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走进国家》复习2

第三章《走进国家》复习2
第三章《走进国家》复习2

第三章《走进国家》复习案{3}

【要复习了,我会更用心,绝不浮躁】

【自主学习】

一、法国

1、在图中描述法国的地理位置(包括海陆位置和纬

度范围。)

2、标注法国主要的地形区和河流,并说明法国的地

形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法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标注主要的城市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5、法国的主要农作物是__________,主要分布在

_____________.地中海沿岸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法国的经济特色:

(1)法国矿产_____、 ______比较丰富,以_____ 、 ____为主体的工业在世界上占有突出地位(2)法国的发电量中的比重高达___%以上

(3)法国经济的重要支柱是________。巴黎的象

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美国

1、美国的地理位置:标注海陆位置,说明纬

度带

2、美国领土的组成(三部分):

3、填注图地理事物

地形区:填注西、中、东、南部的地形区

河流:标注.发源于_______,注入______

五大湖:标注五大湖.

4、城市:首都______,全国最大的城市_____,

汽车制造中心______,交通中心________,钢铁工业中心______,电影城好莱坞在______,有硅谷之称的城市是______(以上均填代号和名称)

5、美国需要进口的和农产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美国三大工业区及其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美国的农业生产有两大特点:专门化和________________.其中,专门化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找出乳畜带等的分布区,并解释原因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巴西

自然地理:

1、标注巴西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和纬度

范围)

2、地形:标注地形区

3、气候:用彩笔画出气候类型的分布

4、河流:世界第二长河______,发源于______,注入_______。(在图上标注)

5、自然资源:森林资源____________,该地区

的森林被称为___________。

6、矿产资源______储量大,水力资源:有世界

上著名的__________水电站(在图中标出)。

7、经济:

工业:巴西主要的工业部门有

___________________

农业:巴西的农业_________水平高,是世界上

最大的______生产国和出口国,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8、人口和城市

巴西的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

______最稠密,城市人口所占比重为

________。

巴西人种在一般以上的是_______人种,其次是________人种

巴西的首都是________,最大的城市是

_________,最大的港口也是第二大城市

________。

巴西人口的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四、澳大利亚

1、标注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说明半球位

2、地形:标注三大地形区

(1)西部是,海拔米,有著名的

(2)中部是,平均海拔米,这里是世界最大的

又称为“”,最低处的湖湖面低于海平面16米。

(3)东部是,又被称为。东北部海岸线外侧有

3、气候:从课本图3-53可以看出澳大利亚以带气候类型为主,气候分布呈状分布。

4、河流:澳大利亚最大的河流是河,发源于,注入洋

5、自然资源:

动物资源:特有的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矿产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开采和出口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得为。

6、人文经济:

澳大利亚的基础产业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

农牧业:澳大利亚是世界上重要的______、_________出口国,是世界上_____最多的国家,被称为“_____________”

工矿业:澳大利亚矿产资源非常丰富,___________是重要的经济部门,被称为“___________ 【当堂检测】

1、读美国本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写出下列数字或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②城市,

⑤城市,

C 河流。

(2)五大湖地区是美国人口稠密的地区,在农业生

产上属于(农业带)。(3)美国传统工业主要

集中在东北部工业区,近几年不断衰落,美国工业逐渐由东北部向部发展,原因是。

2、阅读澳大利亚有关信息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澳大利亚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煤、铁是重要出口矿产,其分布的特点是。分析这种分布特点对澳大利亚有什么好处?。

(2)澳大利亚城市化水平很高,但城市分布极不平衡,城市主要分布在,图中反映出的这种城市分布特点的自然原因是。

(3)受气候的影响,澳大利亚的农牧业在分布上具有区域性特点。每个区域的农场规模都很大,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却很少,生产效率很高。主要原因是生产过程。

3、2009·山东临沂)读“美国(甲图)和巴西(乙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经济发展水平看,美国是发达国家,巴西是发展中国家,这两种类型国家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甲图中美国和加拿大国界线西段(图中A所示)。其划分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3)巴西钢铁、汽车、造船等重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区,简要分析原因(至少2条)。(4)巴西石油公司驻北京首席代表说:现在巴西百分之三十的汽车根本就不使用汽油了,完全使用酒精,另外百分之七十的汽车使用的是乙醇汽油,所以在巴西汽车是“先喝酒,后上路”。根据你所学知识解释巴西汽车“喝酒”的原因。

【课后提升】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章参考答案 3-1 BABCA BACDD B 3-2 (1)最多 (2)变化范围 (3)下 (4)孔和轴 (5)下 (6)间隙 (7)0.060 (8)-0.060mm (9)过渡 (10)-0.011 3-3 (1)P31-P32 (2)P35 (3)P35 (4)P42-P43 (5)P43-P44 3-4: (1)孔的公差带位于轴的公差带上方,为间隙配合 Smax=ES-ei=0.021-(-0.020)=0.041 Smin=EI-es=0-(-0.007)=0.007 (2)基孔制配合(H), EI=0 TD=0.03 Td=0.019 δav=-0.0355 由EI=0 TD=0.03 得 0.030 ES EI == 由 max min ()() 0.0355 2 2 0.019 av EI es ES ei es ei δδδ+-+-= = =--= 得: 0.0600.041 es ei == (3) 由基轴制配合h 得 es=0 TD=0.025 Td=0.016 Sav=0.025 由 es=0 Td=0.016 得: 0.016 es ei ==- 由: max min ()() 0.02522 0.025 av D S S ES ei EI es S T ES EI +-+-= ===-= 得: 0.0295 0.0045 ES EI == (4) 原题中的“最小间隙为-0.076mm ,平均间隙为-0.055mm ”修改为“最大过盈为-0.076mm ,平均过盈为-0.055mm ” TD=0.025 ei=0.060 δmax=-0.076 δav=-0.055 由 m a x m a x m i n 0.0760.055 2 av δδδδ=-+==- 得: min 0.035δ=- 由 min 0.035 0.060 ES ei ei δ=-=-= 得 0.025 D ES EI ES T ==-= 由 max 0.076 0.060 EI es EI ei δ=-=-== 得 0.076 0.060 es ei == 轴的公差带位为孔的公差带上方,为过盈配合

