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礼仪中一些称谓的用法

中国古代礼仪中一些称谓的用法
中国古代礼仪中一些称谓的用法

中国古代礼仪中一些称谓的用法

本文介绍中国古代礼仪中一些称谓的用法。在中国礼仪文化中称谓的词语很多如(“家大舍小令外人”的七字诀:“家”、“大”,是自称长辈和平辈家人的谦称,如“家父”、“家母”或“家兄”等等。“舍”、“小”,则完全是谦卑的自称,即当着别人称呼比自己辈份小或年龄小的家人,如“舍弟”、“舍妹”等等。“令”、“外”、“人”:令,美好的意思。凡称呼别人的家人,无论辈份大小,男女老少,都冠以“令”字,以示尊敬,如称别人的父亲为“令尊”、母亲为“令堂”、妻子为“令阃”、哥哥为“令兄”、妹妹为“令妹”、儿子为“令郎”、女儿为“令嫒”等。)

现在就把其中三个很容易用错的称谓,挑拣出来,让大家学习:

(一)乃父、乃师;;不是他的父亲、他的老师;而是你的。

这个近乎文言文的称谓,经常被现在的文化人揪出来引用。最常见的是领导讲话、序言后跋之中,大人物要摆摆老资格、说说“想当初”,便以客观公允的语气,联系人家的先生或者祖宗十八代:“某某人,作品如何优秀,风格如何突出,颇有乃师(或者乃父)之风。”本想拉些老人、名家来陪绑,孰料,搬来个驴唇不对马嘴的“称呼”,没做成好人,防到辱没了自家名声。“乃”,是第二人称代词,“你”的意思;而不是第三人称代词。陆游在《示儿》诗里说:“王师北定

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乃翁,是“你父亲”,代指诗人自己。看来,把第二人称、第三人称颠倒了,意思就非常滑稽。

(二)夫人;;不要这样叫自己的老婆;应该留给别人的太太。

这个称呼遍地流。特别是打领带、坐席面的场合,那些和老公在一起的女士,常被尊称为“夫人”。这样抬举别人的老婆,当然可以;偏偏有人鹦鹉学舌,向别人介绍自己的老婆,也说:“这是我的夫人。”《辞海》里明确标注夫人这一词条的五种解释:1,周代称诸侯的妻子;2,古代称帝王的妾;3,命妇的称号;4,妇人的尊称;5,尊称对方的妻子。可见,称女士为夫人往往是礼多人不怪,在家里,跟自己的老婆叫夫人也无可厚非,但最露怯的是,在正式场合向别人介绍自己的老婆,张口闭口叫“我的夫人”。古代妇女没资格抛头露面、登堂入室,男人们便牛哄哄地谦称为“拙荆”、“贱内”、“内子”,显然,这种老掉牙的词儿已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箱;但在大庭广众之下介绍自己的老婆是“我夫人”,似乎就有点脸皮厚了。比如,人家客客气气地问:“您贵姓?”回答必须是:“免贵姓……”;而不能自我介绍说:“我贵姓……”外交辞令,讲究严格的尺寸,这是最起码的文化修养,不应该弄错。

(三)兄;;不一定指哥哥,不一定限于男性。

兄,指哥哥;在文化人的交往中,则超出了这个意义,朋友互相尊称便启用这个词儿,书面体中尤为常见,比如,仁兄、学兄、大兄……甚至干脆称为“某某兄”。首先,关系密切的哥们儿之间,可以这样文雅地称呼。古代同科进士,年龄相差悬殊,甚至奶

油小生和老糟头子们同出一门。没办法,肩膀齐为弟兄,即便相隔60岁,也只能以“年兄、年弟”相称。此外,普通长者也可以这样亲切地称呼年轻后学;;当然,年轻人千万别不识抬举,万勿这样称呼尊长。还有,男人也可以这样恭敬地尊称女士。鲁迅先生和学生许广平恋爱,他们的情书被编辑成著名的《两地书》。两人之间,便是以“兄”相称,既亲切,又持重,颇为得体。兄,已经派生出了“先生”的意思,比所谓“师长”的感觉,更平易近人。我认识一位女作者,采访过冰心。冰心热情地赠书题款,写道:某某兄指教。那位女作者居然把这段经历作为笑话,逢人便说:冰心分不清男女,白纸黑字的题赠不得体。殊不知,这位女士还未弄清“兄”的另一种含义。

2016超星尔雅《中国古代礼仪文明》期末考试卷 答案

2016年超星尔雅《中国古代礼仪文明》 期末考试(20)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中华文明的源头是()。1.0分 A、唐朝 B、宋朝 C、虞夏商周 D、三国时期 我的答案:C 2“缡”指的是()。1.0分 A、古代女子出嫁时所系的佩巾 B、古代女子出嫁时所穿的衣服 C、古代男子娶亲时所戴的帽子 D、古代男子娶亲时所系的佩巾 我的答案:A

3孔子“怀忠信”的目的是()。1.0分 A、获得举荐 B、自我完善 C、学习 D、得到重用 我的答案:B 4()是立国之本,中国传统文化是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身上的血液。1.0分 A、精神 B、历史 C、文化 D、礼俗 我的答案:C 5诞生礼包括哪些?1.0分 A、“三朝” B、“满月” C、“百日”、“周岁” D、以上皆是 我的答案:D

6《仪礼》有十七篇,第一篇是()。1.0分 A、士相见 B、特牲 C、士冠礼 D、少牢 我的答案:C 7“俗谓土地所生习也”出自()。1.0分 A、孟子 B、孔子 C、郑玄 D、秦穆公 我的答案:C 8区分民不同民族的标准是()。1.0分 A、语言 B、文化 C、地域 D、心理 我的答案:B

9《论语》中“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是对谁的描述?()1.0分 A、孔子 B、子路 C、颜回 D、冉求 我的答案:A 10“侯”的意思是()。1.0分 A、军事首领 B、箭 C、大刀 D、枪 我的答案:A 11“必以昏者,取其阴来阳往之义”出自()。1.0分 A、《礼记》 B、《左传》 C、《诗经》 D、《史记》 我的答案:A

