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物理学专业教学计划

云南大学物理学专业教学计划
云南大学物理学专业教学计划

物理学专业

一、培养目标

以“夯实基础、加强应用、开拓创新、办出特色”为办学指导思想,培养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良好的数理基础和实验技能,成为“口径宽、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能在物理学及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科研、教学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培养要求)

遵循“以人为本、敬业求实、崇尚科学、开拓创新”的办学理念,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把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接受运用物理知识和方法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训练,使学生获得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的初步训练,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科学研究与应用开发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数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较高的数学修养;

2) 掌握坚实的、系统的物理学基础理论及较广泛的物理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方法,具有一定的基础科学研究能力和应用开发能力;

3) 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 了解我国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 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前沿和科学发展的总体趋势;

6)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最新科技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学分要求及分配:

学生在学期间必须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160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34学分,综合素质教育选修课22学分,学科基础课程(必修)40.5学分,专业核心课程(必修)29学分,专业选修课程22.5学分,综合实践12学分。

四、主干学科:物理学

五、修业年限:四年制

六、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七、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一、二),线性代数,力学与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普通物理实验(一、二、三),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计算物理,近代物理实验(一、二)等。

八、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普通物理实验(1-3),近代物理实验(1-2),模拟、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微机原理与实验,接口技术实验,创新实验、社会调查与实习,毕业设计等。

云南大学物理专业课程设置和学时、学分分配表

物理学专业辅修课程

合计39.5学分(理论课程32学分+实验课程7.5学分)物理学专业学程课程

合计20.5学分(理论课程13学分+实验课程7.5学分)

最新物理教学计划教学内容

初中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物理课本为蓝本,以课程标准为理念,以考试说明为指导,教学中,应该关注学习过程中如何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探究、归纳总结得出物理概念及规律的能力,把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及创新精神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教学的活动中心放在使学生自我获得知识,完善知识,弥补不足,以真正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二、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使他们能独立进行实验操作,力争中考实验操作考试合格率达90%以上。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各种类型的习题,能运用多种途径进行解答。 3、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解答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措施 1、重视基础:对物理现象、规律和基本的实验操作,要有全面细致的了解。因此,认真研究书本中出现的每个问题,是学习的第一步。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尽量减少超过教学要求的繁难试题的无效练习,提高学习效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灵活多样、适当拓宽,促进有意义学习。 2、联系实际:注意观察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物理现象(如家用电器等),能利用生活中最常见的物品设计实验,会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

决简单实际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对习题中出现的与生活相关的电现象进行透彻的分析是学好电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切忌就题论题。能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是学好物理的必经之路。 3、关注探究:在中考的各类试题中,实验与探究题所占的比例既是最高的,也是部分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头疼的问题。对实验探究的学习,应以考试说明所规定的基本要求为依据。实验能力作为进行科学探究所需的重要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也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实验学习应包括:实验器材的选择、实验操作、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及必要的分析与论证等内容。 4、强化规范:规范是成功学习的前提。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强化解题规范化训练,明确方法、严格要求。学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021年云南大学338-生物化学

338-《生物化学》考试大纲 (研究生招生考试属于择优选拔性考试,考试大纲及书目仅供参考,考试内容及题型可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上范围,主要考察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性质 《生物化学》是生物学科的重要基础课程,它是研究生命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及生命活动过程中各种化学变化的生命科学基础学科。它是现代生物学的核心,为生物学的研究提供基础理论和技术支持。《生物化学》是生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考试要求反映考生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基础,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必备的专业素质和综合应用能力,用以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科技发展、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生物学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 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并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生命组成物质的结构、性质、功能及其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的基本途径和调控方法;理解基因表达、调控及基因工程的基本理论并能有一定的应用能力;了解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最新进展,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三、考试分值 本科目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四、试卷结构(题型) 单项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名称解释、问答分析题。

五、考试内容 第一章氨基酸 要求:掌握氨基酸的基本结构,20种基本氨基酸的结构,氨基酸的理化性质,尤其是酸碱性质;层析技术的基本原理;理论上掌握氨基酸分离分析的基本技术。 难点:氨基酸的酸碱性质;等电点;分配层析原理 (一)氨基酸的结构 氨基酸的结构、种类和分类 (二)氨基酸的性质 物理性质、光学性质、酸碱性质和化学性质 (三)氨基酸的分析方法 分配层析原理、各种不同层析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第二章蛋白质的结构 要求:了解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层次,空间结构形成的机制和作用力,了解蛋白质折叠机制以及结构预测方法。 难点: 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层次,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三级结构蛋白的结构特征,別构效应的概念。 (一)蛋白质通论 蛋白质的水解、化学组成及分类、蛋白质的分子大小及形状,蛋白质的功能(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二)蛋白质的结构 一级结构:肽的命名、肽键的结构与性质、常见的天然多肽的结构及生理意义、蛋白质一级结构与生物学功能的关系 二级结构:肽平面的基本概念及性质、二面角的旋转、限制及分布、典型的蛋白质二级结构模型 三级结构:结构域的概念及甄别 四级结构:概念、四级结构的对称性质、蛋白质的协同效应 (三)蛋白质的折叠历程 (四)蛋白质组和蛋白质组学

