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控制作业与答案解析

计算机控制作业与答案解析
计算机控制作业与答案解析

1.1.计算机控制系统是由哪级部分组成的?各部分作用

硬件组成:微控制器或微处理器、ROM、RAM、外部设备、网络通信接口、实时时钟、电源。软件组成: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作用:硬件中有A/D称为模拟数字转换器,它包括采样保持和量化,其输出为数字形式,何时采样由计算机控制。D/A称为数字模拟转换器,它是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形成控制量。应用软件根据要解决的问题而编写的各种程序,系统软件包括

操作系统,开发系统。

1.2.为适应控制现场的工作环境,对工业控制机有何要求?

(1)适应性(2)可靠性(3)实时性(4)扩展性

结构:(1)基于通用计算机的结构(2)基于嵌入式系统的结构1.3. PCI总线,CPCI总线,PC/104总线以及RS232,RS422,RS485有何特点,电平特性,适用场合?

2.1.何谓IO接口?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为什么要有IO接口?

(1)解决主机CPU和外围设备之间的时序配合和通信联络问题(2)解决CPU和外围设备之间的数据格式转换和匹配问题

(3)解决CPU的负载能力和外围设备端口的选择问题

2.2.计算机与外围设备交互信息有哪几种控制方式?各有何优缺点?(1)并行通信。优点:传送速度快、信息率高。缺点:传输线多,成本高

(2)串行通信。全双工方式 RS-422 ,RS-232。半双工方式 RS-485

(3)同步通信。要求收发双方具有同频同相的同步时钟信号,每帧信息开始加特定的同步字符,不允许有间隙

(4)异步通信 。开始位,停止位,发送的字符间允许有间隙

2.3.模拟输入通道中为何要加采样保持器,采样保持器的组成及要什么?

(1)用采样保持电路使得在A/D 转换期间保持输入模拟信号不变

(2)孔径时间:AD 转换器完成一次模拟量到数字量转换所需要的时间。

孔径误差:在孔径时间ta/d ,由于输入信号x(t)的变化所引起的误差称为孔径误差δ。

以ta/d =10μs 的10位ADC 芯片为例:

为保证不低于0.1%的转换精度

100%2100%U /????≈D A m

t f U πδ=Hz t f D A 16100

101021.0100%2%1.010/≈?????≈-ππ= 2.4.ADC 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10V8位的ADC 转换精度如何计算? (1). 接口特性(2). 量程(3). 分辨率(4). 误差和精度(5). 转换速率(6). A/D 转换的方法

2.5 一个8位A/D转换器,孔径时间为100。如果要求转换误差在A/D转换精度(0.4%),求允许转换的正弦波模拟信号的最大频率是多少?

f=0.4/(2*pi*100*10^(-6)*100)=6.4

2.6 请分别画出D/A转换器的单极性和双极性电压输出电路,并分别推出输出电压与输入数字量之间的关系式。

微机p328

3.1什么是数字PID位置控制算法和增量型控制算法?试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3.4 已知模拟调节器的传递函数为:

,试写出相应数字控制器的位置型和增量型控制算法,设采样周期T=0.2S

计算机导论试题与答案[技巧]

计算机导论试题与答案[技巧] 计算机导论试题与答案 《计算机导论》试题和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计算机领域中采用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来表示数值。。 2. 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两大特征是“程序存储”和“______”。 3. 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简称ASCII码,它是____位二进制编码,因此,它可以表示 ____种字符。 4. 计算机中采用的基本逻辑电路主意有各种______及______。 5. 用_________语言编写的程序可由计算机直接执行。 6. 串口按信息传送格式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7. 计算机的主存储器存储直接与,,交换的信息,辅助存储器存放当前不立即使用的信息。 8. 堆栈是指用作数据暂存的一组寄存器或一片存储区,它的工作方式称为 ______。 9. 由寻址方式形成的操作数的真正存放地址,称为操作数的 ______。 10. 计算机网络按距离可分为______和______。 11. 设备管理中的设备是指计算机系统的_____、_____和_____。 12. 操作系统按功能特征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13. 高级语言的基本元素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五大类。 14. 从根算起,树可以分为多个层次,树的_____称为树的深度。

15. _____是数据组织形式,反映数据之间的关系,但不涉及数据的具体内容。 16. 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中,每个元素需存储两部分信息:一部分是元素本身的信息,称之“_____”;另一部分则是该元素的直接后继元素的存储位置,称之“_____”。 17. 栈是限定在_____进行插入和删除运算的线性表,其表尾称为_____,表头称为_____。 18. 用编译方法在计算机上执行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可分为两个阶段: _____和_____。 19. 从资源管理的角度,操作系统要实现对计算机系统的四类资源管理,即 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20. 处理机管理程序中,作业调度程序的管理对象是______,进程调度和交通控制程序管理的对象是______。 二、判断题(如果错误请说明理由,每题1.5分,共15分): 1( 全加器只能实现一位二进制数相加。( ) 2( 将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 ( ) 3( 将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的补码: ( ) 4( 兼容机和原装机的软件是不兼容的。( ) 5( 并行性是指在同一时刻或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完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相同或不同的工作,只要在时间上互相重叠都存在并行性。( ) 6( 计算机的硬、软件之间有固定不变的分界面。( ) 7( 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的链表中的最后一个结点的指针域置为“空”,则此链表称为空表。( ) 8( 对于程序中的错误,编译程序都能有效的进行诊断和处理。( )