12“缁布冠”是指什么颜色的帽子?()1.0分 A、白色 B、红色 C、黑色 D、灰色 我的答案:C 13“今夫新乐,进俯退俯,奸声以滥,溺而不止”出自()。1.0分 A、《论语·阳货》 B、《礼记·乐礼》 C、《列子·汤问》 D、《孟子·告子上》 我的答案:B 14()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底蕴。1.0分 A、周公制礼乐 B、大学 C、中庸 D、四书五经 我的答案:A

中国古代现代常用礼貌用语

中国古代、现代常用礼貌用语 古代礼貌谦辞敬语大全 中国自古就有重礼节的优良传统,在日常交往中,人们经常要借助谦词敬语来表示尊敬、礼貌、问候、祝颂等。准确得体地使用谦词敬语可以体现出一个人修养与品位,所以谦词敬语在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是不可或缺的。 谦词 所谓谦词,就是表示谦虚的言辞。所谓敬词,是指敬称他人或与他人有关的人和事时所用的词。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谦词敬语。 一、“拙”字一族:称自己的(文章、见解等)。 拙笔:称自己的文章和书画。如:拙笔一幅,敬请惠存。 拙见:称自己的见解。 拙著(拙作):称自己的作品。 拙荆:古人对人称自己的妻子。

二、“小” 字一族: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谦称自己。如:小弟有一不情之请。 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 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 小可:谦称自己(多用于早期白话)。如:小可不才。 小人:古人指地位低的人,后来地位低的人也用于自称。如:小人不敢。 小生:青年读书人自称(多见于早期白话)。 小店:称自己的店。 小照:指自己的尺寸较小的照片。如:附小照一张。 三、“薄”字一族:称自己的事物。 薄技:微小的技能,谦称自己的技艺。如:薄技在身。愿献薄技。 薄酒:味淡的酒,常用作待客时的谦词。如:薄酒一杯,不成敬意。 薄礼:不丰厚的礼物,多用来谦称自己送的礼物。如:些许薄礼,敬请笑纳。

薄面:为人求情时谦称自己的情面。如:看在我的薄面上,原谅他一次。 四、“贱” 字一族:称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贱姓:与“贵姓”相对,谦称自己的姓。如:(您)贵姓? 贱姓王。 贱内: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多见于早期白话)。 贱事:古人称自己的私事。 五、“敝” 字一族: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 敝姓:称自己的姓。如:(您)贵姓? 敝姓王。 敝人:对人称自己。 敝处:谦称自己的家或停住的地方。 敝校:谦称自己的学校。 六、“鄙” 字一族: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 鄙人:谦称自己。 鄙意:称自己的意见。 鄙见:称自己的见解。 七、“愚” 字一族:用于自己的谦称。 愚兄:对比自己年龄小的人谦称自己。

中国古代基本礼仪介绍

中国古代基本礼仪介绍 立容: 贾子曰:固颐正视,平肩正背,臂如抱鼓。足闲二寸,端面摄缨。端股整足,体不摇肘,曰经立;因以微磬曰共立;因以磬折曰肃立;因以垂佩曰卑立。 参考文物,经立时正身、平视,两手相合,掩在袖子里。手从胸口到下腹,放在任何位置都行,甚至持着、拄着东西也行(古人是很通融的)。注意:中国人注重自然,而不是笔挺,所以手臂要柔软,切忌僵直——这样汉服才会顺势铺成柔和的曲线,展示出华夏之美。 我们常见夫子行叉手礼的像——但这个动作应当是配合磬折来表达敬意的——也就是说,腰应当同时弯曲大概三十度。当然,处于艺术上的考虑,画家还是画成了直身。 应用:窃以为经立是汉服同道必须注意的,对师长应当共立。鉴于现在人不行大礼,我们可以根据情况增减躬身的程度——但至少,低头示敬是必须的。 坐容: 贾子曰:坐以经立之容,胻不差而足不跌,视平衡曰经坐,微俯视尊者之膝曰共坐,仰首视不出寻常之内曰肃坐,废首低肘曰卑坐。 参考文物,汉代的经坐(这在古人就叫坐,现在为了区分,专称雅坐)是膝盖并紧,臀部坐在脚跟上,脚背贴地,双手放在膝盖上,目视前方。对于胡坐,道理一样,端正,两腿不得叉开,双手放在膝盖上。双手可以握拳,冲前方;也可收拢抱在腹部。 应用:随着汉文化的复兴,会有越来越多的场合需要雅坐。若在这种正规场合,您只能通过稍稍上下膝盖的方式解除一下疲劳。当然,对于友人聚会等生活场景,大家箕距(臀部着地,两腿叉开)或者趺坐(佛教式的盘腿)都行。 胡坐: 行揖礼: 正规揖礼: 左手压右手(女子右手压左手),手藏在袖子里,举手加额,鞠躬九十度,然后起身,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手放下。

一般揖礼: 直立,两臂合拢向前伸直,右手微曲,左手附其上,两臂自额头下移至胸,同时上身鞠躬四十五度。正规场合,对朋友。 正规拜礼: 直立,举手加额如揖礼,鞠躬九十度,然后直身(这段叫鞠躬),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双膝同时着地,缓缓下拜,手掌着地,额头贴手掌上(这叫拜),然后直起上身,同时手随着齐眉(这叫兴)——然后根据礼节,平身或再拜……平身时,两手齐眉,起身,直立后手放下。 一般用于祭祀,或非常敬重的场合。 一般拜礼(用于雅坐时): 抬起臀部,直起上身,膝盖支撑身体,然后拜手(手至地,头贴手)或叩头(头扣地)或稽首(时间长)或顿首(时间短)。 万福(女): 第1步:举手齐胸,但在左胸侧 第2步:右脚后支 第3步:庄重缓慢的屈膝并低头 后来的万福,就像现在常看到的一样 第1步:双手轻轻搭于左胯处 第2步:右脚后支 第3步:微微屈膝并低头,口道“某某万福” 迎宾: 古人迎宾讲究衣冠严整,所以如果主客在门口不期而遇,那么主人会装作不认识,不理不睬地把门关上,等换上衣服再开门迎宾。迎宾时,主人立在门右(其实就是主人在东,客人在西——如果在外面迎接客人就更是如此),客人走门左。迎客进门以后,为客人指路,每到拐角,要说“请”,客人

