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太湖地区的人文风气与教育事业

宋代太湖地区的人文风气与教育事业
宋代太湖地区的人文风气与教育事业

【中国历史研究】

宋代太湖地区的人文风气与教育事业

Ξ

虞云国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上海200234)

关键词:宋代;太湖流域;教育;人文

摘 要:两宋时期,随着太湖地区社会经济总体水平的提升,文化事业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民间藏书与书院建设蔚然成风,地区教育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刺激了科举录取率的增长,所有这些反过来促使这一地区的人文素质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中图分类号:K 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435(2003)04-0431-07

Education and hum ane tendencies in the T aihu Lake area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Y U Y un -guo (College o f Humanities ,Shanghai Normal Univer sity ,Shanghai 200234,China )K ey w ords :the S ong Dynasty ;the T aihu Lake valley ;education ;humane tendencies

Abstract :With the general im provement of s ocial economy ,there appeared a great 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T aihu Lake area in the N orthern and the S outhern S ong Dynasties.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private book collections and private academies enhanced the local education in turn the rate of success ful candidates in the im perial examinations.All of these elements helped to im prove humane qualities am ong the people in this

area.

第31卷第4期V ol.31№.4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 f Anhui Normal Univer sity (Hum.&S oc.Sci.)2003年7月

July ,2003

Ξ①参见拙文《略论宋代太湖流域的农业经济》(《中国农史》2002年第1期),《略论宋代太湖流域的区域性市场》(《宋史研究论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另可参见斯波义信:《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前篇《宋代长江下游的经济状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收稿日期:2003-01-03

作者简介:虞云国(1948-),男,浙江慈溪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历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宋史与历史文献学,

代表性专著有《宋代台谏制度研究》、《细说宋朝》和《宋光宗宋宁宗》等。

234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31卷

两宋时期太湖地区书院列表①

书院名称纪念对象创立年代创建者所在地

和靖书院尹南宋端平二年曹豳苏州

学道书院言偃南宋咸淳五年赵顺孙苏州

鹤山书院魏了翁南宋端平三年魏了翁苏州

文正书院范仲淹南宋咸淳十年潜说友苏州

龟山书院杨时南宋淳熙五年杨万里常州

城南书院南宋淳熙五年杨万里常州

龟山书院杨时北宋政和间杨时无锡

崇正书院南宋宝 间王从为无锡

遂初书院南宋淳熙间尤袤无锡

宣公书院陆贽南宋景定四年嘉兴府

燕居书院南宋嘉兴府

传贻书院辅广南宋咸淳五年辅之柄崇德

白社书院宋元之际卫益富崇德

晦岩书院北宋庆历间沈清臣湖州

安定书院胡瑷南宋淳 五年蔡节湖州

长春书院南宋淳熙间朱弁湖州

东莱书院南宋嘉定时章鉴德清

履斋书院南宋理宗时吴潜德清

梅溪书院北宋庆历间安吉

从列表的19所书院的始建年代分析,创立于北宋的仅3所;建于南宋的为15所。这一数据的分布,表明了南宋是太湖流域书院的发展期。

当时书院的办学经费,一般由民间捐助解决。书院由山长主持教学兼领院务,原由大儒名宿出任,完全是民间聘请性质的。直到南宋景定四年(1263),始下诏规定,凡吏部授书院山长,待遇并同州学教授。

两宋时期的书院成为太湖流域兴教重学最主要的力量之一。其一,有些书院本身就是从一族或同闾的义学或义塾发展而来,从事早期启蒙和基础教育,例如苏州的文正书院原来就是范氏义学。其二,那些由著名学者创办的高层次书院,主要从事的也仍是教育事业,不过是研究性的教学而已,例如鹤山书院、龟山书院和履斋书院等。其三,书院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从两方面分流,一方面通过科举仕途,进入治国平天下的行列;另一方面继续留在民间,其中相当部分的成员构成民间私学教育(例如义塾与书院)的主要师资来源。

不仅如此,书院还是这当时太湖地区学术文化的重镇。表现之一,书院成为藏书、刻书的重要文化机构。南宋嘉熙四年(1240),著名藏书家陈振孙在苏州和靖书院建藏书堂,藏书量较大。其他书院也都建有名称不一的藏书之所,收藏必备图书,以为教学与研究之用。至于书院刻书,宋代更是风气所向,世称书院本。明清之际学者指出:“闻之宋元刻书,皆在书院,山长主之,通儒订之,学者则互相易而传布之。故书院之刻有三善焉:山长无事而勤于校雠,一也;不惜费而工精,二也;版不贮官而易印行,三也”[10](卷18)。书院本在宋刊元版中的好评由此可见。这种书院藏书与前文述及的私人藏书互相补充,成为太湖地区教育中图书资料的重要构成。

表现之二,书院成为理学传承的重要场所。例如,理学家杨时曾亲炙二程,自北宋政和四年(1114)至南宋建炎三年(1129),他在无锡创立学社,讲学多年,传播理学,一时学者翕然风从,尊为正宗。在理学南传过程中,杨时上承二程洛学,下经罗从彦、李侗,开朱熹闽学,杨时与无锡龟山书院在理学传承中正处于承先启后的关键地位。而创立崇德传贻书院的辅广之所以名之传贻,就是表明“将以传之先儒,贻之后学为己任”,担当起学术传承的重任[11](卷25)。南宋淳五年(1245),湖州安定书院礼请著名学者饶鲁、蔡沈讲学。南宋爱国诗人郑思肖之父郑起曾任苏州和靖书院堂长,在浙右讲性理之学,一时学者翕从。宋元之际遗民卫益富在崇德创白社书院,也讲性理之学,规定凡士人仕元者不许听讲,曾著《性理集义》等,元武宗时拒绝召见,书院被拆毁,他迁书院于金盖山,继续授徒不辍,既传承了理学,又坚持了气节。

表现之三,两宋时期太湖地区许多书院的建立和命名本身就是为了纪念相关的学术文化史上的名人,书院名称就构成了一种学术文化资源,而这些名人也成为激励后来学人的典范。许多主持书院的学者或求学书院的学子正是以此为榜样,孜孜于学术文化的研究创新和继往开来,为本地区乃至整个宋代学术文化与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重教兴学的风气与实绩

宋元方志在论及太湖流域各州县风气时,总是强调好学重文。苏州地区是“人尚文”,“多儒学”[12](卷上)[13](卷38);昆山是“好学而知礼”,而这里在北宋初期还是“庠序或缺,儒素弗

334

第4期 虞云国:宋代太湖地区的人文风气与教育事业

①本表系据季啸凤主编《中国书院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附《中国书院名录》,并据宋元明有关方志考订纠讹后编制。所在地系指宋代州县名。鹤山书院和无锡龟山书院始建者分别为魏了翁和杨时,后人又各以此二书院纪念之。

434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31卷

由政府委派学官任教授,官给学田以充经费。苏州州学始建于景 二年,胡瑗为首任教授。在常熟有州学田1690亩,校舍最多时达150幢,占地150亩。南宋宝 时分建九斋,各令宗室子弟、武举之士、童子和俊秀之士入斋受教。在太湖流域各州府学中,苏州州学规模最大、设

备最好、声誉最著[13](卷4)[30](卷24)

。常州州学是景三年创立的,校址即原孔庙。嘉 六

年(1061),知州陈襄增建书阁、讲堂等,规模粗备,学生多时达千人。秀州州学也应是景 二年

初建的,因这年有赐秀州学田的记载[31](卷116)

。南宋初遭兵火,绍兴十二年(1142)易地重建,嘉定中再予营创缮修,“华焕皆逾于昔”[11](卷7)

。湖州州学是知州滕宗谅在宝元二年(1039)创建的,次年赐名给田,学舍落成后有校舍120幢,仪门上揭敕建州学额,由胡瑗主持州学,南宋屡

有扩建修缮[19](卷11)