《计算机控制系统》第二次作业答案

《计算机控制系统》第二次作业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0 分,共4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是将生产过程工艺参数转换为电参数的装置。 ( A ) A.传感器 B.A/D转换器 C.D/A转换器 D.互感器 2.在计算机和生产过程之间设置的信息传送和转换的连接通道是()。( B ) A.接口 B.过程通道 C.模拟量输入通道 D.开关量输入通道 3.所谓量化,就是采用一组数码来逼近离散模拟信号的幅值,将其转换为()。 ( B ) A.模拟信号 B.数字信号 C.程序代码 D.量化代码 4.数控系统一般由输入装置、输出装置、控制器和插补器等四大部分组成,这些功能 都由()来完成。 ( C ) A.人 B.生产过程 C.计算机 D.实时计算 5.外界干扰的扰动频率越低,进行信号采集的采样周期应该越()。 ( A ) A.长 B.短 C.简单 D.复杂 6.数字PID控制器是控制系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控制规律,其中能迅速反应误差, 从而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稳态误差的是()。 ( C ) A.微分控制 B.积分控制 C.比例控制 D.差分控制 7.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PID控制规律的实现必须采用数值逼近的方法。当采样周期 短时,用求和代替积分、用后向差分代替微分,使模拟PID离散化变为()。 ( B )

A.微分方程 B.差分方程 C.积分方程 D.离散方程 8.香农采样定理给出了采样周期的上限,采样周期的下限为计算机执行控制程序和 ()所耗费的时间,系统的采样周期只能在Tmin和Tmax之间选择。 ( A ) A.输入输出 B.A/D采样时间 C.D/A转换时间 D.计算时间 9.在有交互作用的多参数控制系统中,振铃现象有可能影响到系统的()。 ( B ) A.可靠性 B.稳定性 C.经济性 D.通用性 10.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因为前馈控制是一个(),因此,很少只采用前馈控制的方案, 常常采用前馈-反馈控制相结合的方案。 ( A ) A.开环系统 B.闭环系统 C.稳定系统 D.不稳定系统 11.软件是工业控制机的程序系统;其中面向控制系统本身的程序,并根据系统的具体 要求,由用户自己设计的软件称作()。 ( B ) A.系统软件 B.应用软件 C.支持软件 D.控制软件 12.在程序设计的过程中,程序设计人员选取一种适当地高级(或汇编)语言,书写程 序的步骤叫做()。 ( D ) A.编译 B.程序设计 C.调试 D.编码 13.一个12位的A/D转换器,其量化精度约为0.02%,若其孔径时间为10微妙,如 果要求转换误差在转换精度内,则允许转换的正旋波模拟信号的最大频率为()。 ( C ) A.2HZ B.3HZ C.4HZ

计算机导论习题答案

计算机导论习题答案 【篇一:计算机导论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参考答案 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教学团队 2010.9 习题1 1.1 选择题 1.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1946年研制成功的一台大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名称是( c )。 a) pentium b) ibm pc c) eniac d) apple 2.1981年ibm公司推出了第一台( b )位个人计算机ibm pc5150。 a)8 b) 16 c) 32 d) 64 3. 中国大陆1985年自行研制成功了第一台pc 兼容机,即( c )0520微机。 a) 联想 b) 方正 c) 长城 d) 银河 4. 摩尔定律主要内容是指,微型片上集成的晶体管数目每( c )个月翻一番。 a) 6 b) 12 c) 18 d) 24 5. 第四代计算机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 c )作为主要电子元件。 a) 电子管 b) 晶体管c) 集成电路d) 微处理 6. 计算机中最重要的核心部件是( b)。 a) dram b) cpu c) crt d) rom 7. 将微机或某个微机核心部件安装在某个专用设备之内,这样的系统称为(c )。 a) 大型计算机 b) 服务器c) 嵌入式系统 d) 网络 8. 冯.诺依曼计算机包括,( b )、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 a) 显示器b)运算器c) 处理器 d) 扫描仪 9.从市场产品来看,计算机大致可以分为大型计算机、( c )和嵌入式系统三类 a) 工业pc b) 服务器c) 微机 d) 笔记本微机 10.大型集群计算机技术是利用许多台单独的( b )组成的一个计算机系统,该系统能够像一台机器那样工作。