中国古代礼仪文明(处事以诚待人以敬)网络选修课答案

处事以诚待人以敬(一)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巧言令色,鲜矣仁”出自()。 ?A、《论语》 ?B、《诗经》 ?C、《礼记》 ?D、《逍遥游》 我的答案:A得分:25.0分 2 【单选题】“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出自()。 ?A、《原道》 ?B、《逍遥游》 ?C、《中庸》 ?D、《春秋》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3 【判断题】人应该经常审视自己是否还是一个真实的存在()。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我的答案:√ 处事以诚待人以敬(二)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关于张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西汉人 ?B、思想家 ?C、曾任丞相 ?D、历算学家

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 2 【单选题】汉高祖指的是()。 ?A、项羽 ?B、刘邦 ?C、刘备 ?D、曹操 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 3 【判断题】诚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美德()。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中国古人将宇宙之道哲理化用以指导人类的人生和社会()。 我的答案:√ 处事以诚待人以敬(三)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君子与人之交,必须验行,不得以其言辞之善,则谓行之尽善”出自()。?A、孔颖达 ?B、孔子 ?C、孟子 ?D、郑玄 我的答案:A得分:25.0分 2 【单选题】《礼记》的第一篇内容是()。 ?A、利主于敬 ?B、毋不敬 ?C、行五礼,皆须敬也 ?D、君子不以辞尽人 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

3 【单选题】以下哪项不是《礼记》中的内容?() ?A、《中庸》 ?B、《缁衣》 ?C、《坊记》 ?D、《史记》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4 【判断题】“不以辞尽人”的意思是不在人的面前说坏话()。 我的答案:× 处事以诚待人以敬(四)已完成成绩:100.0分1 【单选题】表达敬意的原则不包括()。 ?A、尊老 ?B、敬长 ?C、尊师 ?D、尊幼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2 【单选题】“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出自()。?A、老子 ?B、孟子 ?C、孔子 ?D、荀子 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 3 【单选题】跟平辈相处时表达敬意的原则是()。 ?A、自谦 ?B、谦卑

中国古代谦敬词的使用

中国古代谦敬词的使用 11涉外1班卢文静中国泱泱古国,自古以来就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古人大多比较谦虚,所以古人在言谈和文字当中就有很多谦词,现在很多人知其形而不知其意,其实,这其中有其深刻的寓意。 汉语中不少词是有明显的倾向性,有的用于自谦,称为谦词;有的用于对他人表示敬意,称为敬词。 首先应了解一下敬词谦词的特点。 敬词和谦词的特点之一是它的单向性。所谓“敬”,当然是对别人而言的,而“谦”,则是用于自己的,两者不能混用,这一点本应十分明白。但事实上有些词还存在着用反的现象。如“我明天一定光临”、“我贵姓王”、“请你拜读一下我的大作”、“这是我的高见”……例句中原应该用于对方的“光临”、“贵姓”、“大作”、“高见”等敬词都用到自己头上去了,不免太妄自尊大。同理,谦词就不能用到对方身上。 特点之二是有些词在年龄长幼、地位高低等不同情况下用法有所区别。如问人的年龄,问老人,宜用“高寿”,问年轻姑娘,宜用“芳龄”,一般的,可用“贵庚”。如果向老人问“芳龄”,当然是万万使不得的。又如同是谦词,兄长可向弟妹自称“愚兄”,而弟弟却不应对兄长自称“愚弟”。因为照理说弟不如兄,兄自称“愚”可谓客气,弟自称“愚”又算什么呢?弟本来就是愚的嘛。

同理,学生向老师自称“愚生”,也是不适当的。 中国如今对外开放,十分注重人文交流。外交场合常用的一个敬词是“阁下”,如“总统阁下”“主席阁下”。“阁下”之称由来已久,本义指楼阁之下,借指在楼阁之下待命的下属人员。为了表达对在上者的敬意,古人在称呼对方时,不直呼其人,而转呼其侍从者转告之,“因卑以达尊”。这样,“阁下”就逐渐泛化成了一般的敬称。 与人初次见面或结识时,为了表示礼貌,可以用敬词“识荆”。“识荆”的“识”,义为认识;“荆”,指韩荆州,即韩朝宗,唐代荆州长史。语本唐代诗人李白的文章《与韩荆州书》:“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后因以“识荆”为初次识面的礼貌用语。 古人在形容别人的言论、教诲使自己获益匪浅,有一种说法叫“如聆梵音”。“梵”来自古印度的梵语,对应的词是brahma,意为清净。佛教谓大梵天王所发出的声音为“梵音”,亦泛指佛、菩萨的声音。《三藏法数》卷三二:“梵音者,即大梵天王所出之声,而有五种清净之音也。”由“佛”入“俗”,俗语中把别人的言论、教诲等比作“梵音”,是一种美誉。 旧时社交场合或书信往来,常会用到“台甫”“台驾”“台鉴”等词语。敬词“台”,来源于星宿名。《晋书·天文志》:“三台六星,两两而居……西近文昌二星曰上台……次二星曰中台……东二星曰下台。”古代喜以星官象征人事,朝廷的最高官吏三公因而被称为

