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围堵战略(Strategy of Containment)与韩战(Korean War)

美国围堵战略(Strategy of Containment)与韩战(Korean War)
美国围堵战略(Strategy of Containment)与韩战(Korean War)

美国围堵战略(Strategy of Containment)与韩战(Korean War)

作者:SOCOM

1.前言

1.战略

2.大战略

3.分类战略

4.运作战略

5.战术

2.从二战结束到美国围堵战略形成

1.二战结束后的新局势

2.战后美国的国家风格

3.美国人对战后世界的误判

4.苏联的扩张

5.肯楠的战略构想

3.从围堵战略看美国介入韩战

1.边缘地带

2.美国介入韩战

4.结语

5.参考书目

本文名为美国围堵战略(Strategy of Containment)与韩战(Korean War),所叙述的为从围堵战略的作成到介入韩战期间,美国的大战略(Grand Strategy)之作为和运用。而为了避免误解,故于进入正题前,先略述一些战略(Strategy)的基本观念。

1 战略

近来市面上出现了不少战略学的书籍,若有细看的话,相信都会得到这些观念:第一,战略问题不只和军事有关;第二,战略不等于战术(Tactics)和谋略。对于各专家对战略的定义,本文不打算一一介绍,但这里先对战略一词下个定义:界定国家利益(National Interest),并研究如何发展(Develop)和运用(Use)国家权力(National Power)以达到国家利益的科学和艺术。从利益界定到权力运作,可分作三个层面来研究,这三个层面为大战略、分类战略(Overall Strategy)及运作战略(Operational Strategy),详见下述。

2 大战略

尽管定义不一样,但本文所用的大战略一词和美国人所说的国家战略(Natio- nal Strategy),及薄富尔(Andre Beaufre)的总体战略(Total Strategy)之意思都是一样的。大战略是政治层面上的事务,包括:国家利益的界定、战略计划作为(planning) 、据利益而制定政策(Policy)和战略。其目的为维持国家利益,手段为统合发展和运用国家权力。

3 分类战略

分类战略包括有政治、经济、军事及心理战略,作用为以其所属的国家权力来达到大战略给予它的目标。分类战略一词由薄富尔所创,其原意为在国家的各权力内给予全面性指导(conduct),但由于他所用的Overall Strategy一词容易和总体战略混淆,故钮先锺对此一名词进行中译时,把它译为分类战略,而这里亦沿用此译法。

4 运作战略

当分类战略作成之后,该项国家权力内便会出现一个或多个"运作"(Oper- ation),而在各项运作内进行指导的,就叫在运作战略。在军事权力(military power)的范畴内,Operation 一字也常被译成"作战",此译法并不见得一定正确,原因是作战一词在中文有"从事战争"和战斗(combat)之意,但军队的运作却又不一定是以会战(Battle)为手段。之不过,由于多数战略书籍都用此译法,故本文也采同样态度,军事权力的运作一律称为"作战",指导作战的为"作战战略"。

5 战术

当作战战略以会战为达到军事战略目的之手段时,各会战便需要有战术来作指导。明显地,战术是军事名词,而会战的指挥和指导亦与本文所讨论的战略问题关系不大。所以,本文不探讨各会战的经过,及其战术教训 [注一]。

至于作成围堵战略和介入韩战的决策,则详见以下章节。但要注意的是,本文叙述围堵战略的作用是在于介绍介入韩战的背景,故此,对于围堵战略在韩国以外的执行,以及在分类战略和运作战略上的问题,不拟作详细探讨。

1 二战结束后的新局势

即使战后的全球战略环境(global strategic environment)与战前大不相同,不过这里并不打算对此进行完整的分析。但是,为了要说明围堵战略和韩战的历史背景,故此,这里引用了霸权兴衰史(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一书中的资料来对当时多国的国家权力和区域局势作一简单介绍。

首先,过去欧洲的秩序崩溃了。数百年来,欧洲的和平是由权力平衡(Balance of Power)来维持的,而维持权力平衡则需要有英国这个强大的海权国家来对欧洲大陆上的陆权国家扮演平衡者(Balancer)的角色。二次大战结束后,英国仍拥有约4000艘大小型舰艇、全球第二大战略空中武力,及收回了所有殖民地,表面看来,仍十分强大。但实际上,二次大战已经消耗了英国大部份美元和黄金储备,而1944年的出口额也下降到1938年的31%。再加上工业基础衰弱和海外机构过大,使英国要依赖美国来应付财政危机 [注二]。由此可见,英国已不能够再成为霸权,也不能再维护欧洲的权力平衡了。

另一方面,西欧多国也变得十分衰弱。1946年,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G.N.P.)和国民所得(national income)还不及1938年的三分一。同时,它亦受到英美法苏的占领,所以德国已不再是强权了。在意大利,1945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只达1911年的水平,比1938年时下降了40%;工资则减至1913年的26.7% [注三]。法国经历过1940

年的法国战役、1943-1944年盟军的战略轰炸(strategic bombardment)及从1944年6月以来的多场大规模会战 [注四]。这使得法国的大多数水道和港口被堵塞,铁路亦受到一定损坏。法国在1944-1945年的进出口总额为零,国民所得只有惨淡的1938年之一半。而且,法郎(Franc)已不能在外汇市场中使用,其在1944年与美元的比率为50比1,并在一年内下滑到119比1 [注五]。所以,从上述各项可见,无论是英国法国还是德国,其国家权力已大不如前,故西欧在国际事务上的也影响力大幅减低。

日本也是一样,跟1934-1936年期间相比,1946年的国民所得只及该两年间的 57%、制造业工资是30%;1948年的出口额是只有8%、进口额为18%。故此,日本也己不能再控制亚洲了。

这些国家的没落除了影响到其自身利益外,也连带影响到欧洲、非洲和亚洲的区域战略环境(regional strategic environment)。在欧洲,德国于战争结束后,就被英美法苏分别占领,于是东西方冷战便在欧洲开始。而在非洲和亚洲方面,则因为欧洲和日本已无法再统治这些地区而造成了权力真空(power vacuum),再加上共产思想和民族主义的兴起,使独立运动、革命、内战等事件不断在当地出现。

在这种情况之下,由欧洲人所建立的秩序完全崩溃了,而美国和苏联则成了两个主宰世界的大国。但要注意的是,两极(bipolar)世界其实在19世纪未便开始来临,二次大战只是加快了这个趋势而已 [注六]。

基本上,战后之美国是比苏联强的,而所谓美国和平(Pax Americana)也在这个时候成形。若按1939年的美元币值计算,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从1939年的88,600,000,000美元增加到1945年的135,000,000,000美元了。工厂规模则因为战争而扩大了近50%,产量则增加了超过50%以上。在1940-1944年间,工业的年成长率超过15%。到战争结束时,美国的黄金储备为20,000,000,000美元,占全球黄金储备的3分2,并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军事权力方面,美国于战争结束时有现役军人12,500,000名、各式大型军舰1200艘,航空母舰及海军陆战队(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能随时开往全球大部份可经由海路到达的地方,另拥有3000架轰炸机及原子武器(atomic weapon)。可见,战后之美国的确是全球最强的国家 [注七]。

苏联在战后的军事和经济权力(economic power)都不及美国,但其在国际事务上的地位却又仅次于后者,这种情况是颇为特殊的。战争结束后,东北亚地区、北欧、南欧和东欧等地都被苏联控制。结果,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便成了苏联的卫星国,并在西方国家之间形成了铁幕(iron curtain)。至于中国东北、库页岛和北韩则被苏军占领,这同时又壮大了中国共产党 [注八]。

事实上,这种局势在过去是不曾有过先例的。罗马和平(Pax Romana, 70-378)、中国元朝、及不列颠和平(Pax Britannica, 1815至20世纪初)期间,罗马帝国、元朝和英国都控制了极为广大的地区,但它们都没有像苏联一样,对被控制地区的政治、意识形态和思想进行严密监控。苏联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政策,除了是因为它有一套渗入社会各处的意识形态之外,还有就是,它有足够的军事权力和经济权力来完成其政策目标。但要注意的是,虽然苏联在国际事务上有极大影响力,但它并不如想象中强大。苏联在1941-1945年间约有20,000,000至25,000,000人死亡。其中男性占大多数,这使得男女人口比例失调,并使国家人口结构受到严重破坏,出生率大减。而在曾被轴心国占领的地区中,11,600,000匹马中有7,000,000

匹被夺或被宰杀;137,000部拖拉机和49,000部收割机被摧毁;65,000公里的铁路被毁;15,800部火车头和428,000部货车车厢受损;50%的城市房屋(约1,200,000幢)和3,500,000幢农村房屋被毁。重工业的生产虽然在1945-1950年间曾增加了一倍,但只有回复到战前的产量。总之,苏联的经济成长已被战争延误了10年左右。军事方面,苏军在1945年后裁减了3分之2后,拥有约175个师(division),25,000辆坦克和19,000架飞机。数量虽然很大,但由于前述的经济问题,故苏军在战争结束后的水平和装备还是落后于西方,这一直要到50年代才开始改善 [注九]。所以,战争刚结束时的苏联,并不如日后强大。

2 战后美国的国家风格

一国的大战略决策作为(decision-making)是会受其国内政治所影响的,而影响国内政治的其中一个因素便是国家风格(national style)。所以,在探讨围堵战略的作成之前,可先从国家风格,也就是多数美国人对政治的思想取向入手。从建国到二次大战结束时,美国人大多都是18及19世纪时的欧洲中产阶级及其后代。他们多数都是资本主义者(capitalist),并信仰自由和民主。于是,战后的美国人也就因此而认为美国是代表着正义、自由和民主的。而在他们看来,民主是正义和理性的(rational),非民主则代表邪恶 [注十]。所以美国人多数都认为美国是民主国家和国际事务上的道德典范。

资本主义(capitalism)也对美国人的思想有着重大影响。资本主义主张以自由市场

(free-market)来调整需求(demand)和供给(supply)的,也就是政府介入越少越好,这造成了美国人的物质主义(materialism)和在政治上"小政府大社会"的观点[注十一] 。

