等。
2. 稳定生命体征:在处理创伤的过程中,需要稳定伤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跳、血压等。
3. 控制出血:对于大出血的伤者,应立即采取措施控制出血,如压迫止血、缝合止血等。
4. 防止感染:在处理创伤时,应注意卫生和防止感染,避免伤口感染导致伤口愈合不良或引发其他并发症。
5. 转运伤者:在处理完创伤后,应尽快将伤者转运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6. 注意心理支持:在处理创伤时,应注意伤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伤者度过难关。
以上原则是创伤现场救护的基本原则,在处理创伤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同时,在处理创伤时应注意自身安全,避免二次伤害。
现场应急急救措施

现场应急急救措施一、背景介绍现场应急急救措施是指在突发事件、事故等紧急情况下,为了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采取的紧急救助措施。
它的目的是迅速、有效地处理紧急情况,减少伤亡和损失,并为事故后的救援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现场应急急救措施的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在进行任何救援行动之前,必须确保自身的安全。
2. 快速反应:在紧急情况下,要能够快速反应,迅速采取行动。
3. 分清优先级:根据事故的性质和紧急程度,确定救援的优先顺序。
4. 协同合作:在现场应急救援过程中,各个救援人员要密切合作,形成合力。
5. 精确判断:根据现场情况,准确判断伤者的病情和救援措施。
6. 科学救治:根据伤者的症状和伤情,采取科学的急救措施。
三、现场应急急救措施的步骤1. 保护现场:a. 确保自身安全,佩戴好防护装备。
b. 切勿随意触动现场物品,以免引发二次事故。
c. 封锁现场,防止人员闯入。
d. 开启紧急报警系统,通知相关部门。
2. 评估伤者状况:a. 快速判断伤者的意识状态,是否有生命危险。
b. 观察伤者的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
c. 询问伤者或现场目击者有关伤情的信息。
3. 呼叫急救:a. 根据伤者的状况,及时拨打当地急救电话。
b. 提供准确的事发地点和伤者的症状等信息。
4. 创伤处理:a. 停止伤口出血:使用合适的止血措施,如直接压迫、提高患肢等。
b. 固定骨折:使用夹板或固定带固定骨折部位,减少移动。
c. 处理烧伤: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避免进一步损伤。
d. 处理中毒:将中毒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及时清除毒物。
5. 呼吸循环支持:a. 进行心肺复苏:对于心跳停止的伤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b. 给予氧气:对于呼吸困难的伤者,给予氧气辅助呼吸。
6. 疼痛缓解:a. 给予合适的止痛药物,减轻伤者的疼痛。
b. 使用冷敷或热敷等物理疗法,缓解伤者的不适。
7. 伤员转运:a. 根据伤者的状况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如担架、救护车等。
急性创伤的诊断、治疗原则及抢救流程

6
❖ 平战时多发伤均常见,发生率一般在30%左 右。平时多为交通事故伤、坠落伤、挤压伤 所致,其发生率在交通事故中为65%,高处 坠落伤更高,如从5楼坠落的伤员中100%导 致多发伤。
2021/10/10
7
多发伤伤情评估
❖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使用最多的多发伤评分方法是损 伤严重度记分(injury severity score, ISS)。ISS 方法中的解剖部位分为:①头;②面部(五官和面 骨);③颈部;④胸部(包括膈肌和肋骨架);⑤ 腹部;⑥脊柱;⑦上肢;⑧下肢;⑨体表。
伤员
排除呼吸道梗阻、休克、大出血等致命现象 初步控制窒息、休克、大出血后行进一步评估
心搏呼吸骤停者行CPR,神志昏 迷者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生命
体征
病史采集:受伤时间、方式、 撞击部位、落地位置、处理经 过、上止血带时间,有否昏迷 史
体格检查:按 “CRASHPLAN”原则指导体 检(心脏-呼吸-腹部-脊柱-头 部-骨盆-四肢-动脉神经)
早期多死于顽固性休克、ARDS、MOF 等。另一重 要问题是感染发生率高,感染发生率一般在10%~22% 左右,创伤后由于严重感染造成伤员后期死亡的占 78%以上。
2021/10/10
13
多发伤的正确检诊
创伤急救医师应牢记“CRASH PLAN”的检诊程序: 1. C(Cardiac)—心脏
评价循环状况,有无休克及组织低灌注。
急性致命性创伤抢救流程 Trauma
急诊外科
2021/10/10
1
急性创伤有轻伤,轻微创伤易于处置; 严重创伤,尤其是致命性创伤死亡率较高。
2021/10/10
2
致命性创伤后死亡时间分三个高峰
❖ 创伤后死亡第一高峰:创伤后数秒至数分钟内,死亡的创 伤包括:大脑、脑干、高位脊髓、心脏、主动脉、大血管 的严重撕裂伤,该类伤员极少有机会存活,除非进行及时 正确的院前急救,尽快转送至有条件进行手术治疗的医疗 单位。
创伤急救原则

创伤急救原则创伤急救是指在突发意外事故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创伤情况下,为了保护生命和减轻伤害,采取的紧急救治措施。
创伤急救原则是指在创伤急救过程中应遵循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和操作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创伤急救的原则及其应用。
一、安全第一在进行创伤急救时,首要原则是确保自身和伤者的安全。
创伤现场可能存在危险因素,如火灾、化学品泄漏等,急救人员应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尽快将伤者转移到安全地点。
二、检查意识和呼吸创伤发生后,首先要检查伤者的意识和呼吸情况。
可以通过观察伤者的反应、询问伤者是否感到疼痛或有意识丧失等方式来判断其意识状态。
同时,观察伤者的胸部是否有起伏和听取呼吸声来判断其呼吸情况。
三、拨打急救电话在创伤急救过程中,如果伤者情况严重,急救人员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向医护人员提供详细的情况描述,以便他们提前做好准备。
四、止血创伤导致的出血是紧急情况下需要迅速处理的重要问题。
常见的止血方法包括直接压迫伤口、提升伤肢、使用止血带等。
急救人员应根据伤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止血方法,并尽快止住出血。
五、保护呼吸道在创伤急救中,保护伤者的呼吸道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伤者呼吸困难或出现呼吸停止,急救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如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等,以保证伤者的呼吸通畅。
六、保持体温创伤导致的伤者体温下降可能会加重伤势,因此急救人员应尽量保持伤者体温稳定。
可以通过给予保暖物品、覆盖保暖毯等方式来保持伤者的体温。
七、固定骨折在创伤急救中,如果发现伤者有骨折,急救人员应尽快固定骨折部位,以减轻疼痛和避免进一步损伤。
可以使用夹板、绷带等物品进行固定。
八、快速转运创伤急救的最终目的是将伤者尽快送往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
急救人员应尽快将伤者转运到医院,以便医护人员进行进一步的救治。
以上是创伤急救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操作步骤。
在实际急救过程中,应根据伤者的具体情况和现场环境进行判断和操作。
创伤急救需要急救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建议每个人都参加相关的急救培训,以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