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法舒地尔防治脓毒血症大鼠急性肾损伤的实验研究

盐酸法舒地尔防治脓毒血症大鼠急性肾损伤的实验研究
盐酸法舒地尔防治脓毒血症大鼠急性肾损伤的实验研究

高脂血症资料

实验动物学综述 题目:《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的探讨》姓名:张阳慧 学号: 2010109118 院系专业班级:硕2010级12班生理学任课老师刘政江老师 付建华老师

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的探讨 张阳慧综述司军强?审校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民族高发病与地方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电生理研究室石河子 832002)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高脂血症( hyperlipidemia) 发病率在逐年升高,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均表明,高脂血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AS) ,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最重要的的危险因素之一。高脂血症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但至今尚未明显突破,除了其他原因外,理想的动物模型(animal model) 制备可能也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原因。在研究高脂血症的模型动物中,有野生型、自然缺损和基因修饰的,动物种类包括大鼠、小鼠、兔、金黄地鼠、豚鼠和小型猪等。本文就对先天性、化学物质诱导的和转基因动物模型作一综述,为研究高脂血症的模型选择提供依据。 关键词: 高脂血症; 动物模型; 文献标识码: A Discussion on the animal model of hyperlipidemia Yanghui Zhang, Si Jun-qiang? (Division of Electrophysiology, Key Laboratory of Xinjiang Endemic and Ethnic Diseases, Shihezi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 Xinjiang Shihezi, 832002)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standard of living, hyperlipidemia incidence has increased year by year, a large number of epidemiological surveys and studies show that hyperlipidemia is a cause of atherosclerosis(A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diabetes and the risk factors of other important disease . Hyperlipidemia is the hot point in the medicine field, but has not been broken through. Besides other reason, the experimental animal model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tudy of the disease. In the study of animal models of hyperlipidemia, there are wild-type,natural defects and genetic modification, the animal species are including , rats, mice, rabbits, hamsters, guinea pigs and small pigs. To provide information for the choice of the animal models for the study of hyperlipidemia, congenital,chemical - induced and transgenic models were introduced in the review. Key words:hyperlipidemia ; animal model; 高脂血症( hyperlipidemia) 又称脂质代谢紊乱或异常, 是导致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疾病的重要因素。随着发病率的持续增加, 高脂血症的病因学、预防和治疗依然是医学界研究的热点。然而至今药物治疗尚未取得明显突破, 究其原因, 除了其它因素而外, 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的制备也可能是影响该类药物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 选择理想的高脂血症动物模型是推进高脂血症研究进程的关键。本文就近年来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为该领域的研究者正确合理选择高脂血症动物模型提供依据。 1常见高脂血症模型动物的种类及特点 1.1 大鼠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 方法简单, 成本适中, 采血量较大, 可以满足一次做多种指标, 且模型建立的方法最多。更重要的是大鼠的食性与人类相似, 所形成的病变与人类早期病理改变相似, 且适应性较强, 是目前国内研究脂质代谢最多的实验动物。但大鼠有对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能力, 不宜作为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

痛风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及评价

痛风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及评价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通过对痛风性关节炎和痛风性肾病的动物模型相关文献的系统回顾,对模型制作的现状,常用模型的特点及应用进行了总结和评价。目前常见的痛风动物模型在稳定性,持久性,制作程序的标准化等方面需要继续努力改进,复制出更接近于人类嘌呤代谢障碍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形成的持久稳定的高尿酸血症模型是基础和关键。应用现有模型进行相关的实验研究需注意根据模型特点和研究目的合理选择,加强多种模型的联合应用,并注意实验结果的合理评价。 【关键词】痛风;动物模型;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肾病 痛风(gout)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导致的一种异质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特征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肾尿酸结石形成。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痛风患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20年间,痛风在我国发病率已上升至7.6/10万,南方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发病率尤高[1,2],因此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不断努力,已探索性地建立了一些疾