第二章和第三章基础知识复习汇总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基础知识 1.低层大气主要由、和组成。(干洁空气、水汽、杂志) 2.干洁空气中占总体积78%的是,总体积21%的是。(氮气、氧气) 3.干洁空气中: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须的物质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是,能吸收地面辐射增温被称为温室气体的是,能吸收太阳光中紫外线,使大气增温,被誉为地球上的“保护伞”的是。(氮、氧、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臭氧) 4.水汽和杂质是的必要条件。(成云致雨) 5.根据温度、运动状况和密度,地球上的大气自下往上可以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6.对流层的高度因纬度而异,低纬度地区为,中纬度地区为,高纬度地区为。(17-18千米、10-12千米、8-9千米) 7.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变化规律是,对流层顶部气温下降至。(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递减、-60℃) 8.对流层大气运动是运动,平流层大气运动是运动。(对流、平流) 9.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变化规律是。(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10.臭氧层在层,距离地面高度大约为。(平流层、22-27千米) 11.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平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12.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层,航空飞行主要在层。能反射无线电短,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作用的是层,距离地面大约千米。高层大气中的主要地理现象有。(对流、平流、电离、80-500、极光流星火箭发射等) 13.高层大气的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是。(气温随高度升高先降低后升高) 14.从波长看,太阳辐射是辐射,地面辐射是辐射,大气逆辐射是辐射。(短波、长波、长波) 15.从大气受热过程看,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是(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也就是下页图中B多) 16.从大气受热过程看,青藏高原气温低是(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小,从而大气逆辐射也小。也就是下页图中J、G少) 从大气受热过程看,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等)增多使得气温升高是(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等)增多,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大,从而大气逆辐射也大。也就是下页图中J、G多) 17.大气的运动有运动和运动。(水平、垂直) 18.热力环流中,近地面空气受热直接导致。(大气垂直运动,受热上升,冷却下沉) 19.同一水平面,气流总是有流向,也就是大气的运动。(高压、低压、水平) 20.等压面的弯曲规律:同一水平面,气压高的地方等压面向凸起;反之,同一水平面,气压低的地方等压面向弯曲。(上或高空、下) 21.热力环流还表现在城郊之间、海陆之间、山谷里等。 22.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23.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由指向。地转偏向力始终和风向,只改变风,不改变。摩擦力与风向。(等压线、高压、低压、垂直、向、风速、相反)

高中生物 人教版必修二 第三章 知识点总结

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班级:姓名: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 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DNA是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S型细菌有毒,会使小鼠死亡;R型细菌无毒,不会使小鼠死亡。 (1)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格里菲思 ①实验结论:已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转化因子,促使R型无毒细菌转化为S型有毒细菌。 ②此实验只说明有转化因子,并未证明转化因子是什么。 (2)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艾弗里 ①设计思路:设法将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多糖等分开,分别单独、直接地研究它们的作用。 ②S型细菌中只有DNA才是转化因子,即DNA是遗传物质。(此实验证明了转化因子是DNA)★(3)噬菌体侵染细菌: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赫尔希和蔡斯) ①用32P标记一组噬菌体的DNA,用35S标记另一组噬菌体的蛋白质。 ②实验过程: a.标记大肠杆菌:用分别含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 b.标记T2噬菌体:分别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得到被标记为32P和35S的T2噬菌体; c.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保温、搅拌、离心(目的); 1)搅拌: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2)离心: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而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 d.检测放射性。 ③实验结果:用35S标记的一组实验,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 用32P标记的一组实验,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 表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细胞中,而蛋白质留在外面。 ④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2、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过程: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 3、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 1、DNA的相关知识回顾: (1)DNA的组成元素:C、H、O、N、P 结构:一般为双链 (2)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 1分子脱氧核苷酸=1分子磷酸+ 1分子脱氧核糖+ 1分子含氮碱基(A、T、G、C) (3)脱氧核苷酸不同的原因:含氮碱基不同 ★2、DNA的结构特点: ①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②外侧: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排列顺序稳定不变) 内侧:由氢键相连的碱基对组成。 ③碱基配对有一定规律:A=T;G≡C。(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公司金融学第二章和第三章习题及答案备课讲稿

公司金融学第二章和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 1、某企业2005年初向银行借入50,000元贷款,为期10年期,在每年末等额偿还。已知年利率为12%,年金现值系数(P/A,12%,10)为5.6502,试计算每年应偿还多少钱?8849 2、某企业计划租用一设备,租期为5年,合同规定每年年初支付租金1000元,年利率为5%,试计算5年租金的现值是多少? 3、甲公司年初存入银行一笔现金,从第3年年末起,每年取出10000元,第6年年末取完,若存款利率为10%,则甲公司现存入了多少钱? 1、某项永久性奖学金,每年计划颁发50,000元,若年利率为8%,采用复利方式计息, 该奖学金的本金为多少钱? 2、某企业2005年初向银行借入50,000元贷款,为期10年期,在每年末等额偿还。已 知年利率为12%,年金现值系数(P/A,12%,10)为5.6502,试计算每年应偿还多少钱?