。江阴军学虽始建于北宋景 中,但因行政建制时军时县,北宋时期未充分发展,南宋绍兴间再兴州郡学时才规模渐具,校舍

达70幢,“显敞宏丽”[25](卷7)

,但较之太湖流域其他州府却处于落后状态。

宋代州学设教授二人,虽也先后设过武学、医学等,但教学内容还是以儒家经典为主,州学生每三年升入太学。县学则设小学,选考后升入州学。因州县学校址内往往设大成殿以祀孔子,或州县学就径直附设在孔庙之内,由学而尊庙,因庙而显学,宋代有时也把州县学称为庙学。

太湖流域教育文化素称发达,北宋庆历兴学时,各县也多设立了县学。而个别县学的创建还早于此,但县学的盛衰“则系令之贤否”。例如昆山县学,南宋绍兴末经知县程沂整顿建设,一改原先“卑陋不治”的状态,不仅“殿堂斋庑,鼎鼎一新”,而且每月初一,程沂亲率县吏到校“请主学者分讲《六经》。与诸生环坐堂上以听”,一时气象大为改观

[13](卷4)

。而宜兴县学原先“地

卑制陋,讲肄无所容”,庆历末郑民彝任知县后才“为度高明地而新之”,“邑人之为学者欢然相趋”

[32](卷38)

。在这一地区的县学中,经济发达的

县份,县学的设施条件往往较好,例如华亭县、常熟县、昆山县等。华亭县学是北宋熙宁末年创立的,县人卫公佐兄弟献地出资,建学购书,元中始初具规模;南宋相继修建,“学舍整好,什佰俱备,学粮租钱视他处为厚”。端平三年(1236),因原县学局促卑隘,在原址之南重建新

学,分为四斋,赡学之田最多达14000余

亩[26](卷上)[11](卷7)[27](卷5)。常熟县学在端平时有校舍120幢,

“高闶壮丽”,规模几与某些州学相亚[27](卷5)。

除县学外,个别社会经济较为发展的镇也设立了镇学,例如上海镇、青龙镇和澉浦镇。青龙镇学是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监镇赵彦创立的,他“自捐俸钱三十万为倡”,镇中大姓与士人共同赞助,便在镇东建成大成殿、讲堂、先贤祠、魁星阁、射圃和博文、敏行、思忠、笃信四斋,“养士百里之间”,使镇学颇成规模,不亚于

一般的县学[18](卷23)[27](卷5)

。上海镇学是南宋咸淳(1265-1274)中镇民唐时拱兄弟所创,有文昌祠、古修堂等,“为诸生肄习所”[27](卷5)

府州军县学、镇学和社学都是官学或官督民办之学。与此相补充的,两宋时期太湖流域私学兴盛,也是重教兴学的重要实绩之一。这种私学的形式大体分为两类。其一为家馆,即饶有财力之家聘请士人教授本家子弟。例如宋代平江林氏

兄弟“邻居东西两宅,各邀士人处书馆”[33](卷1)

。这种富豪之家延请馆师的现象在当地是相当普遍的。其二为义塾。这种义塾不是指为一族同姓子弟所创立的义学(当然有些始初为本族子弟而立的义学,后来也颇有向同里异姓子弟开放而衍为义塾的),主要指通过公益捐助形式建立起来供村里子弟就读的私学。宋元之际,松江卫谦建义塾,专教愿学而无师的乡里贫者子弟,就是这种形式[18](卷13)

。这类义塾一般办学规模不大,教学内容较浅,但个别义塾,“视州县学盖无差

等”[34](卷11)。这类稍具规模的义塾,与书院往往很难区分,例如宋代宰相章得象的后裔章梦贤在青龙镇创办义塾,入学者由本族子弟扩大到乡里,元至正中遂以宋仁宗赐章得象“清忠”两字改名为清忠书院。但大体说来,书院层次要高于义塾,具有更强的学术研究的倾向。

四、太湖流域的州县科举额

在封建社会里,“学而优则仕”是教育体现

其社会价值的重要指挥棒。因而在某种程度上,科举额可以用作衡量某一地区教育水平高低的标尺。宋代以科举取士,太湖流域各州县的中举人数是很高的。由于资料限制,科举中第人数还不能精确统计到每一个县。现将宋代苏州、常州、

5

34第4期 虞云国:宋代太湖地区的人文风气与教育事业

湖州、嘉兴府进士及第人数列表如下①:

地区苏州常州嘉兴府湖州

首位进士登榜年代

端拱元年(988)咸平二年(999)大中祥符五年(1012)庆历二年

(1042)北宋进士人数23240380234南宋进士人数406404362302宋代进士总数638807442536

资料来源:《正德姑苏志》卷6《科第表下》,《咸淳毗陵志》卷11《科目》,《成化重修毗陵志》卷13《解额》,《至元嘉禾志》卷15《宋登科题名》,《嘉泰吴兴志》卷17《进士题名》,《同治湖州府志》卷11《选举表》。

从这一粗略的统计,可以得出两点结论:其一,

首位进士登榜年代,苏州较湖州早半个世纪,这一排行榜大体能反映北宋中期以前这四个地区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高下。其二,除常州两宋进士人数比基本持平外,其他地区南宋进士人数远远高出北宋,尤以嘉兴府为最,这表明南宋是太湖流域教育文化蓬勃发展的历史时期,而嘉兴府地区的发展势头尤为强劲,难怪方志声称:“嘉兴素号多士,冠廷对者有人,应制举者有人,登甲

科者亦有人,以科举得人视他郡为最”[11](卷7)

。实际上从科举得人的绝对数上说,嘉兴地区倒是排名最后的,但南宋与北宋的进士人数比则是名列前茅的;而真正“郡素号多士”的倒是常州地区

[16](卷11)

然而,即使同一地区的各县发展也并不平衡。湖州地区在北宋庆历以后教育文化发展很快,其进士人数在北宋就已超过了素称先进的苏州地区,宣和五年(1123)一次去应进士试的人数就达800人以上,终场举人就有803人[19](卷11)

。但据《嘉靖武康县志》卷2《人物表?进士》,整个宋代武康县进士仅10人,而《嘉靖安吉州志》卷6《选举》记载,安吉县两宋共出进士也仅28人,则宋代湖州地区进士分布似都集中在长兴、乌程、归安等濒临太湖的县份。在太湖地区各县中,华亭、江阴、无锡、昆山等都是科试中第人数较高的县份。“华亭壮邑,业儒者众”,宋代共中进士111人,其中“入政府、登从班者盖不乏

人,亦云盛矣”②

。江阴“至宋而科名盛矣”,两宋进士总人数高达185人,在太湖流域各县中是名列前茅的[25](卷4、14)

。《至正昆山郡志》卷3《进士》也说,“吾邦人材之盛,在宋尝出大魁,科第相望,见之题名,为邻邑最”,昆山县在宋代

共中进士137人,也无愧为邻邑之最的。倘若对方志的进士题名中家世细加考察,则可发现,中举者出自同一家族,父子兄弟叔侄祖孙先后或同时荣登题名榜的不在少数。例如嘉兴县凤鸣市所居以徐姓为多,一族“登进士科者相望,视他聚落为仅有”

[11](卷3)

;而海盐县鲁氏“登第者十九

人”,赵氏登第者共24人[35](卷10)

;昆山县卫泾

“五世俱第进士”,他则在淳熙十一年(1184)名

列榜首,成为状元

[36](甲集)

。这一现象表明,由于

这一地区重教向学的风气的熏陶,已在某些大家名族中形成一种教育文化世代相传的良性循环,随着家族的扩大和繁衍,形成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文化传承累世不绝的文化家族。这种文化家族的出现大体是在南宋时期,这一现象虽然并不局限于太湖流域,但太湖地区在南宋时期涌现出来的文化家族的密集性和知名度是其他地区难以比肩的。而科举入仕与文化家族之间则存在着一种互相推动互为因果的关系。

