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 EB染色的讨论

AO EB染色的讨论
AO EB染色的讨论

吖啶橙/溴化乙锭双荧光染色

AO / EB原理与流程

zhongyisheng:

1 原理:吖啶橙(AO)能透过胞膜完整的细胞,嵌入细胞核DNA,使之发出明亮的绿色荧光。溴乙锭(E仅能透过胞膜受损的细胞,嵌入核DNA,发橘红色荧光。凋亡的细胞呈现为染色增强,荧光更为明亮,均匀一致的圆状或固缩状、团块状结构。非凋亡细胞核呈现荧光深浅不一的结构样特征。二者形态迥然相异,很易判别。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四种细胞形态:活细胞(VN),核染色质着绿色并呈正常结构;早期凋亡细胞(VA),核染色质着绿色呈固缩状或圆珠状;非凋亡的死亡细胞(NVN),核染色质着橘红色并呈正常结构;晚期凋亡细胞(NVA),核染色质为橘红色并呈固缩状或圆珠状。

2 AO/EB染色及观察结果:取20-100μl的1:100稀释的染色剂置于载玻片的贴壁细胞上室温下静置20min,PBS洗涤2-3遍,上覆盖玻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并计数20-200个细胞。ym1051: 1.能否提供具体实验步骤?

2.您在文中所说的"1:100稀释的染色剂"是怎样稀释的?如何在载玻片上种上贴壁细胞? zhongyisheng:

1 用1mlEP管稀释时,先取微量的染色剂,然后再取稀释剂(如BSA)加入EP管吹打即可。

2 消毒灭菌处理后的盖玻片平放入培养皿或中即可实验。

ym1051:我好像已明白具体过程了:首先要进行细胞爬片,然后将染色剂滴加在已爬有细胞的盖玻片上,温育后洗涤,再盖上盖玻片则可进行观察了.是这样吗?如果不经过爬片处理而将细胞进行消化,再将细胞和染色剂滴加在盖玻片上进行观察,行吗?

zhongyisheng:的确,不经过爬片而是将贴壁细胞消化下来一样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实验。这是悬浮细胞的典型方法。当然,由于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进行的形态学检查经常考虑到细胞的原貌,在国际上比较通用,尤其是在进行动态检查时。

医琳师妹:我将我所作的方法与大家共享:

吖啶橙/溴化乙锭双荧光染色测定PC12细胞凋亡(acridine orange/ethidium bromide, AO/EB):1)细胞爬片:在6孔培养板中预先置入玻璃盖玻片,接种细胞悬液,干预后,予95%乙醇固定15分钟,微干,然后准备荧光染色。将100mg/L溶于PBS的吖啶橙和100mg/L溶于PBS的溴化乙锭各5μl(临用前混合加入,加样量宜小,有时各2μl-5μl足够,量太大容易形成细胞凋亡的假阳性),在照相前混匀后加入,轻轻吹打,30秒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照相。(有人用15mg吖啶橙溶于100ml pH6.8的PBS中过滤,避光保存)计取5个视野,共100个细胞中凋亡细胞百分数。

2)如制成细胞悬液:取100μl PBS稀释的细胞悬液,加2μl的染色液,其中AO/EB,各含100μg/ml,加入染料30秒后观察摄像。

(有人用PBS配制吖啶橙/溴化乙锭(AO/EB)混合液,各含100μg/ml。细胞离心,悬液于PBS 中,取100μl细胞悬液加4μl荧光染色液,轻轻吹打,滴至载玻片上,加盖玻片后立即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fffwu:请问:请评价AO/EB法观察细胞凋亡的方法! 哪里有相关图片!

jmtang:尤其第一篇文献!

1、Critical evaluation of techniques to detect and measure cell death –study in a model of UV

radiation of the leukaemic cell line HL60

Marina Leite A1, Margarida Quinta-Costa A1, Pedro Simas Leite A1, José Eduardo Guimar?es A1

A1 IPATIMUP, Instituto de Patologia e Imunologia Molecular da Universidade do Porto, Portugal

Abstract:

The reliability of eight distinct methods (Giemsa staining, trypan blue exclusion, acridine orange/ethidium bromide (AO/EB double staining for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and flow cytometry, propidium iodide (PI) staining, annexin V assay, TUNEL assay and DNA ladder) for detec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cell death (apoptosis and necrosis) was evaluated and compared. Each of these methods detects different morphological or biochemical features of these two processes.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8 techniques revealed that AO/EB (read in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provides a reliable method to measure cells in different compartments (or pathways) of cell death though it is very time consuming. PI staining and TUNEL assay were also sensitive in detecting very early signs of apoptosis, but do not allow precise quantification of apoptotic cells. These three methods were concordant in relation to induction of apoptosis and necrosis in HL60 cells with the various UV irradiation time periods tested. Both AO/EB (read by flow cytometry) and annexin V-FITC/PI failed to detect the same number of early apoptotic cells as the other three methods. Trypan blue is valueless for this purpose. Giemsa and DNA ladder might be useful as confirmatory tests in some situations.

2、Zhang JH, Yu J, Li WX, Cheng CP. Related Articles, Links

Evaluation of Mn2+ stimulated and Zn2+ inhibited apoptosis in rat corpus luteal cells by flow cytometry and fluorochromes staining.

Chin J Physiol. 1998 Jun 30;41(2):121-6.

3、中华血液学杂志1998年第1期No.1 JANUARY 1998

细胞凋亡与肿瘤的发生和治疗之间的关系是近年来国际上研究的热点,目前细胞凋亡的检测方法有DNA凝胶电泳法、电子显微镜法、染料透过法、TUNEL法和流式细胞仪法等。我们用染料透过检测法[1]测定阿糖胞苷(Ara-C)诱导的HL-60细胞凋亡,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现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

1 原理吖啶橙(AO)能透过胞膜完整的细胞,嵌入细胞核DNA,使之发出明亮的绿色荧光。溴乙锭(EB仅能透过胞膜受损的细胞,嵌入核DNA,发橘红色荧光。凋亡的细胞呈现为染色增强,荧光更为明亮,均匀一致的圆状或固缩状、团块状结构。非凋亡细胞核呈现荧光深浅不一的结构样特征。二者形态迥然相异,很易判别。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四种细胞形态:活细胞(VN),核染色质着绿色并呈正常结构;早期凋亡细胞(VA),核染色质着绿色呈固缩状或圆珠状;非凋亡的死亡细胞(NVN),核染色质着橘红色并呈正常结构;晚期凋亡细胞(NVA),核染色质为橘红色并呈固缩状或圆珠状。细胞凋亡率由以下公式计算:

2 材料细胞来源:HL-60细胞株,由南京铁道医学院血液科研究室提供。

AO/EB染料: 精确称取AO(Fluka产品)、EB(Fluka产品)各1mg,分别溶于10ml pH7.2 PBS 中使之配成100μg/ml的储备液,用前等量混合,备用。

3 方法

3.1 HL-60细胞培养:将1×106/ml HL-60细胞接种于含20%小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液中,加Ara-C终浓度为10μg/ml,置37℃、5%CO2浓度及饱和湿度的恒温培养箱中悬浮培养,孵育后分别于3,6,12,24及48小时观察结果。

3.2 AO/EB染色及观察结果:取细胞悬液100μl,加入AO/EB染料4μl混匀,置1滴于载玻

片,上覆盖玻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并计数200个细胞。

3.3 DNA抽提及电泳:用酚、氯仿、异戊醇抽提DNA,1.5%琼脂糖凝胶电泳(0.5×TBE缓冲液,电压30V,电泳7~8小时),在紫外透射仪下观察结果并拍照。

结果

Ara-C诱导HL-60细胞凋亡,在0,3,6,12,24和48小时其凋亡率分别为1.5%,14%,57.5%,66%,70.5%和60.5%。实验显示于第6小时开始,随诱导时间延长,其凋亡率增高,但观察至48小时,凋亡率却减低,此时显微镜下可见许多细胞碎片(附表)。DNA电泳在Ara-C 诱导6小时后均见梯形条带。

讨论

Ara-C是作用于细胞S期的特异性抗代谢药物,临床上用于各种白血病的治疗,过去认为其作用机制是杀细胞性的,但近年来认为小剂量Ara-C有诱导分化作用。本实验显示Ara-C的作用机制是诱导细胞凋亡,且诱导作用在24小时内随诱导时间延长,其凋亡率逐渐增高,而经药物作用48小时后细胞凋亡率反而减低,并且在显微镜下可见较多的细胞碎片,考虑为细胞凋亡后继发性坏死所致,由于碎片无法计数,故导致计数时凋亡细胞相对减少,凋亡率相对下降。

附表Ara-C诱导的HL-60细胞凋亡

组别时间细胞计数(%) 凋亡率(%) 膜受损细胞率(%) VN NVN VA NVA 合计

1 0 196 1

2 1 200 1.5 1.0

2 3 169 3 26 2 200 14.0 2.5

3 6 81

4 112 3 200 57.

