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厌学问题的成因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学生厌学问题的成因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学生厌学问题的成因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学生厌学问题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课题提出的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总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令人痛心的是社会的精神财富并未得到同步加强,功利主义价值观日益影响着人们的思考和行为方式。不少社会成员物质丰富但精神空虚,社会中某些不和谐的因素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加上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处于快速发展变化之中,对外界新鲜事物的判断力与抵抗力尚未健全,他们的思想很容易被武侠小说、电影、动漫、网络等外在的因素左右,直接导致他们较早地丧失学习兴趣,产生对学校的厌恶与恐惧感,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持久,学习上进心不足,精神脆弱,易于产生挫折感、失败感,易于产生对学习的恐惧和对老师的疏远感等。由于孩子面临强大的学习压力以及生活时间的单调性,不少孩子厌学、逃学。厌学问题已经成为许多教育工作者关注和担忧的问题。初中的厌学是一个普遍问题,厌学以致辍学的现象大量存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家庭贫穷、学习困难等。尤其是2008年1月,全省实施教育改革新政以来,我校教育体系在课程、教学、管理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革。学生厌学问题的产生,有愈演愈烈之势,体现在对涉世未深、思想懵懂的初中生的教育上,前景更是让人担忧。

(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面对当前初中生厌学的现象日益严重的现状,如何认识和评价这一现象;如何使初中生走出这一困境?已成为摆在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希望通过这一课题的实践和研究取得如下效果:

1. 探寻农村初中生厌学问题的原因,针对不同的原因作出不同的决策,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学习效率、效果。

2.有助于班主任开展更加细致、有效的工作,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并有助于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班级。

3.促进家长使用更合适的教育方法,与子女之间的交流更密切。

4.促进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使教师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有助于教师自身发展。

3.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本课题研究选择初中生为研究对象,主要目的是了解所在初中生的厌学情况,对厌学现象追本溯源,寻找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为所在县市教育教学的改进与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积极有效的建议。并希望本项研究对学生家长、班主任、教师、学校管理层提供借鉴性学生管理策略。通过课题的研究,实实在在推进所在学校的教育科研与教育实践的改革,力争使学校各方面的发展迈向新的高度。

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班主任日常工作总结,一线教师教学实践,和发放问卷调查,总结学生学习兴趣丧失的原因。

2.加强学生身体锻炼和心理辅导,使其以健康的体魄和心智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3.创设一种适合一般学生的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得益彰。

4.加强教师、学生、学校及家庭等各方面的交流沟通,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优良的环境。

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城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国外的研究发现,逃学的最大原因是厌倦和讨厌学校和教师,专家在研究中发现父母亲的教育,放学后无人监管等与逃学有显著相关。国内的研究中,一般都比较倾向于针对厌学问题的现状、原因和对策的综合研究。专家发现有相当大比例的学生厌学与教师和现存教育制度相关,农村中小学生厌学率随年级上升并且达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我国不少地区中小学生有四成以上是厌学者,通称为“差生”。初二是厌学学生人数剧增的高危年级。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中国学生普遍厌学”,因喜欢学习而上学的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在10%左右。学生厌学实际上是对以学校课堂为传播环境的、以教科书为主要载体的社会主流文化的消极态度的表现,社会上的官本位文化、大众商业化、严厉的学校制度文化、放任自流的家庭文化和享乐主义价值观等助长了学生的厌学心理与行为。另有研究则表明,农村学生的不利家境、所处的地区社会经济发达水平和文化环境

是其厌学的深刻社会根源。农村初中生大面积厌学既是一种必然,也是一场教育悲剧。

国内有关厌学成因及对策的研究专门的论著很少,目前笔者读到的有崔雅的《孩子厌学怎么办》,也只是从家庭因素入手,如家长的过高期望值,家长的过分溺爱,家庭环境不良,分析厌学的成因及对策,相关的东子的《快乐教育18法》,主要从学校的教育制度,教师的个人素质等因素来分析厌学的成因及对策,有的论文及课题青少年群体学习压力大、自由发展空间狭小;闲暇时间的利用与分配表现单调、畸形;自然天性受到压抑,创造明显不足。有研究主要从课程视角分析,发现其主要原因是课程资源的“城市取向”,课程设置的“专业化取向”,课程标准的“城市取向”,课程理论和课程内容的“政治伦理取向”,课程决策的“强势群体取向”,等等。因为这些原因的存在,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找到自己熟悉的知识,以及实用的知识,当他们觉得自己所接受的教育无法与他们今后的谋生联系不大时,对教育的追求就会弱化,淡化,又由于课程超出了初中学生的兴趣范围而产生了学业困难,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2)本课题与之联系及区别,预计有那些突破

学生厌学问题已得到国内外的重视和关注。不过他们的研究更多的是理论方面的研究,而且触及到初中生厌学现状的研究这一领域的人却不是很多。本课题预计从学校家庭、个人、社会等方面对中小学生“厌学”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中学学生厌学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及建议。通过课题的研究,实实在在推进所在学校的教育科

研与教育实践的改革,力争使学校各方面的发展迈向新的高度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一)调查研究学生厌学的原因,制定对策,使学生以轻松积极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研究学生学的问题,教师教的问题,寻找教与学结合过程中有利的突破口,以便教与学能达到有效结合。

1、进行学习目的和意义的教育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情促趣

3、培养学生的成就感与自信心,激发兴趣

4、增强教学艺术性,采用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5、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三)调查研究学校环境所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

课题研究的方法

1、访谈法

访谈,即访问者与被访问者面对面地交谈,是社会交往的一种常用形式。访谈调查就是调查者通过与被调查对象面谈来了解情况、收集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

2、文献法

广泛搜集与阅读己有的研究学生厌学问题的专著、期刊资料等成果。从中分析该主题所涉及的领域,寻找自己的研究视角,建构自己的写作思路。

3、问卷调查法

因导致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为了解初中生厌学的现状,笔者将设

计一套问卷,问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生心理健康、学习动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对其影响等,目的是想了解初中生厌学的现状,并做成因探讨。对回收的有效问卷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各问题的反馈结果,得出各选项的百分比,从而进行比较研究,得出结论。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