由于一榜中第中同出一郡的人数的增加,出于联络同乡感情和官场奥援的需要,遂创以州府

命名的同年会。南宋绍熙元年(1190),为“增重名义”,“倾倒情素”,“始以岁五日会同年之在吴下者于姑苏之台”,号姑苏同年会

[37](P167)

。这

种以乡谊为号召的同年会的出现,是科举制导致乡绅地方势力崛起的一种表征,对其后的乡村社会影响是不容低估的。

总之,太湖地区的社会经济,在两宋时期始终处于全国前列。随着社会经济总体水平的提升,这里的文化教育事业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史称这一地区,“市廛编户往往家给人足,喜教其子弟以《诗》《书》,士大夫之裔亦各守其业”[11](卷23)

,“人才辈出,代不乏

人”

[22](卷首)

,“号为士大夫渊薮”

[38](卷20)

。地区教

育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反过来又使当地的人文素质上升到一个新高度。参考文献:

[1] 斯波义信.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M].南京:江

苏人民出版社,2001.

[2] [元]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3] 吴晗.江浙藏书家史略[M].北京:中华书局,

1981.

634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31卷

①②《云间志》卷中《进士题名》,其两宋进士人数据《嘉靖松江府志》卷25《科贡上》统计。

对本表有三点说明:其一,范成大《吴郡志》卷28《进士题名》脱漏甚多,北宋仅录113人,故不用;其二,常州南宋进士

题名,咸淳元年以后人数以《成化重修毗陵志》补足;其三,湖州南宋进士题名,《嘉泰吴兴志》仅载至庆元五年(1199),其后人数则据《同治湖州府志》补足。

[4] [宋]周密.齐东野语[M].北京:中华书局,

1983.

[5] [宋]叶适.叶适集[M].北京:中华书局,

1983.

[6]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M].北京:中华书局,

1979.

[7] [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北京:中华

书局1965.

[8]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M].北京:中华书局,

1957.

[9] [宋]虞俦.《论郡县学札子》[A].[明]黄淮、

杨士奇.历代名臣奏议[C].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1989.

[10] [清]顾炎武.日知录.[M].上海:上海古籍

出版社,1985.

[11] [元]单庆.至元嘉禾志[A].宋元方志丛刊

[C].北京:中华书局,1990.

[12] [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A].宋元方志丛

刊[C].北京:中华书局,1990.

[13] [宋]范成大.吴郡志[A].宋元方志丛刊[C].

北京:中华书局,1990.

[14] [元]

杨.至正昆山县志[A].宋元方志丛刊

[C].北京:中华书局,1990.

[15] [明]杨逢春.嘉靖昆山县志[A].天一阁藏明

代方志选刊[C].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3.

[16] [宋]史能之.咸淳毗陵志[A].宋元方志丛刊

[C].北京:中华书局,1990.

[17] [明]朱昱.成化重修毗陵志[A].天一阁藏明

代方志选刊续编[C].上海:上海书店,1990.

[18] [明]陈威.正德松江府志[A].天一阁藏明代

方志选刊续编[C].上海:上海书店,1990.

[19] [宋]谈钥.嘉泰吴兴志[A].宋元方志丛刊

[C].北京:中华书局,1990.

[20] [明]骆文盛.嘉靖武康县志[A].天一阁藏明

代方志选刊[C].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2.

[21] [元]杨维桢.东维子文集[M].四部丛刊初编

[C].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22] 王謇.宋平江城坊考[M].南京.江苏古籍出

版社,1999.

[23] [宋]韩元吉.南涧甲乙稿[M].丛书集成初编

[C].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24] [宋]孙应时.琴川志[A].宋元方志丛刊[C].

北京:中华书局,1990.

[25] [明]张衮.嘉靖江阴县志[A].天一阁藏明代

方志选刊[C].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3. [26] [宋]杨潜.云间志[A].宋元方志丛刊[C].

北京:中华书局,1990.

[27] [明]郭经.弘治上海志[A].天一阁藏明代方

志选刊续编[C].上海:上海书店,1990. [28] 胡鸣盛.安定先生年谱[J].山东大学文史丛

刊.1934.(1).

[29] [宋]欧阳修.居士集[M].欧阳文忠公集

[C].四部丛刊初编[C].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6.

[30] [明]林世远.正德姑苏志[A].天一阁藏明代

方志选刊续编[C].上海:上海书店,1990. [31]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

书局,1985.

[32] [宋]

王.华阳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33] [宋]洪迈.夷坚三志辛[M].北京:中华书局,

1981.

[34] [元]戴良.九灵山房集[M].四部丛刊初编

[C].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35] [明]程楷.天启平湖县志[A].天一阁藏明代

方志选刊续编[C].上海:上海书店,1990. [36] [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M].北京:中华书

局,1989.

[37] 孔凡礼.范成大遗著辑存[M].北京:中华书

局,1983.

[38]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M].北京:

中华书局,1988.

责任编辑:肖建新

734

第4期 虞云国:宋代太湖地区的人文风气与教育事业

中国地理——西北地区

中国地理——西北地区 1、与包头钢城靠煤近铁傍水,相似的城市有: A、马鞍山 B、武汉 C、攀枝花 D、鞍山 2、华北平原和新疆都是我国棉花基地,它们不同的生长条件是: A、春播期雨水少 B、夏季高温多雨 C、秋季晴朗少雨 D、沙质土壤 3、我国西北地区与邻国接轨的铁路是: A、缤绥线、滨洲线 B、兰青线、包兰线 C、大秦线、陇海线 D、集二线、兰新线 4、下列关于新疆的错误叙述是: A、它是我国面积最大,邻国最多的省(自治区) B、地形分布大势具有“三山夹两盆”的特点 C、坎儿井是柴达木盆地引地下水的灌溉工程 D、天山山地是新疆的主要牧场 5、下列关于西北地区的正确叙述是: A、本地区三个灌溉农业区都引黄河水自流灌溉 B、内蒙古东部、中部是牧业基地,也是煤炭基地 C、喀什是我国最西部的重要城市 D、本地区植被由西向东为荒漠—草原—半荒漠 6、下列关于我国西北地区农牧业的正确叙述是: A、农业灌溉水源是高山雪水和地下水 B、有我国最大的天然牧场和畜牧业基地 C、自东向西分布的优良牧畜种类是三河马、三河牛、滩羊、伊犁马等 D、是重要的糖料作物和油料作物基地 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将左图中A,B,C代表的地区名称填在横线上:A (灌溉农业区);B (灌溉农业区);C (沙漠)。 ⑵第二亚欧大陆桥沿线主要的工业城市:D (镍都); E (石油工业城市)。 ⑶本地区发展农业生产,进行国土整治需要解决的主要 问题是①; ②。 (4)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最主要的不利自然条件是。 8.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油气资源丰富。回答(1)~(3)题 (1)该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较高,降水稀少B.过度樵采、放牧和农垦C.环境污染加剧D.农业集约化经营(2)西部大开发首先要: A.发展高新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B.人口外迁,减轻环境压力 C.治水改土,改造低产田D.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3)“西气东输”的主要原因是: A.西部资源开发成本低B.东部市场需求量大 C.地势西高东低,便于管道输送D.东部靠海,便于出口