3、王某年2004年初存入银行10,000元,假设银行按每年8%的复利计息,他可以在每 年年末取出2000元,在最后一次能够足额提款2000元的时间是在什么时候? 4、某公司向其员工集资,按照合约规定,每人集资5000元,从第三年年末开始偿还,还 期为5年,假设前3年的贴现率为3%,8年期的存款利率为5%,那么该公司所支付给每个员工的年金的现值为多少? 5、该公司计划存入银行一笔钱,年复利利率为10%,希望在今后10年中每年年末获得 1000元钱,那么该公司现在应存入银行多少钱? 6、某公司正处于成长期,发展迅速,2005年一年的现金流量达800,000元,此后会以 5%的速度增长,这样的速度可持续5年,如果现在的利率为10%,那么该公司的现金流量的现值为多少? 7、某人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购买一套住房,货款共计为100,000元,在20年内等额偿还,年利率为8%,按复利计算,计算他每年应偿还的金额为多少?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教案

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 第二课时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 关岭民族高级中学周瑞发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乙酸的结构和官能团 2. 理解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设计实验证明乙酸酸性,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和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 2. 通过酯化反应的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酯化反应的分组实验,树立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 教学难点:酯化反应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实验设计】请每个小组利用你们眼前的药品,在5分钟之内设计出你们最感兴趣的实验来证明乙酸的酸性。并将你们的设计的实验方案与大家共享。 【幻灯片展示】学生设计方案 【板书】3、化学性质 (1). 乙酸的酸性(断O-H键)CH3COOH CH3COO- + H+ 【设问】厨师烧鱼时常加醋并加点酒,这样鱼的味道就变得无腥、香醇,特别鲜美。你知道其中的奥秘吗? 【板书】(2)酯化反应 实验室也可以制取这种香料,但在常温常压下乙酸和乙醇反应达到一定限度需要十几年,如何才能加快反应速率呢? 【学生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学生分三组做如下实验。 第一组:在一支试管中加入 3 mL乙醇和2 mL乙酸,按上图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接收试管的液面上,观察小组合作设计并操作实验,派代表 将小组设计方案与同学共享。 ①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②与活泼金属反应 Mg+2CH3COOH ?→ ?(CH 3 COO)2Mg +H2↑ ③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CuO+2CH3COOH (CH3COO)2Cu+H2O ④与碱反应 NaOH+CH3COOH CH3COONa+H2O ⑤与部分盐反应 2CH3COOH+Na2CO3 2CH3COONa+H2O+CO2↑ 酸性: 乙酸> 碳酸 听讲并回忆第二章第三节学习的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并回答如何 加快酯化反应的速率。 每小组按要求认真做实验,实验过 程中并感受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时 放出的热量。如实记录实验现象, 并分析原因。大胆的去分析浓硫酸 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的作用,并回 酸的通性学生初中学过, 非常熟悉。如果再让学生 照方抓药,基本是技能训 练了。所以我设计成开放 性实验,尽可能多的给学 生提供试剂和仪器。 学生刚学过化学反应速率 和反应限度,如此设计, 即复习了已学知识,又很 自然地引出酯化反应的条 件。 酯化反应是本节课的重点 难点,自己做实验更能加 深理解。实验前强调注意 事项:试剂的添加顺序;在 大试管中加两块碎瓷片; 导管末端不要插入到饱和 Na2CO3液面以下;加热开 始要缓慢。并在实验中思 考原因。

第三章 互换性作业答案

第三章 光滑圆柱体结合的互换性及其检测 3-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用“T ”示出,错误用“F ”示出,字母一律写在括号内。 (1)公差是零件尺寸允许的最大偏差。 () (2)公差通常为正,在个别情况下也可以为负或零。 () (3)孔和轴的加工精度越高,则其配合精度也越高。 () (4)配合公差总是大于孔或轴的尺寸公差。 () (5)过渡配合可能有间隙,也可能有过盈。因此,过渡配合可以是间隙配合, 也可以是过盈配合。 () (6)零件的实际尺寸就是零件的真实尺寸。 () (7)某一零件的实际尺寸正好等于其基本尺寸,则这尺寸必适合格。 () (8)间隙配合中,孔的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上,轴的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下。 () (9)零件的最大实体尺寸一定大于其最小实体尺寸。 () (10)基本尺寸一定时,公差值愈大,公差等级愈高。 () (11)不论公差值是否相等,只要公差等级相同,尺寸的精确程度就相同。 () (12)?75±0.060mm 的基本偏差是 +0.060mm 尺寸公差为0.06mm ( ) (13)因Js 为完全对称偏差,故其上、下偏差相等。 ( ) (14)基准孔的上偏差大于零,基准轴的下偏差的绝对值等于其尺寸公差。( ) (15)?60006 .0019.0--mm. ( ) (16) 因配合的孔和轴基本尺寸相等,故其实际尺寸也相等 。 ( ) (17)由于零件的最大极限尺寸大于最小极限尺寸,所以上偏差绝对值大于下 偏差绝对值。 ( ) (18)尺寸偏差可以正值,负值或零。 ( ) (19)尺寸误差是指一批零件上某尺寸的实际变动量。 ( ) (20)选择公差等级的原则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较小的 公差等级。 ( ) 3-2.什么是基孔制配合与基轴制配合?为什么要规定基准制?广泛采用基孔制配合的原因何在?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基轴制配合? 3-3.更正下列标注的错误: (1)?80009.0021.0-- (2)300039.0- (3)120021.0021.0-+ (4)?6087 H f (5)?8068 D F (6) ?50f H 78 (7)?50H80039.0 3-4. 下面三根轴哪根精度最高?哪根精度最低? (1)?70075.0105.0++ (2)?250044.0015 .0-- (3)?10022.00 -