计算机控制作业答案

1两种 USB口的特点及区别?通用指标,传输模式,U SB 器件,硬件接口。 答: 两种 USB的特点: (1)USB 接口支持设备的热插拔功能 , 采用菊花式的连接 . (2)USB 有2电源线(5V),2 数据线 ,采用差分信号传输 ,可为连接在其上的设备提供 5V 电压 /100mA电流的供电 ,最大可提供 500mA的电流 . (3)一个 USB控制器可以连接多达 127个外设 ,而两个外设间的距离(线缆长度)可达 5 米. 两种 USB的区别 : 协议不同 ,USB1.1 传输速率是 12Mbps,USB2.0 传输速率是 480Mbps. 2光驱、硬盘、软驱的总线形式。 答: (1)光驱 :IDE ATA/ATAPI ,内部并行总线 . (2)硬盘:IDE SATA ,内部并行总线 . (3)软驱:软驱分内置和外置两种 ,内置软驱使用专用的 FDD接口 ,而外置软驱一般用于笔 记本电脑 , 使用 USB接口 . 3I2C、 SPI、SCI 总线的特点? 答: (1)I2C 总线由数据线 SDA与时钟线 SCL两条线构成通信线路,既可以发送数据也可以接收数据,在 CUP与被控 IC 之间,IC 与 IC 之间都可以进行双向传送,最高传输速度为 400Kbps. (2)S PI 是一个环形总线结构 , 是一种标准的四线同步双向串行总线 , 在 SCK的控制下,两个双向移位寄存器进行数据交换 , 可以同时发出和接收串行数据 . (3)S CI 是一种通用异步通信接口 UART. SCI 模块采用标准非归零( NRZ)数据格式 ,能够实现多 CPU之间或同其他具有兼容数据格式 SCI 端口的外设进行数据通信 . 4指出 RS-232、RS-485、 USB等总线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答: (1)RS-232 的特点:全双工数据传输,单端输入输出 , 有地线、发送和接受三条线即可实现数据传输 , 传输速率 20kb/s ,传输距离限于 15m,采用单端驱动和接收电路 . 采用负逻辑高电平为( -5--15v ),低电平为 (5-15v) ,电源电压为 +15v 或 +12v. (2)R S-485 的特点:半双工工作方式,差分信号传输,传输距离为几十米到上千米,速率 10Mbit/s, 采用屏蔽双绞线传输 . 可连接 32 个设备 . 电平逻辑“ 1”以两线间的电压差为 (+2 — 6V)表示;逻辑“ 0”以两线间的电压差为 (-2 —6V)表示,外接电源电压一般为 5v. (3)USB 即插即用 ,菊花式连接 ,有 2电源线( 5V),2数据线,而两个外设间的距离(线缆长度)可达 5米,差分信号传输 , 可外接 127 个设备. 5、简要归纳 ISA、 PCI 和 STD三种端口的特点。 答: ISA:有 98 根信号线,数据线宽 16 位,地址线宽 24 位,总线时钟 8MHz,中断源为边沿触发,数据传输速度为 16MB/S。 PCI:64 位总线( 3.3V )或者 32 位( 5V),最高总线频率为 33.3MHz/66MHz,数据传输速度为 80MB/S,(最高传输速度为 133MB/S),支持 10 个外设。

第一次作业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一次作业计算机基础 知识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1. 计算机问世以来经历了四代,划代的主要依据是计算机电子元件的类型。大规模集成电路主要应用于____d__。 a. 第1代 b. 第2代 c. 第3代 d. 第4代 2.在计算机的多种技术指标中,决定计算机的计算精度的是___b___。 a. 运算速度 b. 字长 c. 存储容量 d. 进位数制 3. 个人计算机(PC)是除了主机外,还包括外部设备的微型计算机。而其必备的外部设备是___b___。 a. 键盘和鼠标 b. 显示器和键盘 c. 键盘和打印机 d. 显示器和扫描仪 4. 从硬件看,对整机性能影响最大的是___b___。 a. 内存 b. CPU c. 显示器 d. 硬盘 5. WPS、Word等文字处理软件属于___c___。 a. 管理软件 b. 网络软件 c. 应用软件 d. 系统软件 6. 一般认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于___a___。 a. 1946年 b. 1952年 c. 1957年 d. 1963年 7. 用来计算计算机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是___c___。 a. 字 b. 页 c. 字节 d. 数据块 8. 液晶显示器简称为___c___。 a. CRT b. VGA c. LCD d. TFT 9. 在计算机中,控制总线的英文术语的缩写是___b___。 a. DB b. CB c. AB d. MODEM 10. 计算机中常说的486、586指的是计算机的___c___。 a. 存贮容量 b. 运算速度 c. CPU型号 d. 显示器速度 11. 在计算机工作中,一般不能写入信息的存储器是___b___。 a. 软盘 b. ROM c. RAM d. 硬盘 12. 用户所用的内存储器容量通常是指___b___。 a. ROM的容量 b. RAM的容量 c. ROM的容量+RAM的容量

计算机导论作业

《计算机导论》作业 作业一 1-1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有哪些?计算机的发展主要划分为四个阶段,划分的依据是什么?1-2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主要技术指标是什么? 1-3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地位如何,具有什么特点? 1-4完成下列数制转换: (121)10=()2=()8=()16 (63)10=()2=()8=()16 (FF)16=()8=()2 (B9)16=()8=()2 (0111001111)2=()8=()16 (111001111)2=()8=()16 (BA)16=()8=()16 作业二 2-1 简述存储器的分类标注及性能指标? 2-2 NVRAM是一种非易失的随机读写存储器,其具有什么新的特点? 2-3 简述CRT显示器的工作原理。显示器主要有哪几项技术指标? 2-4 简述组装一台微型计算机系统的一般步骤。 作业三 3-1 操作系统的安装方式有哪三种? 3-2 简述系统引导过程。 3-3 计算机病毒是什么?计算机病毒有什么特点? 3-4 根据攻击目标的不同,计算机病毒可以分为哪几种?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作业四 4-1 常用的编程语言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4-2 什么是对象?对象有什么特征? 4-3 什么是算法?它须满足哪些条件? 4-4 什么是结构程序设计?结构程序的编写原则是什么? 作业五 1、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哪些,它们各自具有什么特点? 2、简述关系数据库与传统的数据库系统的区别? 3、多媒体数据为什么可以压缩?视频压缩的标准有哪些? 4、比较几种网络拓朴结构的优缺点。 5、网络操作系统有三种类型,每种类型有哪些相应的操作系统?