(一)准备阶段(2014.5-2014.7)

成立课题组,制定课题的研究方案,分析目前本课题的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及成果和不足,确定课题组的研究方向及内容。

(二)实施阶段(2014.7-2015.7)

在本阶段我们落实课题实施方案,按照方案落实课题各项内容。主要进行下列几个步骤。

1、发放调查问卷,确立阶段跟踪调查对象。负责人:贾海霞

2、与家长沟通交流探讨,了解学生在家表现情况,确定家庭因素对学生影响的几个方面,确定家校的合作方式和方法。负责人:卜玉侠、范超

3、交流教学经验,进行教学反思,论证教学模式的变化给学生学习兴趣带来的变化。总结教学所得。负责人:王凤梅。

4、每月召开学习兴趣主题班会,由进步最快的同学作为代表总结发言,以此激励其他同学。负责人:刘潺潺、张树波

(三)总结阶段(2015.7-2016.5)

1、课题组成员汇总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材料。

2、分析研究材料,写出总结、论文和研究报告、工作报告、结题报告,申请课题结题。负责人:王远征、刘伟

课题预期的成果与表现形式

数篇优秀论文,预期完成时间2015年10月

数篇叙事研究案例,预期完成时间2016年2月

数篇调研报告,预期完成时间 2016年3月

一篇经验总结预期完成时间 2016年3月一篇集中反映协作集体智慧的长篇研究报告预期完成时间2016年3月

(八)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贾海霞调查研究,撰写研究报告

卜玉侠收集资料编辑相关材料

范超收集资料编辑相关材料

刘潺潺数据分析编辑相关材料

张树波数据分析编辑相关材料

王远征收集资料编辑相关材料制定措施撰写研究报告

刘伟收集资料编辑相关材料制定措施撰写研究报告

课题研究的经费及设备条件需要

1、物质基础。学校现有多媒体教室,班班通已全面开通,计算机、投影机、视频展示台、白板等都已配置,逐渐走向了办公教学信息网络化的轨道。且学校每年都投入一定的经费购买各种教学影象资料,确保教师的教学理念新,教学手段先进。这些都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物质保障。

2、师资基础。

本校的校长,对课题研究十分重视,能够为本课题的研究开展提供时间和经费上的保证。

课题负责人:王凤梅,中学一级教师,鱼台县英语学科骨干教师,从事英语教学二十余年,教学法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一直担任A班教学。

贾海霞获得市级教育教学科研成果一等奖,并获得县级教育教学工作先进个人,及县级教学能手称号。

刘潺潺获得全市中小学多媒体网络课件三等奖。-

其他各位老师均为学校业务骨干,具有教强的科研能力和业务素质。

学生厌学问题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山东济宁鱼台县李阁镇中学王凤梅

学生厌学情绪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学生厌学情绪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厌学是学生对学校的学习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持冷漠态度等心理态度及其在行动中的不良表现方式,在中学学校教育中存在比较普遍。最近,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通过对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调查发现,因“喜欢学习”上学的初、高中生分别仅占10.5%和4.2%的比例,充分说明厌学在中学教育中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其带来的相关社会问题,令家长茫然、教师忧虑、教育界关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就我校现状来看,高二(12级)在高一入学时人数为870人,现在为660人,高一(13级)入学时人数为1140人,现在为1000人。分析学生辍学原因发现,绝大部分学生辍学不是因为家庭供给不起,也不是因为违纪被学校劝退或开除,而是因为他们从内心“对学校的学习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持冷漠态度”,即产生厌学心理。从我们在校学生来看,各班仍存在不少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上课注意力分散,不认真听讲,思维迟缓,提不起精神和情绪消极,做作业拖拖拉拉,敷衍了事,伴随着学习效率降低,产生作业错误率上升、学习成绩差等后果。这些都是典型的厌学心理的外在表现。 学生厌学是典型的心理疲倦反应,即是由于持续努力和精神紧张或长时间从事单调的工作而引起的不适和厌倦状态。一般认为,引起心理疲倦的因素有三个:一是精神紧张程度过高;二是长时间从事单调的工作;三是思想冲突、挫折、忧虑、惧怕等情绪的反应。厌学心理产生与发展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绩,甚至会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要想改变学生的厌学心态,我们首先应该了解产生这种心态的内在和外在原因,然后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一、学生厌学外在原因分析 第一,学习时间周期较长。学习是种内化过程,不仅需要很大的心智努力,而且需要较长的时间。众所周知,适令儿童的基础教育需要九年的时间,如果升入高等院校需要更长的时间。无论从事什么性质的工作,干的时间长了都或多或少地会产生厌倦情绪,何况十几年的持续学习呢? 第二,学习内容繁琐、教学方法呆板。学生的学习动机依赖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来激发,但实事求是地讲,学校采用的各科教材,无论怎样精心设计安排,其趣味性也无法与其他传递知识的媒介相比。再者,教师、学生及知识构成的传递系统,日复一日,

小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分析与对策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小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课题负责人:张全霞 一、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自从申报了《小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这一课题之后,在这两三个月时间中,我和课题组成员主要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一)前期准备阶段:(2014年9月——2014年11月),收集有关理论资料;学习相关的理论;申报立项。 我和我们同年级语文组成员主要查阅研究了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论文和资料,了解小学课堂导入的发展趋势,学习有关课堂导入的理论基础,寻找值得继续探讨的方向,之后认真撰写了小课题开题报告。后来进行了再次修改并最终通过商定最终确定了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与价值以及研究内容。具体如下: 1、研究背景 小学阶段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基础阶段,发展状况对其毕生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目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以往多项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当代小学生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其中,厌学是小学生诸多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最具有危险性的问题,是青少年最为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是导致辍学的最主要的因素。 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对上学本身不感兴趣,在校学习态度消极,学习效

