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课标卷论述类文本阅读整理版

2017年新课标卷论述类文本阅读整理版
2017年新课标卷论述类文本阅读整理版

2017年新课标卷论述类文本阅读集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2017年新课标1卷)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2017年新课标2卷)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

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

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

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

B.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

C.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

D.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为商品大量生产和外销,青花瓷可能就不会崛起。

B.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

C.青花瓷外销掀起世界性的中国风,可见青花瓷对明代的世界影响起了重要作用

D.青花瓷在明代引领了世界时尚,由此带来的启示是,应注重社会的多元和开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2017年新课标3卷)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

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

B. 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C. 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

D. 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 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C. 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D. 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

B. 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C. 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D. 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

答案

(一)

1—3 DCB

(一)

1.A

2. A

3.B (一)1.C 2.C 3.B

2017年全国卷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天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健康,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漫延。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学.科网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 材料二: 笔者所在的小区,居民楼前三个垃圾桶分别表示出应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可是大多数居民还是把垃圾混杂在一起,一扔了之。问及原因时,有人说:“我辛辛苦苦分了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了,分类还有什么意义?” 这种现象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分配套衔接,才能高效运行。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分类投放是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给出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但是,这一方案即使再科学合理,如果缺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也难以由蓝图变为现实。我们应当认识到,生活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但污染属性更不可忽视。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意丢弃污染物、危害环境的行为。垃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的基本责任,责无旁贷。当然,各地政府同样不能