吴江沿太湖地区历史文化概述

吴江沿太湖地区历史文化概述 吴江政区图吴江历史悠久。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吴江建县,县治设松陵,属苏州。元元贞二年(1296年)吴江县升为州,明洪武元年(1369年)复为县。清雍正四年(1726年)分吴江县偏西地设震泽县,偏东地为吴江县。1912年吴江、震泽两县复合为吴江县,隶属江苏都督府。1949年4月29日吴江解放,建立人民政权。全县先后分设8个区、10个区、9个区、5个区。1957年全县撤区并乡,共设23个乡,7个县属镇。1958年全县农村成立20个人民公社,1962年又增设3个人民公社。1983年恢复乡村建制,黎里镇与黎里乡合并,实行镇管村,全县共设7个镇,22个乡,1985年又有5个乡镇合并。自1987年起全县各乡陆续撤乡建镇。1992年撤县建市,设有18个镇,5个乡。 至2007年全市全面完成撤乡建镇,共设松陵、盛泽、同里、震泽、平望、汾湖、桃源、横扇、七都9个镇。 2010年撤销横扇镇,并与松陵镇,2012年2月设置滨湖新城,与松陵镇合署办公,2012年9月撤销吴江市,设置苏州市吴江区。 吴江,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北接苏州,南近杭州,东邻上海,西濒碧波万顷的太湖。自古以来,吴江与太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西部重镇震泽的名字就是太湖的古称,现松陵、横扇、七都三镇均濒临太湖,湖岸线共计长达50余公里。 。 吴江素有“太湖东岸明珠”的美誉,其沿太湖地区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一、有着许多着名的文化古遗址 吴江全市的文化古遗址和文物出土点共达10余处,其中离太湖10公里左右的梅堰龙南村落遗址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为太湖流域发现的良渚文化第一座村落遗址,其布局充分体现了以河道为中轴

吴江沿太湖地区历史文化概述

吴江沿太湖地区历史文化概述 陈志强 吴江,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北接苏州,南近杭州,东邻上海,西濒碧波万顷的太湖。自古以来,吴江与太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西部重镇震泽的名字就是太湖的古称,现松陵、横扇、七都三镇均濒临太湖,湖岸线共计长达50余公里。 吴江素有“太湖东岸明珠”的美誉,其沿太湖地区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一、有着许多著名的文化古遗址 吴江全市的文化古遗址和文物出土点共达10余处,其中离太湖10公里左右的梅堰龙南村落遗址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为太湖流域发现的良渚文化第一座村落遗址,其布局充分体现了以河道为中轴的江南水乡特色。在该遗址北面两公里尚有一处古遗址,名为袁家埭遗址,1960年,考古发现有新石器时代的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遗存,其中出土了蚕纹壶和纺轮等文物,证明具有“丝绸之府”之称的吴江,养蚕丝织的历史堪为悠久。与吴越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有着密切关系的震泽蠡泽湖遗址离太湖也不远,1983年,经南京博物院发掘,出土了新石器时代和商代的陶器、陶片、圣水牛头骨等。2004年,同里遗址的发掘成果更是引起考古界的关注,共出土了376件新石器时代的文物,其中有距今五、六千年历史的玉器25件。 二、留有吴越春秋等各个历史时代的遗迹、记载、传说 (一)、大禹治水遗迹 《越绝书》云:“太湖周回三万六千顷,《禹贡》之震泽。”相传当年大禹治水奔走在今太湖流域,现古镇震泽东端尚存有一座纪念大禹治水的古桥——禹迹桥,桥北堍有一座初建于三国东吴赤乌年间的

慈云寺塔,构成了江南水乡特有的“拱桥塔影”景观。在震泽镇南有一个湖泊,名为蠡泽湖,原名斩龙潭,相传大禹治水时曾力斩黑龙于此,故名。 (二)、吴越相争遗迹 1、吴越古战场遗迹。《左传》上记载:“(鲁哀公)十七年(公元前478年),三月,越子伐吴,吴子御之笠泽,夹山而陈。越子为左右句卒,使夜或左或右,鼓噪而进。吴师分以御之。越子以三军潜涉,当吴中军而鼓之,吴师大乱,遂败之。”这其中的“笠泽”,据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勾吴史集》注释,就是吴江境内的吴淞江入太湖处。《国语》中云:“……于是吴王起师,军于江北,越王军于江南。越王乃中分其师以为左右军,以其私卒君子六千人为中军。明日将舟战于江(吴淞江)……”后汉赵晔所撰的《吴越春秋》中则写得更为明白:“……于是吴悉兵屯于江北,越军于江南……明日,将战于江……越王追奔攻吴,兵入江阳松陵……”,这其中的“松陵”即是现吴江市区所在地——松陵镇。 现七都、庙港一带在吴越春秋时,先属吴国,后属越国,所处地带为湖滨滩地,为通往太湖洞庭东、西山的必经之地,因此,首当其冲成为吴越争霸的战场。据有关史志和地方志记载,吴越5次水上大战均与七都、庙港等地有关,至今,七都镇庙港社区尚有一个名为“吴越战”的自然村,一直传说着这里为当年吴越相争的战场,曾出土“战国青铜剑”,现藏吴江博物馆。另吴江博物馆还收藏有从七都、横扇、松陵等地出土、收集的铜矛、铜戈、铜刀、青铜剑等春秋战国时兵器10余件。 2、韭溪。平望镇西北、距太湖五、六公里处,有一条小溪,溪水清澈,绿如碧玉,贴着民居,驮着小桥,舔着水田,逶迤向前。这条小溪,本无名,当年,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作了人质囚于姑 苏,后勾践被骄傲自负的吴王夫差放回会稽,他不忘前耻,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国力日增。勾践暗地里作着灭吴的准备,命大夫范蠡遣军潜伏

无锡鼋头渚简介

鼋头渚简介: 太湖,又名震泽、具区,面积2400多平方公里,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鼋头渚为太湖西北岸无锡境内的一个半岛,因有巨石突入湖中,状如浮鼋翘首而得名,是太湖风景名胜区的主景点之一。太湖风光,融淡雅清秀与雄奇壮阔于一体,碧水辽阔,烟波浩淼,峰峦隐现,气象万千。鼋头渚,独占太湖风景最美一角,山清水秀,天然胜景。郭沫若吟道:"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赵朴初称赞:"鼋头渚景色胜天堂"。一代大师的瑰丽诗名,更使鼋渚风韵名扬境内海内外。 游玩景点: 原为“横云山庄”门楼,始建于1931年,结构古典,北式风格,斗拱连接,琉璃顶、飞檐翘角。1975年根据郭沫若诗句并集其手迹制额。牌坊右侧,有砖彻拱门,正反面有砖刻“利涉”、“问津”。1934年前的鼋头渚,都要乘渡船到此,渡船在此停泊,故称“利涉”。渡船将游人送到这里,不知“桃花源”在何处,就得“问津”。进牌坊,立以照壁,饰以凤穿牡丹。壁后临水而筑“涵万轩”水榭,轩内悬挂“湖山罨画”一额,系乾隆手笔。 长春花漪 长春桥是园主在1936年仿照北京颐和园昆明湖上的玉带桥所建的。湖堤两边所种的是日本的“染井吉野”,在日本的樱花品种中,“染井吉野”是公认最美的一种。每年4月这里樱花夹道,缤纷艳丽。长春桥是一座拱石桥,高耸湖面,堤岸遍植樱花,挡住了外湖的景色,分隔了水面和空间,丰富了景色层次,它与涵万轩、绛雪轩和东面山坡自成一个空间,构成长春花漪的景色。 藕花深处 建于1931年,得名于李清照的“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句。在大片湖水的辉映下,蜿蜒小溪,曲桥清流,别有情趣。前有方亭,位于荷花丛中,因而亭上悬“藕花深处”匾额。堂前水中立一湖石,亭亭玉立,若面拂轻纱,身披蝉翼,翩翩有神。对面有“净香水榭”和“牡丹坞”。这里建筑疏密有致,浓淡相宜,游人观察了浩渺雄浑的太湖,又觅得如此幽静的古典园林小区,顿觉怡然自得。 七桅帆船 七桅帆船是吴地船文化的一个缩影,距今已有200年历史。原来传说是岳飞的水师战船,岳飞屈死风波亭后,把战船改良成鱼船,战士们靠打渔为生,它的航行速度相当快,顺风时每小时可以达到20公里,逆风时成之字行行走。据记载曾经有四艘同样的船在一起一网捕起了3600公斤的银鱼,可见它是捕捉银鱼的主力船只。它是目前太湖流域中船帆最多,船型最大的木制船只,被称为“渔船博物馆”。 太湖仙岛 在湖中远处回望在湖中远处回望鼋头渚,只见上下苍苍茫茫,水天一色,这一带湖岸好似横在半空中的一抹彩云,在轻轻漂移。湖东有大浮、乌云、龙王等山合成湖东十二渚,西面有青龙、莲花、石埠诸峰合成湖西十八湾。远处有太湖仙岛犹如神龟静浮在湖中。那马山就像