5 3.5

4 12 52 16 109 23 200 66.0 19.5

5 24 41 18 112 29 200 70.5 23.5

6 48 59 20 90 31 200 60.5 21.5

在人体内凋亡细胞常被邻近的吞噬细胞所吞噬清除,因此不会发生继发性坏死。本实验亦显示经Ara-C诱导的HL-60细胞于6小时后DNA电泳均显现梯形条带,此结果进一步证实了Ara-C 对HL-60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

测定细胞凋亡的方法有多种,其特点各不相同。DNA电泳法仅可定性,但无定量作用,而AO/EB染色法则可以半定量,它不但可以检测细胞的凋亡率,而且还能了解膜受损细胞率。AO/EB 法所需设备少、简便、快捷、经济,便于推广。其主要缺陷是仍难避免操作者的主观因素,最好由两位操作者同时计数,每次实验重复3次,计算平均凋亡率。电镜检测法设备昂贵,操作复杂,且仅有定性作用;TUNEL法和流式细胞仪法虽也有定量作用,但TUNEL法也带有主观性,且TUNEL 法和流式细胞仪价格昂贵,难以普及。我们介绍的AO/EB染色法是研究细胞凋亡的重要检测方法,随着此法的应用和推广,对抗肿瘤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及临床用药的指导将起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Wang CY, Eshleman J,Lutterbaugh J,et al.Spontaneous apoptosis in human colon tumour cell lines and the relation of WT p53 to apoptosis.Chin Med J,1996,109:537-541.

(图片见https://www.360docs.net/doc/b97930877.html,/bbs/actions/archive/post/112323_1.html)

eeflying:这个方法挺好玩,也简单,谁都能做,啥都不用特殊注意,把十万分之一的AO/EB溶液按千分之一加到培养液中,有1-2分钟细胞就亮了,挺漂亮的。是凋亡还是活细胞还是死细胞一眼就认出来了,什么特征都不用背,

fffwu:贴壁细胞怎么处理? 要不要消化下来再染色?

uhouuhou:我一直在想,是不是贴壁细胞直接点上染了就行了。作了一下觉得没什么不妥。只是死细胞太多时,为了记数准确,就必须消化下来看了。

eeflying:死细胞吹下来就可以了,直接点在培养液中,虽然有的书强调酚红会影响结果,但我

没觉得。挺好做的,细胞不用消化也不用洗。

fffwu:请看看我的图片,帮我分析一下。

(图片见https://www.360docs.net/doc/b97930877.html,/bbs/actions/archive/post/112323_1.html)

eeflying:你做过对照吗?正常培养对数早期细胞作为活细胞对照。42C加热20min后30min为凋亡细胞,42C加热30min过夜后为死细胞。我没做过这个细胞系,仅就我的经验作一猜测。

大虫: eeflying的图很漂亮,佩服。我也早就想作AO/EB染色,但是就对贴壁时的细胞染色不懂,也没有找到相关治疗。你提到十万分之一和千分之一,什么单位,我不是很懂。能详细解释浓度吗。

eeflying:哦,国际标准单位用惯了?!0.1g AO溶于10ml水称为1%,百分之一稀释一千倍成为十万分之一。1ml培养液中加1ul AO即为千分之一喽。

fffwu:正常对照做好了,暂时发不上来(附件太大)。以前贴壁的这个细胞也染过,结果:正常对照很漂亮,但是凋亡细胞样子十分怪异,等我扫描后传上。现在做的都是消化下来染的。eeflying:贴壁细胞不应该消化下来染, 这就是你染的细胞中竟然没有一个有着火焰色胞质的原因。

细胞RNA合成不旺盛了--状态不好了。

celia_xl:我现在也准备用这个方法在CONFOCAL上计数凋亡率,我养的是贴壁细胞,我有点不明白,如果我染毒了24h后,肯定会有细胞脱落下来,那么这些细胞是不是应该计数在内呢?如果应该算在内的话,用小盖片培养做就不行了,那只好消化下来再染色了,是吗?

eeflying:您这个试验消化是不影响的,消化就是会使RNA染色减弱,但是不会影凋亡/死亡的判别。

吖啶橙/溴化乙啶 ( AO / EB ) 双染dxyrwx

正常细胞(核染色质结构正常,胞膜完整,着均匀的绿色);

早期凋亡细胞(核染亮绿色呈致密斑块或碎片状);

晚期凋亡细胞(核染橘红色呈致密斑块或碎片状);坏死细胞(胞膜破损、核膜完整,染色质染均匀的红色)。

参考方法:取AO(100 μg/ml)和EB(100 μg/ml)等体积混匀制成AO-EB荧光染液。将培养细胞用PBS离心洗涤两次,稀释至106/ml,取1ml细胞悬液(106细胞)离心收集细胞,加入25 μl PBS重新悬浮细胞,与1 μl AO-EB荧光染液混合,取10 μl点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照像。(图片见https://www.360docs.net/doc/b97930877.html,/bbs/post/view?bid=66&id=2130822&tpg=1&ppg=1&sty=1&age=0#2130822)

关于AO的溶解

engla0931:请问做过AO/EB染色的朋友,在溶AO时怎么象油脂一样,而且不溶颗粒很多,正常不正常?不知对不对?

sunandsuny:我溶解AO时也有类似的情况,在溶解后,我用滤器过滤了一下,发现滤纸上有很多黄色或褐色的不溶性颗粒,但是不会影响染色效果。我也咨询了下我们这边其他做过这类试验的老师们,都说没有影响

engla0931:我今天做了几个样,一个是正常37度培养的,一个是42度20分钟--凋亡为主,还有一个是42度30分钟---坏死为主,染色之后发现三个没什么差别,而且染色结果非红即绿,这是怎么回事?

sunandsuny:正常的细胞核的DNA应该呈现比较均匀的黄色或黄绿色的荧光,而RNA呈现黄色或橘红色,,在凋亡时,细胞核和细胞质内呈现致密浓染的黄绿色荧光,甚至是黄绿色碎片.而当细胞坏死时,核溶解,减少,上述黄绿色荧光减少或消失.

所以楼上所说的"非红即绿"可能就出现了凋亡现象,你最好上传一长照片看看.

还有,最好用活细胞染色较好,不要固定.

激发光

playboyzmj:看到大家用AO-EB的方法来检测细胞凋亡。但有几个问题一直搞不懂:

检测的时候用什么激发光来观察? 是紫外吗?还有就是晚期调亡和死亡如何来鉴别啊?wangzhua:应当用蓝色激发吧,我用的蓝色,死亡后应当都是橙色或红色,弥散的,大小与原细胞相当.凋亡的应当有染色体聚集

lhxqxj:AO用蓝光激发,显示绿色,EB用绿光激发,显示红色。

zhangql930611:我用的是绿激发,凋亡早期的细胞着橙色,晚期的着绿色,但是死亡细胞和晚期凋亡的细胞不能区分,用流式细胞检测仪可以区分

AO/EB染色检测贴壁细胞凋亡

jieyuan_gx:我们准备用细胞爬片的AO/EB染色检测贴壁细胞凋亡,请教高手应该把AO/EB染液加入培养基还是直接滴在载玻片上再将爬片反扣在染液上?

qjzhou2000:弃去培养液后,PBS洗,加染液即可!我一般是染好后将片子拿出来!这样不会污染环境!

eeflying:直接加在培养基中就可以了。

typhoon2001:我一般是把爬片用酸性PBS轻漂洗两遍,再用95%酒精固定1/2-1h(可放置数天,但最好一天之内染色),酸性PBS轻轻漂洗一遍,放于载玻片上,滴染液,加盖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就行了。

eeflying:为什么用酸PBS漂洗?酒精也用酸酒精吗?

AO/EB染色最好是活细胞染色,因为该实验的原理就是AO可以被活细胞吸收。而EB不能透过或细胞完整的细胞膜。这样,对于活细胞而言AO和EB进入细胞的速度是不一样的,所以显出AO的绿色,对于死细胞,AO/EB是同时进入细胞的,但是EB的橙红色比AO的绿色耀眼,所以,显出的是EB的橙红色。凋亡细胞介于二者之间。

如果是死细胞(固定过的)细胞膜就不是完整的了。这样凋亡和死亡的假阳性率必然要增加。

其他

eeflying:那就来个最便宜的AO/EB法。不用花钱。

dancer786:为什么在首帖里没有提到这种方法呢?是不是它有什么缺点呢?因为有毒性吗?

eeflying:毒性。所有核酸染料都致癌,缺点:太古老了,不合追新求异的口味。

ripple:我的细胞带有绿色荧光,如果再进行AO/EB染色,会不会因为原来带的绿色荧光而掩盖了染色,影响了最后的效果?

midas:不知你细胞所带的绿色荧光是在胞浆还是胞核?如果在胞浆,就用染胞核的染料,如hoechst或DAPI

幽谷清荷:我最近要用Hoechst 33342对活细胞进行染色,不知哪位前辈能告诉我染色剂的使用浓度和染色时间?

lazyrabbit:不知道你到底是仅染色活细胞,进行活细胞计数,还是要做其他特殊染色?不管何种染色方法,进行细胞培养时的荧光染色,有一个非常方便而且易于操作的方法,是我在实验中总结出来的,非常实用:

根据你需要,选24孔板或者96孔板,待细胞生长至你需要的密度后,不需要消化收集细胞,可以直接在培养孔内进行染色:生理盐水洗一遍,滴加荧光标记物,避光染色,然后用生理盐水洗两遍,洗清未结合的标记物,再在培养孔内滴加90%的甘油,即可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拍照。培养板存放在4度冰箱,避光,荧光强度在一月内可以没有明显减弱。

此外,还要建议你。采用荧光染色的方法, 可以确证细胞存活与凋亡的状态。这种荧光染色法,根据细胞核结构、细胞膜完整性不同,可以被吖啶橙(AO)和溴乙啶(EB)混合荧光染料染成不同颜色,从而区别细胞是存活还是发生凋亡。AO能透过胞膜完整的细胞,嵌入细胞核DNA ,使细胞发出绿色荧光,而EB仅能通过胞膜受损的细胞,嵌入DNA使之发出橙红色荧光。将两种染料混合使用时,正常活细胞的核染色质着绿色,形态结构正常;早期凋亡细胞的膜结构完整,核染色质着绿色,但核已开始固缩或呈串珠状;晚期凋亡细胞,核染色质发橙红色荧光,呈固缩状或串珠状,有时核碎裂散布于胞浆中;有时还可见到细胞核结构正常,但细胞着红色,为非凋亡的死亡细胞。