病动物模型,可供研究参考。高尿酸血症是引起痛风重要的前提和生化基础,但是痛风的患病率远低于高尿酸血症[3],故本文主要讨论痛风性关节炎和痛风性肾病的动物模型制作。 1 痛风性关节炎的动物模型 1.1 鼠兔等哺乳动物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由于鼠兔等哺乳动物体内嘌呤代谢途径与人类不同,难以从嘌呤代谢紊乱方面来复制痛风性关节炎的模型,因此人们将尿酸钠盐(MSU)直接注射局部关节以获得类似临床痛风性关节炎的动物模型。 早在19世纪80年代,Coderre等[4]就采用MSU 0.2 ml 注射大鼠踝关节的方法,造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动物模型。陈文照等[5]在研究痛风宁疗效时,采用MSU溶液0.2 ml注入大鼠右侧踝关节腔,模型动物受试关节周围软组织明显充血水肿,受试关节滑膜细胞内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明显肿胀,确认造模成功。金红兰等[6]将5%尿酸盐溶液50 μl,注入痛风模型组大鼠右后肢内踝的胫跗关节腔内,每个动物仅注射1次,24 h后,模型大鼠内踝的胫跗关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肿胀、行走迟缓、足爪卷曲、肢体不愿着力负重,个别动物后肢过度俯屈甚至跛行。踝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钾离子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局部解剖发现尿酸盐结晶沉着于踝关节腔内,光镜下可见明显的关节炎病理改变。王斌等[7]将大鼠双侧后腿膝关节周围剃毛,消毒皮肤,轻度弯曲膝关节,经关节正中进针,用TB注射器6号针头将2%尿酸钠晶体溶液0.2 ml通过髌上韧带注

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的建立

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的建立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一种涉及多种代谢异常、与心血管病紧密联系的疾病状态,其中以肥胖(超重)、血压、血糖和血脂异常四项为突出,MS患者DM风险增高5倍,CVD风险增高3倍,心血管死亡率增高2倍,总死亡率风险增高1.5倍[1]。因此,研究代谢综合征的防治对于降低上述疾病的死亡率非常重要,而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是该研究工作的重要前提。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选用离乳健康性Sprague-Dawley(SD)大鼠100只,雌雄各半,体重49~70g,普通清洁级,购自山东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动物生产许可证号:SCXK(鲁)20050015。 1.2 动物饲料基础饲料为山东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普通清洁级动物饲料,高脂高热量饲料参照文献[2,3]改进,配方为:普通饲料56%,猪油10%,白糖10%,奶粉10%,蛋黄12%,豆粉2%。白糖为山东省东方糖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天园牌优级绵白糖,批号为GB1445,奶粉为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全脂甜奶粉,批号为81211F3,猪油、蛋黄、豆粉均由市场购买。两种饲料组成及营养成分见表1。 1.3 主要试剂与仪器 Oly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东芝公司生产),奥林巴斯诊断产品有限公司提供的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试剂盒,批号:

OSR6121。电子天平YP600型(上海精科天平仪器厂),电子动物称(北京六一仪器厂),高速台式离心机TDL-5型(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 2 实验方法 2.1 分组喂养离乳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只(雌雄各半)给基础饲料,高脂组80只(雌雄各半)给高脂高热量饲料喂养。大鼠实验期间均自由摄食和饮水,饲料和水每日更换一次,饲养环境清洁,自然光照,温度20~25℃,湿度50%~70%,通风良好,共喂养8周。表1 两种饲料组成及营养成分表(略) 2.2 代谢综合征大鼠的筛选标准饲养8周后,称体重,量身长,计算Lee’s指数,公式为 3 体重(g)×103/体长(cm)。以高脂组体重超过对照组平均体重加1.96倍标准差为模型大鼠。 2.3 血糖和血脂检测对照组和筛选后符合标准的MS模型大鼠禁食禁水12h,尾静脉取血,分离血清,全自动分析仪上检测血糖、血脂,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用Dobiasova 等[4]的方法计算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AIP):AIP=log[TG/HDLc]。 2.4 统计学处理各组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分别对雄性模型组和雄性对照组,雌性模型组和雌性对照组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作为差异有显著性检验水准。 3 实验结果 3.1 实验动物的体重、身长、Lee’s指数比较用两种不同的饲

