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台湾生物科技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台湾科技产业发展现况与展望

台湾科技产业发展现况与展望
台湾科技产业发展现况与展望
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何美玥 2004年3月13日 年 月 日


壹、科技产业与台湾经济发展 贰、重点科技产业发展现况与展望 信息通信(ICT)产业 一、信息通信 产业 二、奈米产业 三、生技产业
1
壹、科技产业与台湾经济发展
一、台湾经济成长跃居四小龙之首-成功挑战经济结 台湾经济成长跃居四小龙之首- 构转型
挑战目标
1.世界第1的产品或技术至少 世界第
15项 项 2.来台旅客为目前 倍以上 来台旅客为目前2倍 来台旅客为目前 3.R&D投资达到 & 投资达到 投资达到GDP的3% 的 % 4.失业率降到 %以下 失业率降到4% 失业率降到 5.经济成长率超过 % 经济成长率超过5% 经济成长率超过 6.宽带用户超过6 6.宽带用户超过6百万户 宽带用户超过 7.创造 万个新工作机会 创造70万个新工作机会 创造
软硬 整合
半导体产业 US$45.5 billion
数位内容产业 US$10.6 billion
11
(一)信息硬件/数字家电产业 一 信息硬件 信息硬件/
台湾信息硬件/ 台湾信息硬件/数字家电产业链结构图
元 件
被动组件、印刷电路板、芯 片组、半导体芯片、中央处 理器、连接器、内存…
零组件及外围产品
台湾经济成长来源
1996-2001 2002 2003
单位:百分点,% 单位:百分点,%
2004-2007
贡献点 贡献率 贡献点 贡献率 贡献点
贡献率 贡献点 贡献率
实际GDP成长率 成长率 实际 潜在GDP成长率 成长率 潜在 劳动 资本 总要素生产力 知识创造* 知识创造
4.4 5.7 0.6 3.1 2.0 1.0

台湾高科技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台湾高科技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台湾高科技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台湾高科技产业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作为亚洲重要的科技创新和制造中心之一,台湾在半导体、电子、信息通信技术、生物科技等领域取得了全球领先地位。

本文将对台湾高科技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台湾在半导体产业方面具备举足轻重的地位。

台湾的半导体产业链条完整,从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等环节都有着强大的实力。

台积电作为全球领先的芯片制造企业,其先进制程能力和技术水平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台湾的半导体产业在全球市场上占据重要位置,为台湾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

其次,台湾在电子制造领域也有着强大的产能和技术实力。

台湾众多的电子代工企业通过与全球知名品牌的合作,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制造中心之一。

台湾的电子制造企业在产品质量、交货周期和成本控制等方面具备竞争优势,受到国际市场的青睐。

此外,台湾在信息通信技术领域也发展迅速。

台湾的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在全球市场上具有竞争力,产品涵盖了移动通信、无线网络、光通信等多个领域。

台湾的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也在海外市场上广泛开展业务,为企业提供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等服务。

在生物科技领域,台湾也逐渐崭露头角。

台湾的生物科技企业在新药研发、医疗器械制造、基因测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政府对生物科技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大,为台湾的生物科技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展望未来,台湾高科技产业仍将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

首先,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将成为台湾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这些领域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台湾产业升级与转型,为台湾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就业机会。

其次,台湾高科技企业应继续加强与国际企业的合作,通过开展跨国合作项目,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和全球市场份额。

台湾应积极开展技术引进和技术输出,推动技术创新与交流。

另外,台湾还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科研投入,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政府应加大对高科技产业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政策和财税优惠,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

台湾产业研究报告2024

台湾产业研究报告2024

台湾产业研究报告2024台湾产业研究报告2024标题:台湾产业研究报告2024摘要:本文为台湾产业研究报告,旨在全面分析台湾主要产业的发展状况,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通过对台湾经济的深度分析,本文揭示出了台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1.引言1.1研究背景1.2研究方法1.3文章结构2.台湾产业概况2.1农业产业2.1.1传统农业2.1.2现代农业2.1.3农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2.2工业产业2.2.1电子产业2.2.2半导体产业2.2.3汽车制造业2.2.4新能源产业2.2.5工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2.3服务业2.3.1旅游业2.3.2金融业2.3.3餐饮业2.3.4服务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3.台湾产业发展趋势3.1内外环境分析3.1.1国内政策环境3.1.2国际经济环境3.2农业产业发展趋势3.2.1现代农业技术创新3.2.2农业供应链的建设3.3工业产业发展趋势3.3.1智能制造的兴起3.3.2绿色工业的发展3.4服务业发展趋势3.4.1旅游业的国际化3.4.2金融服务的创新3.4.3创业创新的支持3.5台湾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4.台湾产业政策建议4.1农业产业政策建议4.1.1提高农业生产效益4.1.2推动农业供应链整合4.1.3农业科技创新支持4.2工业产业政策建议4.2.1加大对智能制造的支持力度4.2.2推动绿色工业发展4.2.3强化产学研合作4.3服务业政策建议4.3.1促进旅游业国际化发展4.3.2提升金融服务创新能力4.3.3支持创业创新发展5.结论5.1台湾产业的现状总结5.2台湾产业的发展趋势预测5.3政策建议的具体实施。

