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课稿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课稿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课稿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文是历代传统的议论文名篇,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他把造就人才的主、客观条件都说到了,在由个人说到国家进而导出本文中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抓住论述的中心,以高度概括的语言作扼要的论证,观点鲜明突出,读后发人深思。

二.说教学目标

1.学习文言文要品读关键词句,深层挖掘作品内蕴这篇文章逻辑严密,观点鲜明,论证有力,气势充沛,语言精辟,读后发人深思,颇受启迪基于这两点,我设计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

(1)理解课文阐述的道理――人才要经过艰苦磨炼,才能够造就。

(2)理解课文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类比论证

(3)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

2.在读中品味文言韵味,在读中感知内容要点,在读中领悟文章内蕴,在读中鉴赏语言的精辟,在读中质疑探疑解疑,因此我设计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是:读出节奏、读出积累、读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读后拓展

三.说教学重难点

(1)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

采用读——议——析相结合的方法来引导学生、理清结构,把握作者是怎样用事实和事理论述观点的鼓励学生展开讨论,畅所欲言,教师适当点拨、分析。

四.说教法

理解阅读来理清文章的结构,学习作者如何层层深入论证论点的方法,拓展阅读来领会“人处于困境才会奋发有为,国无忧患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我的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突出了精美与实效的特点,处处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予以指引,并配以课文朗读来辅助教学。

五.说教学过程

(一)了解作者

(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师:要学好文言文就要“读好”。(师板书:读好。)

师:要想“读好”,第一步就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在预习时,我们已经读了文章,现在谁能为大家朗读这篇文章?其他同学要认真听,过一会儿要给予评价。指一生读,读完指一生评

师:你很会评价,说明你听得很认真,而且一直在思考,听与思结合起来,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刚才那位同学尽管读错了两个字,但是其他一些容易出错的字词她却读对了,如“傅说”中的“说”、“曾益”中的“曾”,她都读对了,真不简单!让我们把这些易错的字词再读上几遍,加深印象。

(生自由地读这些易错字。)

师:朱熹曾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让我们齐读全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生齐读全文。)

(三)读出积累

师:刚才同学们的读真可谓字正腔圆,有板有眼。要想读好文言文,还要完成第二步的学习——读出积累。读出积累就是要疏通大意,积累重要的实词、虚词,提高我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我建议同学们在预习时用直线画出不理解的句子,用三角号标出重点的词语,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在小组内解决这些问题,如果还不能解决的就提出来,一起解决。

(小组交流。)

师:谁还有不能解决的问题?

(齐读)

(四)读出自己

1.师:学习文言文仅知其大意,还是不够的,还要从中读出自己。读出自己就是要读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课件展示。)

自由读课文,找一找文中你觉得有特点的段落或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并试着说说喜欢的原因。(可从思想内容、论证方法及效果、修辞等方面谈。)示例:

①第一段运用排比句式,列举了历史上6位名人的事例,(师:你认为他们有什么共同点?)他们虽然出身卑微,历经了苦难的磨练,但最终都被提拔任用,有所作为。(师:这是什么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师:读一读,感受6个事例放在一起有什么好处?)运用排比、很有气势,不仅琅琅上口,也很有说服力。

②第二段是振聋发聩的名句,它的著名,缘于励志作用。它告诉人们:所有将来要成就

一番事业的人,都必然要在内心和身体经受一番痛苦与曲折的磨练,并以此来增长才干。第二段归纳出了第一段的结论。从道理上论证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的观点。强调了人成才的客观条件。

③第三段也是名句,它论述了人处于困境才能够奋发,(强调了人成才的主观条件,正面论证了生于忧患)国无忧虑则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国家要想长盛不衰、必须具备什么条件)(从反面论证了死于安乐)(师:这是什么论证方法?)正反对比论证。

④作者由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了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学生合作,试理出本文论证思路(此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理解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的论证特点)师:同学们先自己观察,这篇文章可以分成几个背诵层次?句式上有什么规律呢

3.小结:(媒体展示文章思路)

本文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人物为例,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经受一番艰难痛苦的磨炼,这谈的是造就人才的问题。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一样,最后推出论点。

4.学生按文章思路图试背课文。

师:苏轼曾说过“腹有诗书气自华”。其实背诵是一种积累的好方法,这么经典的文章就应该背诵,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很好的背诵方法。

(课件展示。)

快速背诵法:

抓层次。

抓句式。

抓关键字词。

师:这节课,我们就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为例,学习这种快速背诵法。一个句子的第一个词往往最容易忘记,我们可以把它作为关键词。让我们试背第一个层次。

(课件展示。)

师继续引导学生逐层背诵,直至熟练背诵。

师:同学们,平时背诵的时候,一定要寻找规律与方法,并且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样背文章就成了一种享受。

5.同学们背得很棒!我们也可以借这篇文章来管中窥豹,了解《孟子》散文的语言特点,

那就是语言犀利,气势磅礴。我们来一起看孟子的另一些名句。

(课件展示。)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师:请自己读一读这些句子。(生自由朗读,读得摇头晃脑。)

师:让我们一起来齐读这些句子,注意要读得铿锵有力,气势磅礴,感受孟子语言的魅力。

(五)拓展提高

1.出示思考题:文中提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练。请查找相关资料,补充一些例子,说说你的看法。

多媒体出示实例和名人名言,让学生了解这些知识,并谈自己的看法。

2.在以后的生活中,你打算怎样面对生活或学习中的困难与挫折?