《普通物理学》作业 第一次作业:p.27 一、一飞轮直径为0.2m,质量为5.00kg,边缘绕有一轻绳,现用恒力拉绳子的一端,使其由静止均匀地加速,经0.50s转速达10r/s。假定飞轮可看做均质实心圆柱体。求: 1飞轮的加速度及在这段时间转过的转数; 2拉力及拉力所做的功; 3从拉动后t=10s时飞轮的角速度及轮边缘上一点的速度和切向加速度及法向加速度。 二、有一根长为L,质量为m的均质细杆,两端各牢固地连接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整个系统可绕一过0点并垂直于杆长的水平轴无摩擦地转动,当系统转到水平位置时,求: 1系统所受的合力矩; 2系统的转动惯量; 3系统的角加速度 三、有质量为m1和m2( m1﹥m2)两物体分别悬在两个半径不同的组合轮上,如图P28,1-3图。求物体的加速度及绳之张力。大,小两轮间无相对运动,且半径分别为R和r,转动惯量分别为j1和j2。轮与轴承之间无摩擦。 第二次作业:p.59 1.水银气压计中混进了一个空气泡,因此,它的读数比实际的气压小。当精确的气压计的读数为1.0239×105Pa时它的读数只有0.997×105Pa,此时管内水银面到管顶的距离为80mm.问当此气压计的读数为0.978×105Pa时,实际气压应是多少?设空气的温度保持不变。 2.质量M=1.1kg的实际CO2气体,在体积v=2.0×10-3m3,温度为13℃时的压强是多少? 并将结果与同状态下的理想气体比较。这时CO2的内压强是多大?已知CO2的范德瓦耳斯常数a=3.64×10-1Pa·(m3)2·mol-2,b=4.27×10-5m3·mol-1。 3.温度为300k时,1mol氧的平动动能和转动动能各是多少? 第三次作业:p.142 1.P142 4-1 所示的电荷体系称为电四极子,它可以看成是两个反向放置的电偶极子 的组合体系。若将q和l看成是已知量试求: X﹥l时,图中p点的场强。假设OP垂直于正方形的一对边。 2.一厚度为0.5cm的“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扳,电荷体密度为1.0×10-4C/m3,求⑴ 薄层外任一点的电场强度;⑵此薄层中心处的电场强度;⑶薄层内与表面相距 0.10cm处的电场强度。 3.一半径为R的“无限长”均匀带电圆柱面,其单位面积上所带的电荷(即电荷面密度)为﹠。求距该圆柱面为r处某点的场强。

计算机导论试题及答案总

计算机导论》试卷1 注意事项:1)本试卷适用于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学生使用。 2)本试卷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分×70 =70分) 1、目前,计算机系统中处理的信息是。 A)数字信号 B)模拟信号 C)无线电信号 D)声音信号 2、在下列叙述中,最能准确地反映计算机主要功能的是。 A)计算机可以代替人的脑力劳动 B)计算机可以实现高速度的运算 C)计算机是一种能处理信息的机器 D)计算机可以存储大量信息 3、与二进制数(1100001)2等价的八进制、十进制数分别为。 A)(157)8 (97)10 B)(141)8 (85)10 C)(141)8 (97)10 D)(131)8 (98)10 4、关于随机存储器RAM,不具备的特点是。 A)RAM中的信息可读可写 B)RAM是一种半导体存储器 C)RAM中的信息不能长期保存 D)RAM用来存放计算机本身的监控程序 5、ASCII码值由小到大的一般顺序是。 A)特殊符号、控制符、数字、大写字母、小写字母 B)控制符、特殊符号、数字、大写字母、小写字母 C)大写字母、小写字母、数字、特殊符号、控制符 D)数字、特殊符号、控制符、小写字母、大写字母 6、扩展名为COM类文件为。 A)命令解释文件 B)C语言源程序文件 C)目标代码文件 D)系统配置文件 7、在计算机应用中,“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英文缩写是。 A)CAD B)CAM C)CAE D)CAT 8、编译型高级语言源程序可以。 A)由计算机直接执行 B)经汇编后执行 C)边解释边执行 D)经编译、连接后执行 9、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应包括。

计算机控制作业及答案

.计算机控制系统是由哪级部分组成的各部分作用硬件组成:微控制器或微处理器、ROM、RAM、外部设备、网络通信接口、实时时钟、电源。软件组成: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作用:硬件中有A/D 称为模拟数字转换器,它包括采样保持和量化,其输出为数字形式,何时采样由计算机控制。 D/A称为数字模拟转换器,它是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形成控制量。应用软件根据要解决的问题而编写的各种程序,系统软件包括 操作系统,开发系统。 .为适应控制现场的工作环境,对工业控制机有何要求 (1)适应性(2)可靠性(3)实时性(4)扩展性 结构:(1)基于通用计算机的结构(2)基于嵌入式系统的结构 . PCI总线,CPCI总线,PC/104总线以及RS232,RS422,RS485有何特点,电平特性,适用场合 .何谓IO接口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为什么要有IO接口 (1)解决主机CPU和外围设备之间的时序配合和通信联络问题 (2)解决CPU和外围设备之间的数据格式转换和匹配问题 (3)解决CPU的负载能力和外围设备端口的选择问题 .计算机与外围设备交互信息有哪几种控制方式各有何优缺点 (1)并行通信。优点:传送速度快、信息率高。缺点:传输线多,成本高(2)串行通信。全双工方式RS-422 ,RS-232。半双工方式RS-485 (3)同步通信。要求收发双方具有同频同相的同步时钟信号,每帧信息开始加特定的同步字符,不允许有间隙