AO、EB终浓度均为50μg/ml, 在细胞培养孔内加混合染液10μl, 染色1min即可观察。celia_xl:我这两次用Confocal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用的就是AO/EB染色。一开始觉得不会有什么问题,但结果让人费解。首先,可能是我用的染料浓度比较低(我是先配成100μg/ml浓度,

用时在大约1ml培养液中加入大约1μl)当然这样染后不用洗背景都非常低,但是问题是有时细胞核几乎呈现负染,而且很容易淬灭。这是其一。其次,观察时,染毒细胞能看到细胞核呈现碎片、固缩化,而正常细胞也似乎有类似的表现,而我的细胞状态很好,正常细胞不应出现这种现象,会不会是胰酶消化引起的?要不是俺的细胞比较娇嫩,在外面容易凋亡?还有就是观察这种细胞是不是应该在油镜下?最后一个问题,我前天让细胞爬片后染色观察,结果看到细胞质中有小亮点,难道是支原体污染?但是背景很清楚,细胞外也没有,难道是线粒体?

lazyrabbit:对celia_xl 兄的问题,考虑再三,在下有一点不成熟的想法,供批评:

1)细胞在培养过程中,细胞的生长状态和时机很重要,一般情况下,如果细胞生长密度过大,时间过长,那么就会有一些细胞生长状态不良,甚至自然转向凋亡或死亡,所以老兄在正常细胞中观察到核固缩现象,并不奇怪。但比例应不会太高。

2)上面我已说过,可以在培养板中直接染色,不必消化回收细胞,这样可以保持细胞在正常的生长状态,便于比较。

3)你的染色液浓度会不会太低?AO/EB终浓度应在50μg/ml,这样的浓度也可以不必洗背景。4)高倍镜下已经足够,不必由镜。

5)细胞质中的亮点,没有看见,不敢妄加推断,但我可以肯定它不是线粒体,普通的显微镜不足以看见细胞器。

XTYang:其实AO/EB染凋亡细胞的特征性不好,不如用ANNEXIN V-FITC/PI。

icepiao:你说的对,但是好像ANNEXIN V-FITC好像很贵,不知道你从哪买的,多少钱wyk:我想用荧光把细胞膜标记出来该用什么荧光燃料?

XTYang:(To wyk)通常可用针对膜上特异性受体的荧光标记抗体来染膜.

icepiao:(To wyk)抗体是最有效的方法。另外好像Fluorescamine,Merocyanine 540也可以同膜表面蛋白结合

midas:(To wyk)Dil染料

wnwnwang :我正在做hoechst33258染色,是直接在24板做的,染色,洗涤,400×的就拍的看不清楚,我根本就看不清楚细胞结构,不知道什么原因,是不是塑料的折光性不行。请教icepiao 如何做的这么漂亮,要看清细胞内结构必需要600×的吗?

icepiao:(To wnwnwang)400X应该够了,我做的是载片,不知道和孔板有没有关系,如果你觉得有可能的话,你可以试着用玻片培养染色试试

midas:(To wnwnwang)肯定是塑料的折光性造成的!所以应该作细胞爬片!

midas:icepiao您的AO/EB染色有一些意思!按道理,AO/EB都是DNA的染料,AO能透过正常细胞的胞膜(和hoechst类似),嵌入细胞核DNA,在红光激发下使之发出明亮的绿色荧光。EB只能仅能透过胞膜受损的细胞(和PI类似),嵌入核DNA,在绿光发出橘红色荧光。

凋亡时,胞核呈固缩状、团块状结构,因此细胞AO染色呈现为增强的、明亮的绿色荧光,甚至呈现出“黄”色。

坏死或晚期凋亡,核为较大的园形结构着橘红色,或橘红色并呈固缩状或圆珠状。

而icepiao您的染色,竟然有胞质着色,我有些想不通!

另外按以上标准,您的图中典型的调亡细胞好像不多,坏死细胞反而较多(第3张图)!icepiao:你说得很有道理,这个正是我有些想不通的问题,我做的是不同药物影响细胞的实验,不同药物作用后结果有比较大的差异,第四张显示的结果是个很特殊的情况,我推测是扩散到细胞质中的DNA或RNA作色所导致。你觉得呢?

icepiao:这张同样也是这样的问题。不过在补充一句,照这张照片的时候,细胞中存在许多微小的颗粒(就是很多人都讨论过的培养液中存在的小黑点问题),在荧光染色下为红色,如图中箭头所示,同样胞质也是红色

midas:我感觉那些看似像是在胞浆,以及在细胞周围的红色着色,不应该是扩散到细胞质中的DNA或RNA,因为胞浆内有许多DNA或RNA裂解酶,它们可以在瞬间把DNA或RNA裂解成极小的片断,这样就不能为染料着色。所以我认为这些红色的着色,最有可能是细胞周围的一些脏东西,它们可以吸附染料。

icepiao:第五张照片个人认为是一次比较失败的结果,那一批细胞后来都死亡了,确实容易给人以细胞周围脏东西的感觉。但是其他实验中只有一种药物会产生这样的结果,所以我觉得不一定是这样的,但是又解释不了,另外,荧光染色只能用于分析凋亡么?我们还能得到什么信息?再在看这张,同样的药物处理,同样的结果

toad:我打算用双色标记贴壁内皮细胞细胞,分别是FITC(绿光)和DIL(红光)标记的。请问双标的具体操作如何,和单标相比需要注意什么呢?

michael_66:(TO toad)你说的两种荧光素是标在二抗上的吗?如果是的话,就要用免疫荧光双标法。

XTYang:FITC可标一抗的。(TO icepiao)我以前用Trevigen的Annexin V-FITV,照推荐用量的1/2用,成本约20多元/sample。现在因为买不到这家公司的,正找性价比最好的产品。Annexin V kit有些公司有20test包装的,价格在1000元以内。

你的照片照得真不错,用的什么牌什么型号的显微镜?是用CCD照的吗?还有你是用双色滤色片照的还是用两个单色滤色片照完后叠加合成的?

icepiao:我用的是奥林帕斯的,BX51,CCD照相,用的是两个滤光片照完后叠加的。这张本来是3t3细胞,加药后明显有些不同,不知道为什么核很亮很圆,而细胞质不着色。

jeantan:如何染的?这么漂亮。可以共享一些方法吗?

icepiao:我是先配染液,是AO(100mg/ml),EB(100mg/ml)1:1混合液。染色前作细胞爬片,我是在六孔板中作的,一个孔正好放一片玻片,弃营养液,PBS洗两遍,加入2mlPBS同时加入80ul 的染液,避光染色20ml,然后再用PBS洗两遍以去掉多余的染料,取出玻片倒扣在载波片上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sunchunyan66:我有一个挺傻的问题:我以前也做过贴壁细胞的染色,但我是消化细胞后甩片。因为我觉得药物作用后,有些细胞不贴壁了(呈悬浮状,可能是死亡了),所以我觉得如果用爬片的话,是不是结果不是很准确,因为人为的排除了一部分死亡或凋亡的细胞。不知我的想法对不对,请指教。

hongluoque :我们这以前没人作过这方面的东西,有荧光显微镜,但是没人会用,我照着说明书做,但是怎么也找不到紫外光,就是看不见细胞核的荧光。

ze_quan:首先要打开紫外光源,不是普通光源,一般是高压汞灯光源;其次要选择好模块,不同的染料需要不同的激发波长和阻断波长,使用紫外光源时要将可见光源暂时关闭。

(注:图片见https://www.360docs.net/doc/b97930877.html,/bbs/post/view?bid=66&id=774208&tpg=1&ppg=1&sty=1&age=0#774208)请教可与AO/EB染色法达到同样效果的方法

sxh:因为EB毒性太强,所以想请教各位有没有其它毒性较小的染料,同样可以区分凋亡与坏死的细胞,或者单用AO可不可以区分,有没有用AO/PI双染的?

maokai123:有一种hochest染料可以替代。单独用ao可以区分凋亡和不凋亡的,aoeb的优点是利用凋亡不同阶段个细胞器对染料通透性差异可以区分每个细胞凋亡的程度是早期还是晚期染的凋亡小体十分漂亮。细胞已经死了,无所谓毒性了,你不会把染过的细胞再养起来吧。sxh:因为没有专门的显微镜用于EB的,我怕会污染到别人,所以才想用其它的方法。hochest好像也有几种吧,不知道33258可不可以不先固定细胞而直接染,就像AO一样。maokai123:对,就是33258. 固定不固定我印象不清了,因为我没做过,我就是用aoeb。你可以用爬片细胞做,染色后立刻用指甲油封片,可以避免污染。

爬片就是细胞长在盖玻片上,只要是贴壁细胞都能爬片。把染色液滴在细胞上,吸掉多余液体,轻轻把有细胞的一面扣在载玻片上。用指甲油涂在盖玻片四周,指甲油一凝固,染色液就不会流出来了。

XTYang: hochest/PI

Ally1978:甘油明胶不行吗?非要用指甲油吗?

