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异常报告表单

品质异常报告表单

品质异常报告 Report NO : 日期: 年 月

日 接收部门 /供应商

到货日期 产品名称/型号

到货数量 要求回复日期:

品质异常现象描述:

受影响产品/物料及处置方式(必要时,可增加附页):

检查员: 审核 : 批准:

Part NO. Lot NO./RR NO. Qty. D/C 处置方式 物料

O挑选O返工O报废O 特采O退货 半成品

O挑选O返工O报废O 特采 在制品

O挑选O返工O报废O 特采 成品

O挑选O返工O报废O 特采 产品异常原因分析(责任部门/供应商填写):

签名:

异常处理方案(责任部门/供应商填写)):

签名:

最终处理结果

总经理审批

东莞市高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D o n g G u a n G a o F e i

E l e c t r o n i c T e c h n o l o g y C O .,L T D

产品质量异常处理流程

供应商来料异常管理流程 1. 目的: 规范来料产品的异常处理流程控制,提高来料合格率。 2.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所有外购零部件及外包加工件。 3. 职责与权限: 3.1生技部:负责检测治具的制作。 3.2质量中心:负责来料异常的提出、分析、处理。 3.3生产部:负责来料异常协助处理。 3.4研发部:负责来料异常的分析、处理。 3.5生管部:负责确认来料品上线使用时间。 3.6采购部:负责来料异常与供应商的纠通取得异常的处理。 4. 名词定义: 4.1不合格:未满足产品的质量要求。 4.2 A类:单位产品的极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者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极严重不符合规定。 4.3 B类:单位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者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严重不符合规定。 4.4 C类:单位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者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 5、异常处理流程控制 5.1 IQC依据检验指导书、封样、评估报告等资料检验,发现来料品不满足质量要求。 5.2 IQC将自已判定为不合格的产品经工程师、部门主管核对确实为不合格品。 5.3 IQC 立即填写《供应商异常矫正单》进行处理。 5.4 质量中心主管主导组织针对异常讨论,参与人员:采购、PIE、质量中心经理、研发工程师、研发总监、厂部厂长及其相关人员。 6、异常分类: 6.1 外观不良:表面有划痕、水印、字体不清、表面气泡、砂眼、黑点、缺料、油污、毛刺、变形、色差、氧化及电镀层脱落、标识规格错误、无料号贴纸、无出厂检验报告等。 6.2性能不良:尺寸与图纸不符、适配过大,过小、色温,波长,亮度不符、电压,电流不符等。 7、异常处理方式 7.1将不良品返回供应商进行返工、返修、报废等。 7.2将不良品需进行特采使用才能满足产品的质量。 8、特采分类 8.1需进行挑选使用时。 8.2需增加零部件才能满足产品的最终使用功能时。 8.3需增加工艺进行满足产品的最终使用功能时。 8.4降低产品的质量要求,特采条件接收使用时。 8.5需要机加工才能满足产品的最终使用功能时。 9、扣款规定 9.1特采使用需扣除工时费用20元/H。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98703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 (公开文件,共4页) 一、目的: 规范品质异常处理流程,提高品质异常处理的时效性,确保来料质量及生产的正常运转,同时满足顾客的质量要求。 二、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来料、制程、出货品质异常的处理。 三、定义: 3.1 来料品质异常: a、不符合相关检验标准要求,且不良率超过质量目标时; b、合格物料制程中发现重点物料不合格时; c、有经过改善且有效果确认,但又重复发生品质异常时。 3.2 制程品质异常: a、使用不合格的原料或材料; b、同一缺陷连续发生; c、不遵守作业标准或不遵守工艺要求; d、机械发生故障或精度磨损; e、其他情形影响到产品质量时。 3.3 出货品质异常: a、客户投诉或抱怨; 四、职责 4.1 来料品质异常: 品质:a.负责填写《品质异常联络单》“异常描述”部分; b.负责将《来料检验报告》、《品质异常联络单》发送于采购,抄送工程、生产; c负责品质异常改善结果确认。 采购:负责将《来料检验报告》、《品质异常联络单》发送给供应商并及时与供应商联系跟踪供应商及时回复“原因分析”“纠正与预防措施”并将结果回复品质部. 4.2 制程品质异常: 品质部: a,负责品质异常之最终判定; b,负责确认品质异常责任部门; c,负责主导品质异常案例的处理过程; d,负责对责任单位的改善结果进行追踪确认