中国古代礼貌谦辞敬语大全

中国古代礼貌谦辞敬语大全 中国自古就有重礼节的优良传统,在日常交往中,人们经常要借助谦词敬语来表示尊敬、礼貌、问候、祝颂等。准确得体地使用谦词敬语可以体现出一个人修养与品位,所以谦词敬语在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是不可或缺的。 谦词 所谓谦词,就是表示谦虚的言辞。所谓敬词,是指敬称他人或与他人有关的人和事时所用的词。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谦词敬语。 一、“拙”字一族:称自己的(文章、见解等)。 拙笔:称自己的文章和书画。如:拙笔一幅,敬请惠存。 拙见:称自己的见解。 拙着(拙作):称自己的作品。 拙荆:古人对人称自己的妻子。 二、“小” 字一族: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谦称自己。如:小弟有一不情之请。 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 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 小可:谦称自己(多用于早期白话)。如:小可不才。 小人:古人指地位低的人,后来地位低的人也用于自称。如:小人不敢。 小生:青年读书人自称(多见于早期白话)。 小店:称自己的店。 小照:指自己的尺寸较小的照片。如:附小照一张。 三、“薄” 字一族:称自己的事物。 薄技:微小的技能,谦称自己的技艺。如:薄技在身。愿献薄技。 薄酒:味淡的酒,常用作待客时的谦词。如:薄酒一杯,不成敬意。

薄礼:不丰厚的礼物,多用来谦称自己送的礼物。如:些许薄礼,敬请笑纳。薄面:为人求情时谦称自己的情面。如:看在我的薄面上,原谅他一次。四、“贱” 字一族:称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贱姓:与“贵姓”相对,谦称自己的姓。如:(您)贵姓贱姓王。 贱内: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多见于早期白话)。 贱事:古人称自己的私事。 五、“敝” 字一族: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 敝姓:称自己的姓。如:(您)贵姓敝姓王。 敝人:对人称自己。 敝处:谦称自己的家或停住的地方。 敝校:谦称自己的学校。 六、“鄙” 字一族: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 鄙人:谦称自己。 鄙意:称自己的意见。 鄙见:称自己的见解。 七、“愚” 字一族:用于自己的谦称。 愚兄:对比自己年龄小的人谦称自己。 愚见:谦称自己的意见。如:愚见浅陋抛砖引玉。 愚以为:谦称自己认为。如:愚以为不可。 八、“忝” 字一族: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 忝列:有愧被引入或处在其中。如:忝列门墙(愧在师门) 忝在:有愧处在其中。如:忝在相知之列。 忝任:有愧地担任。如:忝任宰相之职。 九、“敢” 字一族: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 敢问:冒昧地询问,请问。如:敢问先生贵姓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知识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知识 篇一:中国古代文明礼仪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程门立雪 杨时(1053-1135)是北宋时一位很有才华的才子,南剑州将乐人(今属福建)。中了进士后,他放弃做官,继续求学。 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兄弟俩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大学问家、哲学家、教育学,洛阳人,同是北宋理学的奠基人。他们的学说为后来的南宋朱熹所继承,世称程朱学派。 杨时仰慕二程的学识,投奔洛阳程颢门下,拜师求学,4年后程颢去世,又继续拜程颐为师。这时他年已40,仍尊师如故,刻苦学习。

一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杨时碰到疑难问题,便冒着凛冽的寒风,约同学游酢(1053-1123年)一同前往老师家求教。当他来到老师家,见老师正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他不忍打搅,怕影响老师休息,就静静地侍立门外等候。当老师一觉醒来时他们的脚下已积雪一尺深了,身上飘满了雪。老师忙把杨时等两人请进屋去,为他们讲学。后来,“程门立雪”成为了广为流传的尊师典范。张良拜师 张良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他的祖先是韩国人。在秦灭韩后,张良立志为韩国报仇。有一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 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拾上来!”张良听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下把鞋拾了上来。那老人竟又命令说:“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一想,既然已经给他拾来了鞋子,不如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给他穿鞋。那老人把脚伸着,让张良给他穿好后,就笑嘻嘻地走了。张良一直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他的去向。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是能培养成才的。5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这里来同我会面!”张良跪下来说:“是。”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到了下邳桥上。不料那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就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么迟到了?以后的第五天早上再来相会!”说完就离去了。到第五天早上,鸡一叫,张良就赶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里了,

全面中国古代礼仪文明.docx

中国古代礼仪文明 1 【单选题】年代最早的古人类头骨出土于东非哪个地方?(B) A、 乌干达 B、 肯尼亚 C、 卢旺达 D、 布隆迪 2 【单选题】距今(D)年左右,古人类开始分化成三大人种。A、 8万 B、 7万 C、 9万 D、 4万 3

【多选题】世界上三大人种主要分布在哪几大洲。(ACD) A、 欧洲 B、 美洲 C、 非洲 D、 亚洲 4 【多选题】文化包括哪几种类别。(BCD) A、 精神文化 B、 物质文化 C、 思想文化 D、 制度文化 5 【判断题】民族的四要素分别是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文化。(×)

【判断题】民族文化是民族存亡之根。(√) 1 【单选题】下列关于顾炎武说法错误的是(B)。A、 所处时代为明末清初 B、 绝食殉国 C、 一生致力于反清复明的斗争 D、 是语言学家 2 【多选题】下列属于原生文明的国家有(BCD)。A、 古罗马 B、 中国

古埃及 D、 古巴比伦 3 【判断题】“无科技不足以强国,无文化则足以亡种”这句话出自梁启超之口。(×) 4 【判断题】民族文化的消失,民族最终会走向消亡。(√) 1 【单选题】“传统文化是我们实现现代化最大的障碍,我们要把它连根铲除”这句话出自以下哪位大家之口。(C) A、 鲁迅 B、 梁启超 C、 胡适

闻一多 2 【单选题】《国史大纲》是(B)所著。 A、 陈寅恪 B、 钱穆 C、 王国维 D、 傅斯年 3 【判断题】我国将古代传统经典分为文、史、哲。() 4 【判断题】严复认为“无人格谓之非人,无国性谓之非中国人”。(√) 5 【判断题】科学技术可以从西方引进,但是民族精神是不可能从西方引进的。(√)