maokai123:要留染色液多一点,免得压坏细胞,所以我用疏水快干的指甲油。

sxh: AO要不要先孵育再洗掉,要的话应该孵育多久,它的荧光淬灭得快吗,是不是加了就要观察,不能放呀,

maokai123:不用孵育,加了就看,不要洗,立刻封片,荧光寿命很长。

100PI染色液使用说明书

100×PI染色液使用说明书 货号:SL7091 规格:1ml 保存条件:-20度保存,有效期1年。 产品内容: 产品内容SL7091 100×PI染色液(1mg/mL)SL7090-1ml 说明书1份 产品简介: 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是一种常用的细胞核荧光染料,作为一种溴化乙锭(EB)的类似物,能够嵌入碱基之间实现与DNA结合。这种结合没有或者几乎无序列倾向性,大约每4-5个DNA碱基对结合一个染料。PI也能与RNA结合,需要用核酸酶处理来区分DNA和RNA染色。水溶液中PI的最大激发/发射波长是493/636nm。一旦与核酸结合,荧光信号明显增强20-30倍,最大激发波长向红色波段迁移~30-40nm,最大发射波长向蓝色波段迁移~15nm,从而使其最大激发/发射波长变为535/617nm。PI的摩尔吸光系数相对比较低,但是其具有足够大的斯托克司频移来同时检测核酸DNA和荧光标记抗体,只需要使恰当的滤片。PI适用于荧光显微镜,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以及荧光计分析。 PI不能穿透细胞膜而被排斥在活细胞外,但是可以穿过破损的细胞膜而对核染色。利用这一特性,通常与Calcein-AM、Hoechst33258或Hoechst33342等活细胞荧光探针一起使用,同时对活细胞和死细胞染色和鉴定,用于细胞凋亡相关的研究。也可以用作多重荧光染色的复染剂,兼容于各种细胞标记技术,包括直接或者间接的荧光抗体检测,mRNA原位杂交,细胞结构特异性的荧光探针检测法以及组织染色。PI 的单独染色也可以进行细胞周期的检测。 使用说明: 可以用PBS稀释到1×使用,或与细胞悬液按照1:100的比例使用。 PI染色操作步骤 1、将单细胞悬液加入2ml圆底离心管中,离心,1500rpm,5min,弃上清液。 2、加入PBS1ml离心洗涤1次,弃上清。 3、加入2ml预冷的70%酒精,4℃固定30min,或是-20℃固定过夜。 4、离心,弃上清液。 5、用1×PBS1ml洗涤1次,离心。

碘化丙啶PI染色液(1mgml)

碘化丙啶PI 染色液(1mg/ml) 简介: 碘化丙啶染色(PI stain)可以对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进行分析。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 PI)是一种可以嵌合到双链DNA 和RNA 的碱基对中并与之结合的荧光染料,无碱基特异性。碘化丙啶与双链DNA 结合后可以产生荧光,并且荧光强度和双链DNA 的含量成正比。细胞内的DNA 被Propidium Iodide 染色后,可以用流式细胞仪对细胞进行DNA 含量测定,然后根据DNA 含量的分布情况,可以进行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分析。碘化丙啶染色后,假设G0/G1期细胞的荧光强度为1,那么含有双份基因组DNA 的G2/M 期细胞的荧光强度的理论值为2,正在进行DNA 复制的S 期细胞的荧光强度为1~2之间。碘化丙啶PI 染色液(1mg/ml)主要由PI 、破膜剂等组成,经常用于培养的贴壁或悬浮细胞的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检测, 亦可用于区分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Leagene PI 染色液工作浓度为20~50μg/ml ,不含RNase ,推荐用于RNA 染色,细胞检测含量范围一般为0.1~1×106之间。 组成: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细胞样品的制备: ⑴贴壁细胞: ① 离心使细胞沉到管底。小心吸取上清并丢弃,可留大约50μl 培养液,以免吸走细胞。 ② 加入约1ml 提前预冷的PBS ,重悬细胞,并转移至1.5ml 无菌离心管。 ③ 离心使细胞沉到管底。 ⑵悬浮细胞: ① 离心使细胞沉到管底。 ② 小心吸取上清并丢弃,可留大约50μl 培养液,以免吸走细胞。 ③ 加入约1ml 提前预冷的PBS ,重悬细胞,并转移至1.5ml 无菌离心管。 ④ 离心使细胞沉到管底。 ⑤ 小心吸取上清并丢弃,可留大约50μl PBS ,以免吸走细胞。 2、细胞的固定:加入1ml 冰浴预冷70%乙醇中,轻轻吹打混匀,4℃条件下固定2h 或更长时间。4℃固定12~24h 可能效果更佳。 编号 名称 DA0028 Storage PI Stain(1mg/ml) 1ml -20℃ 避光 使用说明书 1份

瑞氏染色

1.检验目的 指导瑞氏染色的操作,进行各种涂片的分类。 2.方法原理 瑞氏染色法使细胞着色既有化学亲和反应,又有物理吸附作用。各种细胞成分化学性质 不同,对刘氏染液(改良的瑞氏染液)中酸性染料曙红和碱性染料亚甲蓝的亲和力也不 一样,标本涂片经过刘氏染液染色后,各类细胞呈现不同的着色,从而达到辨别其形态、特征的目的。 3.方法性能参数(如线性、检出限、测量区间、不确定度、准确性、精密度、灵敏度和特异性) 3.1染色速度快,效果好。 3.2仅供形态学初学者初检观察染色使用。 3.3是临床最常用的染色技术之一,用于细胞分类、寄生虫检出及分类。 4.标本类型(如血浆、血清、尿液等) 4.1血细胞涂片、脱落细胞学标本(脑脊液、胸腹水等)。 4.2标本采集后要及时制片,以免时间久细胞形态发生退化改变。 5.要求的容器、防腐剂或添加物、仪器、试剂或分析系统 5.1试剂组分: 5.2试剂存储和有效期: 6.校准程序(计量学溯源性)

7.质量控制,控制品使用水平和频率,允许限的纠正措施 8.程序步骤 8.1标准方法: 8.1.1加刘A(0.5-0.8ml)染色30S。 8.1.2再将刘B滴加于A液上面(滴量为A液的两倍)。以洗耳球轻吹,让两液充分 混合,染色1min。 8.1.3水洗(不能先倒染色液,以流水轻轻冲去),待干后镜检。 8.2快速染色,适用于脱落细胞学标本: 8.2.1加刘A(0.5-0.8ml)后,立即将刘B滴加于A液上面(滴量为A液的两倍)。以 洗耳球轻吹,让两液充分混合,染色10-20S。 8.2.2水洗(不能先倒染色液,以流水轻轻冲去),待干后镜检。 9.计算结果原理 10.生物参考区间 11.警告值、危急值(适用时) 12.检验结果可报告区间 12.1红细胞呈淡红色,白细胞浆中颗粒清楚,并显示出各种细胞特有的色彩,细胞核染 紫红色,核染色质结构清楚。 12.2脱落细胞学标本如脑脊液、胸腹水沉渣涂片,因其细胞通透性较高,应行快速染色 如染色偏深,无法辨识核结构,应适当缩短染色时间,以免误判。 13.对超出可报告范围的结果的处理 14.实验室解释 15.安全防护措施 所有标本按具有潜在传染性的标本处理。 16.最常见的误差源。 17.方法的局限性(如乳糜血、溶血、高胆红素血等干扰影响、交叉反应等) 18.参考文献 18.1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 18.2《刘氏染液厂家说明书》 19.有关引用程序与文件 20.SOP涉及的记录与表格

PI染色检测细胞周期

1、离心收集细胞,弃上清,用预冷PBS洗细胞两次。 2、加入预冷70%乙醇,于4℃固定过夜,或-20℃长期固定(4℃过夜一般隔天就进行检测,如果想推迟几天测,那就保存在-20℃,有资料说-20℃可以保存一个月,个人建议尽量在最短时间内检测,有些实验是在不同时间点上收细胞,这时我就等最后一次固定完了一块测,基本上也多在一周内检测完毕,没有特地去比较保存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3、细胞染色 离心收集细胞,以1mL的PBS洗细胞一次,加入500uLPBS含50ug/mL溴化乙锭(PI),100ug/mL RNase A,0.2% Triton X-100,4℃避光孵育30分钟(PI我是直接用PBS配成工作浓度,然后加入细胞沉淀混匀,RNA酶现加,但有时不加发现对实验结果也没太大的影响)。 4、流式分析 以标准程序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一般计数2-3万个细胞,结果用细胞周期拟和软件ModFit分析。 分析时,使用FL2-w和FL2-A显示,去除联体细胞,具体如下图。 细胞周期流式后一般分为G0/G1,S,G2/M期三部份,如果有凋亡,在G0/G1期前面有个凋亡峰(也称sub-G0期),而如果分析时细胞窗口没设置好,可能在最前面还有细胞碎片峰。 结果解读 G0/G1期细胞占总的61.2%,峰位于横座标的45.76 G2/M期占13.07,峰位于横座标的91.43 S期占25.73 G2/G1为2.0(即G2期为4倍体细胞,而G1期为2倍体细胞,比值为2) 峰的变异系数为4.54%(好) 细胞碎片为0.48%,细胞聚集体有0.06%。 总的细胞数(仪器检测到的)为17525个, 在细胞周期中分析的细胞数为17431个(即排除了碎片及聚集体后)