台湾生技产业发展的方向

台湾生技产业发展的方向

0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年)
備註:88年可能因921大地震及總統大選前一年之不穩定因素,致投資額較低。 資料來源:推動小組90/8統計
8
推動小組投資案成果
推動小組成果 件數
生技 製藥 科中 創投 46 6 4 13
自85/7至90/8之生技製藥產業新公司成立及增資案統計:
全國產業投資總計 件數
88.07~89.12 28
9
我國生技產業研發分工體系
上游
推動單位 (發錢) 委 託 執行單位 (花錢)
中央研究院 各大學系所
中游
衛生署 經濟部
財團法人 生技中心 工研院 藥技中心 食工所
動醫研中心
下游
中央研究院 國科會 教育部
原委會
農委會
國防部
產業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財團法人國家 衛生研究院 疾病管制局 財團法人醫藥 品查驗中心
政策與法規 制定與執行 臨床試驗 公共衛生 醫藥審查
核研所
農委會 所屬單位
中山科學 研究院
公、民營 企業公司
責任
領導國家基礎 與創新研究
技術應用 開發 製程放大 移轉產業
放射性藥品 開發
動物用品、 農業、海洋、 畜牧 應用開 發
國防研究 之民生應 用開發
產品生產 市場行銷 顧客服務
財團法人研發單位 花錢單位
資料之送件並獲得美國FDA准許開始臨床實驗、有1到5項植物抽取物
進入臨床實驗(NDA)、 成立符合cGMP草藥飲片炮製工廠三家。 三、2010年生物技術產業目標總產值為新台幣2440億元,為公元2000年總

台湾科技产业发展趋势

台湾科技产业发展趋势

台湾科技产业发展趋势台湾科技产业发展趋势摘要:台湾一直以来都是世界科技产业的重要枢纽之一,尤其在半导体、电子产品和信息技术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

然而,随着全球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台湾科技产业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台湾科技产业当前的发展趋势,包括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数字化转型和国际合作等方面,为台湾科技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一、创新驱动创新是推动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全球科技产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台湾需要加强创新能力,提高科技价值链的上游地位。

为此,台湾正在加大对科研机构和高校的投入,鼓励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创新项目的孵化。

同时,政府也通过优惠政策和减税措施,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此外,台湾也鼓励企业与国际科技巨头合作,引进先进的科技和创新资源,推动产业的发展。

二、产业升级台湾科技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进行产业升级。

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台湾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优势,尤其在电子产品制造和半导体领域。

然而,随着全球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传统产业已经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台湾需要深度参与新兴领域的发展,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

同时,台湾还需要加强与相关行业的合作,推动产业链的整合和协同创新,以提高整体产能和市场竞争力。

三、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是当前全球科技产业的一个重要趋势,对于台湾科技产业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数字化转型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可以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和增加附加值。

台湾政府和企业已经意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已经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计划。

政府鼓励企业加大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的发展。

此外,政府还支持企业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促进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国际合作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合作对于台湾科技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台湾政府鼓励企业加强与国际科技巨头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创新资源,提高产业的竞争力。

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与经验

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与经验

t i l i z e r a n d p e s t i c i d e i s d e v e l o p i n g q u i c k l y . Th e e x p e r i e n c e s l i e i n t h a t t h e r e a r e mo r e me a s u r e s t O e n c o u r a g e t h e d e — v e l o p i n g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b i o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b i o t e c h n o l o g y p a r k s p r o mo t e t h e i n d u s t r y c l u s t e r e f f e c t ,a n d c i v i l i a n i n d u s t r y i n v e s t me n t i n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b i o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t h e p r o t e c t i o n o f i n t e l l e c t u r a l p r o t e r t y r i g h t s a r e a l s o
( 福 建 省 台 湾 农 业 研 究 中 心 ,福 建 福 州 3 5 0 0 0 3 )

要 :台湾 农 业 生 物 技 术 产 业 经 过 2 O多 年 的 发 展 , 已取 得 良好 成 效 ,动 物 疫 苗 和 植 物 种 苗 产 品 已 处 于 成 熟
期 ,技 术 成 熟 度 高 ,生 物 性 肥 料 和生 物性 农 药 产 业 正 处 于 快 速 发 展 阶 段 。 其 经 验 在 于 当 局 制 定 了农 业 生 技 产 业