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含答案解析)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汇编 1.(福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⑶题。(9分) 阅读,是对精神的刷新 白龙 真正热爱阅读的人是不需要理由的,从收本中获得的巨大愉悦,足以让人废寝忘食。一个角落、一本书,就能筑起一个完整而缤纷的世界。这也是阅读有别于其他文娱活动的根本特征,即它是不依赖其他感官的、高度个人化的精神活动。通过阅读,我们最终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并在这种周行而不殆的智识训练中使精神日益丰富。在这个意义上,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在一次次的刷新中,勤于阅读的人将逐渐成长为一个有着丰富心灵层次、心智成熟的现代人。 古人讲“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这并不仅仅在讲旁观者的感受,更是在提醒自己,不读书就会让灵性蒙尘。那些带着墨香的书页在你指尖哗哗流淌,或记载着高深玄妙的思想,或传递着历史深处的信息,在你的脑海中排列为奇妙而华美的文字城堡。我们手捧书本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升华的过程。我们在阅读中将重新发现自己,这也正是“人文日新”的真义。 如果说和他人相处是一项必备的社会能力,那么与自己相处则体现一种可贵的精神定力。太多人习惯了众声喧哗,却无法和自己平静地相处片刻。只有阅读才能给人这种能力。我们在阅读中学着和自己对话,正如我们在终极的意义上独自面对人生一样。在某种意义上,阅读是对庸常生活的救赎,让我们得以暂时跳脱出琐碎的眼前之事,对永恒之物进行片刻的凝望。而这,正是精神人格养成的过程。 阅读也是为了和这个世界更好相处。我们提倡阅读,并非为了闭门不出、与世隔绝。阅读不是为了逃避世界,而是为了更好地拥抱世界、热爱他人。从阅读中,我们不仅在与高尚人物的灵魂对话,更能见识到比眼前的世界更深邃、更辽阔的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不仅包括人类已知的历史空间,也包括历代经典作家们营造的精神空间。通过这种思接千载、神游八荒的精神活动,我们将学会谦卑,也将变得柔和、平淡;学着更深地理解他人与世界,更具包容心和同理心地看待这个世界上的诸种缺陷与不足。 阅读是一项几乎没有门槛的活动,人人都可领略文字之美;阅读又是一项由浅入深的精神历练,需要持之以恒才能登堂入室、窥其堂奥。这个世界需要书籍的火种来点亮,而一个追求内心丰富的人,也总有赖于阅读带来的精神刷新。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5年4月23日) ⑴下列对文章中“刷新”一词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 阐明了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自我教育、自我升华,达到内心丰富。 B 是学会与自己相处,在智识训练中重新发现自己,使精神日益丰富的过程。 C 是对庸常生活的解救,对永恒之物的凝望和思索,能促进精神人格的养成。 D 能见识到另一个世界:包括人类已知的历史空间和经典所营造的精神空间。 ⑵文章说:“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每日”强调的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理解。(2分) 答: ⑶请简述文章的论述思路。(4分) 答: 2.(广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小题。(16分) 每个人都是有生有死的,但一个社会是可能不死的。“社会”为什么能长久存在?因为有“文化”。而文化是如何起作用的?是基于人的群体性。群体可以超越个体的局限。每个个体的人有生有死,但不同的人的生与死是有时间差的,生不同时,死不同刻,而不同时间生死的人,不同代际的人,会有共处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个体的人生经验、知识、感觉、发现、发明等等,可以互相交流,互相传递,可以变成别人的东西,保存在别人那里。一个人的生命会逝去,但是他一生的知识积累,不一定随他的生命结束而消失,它们会传递给继续活着的人,可以传递给很多人。这种不断传递,就成为社会很多人共同的知识即文化,保存在很多人的头脑中,形成一个不断增加的、动态的、分散的“信息库”,这个信息库又反过来不断塑造着新的社会成员的态度和行为,这就是文化的传承。同时,由于各种信息载体(石刻、竹筒、书本、磁带、光盘等)的存在,人们可以把知识记录下来,储存起来,留给后人,这样,即使一个社会真的消失了,一个文化中断了,但后来的社会,其他文明活着的人可以从那些很久以前死去的人那里学习各种知识——人和人可以跨越时间、空间的障碍,进行交流和学习,分享知识和经验。 文化传承中,有很多这种跨越时间、空间继承的例子。比如我们今天经常说“西方文化来自古希腊罗马文明”,实际上,尽管古希腊罗马本来就属于欧洲,但他们的很多文化成就,并不是通过他们自己生物性的后人直接传到近代欧洲的,而是通过阿拉伯人“转手”的。因为在中世纪,欧洲本身的很多古典文化的东西中断了,而这些东西保存在阿拉伯人那里,后来“文艺复兴”,欧洲人不是从自己的前辈手里,而是从阿拉伯人那里又“取回”了很多古希腊罗马人创造的知识。 社会和文化可以使人“不朽”。像唐朝的诗人李白,是一个具有有限生命的人,而他保存在各种文献中的诗和诗的风格,则是“文化”。“人”是会消失的,但“文化”保留下来了,社会长存,文化不死,创造文化的人也就“不朽”了。一个人创造的文化不仅能保留,还能传递,还能影响别人,能激发别人的灵感,实现“再创造”,所以传统可以成为新文化生长的土壤。 文化的传递,必须是一种历史过程,所有文化都必须是积累的,没有积累,没有超越生死、时空的这种积累,文化就不可能存在。 从“个人和群体”的角度理解文化,“文化”就是在“社会”这种群体形势下,把历史上众多个体的、有限的生命的经验积累起来,变成一种社会共有的精神、思想、知识财富,又以各种方式保存在今天一个个活着的个体的生活、思想、态度、行为中,成为一种超越个体的东西。当一个新的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时,这套文化传统已经存在了,这个新的生命体就直接生活在其中,接受这种由很多人在很长时间里逐步创造、积累的文化,所以文化具有历史性。 文化的历史性是广义的,不仅具体的知识和技能是在历史长河中积累传承的,更深层、更抽象的很多东西,比如认识问题的方法、思维方式、人生态度等,也同样是随文化传承的。进一步说,文化的传承,也同样包含了“社会”的传承。一个社会基本的结构,夫妻、父母、社区结构,都是文化的一部分,是先人传下来的,是晚辈向长辈、后人向前人学来的。学习,继承中不断有修正和创新,但只有在继承中才可能有创新。没有一个社会结构是完全凭空构建的,它总是要基于前一个社会结构,继承其中的某些要素,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东西。比如,即使像美国这样一个“人造”的国家,其社会结构也不是从美国建立时突然开始的,而是来自欧洲的移民从欧洲移植过去的,实际上是欧洲文化的延伸和变体。 (选自费孝通《文化的生与死》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有删改)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⑴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 ) A 如果没有人的群体性,文化就不会得以保存和传递。 B 在文化传递中,古人所使用的信息载体和今人所使用的信息载体是相同的。 C 欧洲的“文艺复兴”和美国社会结构的构建,其文化传承的具体方式是不同的。 D 一个人可以“不朽”,因为有文化的作用;一个社会可以不死,因为有文化的存在。 E 文化是社会共有的精神、思想和知识财富,与个体的人生经验、感受无关。 ⑵下列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 现代社会每个个体的思想和行为,都会受到前人思想的影响。 B 一个国家失传的史料,有可能在其他国家的文献中找到。 C 传统的宣纸生产工艺,既是前人生产经验的总结,也体现了前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 D 尽管社会面貌已有了巨大的变化,但在社会基本的结构上,我们今天与唐代并没有什么不同。 ⑶文化为什么“具有历史性”,请结合本文回答。(4分) ⑷下面这段话说明了文中什么观点?你是怎么理解的?(4分) 1994年,上海博物馆获得一批战国楚竹简,其内容涉及大量古籍,很多是以前未曾见过的。比如《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中收录的《恒先》,是一部完整的战国道家佚作,它的出现为道家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道家思想。