瑞氏-姬姆萨复合染色液使用说明

瑞氏-姬姆萨复合染色液使用说明 货号:G3990 保存:室温避光保存,有效期至少2年。 产品内容: 2×100ml2×500ml Storage 试剂(A):Wright-Giemsa Stain100ml500ml RT避光试剂(B):磷酸盐缓冲液100ml500ml RT 产品说明: 瑞氏色素是酸性染料伊红(Eosin)和碱性染料亚甲蓝(Methylene Blue)组成的复合染料,对原生质的染色有很好的区别作用。吉姆萨染液由天青Ⅱ与伊红混合而成,染色原理和结果与瑞氏染色法基本相同,姬姆萨染色液对胞浆着色力较强,能较好的显示胞浆的嗜碱性程度,特别对血液和骨髓细胞中的嗜天青、嗜酸性、嗜碱性颗粒,着色清晰,但是对胞核着色偏深,核结构显色不佳,常与故姬姆萨染液常与瑞氏染液联合使用。 Wright-Giemsa Stain以进口瑞氏色素和姬姆萨色素为主要原料,通过研磨配制而成,能呈现出清晰的细胞染色效果。经常用于血液和细胞涂片、骨髓细胞涂片、细菌染色。细胞质呈红色,细胞核及细菌呈蓝色,嗜酸性颗粒呈橘红色。染液中加中性甘油,防止甲醇挥发或氧化,同时也可使血细胞染色较清晰。该染液的特点:由瑞氏-姆姆萨复合染色液和磷酸盐缓冲液组成,等量混合使用或分别处理标本使用。 使用方法(仅供参考): 1、常规方法制备血液涂片或骨髓涂片或细菌涂片,待涂片自然干燥。 2、将血液涂片或骨髓涂片置于染色架上。

3、滴加适量Wright-Giemsa Stain覆盖涂片,室温染色1~2min。 4、涂片滴加等量磷酸盐缓冲液,轻轻晃动玻片或采用其他方式混合,使磷 酸盐缓冲液不Wright-Giemsa Stain混匀,室温静置3~10min。 5、步骤3、4亦可以采用如下方法:取Wright-Giemsa Stain和磷酸盐缓冲 液等量混合,即为Wright-Giemsa工作液,滴加该工作液于血液涂片或骨髓涂片上,室温静置3~10min。 6、用自来水或蒸馏水从玻片一端轻轻冲洗。(注:也可用磷酸盐缓冲液等量 稀释后,冲洗玻片,时间控制在30s左右。) 7、干燥。镜检:先用低倍镜观察血涂片,再用油镜。 染色结果: 细菌、细胞核蓝色 组织细胞的细胞质、血红蛋白、嗜酸性颗粒粉红或橘红色 注意事项: 1、血液涂片或骨髓涂片应厚薄均匀,以免影响染色效果。 2、涂片染色中,请勿先去除染液或直接对涂片用力冲洗。不能先倒掉染液,以免染料 沉着于涂片上。 3、染色液可重复使用,但不能多次重复,若有沉淀物应过滤后使用。 4、染色过深可用甲醇或乙醇适当脱色,最好不复染。 5、如果染色过深或过浅,应调整染色时间或工作液浓度。 6、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PI染色检测细胞周期实验步骤

protocol : PI染色检测细胞周期 1、收集细胞:胰酶(含EDTA)消化收集对数生长期细胞(加热处 理后损失多的组宜多收集细胞保证细胞有 0.5-2 X 10*6个),吸取旧培养基到一个新离心管里;少量常温PBS (根据培养皿大小决定量,PBS洗可以保证消化效率)洗2次,清洗的PBS也要收集到上述离心管内【检测凋亡才需收集旧培养基及清洗的 PBS J ;然后胰酶消化 (注意一定要消化完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呈单个,而不是成片脱落)后利用旧培养基中和胰酶;离心(1000r/300g 5mi n)收集细胞沉淀。 2、用预冷的PBS清洗细胞两次。 3、固定细胞:用0.5ml预冷的PBS重悬细胞沉淀,使细胞充分悬浮成单细胞,再将重悬细胞加入1.2ml预冷的99.7%无水乙醇(乙醇终浓度70%),吹打混匀以免细胞团聚,4C固定2H至过夜。 4、细胞染色:离心(1000r/300g 5min )收集固定的细胞,以1.8 mL的PBS洗细胞一次,离心(第一次实验时用7000rpm才把细胞离心下来,但最后流式结果显示细胞没有碎)再次获取细胞沉淀后加入1 00卩IRNaseA 于37 C水浴30min,最后加入400卩lPI避光染色30 min (常温或4C 均可) 【有的试剂盒说明是:每个样本加入500uL染色剂(据样本数,用P BS 临时配好总量,其中 PI 50ug/ml、RNase A 100ug/mL、Trit on X-100 0.2% ) 4 C避光染色30分钟】 5、流式分析以标准程序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一般计数2-3万个细胞,结

果用细胞周期拟和软件ModFit分析。分析时,使用FL2-W和FL2-A显示,去除联体细胞。

PI染色检测细胞周期实验步骤

protocol:PI染色检测细胞周期 1、收集细胞:胰酶(含EDTA)消化收集对数生长期细胞(加热处理后损失多的组宜多收集细胞保证细胞有0.5-2×10*6个),吸取旧培养基到一个新离心管里;少量常温PBS(根据培养皿大小决定量,PBS洗可以保证消化效率)洗2次,清洗的PBS也要收集到上述离心管内【检测凋亡才需收集旧培养基及清洗的PBS】;然后胰酶消化(注意一定要消化完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呈单个,而不是成片脱落)后利用旧培养基中和胰酶;离心(1000r/300g5min)收集细胞沉淀。 2、用预冷的PBS清洗细胞两次。 3、固定细胞:用0.5ml预冷的PBS重悬细胞沉淀,使细胞充分悬浮成单细胞,再将重悬细胞加入1.2ml预冷的99.7%无水乙醇(乙醇终浓度70%),吹打混匀以免细胞团聚,4℃固定2H至过夜。 4、细胞染色:离心(1000r/300g5min)收集固定的细胞,以1.8 mL的PBS洗细胞一次,离心(第一次实验时用7000rpm才把细胞离心下来,但最后流式结果显示细胞没有碎)再次获取细胞沉淀后加入1 00μlRNaseA于37℃水浴30min,最后加入400μlPI避光染色30 min(常温或4℃均可) 【有的试剂盒说明是:每个样本加入500uL染色剂(据样本数,用P BS临时配好总量,其中PI 50ug/ml、RNase A 100ug/mL、Triton X-100 0.2%)4℃避光染色30分钟】 5、流式分析

以标准程序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一般计数2-3万个细胞,结果用细胞周期拟和软件ModFit分析。分析时,使用FL2-w和FL2-A显示,去除联体细胞。

瑞氏-吉姆萨染液是什么

瑞氏-吉姆萨染色液说明书 【产品名称】 瑞氏-吉姆萨染色液 【包装规格】 货号:DM0007 单瓶包装规格分别为:100ml、250ml、500ml、5000ml; 每套/盒包装规格分别为:2×20ml/盒、 2×100ml/盒、2×250ml/盒、2×500ml/盒、2×5000ml/盒。【预期用途】 主要用于对血细胞进行染色 【检验原理】 瑞氏染料是酸性染料伊红(Eosin)和碱性染料亚甲蓝(Methylene Blue)组成的复合染料, 对原生质的染色有很好的区别作用;吉姆萨染料由天青Ⅱ与伊红混合而成,染色原理和结果与瑞氏染色基本相同,吉姆萨染色对胞浆着色力较强,能较好的显示胞浆的嗜碱性程度,特别对血液和骨髓细胞中的嗜天青、嗜酸性、嗜碱性颗粒,着色清晰,但是对胞核着色偏深,核结构显色不佳,常与瑞氏染色联合使用。 瑞氏-吉姆萨染色液是利用Romanowsky Stain技术原理改良而成的,细胞的着色过程是染料透入被染物并存留其内部的一种过程,此过程既有物理吸附作用,又有化学亲和作用,各种细胞及相关成分由于其化学性质不同,对瑞氏-吉姆萨染色液中的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亚甲蓝)的亲和力也不一样,标本涂片经瑞氏-吉姆萨染色后,相应各类细胞呈现不同的着色,从而达到辨别其形态特征的目的。 【主要组成成分】 试剂组成主要成分 1、瑞氏-吉姆萨染液瑞氏染料、吉姆萨染料、甲醇 2、磷酸盐缓冲液磷酸盐 【储存条件及有效期】 5℃~35℃环境保存,原包装未开封染色液的有效期为24个月,在有效期内的已开封染色液应在开封后6个月内使用完,每次用后应及时拧紧瓶盖,以免挥发或变质。 【样本要求】 1、血细胞涂片染色:要求新鲜全血或EDTA.2K抗凝血。 2、阴道分泌物(妇科白带)涂片染色:新鲜标本离开人体涂片后,需尽快以火焰或酒精固定,以避免细胞变形。 3、骨髓涂片染色:涂片制成后,应在空气中快速摇动或扇干,防止细胞皱缩变形或固空气潮湿而溶血,不能用高温或火烤干燥。 4、脱落细胞涂片:取样本并涂片,待检涂片固定可采用自然干燥法或湿片固定法(具体操作可根据不同检体及所采用的固定液所对应的规范操作要求进行);若采用湿片固定法,标本浸泡时间稍长些,效果会更佳;若采用湿片固定液固定标本,固定液用后需经常过滤,更换,防止细胞交叉污染。 【检验方法】 1、滴加瑞氏-吉姆萨染液于涂片上,并让染液覆盖整个标本涂片,染色; 2、将等量的磷酸盐缓冲液滴加于瑞氏-吉姆萨染液上面,以嘴或洗耳球使两液充分混合,染色; 3、水洗,冲洗时不能先倒掉染色液,可缓慢从玻片一端冲洗,以防有沉渣沉淀在标本上; 4、干燥、镜检。 【检验方法的局限性】 仅供形态学初检观察染色使用。 【注意事项】 1、血液涂片或骨髓涂片应厚薄均匀,必须充分干燥,否则在染色过程中容易脱落,以免影响染色效果。