异常责任单位: a负责品质异常的原因分析,提出临时措施及长期改善对策并执行。 生产部: a负责品质异常的改善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及验证改善措施的有效性; 其它相关单位: a在需要时进行异常改善的配合 4.3 出货品质异常: 品质部: a负责将品质异常通知各部门及确定责任部门; b负责异常改善后的跟踪确认; c负责处理客户抱怨 异常责任单位: a负责品质异常的原因分析,提出临时措施及长期改善对策并执行。 生产部: a负责品质异常的改善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及验证改善措施的有效性; 营业部: a负责将客户抱怨反馈给相关部门。 其它相关单位: a在需要时进行异常改善的配合 五、工作程序: 5.1 进料品质异常: 5.1.1 依相关检验标准判定不合格,针对不合格物料标示“不合格”,并立即移至不良品区域。 5.1.2 异常成立4小时内开立《品质异常联络单》通知采购。 5.1.3 采购接《品质异常联络单》后4小时内转责任供应商。 5.1.4 供应商需于1个工作日内针对异常物料提出临时对策,如对异常内容有疑问,需在4 小时与品质相关人员确认清楚。 5.1.5 供应商必须在《品质异常联络单》要求的期限前(如无明确要求,默认为《品质异常联络单》发出后2个工作日内)回复完整的改善方案。 5.1.6 品质部对供应商回复内容进行确认,针对改善措施不合格部分予以退件,要求供应商重新回复。改善措施合格,则报告予以归档,跟踪后续进料品质状况,依5.1.7执行。 5.1.7 针对供应商改善后产品加严检验,连续追踪3批无异常予以结案,转正常检验;连续追踪3批中途发现不良现象仍存在,则重复5.1.2-5.1.7。 5.1.8 如供应商改善措施回复后连续2个月无进料,则强制结案,后续进料依正常检验执行。 5.1.9

品质部品质异常检讨报告范文

品质部品质异常检讨报告范文 篇一:品质工作检讨书 尊敬的领导: 我怀着万分的愧疚以及懊悔向你们写下这份检讨书,我为自己工作的失误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向各位领导做出深刻检讨: 通过这件事,我感到自己身为品质人员,未能严以律已,且没有做到合理安排计划工作,在年底这个重要的时期给公司带来了恶劣的影响,由于自己的失职,给公司带来了严重的责任事故,导致严重影响到各工序的生产任务。我对工作缺少足够的责任心,没有把自己的工作合理安排,现在,我深深感觉到这件事的严重性,并且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这次的生产事故使我不仅感到是自己的耻辱,更为重要的是对不起领导对我的信任,愧对领导的关心。同时,诚心的感谢领导的批评指正。 感谢领导给我改正的机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严于律己,合理统筹计划,以加倍努力的工作来为我单位的工作做出积极的贡献,做一个合格的品质工作人员。 XX质部:xx 2013-xx-xx 篇二:品质部品质异常检讨报告 事件问题描述如下:

