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患者康复

颅脑损伤患者康复
颅脑损伤患者康复

第二节颅脑损伤患者康复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创伤,在全身各部位损伤中,其发生率仅次于四肢损伤。伤情复杂严重,死亡率高。经抢救治疗,大部分患者虽然幸存下来,但常遗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诸如意识、运动、感觉、言语、认知功能、排便排尿等方面的障碍。这些障碍都可以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给病人及其家庭带来痛苦和困难,同时也给国家造成很大负担。因此,对颅脑损伤病人进行早期和积极的康复治疗,使病人受损的功能得以最大限度地恢复和代偿是很重要的。

颅脑损伤可分为:

1.闭合性颅脑损伤其特征为伤后颅腔与外界不相通,若颅底骨折且骨折线通过气窦或岩骨,伴有硬脑膜撕裂时,则可发生脑脊淮鼻漏或耳漏。这类颅脑损伤属于内开放性,但处理与闭合颅脑损伤的相同,故仍列为闭合性颅脑损伤。闭合性颅脑损伤由损伤程度不同可分为轻、中、重三型。轻型指单纯脑震荡,无或有颅骨骨折;中型主要指轻的脑挫伤,有或无颅骨骨折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无脑受压征;重型指广泛颅骨骨折、广泛脑挫伤、脑干损伤或颅内血肿。

2.开放性颅脑损伤系由钝器或锐器造成的颅脑损伤,此时头皮有裂伤、颅骨骨折、硬脑膜破裂、脑与外界相通。

3.火器性颅脑损伤战争时期,由枪弹或弹片造成的开放性颅脑损伤。火器伤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头皮软组织伤仅头皮损伤,颅骨完好,有时局部有脑挫伤。

(2)非穿透伤有头皮伤和颅骨骨折,硬脑膜完好,但可有局部脑挫伤。

(3)穿透伤头皮、颅骨及硬脑膜皆有破裂,脑组织多遭严重损伤。穿透伤根据创伤形式又分为盲管伤、贯通伤和切线伤三种。

一、昏迷深度和损伤严重程度的评价

对颅脑损伤后昏迷的患者进行评价时,一定要保证病人的呼吸道通畅,使病人得到充足的氧气供应,同时要维持血压和良好的末梢循环。否则不仅评定结果不可靠,还会延误病人抢救。

对神经系统进行检查应力求迅速,而且,应客观地予以评价。

伤后昏迷的深度和损伤严重程度常用格拉斯昏迷量表(Glasglow coma scale,GCS)来测量(表4-2-1)。

表4-2-1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眼开启自发的 4

听到言语或口头命令时 3

有疼痛刺激时 2

无反应 1

最佳的运动反应对口头命令能遵从 6

对疼痛刺激指出疼处 5

回撤反应 4

异常屈曲(去皮质强直) 3

异常伸展(去小脑强直) 2

无反应 1 最佳的言语反应能朝向发音的方向 5

错乱的会话 4

不合适的言词 3

不理解声音 2

无反应 1 按表计分小于8者为重度颅脑损伤;9~12者为中度损伤;13~15者为轻度损伤。计分小于8,预后不良;伤后6小时内“眼开启”项计分小于3者,伤后6个月会有40~0%死亡或变为植物人;伤后72小时“最佳运动反应”项仅1~2分者,死亡或变为植物人的可能性很高。

二、与预后有关的一些因素

颅脑外伤后,决定预后最重要的因素是脑损伤的程度,它由昏迷的深度和持续时间来标志。文献报告昏迷持续超过一周,常会有智能或躯体上的永久性残疾,或者二者都有。由颅脑损伤直接所致的死亡则常发生在损伤后的2~3天内。

影响颅脑损伤康复的原因很多,表内容可供参考。

表4-2-2所列诸因素中大部是不需解释的,大多数的恢复是在外伤后的6个月内,其后恢复变慢。故对患者进行评定的时间也影响对预后的预测。此外,预后也与外伤后康复程序的开始时间有关,开始早者效果较好,并可预防躯体并发症。

由Jennett等所修订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表4-2-3),可在统计学上表明早期临床表现与预后的相互关系。

表4-2-2 康复预后方面的神经学预测

5.ICP正常5.ICP增高

6.无颅内血肿6.有颅内血肿

7.脑室大小正常脑室扩大

8.无脑水肿有脑水肿

9.无颅内感染9.有颅内感染

10.无伤后癫痫10.有伤后癫痫

11.冲撞引起的凹陷性骨折11.冲撞引起的严重性闭合损伤

12.无需应用抗惊厥药物12.离不开抗惊阙药物

13.无需应用影响精神的药物13.离不开影响精神性的药物

14.功能恢复速度快14.功能恢复速度慢

15.EEG正常EEG异常

16.诱发电位正常16.诱发电位异常

注:表中PTA指外伤后遗症,GCS指格拉斯哥昏迷量表,ICP指颅内压,EEG指脑电图

表4-2-3 格拉斯哥预后量表

1.植物状态:

反应性降低有觉醒为特征的一种持续状态,病人可有睁眼、吸吮、呵欠与局部运动反应

2.严重残疾:

以有意识为特征一种预后,由于认知行为或躯体上的残疾,包括构音障碍和言语障碍,患者24小时要人照顾

3.中等残疾:

是一种在日常生活、家庭与社会活动上均能独立,但仍有残疾的一种预后。患者可表现有记忆或性格改变、轻偏瘫、吞咽困难、共济失调、继发性癫痫

或重要的颅脑神经麻痹

4.恢复良好:

患者能重新进入正常社交生活,并能恢复工作,可能有轻度持久性遗患

三、制定康复计划的一些原则

颅脑脶伤引起的功能障碍是多种多样的,各患者之间的差异甚大,因而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模式对所有患者进行康复,其治疗计划应因人而异。

颅脑损伤的康复往往是长期的。因此,在有短期计划的同时要有长期计划。前者在于挽救生命,稳定病情。后者在于针对患者存在的问题,有计划地进行康复,使之能生活独立,重返家庭和社会。

损伤后躯体方面的障碍,1年内大多已稳定,但认知、行为和社会心理方面的问题往往持续很长。因此,在急性期过后、病情稳定时,宜作全面的神经心理学检查,以制定长期康复的目标。

如同时有行为、情绪、认知方面的障碍,必须首先予以处理,否则患者可能抗拒、抵制、消极对待康复治疗,或因注意力、记忆力差而使许多再训练的方法不能生效。

认知的康复常是长期的,因此必须教给患者家属一些能长期在家进行训练的实用方法。

四、常见功能障碍的评价和处理

一、急性期的处理

1.必要的药物和手术治疗对重型患者除保持呼吸道通畅外,尚可用①脱水疗法颅内压轻度增高者给予高泽葡萄糖、双氢克尿塞。严重脑水肿者给予甘草露醇、速尿、尿素等。②冬眠低温疗法最好在脑水肿前应用,可降低脑代谢、防止脑缺氧、减缓脑水肿的发展。用时温度以降至32~34°C为宜,为避免抑制呼吸,尽量不有杜冷丁。冬眠疗程一般为3~5天。③酌情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对脑水肿有预防和治疗作用。④早期使用三磷酸腺苷、辅酶A、细胞色素C等改善脑代谢的药物对神经恢复有一定的帮助。⑤手术闭合性脑损伤者,如伤后再昏迷或昏迷逐步加重者须及早钻颅探查,酌情处理;开放性者要及时清创及修复。

2.预防关节强直和畸形。

3.预防褥疮、深静脉血栓形成。

4.矫正不良姿势由于高级中枢受创伤,一些原始的反射常释放,因此常出现一些特殊的姿势。一些异常姿势的表现,其反射机制和对抗此姿势的反射抑制模式(reflex inhibiting pattern,RIP)如表(4-2-4)。

表4-2-4 矫正异常姿势的反射机制

表现反射RIP

足严重跖屈、爪状趾、踝内翻正支持反应:伸肌占优势

背屈趾,将足底的承重点

转移回踵部,放入足托

板,使足和趾保持背屈

头转向左或右不对称性张力性颈反射

(ATNR):颏朝向侧伸肌

张力增加;枕向侧屈肌张

力增加

使头和颈保持于中线

上肢屈肌严重痉挛,下肢伸肌严重痉挛对称性张力性反射

(STNR):屈头时增加上

肢屈肌张力和增加下肢

伸肌张力;伸头时结果相

使头后伸以克服之

仰卧时严重的伸肌痉挛和下肢内收张力性迷路反射击

(TLR):仰卧时伸肌占

优势;俯卧时屈肌占优势

仰卧时外展髋和屈膝

健侧用力时,病侧出现痉挛联合反应(AA):一侧用

力时诱发另一侧痉挛加

避免健侧过于用力和作

抗阻活动

此外,还可以出现去小脑强直(decerebrate rigidity)或去皮层强直(decorticate rigidity),前者表现为上肢伸直、内收内旋,腕指屈曲、下肢伸直、内收内旋、踝跖屈、足内翻;后者表现为上肢屈曲、内收内旋、腕指屈曲,下肢与前者相同。已如前述,这些都是病情危重的征兆,难以在姿势上予以矫正。