在外交事务方面,多数美国人都认为战争跟和平是两件完全分开的事。在美国人眼中,外交是用来达成政策目标的,当外交失败是,便进行战争。这本来十分正确,但问题是,美国人打仗之目的不是用来达成政策目标,而是用来结束所有战争[注十二]和惩罚他们所谓的坏人。克劳塞维茨(Karl von Clausewitz)曾指出,战争是政治用另一种手段的延续[注十三],而很多美国人就是不懂这个道理。

除此之外,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美国人对其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偏执。如前所述,美国人大多是18及19世纪时的欧洲中产阶级和他们的后代。也就是说,这些人的思想和观念本来就相差不大,所以他们对其文化是十分认同的。久而久之,美国人便开始认为世上只有他们的想法才是对的,又或者,世上所有人的想法都是跟美国人一样的。

由于这种国家风格,故美国人常被评为无知,甚至还有人指美国的外交政策霸道。对此,这里必须略作说明。第一,任何人的思想、行为和观念,都必然受其所在之社会及成长过程所影响。所以,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的社会思想和政治文化(political culture)就自然不同;第二,基于上述,世上从来就没有绝对的对和错,所谓正义,完全是操于大多数人和有权力的人手中,而道德观点也只适用于某些社会中;第三,任何政策和战略的决策作为都必须以理性和实际利益为基础,所以理性的决策者是不会考虑任何道德因素的,再加上前述的第二点,故不能用个人道德观来观察国际关系。

3 美国人对战后世界的误判

如前所述,多数美国人都认为全世界人的思想都和他们一样,于是,战后的美国人也就因此而对全球战略环境产生了极大的误判。而在这些错误当中,又以对苏联的误判最为严重。

对于苏联在欧洲是一个新的强权这一点,其实当时的美国人是十分清楚的。但是,他们并没有看出苏联是会对西欧和全球权力平衡(global balance of power)构成威胁的。故此,他们都对未来美苏关系十分乐观。一份美国战争部(U.S. War Department)的备忘录对战后世界的预报(forecast)如下:

当德国被摧毁之后,欧洲将不会有国家能对抗她(指苏联)强大的军队……自俄罗斯成为战争(指二次大战)中的决定性因素以来,她就坚持要付出帮助,而一切的努力亦必须是要用来获得她的友好表现。同理,她是毫无疑问地将会打败轴心国(Axis)的,所以是必须要跟俄罗斯发展和维持友好关系[注十四]。

这还不算,国务卿(Secretary of State)贺尔(Cordell Hull)的态度更为乐观,他指:

以后不再需要势力范围(sphere of influence)、同盟、权力平衡,或其它在不愉快过去中各国用以争扎求存和促进利益的特定非正式协议了[注十五]。

由此可知,美国人对苏联和战后的世界实在是存有极大误解的。

事实上,苏联在战后的大战略是扩张战略(strategy of expansion),造成这种战略的原因最主要就是列宁(Vladimir I. Lenin)的思想、地缘战略(geostrategy)及战时西方国家对苏联的利用。列宁原名乌尔亚诺夫(Vladimir Ilyich Ulyanov),于1917年发动十月革命并成立苏俄(Soviet-Russia)[注十六]。他曾研究马克斯(Marx)和克劳塞维茨的思想,同时认为两者的理论是两位一体而不可分的。基于此,在列宁的思想中,有两点是对日后苏联的大战略决策作为造成最大影响的:

?一、列宁相信阶级斗争(class-struggle);

?二、他认同克劳塞维茨的见解,也就是战争是一种政策工具。

要注意的是,虽然列宁的思想在日后变成了刻板的教条,但实际上,其人深通现实政治(Realpolitik),故其思想是很有弹性的[注十七]

无论如何,列宁思想被苏联官方定为教条是不争事实。而政府为了使人民无法做出不合乎其教条的行为,故向人民灌输官方意识形态,并使用武力来严格限制人民的言论和行为。所以,战后的苏联人民是无法对大战略之决策作为造成重大影响的。

真正在决策和制定大战略的是史太林(Joseph Stalin)和共产党,他们都受到列宁思想一定的影响。在这种意识形态之下,苏联敌视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并认为所有非共产国家都是潜在敌人,故必须主动将四周国家赤化并扶植外国共产势力,才能自保。

除了意识形态之外,地缘战略也是苏联使用扩张战略的原因,对此,可用麦金德(Halfard Mackinder)的观点来解释[注十八] 。他指称,俄罗斯的亚洲部份为枢纽地区(Pivot Area),而枢纽地区外加东欧和自东欧经俄罗斯欧洲部份至西伯利亚的地区就叫作心脏地区(Heart Land);自挪威、西欧、南欧、中东、印度、东南亚、至西伯利亚东部则称作内新月地带(Inner Crescent);而欧亚大陆以外的美洲、日本、澳洲、印度尼西亚及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就称为外新月地带(Outer Crescent)。另外,若把欧亚大陆和非洲合并,也可叫作世界岛(World Island)。

麦金德的理论是,统治东欧则控制心脏地区;统治心脏地区就能控制世界岛;统治世界岛则控制全世界[注十九]。

明显地,苏联就正处于在地形上易攻易守的枢纽地区。所以,由于其有此优势和鉴于过去受过蒙古人、法国人和德国人攻打的经验,故苏联使用扩张战略。

第三个原因就是三四十年代时西方国家对苏联的利用。例如1938年的慕尼黑(Munich)协定,它使纳粹德国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并把威胁指向东方;又例如英国把第二战线(Second Front)从1942-1943年延后至1944年。这些在史太林看来,根本就是西方国家想利用德苏对抗来使德国和苏联互相残杀的手段[注二十]。故此,史太林对西方实在无甚好感。

从上述各点可见,多数美国人实在对苏联欠缺理解。由于很多书籍在批评当事者的判断时,有时会过份主观(如指其思考不认真)或流于后见之明,故这里要强调,意识形态对其判断之影响有时是不知不觉的,而且在当事者作判断的逻辑中,其判断可能是没错的。故此,有时判断错误是因为思考逻辑不切实际,而逻辑有问题也不一定就是当事者的错。

4 苏联的扩张

事实上,苏联的扩张早已开始,只是美国人没有注意到而已。1940年苏联吞并了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立陶宛,而在战时,它亦控制了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阿尔巴尼亚。

基于1945年的雅尔塔宣言(Yalta Declaration),苏联答应上述受其控制的国家举行自由选举。但实际上,苏联人认为民主政府等于共产政府,而自由选举则代表该国有可能会由不亲共的党派执政,再加上控制这些东欧国家对苏联的国家安全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故并没有容许这些国家举行自由选举。结果,在西方国家的交涉后,只有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举行自由选举,而其它国家就被苏联及其扶植的共产政权统治,成了苏联的卫星国。

另一方面,苏联亦向地中海、波斯湾、土耳其、希腊和伊朗扩张。

从1945年6月开始,土耳其便开始感到压力。苏联向土耳其要求:建立苏维埃土耳其政府、切断英国和土耳其之间的关系、订立类似巴尔干国家与苏联间订立的条约、容许苏联在土耳其建立军事基地。事后,英美政府对苏联发出抗议。

希腊并没有受到苏联直接的威胁,但就存在着游击战的问题。游击战早在二战时便已存在,当时有亲共和反共游击队。而到了德军撤退英军登陆时,共党游击队更占领了雅典。这直至英国援军登陆后才被逐出,并于1945年1月签署和约。一年后,右派在大选中得到大多数票,而共党游击队则于1946年8月在北部重新发起游击战。可确定的是,苏联及其卫星国会给予共党游击队足够的援助。

伊朗方面,则受到苏联不肯撤军之困扰。苏联于1941年未开始驻军,并于英军撤离后把转变伊朗成苏联的卫星国。伊朗总理以石油交换撤军的要求也被拒绝,直到英美表示会出兵保卫伊朗时,史太林的立场才软化[注二十一]

5 肯楠的战略构想

乔治?肯楠(George Kennan)是美国国务院的一位苏联问题专家,他于1946年时在美国驻苏联大使馆向美国发出电报,而这份电报亦即后来于1947年7月,在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期刊上刊载的文章:"Sources of Soviet Conduct"。肯楠在电报中,向美国政府解释苏联外交政策的形成和运作,并提出多项建议和警告。其中较重要的有:

?一、基于意识形态,苏联视资本主义国家为敌;

?二、基于上述因素,苏联会不断对外扩张,直至资本主义世界灭亡;

?三、苏联的扩张是没有明确之时间表的,故这是一场无限期的对抗。

同时,肯楠建议,美国应联同其它国家对苏联进行围堵[注二十二]

。肯楠的建议很快就在华盛顿被广泛接受,总统杜鲁门(Truman)也不例外。于是,美国政府便开始制定很多新的政策,国家权力也因此而在围堵战略下运作中。

历史著作经常都会提到各项史上有名的决策,但对于决策的作成经过、怎样作成等问题却甚少提到,围堵战略也是如此。故此,只能知道美国政府曾作此一决定,但就无法得知杜鲁门和其它官员的想法了。但是,对于肯楠的建议被接受之原因,还是可从对各方观点的比较中略知一二的。

基本上,当时美国人有三种主张。也就是孤立主义(isolationism)、发动预防性战争(preventive war)和围堵。

先看孤立主义。孤立主义并不是主张美国完全不管国际事务,而是主张不介入欧洲事务,并视欧洲国家对美洲的一切干预为敌对的行动。孤立主义在美国的外交战略上是一项传统,而在战后,也有不少美国人抱持这种想法。主张孤立主义的人认为,美国不应该像二战时一样介入欧洲事务,以免再卷入欧洲人的复杂利益冲突之中,并可保障美国人民主和自由的生活方式。

从安全的观点看,重回孤立主义对美国是十分不利的。苏联在欧洲是唯一的军事强权,再加上大多数驻欧美军都已经撤离,故苏联是会有很大机会进攻西欧的。若西欧被占,其势力便会不断扩张,进而控制美国本土。另一方面,虽然肯楠的文章中不曾提到原子弹问题[注二十三 ]而史太林亦重视陆军多于原子弹,但苏联在不久将来部署原子弹其及投掷工具却又是美国政府所担心的事。到了1949年,苏联成功制造了原子弹[注二十四]。这一切都证明,大西洋已不能再有效阻隔欧洲对美国的威胁了。所以,可相信美国政府主要是基于安全上的考虑来放弃孤立主义的。