(学生自由发言)

六.说板书设计

列举六位名人事例

(个别)

(一般)

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

(客观)

↙↘

(主观)

身处逆境须 (个人) (国家) 国无忧患

努力奋发 (正面) (反面)易灭亡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中心论点)

庄暴见孟子教案)

优秀教案《孟子见梁襄王》 一、课文悟读 孟子爽快、耿直,掺和着火辣辣的呛味,语出惊人。对人语王“不似人君”“不见所畏”,对王言“今大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言下之意是梁襄王也在“嗜杀人者”之列。其语言犀利尖锐均毫无讳饰遮掩之态,孟子对梁襄王的藐视也可见一斑。读之,顿生快感,倍觉清爽。 孟子在转述他与梁襄王的对话时,三言两语就呈现出对话双方的内心世界,简笔勾勒,其个性化的人物形象便活了起来。梁襄王仅三句问话就已将其性格凸现于读者眼前了;其惶惑之态,在“卒然问”中流露出来,他虽有贪得的野心,却无王者的威仪,还伴有些许糊涂和怯懦。三句问话还步步暗合了孟子严密的逻辑思路,即:施仁政一天下归附统一一社会安定。 两相对照中,更见孟子之儒雅风范以及挥洒自如的大气。对答中的双重否定句“天下莫不与也”与强烈的反问句“其如是,孰能御之”“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等,其言辞中充溢着不容置疑、居高临下的气势。这正是孟子文章“气充辞沛”的一种诠释。 孟子艺术化地宣扬了“仁政”的政治主张,既生动形象,又情理深至,令人信服。运用日常生活中的习以为常的事理来说明“仁政”(即“王道”)的不可抗拒的力量,增添了其说理的魅力。 二、亮点探究 1.文中运用了比喻说理,其本体与喻体是如何相联的? 探究学习:文中将人民盼望不嗜杀人的君主来解救这一本体比作七八月间的枯苗需雨。民如枯苗,君泽如雨,一旦仁君出现,百姓如同枯苗遇“沛然下雨”,便“浡然兴之”不可阻止;君施仁爱,民心如水,民之归附,则如“水之就下”不可抵抗。本体和喻体一一对应,运用自然界习以为常的现象,生动地阐述了统一天下的道理,二者紧密相联。 2.从梁襄王的三句问话中可看出其形象如何? 探究学习:梁襄王的三句问话:“天下恶乎定?”“孰能一之?”“孰能与之?”语调上扬,语气轻而短促,从中可体味出梁襄王虽有贪得的野心,却无王者的威仪,精神状态是低下的,“卒然”问话中流露出惶惑,表现出涉世不深的窘态。 3.孟子见梁襄王后,出来对他人说:“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这反映了孟子怎样的个性?他对梁襄王的态度是怎样的? 探究学习:在孟子犀利、泼辣、不留情面的言辞中,流露着鲜明的爱憎感情,孟子的率真、耿直的性格鲜活地表现了出来。他对这个国君印象不佳,轻慢而藐视。 4.孟子主张的“仁政”思想在文中是怎样体现的? 探究学习:孟子以“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回答梁襄王“孰能一之?”的问话,“嗜杀人者”显然是凶残、暴戾的典型;“不嗜杀人者”乃善良、仁爱者的特征,这种人才能统一天下。这是孟子对执政者的谏言。孟子在回答梁襄王“孰能与之”时,力透纸背地分析社会现状“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进一步指出暴政无处不在的现实,又以“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一句,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施“仁政”的君主出现后,百姓拥戴的场面,且“民归之,由水之就下”不可阻挡。孟子在文中是以“不嗜杀人者”的话题来抒发所主张的“仁政”思想的。 5.文中出现的“之”字有哪几种用法? 探究学习:文中出现的“之”有14处,可归为4种用法:①代词,如:“望之不似人君”,“孰能一之”;②结构助词,如:“今夫天下之人牧”;③补足音节助词,如:“则苗浡然兴之矣”; ④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如:“由水之就下”。 三、选题设计

《孟子见梁惠王》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附翻译)

孟子见梁惠王【原文】孟子见梁襄王①。出,语②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③然问曰:‘天下恶④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 '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⑤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⑥作云,沛然⑦下雨,则苗浡然⑧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⑨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⑩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⑾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注释】(1)梁襄王:即魏襄王,名嗣(一说名赫),魏惠王的儿子,前318一前296年在位,襄是他死后的谥号。此处所说的事,当在襄王继位后不久。(2)语(yù预):告诉。(3)卒:通“猝”,突然。 (4)恶(Wū乌)平:怎样,如何。(5)与:此处为归顺,随从之意。(6)油然:朱熹《集注》云:“云盛貌。”(7)沛然:朱熹《集注》云:“雨盛貌。”(8)浡(b ó博)然:朱熹《集注》云:“兴起貌。”(9)人牧:管理民众的人,即统治者。(10)领:即脖子。 (11)由:通“犹”。【参考译文】孟子进见梁襄王,出来后,对人说:“(梁襄王)远远看上去不像个国君的样子,走近他也看不到有什么使人敬畏的地方。“(见了我后)突然问道:‘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呢?’“我回答说:‘天下安定在于统一天下。’“‘谁能统一天下呢?’“我对他说:‘不喜欢杀人的国君能统一天下。’“‘谁会归附他呢?’“我又回答:‘天下没有不归附他的。大王您知道禾苗生长的情况吗?当七八月间一发生干旱,禾苗就要枯槁了。一旦天上乌云密布,下起大雨,那么禾苗就长得茂盛了。如果这样的话,谁能阻止它呢?而现在天下国君,没有一个不嗜好杀人。如果有一个不喜欢杀人的(国君),那么普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期待着他来解救。如果像这样,老百姓就归附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这哗啦啦的汹涌势头,谁又能够阻挡得了呢?”【阅读训练】1.解释(1)语:告诉(2)卒然:突然(3)恶:怎样(4)定:安定(5)一:统一天下(6)孰:谁(7)嗜:喜欢(8)与:归附2.翻译(1)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如果有一个不喜欢杀人的国君,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期待着他来解救了。(2)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如果像这样,老百姓就归附他,就像水向低处流一样,这哗啦啦的汹涌势头,谁能阻挡得住呢?3.简要说说孟子采用比喻说理的贴切性。本文主要论述孟子的仁政思想、民本思想:不要滥杀无辜,人民才会“引颈而望”,进而“定于一”。孟子在文中以“禾苗喻百姓”,以“雨水”喻君恩,就清楚地向梁襄王表明了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实行“仁政”的好处。而“水之就下”就更是表明了实行“仁政”的效果之显著。

