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AS实验室认可之过程记录【最新版】

CNAS实验室认可之过程记录【最新版】
CNAS实验室认可之过程记录【最新版】

CNAS实验室认可之过程记录

实验室在建立CNAS认可实验室的时候需要以下申请流程

在文件审核提交之前还要做一下工作:

1. 内部审核(内审)

2. 管理评审

3. 设备检定/校准

4. 监督情况

5. 过程记录

6. 标准物质

7. 恒温恒湿

8. 方法的验证和确认

9. 标准溶液

10. 仪器使用记录

11. 不确定度评定

过程记录

检测过程的记录的细节问题一定要注意,只关注检测过程的操作,反而对结果的处理方面有所忽略。假如对于两次平行测定的结果,0.02%,0.03%最终结果应该休约为0.02%而不是0.03%,

因为现在公认的休约法则为四舍六入五成双。还有就是有效位数,一般标准上不会明确的说明有效位数是几位,但是会在指标中写出来,一定要注意这些潜在的要求。

1目的

对检测工作的过程实施有序和规范管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制样、抽样、样品接收和管理、检测实施、数据控制和签发检测报告等检测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

3引用文件

检测设备校准管理程序记录和档案管理程序样品管理程序

检测设备管理程序纠正/ 预防措施管理程序结果报告管理程序抽样管理程序要求、标书和合同评审管理程序检测方法和方法确认管理程序记录目录清单内部质量控制管理规定数据修约规则

检测结果质量保证管理程序质量监督活动管理规定

4职责

4.1技术负责负责对检测全过程的管理。4.2质量负责负责组织监督检查检测过程中检测质量。4.3检测室负责人负责检测数据和结果报告的审核。4.4办公室负责样品的接收和管理;编制、发送报告;归档保存各种记录。4.5监督员负责检测过程现场质量监督。4.6检测员负责检测过程的实施,并对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负责。4.7样品加工员负责样品的加工制备和副样保管。

4.8. 异地实验室负责异地实验室检测全过程的管理。

5措施/ 方法

5.1样品加工

5.1.1样品加工人员应严格按分析试样制备规程要求进行样品加工,严防污染或损失。

5.1.2样品加工过程应进行质量监控。由业务受理员对制样过程中制样的损耗率、缩分误差、分析正样代表性等进行每月的质量抽检。

5.2抽样

当涉及到抽样时,技术负责组织制定抽样方案,抽样时应对影响抽样及后续检测的相关因素加以控制,以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具体执行《抽样管理程序》。

5.3样品接收和管理

5.3.1业务受理员应做好客户的接待工作,详细了解客户要求,认真回答客户的询问。

5.3.2收样时应认真做好委托样品名称、性状、数量、附件 / 资料等的记录。核对送样单和样品包装上编号是否一致,对样品进行唯一性标识编号,登记入帐,并按要求妥善保管样品。具体执行《样品管理程序》。

5.4检测活动的实施

5.4.1业务受理员根据客户样品性质和检测要求填写《检测任务通知单》,并将检测任务通知单和样品一并交给有关检测室负责人 ( 或组长) 执行检测,检测室负责人 ( 或组长) 确认无

误后将检测任务下达相关检测人员。

5.4.2检测方法一般由检测室负责人在技术负责指导下确定后,下达检测人员执行。

5.4.3. 检测人员接到检测任务通知单后,应严格按照任务通知单的要求和检测作业指导书的规定及时进行检测工作,做好原始记录并签字确认,对在检样品负责。检测室负责人或质量监督员应对检测活动给予指导和监督。

5.4.4检测人员应做好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填写仪器使用记录以及检测时的环境条件,具体执行《检测设备管理程序》。

5.4.5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如发现检测样品、设备和环境条件的异常情况,应停止检测,分析判断后报告技术负责,并由其确认检测是否继续或中止,如系设备环境异常需恢复正常后再进行检测工作。检测人员应在原始记录中记录异常情况。

5.4.6确保检测设备在检定 / 校准有效期内,保证其量值传递的有效性,能够提供所需的测量不确定度,具体执行《检测设备校准管理程序》。

5.4.7在开展检测工作时,执行内部质量控制管理规定,对不同的样品实施平行检测、复检、抽检和送外检等制度,确保检测质量,不断提高检测水平。具体执行《内部质量控制管理规定》。

5.5数据控制

5.5.1检测数据应从以下诸环节进行控制,数据修约参考《数据修约规则》。

a)数据的采集;b)数据的处理;c)数据的修约;d)数据的判定;e)数据的转移;f)数据的更正。

5.6检测报告的编制和签发

具体执行《结果报告管理程序》规定。

5.7检测过程的监督

5.7.1质量负责组织质量抽检、对日常质量控制活动统计分析数据的评审,对检测过程的质量监督开展情况进行检查。

5.7.2监督员负责本检测室相关检测过程现场质量监督。

5.7.4监督内容主要包含 ( 但不限于此 ) :

a)样品接收:样品接收过程有无对样品状态进行确认、标识是否规范、检测方法是否与客户要求一致等;

b)检测过程:操作是否规范;所用试剂是否符合方法要求;仪器状态是否正常;环境条件是否符合规定;记录及数据处理是否正确等。

5.7.5监督员既可全过程监督,也可对认为需要的某些环节进行监督,监督既可公开开展,也可暗中进行。具体由质量负责或监督员根据需要决定。监督员在监督时发现检测过程有问题时,有权要求检测人员纠正错误、停止检测活动、重新进行检测,或报技术负责建议暂缓发出该项检测报告。

5.7.6监督记录

监督应填写《质量监督记录》。记录内容至少应包括: 监督目的、时间、地点、对象( 指被监督的检测项目或工序名称、操作人员,并注明相应记录的代号和流水号以便追溯 ) 、监督所观察到的结果及对监督结果的评价 ( 包括建议或纠正要求 ) 。质

量监督员负责保管的监督记录,在质量负责对监督有效性进行评价后交由档案管理员汇总保管。异地实验室监督记录由异地实验室档案管理员汇总保管。

5.8异地实验室按本程序进行异地实验室制样、抽样、样品接收和管理、检测实施、数据控制和签发检测报告等检测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

6记录

本程序形成以下记录,按《记录和档案管理程序》控制,《记录目录清单》的规定保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