(4)异步通信。开始位,停止位,发送的字符间允许有间隙 .模拟输入通道中为何要加采样保持器,采样保持器的组成及要求是什么(1)用采样保持电路使得在A/D转换期间保持输入模拟信号不变 (2)孔径时间:AD转换器完成一次模拟量到数字量转换所需要的时间。 孔径误差:在孔径时间ta/d内,由于输入信号x(t)的变化所引起的误差称为孔径误差δ。 以ta/d=10μs的10位ADC芯片为例: 为保证不低于%的转换精度 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10V8位的ADC转换精度如何计算 (1). 接口特性(2). 量程(3). 分辨率(4). 误差和精度(5). 转换速率(6). A/D转换的方法 一个8位A/D转换器,孔径时间为100。如果要求转换误差在A/D转换精度(%)内,求允许转换的正弦波模拟信号的最大频率是多少 f=(2*pi*100*10^(-6)*100)= 请分别画出D/A转换器的单极性和双极性电压输出电路,并分别推出输出电压与输入数字量之间的关系式。 微机p328 什么是数字PID位置控制算法和增量型控制算法试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已知模拟调节器的传递函数为: ,试写出相应数字控制器的位置型和增量型控制算法,设采样周期T=

四川大学计算机导论期末例题

名词解释 1. 机器指令计算机执行某种操作的命令,可由CPU 直接执行。 2. 程序计数器由若干位触发器和逻辑电路组成,用来存放将要执行的指令在存储器中的存放地址。 3. 进程 一个程序(或程序段)在给定的工作空间和数据集合上的一次执行过程,它是操作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4. 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是指具有一定结构(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主要研究数据的各种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以及对数据的各种操作。 5. 总线若干信号线的集合,是计算机各部分之间实现信息传送的通路。 6. 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位于CPU 和内存之间的存储器,其特点是速度快,目的是使存储器的速度和CPU 的速度相匹配。 7.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由程序和数据结构组成的大型系统软件,它负责计算机的全部软硬件资源的分配、调度与管理,控制各类程序的正常执行,并为用户使用计算机提供良好的环境。 8. 计算机病毒破坏计算机功能或数据,影响计算机的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程序。 9.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线路连接起来的相互独立的计算机集合,其主要目的是实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 10. 指令系统一台计算机中所有机器指令的集合,它是表征一台计算机性能的重要因素。 问答题 1. 请列举CPU 的主要技术指标(至少3 个指标),并进行简要说明。 (答案可在以下任选 3 个,且不限于此) 基本字长:CPU一次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2分) 主频:CPU内部工作的时钟频率,是CPU运行运算时的工作频率。(2分) 地址总线宽度(地址总线的位数):决定了CPU可以访问的存储器的容量,不同型号的CPU 总线宽度不同,因而可使用的内存的最大容量也不一样。(2 分) 数据总线宽度:数据总线宽度决定了CPU与内存、输入/输出设备之间一次数据传输的信息量。 高速缓存:是可以进行高速数据交换的存储器,它先于内存与CPU 交换数据。 2. 计算机的硬件主要有哪几个部分组成?各部分有什么功能?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总线组成。( 2 分)运 算器: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1 分)控制器:完成取指,译码,产生相应的操作控制信号,使计算机各部分自动协调地工作。(1分)存储器:存放程序和数据。(1 分)输入设备:将外界信息转换为计算机能接收和识别的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 1 分)输出设备:将计算机处理后的信息转换为人或其它设备可接受或识别的信息。(1 分) 3. 简述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五大管理功能。操作系统是由程序和数据结构组成的大型系统软件,它负责计算机的全部软硬件资源的分配、调度与管理,控制各类程序的正常执行,并为用户使用计算机提供良好的环境。(2 分) 处理器管理:实现多道程序运行下对处理器的分配和调度,使一个处理器为多个程序交替服务,最

计算机导论作业与答案 2

习题一 (一)选择题 1.在计算机的专业用语中,ROM表示(C)。 A)外存储器B)内存储器C)只读存储器D)随机存取存储器 2.计算机的基本构成是(C)。 A)主机、存储器、输出设备B)主机、输入设备、显示器 C)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D)主机、键盘、打印机 3.计算机系统可分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其中软件系统主要由(B)组成。 A)操作系统和编译系统B)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C)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D)系统软件和解释性程序 4.计算机硬件能直接执行的只有(B)。 A)符号语言B)机器语言C)算法语言D)汇编语言 9.显示器的主要参数之一为分辨率,含义为(B)。 A)显示屏幕的水平和垂直扫描频率B)显示屏幕上光栅的列数和行数 C)可显示不同颜色的总数D)同一幅画面允许显示不同颜色的最大数目11.微机中为CPU和其他部件传输数据、地址和控制信息的部件是(B)。 A)存储器B)总线C)控制器D)输入/输出设备 12.CPU由运算器和(C)组成。 A)RAM B)总线C)控制器D)存储器 13.在微机的下列部件中,访问速度最快的部件是(D)。 A)硬盘B)软盘C)磁带D)RAM 14.CD-ROM是(A)设备。 A)输入设备B)输入/输出设备.C)输出设备D)主存储器 15.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之为(A)。 A)源程序B)目标程序C)汇编程序D)命令程序 16.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A)。 A)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B)逻辑运算C)控制D)算术运算 17.断电会使存储信息丢失的存储器是(D)。 A)RAM B)软磁盘C)硬磁盘D)ROM 21.现在使用的计算机,其工作原理是(D)。 A)存储程序B)程序控制C)程序设计D)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24, 将十六进制数D7转换成二进制数是_B_,转换成十进制数是__D__,?采用十六进制数表示二进制数是因为十六进制数__C_。 【24】(A) 11101011 (B) 11010111 (C) 11101010 (D) 11010110 【25】(A) 217 (B) 152 (C) 172 (D) 215 【26】(A) 在计算机内部比二进制数占用较少空间(B) 在算法规则上比二进制数更简单 (C) 在书写上更简洁,更方便(D) 运算比二进制数快 (二)填空题 1.操作系统、各种程序设计语言的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诊断程序以及系统服务程序等都是系统软件。 4.ALU用来执行当前指令所规定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7.现代通用电子计算机出现于40 年代,其内部采用 2 进制。

