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 重点复习知识

犯罪心理学 重点复习知识
犯罪心理学 重点复习知识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

犯罪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与犯罪人的犯罪行为有关的犯罪心理现象、规律以及犯罪对策的心理学依据的学科。

犯罪心理的犯罪:指行为人实施的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应当受到处罚、有意识的客观外在活动。(犯罪心理学中研究的犯罪包括1.刑法的犯罪 2.违法行为 3.青少年的不良行为)特点: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法惩罚性

范围:1.刑法学中的犯罪

2.其他法律文件所规定的违法行为

3.不良行为(越轨行为)

犯罪人:指实施了严重危害社会行为,应受法律和道德纪律责罚的人。

三个基本条件:1.刑事责任年龄 2.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3.实施了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范围:1.刑法学中的犯罪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触犯刑法、应受刑

法处罚)

2.一定范围内严重违法或者越轨、应受法律和道德纪律责罚的人

3.不具备刑法学中犯罪人特征但实施了违法犯罪或者越轨行为的未成年人、变态人

格者以及精神病人

理论任务:

1.建立我国犯罪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2.发展和完善犯罪科学的内容,提高犯罪科学的理论水平

3.丰富和发展心理科学的内容,提高心理科学的理论水平

实践任务:

1.为家庭、学校和社会提供犯罪心理科学知识,更好地培养和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2.为公安司法人员提供心理科学知识,增强犯罪对策的业务能力,提高办案质量

3.为党和政府制定刑事司法政策,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献计献策

第二节

犯罪心理学研究的特点:

(1)犯罪心理隐蔽性

(2)犯罪人对研究活动的抵触情绪

(3)现场研究的困难性

犯罪心理研究的具体方法:

1.心理分析法

心理分析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犯罪嫌疑人作案的行为方式

(2)确定犯罪嫌疑人作案后的行为表现

(3)判断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是在常态心理支配下进行的还是在异常心理支配下进行(4)了解犯罪嫌疑人作案时的心理压抑、需要冲突、动机斗争等

(5)刻画犯罪嫌疑人的特征、背景,如智力水平、体貌特征、生活习惯、家庭情况、社会交往等,直接为排查犯罪嫌疑人提供依据。

2.观察法

3.调查法(访谈、问卷)

4.实验法

5.心理测验法

6.案例分析法

7.活动产品分析法

8.数量统计法

第二章犯罪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

汉斯·格罗斯(奥地利)→犯罪心理学的奠基人

第三章犯罪心理与犯罪人的一班心理特征

犯罪心理:(狭义)指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因素

(广义)指与犯罪行为的发生、发展有因果关系的各种心理活动、心理因素的总称

犯罪心理、犯罪行为与犯罪心理的关系

犯罪人是犯罪心理的载体

犯罪心理的影响与支配下发生的,没有犯罪心理,就不会发生犯罪行为。

犯罪心理的成分:

1.偏倾性的心理过程

2.不良的个性倾向

3.偏执变异的个性心理

4.消极的心理状态

犯罪心理与守法心理

守法心理:指调节和支配犯罪行为人约束违法行为,实施守法行为的一系列心理因素的总称特征:(1)法律意识明确

(2)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按照法律规范办事

(3)有自我约束性和制动性

(4)抗拒犯罪诱惑与胁迫的坚定性

成分:(1)指向守法行为的人生哲学

(2)正确的道德观念和积极的道德情感

(3)明确的法律意识

(4)良好的自制力

(5)守法的行为习惯

(6)对刑法的畏惧

(7)对利弊得失的正确权衡

(8)通过合法途径能够满足基本物质与精神需要

分类:

积极的守法心理:自觉维护法律,模范遵守法律的心理活动

消极的守法心理:畏惧法律的威严,被迫按照法律规范行事的心理活动

犯罪心理与守法心理的区别

1.作用不同

2.内容不同

3.根本区别在于犯罪动机

犯罪心理与守法心理的联系

1.犯罪心理与守法心理互为基础,并相互转化

2.心理活动的形式与遵循的心理规律相同

3.心理产生的生理机制相同

犯罪心理的特点:隐蔽性、层次性、结构性、反社会性、社会危害性

反社会性表现

1. 自我中心观念强烈

2. 反社会的需要、动机和目的,消极的人生观

3. 反社会人格

4. 不良的道德情感

5. 自我控制力低

具有普遍性的犯罪学心理:

1.“老实吃亏”心理

2.“攀比嫉妒”心理

3.“从众同流”理

4.“补偿汇报”心理

5. “浓缩人生”心理

6. “孤注一掷”心理

7. “法不责众”心理

8. “偏激浮躁”心理

9. “仇恨报复”心理

10. “转世投胎”心理

第二节. 犯罪人的认知特征

犯罪人的认知特征:

(一)错误或反动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扭曲的道德观,错误的法律意识

(三)不成熟或歪曲的自我意识,明显的反社会意识(指因挫折而产生的仇视整个社会的心理状态)

(四)认知水平或认知能力的逐步提高,犯罪的智能化特征日益明显

(五)思维活动以如何使作案成功而又能逃避惩罚为中心

(六)错误的认知模式

(七)使用犯罪隐语与犯罪同伙结识、交流和进行犯罪活动

第三节.犯罪人的情绪、情感和意志特征

情绪:指那种与机体需要(如食物、新鲜空气、性、避开威胁生命的情境等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相联系的最简单、最低级的体验。

人的情绪具有情境性和两极性。

基本情绪:喜、怒、哀、惧(生气、厌恶)

情绪状态:心境(一种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激情(一种迅速强烈地爆发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

应激(在出乎意料的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情感:指认对现实的对象和现象是否适合人的需要和社会要求而生产的复杂而高级的体验,它包括道德观、美感和理智感。

人的情感具有稳固性和倾向性。

犯罪人的情绪、情感特征:

1.不良的、消极的情绪、情感的累积爆发

2.爱憎、好恶标准颠倒,缺乏仁慈和同情心

3.情绪不稳定,易冲动和易感情用事

犯罪人的意志特征:

1.多种意志品质并存(两重性)

2.冒险、侥幸

第四节.犯罪人的个性特征

个性:一个人独特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又被称为人格。

特点:倾向性、复杂性、独特性、稳定性、完整性、积极性

个性倾向性:指个体具有一定能动性和稳定性的心理倾向。

个性心理特征:指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一)犯罪人个性倾向性的一般特征:

犯罪人的个性倾向性具有反社会性和犯罪性的特点。

(1)精神空虚,一旦失去了刺激新鲜性,就感到厌倦无聊

(2)不正当需要恶性发展,缺乏对高层次需要的追求

(3)兴趣低俗、庸俗

(4)寄生观念严重,企图不劳而获,相信金钱万能,最求绝对的自由和性解放

(5)最求放荡的生活方式,生活动机粗俗,动机轻率

(6)具有自私自利倾向、暴力倾向和反社会倾向

(二)犯罪人的需要特征:

需要分类:1.生理需要,如吃喝、呼吸、排泄、休息、睡眠、安全、性等需要;

2.社会性需要,如求知需求、爱的需要、交际的需要等。

犯罪人的需要特征:

(1)低层次的生理需要、物质需要占主导地位,一个人的正常需要应当是健康的、

积极的、平衡的。

(2)恶性膨胀的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出于队里状态。

(3)满足个人需要的手段必然是反社会的、犯罪的。

三、犯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

(一)犯罪人的能力特征

能力:指个体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

犯罪人的能力:指足以使犯罪人成功实施犯罪活动并达到一定犯罪目的的各种心理特征的综合。

犯罪人的能力特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综合性

2.对已有能力的自动运用

3.职业惯犯、累犯往往有一套具有个性化特点的犯罪能力

4.差异性

(二)犯罪人的气质特征

气质:指心理活动和外部动作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的程度。

根据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兴奋和抑制两种过程的强度、速度、平衡性和灵活性特征的组合,就形成不同的气质类型:

(1)胆汁质——“性情急躁,动作迅猛”;

(2)多血质——“性情活跃,动作敏捷”;

(3)黏液质——“性情沉静,动作迟缓”;

(4)抑郁质——“性情脆弱,动作迟钝”。

(二)犯罪人的性格特征

性格:是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犯罪人的性格大多存在着某种缺陷,这种具有缺陷的性格特征,既是促进犯罪心理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犯罪心理,特别是犯罪人不良习惯的重要表现。

1.对社会现实的态度方面

犯罪人大多缺乏理想和远大目标,对社会存在的积极的或消极的现象缺乏正确的认识,缺乏社会责任感、义务感,社会适应性差,常有偏离社会主导的文化和价

值观的倾向。对他人缺乏信任、冷酷无情、唯我主义。

2.在自我意识方面

犯罪人对我的认识、评价、体验方面,具有盲目性、幼稚性,看到自身的缺点,因而也不能按照社会标准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活动。他们有的盲目自负、

固执、逞强、武断、自以为是、放任自己、自律困难;有的则自卑、敏感、多疑、

沮丧、悲观、沉沦,对生活和前途缺乏信心,大多数犯罪人自私、偏狭,只为一己

的满足,全然不顾社会利益和他人痛苦。

3.在情绪特征方面

犯罪人大多情绪不稳,常有紧张焦虑感,行为冲动性强,自控能力差,好感情用事,报复心、嫉妒心较强,易产生挫折感,在一些暴力性犯罪人(如杀人、伤害、爆炸等犯罪人)和诬告、陷害等犯罪人身上,消极的情绪反应特征最为明显。

4.在意志特征方面

犯罪人在改正其不良思想意识和需要结构方面,意志力薄弱,自制能力差,随意性强,冒险、侥幸心理突出。

5.在理智特征方面

不少犯罪人理智水平低,思维狭窄,偏执性强,固执己见,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行为的社会意义以及后果。这在一些低智能者和对法律近乎无知的犯罪者身

上表现较为明显。

第五节犯罪人的心理状态:

特点:1.时间性与持续性 2.综合性 3.外露性 4.情境性

异状态:应激状态、激情状态、醉酒状态

病理状态:1.意识模糊状态 2.意识朦胧状态

3.意识谵妄状态

4.意识错乱状态

5.病理性半醒状态

6.病理性恶劣心境

7.病理性激情

第四章犯罪心理的影响因素

犯罪心理的影响因素:

一、主体因素,包括

生理因素:遗传、年龄、性别、异常的生理化学因素

心理因素:畸形发展的需要、有缺陷的情绪(1.不良的情绪的积累2.失控的情绪状态3.情绪

障碍)异常的个性特征,智力高低,社会适应不良

行为因素:1.经常参加错误的活动

2.习惯性地选择不良行为

3.习得并养成有害的行为习惯

二、主体以外的因素,包括

社会因素

宏观:不良政治,市场经济效应,消极社会意识,社会风气不正,不良文化,刑罚的负效应

微观:家庭不良因素,学校教育缺陷

自然因素:地域环境,季节与天气,生活周期

情境因素:被害人的态度与行为,现场其他人的态度与行为,犯罪现场气氛,犯罪机遇

第五章犯罪心理的形成、发展变化

第一节犯罪心理机制理论

犯罪心理机制:指犯罪心理形成和发展变化的过程、方式和原理。

一、内外化机制理论

【内化机制】从吸收客观外界的消极因素到形成主体的犯罪心理的过程和规律。

【外化机制】由犯罪的整合到发动犯罪行为的过程和规律。

内化:就是个体经由语言、模仿、学习、实践等中介,将客观现实转化为主观映像,逐渐形成思想意识的过程。

外化:指由主观的、内部的心理活动向外部行为活动的转化。

不健全人格(人格缺陷):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因某种失误而形成的偏离社会规范的人格,一般从童年或少年开始,发展缓慢,且很难治疗,持续终身。

犯罪意向(犯罪意图):指由于强度微弱而没有被个人明确意识到的进行犯罪活动的需要。

犯罪意向的萌发是犯罪心理形成的标志

二、刺激反应与反馈机制理论

外界刺激诱因(S)+内在刺激动因(O)=任何犯罪行为

他人或自身的犯罪行为(R)=犯罪行为(或下一次犯罪行为)的刺激与反馈

1.S—R法则

2.O—R法则

3.R—R法则

三、量变质变机制理论

不良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就是量变的过程。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质量的变化,这一由量变到质变的度,就是看主体是否产生了犯罪意向。

犯罪意向的产生,标志着犯罪心理质变的完成。

有缺陷的社会化过程:不完全的社会化;错误的社会化

四、四阶段(层次)论

1.人格缺陷的形成阶段(层次)

2.犯罪意识的形成阶段(层次)

3.罪过心理的形成阶段(层次)

4.犯罪心理的转化阶段(层次)

五、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心理防御机制:指人在潜意识中自动地进行克服“本我”和“自我”、“超我”冲突时所产生的焦虑,以保护“自我”的方法。

一是积极作用,即暂时缓解痛苦和不安,或用正当的方式发泄冲动。

二是消极作用,即进行自我欺骗,逃避现实。

(一)合理化作用(文饰作用)

责任的否定

施害的否定

被害者的否定

非难者与非难江湖义气

(二)投射作用

指个人将他不喜欢的、不接受的自己所具有的性格、观念、态度、欲望等转移到别人身上,说别人具有这种恶习或恶念的一种防御机制。

(三)认同作用

指个体出于挫折情境中时,在无意识中模仿或自比为其他成功者,或自比为幻想中的偶像或者强者,从而取他人之长归为己有,在心理上分享成功者的成就,减轻焦虑,摆脱痛苦烦恼。

(四)补偿作用

指一个人在生理上或心理上有某种缺陷(缺陷可能是实际存在的,也可能是想象出来的),因此用这种方法弥补这种缺陷,以减轻其心理不适感的防御机制。

(五)反向作用

指采取一种与原意相反的态度或行为的心理防御机制。

第二节犯罪动机及其形成

动机:指推动人进行某项活动以达到某种目的的内心起因,是行为的内部动力。

犯罪动机:指激起犯罪人是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犯罪密度的内心冲动或者内心起因。

犯罪动机的周期性是犯罪动机的产生时间山呈现出周期性变化。

上一次犯罪动机实施后与下一次犯罪动机产生之间有“时间间距”

根据犯罪人以往犯罪动机的周期性表现,可以预测其下一次犯罪动机产生的时间。

犯罪动机的周期性呈现逐渐缩短的趋势,犯罪的频率加快。

犯罪动机的周期性显现于系列犯罪。

犯罪动机的类型:成长性缺失性

有意识犯罪动机

认知动机(好奇、探究、成就)

自我实现动机(政治、宗教、虔诚、迷信)

自尊动机(自我价值、显示)

归属动机(情感、嫉妒、控制)

安全动机(报复、恐惧、征服)

生理动机(财、性、生存)

求美动机(野性崇拜、勇敢、侠义)

无意识犯罪动机:指因某种原因,犯罪人没有清晰地察觉到的、模糊难辨的、对犯罪行为起推动作用的那些内心因素。

1.动机不明确的犯罪

a.犯罪人没有明显意识到其犯罪犯罪动机的犯罪

(习惯性犯罪、因攻击本能导致的犯罪、在被掩盖的犯罪动机支配下的犯罪)

b.其他人不知道犯罪动机的犯罪

犯罪动机的功能

1.反映功能

犯罪动机有选择行地甚至歪曲地反映情景中的不利因素,从而坚定犯罪决定和实施犯罪行为的功能

2.激发功能

犯罪动机激起或引发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功能。

3.导向功能

犯罪动机引起犯罪行为朝向犯罪目的进行的功能

4.评价功能

犯罪动机以犯罪目的为依据,对自身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进行评估和调整的功能

无意识犯罪动机引发的犯罪:

1.动机不明的犯罪

2.过剩犯罪

3.移动犯罪

4.睡眠状态或催眠状态下的犯罪

5.药物引起的异常意识状态下的犯罪

犯罪人的动机斗争

犯罪动机冲突——内心反复权衡作案与否的利弊,以进行犯罪的取舍过程。

犯罪人在动机冲突过程中,之所以选择犯罪动机而舍弃别的动机,是受“利益”的驱使和制约,即当犯罪可能比从事其他合法行为带来更大利益,而只需付出较小的代价时,犯罪人就可能选择犯罪。

犯罪收益:犯罪可能带来的利益

犯罪成本:犯罪可能付出的代价

直接成本机会成本惩罚成本(心理惩罚/社会惩罚)

犯罪人动机斗争:指犯罪人在决定是否犯罪及如何实施犯罪前要衡量利弊,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主要考虑因素有

1.犯罪收益

2.犯罪成本(直接、机会、惩罚成本)

犯罪动机形成的模式

(一)犯罪人的需要——犯罪动机模式

即:犯罪动机是由犯罪人的需要直接转化而来的。

犯罪意向——没有分化、不明显的犯罪人的需要

犯罪愿望——被犯罪人明显认识到其内容并企图加以实现的需要。

在犯罪人的需要不断增强,并转化为犯罪愿望,促使其实施犯罪行为时,犯罪人的需要才能转化为犯罪动机。

第五节犯罪心理的发展变化

一、犯罪心理的良性发展

指犯罪人在外部积极影响下,经过思想斗争,改变其错误认识,或使其情绪反应、意志品质、个性特征等方面发生积极的变化,从而使其犯罪心理结构向积极方向转化。

条件:1.产生内部的心理矛盾

2.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

3.出现积极的、系统的动因

4.遵循转化规律(良性转化,应在知、情、意、行几个方面同时下工夫,引起个性品质的整体改善)

转化的形式:1.渐进型 2.顿悟型

二、犯罪心理的恶性发展

指在主体内外因素的作用下,在犯罪活动中,犯罪心理更加稳固和牢固化的过程。

条件:1.不良诱因刺激

2.非法欲望的满足

特征:

1.犯罪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

2.个人欲望急剧膨胀

3.作案经验更加丰富

4.犯罪活动向多方向发展

5.反社会心理增强

6.犯罪人格的形成

发展阶段:1.定型化阶段 2.个性化阶段 3.职业化阶段

第六章不同犯罪主体的犯罪心理(一)

第一节未成年人犯罪心理

心理特征:年龄特征与犯罪

认知特征

(1.文化水平和认知能力低 2.受暗示性、模仿性强 3.好奇心强,寻求刺激)

情绪情感特征

(1.缺少积极的社会性情感 2.自尊与自卑共存 3.情绪不稳定,突发性强)

意志特征

(一顽固性二动摇和脆弱性)

个性特征

(1. 犯罪动机特征:偶发性强 2.人生观腐朽、颓废 3.性格不成熟,有严重缺陷)

第二季老年人犯罪心理

心理特征:

第三节女性犯罪心理

心理特征:性别特征与犯罪

第七章不同犯罪主体的犯罪心理(二)

第一节流动人口犯罪心理

心理特征:

认知特征

(1.法制观念淡薄 2.犯罪代价、高犯罪收益的错误认知 3.私了方式比法律更有效的错误认知)

情绪情感特征

(1.被剥夺感 2.仇视心态 3.漠视生命)

意志特征

(1.冒险 2.侥幸 3.从众)

个性特征

(1.犯罪机动性:获取钱财;发泄性欲

(2.个性心理特征:男性吃苦耐劳、好胜心强;理承受能力差,自控能力差;攀比、

嫉妒、任性、放纵;家庭责任感强)

第二节腐败官员犯罪心理

心理特征:

第三节初犯、累犯与惯犯、职业犯罪心理

初犯心理特征:

1.动机斗争激烈、犯罪决意慎重

2.意志薄弱

3.犯罪经验缺乏

4.作案中紧张心理突出

5.作案后恐惧心理、悔恨心理明显

6.受处罚后容易产生自暴自弃思想

7.未定型的不良个性

累犯、惯犯心理特征:

1.低级的、生理性的需要占主导地位

2.犯罪动机斗争逐渐弱化

3.犯罪心理形成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4.强烈的反社会意识

5.消极的、受到歪曲的情绪情感特征

6.意志活动的两重性(自信与自负)

7.典型的犯罪性格

第四节流窜犯罪人与本地犯罪人犯罪心理

流窜心理特征:

需要和动机性特征

(在非法需求和犯罪动机驱使下,以犯罪为乐

大肆挥霍与疯狂作案恶性循环)

情绪情感特征

1.胆大妄为,敢作大案的心理

2.不加掩饰,不怕暴露的心理

3.两重性特点突出(自信与自负)

第八章常见犯罪类型的犯罪特征(一)

第一节侵犯财产犯罪心理

心理特征:

第二节经济犯罪心理

心理特征:

第九章常见犯罪类型的犯罪特征(二)

第一节毒品犯罪心理

心理特征:

第二节赌博犯罪心理

心理特征:

第十章常见犯罪类型的犯罪特征(三)

第一节暴力犯罪心理

心理特征:

认知特征

(1.认识水平较低 2.缺乏正确解决问题的方式)

情绪情感特征

(情绪不稳定,易激动,喜怒无常,情绪反应速度快、强度高。缺乏仁慈心、怜悯

心、同情心、后悔之心,冷酷、刻薄、无情)

意志特征

(1.制止力失调 2.易受暗示,顺从,盲目模仿)

个性特征

(1. 需要与动机特征:物质性、生理性精神需要性→物欲型、情绪型

(2. 兴趣爱好:暴力、恐怖、色情

(3. 歪曲、错误的三观

第二节性犯罪心理

心理特征:

第十一章群体犯罪心理

第二节群体犯罪心理概述

一、群体犯罪

群体:指两个以上的个体在同一目标的指引和统一规范的约束下,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协同活动的组合。

特征:1.群体由两人以上的个体组成。

2.各成员之间有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交往,有工作、信息、思想、感情方面的

交流,群体能满足成员的归属感。

3.各成员之间具有共同的目标和利益

4.群体有共同行为规范,并有较为一致的群体行为。

犯罪群体:指共同实施同一犯罪行为的有组织或临时聚集的两人以上的联合体。

类型:1.以犯罪为群体目的甚至群体职能的犯罪组织;

2.以一次或多次犯罪为纽带纠合而成的共同犯罪的联合形式;

3.以非犯罪目的形成的,但经常从事犯罪或越轨行为的团伙;

4.组织、策划、指挥者有明确的目的,并希望通过聚众行为实现其目的,而参

加者属于受蒙蔽的聚众犯罪群体;

5.不具有犯罪的共同目标,但该人群的共同行为导致了犯罪结果的临时性群体。

群体犯罪:指两人以上的犯罪主体,通过相互交往,在犯罪目的一致或暂时达成一致的基础上联合实施的犯罪行为。

特征:1.群体犯罪的主体是有两个以上犯罪个体构成的犯罪群体。

2.群体犯罪成员之间存在着交往关系。通过交往,在其内部产生社会互动与信

息、感情上的交流。这种交往可能是相互间的直接接触,也可能是间接的心

理接触。

3.犯罪意向、犯罪目的的一致性与共同性,是构成群体犯罪的基础。

4.群体犯罪行为是犯罪群体成员共同实施的,而不是个别成员实施的。

群体犯罪可分为:共同犯罪、团伙犯罪、法人犯罪、集群犯罪和黑社会(性质)犯罪

二、群体犯罪心理

群体犯罪心理:指群体中个人之间的意向、动机、目的相互影而形成的适合于犯罪的群体气氛或

共同的心理倾向。

群体犯罪心理的产生,离不开群体中具体个人的犯罪心理,群体成员之间、个体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的结果。认定群体犯罪心理,不以群体犯罪行为是否发生为唯一标准,它可以是已经、正在或将要对群体实施犯罪行为发生影响的社会心理力量。

特征:1.群体犯罪心理是一种共同心理倾向

2.群体犯罪心理的核心是共同的犯罪目的

3.群体犯罪心理是个体犯罪心理的集中反映

4.群体犯罪心理具有强制性

第三节群体犯罪心理的形成

一、群体犯罪心理形成的心理基础

(一)结群本能与结群习惯

(二)接近、相互依赖

(三)相似与同类相聚

(四)心理沟通与情感交流

(五)个性品质的差异互补性

二、群体犯罪心理形成的过程

1.犯意表达——指个体通过一定的方式把犯意向他人表露的过程。

2.犯罪交流——指不同个体的犯罪意向相互影响和犯罪信息的双向或多向交流的过程。

3.犯罪沟通——指不同个体之间,对共同实施某一犯罪行为所表示的共同态度和产生的心理通

融。

4.犯罪决策——指对如何实施群体犯罪作出选择和决定的过程。

第四节群体犯罪的心理动力

一、群属意识

二、情绪的交感效应

指通过情绪的传递和相互感染、相互影响,使犯罪群体成员之间的犯罪心理倾向有着一种相互增强(或强化)的作用,从而使犯罪人干出他自己所不能干(或不敢干)的犯罪行为。

三、自我显示欲的畸形膨胀

四、暗示、模仿和教唆

五、罪责扩散感

指犯罪人在群体犯罪时产生的罪责推诿,自我罪责感减轻的心理状况。

六、“无个性化”的心理影响

群体性成员越无个性特征,作为个人的差异越小,自我特征的感受就越小,他们的行为方式就越无责任感,行为便越具有破坏性。

第十二章变态心理与犯罪

第一节、变态心理及其成因与诊断

一、变态心里的界定

变态心理:指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超出了正常的范围,又称为病理心理、心理异常。

常态心理的标准:智力正常、反应适度、社会适应良好、行为协调、情绪健康。

界定标准:

1.社会标准——违反社会准则

2.统计标准——偏离平均分

3.个体不舒适感——倍感压力,难以承受

4.病因与症状标准、

5.综合标准——四大特征(一、对自己无益而且伤害到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二、现实适应不良,

如感知到别人无法感知的东西三、古怪的行为,行为变换没有规则而且难以预料四、情绪反应和个人的情况不相称)

变态心里的成因:

1.生物医学模式——异常的生物学基础

2.心理动力学模式——心里学因素

3.行为主义模式——行为因素

4.社会学模式——社会文化根源(家庭影响、教育影响、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的影响)

5.性因素(性饥渴、性压抑、性心理创伤)

变态心理中的法律问题:

完全责任能力、部分责任能力、无责任能力

精神病可归为部分责任能力和无责任能力

其他变态心理为完全责任能力

第二节、性变态与犯罪

性心理健康——通过丰富和完善的人格、人际交往和爱情方式达到性行为在肉体、感情、理智和社会的圆满和和谐

评定标准:

1.个人身心应有所属(性别、性身份、性角色)

2.良好的性反应(接纳自己的性征性欲,与异性友好相处)

3.对两性一视同仁,追求性文明;

4.自然而高质量地享受性生活

性变态——又名性倒错,指性心理和性行为严重偏离正常轨道,表现为性爱对象和性欲望满足方式异常。

性变态的特征及类型:

1.性爱对象的变异。包括:恋兽癖、恋童癖、恋尸癖、恋物癖、恋物癖、乱伦。

2.性满足欲望方式异常。包括:窥阴癖、露阴癖、磨擦癖、异装癖、性窒息、施虐癖、受虐癖。

性变态产生的原因:

(一)心理动力学派的观点:

性变态者不具备解决和控制自己冲动的能力

性变态的攻击行为是对自卑感的过度补偿

(二)行为主义学派的观点:

强调第一次性体验对性倾向的作用

性变态是后天习得的行为

色情变态系列杀人犯罪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色情变态系列杀人:犯罪人在性变态驱使下,连续实施的杀害多人的严重暴力犯罪。

(一)心理特征

1.认知特性

(1)认知范围狭窄,对色情内容有异常兴趣

(2)计划性、预谋性强,犯罪计划周密。

2.情绪感情特征

(1)情绪的冲动性强

(2)情感具有明显的两极性。

(3)缺乏羞耻感、愧疚感、罪责感。

3.犯罪动机特征(内心深处的幻想压抑心底的情结)

不存在明显的犯罪动机,当性变态者以虐杀被害人的方式来获得变异的性心理体验和性满足时,虐杀被害人就成为其难以改变的性行为方式或伴随方式。

4.人格特征

(1)偏执型人格。

(2)双重人格

(3)性格内向

(二)行为特征

1.犯罪手段残忍(只杀不奸,先奸后杀,先杀后奸,先奸后杀后吃)

2.犯罪目的异常性

3.在熟悉的环境中选择陌生的异性为侵害对象,无特定目标

4.难以自制,系列作案

5.作案有预谋计划,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一)心理特征

1.动机变异,目的异常

2.自知有罪,但又难以自拔

(二)行为特征

1.一般都是有预、有计划

2.在被害人的选择上具有随机性、不确定性

3.能预知行为发生的后果,被发现后立即逃离现场

4.有一定的较为固定的行为模式并系列作案

第三节、人格障碍与犯罪

(一)人格障碍的概念:又称变态人格、病态人格或异常人格,它是一种人格在发展和结构上明显偏离正常,以致不适应正常社会生活的异常人格。

(二)人格障碍的特征:

无情冲动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人格障碍一般从人的幼年开始,青壮年时较为突出。

(2)一般无意识障碍,无智力缺陷。

(3)情感不稳定,有严重的情感障碍

(4)意志失控,自制力差

(5)对其自身人格缺陷缺乏自知力,不能从挫折甚至惩罚中吸取教训。

(6)不能适应社会环境,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

(7)人格偏离具有相对稳定性,矫正困难,药物治疗、环境影响、教育措施等对其收效甚微。

偏执型

情绪不稳定型

意志薄弱型(依赖型)