2017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及例题

2017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 一、通读全文,思考四个问题 ①文本主要谈的是什么问题或就什么事情阐述道理;②作者的基本立场、观点、情感和态度是怎样的;③本文依照怎样的顺序布局谋篇、组织文章,其段落之间的关系如何;④行文中为突显立意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段和材料 二、选择题解答一般方法 1、比照原文弄清概念把握句意辨析筛选。 设题情形有三种:形同意同(信息吻合直接判断)形异意同(有所转换实质一致)形似意异(迷惑性大格外留意) 2、懂得审辨标志性词语。 可以作为标志性词语的有:顺序词、关联词、指代词、范围词,类别词、过渡词。此外还有文中不同地方反复出现的同义或近义的词语。 三、抓关键词 关键词在读文本时要圈划出来: 1、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提示信息的词语(1)年代时间(多次出现时间)、数据(多个数据)及其概语(如多数、少量、部分、凡、凡是、所有、都、全、几乎、仅仅、等表范围的词语) 2、重要的修饰限制词语(基本、根本、重要、最、十分、非常、总共等表程度的词语) 3、已然未然(迄今为止、到目前为止、现在所见的等表时间的词语)或然必然(如果、可能、也许、一定、必然等表判断的词语) 三、简答题解答一般方法 1、把握文章基本思路,切分语段层次;准确把握、分析概括文章的观点;快速搜寻答题区间;组织表达语言,做到规范作答。 2、具有全文整体意识:分析归纳时,要从全文出发、整体把握。 利用顺序词或数字号列清思路要点 2、把握观点类题目解答方法

议论文的观点表述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方法:(1)文题即观点。一般议论文的文题只是个“话题”,它的观点围绕着这一话题来展开,但有的话题 往往就是作者的观点。 (2)开门见山提出观点。因为议论文必须要达到“观点明确”这一最起码要求,所以有很大一部分的议论文都是开门见山提出观点,这就给我们一个提示:阅读这种文章时我们一定要注意文章开头一内容。 (3)有的议论文观点的提出必须要通过几个分论点来表述,所以观点往往会在文章的最后提出,带有一定的总结性和归纳性。 (4)有的议论文因为话题范围较大,内容多,形式散,它的观点提出分散在文章的几个部位,而非集中在某一处。这种的观点概括就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有较强的综合分析与概括能力。注重提炼概括观点: ①注意辨析文本中不同的论点(区分“我论”、“他论”) 一、设题形式 命题方式常是单选,4选1。命题人在编写选项肢时,文字表述不可能与原文完全相同;有时也不可能完全集中,也有前后勾连的情况,这就容易造成选项模糊。选项模糊的主要类型有五种: (1)范围上的混淆,以偏概全,以“全”代“点”。选项在概念的外延上做文章,或者是外延过小,以偏概全;或者是外延过大,判断过宽,以“面”代“点”。阅读时要特别留心材料和选项中的“凡”“一切”“全”“都”等修饰词语。 (2)指代上的混淆,颠倒主客,偷换概念。选项偷换概念,用形同义异词或形近义异词来迷惑考生。解答时,要注意选项是否混淆了概念的所指对象,是否颠倒了陈述主体与修饰语,是否忽略了一些关键的修饰词,是否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3)现实和设想的混淆,未已不分,或必不清。选项在概念、判断上时间超前或滞后。把已经成功的现实和没有成功为现实的设想或可能性混为一谈。阅读中特别留意“如果”“一旦”“将要”等词语,从而做出准确判断。 (4)肯定和否定、主要和次要关系上的混淆,无中生有,牵强附会。把肯定说成否定,或把否定说成肯定,有些混淆主要和次要关系,有些属于无中生有、牵强附会的选项设置。解答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依据,忌主观臆断,望文生义。 (5)条件和结果、原因和结果的关系上的混淆、颠倒。有些选项在设置时,将条件说成结果,或把结果说成原因,或强加条件及因果关系。要重点辨别,找准答案。