在6-1至6-3号生产的T8椭圆1/2平钩26*29.5和T8 1/2斜钩V字型直径26的产品,现这两款产品在生产至出货过程中混料包装出货到客户那里,导致影响客户的出货交期,有损客户对我司的印象,并造成公司物力资源的重大损失。 产品工序责任人如下: 开机技术员:蔡灿军、赖虔洲 品质IPQC:廖仲坤、赖惠兰 点数贴标签:廖凤凤、罗贞凤、吕明 裁管:廖国林 出货检验:易浩 品质部经查证对此事做原因分析如下: 1、商务部的制令单上的图纸没更新只是文字描述。 2、针对产品规格和形状差不多的产品,且在同一台机器上生产,生产一款产品订单时更换模具生产下一款时,技术员未跟品质或点数工序沟通说下。 3、产品点数贴标签的时候标签贴错了,但当班的IPQC 盖章时没检查到位发现问题。 4、裁管工序裁切时也没核对制令单来做,裁管员在裁管时没主动把首件拿给OQC检验确认。 5、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明确区分标识并分开放置,导致裁切、包装容易出错。 6、出货检查时OQC检验没及时发现问题杜绝流入客户那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及方法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及方法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及方法 摘要:品质人员的工作职责之一就是要及时发现反馈生产中的品质异常状况,并督促现场执行改善措施、追踪其改善效果,保证只有合格的产品才能转入下一道工序,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品质人员的工作职责 1、熟悉所控制范围的工艺流程 2、来料确认 3、按照作业指导书规定进行检验(首检、巡检) 4、作相关的质量记录 5、及时发现反馈生产中的品质异常状况,并督促现场执行改善措施、追踪其改善效果 6、特殊产品的跟踪及质量记录 7、及时提醒现场对各物料及成品明显标识,以免混淆 8、及时纠正作业员的违规操作,督促其按作业指导书作业 9、对转下工序的产品进行质量及标识进行确认 品质异常可能发生的原因 生产现场的品质异常主要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来料、自制件批量不合格或有批量不合格的趋势。品质异常的原因通常有: A. 来料不合格包括上工序、车间的来料不合格 B. 员工操作不规范,不按作业指导书进行、新员工未经培训或未达到要求就上岗 C. 工装夹具定位不准 D. 设备故障 E. 由于标识不清造成混料 F. 图纸、工艺技术文件错误。

品质异常一般处理流程 1、判断异常的严重程度(要用数据说话) 2、及时反馈品质组长及生产拉长并一起分析异常原因(不良率高时应立即开出停线通知单) 3、查出异常原因后将异常反馈给相关的部门 (1)来料原因反馈上工序改善 (2)人为操作因素反馈生产部改善 (3)机器原因反馈设备部 (4)工艺原因反馈工程部 (5)测量误差反馈计量工程师 (6)原因不明的反馈工程部 4、各相关部门提出改善措施,IPQC督促执行 5、跟踪其改善效果,改善OK,此异常则结案,改善没有效果则继续反馈 怎样做才能尽可能的预防品质异常 是一款专门分析品质异常的工具,它主要是应用统计分析技术对项目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区分出过程中的随机波动与异常波动,了解每个工序有可能出现的品质异常、了解哪些工位容易出品质异常,从而对过程的异常趋势提出预警,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异常,恢复稳定,从而达到稳定过程,提高和控制质量的目的.

品质异常报告格式

品质异常报告格式 品质异常报告格式 篇一: 品质部品质异常检讨报告 品质部品质异常检讨报告 事件问题描述如下: 在6-1至6-3号生产的T8椭圆12平钩26*2 9.5和T8 12斜钩V字型直径26的产品,现这两款产品在生产至出货过程中混料包装出货到客户那里,导致影响客户的出货交期,有损客户对我司的印象,并造成公司物力资源的重大损失。 产品工序责任人如下:开机技术员: 蔡灿军、赖虔洲 品质IPQC: 廖仲坤、赖惠兰 点数贴标签: 廖凤凤、罗贞凤、吕明 裁管: 廖国林 出货检验: 易浩 品质部经查证对此事做原因分析如下: 1、商务部的制令单上的图纸没更新只是文字描述。

2、针对产品规格和形状差不多的产品,且在同一台机器上生产,生产一款产品订单时更换模具生产下一款时,技术员未跟品质或点数工序沟通说下。 3、产品点数贴标签的时候标签贴错了,但当班的IPQC盖章时没检查到位发现问题。 4、裁管工序裁切时也没核对制令单来做,裁管员在裁管时没主动把首件拿给OQC检验确认。 5、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明确区分标识并分开放置,导致裁切、包装容易出错。 6、出货检查时OQC检验没及时发现问题杜绝流入客户那里。 7、新来员工及临时工未做相关岗前作业培训,容易放错误。 永久改善纠正措施如下: 1、通知此事件相关负责人,然后召开品质异常检讨会。 2、商务部发出的制令单产品资料要及时更新。 3、新来员工及临时工应做相关的产品品质与作业规模培训再上岗。 4、品质部加强对品质检验员的培训与督导,特别是出货检查要把关到位。 5、生产车间5S要做好,如产品要准确标识区分,对于类似的产品要做明显标识并分开放置。 6、各部门的岗位职责说明书的制定落实。让工作流程化,制度化。这样大家工作更顺心。 7、各部门的管理制度撰写制定出来,并落实执行到位。