偏瘫或其他类型的中枢性瘫痪运动功能障碍的评估及康复治疗请参阅中风康复章节。

二、知觉障碍的处理

知觉(perception)障碍是颅脑损伤后的常见症状,往往成为康复训练的巨大障碍。如有下列症状如:地理定向障碍、物体视觉失认、视觉空间失认、图象背景分辨困难、体像失认、单侧忽略、手指失认、结构性失用、穿衣失用、疾病失认等,应先行处理,在作业疗法中加强相关的训练。

三、认知障碍的处理

(一)认知(cognition)障碍的表现与评价

认知障碍有多方面的表现,如判断、记忆、注意、推理、抽象思维、排列顺序的障碍等。评价时应注意患者的下列能力:听从简单或复杂指导的能力;在一个过程中追溯几个步骤的能力;设计出有次序的步骤去完成任务的能力;专心于现有任务的能力;预测和理解因果关系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天天继续学习下去的能力;解释标志和符号的能力;能及在每日生活中进行心算和笔算的能力等。在评价时要注意结合患者的文化背景。

为更科学、更客观地评介颅脑损伤患者在认知等方面的神经心理的障碍,可采用著名的(Halstead-Reitan 测验。)此组的5种基本测验列于表(4-2-5)中。

表4-2-5 Halstead-Reitan 测验(供15岁及更年长的的成人用) 测验名称 简介

所测内容 1.范畴测验 (category test ) 将155张图片分为7个子

测验组,头6组各按一定

的规则分类,第7组为前

6组的混合供检查回想

之用。测验时将四个按键

放在患者面前,让患者在

图形出现时按指定的原

则按相应的键,如在第一

组图片中出现中文数字

“三”时,应按第三个

键;在第二组中出现两个

小人图形时应按第二个

键;在第三组中依次排列

着三角、圆、圆、圆四个

图形时,应按第一个键

(因三角与其他不同)

等,按正确时立刻给与悦

耳的铃声反馈;按不正确

时则给予不悦耳的声音

反馈。记下按错的数目作

为评分标准 注意、集中、概念形成、抽象推理,精炼能力,产生和检验假设的能力;专注于积极利用反馈的能力;从熟悉的事物推广到新的但又类似的状况中去的能力

2.触摸测验

(tactual performance test ) 取一44×31cm 的木板用线锯在其上锯出半圆、圆、方、菱形、三角、五角星、椭圆、空心十字、触觉形状记忆、位置觉记

忆、空间记忆、触觉-运

动-空间的综合能力;在运动方面的解决问题的

空心一字等开头的蕊块,锯下取出的各种开头的小块形板,留有各种空心图形的整块木反称槽板。

遮住患者双目,让他摸一

下槽板和形板,然后让他

尽可能快地将各形板放

回槽板内相应的位置上,

先用利手,后用非利手最

后用双手各进行一次。然

后将槽板和形板收起,取

下患者眼上的遮蔽物,让

他画出形板和槽板的图

形。记分标准为将全部形

板放回槽板中所需的总

时间,将能正确绘出的形

板块数作为记忆评分;将

能正确记住形板在槽板

内的位置数作为定位记

能力;从一个测验向下一

个测验转移的能力;伴随

发生的学习能力

3.节律测验 (rhythm test ) 在录音机上用录音带依

次向患者提供30对有节

律的音乐声,其中15对

相同,15对不同,让患

者倾听时指出是相同还

是不同,记下判断错误的

次数作为评分标准 注意、集中、非言语声的记忆,非言语声的听觉鉴别包括对节律形式的鉴别

4.语音知觉测验

(speech sounds

perception test ) 在录音机上用磁带向患者提供语音。患者前方放一答卷,卷中四个字(另一组测验为四对字)为一组,每组中有一个(一对)字为录音机带上所有的,让患者听到时在该字(该

一对字)下划线标出。记

下听错数作为评分标准

注意、集中、语音听觉辨认和字的匹配能力,高频声的感觉

5.手指敲击测验 (finger tapping test ) 将一机械计数器和一块

22.9×24cm 的板相联,

让患者用食指尽可能快

地在上面敲打10秒,利手和非利手交替进行,直

到得出每次交替时两手敲打数之差小于5的的

敲打5次为止。用利手敲

打5次的平均敲打数为

计分标准 运动速度,两手精细运动的能力,建立和维持连续节律地敲打的能力;小脑基底节的功能(受累时不能完成)

根据4-2-5的检查结果,可以换算出脑的损伤指数(damage quotient,DQ ) DQ=划入异常的测验数/总测验数

利用表4-2-5时,总测验数迫7计算,原因是触摸操作试验(tactual performancetest,TPT )可分为三个:即TPT 记时;TPT 记形和TPT 记位,再加上其余四类共有7个。

当DQ=1/7~2/7时 列为正常;DQ=3/7属于轻度损伤;DQ=4/7属于中度损伤;DQ≥5/7属于重度损伤。

在治疗过程中定期复查DQ ,可以观察脑损伤的康复情况。

不少学者根据需要在上述试验中增加一些试验。如有可能,尚可进行更详细的Luria-Nebraska 神经心理测验。

(二)简便可行的认知康复方法

由于我国在康复医学方面计算机的应用尚未普及,加上价钱昂贵,一般单位和个人购买尚有困难,困引此处着重介绍一些简单实用,无论在医疗机构还是在患者回家后均可进行的康复方法。

1.注意力和集中力训练

(1)训练1—猜测游戏(shell game)取两个透明和一个弹球,要患者注视下由术者将一杯覆扣在弹球上,让患者指出何杯中草药弹球,反复数次,无误差后改用两个不透明的杯子,操作同上,此时患者已不能透过杯壁看到弹球,让患者指出何杯中扣有弹球,反复数次,成功后改用三个或更多的不透明杯子和一个弹球,方法同前,成功后改用3个或更多的不透明杯子和两个或更多的颜色不同的弹球,扣上后让患者指出各种颜色的弹球被在那里,移动容器后再问。

(2)训练2—删除作业(cancellation task)在16天白纸中都写几个大写汉语拼音字母如KBLZBOY(亦可依患者文化程度选用数目字、图形),让患者用铅笔删去术者指定的字母如“B”。改换字母的顺序和规定要删的字母,反复进行数次,成功后改用两行印得小些的字母,以同样的方式进行数次;成功后改为三行或更多行的字母,方式同前;成功后再改为纸上同时

出现大写和小写字母;再让患者删去指定的字母(大写及小写的),反复数次,成功后在此基础上穿插加入以前没出过的字母,让患者删去,反复数次,成功后再将以前没出现过的字母三个一组地穿插入其中,让患者把这些三个一组地插入的字母一并删删去。

(3)训练3—时间感time sense)给患者一只秒表,让他按术者口令启动并于10秒内由患者自动停止它。然后将时间由10秒逐步延长至1分钟,当误差小于1~2秒时改为不让患者看表,启动后让他心算到10秒时停止,然后将时间延长,到2分时停止。误差应不超过每10秒有1.5秒,即30秒时允许范围为30±(3×1.5)秒。当误差不超过此值时再改为一边与患者交谈一边让患者进行同上训练,患者尽量控制自己不受交谈分散注意力。

(4)训练4—数目顺序(number sequencing)让患者按顺序说或写出0~10的数字,如有困难,给他11张上面分别写有0~10数字的字卡,让他按顺序排好。增加数字跨度,反复数次,成功后改为让患者按奇数、偶数或逢10的规律说或写出一系列数字,并由述乾随意指定数字的起点,成功后可变换方向如原由小到大改为由大到小等,反复数次,成功后先由术者向患者提供一系列数字中的头四个数,从第五个数起往后递增时加一个数目如“4”等;让患者继续进行,每次报出加后之和,反复数次,成功后改为每次递增时从原数上乘以另一数值或除以另一数值。

(5)训练5—代币法(taken economy programme)训练注意除用上述1~4法外,尚可利用行为疗法中的代币法进行。现以训练患者注意康复治疗为例来说明这种方法。让工作人员用简单的方法在30分钟的治疗中,每两分一次地记录患者是否注意治疗任务,连记5日作为行为基线。然后在治疗中应用代币法,每当患者能注意治疗时就给予代币,每次治疗中患者得到的代币数要达到给定值才能换取患者喜爱的实物,当注意改善后,工作人员逐步提高上述的给定值。