计算机控制系统作业参考答案

《计算机控制系统》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一 第一章 1.1什么是计算机控制系统?画出典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答:计算机控制系统又称数字控制系统,是指计算机参与控制的自动控制系统,既:用算机代替模拟控 制装置,对被控对象进行调节和控制. 控制系统中的计算机是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的.硬件部分: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主要是由主机、外部设备、过程输入输出设备组成; 软件部分: 软件是各种程序的统称,通常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1.2.计算机控制系统有哪几种典型的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答:计算机控制系统系统一般可分为四种类型: ①数据处理、操作指导控制系统;计算机对被控对象不起直接控制作用,计算机对传感器产生的参数巡回检测、处理、分析、记录和越限报警,由此可以预报控制对象的运行趋势。 ②直接数字控制系统;一台计算机可以代替多台模拟调节器的功能,除了能实现PID 调节规律外, 还能实现多回路串级控制、前馈控制、纯滞后补偿控制、多变量解藕控制,以及自适应、自学习,最优控制等复杂的控制。 ③监督计算机控制系统;它是由两级计算机控制系统:第一级DDC 计算机, 完成直接数字控制功能;第二级SCC 计算机根据生产过程提供的数据和数学模型进行必要的运算,给DDC 计算机提供最佳给定值和最优控制量等。 ④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以微处理机为核心的基本控制单元,经高速数据通道与上一级监督计算机和CRT 操作站相连。 1.3.计算机控制系统与连续控制系统主要区别是什么?计算机控制系统有哪些优点? 答:计算机控制系统与连续控制系统主要区别:计算机控制系统又称数字控制系统,是指计算机参与 控制的自动控制系统,既:用计算机代替模拟控制装置,对被控对象进行调节和控制。 与采用模拟调节器组成的控制系统相比较,计算机控制系统具有以下的优点: (1)控制规律灵活,可以在线修改。(2)可以实现复杂的控制规律,提高系统的性能指标. (3)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好。 (4)可以得到比较高的控制精度。 (5)能同时控制多个回路,一机多用,性能价格比高。 (6)便于实现控制、管理与通信相结合,提高工厂企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 (7)促进制造系统向着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发展。 图1.3-2 典型的数字控制系统 给定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作业

提高Windows系统内存效率的优化方法 优化内存,提高内存的使用效率,尽可能地提高运行速度,是我们所关心的问题。下面介绍在Window s操作系统中,提高内存的使用效率和优化内存管理的几种方法。 读取数据是靠磁头在磁性物质上读取,页面文件放在磁盘上的不同区域,磁头就要跳来跳去,自然不利于提高效率。而且系统盘文件众多,虚拟内存肯定不连续,因此要将其放到其他盘上。改变页面文件位置的方法是:用鼠标右键点击“我的电脑”,选择“属性→高级→性能设置→高级→更改虚拟内存”,在驱动器栏里选择要改变到的位置即可。值得注意的是,当移动好页面文件后,要将原来的文件删除(系统不会自动删除)。 改变了页面文件的位置后,我们还可以对它的大小进 行一些调整。调整时我们需要注意,不要将最大、最小页面文件设为等值。因为通常内存不会真正“塞满”,它会在内存储量到达一定程度时,自动将一部分暂时不用的数据放到硬盘中。最小页面文件越大,所占比例就低,执行的速度也就越慢。最大页面文件是极限值,有时打开很多程序,内存和最小页面文件都已“塞满”,就会自动溢出到最大页面文件。所以将两者设为等值是不合理的。一般情况下,最小页面文件设得小些,这样能在内存中尽可能存储更多数据,效率就越高。最大页面文件设得大些,以免出现“满员”的情况。 512MB以上的内存时,页面文件的作用将不再明显, 因此我们可以将其禁用。方法是:依次进入注册表编辑器“HKEY_LOCAL_MACHINE ∕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ession Manager∕Memory Management”下,在“DisablePagingExecutive ”(禁用页面文件)选项中将其值设为“1”即可。