至于发动预防性战争,意即为美国先攻击苏联,使苏联无法对西方国家攻击。明显地,这是不可能的。首先,大多数驻欧美军已在二战结束后撤走,这使得以常规武力来攻击苏联倍加困难;第二,前述的原子弹问题亦使美国不敢轻言用兵。所以,美国人并也没有选择先发制人。从上述比较可见,围堵的确是比较实际的方法,故当时的决策者应该是基于上述考虑来对苏联采取围堵的。

1 边缘地带

尽管美国对韩战略是在围堵战略的指导下运作的,但要说明的是,无论是围堵战略还是对韩战略,其决策作为都是在界定国家利益、统合发展及运用国家权力,故它们都同是大战略层次的事务。至于有些书籍称上述两者为围堵政策和对韩政策,其意思其实也是一样的,本文用"战略" 而不用"政策"一词,也只不过是为了强调从国家利益的界定到国家权力的运作都是一体的过程罢了。

还有一点就是,这里虽对围堵战略的作成做过介绍,但其目的只是为了介绍当时美国对韩战略的背景。故此,这里不拟对围堵战略的执行作详细介绍,而只以史帕克曼(Nicholas J. Spykmann)的观点来略作解释。

史帕克曼称,美国应联合英国,控制边缘地带(Rimland),也就是麦金德所说的内新月地带。然后,以此来控制欧亚大陆,并维持全球权力平衡。所以他说:

谁统治边缘地带,谁控制欧亚大陆(Who rules Rimland controls Eurasia)。

谁统治欧亚大陆,谁控制世界命运(Who rules Urasia control worlds destiny)。

要统合运用海权和陆权(combined use of sea-power and land-power)[注25]。

若以此来和围堵战略比较的话,可见两者根本同出一辙。也因为此,故美国在当时都是针对边缘地带来行动的。也就是说,当时美国是以建立国际组织、扶植亲美政权、订立共同防卫条约、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等为手段,以利用边缘地带上的国家来围堵共产势力。当然,亚洲和欧洲一样,也是美国企图利用的对象之一。

在美国人心目中,亚洲的地位实在比欧洲低得多了,这主要是因为美国的种族、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都接近欧洲多于亚洲,而歧视亚洲人的美国人亦不在少数。故此,有很多美国人都认为不值得为了亚洲而打一场总体战争(Total War)。但无论如何,要有效围堵共产势力就必须要控制边缘地带,而边缘地带又包含了亚洲在内,所以,美国政府在战略上还是十分重视亚洲事务的。从二次大战未开始,美国便希望中国在战后能成为亲美而强大的国家,并使之在亚洲扮演领导角色。但到了1949年,中国共产党却在苏联的援助下击败了中国国民党,并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使得美国政府进一步关注到共产势力在亚洲扩张的问题。而在这种情况之下,美国也就更依赖日本以作为其在西北太平洋驻军的基地了。

韩国则从二次大战未时开始分裂。当时,美国和苏联在韩国领土上划定了三八线(北纬38度),并协议由美国在三八线以南、苏联在以北解除日军的武装,同时占领该地直至以自由选举建立统一的韩国为止。

但到了美苏占领了韩国之后,苏联便反对在其占领地区内进行自由选举,并在当地建立起共产政权。故此,自由选举只能在三八线以南进行,而韩国也就因此而分裂成在三八线以南的大韩民国 (Republic of Korea,亦即南韩)和在以北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亦即北韩)。

要注意的是,当时南韩的李承晚和北韩的金日成政府都是想统一韩国的,所以,两国从一开始便是敌对的。可见的是,苏联是当然会支持北韩的,因为这正好有利于苏联扩张。但是美国,并没有给南韩足够的军事援助,这造成了韩战初期时,北韩军队长驱直入至釜山(Pusan)外围的局面。但要强调的是,美国之所以没有给予南韩足够军事援助,并不完全是因为疏忽,而是因为美国从一开始就打算防止南韩向北进攻。

事实上,美国控制边缘地带之目的是围堵共产集团,而围堵之目的,则是防止共产势力作进一步扩张,而不是以军事权力把苏联击倒。故此,当时美国的外交战略是在于维持全球权力平衡,而不是主动攻打共产集团。也因为此,美国需以撤走驻军和减少军事援助来防止南韩主动攻打北韩。若从地理位置看,可见维持韩国的权力平衡对美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韩国和日本之间隔着韩国海峡(Korea Strait),故南韩可作为日本的屏障,并加大了美国势力在西北太平洋的纵深(depth)。至于北韩,它虽然还是会对南韩构成威胁,但同时,它又却是美国势力和中国东北间的缓冲。由此可见,若南北韩间发生战争,对美国实在不利。首先,战争本来就是劳民伤财、浪费国家权力的事,这是一般人都能理解的常识。此外,若战争发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便有可能介入。而同时,中华民国亦会借此机会来反攻大陆,到其时,便很可能引发中美台及南北韩间的全面战争。而更重要的是,苏联也极有可能会因此而介入,甚至以武力同时向亚洲、中东和西欧进攻。所以,南北韩间的战争绝不是美国人所乐见的。也因为此,故美国当时实在是必须要维持韩国之权力平衡。

但无论如何,美国没有给予南韩足够军事援助,却又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对于这点,只要从开战前的南韩军队中观察,便可十分清楚。

南韩最初是于1946年1月,决定成立警察机构(constabulary)的,该机构于1947年时有人员15,000名。1948年8月,警察机构改组为大韩民国陆军(Republic of Korea Army),并于1949年1月增至60,000人。到了 1949年3月,南韩共有陆军65,000人、海岸防卫队(Coast Guard)4,000人及警察45,000人。其中50,000名陆军配备有美国步兵的标准装备,包括 M-1步枪、60毫米及81毫米迫击炮等等。

1949年6月,美国占领军撤离南韩,而同时,另有一批共482人的美国军事顾问到达。这些军事顾问预定于1949年7月1日增至500人,称为美国驻韩军事顾问团(United States Korean Military Advisory Group, K.M.A.G.),其任务是在南韩政府中提供有关建立其军队的建议。对于新成立的军队来说,外国军事顾问是十分重要的。但问题是,这些顾问都是征召入伍的军官,他们的水平实在使人质疑,而且,500人也可能根本是不足够的。

1950年4月,南韩政府开始组建战斗警察营(combat police battalion) 以减轻陆军在维持内部安全方面的压力。政府原计划组建21个这种部队,但实际上,却只有1个组建完成。该营1950年4月10日开始于Yongwol 执勤,以保护该地电力设施、煤矿等重要设施。

到了开战前的1950年6月,南韩武装部队共有陆军94,808人、海岸防卫队6,145人、空军1,865人、国家警察(National Police)48,273人。而开战后,陆军人数增至98,000人,其中包括65,000名战斗人员及33,000 人在后勤等方面工作。而在当时,陆军将其人员分成8个师,其中第1、2、6、7和首都师 (Capital Division)编有3个团(regiment),第3和第8师则有两个,而第5师就有两个团和一个营。在这8个师当中,只有第1、6、7及首都师是编有近10,000名兵员的。同时,大多数部队亦只有受过连(company) 级和营级的

战斗训练。但无论如何,他们多数都配有M-1步枪、60毫米及81毫米迫击炮、2.36吋火箭炮、37毫米反坦克炮及M3型105毫米榴弹炮。

只不过,1950年6月时的南韩陆军是没有坦克、中型火炮、4.2吋迫击炮、无后座力炮、战斗机和轰炸机的。而在东部和南部的部队中,其步兵武器十分混杂,当中甚至包括有日本在二次大战时使用的九九式步枪,这些都造成了补给上麻烦。另外,M3型105毫米榴弹炮的炮管亦比M2型 105毫米榴弹炮短,故有效射程不及后者,M3为7,250码而M2却有12,500 码。所以,部署在边界上的M3于受到北韩军炮轰的同时是不够射程进行反炮击的。另外,2.36吋火箭炮对北韩的苏制T-34/85坦克也无力招架,这使得南韩步兵在开战之后根本无法有效阻止北韩装甲部队的攻势。

空军方面,它在1950年6月时只配有12架联络机、10架advance trainer 、约10架F-51野马式(Mustang),而更严重的是,没有南韩飞行员有资格执行战斗任务。

至于海军,除了一艘巡逻艇之外,就只有一些刚购买的舰艇在航向南韩途中。这包括:1艘坦克登陆舰(Tank Landing Ship, L.S.T.)、15艘扫雷艇、10艘布雷艇和3艘巡逻艇。

另补给和装备保养上也问题严重。在开战后数天,陆军15%的武器和35% 的车辆无法使用;原计划供6个月使用的补给也全部用完。

在介绍过南韩军力之后,若拿北韩军队来比较,便可见北韩是有一定优势的。北韩配有150辆T-34/85(使用85毫米炮)坦克、122毫米榴弹炮、 76毫米自走炮及射程超过14,000码的76毫米师级火炮。此外,北韩又拥有小型的战术性空军。而在攻打南韩的部队之中,共有89,000名战斗人员,另有超过41,000名受过一般训练的人员可作为进攻南韩的战略预备队(strategic reserve)[注26]。

从上述可见,美国没有给予南韩足够的军事援助实在是大错。就以大战略的层面看,这等于鼓励了北韩向南进攻,破坏当地权力平衡,并使美国濒临与共产集团打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边缘。

2 美国介入韩战

这部份原是本文的一大重点,并应以较多篇幅来作叙述。但由于前面己对围堵战略作过分析,故这里只以较短的篇幅来简单介绍美国介入韩战的原因。

美国介入韩战的原因其实再也简单不过了,这也就是为了维持友国对美国的信心,及维持边缘地带上的权力平衡。事实上,除非美国突然放弃围堵战略,否则美国是必须尽其所能保护南韩。不然的话,其它在边缘地带上的国家便会对美国失去信心,甚至倒向苏联的了。