2.记忆的训练

(1)训练1视觉记忆(visual memory)先将3~5张绘有日常生活中熟悉物品的图片卡放在患者面前,告诉患者每卡可以看到5秒,看后将卡收去,让患者用笔写下所看到的物品的名称,反复数次,成功后增加卡的数目;反复数次,成功后再增加卡片的行数(如原仅一行,现改放两行或三行卡片等)。

(2)训练2—地图作业(map task)在患者面前放一张大的、上有街道和建筑物而无文字标明的城市地图,告诉患者先由术者用手指从某处出发,沿其中街道走到某一点停住,让患者将手指放在术者手指停住处,从该处找回到出发点,反复10次,连续两日无错误,再增加难度(路程更长,绕弯更多等)。

(3)训练3—彩色积木块排列(color block sequencing)

用品为6块2.5×2.5×2.5cm的不同颜色的积木块和一块秒表,以每3秒一块的速度向患者陈示木块,陈示完毕,让患者按术者所陈示次序向术者陈示木块,正确的记“+”;不正确的记“-”,反复10次,连续二日均10次完全正确时,加大难度进行(增多木块数或缩短陈示时间等)。

除上述专门的训练外,在日常生活中建议采用下述的方式:①建立恒定的每日活动常规,让患者不断地重复和排练;②耐心细声地向患者提问和下命令,等候他们缓慢、审慎的回答;③练习从简单到复杂进行,将整个练习分解为若干小部,先一小部一小部地训练,成功后再逐步联合;④利用视、听、触、嗅和运动等多种感觉输入来配合训练;采用代偿方法,如患者视记忆不佳就多有听记忆等;⑤每次训练时间要短,记忆正确时要及时、频每地给以奖励;⑥让患者分清重点,先记住最必须记的事,不去记忆一些无关的琐事;⑦多利用记忆辅助物(prosthetic memory aids),如在患者房间内挂大的钟、大的日历,大字写的每日活动表等;将每日经常要进行的活动,分步骤地写成清单放在床边;门上贴患者家庭的合照可帮助他找到自己的房间;让患者常带记事本,本中记有家庭地址、常用电话号码、生日等、并让他经常作记录和查阅。

3.推理及解决总是能力的训练

如前述,认知包括推理、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多种过程,而这些过程往往在人类解决问题时从思维中表现出来,因此训练解决总是的能力就等于训练了上述大部分的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下面就介绍实用的训练推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些方法。

(1)训练1—指出报纸中的消息(ocating information in the newspaper)取一张当地的报纸,首先问患者有关报纸首页的信息如大标题、日期、报纸的名称等,如回答无误,再请他指出报纸中的专栏如体育、商业、分类广告等;回答无误后,再训练他寻找特殊的消息,可问他两个球队比赛的比分如何?当日的气象预告如何等?回答无误后,再训练他寻找一些需要由他决定的消息,如平时交谈中知患者希购一录相机,可取一有出售录相机广告的报纸,问患者希购什么牌子和价值多少的录相机,让他从报上寻找接近他的条件的,再问他是否想购买等。

(2)训练2—排列数字(rdering mumber)给患者三张数字卡,让他由低到高地将顺序排好,然后每次给他一张数字卡,让他根据其数值的大小插进已排好的三张之间,正确地无误后,再给他几个数卡,问他其中有什么共同之处(如有些都是奇数或偶数,有些可以互为倍数等)?

(3)训练3—问题状况的处理(roblem situation)给患者纸和笔,纸上写有一个简单动作的步骤职刷牙,将牙膏放在牙刷上,取出牙膏和牙刷等,问患者孰先孰后?更换几种简单动作,都回答正确后再让他分析更复杂的动作如油剪鸡蛋、补自行车内胎等,此时让患者自己说出或写出步骤,如漏了其中某一步或几步,术者可以问他“这一步该放在哪里?”训练成功后,术者可向患者提出一些需要他在其中作出决定的困难处境,看他如何解决?如问他“丢失钱包怎么办”?“在新城市中迷了路怎么办?”“在隆重的宴会上穿着不恰当怎么办”?等等。

(4)训练4—从一般到特殊地推理(reasoning,from general to speciffic)从工具动物、植物、国家、职业、食品、运动等内容中随便指出一项如食品,让患者尽量多地想出与食品有关的细项,如回答顺利,可对一些项目给出一些限制条件,让患者想出符合这些条件的项目,如谈到运动时,可向患者提出那些需要跑步?那些要用球?那些运动时队员有身体接触等,这时患者必需除外一些不符合上述条件的项目,其中就有了决定的过程。成功后可进而告诉患者,假设术者在杂货店里习回食品,让他通过向术者提问的方式猜出买的什么?鼓励他先提一般的问题,如它是植物吗?是肉类吗?等,术者回答后他才进一步问特殊的问题,如术者回答是植物,他可以再部是黄瓜吗?

西红柿吗等?起初允许他通过无数的提问猜出结果,以后限制他必须用30次的提问猜出结果,成功后再限定为20次、15次等。

(5)训练5—分类(categorization)给患者一张上面有30项物品名称的单子,并告诉他30项物品都属于三类(如食品、家具、衣服)物品中的一类,让他进行分类,如不能进行,可帮助他。训练成功后,仍给他上面列有30项物品的清单,让他进行更细的分类,如初步分为食品类后,再细分是植物、肉、奶品?等;成功后再给他一张清单,上面写有成对的、有某些共同之处的物品的名称如椅子—床、牛排—猪肉、书—报纸等,让患者分别回答出每一对中有何共同之处?答案允许多于一人上,如书—报纸可以回答是写出来的和是纸制的等,必须有共同之处。

(6)训练6—作预算(budgeting)让患者假设一个家庭在房租、水、电、食品等方面的每月开支账目(可作6个月或1年的),然后问患者那一个月的某一项(如电)花费最高或最低?回答正确后,再让他算算各项开支每年的总消耗是多少钱,如每年电费花费若干等,回答正确后,让他改变各项开支的总消耗数然后再加入其他开支类别(如衣服、娱乐等)。问患者在上述预算内每月要用多少钱才能生活?进而让他分解为每周多少钱?每小时需多少钱?