古代谦词敬词及雅语

古代谦词、敬词及雅语 中国自古以来就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古人大多比较谦虚,所以古人在言谈和文字当中就有很多谦词,现在很多人知其名而不知其意,其实,知道谦词的含义也是蛮有趣的。 向别人提起自己的妻子,有一个传统的谦称叫“拙荆”。“荆”本为一种落叶灌木的名称,这里指用荆枝做的髻钗。据《列女传》记载,东汉隐士梁鸿的妻子孟光居家生活俭朴,以荆枝作钗,粗布为裙。后人因以“荆妻”或者“拙荆”谦称自己的妻子。 僧人、道士以“贫僧”“贫道”自称,不是出家人自叹贫穷。晋、南北朝时,僧人自称“贫道”;唐以后僧人改称“贫僧”,道士谦称“贫道”。这里的“贫”不是指生活的贫穷,而是指学识、道行的不足,是修为不够、功德未满的谦辞。 人们常称自己的文章或书画作品为“涂鸦之作”。唐代诗人卢仝有一子,孩提时喜欢以蘸了墨水的笔在纸上或书本上恣意涂抹。卢仝作诗叹曰:(这孩子)“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后来人们便以“涂鸦”一词戏称随意的创作,或用来比喻书法的稚拙,而更多的则是用来谦称自己的作品水平不高。 在文章的标题中,常用到“刍议”一词,如胡适的文章《文学改良刍议》。“刍”音chú,本义为割草,也指喂牲口的草料,又引申指割草之人。古时割草打柴者地位低贱,故“刍议”常用作谦辞,指自

己的言论浅陋、不成熟。胡适《文学改良刍议》:“谓之刍议,犹云未定草也,伏惟国人同志有以匡纠是正之。” “鄙人”常用作自称,“鄙”本义指都邑四周的土地,后引申指郊野、边远的地方。边远地区远离文化中心,往往消息闭塞。自称“鄙人”是谦称自己的识见、修养均不如人。 书画家将自己的作品赠送给他人时,常会谦虚地说一句“聊供补壁”。“补壁”的字面意义就是修补墙壁,书画家说的那句话,潜台词就是自己的作品价值不高,至多用作修补墙壁的材料。需要提请注意的是,“补壁”只能用于赠送方,不能用于受赠方。 在表示谦虚的时候,做学生的,常会说“忝列门墙”,做朋友的常会说“忝在相知之列”,做作者的常会说“忝为著者之一”。“忝”,从心,天声,本义为羞辱。“忝列门墙”指自己不是够格的学生,辱没了老师。“忝在相知之列”有谬托知己之意,辱没了朋友。“忝为著者之一”,指自己的水平不高,辱没了其他作者。 不知道芹菜的人很少,可知道“芹献”一词的不多。人们在送礼的时候,常把自己的礼品谦称为“芹献”。《列子·杨朱》里有个故事:从前有个人认为大豆是美味,卷耳茎、芹菜等味道十分香甜,还向乡豪夸赞。乡豪拿来一尝,嘴巴里像被蜇了一样难受,还闹了肚子。乡里人都嘲笑、怪罪这个人,这个人很惭愧。后来人们就以“芹献”作为菲薄的礼品的代称。

中国古代礼仪的故事有哪些

中国古代礼仪的故事有哪些 中华古代礼仪故事1:心平气和的刘铭传 清廷派驻台湾的总督刘铭传,是建设台湾的大功臣,台湾的第一条铁路便是他督促修的。刘铭传的被任用,有一则发人深省的小故事:当李鸿章将刘铭传推荐给曾国藩时,还 一起推荐了另外两个书生。曾国藩为了测验他们三人中谁的品格最好,便故意约他们在某 个时间到曾府去面谈。可是到了约定的时刻,曾国藩却故意不出面,让他们在客厅中等候,暗中却仔细观察他们的态度。只见其他两位都显得很不耐烦似的,不停地抱怨;只有刘铭 传一个人安安静静、心平气和地欣赏墙上的字画。后来曾国藩考问他们客厅中的字画,只 有刘铭传一人答得出来。结果刘铭传被推荐为台湾总督。 按语:没有耐性的人,必定缺乏坚毅持久、克服万难的精神,自然成就不了甚么伟大 的事业。我们希望将来能有所作为,首先便须磨炼自己的耐心和毅力。 中华古代礼仪故事2:哭竹生笋 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 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后来他官至司空。 中华古代礼仪故事3:卧冰求鲤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 继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 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 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中华古代礼仪故事4:孔融让梨 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 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 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 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中华古代礼仪故事5:程门立雪

古代文明礼仪常识

古代文明礼仪常识 【篇一:古代文明礼仪】 我国古代文明礼仪 我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社会的各个方面。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礼之用,和为贵”。他教育他的弟子们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古代礼仪形成于“三皇五帝”时代,到尧舜时,已经有了成文的礼仪制度。后经过夏、商、周这三个奴隶制社会国家1000余年的总结、推广,日趋完善得多了,形成了“五礼”。这“五礼”指的是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和嘉礼。 “五礼”的内容: 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实际上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分。 一、古代政治礼仪 政治礼仪包括祭天、祭地、祭宗庙、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 1.祭天 始于周代的祭天也叫郊祭,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古人首先重视的是实体崇拜,对天的崇拜还体现在对月亮的崇拜及对星星的崇拜。所有这些具体崇拜,在达到一定数量之后,才抽象为对天的崇拜。周代人崇拜天,是从殷代出现“帝”崇拜发展而来的,最高统治者为天子,君权神授,祭天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因此,祭天盛行到清代才宣告结束。 2. 祭地 夏至是祭地之日,礼仪与祭天大致相同。汉代称地神为地母,说她是赐福人类的女神,也叫社神。最早祭地是以血祭祀。汉代以后,不宜动土的风水信仰盛行。祭地礼仪还有祭山川、祭土神、谷神、社稷等。 3.封禅,封为“祭天”(多指天子登上泰山筑坛祭天),禅为“祭地”(多指在泰山下的小丘除地祭地);古人认为群山中泰山最高,为