所以,美国对于直接出兵韩国这一点,实在是别无选择。

但要再强调的是,韩战并不是美国人希望发生的,而是因为其对韩战略之错误而造成的,故参加韩战的决定其实亦只能算是亡羊补牢之策。

四、结语

从上述可见,当时美国的国家安全的确是受到苏联的极大威胁,而控制边缘地带和围堵共产集团又确是防止苏联扩张的唯一方法。所以,笔者个人是肯定围堵战略的。至于介入韩战,这只能说是当灾难发生后,防止灾难扩大的决策。故此在评论介入韩战的决策之前,应先认清,战争其实是政治上的失败所酿成的灾难。而所谓政治上的失败,也就是对韩战略的失败。这包括有低估了北韩的军事权力、错估了金日成与史太林的决策、不给予南韩足够的军事援助等等。所以,战争其实是有可能避免的。

参考书目

1钮先钟,战略研究入门,台北:麦田,1998年

2 Kennedy, Paul, 霸权兴衰史,张春柏等译,台北:五南,1995年

3 Beaufre, Andre, 战略绪论,钮先锺译,台北:军事译粹,1980年

4 Keylor, William R., 二十世纪国际史,蔡百铨译,台北:幼狮,1989年

5钮先钟,西方战略思想史,台北:麦田,1997年

6 Leckie, Robert, 韩战史,李谊之译,台北:三军联合参谋大学,1965年

8 Gugeller, R. A., 韩战战斗经验实录,钮先锺译,台北:军事译粹,出版年不详

9 Fuller, J. F. C., 战争指导,钮先锺译,台北:军事译粹,1981年

10钮先钟,现代战略思潮,台北,黎明文化,1985年

11 Liddell-Hart, B. H.,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钮先锺译,台北:军事译粹,1975

12 Clausewitz, Karl von,战争论精华,钮先钟译,台北:麦田,1996年

13叶自成,俄罗斯政府与政治,台北:扬智,1997年

14孔令晟,大战略通论,台北:好联,1995年

15 Spanier, John,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Since World War II, Washington, D.C.: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1998

16 Appleman, Roy E., South to the Naktong, North to the Yalu, Washington, D.C.: Office of the Chief of Military History Department of the Army, 1961

17 Hermes, Walter G., Truce tent and fighting front, Washington, D.C.: Office of the Chief of Military History Department of the Army, 1966

18 Whiting, Allen S., China crosses the Yalu, New York, : Macmillan 1960

19 Rees, David, Korea : The limited war, New york, : St. Martin's, 1964

20 Rees, David, The Age of Containment, New york, : St. Martin's, 1968

注一:对于前言之部份的内容,可参考战略研究入门(钮先钟,台北:麦田,1998年)及战略绪论(Beaufre, Andre,钮先钟译,台北:军事译粹,1980年)两书。

注2:Kennedy, Paul,霸权兴衰史,张春柏等译,台北:五南,1995年,p.485-486 注3:同前注,p.483-484

注4:二战史可参考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Liddell-Hart, B. H.,钮先锺译,台北:军事译粹,1975)

注5:同注2,p.484-485

注6:同注2,p.247-456

注7:同注2,p.472-475

注8:同注2,p.478-479

注9:同注2,p.478-483

注10:Spanier, John,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Since World War II, Washington, D.C.:Congressional Quarterly, 1998,p.10

注11:同注10,p.12

注12:同注10,p.17

注13:Clausewitz, Karl von,战争论精华,钮先钟译,台北:麦田,1996年,p.255

注14:同注10,p.23

注15:同注10,p.24

注16:苏联是1922年才成立的,见俄罗斯政府与政治(叶自成,台北:扬智,1997年),p.9 注17:钮先钟,西方战略思想史,台北:麦田,1997年,p.553-554

注18:孔令晟,大战略通论,台北:好联,1995年,p.406

注19:同注18,p.256-258

注20:同注10,p.24-25

注21:同注10,p.35-36

注22:同注10,p.39-41

注23:钮先钟,现代战略思潮,台北,黎明文化,1985年,p.151

注24:同注23,p.159

注二十五:同注18,p.258-259

注二十六: Appleman, Roy E., South to the Naktong, North to the Yalu, Washington, D.C.: Office of the Chief of Military History Department of the Army, 1961, p.12-18

二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历程.

二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历程 战后美国全球战略不变的目标是谋求“世界领导地位”和“按照美国的构想塑造世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被认为是阻碍美国实现上述两大目标的因素。因此,战后美国对外战略主要围绕反共和争霸展开。但由于国际形势变化和美国自身实力消长,美国反共和争霸世界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特点。 ⑴杜鲁门政府(1945-1953年)的“遏制”战略 遏制战略是战后美国对外战略的一次重大转变,表明美苏已由战时合作走向战后对立和对抗,它奠定了战后几十年美国称霸世界战略的基础。 遏制战略的主要内容有:①推行杜鲁门主义,对苏联实行冷战。②实行“马歇尔计划”,对西欧、日本推行扶植、援助和控制政策。③推行第四点计划,疯狂镇压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推行新殖民主义。帮助蒋介石在中国打内战,发动侵朝战争,企图在亚洲建立美国控制的反共堡垒,以遏制共产主义在亚洲发展。 ④对新中国实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外交上不予承认的政策,妄图扼杀新生政权。⑤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把西欧、北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力量纳入美国的战略轨道。这个时期,美国对外战略的重点是欧洲,主要对手是苏联,主要目标是在亚、非、拉扩张和控制西欧、日本。⑵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1年)的“解放”战略和“艾森豪威尔主义” 朝鲜战争后,艾森豪威尔政府调整了美国全球战略:①提出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解放”战略,其核心是力图用战争以外的手段,把社会主义国家“从共产党的统治下解放出来”,纳入到西方“自由世界”中。军事上,艾森豪威尔政府提出了对付社会主义国家的“大规模报复战略”和“战争边缘政策”。②在亚非拉地区,加紧扩张。针对东南亚和中东局势,先后提出了“多米诺骨牌理论”和“艾森豪威尔主义”。 ⑶肯尼迪、约翰逊政府(1961-1969年)的“和平战略” “一手拿箭,一手拿橄榄枝”的“和平战略”,其实质就是运用和平与战争的反革命两手策略,在社会主义国家搞和平演变,在亚非拉地区推行新殖民主义。在军事战略上,肯尼迪、约翰逊政府实行“灵活反应战略”和针对苏联和中国的“两个半战争”。⑷尼克松、福特政府(1969~1977年)的“尼克松主义” 所谓“尼克松主义”是指60年代末、70年代初,尼克松在美国实力地位严重削弱,国际战略地位下降的情况下,为了保住美国的霸权地位而提出的一整套外交思想和对外战略。尼克松主义最初是1969年7月25日,尼克松在关岛就美国的亚洲政策发表谈话时提出的。尼克松主义有三大支柱:“伙伴关系”、“实力地位”和“谈判”。尼克松主义的内容有:①把建立同盟国的“伙伴关系”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石,要求盟国在政策上协调一致,共同对付苏联;在经济上相互让步,帮助美国渡过难关;在军事上共同分担军费和防务责任。②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

如何认识美国的全球战略

如何认识美国的全球战略 全球战略是美国为争夺世界霸权而提出的战略,并且其始终是贯穿美国对外政策的中心。全球战略是指大国调动和运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多种手段,参与国际斗争,维护和增强本国利益,实现国家根本政治目的的方略。在某种意义上讲,只有全球性超级大国才有资格、有可能形成全球战略。深入透彻地研究美国的全球战略,从我国的根本利益出发,抓住有利机遇,利用和争取较长时间的和平环境,着重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更好地维护我国的长治久安与繁荣富强。 一、二战后美国战略部署的演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之所以提出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是因为其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发展很快,又垄断着原子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战可以说是整个全球参战国家关系和美国国际战略上的一个转折点。在二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目标是谋求“世界领导地位”和“按照美国的构想塑造世界”。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被认为是阻碍美国实现这两大目标的主要因素。因此,战后美国对外战略主要围绕反共和争霸展开。但由于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波诡云谲,和美国自身实力的变化,美国的全球战略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特点。 第一阶段是美国战后第一次战略扩张期,是从战后初期到六十年代末,美国奉行的是对外扩张战略,这一时期对外战略带有明显的扩张、进攻和侵略的霸权色彩。1947年3月12日提出的杜鲁门主义就是其突出表现。这一时期的全球战略要求推行实力政策,主张帝国主义国家联合起来,向社会主义国家发动一场全球战争。 第二阶段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国际战略的收缩期。这一时期,美国政府被迫对全球战略作出重大调整,大肆推行缓和战略。尼克松政府确定了全球战略计划的4项原则:①遇到战略核战争依靠美国的核力量。②遇到战区核战争由美国承担主要责任,英国等承担部分责任。③战区常规战的任务由美国和盟国部队分担。④对次战区或地区性战争,由当事国和盟国承担主要责任,美国提供一定援助。

当代美国的经济政治及全球战略

第五章当代美国的经济政治及全球战略 1、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的政治、经济和战略利益是全球性的。 2、对于中国来说,中美关系是重中之重。 第一节当代美国经济 一、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确立与巩固 美国为什么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历史短,没有封建的包袱,因此思想不受束缚,创新能力强。 200多年的历史中就发生过两场战争,不打内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能源多,地大物博。 两次世界大战,美国成为战争中获利最大的国家。 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的经济霸主,为美国称霸世界提供了实力基础。 冷战时期美国始终保持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但其经济发展并非总是一帆风顺。 战后初期是美国经济的调整发展阶段 20世纪50~60年代是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时期 第三次技术革命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滞胀”局面。经济危机、美元危机、能源危机 80年代初期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增长。 里根经济学 ●紧缩性货币政策 ●削减福利开支 ●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对企业大幅减税 老布什时期,美国经济开始疲软,美国经济面临着迫在眉睫的调整与改革。