孟子见梁襄王

《孟子见梁襄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用法 2.进一步体会孟子“仁政”思想 3.理解比喻手法在文中的运用和本文生动语言 [学习重点] 常见文言词语的积累 [学习难点] 比喻手法的运用,“仁政”思想 [学习时间]一课时 [导学] 1.利用注解自主翻译全文。 2.勾划重点词语、句子。 [导练] 1.注音。 出,语人曰()卒然()恶乎定()渤然()嗜杀()枯槁() 2.找出本文中带有通假字的句子,并写出通假字。 ①②③ 3.解释下列词语。 ①出,语人曰②天下恶乎定③定于一④孰能与之 ⑤今夫天下之人牧⑥如有不嗜杀人者⑦则天下皆引领而望之矣 4.翻译下面的句子。 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导思] 1.文中出现的14个“之”字有哪几种用法? 3.从文中的对话可以看出梁襄王与孟子怎样的性格特点? [课后作业]课外阅读: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犹以为小也。”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1.此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述方法?有什么好处? 2.这篇文章中的这种观点与哪一篇相同,具体说明。

《孟子见梁襄王》教案 主备人:古维莹组员:林茂青、农志莹、潘瑾教学目标 1.解读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 2.进一步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 3.理解比喻的修辞手法和本文生动的语言。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孟子一段话中的比喻的运用。 在自由朗读的基础上,欣赏品味文章的艺术特色,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说理艺术。 教学方法 练习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查(导学案) 1.卒然沛然渤然嗜杀枯槁恶乎定 2.通假字 3.重点词 4.翻译 二、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孟子的两篇古文《齐桓晋文之事》《庄暴见孟子》。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孟子给齐宣王开出了什么治国的妙方? 明确:保民而王,制民之产,与民同乐。 今天我们来看看《孟子见梁襄王》给梁襄王开出了什么治国药方。 三、齐声朗读课文,自主翻译全文。 课件出示全文翻译 四、练习 1.解释下列词语在各句子中的意思。 ①卒 A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同“猝”,突然 B每得降卒必亲引问之士兵 C初,鲁肃闻刘表卒死 D卒岁之收,不过亩四石整个,全 ②一 A谁能一之统一 B用心一也专一 C一鼓作气第一次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一个

魏书生《孟子见梁襄王》教学实录观后感

观魏书生《孟子见梁襄王》教学实录有感观看了魏书生老师的教学实录《孟子见梁襄王》,感触颇多,受益匪浅。纵观整堂课,无处不在体现他的教学思想以及他自创的六步教学法。 《孟子见梁襄王》是高三教材里的一篇文言文,而魏老师就用这篇课文,给初一年级的学生上了一节课。当问同学们喜不喜欢上文言文时,他说了这么一段话:“既然文言文都已经编进了教材,你爱学也得学,不爱学也得学。你是烦他好,怨他好,愁眉苦脸对他好,还是喜欢好,这就取决于大家的态度。人生有很多困难,不喜欢的事物,躲又躲不开,逃又逃不了,那怎么办呢?外界环境,困难没法改变,能够改变的就只有我们自己,改变自己的态度,烦它怨它不如喜欢它;在很多人愁眉苦脸的时候,你偏高高兴兴对待问题,此时你就成功了一大半。”魏老师让低年级的同学学习高年级的课文,想方设法的增加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上的自信心。 这节课先导入,其导入还是花了不少时间,我觉得老师可能是想通过幽默的导入创建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同学们能够轻松的学习。接着在黑板上列出本节课要完成的任务,大概过程就是:先解决通假字,然后三个词,接着翻译,再是解决本文主要内容,最后课堂作业,其中整堂课都穿插了朗读,主要要求的是一项一项的解决。 魏老师的课体现了他的教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主。正如魏老师自己所说“民主像一座搭在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整节课都在反复强调尊重大家的习惯,有什么事,咱们商量着办,愿做就做不愿做就不做。请同学发言,也征求同学们的意见(找爱发言的还是不爱发言的?),都由同学们说了算。举手表决时,为了防止别人干扰,还要求大家把眼睛闭上,超过半数的结果才成立。还反复强调七嘴八舌,颠三倒四,胡说八道,想说什么说什么,这些都体现了科学民主的教学原则。只有达到民主了,一节课才会有意义,如果老师不顾学生感受,强迫学生去做他们不想做的事,反而会事倍功半。 二、上课三不讲。魏老师说:“凡是学生能看会的,老师不讲;凡是学生查找资料后能学会的,老师不讲;凡是班干部能教会的,老师不讲。”讲到孟子与梁襄王的对话部分时,同学们建议分角色朗读,而有同学就希望让老师读旁白,结果魏老师拒绝了,理由就是:凡是学生能做的事情,老师一概不做。同样在翻译的时候,问道想不想老师帮忙翻译,同学们都记得了这句话(凡是学生能做的事情,老师一概不做),所以不会的做的同学举手向会的同学求助,帮助同学们慢慢养成独立完成任务的习惯。

孟子见梁襄王教案内含课堂练习

《孟子见梁襄王》教案学案一体化 一、学习目标 1、体会孟子的治世精神。 2、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3、进一步体会孟子生动的语言。 二、重点难点化解 1、背景知识 孟子处于战国七雄争霸的时代,新兴地主阶级正在崛起,并要取得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因而社会矛盾更趋激烈,兼并战争日益频繁。“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战争和“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的阶级对立,正如孟子所说:“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盛于此时者也。”孟子到处宣扬“保民而王”、“仁义为本”的思想感情,在当时符合人民的愿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孟子首先到梁(今开封)谒见梁惠王,向梁惠王游说,并在此时见到了梁惠王的儿子,也就是梁襄王,于是,便有了他与梁襄王有过的仅此一次接触的记载,虽然时间短暂,言谈简要,可是,由此一斑,也可见孟子的思想核心和高超的讲话艺术。当时,孟子已经七十岁左右,先前游历过许多国家,与梁惠王也有过多次接触,因此,这时,孟子的思想是很成熟的,经验也是很丰富的。