训练是多多样的,进行中并非一天就把某训练中的所有步骤都完成,一般在一个步骤连续2~3天完成得都正确后再进入下一步。

上述训练无甚特殊用品。适于出院后在家中继续进行,因此对家人亦应进行训练,让他们也掌握训练方法。

(刘卫)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3-01-10T11:10:11.38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2期供稿作者:马玉红张艳红[导读] 颅脑损伤约占全身损伤的15%~20%,仅次于四肢损伤,其致残率及致死率均居首位。 马玉红张艳红 (黑龙江省富裕县人民医院 161200)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2-0248-02 【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促进患者的康复。方法预防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护理、饮食护理、预防褥疮护理。结果 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未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褥疮、肺感染、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症发生率降低。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减少各种诱发因素,是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的有效保证。【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护理 颅脑损伤约占全身损伤的15%~20%,仅次于四肢损伤,其致残率及致死率均居首位。重症颅脑损伤多见于交通、工矿作业等事故,其他为自然灾害、坠落、跌倒、钝器对头部的伤害,其发病急、病情重,患者意识障碍,昏迷,伤后早期常出现严重的生命体征紊乱,表现为呼吸节律紊乱,心率及血压波动明显,如护理不当,影响疾病的治疗和预后,现将我科对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9年五月-2012年一月我科共收治重型颅脑外伤患者46例,其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18—68岁,CT提示脑挫裂伤19例,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11例、硬膜外血肿合并脑疝形成5例,脑干损伤6例,35例保守治疗,11例行开颅术。 2 护理措施 2.1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预防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是指严重的创伤失血、休克、或大手术等应激状态下,机体同时或序贯发生2个或2个以上器官功能不全的综合征,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是重型颅脑损伤的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2.1.1积极治疗原发伤,保护和恢复脑功能 颅脑损伤脑功能障碍是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症的主要诱因,积极治疗和护理脑损伤,恢复脑功能是防止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症的最基本措施。 2.1.1.1将病人安置在监护病房监测血压、脉搏、呼吸、氧饱和度及颅内压的变化情况,严密观察意识瞳孔,肢体活动情况及时准确记录监测结果。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2.1.1.2 根据病情给予头部冰帽、降温或药物冬眠,有效控制中枢性高热,降低脑细胞代谢和耗氧量。有助于防止或减轻脑水肿。 2.1.2 加强呼吸道护理及肺功能监测 2.1.2.1 彻底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有效供氧,按常规做好气管切开护理的同时要勤翻身、勤吸痰,选择有效抗生素。 2.1.2.2 监测肺功能早期呼吸支持 在监测肺功能时除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节律、深浅程度外,血氧饱和度监测和血气分析,是监测肺功能的更重要指标,如有异常给予机械通气,恢复正常呼吸功能。 2.1.2.3 加强泌尿系统护理,保护和监测肾功能 注意观察尿量,尿量是反应肾脏血流灌注情况的重要指标,也是休克时最为敏感的监测指标,详细准确记录,特别注意单位时间内的尿量变化,定时测定尿比重,监测血生化,肾功离子的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2.2 饮食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意识障碍,需经留置鼻饲管饮食。加强胃肠功能的保护、检测及消化道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2.2.1 每1—2周更换胃管,两侧鼻孔交替插管。口腔护理2—3次每日。 2.2.2 鼻饲前后,用温开水30ml冲洗胃管,注入食物前抽取胃液,观察胃液是否呈血性或咖啡色。如是血性或咖啡色,考虑有消化道出血,立即汇报医师,给予持续胃肠减压,根据医嘱予去甲肾上腺素冰盐水洗胃及静脉给予止血药物,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及面色的改变,做好配、输血的准备工作,避免发生失血性休克。 2.2.3 固定好鼻饲管,防止管滑脱或自行拔管。 2.2.4 吸痰后鼻饲,注意食物温度、速度、灌注量、食物现配现用。 2.3 预防褥疮护理 褥疮是患者长期卧床、局部受压、以致肌肉持续贫血、营养不良引起。 2.3.1保护褥疮的易发部位,避免局部长期受压,定时翻身,更换体位。 2.3.2 保持床铺清洁,平整,干燥,无渣屑,无褶皱,定期更换。 2.3.3 对大小便失禁的病人,应及时擦洗皮肤,及时更换床单,减少尿液或粪便对皮肤的刺激。 2.3.4 增加营养,增强病人抵抗力 2.3.5 严格交接班制度:护士长每日早晚查房,进行床旁交接,翻身检查病人的皮肤情况,因一个班次没有及时实施预防措施,就可以导致褥疮的发生,严格交接班制度。 2.3.6 做好健康指导,向其家属讲解褥疮发生的原因、危害、使他们学会预防褥疮的正确方法,使家属主动参与进来,配合护理,提高工作效率,也增加护患沟通。 治疗结果: 46例中治愈37例,治愈率为80.4%,死亡8例,病死率为19.6%,其中5例出现不同程度消化道出血,经及时给与相应的处置后安全渡过出血期,无1例发生褥疮、肺感染。8例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死亡。1例长期昏迷。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护理进展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护理进展 摘要: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急症,其特点是病情重且复杂多变、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近年来为了提高颅脑损伤病人的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临床护理工作者作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许多的成果。现将近年来有关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体会综述如下。 关键词:颅脑损伤; 护理进展 1病情观察 1.1意识 意识的变化标志着病情的好转或恶化,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可通过对话、呼吸、给痛觉刺激以及是否睁眼来判断病人的意识障碍程度、精神状况及辩识力、记忆力、计算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1],由于神经外科手术绝大多数采用全身麻醉,术后常应用冬眠疗法[2]。因此,要正确区别全麻未醒、冬眠状态及意识障碍。护士记录时应作动态分析,如躁动者突然安静、昏睡,应怀疑病情恶化或排除是否用过镇静剂;深昏迷病人对各种刺激出现反应(瞳孔对光、睫毛、吞咽、咳嗽等反射),提示病情好转。 1.2瞳孔 瞳孔是反映重型颅脑损伤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一侧瞳孔进行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且伴有呼吸深大。脉搏慢而有力,血压升高,提示可能发生脑疝,应快速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ml;原发性动眼神经损伤可出现双侧瞳孔不等大、等圆。但病人生命体征平稳,无

意识障碍[2],应加以区分,不能混淆。 1.3生命体征 血压升高、脉搏慢而有力、呼吸浅慢(二慢一高)常提示颅内压升高,血压下降常提示循环功能不良,尤其是中枢受损;体温升高则提示有体温调节中枢障碍或感染。 2颅内压的监护 长期以来,临床上把颅内压(ICP)作为一项重要的观察长期以来,临床上把颅内压(ICP)作为一项重要的观察指标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测定。1891年Quincke首创用腰穿来直接测量颅内压,直到1960年Lund2berg创用了持续ICP记录,目前颅内压监测应用微型压力传感器,将颅内压用记录器描记下来,对颅内压力的动态变化进行观察。正常成人平卧时ICP(20cmH20(1cmH20=叭098kPa)出现ICP增高时应引起高度重视[3]。特别在颅脑手术后,结合病人生命体征、意识可以预测术后出血或脑水肿,颅脑术后出血易发生在术后24h内;脑水肿一般在术后48—72h达高峰。因此,术后3d内监测颅内压极具临床意义[2]。李珍兰等[4]主张伤后或术后连续监护ICP的同时监测脑灌注压(CPP),认为同时监测ICP和CPP,不但能了解颅内压,同时还能了解脑的血流量和脑组织的含氧量。监护一般约1周左右。在ICP、CPP的监护下采取有效的降颅压措施,可避免滥用脱水剂而引起的并发症。通过观察ICP、CPP发现,ICP<20cm H20、CPP>95cm H20的病人预后良好;ICP>82cmH20、CPP<68cmH20者预后较差。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 发表时间:2015-03-25T14:34:05.743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31期供稿作者:高小华陈焕新杨雄[导读] 颅脑损伤是指因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的头部所导致的颅脑组织损伤。高小华陈焕新杨雄(甘肃省徽县人民医院 742300)【摘要】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措施和护理重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21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护理要点,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21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经急救后,有147例接受手术治疗,63例转入病房继续观察治疗,无1例死亡,急救过程中,有64例出现并发症,占30.5%,经必要的护理干预后均好转。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病 急,病情严重,正确的急救措施和并发症处理是抢救成功的重要保障。【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院前急救院内急救安全转运【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1-0035-01 颅脑损伤是指因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的头部所导致的颅脑组织损伤[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昏迷计分法,患者昏迷6h以上或者清醒后再次昏迷的为重型颅脑损伤[2]。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原则为紧急抢救、清创、抗感染以及手术治疗。为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措施,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21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21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7例,女73例,年龄在21-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4±4.8)岁;初步抢救时间为30-125min,平均抢救时间为(52.1±22.7)min;受伤原因,车祸致伤89例,高处坠落摔伤71例,重物撞击致伤24例,其他原因致伤26例;颅脑损伤类型,硬膜下血肿67例,硬膜外血肿51例,脑挫伤32例,脑干损伤31例,脑疝29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昏迷计分法,本组210例患者的昏迷评分为3-9分,平均分为(5.3±2.8)分。 1.2诊断标准 患者深度昏迷,且连续昏迷6h以上或清醒后再次昏迷,伴随明显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1.3方法 本组210例患者在转运手术室或后续治疗之前均经急诊初步抢救。 1.3.1院前急救准备根据120预警终端系统提示的患者性别、年龄、主要症状等基本信息,通知急诊医生准备好监护仪、气管插管盘、呼吸机等相关的急救器械。 1.3.2院内急救措施患者进入抢救室之后,首先要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顺畅通气,避免出现严重脑缺氧情况,及时清除患者口、鼻内的分泌物,予以吸氧支持,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和呼吸幅度,如果出现呼吸衰竭的征象,需要及时进行气管插管治疗和器械辅助通气。迅速了解患者受伤的原因,观察有无内出血状况,及时清创包扎出血伤口,对骨折部位予以固定。待患者病情初步稳定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通过声音、疼痛等多种刺激方式,观察患者的反应能力,判断是否出现意识障碍。通过观察患者的意识变化过程初步判断患者的脑损伤类型,若出现昏迷-清醒-再昏迷的情况,常为硬膜外血肿,若昏迷程度持续性加深,常为急性颅内压升高或脑疝,若患者虽深度昏迷,但对外界刺激有轻微反应迹象,常提示患者病情出现好转。 1.3.3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患者可能会出现休克、颅内高压、中枢性高热、应激性溃疡等症状,因此,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判断属于哪种并发症,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重型颅脑损伤由于损伤范围大,出血过多,会直接干扰其呼吸系统的正常循环,严重者会发生休克。为发现休克的早期迹象,需要观察患者的瞳孔变化和意识状态,如患者出现心率加快、焦虑不安、尿量减少等症状,则提示有休克的可能,应当及时对症处理促进脑功能的恢复。如果患者已出现休克的明显体征,需要迅速开放静脉通路给予扩容,采用代血浆进行输血治疗。针对颅内高压症状,对血压稳定者给予脱水剂及利尿剂治疗。为预防中枢性高热,避免脑血管的扩张增加脑部代谢,需要做好脑温监测工作,及时采取必要的高热治疗措施。部分患者伴随应激性溃疡症状,多为上消化道黏膜病变所致,其致死率高达50%,因此,针对应激性溃疡的高发期(伤后3-7d),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观察有无恶心、腹胀、喉痒、肠鸣音增强等迹象,一旦确诊,需要立即采用止血药物和制酸药物治疗。 1.3.4安全转运 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应尽早行CT头颅扫描,观察患者的颅脑损伤程度和出血部位。转运过程中,要带好急救器械和药品,搬运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头部,防止颠簸,如患者出现呕吐,应立即将其头部偏向一次,防止窒息。对烦躁无法配合CT检查者,可遵医嘱静脉注射安定,待患者镇静后再行检查。经CT检查后,一旦确定手术方案,应立即通知手术室做好准备,同时做好术前备血、皮试等准备工作,携带必要的急救物品,将患者送往手术室,与手术室医护人员做好交接工作。 1.4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在急救过程中有无并发症和后续治疗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急救情况本组210例重型颅脑损伤经急救后,有147例接受手术治疗,63例转入病房继续观察治疗,无1例死亡;急救过程中,有64例出现并发症,占30.5%,其中休克32例,颅内高压19例,中枢性高热10例,应激性溃疡3例,经必要的护理干预后,32例患者均好转。结果见表1。 表1 急救情况(n,%)