高一语文论述类文本与实用类文本阅读一题

论述类文本与实用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100多年前的某个10月24日,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包装物既轻便又结实,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从此以后,人们外出购物时顿感一身轻松,不需要携带任何东西,因为商店、菜场都备有免费的塑料袋。可舒施尼做梦也没有想到,到塑料袋百岁“诞辰”纪念日时,它竟然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塑料袋“糟糕”,是因为它大多是用不可降解和再生的材料生产的,处理这些白色垃圾很多时候都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据科学家测试,塑料袋埋在地里需要200年以上才能腐烂,并且严重污染土壤;而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个形象的比喻,说如果把人们每年使用的塑料袋覆盖在地球表面,足以使地球穿上好几件“白色外衣”。一时间,“远离塑料袋”“拒用塑料袋”“禁用塑料袋”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事实上,要在短时间内完全禁止使用塑料袋是不现实的。积极的态度是依靠科技进步,即采用回收利用和降解相结合的办法去解决。工业包装膜、商品包装袋(膜)用后较干净,应作为主要回收利用对象,分类收集再生利用,这在国内外都已有许多成功经验。而对于那些量大、分散、脏乱、难于收集或再生利用经济效益甚微的一次性塑料包装袋,则应该使用可降解塑料生产。 然而环保意识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树立的,一方面,塑料袋像臭豆腐一样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因为它的确有它的便利之处;另一方面,许多消费者认为,塑料袋是免费赠送的,不花钱的东西不用白不用。针对这种情况,1989年7月起,美国近半数的州实施了《塑料袋禁用法》,禁止所有不能分解和还原处理的食品塑料包装袋上市。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禁用厚度不到20微米的塑料袋,并控制生产这种塑料袋的原料。意大利则实行《塑料袋课税法》。 这些法律的推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以爱尔兰为例,自从征收塑料袋税之后,全国塑料袋的使用量降低了90%。与此同时,各国都加强了对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的研制,并加大了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力度。舒施尼那项“最糟糕的发明”将以一种全新的形式继续为人类造福。 11.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用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处理白色污染,都不是万全之策,仍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污染 环境的问题。

2018年度年全国高考ⅠⅡⅢ卷语文试题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

2018全国高考ⅠⅡⅢ卷语文试题汇编(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全国1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日前,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并圆满实现全部既定科学目标,为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信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然而,基于计算复杂性的传统加密技术,在原理上存着着被破译的可能性,随着数学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经典密码被破译的可能性与日俱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说:“通过量子通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用一种革命性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从而在确保信息安全、提高运算速度、提升测量精度等方面突破经典信息技术的瓶颈。” 量子通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量于密钥分发通过量子 态的传输,使遥远两地的用户可以共享无条件安全的密钥,利用该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这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量子通信的另一重要内客量子隐形传态,是利用量子纠缠特性,将物质的未知量子态精确传递到遥远地点,而不用传递物质本身,通过隐形传输实现信息传递。(摘 编自吴月辉《“墨子号”,抢占量子科技创新制高点),《人民日报》2017年8月10日)材料二: 潘建伟的导师安东·蔡林格说,潘建伟的团队在量子互联网的发展方面冲到了领先地位。量子互联网是由卫星和地面设备构成的能够在全球范围分享量子信息的网络。这将使不可破解的全球加密通信成为可能,同时也使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新的控制远距离量子联系的实验。目前,潘建伟的团队计划发射第二颗卫星,他们还在中国的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着一项太空量子实验。潘建伟说,未来五年“还会取得很多精彩的成果,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潘建伟是一个有着无穷热情的乐观主义者。他低调地表达了自己的信心,称中国政府将会支持下一个宏伟计划——一项投资20亿美元的量子通信、量子计量和量子计算的五年计划,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欧洲2016年宣布的旗舰项目,投资额为12亿美元。 (摘编自伊丽莎白·吉布尼《一位把量子通信带到太空又带回地球的物理学家》,《自然》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三道题