中国的西北地区

中国的西北地区学案导学 【学习目标】 1、结合地图全面了解西北地区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特征 2、学会分析西北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对其他要素产生的影响。 3、学会分析西北地区的工农业的发展以及引发的环境问题成因解决措施 4、树立分析地理问题问题的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积累常用语言,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重点与难点】 1、西北干旱为主的自然环境对其他要素产生的影响 2、西北地区的工农业的发展以及引发的环境问题成因解决措施 3、树立分析地理问题问题的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积累常用语言,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本节课涉及的主要地理原理】 1、区域地理分析的一般思路——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 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体现 3、工农业交通的区位条件分析 课前预习案 【自主学习要求】 结合必修三荒漠化的防治以及学案的内容,自主学习课本基础知识部分,并自主构建本课知识体系。 基础知识梳理思维拓展在空白图中填出熟记下地理事物 地形: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 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吐鲁番盆地塞上江南(宁夏平原河套 平原)河西走廊

河流:塔里木河黄河额尔齐斯河伊犁河 矿产:金昌镍矿塔中塔北油田克拉玛依油田霍林河元宝山石嘴山煤矿 铁路:包兰线;兰新线北疆铁路(乌鲁木齐—阿拉山口),南疆铁路(吐鲁番—喀什) 一、位置范围 1.位置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2.范围: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北部 二、自然特征—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东部是内蒙古高原,西部三山夹两盆 (1)主要地形区有哪些?、、。 (2)西北地区以哪种外力作用为主?塑造了那些地貌? 4.生物(植被)-景观变化 2、气候:一--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西北地区三地气候比较 (1)西北内陆大陆性特征的体现: (2)西北地区降水的分布规律: (3)天山北坡降水多的原因: 3、水文:该地区多内流河,季节性河流,湖泊多属于内流胡

无锡介绍

[无锡介绍] “太湖明珠”无锡是一座具有三千年历史的江南名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是当时的经济、文化中心,孕育了许多文人墨客,至今仍保留着众多的历史遗迹。 无锡由江苏省省辖,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的长江三角洲,东邻上海市128公里,西接省会南京市183公里。滔滔长江在境内流过。 无锡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常年主导风为东南风,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5.4 ,年平均日照数202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048MM,全年无霜期平均230天。 无锡总面积4650km2,其中市区面积518km2。无锡市下辖江阴、宜兴两市及崇安、南长、北塘、惠山、滨湖、马山、新区七个行政区。 无锡市总人口432.21万,人口密度930人/km2。无锡市市区人口109.56万,人口密度2116人/km2。 [太湖] 太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介于江浙两省之间,有“包孕吴越”之称。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三万六千顷湖水弥漫,七十二峰岛屿散立,自然风光秀丽雄浑。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太湖,古称震泽、县区、五湖,面积2250平方公里,古称三万六千顷。太湖湖岸线长393公里,东西宽55.9公里,南北宽68.5公里。湖中有大小岛屿48个,连同沿湖山峰、半岛,号称“七十二峰”。湖中盛产银鱼、白鱼、梅鲚鱼和虾、蟹等水产,周围土地肥沃,被称为“鱼米之乡”。 无锡濒临太湖北半圜,占有太湖山水组合最美丽的一角。南屏马迹、北枕龙山,湖中多岛、沿湖多山,山长水阔,以“太湖佳绝处”的美名而 [蠡园] 坐落在蠡湖北岸的青祁村,它因紧傍蠡湖而得名。而湖一名,则来自二千四百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范蠡与西施泛舟湖上的故事。 现在的蠡园,有四个游览小区。东部,沿湖有千步长廊(碑刻)、晴红烟绿水榭、凝春塔,以及老蠡园的水池、荷叶亭等,还有新建德柳影亭、绿漪亭、水榭、春秋阁、映月桥;西部有百花山房、濯锦楼、月波平眺亭、南堤春晓、四季亭、渔庄亭;中部有假山群、荷池、莲舫、洗耳泉、桂林天香等。 千步长廊289米的长廊,曲岸枕水,移步换景,足可使你领悟到山水照槛水绕廊的意境。廊壁64块刻石,80个图案各异的青瓦花窗,又向你展示了古今书法家的作品和蠡园建园史。 渔庄绿水环绕的小岛,涵虚亭翼然其上,亭畔由清末进士谢霈手书的渔庄刻石,是这里建园历史的佐证.

中国西北地区介绍

1.地理位置和范围: (1)地理位置 ①经纬度:73°E——120°E,35°N-50°N ②东半球和北半球 ③海陆位置: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④相对位置:大兴安岭以西;帕米尔高原以东; 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以北,蒙古国以南;

③沙漠地区,有风积地貌,如新月形沙丘 新月形沙丘(固定风向)树枝状沙丘(多种风向)

(2)特点 ①最显著特征:干旱 ②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很大,降水变率大 (3)差异——由东向西,距海越远,降水越少,为海洋向内陆的地带分异规律:比较项目以西分界线以东 降水量200mm以下贺兰山200-400mm 景观沙漠和戈壁干旱草原 在一些高山山地迎风坡,降水多。

①海拔3000米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mm? ②年降水最多的地方,海拔大约是多少米? ③该山南北两坡,降水较多的是哪个坡?降水为什么多? 【答案】 ①南坡大约380mm,北坡大约580mm ②北坡2000米高度 ③北坡; 天山北坡北侧(准噶尔)盆地西北有缺口(额尔齐斯河河谷),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在北坡形成迎风坡,多地形雨。 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河水来自昆仑山、天山等高山冰雪融水。每年 月以后,水量大减。近些年来沿途灌溉用水增多,使中下游河道断流现象更加

①额尔齐斯河(鄂毕河支流):中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孕育了世界四大杨树派系(白杨、胡杨、青杨、黑杨),素有“杨树基因库”美称 ②黑龙江:因河水含腐殖质多,水色发黑得名,在俄罗斯的尼古拉耶夫斯克注入 克海。 ③黄河 5.植被: 西

骆驼刺 芨芨草 6.土壤 沙质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盐分高,土壤贫瘠,透水透气性好 7.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新疆油气资源、内蒙古白云鄂博的稀土矿、包头铁矿、甘肃金昌镍矿二、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南方地区 区域特征