《孟子见梁襄王》以孟子见过梁襄王后,向他人转述他与梁襄王对答的情况,表现了主张“仁政”“王道”的一贯思想。 2、名家评点 清代刘熙载:“孟子之文,至简至易,如舟师执舵;中流自在,而推移费力者不觉自屈。”(《艺概·文概》) 汉代赵歧《孟子题词》:“孟子长于比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 郭沫若《十批判书》:“孟文的犀利,庄文的恣肆,荀文的浑厚,韩文的峻峭,单拿文章来讲,实在各有千秋。” 3、犀利特点在文中的体现 孟子对梁襄王的应答,词锋尖锐。“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而“今天下之人牧,示有不嗜杀人者也”。这既概括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也提示了尖锐的阶级矛盾,更是毫不留情地把梁惠王、梁襄王也都一概列入嗜好杀者之列。孟子与梁襄王一番应答之后,梁襄王仍没有反应,孟子见在梁无法施行他的政治主张,便毫不犹豫地由梁到齐。孟子的言词在此文中毫不婉曲,简直是直截了当,这些表现和言语反映到《孟子》中,自然就显得犀利了。 4、引而不发的讲话艺术 梁襄王的话题是“天下恶乎定?”孟子回答以“定于一”,襄王不知“孰能一之”,孟子对以“不嗜杀人者能一之”。梁襄王的问话不如他父亲梁惠王能提出一些自己面临的矛盾,步步追问的都

高三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

高三文言文一轮翻译复习 教学目标:一是以课内翻译为切入口,落实高考文言文复习。 二是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 (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 教学过程: 1.高考的文言文阅读是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的,作为高考的第一轮复习,要遵循由“已知”推出“未知”的认知规律,由课内拓展到课外,以课内文段阅读为材料进行复习,通过“积累——迁移——巩固”的复习原则,逐一落实考点内容。 2.在学生掌握了“信、达、雅” 三字翻译目标和“六字翻译法”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在文言翻译中的盲点,力图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解决翻译疑难的技巧,并通过训练验证这些技巧的可操作性,使学生能举一反三,从而增强文言文翻译的信心。 3.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在教学中,让学生变换角色,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完成教学内容,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教学步骤】 一、课堂导入背诵《烛之武退秦师》 环节一:就同学们正在背诵的课内文言文为例,找一些句子让同学翻译,其他同学评价,引导学生说出翻译的基本技巧。 例1:夫晋,何厌之有?2分 例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3分 例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4分 找三个学生上黑板翻译,找学生评价,为其打分。问:你依据什么来判断他翻译的好坏? (1)知识重温——翻译的原则与技巧: 引导学生回答: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目的出发,文言文翻译要严格遵循的两个原则? 第一: 忠于原文,力求做到___ ____ _____ (信达雅) 第二: 字字落实,以_____为主,以_____为辅 (直译意译) 让学生用自己语言表述文言文翻译“信、达、雅”三字原则的理解 明确翻译时要注意重点实词(有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现象的词)、虚词以及文言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 (2)提问: 文言文翻译的“六字法”? ①留:人名、地名、年号、国号、庙号、谥号、书名、物名都保留不译;与现代汉语表 达一致的词语可保留。 ②补:省略的部分;词语活用相应的部分;代词所指的内容;使上下文衔接连贯的内容

王好战请以战喻教学设计

(封面) 王好战请以战喻教学设计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教学目的: 1.解读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 2.进一步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 3.理解比喻的修辞手法和本文?动的语言?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自读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当今国际社会之动荡,谈及解决办法,再延伸至孟子的“仁政”思想,进入课题。 二、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 三、齐声朗读课文,自主翻译全文。 六、分析简答: 1.文章开头,孟子为什么说梁襄王不似人君? 提示:说明孟子对梁襄王的印象不好,因为靠近他,感觉没有一点国君的威严。 2.梁襄王缺乏国君的威严表现何在? 提示:表现在问话的突然,这说明他缺乏威严沉着的人君气度。 3.既然梁襄王缺乏人君的气度,孟子还向他讲诉自己的“仁政”思想,这说明孟子有着怎样的个性? 提示:说明孟子对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有着坚韧执著的追求,决不放弃任何机会向君王们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

4.说说孟子采用比喻说理的贴切性? 提示:孟子以“禾苗”喻百姓,以“雨露”喻君恩,就清楚地向梁 襄王表明了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实行“仁政”的好处。而“水之就下”就更是表明了实行“仁政”的效果之显著。 一、课文悟读 孟子爽快、耿直,掺和着火辣辣的呛味,语出惊人。对人语王“不 似人君”“不见所畏”,对王言“今大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言下之意是梁襄王也在“嗜杀人者”之列。其语言犀利尖锐均毫无讳饰 遮掩之态,孟子对梁襄王的藐视也可见一斑。读之,顿生快感,倍觉清爽。 孟子在转述他与梁襄王的对话时,三言两语就呈现出对话双方的内 心世界,简笔勾勒,其个性化的人物形象便活了起来。梁襄王仅三句问 话就已将其性格凸现于读者眼前了;其惶惑之态,在“卒然问”中流露 出来,他虽有贪得的野心,却无王者的威仪,还伴有些许糊涂和怯懦。 三句问话还步步暗合了孟子严密的逻辑思路,即:施仁政一天下归附统 一一社会安定。 两相对照中,更见孟子之儒雅风范以及挥洒自如的大气。对答中的 双重否定句“天下莫不与也”与强烈的反问句“其如是,孰能御 之”“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等,其言辞中充溢着不容 置疑、居高临下的气势。这正是孟子文章“气充辞沛”的一种诠释。 孟子艺术化地宣扬了“仁政”的政治主张,既生动形象,又情理深至,令人信服。运用日常生活中的习以为常的事理来说明“仁政”(即