二、美国经济的调整与改革 克林顿时期 第四次科技革命即信息革命。 克林顿政府采取的措施: 1.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节和干预。 2.压缩政府津贴,削弱国防开支,增加税收 3.加速发展信息产业 4.积极拓展对外贸易 二战以来美国经济增长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周期。 一高三低:低赤字、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和高增长率 小布什时期 美国经济出现了衰退迹象 小布什采取的措施: 对内经济政策:通过减税和降息,力图扩大就业和投资,推动经济恢复和增长。 对外经济政策:美国政府放弃了强势美元政策,连续贬值,促进了出口,缩小了贸易逆差。 三、美国经济的深层次矛盾 第一,美国经济始终在周期性经济危机中循环往复。 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 2000年美国信息产业和股市两个泡沫相继破灭 2007年爆发次贷危机 第二,财政和金融政策摇摆不定。 扩张性财政政策:即以财政赤字加大投入,创造就业机会,拉动消费上升,刺激经济增长。金融政策:通过提高或降低利率,控制或刺激私人投资和消费。 美国经济四大难以根除的经济疾患。 一是财政赤字居高不下。 二是国债连年攀升。 三是个人储蓄增长有限。 四是贸易逆差。 第三,贫富两极分化难以消除,社会问题愈益严重。 马太效应“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2007年3月爆发的次贷危机,是上述美国经济深层次矛盾的集中爆发。 次贷危机是房地产泡沫破灭而导致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美国财政金融政策、经济结构和社会贫富悬殊等深层次矛盾,表明美国的经济调整与改革只能部分地改进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却不能从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矛盾。

美国全球战略的核心

美国全球战略的核心——“大中东”战略遇到了大麻烦,显而易见的颓势并不因为击毙拉登,就可以得到逆转。重要原因是美国的军事实力,不足以同时摆平象阿富汗、伊拉克这样的弱小国家,尤其是摆平不了政权更迭后的乱局,却由于自身消耗巨大而陷入经济危机,美国政府在技术上早已破产,高达14.3万亿美元的国债则是明证。地缘、能源、金融等要素控制方面,美国无力维系单极独霸格局,面临全面性、体制性的崩溃风险。即使在北非、西亚策动“阿拉伯革命”,也不能按其预定路线发展演化,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美国将早就发现了的拉登击毙,展示其所谓“无所不能”,意图挽回局面,对于短线提振美元有一定作用,只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怎么可能因击毙快要被人忘却的拉登扭转?感觉美国的战术性动作可圈可点,结果输在了战略上。前苏联的破产和解体,同样输在战略上,他不该在美(北约)、苏、中大三角关系之中,把当时的中国逼到美国那里去,两面夹击之下前苏联败局已定。这些东西早前都提到过的。如今美国想独霸大中东,进而控制和奴役全球,则是把中俄欧逼到了一起,美国就算再强大,以一敌三,放到战略上应该说是明显的错误。面对中俄欧的“合纵”之策,美国在认识到问题之后,开始以“连横”之策瓦解中俄欧“统一战线”。平心而论,中俄欧相互之间也有摇摆乃至出卖、出手,但迄今为止大的方向没有偏离,这是美国左冲右突难以如愿的根源。美国本土全面爆发金融危机之际,俄国串联中国抛售美国国债,欧洲特别是法国跳出来跟美国抢班夺权,

中国以“救美国就是救中国”为由,并不支持俄国和欧洲的行动,招致俄、欧对中国的不满。俄国受美国的气很久了,俄格战争更对美国来气,中国对美国其实没有那么敌对,因为中国尚离不开美国的市场,这是由中国经济的阶段性特点所决定;欧洲想跟美国抢班夺权,却没有给中国包括人民币留出位置,中国需要时间打造人民币国际化,不可能甘为欧洲做嫁衣。这种局面使美国看到机会,遂提出中美G2的说辞,中国开始时反应不及时,后来看出其中的门道,才明确拒绝美国,没有落入美国精心设置的陷阱,否则中俄欧“统一战线”也就瓦解了,严重后果难以预料。美国对中国威逼利诱,威逼的一面主要借助两个国家,即日本和印度,其中,借助日本在东线骚扰,借助印度欲在南亚破局,是为“声东击西”,营造中国两面受敌、不能相顾的表象,但都被中国化解。大国游戏层面,美国在南亚方向针对中国搞事,拉拢的当然是俄、欧。“美俄关系重启”后,俄国给美国(北约)阿富汗驻军提供补给“北方走廊”,以替代巴基斯坦“南线通道”,这样美国就可以抛弃并牺牲巴基斯坦。对此,欧洲方面处于观望者角色,原因是欧洲自身深陷金融、债务危机,需要外储庞大的中国为其输血,况且欧元受到美国算计,不敢贸然与中国为敌,否则欧元是极其危险的。关键取决于印度是否愿替美国出头挑战中国与巴基斯坦,中国对印度既拉拢又威慑,印度多次蠢蠢欲动,终未铤而走险。美国为拉拢俄、欧进行的交易失去价值,美国翻脸不想认账,与俄、欧矛盾再次占据上风。在伊核问题上,中俄

美国霸权战略

美国霸权战略 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 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 如果你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了整个世界。 ——[美]亨利·基辛格 一、美国霸权战略的思想和政策渊源 (一)孤立主义 孤立主义(Isolationism)是美国总统乔治〃华盛顿在其著名的《告别辞》中提出的外交原则,即美国在对外关系中应避免卷入欧洲的政治和军事冲突;不承担国际社会的政治、军事义务;不与外国、特别是不与欧洲大国结盟。孤立主义是美国传统外交的基础,对保护美国的国家利益有一定积极作用。 (二)门罗主义 1823年,美国总统詹姆斯〃门罗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的美国对外政策的原则,史称“门罗主义”(Monroe Doctrine)。门罗声称,欧洲列强不应再殖民美洲,或涉足美国与墨西哥等美洲国家之主权相关事务。而对于欧洲各国之间的争端,或各国与其美洲殖民地之间的战事,美国保持中立。“门罗主义”是美国对外扩张政策的重要标志。 (三)威尔逊主义 威尔逊主义(Wilsonianism)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前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重建世界和平秩序的构想,其中心思想是,国际政治集体安全体系比古典均势体系更有利于世界避免战争,维护持久和平。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四点:第一、人性可以改造。第二、战争可以避免。第三、利益可以调和。第四、建立国际组织,保卫世界和平。“威尔逊主义”反映了美国这样的战略意图:在一战后希望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全世界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以民族自决,裁减军备为幌子,换取世界舆论的支持,削弱英法等竞争对手;通过建立国际联盟,在政治上干预与控制战后世界局势,参与瓜分世界的殖民地。因此,“威尔逊主义”实际上是美国在战后企图冲出美洲,争夺世界霸权的总纲领,标志着美国全球霸权战略的开端。 二、美国霸权战略概念 美国霸权战略就是美国运用和创设各种权力优势,在全球范围内防止和打击竞争对手,维持并增进自己在安全、价值观和财富等方面最高水平的国家利益。该战略有三个特点: 一是战略工具的多样性,既包括军事、政治、意识形态和文化等方面,又包括经济和技术等方面;二是战略对象的普遍性,不是针对一个国家,而是涉及各个国家和地区;三是战略目标的全面性,不仅仅关注领土和政权安全

分析地缘政治学理论和美国的全球地缘战略

分析地缘政治学理论和美国的全球地缘战略 摘要: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为延续和发展自身的超然地位,依赖其自身经济、军事、文化上的优势,扩大其政治上的影响力。但是限于美国地理位置上远离世界中心,必然需要联合或侵入欧亚地区国家来实现目的。地缘政治对于美国来说是它扩张影响力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3—5个) 地理政治、冷战、陆权理论、霸权主义 正文 地缘政治学是一种探讨个人、组织或团体,因为空间分布等的地理因素,经营政治的手段及方法。目前用于军事、外交等战略分析方面较多。常常以地理因素为底,经济、社会、军事、外交、历史、政治等为面进行分析。 美国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战略研究方面是西方国家中起步较晚的。由于其东西濒临两洋,南北相接弱国,因此,从其独立到19世纪末,这个国家在安全方面从未遇到过严重的威胁,也为遇到过迫切需要到海外作战的情况。在美国建国之后的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美国外交所奉行的是由“国父”华盛顿所确立的孤立主义原则。 美国长期奉行孤立主义,保持孤立,不卷入欧洲旧大陆的纷争。从1783年独立战争胜利到19世纪末的这100多年中,美国奉行的地

缘战略实际上是一种“西半球防御”战略,其根本目标就是防止东半球对西半球的入侵,从而获得其对北美的支配地位和对西半球的霸权。地缘政治学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地缘政治学起源于欧洲之后经过西方国家军事政治家的研究与发展,出现了海权论、陆权论、控权论以及德国纳粹扩张的地缘政治理论。 大部分的人同意,地缘政治学源起于政治地理学。而地缘政治理论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德国地理学家弗里德里希·拉采尔在1897年所提的“国家有机体”论,以及之后发表的“生存空间”概念。 身为美国海军军官,同时也是历史学家的马汉,经由对英国海军发展与海洋霸权的研究,提出一套以制海权概念解释历史的理论。于1890年,出版《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阐述海权理论,其论点之中心在于海上力量对于国家繁荣与安全的重要性,若是一个国家要成为强国,必须要掌握在海洋上自由行动的能力。 1904年,英国地缘政治学鼻祖麦金德发表了“历史的地理枢纽”论文,创立了与海权相对应的陆权理论。他将欧亚大陆中心地带称为枢纽地带,是其为世界政治的枢纽。1919年,又将“枢纽地带”的概念修改为“世界岛”的“心脏地带”,并且把欧、亚、非三大陆统称为“世界岛”。他的“心脏地带论”认为,控制了东欧就等于控制了心脏地带,控制了心脏地带就等于控制了世界岛,控制了世界岛就等于控制了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地缘政治学家尼古拉斯·斯皮克曼则于40年代基于麦金德的心脏地带概念,提出了相应