中国台湾生物技术市场概况

中国台湾生物技术市场概况
识产权 , 专利和全球销售的其它必须知识 的了 解
2缺少适 当的投资渠道 . 争优势。
前景展望 为了维持或增加它的竞争力 , 台湾需要在生物市
场 中重新定位 自己, 以国际的水平寻求它 自己的 “ 品 牌” 。当其他 的国家和地区趋向全球化时,在 台湾内
源有限。 在过去的 2 0年中,虽然 台湾的经济有了较 高的增长 , 自于发展中国家的压力 目前正在威胁着 来
选择 。 这样 ,台湾 当局早在 1 8 9 2年就把生物技术作 为 8大关键的发展技术之一 。 过去 的变化 传统的生物技术涉及到农业 , 畜牧业和食品加工 业。现代生物技术使用较高 的微生物 生产率改善发
以高新技术为基础。 然而 , 由于过去经济的快速增长 , 自然资源和社会福利 已迅速地恶化 。 总的生活质量的 改善与经济增长的比例不协调, 为了重新塑造和进一
表 1 1台湾生物技术的生命周期 —
如上表所示 ,台湾工业 已采用了几种新的技术。 值 得注意的是 :目前阶段 , 该市场已在生物芯片和生
1 . 缺少人力,人才资源和政府部门中的组织 2缺少对生物技术工业中防御投资风险的有效解决办法 .
1适当位置的产品市场小, . 需要较高的资本, 常常导致较 小的或无利润 。
2 发展中国家医疗标准的提高将导致需求的增长 2 由于全球化威胁 了工业参与者的业务 . . 投资 1可利用的熟练的人力 .
维普资讯
2 0 W- 0 7. 1月 l 日 V I No 1 5 07 . .
中 国 台 湾 生 物 技 术 市 场 概 况
齐继成译
概 述
步发展经济和 同时改善生活质量, 生物技术是最好 的
台湾是个面积不大的岛屿, 口数量少 ,自 人 然资

台湾产业的发展趋势

台湾产业的发展趋势

台湾产业的发展趋势台湾产业的发展趋势一、引言台湾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迅速崛起,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之一。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台湾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台湾产业的发展趋势,包括创新技术、绿色产业、高附加值产业、服务业发展等方面。

二、创新技术台湾一直以来在技术创新方面表现出色,这为台湾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未来,台湾需要继续加大在创新技术领域的投入,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领域,以保持竞争力。

同时,台湾需要注重技术转化和商业化,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并与产业结合起来,实现技术与经济的双赢。

三、绿色产业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绿色产业成为全球发展的趋势之一。

台湾在可再生能源、环境保护、废弃物处理等领域具备优势,可以加大在这些领域的投资和研发,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

同时,台湾还可以通过制定环保法规和政策,鼓励企业转向绿色经营,并加强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共同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

四、高附加值产业高附加值产业是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增加经济附加值的重要途径。

台湾已经在半导体、光电、生物医药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仍然面临着外部竞争和内部技术瓶颈的压力。

未来,台湾可以加大在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提高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强化产业链,培育高附加值产品和品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五、服务业发展随着全球经济结构的变化,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台湾作为发达经济体,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可以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教育、金融、医疗等服务,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和投资者。

此外,台湾还可以加大在创意产业、设计服务等领域的投资,培育更多的服务业新兴企业,推动服务业的发展。

六、产业转型升级当前,全球经济正呈现出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趋势,这对台湾的传统产业具有重要的影响。

台湾需要进行产业转型,通过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提高产品的品质和效率;同时,加强企业的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台湾生物技术产业现状与展望