率低,常常烦躁、多思多虑、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甚至看周围一切都不顺眼,甚至选择退学、离家出走等极端行为。厌学一般指厌学情绪,如果不加以有效引导和控制。就会发展为厌学症,患有厌学症的学生往往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认真听课。不完成作业,怕考试;甚至恨书、恨老师、恨学校,旷课逃学;严重者一提到学习就恶心、头昏、脾气暴躁甚至歇斯底。厌学症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孩子痛苦,家长痛心,老师头痛。家长管不了,老师教不好,好孩子做不了。厌学问题已经成为许多教育工作者关注和担忧的问题。 2、研究意义与价值 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快乐学习,因此,我们提出《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这一课题,就是为了找到学生厌学的真实心理,分析产生厌学的原因,研究解决学生厌学的对策,降低学生厌学心理发生率,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重新点燃他们学习兴趣的火花,帮助这些学生走出困境,树立学习的信心,使他们愿意学习,乐于学习,为他们将来的学习和深造铺上坚实的奠基石。从而落实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公民。 3、研究内容 (1)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2)家庭教育方法不当对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3)新形势下各年段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与对策。 (4)学困生的心理发展的特点与对策。 (5)问题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特点与对策。 (6)问题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特点与对策。

学生厌学的原因与对策研究课题汇报

《学生厌学的原因与对策研究》课题汇报 南京市浦口区实验小学徐武友 《论语》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强调要有好 心境,要爱好,要快乐。近来,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应试教育被人声讨批判。可是,现在不少学生学习的压力越来越大,学习的情绪越来越低。学生厌学是当今中小学学生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小学中高年级就已有所显现,到初中阶段,表现尤其明显。厌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和问题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 所以,在进行个人课题研究时,结合班级的情况,我选择了学生厌学的研究。 一、对厌学的理解与表现 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学生的厌学主要表现为讨厌学习, 对学习缺乏主动性, 被动地或者根本不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厌学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其主要特征是对学习厌恶反感,甚至感到痛苦,厌学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下降,即学生完成一定学习任务的速度和质量降低。厌学已成为学校教育中存在的棘手问题。 因此,我对我班的学生厌学情况进行了调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课堂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讲、爱做与课堂无关的事,一般不愿做作业。2、经常迟到,对老师、家长提出的学习要求,常故意抵触对立。3、学习无兴趣,缺乏求知欲、好奇心,只是在外在压力下机械、被动、应付式地学习。因此学习无主动性、积极性,学习成绩和纪律表现差,而且有愈来愈糟的趋势。 二、厌学原因 针对厌学的具体表现,我分析了学生厌学的原因:总体可以分为自身因素 和外在因素这两类。 (一)学生厌学内在的因素有四个方面; (1)学习本身的局限性 (2)学生学习目标不足或不明确 (3)学生学习情感淡漠,缺乏兴趣 (4)学生意志薄弱,耐挫力差 (二)学生厌学的三大外部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 (1)家庭因素 家长不是十分了解教育规律,却常常充当了老师的角色,插手教育教学的工作,种种负面影响造成厌学的产生。 (2)学校因素 导致学生厌学的主要因素有教育观念、教育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师生关系等等。

小学生厌学原因及其对策

小学生厌学原因及其对策 如皋市白蒲镇勇敢小学赵福云 摘要:当前学生的厌学现象相当普遍,主要表现为对学习感到乏味,提不起兴趣,上课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消沉、不安、逃学、懒学并想辍学。厌学现象的存在,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和成长,而且也严重阻碍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消除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厌学现象,帮助学生克服厌学心理,就成为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学生厌学主要受以下几种因素的影响:一、不良的社会文化环境二、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三、学校教育的失误;四、学生自己的不良心理因素。那如何矫正这些不利因素,帮助孩子们重回正常的学习轨道呢?本文试着从加强家校联系、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上好学习心理课、指导课余生活、培养孩子坚韧不拔的学习意志、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和爱护等几个方面作一番论述。 关键词:小学生厌学原因对策 在当今这个复杂纷繁的社会里,人们为了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一刻也不敢放松自我,拼命学习,拼命工作。以致不少人由于生活过于紧张而精神崩溃,还有一些人因为不堪忍受生活和工作压力而自我结束宝贵的生命。紧张、繁忙、竞争的气氛也同样笼罩中小学校园。家长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教师不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片面追求分数;学生自身能力、水平的限制……致使那些脸上写满稚气和青春的孩子们,背负着成年人的沉重期望,经过了一天的学校生活,疲惫不堪地回到家中,大人们都在悠闲自在地欣赏电视节目,而小小的孩子还要伏案对付那似乎永远也做不完的习题,电视中精彩的节目对他们来说只是周末晚上的奢侈享受,孩子们的负担实在太重了。于是,有些孩子开始厌学。他们对学习感到乏味,提不起兴趣,上课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消沉、不安、逃学、懒学并想辍学,甚至以自杀的方式来逃避烦恼。厌学现象的存在,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和成长,而且也严重阻碍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消除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厌学现象,帮助学生克服厌学心理,就成为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厌学症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不良的社会文化环境 1、低俗文化的传播。低俗文化指低级庸俗的、浅层的社会思想和行为方式,它往往成为流行时尚,但对人们的健康生活和自我成长却产生负面影响。当前,社会上存在各种各样的社会文化思潮,其中有高尚健康的,也有低俗消极的,它们对学校教育产生了强大冲击。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活泼好动,易接受新事物、易受外界影响,而又缺乏较高的是非分辨能力,思维水平还不够全面深刻,行为易冲动。因此,他们对社会中流行的时髦的表层文化思想和行为方式更易接受和模仿,而这些东西往往与学校教育的要求和社会所倡导的健康的文化思想相违背。当低俗文化成了学生的追求时,他们必然会放松对学习的追求和兴趣,而沉溺于低劣的影视节目及游戏机、网络文化的欣赏之中。据调查发现,厌学症患者一般都崇尚低俗文化。 2、读书无用论的兹生漫延,使许多不明事理的人和一些目光短浅的人也认为读书无用。另外,“打工热”的兴起也使一些人认为“与其花钱读书,不如打工赚钱”。有些打工者确实赚了点钱,使一些人更加确信这一点,所以这种“去打工”的思想在许多人的头脑里占据了相当的地位,而且这种思想逐渐影响到了学生,使学生也开始不想读书了。 二、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 1、家长的过高要求与期望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位当家长的心愿。可是,每位孩子的心理素质、学习能力是不同的,过高的要求反而会适得其反。家长只有在孩子的实际能力和水平下,提出适当的要求,才会使孩子尝到“跳一跳,摘到果子”的甜头。如果期望过高,只会使孩子觉得自己无论怎样努力也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无论怎样努力都是失败,渐渐的就会失去信心,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造成了厌学的严重后果 2、错误的教育方式。有些家长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无暇顾及孩子,从来不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