论二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

论二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 内容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传统资本主义列强遭到严重削弱,日本战败处于美国的占领之下,苏联也遭到巨大破坏。美国本土远离战场,没有遭受战争的破坏,并且借着两次世界大战使国力得到极大增长,实力远在西方列强之上,美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和价值观念来推行对外政策,主宰世界的野心便极大地膨胀起来,开始全面推行妄图称霸世界的霸权主义政策。 全球战略是指大国调动和运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多种手段, 参与国际斗争, 维护和增强本国利益, 实现国家根本政治目的的方略。美国作为二战后政治、经济、军事力量极度膨胀的世界性大国, 为了追求世界领导地位和按着美国的价值观来构建未来世界的战略目标, 它一直在根据国际关系的变化和自身实力的消长, 不断地调整着自己的全球战略。 一、全球扩张时期的“遏制”战略和“和平”战略 从战后初期到60年代末,美国的经济、军事力量称霸于整个世界,其全球战略具有鲜明的扩张性、进攻性、侵略性。 杜鲁门政府(1945——1953)上台以后,面对社会主义力量不断壮大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的局面,很快修改了罗斯福设想的大国合作政策,制定了以反苏、反共为中心的“遏制”战略。其基本内

容是: (1)以原子弹和美元为坚强后盾,同苏联实行全面对抗,对东欧进行颠覆,在中国支持蒋介石打内战,进而对新中国实行政治上的孤立、经济上的封锁和军事上的包围。 (2)建立资本主义阵营,实行“马歇尔计划”、“占领地区救济资金”和“经济复兴资金”,在经济上扶植西欧、日本;通过分裂德国,重新武装联邦德国,建立“北约”和缔结《日美安全条约》,形成西方军事联盟。 (3)在亚非拉广大地区,通过签订《西半球防务条约》和建立“美洲国家组织”来巩固它在“后院”的统治,通过所谓“技术援助和开发落后地区”的“第四点计划”支持亲美独裁政权,推行新殖民主义。整个冷战时期,美国各届政府的对外政策基本没有离开“遏制”苏联这一基础。 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1)在朝鲜战场失败后,力图用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对付社会主义国家,先后提出了“解放战略”、“和平取胜”战略;在军事上提出了“大规模报复战略”和“战争边缘政策”,进行核讹诈和战争威胁;针对东南亚和中东局势,先后提出了“对米诺骨牌理论”和“艾森豪威尔主义”,大肆镇压民族解放运动,加紧向印度支那、中东和拉美地区渗透。 肯尼迪、约翰逊时期(1961——1969),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挑战。肯尼迪政府确立了“一手拿箭,一手拿橄榄枝”的“和平战略”,把对抗与缓和两手结合起来,同时注重对苏联、东欧进行经济、文化

美国全球战略

美国全球战略 美国全球战略的核心目标是维持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 即霸权。这一目标具体有五个方面内容。 第一, 打击恐怖主义与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是美国对外战略的首要 任务。“9·11事件”后,美国认识到恐怖主义是它的主要威胁。美国是恐怖分子仇视和报复的主要对象。虽然恐怖主义是美国的“不对称”对手,但一旦恐怖分子掌握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就会给美国造成毁灭性打击。 因此,美国把打击恐怖主义和防扩散挂钩,将其作为美对外政策的“重中之重”。阿富汗战争之后,美国接着提出“邪恶轴心”,并以萨达姆开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发动伊拉克战争。战争结束后,朝鲜核问题又成为美国全球战略关注的焦点。伊朗核开发也日益引起美国的注意。 第二, 世界范围内的伊斯兰极端势力被认为是美国的主要安全威胁。美国认为恐怖主义只是伊斯兰极端势力这座冰山上的一角,只有铲除整座“冰山”,才能彻底根除恐怖主义这个心腹大患。为此,美国试图通过对伊拉克实行“政权更迭”,扶植亲美政权,推动中东地区所谓民主的“多米诺效应”,铲除反美势力,消除恐怖主义的根源。 第三, 重视大国合作,强调建立有利于自由的力量均衡。美国充分认识到反恐、防扩散和对付伊斯兰极端势力,离不开“价值观相近”的世界其他大国的合作。冷战结束后,美欧在外交理念上的分歧逐渐加大,双方矛盾在伊拉克战争前后公开化。俄罗斯由于和法、德站在一起反对美国的伊拉克政策,美俄关系也出现明显倒退。为防止与欧、俄战略裂痕进一步加深,修补美欧、美俄关系将是美国重要的外交议程。中、日、印对美国的反恐战争采取了合作态度,今后美国仍将采取措施,进一步改善美中、美印关系,加强美日同盟。 第四, 拓展对外经济贸易。美国的发展依赖国际市场,其经济的外贸依存度达到30% 拓展国外市场,是维持美国国内经济繁荣的保障。 第五, 推行美国价值观。具体说,就是“拓展民主”,推行人权外交,进行文化和意识 形态渗透。 总的来看,美国对外战略的上述五方面内容仍可以归纳为“三大支柱” ,即安全经贸和人权。

越战纪念碑与社会心理学分析

社会心理学 指导教师:李香会 设计艺术学(视传) 学号:11105040406097 姓名:李华

越战纪念碑 越战纪念碑,又称越南战争纪念碑、越战将士纪念碑、越战阵亡将士纪念碑、越战墙等,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中心区,坐落在离林肯纪念堂几百米的宪法公园的小树林里。是由华裔设计师林璎设于1981年设计的一所标志性建筑。这座建筑在设计之后曾经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争议存在于多方面,当时代表美国建筑界和艺术届的八位德高望重的大师来作为评委经过两次最终表决,认定是林璎的作品为最佳作品。但是却遭到了来自越战老兵,还有修建纪念碑的赞助商等部分人群的反对,甚至最后闹到了美国国会。虽然艺术界与新闻界均对她的作品赞许有加,但退伍军人协会却表示不满越战士兵的雕像。一些越战老兵认为,纪念碑本该拔地而起,而不是陷入地下,与阿灵顿国家公墓里硫磺岛升旗雕塑那样反映传统军队形象不同,她的这份色调灰暗且朴实无华的设计方案是对战死者的不敬,还有人认为,阵亡者的名字应该按照英文字母的顺序排列,而不是按照他们战死的时间排列;甚至,由于她是华裔,受到种族主义分子和一些越战老兵的抵制。他们从政治上施加压力,要求评审委员会更改原设计。但是在重新组织评审团后,第二次评审结果她的设计仍然获得第一名。委员会为慎重起见,重新仔细审阅了林璎的作品,审阅之后觉得仍然是一个佳作,就拒绝了退伍军人的要求。当时,内政部长华特还曾经出面,下令暂停工程进度,并要求在V字型建筑的中间,放一座雕像并悬挂一面美国国旗。林璎面临种种压力仍不肯妥协,毅然要求撤回自己设计人的名字,因为,她觉得如此这般的要求和篡改,已经破坏了她的原设计精神,刻上她名字不但是个谎言,对她来说也是一种侮辱。在她的坚持下,插国旗之举取消,三位越战军人的雕像也被移往V型碑石的侧面。 林璎的作品之后引发了我们的思考,究竟是评委们是正确的还是那些反对者是正确的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说明这个。首先是关于设计目标的确立,我们参照设计群体和它的需求层次来分析。设计目标是对于死亡战士的纪念。目的是警醒人们不要忘记过去的。到底建“越战纪念碑”的意义是什么,尤其是一座20世纪的纪念碑的意义是什么?当宝贵的生命首先成为了战争的代价时,这些“人”无疑是第一个应该被记住的。因而这项设计的主体肯定是“人”而不是政治。只有当你接受了这种痛苦,接受了这种死亡的现实之后,才可能走出它们的阴影,从而超越它们。就在你读到并触摸每个名字的瞬间,这种痛苦会立刻渗透出来。而我的确希望人们会为之哭泣,并从此主宰着自己回归光明与现实。假如你不能接受这个现实,就永远无法从中解脱出来。所以一座纪念碑应该是“真实”的写照。首先要接受和承认痛苦已经存在,然后才有机会去愈合那些伤口。”按照林璎自己的解释,好像是地球被(战争)砍了一刀,留下了这个不能愈合的伤痕。黑色的、像两面镜子一样的花岗岩墙体,两墙相交的中轴最深,约有3米,逐渐向两端浮升,直到地面消失。V型的碑体向两个方向各伸出200英尺,分别指向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通过借景让人们时时感受到纪念碑与这两座象征国家的纪念建筑之间密切的联系。后者在天空的映衬下显得高耸而又端庄,前者则伸入大地之中绵延而哀伤,场所的寓意贴切、深刻。在林璎的设计中,设计师所参照的用户群体是设计师本身,而并非是一些受众群体,林英老师始终坚持自己的想法,从未改变,因为她以她的理解去读懂历史,她能够将自己的对于战争那种痛苦以自己独特的设计角度来做出判断,是尊重自己,也是对死去的人的尊重。需求的群体不同,所做的设计也不会相同。需求和设计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作用。需求和设计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作用。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该理论将需求分为五种,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

美国的全球战略

美国的全球战略 专业:化学学院化学 学号:33090320 姓名:葛睿 摘要:从“二战后美国战略部署的演变”、“‘9·11’后美国战略重点在何处”、“美国战略对世界会产生何种影响”等方面来清晰地了解美国称霸全球的战略意图和目标,研究国际战略环境,洞察全球战争与和平的基本趋势,判明对我国战略利益的影响,确保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美国全球战略 全球战略是美国为争夺世界霸权而提出的战略,并且其始终是贯穿美国对外政策的中心。全球战略是指大国调动和运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多种手段,参与国际斗争,维护和增强本国利益,实现国家根本政治目的的方略。在某种意义上讲,只有全球性超级大国才有资格、有可能形成全球战略。深入透彻地研究美国的全球战略,从我国的根本利益出发,抓住有利机遇,利用和争取较长时间的和平环境,着重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更好地维护我国的长治久安与繁荣富强。 一、二战后美国战略部署的演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之所以提出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是因为其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发展很快,又垄断着原子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战可以说是整个全球参战国家关系和美国国际战略上的一个转折点。在二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目标是谋求“世界领导地位”和“按照美国的构想塑造世界”。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被认为是阻碍美国实现这两大目标的主要因素。因此,战后美国对外战略主要围绕反共和争霸展开。但由于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波诡云谲,和美国自身实力的变化,美国的全球战略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特点。 第一阶段是美国战后第一次战略扩张期,是从战后初期到六十年代末,美国奉行的是对外扩张战略,这一时期对外战略带有明显的扩张、进攻和侵略的霸权色彩。1947年3月12日提出的杜鲁门主义就是其突出表现。这一时期的全球战略要求推行实力政策,主张帝国主义国家联合起来,向社会主义国家发动一场全球战争。