第七章南方地区 第一节区域特征 【学习目标】 1、通过读图,从位置、地形、河湖、气候、和土壤等方面认识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2、了解南方地区农业发展和区域发展差异。 3、了解南方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重难点】 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和经济活动;南方地区内部区域发展的差异性。 【知识链接】 四字识别南北差异 耕地类型:南水北旱粮食作物:南稻北麦糖料作物:南甘北甜 气候灾害:南涝北旱交通运输:南船北马饮食习惯:南米北面 工业结构:南轻北重民居建筑:南尖北平武术专长:南柔北刚 饮食口味:南甜北咸戏曲特点:南腔北调平均身高:南矮北高 【自主学习】 1、南方地区大致位于(山脉)―(河流)一线以南, 以东,面积约占全国的,人口约占全国的。 2、本区地形以为主,平原多沿河分布,平原地区河湖众多, 水网密布,素称“”。 3、南方地区农作物一年两熟至熟。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主要的经济作物有;主要的亚热带和热带水果有柑橘、等。 4、长江中下游平原,形成肥沃的土,成为著名的“”;东南丘陵分布着贫瘠的壤,这里的经济林木有茶树、杉树等;四川盆地气候湿润,土壤肥沃,物产丰富,素有“”的美誉;云贵高原地形崎岖,坡陡土薄,为独特的地貌风光。 5、岷江上著名的水利工程是。 6、南方地区濒临、和,海岸线延绵漫长,多优良港口; 江、珠江、澜沧江等大河连通海洋,使得江海湖融为一体,有利于对外开放和对内辐射。 7、本区人口众多、城市密集、业发达,形成了多个工业区和工业带,对本区及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具有强劲的带动作用。本区沿海工业基地有工业基地和工业基地。 8、贵州省地处高原,地形复杂多样,矿产资源、水能资源和动植物资源丰富。主要的名胜有瀑布、会议会址等。贵州省主要的生态问题是、现象严重。 9、贵州省主要的少数民族有族、苗族、侗族等。 【合作探究】+【拓展提升】 1、读“7-1-1南方地区地形”图,思考:南方地区有哪些地形类型?以巫山、雪峰山为界,东西部的地形有何差异? 2、完成下列表格。 项目南方地区 自 然 地 理 特 征 1月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气候类型 植被类型 结冰期 人 文 地 理 特 征 耕地类型 作物熟制 主要粮食作物 主要油料作物 主要糖料作物 居民主食 传统民居特点 传统交通方式 3、读图“7-1-2南方地区范围”,找出南方地区包括的主要省级行政区域和主要城市,说说哪些城市中分布在长江沿岸?有哪些城市分布在沿海?南方的许多城市沿江和沿海分布的原因是什么?

太湖成因

太湖成因各方观点 “其后,关于太湖成因陆续又有新的观点”钟华邦介绍,“有河流淤积成因假说、构造沉降成因假说、断裂交汇成因假说、地震成因假说等。”而因太湖西侧湖岸及南侧湖岸均呈圆弧形,有人怀疑太湖湖盆可能是个大陨石坑,提出了“陨击成因假说”,也即太湖为陨石撞击而成。上世纪90年代,南京大学王尔康教授更找到了太湖被陨石撞击的直接证据——湖中三山岛上的击变岩。1994年,王尔康教授和国际岩石圈委员会主席布克(KBurke)教授、国际冲击构造委员会主席夏普顿博士合作,在我国自然科学界最权威的学术刊物《科学通报》(英文版,1994年第5期)上发表了这一观点。“陨击成因假说”因此名噪一时。至今太湖仍被看作是我国第一个得到确证的陨击坑。 记者在检索资料中又获悉,2003年11月,苏州市地震局高级工程师沈自励“经过近30年的不懈探求”,对太湖的成因提出新解:“太湖的出现缘于火山喷爆引起的地面沉降。”“关于太湖成因,各种各样的观点很多”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高俊峰博士介绍,有意思的是,各派观点都有很多论据,热热闹闹争论至今。 太湖究竟何时形成 据介绍,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有关部门对太湖湖底地形进行了全面测量,并在湖滨及湖中打了一系列的浅钻和深钻,对湖底40m以上的沉积地层进行了探测和分析。在广泛深入的调查及对大量第一手实物资料研究的基础上,专家们对太湖的形成与演变有了新的认识。 测量表明,太湖的湖底十分平坦,平均坡度仅0°0′19.66″,湖底72.3%处于水深1.5~2.5m,最深处2.6m,湖中没有深槽,也没有大规模浅滩。平坦的太湖湖底,基本上为坚硬的黄土物质,据测这黄土层距今 1.1万年至2万年之间,黄土层表面仅少量深层淤泥。这与“构造下沉,并为沉积物不断填充”的推论不符。专家介绍,湖底黄土地层与金坛、常州一带地面所出露的黄土是连成一片的。在这黄土层上,尚见有一系列的被淹没的河道与洼地。这些河道与现在的太湖出口大体吻合,如望亭湾、胥口湾、东太湖等。 以上湖底地形和沉积特征表明,太湖的前身并不是海湾和泻湖,而是一个复盖着黄土的冲积平原。经过对这大片平原陆续发掘(发掘点达200多处),发现大量的古脊椎动物骨骼和古文化遗址。出土文物中,包括各种石器、亚洲象、剑马象、纳马象、骨骼化石以及黑陶、夹砂陶、印陶、古稻谷和各种编织工具。其中古稻谷碳14测定为距今6274±205年。这就表明,早在6000年前,古人就已在这里开发定居,从事农耕生活。 据北宋单锷《吴县水利书》称“熙宁8年(公元1075年),岁遇大旱,震泽水退数里,清水乡湖干数里,而其地为民田,今日太湖也。”这就更说明,太湖及太湖平原这些湖泊的形成,都是在近世人类历史时期。 专家详释太湖变迁 专家们分析,太湖的形成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气候影响,洪水泛滥,涝水内积。据相关分析及史料记载,全新世纪约1万年以来,太湖平原至少经历了4次相对的温暖湿润时期。当时平均气温比现在高1~1.5℃,海平面也比现在高,充沛的雨量,平原河流泛滥频繁,形成许多湖泊沼泽。 二是海水上涨,海潮倒灌,河道淤塞,宣泄不畅。如太湖出口之一的吴淞江,北宋时宽10公里,海潮可倒灌到苏州城,以后因泥沙淤积和人类开垦,逐步窄到2.5公里、1.5公里,现在剩下不到0.5公里,一些地方仅四五十米,排泄受阻,水涝内渍,致使许多洼地相继集水成湖。

太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公示说明

太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公示说明 本规划针对太湖风景名胜区的现状特征和现实问题,在生态保护、资源评价、土地利用、文化体系、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明确了太湖风景名胜区的性质、发展目标及各景区景观特色定位,构建了太湖风景名胜区独具特色的空间格局,从风景区保护与发展的角度提出太湖风景名胜区的总体发展战略,及各景区在资源保护、景区发展、建设引导等方面的重要对策。 一、规划原则 1、保护优先、兼顾发展 落实“保护第一”的要求,严格保护太湖风景名胜区景观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山水人文资源的原真性、江南水乡风貌的独特性,保障太湖水系的生态环境,维护区域内生物多样性,同时,按照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兼顾景区及周边区域的发展需求。 2、区域统筹、整体协调 高度重视太湖风景名胜区在长三角及区域环境中的重要价值及作用,从区域的角度出发,整体保护环太湖地区生态资源和景观资源,协调太湖风景资源保护利用与太湖流域防洪、水资源利用、水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同时充分协调景区与周边城市的空间关系,促进城市与景区的和谐发展。 3、优化资源、突显特色 深入研究太湖风景名胜区水体、岛屿、湖湾、岸线、湿地、山体和植被等自然景观风貌特征,梳理和挖掘吴越文化史迹及景区所在地区历史、文化、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人文资源特点,进一步优化资源品质,突出太湖风景名胜区独特的自然山水与吴越文化交融的景观特色,提升景区资源的永续利用价值。 4、以人为本、因地制宜