血清光抑素C在严重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的临床应用

血清光抑素C在严重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的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16-06-22T16:26:32.613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8期作者:彭志红 [导读] 探讨血清光抑素C(Cys c)在诊断严重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中的价值。 长沙医学院附属株洲市人民医院 412000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光抑素C(Cys c)在诊断严重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严重脓毒血症患者为观察组,挑选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Cys c、尿素氮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各参数均高于对照组,其中,严重脓毒血症导致肾功能衰竭、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患者各参数均比对照组高,且肾功能不全(75%)与衰竭(100%)患者Cys C异常率比尿素氮(33.33%、82.14%)、肌酐(25%、78.57%)的检出率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Cys c对早期诊断严重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有理想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对临床诊断及治疗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血清光抑素C;严重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serum levels of light inhibition C(Cys C)in the diagnosis of severe sepsis value in acute kidney injury.Methods:From February 2015 to February 2015 were 6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sepsis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select 60 cases of healthy check-up for a control during this period,the Cys c compare two groups of patients,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indexes of urea nitrogen.Results: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among them,the severe sepsis lead to renal failure,renal insufficiency and uremia patients with various parameters a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and renal insufficiency (100%)patients(75%)and failure Cys C abnormal rate than urea nitrogen(33.33%,82.14%),creatinine(25%,78.57%),high detection rate,data contrast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 significantly(P<0.05).Conclusion:The Cys c for early diagnosis of severe sepsis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acute kidney injury has ideal,important influence on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Key words:serum light inhibition C;Severe sepsis.Acute kidney injury 脓毒血症(Sepsis)是因感染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其病理生理机制比较复杂,是临床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的疾病[1]。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随之引发的各种疾病和耐药性细菌不断产生,随机感染机会增加,其中肾脏是受累最严重的器官之一。因此临床早期识别和发现脓毒症患者是否发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60例严重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患者展开研究,探讨血清光抑素C对这种病症的检测价值,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严重脓血症为患者为观察组,男性35例,女性25例,患者年龄(17~65)岁,平均年龄(38.4 13.9)岁。本组60例患者中,因严重脓毒血症导致肾功能不全者13例、肾功能衰竭25例、尿毒症患者22例,上述患者均符合美国病重危医学会、欧洲危重病医学会等机构联合的制定的严重脓毒血症诊断标准;选择同期接受体检的6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男性32例,女性28例,患者年龄在(19~62)岁,平均年龄(39.1 15.2)岁。比较可知,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入院后动态监测患者Cys C、肌酐、尿素氮及尿量变化情况。在无菌环境下抽取2ml静脉血,Cys C使用乳胶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展开检测,所用试剂、比浊检测仪器均由北京利德曼生化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利用罗氏800全自动生化仪器检测患者血清尿素氮、肌酐,详细记录患者的各项检查结果。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展开统计学处理,采用()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数据用t检验,若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患者Cys C、尿素氮、肌酐检查结果 由表1可知,因脓毒血症引发尿毒症患者Cys C(5.61±0.73)mg/L、尿素氮(24.96±12.08)、肌酐(658.09±77.22)参数均高于对照组,且因脓毒血症引起肾功能不全、肾功能衰竭患者各参数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2.2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Cys C、尿素氮、肌酐异常情况 由表2可知,肾功能不全(75%)、肾功能衰竭(100%)患者Cys C检出率明显高于肌酐(25%、78.57%)和尿素氮(33.33%、82.14%)这两种检测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脓毒血症动物模型具体步骤及说明

脓毒血症动物模型具体步骤及说明 原型物种人 来源盲肠结扎穿孔术(CLP)致脓毒症 模式动物品系SPF级SD大鼠,健康,雄性,体重为180g~200g 实验分组实验分六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受试药组三个剂量组,每组15只动物。 实验周期2d 建模方法1. 称量大鼠,腹腔注射水合氯醛(350mg/kg)麻醉,腹部正中剃毛后用碘酒及酒精擦拭手术区域。 2. 沿腹白线切开腹腔约2cm,找出盲肠,用5-0 缝线结扎约1/3盲肠,以21G针头贯通穿刺结扎的盲肠2次。轻轻挤压使少量肠内容物从穿刺孔溢出确保通畅;将处理好的盲肠回纳入腹腔,用5-0 缝线缝合内层,3-0缝线缝合外层,将大鼠置于加热垫维持肛温在37±0.5℃。 3. 待大鼠苏醒后自由饮水,正常饲养。 4. 2d后大鼠水合氯醛钠麻醉后,于腹主动脉取血5ml,室温静止2h,4℃离心机3000r/min离心10min,分离出上层血清,置-80℃冰箱保存备用。处死大鼠,取出心脏、肝脏、肾脏、肺、小肠,4%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厚4um),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其余组织置于-80℃冰箱备用。 应用疾病模型