2017学年—2018学年上学期高三语文期末复习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要求: 阅读论述类文本时,要求大家做到: 第一步阅读全文,勾画文中信息要点 1.勾画出文中重要词语 (1)表述中心论点的关键词语 (2)体现论证对象转换的词语,即往往体现论证思路的词语 ①因果。如:因为、因此、……原因在于、因而、由于、从而,等等。 ②转折。如:但是、反而、其实、实际上,等等。 ③并列或递进。如:也、又、不是……而是……、不仅……还……,等等。 ④分类分层。如:第一……第二……、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不仅如此……、此外,等等。 ⑤举例子。如:例如、如,等等。 (3)修饰、限制性词语 ①年代(时间多次依序出现)。 ②程度。如:最、基本、根本、十分、非常,等等。 ③范围。如:部分、全部、总共、所有、都、全、少量、多数、几乎、仅仅,等等。 ④数量(具体数据、比例等)。 ⑤已然、未然,或然、必然。如:目前为止、迄今为止、将、正在、假如、可能、如果、一定、必然,等等。 ⑥代词。如:这、那、它、其、此,等等。 2.勾画出文中重要句子 (1)统摄全篇的句子——论点句、中心句、总结句。 (2)作论据的句子——论述类文章作论据的材料分为两种:一种是事实论据,另一种是理论论据。 (3)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论证的思路是沿着逻辑思维的过程展开的。段落与段落之间有明显的逻辑关系:或总分,或并列,或对比,或递进,或点与面。这些逻辑关系往往有一些标志性的语句,如“首先、其次”等语句。如果没有这样的语句,可标记每一自然段的开头句或结尾句,然后提取每一段的主要信息,把握文脉。 3.简短批注 对重要词语,对表因果关系的句子,起表明中心、理清结构、区分层次、暗含材料与观点关系等作用的句子,作简短批注,为下一步操作起警示作用。 第二步提取要点,整体把握:勾画诸多要点是为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作铺垫的。 1.梳思路,明结构

高考语文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汇总

考语文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 (2020全国卷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面授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设计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页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 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2020全国卷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17年全国卷真题论述类文本答案

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新课标Ⅰ卷)论述类文本阅读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D.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无中生有,强加因果。“非政府组织提出气候正义的概念”,张冠李戴,文章并不能确定是非政府组织提出了“气候正义”的概念。必然代或然。B,以偏概全。C,文意理解错误。 2.C .文意理解错误。 3.B.绝对化错误。 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新课标Ⅱ卷)论述类文本阅读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B项“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说法错误。C项“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D项,“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说法错误,原文只是说“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2.【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项“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说法错误,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证明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 3.【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B项“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文中没有体现这一内容。 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新课标Ⅲ卷)论述类文本阅读参考答案 【文本评析】 本文,论题是“乡村的城镇化进与乡愁”,体现了作者对当今我国乡村在如火如荼的城镇化进程中所突现问题的批判性思考,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建设新理念。而时代性和人文性,是高考论述类文本选料的重要特征。 本文思路明晰。首段总领全文,既指出主要问题(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也提出了基本观点(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作者观点中有三个针对“乡村记忆”的关键词:“留住”、“呵护”、“活化”。 第②③④段分论。每个分论,都分why和how两个逻辑方向。 第②段扣“留住”,论说要“留住乡村记忆”。先论及“乡村记忆”的两种形态(“物质文化记忆”、“非物质文化记忆”)及两者间的关系,再论及“乡村记忆”的功能(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从而论述了“留住乡村记忆”的必要性。然后,简要论述了如何“留住乡村记忆”(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第③段扣“呵护”,论说要“呵护乡村记忆”。先略及必要性(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再着重谈“呵护乡村记忆”的做法。谈做法,先概括(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再举例论说。 第④段扣“活化”,论说要“活化乡村记忆”。先通过比较“活化”与“留住”、“呵护”的不同(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借此论说了“活化乡村记忆”的必要性,再论及“活化乡村记忆”的做法(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 【题目解析】 社科文阅读,做题前必须潜心读文,完成整体感知——读清论题,读清主要观点,理清各段各层大意。可用笔在试卷将这些要点划出。总有考生未完成整体感知就直接上手做题,这样做,由于缺乏整体感、大局观的支撑,错误率高。还应潜心读题,并将选项内容放回原文相关信息区仔细、冷静地核对。 总体上看,本大题难度偏低。 [第1题]正确答案C C项信息区在第③段中间——?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这里举例论说“呵护乡村记忆”的一些做法,有?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有?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定期维修?。可见,说“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是正确的。 A项信息区在第①段末——?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