PI染色检测细胞周期

PI染色检测细胞周期 1)细胞样品的准备: (1)对于贴壁细胞:小心收集细胞培养液到一离心管内备用。用胰酶消化细胞,至细胞可以被轻轻用移液管或枪头吹打下来时,加入前面收集 的细胞培养液,吹打下所有的贴壁细胞,并轻轻吹散细胞。再次收集到 离心管内。1000g左右离心3-5分钟,沉淀细胞。对于特定的细胞,如果 细胞沉淀不充分,可以适当延长离心时间或稍稍加大离心力。小心吸除 上清,可以残留约50微升左右的培养液,以避免吸走细胞。加入约1毫升 冰浴预冷的PBS,重悬细胞,并转移到1.5毫升离心管内。再次离心沉淀 细胞,小心吸除上清,可以残留约50微升左右的PBS,以避免吸走细胞。 轻轻弹击离心管底以适当分散细胞,避免细胞成团。 (2)对于悬浮细胞:1000g左右离心3-5分钟,沉淀细胞。对于特定的细胞,如果细胞沉淀不充分,可以适当延长离心时间或稍稍加大离心力。小心 吸除上清,可以残留约50微升左右的培养液,以避免吸走细胞。加入约1 毫升冰浴预冷的PBS,重悬细胞,并转移到1.5毫升离心管内。再次离心 沉淀细胞,小心吸除上清,可以残留约50微升左右的PBS,以避免吸走 细胞。轻轻弹击离心管底以适当分散细胞,避免细胞成团。 2)细胞固定:将细胞加入到1毫升冰浴预冷70%乙醇中,快速轻轻吹打混匀,4℃ 固定2小时或更长时间。固定12-24小时可能效果更佳。1000g左右离心3-5分钟,沉淀细胞。对于特定的细胞,如果细胞沉淀不充分,可以适当延长离心时间或稍稍加大离心力。小心吸除上清,可以残留约50微升左右的70%乙醇,以避免吸走细胞。加入约1毫升冰浴预冷的PBS,重悬细胞。再次离心沉淀细胞,小心吸除上清,可以残留约50微升左右的PBS,以避免吸走细胞。轻轻弹击离心管底以适当分散细胞,避免细胞成团。 3)碘化丙啶染色液的配制 4)染色:每管细胞样品中加入0.5毫升碘化丙啶染色液,缓慢并充分重悬细胞沉 淀,37℃避光温浴30分钟。随后可以4℃或冰浴避光存放。染色完成后宜在24小时内完成流式检测,最好能在当日完成流式检测。 5)流式检测和分析:用流式细胞仪在激发波长488nm波长处检测红色荧光,同

瑞氏染色的步骤

瑞氏染色液说明书 【产品名称】 瑞氏染色液 【包装规格】 货号:DM0005 单瓶包装规格分别为:100ml、250ml、500ml、5000ml; 每套/盒包装规格分别为:2×20ml/盒、2×100ml/盒、2×250ml/盒、2×500ml/盒、2×5000ml/盒。 【预期用途】 主要用于对血细胞进行染色。 【检验原理】 瑞氏色素是酸性染料伊红(Eosin)和碱性染料亚甲蓝(MethyleneBlue)组成的复合染料,各种细胞成分化学性质不同对各种染料的亲和力也不一样,如血红蛋白、嗜酸性颗粒为碱性蛋白质,与酸性染料伊红结合,染粉红色,称为嗜酸性物质;细胞核蛋白、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胞质为酸性,与碱性染料结合后,染紫蓝色或蓝色,称为嗜碱性物质;中性颗粒呈等电状态与伊红和亚甲蓝均可结合,染淡紫红色,称为嗜中性物质;原始红细胞、早幼红细胞胞质、核仁含较多酸性物质,染成较浓厚的蓝色;中幼红细胞既含酸性物质,又含碱性物质,染成红蓝色或灰红色;完全成熟红细胞,酸性物质彻底消失后,染成粉红色。本染色液经常用于血液和细胞涂片、骨髓细胞涂片、细菌染色,细胞质呈红色,细胞核及细菌呈蓝色,嗜酸性颗粒呈橘红色。 【主要组成成分】 试剂组成主要成分 1、瑞氏染液瑞氏染料、甲醇 2、磷酸盐缓冲液磷酸盐

【储存条件及有效期】 5℃~35℃环境保存,原包装未开封染色液的有效期为24个月,在有效期内的已开封染色液应在开封后6个月内使用完,每次用后应及时拧紧瓶盖,以免挥发或变质。 【样本要求】 1、血细胞涂片染色:要求新鲜全血或EDTA.2K抗凝血。 2、阴道分泌物(妇科白带)涂片染色:新鲜标本离开人体涂片后,需尽快以火焰或酒精固定,以避免细胞变形。 3、骨髓涂片染色:涂片制成后,应在空气中快速摇动或扇干,防止细胞皱缩变形或固空气潮湿而溶血,不能用高温或火烤干燥。 4、脱落细胞涂片:取样本并涂片,待检涂片固定可采用自然干燥法或湿片固定法(具体操作可根据不同检体及所采用的固定液所对应的规范操作要求进行);若采用湿片固定法,标本浸泡时间稍长些,效果会更佳;若采用湿片固定液固定标本,固定液用后需经常过滤,更换,防止细胞交叉污染。 【检验方法】 1、滴加瑞氏染液于涂片上,并让染液覆盖整个标本涂片,染色; 2、将等量的磷酸盐缓冲液滴加于瑞氏染液上面,以嘴或洗耳球使两液充分混合,染色; 3、水洗,冲洗时不能先倒掉染色液,可缓慢从玻片一端冲洗,以防有沉渣沉淀在标本上; 4、干燥、镜检。 【检验方法的局限性】 仅供形态学初检观察染色使用。 【注意事项】

Annexin V---PI双染方法

Annexin V是一种检测细胞凋亡的试剂,在正常细胞中,磷脂酰丝氨酸只分布在细胞膜脂质双层的内侧,细胞发生凋亡早期,膜磷脂酰丝氨酸(PS)由脂膜内侧翻向外侧。Annexin V作为一种磷脂结合蛋白,与磷脂酰丝氨酸有高度亲和力,它通过细胞外侧暴露的磷脂酰丝氨酸与凋亡早期细胞的胞膜结合。因此Annexin V是检测细胞早期凋亡的灵敏指标。 细胞凋亡是细胞的基本特征之一,它在机体的胚胎发育、组织修复、内环境的稳定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正常细胞中,磷脂酰丝氨酸(PS)只分布在细胞膜脂质双层的内侧,而在细胞凋亡早期,细胞膜中的磷脂酰丝氨酸(PS)由脂膜内侧翻向外侧。AnnexinⅤ是一种分子量为35-36kD的Ca依赖性磷脂结合蛋白,能与细胞凋亡过程中翻转到膜外的PS高亲和力特异性结合。 用标记了FITC的AnnexinⅤ作为荧光探针,利用流式细胞仪或荧光显微镜可检测细胞凋亡的发生,正常细胞和早期凋亡细胞的细胞膜是完整的。Propidium iodide(PI)是一种核酸染料,它不能透过完整的细胞膜,但在凋亡中晚期的细胞和死细胞,PI能够透过细胞膜与细胞核结合呈现红色。将AnnexinⅤ与PI匹配使用,可以将凋亡早期的细胞和晚期的细胞以及死细胞区分开来。 离心收集悬浮细胞,微量离心机转速2000RPM,离心时间5min,弃培养基; 用冷PBS洗涤细胞两次; 用400ul 1X Binding Buffer悬浮细胞,浓度大约为1 X 10 cells/ml; 在细胞悬浮液中加入5ul Annexin V-FITC,轻轻混匀后于2-8°C避光条件下孵育15分钟。5. 加入10ul PI后轻轻混匀于2-8°C避光条件下孵育5分钟; 在1小时内用流式细胞仪或荧光显微镜检测。 使用流式细胞仪正确分析Annexin V-FITC/PI双染的细胞前要求仪器的荧光补偿来去除两种染料激发光之间的叠加。因为荧光补偿设置与PMT的电压直接相关,所以不同仪器之间的补偿不同。建议在实验开始阶段分析经Annexin V、PI分别单染的细胞来调整荧光补偿去除光谱重叠。根据未处理细胞空白对照和经Annexin V、PI分别细胞染色后的单染对照的分析设定十字门的位置。

碘化丙啶PI染色液(50ugml)