1.一般情况观察脓毒症组术后苏醒延迟,醒后精神萎靡,身体蜷缩,基本不活动,进食进水减少,对外界反应迟钝,呼吸频率加快,被毛蓬松少光泽,大便稀软,不再扎堆取暖。12h出现死亡大鼠,随着时间的延长大部分大鼠出现皮温低,肌力减弱,眼周血性分泌物,停止进食进水,排泄稀水样便,色黄,腥臭味。进一步发展出现呼吸急促,对被动仰卧无反抗,排泄物呈黏液状,量多,最终死亡。剖腹可见恶臭味血性渗液,肠管水肿黏连,盲肠坏死变黑。 心脏:光镜下结果比较,对照组大鼠心肌肌纤维结构排列紧密、无水肿、充血及渗出。模型组心肌肌纤维结构排列疏松,带状空泡化,细胞核肿胀,间质水肿、充血。 肝脏:肝有大量空泡脂肪样变性,肝细胞肿胀并有炎性细胞浸润。 肺:模型组肺间隔增厚,部分肺泡组织结构被破坏,炎症细胞浸润。 肾:可见肾皮质及间质水肿伴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均有肿胀。空泡变性,坏死脱落。肾小管囊腔扩张、管型形成。皮髓质境界欠清晰,肾小球收缩、毛细血管微血栓形成 小肠:模型组小肠粘膜水肿、白细胞浸润、出血和上皮细胞坏死脱落。 血浆中炎症因子增加是脓毒症的典型特征之一,IL-1β、TNF-α及IL-6 是主要的促炎症细胞因子,在脓毒症模型后显著升高。

CRRT在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患者救治中的临床研究

CRRT在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患者救治中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在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患者救治中 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患者86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行CRRT治疗,比对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及平均动脉压(MAP)均较治疗前好转,治疗后观察组DBP、SBP、MAP及血氧饱和度(SpO2)均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尿量均明显增多,观察组患者尿量增多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除血红蛋白(H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肌酐(Scr)、中性粒细胞(N)、尿素氮(BU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肾功能恢复比例及死亡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患者救治时采用CRRT可有效改善患者机体内环境,清除体内潴留代谢废物及炎症因子,控制血流动力学指标,提升存活率,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标签:CRRT;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疗效 脓毒血症是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常见死亡因素之一,指因感染灶感染致患者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临床多伴急性肾损伤、休克及多器官功能障碍、衰竭等并发症,而急性肾损伤在其众多并发症中死亡率最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影响生存质量。本文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探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在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患者救治中的临床疗效,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疾病类型:重症肺炎31例,重症腹膜炎24例,重度手术创口感染30例,重症脑膜炎1例;肾损伤级别:轻度38例,中度32例,重度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男27例,女 16例,年龄23~78岁,平均(56.1±2.3)岁,病程2.1~32 h,平均(8.2±0.9)h;对照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25~80岁,平均(55.7±2.1)岁,病程2.4~31 h,平均(8.4±0.8)h。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及肾损伤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及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1)均符合2001年美国危重病医学会(SCCM)制定的脓毒血