轻佻型

反社会型

爆发型

癫痫型

分裂型

怪癖型

人格障碍违法犯罪的特点:

1.缺少预谋,目的性、计划性差

2.自我保护性差

3.一般单独作案

4.作案手段的相对稳定性

5.犯罪动机、目的不明确,偶发冲动性强

6.犯罪心理的难以改造性

反社会人格与犯罪:

反社会人格是人格异常类型的一种,是指个体与社会道德及行为准则相违背的稳固的态度以及相适应的习以为常的行为方式。

反社会人格的犯罪人的特征:

1.一般从幼年即表现出种种不良行为习惯,成为“问题儿童”

2.缺乏自我约束力,无道德感和罪责感

3.以自我为中心,行为冲动、随意

4.情感冷漠,不能正常与人相处

5.犯罪的可能性大,成为累犯、惯犯居多

第十四章侦查心理

第一节、犯罪心理画像

一、犯罪心理画像的概述

(一)犯罪心理画像的概念:

在侦查阶段、根据已掌握的情况,对未知名犯罪行为人的动机、目的、心理过程、心理特点以及行为等进行相关分析,进而通过文字或语言的形式对犯罪行为人的生理属性、社会属性、地域属性、心理属性以及既往犯罪属性等“五大属性”的描述过程。

(二)犯罪心理分析的心理学原理

行为是心理活动的产物和心理状态的反映;

行为还反映着行为人的生活环境和经历;

根据人的行为活动及其结果可以分析判断其心理活动、个性特点及生活环境和经历。

为我们分析案情、刻画犯罪人(心理、生理、社会、地域、犯罪经历属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三)犯罪心理画像的基础及信息来源

1.犯罪心理画像的基础

“在大脑里重塑犯罪现场”

“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

“为什么”——为什么会以这种方式发案

“是谁”——是谁会出于这些原因作案

2.犯罪心理画像的信息来源

一是犯罪现场的明态信息和潜态信息

二是调查访问中获取的明态信息和潜态信息

(四)犯罪心理画像的作用

1.犯罪心理画像在侦查阶段的作用

(1)有助于判断案件(或事件)的性质

(2)有助于甄别现场的伪装现象

(3)有助于更全面准确地识别犯罪嫌疑人

(4)有助于确定重点排查人群,缩小侦查范围

(5)有助于串并案件

(6)帮助侦查员树立信心,坚持正确的侦查方向

(7)有助于确定侦查防范工作重点

2.犯罪心理画像在讯问阶段的作用

(1)协助评估案件证据的性质和价值

(2)有助于制定和调整讯问方案

(3)协助讯问人员串并案件

二、犯罪心理画像的内容

(一)犯罪人的生理属性(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态、体表标记、步幅特征、动作特点)一是对能够推理得比较准确的特征要尽量准确,如依据鞋印、足迹判断身高;

二是对不能够准确判断其特征的要适度放宽,如年龄,一般采用年龄段的方式。

(二)犯罪人社会属性

1.家庭背景

2.婚姻状况

3.文化程度

4.职业状态与经济状况

5.社会层次

(三)犯罪人的地域属性

明显区别于另一区域人的相对稳定的认知事物的方法和行为方式的征象和标志。

说话的口音、饮食口味、处事风格、行为习惯、肤色长相、方言表述、衣着打扮、从业选择

对发案地环境是否熟悉,有无交通工具,有什么交通工具

(四)犯罪人的心理属性

人格、能力、情绪情感、行事风格和心理变态

(五)犯罪人的既往犯罪属性

(1)有无劣迹,包括道德方面的劣迹;

(2)有无犯罪前科;

(3)犯罪经历及种类

(4)是否是职业犯罪

(5) 犯罪手段及后果的升级

要刻画犯罪人既往犯罪属性,必须重点研究他在现场实施的惯技行为、标记行为以及反侦查行为。 惯技行为

指犯罪人在实施犯罪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手段和技能 *犯罪前是否进行预谋;

*作案时间的选择、作案地点的选择;

*侵害对象的选择;

*来去路线的选择;

*进入作案现场方式的选择;

*作案工具的选择;

*交通工具的选择;

*对被害人守候和跟踪的方法;

*对被害人采取的控制方式及具体方法; *对被害人侵害的方式、特点及程度; *对被害人及其尸体的最终处理方式方法; *对被害人随身物品及医务的处置方式方法;

标记行为

现场标记行为是犯罪人为了满足自身心理或情绪需要而必须做的行为。 (1) 实施该行为已超出犯罪手段所需要的范围,显属非必要; (2) 实施该行为旨在满足案犯既往有的某种幻想,心理需求或表达某种情绪情感(或二者

兼有)。

反侦查行为

破坏、伪装、清洗、打扫、涂抹、移尸、抛尸等 反侦查能力是后天养成的。 三、 犯罪心理画像的步骤 (一) 占有充分确实的基础性材料 (二) 对现有材料进行甄别、整理 (三) 进行犯罪行为重建 (四) 对未知名的犯罪人进行刻画,形成书面报告 (五) 犯罪心理画像的验证

犯罪心理学期末复习答案1

《犯罪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 简述题 1、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分析。 答:青少年时期为什么是犯罪的高峰期?青少年犯罪低龄化的原因是什么?所有这些问题都是与青少年时期固有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相关的。 (一)青少年的生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 青少年生理发育还不完全成熟,缺乏抵御外界诱惑的生理机制。所以,不良文化对青少年的腐蚀作用远远大于对中年人和老年人的腐蚀作用。 (二)青少年的体能强壮、精力充沛。 从犯罪行为所需要的体能来看,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精力最充沛、体力最强壮的时期。有的青少年因精力过剩,便不顾对象和方式地发泄,甚至不惜以恶作剧的方式进行暴力犯罪。此外,青少年的感情易冲动,胆大妄为,这就决定了青少年犯罪具有典型的重体力、重暴力、凶残等特征。 (三)青少年的欲求最多、最强烈。 青少年时期是个人欲求最多、最强烈的时期,当正常渠道不能满足欲求时,便可能采用非法的手段和方式去获取满足,从而诱发违法犯罪的发生。 (四)青少年遇到的矛盾最多、最复杂。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矛盾最多、最复杂的时期,也是挫折和磨难最多的时期。由于生理的迅猛发育与心理发展水平不平衡,造成了青少年内心的冲突加大,形成了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有的青少年经不起挫折和磨难,企求不劳而获,不惜铤而走险,以身试法。再加上不良文化的泛滥、社会风气的败坏、腐败现象的存在等,都对青少年的犯罪心理起到了激发作用。 2、简述诈骗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答:诈骗犯罪人使用欺骗的方法掩人耳目、以假乱真,使被害人“心甘情愿”地交出财物,与犯罪分子自身的心理条件和被害人的心理弱点的巧妙利用,是诈骗犯罪得以实施的两个主要因素。主要表现为以下4个方面: (一)诈骗犯的认识特征 主要表现为:第一,具有较大的灵活性。第二,熟悉市场行情。第三,自我评价自以为手法高明,很难识破,具有较强的冒险侥幸心理。第四,对社会心理现象比较熟悉,其依据的社会心理是以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状况有密切联系的。 (二)诈骗犯的情绪、意志特征 诈骗犯的情绪色彩和意志努力不明显。 (三)诈骗犯的个性特征 突出表现为:第一,具有冒险性。第二,诈骗犯给人的外部印象常常是诚实、活泼、善于交际、待人和气、肯帮助人。实际上具有极端自私的性格特点。第三,诈骗犯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模仿能力使其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四)诈骗犯的动机特征 诈骗犯的犯罪动机主要是获得财物。在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心理背景下,个人需要恶性膨胀,为实现个人的金钱欲、享乐欲、畸形的成就欲,而蒙生犯罪动机。

犯罪心理学考试复习资料(汇总版)

犯罪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犯罪心理:犯罪心理是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称。 2.初犯:是相对累犯而言的犯罪人类型,是指具有犯罪心理发生、发展的复杂过程和激烈的犯罪动机斗争过程的第一次违法犯罪者。 3.投射作用:是个人将自己具有的不良性格、观念、欲望、态度等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同样具有这些特征的一种防御机制。 4.意志过程:下定决心,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便是意志过程 5.犯罪心理的内化机制:是从吸收客观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到形成主体犯罪心理的过程和规律 6.犯罪心理的外化机制:由犯罪心理的整合到发动犯罪行为的过程和规律 7.防御机制:是个体为了消除由心理冲突或挫折所引起的焦虑,维护和恢复心理平衡而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 8.天生犯罪论:龙勃罗梭以惯犯和重大犯罪者为研究对象,并通过解剖罪犯的头盖骨及身体各部位的研究,发现罪犯与正常人在生理构成上有很大不同,罪犯在生理上表现出一种返祖现象,以此提出了天生犯罪论。 9.虞犯:有犯罪征兆者(虞犯),即最有可能犯罪的人 10.情感过程: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总是伴随着喜、怒、哀、乐、惧、欲等情绪或情感体验,并根据自己或社会的需要采取亲近还是疏远的态度的过程 11.挫折攻击论:当人的一个动机、行为遭到挫折后,就会产生攻击和侵犯性反应,从而引起犯罪。 12.心理状态:是指人在一定时间内心理活动的综合表现。 13.事实的犯罪行为:是指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和是精神病患者所实施的犯罪行为。 14.犯罪心理学: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的一门学科 15.心理过程:心理现象的动态表现形式 16.个性心理:心理现象的静态表现形式 17、自卑感论:人具有保护自己、追求优越的本能,的权利欲,当这种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形成自卑感。 18、偶犯:指那些存在不良心理因素,在某种情境出现时发生犯罪行为的个体