学生厌学原因分析以及解决方案

学生厌学原因分析以及解决方案 数学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从小学到高中,绝大部分同学在数学这一科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并非人人都是成功者,有些学生数学成绩始终没有起色,甚至出现倒退,第一个就栽在数学上。这样导致了不少同学对数学的学习完全失去信心,于是,我对部分同学的数学学习状态进行了研究,调查,访问,造成数学成绩不好,出现厌学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被动学习 很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依然象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性,跟随老师的步调一致,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学习不定计划,课前不预习,坐等上课,对老师讲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做笔记,不主动积极思考,没听到“门道”课后不巩固,不总结归纳。 二学不得法 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每天就只是赶做作业,学习一点目的性都没有,应付老师,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还有些同学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三不重视基础 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骛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四缺乏自主钻研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这就要求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高中数学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如二次函数值的求法,实根分布与参变量的讨论,三角公式的变形与灵活运用,空间概念的形成,排列组合应用题及实际应用问题等。有的内容还是初中教材都不讲的脱节内容,如不采取补救措施,查缺补漏,就必然会跟不上高中学习的要求。 因此,对学生数学学习心理辅导极为重要,能够为学生排除其对数学的恐惧,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具体做法如下: (一)注意对浓厚学习兴趣的培养 (二)注意对良好学习态度的培养

小学生厌学心理的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厌学心理的分析及对策 厌学是学生对学习采取敷衍态度或排斥、拒绝行为的一种消极现象,是学生的学习需要得不到满足或缺乏学习兴趣时对学习丧失信心的一种心理反应。有调查结果表明,现在的小学生作业量较大,内容单调重复,作业时间较长,各年级均超过国家规定的时间;学生的书包越来越大,且越来越重。79%的学生感到学习累,心里烦;40%-50%的学生对某些科目感到无兴趣。30%的小学生对学习缺乏热情,学习既不刻苦也不主动;有20%的小学生常会找出“头疼”、“肚子疼”等借口逃避学习。小学生厌学情绪随年级升高呈上升趋势。厌学心理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种“病症”,它严重影响了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危害性。 一、小学生厌学心理成因分析 (一)从社会学角度产生主要原因是: 1、家庭的影响 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就是自己的父母,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心理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父母不只是孩子生命的创造者,同样也是孩子心灵的塑造者。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父母是创造未来的“雕塑家”。因此,孩子厌学是对家长某些不恰当行为的一种反应。如过分溺爱、放任自流,或要求过严、态度粗暴。 如李英,女,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一至三年级均是班级学习委员,酷爱学习,是老师心目中的“尖子生”。但由于父母对她的期望过高,要求过严,有时考了97分,在班上名列前茅,但父母仍不满意,对她严厉批评。对于孩子的业余爱好,父母也抓得很紧,要求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稍不用功,少不了皮肉之苦。在父母的严厉管教下,李英的心理压力很大,学习丝毫不怠慢。但是自从四年级开学以来,她感到力不从心、疲惫不堪,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对学习也产生了厌倦。 2、学校的影响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小心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今天教师承担的教学压力固然很大,但是如果教师为了片面地追求分数,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顾学生的身心健康,不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而是对学生进行“疲劳轰炸”或者冷嘲热讽,或者体罚(变相体罚),那么学生对这门功课就会产生厌倦、畏惧心理。一位厌学的学生曾说:“我原本是一位很爱学习的孩子,但是自从换了新老师后,有一次我因为一道题不会做,老师随口就是一句:…你怎么像猪一样笨!?难道我真的那么笨吗?从那以后,我不想再上数学课了……”老师的一句漫不经心的话严重地损伤了学生的自尊,严重地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位学生从此不再喜欢数学课了。 学习负担过重也是小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重要原因。传统的教育模式,繁重的课业负担,剥夺了小学生自由活动、自我发展的机会。学生潜能得不到发挥,创造性和个性受到压抑,沉重的心理负担使学生把学习视为一种苦“差事”,并由对学习的不满转变为对学习的厌倦。如学校搞一次活动老师不留作业,学生会齐呼万岁,在学生问卷中最不满意的是活动课被其它学科老师占用,这足以说明我们的教育方法,考试制度,课程设置等都急待改革。 3、社会的影响 近几年来出现的唯利是图、“金钱万能”的陈腐观念,使部分学生的思想和心灵受到侵蚀,加之社会上“文盲大亨”的出现,致使“读书无用论”又有蔓延的趋势。没读几天书,不识几个字的人步入商海,却通过各种手段赚大钱。他们错误地认为“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由于长期缺乏动力,消极被动地学习,“厌学”心理就逐渐产生。同时,大街上“三室一厅”比比皆是,许多孩子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严重地影响了学习,伤害他们的身心健康,形成厌学情绪。 (二)从心理学研究角度剖析。