初二物理学科教学计划(一)

初二物理学科教学计划(一) 初二物理学科教学计划(一) 一、基本情况概述: 1、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教育改革精神,狠抓基础教育,努力提高民族整体素质,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切实保证教育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服务。帮助学生掌握好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水平,使每一个学生真正能成为学科学、懂科学、用科学的一代新人。 2、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刚接触物理,有些概念很抽象,对于由感性思维到抽象思维转变的同学来说理解是很不容易的。同学们都来自农村知识面比较窄,两级分化较突出。上课时,有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够灵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作进一步改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材分析: 教材结构特点:以学生兴趣、认识规律和探究的方便出发设计教材的结构,考虑到运动和力的知识与声、光、热、电等知识相比稍显枯燥,而声、光、热、电的知识不仅更能吸引学生,而且便于循序渐进地安排多种探究活动,对学生实验感兴趣,电学

知识能够满足学生探究的欲望,因而电学放在第一学年,还有声现象、光现象、热现象。 书中包含许多开放性问题和实践性课题,充分体现sts思想,同时注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设立“科学世界”栏目,收入一些十分有用且有趣的知识,力求形式生动活泼。 二、教学工作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能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知道物理学不仅指物理知识,而且还包含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3)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2)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有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 (3)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4)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有对信息的有效性作出判断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

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根据上学期的期末成绩分析,学生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对必修1内容掌握比较好的学生不多。学生基本知识点落实不够好,学习效果不明显。学生学习方法欠缺。故需在必修2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回顾。加强基础教学及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不高,普遍认为物理难学,部分学生开始有排斥感。需引导学生改变思想认识,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本学期教材分析 必修2是共同必修模块的第二部分,大部分内容是必修1模块的综合或运用,也是学测要求的教学内容之一。故对学生的基础要求比较高,在教学过程中不宜太难,要以新课程的理念转换教学的难度与重点。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本学年的教学重点为在巩固必修1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必修2的教学。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与物理规律,并能在解题中有所运用。在平时的练习,注重以会考的要求来进行教学。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客观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复习手段; 2.认真备课,发挥集体备课作用,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把握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多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困惑; 3.认真精选资料,布置作业。组织好期中和期终考试。认真积极批发作业等,及时反馈得到学生的学习信息,以便适时调节教学; 4.尽量多做演示实验,多让学生做实验,激发学生兴趣,增加其感性认识,

加深理解; 5.认真做好教学分析归纳总结工作,教师间经常互相交流,共同促进。五、学期教学进度安排: 本学期教学时间从2月26日开始到7月1日,去掉考试时间,共有教学时间约15周,教学内容是必修二和选修3-1第一章内容,具体教学安排如下:

2021年云南大学826-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

826-《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考试大纲 (研究生招生考试属于择优选拔性考试,考试大纲及书目仅供参考,考试内容及题型可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上范围,主要考察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性质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是生物学科的两门重要基础课程,它是研究生物的化学组成、结构及生命活动过程中各种化学变化的生命科学基础学科。它是现代生物学的核心和基础,为生物学的研究提供基础理论和技术支持。《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是生物类(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水生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等专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考试要求反映考生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专业基本素质和综合应用能力,用以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科技发展、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较强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生物学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 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并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生命组成物质的结构、性质、功能及其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的基本途径和调控方式;理解核酸的结构和功能,基因表达调控和基因工程的基本理论;了解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技术和最新进展,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考试分值 本科目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四、试卷结构(题型) 单项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名称解释、问答分析题。 五、考试内容 第一章氨基酸 要求:掌握氨基酸的基本结构,20种基本氨基酸的结构,氨基酸的理化性质,尤其是酸碱性质;层析技术的原理。 难点:氨基酸的酸碱性质;等电点;分配层析原理 (一)氨基酸的结构 氨基酸的结构、种类和分类 (二)氨基酸的性质 物理性质、光学性质(光吸收性质、旋光性质)、酸碱性质(等电点概念及其意义)、化学性质(氨基、羧基和侧链基团的反应特性) (三)氨基酸的分析方法 分配层析原理、各种不同层析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第二章蛋白质的结构 要求:了解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层次,空间结构形成的机制和作用力,了解蛋白质折叠机制以及结构预测方法。 难点: 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层次,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三级结构蛋白的结构特征,別构效应的概念。 (一)蛋白质通论 蛋白质的水解、化学组成及分类、蛋白质的分子大小及形状,蛋白质的功能(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二)蛋白质的结构 一级结构:肽的命名、肽键的结构与性质、常见的天然多肽的结构及生理意义、蛋白质一级结构与生物学功能的关系 二级结构:肽平面的基本概念及性质、二面角的旋转、限制及分布、典型的蛋白质二级结构模型(α—螺旋、β—折叠、β—转角的结构特点)三级结构:超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结构域、蛋白质三级结构特征