台湾生物技术产业现状与展望

台湾生物技术产业现状与展望台多奶彳上尘垄≤毒鬟一一.隙述i鳖鳖鎏墼f,I\,__I~生物技术产业是目前全世界都看好的产业.其应用范围广泛,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涵盖医药,食品,环保及农,林,渔,牧等产业.由于该产业具有技术密集,资本密集,高附加值及低能源,低污染的特性.因而被公认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明星产业.为此,台湾将生物技术产业列为台湾未来的十大新兴产业之一,加以积极推动和扶持1.台湾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台湾现有的生物技术产业主要由当局扶持由"行政院"的生物技术产业指导小组统筹管理下属的部门包括"卫生署","国科会",农委会","教育部","经济部","财政部","经建会","原委会","环保署"等等,并成立了负责技术开发的"生物开发中心"及负责推动投资的"生物技术与制药工业发展推动小组".许多厂商也都看好生技产业,纷纷加入以转投资或策略联盟方式投人生物科技.至1998年,新竹科技园区共有16家生技厂商,投资额21亿元,已成为园区六太产业之一据有关部门统计.台湾岛内前1000大企业中有七成已直接或间接投资于生物科技领域(1)台湾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策略人力资源方面生物科技产业由于其专业性,所需的人力资源多为高级技术人才.台湾当局在此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国科会","经济部","青辅会"先后颁布了对科技人才,博士后研究人才和海外产业专家任用的优惠政策,以协助企业招聘高级科技人才.在长期人才培育方面,台"教育部"制定了"生物技术科技教育改进计划",选定台湾大学为教学示范点,积极推动教材编撰,师资培训与教学观摩等基础性教育改进工作.在短期人才训练方面, "经济部"也已根据生物科技产业的发展趋势,制定出一系列的培训产业发展人才的计划.知识资源方面台湾目前生物科技研究发展相关单位,在基础研究上,有各公私立大学(专)院校及研究所"中央研究院"所属相关研究所,"国家"卫生研究院. 在应用发展上,"经济部","教育部","国防部",卫生署","原委会",及"国科会"等部门都设立了各自的生物科技研究机构;"农业厅"设立了农业试验机构;许多大型"国营"企业也设置了自己的研究部门.以上这些研究单位的研究经费太多由台湾当局预算支持的.目前台湾在生物科技方面相关的专利约有200余件.资本资源方面由于生物科技产品开发时间较长,台湾"行政院"开发基金,"经建会"中长期资金及"经济部"中心企业发展基金,对申请融资的生物科技厂商,都给予较长的贷款年限.目前"行政院"开发基金已拟定,将出资200亿元投资生物技术相关产业"经济部"也制定"第三类上市股票及上柜股票科技事业审查要点",放宽生物科技产业上市及上柜的条件.除此以外,民间创业投资公司也积极筹募专门投资于生物科技的创投基金,其中的"生物科技发展基金"也开始运作在台湾当局的大力推动下,台湾岛内生物科技产业投资额自1997年起太幅增长,1999年生物科技投资总额为100多亿元.比1996年增长了10余倍.海峡科技与产业/2000年第6期11一,,,ll_,,囊0产韭妻亲述.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台湾"工业局"在工业区,规划了新竹科学园区,台南科学园区,漳滨工业区,台商科技工业区及云林工业区等5座生物技术产业专业区,总计309OO平方公里.为协助岛内生物技术产业更好地发展,台湾拟订"生物科技专利保护计划"草案, 以解决专利权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2)台湾生物技术产业存在的问题目前台湾生物技术产业仍处于萌芽阶段,生物技术水平与先进国家或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有:①研发人员对生技产业认识不清,各自为政,缺乏横向合作和纵向沟通.②整体生物技术科普教育不足,社会民众对生技的认识仍然模糊,研发环境尚未形成.③知识产权的保护及开发生物技术产品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基础设施不够完善.④市场资讯及产业规划人员不足,难以配合岛内生技产业热潮的需求⑤产学研合作不力,缺乏有研发能力又具有商品化的高级人才,造成大量研究成果滞留.⑥台湾地区市场过小,民众接受能力较低.2.台湾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前景(1)生技投资逐年增加,产业产值逐年增长生技产业是台湾当局继电子资讯业之后,又一个大力扶植的产业.据有关部门指出,2000年的投资为100多亿元;在未来5年内,台湾当局,银行及民间结合拟投资1500亿元;台湾生物科技公司也将会增加200多家.随着投资的增加,生技产值也将逐年增长;岛内生技产业2000年的目标产值约300亿元,估计占全球生技产值的3%;2003年将增长至450亿元,占全球总产值的4.5%;2005年台湾生物科技产业的产值将达9OO亿元,占全球生技市场总产值的6%;到2006年将达1010亿元,约占全球生技总产值的7%以上.未来5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估约25%.(2)生技水平不断提高,技术市场化渠道畅通据悉,美国至少有1万名接近退休年龄的博士级生物科技研究人才,希望能到台湾参加生技的开发研究.这些有经验的人才,必将提高台湾生技的发展水平.目前,台湾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产, 官,学,研整合的重要性.这将使技术流通更为顺畅,市场化更为顺利.另外,利用外国现有的专利和成熟技术已逐渐受到重视,这将缩短产品研发时间,加速生技产品的市场化进程.(3)生技市场逐年扩大,产业发展前景乐观目前,台湾的生物科技产业市场几乎为完全的内需市场.以药品为例,每年出口值仅占全年产值不到4%.但有关部门估计,5年后台湾的生技产业市场将由目前的内销逐渐转为外销.2000年的出口值可望达到150亿元,进口值140亿元;到2005年出口值将达700亿元,进口值约150亿元, 成为台湾能出口创汇的另一高科技工业在台湾经济成长以资讯电子半导体为主流的今天,发展生物科技产业,具有分散产业群聚风险的意义.●{交流与合作}辛劳十载成就辉惶生日庆典毫朋满堂——海南省台资企业协会庆祝成立l0周年11月2日,600余名四海宾朋欢聚一堂,共同庆祝海南省台资企业协会成立10周年海南省委副书记,海口市委书记蔡长松,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王富卿.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信田,海南省政府副省长韩至中,海南省政协副主席李明天,台湾省农会理事长简金卿,总干事谢雇国等出席了庆典大会.国台办有关部门领导,部分省市政府代表及12海峡科技与产业/2000年第6期2O多个省市台协友会负责人,台湾各界知名人士, 教授及企业社团负责人,台湾2O多个县级农会的负责人,港澳地区部分企业社团负责人,海南省政府机关及市县领导,海南省台资企业协会会员及在琼台商等共600余人参加了庆典大会.据了解,走过l0年历程的海南省台资企业协会,现有会员250多人,为会员协调处理各类纠纷事件700多件,组织参与各类经贸洽谈,经贸考察等活动6O多次,会员共捐赠公益,教育和社会慈善事业2000多万元人民币.同时,协会为琼台经济合作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琼台农业合作,他们引进台湾先进的种苗,技术和管理经验,成为了海南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生力军.(何)。