农村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浅谈农村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当前农村小学生的厌学现象相当普遍,主要表现为对学习感到乏味,提不起兴趣,上课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消沉、不安、逃学、懒学并想辍学。厌学现象的存在,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和成长,而且也严重阻碍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消除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厌学现象,帮助学生克服厌学心理,就成为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学生厌学主要受以下几种因素的影响:一、家长的过高要求与期望;二、缺乏必要的关心和辅导; 三、师生关系不良;四、学生自己的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那么如何矫正这些不利因素,帮助孩子们重回正常的学习轨道呢本文试着从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加强与家长的交流;宽容对待学生的错误行为;教师要树立新型教学观,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等几个方面作一番论述。[关键词]:农村小学生厌学原因对策 在当今这个复杂纷繁的社会里,人们为了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一刻也不敢放松自我,拼命学习,拼命工作。紧张、繁忙、竞争的气氛也同样笼罩中小学校园。家长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教师不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片面追求分数;学生自身能力、水平的限制……致 使那些脸上写满稚气和青春的孩子们,背负着成年人的沉重期望,经过了一天的学校生活,疲惫不堪地回到家中,大人们都在悠闲自在地欣赏电视节目,而小小的孩子还要伏案对付那似乎永远也做不完的习题,电视中精彩的节目对他们来说只是周末晚上的奢侈享受,孩子们的负担实在太重了。于是,有些孩子开始厌学。他们对学习感到乏味,提不起兴趣,上课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消沉、不安、逃学、懒学并想辍学。厌学现象的存在,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和成长,而且也严重阻碍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消除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厌学现象,帮助学生克服厌学心理,就成为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一、厌学症产生的原因分析。 1、家长的过高要求与期望是产生厌学的重要原因 社会竞争日益增强必然会渗透到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学生成绩的高期望没有减弱的趋势。有一类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抓得特别紧,“要好好学习,认真读书,将 来考上一所好学校”是孩子接受最多的信息。这使得学生整天被苦闷、焦虑、抑郁和不满的情 绪围困着。特别是家长期望值过高,总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百般挑剔,孩子的学习只要稍不如愿,就责骂痛打孩子,使之产生强烈畏惧心理,而迁怒于学。久而久之,把本来饶有兴趣的学习视为不堪忍受的苦事,造成孩子对学习的厌烦甚至恐惧的心理。 2、缺乏必要的关心和辅导是产生厌学心理的主要原因 现在农村大部分父母都在外地打工,有的孩子和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一起,还有的将孩子托付亲戚、朋友。这些孩子他们得到的仅仅是生活上的一些帮助,缺乏心灵上的沟通与理解。也有一些家长收入比较稳定,生活有保障,由于家长在外从事繁重的体力工作,回家又要忙于家务很是辛苦,他们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很少了解孩子的思想,认为只要将孩子的吃、穿照顾好就行了。他们对孩子娇生惯养,生活上照顾无微不至,孩子养尊处优,过着饭来

小学生厌学原因及其对策

江 西 师 范 大 学 自 考 教 育 学 专 业 本 科 毕 业 论 文姓名:蒋亚艳 准考证号:012209250272 论文题目:中(小)学生厌学问题及对策研究时间:2011.03.05

目录 摘要以及关键词----------------------------------------------------------------------- 2 引言-------------------------------------------------------------------------------------- 3 厌学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不良的社会文化环境----------------------------------------------------------- 3 二、不良的家庭教育得环境-------------------------------------------------------- 4 三、学校教育的失误-------------------------------------------- 4 四、学生自己的不良心理因素------------------------------------ 5 厌学症的辅导策略: 一、加强家校联系---------------------------------------------- 5 二、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5 三、上好学习心理课-------------------------------------------- 6 四、指导课余生活---------------------------------------------- 6 五、培养孩子坚韧不拔的学习意志-------------------------------- 6 六、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和爱护---------------------------------- 6 参考文献-------------------------------------------------------------------------------- 6 摘要:当前学生的厌学现象相当普遍,主要表现为对学习感到乏味,提不起兴趣,上课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消沉、不安、逃学、懒学并想辍学。厌学现象的存在,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和成长,而且也严重阻碍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消除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厌学现象,帮助学生克服厌学心理,就成为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学生厌学主要受以下几种因素的影响:一、不良的社会文化环境二、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三、学校教育的失误;四、学生自己的不良心理因素。那如何矫正这些不利因素,帮助孩子们重回正常的学习轨道呢?本文试着从加强家校联系、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上好学习心理课、指导课余生活、培养孩子坚韧不拔的学习意志、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和爱护等几个方面作一番论述。 关键词:小学生厌学原因对策

小学生厌学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a1019531.html, 小学生厌学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作者:李日旺 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9年第11期 摘要:近年来,我国小学生厌学问题普遍存在并且越来越严重,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正常 学习和健康发展,甚至会对我国教育质量的提升产生消极的影响。所以,如何解决小学生厌学问题、缓解和改善小学生厌学现象是当前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要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导致小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然后从创设良好学习环境、实施因材施教、教授学生学习方法等三个方面分析与探究解决小学生厌学问题的主要对策和有效方法。 关键词:小学生;厌学问题;原因;对策 厌学主要指的是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并产生厌倦情绪和抵触心理,对学习持冷漠态度,厌学的结果会直接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下降、学习成绩差。而造成小学生厌学心理和问题出现的原因有很多,只有深入了解和分析这些原因,才更可能解决学生厌学问题。因此,小学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学生厌学问题的严重性,并能以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思想为指导,以学生的心理状态为出发点,来探索解决学生厌学问题的有效方法,从而使学生逐步回到正常学习轨道上。 一、小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 造成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学生、家庭和学校三个层面的因素:第一,学生自身因素。学生本身智力水平不高、学习能力不强、反应慢,跟不上学习进度,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厌学的心理。还有的学生受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过于贪玩而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这也可能导致厌学心理的产生;第二,家庭因素。多数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提出了对学生过高的期望和过于严格的要求,却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与承受能力,超越了学生的心理负荷,从而导致学生在沉重的学习压力下逐渐产生了厌学的心理;第三,学校因素。有许多教师只注重对学生的知识灌输和传授,导致课堂教学枯燥乏味,从而使学生渐渐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同时,还有些教师的教育和管理方法不科学,打击了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师生关系不和谐、不融洽,最终导致学生厌学心理的出现。 二、解决小学生厌学问题的主要对策 1.创设良好学习环境,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个体行为欲望产生的动机与倾向,具体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当中便成为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的基础动力。因此,小学教师必须要尊重学生并平等对待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真正由“苦学”变为“乐学”。