古代谦词、敬词及雅语

中国自古以来就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古人大多比较谦虚,所以古人在言谈和文字当中就有很多谦词,现在很多人知其名而不知其意,其实,知道谦词的含义也是蛮有趣的。 向别人提起自己的妻子,有一个传统的谦称叫“拙荆”。“荆”本为一种落叶灌木的名称,这里指用荆枝做的髻钗。据《列女传》记载,东汉隐士梁鸿的妻子孟光居家生活俭朴,以荆枝作钗,粗布为裙。后人因以“荆妻”或者“拙荆”谦称自己的妻子。 僧人、道士以“贫僧”“贫道”自称,不是出家人自叹贫穷。晋、南北朝时,僧人自称“贫道”;唐以后僧人改称“贫僧”,道士谦称“贫道”。这里的“贫”不是指生活的贫穷,而是指学识、道行的不足,是修为不够、功德未满的谦辞。 人们常称自己的文章或书画作品为“涂鸦之作”。唐代诗人卢仝有一子,孩提时喜欢以蘸了墨水的笔在纸上或书本上恣意涂抹。卢仝作诗叹曰:(这孩子)“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后来人们便以“涂鸦”一词戏称随意的创作,或用来比喻书法的稚拙,而更多的则是用来谦称自己的作品水平不高。 在文章的标题中,常用到“刍议”一词,如胡适的文章《文学改良刍议》。“刍”音chú,本义为割草,也指喂牲口的草料,又引申指割草之人。古时割草打柴者地位低贱,故“刍议”常用作谦辞,指自己的言论浅陋、不成熟。胡适《文学改良刍议》:“谓之刍议,犹云未定草也,伏惟国人同志有以匡纠是正之。” “鄙人”常用作自称,“鄙”本义指都邑四周的土地,后引申指郊野、

边远的地方。边远地区远离文化中心,往往消息闭塞。自称“鄙人”是谦称自己的识见、修养均不如人。 书画家将自己的作品赠送给他人时,常会谦虚地说一句“聊供补壁”。“补壁”的字面意义就是修补墙壁,书画家说的那句话,潜台词就是自己的作品价值不高,至多用作修补墙壁的材料。需要提请注意的是,“补壁”只能用于赠送方,不能用于受赠方。 在表示谦虚的时候,做学生的,常会说“忝列门墙”,做朋友的常会说“忝在相知之列”,做作者的常会说“忝为著者之一”。“忝”,从心,天声,本义为羞辱。“忝列门墙”指自己不是够格的学生,辱没了老师。“忝在相知之列”有谬托知己之意,辱没了朋友。“忝为著者之一”,指自己的水平不高,辱没了其他作者。 不知道芹菜的人很少,可知道“芹献”一词的不多。人们在送礼的时候,常把自己的礼品谦称为“芹献”。《列子·杨朱》里有个故事:从前有个人认为大豆是美味,卷耳茎、芹菜等味道十分香甜,还向乡豪夸赞。乡豪拿来一尝,嘴巴里像被蜇了一样难受,还闹了肚子。乡里人都嘲笑、怪罪这个人,这个人很惭愧。后来人们就以“芹献”作为菲薄的礼品的代称。 古代君王自称“寡人”不是“单独一人”的意思,而是“寡德之人”的简称,即谦称自己的德行还有所欠缺。 人们常把自己的文章称为“急就章”,意谓自己匆忙完成,难免粗疏。“急就章”和《急就篇》有关。《急就篇》又名《急就》,是汉代学童的教科书,全书无一字重复。传为汉代史游作,魏晋时期颇为盛行。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单选题含答案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单选题 1.被后人尊为“述圣”的是(C )。 A、子路 B、冉求 C、子思 D、颜回 )。.标志着中国特殊性的是(2 D D、勤A、仁B、义、礼C .表达敬意的原则不包括(D )。3D、尊幼C、尊师A、尊老B、敬长4.“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出自(C )。 A、《原道》、D《春秋》 B、《逍遥游》 C、《中庸》 5.出自《左传·成公十三年》的是(A )。 A、礼,身之干也;敬,身之基也 B、礼,政之舆也 D 、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C、礼,王之大经也 6.从无知的本体成为有境界的圣贤,需要(A )。 A、学习、修为D、挫折 B、贵人相助 C、机遇 7.奠定了中国文化底蕴的是(A )。 A、周公制礼乐 B、大学 C、中庸 D、四书五经 。8.跟平辈相处时表达敬意的原则是(A )C、自傲BD、自信、谦卑A、自谦 )。9.关于顾炎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C B、字忠清A、原名绛 D、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生于清末 C 。10.关于王国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D )C、字静安 A B、号观堂、国学大师D、杭州人 11.关于文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C )。 A、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思想文化和制度文化三大类别 B、文化是民族内部彼此认同的核心 C、民族语言是民族存亡之根 D、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死攸关的问题 12.关于张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B )。 A、西汉人 B、思想家 C、曾任丞相 D、历算学家 。B .关于周公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13B 、西周初期神学家、军事家和教育家A、又称周文公 D、周朝历史上第一代周公C、周公旦为周文王第四子。).14《国史大纲》的作者是(C 、胡适D 、钱穆C 、顾炎武B 、高尔基A 15.汉高祖指的是(B )。 A、项羽 B、刘邦 C、刘备 D、曹操 16.“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出自(B )。 A、老子D、荀子 B、孟子 C、孔子 17.“君子与人之交,必须验行,不得以其言辞之善,则谓行之尽善”出自(A )。