物理教学计划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计划 裴淑霞李慧艳 一、学情分析 物理是一门新接触的自然学科,学生基本没有物理基础,经过八年级第一学期的学习,对于初中物理知识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学习方法逐渐成熟,但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却很欠缺。物理这门自然学科有着非常明显的特点,充分以探究活动为主,注重实验与观察的方法,同时具有很强的神秘感与奥妙。教师应充分把握这一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更好地探究活动的能力,寻找物理规律,学习掌握好物理知识与技能,树立起正确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运用科学的辩证的思维方式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尤其是这下学期的学习任务很重,时间紧,内容多而且知识内容难,因此更要抓好学生的双基教学和创新教学,尤其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新课标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目标,以及课程基本理念: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构建新的评价体系等思想。在此基础上,物理注意了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的课程培养功能的体现;注重从自然与生活现象中引入物理问题,通过探究寻找物理规律,然后将其用于生活、生产实践;注重将科学探究的各主要环节渗透于不同章节,让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不仅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还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养成科学探究的能力,以便学生学习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客观了解科学的社会功能,树立正确的科学观等。 本学期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七章力;第八章运动和力;第九章压强;第十章浮力;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十二章简单机械。主要是力学知识、简单机械类、近代物理知识的物理知识体系。其中第九章压强、第十章浮力、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是重点,难点在浮力、功和机械能,这部分内容综合性比较强。

2002年云南大学普通生物学考研真题-考研真题资料

2002年云南大学普通生物学考研试题 一.填空 (30%) 1.古细菌是一类( )细菌。 2.人体的肾上腺、胰脏和肝脏所共有的生理功能是( ) 3.自主神经系统分为( )神经系统和( )神经系统. 4.人体免疫分为体夜免疫和细胞免疫,前者靠( )来完成,而后者靠( )来完成。 5.两只基因型为AaBb的动物交配,基因A和基因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双亲的配子中都有20%是重组的,预期“AB”个体是( )%。 6.多年生树木茎的树皮是( ),而年轮是( ) 7.植物光合作用中Calvin-Bensen循环的产物是( )。 8.动物的感受器可分为( )和( )两大类; 9.节肢动物的神经系统是( )神经系统,位于消化管的( ).陆生节 肢动物依靠( )将空气直接送到组织。 10。一种蛾中,控制深颜色的等位基因是显性,控制浅颜色的等位基因是 隐性,现有640只浅色蛾和369深色蛾,群体呈hard-Weinberg平衡,是 杂合子的蛾有( )只。 11.在真核植物细胞中,DNA存在于( )中: 12.DNA分子最常发生的突变是( )和( )两种,突变可发生于( )细胞中,也可发生于( )细胞中。

13.哺乳动物的血液循环可分为( )循环、( )循环、和( )循环。 14.群落结构表现为种僻在其中的分布,包括( )分布、( )分布和( )分布。 15.植物的向光运动是由于( )所致。 16.人体肺的功能单位是( ),在其细胞中进行气体交换完全是按( )原理进行的。 二. 名词解释(30%) 1.fertilization 2. reflex arc 3.cell respiration 4. brain 5.ecological niche 6. connective tissues 7.spores 8.central dogma 9.cell cycle 10. the five kingdom system 三. 问答题 (40%) 1.蛋白质的结构如何?请举例说明蛋白质有哪些主要的生理功能?. 2.动物排泄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是怎样进化与完善的? 3.为什么说维管系统、中胚层、羊膜卵等的出现或产生在生物从水生向陆生的演化上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云南大学2013年338生物化学考研真题

云南大学201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试题 (考生特别注意:全部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否则后果自负!)考试科目名称:生物化学考试科目代码:338 一、选择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内,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胰岛素的功能单位是() A、单体 B、二体 C、四体 D、六体 2、在鸟氨酸循环中,尿素由下列哪种物质水解而得() A、鸟氨酸 B、胍氨酸 C、精氨酸 D、精氨琥珀酸 3、催化糖原合成的三种酶是() A、糖原磷酸化酶,糖原合酶,糖原分支酶 B、UDP葡萄糖焦磷酸酶,糖原磷酸化酶,糖原分支酶 C、UDP葡萄糖焦磷酸酶,糖原磷酸化酶,糖原合酶 D、UDP葡萄糖焦磷酸酶,糖原合酶,糖原分支酶 4、酵母双杂交系统被用来研究()。 A、哺乳动物的功能基因的表型分析 B、酵母细胞的功能基因 C、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D、基因的表达调控 5、今有A,B,C,D四种蛋白质,其分子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D,在凝胶过滤柱层析过程中,最先洗脱出来的蛋白质一般应是() A、A B、B C、C D、D 6、基因有两条链,与mRNA序列相同(T代替U)的链叫做() A、有义链 B、反义链 C、重链 D、cDNA链 7、DNA甲基化作用位点通常是CpG岛(CpG island)上的()。 A、C的3位(生成m3CpG) B、C的5位(生成m5CpG) C、G的3位(生成Cp m3G) D、G的7位(生成Cp m7G) 8、蛋白激酶A催化蛋白质上氨基酸残基的磷酸化,它是(0 A、酪氨酸残基 B、组氨酸残基 C、丝氨酸残基 D、门冬氨酸残基 9、磷酸化酶激酶催化磷酸化酶的磷酸化,导致该酶() 第 1 页共3 页