犯罪心理学复习题集及答案.doc

一、名词解释 1、犯罪心理学:是指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以及犯罪对策中的心理学问题的一门学科。 2、犯罪心理结构:是指行为人在犯罪行为实施前已经存在的、在犯罪行为实施时起支配作用的那些畸变心理因素有机而相对稳定的组合。它是行为人个性心理结构中社会心理缺陷的总和,是其发动犯罪行为的内部心理原因和根据。 3、情绪型动机犯罪:又称情感型或感情型动机犯罪,是一种带有感情色彩的犯罪行为。 4、初犯:是指具有犯罪心理发生、发展的复杂过程和激烈的犯罪动机斗争过程的第一次违法犯罪者。 5、过失犯罪: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危害结果,其行为构成犯罪的。 6、犯罪心理:是指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称。 7、犯罪目的:是指行为人主观上通过实施犯罪行为所希望达到的结果。 8、变态心理:是指人的知、情、意活动和个性心理特征,以及行为表现超出了正常范围,甚至表现为某种程度地丧失了辨认能力或控制能力。 9、犯罪心理预测:是指运用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某些个体犯罪或再犯罪的可能性所做的有根据的估计和推断。 10、犯罪行为:是指犯罪人在一定的犯罪心理影响和支配下所实施的危害他人和社会的、触犯刑法处罚的各种行为的总称。 11、犯罪对策:是指预防、揭露、惩罚犯罪和娇治犯罪的各种策略、方法手段的总称。 12、犯罪心理结构类型:指不同犯罪心理结构稳定的具有区别的样式(或模式)。指不同犯罪心理结构稳定的具有区别的样式(或模式)。可以反应不同类型的犯罪所具有的不同犯罪心理状况的特点。 13、犯罪动机:犯罪动机是引起和推动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在起因,是犯罪心理结构中的重要动力因素。 14、累犯: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5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故意犯罪。 15、群体犯罪心理:群体犯罪心理是指在犯罪群体或落后群体以及副文化群体中,个人与群体的意向、动机和目的相互影响而形成的适合犯罪的共同心理倾向。 16、团伙犯罪:是一种以青少年犯罪人为主体,以纠合性的松散结构为特征的违法犯罪群体的总称。 17、犯罪心理矫正:是指在掌握罪犯犯罪心理结构特征的基础上,运用监狱常见矫治手段,促使罪犯的犯罪心理结构向良性方向转化,使其在出狱后能自觉抑制不良的心理冲动,成为守法的公民。 18、内省疗法:让犯罪人与外界隔绝,面壁思过、反省罪错、思考犯罪的原因,进而达到顿悟与转变心理的治疗方法 二、填空题 1、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 2、依犯罪经历的差异,:分为初犯与累犯,偶犯与惯犯

人事选拔与测评总复习题解读

人事选拔与测评课程自我测试 1、单选题 1. 整个面试中最为重要的阶段是(): A 导入阶段 B 确认阶段 C 核心阶段 D 结束阶段 正确答案:C 2. 下列关于是非判断题编写要点,说法错误的是(): A 保持题意本身是或非的单义性 B 尽量使用“特加限制定词” C 不以安排试题的顺序来简化评分 D 避免复合句或双重判断句 正确答案:B 3. 具备安静、稳重、反应缓慢、沉默寡言、情绪不易外露、注意力稳定难于转移、善于忍耐、具有内倾性特质的是():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正确答案:C 4. 最常用的主观性题目类型是(): A 选择型试题 B 判断型试题 C 论文型试题 D 综合性试题 正确答案:C 5. 我国的职业能力测评在()才开始兴起: A 20世纪80年代 B 20世纪90年代 C 21世纪 D 20世纪70年代 正确答案:A 6. 在测评与选拔标准体系中,一般根据()来规定测评内容: 点评 A 测评标准 B 测评对象 C 测评目的

D 测评形式 正确答案:C 7. 最具有影响、权威性的智力测验是(): A 比奈——西蒙智力量表 B 自陈量表 C 主题统觉测验 D 罗夏墨迹测验 正确答案:A 8. 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是(): A 技能 B 知识 C 能力 D 素质 正确答案:C 9. 评价中心技术起源于(): A 美国 B 英国 C 德国 D 日本 正确答案:C 10. 评价中心中用得最多、也是最重要的测评方法是(): A 公文处理 B 无领导小组讨论 C 管理游戏 D 角色扮演 正确答案:A 11. 投射法起源于(): A 临床心理学和精神病治疗案例 B 社会心理学 C 犯罪心理学 D 管理心理学 正确答案:A 12. 最先把智力测验应用于军队挑选士兵的是(): A 泰勒 B 叶克斯、推孟 C 默里 D 摩根

《犯罪心理学》笔记 考试重点

犯罪行为导论 犯罪心理学的概念: (1)狭义的概念:犯罪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犯罪心理产生、形成及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2)广义的概念:犯罪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心理现象的产生、形成、发展规律、表现特点及犯罪对策中的心理学问题的一门学科。 犯罪心理学5种主要研究对象: 犯罪人;一般违法人;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劳动教养人员; 揭露与惩罚犯罪的有关人员,这主要是指司法部门人员; 监管矫治罪犯的人员和监狱的工作人员。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犯罪心理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学科性质、对象和任务、研究方法、发展历史等 (二)个体犯罪心理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理论 (三)各种不同类型的犯罪心理分析 (四)犯罪心理学理论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犯罪心理学的性质: 交叉性学科;边缘性学科;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的综合学科;应用性学科 犯罪心理常用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 是研究犯罪心理学的最基本的方法,指研究者通过感官或者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和描述犯罪人的各种行为表现来收集资料的方法。 优点:真是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缺点:研究者较被动;结论难以量化处理,准确分析;研究者的水平对材料的质量有较大的影响。 2、调查法 调查法: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收集有关犯罪人的资料,研究犯罪心理特点和规律的方法调查法包括问卷法和访谈法 3、测验法 用标准化的测验量表来测量犯罪人心理特点的方法。 MMPI/艾森克人格问卷 中国罪犯心理测试个性分测验 4、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选择典型的各类案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犯罪人犯罪心理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的方法 (选择)犯罪心理学的历史: 角度:时间轴线/地区轴线 早期的犯罪心理学思想-近现代的犯罪心理学发展 西方国家的犯罪心理-我国的犯罪心理

犯罪心理学期末复习

1.犯罪心理结构:指行为人在犯罪行为实施前已经存在的、在 犯罪行为实施时起支配作用的那些畸变心理因素有机而相对稳定的组合。它是行为人个性心理结构中社会心理缺陷的总和,是其发动犯罪行为的内部心理原因和根据; 2.犯罪心理结构⑴犯罪动力结构;⑵犯罪调节结构;⑶犯罪特 征结构;⑷犯罪人的心理状态;⑸犯罪心理结构中的潜意识; 3.个性倾向性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 的因素; 4.动力结构的组成要素有:⑴反社会意识(错误的社会态度、 社会动机和对社会秩序、社会规范的否定和蔑视);⑵强烈的、畸变的需要;⑶犯罪动机(驱使犯罪人实施犯罪的内心起因); ⑷不良兴趣; 5.特征结构的组成要素:⑴特定的气质:①胆汁质→暴力犯罪; ②多血质→诈骗罪;③粘液质→贪污罪;④胆汁质、粘液质 混合型→危害国家安全罪;⑵消极的性格特征(对社会现实的态度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⑶与犯罪活动相适应的能力;⑷不良的行为习惯; 6.犯罪人的心理状态:⑴消极、不良的心境;⑵实施犯罪时异 常的心理状态 7.犯罪心理结构中的潜意识:⑴动力结构中的潜意识;⑵特征 结构中的潜意识;⑶心理状态中的潜意识; 8.犯罪心理结构的各要素是综合地起动力作用的,它们之间按 一定层次相互结合而形成内在联系,互相配合与制约地发挥作用,从而产生具有一定特征的犯罪行为,它们的关系是: ⑴不良的个性倾向是犯罪人实施犯罪活动的基本动力,支配 和推动着全部心理活动和行为;⑵歪曲的自我意识是犯罪人接受不良信息、诱发犯罪动机的现实过程,对犯罪行为起调控和制动作用;⑶变态、偏执的个性特征,是犯罪活动染上了个人的独特色彩;⑷与犯罪相适应的心理状态,是作案时必备的心理条件。 9.犯罪心理结构的模式:⑴一般模式:①故意犯罪心理结构; ②稳固的、完全的犯罪心理结构;③需要型犯罪心理结构; ⑵特殊模式:①过失犯罪心理结构;②不稳固、不完全的犯 罪心理结构;③宣泄型犯罪心理结构 10.犯罪心理结构的形态变化:潜在→恶变→衰落;

犯罪心理学重点

第一套题 1.天生犯罪人论的提出者:龙勃罗梭 2.性犯罪的一般特点: (一)性犯罪人的重复犯罪率较高 (二)性犯罪人的文化程度较低、智力较低 (三)性犯罪人多为青少年 (四)女性性犯罪突出 (五)作案人员广泛,作案手段多样 (六)性犯罪人的心理类型: ①正常型; ②性变态者; ③心理变态者; ④性变态兼心理变态 3.犯罪心理结构的变化发展是什么: (一)潜在形态:当个体不良心理因素不断发展,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便产生了以非法手段获取利益的犯罪意向 (二)恶变形态:犯罪动机的产生、调整和外化行为 (三)衰落形态:实施犯罪行为后的松弛、乏力状态 4.诈骗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①认识方面。诈骗者的认识活动,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思维敏捷,反应快,善于想象和联想。

②个性方面。诈骗者给人的外部印象是活泼、善于交际、待人和气、肯帮助人等。适应能力、应变能力、模仿能力较强。 ③情绪、意志和习惯方面。诈骗犯罪人的情绪色彩不明显,也没有强烈的情绪表现,作案过程中意志努力也不明显。 5.封建迷信犯罪的心理特点是什么: ①错误的认知:崇尚鬼神,迷信色彩浓厚 ②狂热的情绪、情感:虔诚,畏惧,痴迷 ③坚定的犯罪意志 ④荒谬的动机 ⑤异常的人格特征:否认原来的自我 6.情绪型犯罪是指什么: 情绪型犯罪,又称情感型犯罪,是一种带有感情色彩,呈现出强烈的情绪性因素,由不良的情绪性动机引起的犯罪行为。 7.犯罪心理学研究人的多维视角包括哪些: ①人的物质属性 ②人的生物属性 ③人的思想属性 ④人的社会属性 8.人格障碍犯罪的特点是什么: ①就作案动机而言,人格变态者多受偶然性动机、情感冲动驱使,作案前较少预谋或没有预谋,作案情节离奇怪诞,难以用常理解释 ②从作案目的看,人格变态者作案目的不明显