公司金融学第二章和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 1、某企业2005年初向银行借入50,000元贷款,为期10年期,在每年末等额偿还。已知年利率为12%,年金现值系数(P/A,12%,10)为5.6502,试计算每年应偿还多少钱?8849 2、某企业计划租用一设备,租期为5年,合同规定每年年初支付租金1000元,年利率为5%,试计算5年租金的现值是多少? 3、甲公司年初存入银行一笔现金,从第3年年末起,每年取出10000元,第6年年末取完,若存款利率为10%,则甲公司现存入了多少钱? 1、某项永久性奖学金,每年计划颁发50,000元,若年利率为8%,采用复利方式计息,该奖学金的本金为多少钱? 2、某企业2005年初向银行借入50,000元贷款,为期10年期,在每年末等额偿还。已知年利率为12%,年金现值系数(P/A,12%,10)为5.6502,试计算每年应偿还多少钱? 3、王某年2004年初存入银行10,000元,假设银行按每年8%的复利计息,他可以在每年年末取出2000元,在最后一次能够足额提款2000元的时间是在什么时候? 4、某公司向其员工集资,按照合约规定,每人集资5000元,从第三年年末开始偿还,还期为5年,假设前3年的贴现率为3%,8年期的存款利率为5%,那么该公司所支付给每个员工的年金的现值为多少? 5、该公司计划存入银行一笔钱,年复利利率为10%,希望在今后10年中每年年末获得1000元钱,那么该公司现在应存入银行多少钱? 6、某公司正处于成长期,发展迅速,2005年一年的现金流量达800,000元,此后会以5%的速度增长,这样的速度可持续5年,如果现在的利率为10%,那么该公司的现金流量的现值为多少?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三章《基因的本质》复习教案

教材解读 第3章《基因的本质》是在前两章学习的基础上,从分子水平上认识基因的本质。第3章教材在初中生物课和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的基础上,从分子水平上进一步详尽地阐述遗传的物质基础和作用原理。通过讲述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功能,以及基因的基本概念等内容,使学生对DNA和基因的有关结构、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在遗传上的作用等方面的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其教学内容的结构 单元目标 一、知识方面 1.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3.概述DNA分子的复制。 4.说明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与人合作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讨论技术的进步在探索遗传物质奥秘中的重要作用。

2.认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3.初步形成遗传物质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 三、能力方面 1.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2.进行遗传信息多样性原因的探究。 3.就科学家探索基因的本质的过程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领悟假说—演绎和模型方法在这些研究中的应用。 学法导航 第3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主要讲述了DNA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本节的“问题探讨”,首先呈现了一个曾经在科学界争议了很长时间的问题:“DNA和蛋白质究竟谁是遗传物质?”提出这一问题的目的不是让学生直接回答(因为节标题已经说明答案),而是让学生思考如何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了解科学家当年的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兴趣。 在讲述DNA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前,本文首先讲述了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与原教材比较,本段没有从遗传物质的间接证据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出发,而是以简洁的语言,指出20世纪中叶,为什么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这样讲述可以简洁明确地引入对本节主题的讨论,避免了与前面所讲内容的重复。 在讲述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的基础上,本节又讲述了“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之所以选择这两个实验,是因为这两个实验是20世纪中叶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最具影响力,也是最经典的实验。通过两个实验应该使学生认识到:这两个实验虽然实验对象不同,方法不同,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但都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从而认同科学结论的获得,最基本的方法是实证的方法。并认识到一个正确的结论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得出;人类对科学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如在艾弗里实验的8年后,赫尔希和蔡斯才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最终使人们确信DNA 是遗传物质。 在讲述这两个实验时,为了让学生领悟科学的过程和方法,教材不仅按照科学家的探索历程,以问题的形式引领学生层层深入地进行思考,还较详细地讲述了这两个实验的具体方法。虽然艾弗里与赫尔希等人的实验方法不同,但是实验的设计思路却有共同之处。通过对两个实验方法的讲述,使学生理解科学家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把DNA与蛋白质区分开,分别观察DNA或蛋白质的作用。 结构特点,而是在讲述DNA分子的结构特点之前,采取讲故事的形式,以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的研究历程为主线,逐步呈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通过阅读这则故事,学生不仅能自然地了解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基本内容,还能得到多方面的启示:在众多有造诣的科学家中,两个年轻学者之所以脱颖而出并非偶然,对问题的兴趣是科学探索