最新物理学(师范类)专业本科教学计划(1)

物理学(师范类)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专业代号 070201 (国家)0501(学校) 一、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 本专业培养能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与实验技能,能在物理学及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努力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服务。热爱教育事业,掌握教育学及物理教育的基本规律,具有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培养知识经济时代具有创新、应变和竞争能力的物理学基础性与应用型人才。 2、具有物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实验研究的初步能力;有扎实的物理、数学基础,有深厚的实验知识与熟练的实验技能;掌握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运用多媒体、网络教育技术的能力。 3、熟悉教学法规,掌握并能够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和从事物理学教学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计算机与外语应用能力;达到国家语委规定的普通话标准;并得到从事科学研究能力的初步培养。掌握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达到大学生体育与军训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 二、学制、学位 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三、本专业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学、理论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数学物理方法、电子线路、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固体物理学、物理教学法、中学物理实验与教学技能训练、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等。 四、专业课程计划(见下表) 本专业设置了公共基础平台(含政治理论课程、通识文化课程、教师教育课程),专业基础平台(含专业必修课程、专业必修实验课程),专业模块课程及专业任意选修课程(见教学计划表)。教学总学时为2690学时,总学分168学分。

云南大学830大学物理考试大纲

云南大学830-《大学物理》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大学物理考试内容涵盖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四门课程。要求考生熟练地掌握普通物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试卷的内容结构 力学 30% 热学 20% 电磁学 30% 光学 20% 3、试卷的题型结构 计算题共10 - 12小题。 三、考察的知识及范围 (一)力学 1. 质点运动学: 矢径;参考系;运动方程;瞬时速度;瞬时加速度;切向加速度; 法向加速度;圆周运动;运动的相对性。 2.质点动力学:

惯性参照系;牛顿运动定律;功;功率;质点的动能;弹性势能; 重力势能;保守力;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与转化定律;动量、冲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 3.刚体的转动: 角速度矢量;质心;转动惯量;转动动能;转动定律;力矩;力矩的功;定轴转动中的转动动能定律;角动量和冲量矩;角动量定理;角动量守恒定律。 4.简谐振动和波: 运动学特征(位移、速度、加速度,简谐振动过程中的振幅、角频率、频率、位相、初位相、相位差、同相和反相);动力学分析;振动方程;旋转矢量表示法;谐振动的能量;谐振动的合成; 波的产生与传播;面简谐波波动方程;波的能量、能流密度;波的叠加与干涉;驻波;多普勒效应。 5.狭义相对论基础: 伽利略变换;经典力学的时空观;狭义相对论的相对性原理;光速不变原理;洛仑兹变换;同时性的相对性;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狭义相对论的动力学基础;相对论的质能守恒定律。 (二)热学 1.气体分子运动论: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玻耳兹曼分布律,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定理,气体的输运过程。 2.热力学: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循环过程、卡诺循环,

高二物理下学期教学计划

高二物理下学期教学计划 本学期为了提高物理的教学质量,完成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使高二的物理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物理教师如何制定教学计划?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欢迎阅读。 篇一 我本学期继续承担:高二(7)、(8)班的教学工作;并担任高二(8)班班主任工作。每周10课时。 本学期进行物理(选修3-4)和物理(选修3-5)[广东版]的教学。物理选修(3-4)主要内容包括:1、机械振动2、机械波3、电磁振荡与电磁波4、光5相对论;物理选修(3-5)主要内容包括:1、碰撞与动量守恒2、波粒二象性3、原子结构之谜4、原子核等。 根据高考知识点分布情况和新课改要求,并针对物理班的教学特点和高考要求,特制定如下策略: 一、教学设计: 1.根据高二学生的生理和心里特点,以及新的课改精神和物理X科的高考要求和特点,制定符合特区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2.认真钻研教材,力求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抓住重点和难点,设计重点训练和难点突破办法。 3.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课件制作、加强演示实验的设计和使用。 二、认真上课: 上课时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保证每一节课的质量。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三、加强训练: 加强专题训练,是提高解题能力和成绩的必由之路。本学期将进行如下专题训练: 1、动量定理题型归类 2、动量守恒①人船模型②临界问题③多物体系统动量守恒④子弹打木块模型⑤碰撞模型⑥碰撞中图像问题 3、摆类问题 4、机械波图像专题 5、折射与全反射专题等 四、课后辅导: 加强作业批改,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跟踪,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五、认真学习: 1、坚持听课,注意学习组里老师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2、积极参加市里、区里及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 3、注意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的学习,积极参加教师继续教育的学习。总之,我要尽心尽力地完成教学工作。 篇二 一、基本情况分析