2019-2020年高三语文第五册第20讲孟子见梁襄王教案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三语文第五册第20讲孟子见梁襄王教案人教版 教学目标及要求: 1、解读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注意词类活用、通假、文言句式等知识。 2、体会孟子论辩进的讲话艺术和有善于用比喻说理的方法。 3、学会比较阅读的方法:同中求异。 教材简析 《孟子》一书是儒家经典之作,也是先秦诸子散文中的重要作品。《孟子见梁襄王》同《齐桓晋文之事》、《庄暴见孟子》一样,都同时表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但角度稍有不同。《齐桓晋文之事》反映的是“保民而王”和“发政施仁”的思想;《庄暴见孟子》反映的是“与民同乐”的学说。而《孟子见梁襄王》一文反映的是“施仁政来获民心”。 教学重点 1、掌握文中“就”、“卒”、“之”、“孰”、“恶”等词语的用法。 2、理解孟子用设喻阐述“仁政”思想的特点。 教学难点 1、对孟子“民本思想”的评论,论述其雄辩艺术。 2、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比喻说理的方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1、分角色朗读。 2、探究学习法。 教具 多媒体教学平台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语: 战国七雄争霸的时代,社会矛盾更趋激烈,兼并战争日益频繁。“争地以战,杀人蕴野;争城以战,杀人蕴城”。当时,孟子已经七十多岁了,先前游历过许多国家,思想成熟,经验丰富。《孟子见梁襄王》以孟子见过梁襄王后,向他人转述他与梁襄王对答的情况。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朗读感知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重点字词音、义梳理(放第一张幻灯片)。 卒然问曰cù通“猝”,突然。 恶乎定wū相当于“何于”从哪里。 嗜杀人shì喜好。 沛然pèi形容水势很大。 然bó通“勃”生机勃勃的样子。 孰能与之:孰:谁(哪一个)与:归附、跟随。 今夫天下之牧:“人牧”相当于“牧人者”统治人民的人(国君)。 引领而望之关:伸长脖子。 由水之就下:“由”通“犹”好比,“就”趋向。 出,语人曰:(省略句)“语”yù告诉。 三、学生自主翻译理解全文

王好战请以战喻教案

《王好战,请以战喻》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协助学生理解文中寓言故事所蕴含的意义;把握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 2、能力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孟子散文托寓言以说理的特点;理解文中的比喻,体会文章充沛的气势。 3、情感目标:传播孟子光明磊落的宽广胸怀,理解孟子对名誉、地位的正确态度,彻底抛弃为了名利不择手段甚至置自己尊严于不顾的错误名利观。 【教学重难点】解析课文,孟子及孟子的思想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语】 孟子的门人曾对他说:"外人皆称夫子好辩。" 汉代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 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孟文的犀利,庄文的恣肆,荀文的浑厚,韩文的峻峭,单拿文章来讲,实在各有千秋。"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孟子》。 【知识链接】 1.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人,战国时伟大思想家,战国中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2.主要思想 孟子的主要学说包括心性论(性善与四端——道德价值的根源、义利之辨——道德价值的论证、养气与成德、道德天等),政治思想(民本说、法先王、仁政与王道、德治观念、反对霸政、恢复井田制度等)、教育主张(人格和道德教育、自由发展、因势利导等)等;并启发了宋明理学,形成了“道统”观念、“民本”思想等。 3.《孟子》 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论语》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却以雄辩著称,文势磅礴,感情激越。 《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1)感情强烈,气势充沛,文笔犀利,论辩深刻有力; (2)论证手法灵活善变,或开门见山,或迂回曲折,先纵后擒; (3)善用譬喻,形象生动,增强说服力; (4)文辞富于铺陈扬厉,句式善用排偶,酣畅淋漓。 【课文探讨】 1.朗读课文,教师正音

《孟子文章选读》教学设计

《孟子文章选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的生平及思想; 2.了解《孟子》的艺术成就; 3.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识,熟读课文; 4.诵读课文,领会孟子的论辩风格和运用比喻之妙; 5.诵读课文,整理并评价孟子的思想和文章的写作特色。 关于运用“倒序”法进行单元教学的建议 综观本单元的5篇课文,篇幅一篇比一篇短,难度一篇比一篇小。我们可以依第21课至第18课的“倒序”开展教学。这样便可以使得学生能够一步步由浅入深的接近孟子、了解孟子。 (一)安排1课时教学《短文两篇》 1.指名讲述“弈秋”的故事,并由此拉开本单元教学的序幕。2.对照所讲“故事”和注释,落实《弈秋》的字词句,领会课文的寓意。 3.引导学生结合注释自读《齐人有一妻一妾》,要求做到流利朗读,准确译文。

4.由学生复述《齐人有一妻一妾》的故事情节。 5.讨论《齐人有一妻一妾》的寓意,补充原文省略的文字——“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6.教师小结,重点强调其幽默风趣的语言特色。 7.课外作业:借助工具书和资料翻译《孟子见梁襄王》全文。(二)安排1课时教学《孟子见梁襄正》和《庄暴见孟子》 1.抽两位同学分别将《孟子见梁襄王》的译文妙在黑板上(有条件者可直接将译文投影到屏幕上)。 2.根据黑板或屏幕上的“译文”教读课文,让译文与原文对号入座,使误译得到纠正,漏译得到补充,加强朗读环节,体会譬喻论证。3.分组(4至6人)学习《庄暴见孟子》,在组长的带领下,须做好以下工作: ①通读全文,准确读音,正确断句; ②试译原文,把握不准者作好记录,准备提问求教; ③找出文中的对比句,思考其运用的好处; ④归纳民本思想的具体内容。 4.逐项检查分组学习情况,重点突出“朗读”和“质疑”两个环节。