大鼠脓毒症模型

大鼠盲肠结扎穿孔术(CLP)致脓毒症模型脓毒症(sepsis)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y response syndrome,SIRS),临床上证实有致病菌侵袭存在或有高度可疑的感染性病灶,临床中多以常见并发症出现在重度感染、大面积烧伤、严重创伤或大手术术后的危重患者当中。脓毒症一旦发生,进展迅速,短时间可由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脓毒症进展为重度脓毒症(severe sepsis)(合并器官功能不全)、脓毒症休克(septic shock)(并发充分液体复苏亦无法纠正的低血压)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以上三者可贯序发生,亦可同时发生,严重危及患者生命,产生极高的致死风险。虽然目前已经有许多动物模型用来复制脓毒症,但盲肠结扎穿孔术(CLP)致脓毒症的啮齿动物模型仍然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脓毒症动物模型。 1.实验动物 SPF级Wistar大鼠,健康,雄性,体重为180g~200g 2.实验分组 实验分六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受试药组三个剂量组,每组15只动物。 3.实验周期 2d 4.建模方法 1.称量大鼠,腹腔注射水合氯醛(350mg/kg)麻醉,腹部正中剃毛后用碘酒及酒精擦拭手术区域。 2.沿腹白线切开腹腔约2cm,找出盲肠,用5-0缝线结扎约1/3盲肠,以21G针头贯通穿刺结扎的盲肠2次。轻轻挤压使少量肠内容物从穿刺孔溢出确保通畅;将处理好的盲肠回纳入腹腔,用5-0缝线缝合内层,3-0缝线缝合外层,将大鼠置于加热垫维持肛温在37±0.5℃。 3.待大鼠苏醒后自由饮水,正常饲养。 4.2d后大鼠水合氯醛钠麻醉后,于腹主动脉取血5ml,室温静止2h,4℃离心机3000r/min离心10min,分离出上层血清,置-80℃冰箱保存备用。处死大

SD 大鼠脓毒血症

大鼠脓毒血症建立方法 SD 大鼠, 体重190~270 g ,雌雄均有, 禁食24 h 后进行实验。用2.5 %戊巴比妥钠按1 ml/ kg 体重, 腹腔注射麻醉大鼠,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假手术组) 。常规消毒腹部, 在下腹部正中央切口, 长约2 cm , 打开腹腔寻找盲肠, 小心分离其远端与大肠的系膜, 盲肠内如有粪便, 则把粪便小心挤向相连的大肠, 实验组在盲肠远端1/ 2 处用无菌4 号丝线紧紧结扎, 并用无菌7 号针头在已结扎盲肠远段中央处贯通穿刺。然后把盲肠推回腹腔, 关闭腹腔, 逐层缝合。对照组仅做开腹分离盲肠远端与大肠的系膜及关腹手术。术后按50 ml/ kg 体重皮下注射生理盐水, 补充手术中丢失的体液, 连续观察24h , 整个实验过程中在室温22~25 ℃环境进行并让大鼠自由饮水。在盲肠结扎前、结扎后8 h、16h、和24h 在无菌条件下取大鼠尾血1 滴进行细胞培养, 实验组还在无菌条件下取腹腔渗出液少许进行细菌培养。 用结扎整个盲肠加穿刺的方法可复制出动物的理想败血症模型, 因为动物模型血液细菌培养阳性, 培养出来的细菌与感染灶细菌完全或部分相同, 动物表现与临床败血症类似, 重复性好, 模型复制后有一定的存活时间供研究之用。有人把结扎整个盲肠改为结扎盲肠1/ 2 , 把穿刺盲肠2 次改为贯通穿刺盲肠, 操作更为简便, 效果也令人满意。 造成盲肠缺血坏死, 自身肠道的细菌进入腹腔造成感染。血液培养显示, 在CL P 后16 h , 血液已有大肠杆菌及绿脓杆菌生成, 与腹腔渗出液细菌培养结果相同; 培养出的菌种与报道略有不同, 这可能是由于大鼠来源及实验室的条件不同造成的。 实验组动物术后24 h 活杀, 见盲肠结扎的远端已发生坏死, 穿刺的针孔明显, 腹腔感染, 有臭味的渗出液,但腹腔未见粪便, 这与人类阑尾穿刺并发腹膜炎等疾病过程相似。大鼠盲肠结扎加穿刺引起的败血症存活情况与结扎盲肠部分的多少, 穿刺针孔的多少和大小有关。针孔多, 针孔大, 死亡率高。上述结扎整个盲肠并用9号针头刺孔2 个, 24 h 有75 %大鼠死亡。有人结扎1/2 盲肠并用7 号贯通穿刺, 24 h 无大鼠死亡。另外,饲养动物环境也是影响动物存活率的重要因素。有人曾在室温30 ℃时, 饲养CL P 大鼠5 只, 结果在24 h内全部死亡。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78例疗效观察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7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78例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的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采取常规治疗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APACHE-Ⅱ评分和随访12个月,24个月的死亡率。结果实验组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12个月和24个月死亡率,实验组(2.56%,5.13%)明显低于对照组(15.38%,20.51%),(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临床效果明显,且死亡率低。 标签:连续性血液净化;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疗效观察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老龄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耐药菌层出不穷,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较为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特征是以感染,创伤等导致多器官出现功能性损伤[1]。现在临床上针对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常规治疗,但临床效果并不显著。目前,临床上提出以常规治疗并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法[2]。本文献旨在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的疗效,为临床治疗寻找有效疗法。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的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年龄为24~69岁,平均年龄(45.6±3.7)岁,男性21例,女性18例;实验组患者年龄为21~68岁,平均年龄(4 2.1± 3.9)岁,男性20例,女性19例。两组患者间年龄,性别,患病原因等方面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即采用光谱抗生素,血糖控制,机械通气,液体复苏,营养支持等疗法[3]。实验组在采取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即是经患者股静脉入路,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机,滤器可选用APS18,HIPS18,同时配用连续性血液净化专用管路,流量控制在160~200 ml/h,在之后治疗中根据液体量,进行微调[4]。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APACHE-Ⅱ评分和随访12个月,24个月的死亡率。 1.3统计学方法选用SPSS 20.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数据间比较采用两随机样本t检验,两组内资料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 2 结果