颅脑损伤

颅脑外伤 头颅部的外伤,以跌坠伤和撞伤最为多见,击伤次之。可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和脑损伤三类 头皮外伤单纯的头皮外伤可分为头皮擦伤、裂伤、血肿、撕脱伤。头皮擦伤有少量出血和血清渗出,有不同程度的头皮肿胀,有时皮下有瘀血,局部有压痛。治疗主要是清洁伤面,不需包扎,忌局部热敷。头皮裂伤出血较多,需要压迫止血,头皮血肿可根据头皮解剖部位的深浅分为:皮下血肿、帽状腱膜下血肿和骨膜下血肿。在对血肿进行抽吸治疗时,一定剃去头发并在严格无菌条件下进行,以防发生感染。头皮裂伤为开放性,治疗上应注意彻底清创,有头皮缺损的裂伤,可行头皮转移皮瓣缝合。头皮撕脱伤视情况植皮。 颅骨骨折颅骨骨折常与脑外伤合并存在。分为颅盖骨和颅底骨折两大类。 颅盖骨骨折以额顶骨多见,其次为颞骨。以线样骨折居多,其次为凹陷骨折和骨缝哆开。①线样骨折的骨折线呈线条状,可多发。骨折线多不移位。局部头皮可有挫伤及头皮下血肿。X射线摄片可助确诊。骨折本身无临床意义,亦不需特殊治疗,但若骨折线穿过硬脑膜中动脉或静脉窦,可使其破裂而致颅内血肿。②粉碎性骨折多为钝器猛击颅部的加速性损伤或头部坠地的减速性损伤。其临床意义亦在于其引起的脑损伤、脑受压和颅内出血等并发症。③凹性骨折,系头颅坠于有尖石块或突起的地面,或较强的暴力击于头颅所致。小的凹陷性骨折常与头皮血肿相混淆,诊断依靠X射线颅片并增拍颅骨切线位片。婴幼儿颅骨较软,其凹陷骨折多呈乒乓球样凹陷。有时在婴儿哭闹颅压增高时可自行复位,半年以上不自行复位的可以考虑手术。有局部性脑受压、癫痫发作、影响美容或深度超过0.5cm的凹陷骨折,应行手术复位。④嵌入性骨折是截面较小的钝器用力击于头颅,使骨折片脱落穿入脑内而成。临床意义在于硬膜或脑皮层血管的破裂所致的颅内血肿及脑组织盲管性损伤。无血肿并发症者亦需彻底清创。 颅底骨折属线样骨折。90%以上由穹窿部线样骨折延续到颅底所致。与穹窿部骨折相反,颅底骨折在X射线颅片上很难显示。其诊断常依靠临床表现而定。合并有脑脊液漏的颅底骨折属开放性颅脑损伤。 ①前颅窝底骨折的临床特点为眼睑及结膜水肿瘀血、青紫(称熊猫眼征),口鼻有血性脑脊液流出。②中颅窝底骨折时,外耳道有血性脑脊液流出,有时血性脑脊液通过耳咽管从口鼻流出。③后颅窝底骨折较少见,常在同侧颈部或枕部见到皮下瘀血斑(巴特尔氏征)。所有颅底骨折均可合并相应的颅神经损伤。其治疗主要着眼于脑损伤(脑脊液漏及颅内血管损伤所致的颅内血肿)。在有脑脊液鼻、耳漏的颅底骨折千万不能堵塞或冲洗鼻腔和外耳道,以免引起颅内感染,亦禁腰穿、擤鼻,应给予抗生素治疗。脑脊液漏一般在1周左右自止,若超过1个月不愈,需行开颅修补术。 脑损伤分为闭合性(伤后脑组织与外界不相通)和开放性脑损伤(伤后脑组织通过颅骨及头皮的伤口与外界相通)两大类。中国的分类标准:①轻型(主要包括单纯脑震荡,有或无颅骨骨折),昏迷时间在半小时以内;有轻度头痛、头晕等自觉症状;神经系统和脑脊液检查无明显改变。②中型(指轻度脑挫伤,有或无颅骨骨折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无脑受压征),昏迷时间不超过12小时,有轻度神经系统阳性体征,体温、呼吸、脉搏、血压有轻度改变。③重型(主要指广泛脑挫裂伤、广泛颅骨骨折、脑干损伤或颅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1.1 气道的护理由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深昏迷,缺少咳嗽反应,容易因痰液等造成呼吸道阻 塞或窒息,轻者引起缺氧而加重脑组织的损害,重者可致死。急救时应清除口腔或鼻咽部的 分泌物、血液(块)、呕吐物或异物,患者置侧卧位,放入通气道,或气管内插管或尽早做气 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低流量吸氧,提高动脉的血氧分压,有利于脑水肿消退,降 低颅内压。对有舌后坠者应经常检查通气道是否通畅,做好吸痰前后的评估。定时吸痰,以 防止干扰正常呼吸功能和颅内压突然增高。每次吸痰时间≤15s,并避免剧咳。对痰液黏稠者,应给予持续湿化。严格无菌操作。酌情每2h一次翻身、拍背。同时应做好口腔护理,经口 插管要管理好牙垫,每12h更换一次位置,及时清除口腔内的分泌物。决定拔管前要充分清 除上呼吸道的痰液。 1.2 脱水药物的应用脑水肿可导致一系列的恶性结果,为了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必须 采用脱水疗法。静脉输入或口服各种高渗液体,提高血液渗透压,造成血液与脑组织和脑脊 液的渗透压差,使脑组织内的水分向血循环内转移;并通过在近端肾小管中造成高渗透压, 而产生利尿作用;同时因血液的高渗透压,抑制脉络丛分泌,减少脑脊液的产生,从而达到 减轻脑水肿和降低颅内压的目的。紧急情况下应选用作用快、功效强的药物,如甘露醇、呋 塞米等。 (1)渗透性脱水:20%的甘露醇,剂量为1.5~2.0g/kg静脉滴注。甘露醇要在15~20min内 静脉点滴完毕,必要时加压推注,注意勿外渗。在注射后的10~20min即有降压作用,一般 持续4~6h。与呋塞米合用,可提高脱水作用。 (2)葡萄糖:常用10%、25%和50%葡萄糖溶液,可静脉滴注,其脱水效果不如甘露醇,但 有营养和改善脑细胞代谢的作用。 (3)利尿性脱水药:通过增加肾小球过滤,减少肾小管对钠离子、钾离子等的重吸收而产生利尿作用,使脑组织和全身脱水,降低颅内压。脱水效果不如渗透性脱水剂,且易引起水及电 解质平衡紊乱。 1.3 亚低温的护理应用冬眠药物和物理降温的综合措施,使体温控制在肛温为32~34℃,可 以降低脑组织代谢,减少耗氧量,减轻脑组织对创伤的反应。使用冰袋、冰帽做局部降温时,注意使用衬垫保护皮肤。冬眠期间翻身轻,防止体位性休克,配合冬眠低温使用肌肉松弛剂 和镇静剂时应观察呼吸。冬眠低温因角膜反射减弱,保护性分泌物减少,应注意眼的保护。 复温时可以用电热毯及提高室温等方法,忌用热水袋,以免烫伤。复温速度每小时不超过 0.1℃。 1.4 过度通气目前建议将PaCO2维持在30~35mmHg,是控制颅内压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机 制是通过脑小动脉收缩,来降低脑血流及脑血容量。一般为间断使用,不当的过度通气,会 引起脑缺血而加重病情。因此治疗性过度通气需行气管插管,必须要有临床经验的医师来进 行操作。 1.5 颅内压监护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常因颅内压增高而导致死亡,故应对重症外伤后昏迷患 者进行持续性的颅内压监护。颅内压15~20mmHg即为异常。若颅内压>40mmHg为严重高 颅压。监护期间要采取措施防止测压管脱落。伤口有脑积液外渗、监护仪显示高颅压报警、 患者意识出现变化等,都应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2 手术后的护理 2.1 体位和气管插管的护理 1)体位