计算机导论第一次作业

计算机导论课第一次作业 根据你自己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题:尝试回答你自己对计算、计算机、计算机科学的理解。 1.计算是一种将零个或多个输入值转换为一个或多个结果(输出值)的思考过程。 2.计算机是能够实现计算过程的机器、工具。是由一系列电子元器件组成的,能进行数值计算和信息处理的机器;是一种能自动、高速、精确地对信息进行存储、传送和加工处理的工具。 3.计算机科学是研究计算机及其周围各种现象和规律的科学;亦即是研究计算机系统结构、程序系统(即软件)、人工智能以及计算本身的性质和问题的学科。 第二题:尝试回答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特点: 运算速度快,计算精确度高,记忆能力强,具有逻辑判断能力,有自动控制能力 计算机发展趋势 1 巨型化 发展高速度,大存储容量,强功能的超大型计算机。 2 微型化 是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基础的计算机微型化。 3 网络化

用通信线路及通信设备把个别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复杂的系统就是计算机网络。现今最大的网络是Internet;加入这个网络的计算机已达数亿台。 4 智能化 是指计算机具有模仿人类较高层次智能活动的能力。 5 多媒体化 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视频等多种媒体与计算机集成在一起来设计与处理 第三题:简述图灵其人、其事;其对计算机科学发展的贡献。 阿兰·麦席森·图灵Alan Mathison Turing。1912年6月23日,出生于英国伦敦,是英国著名的数学家和逻辑学家,被称为计算机科学之父、人工智能之父,计算机逻辑的奠基者。理论--“图灵机”,理论--“图灵测试”,为了纪念图灵—“图灵奖”。 图灵机,是英国数学家阿兰·图灵于1936年提出的一种抽象计算模型,其更抽象的意义为一种数学逻辑机。--是计算机理论模型。图灵机构成:1、一条无限长的纸带TAPE。2、一个读写头HEAD。3、一套控制规则TABLE。4、一个状态寄存器。图灵机动作:1、在纸上写上或擦除某个符号;2、把注意力从纸的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 第四题:简述冯诺依曼其人、其事;其对计算机科学发展的贡献;冯诺依曼体系计算机的特点。 ?约翰·冯·诺依曼(JohnvonNewmann),美籍匈牙利人;,著名数学家,奠

计算机控制作业

水温控制系统 一,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个水温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对象为1升净水,容器为搪瓷器皿.水温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由人工设定,并能在环境温度降低时实现自动控制,以保持设定的温度基本不变. 二,要求 1.基本要求 (1)温度设定范围为40~90℃,最小区分度为1℃,标定温度≤1℃. (2)环境温度降低时(例如用电风扇降温)温度控制的静态误差≤1℃. (3)用十进制数码管显示水的实际温度. 2.发挥部分 (1)采用适当的控制方法,当设定温度突变(由40℃提高到60℃)时, 减小系统的调节时间和超调量. (2)温度控制的静态误差≤0.2℃. (3)在设定温度发生突变(由40℃提高到60℃)时,自动打印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设计 一,方案设计与论证 本题目要求:能在40 ℃至90 ℃范围内设定控制水温, 静态控制精度为0.2 ℃.并具有快速性与较小的超调,以及十进制数码管显示,温度曲线打印.

测量部分 采用温度传感器铂电阻Pt1000.铂热电阻的物理化学 性能在高温和氧化性介质中很稳定,线性较好.在0—100 ℃时,最大非线性偏差小于0.5 ℃.铂热电阻与温度关系 是:Rt = R0(1+At+Bt*t) 其中Rt 是温度为t 时电阻; R0是温度为0 ℃时电阻; A,B 为温度系数. 驱动控制部分 此方案采用SPCE061A 单片机实现,此单片机内置8路 ADC,2路DAC.另外,该芯片内置JTAG 在线仿 真,编程接口,可以方便实现在线调试. 二,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2.1 电路方框图及说明 方框图说明 键盘设定 数据采集 SPCE061A 数据显示 串口接口--pc-- 打印 继电器 热电炉 语音提示

计算机导论试卷及答案

《计算机科学技术导论》模拟卷 一、Multiple Choice单选题(每个空2分,共40分) 1. Turing Machine is ( ). A. the very first electronic computer B. the first general-purpose computer C. an abstract mathematical model D. the first commercial computer 2.The transistor was used to make the main processing component in the hardware in the ( ) generation of computer. A. first B. second C. third D. fourth 3. In computing discipline we always analyze problems by removing complexity and details, leaving only the necessary information. This mental thinking way is ( ). A. engineering B. top-down design C. simplicity D. abstraction 4.813 is not a number in ( ) number system. A. hexadecimal B. decimal C. octal D. 12-base 5.The information in real world is often ( ) while computer can only represent ( ) information. This is a limitation of computing. A. analog B. decimal C. binary D. digital 6. The following are audio formats except ( ). A. mp3 B. wav C. gif D. au 7.English is represented in ( ) character set. A.ASCII B. Unicode C. neither ASCII nor Unicode D. either ASCII or Unicode 8. Images can be represented in ( ). A.raster-graphics format B. vector-graphics format C. either A or B D. neither A nor B 9.The most fundamental operations performed by computer hardware is ( ). A.logical functions such as NOT, AND and OR B.arithmetic operations such as addition, subtraction and multiplication C.instructions such as load, store and process D.on or off of an electrical flow 10.In a ( ) circuit, the input values explicitly determine the output. https://www.360docs.net/doc/bc12005251.html,binational B. sequential C. S-R latch D. register