品质部品质异常检讨报告

品质部品质异常检讨报告 事件问题描述如下: 在6-1至6-3号生产的T8椭圆1/2平钩26*29.5和T8 1/2斜钩V字型直径26的产品,现这两款产品在生产至出货过程中混料包装出货到客户那里,导致影响客户的出货交期,有损客户对我司的印象,并造成公司物力资源的重大损失。 产品工序责任人如下: 开机技术员:蔡灿军、赖虔洲 品质IPQC:廖仲坤、赖惠兰 点数贴标签:廖凤凤、罗贞凤、吕明 裁管:廖国林 出货检验:易浩 品质部经查证对此事做原因分析如下: 1、商务部的制令单上的图纸没更新只是文字描述。 2、针对产品规格和形状差不多的产品,且在同一台机器上生产,生产一款产品订单时更换模 具生产下一款时,技术员未跟品质或点数工序沟通说下。 3、产品点数贴标签的时候标签贴错了,但当班的IPQC盖章时没检查到位发现问题。 4、裁管工序裁切时也没核对制令单来做,裁管员在裁管时没主动把首件拿给OQC检验确认。 5、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明确区分标识并分开放置,导致裁切、包装容易出错。 6、出货检查时OQC检验没及时发现问题杜绝流入客户那里。 7、新来员工及临时工未做相关岗前作业培训,容易放错误。 永久改善纠正措施如下: 1、通知此事件相关负责人,然后召开品质异常检讨会。 2、商务部发出的制令单产品资料要及时更新。 3、新来员工及临时工应做相关的产品品质与作业规模培训再上岗。 4、品质部加强对品质检验员的培训与督导,特别是出货检查要把关到位。 5、生产车间5S要做好,如产品要准确标识区分,对于类似的产品要做明显标识并分开放置。 6、各部门的岗位职责说明书的制定落实。让工作流程化,制度化。这样大家工作更顺心。 7、各部门的管理制度撰写制定出来,并落实执行到位。 8、成立ISO内部审核小姐,对各部门的工作流程、5S、管理制度、作业规范、检验规范等相 关事项进行不定期地审核与督导。 对于这件事,作为品质主管的我,在对品质检验员的培训与监督工作没做到位,虽有做品质程序文件及相关表单记录,品质部也有按程序来做事,但没监督品质检验员落实执行到位。现出此品质异常造成了公司的重大损失及有损客户对我司的印象。我愿接受公司对我工作失职处罚及考核! 品质部:

质量异常处理单

填写部门:质量部填写人:日期:2014.3.19 物料代码:R15052071名称/型号/规格:木箱/EXP182A1/康开当批总数:1 发生环节:■进料检查□生产过程□出货检查□客服现场□客户发现□其它不良数/检查总数:1/1 A:问题描述(发生时间、地点、人员、过程、现象、程度、频次、数量、比率) 木箱上无丝印LOGO标识,我司要求丝印蓝色OTIS 。 B:紧急处理 B1:质量部初步分析/责任判定: 签名/日期:万建明 责任部门:■供应商_康开□客户□生产□SMT □质量□研发□技术□工艺□物流□营销□合同□其他_____ B2:不合格品处理■返工□退货□报废□筛选□降级使用□特准质量部审核 B3:处理措施级别□无需□ C 短期措施■ C&D短期和长期措施孙青 B4:责任部门签收及处理意见 签名/日期: 特准签批特准理由:申请部门:申请人:□研发部□技术部□工艺部□生产部□SMT □同意□不同意□同意□不同意□同意□不同意□同意□不同意□同意□不同意 □合同部□物流部□营销中心□质量部(副)总裁/总经理□同意□不同意□同意□不同意□同意□不同意□同意□不同意□同意□不同意 C:直接原因分析及短期措施(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在制品、库存品、已出货品的处置方案,可附页) 直接原因分析:1、3月16日星期天,为了17日能及时发货给客户,我司安排相关人员来加班。包装组有两个新入职的员工,不熟悉该产品的包装要求,也不会看发货信息的备注项。并且打包好以后就入库。装车时没有通知发货审核人员来检查。2、出货审核人员没有在场进行监督,没有对产品在发货之前做检测,失职导致产品漏检。短期措施:针对此次出现的问题,我司安排人员于3月21日带印有蓝色OTIS的木箱到上海新时达调换无LOGO 标识的木箱。 签名韦竟杰日期2014-03-21 D:根源分析及长期措施(必要时填写,可附页) 根源分析:新员工入职培训不够完善,不了解发货信息关于产品包装要求是导致错误的主要原因。出货检验员没有在场进行检验,并未交接给别人代理检验。 长期措施:1、给包装人员培训,每次有发货时下发发货信息单,了解产品的包装要求按发货信息上的要求进行包装。2、出货审核人员每次出货审核时要认真对照发货信息审核产品,包括箱子里边的变压器和箱外的唛头标签等有没有错误,审核无误后方可签字放行。 签名韦竟杰日期2014-03-21 E:结果验证及结案批准 E1:结果验证 签名日期

品质异常报告内容.

品质异常报告内容: 1. 老化组:15W筒灯老化出现死一边灯珠56个,没有及时反应。 (出现异常及时反应到品质工程部门) 2. 激光组:50W投光灯激光内容错误,客户名称搞错,没有三年 质保,第一次返工后也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确认。(激光首件要 部门主管确认,品质部,经理审核方可以批量生产) 3. 15W圆形筒灯反光杯掉漆,原因是仓库没有配相对应的支架螺 丝到A拉组长手中。后来自行配螺丝,产生不良品。(每款灯具 都应该匹配相对应的配件,不的私自进行匹配。在物料不足的 情况下应和工程,品质商讨对策解决问题) 4. 100W.50W投光灯来料时有出现反光杯凹凸现象。在生产过程中 没有进行细致挑选,成品老化时才挑选出不良品。(组长领取 物料时要仔细核对物料是否可生产,包括所用到的螺丝配件是 否匹配) 5. 芯片的发光面有胶.灰尘.刮伤等认为造成的不良现象(作业是保 持手指干净,半成品要及时用薄膜包裹起来,使用电批。洛 铁,要规范操作流程) 6. 筒灯面盖出现掉漆。刮花。黑点等不良现象(生产是没有清洁 拉线上的杂物,灰尘等,组装时员工手指不干净,建议分工艺 流程生产,敏感工位需带手套。老化时,该清洁旋转台上的灰 尘杂物等,结束后用薄膜包裹起来,统一区域摆放。 7. AL订单需要更换驱动线,出现连焊。焊反线。(组长在更换驱 动段子线的时候要交待清楚员工怎样正确操作。老化装驱动时 应先试点再上老花机,防止个、短路,炸板。减少驱动的不良 率。 8. 5W COB 灯杯包装成品时出现两种规格的彩盒(如是特殊情况 下,因该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把两种规格的成品分开包装, 不等混装。) 9. AL力卓驱动端子线不配套的现象(以后用到配套端子线的驱 动,该有公司提供,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10. AL驱动激光内容与样品不符合(以后下采购订单需要把激光内 容附在合同上面,由激光组提供,品质确认。经理,老板审 核) 11. 7W天花灯3000套与公司样品不一。(下采购合同时并把样品 (色板)一并提供给供应商。