犯罪心理学考试复习题

《犯罪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简述题 1、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分析。 答:青少年时期为什么是犯罪的高峰期?青少年犯罪低龄化的原因是什么?所有这些问题都是与青少年时期固有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相关的。 (一)青少年的生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 青少年生理发育还不完全成熟,缺乏抵御外界诱惑的生理机制。所以,不良文化对青少年的腐蚀作用远远大于对中年人和老年人的腐蚀作用。 (二)青少年的体能强壮、精力充沛。 从犯罪行为所需要的体能来看,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精力最充沛、体力最强壮的时期。有的青少年因精力过剩,便不顾对象和方式地发泄,甚至不惜以恶作剧的方式进行暴力犯罪。此外,青少年的感情易冲动,胆大妄为,这就决定了青少年犯罪具有典型的重体力、重暴力、凶残等特征。 (三)青少年的欲求最多、最强烈。 青少年时期是个人欲求最多、最强烈的时期,当正常渠道不能满足欲求时,便可能采用非法的手段和方式去获取满足,从而诱发违法犯罪的发生。 (四)青少年遇到的矛盾最多、最复杂。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矛盾最多、最复杂的时期,也是挫折和磨难

最多的时期。由于生理的迅猛发育与心理发展水平不平衡,造成了青少年内心的冲突加大,形成了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有的青少年经不起挫折和磨难,企求不劳而获,不惜铤而走险,以身试法。再加上不良文化的泛滥、社会风气的败坏、腐败现象的存在等,都对青少年的犯罪心理起到了激发作用。 2、简述诈骗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答:诈骗犯罪人使用欺骗的方法掩人耳目、以假乱真,使被害人“心甘情愿”地交出财物,与犯罪分子自身的心理条件和被害人的心理弱点的巧妙利用,是诈骗犯罪得以实施的两个主要因素。主要表现为以下4个方面: (一)诈骗犯的认识特征 主要表现为:第一,具有较大的灵活性。第二,熟悉市场行情。第三,自我评价自以为手法高明,很难识破,具有较强的冒险侥幸心理。第四,对社会心理现象比较熟悉,其依据的社会心理是以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状况有密切联系的。 (二)诈骗犯的情绪、意志特征 诈骗犯的情绪色彩和意志努力不明显。 (三)诈骗犯的个性特征 突出表现为:第一,具有冒险性。第二,诈骗犯给人的外部印象常常是诚实、活泼、善于交际、待人和气、肯帮助人。实际上具有极端自私的性格特点。第三,诈骗犯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模仿能力使其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复习大纲

第一章心理与心理学 第一节心理与生活 一、生活中的心理现象 二、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行为主义精神分析认知主义人本主义 第二节心理与科学 一、个体心理 (一)认知 1、注意 2、感知觉 3、记忆 4、想象 5、思维 6、智力 7、创造力(二)动机和情绪 1、动机 2、情绪 (三)人格、气质和性格 1、人格 2、气质 3、性质 (四)意识与无意识 二、群体心理(一)社会思维 1、态度 2、社会知觉 (二)社会影响 1、从众 2、服从 (三)社会关系 1、友谊和爱情 2、利他 三、科学心理学的应用(一)心理咨询与治疗(二)工业与组织心理(三)商业心理 (四)教育心理(五)军事心理(六)运动心理(七)犯罪心理 第三节心理与成长 一、人心理的发展(一)童年期(7——12岁)(二)青少年期(11、12——17、18) (三)中年期(35或40岁——60或65岁)(四)老年期(60岁以后) 二、青年心理发展(一)认知发展 (二)社会发展 1、自我意识 2、社会关系 3、职业 三、大学生心理发展 第二章健康与心理健康 第一节心理健康的含义 一、健康的概念 二、心理健康的概念(一)心理健康的内涵 (二)心理健康的特点 1、心理状态具有相对性 2、心理状态具有连续性 3、心理状态具有动态性 4、心理状态具有可塑性第二节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影响因素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一)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前提 (二)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 (三)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必备条件 (四)心理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成败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三、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一)生理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1、脑损伤 2、神经系统的先天素质不健全 3、躯体疾病 4、遗传因素 (二)外部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1、社会环境2、学校生活3、家庭因素 (三)个体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1、情绪不稳定 2、性格缺陷 3、心理发展的内在矛盾 4、认同的危机 第三节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及应对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一)多数大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分布具有一定的特点

变态犯罪心理学测试题

变态犯罪心理学测试题 论变态心理测试的必要性: 预防变态心理的产生是变态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由于变态心理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十分复杂,这就要求各个方面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 另外,还应当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及时干预各种心理危机,这对于预防对紧张刺激产生不良适应甚至引起自杀,以及预防婚姻和家庭的破裂,减少心理社会因素的有害作用等,都是十分有益的。 测试前的说明: 18岁以下者最好在家人的陪同下测试,看答案前请做好心理准备,答案可能会很恐怖。 看完题目后,可把答案写在留言中,然后认真与标准答案比对。 如果你的答案和标准答案超过5题一致,那么请直接前往医院就诊,事态紧急,不能耽搁,上帝保佑你! 第一题:企鹅肉 一个男科学家回忆说:他和他的朋友去南极考察,但是他中途中了雪盲,什么都看不到。所以他们在南极游荡,最后只能生吃企鹅来维持生命。但是他朋友最后还是没有挺住,最后死了。他一个人继续走了一天,最后被救了回去。第二天他特意去企鹅店吃企鹅,但是回来后竟然自杀了。为什么? 第二题:跳火车 一个人坐火车去临镇看病,看完之后病全好了。回来的路上火车经过一个隧道,这个人就跳车自杀了。为什么? 第三题:水草 有个男孩跟他女友去河边散步。突然他的女友掉进河里了,那个男孩就急忙跳到水里去找,可没找到他的女友,他伤心的离开了这里。过了几年后,他故地重游,这时看到有个老人在钓鱼,可那老人钓上来的鱼身上没有水草,他就问那老人为什么鱼身上没有沾到一点水草,那老人说:这河从没有长过水草。说到这时,那男孩突然跳到水里自杀了。为什么? 第四题:葬礼的故事 有母女三人,母亲死了,姐妹俩去参加葬礼。妹妹在葬礼上遇见了一个很有型的男子,并对他一见倾心。回到家后,妹妹把姐姐杀了。为什么?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复习提纲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心理学的概念 一、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首先,心理学要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其次,心理学要研究心理和行为的活动规律(解释、预测和调控)。 心理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学的科学性质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是自从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受到自然科学的影响,建立心理实验室,使之脱离思辩性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开始的。 这就使得心理学的研究工作更为困难和复杂,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了。 第二节: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流派 心理学是一门具有长远历史但又很年轻的科学。 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及构造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主要观点:用实验的方法分析出心理的基本元素及心理的结构。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 主要观点:强调意识的功能。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 主要观点:研究线路可用“刺激-反应”公式来表示,坚持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 四、格式塔心理学 代表人物:魏太默、考夫卡、苛勒 主要观点:“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五、精神分析学派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主要观点:研究人的潜意识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马斯洛和罗杰斯 主要观点:主张人是一种自由的、有理性的生物,具有发展的潜能,与动物本质上完全不同。

七、认知心理学 代表人物:皮亚杰、奈瑟 主要观点:研究信息加工过程(常用“大声响”方法)。 第三节:心理学的主要分支 一、心理学的理论领域 (一)实验与认识心理学 (二)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三)发展心理学 (四)生理心理学 二、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一)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二)教育与学校心理学 (三)工业与组织心理学 (四)广告与消费心理学 (五)法律与犯罪心理学 第四节: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1、定义:是指在自然情景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2、特点: 优点 缺点 二、测验法 1、定义:是指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三、实验法 1、定义: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2、变量种类: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 3、种类 (1)自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指在实际生活情景中,有实验者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 (2)实验室实验:是指在实验条件严格控制下,借助于专门的实验设备,引起和记录被试的心理现象。 四、调查法 1、定义: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 2、种类:调查法分为:问卷法和谈话法

犯罪心理学复习资料

犯罪心理学复习题型与知识点 一、题型: 1.名词解释(没题2分,共计14分) 2.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4分) 3.简答题(4个,共24分) 4.论述题(1个,共12分) 5.综合分析题(3个,共36分),阅读给定材料回答问题(需要根据材料和相关背景知识,活题) 二、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7个×2分=14分 犯罪心理学P :狭义的犯罪心理学是指运用心理学的原理研究犯 1 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的一门学科。 广义的犯罪心理学是指运用心理学的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心理,行为 及犯罪对策中心理学问题的一门学科。 是研究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心理结构形成、发展和变 化的规律,以及犯罪对策的心理学依据的一门科学。 1.犯罪人格P81: 这种人格通常是由于某些犯罪人长时期从事犯罪活动,或长期在犯 罪团伙中与有犯罪恶习的人交往而形成的。主要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 中形成的自私、冷酷、残暴、缺乏道德和法纪观念、行为冲动等具有反 社会倾向的不良个性心理特征。 (李玫瑾,2010):人在后天早年的社会化缺陷下造成的个人长期与 违法生存方式相伴,或因违法犯罪而长期与监所为伍,在接近犯罪化而 非正常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较稳定的犯罪倾向和犯罪个性特征。 2.武器效应:P 267 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伯克威茨1978年以“武器效应”研究为根据,进 一步修正了挫折——侵犯理论。他认为,人的挫折并不直接导致侵犯, 正如考试失败,并不一定会导致侵犯他人。挫折主要导致产生侵犯行为 的情绪准备状态---愤怒。侵犯行为的发生,还要依赖情境侵犯线索的影 响。与侵犯有关的刺激倾向于使侵犯行为得到增强。 3.犯罪情境:P 64 指被犯罪人感知和清晰认识到的、对发生犯罪行为有直接影响的具 体环境。犯罪情境主要包括侵害对象、现场条件、现场气氛。 4.犯罪心理画像:P 368 就是在侦查阶段根据已掌握的情况对未知名的犯罪嫌疑人进行相关的行为、动机、心理过程以及人员心理特点等分析进而通过文字形成对犯罪嫌疑人的人物形象及活动征象的描述。