云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历年真题(普通生物学).doc

云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历年真题(普通生物学) 2001年普通生物学试题 一、填空 1、编码20种氨基酸的三联体密码有——种 2、根据达尔文选择学说,物种中去极高的繁殖率与有限的生活资源的矛盾形成了生存竞争,再加上生物的 ——和——,必然形成——又由于环境的变迁,生物最终形成了——。 3、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主要有四种,即——、——、——和——。 4、视锥系统对光的敏感性——,辨别物体细微结构的能力——。 5、动物的行为一般可分为——和——两大类。 6、植物的光周期反映可能涉及两种机制——和——。 7、水及无机盐离子由植物根的表皮进入到根的中部(内皮层之外)有两种途径——和—— 8、腺垂体不通过靶腺而发挥作用的激素有——、——和——。 二、名词解释 基因库光合自养成熟组织无性生殖病毒messener ribonucleic acid 三、判断 1、软体动物的肺与脊椎动物的肺既是同源器官也是同工器官。 2、人体的呼吸运动决定于横隔肌的活动,吸气是横隔肌的收缩,使横隔肌向下,呼气时,使横隔肌松弛, 横隔肌上升。 3、每一种B细胞的表面只有一种受体分子,只能和一种抗原结合。 4、体液也成细胞外液,三胚层的动物和高等植物的器官、系统都是包围在特定的体液之中。 5、植物激素是由植物分泌组织中的内分泌腺细胞所产生。 6、原肾管、后肾管及肾脏的主要功能都是将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 7、某些细胞通过噬菌体获得的外源DNA片断,经过重组进入自己的染色体组的过程称为性导。 8、在生物的系统发育中,最早出现细胞外消化的动物是腔肠动物。 9、非整倍体生物中,三倍体通常是2n+1 10、系统不仅运输水分、无机盐和营养物质,而且还是支持身体的支架。 四、问答 1、毒力或治病力表示病原体治病能力的大小,主要是有哪些因素决定。 2、大肠杆菌可以通过那些机制来修复紫外线照射导致的DNA损伤。 3、什么是抗代谢药物?其作用机制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五、论述 从微生物生态学和微生物遗传学的角度论述长期服用或滥用抗生素对人类将康造成的危害。 2002年普通生物学试题 一、填空 1、古细菌是一类——细菌 2、人体的肾上腺、胰脏和肝脏所共有的生理功能是—— 3、自主神经系统分为——神经系统和——神经系统 4、人体免疫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前者靠——来完成,后者靠——来完成 5、两只基因型为AaBb的动物交配,基因A和b位于统一染色体上,双亲的佩兹中都有20%时重组的,预 期“AB”个体是——% 6、多年生树木茎的树皮是——,而年轮是—— 7、植物光合作用中,calvin-bensen循环的产物是—— 8、动物的感受器可分为——和——两大类 9、节肢动物的神经系统是——神经系统,位于消化管的——陆生节肢动物依靠——将空气直接送到组织 10、一种蛾中,控制深颜色的等位基因是显性的,控制前颜色的等位基因是隐形的,现有640只浅色蛾 和369只深色蛾,群体呈hardy-weinberg平衡,是杂合子的蛾有多少只 11、在真核植物细胞中,DNA存在于——中 12、DNA分子最常发生的突变是——和——两种,突变可发生于——细胞中和——细胞中 13、哺乳动物的血液循环可分为——循环,——循环和——循环 14、群落结构表现为种群在其中的分布,包括——分布,——分布和——分布

云南大学2002年普通生物学考研真题

云南大学200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普通生物学》 2002年普通生物学 一?填空(30%) 1. 古细菌是一类()细菌。 2 ?人体的肾上腺、胰脏和肝脏所共有的生理功能是() 3.自主神经系统分为()神经系统和()神经系统. 4 ?人体免疫分为体夜免疫和细胞免疫,前者靠()来完成,而后者靠()来完成。 5?两只基因型为AaBb的动物交配,基因A和基因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双亲的配子中都有20%是重组的,预期“AB个体是()%。 6. 多年生树木茎的树皮是(),而年轮是() 7. 植物光合作用中Calvin-Bensen循环的产物是()。 8 ?动物的感受器可分为()和()两大类; 9. 节肢动物的神经系统是()神经系统,位于消化管的().陆生节肢动物依靠()将空气直接送到组织。 10。一种蛾中,控制深颜色的等位基因是显性,控制浅颜色的等位基因是 隐性,现有640只浅色蛾和369深色蛾,群体呈hard-Weinberg平衡,是杂合子的蛾有()只。 11 ?在真核植物细胞中,DNA存在于()中: 12. DNA分子最常发生的突变是()和()两种,突变可发生于()细胞中,也可发生于()细胞中。 13. 哺乳动物的血液循环可分为()循环、()循环、和()循环。 14?群落结构表现为种僻在其中的分布,包括()分布、()分布和()分布。 15. 植物的向光运动是由于()所致。 16. 人体肺的功能单位是(),在其细胞中进行气体交换完全是按()原理进行的。 二.名词解释(30% ) 1. fertilization 2. reflex arc 3. cell respiration 4. brain 5. ecological niche 6. connective tissues 7. spores 8. central dogma 9. cell cycle 10. the five kingdom system 三.问答题(40%) 1. 蛋白质的结构如何?请举例说明蛋白质有哪些主要的生理功能?. 2. 动物排泄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是怎样进化与完善的?