2020浙江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强化训练:第2板块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

专题强化训练9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材料一: 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将中国志愿服务活动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批被誉为“鸟巢一代”的奥运志愿者通过积极参与和真诚奉献,在奥运会的平台上展现、锻炼和成就了自己。奥运会服务经历给“鸟巢一代”志愿者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可以发现,奥运志愿服务的实践产生了一种共同的精神素养,志愿者分享的回忆背后所蕴含的价值取向与我国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较高的契合。他们积极投身奥运这一全球性的体育文化盛典,充满了对国家的热爱和认同,展现出这代人的社会担当和国际视野。因此,奥运志愿服务集体记忆可以作为潜在的精神遗产和志愿遗产,集体记忆的建构将对北京2022冬奥会有所助益。 (摘编自王艳等《“鸟巢一代”奥运志愿服务集体 记忆与奥运遗产》) 材料二: 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强调提升青年志愿服务水平、促进青少年的社会融入和社会参与,中国体育志愿服务事业在冬奥背景下的健全与发展将为青少年社会参与提供实现路径。志愿服务是一种利他行为,是以不求物质回报为前提地为他人、社会团体或某项事业,乃至为整个社会提供援助。近年来学者们逐渐构建了以讨论志愿者行为动机为主的解释范式,比如人们可能因表达个人价值、增强自身意义、增长职业技能和强化人际关系等方面来进行志愿服务。志愿者的参与动机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志愿服务不能简单地局限在无私奉献的框架内,志愿服务对于志愿者的自我成长和公民参与社会建设也有重要意义。志愿服务的最终目的是在全体社会成员的心中内化志愿精神,形成一种面对社会、面向人生的个体态度和公民意识,在这种层面上,志愿服务所谓“推动人类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的价值才得以彰显。 (摘编自李佳宝等《论冬奥背景下体育志 愿服务与青少年社会参与》)

2019届二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作业(全国卷用)(2)

2019届二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作业(全国卷用)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书法当代标准的“质”和“量” 刘宗超 书法当代标准的构建,包括“质”和“量”两个方面。“质”的方面就是对“书法”本身要有一个根本的判断标准,“量”的方面就是建立起区分书法作品高下的标准。 “质”的标准解决什么是“书法”什么不是“书法”的问题。书法之所以为书法,具有超越时代、超越地域的本质规定性,这个“质”的标准使书法的传统相沿不断。“书法”是用毛笔书写汉字的艺术形式。它有三个根本因素:写的必须是具有实用因素的“汉字”,创作的行为必须是“写”而不是“画”,用的工具是毛笔。用这个标准衡量,当代的众多创变现象已经走出了“书法”的边界。他们对当代书法的价值只是提供了一种创变的思路或理念,作品本身不是书法。再以“质”的标准衡量传统“摹刻”形式(如碑帖、碑刻、木板写刻),因其目的在于保存、再现书法形象,它们本身已经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书法作品了;古代的瓦当文、花鸟字、碑额上的装饰性字体,具有设计制作的特点,今天看来只是“文字艺术”而不是书法;篆刻是在书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立艺术样式,已经不是书法了。 书法标准“量”的方面是说,并不是所有用毛笔书写的汉字作品都是“艺术”,只有在技巧、风格、境界上达到一定层次的作品才能称之为“书法艺术”。也就是说,有作为艺术的“书法”,也有不是艺术只是停留在“写字”层次的“书法”。只有在形式上排除那些“任笔为体,聚墨成形”的爱好者,书法的艺术性、严肃性才能得到保证。以这一观点衡量当今书法家,不知多少人将会被排除出书法界。 书法“量”的标准具体体现在笔法、结字法、章法等形式的丰富性方面。笔法丰富性的程度决定着书法艺术性的高下,至于虚与实、擒与纵、动与静、刚与柔、枯与润、曲与直、断与连、正与奇、巧与拙等对立因素的统一则是对笔法丰富性、节奏感的具体规定。在结字法上,有篆、隶、真、草、行五种书体的规定;在章法上,有计白当黑、虚实相生、开合聚散、各随其体的布置方法。总之,传统书论所体现出的书法的这些标准都是“量”化的具体标准,作品体现以上因素越多,艺术形式便越丰富,艺术含量也就越高。 书法“量”的标准有时代特色,有传统与当代之别,它应该包括传统部分和创新部分两个方面。书法创作要有新意和价值,就要在古代标准之上创造出与之不同的东西,能在传统的基础上出新。那么,当代标准究竟“新”在何处?我认为就是作品形式要有“现代感”,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突破传统“字”的观念,以整体形式构成的观念改造传统的形式。传统书法写“字”的观念太重,形式感、作品感不足。而当代书法要想成为专门的艺术创作,就要体现出形式感、作品感,以创造独特形象、抒发真“我”感情为追求。 (摘编自《美术观察》,有删改) 1.下列各项从书法当代标准的“质”的方面衡量,属于书法的一项是(3分)( )