农村中小学生厌学问题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中小学学生厌学现状研究开题报告 丹凤九年制学校课题组 本课题的界定与表述 厌学是指从学生主观的角度产生的对学业和学校生活的反感、厌倦甚至背叛、逃离并且对学业和身心发展必然产生严重的负面后果的心理反应和行为表现的总称。基于学习心理与教育心理研究,厌学这个概念仍需推敲,应考虑厌学能否涵盖荒学,逃学,辍学,拒学这几个相近概念。 本课题的立论依据 有资料表明,约有70%的中小学生存在厌学心理倾向或者厌学行为,有40%以上的中小学生严重厌学并且沦落为“差生”,不少教育者一味责怨学生,嫌弃厌学者,缺乏人性理解和人文关怀,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所以需要探明问题症结,总结客观规律和寻求有效对策的科学研究,进而开展教育价值观的反思批判。 本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我们通过研究,找出农村中小学学生厌学的根本原因,为教师寻找应对学生厌学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教

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在校巩固率,使广大农民兄弟能安心生产或外出打工。 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的研究发现,逃学的最大原因是厌倦和讨厌学校和教师,专家在研究中发现父母亲的教育,放学后无人监管等与逃学有显著相关。国内的研究中,一般都比较倾向于针对厌学问题的现状、原因和对策的综合研究。专家发现有相当大比例的学生厌学与教师和现存教育制度相关,农村中小学生厌学率随年级上升并且达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我国不少地区中小学生有四成以上是厌学者,通称为“差生”。初二是厌学学生人数剧增的高危年级。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中国学生普遍厌学”,因喜欢学习而上学的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在10%左右。学生厌学实际上是对以学校课堂为传播环境的、以教科书为主要载体的社会主流文化的消极态度的表现,社会上的官本位文化、大众商业化、严厉的学校制度文化、放任自流的家庭文化和享乐主义价值观等助长了学生的厌学心理与行为。另有研究则表明,农村学生的不利家境、所处的地区社会经济发达水平和文化环境是其厌学的深刻社会根源。农村初中生大面积厌学既是一种必然,也是一场教育悲剧。 本课题研究方案 一、研究内容

中学生厌学的原因分析以及对策研究分析

中学生厌学的原因分析以及对策研究 内容提要:学生的厌学心理产生是内外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种综合力的产物。厌学的学生作为“主体”,对问题解决有着关键的作用,首先最基本的是要有继续努力学习的信心,不能自暴自弃,要鼓起勇气,正确面对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培养自己坚强的学习意志,在家长与教师的帮助下,积极勇敢的面对学习中的困难,主动认真地改正厌学态度。 关键词:自信意志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教学艺术 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学校、教师、学生相互协调、配合的结果。为此,学校要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这是基础与保证;教师要认真开展教学工作,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引导、指导作用,传道、授业、解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中心,学生的学习态度直接影响着最终的学习效果,所以,学生是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学习还是厌学,对整个教学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为一个问题所困扰:学校为教与学创设了良好的环境,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然而却有许多学生厌学、消极对待学习、学习态度不端正。学生厌学已成为一个较为普遍也十分棘手的教育问题,对此,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结合自己学校以及学生实际情况,认真分析中学生厌学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出这个问

题的解决对策,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学生厌学的发生率,全面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一厌学原因分析 中学生的学习在个体整个学习过程中极为重要,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其学习兴趣浓厚、态度断正,可以为以后学习打下良好与坚实的基础,否则,若出现厌学等负面现象,则会对以后学习起到消极影响,影响以后学习潜能的发挥。中学生正处于个体学习的黄金阶段,只要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树立理想,积极投入到学习之中,认真学习,就能在老师的教导与自己的努力中获得无穷的学习乐趣,可以全面发展自己的智力,并且可以磨炼自己的坚强意志,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对于中学生的厌学原因,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了细致观察研究,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学生自身因素与非学生因素。 学生自身因素是无疑是最重要的原因,这同时体现出个体的学习差异。学生自身因素又包括智力性因素与非智力性因素,其中非智力性因素是主要的,因为大多数学生的智力是差不多的,智力极好与极差的都是极少数。 (一)学生自身因素: 1、学生的智力性因素:我们通过细致观察研究,发现在厌学学生中有一部分学生的智力水平往往不是太高,较普通学生低一些,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教育现象,指出这一点并不是说歧视这些学生,而是说智力因素也是导致学生厌学的一个原因。对于这