《孟子见梁襄王》练习

. A .卒然问曰:“ 天下恶乎定”(猝然:突然) D .则苗浡然兴之矣(奋发振作的样子) . . . . . . . . . . . . . . . . . . . . A .则苗浡然兴之矣 (兴:生长) B .未有不嗜杀人者也 (嗜:贪,爱好) C .皆引领而望之矣 (引:引领 ) D .其如是,孰能御之 (御:阻挡) . . . . B .天油然作云(自然而然地) C .沛然下雨(水势很大的样子) 《孟子见梁襄王》练习 高三年级( )班学生 1.解释下列一词多义的词。 ①就 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由水之就下 乃谢客就车 ②御 孰能御之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振长策而御宇内 以御于家邦 腥臊并御 入则御前 御花园 莫之能御也 2.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卒然问曰 浡然兴之 由水之就下 3.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常用虚词。 其 其如是,孰能御之 必先苦其心志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亦各言其志也 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其巫,老女子也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则齐国其庶几乎 吾其还也 其真无马邪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 . 5.比较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 ①苗浡然兴之矣 ②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 ③诚如是,民归之 ④由水之就下 A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 .. .. ..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 .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民归之,由水之就下 B .其如是,孰能御之 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C .孰能与之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D .则天下之民引领而望之矣 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A .孰能一之 B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C .函梁君臣之首 D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A .对曰 B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C .及凯旋而纳之 D .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 . . . . . . . . 8.下列句子加点的词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 . . . . 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译文: ②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译文: ③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译文: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 10~12 题 “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 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 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 御之?’” 10.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 . .. .. .. 11.文中“诚如是也”的“是”,所指代的内容是( )。 A .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 B .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C .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D .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 12.文中“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有何比喻意义? 答: 《孟子见梁惠王》练习参考答案:

《孔孟》教案

《孔孟》教案 教学目的: 1. 作者是如何看待孔孟的,二者之间差异的根源是什么。 2. 学习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文化现象的方法。 3. 积累词语,掌握成语的用法。 4. 感悟文化与文化现象。 教学重点:目的1、2。 教学难点:目的3。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自读品读法。 教学过程: 一. 教学导入: 通过复习前一课内容,由道家引到儒家,引到孔孟二人的区别。 二. 介绍作者:黄仁宇(见教材框文) 三. 词语积累: (1)注音正确有误的一项是( D ) A.曾皙xī 浴乎沂yí舞雩yú庖páo厨 B.马厩jiù饿殍piǎo 老羸léi 沟壑hè C.谲jué诈桴fú筏经筵yán 商鞅yāng D.赠仪yí篡chuàn位热忱chén 贵戚qī (2)判断解释有误的一项( D ) A.形影相随(跟随) 毫不讳忌(忌讳) 斩钉截铁(砍断) B.礼尚往来(崇尚) 不为已甚(太) 改弦更张(拉弓弦) C.草菅民命(茅草) 无的放矢(箭靶的中心) 一针见血(看见) D.百家争鸣(发表意见) 截然相对(界限分明) 融会贯通(懂得) (3)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提示:课前提示内容。把孔孟二人加以精细比较,找出二人的差异,进而研究造成这些差异的时代根源。 四. 孔孟 内容板书: 相同点 相异点 个性原因 间接原因 孔子 儒家圣人,形影相随,宗旨相配。 生活态度 轻松愉快 对人性看法 性恶来自先天 对“礼”的看法 重视 闲雅热忱 春秋时期,不至于完全失望

孟子 凡事紧张 人性本善 不重视 革命性 战国时期,国君草菅人命 五. 讨论:作者认为,孔孟的差异,折射了春秋战国时期间剧烈的变化,中国古代社会如此早熟,在世界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现象,要解释这种现象,应该研究中国历史地理的特点。你认为应该怎样结合中国历史地理特点来解释这种现象? (教师不说标准看法,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六. 难句理解:(可穿插于内容清理中) 1.说孟子“凡事紧张”,“紧张”一词含义是什么? 提示:所谓“紧张”,是为尖锐的社会矛盾、凶险的前途而焦虑、忧心、痛心这样的情绪。 2.“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从这个话里怎么见出“性恶来自先天”? 提示: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就是认为人的修养是用理智不断克服性恶的过程,也就是认为恶是人的本性,是天生的。 3.“针对这些条件,孔子对当时的情形,还没有完全失望。”——表因果关系,用“针对”一词是否恰当? 提示:不恰当。“针对”一词不表原因,而上文内容也并不是什么“条件”。应改为“因此”。 4.“他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一句是什么意思? 提示:当时社会还相当宁静,整个社会心态都比较闲雅,孔子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心态。 5.为什么说“全民为什伍”是以一种军事组织的原则加之全民? 提示:“什伍”是户籍编制,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相联相保。“什伍”又是古代军事编制,五人为伍,十人为什。所以说是以一种军事组织的原则加之全民。 6.为什么说孟子的性善论带着一种强迫性的推论? 提示:由性善论这个前提推论到对人的道德要求,不过是要求保持天性,回复天性而已,很容易做到而做不到,就可以斥之为“失其本心”,所以带有强迫性。 7.何谓“低水平平等思想”? 提示:低水准是指生活水平低。如“乐岁终身饱”,但求吃饱肚子而已。 8.“可是今日我们读《孟子》和《四书》全部,却不能一体视之为政治哲学,一定也要考究他们的历史背景,有时也要和孟子自己所说的一样,…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应怎样理解? 提示:《孟子》和《四书》全部都是有其历史背景的,并不是句句话都适用于任何历史条件。政治哲学,是研究政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和政治理论的概念体系,包括《孟子》在内的《四书》含有政治哲学的成分,但是不能一体视之为政治哲学。如果不考究其历史背景,一概奉为经典,是要犯错误的,在这个意义上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9. 学习了本文,你认为应该怎样来研究古代文化现象? 提示:(1.善于同中求异。(2.要进行历史的考察,探究其精神实质。(3.研究历史文化现象,要掌握大量的历史资料,并以之为依据。 七. 完成课后练习。 八. 教学后记: 《孔孟》能力训练 一、基础选择题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庄暴见孟子(教案)