台湾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况及问题分析

台湾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况及问题分析

台湾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况及问题分析张敏【摘要】@@ 台湾生技产业范畴rn台湾生技产业范畴,包括制药产业,医疗器材产业、新兴生技产业及生技医疗服务业等四大类.【期刊名称】《海峡科技与产业》【年(卷),期】2011(000)001【总页数】4页(P49-52)【作者】张敏【作者单位】北京多维思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市场战略研究部【正文语种】中文台湾生技产业范畴,包括制药产业、医疗器材产业、新兴生技产业及生技医疗服务业等四大类。

制药产业台湾制药产业包括中草药及小分子药品等二大领域。

其中,中草药领域包括中药新药、传统方剂、非传统方剂及植物提取物等中药制剂;小分子药品领域则包括新药开发、学名药、原料药等西药制剂。

在西药制剂领域部分,台湾目前已通过CGMP(Current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规范的154家西药厂,大多从事学名药的生产,产品以岛内健保市场为主。

依台湾“卫生署”公布的资料,台湾目前已有包括台湾神隆、永信、永光、永日等21家通过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规范的原料药厂,在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已有登录的药物主档登记(Drug Master File,DMF)有10家,其所生产的原料药内、外销比重约为60:40,其生产技术及产品品质均已获得国际肯定。

台湾自2005年9月起全面实施中药厂GMP规范,依据台湾“卫生署中医药委员会”的统计,台湾共有117家中药厂符合要求。

在产值上,近年台湾整体制药产业的产值约为568亿元(新台币,下同),不及全球产值的0.5%,未来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医疗器材产业医疗器材产业包括复健器材、治疗器材、诊断器材、医疗辅助器材及医用检测器材等领域。

依据台湾工研院产经中心统计资料显示,台湾医疗器材产业结构主要以生产居家用消费型产品为主,约占整体市场56.8%;其次是医院用一般器材的(22.1%);耗材的(20.4%);医院用大型仪器类最低,仅占总市场值的0.73%。

浅析台湾生物科技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析台湾生物科技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析台湾生物科技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台湾生物科技产业真正发展至今只有20多年的时间,虽然被岛内各方视为“未来产业之星”,但目前无论企业规模还是技术水平都还离岛内支柱产业相差甚远,发展的前景也充满了很大的变数。

不过以台湾产业既往发展的历史经验与基础,其仍有可能借助于欧美日等国相关产业发展的力量,依靠引进专利技术加以再创新,在未来若干年中逐步壮大成长。

一、台湾生物科技产业的发展现状台湾生物科技产业发展迄今,可以说已经度过了萌芽期,进入了成长期。

尽管尚未有开发出相关的高尖端专利技术与足够的利益诱因,但主要受到全球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与投资带动,及当局的政策扶持,加上因被视为未来明星产业的前景,而受到了岛内外创业投资基金的青睐与投资,开始在岛内形成一股颇为强劲的发展热潮。

(一)世界生物科技产业发展直接刺激了岛内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生物科技产业的基础是生命科学,按照台《2003生技产业白皮书》所做的定义,是“运用生命科技方法为基础,进行研发或制造产品或提升产品品质,以改善人类生活品质的科学技术”。

而生技产业的范围则以基因工程、器官再生等狭义生物技术与医疗器材、制药为核心,涵盖了医疗保健服务、信息机电、农业、食品、材料化工、资源环保等方面的相关技术与产品①。

生物科技自1950年代中期诞生以来,即被公认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特别是近10余年来,伴随着人类对环境保护问题日益普遍重视与对健康生活的再认识,生物科技更上升成为近几年全球科技产业的最大热门之一,有望成为继信息产业之后的未来全球主导产业。

2003年全球生技产业包括产品销售金额、授权金与研究补助,市场金额约894亿美元,其中美国占47%,欧洲占29%,亚太地区占24%,预估到2007年将达1297亿美元②。

在生技医药方面,2003年全球生物药品销售额约410亿美元,约占医药市场的7.9%,较上年增长24%,预计2006年市场可达600亿美元,占同期全球医药销售额的10%。

台湾产业结构演变趋势

台湾产业结构演变趋势

台湾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台湾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引言台湾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其产业结构演变经历了不同阶段的转变。

从20世纪初的农业经济到现在的以制造业、服务业为主导的多元化产业结构,台湾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变迁密不可分。

本文将分析台湾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并从农业经济转型到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角度进行探讨。

一、农业经济的转型在20世纪初,台湾经济以农业为主导,农民占据了人口的大部分。

然而,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台湾的产业结构开始发生变化。

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农民转为工人、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等因素导致了农业经济的转型。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农业产出的逐渐减少,工业产出的迅速增加。