重症颅脑损伤

重症颅脑损伤肺部感染的联合用药效果及 其影响因素分析 颅脑损伤多由外界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所造成,近年来的发病率不断升高。颅脑损伤会造成神经系统受到创伤,同时呼吸中枢的损伤,呼吸系统功能也会同时受到影响,呼吸的低位中枢或者支配呼吸肌的脊髓受到破坏,增加肺部感染发生的危险[1]。因此,在临床上采取有效早期干预方式,控制和改善呼吸功能,对于颅脑损伤的恢复也具有积极的意义。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病情严重,致残率与死亡率极高,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直接影响着其死亡率,而导致死亡的主要诱因就是肺部感染。肺部感染是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对于患者的影响极大[2]。本研究对同期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伴肺部感染的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如下研究。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重度颅脑损伤伴肺部感染患者1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观察组男性37例,女性29例,年龄41-69岁;对照组男性39例,女性27例,年龄44-71岁。排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颅脑损伤前存在呼吸道感染和肺部感染者、严重慢性脏器功能不全者、使用过麻醉剂、镇静剂等中枢抑制剂者。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理类型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治疗方法:入院后,两组患者采取相应治疗,对照组用头孢米诺钠进行静滴,观察组前期用头孢米诺钠进行静滴,后面改用头孢唑肟钠静滴。(1)对照组使用头孢米诺钠2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静滴,3天后改为1g,观察一周后效果如何。(2)观察组先用头孢米诺钠2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静滴,3天后改用头孢唑肟钠2g加入0.9%的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进行静滴,观察一周后效果如何。 3.判定标准: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检查:血、尿常规,X线胸片,肝肾功能等方面检查,观察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效果。

2015-9月ICU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查房

2015-9月ICU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查房

一例关于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查房 时间:2015-9-16 地点:ICU病房 参加人员:ICU全体护士 主持人:杨传香 病史汇报 患者沈祖明,男,50,籍贯重庆,工人,汉族, 因“因被发现呼之不应1+小时”于2015-08-21 14:05入院。入院前约1+小时前患者被人发现躺 在电梯井底层,呼之不应,全身多处出血、畸形, 伴呕吐胃内容物数次,含少许咖啡色样物质,非 喷射状,无抽搐及二便失禁。遂由同事送入我院 急诊。与家属商议后收入ICU进一步抢救治疗。 患者入科时查体:T;测不出℃,P120次/分,R26 次/分,BP100/33mmHg(去甲肾上腺素 1.5ug./kg/min),SaO2 94%,经口气管插管, 距门齿22cm,呈深昏迷状,左侧瞳孔直径约3mm, 右侧瞳孔直径约6mm,对光反射迟钝,右侧颞部

可见多处头皮挫裂伤,伴活动性出血,纱布部分侵湿,右侧上眼睑明显肿胀、青紫,双耳可见少许活动性出血,颈软,双肺呼吸音粗、对称,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120次/分,律齐,腹软,无肌紧张。右侧髂部、大腿肿胀、青紫,扪及波动感,四肢冰凉,可见多处擦挫伤,无明显畸形。既往史:既往体质一般,无传染病史,无外伤史,否认手术史,否认输血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预防接种史,系统回顾无特殊病史。个人史:出生于原籍,常住本地,无粉尘放射性物质接触史,否认疫区居住史,吸烟史多年,每日20支左右,饮酒史多年,量较少,每次1两左右,否认性病及冶游史。婚姻、生育史:已婚,适龄结婚,育有1儿。家族史:父亲已去世,具体死因不详,母亲健在,子女健康,无病史,否认家族遗传性疾病史。 入院诊断:

颅脑损伤术后持续昏迷患者的促醒康复护理体会

颅脑损伤术后持续昏迷患者的促醒康复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持续昏迷患者的促醒康复护理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颅脑损伤持续昏迷患者的护理,在常规护理的支持下,同时给予多种促醒康复护理。结果在精心治疗下,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案,本组患者痊愈12例,病情好转10例,植物状态6例。死亡4例。结论促醒康复护理对于颅脑受损伤昏迷患者均有明显疗效。 标签:颅脑损伤;持续昏迷;促醒康复护理 随着重症医学的发展,因车祸导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救治,成功脱离危险期,但同时也增加了昏迷状态的患者数量,其中约30%~40%患者的转归结果是持续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PVS)[1],随着患者昏迷时间的延长,导致并发症越多,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就越差,可进一步致残,这样死亡率极高,因此提高颅脑损伤(包括血肿清除术后及保守治疗者)患者的促醒疗效,减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尤为重要。现将我科近2年来收治的213例患者中,选举32例昏迷患者的促醒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纳入标准:①有明确的交通事故所致的头颅外伤史;②受伤后8h内入院,入院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2](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3~8分,生命体征相对稳定,持续昏迷大于4h;③无高血压;脑血管病史;④CT显示脑挫裂伤,颅内血肿或脑干损伤,复查CT提示病变稳定或进展。根据标准选择我院2011年9月?郯2013年6月收治213例脑损伤患者,其中重型脑损伤32例,男性23例,女性9例,年龄18岁~72岁;脑挫裂伤合并硬膜外血肿11例,合并硬膜下血肿7例,广泛脑挫裂伤5例,脑干损伤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其中行开颅手术23例。 1.2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基础护理包括定时翻身皮肤护理、口腔护理、保持会阴清洁、营养支持等,预防肺部感染,这些基础护理措施能够对促醒护理提供好的平台。 1.3康复护理 1.3.1肢体的正确摆放,原则上肢各关节应置于伸展位,下肢稍屈曲位。保持各关节处于功能位置。被动肢体活动,被动肢体活动适用于四肢各关节,每次做屈、伸、环转、内收、外展等动作10余次,注意不能活动过大,特别是跨关节活动。按摩时应由远及近,促进血液循环,预防静脉血栓形成。对病情稳定好转浅昏迷患者,可用轮椅常推患者到户外活动,有可能的话,在无意识情况下搀扶着练习迈步行走,总之通过运动加速昏迷患者苏醒。 1.3.2辅助矫正工具的应用,可防止足下垂,方法如下,足背与小腿成90°