合理把握当地居民的需求和利益,充分结合景区资源特点,探索因地制宜优化生产方式、改善和提高景区人居环境质量的途径,从而更有效地保护景区生态景观环境。 二、性质 太湖风景名胜区是以自然山水组合见胜、以吴越文化为内涵特征、以江南水乡田园为景观风貌的,融风景游览、休闲游憩及科学文化活动等功能于一体,自然与人文并重的湖泊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三、发展目标 以风景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为首要前提,强化太湖风景名胜区自然及人文特色,进一步协调景区与城市关系,合理利用风景资源,优化引导景区产业结构,将太湖风景名胜区建设成为生境优越、特色鲜明、城市与景区和谐相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通过对区域整体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培育建设,使太湖风景名胜区成为长江三角洲重要的大型生态绿心; 通过对各景区人文资源的深入挖掘和系统梳理,使太湖风景名胜区成为集中展现中华吴越文化精髓的文化遗产聚落; 通过对环太湖城市群与景区的空间协调和优化布局,使太湖风景名胜区成为景观宜人、风貌和谐的城景交汇型风景名胜区; 通过对各景区旅游资源整合以及区域旅游协作的加强,使太湖风景名胜区成为世界著名的山水人文型旅游目的地; 通过对环太湖地区的整体产业协作引导以及各景区的协同建设,使太湖风景名胜区成为环境优越、经济繁荣、充满活力的生态产业典范区。 四、总体发展战略

中国西北地区介绍

任务五:案例: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 一、西北地区区域背景研究 1.地理位置和范围: (1)地理位置 ①经纬度:73°E——120°E,35°N-50°N ②东半球和北半球 ③海陆位置: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④相对位置:大兴安岭以西;帕米尔高原以东; 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以北,蒙古国以南; ⑤交通位置:古代丝绸之路通道 (2)范围: ①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内蒙古大部分,面积约占全国30%,人口约占4% ②非季风区年平均降水量400mm以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2.高原、盆地和山地的地形,风蚀作用显著。 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平均海拔1000-2000米,吐鲁番盆地(断层形成)的艾丁湖是我国陆地海拔最低点,-161米。主要地形单元有 西部贺东部

地形高大的山系和巨大的内陆盆地 兰 山 高原 特征 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新疆常被描述为“三 山夹两盆” 辽阔坦荡 地形区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 ①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 ②风蚀作用显著:戈壁滩上风蚀蘑菇石、风蚀城堡等雅丹地貌(维吾尔族语言中具有陡壁的小山包的意思。雅丹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

③沙漠地区,有风积地貌,如新月形沙丘 新月形沙丘(固定风向)树枝状沙丘(多种风向)3.气候干旱 (1)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长期受大陆气团控制 (2)特点 ①最显著特征:干旱

②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很大,降水变率大 (3)差异——由东向西,距海越远,降水越少,为海洋向内陆的地带分异规律:比较项目以西分界线以东 降水量200mm以下贺兰山200-400mm 景观沙漠和戈壁干旱草原 在一些高山山地迎风坡,降水多。 【例题】图示是我国天山山脉降水随海拔变化示意图 ①海拔3000米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mm? ②年降水最多的地方,海拔大约是多少米? ③该山南北两坡,降水较多的是哪个坡?降水为什么多? 【答案】 ①南坡大约380mm,北坡大约580mm

美丽的太湖作文范文(精选7篇)

美丽的太湖作文范文(精选7篇) 美丽的太湖作文范文(精选7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丽的太湖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美丽的太湖作文1二年级的暑假,我和妈妈来到了美丽的太湖。 我们坐上了游船,向着太湖仙岛出发。环顾四周,群山环绕,白茫茫的湖水无边无际,让人有一种心胸开阔的感觉。微风拂过,湖面上泛起一圈圈涟漪。小鱼儿不时跳出水面,让你迫不及待地想伸手抓住它。 登上太湖仙岛,我和妈妈走在林间的羊肠小道上,阳光透过茂密的树叶照射在我们的身上,仿佛给我们镶上了金色的宝石。站在小岛的最高处,碧绿的湖水,蔚蓝色的天空连成了一片,好一幅“水天一色”的美丽画卷。 可天公不作美,刚回到岸边,原先洁白如雪的白云被染

成了黑色,好像打散了墨汁一样。紧接着,豆大的雨点劈头盖脸打了下来。我和妈妈正愁没处躲雨的时候,忽然,妈妈的眼睛一亮,只见前面不远的地方一个瘦瘦的阿姨正在卖伞,许多人都围了上去。妈妈赶紧跑过去,买了一把伞,带着我往外走。 走着走着,我发现伞上破了一个小洞,不时有雨水漏下来,就告诉了妈妈。妈妈却说:“在风景区买东西就这样,将就用吧!”又走了几步,一个人气喘吁吁地从后面追上了我们,原来是那位卖伞的阿姨,上气不接下气地说:“这是别人退回来的坏伞,刚才拿伞时没注意,实在是不好意思。”说着,她把手里的一把好伞递给了我们,就匆匆忙忙的走了。 我和妈妈打着伞继续向前走。妈妈感叹道:“没想到太湖风景区的人做生意还挺讲信誉的。”我心想:对,人人都说太湖美,我说这里的人更美! 美丽的太湖作文2“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上有白帆哪,啊水下有红菱哪,啊水边芦苇青……”这一首优美的歌曲在我的耳边荡漾,在我的心里流淌。群山众星拱月般的怀抱着太湖这颗璀灿的水上明珠,这水天一色的画面令我深深的爱上了美不胜收的太湖。 清晨,天蒙蒙亮,伴随着鸟儿甜美的歌声,伴随着花儿沁人心脾的香气,来到美丽的太湖。那里风甜气香。群山上的灯光,星星点点的,隐隐约约倒映在幽静的太湖。整个太

南方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地图上找出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青藏地区的分界线,指出南方地区的范围。 2、掌握南方地区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地理特征。 3、举例说明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展示反馈、巩固提升等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区域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理解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培养正确的人地观念,增强人们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南方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和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难点: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 活动一:认识美食,展示我国各地美食图片:东坡肘子、水煮肉片、姜葱炒蟹、龙井虾仁、碳烤松茸、昆虫菜等,让学生认识美食,猜猜是哪些地方的特色菜。 新课: 活动二:探究美食 南方地区美食的形成与自然环境有怎样的关系呢? 一、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 (一)气候 1、出示南方地区景观图:江南水乡、喀斯特地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海南风 光、四川民居等,引导学生概括南方地区自然环境特点---湿热 2、自主学习:根据“成都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认识南方地区的“湿 热”程度(气候) (1)、南方地区所处的温度带是和。 (2)、南方地区年降水量为_㎜。

(3)、以成都为例,分析我国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 成都气温最高出现在_月,此时月平均气温约_℃ 成都气温最低出现在_月,此时月平均气温约_℃ 成都降水最多的月份是_月,该月降水约_㎜。 (4)南方地区气候类型是和,气候特征是:_ 4、学生展示反馈,纠错 过渡:南方地区湿热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可以从地理位置和地势特点分析) (二)位置和范围 1、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以下内容: (1)在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中填注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 (2)在南方地区轮廓图中填注秦岭、淮河、青藏高原、东海和南海的位置,并总结南方地区的位置特点 2、展示反馈 (三)地形地势 小组合作讨论并展示以下内容: 1、在南方地区轮廓图中填注出南方主要地形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的位置 2、比较南方地区的地形差异(结合地形图和46页阅读材料回答) 3、读图分析南方地区地势特点 4、总结南方地区湿热的原因 5、巩固提升:请从地形影响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 (1)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 (2)西双版纳地区不受寒潮影响,而广东却受寒潮影响 6、教师点拨总结 (四)湿热的自然环境对土壤的影响——红壤 认识红壤并分析其形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活动三:创意美食(认识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 小组合作讨论:

太湖地区污染物排放限值

附件: 江苏省太湖流域 主要水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 交易试点排放指标申购核定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有效控制太湖流域污染物排放总量,实现污染减排和环境质量目标,根据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以及《江苏省太湖流域主要水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方案细则》,《江苏省太湖流域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指标有偿使用收费管理办法(试行)》和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关于下发太湖流域排放指标有偿使用收费标准的通知,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太湖流域排污单位化学需氧量排放指标的申报,申购,以及环保部门对排污单位申购指标的核定.环保部门核定指标即为排污单位允许申购指标. 本办法所称排污单位,是指我省太湖流域列入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指标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的工业企业及污水处理厂. 第三条县(市)环保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列入试点排污单位排污指标的申购与核定.省辖市环保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确定由其监督管理并列为试点排污单位排污指标的申购与核定. 第四条试点工作应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以达到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满足地区总量控制要求为前提,开展排污指标申购核定工作. 第二章工业企业排放指标申购及核定 第五条核定工业企业申购化学需氧量排放指标的基本依据为:按《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32/T1072-2007),《太湖流域国家排放标准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确定排污单位排放浓度标准;排污单位允许排水量主要依据环评批复水量,排污许可排水量,同时参考"三同时"竣工验收意见以及近两年的环境统计数据;还应满足当地环保部门对企业总量削减的要求,按照从严的原则核定排污单位排放指标. 第六条废水排入城镇污水处理厂或其它工业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排污单位,应满足接管浓度和水量控制要求,其排污指标的申购及核定,依据允许接管水量与污水处理厂执行的排放标准. 第七条凡年排放化学需氧量大于10吨(按污水处理厂出水浓度核算)的已建接管排污单位必须直接到当地环保局申购排放指标,申购指标时应出具与污水处理厂签订的委托处理协议. 第八条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单位新增的化学需氧量排放指标,应在满足总量控制要求的前提下有偿获取或通过交易获得一定时间段的排污指标. 第九条排污单位进行改制,改组或者兼并的,其排放指标不超过原分配的指标值;分立的单位,其排放指标从原排污单位排放指标中划转;合并的单位,其排放指标不得大于原各排污单位排放指标之和,如有变化的,

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简介

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 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坐落在“人间天堂”苏州市区的西部镇湖,西枕太湖,东接东渚,南连光福,与“中国刺绣之乡”毗邻,规划总面积4.6平方公里,一期对外开放2.3平方公里,投资近4亿。作为天然湿地,该地区原为太湖的一处秀丽湖湾,水壤交错,有茭芦莲菱、鱼虾蜄、蛤之利,更有白鹭飞天、蛙鸣鸟啾之境。当地人文荟萃、物产丰富,因春秋时吴王常来此游湖而史称“游湖”。 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是一个自然与文化相融的个性独具的原始时尚休闲景区,错落有致地贯穿整个公园。桃源人家、桑梓人家、七桅古船、渔矶台、槿篱茅舍、半岛茗茶、青云画舫、烟波致爽等景点,让人时而如同打开一册底蕴深厚的志书史籍,时而又有轻风情风物掌故逸兴读物的美妙感觉;而植物知识长廊广场、濒危植物观察廊、水八仙景区、观鸟亭、珍禽部落岛等景点又将人们带入了一个科普知识的教育园地,让游客汲取生态科学知识,提升自然生态的环保理念。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建成,极大地提升了苏州西部的生态环境,进一步丰富了苏州高新区旅游的构架和内涵,已成为苏州休闲旅游的新地标。作为天然湿地,2007年6月,苏州太湖湿地公园被江苏省林业局命名为省级湿地

公园,于2010年2月正式对外开园。2010年2月正式对外开园,2011年10月,成为全国首批12个正式授牌的国家级湿地公园,是苏州首家,也是苏州唯一一家通过试点验收并正式授牌的国家湿地公园。 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所在的游湖地区是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虽历经千百年岁月的变迁,依然保留着一些浓郁的吴地习俗。 祭禹: 每年正月“上昂”、清明“祭禹”及冬季“献鱼头”三期大香信,其中尤以清明祭禹最为隆盛。正月“上昂”,是纪念禹王圣诞和祭鳌求福的祭祀活动。俗传正月初八是禹王生日,吴地有神诞庙会,在庆贺禹王诞辰同时,祈求鳌鱼不要兴妖作怪,同时也祭祀庙内诸神,保佑渔民平安。活动从正月初八开始,持续约半月。清明祭禹,是全湖渔民的公祭,由各香社统一安排实施。香期为7天,前3天祭祀,后4天娱神。冬季“献鱼头”,此时幼鱼已经长大,正是捕涝季节,渔民要将捕到的第一条大鱼献给禹王,表示捕鱼不忘本,祈求禹王保佑渔汛丰收。

摘 要 太湖流域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缘

摘要太湖流域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缘,是我国经济最发达、投资增长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现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但太湖流域水质逐年下降,现己成为我国最为典型的水质型缺水地区。虽然各级政府对太湖流域的水环境问题十分重视,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治理措施,但太湖流域水环境恶化的总体趋势并没有得到有效抑制,流域水污染形势依然严峻。本文通过对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现状、治理过程及成因进行分析,得出太湖流域水环境恶化主要是因为太湖流域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流域管理体制存在缺陷,环保意识的缺失。通过研究北美五大湖、日本琵琶湖的流域水污染情况和治理过程,得出对太湖流域水环境保护的启示。根据太湖流域水环境现状和保护对策现状,提出太湖流域水污染的治理对策和流域管理对策。具体措施上,突出重点、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 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污染防治水平, 增强流域调水引流能力,进行生态保护和修复。流域管理对策上,主要从健全流域管理体制着手,提出政府应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强化水环境功能区划管理, 完善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建立与完善太湖水环境保护的监督体系,探索建立新型环境管理机制。并引入第三种机制,保障社会公众参与,共同保护太湖水环境。关键词: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治理,流域管理上海交通大学MPA 学位论文太湖流域水环境保护对策研究 5 RESEARCH INTO POLICIES TO PROTECT TAIHU LAKE V ALLEY WATER ENVIRONMENT ABSTRACT:The Taihu Lake Valley at the southernmost part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is witnessing fast industrilization and urbanizatio n as one of China’s most developed and dynamic areas. But with its water quality deteriorating every year, the area is in a shortage of quality water. Though governments of different levels have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Taihu’s water environment problems and taken a series of measures to address them, the general trend of water deterioration has not been effectively curbed. The outlook of pollution reduction remains grim. This essay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worsening environment in the valley was caused by drawbacks in administration systems and lack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ense amid 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author gives a good deal of enlightenment through research into measures taken to address water pollution at the North American Great Lakes and Lake Biwa in Japan. The essay puts forward possible policies and protection and administration mechanism to harness water pollution at the Taihu valley after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of the current water environment and protective policies. Intensified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improve water environment by reducing emissions, strengthening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utilization and management, upgrading water divertion within the valley and speeding up ecological recovery. New government policies should also be in place to reinforce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The essay calls for a unified system established to manage water resources, better planning work, improved law enforcement, upgraded systems and mechanisms to facilitate more investment in 上海交通大学MPA 学位论文太湖流域水环境保护对策研究 6 pollution reduction and establishment of a system to improve supervision, statistics, achievement evaluation for pollution harnessing. The broad masses should be mobiliz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work. KEY WORDS: Taihu Lake Valley, water environment, pollution reduction, valley administration 、上海交通大学MPA 学位论文太湖流域水环境保护对策研究9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当前我国水环境主要面临三个严重问题,即水体污染、水资源短缺和洪涝灾害。但是由于河流湖泊自身的特点不同、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程度不同,使得某个水资源问题在某条河流或某个湖泊显得更加突出,如淮河、太湖、滇池等流域水污染问题比较严重。因此,地方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部门以及流域管理机构在国家制定了水资源保护的总体方针、政策下,还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具体的治理措施“因地制水”。只有局部水环境改善了、水质提高了、水问题解决了,才能改善整体水环境、提高总体水质、解决全国的水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