农民转为工人后,开始涌向城市就业,从此农业在台湾的经济地位逐渐下降。

二、工业化的崛起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台湾产业结构开始出现重大转变。

国民党政府的经济发展政策,特别是“进出口贸易困境政策”以及农民工业化的政策,大大推动了台湾的工业化进程。

台湾政府通过实行“国家策略产业”战略,鼓励在各行各业进行创新与发展,使得台湾的制造业成为全球知名品牌。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成为台湾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台湾在电子、信息技术、汽车等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地位。

三、服务业的崛起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台湾的产业结构开始发生新一轮的调整。

制造业虽然依然是台湾经济的支柱,但服务业的比重逐渐提高。

尤其是金融、旅游、文化创意等领域的发展,为台湾的产业结构注入了新的动力。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成为台湾经济新增长点。

特别是金融业的壮大,使得台湾成为东亚地区的金融中心之一。

四、科技创新的引领随着全球科技创新的加速和产业升级的需要,台湾的产业结构又面临新的转型。

台湾政府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培育高科技产业。

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成为台湾经济的新的增长点。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高科技产业的兴起,成为台湾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台湾生物科技产业的发展及两岸合作前景分析

台湾生物科技产业的发展及两岸合作前景分析

台湾生物科技产业发展至今已有30多年的时间,近十年来台湾生物科技产业发展迅速,无论是企业规模还是技术水平都有显著提高,台湾生物科技产业在当局长期积极推动下,已发展出优质的产业基础,高品质、低成本的研发生产环境,并在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具有诸多优势。

1台湾生物科技产业的发展台湾生物科技产业的迅速发展一方面得益于全球生物科技市场的繁荣增长,另一方面也有赖于台当局积极的扶持政策和台湾相关各界的努力。

虽然与台湾成熟的电子信息产业(半导体和显示器等)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但作为台湾“双星”产业之一,其增长潜力仍被台湾各界看好。

同时台湾生物科技产业仍存在许多不利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台湾市场规模有限,以及由此引起的对外部市场的依赖。

其他因素,如台湾生技企业大多规模较小且以制造业为主,研发能力有限,而随着生物科技产业更新换代速度加快,研发能力是保持竞争力的根本方面;与台湾目前投入的研究经费和取得的研究成果相比,台湾技术成果产业转化相对不足;随着各国竞相发展生物科技产业,来自外部竞争日益激烈,特别是对人才、市场的争夺更是如此,将进一步加剧台湾相关研发、营销人才相对短缺。

随着大陆经济的崛起,未来大陆必将是全球生物科技产业的重要市场之一,而两岸之间合作与竞争,将为台湾生物科技产业的发展带来大量的机遇和挑战。

1.1台湾生物科技产业概述生物科技产业定义与范畴,因各地区产业发展历程不同而有所不同。

2002年欧盟生物经济会议将由生物技术的科学与研究所引导而产生的所有经济活动定义为生物经济。

OECD指出生物技术产生最大的经济影响主要集中在农业、健康、工业等三大领域。

中国台湾定义的生物科技产业涵盖制药产业、医疗器材产业、应用生物科技产业三大领域。

制药产业以药品为主,包括西药制剂、生物制剂、中药制剂、原材料;医疗器材产业依其功能和用途可以分为诊断与监测用医学材料、手术与治疗用医学材料、辅助与弥补用医学材料、体外诊断用医学材料、其他类医学材料,以及预防与健康促进用器材等;应用生物科技主要包含有农业、食品、特化、环保及医疗服务业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台湾生物科技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台湾生物科技产业真正发展至今只有20多年的时间,虽然被岛内各方视为“未来产业之星”,但目前无论企业规模还是技术水平都还离岛内支柱产业相差甚远,发展的前景也充满了很大的变数。

不过以台湾产业既往发展的历史经验与基础,其仍有可能借助于欧美日等国相关产业发展的力量,依靠引进专利技术加以再创新,在未来若干年中逐步壮大成长。

一、台湾生物科技产业的发展现状台湾生物科技产业发展迄今,可以说已经度过了萌芽期,进入了成长期。

尽管尚未有开发出相关的高尖端专利技术与足够的利益诱因,但主要受到全球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与投资带动,及当局的政策扶持,加上因被视为未来明星产业的前景,而受到了岛内外创业投资基金的青睐与投资,开始在岛内形成一股颇为强劲的发展热潮。

(一)世界生物科技产业发展直接刺激了岛内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生物科技产业的基础是生命科学,按照台《2003生技产业白皮书》所做的定义,是“运用生命科技方法为基础,进行研发或制造产品或提升产品品质,以改善人类生活品质的科学技术”。

而生技产业的范围则以基因工程、器官再生等狭义生物技术与医疗器材、制药为核心,涵盖了医疗保健服务、信息机电、农业、食品、材料化工、资源环保等方面的相关技术与产品①。