品质异常报告内容

品质异常报告内容: 1.老化组:15W筒灯老化出现死一边灯珠56个,没有及时反应。(出现异常及 时反应到品质工程部门) 2.激光组:50W投光灯激光内容错误,客户名称搞错,没有三年质保,第一次 返工后也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确认。(激光首件要部门主管确认,品质部,经理审核方可以批量生产) 3.15W圆形筒灯反光杯掉漆,原因是仓库没有配相对应的支架螺丝到A拉组 长手中。后来自行配螺丝,产生不良品。(每款灯具都应该匹配相对应的配件,不的私自进行匹配。在物料不足的情况下应和工程,品质商讨对策解决问题) 4.100W.50W投光灯来料时有出现反光杯凹凸现象。在生产过程中没有进行细 致挑选,成品老化时才挑选出不良品。(组长领取物料时要仔细核对物料是否可生产,包括所用到的螺丝配件是否匹配) 5.芯片的发光面有胶.灰尘.刮伤等认为造成的不良现象(作业是保持手指干净, 半成品要及时用薄膜包裹起来,使用电批。洛铁,要规范操作流程) 6.筒灯面盖出现掉漆。刮花。黑点等不良现象(生产是没有清洁拉线上的杂物, 灰尘等,组装时员工手指不干净,建议分工艺流程生产,敏感工位需带手套。 老化时,该清洁旋转台上的灰尘杂物等,结束后用薄膜包裹起来,统一区域摆放。 7.AL订单需要更换驱动线,出现连焊。焊反线。(组长在更换驱动段子线的时 候要交待清楚员工怎样正确操作。老化装驱动时应先试点再上老花机,防止个、短路,炸板。减少驱动的不良率。 8.5W COB 灯杯包装成品时出现两种规格的彩盒(如是特殊情况下,因该得到 相关部门的认可,把两种规格的成品分开包装,不等混装。) 9.AL力卓驱动端子线不配套的现象(以后用到配套端子线的驱动,该有公司 提供,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10.AL驱动激光内容与样品不符合(以后下采购订单需要把激光内容附在合同 上面,由激光组提供,品质确认。经理,老板审核) 11.7W天花灯3000套与公司样品不一。(下采购合同时并把样品(色板)一并 提供给供应商。 12.芯片试电时该选用小驱动输出试点,拒接使用直流测试仪批量测试。 13.生产拉线必须接地,工人必须佩戴静电手环(每天都要有填写检测报告) 14.老化组需要配一条1M高的梯子(可以站在上面观察上层的成品有没有异常)

品质报告范文

品质报告范文 篇一:品质分析报告格式 重庆金特锐机械有限公司 2014年4月品质分析报告 编制: 核准: 品质部2015年5月编制 2014年4月品质分析报告 一、成品开箱合格率统计分析1、客户开箱合格率统计分析 2014年4月成品销售出库件,开箱不合格件,合格率%。 2、主要质量问题统计分析 3、售后质量分析 二、成品入库检验质量统计分析1、2014年4月成品入库质量统计 2014年3月26日—4月25日送检成品件,不合格件,合格率%。其中毛坯原因不合格件,合格率83.1%。加工原因送检不合格件,合格率%。 2、主要质量问题统计

3、主要质量问题分析(柏拉图分析) 按照80/20原则,重点控制漆瘤/掉漆/麻点/气泡/溜挂/色差、电镀件表面有油漆、凹坑/ 划伤。 三、毛坯一次送检合格率统计分析1、毛坯一次送检质量统计 2014年4月成品白坯一次送检数量件,不合格件,一次送检合格率%。 2、毛坯主要质量问题统计 3、毛坯主要质量问题分析(柏拉图分析) 按照80/20原则重点控制:气孔和凹坑划伤。 篇二:技术品质管理人员个人述职报告范文 技术品质管理人员个人述职报告范文 在公司领导的正确带领与关怀及各级同时的配合下,顺利的展开了本职岗位工作,在工作中有得有失,在此半年度个人述职中,本人对自己岗位工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用心做事,以德做人是我个人的理念,在工作中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认真对待每一件事; 首先是落实自己岗位职责目的,半年来根据公司技术文件及规范管理制度,对事业部管理品质、技术文件进行了要求与修订,并落实执行到生产现场,进行过程品质监控和过程技术服务,为提高生产效率实时配合各相关单位的支持工作;