碘化丙啶染色液(50μg/ml) 简介: 碘化丙啶染色(PI stain)可以对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进行分析。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 PI)是一种可以嵌合到双链DNA 和RNA 的碱基对中并与之结合的荧光染料,无碱基特异性。碘化丙啶与双链DNA 结合后可以产生荧光,并且荧光强度和双链DNA 的含量成正比。细胞内的DNA 被Propidium Iodide 染色后,可以用流式细胞仪对细胞进行DNA 含量测定,然后根据DNA 含量的分布情况 Leagene 碘化丙啶染色液(50μg/ml)主要由PI 、破膜剂等组成,经常用于培养的贴壁或悬浮细胞的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检测, 亦可用于区分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Leagene PI 染色液工作浓度为20~50μg/ml ,不含RNase ,推荐用于RNA 染色,细胞检测含量范围一般为0.1~1×106之间。 组成: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细胞样品的制备: ⑴贴壁细胞: ① 小心收集细胞培养液到一个无菌离心管内备用。 ② 用胰蛋白酶消化细胞至可以被轻轻用移液管或枪头吹打下来时,加入前面收集的细胞培养液,吹打下所有的贴壁细胞,并轻轻吹散细胞。 ③ 收集上述细胞悬液到离心管内。 ④ 4℃,离心,使细胞沉到管底。小心吸取上清并丢弃,可留大约培养液,以免吸走细胞。 ⑤ 加入约提前预冷的PBS ,重悬细胞,并转移至1.5ml 无菌离心管。 ⑥ 4℃,离心,使细胞沉到管底。 ⑦ 小心吸取上清并丢弃,可留大约50μl PBS ,以免吸走细胞。 ⑧ 轻轻弹击离心管底以适当分散细胞,避免细胞成团。 ⑵悬浮细胞: ① 4℃,离心,使细胞沉到管底。 ② 小心吸取上清并丢弃,可留大约培养液,以免吸走细胞。 编号 名称 DA0022 Storage PI Stain(50μg/ml) 10ml -20℃ 避光 使用说明书 1份

anneinv和pi染色步骤及注意事项

磷脂酰丝氨酸外翻分析(Annexin V法) 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 PS)正常位于细胞膜内侧,但在细胞凋亡早期,PS可从细胞膜内侧翻转到细胞膜表面,暴露在细胞外环境中。磷脂酰丝氨酸的转位发生在凋亡早期阶段,先于细胞核的改变、DNA断裂、细胞膜起泡。体内的吞噬细胞可通过识别磷脂酰丝氨酸来清除凋亡细胞。Annexin-V(green)是一种分子量为35~36KD的Ca2+依赖性磷脂结合蛋白,能与PS高亲和力特异性结合,细胞处于调亡或坏死时,Annexin-V可为阳性(早期坏死细胞可能为阴性),是检测细胞早期凋亡的灵敏指标。将Annexin-V进行荧光素(FITC、PE)或biotin标记,以标记了的Annexin-V作为荧光探针,利用流式细胞仪或荧光显微镜可检测细胞凋亡的发生。 PI和Annexin-V双标: 碘化丙啶(propidine iodide, PI)是一种核酸染料,它不能透过完整的细胞膜,但在凋亡中晚期的细胞和死细胞,PI能够透过细胞膜而使细胞核红染。因此将Annexin-V与PI 匹配使用,就可以将凋亡早晚期的细胞以及死细胞区分开来。*注意:细胞凋亡时其DNA可染性降低被认为是凋亡细胞标志之一,但这种DNA可染性降低也可能是因为DNA含量的降低,或者是因为DNA结构的改变使其与染料结合的能力发生改变所致。在分析结果时应该注意。 活细胞不能被Annexin V-FITC或PI染色(右图左下象限)。早期凋亡细胞因磷脂酰丝氨酸的暴露及具有完整细胞膜,故呈Annexin V-FITC染色阳性及PI染色阴性(右图右下象限)。坏死或晚期凋亡的细胞呈Annexin V-FITC及PI染色双阳性(右图右上

瑞氏染液配制、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瑞氏染液配制、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南宁市二医院检验科马升俊 1.瑞氏染色的原理: 瑞氏染色法使细胞着色既有化学亲和反应,又有物理吸附作用。瑞氏染料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美蓝的氧化物(天青)组成,其深于甲醇后,解离为带正电的美蓝和带负电的伊红离子。各种细胞由于其所含化学成分不同,对染料的亲和力也不一样,因此,染色后各种细胞呈现出各自的染色特点。 2.试剂的配制: 2.1 瑞氏染液的配制: 2.1.1 自配染液:瑞氏染粉0.1g,甲醇(AR)60ml。 将瑞氏染粉放入清洁干燥研钵中,先加少量甲醇,充分研磨使染料溶解,将巳溶解的染料倒入棕色试剂瓶中,未溶解的再加少量甲醇研磨,直至染料完全溶解,甲醇全部用完为止。染液配好后放于室温下,一周后即可使用。新配制染液效果较差,放置时间延长,染色效果越好。久置应密封,以免甲醇挥发或氧化成甲酸。染液中也可加中性甘油2~3ml,除可防止甲醇过早挥发外,也可使细胞着色清晰。 2.1.2 成品瑞氏染液: 现巳有成品瑞氏染液,如四川迈克科技公司出的快速瑞氏染色试剂(500ml/瓶)其只需室温密闭储存,可长期稳定,染色效果好。2.2 缓冲液的配制: 称取磷酸二氢钾(无水)0.3 g,磷酸氢二钠(无水)0.2 g;加蒸馏水至1000 ml使其溶解。配好后磷酸盐缓冲溶液应校正PH值,其范围在PH6.4~6.8即可,后塞紧瓶口备用。 3. 瑞氏染色的使用方法: (以血涂片为例): 3.1把制好的血涂片编好号,然后将血片平放在染色架上; 3.2加瑞氏染液数滴,使其覆盖整个血膜,固定细胞约1分钟; 3.3滴加等量或稍多的缓冲液(可按1:2滴加),使染液充分混匀,染色5~10分钟;

PI染色

PI单染色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PI单染色法 基本原理 其原理主要是根据细胞凋亡时在细胞、亚细胞和分子水平上所发生的特征性改变。这些改变包括细胞核的改变、细胞器的改变、细胞膜成分的改变和细胞形态的改变等,其中细胞核的改变最具特征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细胞核的改变:由于凋亡细胞核的改变,造成各种染色体荧光染料对凋亡细胞DNA可染性发生改变。研究表明,用各种染色体荧光染料对经固定的凋亡细胞进行染色,其DNA可染性降低。许多学者把这种DNA可染性的降低认为是凋亡细胞的标志之一。 2. 光散射特性:凋亡细胞形态上的改变影响它们的光散射特性。在流式细胞仪上,前散射光与细胞的大小有关,而侧散射光反映的是光在细胞内的折射作用,与细胞内的颗粒多少有关。在细胞凋亡时,细胞固缩,体积变小,故前散射光降低,这一特性往往被认为是凋亡细胞的特点之一。此外细胞凋亡时由于染色体降解,核破裂形成,细胞内颗粒往往增多,故凋亡细胞侧散射光常增加。细胞坏死时,由于细胞肿胀,其前散射光增大;侧散射光在细胞坏死时也增大,因此可根据前散射光和侧散射光区别凋亡细胞和坏死细胞。但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前散射光和侧散射光判断凋亡细胞的可靠性受被检测细胞形态上的均一性和核胞浆比率影响很大。因此在某些淋巴细胞凋亡中,用光散射特性检测凋亡的可靠性较好,而在肿瘤细胞凋亡中,其可靠性就较差。根据光散射特性检测凋亡细胞最主要的优点是可以将光散射特性与细胞的表面免疫荧光分析结合起来,用以区别经这些特殊处理发生选择性凋亡的淋巴细胞亚型。也可用于活细胞的分类。 试剂与仪器 PBS溶液;λ PI染液:将PI溶于PBS(pH7.4)中,终浓度为100ug/ml。用棕色瓶4℃避光保存。λ 70%乙醇λ 400目筛网λ 流式细胞仪λ 实验步骤 1. 收集细胞{数目约(1~ 5)×106个/mL},500 ~ 1000 r/min离心5min,弃去培养液。 2. 3ml PBS洗涤1次。 3. 离心去PBS,加入冰预冷的70%的乙醇固定,4℃,1—2小时。 4. 离心弃去固定液,3mlPBS重悬5min。 5. 400目的筛网过滤1次,500—1000r/min离心5min,弃去PBS。 6. 用1ml PI染液染色,4℃避光30min。 7. 流式细胞仪检测:PI用氩离子激发荧光,激光光波波长为488nm,发射光波波长大于630nm,产生红色荧光分析PI荧光强度的直方图也可分析前散射光对侧散射光的散点图。

AO和PI双染检测

AO/PI双染试剂盒 产品组成: 产品编号BB-4142 规格100 -200assays AO染色液500ul PI染色液 500ul 试剂C 10ml 说明书 1 产品简介: BestBio贝博AO/PI双染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是采用DNA探针双染细胞核的方法检测细胞的状态。吖啶橙(Acridine Orange,AO)为一种荧光染料,该染料具有膜通透性,能透过细胞膜,使核DNA和RNA染色。其激发波长为488nm,吸收波长为515nm。它与细胞中DNA和RNA结合量存在差别,复合物可发出不同颜色的荧光,红色荧光为AO-DNA(F>600nm),绿色荧光为AO-RNA或单链DNA(F>530nm)。因此,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吖啶橙可透过正常细胞膜,使细胞核呈绿色或黄绿色均匀荧光;而在凋亡细胞中,因染色质固缩或断裂为大小不等的片断,形成凋亡小体。吖啶橙使其染上致密浓染的黄绿色荧光,或黄绿色碎片颗粒;而坏死细胞黄荧光减弱甚至消失。Propidium Iodide是一种DNA 结合性染料,其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488nm和630nm,产生红色荧光,但无膜通透性,不能透过活细胞膜,只能染死细胞。因此,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正常细胞不能着色,早期凋亡细胞呈微弱红光,晚期凋亡细胞红光加强,坏死细胞呈强红色荧光。 使用方法: 1、染色缓冲液的配制: 根据样品数按下列比例配制染色缓冲液。取100μL试剂C加900μL无菌去离子水稀释,混匀即成染色缓冲液。 2、收集样本细胞,细胞数量在10X105个以内。 3、用PBS洗涤细胞两次。 4、用500μL 染色缓冲液将细胞重悬。 5、加入5ul AO染色液。 6、加入5ul PI染色液。 7、轻轻混匀后4℃避光孵育10-20分钟。 8、用PBS洗涤细胞。 9、用荧光显微镜或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 结果分析 : 在荧光显微镜下,选用488nm激发光镜检:AO染色正常细胞DNA呈均匀黄色或黄绿色,形态结构正常。当细胞凋亡时,染色质浓缩,细胞核碎裂成点状,被染成大小不一、致密浓染。坏死细胞呈强红色荧光。