物理学科组下学期教学计划正式版

Making a comprehensive plan from the target requirements and content, and carrying out activities to complete a certain item, are the guarantee of smooth implementation.物理学科组下学期教学计 划正式版

物理学科组下学期教学计划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计划资料适用于对某个事项从目标要求、工作内容、方式方法及工作步骤等做出全面、具体而又明确安排的计划类文书,目的为完成某事项而进行的活动而制定,是能否顺利和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和依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本学期我校物理教研组工作,将继续以课改精神为指针,认真学习和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中心,狠抓教学常规的落实,进一步加强课题研究,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本校物理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具体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提高物理教师理论素养 1.认真学习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物理课程标准》、《学科标准解读》和有关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课程

改革与课程评价等各类课程改革的材料。 2.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交流,积极撰写教学论文。二、按物理课程标准,进行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益1.设立新课程标准教学研究小组,共同研究,促使课程改革。本学期教学研究内容主要是:⑴优化课堂教学,实施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 ⑵构建教学模式,重视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和情境教学; ⑶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重视科学探究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⑷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要求;

云南大学2000年~2011年普通生物学考研真题及答案

10 年普通生物学 一、名词解释(共 10 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1.DNA 双螺旋结构 double helix:Watson 和Crick 提出DNA 的双螺旋结构,是两条脱氧核苷酸长链以碱基配对相连接而成的多聚物。 2. 细胞免疫 cellular immunity :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3.动物激素:主要由动物分泌细胞或内分泌腺分泌的一类信息传递物质,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部分是 RNA 和固醇类物质 4.趋同进化:不同的生物,包括亲缘关系很远的生物,如果生活在条件相同的环境中,有可能产生功能相同且形态相似的结构,以适应相同的条件。 5.趋异进化:同源生物由于生活环境不同,有不同的进化趋势,某些方面变得不相同的现象 6.韧皮部:由筛管和伴胞、筛分子韧皮纤维和韧皮薄壁细胞组成,位 于树皮和形成层之间,分为初生韧皮部和次生韧皮部。 颈卵器: 苔鲜植物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产生卵细胞的多细胞雌性生殖器官 7.外显子:断裂基因中的编码序列。内含子:断裂基因的非编码区,可被转录。 8.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细菌病毒

的总称,是病毒的一种 9.化能自养细菌:又称无机营养菌(或生物)或化能无机营养菌(或生物)。一类不依赖任何有机营养物即可正常生长、繁殖的微生物(或生物),是属于能氧化某种无机物并利用所产生的化学能还原二氧化碳和生成有机碳化合物。 二、选择填空(共10 题,每题1 分,共10 分) 1、血液属于(C) A.上皮组织 B.肌肉组织 C.结缔组织 D.神经组织 2、袋鼠属于哺乳纲(B )动物 A.原兽亚纲 B.后兽亚纲 C.真兽亚纲 3、从( B )开始出现了梯状神经系统 A.腔肠动物 B.扁形动物 C.环节动物 D.节肢动物 4、亚洲象在食物链中属于( B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转中,营养水平每上升一级所得能量一般只有原来营养水平的( B ) A.5% B.10% C.15% D. 20% 6、( A )是所有原核藻类、真核藻类以及高等植物共有的光和色素 A.叶绿素a B.叶绿素b C.叶绿素c D.叶绿素d 7、( C )在植物学上称为种子

云南大学200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生物学》试题

云南大学2001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生物学》试题 一填空 (20%) I.编码20种氨基酸的三联体密码有: ()种。 2.根据达尔文选择学说,物种种群极高的繁殖率与有限的生活资源的矛盾,形成了生存竞争,再加上生物的. ()和()必然形成();又由于环境的变迁,生物最终实现了() . 3.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主要有四种情况,既() , (),()和()。 4.视锥系统对光的敏感度(),辨别物体细微结构的能力()。 5.动物的行为一般可分为,()和()两大类, 6.植物的光周期反应可能涉及两种机制是()机制和()机制。 7.水及无机盐离子由植物根的表皮进入到根的中部(内皮层之外)的主要有两条运输途径: (),途径和()途径。 8.腺垂体不通过靶腺而发挥作用的激素有(),()和()。 二. 名词解释 (20%) : 1。gene pool 2。 photoautotrophic nutrition 3.permanent tissue(mature tissue) 4.asexual reproduction 5. microbody 6.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 7. virus 8.感受器电位