互换性第三章答案

习题 3 3.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评定形状误差时,一定要用最小区域法。(×) 2. 位置误差是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实际基准的变动量。(×) 3. 独立原则、包容要求都既可用于中心要素,也可用于轮廓要素。(√) 4. 最大实体要求、最小实体要求都只能用于中心要素。(√) 5. 可逆要求可用于任何公差原则与要求。(×) 6.若某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为f,则该平面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大于f 。(√) 3.2 填空 1. 用项目符号表示形位公差中只能用于中心要素的项目有,只能用于 轮廓要素的项目有,既能用于中心要素又能用于轮廓 要素的项目有一∥⊥∠。 2. 直线度公差带的形状有两平行直线、两平行平面、圆柱体几种形状,具有这几种 公差带形状的位置公差项目有一∥⊥∠。 3. 最大实体状态是实际尺寸在给定的长度上处处位于极限尺寸之内,并具有 材料量为最多时的状态。在此状态下的尺寸称为最大实体尺寸。尺寸为最大实体尺寸的边界称为最大实体边界。 4. 包容要求主要适用于需保证配合性质的要求的场合;最大实体要求主要适用于仅需保证零件的可装配性时的场合;最小实体要求主要适用于需保证零件的强度和壁厚时的场合。 5. 几何公差特征项目的选择应根据1.零件的几何特征;2. 零件的使用要求;3. 检测 的方便性等方面的因素,经综合分析后确定。 3.3 选择填空题 1. 一般来说零件的形状误差 B 其位置误差,方向误差 B 其位置误差。 A.大于B.小于C.等于

2. 方向公差带的 B 随被测实际要素的位置而定。 A.形状B.位置C.方向 3. 某轴线对基准中心平面的对称度公差为0.1㎜,则允许该轴线对基准中心平面的偏离量为 B 。 A.0.1㎜B.0.05㎜C.0.2㎜ 4. 几何未注公差标准中没有规定 A 的未注公差,是因为它可以由该要素的尺寸公差来控制。 A.圆度B.直线度C.对称度 5. 对于孔,其体外作用尺寸一般 B 其实际尺寸,对于轴,其体外作用尺寸一般A 其实际尺寸。 A.大于B.小于C.等于 3.4 解释题3.4图中各项几何公差标注的含义,填在题3.4表中 题3.4图 题 3.4 表 序号公差项目公差带形状公差带大小解释(被测要素、基准要素及要求) ①圆柱度同心圆柱半径差0.01 连杆轴颈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1mm ②圆跳动同心圆环半径差0.025 圆锥面对主轴颈公共轴线的径向圆跳动公差为 0.025mm ③对称度与基准对称分布的 两平行平面距离0.025 键槽中心平面对圆锥轴线的对称度公差为 0.025mm ④圆柱度同心圆柱半径差0.006 两处主轴颈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1mm ⑤圆跳动同心圆环半径差0.025 两处主轴颈圆柱面对两端中心孔公共轴线的径 向圆跳动公差为0.025mm

机械原理第二章第三章课后答案

第2章 2-1 何谓构件何谓运动副及运动副元素运动副是如何进行分类的 答:参考教材5~7页。 2-2 机构运动简图有何用处它能表示出原机构哪些方面的特征 答:机构运动简图可以表示机构的组成和运动传递情况,可进行运动分析,而且也可用来进行动力分析。2-3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当机构的原动件数少于或多于机构的自由度时,机构的运动将发生什么情况 答:参考教材12~13页。 2-4 何谓最小阻力定律试举出在机械工程中应用最小阻力定律的1、2个实例。 2-5 在计算平面机构的自由度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参考教材15~17页。 2-6 在图2-20所示的机构中,在铰链C、B、D处,被连接的两构件上连接点的轨迹都是重合的,那么能说该机构有三个虚约束吗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在铰链C、B、D中任何一处,被连接的两构件上连接点的轨迹重合是由于其他两处的作用,所以只能算一处。 2-7 何谓机构的组成原理何谓基本杆组它具有什么特性如何确定基本杆组的级别及机构的级别 答:参考教材18~19页。 2-8 为何要对平面高副机构进行“高副低代"“高副低代”应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答:参考教材20~21页。 2-9 任选三个你身边已有的或能观察到的下列常用装置(或其他装置),试画出其机构运动简图,并计算其自由度。1)折叠桌或折叠椅;2)酒瓶软木塞开盖器;3)衣柜上的弹簧合页;4)可调臂台灯机构;5)剥线钳;6)磁带式录放音机功能键操纵机构;7)洗衣机定时器机构;8)轿车挡风玻璃雨刷机构;9)公共汽车自动开闭门机构;10)挖掘机机械臂机构;…。 2-10 请说出你自己身上腿部的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分别可视为何种运动副试画出仿腿部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并计算其自由度。 2-11图示为一简易冲床的初拟设计方案。设计者的思路是:动力由齿轮j输入,使轴A连续回转;而固装在轴^上的凸轮2与杠杆3组成的凸轮机构使冲头4上下运动,以达到冲压的目的。试绘出其机构运动简图(各尺寸由图上量取),分析是否能实现设计意图,并提出修改方案。 1)取比例尺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2)分析是否能实现设计意图 解: 不合理∵,可改为 2-12图示机构为一凸轮齿轮连杆组合机构,试绘制其机构示意简图并计算自由度。 解: 2-16试计算图示凸轮-连杆组合机构的自由度 (a) 解: A为复合铰链 (b) 解:(1)图示机构在D处的结构与图2-1所示者一致,经分析知该机构共有7个活动构件,8个低副(注意移动副F与F’,E与E’均只算作一个移动副),2个高副;因有两个滚子2、4,所以有两个局部自由度,没有虚约束,故机构的自由度为 F=3n- (2p l+p h- p’)- F’=3ⅹ7- (2ⅹ8+2-0)- 2=1 (2)如将D处结构改为如图b所示形式,即仅由两个移动副组成。注意,此时在该处将带来一个虚约束。因为构件3、6和构件5、6均组成移动副,均要限制构件6在图纸平面内转动,这两者是重复的,故其中有一个为虚约束。经分析知这时机构的活动构件数为6,低副数为7,高副数和局部自由度数均为2,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像CO、CO2、碳酸、碳酸盐、金属碳化物等少数化合物,它们属于无机化合物。 一、烃 1、烃的定义: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也称为烃。 2、甲烷、乙烯和苯的性质比较:

(聚乙烯)(溴苯)+ Br 2 FeBr 3 +HBr 反应条件:液溴(纯溴);FeBr 反应物必须是液溴,不能是溴水。+ HO -NO 2 浓H 2SO 455℃~60℃ -NO 2 + H 2O 反应条件:加热(水浴加热)、浓硫酸(作用: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浓硝酸中,边加边搅拌+ 3H 2 Ni 4、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同位素比较。同系物

1、乙醇和乙酸的性质比较 2CH 现象:红亮的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变为 反应断键情况: ,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乙醇可以使紫红色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与之相似的物质有

CH 5 CH 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是可逆反应2 mL 中的液体发生暴沸,加热前应采取的措施是:加碎瓷片(或沸三、烷烃 1、烷烃的概念:碳原子间都以碳碳单键结合成链状,剩余价键均与氢原子结合,使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达到“饱和”的饱和链烃,或称烷烃。呈锯齿状。 2、烷烃物理性质: 状态:一般情况下,1-4个碳原子烷烃为气态,5-16个碳原子为液态,16个碳原子以上为固态。 溶解性:烷烃都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熔沸点:随着碳原子数的递增,熔沸点逐渐逐渐升高;相同碳原子数时,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密度:随着碳原子数的递增,密度逐渐增大,但都比水的密度小。 3、烷烃的化学性质 ①一般比较稳定,在通常情况下跟酸、碱和高锰酸钾等都不反应。②氧化反应:在点燃条件下,烷烃能燃烧;③取代反应(烷烃特征反应):在光照条件下能跟卤素发生取代反应。

互换性测量技术基础第3章课后习题答案

1.设某配合的孔径为027.0015+φ,轴径为016 .0034.015--φ,试分别计算其极限尺寸、极限偏差、尺寸公差、极限间隙(或过盈)、平均间隙(或过盈)和配合公差,并画出尺寸公差带图与配合公差带图。 解:(1)极限尺寸:孔:D max =φ15.027 D min =φ15 轴: d max =φ14.984 d min =φ14.966 (2)极限偏差:孔:ES=+0.027 EI=0 轴:es= -0.016 ei= -0.034 (3)尺寸公差:孔:T D =|ES-EI|=|(+0.027)-0|=0.027 轴:T d = |es-ei|=|(-0.016)-(-0.034)|=0.018 (4)极限间隙:X max = ES -ei=(+0.027)-(-0.034)=+0.061 X min = EI -es=0-(-0.016)=+0.016 平均间隙 ()0385.021min max +=+=X X X av (5)配合公差:T f = T D + T d =0.027+0.018=0.045 (6)尺寸公差带和配合公差带图,如图所示。 2.设某配合的孔径为005.0034.045+-φ,轴径为0025.045-φ,试分别计算其极限尺寸、极限偏差、 尺寸公差、极限间隙(或过盈)及配合公差,画出其尺寸公差带图与配合公差带图,并说明其配合类别。 解:(1)极限尺寸:孔:D max =φ45.005 D min =φ44.966 轴: d max =φ45 d min =φ44.975 (2)极限偏差:孔:ES=+0.005 EI=-0.034 轴:es= 0 ei= -0.025 (3)尺寸公差:孔:T D =|ES-EI|=|(+0.005)-(-0.034)|=0.039 轴:T d = |es-ei|=|0-(-0.025)|=0.025 (4)极限间隙:X max = ES -ei=(+0.005)-(-0.025)=+0.030 Y min = EI -es=-0.034-0=-0.034 (5)配合公差:T f = T D + T d =0.039+0.025=0.064 (6)尺寸公差带和配合公差带图如图所示,它们属于过度配合如图所示。 3.若已知某孔轴配合的基本尺寸为φ30mm ,最大间隙X max =+23μm ,最大过盈Y max =-10μm ,孔的尺寸公差T D =20μm ,轴的上偏差es=0,试画出其尺寸公差带图与配合公差带图。 解:已知Y max =EI-es=-10μm

高中数学必修2第三章单元复习教案

必修2第三章 单元复习 教学目标:1.能根据已知条件,熟练地选择恰当的方程形式写出直线的方程; 2.熟练地进行直线方程的不同形式之间的转化.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题意,确定适当的解题方法 课 型:复习课.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直线的倾斜角、斜率及直线的方向向量 (1)直线的倾斜角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一条与x 轴相交的直线,如果把x 轴绕着交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和直线重合时所转的最小正角记为α,那么α就叫做直线的倾斜角. 当直线和x 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直线的倾斜角为0°. 可见,直线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180°. (2)直线的斜率 倾斜角α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常用k 表示,即k =tan α(α≠90°). 倾斜角是90°的直线没有斜率;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都有斜率,其取值范围是(-∞,+∞). (3)直线的方向向量 设F 1(x 1,y 1)、F 2(x 2,y 2)是直线上不同的两点,则向量21F F =(x 2-x 1,y 2-y 1)称为直线的方向向量.向量1 21x x -21F F =(1, 1 212x x y y --)=(1,k )也是该直线的方向向量,k 是直线的斜率. (4)求直线斜率的方法 ①定义法:已知直线的倾斜角为α,且α≠90°,则斜率k =tan α. ②公式法:已知直线过两点P 1(x 1,y 1)、P 2(x 2,y 2),且x 1≠x 2,则斜率k = 1 212x x y y --. ③方向向量法:若a =(m ,n )为直线的方向向量,则直线的斜率k =m n . 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每一条直线都有倾斜角,但不是每一条直线都有斜率.斜率的图象如下图. 对于直线上任意两点P 1(x 1,y 1)、P 2(x 2,y 2),当x 1=x 2时,直线斜率k 不存在,倾斜角α=90°;当x 1≠x 2时,直线斜率存在,是一实数,并且 k ≥0时,α=arctan k ,k <0时,α=π+arctan k . 2.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1)斜截式:y =kx +b .(2)点斜式:y -y 0=k (x -x 0).(3)两点式: 1 21y y y y --= 1 21x x x x --.(4)截距式: a x + b y =1.(5)一般式:Ax +By +C =0. 二、例题讲解 例1.直线l 过点(6,3)P -,且它在x 轴上的截距是它在y 轴上的截距的3倍,求直线l 的方程。 分析:由题意可知,本题宜用截距式来解,但当截距等于零时,也符合题意,此时不能用截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三章有机物复习知识点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CO、CO2、碳酸、碳酸盐、金属碳化物和氰化物等少数化合物除外)由于它们的组成和性质跟无机化合物相似,因而一向把它们作为无机化合物。 一、烃 1、烃的定义: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也称为烃。 2、烃的分类: 饱和烃→烷烃(如:甲烷) 脂肪烃(链状) 烃不饱和烃→烯烃(如:乙烯)芳香烃(含有苯环)(如:苯)