实用类文本阅读(2015-2017全国及各地高考题及详解)

实用类文本阅读(2015-2017全国及各地高考题及详解) 新闻类 A卷【全国卷】 一、(2017·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 材料一 2011年1月1日8点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正式开播,信号覆盖全球。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的专业纪录片频道,也是第一个从开播之始就面向全球采用双语播出的频道,它向世人亮出了拥有人文精神的中国影像。央视纪录频道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详细的规划,主要呈现四大主体内容,六大主题时段的播出特点,以期达到规模化的播出效应。央视纪录频道同时采用国际纪录片频道的通行方式,淡化栏目概念,强化大时段编排,以主题化、系列化和播出季的方式,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摘编自杨玉洁等《真实聚焦:2010~2011中国纪录片 频道运营与纪录片产业发展记录》) 材料二 2011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在71个大中城市的观众构成和集中度 (资料来源于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 注:观众构成反映的是收视人群的构成,回答了“谁在看该频道”的问题,集中度是目标观众收视率与总体观众收视率的比值,表示的是目标观众相对于总体观众的收视集中程度,能够回答“谁更喜欢收看这个频道”的问题;集中度的比值大于100%,表示该类目标观众的收视倾向高于平均水平。材料三 在制播运营模式方面,央视纪录频道实行的是频道化运营模式。央视是纪录片的主要制作基地,制作出的精品节目数量众多。当然,频道化运营模式也有其自身的劣势,劣势在于频道可以调动的资源非常有限,其融资渠道、产品设计、人财物资源调度都会受到种种限制。央视纪录频道目前正积极推进制播分离模式,节目制作以社会招标、联合制作、购买作为主要方式,并辅以自制精品,为建立较为健全的制作管理模式做好准备。 [摘编自张同道等《2011年中国纪录片 频道发展报告(下)》] 材料四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命题陷阱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命题陷阱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命题陷阱 陷阱一曲解文意 选项对词句的理解与原文意思发生了偏离,曲解了作者所要阐述的观点或所要表达的意思。 设错方式:命题人不结合文段的前后语境,对某些词句的含义故意加以曲解,从而导致了错误的分析和概括。 识别方法:整体上把握材料,把题目中所提供的选项,如对词语的解释、对语段的理解等,还原到材料的对应之处,将选项与原文 仔细对照,逐项检查,看选项的表述是否与原文一致,就不难得出 答案。 [对比选项](2017?全国卷ⅢT1-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 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对应文本]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 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 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参考答案】原文表述为“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综合甄选”,这些句 子说明乡村记忆要有选择地保留,并非要求“必须完好保存下来”,选项曲解文意。 陷阱二张冠李戴 将原文中甲的观点说成是乙的观点,或者将甲的属性说成是乙的属性,偷梁换柱,混淆对象。