中国古代礼仪文明(童蒙养正培根固本——《弟子规》)网络选修课答案教学文案

童蒙养正培根固本——《弟子规》讲论(一)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训蒙文》经贾有仁修订,改名为()。 ?A、《礼记》 ?B、《大学》 ?C、《弟子规》 ?D、《三字经》 我的答案:C得分:33.3分 2 【判断题】《小学》在内容上有完善的体系。()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3 【判断题】《三字经》是“开蒙养正之最上乘”。() 我的答案:× 童蒙养正培根固本——《弟子规》讲论(二)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弟子规》中认为,如果父母有过错,儿子的做法是()。 ?A、假装没有看到 ?B、不理会 ?C、劝诫 ?D、责备之 我的答案:C得分:33.3分 2 【判断题】《弟子规》认为,父母最讨厌的东西要摒弃。()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3 【判断题】舜是一个大孝子。() 我的答案:√ 童蒙养正培根固本——《弟子规》讲论(三)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献研究家和语言学家是()。 ?A、启功 ?B、王国维 ?C、陈寅恪 ?D、李斯 我的答案:C得分:33.3分 2 【单选题】以下哪项不符合《弟子规》中的要求()。 ?A、不对长辈直呼其名 ?B、下马问路 ?C、倒着退下 ?D、坐着问问题 我的答案:D得分:33.3分 3 【判断题】《弟子规》认为,晚辈跟长辈关系很亲近时,可以直呼其名。() 我的答案:× 童蒙养正培根固本——《弟子规》讲论(四)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弟子规》中“置冠服有定位”的意思是()。 ?A、穿着要讲究品位 ?B、帽子衣服的放置有固定的地方

常用敬词谦词整理

常用敬词谦词整理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汉语中有许多敬辞和谦辞。敬辞,即表示对别人敬重的词语;谦辞,则是用于自我表示谦恭的词语。千百年来,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使用了许多敬辞和谦辞,这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华礼仪之邦的特点,使用敬辞和谦辞还可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 现把一些谦敬辞整理了一下。 谦敬词语可归纳为“家大舍小令外人”一句话,意思即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对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则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称别人家中的人,则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 除“家”“舍”“令”外,谦词还有“小”(小女,称自己的女儿)、“拙”(如拙见,称自己的见解)、“鄙”(鄙见,称自己的意见)、“寒(寒舍,称自己的家)等等。 常见的敬词还有“贵”(贵庚,称别人年龄)、“大”(大作,称对方的作品)、“高”(高见,称对方的见解)、“拜”(拜托,托人办事)等等。 另外还有一些: 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不见说“久违” 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原谅说“包涵” 求人帮忙说“劳驾”麻烦别人说“打扰” 求给方便说“借光”托人办事说“拜托” 看望别人说“拜访”请人勿送说“留步” 未及远迎说“失迎”等候客人说“恭候” 无暇陪客说“失陪”陪伴朋友说“奉陪” 问人干吗说“贵干”问人姓氏说“贵姓” 欢迎购买说“惠顾”贵宾来到说“莅临” 请人告诉说“见告”欢迎询问说“垂询” 谢人爱护说“错爱”称人爱护说“垂爱” 称人赠予说“惠赠”请人保存题“惠存” 请人收礼说“笑纳”归还原物说“璧还” 称人之家说“贵府”称己之家说“寒舍” 赞人见解说“高见”称已见解说“拙见” 称人父亲说“令尊”称己父亲说“家父” 称人母亲说“令堂”称己母亲说“家母” 称人儿子说“令郎”称己儿子说“犬子” 称人女儿说“令爱”称己女儿说“小女” 向人祝贺说“恭喜”求人看稿说“斧正” 求人解答用“请问”请人指点用“赐教” 看望别人用“拜访”宾客来到用“光临” 请人勿送用“留步”归还原物叫“奉还” 对方来信叫“惠书”老人年龄叫“高寿” 卫冕:指竞赛中保住上次获得的冠军称号。

尔雅中国古代礼仪文明期末考试答案完整版

1世界三人种不包括()。 A、尼格罗人种 B、欧罗巴人种 C、蒙古利亚人种 D、非洲人种 2区分民不同民族的标准是()。 A、语言 B、文化 C、地域 D、心理 3关于文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思想文化和制度文化三大类别 B、文化是民族内部彼此认同的核心 C、民族语言是民族存亡之根 D、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死攸关的问题 4人类最早发现的头骨是肯尼亚1470号头骨。()我的答案:√ 5距今约八万年左右时,古人类开始分化成三大人种。()我的答案:× 1关于顾炎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原名绛 B、字忠清 C、生于清末 D、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 2“无科技不足以强国,无文化则足以亡种”出自()之口。 A、许嘉璐 B、顾炎武 C、严复 D、胡适 3以下哪国的文化是原生文明() A、日本 B、中国 C、朝鲜 D、韩国

4民族文化消失,民族最终会走向消亡。()我的答案:√ 1“月亮是美国的圆”出自()之口。 A、胡适 B、严复 C、朱自清 D、梁启超 2《国史大纲》的作者是()。 A、高尔基 B、顾炎武 C、钱穆 D、胡适 3世界上古典哲学最发达的国家是()。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印度 4胡适把今人之过错推卸到两千年前的古人身上。()我的答案:√5科学技术和民族精神都可以从西方引进。()我的答案:× 1“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哪所学校的校训。() A、南京大学 B、南开大学 C、北京大学 D、清华大学 2中国考古学之父是()。 A、苏秉琦 B、梁思永 C、李济 D、王巍 3世称“安定先生”的是()。 A、胡瑗 B、胡修 C、胡适 D、胡讷 4钱伟长是中国近代应用数学奠基人之一。()我的答案:√ 5华罗庚是中国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我的答案:×

(完整版)常见敬辞谦辞(整合版)