3、甲烷、乙烯和苯的性质比较: 有机物烷烃烯烃苯及其同系物通式C n H2n+2C n H2n—— 代表物甲烷(CH4) 乙烯(C2H4) 苯(C6H6) 结构简式CH4 CH2=CH2或 官能团碳碳双键 结构特点C-C单键, 链状,饱和烃 碳碳双键, 链状,不饱和烃 一种介于单键和 双键之间的独特 的键,环状 空间结构正四面体六原子共平面平面正六边形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 体,比空气轻, 难溶于水无色稍有气味的 气体,比空气略 轻,难溶于水 无色有特殊气味 的液体,比水轻, 难溶于水,有毒 用途优良燃料,化 工原料石化工业原料, 植物生长调节 剂,催熟剂 溶剂,化工原料

有机物主要化学性质 烷烃:(甲烷)①氧化反应(燃烧) CH4+2O2 CO2+2H2O(淡蓝色火焰,无黑烟) ②取代反应(注意光是反应条件,产物有5种)CH4 + Cl2 CH3Cl+HCl CH3Cl +Cl2 CH2Cl2+HCl CH2Cl2+Cl2 CHCl3+HCl CHCl3+Cl2 CCl4+HCl 在光照条件下甲烷还可以跟溴蒸气(纯卤素)发生取代反应 甲烷不能使酸性KMnO 4 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烯烃(乙烯)①氧化反应 (1)燃烧 C2H4+3O2 2CO2+2H2O(火焰明亮,有黑烟)(2)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②加成反应 CH2=CH2+Br2CH2Br-CH2Br(能使溴水或 光照 光照 光照 光照 点燃 点燃

互换性第三章答案0001

-------------------- 时需------------ ----- --- --- 习题3 3.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评定形状误差时,一定要用最小区域法。(X) 2. 位置误差是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实际基准的变动量。(X) 3. 独立原则、包容要求都既可用于中心要素,也可用于轮廓要素。(V) 4. 最大实体要求、最小实体要求都只能用于中心要素。(V) 5. 可逆要求可用于任何公差原则与要求。(X) 6. 若某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为f,则该平面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大于f。(V) 3.2填空 1. 用项目符号表示形位公差中只能用于中心要素的项目有◎ 壬,只能用于 轮廓要素的项目有Q O Q 广、a ' “,既能用于中心要素又能用于轮廓 要素的项目有一 //丄/ 。 2. 直线度公差带的形状有两平行直线、两平行平面、圆柱体____ 几种形状,具有这几种 公差带形状的位置公差项目有一 //丄/ °。 3. 最大实体状态是实际尺寸在给定的长度上处处位于_________ 极限尺寸之内,并具 有_ 材料量为最多时的状态。在此状态下的尺寸称为最大实体尺寸。尺寸为最大实体尺寸 的边界称为最大实体边界。 4. 包容要求主要适用于需保证配合性质的要求的场合;最大实体要求主要适用于 仅需保证零件的可装配性时的场合;最小实体要求主要适用于需保证零件的强度和壁 厚时的场合。 5. 几何公差特征项目的选择应根据 1.零件的几何特征;2.零件的使用要求;3.检测 的方便性等方面的因素,经综合分析后确定。 3.3选择填空题 1. 一般来说零件的形状误差―B ______ 其位置误差,方向误差_B _______ 其位置误差。

互换性第三章标准答案

互换性第三章答案

————————————————————————————————作者:————————————————————————————————日期:

习题 3 3.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评定形状误差时,一定要用最小区域法。(×) 2. 位置误差是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实际基准的变动量。(×) 3. 独立原则、包容要求都既可用于中心要素,也可用于轮廓要素。(√) 4. 最大实体要求、最小实体要求都只能用于中心要素。(√) 5. 可逆要求可用于任何公差原则与要求。(×) 6.若某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为f,则该平面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大于f 。(√) 3.2 填空 1. 用项目符号表示形位公差中只能用于中心要素的项目有,只能用于轮廓要素的项目有,既能用于中心要素又能用于轮廓要素的项目有一∥⊥∠。 2. 直线度公差带的形状有两平行直线、两平行平面、圆柱体几种形状,具有这几种公差带形状的位置公差项目有一∥⊥∠。 3. 最大实体状态是实际尺寸在给定的长度上处处位于极限尺寸之内,并具有 材料量为最多时的状态。在此状态下的尺寸称为最大实体尺寸。尺寸为最大实体尺寸的边界称为最大实体边界。 4. 包容要求主要适用于需保证配合性质的要求的场合;最大实体要求主要适用于仅需保证零件的可装配性时的场合;最小实体要求主要适用于需保证零件的强度和壁厚时的场合。 5. 几何公差特征项目的选择应根据1.零件的几何特征;2. 零件的使用要求;3. 检测 的方便性等方面的因素,经综合分析后确定。 3.3 选择填空题 1. 一般来说零件的形状误差 B 其位置误差,方向误差 B 其位置误差。 A.大于B.小于C.等于

第二章和第三章 EVIEWS 操作流程

第二章EVIEWS 操作流程 实证目的:以美国1929~2009年的GDP数据为例,探讨时间序列GDP的数据动态规律 操作流程如下: (1)建立工作文档:file——new——workfile (2)输入数据区间,如图: (3)确定数据类型:object——new object,确定数据类型和变量名称,如图:

(4)录入数据:点开序列rgdp,点击“Edit+/-”即可录入或者复制数据 (5)检验数据的平稳性:view——unit root test,检验类型选择phillips-perron, 检验项目选择level, 其他按照默认值即可,如图 结果如下,拒绝原假设,数据为不平稳序列 (6)检验一次差分后的平稳性,view——unit root test,检验类型选择phillips-perron,检验项目选择lst difference, 其他按照默认值即可,结果为平稳序列,如图

(7)由于一次差分后才是平稳时间序列,所以数据为一阶单整。原始数据非平稳,不能直接做动态分析,要生成一次差分后的新序列,才能做动态分析:命令窗口输入“new series rgdp1=d(rgdp)”,然后回车键。如图 (8)点开新序列rgdp1,做相关图分析,以判断动态序列的ar阶数和ma阶数,操作如下:view——correlogram。 结果如下:

由该自相关图和偏相关图可判断动态模型为ARMA(1,2). (9)构建模型:quick——equation estimation。在模型窗口输入:rgdp1 c ar(1) ma(1) ma(2).结果如图: 由结果图可确定模型为:rgdp1=161.60+Ut Ut=0.8379Ut-1-0.267ma(1)-0.299ma(2)+e rgdp1=161.6+0.8379*[rgdp1(-1)-161.6]-0.267ma(1)-0.299ma(2)

(完整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像CO、CO2、碳酸、碳酸盐、金属碳化物等少数化合物,它们属于无机化合物。 一、烃 1、烃的定义: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也称为烃。 2

乙烯 1.氧化反应 I .燃烧 C 2H 4+3O 2??→ ?点燃 2CO 2+2H 2O (火焰明亮,伴有黑烟) II .能被酸性KMnO 4溶液氧化为CO 2,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2.加成反应 CH 2=CH 2+Br 2?→?CH 2Br -CH 2Br (能使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在一定条件下,乙烯还可以与H 2、Cl 2、HCl 、H 2O 等发生加成反应 CH 2=CH 2+H 2 催化剂 △ CH 3CH 3 CH 2=CH 2+HCl 催化剂 △ CH 3CH 2Cl (氯乙烷:一氯乙烷的简称) CH 2=CH 2+H 2O 高温高压 催化剂 CH 3CH 2OH (工业制乙醇) 3.加聚反应 nCH 2=CH 2 催化剂 △ (聚乙烯) 注意:①乙烯能使酸性KMnO 4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常利用该反应鉴 别烷烃和烯烃,如鉴别甲烷和乙烯。②常用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来除去烷烃中的烯烃,但是不能用酸性KMnO 4溶液,因为会有二氧化碳生成引入新的杂质。 苯 难氧化 易取代 难加成 1.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也不能是溴水发生化学反应褪色,说明苯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但可以通过萃取作用使溴水颜色变浅,液体分层,上层呈橙红色。 2.氧化反应(燃烧) 2C 6H 6+15O 2??→ ?点燃 12CO 2+6H 2O (现象:火焰明亮,伴有浓烟,说明含碳量高) 3.取代反应 (1)苯的溴代: (溴苯)+ Br 2 FeBr 3 +HBr (只发生单取代反应,取代一个H ) ①反应条件:液溴(纯溴);FeBr 3、FeCl 3或铁单质做催化剂 ②反应物必须是液溴,不能是溴水。(溴水则萃取,不发生化学反应) ③溴苯是一种 无 色 油 状液体,密度比水 大 , 难 溶于水 ④溴苯中溶解了溴时显褐色,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溴,操作方法为分液。 (2)苯的硝化: + HO -NO 2 浓H 2SO 455℃~60℃ -NO 2 + H 2O ①反应条件:加热(水浴加热)、浓硫酸(作用:催化剂、吸水剂) ②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浓硝酸中,边加边搅拌 ③硝基苯是一种 无 色 油 状液体,有 苦杏仁 气味, 有 毒,密度比水 大 ,难 溶于水。 ④硝基苯中溶解了硝酸时显黄色,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硝酸,操作方法为分液。 (3)加成反应(苯具有不饱和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 3H 2 Ni (一个苯环,加成消耗3个H 2,生成环己烷) 4概念 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 同素异形体 同位素 定义 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 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 2原子团的物质 分子式相同而结构式不同的化合物的互称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的互称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的互称 分子式 不同 相同 元素符号表示相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