宋晓明犯罪心理学复习重点.doc

犯罪心理学:犯罪心理学是一U研究与犯罪人的犯罪行为冇关的犯罪心理现象、规律以及犯罪对策的心理学依据的学科。 犯罪心理:是指与犯罪行为的发生、发展有W果叉系的各种心理活动、心理W素的总称。 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1、心理分析法 2、观察法 3、调查法 4、实验法 5、心理测验法 6、案例分析法 7、活动产品分析法 8、数量统计分析法 9、经验总结法。 屮国古代关于犯罪心理产生原因:1、关于社会经济状况对犯罪心理影响2、关于人性对犯罪心理的影响3、强调活天习俗对犯罪心理形成的决定作用。 预防:1、身教重于言教2、重视家庭预防功能、社会交往预防功能以及早期教百的预防功能3、重视刑法和教化的心理预防功能4、修强身。 现代犯罪心理学是中世纪在西方国家产生的(),把奥地利犯罪学家汉斯?格罗斯当做犯罪心理学的奠基人,将他于1897年出版的《犯罪心理学》当做现代犯罪心理学的标志。 国外犯罪心理学的现状:1、科际整合的研究取A 2、注重实证研究3、研究的深层次性4、重新重视犯罪人生理因素的研究5、研究与应用相结合 守法心理:守法心理是指调节和支配行为人约束违法行为、实施守法行为的一系列心理因素的总称。 犯罪心理与守法心理的区别:1、作用不同2、内界不同3、根木区别在于犯罪动机。 犯罪心理的特点:隐蔽性层次性结构性反社会性社会危害性。 犯罪人的认知特征:1、错误或反动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2、扭曲的道徳观、错误的法律意识 3、不成熟或歪曲的自我意识、明显的反社会意识 4、认知水平或认知能力逐步提高、犯罪的智能化日益明显 5、思维活动以如何使作案成功而乂能逃避惩罚为中心 6、错误的认知模式 7、使用犯罪隐语与同伙结识、交流和进行犯罪活动。 犯罪人的情绪、情感特征:1、不良的、消极的情绪,情感的累积爆发2、爱好、好恶标准颠倒,缺乏仁慈和同情心3、情绪不稳定,易冲动和易情感用事 犯罪人的意志特征:1多种意志品质并存2、冒险、侥幸 犯罪人的心理倾向性其有社会性和犯罪性的特点,具体表现在: 1、精祌空虚,一旦失去了刺激新鲜感,就会感到厌倦无聊 2、不正当的耑要恶性发展,缺乏对高层次需要的追求

犯罪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犯罪心理学模拟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犯罪心理 2、犯罪心理结构 3、犯罪目的 4、犯罪心理预测 5、变态心理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犯罪经历的差异,分为________与累犯,偶犯与_________。 3、犯罪行为发生机制的常见模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犯罪心理结构的不断强化,可分为三个阶段:___________阶段、__________阶段、________阶段。 5、情绪型动机犯罪的心理结构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被缉捕的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状态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对罪犯进行_____________是进行心理矫治的前提。 8、虞犯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每小题5分,共30分) 1、按犯罪的不同动机来分,犯罪可分为哪五种类型? 2、少年犯罪人的动机特征主要有哪几点? 3、造成行为人疏忽大意过失犯罪的主要心理因素有哪些? 4、在犯罪心理的预防中,一般与特殊心理预防的内容有哪些? 5、什么叫犯罪动机,它一般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6、团伙犯罪的心理特征有哪些? 四、论述(每小题15分,共30分) 1、比较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心理的不同。 2、进入90年代以来,女性犯罪比例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请从女性犯罪心理角度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犯罪心理:是指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称。 2、犯罪心理结构:是指行为人在犯罪行为实施前已经存在的、在犯罪行为实施时起支配作用的那些畸变心理因素有机而相对稳定的组合。它是行为人个性心理结构中社会心理缺陷的总和,是其发动犯罪行为的内部心理原因和根据。 3、犯罪目的:是指行为人主观上通过实施犯罪行为所希望达到的结果。 4、犯罪心理预测:是指运用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某些个体犯罪或再犯罪的可能性所做的有根据的估计和推断。 5、变态心理:是指人的知、情、意活动和个性心理特征,以及行为表现超出了正常范围,

犯罪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犯罪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名词解释、简答题、分析操作题) 一、名词解释 1犯罪心理学 2犯罪心理 3 犯罪行为 4犯罪对策 5 虞犯 6心理结 构 7、犯罪心理结构 8犯罪心理结构类型 9犯罪动机 10犯罪目的 11累犯 12群体犯罪心理 13团伙犯罪 14犯罪心理矫正 15内省疗法 二、填空 1、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犯罪是广义的犯罪人,主要包 括、、及、几种人。 2、犯罪心理结构形态的变化,一般要经历、、等三个阶段的形态变化。 3、犯罪心理结构一般分为、、、、几个子系统。 4、犯罪心理结构的认知调节系统的主要包括、、。 5、西方学者在研究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时,提出的犯罪原因论主要、 和、、、、。 6、犯罪的主体因素主要有、、。 7、犯罪的主体外因素主要有、、、。 8、犯罪行为的发生的防御机制主要包括、、、。 9、物欲型动机犯罪的犯罪类型主要有、、、、。 10、绪型动机犯罪的行为特征主要表现为、、、。 11、青少年犯罪行为特征主要表现为、、、、。 12、群体犯罪心理的形成一般要经过、、、几个环节的演化 13、团伙犯罪心理具有、、、、等特征 14、集群犯罪的行为特点集中表现为、、、。 15、审讯阶段审讯人员控制犯罪嫌疑人意向活动的心理策略主要有、、。 16、犯罪心理诊断的方法主要有、、、。 17、我国监狱在矫正罪犯的犯罪心理中经常使用感化法,其具体方式主要 有、、、、。 三、简述题: 1、研究犯罪心理的具体方法 2、犯罪心理结构各子系统的具体内容 3、故意犯罪的心理结构模式 4、过失犯罪的心理结构模式 5、宣泄犯罪的心理结构模式 6、西方罪犯原因论中欲望――犯罪原因论中的主要观点 7、犯罪综合动因的概念和基本要点 8、犯罪心理内化机制的具体内容 9、贪污、受贿人的心理结构特征 10、试分析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性与犯罪心理和行为发生的相关性 11、简述女性犯罪心理结构的认知、情感特征 12、群体犯罪的定义和类型 13、集群犯罪发生的心理和社会原因 14、有组织犯罪的概念和类型 15、犯罪嫌疑人在审讯中的一般心理状态 16、控制犯罪嫌疑人认知活动的策略

《犯罪心理学》复习题(3套)

贵州广播电大视大学法律专业(开放)《犯罪心理学》作业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犯罪可以定义为危害社会的、触犯刑律的、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犯罪人”就是指这种犯罪行为的人。 2、犯罪心理,是指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心理因素的总称。 3、犯罪行为,是指犯罪人在一定的影响和支配下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触犯刑律的、应受刑罚处罚的各种行为的总称。 4、犯罪对策,是指预防、揭露、惩罚犯罪和罪犯的各种策略、方法和手段的总称。 5、犯罪心理学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结成联盟而又偏于科学的综合性学科。 6、犯罪动机是驱使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起因。它是在犯罪人强烈、畸变需要的基础上,在外界诱因的刺激下产生的。 7、“潜意识”是奥地利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精神分析学说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个体心理中被压抑的、当时知觉不到的欲望和经验。 8、影响犯罪心理结构形成的主体因素是指犯罪人犯罪心理结构赖以形成的生理情况、心理和行为水平等因素。 9、从吸收客观外界的消极因素到形成主体犯罪心理的过程和规律,是犯罪心理的机制。 10、由犯罪心理的形成到发动犯罪行为的过程和规律,是犯罪心理的机制。 11、犯罪动机的形成过程,一般要经过四个阶段:萌发犯意、明确动机、形成犯罪、犯罪动机消失。 12、犯罪目的,是指行为人主观上通过实施犯罪行为达到的结果。 13、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犯罪行为之间,构成一种环环相扣的犯罪活动的链条公式,即:以犯罪动机为原动力,以犯罪目的为,二者共同推动、调整、监督着犯罪行为,使之向着犯罪目的运行,防止偏离。 14、双趋冲突是指个体在有目的活动中同时存在着两个并存的目标,而且两个目标对其具有吸引力或引起同样强度的动机。 15、双避冲突是指同时有两个目标对个人具有威胁性,虽然都想回避,但由于利益等原因,只能接受其一以避免另一结果。 16、趋避冲突是指个体对同一目标同时具有趋近与躲避两种动机,形成所谓既好之又恶之,即趋之又避之的心理。 17、物欲型动机犯罪是指为了满足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或者为了聚敛财富而引起的犯罪行为。 18、性欲型动机犯罪,又称性动机犯罪或淫乱型动机犯罪,是指以动机作为主要犯罪动机,以满足性欲为目的或以性行为为手段达到其他目的的犯罪行为。 19、情绪型动机犯罪,又称情感型或感情型动机犯罪。是一种带有色彩的犯罪行为。这类犯罪在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其成员以青少年居多。 20、集合型动机犯罪是由物欲、性欲、情绪和信仰等动机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动机集合所导致的犯罪,往往以其中动机为主,其他动机为辅。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犯罪心理学 2、犯罪心理结构 3、犯罪综合动因论 4、犯罪行为发生机制 5、多元统一犯罪类型理论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哪些人() A、犯罪人 B、一般违法人 C、虞犯 D、监管矫治罪犯的人 2、犯罪心理学常用的具体研究方法主要有() A、观察法 B、分析法 C、调查法 D、心理测验法 E、归因法 3、当代西方犯罪心理学研究,其主要领域是() A、犯罪原因 B、犯罪动机 C、犯罪目的 D、犯罪决策 E、犯罪预测 F、少年犯罪心理学 4、犯罪心理结构的亚结构之一,动力结构的组成因素是() A、畸型的观念系统 B、倾斜的自我意识 C、犯罪动机 D、不良兴趣 5、影响犯罪心理结构形成的主体外因素有() A、社会环境因素 B、控制系统的缺陷 C、自然环境因素 D、情境因素 6、影响犯罪目的的因素是() A、犯罪行为 B、社会经济历史条件 C、社会地位和境遇 D、意识形态 E、犯罪动机 7、犯罪心理结构强化过程中,显示出以下特征() A、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 B、非法欲望更强烈 C、反社会心理形成和巩固 D、形成犯罪人格 8、按多元统一标准的犯罪分类有() A、性别标准 B、年龄标准 C、犯罪动机标准 D、社会情景标准 E、心理状态标准 9、抢劫犯罪人的心理特征是() A、不良兴趣 B、野蛮的英雄观 C、暴躁、兴奋的性格 D、复杂的动机 10、贪污、受贿犯罪人的心理特征是() A、错误的社会心理 B、复杂的动机冲突 C、侥幸心理 D、职务优越感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怎样理解犯罪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2、试述犯罪心理学的任务和作用? 3、你怎样评价犯罪心理结构理论? 4、毒品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1