三.判断(10%)(对者,请写(T),错者,请写(F) 1.软体动物的肺与脊椎动物的肺既是同源器官,也是同功器官。() 2.人体的呼吸运动决定于横隔肌的活动,吸气时横隔肌收缩,横隔膜向下,呼气时,横隔肌松弛,横隔膜上升.() 3.每一种B细胞的表面只有一种受体分子:,只能和一种抗原结合。() 4.体液也称为细胞外液,三胚层的动物和高等植物的器官、系统都是包围 在特定的体液之中的。() 5.植物激素是由植物分泌组织中的内分泌腺细胞所产生。() 6.原肾管、后肾管及肾脏的主要功能都是将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 7.某些细菌通过噬菌体获得的外源DNA片断,经过重组进入自己染色体组的过程称为性导。() 8.在生物的系统发育过程中,最早出现细胞外消化的动物是腔肠动物。() 9.非整倍体生物中,三体通常表示为2n+1.() 10.维管系统不仅运输水分、无机盐和营养物质,而且还是支持身体的支架.() 四.分析说明题 (30%) 1. 有人说光呼吸是细胞呼吸的—种途径,该说法对吗?为什么?(8%) 2. 简析交感神经系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6%) 3. 三对非等位基因(大写字母表示显性,小写字母表示隐性)彼此是自由组合的,请计算说明下列各小题的概率10%) (1)从AABBCc个体,得到ABC配子, (2) 从aaBBcc与AAbbCC的杂交,得到ABc表现型。 (3) 从AaBbCC与AaBBcc的杂交,得到aBC表现型。

高二物理学科的教学计划

高二物理学科的教学计划 高二物理学科的教学计划 一、教材处理: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现行普通高中课时计划》和2002年颁发的《高中物理教学大纲》的规定,高二物理讲授高中物理Ⅰ类或Ⅱ类物理教材,为贯彻新颁大纲精神,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编排特点,同时满足将来高考“3+X”的实际需要,在不增加难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高二选修课的开设的前提下,对高二物理的教学作适当的调整。也就是侧重文科类的学生学习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侧重理科类的学生学习高中物理(必修加选修)第二册和第三册的部分内容。 二、教学进度 (一)侧重文科类《必修》 上学期 日期内容 开学至期中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中的机械波部分、分子动理论、能量守恒、固体、液体和气体 期中考试同上 期中至期末电场、恒定电流 期末考试本学期内容

下学期 开学至期中磁场、电磁感应 期中考试同上 期中至期末交变电流、电磁波、光的传播 期中考试同上 期中至期末光的本性、原子和原子核、课题研究 学年考试本学年所学内容 (二)侧重理科类(必修加选修)(动量、机械振动高一已讲授) 上学期 日期内容 开学至期中机械波、分子热运动、能量守恒、固体、液体和气体、电场一至三节 期中考试以上内容(不含电场) 期中至期末电场四至十节、恒定电流 期末考试本学期内容 下学期 日期内容 开学至期中电磁感应、交变电流、电磁场和电磁波 期中考试同上 期中至期末光的传播、光的波动性、量子论初步、原子核、课题研究、期末复习 期末考试本学年所学内容

三、几点建议: 1.新课阶段应把重点放在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上,并完成课本习题及相应的补充题,每章结束,进行一次单元自测。 2.认真学习新大纲,钻研新教材,组织好集体备课,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把握好难易标准。 3.大力开展教改实验和专题研究。对课题研究的内容要逐一落实,并有所创新,另外,根据自身的特点,对教法上以“讲授性为主、自学型为主、训练型为主、开放性为主”的四大系列进行对比实验。并找出它们的最佳结合点。 4.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物理的习惯和兴趣,指导学生搞好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特别应注意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物理知识的能力。教师应开展如何挖掘新教材的能力价值和思想教育内容,如何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专题研究。 5.突出物理学科的特点,加强实验教学。对演示实验要求全做,对学生实验有条件的学校要全做,条件暂不具备的学校至少要在课堂上演示,所有学生实验要有实验报告。 6.加强对联系生产、生活和现代科技成就的习题以及跨学科综合习题的训练。 7.搞好课题研究,落实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实验四 闪烁探测器及r能谱的多道测量..