庄暴见孟子 一、教学目的: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领会孟子“与民同乐”的民本思想。 3.学习理解对比在论辩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民本思想和对比手法 三、教学课时: 2课时。 四、教学方法: 自读提示法。 五、上课时间 9月12日 六、上课班级: 三(4)(5)班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词句疏通与文段朗读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由孟子的“王道”思想,谈到“民本”思想,引入到本课教学。 二、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然后齐声朗读课文。 三、词语点读: 1、王语暴以好乐语:告诉 2.直好世俗之乐耳直:同“只”,只是 3、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乐:第一、第三两个“乐”读yue,意思是欣赏音乐;第二、四、五三个“乐”读le,意思是快乐。 4、举疾手蹙頞而相告曰举:全都 5.兄弟妻子离散妻子:妻子和儿女 6.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王:第一个是“大王”,第二个是“行王道一统天

下”的意思。 四、一词多义理解: 1.见 A庄暴见孟子(拜见)B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接见)C父子不相见(见面) D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看见)E居有日,扁鹊复见(进见) F诚恐见欺于秦(被) 2.以 A暴未有以对也(来)B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把)C以啮人,无愈之者(如果) D无以,则王乎(同“已”,停止)E不推恩无以保妻子(用来)F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凭) 3.直 A直好世俗之乐耳(同“只”,只是)B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与“曲”相对) C而直为此廪廪也(竟然)D半皮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同“值”,价格) E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挺直) 4.举 A举疾手蹙頞而相告曰(全都)B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抬起) 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推荐,选用)D举数人以训汝(列举) E举大计亦死(发动)F戊卒叫,函谷举(占领) 5.夫 A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句首助词)B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人)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成年男子)D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丈夫) 五.判断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情况。 1.王语暴以好乐(语:名词作动词,告诉)

孟子见梁襄王 阅读答案附翻译

孟子见梁襄王阅读答案附翻译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孟子梁惠王上》) 23.王知夫苗乎?孟子以禾苗为喻来说明他反对,主张的政治主张。(2分) 24.孟子认为不嗜杀人者能一之,但一百年后,秦以武力统一中国。请就此谈谈你对孟子这一观点的看法。(3分) 参考答案: 23.答案:杀戮(暴政)德政(仁政)。 24.答案:秦以武力统一天下,事实无情地证明孟子的观点不合时宜,难怪不能为当时诸侯所接受。(1分)但孟子的思想无疑有其先进性,不施仁政的暴秦,很快就走上了灭亡之路,从而证明得民心是很重要的,行仁政才是长治久安之路。(2分) 参考译文:孟子进见梁襄王,出来后,对人说:(梁襄王)远远看上去不像个国君的样子,走近他也看不到有什么使人敬畏的地方。(见了我后)突然问道: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呢?我回答说:天下安定在于统一天下。谁能统一天下呢?我对他说:不喜欢杀人的国君能统一天下。谁会归附他呢?我又回答:天下没有不归附他的。大王您知道禾苗生长的情况吗?当七八月间一发生干旱,禾苗就要枯槁了。一旦天上乌云密布,下起大雨,那么禾苗就长得茂盛了。像这样的话,谁能阻止它呢?而现在天下国君,没有一个不嗜好杀人。如果有一个不喜欢杀人的(国君),那么普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期待着他来解救。如果像这样,老百姓就归附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这哗啦啦的汹涌势头,谁又能够阻挡得了呢?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全国重点高中名师精编教案_20、《孟子见梁襄王》 精编教案

20、《孟子见梁襄王》教案 教学参考 0307 1320 20、《孟子见梁襄王》教案 教学目的 1.解读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 2.进一步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 3.理解比喻的修辞手法和本文生动的语言。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孟子一段话中的比喻的运用。 在朗读的基础上,欣赏品味文章的艺术特色,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说理艺术。 教学方法 自读学习法。(练习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由当今国际社会之动荡,谈及解决办法,再延伸至孟子的“仁政”思想,进入课题。 二、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 卒然(cù)沛然(pèi)嗜杀(shì)枯槁(gǎo)恶乎定(wù) 三、齐声朗读课文,自主翻译全文。 四、解释下列词语:

①出,语人曰语:告诉 ②天下恶乎定恶:何,怎么 ③今夫天下之人牧牧:统治 ④如有不嗜杀人者如:如果 ⑤则天下皆引领而望之矣引:伸长 五、解释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用法。 ①卒 A、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同“猝”,突然 B、每得降卒必亲引问之士兵 C、初,鲁肃闻刘表卒死 D、卒岁之收,不过亩四石整个,全 ②一 A、谁能一之统一 B、用心一也专一 C、一鼓作气第一次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一个 E、黄鹤一去不复返一经 ③就 A、由水之就下也往 B、金就砺则利靠近 C、指物作诗立就完成 D、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登上 六、分析简答: 1、文章开头,孟子为什么说梁襄王不似人君?