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

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调 整 新世纪之初,国际形势发展依然复杂多变,“9·11”事件对国际形势的影响进一步凸显。世界的力量组合和利益分配在经历新的变化,多极化继续曲折发展,全球化不断深入推进,和平与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但是,世界还很不安宁,国际力量对比进一步失衡。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人类还面临许多严峻挑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美国调整国家安全战略给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频添复杂不测变数。 一、美国全球战略与外交政策 美国对外政策“高开高走”,牵动大国关系起伏动荡,这是当前国际形势的重要特点。2002年9月20日,美国政府公布了新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下简称《报告》)。从1 986年以来,美国法律要求每届政府向国会提交一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主要阐述在外交、防务及内政方面的总体目标和宏观政策。《报告》是布什政府对其执政以来,尤其

是“9·11”事件之后,对美国国家安全政策的全面概括与展望。 (一)在国际棋盘上确立美国“超级大国”的战略坐标 步入21世纪,美国的基本战略目标仍然是确保其在世界格局中的“主导”地位,利用美国的绝对优势,谋求其绝对安全。《报告》对自己超级大国的实力毫不掩饰,认为“今天,美国具有无可比拟的军事实力和举足轻重的经济和政治影响”。但是,《报告》也试图将美国的战略目标从全人类的利益角度进行包装,称美国“从不利用我们的实力要求获取单方面的利益。相反,我们努力创造有利于人类自由的均势”。即使如此,一种美国式的“优越感”和“使命感”还是溢于言表。 共和党政治现实主义“以实力推进目标”信条在《报告》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报告》称:“美国必将拥有足够的力量,挫败敌人把其意志强加于美国及我们的盟友和友邦的任何企图。”《报告》不仅表示美国“将保持充沛的军力,作为我们履行义务和保卫自由的后盾”,还特别强调美国必须遥遥领先于敌手,称“我们的军队将如此强大,可迫使潜在的敌人放弃扩充军备,不再妄想拥有超过美国或与美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党的十六大报告做出了关于本世纪头二十年使我国发展的 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科学判断。美国是冷战后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惟一有能力、有野心称霸全球的国家。在我们对国际形势变化做出判断时,首先需要对美国相对实力的消长和全球战略的调整进行分析。 我们认为,从长期看,国际政治多极化和美国霸权的衰落是必然规律;但在短期内,还看不出美国的综合实力和世界地位正在持续下降的迹象。从“硬实力”方面看,美国不但没有下降,而且许多指标还有所上升。占世界总人口4.7%的美国,其近年来的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各国总和的32%以上(冷战刚刚结束时占25%左右),国防开支占各国总和的40%左右,研究和开发支出占各国总和的40%。2001年以来,尽管一度出现了经济下滑局面,美国同日本、欧盟的经济差距还在加大。 美国对2001年的9·11事件做出了强烈的反应,而且在此后实行了重大战略调整。2001年底的阿富汗战争得手之后,美国的地缘政治优势得以强化,从政治、军事、经济上挤进了它一直想挤进的中亚等地区,还增强了它在东南亚、中东等地区的军事存在。

但是,2003年3月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却使它陷入了冷战结束以来空前的国际孤立,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强烈谴责和大多数国家的明确反对。美国同法国、德国等许多传统欧洲盟国的矛盾的深刻程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史无前例的,同伊斯兰国家特别是阿拉伯世界的矛盾也明显加深。美国在战后伊拉克所受到的武装袭击,出乎布什政府早先的预料之外。即使是美国最坚定的盟国,也不愿积极参加美英两国在伊拉克的治安行动。最近由美国传媒曝光的驻伊美军虐待伊拉克战俘事件,暴露了美国在国际上鼓吹“人权”的虚伪性,进一步损害了美国在世界上的形象。由此看来,伊拉克战争对美国的“软实力”(即影响其他国家行为的能力)是一个严重的消耗。 美国同其他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关系以及战略力量对比,是美国实力地位的重要因素。欧盟作为一个国家集团,在世界政治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今年5月,欧盟成员国由原来的15国扩大到25国,经济实力有所增强。欧盟同美国虽然同属西方发达国家,但欧盟各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政策,欧洲的传统文化、价值观、法律体系和新的主权观,同美国有很大差异,形成了在全球化进程中一种独特的发展模式。欧盟在地缘战略利益上,主要关注欧洲及其周边地区,希望俄罗斯、中亚、中东和北非地区保持稳定和经济发展,并努力扩大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影响。在对伊拉克、以

纪念碑景观环境设计的儒道思想初探_以中国人民英雄纪念碑与美国越战纪念碑为例

95

96 设计成一种政府的政治标志或是政治勋章,而是希望它能与周 边的环境浑然一体,使其成为能供孩子们玩耍的华盛顿广场中 的一个自然的组成部分。她形容这座纪念碑是刻在地面上的一 道伤疤,向人们,尤其是政府的决策者们,述说战争带来的悲 痛和苦难。她的设计异常简单而朴实:两面简单平滑的黑色花 岗岩石墙,以一定角度相连,石墙上刻着5万8千多名在越南 战争中牺牲的美国将士的名字。两面石墙各长246.75英尺,整 座纪念碑总长度为493.5英寸。每段墙由70块板块组成。最大 的板块上刻有137行人名,最小的板块上只有一行。每行各有 五个人名。在两面墙连接处的顶点高10.1英尺。墙面向两端逐 渐变薄,末端只有8英寸厚。修建越南战争纪念碑是在1981被 提出的。从林璎提交她的设计到纪念碑完成历时五年,不仅因 为其规模宏大,还因为她的设计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在 一些越战老兵团体的坚持下,纪念碑的设计增加了一座现实主 义的战士雕像,不过为了使雕像和石墙保持各自的整体感,雕 像的位置离石墙有一段距离。浏览死者姓名的参观者们,能看 到自己映在墙面上的面孔,许多人把这种效果比作生者与死者 的见面,在游人心中掀起无限情感的波澜。另外,参观者还可 以用铅笔把他们阵亡的亲人的名字做成拓印。 二、关于两个作者——梁思成与林璎 梁思成出生于广东省新会,1923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他 于1927年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了硕士学位,并于1947 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28年他回到中国 时创立了东北大学的建筑系。1931年,他加入了中国营造学社, 一个研究古代中国建筑的学术组织。自20世纪30年代起,“他 指导并参与了对2000余座古建筑样本的调查研究,收集了大量 的宝贵资料,并系统而彻底地研究了中国古建筑与古代艺术的 发展、特征和成就”。1949年后,他被任命为北京市都市计划委 员会副主任,热心地参与北京城镇建设工程。他建议把北京变 成新的首都。北京,这座古建筑云集的城市,是建设一个景致 迷人、植被丰富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理想地点,就如美国 的华盛顿特区那样。梁思成和他的妻子做了大量工作,包括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以及北京市内10多座宏伟 建筑的设计。1946年,他创立了清华大学的建筑系,曾任人才 辈出的清华大学建筑系的院长。并在清华执教达26年之久。 林璎,美籍华人,1959年出生于俄亥俄州雅典城(Athens, Ohio)的一个艺术家庭,家庭成员都很有素养。她的父亲曾任 俄亥俄大学的艺术学院院长,而母亲则是同一所大学的文学教 授。林璎被培训成为艺术家和建筑师,她设计的雕塑、庭园、纪 念碑、建筑工程都本着一个原则:在自然景观中为个体创造一 个空间。她从广泛多样的文化中汲取设计雕塑与建筑作品的灵 感,其中包括日本的禅寺园林、俄亥俄州侯普维尔(Hopewell),原 住民在公元前800年所建造的土墩图腾、及美国20世纪60~70 年代的土方工程艺术家们的作品。为了确定将建在华盛顿广场 上的越南战争纪念碑的外形,政府向全国征集样式设计,当时 还是耶鲁大学大三学生的林璎提交的作品脱颖而出,使她成为 了公众关注的焦点。林璎以她认可度最高的作品,越南战争纪 念碑,让战斗中阵亡的将士的姓名成为了他们的代言人,把在 异乡的土地上发生的一场悲剧和托起纪念碑的美国首都的土壤 联结了起来。 尽管林璎和梁思成生于同一个家族,也拥有相似的教育背 景,他们的风格和想法却迥然不同。梁思成的父亲,梁启超,一 生经历了帝制中国的最后40年以及中华民国的头20年,从1894 年开始,他便扮演改革运动者与传播者的角色,提倡迎接现代 西方社会的挑战,主张采纳西方技术与政体。1898年改革失败, 梁启超逃逸到日本。满清政府被推翻后,他回到中国,并曾出 任民国的司法总长。 梁启超的显赫声名、观念想法以及他所关注的事物,影响 着梁思成的一生。同时梁启超还是一个严肃的儒家学者。对于 一个儒生来说,对国家和政府无条件的忠诚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这又可以称为“忠”,即坚信自己的国家与人民,努力为国家与 人民效力。 与梁思成不同,林璎在现代美国的一个移民家庭中长大。 她的父母都极少谈及中国。她和她的弟弟都不懂得说汉语。对 于自己的亲戚设计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一事,她也毫不知情。在 她内心中,并没有被灌输一种“漂泊他乡的感觉”。她所感受到 的要更微妙些,将她养育成人的是漂泊他乡的父母,而他们显 然决定林璎和她的弟弟都不应该再有那样的感受。 三、两种设计的思路对比——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 在中国,与其他现代化建设中的国家不同的是,中国人始 1 2 3 4 5 6 7

全球化战略案例(李元旭)