犯罪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犯罪心理学题 一、名词解释 1犯罪心理学2犯罪心理 3 犯罪行为4犯罪对策 5 虞犯6心理结构7、犯罪心理结构8犯罪心理结构类型9犯罪动机10犯罪目的 11累犯12群体犯罪心理13团伙犯罪14犯罪心理矫正15内省疗法 二、填空 1、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犯罪是广义的犯罪人,主要包括、、及、几种人。 2、犯罪心理结构形态的变化,一般要经历、、等三个阶段的形态变化。 3、犯罪心理结构一般分为、、、、几个子系统。 4、犯罪心理结构的认知调节系统的主要包括、、。 5、西方学者在研究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时,提出的犯罪原因论主要、和、、、、。 6、犯罪的主体因素主要有、、。 7、犯罪的主体外因素主要有、、、。 8、犯罪行为的发生的防御机制主要包括、、、。 9、物欲型动机犯罪的犯罪类型主要有、、、、。 10、绪型动机犯罪的行为特征主要表现为、、、。 11、青少年犯罪行为特征主要表现为、、、、。 12、群体犯罪心理的形成一般要经过、&nb sp; 、、、几个环节的演化 13、团伙犯罪心理具有、、、、等特征 14、集群犯罪的行为特点集中表现为、、、。 15、审讯阶段审讯人员控制犯罪嫌疑人意向活动的心理策略主要有、、。 16、犯罪心理诊断的方法主要有、、、。 17、我国监狱在矫正罪犯的犯罪心理中经常使用感化法,其具体方式主要有、、、、。 三、简述题: 1、研究犯罪心理的具体方法 2、犯罪心理结构各子系统的具体内容 3、故意犯罪的心理结构模式 4、过失犯罪的心理结构模式 5、宣泄犯罪的心理结构模式 6、西方罪犯原因论中欲望――犯罪原因论中的主要观点 7、犯罪综合动因的概念和基本要点 8、犯罪心理内化机制的具体内容 9、贪污、受贿人的心理结构特征 10、试分析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性与犯罪心理和行为发生的相关性 11、简述女性犯罪心理结构的认知、情感特征 12、群体犯罪的定义和类型 13、集群犯罪发生的心理和社会原因 14、有组织犯罪的概念和类型 15、犯罪嫌疑人在审讯中的一般心理状态 16、控制犯罪嫌疑人认知活动的策略 17、犯罪心理诊断的概念 18、犯罪心理矫正的传统监狱改造的区别 19、简述犯罪心理治疗中现实疗法的主要方式 四、分析与操作题

犯罪心理学试题

犯罪心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被后人称为犯罪心理学始祖的是()。 A柏拉图 B 龙勃罗梭 C 埃宾 D 汉斯格罗斯 2、“天生犯罪人”理论是谁提出的()。 A龙勃罗梭 B 柏拉图 C 埃宾 D 汉斯格罗斯 3、根据犯罪动机对犯罪行为所起的作用,把犯罪动机划分为()。 A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B 主导性动机和辅助性动机 C 简单动机和复杂动机 D 侵财型犯罪动机和报复型犯罪动机 4、神经过度强,平衡而不灵活,属于何种气质()。 A胆汁质 B 多血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5、影响犯罪动机形成的因素中,()是犯罪动机形成的基础。 A不正当的需要 B 犯罪目标 C 不良的个性 D 社会环境 6、投其所好,见机行事,自我吹捧,虚构事实,公关意识强,随机应变,胆大冒险,心存侥幸是()的心理特征。 A诈骗犯罪人 B 贪污受贿路犯罪人 C 抢劫犯罪人 D 制毒贩毒犯罪人 7、激烈的动机斗争和心理冲突是()犯罪动机的典型表现。 A累犯 B 初犯 C 惯犯 D 激情犯 8、下列哪项不属于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特点()。 A犯罪主体的高智能、高学历、低年龄 B 犯罪成本低廉化 C 侵犯客体单一 D 犯罪本身的虚拟性和隐蔽性 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团伙犯罪的特点()。 A犯罪成员以青少年为主体 B 并非以犯罪为唯一目标,人员不固定,时而纠合时而散伙 C 组织严密,角色固定,分工明确 D 犯罪机遇诱发犯罪意向,既可能事先有谟划,也可能事先无谟划 10、下列哪一类型不属于过失犯罪动机的类型()。 A贪利动机 B 虚荣自我显示动机 C 取乐动机 D 财物动机 11、下列哪一项不是人格障碍犯罪的特点()。 A随机冲动性强 B 作案手段不隐蔽,易于暴露 C 人格障碍者作案多为攻击型爆发型犯罪 D 犯罪活动集体进行 12、下列哪一项为爆发型人格障碍的特点()。 A个性极强,过分主观,易激惹,在间歇期间恢复正常 B无自知之明,对自己评价过高 C举止轻浮,爱好嬉笑 D情感冷漠,刻薄残忍 13、下列哪一项属于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心理因素()。 A年龄因素 B意志的两级性 C参与错误的活动 D有害的行为习惯 14、()是推动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在原因或动力因素。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20200514102308)

一、罪犯侧写 1、房门和窗户均没有撬动痕迹,受害者没有挣扎斗争痕迹,【凶手可能是受害者认识的人】; 2、受害人一家平时门户谨慎随手锁门,且张某回家时用钥匙打开房门, ? 凶手离开现场时可能把门关上,【表明凶手行凶后冷静】,把现场处理得较好; ? 凶手如果把门锁上,可能是用周某的钥匙,或者自己的钥匙,【凶手可能是受害人的父母或胞兄】; ? 排除激情犯罪的可能; 3、凶手杀死受害人的手段残忍,头部共有五处击打伤,说明凶手反复击打死者,且屋内可能的 凶器有两处:门口叠放的圆凳,小房间内的方凳,说明凶手可能分两次击打死者, ? 【凶手极端仇视受害人】; 4、受害人在张某回家后并未死亡,说明凶手没有确保受害人死亡,【无作案经验,排除杀手作案的可能】; 5、打开的煤气阀可能是为了引起爆炸,根据现场门窗情况(大门关闭,窗帘拉起),凶手可能想等室内煤气到一定密度引发爆炸, ? 说明凶手可能想利用爆炸销毁不能带走或当场销毁的证据; ? 【说明凶手可能对这个家庭没有留恋和爱惜,毫无感情甚至充满仇恨】; 6、爆炸、纵火倾向,随着年龄递增逐步递减,男性高于女性,且多数纵火犯心理变态,【凶手可能是年轻力壮的男性且有心理挫折】; 7、如果凶手想利用爆炸销毁证据,说明他并不清楚张某的下班时间,或者不清楚张某当天将在 五点下班;同时他又清楚张某肯定是五点以后回家,因为根据邻居证词,凶手可能在击倒受害者后谨慎的布置了现场; 【说明凶手较为了解受害人家人作息】; 综上,心理学专业同学给出的总述为 【男性,受害人熟人,不排除其胞兄作案可能】; 【身体瘦弱型,性格冷静内向,平时比较懦弱,嫉妒心强,记仇】; 【童年有可能被虐待过,来自离异家庭或暴力家庭可能性大】; 【智商中等偏高,可能高中文化程度,未接受高等教育原因可能和家庭暴力等因素有关】;【家住在案发现场附近;可能有轻度强迫症,可能有心理障碍史】。 二、犯罪过程 假设凶手是受害人认识的人,首先凶手在受害人信任的情况下进入房间,受害人等凶手进屋后还去做作业,凶手可能在屋内寻找某物,因为一些原因凶手决定袭击受害人。可能受害人正在做作业然后被凶手从背后用圆凳击打头部;受害者没有准备,转身想逃,凶手便继续袭击受害者头 部背部,待受害者至房屋中间倒下后,凶手换方凳继续击打,造成位置很低的血溅点。 等受害者彻底晕厥后,凶手因为没有经验,臆认为受害者已死,便开始下一步毁灭现场的准备; 轻微的响动声可能是凶手想找引燃引爆物,无果后才利用煤气浓度引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