设错方式:将甲事物表述成乙事物,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成彼方面,把甲的事迹、观点、成绩说成是乙的;或者题干要求从“此”对 象入手分析,而选项却从“彼”对象入手分析。 识别方法:读原文时,将对象标注、圈画出来;答题时,对选项 中的主语、宾语要特别注意。 [对比选项](2015?天津卷T6-B)“自然世界”是“社会世界”得 以建立的基础,因此,自然规律在“社会世界”形成中发挥的作用 与它在“自然世界”形成中发挥的作用相同。 [对应文本]社会价值规范在“社会世界”的形成中发挥了自然规律在“自然世界”的形成中所发挥的同样的作用。 【参考答案】根据原文中“社会价值规范在‘社会世界’……发挥的同样的作用”一句可知,在“社会世界”的形成中发挥同等作 用的是“社会价值规范”,并非“自然规律”。属于张冠李戴。 陷阱三范围不清 范围不清,指选项对原文论述内容的范围加以随意扩大或缩小。 设错方式:扩大范围(以偏概全)或缩小范围。如:以部分代替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替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替普遍(或相反)。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的修饰成分或者表轻重程度的限 制成分。 识别方法:关注重要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常见的有:表数量多少的词(少数、部分、几个、大多数等)、表范围大小的词(凡、 全部、所有等)、表程度轻重的词(特别、尤其、十分、稍微等)、表 频率高低的词(通常、总是、有时、偶尔等)、表多项并举的词(和、同、以及、另外、还有等)。 [对比选项](2017?全国卷ⅡT1-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 [对应文本]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于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

2017高考语文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汇总

2017高考语文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 (2017全国卷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面授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设计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页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 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

学习资料专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 达州 天宫一号:控制中的“坠毁” ①近日,部分外媒称天宫一号已经失控并将撞向地球,对地面环境及安全造成威胁。天宫一号是我国2011年9月29日发射升空的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实验性空间站),它在载人航天对接技术上的突破,打破了苏美两国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在全世界近50年的垄断。 ②2013年6月13日,天宫一号与载人飞船神舟十号成功自动对接。结束了神舟十号任务以后,天宫一号的所有目标就已全部达成,没有进一步的安排,这也符合它预先设计的仅两年的寿命(2013年底结束)。但是天宫一号超期服役到了2016年3月才正式宣布中断数据连接。天宫一号将会逐渐坠回地球。 ③不可否认,目前的天宫一号的确是个被弃用的航天器残骸,虽然我们心里不愿意承认,但它现在的状态更接近于一个名词:太空垃圾。 ④一般来说,绕地球飞行的无用人造物体都是太空垃圾,具体有很多种。一种是航天发射活动抛弃的负重:比如多级火箭的第二级、第三级、上面级等,它们会环绕地球并在稀薄大气作用下返回地球。 ⑤另外一种太空垃级是寿终正寝的航天器。任何一个航天器都有自己的寿命,天宫一号就属于此类。 ⑥第三种太空垃圾是导弹反卫星试验和太空垃圾碰撞产生的新垃圾。目前估计,一共有1.7亿个直径小于1厘来的太空垃圾,有67万个1~10厘米直径大小以及2.9万个尺寸更大的太空垃圾在绕地飞行。 ⑦对于飞在低到中高轨,比如600~39600千米高乃至各种大椭圆轨道上的太空垃圾,目前完全无法处理。尤其是报废的导航卫星和通信卫星基本都处在20000~39600千米高的轨道,这些垃圾差不多将和地球同时灭亡。而对包括天宫一号在内的位于200~600千米高度的航天器,都会受到地球稀薄大气的影响而缓慢坠回地球。历史上,美国航天飞机可以主动移除太空垃圾,但也只在1984年回收两颗入轨失败的昂贵通信卫星的任务中展示过,成本实在太高!所以,所有像天宫一号这类的人类载人航天器,最终都会缓慢回到地球的怀抱。 ⑧从1971年到1991年,苏联7个重达18.5~19.8吨的礼炮系列空间站先后返回地球,都成功焚毁在大气中。1979年,美国重达77.1吨的天空实验室返回地球,在地表发现了几十个碎片。 ⑨除此之外,人类所有的载人航天任务,都伴随着飞船残骸的返回。比如中国神舟飞船和俄罗斯联盟飞船均由推进舱、服务舱、返回舱等构成,但只有经过特殊保护的返回舱是能安全着陆的,其它部分都会在空中焚毁。 ⑩俄罗斯进步号、中国天舟号货运飞船等,都会整体返回大气焚毁。例如每年国际空间站任务都会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