案例1:海尔电器进军卡罗来纳州 2003年,当很多美国公司总裁看中了中国的廉价劳动力,试图将制造业转向中国时,中国最知名的企业之——海尔却对此此实施了有效的反击。海尔将其一部分冰箱制造转到南卡罗来纳州哥伦比亚东北部的一些小城镇,由美国工人生产,目的是想让海尔像惠而浦和美泰克一样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品牌,并且这样做也可以节约运输费用。 对于一个年收入85亿美元的公司,这个新分厂是海尔开拓在美国的前景所迈出的重要一步。分厂于2000年建成,造价4000万美元,目的是为了灵敏地回应美国零售商的需求。海尔公司的一位资深副总经理戴维.帕克斯说,零售商们的存货量小,但现货售完后,他们希望可以及时补充,而从亚洲船运需要长达6星期的时间。帕克斯说:“分厂的建立非常合理,当你使用船运时,你同时也做了一些无用之功。”在国外建立分公司不仅可以节约金钱,而且是国家和民族的骄傲。中国政府的目标是使中国有至少50家公司进入全球500强,但根据目前的官方数据,仅有11家公司在500强之列。 2003年,海尔公司使其总裁张瑞敏先生备受媒体关注。张先生常说自己是中国的杰克.韦尔奇,他将缺乏生机的国有企业转变成生机勃勃的家用产品巨人的事迹已经被制作成电影。许多中国人崇拜的对象已由革命家转向主管人员,所以张瑞敏先生从某种意义上说成了中国的英雄。海尔美国分厂的成立是经济和文化双方面的胜利。但是,想从惠而浦和美泰公司手中赢得市场并不容易。贸易杂志Appliance的编辑黛安娜.里奇说:“人们倾向于购买他们熟知的品牌,在美国,每个人都知道惠而浦、美泰克和Frigidaire,亲人们是购买他们的母亲或祖母购买的品牌。” “有些人甚至不能正确说出他们所购买的产品(海尔)的名字,”海尔的里奇女士说,“在自已的家中捅有一个连品牌也说不清楚的商品,也不是件坏事。”很多情况下,人们将Haier(海尔)读成Higer(更高)。海尔这个来自于中国青岛品牌已经在美国的货架上取得了一定的位置。根据麦肯锡——一家管理咨询公司的数据,海尔在美国销售三年以后,它已经取得了美国微型冰箱销售量的1/3,而且它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取得了美国冰酒柜一半的销售市场。2002年,海尔的销售量10万台,占美国冰箱销售量的2%,截止到2005年,海尔已经取得了美国冰箱市场1/10的销售量。美国人发现海尔的性价比很高。 在捅有6000人口的小城市卡姆登,此地的美国公司多处于紧缩或停产的状态,这陈旧的工厂仅能提供200个必需的工作岗位。海尔公司在此地的雇员基本是美国人,所以文化差异极小。在工厂的内部有很多从天花板上悬下来的条幅,用中文或英文写着标语(例如:“永远不要对市场说不”,让人们深深地感受到中国公司的存在。每个办公室都有张瑞敏先生亲笔签名颁发的证书。海尔公司支付给当地的美国操作工人稍多于10美元1小时,是中国工人水平的10倍,并且提供健康福利。唐纳.福特纳是一名当地的工人,她在三年之前开始为海尔公司工作。刚开始,她在一些中国技师的指导下工作,虽然她不太听得懂他们带有口音的英语,但是这些技师可以向她演示操作过时程。在该分厂建立时,人力资源部主管杰拉尔德.里夫斯带领10位工人的小姐到中国青岛总部,他发现中国工人纪律性极强,“他们在每天的总结会上都站成极其整齐的队列,我永远也不可能让我的员工站成那样。”他说。而总经理艾伦.古伯斯基则在此行中发现管理中的“战略经济单元”方法,此方法在青岛的海尔公司得到广泛的应用。这种方案将每个工人当成一个独立的单元,奖励那些发明为公司省钱方案的工人,反之则处罚那些浪费公司资源的人。“我想让每个工

美国首都华盛顿的越战纪念碑和朝鲜战争纪念碑

美国首都华盛顿的越战纪念碑和朝鲜战争纪念碑美国首都华盛顿的越战纪念碑,是一个相当出名的设计作品。今天的建筑系学生,在学到当代纪念碑设计的时候,恐怕都会接触到这个设计范例。在中国,有不少介绍美国的文章,都提到过青草坪上,刻满了阵亡者姓名的这个黑色花岗岩墙。一方面,人们当然是被它别具一格的设计思想和表现手法所吸引;另一方面,人们也好奇地注意到,纪念碑的设计者林璎是当时刚二十出头的一个华裔女孩,她当时还是建筑系的大学生。更何况,她和中国似乎有着丝丝缕缕的关系,追根溯源,她原来是中国著名建筑师梁思成的夫人林徽音的一个远亲。这样,就有了一点传奇色彩。也使美国越战纪念碑在中国的知名度,远远超出了建筑系大学生的范围。可是,在中国很少有人知道,就在这个著名的越战纪念碑近旁,还有一座与中国关系更为密切的战争纪念碑,那就是美国的朝鲜战争纪念碑。 这实际上不止是一个纪念碑,而是一个小小的纪念园区。 走进这个园区,首先相遇的,是19个与真人尺度相仿的美国军人雕塑群。这些不锈钢雕塑是写实的。大家都知道,以写实的战士塑像作为战争纪念碑的组成部份,这已经是一个古老得不能再古老的设计手法,似乎了无新意。可是,这个纪念碑以最传统的设计方法入手,却能够赋予参观者一种特殊的感受。作为对一个设计作品的分析来说,它的突破点在哪里呢?朝鲜战争纪念碑的设计者,并没有按照通常的做法,把这些雕塑集中在一起,而是将他们一个个拉成散兵线,撒开在一片长满青草的开阔地上,“搜索前进”。他们头戴钢盔,持枪驱前,表情显得非常紧张。它和一般纪念碑设计另一个不同之处是,这些塑像都没有高台底座。他们不是高耸的英雄,而是普通士兵。他们的脚就结结实实地踏在这片开阔地上。这么一来,士兵脚下的这块土地就自然地融入,成了雕塑群的一部份,战场也就因此而被生生地移进了这个纪念园。当烈日炎炎,当狂风扫过,当暴雨倾注,当皑皑冬雪覆盖在这片开阔地和士兵们的身上,这时,设计者甚至将整个气候和环境都引了进来,成了这个雕塑群最真切的背景和注释。于是,战场的严酷和士兵危在旦夕的生命,作为一个战争片断,整体地走进了纪念园。传统的写实群雕就这样被新颖的设计思路所突破,产生了与众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感受。按照建筑界的行话,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有“想法”的作品。南面是一座黑色的花岗岩纪念墙。在这座墙上,还隐现着浅浅蚀刻的许多士兵的脸部,这些形象不仅是写实的,甚至可以说是真实的。因为所有这些脸部,都是根据朝鲜战争新闻照片中美军各个兵种的无名士兵的真实记录,临摹刻摹的。纪念墙的花岗岩是磨光的,开阔地的塑像群因此而映射在墙上。随着我们的脚步移动,两组形象便流动地,互为背景地融合在一起。战场的引入,新闻照片的应用,都表明着设计者在刻意寻求一个历史真实的感觉。而正是设计者的这个追求,让走入纪念碑园区的我们,不无困惑。

全球战略概述

全球战略概述 全球战略又称全球化战略,是指跨国公司从全球观点出发,利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区位比较优势,把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和职能加以分散和配置,使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综合一体化经营,努力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以期获得长期、稳定的全球竞争优势,实现最大化的全球效率。全球战略是跨国公司从全球角度出发,合理安排有限资源,抓住全球性机遇,进行全球性选择和部署,确定全球性战略目标。决策者不受民族、国家的限制,考虑在全球范围内实行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取得最佳的长期总体效益:换言之,它是跨国公司在变动的国际经营环境中,为求得长期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总体的长远的谋略。而不是孤立地考虑一个国家的市场和资源。全球战略要求在多国基础上取得最大经济收益,而不是斤斤计较于国际业务活动中一时一地的损失。从历史角度看,全球战略是跨国公司大发展阶段的产物。美国为争夺世界霸权而提出的战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发展很快,又垄断着原子武器,因而提出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1947年3月12日提出的杜鲁门主义就是其突出表现。全球战略要求推行实力政策,主张帝国主义国家联合起来,向社会主义国家发动一场全球战争。尼克松政府确定了全球战略计划的4项原则:①遇到战略核战争依靠美国的核力量。②遇到战区核战争由美国承担主要责任,英国等承担部分责任。③战区常规战的任务由美国和盟国部队分担。④对次战区或地区性战争,由当事国和盟国承担主要责任,美国提供一定援助。几十年来,全球战略始终是贯穿

美国对外政策的中心。 编辑本段全球化战略的优缺点 全球战略的优点在于能集中力量建立公司统一的竞争优势: 1、能将其生产经营设施安排在最有利的国家内,或集中或分散,并对他们的战略行动统一协调。2、能将位于不同国家的活动连接起来,及时转移在技术开发、管理创新上的成果,更充分地利用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还可选择在何处挑战竞争对手最为有利,这些都便于公司建立持久的竞争优势。全球战略的缺点:是难于适应各东道国的特点,适应各国不同的情况。 编辑本段全球战略的目标及其管理 全球战略的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分目标。总目标是指在日趋复杂的环境下从全球范围考虑公司的市场与资源分布,提高竞争能力,增强竞争地位,最大限度地去实现总体利益。这一战略总目标可细分为:①核心目标:最大限度地在一些新的领域与较强的竞争对手竞争并取得进展,即使这些领域是不熟悉的。核心目标决定能否赢得优势的垄断优势。②基础目标:使公司当前的经营活动在总体水平上有效益,并能适当地管理由于这些效益而可能导致的经营风险。基础目标决定能否在一定时期内生存下去,同时还能为进一步发展创造基础。③发展目标:培养公司内部的学习能力以不断创新和进步,并使自己有能力适应未来环境的挑战。发展目标是公司保持和提高全球竞争实力的关键。④优先目标:在战略评估的基础上,确定轻重缓急的顺序,优先实现事关公司全局的经营。优先目标体现了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