学生厌学的表现、原因和辅导方法

学生厌学的表现、原因和辅导方法 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当前中国学生普遍厌学。中学生厌学主要表现为讨厌学习, 对学习缺乏主动性, 被动地或者根本不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本文从学生及学习心理角度出发,分析导致中学生厌学的原因:(一)学习本身的局限性(二)学生学习动机不足或不明确(三)学生学习情感淡漠,缺乏兴趣(四)学生意志薄弱,耐挫力差(五)来自各个方面的消极评价。并提出一些辅导方法:(一)创建优良的学校教育环境,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二)培养厌学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特别是成就动机(四)增强学生心理水平特别是抗挫水平的培养。 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其主要特征是对学习厌恶反感,甚至感到痛苦,因而经常逃学或旷课。厌学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下降,即学生完成一定学习任务的速度和质量降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曾在全国做过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大型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学生普遍厌学,尤其是中学生;北京心理卫生协会2000年8月召开的心理学专家座谈会上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也表明:中学生厌学率高达20%;而陈静等在浙江镇海的研究结果显示:该区中学生不喜欢上学读书的占53.49%,高中生更为严重,达60.13%。可见,厌学已成为中学教育中存有的棘手问题。 本文将从中学生厌学的表现、产生厌学的心理原因以及辅导方法三方面实行论述。一.表现。 中学生厌学主要表现为讨厌学习, 对学习缺乏主动性, 被动地或者根本不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具体表现在:一、课堂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讲、走神、发呆,爱做与课堂无关的事,经常违反课堂纪律,精神不振,爱打瞌睡,一般不愿做作业,或者抄作业或找别人代抄。二、经常迟到、早退、旷课、逃学,对老师、家长提出的学习要求,常故意抵触对立,有的干脆弃学出走。三、学习无兴趣,缺乏求知欲、好奇心,仅仅在外在压力下机械、被动、应付式地学习。所以学习无主动性、积极性,学习成绩和纪律表现差,而且有愈来愈糟的趋势 二.原因 造成中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因素,也有学生本身的主观因素;既有来自社会的不良因素影响,也有学校教育因素影响,同时也有家庭教育的影响;当然教育制度的弊端也“功不可没”。本文仅从学生及学习心理角度出发,分析导致中学生厌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学习本身的局限性 1、学习是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付出很大的心智努力。而这种需要心智努力的事情,都伴随高度的精神紧张,久而久之必然会产生心理疲倦感。同时,学习也是一个长时间的周期,并非一朝一夕就可完成。无论实行什么性质的工作,时间长了,都会多多少少的令人产生厌倦情绪,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持续努力学习十几年,甚至更长。所以,学习本身存有的局限性就使学生产生心理疲倦,从而导致厌学。 2 学生学习动机不足或不明确 在心理学中,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中学生动机不足或不明确的现象极为严重。其原因有:一、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社会不良风气也走进了学校,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家庭因素的影响。一些学生受到家长及社会上“脑体倒挂”现象的影响,误认为知识不重要,花钱读书不合算,认为知识够用,不如早点参加工作或经商赚钱好。三、学生本身对为什

当前小学生厌学问题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当前小学生厌学问题的成因及对策研 究

当前小学生厌学问题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 6月25日) 厌学一般是指学生对学校的学习生活产生厌倦感、失去兴趣、持冷漠态度,甚至产生厌恶逃避(如逃课、辍学等)当我们说一个孩子有“厌学症”时,是指她在一段时间内对学校怀有厌学的行为。倦、厌恶甚至是害怕的情绪,无法参与和适应学校的日常生活。要特别声明的是,这里讨论的厌学,不包括“发育迟缓”或“学习迟缓”的学生。厌学的后果学生主要是智力正常但“不用功的学生”是学习成绩下降、逃学、辍学等。 一、当前小学生厌学的表现 第一,小学生厌学在课堂上的表现有迟到、早退、逃课等。之因此迟到和早退是因为对学习、对学校有了厌烦感,想慢点接触学习和学校或快点远离学习和学校;逃课是因为她们对学习、学校的厌烦上升到了厌恶,不想接触。 第二,小学生厌学在课后作业上的表现有少做、漏做、抄袭、不做作业等。调查中发现有37名小学生觉得老师布置的作业很多;有2名小学生会因作业太多而厌恶一门课,不想学。之因此有这些表现是因为对学习产生厌烦、厌恶情绪,为了早点脱离学习,不惜少做、漏做、抄袭甚至不做作业。 第三,小学生厌学在考试上的表现有答题时文不对题、乱答

一气,或者在试卷空白处对试题甚至是出题的老师评论,或者在考试不到 30 分钟就交卷走人,严重的还会在考试中公然作弊。 第四,小学生厌学在课外的表现为对学习没有兴趣,沉迷于游戏、网络等。 二、小学生厌学产生的原因 小学生厌学形成的原因有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教师因素和自身因素等。 1.学校因素 大家都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三迁只是为了孟子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时间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学校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影响。良好的校园环境及人际交往氛围是一促使学生好学的动力,而不良的校园环境则会导致相反的结果。生活学习在不良的环境中,部分学生会在无形中感受到巨大的压力。这是催生她们厌学心理的一个潜在因素。调查发现有35名小学生非常喜欢自己学校的学习环境,但有4名小学生却非常不喜欢,而这4名小学生就可能因为不喜欢学校的学习环境而产生厌学心理。 2.家庭因素 “教育历来与‘亲情’有着天然的关系”,除了学校因素外,厌学也与家庭有着很大的关联。调查中,当被问到“如果成绩不好,你会在意谁的看法?”这一问题时,有34名学生选了家长,,因此可见家长对小学生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影响;有5名小

小学生厌学的原因与对策

小学生厌学的原因与对 策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小学生厌学的原因与对策 当前学生的厌学现象相当普遍,主要表现为对学习感到乏味,提不起兴趣,上课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消沉、不安、逃学、懒学并想辍学。厌学现象的存在,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和成长,而且也严重阻碍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甚至这种厌学情绪感染到周围一些‘免疫力’比较弱的同学,形成不良学风。作为教师面对学生厌学的现象需要我们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有的放矢,因材施教,逐步将厌学转化到我想学,我能学、我会学。 一、找出学生产生厌学的原因: (一)枯燥乏味的教学与教师行为的失范导致学生厌学 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是引起小学生厌学最直接的原因。很多老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枯燥无味。教育方式方法简单粗暴,偏爱成绩较好、配合自己的学生。讨厌叛逆性、经常违反纪律、不听话、成绩较差的学生。处理学生的矛盾时难以做到一视同仁,喜欢的学生网开一面,而“问题学生”则不问青红皂白就进行惩罚。学生产生反感,就不会认真对待教师所教的课程。 (二)学生困难、成绩不良与人际关系障碍导致自信心缺失 小学生感到学习困难的比例很高,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困难的比例也有上升趋势。一部分学生因为学习时遇到困难没有及时克服或及时的引导而导致基础不牢,课堂上不容易听懂,注意力无法集中,学习效果愈来愈差。在学习中感觉困难,举步维艰,让他们惧怕学习,自信降低。一部分小学生从小学习就多失败而少成功,最后他们会放弃学习,虽然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但认定自己反正学不好而变得沮丧。也就是说,学生最初只是不会学习,没有掌握基本学习技能而已,并非教师眼中彻头彻尾的懒汉。 师生关系也影响小学生的学习情绪。有些学生因为长相、穿戴不好、学习不突出、没有家庭背景等原因受到教师的歧视、拒绝。也有一些学生很安静,比较听话,不惹是非,在生活与学习中暴露的问题不明显,不易引起老师的注意,成为长期被教师忽视的群体。缺乏与教师之间积极的情感交流,对教师反应冷漠,对班级活动和同学交往也失去兴趣,丧失自信,对一切都感到索然无味。而经常受到教师批评、处罚的学生与教师关系更紧张对立,他们反感或害怕教师,这种消极的情绪也会蔓延到学习上,导致学习困难。 (三)繁重的课业负担与过度学习使学生产生厌倦 有些学生认为老师布置作业太多,反映因家长布置作业和课外补习班造成作业太多的竟有70%,再加上社会上一些家教机构、特长班、补习班、提高班火爆,学生经常是出了这校门,进了那“校门”。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振有认为,负担过重抹杀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特别好的对学习有兴趣,不觉得负担重,少量不学习的也不觉