PI染色

PI 染色操作步骤 1、将单细胞悬液加入2ml圆底离心管中,离心,1500rpm , 5min,弃上清液。 2、加入PBS 1ml离心洗涤1次,弃上清。 3、加入2ml预冷的70%酒精,4℃固定30min,或是-20℃固定过夜。 4、离心,弃上清液。 5、用1×PBS 1ml洗涤1次,离心。 6、加入RNase A (工作浓度20ug/ml)于500ul 1×PBS中,37℃孵育30min,离心。 7、用1×PBS 1ml洗涤1次,离心。 8、加入PI(工作浓度50ug/ml) 于500ul 1×PBS中,室温避光孵育30min。 9、混匀,过300目筛网,置流式管中,4℃冰箱保存,待测。 GFP PI染色操作步骤 1、将单细胞悬液加入2ml圆底离心管中,离心,1500rpm , 5min,弃上清液。 2、加入PBS 1ml离心洗涤1次,弃上清。 3、加入2ml预冷PFA,PFA的浓度根据细胞的特点进行调节,4℃固定30min。以下步骤同PI 染色操作步骤的(4-9) 细胞表面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操作步骤 1、将单细胞悬液加入2ml圆底离心管中,离心,1500rpm,5min,弃上清液。

2、以冷PBA 1ml,离心洗涤,弃上清液。 3、加入用PBA稀释的荧光素标记的抗体200ul。用微量移液器轻轻吹打混匀,4℃或置冰上孵育30min-1h。 4、离心弃上清液。 5、加入冷PBS1ml,离心洗涤2次,以除去未结合的多余抗体成分。 6、向细胞中加入冷PBS 500ul,吹打混匀,置流式管中,4℃避光保存,待测。 细胞表面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操作步骤 1-2、同细胞表面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操作步骤 3、用PBA稀释的第一抗体200ul,对照管加入对应于一抗的正常实验动物IgG,轻轻吹打混匀,4℃或置冰上孵育1.5-2h。离心,弃上清。 4、BS1ml离心洗涤1次,以去除多余的未结合的特异性抗体。 5、PBA适当稀释的荧光素标记的第二抗体200ul。吹打混匀,4℃或置冰上孵育30min,避光。 6、PBS 1ml离心洗涤2次。 7、将细胞重新悬浮于500ulPBS中,混匀,置流式管中,避光,4℃冰箱保存,待测。 胞内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操作步骤 1、将单细胞悬液加入2ml圆底离心管中,离心,1500rpm , 5min,弃上清液。 2、用1×PBS1ml洗涤1次,离心。 3、4%PFA 1ml,4℃固定30min。

hoechst PI染色

2008/11/09 09:55PI、Hoechst33342均可与细胞核DNA(或RNA)结合。但是PI不能通过正常的细胞膜,Hoechst则为膜通透性的荧光染料,故细胞在处于坏死或晚期调亡时细胞膜被破坏,这时可为PI着红色。正常细胞和中早期调亡细胞均可被Hoechst着色,但是正常细胞核的Hoechst着色的形态呈圆形,淡兰色,内有较深的兰色颗粒;而调亡细胞的核由于浓集而呈亮兰色,或核呈分叶,碎片状,边集。 故PI着色为坏死细胞;亮兰色,或核呈分叶状,边集的Hoechst着色的为调亡细胞。电子天平准确称取1mg 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溶于10ml PBS(PH 7.2),成100ug/ml 的储备液,用前等量混合(注意避光) protocol: 1、收集细胞,数量需1-2×10E6个(悬浮细胞直接吹起即可,对于贴壁细胞用胰酶消化时,最好用DMEM+胰酶消化,且消化过程中不要去移动瓶子,防止消化所形成的细胞团影响后面的染色及分析),离心,11,000rpm,5min。 2、用1ml 冰冷的PBS重悬后,离心:11,000rpm,5min。 3、用200μl冰冷的PBS重悬后,用加样器混匀后,缓慢的加入含有4ml冰冷的70%乙醇的10ml离心管中,边加边摇匀。-20℃,过夜。(或者置4℃,1h后进行下一步) 4、1,500rpm,10min,小心弃上清后,用1ml冰冷的PBS重悬,1,500rpm,5min。小心弃上清。 5、加入含有40μg/ml 的PI,100μg/ml的RNase的PBS溶液500μl,37℃,培养30min -1h。 混匀。 溶液配方:PBS 910μl PI 80μl RNase 10μl 共1ml 6、过滤,供流式检测。 Hoechst 33342/PI双染色法 紫外光激发, Hoechst-PI双染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4 种细胞形态: 活细胞(VN) ,染成蓝色,核呈正常结构; 早期凋亡细胞(V A) ,染成蓝色,核呈固缩状或圆珠状;

瑞氏-姬姆萨复合染色液

瑞氏-姬姆萨复合染色液 简介: 瑞氏色素是酸性染料伊红(Eosin)和碱性染料亚甲蓝(Methylene Blue)组成的复合染料, 对原生质的染色有很好的区别作用。吉姆萨染液由天青Ⅱ与伊红混合而成,染色原理和结果与瑞氏染色法基本相同,姬姆萨染色液对胞浆着色力较强,能较好的显示胞浆的嗜碱性程度,特别对血液和骨髓细胞中的嗜天青、嗜酸性、嗜碱性颗粒,着色清晰,但是对胞核着色偏深,核结构显色不佳,常与故姬姆萨染液常与瑞氏染液联合使用。Wright-Giemsa Stain 以进口瑞氏色素和姬姆萨色素为主要原料,通过研磨配制而成,能呈现出清晰的细胞染色效果。经常用于血液和细胞涂片、骨髓细胞涂片、细菌染色。细胞质呈红色,细胞核及细菌呈蓝色,嗜酸性颗粒呈橘红色。 组成: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 常规方法制备血液涂片或骨髓涂片或细菌涂片,待涂片自然干燥。 2、 将血液涂片或骨髓涂片置于染色架上。 3、 滴加适量Wright-Giemsa Stain 覆盖涂片室温染色。 4、 涂片滴加等量磷酸盐缓冲液,轻轻晃动玻片或采用其他方式混合,使磷酸盐缓冲液与 Wright-Giemsa Stain 混匀室温静置。 5、 步骤3、4亦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取Wright-Giemsa Stain 和磷酸盐缓冲液等量混合, 即为Wright-Giemsa 工作液,滴加该工作液于血液涂片或骨髓涂片上室温静置。 6、 用自来水或蒸馏水从玻片一端轻轻冲洗。(注: 也可用磷酸盐缓冲液等量稀释后,冲洗玻 片,时间控制在30s 左右。) 7、 干燥。 8、 镜检: 先用低倍镜观察血涂片,再用油镜。 编号 名称 DM0007 2×100ml DM0007 2×500ml Storage 试剂(A): Wright-Giemsa Stain 100ml 500ml RT 避光 试剂(B): 磷酸盐缓冲液 100ml 500ml RT 使用说明书 1份

碘化丙啶PI染色液(50ugml,含RNase)

碘化丙啶PI 染色液(50μg/ml,含RNase) 简介: 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 PI)是一种可以嵌合到双链DNA 和RNA 的碱基对中并与之结合的荧光染料,无碱基特异性。碘化丙啶与双链DNA 结合后可以产生荧光,并且荧光强度和双链DNA 的含量成正比。细胞内的DNA 被Propidium Iodide 染色后,可以用流式细胞仪对细胞进行DNA 含量测定,然后根据DNA 含量的分布情况,可以进行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分析。碘化丙啶染色后,假设G0/G1期细胞的荧光强度为1,那么含有双份基因组DNA 的G2/M 期细胞的荧光强度的理论值为2,正在进行DNA 复制的S 期细胞的荧光强度为1~2之间。碘化丙啶PI 染色液(50μg/ml,含RNase)主要由PI 、破膜剂、RNase 等组成,经常用于培养的贴壁或悬浮细胞的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检测, 亦可用于区分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 组成: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细胞样品的制备: ⑴贴壁细胞: ① 。收集上述细胞悬液到离心管内。 ② 4℃,1000g 离心,使细胞沉到管底。小心吸取上清并丢弃,可留大约50μl 培养液, 以免吸走细胞。 ③ 加入约1ml 提前预冷的PBS ,重悬细胞,并转移至1.5ml 无菌离心管。 ④ 4℃ 离心,使细胞沉到管底。 ⑤ 小心吸取上清并丢弃,可留大约50μl PBS ,以免吸走细胞。 ⑥ 轻轻弹击离心管底以适当分散细胞,避免细胞成团。 ⑵悬浮细胞: ① 4℃离心,使细胞沉到管底。 ② 小心吸取上清并丢弃,可留大约50μl 培养液,以免吸走细胞。 ③ 加入约1ml 提前预冷的PBS ,重悬细胞,并转移至1.5ml 无菌离心管。 ④ 4℃离心,使细胞沉到管底。 ⑤ 小心吸取上清并丢弃,可留大约50μl PBS ,以免吸走细胞。 编号 名称 DA0023 Storage PI Stain(50μg/ml,含RNase) 10ml -20℃ 避光 使用说明书 1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