品质异常报告怎么写

品质异常报告怎么写 品质部品质异常检讨报告 品质部品质异常检讨报告 事件问题描述如下: 在6-1至6-3号生产的T8椭圆1/2平钩26*29.5和T8 1/2斜钩V字型直径26的产品,现这两款产品在生产至出货过程中混料包装出货到客户那里,导致影响客户的出货交期,有损客户对我司的印象,并造成公司物力资源的重大损失。 产品工序责任人如下: 开机技术员:蔡灿军、赖虔洲 品质IPQC:廖仲坤、赖惠兰 点数贴标签:廖凤凤、罗贞凤、吕明 裁管:廖国林 出货检验:易浩 品质部经查证对此事做原因分析如下: 1、商务部的制令单上的图纸没更新只是文字描述。 2、针对产品规格和形状差不多的产品,且在同一台机器上生产,生产一款产品订单时更换模具生产下一款时,技术员未跟品质或点数工序沟通说下。 3、产品点数贴标签的时候标签贴错了,但当班的IPQC盖章时没检查到位发现问题。 4、裁管工序裁切时也没核对制令单来做,裁管员在裁管时没主 动把首件拿给OQC检验确认。 5、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明确区分标识并分开放置,导致裁切、包装容易出错。

6、出货检查时OQC检验没及时发现问题杜绝流入客户那里。 7、新来员工及临时工未做相关岗前作业培训,容易放错误。 永久改善纠正措施如下: 1、通知此事件相关负责人,然后召开品质异常检讨会。 2、商务部发出的制令单产品资料要及时更新。 3、新来员工及临时工应做相关的产品品质与作业规模培训再上岗。 4、品质部加强对品质检验员的培训与督导,特别是出货检查要把关到位。 5、生产车间5S要做好,如产品要准确标识区分,对于类似的产品要做明显标识并分开放置。 6、各部门的岗位职责说明书的制定落实。让工作流程化,制度化。这样大家工作更顺心。 7、各部门的管理制度撰写制定出来,并落实执行到位。 8、成立ISO内部审核小姐,对各部门的工作流程、5S、管理制度、作业规范、检验规范等相关事项进行不定期地审核与督导。 对于这件事,作为品质主管的我,在对品质检验员的培训与监督工作没做到位,虽有做 品质程序文件及相关表单记录,品质部也有按程序来做事,但没 监督品质检验员落实执行到位。现出此品质异常造成了公司的重大损失及有损客户对我司的印象。我愿接受公司对我工作失职处罚及考核~ 品质部: 篇二:品质异常处理报告单 品质异常处理报告单 编号: 信息来源:?进货检验?生产过程?仓库?客户

品质异常处理及不合格品管理办法

品质异常处理和不合格品管理办法 1.目的: 1.1 为有效的控制不合格和品质异常的重复发生消除产生不合格品的隐患。 2.范围: 2.1 本规定适用于生产制造过程出现品质异常和不合格品的评审及处理 3.定义: 3.1 不合格:不符合合同、标样、图纸、状态、公差、技术条件或其它规定的技术文件的要求。 3.2 不合格品:任何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指标不符合合同、标样、图纸、状态、公差、技术条件或其它规定要求的产品。 3.3 轻度不合格品:指不构成对产品功能和使用造成影响的产品。(按正常工艺经后道加工后,仍能符合标准要求) 3.4 严重不合格品:指构成对产品功能和使用造成影响的产品。(必须改制或已无加工价值) 3.5 重大质量事故:指某产品在生产过程出现:经济损失达30000元以上批量不合格。 4.指导文件: 4.1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5.职责: 5.1 品检部负责提报异常与不合格;制造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评审;品工部负责制订对策措施。 5.2 制造部负责按评审意见处理不合格品(包括处置过程中做好不合格品的隔离、标识,记录、信息传递)。 5.3 品工部负责提供返工(修)作业指导书 5.4 品检部负责对返工、返修产品进行确认; 5.5 各责任单位依不合格品评审得出的结论进行原因分析和纠正、预防措施,品检部进行措施验证。 6.工作程序:

6.3.检验员应在《不合格品(异常)处理单》注明(如属成品则记录其责任工序): 6.3.1 该产品的生产班组、日期、带班师傅、操作工等; 6.3.2 产品代号、工序名、状态、流程卡号、本批产量等; 6.3.3在不合格品特征描述栏目中注明5w2h。 6.4 对不合格品评审处理: 6.5.1.1品检部品质主管在收到《不合格品(异常)处理单》后应在4小时内签署处理意见后研发中心、品检 部等部门进行评审,各相关评审部门应对影响产品质量的诸要素进行分析和判断后,提出对不合格品的处理意见,并填写在《不合格品(异常)处理单》相关栏位,具体要求如下: (A)品检部门接到质量信息后,应对所发生的质量问题4小时内作追溯性分析,分析产品的原始记录,分析 产生的原因。隔离由此原因而引起的半成品、成品。并对一些相对简单由员工主观原因引起的质量问题直接进行判定,提出纠正预防措施和处罚意见;反之,对一些相对复杂、由工艺设计原因引起的、重复发生的、品质部门无法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提高的质量问题由制造部、品工部、项目部等相关部门分析;对一些会影响客户交货的质量问题,品检部门应即刻反应,召集相关人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纠正预防措施。(B)研发中心开发部接到质量信息处理单后,根据品检部门提供的原始记录与分析意见,仔细核对控制计划, 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纠正预防措施,持续改正产品工艺、控制计划及PPAP。在8小时内完成。对于一些技术部门还是难以判定或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被验证是无效的质量问题,提请开发总监/常务副总处理。 (C)开发总监/常务副总根据品检部门、品工部、开发部、制造部门意见,在4小时内提出处理意见,对于一 些涉及公司重大经济损失和严重影响公司声誉的质量问题,在发生后的1小时向总经理进行汇报。

品质异常处理报告

品质异常报告 编号: 表单编号:MS-QR-QP16-QA-002 V.0.0 Page :1 OF 1 工艺代号: 工序名称: 发 现 人: 发生日期: 工作(订)单号: 不 良 数: 工件总数: 处理期限: 不良现象描述: 提出人: 不良现象对交付压力/质量风险的影响: 当判断交付压力高时,产品工程师组织输出《在线质量问题评审 记录表》以支持决策 产品工程师签字: 判断是否继续处理:□是(进入品质异常处理环节) □否(填写理由后交生产线经理核准) 确认人: 核准(品控经理): 品 质 异 常 处 理 事态处理方案: 处理人: 批准: 效果验证(判定库存产品隔离暂停发货时填写) IPQC 验证: 故障原因分类:不良品名称: 不良品规格型号: 不良品编号: □来料不良 □设计不良 □工艺不良 □作业不良 □其它 责任部门: 、 、 、 责任部门人员确认签名: 、 、 、 具体原因分析(此栏不够填写时可增加附页): 处理人: 批准: 处理方案: 物料处理方案:□退货 □筛选 □返工 □让步接收 □报废 □其它: 组件/整机处理方案:□返工产品 返工是否存在不利影响 □否,□是,明确不利影响的控制方式 □重新定义作业标准 让步放行 □外观 □非外观 数量: 处理方案详细描述(此栏不够填写时可增加附页): 效果验证 是否发出不良材料处理通知单:□是(不良材料处理单号: ); □否 IPQC 验证: MQA 工程师审 核: 纠 正 措 施 是否启动纠正措施处理单:□是(纠正措施单号: ); □否 (说明理由后交部门主管核准) MQA 工程师签名: 批准(部门主管): 注:1)不合格物料涉及在线、半成品库、成品库的处理方案由产品工程师制定并填写在本表格的纠正处理方案栏,涉及原材料库、 在检、在途、在供应商处的物料处理方案由IQC 制定并根据实际情况发出《进料处理处理单》给采购,由采购发出。《进料处理处理单》与本《品质异常报告》一并归档。 2)纠正处理方案栏应详述处理方案,并注明执行部门,必要时可另加附页。 3)品质异常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在线质量问题评审记录表》与本品质异常报告一并归档;如果有《纠正预防措施报告》,则《纠正预防措施报告》可以与《品质异常报告》一起归档或在《品质异常报告》上引用其编号。 Ⅲ□ 质量风险 交付 压力 Ⅱ□ Ⅳ□ 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