生物科技自1950年代中期诞生以来,即被公认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特别是近10余年来,伴随着人类对环境保护问题日益普遍重视与对健康生活的再认识,生物科技更上升成为近几年全球科技产业的最大热门之一,有望成为继信息产业之后的未来全球主导产业。

2003年全球生技产业包括产品销售金额、授权金与研究补助,市场金额约894亿美元,其中美国占47%,欧洲占29%,亚太地区占24%,预估到2007年将达1297亿美元②。

在生技医药方面,2003年全球生物药品销售额约410亿美元,约占医药市场的7.9%,较上年增长24%,预计2006年市场可达600亿美元,占同期全球医药销售额的10%。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研制中的生物技术药物超过2200种,其中1700余种进入临床试验,2002年间有300多种进入最后阶段的临床试验,比2001年增加了50%。

预计在未来5年内,将有200种以上新的生物技术产品投放市场。

生物农业方面,世界范围内成功转基因植物已达100余种,动物10多种,批准进行试验的转基因动植物已超过6000例,转基因大豆、油菜、番茄等已先后投入市场,转基因瘦肉型猪、高产奶牛等已到产业化阶段。

另一方面,目前生物化工、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生物海洋等一批新兴产业群体也正在形成③。

世界生物科技产业蓬勃发展对岛内相关产业来说,不仅提供了外在的有利环境激励,也为台湾业者积极引进专利技术提供了可能。

(二)台湾当局积极扶植相关产业鉴于世界生物科技产业的光明前景与广泛用途,台当局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将生物科技列为重点发展技术,先后在“中央研究院”下成立了分子生物研究所及生物医学科学研究所,1982年生物技术被列为八大重点科技之一,1984年“财团法人生物技术开发中心”成立。

1995年台“行政院”通过“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分别由“卫生署”、“农业委员会”、“经济部”、“国家科学委员会”、“中央研究院”等机构负责推动执行,并由各机构联合组成“生物技术产业指导小组”,具体负责推动产业发展。

1996年作为推动亚太制造中心计划的一部分,台“经济部”成立了“生物技术与医疗工业发展推动小组”,1999年又在“工业研究院”内成立了生物医学工程中心,2000年生物技术正式被台当局列入所谓“十大新兴产业”行列。

1997年后台当局每年召开一次“生物技术策略会议”(SRB),邀请海内外专家听取简报及参与座谈,并做成结论与建议报告,纳入“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做为补充。

2002年,台“行政院”制定了“六年发展重点计划”,其中生物技术产业被列为“两兆双星”产业之中的明日之星,其中包括基因组医学计划、农业生物技术科技计划及生技制药科技计划等内容,2003年各投入经费15亿元、16.6亿元与7.5亿元(新台币,下同)。

2003年,台当局第四次修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提出要将台湾建成国际生物技术社群研发与商业化的重要环节,及亚太地区生物技术产业研发、制造与营运中心。

设想达成将台湾建成拥有亚洲区最活跃的生技创投产业与基因研究重镇、人体临床试验中心与亚热带花卉王国,成为国际生技与制药公司进入亚洲市场的重要门户等目标。

2005年4月实施“生医科技岛”计划,预计在2005至2009年间投入150亿元新台币资金,以建立“国民健康资讯基础建设整合建置计划(NHII)”、“台湾人疾病及基因资料库(Taiwan Biobank)”、及“临床试验研究体系”等做为3项重点,将分别投入100亿、30亿元与20亿元资金。

与此同时,台当局设立的“行政院开发基金”扮演了岛内生物技术产业重要投资者的角色。

该基金将生技产业列为投资重点,1997年制订“投资生物技术产业5年计划”,共拨款200亿元资金,除直接投资大型生物技术公司的新设案件或是增资计划,还包括投资以生物技术为主的创业投资事业,再间接投资到较小型的生技公司。

截至2005年3月底,该基金共投资各类生技公司12家,总投资金额为34.8亿元,其中以对台湾神隆及联亚生技两家公司的投资金额最多;投资岛内外生技创业投资基金共14家,总投资金额为37.39亿元,其中以对生华生技创投公司的投资金额为最多。

总计该基金投资生技产业的金额为72.19亿元。

另外,台“行政院”还通过“生技创业种子基金设置原则”,由“行政院开发基金”设立种子基金,对岛内研究单位与民间企业提供协助,以带动对生技公司的投资。

台当局并计划筹集10亿美元资金成立基金,用以从美国等先进国家引进较具潜力的生技公司与技术,以加快岛内生技产业技术的提高与成长。

台对生技产业的各个部门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投资与扶植,其中在医药产业,台“经济部”一方面促成岛内药厂发挥各自不同的专长,以外销策略联盟的方式共同争取海外市场。

具体策略是针对有市场前景的而专利保护期限已过的所谓“学名药”成立专业代工厂,尤其针对跨国大药厂所发展的低批量,高致敏性药品,如抗生素、荷尔蒙或抗癌药物等,争取由台湾生产规模小但符合国际规格的药厂来代工。