脓毒血症大鼠模型建立

CLP致脓毒血症大鼠模型建立 一、实验目的 利用CLP技术建立脓毒血症大鼠模型 二、实验原理 脓毒血症患者最常见的感染源来自腹腔且易造成腹腔感染,所以腹腔感染模型是目前最常见的动物模型。鼠类盲肠结扎穿刺(CLP)是临床研究脓毒血症常见模型,是模仿腹腔脓毒血症感染的临床过程,引起多菌群感染,最终导致脓毒血症。 三、实验材料和设备 成熟期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体重400-500g。 外科手术器械:手术台,手术刀,刀片,剪刀,刮毛器,镊子,止血钳,持针器,缝皮针,1号线,4号肠线,18g针头,血管夹,医用胶布,PE50导管(厂家),探针,硬膜外穿刺针,肝素帽,留置针,注射器(规格)。 实验药品:1.5%戊巴比妥钠,2%利多卡因,丁苯诺啡,75%酒精,碘伏,肝素钠(10000U),蒸馏水,生理盐水。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1.购买SD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自由饮水,饮食; 2.术前禁食12小时; 3.称重以1.5%戊巴比妥钠40mg/kg(4%水合氯醛 0.1ml/10g抽取麻药,一般3-5分钟起效,可以维持1小时左右。),腹腔注射(先将动物固定,腹部用酒精棉球擦试消毒,然后在左或右侧腹部将针头刺入皮下,沿皮下向前推进约0.5厘米,再使针头与皮肤呈45 度角方向穿过腹肌刺入腹腔,此时有落空感,回抽无肠液、尿液后,缓缓推入药液。),麻醉大鼠,止血钳夹小鼠脚趾确定麻醉深度; 4.将大鼠背位固定于手术台上,剪去颈部和腹部被毛; 5.取血导管的制备:取PE50导管约15cm,一侧剪契口,另一端平口,对楔面要进行简单打磨处理,以防表面粗糙划破血管外壁。抗凝处理是将导管用装满肝素钠的注射器灌流、冲洗,保证导管每个部位都充分接触肝素钠。 6.颈静脉置管术: a.用碘伏常规消毒颈部,铺无菌手术单。 b.于胸锁乳突肌连线中点起向颈部垂直延伸15mm,做皮肤切口约1.5cm,暴露皮下结缔组织,用血管钳逐层钝性分离至显露颈静脉(特征是在胸廓入口处,有轻微搏动,直径2~4 mm),2%利多卡因3-5滴局部浸润1min,完全游离一段长1-1.5cm血管,血管夹分别夹闭远心端和近心端,血管下穿过两根1号线。 c.在游离颈静脉中间部位,用镊子提起血管壁,全层剪一“V”形小口,约占静脉的1/3。预先植入探针,再将导管沿切口缓慢送入静脉切口,轻轻开放近心端的血管夹,将导管植入2.5-3cm,可见有血回流或回抽有血。1号线结扎固定导管,松紧适宜,再次回抽,确定导管在血管内,结扎远心端,开放远心端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