颅脑损伤所致昏迷患者的护理

【关键词】颅脑损伤;昏迷;护理 [摘要]颅脑损伤所致昏迷患者,由于意识丧失、反射消失,病情变化迅速,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病死率高,对其护理除按一般患者护理外,应对其意识状态、瞳孔变化、生命体征等情况进行严密观察,特别强调把呼吸道的护理、脑脊液外漏的护理、颅内引流管的护理、营养支持等为重点。通过对191例该类患者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施以正确的、系统的、精心的护理,有效地防止了各种意外的出现,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死亡率,提高了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颅脑损伤;昏迷;护理 昏迷是脑功能严重障碍的一种表现。颅脑损伤可使大脑皮层和网状结构受到抑制,从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昏迷。昏迷患者的护理有其特殊性,护理不当可加重病情,增加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近3年来我科共收治颅脑损伤昏迷患者191例,现就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0年3月至2003年3月共收治颅脑损伤所致昏迷患者191例,其中男性159例,女性32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2岁,脑损伤后时间最短30 min,最长14 h。病种分类为硬膜外血肿52例;硬膜下血肿47例;脑挫裂伤71例;脑出血21例。其中深昏迷33例;中度昏迷89例;浅昏迷69例。手术治疗 109例,保守治疗82例,死亡15例,病死率为7.9%。 2 临床观察 2.1 意识状态观察患者的听觉、视觉、痛觉及生理反射,通过呼唤患者观察其有无反应,对简单的命令反应是否存在,压迫眶上神经观察面部表情及肢体有无移动,观察瞳孔大小、对光反射、角膜发射、吞咽及咳嗽发射等综合判断意识障碍的程度以及昏迷是由浅转深,还是由深变浅。 2.2 瞳孔主要观察双侧瞳孔的直径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是否灵敏。瞳孔变化是颅脑损伤并发脑疝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若双侧瞳孔不等大等圆且伴有呼吸慢,脉搏快,血压升高,则提示可能发生脑疝[1]。脑疝发生后,应争取在双侧瞳孔散大前手术治疗,这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急性脑疝发生最关键的措施。若瞳孔不圆或是椭圆型或有缺损,常提示为脑干的中脑段受损,若双侧瞳孔呈针尖样大小,对光反射无法观察,常提示脑桥损伤,出现后两种改变者一般预后较差。 2.3 生命体征血压、脉搏、呼吸可反应生命中枢功能及颅内压变化。血压升高是颅内压升高的早期表现之一,当颅内压增高超过正常界限,脑血流量减少,反射性作用于心血管运动中枢,使血压升高,以增加脑血流量[2]。脉搏改变是病情变化的又一个重要标志,颅内压升高时脉搏表现为缓慢而有力,当脉搏低于60次/min时应提高警惕。呼吸中枢受损,舌肌麻痹,呼吸堵塞均可发生呼吸骤停和窒息,如抢救不及时将很快死亡。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 月我科收治10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实验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 患者接受常规的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综合的临床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 效果。结果:经过综合的临床护理,实验组53例患者中,50例治愈,治愈率为94.3%,对 照组53例患者中,38例治愈,治愈率为71.6%,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接受系统的综合性护理,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护理效果,能够巩固临床治疗效果,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护理;影响因素 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一种临床常见的创伤,随着交通道路及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占全身 部位损伤总数的20%,死残率则居全身第一位,约30%-50%[1]。中重型颅脑损伤是临床中神 经科常见的危重症,此类患者的致残率与致死率均较高,因此对其治疗的重视程度一直极高[2]。重型颅脑损伤是格拉斯评分在3-8分的病人,主要包括脑挫裂伤、颅骨骨折、脑干损伤、颅内血肿等病人[3]。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病重情急、重、复杂且昏迷时间长、发病率高、 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治疗困难、护理复杂等特点,因此细致、及时而准确的综合临床护理 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救治和恢复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自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科收治106例患者,采取早期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105例,其中男72例,女29例。年龄2-14岁的患者6例,15-40岁的患者69例,40岁以上的患者30例。共发生并发症9例,其中应激性溃疡的患者4例,死亡1例;肺部感染2例,死亡1例;并发肠道感染的患者1例,并发褥疮、泌尿系感染及其它的患者 3例,死亡1例。 1.2方法 所有患者都给予吸氧、心电监测、外伤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使用降低颅内压的药物、抗休克等常规治疗,密切关注生命体征变化,时刻注意患者意识的改变及瞳孔变化,发现异 常及时处理。 2 护理措施 2.1 严密观察病情 根据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时动态的抓住病情变化,科学的分析病情,制定正确 的治疗方法,挽救患者生命提供可靠的依据是十分重要的。 2.11 监测生命体征 生命体征是颅内继发伤的反应,以呼吸变化最为多变和敏感。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观察呼吸的频率、节律、深浅的变化,并做好记录,必要时监护仪连续监护。 2.12 意识状态 意识分为清醒、嗜睡、朦胧、浅昏迷和深昏迷。意识状态是反映颅脑损伤病情的最客观 的指标之一。意识障碍的程度常代表颅脑损伤严重程度[4]。在护理中借助答话情况,呼吸反应,对疼痛的刺激反应,咳嗽反射,吞咽反射来了解病人的障碍程度。对出现躁动不安的患 者应,加强观察,躁动不安是一种急性期常见表现,首先考虑因素是脑水肿。其次是颅外因 素如呼吸道不通畅引起的缺氧,尿潴留引起的膀胱过度充盈等。护理中应仔细检查躁动原因

脑外伤昏迷程度与预后的关系

【关键词】脑外伤;昏迷;预后脑外伤特别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昏迷时间往往较长,昏迷持续1个月以上者属长期昏迷。脑外伤昏迷促醒是初步目标,最终目标是使患者在清醒基础上恢复肢体功能、语言功能并恢复智能。我院自1997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中,昏迷时间大于1个月的共有80例,经前期抢救和后续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治疗,其中56例促醒成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患者中,男55例,女25例;年龄11~66岁,平均49岁。致伤原因:车祸64例,高处坠落伤14例,钝性打击伤2例。 1.2 临床表现入院时浅昏迷47例,深昏迷33例。GCS评分:3分11例,3~5分22例,6~8分47例。瞳孔变化:双侧瞳孔散大23例,单侧瞳孔散大47例,无瞳孔散大10例。CT表现:硬脑膜外血肿13例,硬脑膜下血肿30例,脑内血肿21例,弥漫性轴索损伤5例,广泛性脑挫裂伤11例。 1.3 治疗情况 1.3.1 初期抢救及过渡期治疗 13例硬脑膜外血肿及30例硬脑膜下血肿均开颅清除血肿;21例脑内血肿有11例开颅清除血肿,10例保守治疗;5例弥漫性轴索损伤均保守治疗;11例广泛性脑挫裂伤均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有65例行气管切开术。对高热患者用降温毯及冬眠合剂使体温下降到32℃~35℃,以利度过昏迷急性期。 1.3.2 后续康复治疗 2~3周后进行综合性康复治疗,其措施包括:(1)加强鼻饲管、气管切开导管双管管理,增加营养,防治肺部感染、癫痫、高热等并发症。并逐渐训练经口进食拔除鼻饲管,训练咳嗽反射拔除气管导管,训练膀胱括约肌功能拔除导尿管。(2)高压氧及光量子血疗法,交叉或重叠进行。(3)脑保护剂、脑代谢活化剂及促醒药物选择应用,脑积水分流12例,头颅CT随访检查发现合并有交通性脑积水且进行性加剧者,亦是意识障碍加重,长期昏迷原因之一,脑室腹腔分流后可望转清醒,本组9例恢复意识,3例仍持续植物状态。(4)针灸治疗。(5)中药促醒。(6)肢体功能锻炼与语言训练。 2 结果恢复意识54例,平均昏迷时间95天(30~334天),3个月内恢复意识35例(64.8%)。20例恢复工作或学习,19例生活自理,15例仍需他人照顾。持续植物生存15例(18.8%),历时6个月~7年。其中6个月~1年4例,1~2年4例,2~3年4例及>3年3例。死亡11例(13.8%),伤后昏迷至死亡时间2个月~6年。平均210.8个月。其中2个月~1年5例,2~5年4例及6年2例。本组死亡11例,入院时GCS评分均为3分,其中合并伤4例。 3 讨论脑外伤后持续昏迷1个月以上称为脑外伤长期昏迷[1]。昏迷的机制主要是脑干上行性网状激活系统受到损害,其次是中枢整合机构,弥漫性的大脑皮质受到损害。欲使长期昏迷患者恢复意识,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先决条件:昏迷早期丘脑下部损害与呼吸紊乱已基本控制。颅内血肿已清除,颅内高压改善,一般情况基本稳定。(2)基础条件:全身支持,管理好鼻饲管及气管切开导管,鼻饲匀浆混合液,保证足够营养和热卡,以提高机体抵抗力并加强对肺部并发症及癫痫的防治。文献报道脑外伤后长期昏迷者有53.7%~63.0%恢复意识,说明只有部分脑外伤长期昏迷患者可恢复意识。若有可信指标能预测昏迷预后,对有可能苏醒者加大治疗力度,以缩短昏迷期,从而早日恢复意识。如预测指标确实提示不可能苏醒者,也不必浪费有限的医疗资源。头颅CT与BAEP对脑外伤长期昏迷的患者预后估价可提供明确客观指标。头颅CT首次扫描明确颅内病变,随访检查可了解颅内结构动态变化,在意识恢复期,持续植物状态以及死亡患者之间的变化是不尽相同的,意识恢复者脑干密度变均匀,基底池、环池显现,而持续植物状态及死亡者脑干密度仍不均,基底池、环池增宽,并伴有脑萎缩或脑积水等改变。BAEP所反映的脑干电生理活动异常,不受意识影响,能较精确地反映脑干不同平面的功能状态,是评价脑干损害的客观指标,对预后有较好的预测能力。BAEP结果若严重异常揭示传导结构和功能永久障碍,难以或无法恢复,预示昏迷时间长,死亡或致残率高;轻或中度异常,提示神经传导结构和功能可逆性受损,尤其伤后3个月内BAEP改善,可望意识恢复。脑电功率谱直接反映大脑皮质电位活动,它依照的是脑干网状结构的功能状态。脑电图是严重脑外伤良好的预测指标。本组所进行的脑电功率谱检查也获得同样结果,在持续植物生存及死亡病例,损伤脑区慢波θ、δ波功率增强,α波功率