另一方面透过当局的“科技专案计划”资金资助的方式,强制岛内研究单位与民间企业结成研发联盟④。

在农业生技产业方面,2003年底台当局主导在屏东筹备设立农业生技园区,规划以农业生技加值服务业、水产种苗、机能性食品、植物种苗、动物用疫苗等8项为重点产业,到2005年初共批准了22家企业进驻园区。

另外,彰化、台南、嘉义及宜兰等地还在筹建4处农业生技园区,计划到2012年共引进260家厂商,年产值由40亿元提高到290亿元⑤。

(三)岛内相关产业发展现况台湾目前所谓的生物科技产业以医药产业为主,加上保健食品、农畜药物肥料及美容与化妆品构成了目前岛内生技产业的四大类主要产品,在某些统计中还涵盖了医疗器材产业。

台湾近几年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对生技产业的投资金额起伏很大,但总起来看,21世纪以后开始出现了一个较为稳定的投资热潮,投资对象包括新药开发及制药与保健食品领域。

2005年台湾生技产业投资预计将从2004年的242亿元新台币增长到250亿元⑥。

资料来源:台“生技医药推动小组”,生技中心IT IS计划二在岛内生技产业投资方面,以投资新兴产业为主要目的的岛内外各种创业投资资金成为了重要的投资来源之一。

1996年以前,台湾的创投业几乎没有关注过岛内的生技产业,而进入21世纪后,生技产业却成为了创投资金的重要投资领域。

到2003年底,台湾创投业在生物技术的投资金额已达新台币61亿元,占其总投资额的3.8%;投资件数340件,占其总投资件数的3.9%。

资料来源:台“生技医药推动小组”,生技中心IT IS计划在各方的积极投资下,岛内生物科技厂商数量迅速增加,目前已有约280家(不包括化学制药与中草药厂)。

其来源包括两方面,一是新创公司。

从1997年8月到2003年,全岛新成立了160多家相关公司,其中生技医药公司占23%,医疗诊断业占19%,食品生技公司占14%,农业生技公司占10%,相关服务类公司占16%。

二是由传统产业转型而来。

进入21世纪后,岛内不少传统产业企业将知识密集的生技产业作为自身突破劳动力密集的局限,迈入高科技行业的重要途径,如统一、台盐、台糖、永丰余、味全、大成、卜蜂、金车等岛内著名的食品、化学类公司纷纷投资生技产业,有些甚至将生技产业发展成了公司的主要业务。

为迅速扩大规模,同时借此打入国际市场,取得专利技术,岛内不少企业纷纷采取措施购并外商企业在台设立的制造厂。

如1993年健亚生技公司购并必治妥施贵宝公司新竹厂、联亚生技公司先后于1999年购并罗氏公司新竹厂与2001年购并葛兰素史克公司新竹厂、尖端奈米公司2003年并购礼来公司药厂、2005年又有信东生技公司并购藤泽药品公司观音厂与健乔信元公司购并百灵佳殷格翰公司新竹厂、台中国化学制药公司购并日本三共制药公司台南厂。

目前岛内以生技产业为主要业务的股票上市(柜)公司已有近30家,其中制药、医疗器材公司占了大部分(见表三)。

融月刊》,2005年第5期据台生技中心ITIS计划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到2003年,台湾生物科技产业产值为新台币127亿元,较上年增长了18%,其中食品生技、支援性产业与特殊用途化学生技产业占其中大部分,食品生技产业就占总产值的24%。

但当年有15%的生技厂商营收为零,处于净亏损状态的厂商更占了25%。

而制药产业又被区分为原料药、西药、中药三种次产业,其中西药产值较其他两项次产业总和还多,而中医药产值仅为原料药产值的一半左右。

三二、台湾发展生物科技产业的优势与限制在目前信息电子产业迅速走向微利化的时候,台湾迫切需要发展替代性的新兴产业,而生技产业具备了这种替代性发展的优势与潜能。

尽管如此,岛内发展该产业仍有不少限制,该产业能否在岛内做大、做强仍存在很大的变数与挑战。

(一)岛内发展生技产业的优势台湾岛内发展生技产业虽然起步晚,但进展并不慢。

主要是具有发展生技产业这类新兴产业的优势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新兴产业的经验相当丰富。

台湾几十年来产业更替较为频繁,新兴产业几乎是十年左右即告更迭一次,为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经济形势与岛内自身条件的变化,岛内不断有新的“明星产业”出现,由此岛内锻炼出发展新兴产业的丰富经验。

基于岛内的主客观条件,岛内企业已经养成不长期执着于单一产业,而是在不断更迭的产业兴衰中,持续积蓄新的产业发展动能,从而为下一个10年新兴产业做好准备。

50年代水泥、食品等进口替代型工业、60年代的纺织业、70年代的钢铁、80年代的电脑制造业、90年代的半导体、21世纪初的光电产业相继成为岛内明星产业,也使得“明星产业”更迭成为常态,岛内上下也从中积累了丰富的厚积新兴产业基础,通过不断投资扩大产业规模以壮大的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