常见常用敬辞谦辞荟萃 敬辞和谦辞,使用敬辞和谦辞还可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 谦敬词语可归纳为“家大,舍小,令外人”一句话,意思即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对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则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称别人家中的人(外人),则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 除“家”“舍”“令”外,谦词还有“小”(小女,称自己的女儿)、“拙”(如拙见,称自己的见解)、“鄙”(鄙见,称自己的意见)、“寒(寒舍,称自己的家)等等。 常见的敬词还有“贵”(贵庚,称别人年龄)、“大”(大作,称对方的作品)、“高”(高见,称对方的见解)、“拜”(拜托,托人办事)等等。 敬辞用语,用于对方 一、“令”: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前表示对别人亲属的尊敬,有“美好”的意思。 令尊、令堂:对别人父母的尊称 令兄、令妹:对别人兄妹的敬称 令郎、令爱:对别人儿女的敬称 令阃:尊称别人的妻子 令亲:尊称别人的亲人 “令”字一族,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称对方的父亲;令堂:称对方的母亲;令郎:称对方的儿子;令爱、令媛:尊称对方的女儿;令兄、令弟、令侄等。 二、“惠”:敬辞,用于对方对自己的行动。 惠临、惠顾: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 惠存:请别人保存自己的赠品 三、“垂”:敬辞,用于别人对自己的行动。 如:垂问、垂询:指对方询问自己 垂念:指别人想念自己 “垂”字一族,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如垂爱(都用于书信):称对方对自己的爱护;垂青:称别人对自己的重视;垂问、垂询: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垂念:称别人对自己的思念。 四、“赐”:敬辞,指所受的礼物。 赐教:别人指教自己 赐膳:别人用饭食招待自己 赐复:请别人给自己回信 “惠”字一族,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如惠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请保存;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顾(多用于商店对顾客):来临;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惠赠:指请求对方赠送(财物等)。 五、“请”: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什么事。 请问:希望别人回答 请教:希望别人指教 六、“高”:敬辞,称别人的事物。 高见:指别人的见解 高论;别人见解高明的言论 高足:尊称别人的学生 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纪 高龄:用于称老人的年龄 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 七、“华”:敬辞,称跟对方有关的事物。

中国古代礼仪文化

摘要: 礼起源于原始社会的习惯风俗,礼制是礼的制度化,古礼的内容包括典章制度和人们日常的行为、仪节和举止规范, 礼又可分为古代政治礼仪和古代生活礼仪,礼具有文治和教化的功能。礼仪就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在古代,礼主要是指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它主要包括这样几个含义: (1)礼是天地、自然、人类社会的基本法则 (2)礼是人类社会的根本规范 (3)礼是国家制度,治国的工具。 礼仪起源众说不一,其中礼起源于祀神之说被广为接受。中国的礼仪习俗形成最早,大约起源于旧石器时代的中期和后期,兴盛于整个新石器时代,而文字只是新石器时代末期的产物。而且礼仪最早产生于祭祀活动,礼仪形式一出现就受到神权的保护而迅速扩展,几乎充斥在原始人的所有活动中。礼仪规则的推行不仅靠舆论的力量,而且依靠神权的后盾。因此 ,礼仪在中国出现后很快即走向成熟。在文字出现以前,人们就是靠成熟的礼仪系统来传承文化,通过集体的舞蹈、歌唱、祈祷等各种礼仪活动,把生产的操作、知识的传递、信仰的感应融汇进去。人们就是在这种礼仪的活动中,一代一代地传递经验、知识、信仰。文化的积累,就是这样一代一代通过礼仪的传承达到的。 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既需要革命变革,又需要有稳定的社会和正常的秩序。建立这种稳定和正常的社会秩序,就必须要用各种社会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实行社会控制。任何社会都需要有一定的社会秩序,因此,任何社会都有一定的社会控制,没有控制就没有秩序。礼是维持社会、政治秩序,巩固等级制度,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和权利义务的规范和准则。它不仅表现为政治制度、法律规范,而且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遵循的伦理规范。它以伦理道德的形式对人们的思想意识进行指导,使人从内心接受礼的精神、遵循礼的要求、符合礼的规范。它既是中国古代法律的渊源之一,也是古代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自古就是礼仪大国,古代礼仪与现代礼仪的分类都有很多种,小到穿衣吃饭,

中国古代礼仪常用语辞

一、“令”字一族:尊称他人的亲属,相当于“你的” 令尊:称对方的父亲。如:令尊亲手交给我的。 令堂:称对方的母亲。如:令堂病体如何? 令郎:称对方的儿子。 令爱(媛):称对方的女儿。 令亲:称对方的亲戚。 二、“尊”字一族: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 尊上:称对方父母。 尊亲:称对方亲戚。 尊驾:称对方。 尊命:对方的嘱托。 尊意:对方的意思。 三、“高”字一族:敬称别人的亲属或事物 高堂:尊对方父母。如:高堂在,不远游。 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职位。如:另谋高就。高论:称别人的议论。如:解读金庸的高论。

四、“拜”字一族:用于动词之前表示尊敬。 拜访:看望别人。 拜望:指探望别人。 拜托:指托对方办事情。 拜读:指阅读对方的文章。 五、“先”字一族:表示已死,用于尊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先帝:称已死皇帝。如:先帝乃开国之君。 先考(先父):称已经死去的父亲。如:纪念先父郁达夫。 先慈(先妣):称已死母亲。如:先慈清苦。 先贤: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如:海外游子念先贤。 六、“华”字一族:称美之词,通常用于跟对方有关的人或事物。 华诞:称对方的生日。如:祝贺巴金百岁华诞。 华堂:称对方的房屋。 华翰:称对方的书信。 七、“谨”字一族:多用于署名下。

谨肃:用于尊长。如:护院会谨肃。 谨启、谨白:用于平辈。如:吴将军长白谨启。 谨复:用于复信。 八、“台”字一族:表示称呼对方或跟对方有关行为。 台驾:旧称对方。如:怎奈台驾见了圣上。 台甫:旧时用于问人的表字。如:见面问我台甫。 台鉴:旧时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示请对方看信。台端:旧时称对方,多用于机关、团体等给个人的函件。 九、“垂”字一族:多用于尊称长辈、上级对自己的行为。 垂问: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 垂爱: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 垂青:称别人的重视。如:台商垂青黄帝故里。 垂念:称别人对自己的思念。如:伏自将军垂念。 十、“贤”字一族:表示对尊辈、平辈或晚辈的敬称。 贤宰:称知县。如:寄语河南贤宰。 贤家:称对方。 贤弟:称自己或对方的弟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