重型颅脑损伤

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治疗原则(一)、对已出现呼吸、循环衰竭的病人,在积极采取各种抢救措施的同时尽快查明是否合并重要脏器损伤,对合并伤积极治疗。 (二)、 1、对有明确手术指征的,应尽早行手术治疗。 2、无手术指征的及术后治疗原则: (1)注意保持气道通畅,给氧治疗。包括:A、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及呕吐物,注意口、鼻腔伤口处理以止血。B、若有舌后坠可试安放口咽通气管。C、若有严重的颌面骨折渗血影响呼吸,应尽早行气管切开放置带气囊的气管套管以防渗血误入气管。D、若有胸部情况影响呼吸做相应处理。 (2)脱水降颅压治疗。可选20%甘露醇(1-2g/kg、次),每8小时至6小时静推,同时可合用速尿及白蛋白。应用甘露醇应注意病人心肾功能。 (3)止血药物应用。一般应2-3天,既可针对脑外伤又可治疗应激性溃疡。 (4)抗生素应用。包括:A、全身以静脉点滴抗生素预防感染;B、做雾化吸入以湿化祛痰以防呼吸道感染;C、做膀胱冲洗以防泌尿系感染。 (5)激素应用。A、能稳定细胞膜,减轻脑水肿、降颅压;B、减轻脑实质及脑膜炎症反应;C防止脑室孔道及颅底纤维粘连,防止脑积水发生。一般0.5-1mg/kg,应用3-5天。 (6)预防应激性溃疡的治疗。A、应用制酸剂如洛赛克;B、早期

开放胃肠道,鼻饲饮食。 (7)改善脑部微循环及解除血管痉挛治疗。包括:A、用钙离子拮抗剂如尼莫地平;B、由于创伤后高血粘状态,早期可应用活血药物治疗,但注意血凝机制及出血情况;C、早期应用高压氧治疗,能有效提高血氧含量,提高脑组织和脑脊液的氧分压,改善脑缺氧,促使患者尽快苏醒。患者吞咽和咳嗽反应恢复快。只要没有禁忌尽早可开始治疗。 (8)降低代谢亚低温疗法。应及时早期,体温33-35度,头部30度,减少氧耗,减少代谢,为组织安全度过水肿期和后续治疗提供时间。保护作用:A、可显著降低脑耗氧量,减少乳酸堆积;B、可保护血脑屏障,减轻脑水肿;C、可抑制内源性毒性物质的产生,减轻内源性毒素对脑组织细胞的损害;D、可减轻脑细胞结构蛋白的破坏,促进脑细胞结构和功能的修复。 (9)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调整。注意血离子、血糖、尿素氮、肌酐及血常规监测,及时调整血浆渗透压使之处于正常范围。 (10)催醒疗法。包括:A、营养脑细胞药物应用;B、预防各种并发症,这是长期昏迷患者苏醒的基本条件;C、适时停用苯妥英钠、巴比妥类药物,以防加重脑损害,加深患者意识障碍程度,延迟或阻碍患者意识恢复;D、音乐疗法;E、高压氧治疗,通常30d-90d;F、出现交通性脑积水应手术治疗;G、针灸和外周神经电刺激。 (11)镇静止抽治疗。严重躁动不安,可以冬眠1号半量肌注(只有镇静无抗癫痫作用);苯巴比妥具有镇静和保护脑细胞作用,同时具有良好抑制癫痫作用。但深昏迷者不用苯巴比妥钠,因其有抑制呼吸、加重意识障碍;安定是控制癫痫发作的首选药物。

颅脑损伤手术后昏迷患者的护理

颅脑损伤手术后昏迷患者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5-01-15T10:47:08.277Z 来源:《医药界》2014年9月第9期供稿作者:黄沛瑜谭爱娇黄华玲付常玲林巧玲[导读] 护士对颅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的护理,为防止术后并发症起到重要作用。 黄沛瑜谭爱娇黄华玲付常玲林巧玲 (阳江市人民医院广东阳江529500) 【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昏迷是由于大脑皮质及皮质下网状结构发生高度抑制而造成的最严重的意识障碍,即意识持续中断或完全丧失最高级神经活动的高度抑制状态,昏迷是患者意识完全丧失的一种严重情况。病人对语言无反应,各种反射,如吞咽反射,、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等,呈不同程度的丧失。因此,护士对颅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的护理,为防止术后并发症起到重要作用。 1.临床资料 我院自2013年10月~2014年6月,共收治颅脑外伤术后持续昏迷患者48例,其中男8例,女20例。年龄25~76岁,平均54岁,受伤2原因车祸、坠落伤。术后昏迷时间最短5天,最长201天,其中气管切开35例。套管保留时间最短15天,最长81天。 2.结果 48例中,自动出院5例,治疗好转及痊愈30例,植物生存8例,死亡5例,?在院期间,所有患者发生褥疮,有1例出现尿道感染。 3.护理体会 3.1一般护理 颅脑外伤术后应安置患者于术后观察室,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定时消毒,保持室内湿度50%,温度20℃,严格控制探视,减少污染机会。 3.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术后要密切监测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变化,每30min监测1次,如观察中见神志障碍加重,两侧瞳孔不等,血压升高,脉搏、呼吸变慢,应考虑颅内血肿再发,应及时行CT复查,如证实为再发颅内血肿,应行第二次开颅手术。术后应严密观察各引流管的情况,注意引流量、颜色、性质,观察伤口出血及渗血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术后持续昏迷患者往往出现中枢性高热,体温常在38~42℃,高热可使脑脊液的分泌量增加,分泌速度加快,从而使颅内压升高,加重脑水肿,故必须将体温控制在38℃以下,可采用头戴冰帽、四肢大血管冰敷,冰敷时注意防冻伤,降低环境温度,必要时可采用激素、冬眠药物等降温措施。要注意观察并记录呼吸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氧气吸入,连续监测SpO2,定时做血气分析,根据病情需要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防止急性呼吸衰竭。 3.3做好管道的护理 保持引流管、尿管通畅通,避免引流管牵拉、扭曲、堵塞。搬运时要注意夹闭引流管,防止引流液逆流。保持会阴部清洁,每天会阴抹洗2次,每天更换尿袋。长期留置尿管时要定时夹管,每2-3小时开放尿管,以锻炼膀胱功能。必要时可以使用接袋器。 3.4呼吸道的管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叩背,保持吸氧时氧气有效湿化,或给予雾化吸入及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内滴入湿化液,每次吸痰后3~5ml,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气管切开患者每天更换气管套敷料,消毒气管切口,严格无菌操作。 3.5使用药物的护理 对于长期昏迷患者颅内高压时间较长,脱水剂应用时间宜长,辅入速度要快,根据病情选择20%的甘露醇、速尿、甘油果糖,但大量应用脱水剂易并发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紊乱,急性肾功能衰竭,需加强护理观察,记24h出入量。脑活素、纳洛酮、立速氧、胞二磷胆碱等保护营养脑神经的药物,应用时严格按医嘱给药,同时严密观察药物的副作用。术后持续昏迷者一般术后即予巴比妥类药,既有镇静作用,又有保护脑组织的作用,防止抽搐。对应用冬眠药物的患者应易致神志障碍加重、呼吸道分泌物坠积,须加强呼吸道护理。 3.6加强营养做好口腔护理 颅脑外伤术后持续昏迷患者,因不能进食,术后1周内主要通过静脉供给营养,如20%脂肪乳、氨基酸。随昏迷时间的延长,机体消耗量增加。1周后可鼻饲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以促进机体功能恢复,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止脏器功能的衰竭。鼻饲时取正确卧位,开始时以一次半量为宜,温度38~40℃为宜,速度不宜过快,鼻饲后30min内不宜搬动患者,尽量不吸痰以免发生吸入性肺炎。每日用生理盐水做口腔护理2次,气管插管患者要双人做口腔护理,预防口腔炎,消除口臭。 3.7预防褥疮 对于术后持续昏迷患者,应每1~2h翻身、拍背1次,骨突处垫气圈,用50%红花酒精按摩受压部位,每日3次,以促进血液循环。对长期卧床患者可以加水垫床。每日温水擦洗皮肤2次,涂爽身粉,保持清洁、干燥,勤换床单,保持平整、清洁。 3.8防止肢体功能障碍 患者长期卧床,一定要保持肢体功能位,防止手足下垂,肌肉委缩,要被动锻炼每天3次,每次15分钟,病情稳定后加强训练次数,并配合针灸、高压氧等治疗。随着病情的好转,鼓励患者语言、吞咽、肢体功能的主动锻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