提示:说明孟子对梁襄王的印象不好,因为靠近他,感觉没有一点国君的威严。 2、梁襄王缺乏国君的威严表现何在? 提示:表现在问话的突然,这说明他缺乏威严沉着的人君气度。 3、既然梁襄王缺乏人君的气度,孟子还向他讲诉自己的“仁政”思想,这说明孟子有着怎样的个性? 提示:说明孟子对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有着坚韧执著的追求,决不放弃任何机会向君王们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 4、说说孟子采用比喻说理的贴切性? 提示:孟子以“禾苗”喻百姓,以“雨露”喻君恩,就清楚地向梁襄王表明了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实行“仁政”的好处。而“水之就下”就更是表明了实行“仁政”的效果之显著。 七、再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性。 提示:本文的比喻虽是假设,但具体可感,犹若真实的事情,关键在于其情境性很强。而油然作雨、沛然下雨、水之就下等词句,千百年来更是一直活在人们的口中。 八、完成课后练习一,讨论:如今的国际社会,谁能一统天下?(正义的力量,人道的力量;霸权主义只能走向末路。) 九、完成课后练习二。(综合本课所有通假字) ①卒然问曰卒同“猝”,突然。 ②则苗浡然兴之矣浡同“勃”,生机盎然。 ③由水之就下由同“犹”,就像。 十、课外阅读: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犹以为小也。”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1、此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述方法?有什么好处?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孟子见梁襄王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孟子见梁襄王知识点 作品原文 孟子见梁襄王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2]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卒然[3]问曰:‘天下恶乎[4]定?’ 吾对曰:‘定于一[5]。’‘孰能一之?’ 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孰能与[6]之?’ 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7]作云,沛然[8]下雨,则苗浡然[9]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10],未有不嗜[11]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12]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13]之,由[14]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注释译文 词语注释 ⑴梁襄王:即魏襄王,名嗣一说名赫,魏惠王的儿子,前318一前296年在位,襄是他死后的谥号.此处所说的事,当在襄王继位后不久. ⑵语yù预:告诉. ⑶卒:通"猝",突然.熹《集往》概括以上描述梁襄王形态的语句云:"盖容貌辞气乃德之符,其外如此,则其中之所存者可知." ⑷恶Wū乌乎:怎样,如何. ⑸定于一:朱熹《集注》云:"必合于一然后定."一:统一。 ⑹与:此处为归顺,随从之意. ⑺油然:朱熹《集注》云:"云盛貌." ⑻沛然:朱熹《集注》云:"雨盛貌." ⑼浡bó博然:朱熹《集注》云:"兴起貌."

⑽人牧:管理民众的人,牧民之君,即统治者. ⑾领:即脖子. ⑿由:通"犹" ⒀定:安定。 ⒁孰:谁。 ⒂嗜:喜欢。 ⒃与:归附。 白话译文 孟子进见梁襄王,出来后,对人说:“梁襄王远远看上去不像个国君的样子,走近他 也看不到有什么使人敬畏的地方。 他见了我之后突然问道:“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呢?” 我回答说:”天下安定在于统一天下。“ “谁能统一天下呢?” 我对他说:“不嗜杀的国君能统一天下。” “谁会归附他呢?” 我又回答:“天下没有不归附他的。大王您知道禾苗生长的情况吗?当七八月间一发 生干旱,禾苗就要枯槁了。一旦天上乌云密布,下起大雨,那么禾苗就长得茂盛了。像这 样的话,谁能阻止它呢?而现在天下国君,没有一个不嗜好杀人。如果有一个不喜欢杀人 的国君,那么普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仰望着他了。如果像这样,老百姓就归附他, 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这哗啦啦的汹涌势头,谁又能够阻挡得了呢?” 作品赏析 《孟子见梁襄王》赏析徐应佩、周溶泉 清代刘熙载说:“孟子之文,至简至易,如舟师执舵;中流自在,而推移费力者不觉 自屈。”《艺概·文概》我们读《孟子见梁襄王》也就可以得到印证。这一章选自《孟子·梁惠王上》,以孟子见过梁襄王之后,向人转述他与梁襄王对答的情况,表现了主张“仁政”“王道”的一贯思想。 孟子处于战国七雄争霸的时代,新兴地主阶级正在崛起,并要取得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因而社会矛盾更趋激烈,兼并战争日益频繁。“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

文言文翻译教学案

文言文翻译教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基本要求。 2、通过课文中的例句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3、利用掌握的方法解决课外的文言语句的翻译中出现的问题。 二、例题回顾: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庄宗与梁军夹河对垒。一日,郭崇韬以诸校伴食数多,主者不办,请少罢减。庄宗怒曰:“孤为效命者设食都不自由,其河北三镇,令三军别择一人为帅,孤请归太原以避贤路。”……俄而崇韬入谢,因道之解焉,人始重其胆量。 天成、长兴中,天下屡稔,朝廷无事。明宗每御延英,留道访以外事,道曰:“陛下以至德承天,天以有年表瑞,更在日慎一日,以答天心。…… 译文:①不久郭崇韬进来(向庄宗)谢罪,通过冯道化解了与世宗的冲突。 ②陛下凭借最高道德来承受天命,上天用丰收的年成来显示吉祥。 解析: 第一句:“俄而”应翻译成“不久”;“谢”意思是“道歉谢罪”,不要翻译成“感谢”;“因”是“通过”的意思。“因”一般不作因为讲,而常作因此于是讲,如在《齐桓晋文之事》中有:“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第二句:第一个“以”是“凭借”的意思,是介词;后一个以是“才”,是连词。“年”是“(好的)收成”,在《齐桓晋文之事》有:“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三、翻译的基本原则 1.三字要领:“信”“达”“雅” 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首先要求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走样,不漏译,不错译;继之要求译文明白通畅,无语病;进而要求译文用词造句考究,有一定的文采。 2.一句要求: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意译为辅,文从字顺 从高考的特点出发,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句落实到译文中,尤其在关键词句的理解表达上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难以直译或直译后无法表达原文意蕴的地方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 四、文言语句翻译方法归纳 1、保留法(留): ㈠人名(名、字、号等)、地名、官职名、年号、国号等专门称谓。 ㈡度量衡单位、数量词、器物名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