云南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普通物理实验 实验项目:实验四闪烁探测器及r能谱的多道测量 学生姓名:马晓娇学号:20131050137 物理科学技术学院物理系 2013 级天文菁英班专业 指导老师:张远宪 试验时间:2015 年 10月 30 日 13 时 00 分至 15 时 00 分 实验地点:物理科学技术学院 实验类型:教学 (演示□验证□综合□设计□) 学生科研□课外开放□测试□其它□

一、实验目的 1、了解γ 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 2、掌握闪烁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3、掌握能谱仪基本性能的确定; 4、掌握简单γ放射源的γ能谱测量。 二、实验原理 原子核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会辐射 射线,它是一种波长极短的电磁波,其能量由原子核跃迁前后的能级差来表示即:射线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则产生次级电子或能量较低的 射线,将 射线的次级电子按不同能量分别进行强度测量,从而得到 辐射强度按能量的分布,即为“能谱”。测量能谱的装置称为“能谱仪”。 (一)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 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是γ射线能量测量的基础。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主要有三种效应,即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和电子对效应。 1、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当γ射线的能量在30MeV 以下时,最主要的相互作用方式有三种: (1) 光电效应。γ射线的全部能量转移给原子中的束缚电子,使这些电子从原于中发射出来,γ光子本身消失。 (2)康普顿散射。入射γ光子与原子的核外电子发生非弹性碰撞,光子的一部分能量转移给电子,使它反冲出来,而散射光子的能量和运动方向都发生了变化。 (3) 电子对效应。 γ光子与靶物质原子的原子核库仑场作用,光子转化为正-负电子对。 在光电效应中,原子吸收光子的全部能量,其中一部分消耗于光电子脱离原子束缚所需的电离能,另一部分就作为光电子的动能。所以,释放出来的光电子的能量就是入射光子能量和该束缚电子所处的电子壳层的结合能B γ之差。虽然有一部分能量被原子的反冲核所吸收,但这部分反冲能量与γ射线能量、光电子的能量相比可以忽略。因此, E 光电子γγE B E i ≈-= (1) 即光电子动能近似等于γ射线能量。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必须满足动量守恒定律,自由电子(非束缚电子)则不能吸收光子能量而成为光电子。光电效应的发生除入射光子和光电子外,还需要有一个第三者参加,这第三者就是发射光子之后剩余下来的整个原子。它带走一些反冲能量,但该能 量十分小。由于它的参加,动量和能量守恒才能满 足。而且,电子在原子中被束缚得越紧(即越靠近 原子核),越容易使原子核参加上述过程。所以在 K 壳层上发生光电效应的概率最大。 图1是能量为hν,的入射光子发生康普顿散射 的示意图,h ν'为散射光子的能量;θ为散射光子与 入射光子方向间的夹角,称散射角;?为反冲电子

20172018学年高三物理下学期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高三物理下学期教学计划 一、学科教学要求背景分析: (1)培养学生对中学物理基础知识(基本物理现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等)的了解、理解、掌握及应用。 (2)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包括理解能力、判断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科学方法研究物理问题、形成物理概念、探寻物理规律的能力。 二、教学复习指导思想 1、精讲精练 为了达成目标和计划,首先就是要提高上课和作业的效率。作为教师首先就要讲清楚,这样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听懂,学生只有会自己解题才能说明已经听懂了,所以要对题目编排、讲解优化组合,而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能力。 精讲:首先,概念的引入和讲解务必要清。为此应该对重点的内容反复强调,对重要概念的引入和理解应用要多举例,结合情景进行教学。这也是课改的要求。教学时应注意: ①明确概念引入的必要性和事实依据。 ②只有明确、掌握概念的定义,才可能明确掌握被定义的概念。 ③了解概念的种类(矢量、标量、状态量、过程量、特性量、属性量,某种物理量的变化率等等),以便用比较法教学。若这种概念属首次学习,就必须着重使学生明确抽象概括的方法。④理解概念的定义、意义和跟有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⑤定义的语言表达形式可以

不同,但数学表达式应该相同。⑥注意从定义式导出被定义的物理量的单位。其次,把握好进度,且勿图快。尤其在难点的教学中,要把握好进度,不随意增加难度。 精练:本学期的习题肯定不少,如何以最高的效率获得最好的效果是值得探讨的课题。尤其体现在习题的练习和讲解中。作业和课堂练习题都打算在归类的基础上分层,做到有纵有横。回家作业保证每一次都能让学生认真仔细的完成,决不盲目图多。 2、及时的反馈 本学期要在课上和课后都有一个较完整的反馈机制。比如上课即时进行反馈性的练习。作业有问题的学生要与之交流,从中了解问题所在,以便及时改进。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经常沟通。 3、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帮助我上好每一堂课;维持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生保持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对努力学习但成绩进步不明显的学生,要注意多关心和鼓励;对于学习最困难学生的具体措施。一定要让这些学生都把该弄懂的基础知识弄懂,一发现问题立即帮助他们解决。对他们正确引导,消除心理防碍,适当放慢速度,使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螺旋式上升注重学生自学、复习能力的培养。 三、本学期应达到的目标和力争达到的目标1、专题复习,分项突破 2、高考分析,能力引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