计算机控制作业及答案

计算机控制系统是由哪级部分组成的?各部分作用 硬件组成:微控制器或微处理器、ROM RAM外部设备、网络通信接口、实时时 钟、电源。软件组成: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作用:硬件中有A/D 称为模拟数字转换器,它包括采样保持和量化,其输出为数字形式,何时采样由计算机控制。 D/A 称为数字模拟转换器,它是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形成控制量。应用软件根据要解决的问题而编写的各种程序,系统软件包括 操作系统,开发系统。 . 为适应控制现场的工作环境,对工业控制机有何要求? (1)适应性(2)可靠性(3)实时性(4)扩展性 结构:(1)基于通用计算机的结构(2)基于嵌入式系统的结构 .PCI总线,CPCI总线,PC/104总线以及RS232,RS422,RS485有何特点,电平特性,适用场合? . 何谓IO 接口?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为什么要有IO 接口? (1)解决主机CPU和外围设备之间的时序配合和通信联络问题 (2)解决CPU和外围设备之间的数据格式转换和匹配问题 (3)解决CPU的负载能力和外围设备端口的选择问题 . 计算机与外围设备交互信息有哪几种控制方式?各有何优缺点? (1)并行通信。优点:传送速度快、信息率高。缺点:传输线多,成本高 (2)串行通信。全双工方式RS-422 ,RS-232 。半双工方式RS-485 (3)同步通信。要求收发双方具有同频同相的同步时钟信号,每帧信息开始加特定的同步字符,不允许有间隙

4)异步通信。开始位,停止位,发送的字符间允许有间隙 .模拟输入通道中为何要加采样保持器,采样保持器的组成及要求是什么? (1)用采样保持电路使得在A/D转换期间保持输入模拟信号不变 (2)孔径时间:AD转换器完成一次模拟量到数字量转换所需要的时间。 孔径误差:在孔径时间ta/d内,由于输入信号x(t)的变化所引起的误差称为孔径误差3。 以ta/d = 10 口s的10位ADC芯片为例: 为保证不低于%勺转换精度 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10V8位的ADC转换精度如何计算? (1).接口特性(2).量程(3).分辨率(4).误差和精度(5).转换速率(6). A/D 转换的方法 一个8位A/D转换器,孔径时间为100,。如果要求转换误差在A/D转换精度(% 内,求允许转换的正弦波模拟信号的最大频率是多少? f=(2*pi*100*10A(-6)*100)= 请分别画出D/A转换器的单极性和双极性电压输出电路,并分别推出输出电压与输入数字量之间的关系式。 微机p328 什么是数字PID位置控制算法和增量型控制算法?试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已知模拟调节器的传递函数为: EG、1 + 0 085v,试写出相应数字控制器的位置型和增量型控制算法,设采 样周期T= 数字控制器的模拟化设计步骤是什么? 第二步:正确地选择米样周期

计算机基础实验作业

实验一:Windows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图标、任务栏、开始菜单等基本操作; 2.熟练掌握文件、文件夹管理及资源管理器等操作; 3.熟练掌握控制面板中常规项目的设置。 【实验内容】 1. 图标、任务栏、开始菜单的操作; 2. 资源管理器等操作; 3. 文件操作; 4. 其它基本操作。 【实验步骤】 一、图标的操作 1.在桌面上添加一个名为“我的文件夹”的文件夹图标。 2.在桌面上添加一个名为“发言稿.txt”的文本文档图标。 3.按“名称”自动排列桌面上的图标。 4.将新建的“发言稿.txt”图标的名称改为“讲话稿.txt”。 5.将“我的文件夹”图标放入回收站。 6.将Powerpoint的快捷方式发送到桌面上。 二、任务栏的操作 1.将任务栏的宽度改变成当前宽度的两倍。 2.将任务栏置于屏幕的上边框处。 3.将任务栏的属性设置成“自动隐藏”和“总在最前面”。 三、开始菜单的操作 1.在开始菜单中建立一个指向C盘的菜单项“C盘”,通过该菜单项可打开C盘的窗口。 2.删除开始菜单中刚建立的菜单项。 3.清除开始菜单中最近访问过的文档的名字。 四、资源管理器等操作 1.分别打开“C盘”窗口和“W ord窗口”,对两个窗口进行层叠、水平平铺、垂直平铺。 2.打开C盘窗口,用鼠标改变该窗口的大小。 3.认识资源管理器窗口,观察左、右窗格所显示的内容有何联系;点击左窗格中图标前的“+”、“-”,观察显示内容如何变化。 4.在资源管理器窗口的左窗格中单击选定C盘图标,分别将右窗格中图标的显示方式设置成大图标、小图标、列表、详细资料等形式,看各种形式各有什么特点。 5.按“类型”对右窗格中的图标进行重新排列。 6.在资源管理器窗口中找到文件:calc.exe,其在磁盘中的路径为:C:\Winnt\System32。 7.通过“我的电脑”,找到文件夹:Accessories,其在磁盘上的路径为:C:\Program Files\Windows NT。 8.把你所用的电脑中的所有扩展名为.C的文件找出来。 9、在C盘上查找Notepad程序文件,如果找到则运行该程序。 10、选择“查看”菜单下的“文件夹选项“命令,在“文件夹选项”窗口中选择“查看”选项卡,在“高级设置”列表框中选择“不显示隐藏文件”单选按钮,观察有什么变化。 五、文件操作 1.打开任何一个文件夹,练习选定文件或文件夹:①选定一个;②选定连续的多个;③选定不连续的多个;④全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