学生厌学情绪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学生厌学情绪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厌学是学生对学校的学习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持冷漠态度等心理态度及其在行动中的不良表现方式,在中学学校教育中存在比较普遍。最近,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通过对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调查发现,因“喜欢学习”上学的初、高中生分别仅占10.5%和4.2%的比例,充分说明厌学在中学教育中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其带来的相关社会问题,令家长茫然、教师忧虑、教育界关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就我校现状来看,高二(12级)在高一入学时人数为870人,现在为660人,高一(13级)入学时人数为1140人,现在为1000人。分析学生辍学原因发现,绝大部分学生辍学不是因为家庭供给不起,也不是因为违纪被学校劝退或开除,而是因为他们从内心“对学校的学习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持冷漠态度”,即产生厌学心理。从我们在校学生来看,各班仍存在不少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上课注意力分散,不认真听讲,思维迟缓,提不起精神和情绪消极,做作业拖拖拉拉,敷衍了事,伴随着学习效率降低,产生作业错误率上升、学习成绩差等后果。这些都是典型的厌学心理的外在表现。 学生厌学是典型的心理疲倦反应,即是由于持续努力和精神紧张或长时间从事单调的工作而引起的不适和厌倦状态。一般认为,引起心理疲倦的因素有三个:一是精神紧张程度过高;二是长时间从事单调的工作;三是思想冲突、挫折、忧虑、惧怕等情绪的反应。厌学心理产生与发展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绩,甚至会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要想改变学生的厌学心态,我们首先应该了解产生这种心态的内在和外在原因,然后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一、学生厌学外在原因分析 第一,学习时间周期较长。学习是种内化过程,不仅需要很大的心智努力,而且需要较长的时间。众所周知,适令儿童的基础教育需要九年的时间,如果升入高等院校需要更长的时间。无论从事什么性质的工作,干的时间长了都或多或少地会产生厌倦情绪,何况十几年的持续学习呢? 第二,学习内容繁琐、教学方法呆板。学生的学习动机依赖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来激发,但实事求是地讲,学校采用的各科教材,无论怎样精心设计安排,其趣味性也无法与其他传递知识的媒介相比。再者,教师、学生及知识构成的传递系统,日复一日,

中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毕业论文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一、问题的提出 (1) (一)选题的背景 (1) (二)研究的问题 (1)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1) (四)研究方法 (1) (五)研究的重点、目标和创新之处 (2) 二、文献综述 (2) (一)概念 (2) (二)相关研究 (3) 三、学生厌学的现状调查 (3) (三)研究呈现 (3) 1、家庭因素 (4) 2.学校因素 (4)

3.学生自身的原因 (5) 四、结论与建议 (5)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0) 中小学生厌学原因及对策研究 摘要: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管理学等相关知识,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和当代学生的学习现状,采取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分析法等手段,了解了中学生厌学心理现状、厌学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本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三方面:(一)了解厌学的心理现状;(二)了解厌学产生的原因并分析其原因;(三)针对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学生厌学心理现状原因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一)选题的背景 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的重要职责。尤其是作为一名班主任,通过与学生的接触、交谈,我深深体会到学生的思想、心理和情绪千差万别。同时,我发现具有厌学情绪倾向、不喜欢学习的学生,使得班主任工作和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充满艰难与挑战。为更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助于今后的班级管理和教学工作,我选择对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并进行了个别访谈。 (二)研究的问题

主要了解中学生厌学的心理现状及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根据原因找出相应的对策。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通过个别访谈,反映出家庭、社会、学校所存在的问题,以便为班主任工作和其他教育者提供信息,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正确、客观的分析,并找出对应的对策,以把学校变成学生学习的天堂,使学生愿意学、乐学,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四)研究方法 以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为主。通过文献查阅、网络查找、实地调查、访谈等方式搜集资料,在此基础上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进行科学的资料分析和研究。文献分析法主要是在学校图书馆借阅相关文献资料,利用中国期刊网进行文献初级搜索和跨库全文搜索。问卷调查法是通过设计成若干具体问题,发放给学生填写,分封闭式、开放式、半开放式三种问题设计形式。访谈法是在访谈提纲的指导下与学生进行开放式的谈话。 (五)研究的重点、目标和创新之处 研究重点:对中学生的厌学现状,厌学心理进行解剖。 研究目标:了解学生厌学的原因,寻找解决的对策。根据具体情况对其进行教育转化,为以后的班级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研究的创新之处:通过对特定学校特定班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对个别突出学生进行深入访谈,请其对自己对产生厌学的原因进行全面总结,并以此提出解决的对策。 二、文献综述 (一)概念 《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完全手册》指出:厌学,作为一种心理状态,不是特定学生所有的,而是所有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共同潜在的问题,一旦造成厌学的客观条件并对其产生作用,便在行动中表现出来。 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是学生对学校的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持冷漠态度等心理状态以及在行动中的不良表现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