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考通社会学概论》题目加答案

易考通社会学概论》题目加答案
易考通社会学概论》题目加答案

易考通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指导

韩明摸主编王思斌副主编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6题)

(√)1.社会是人类是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与自然界有重大区别的特殊领域。

(×)2.人们交往是社会的产物,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3.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

(×)4.为了表达他们的理想,方向,孙中山写了“天下为公”,“大同书”的座右铭。

(×)5.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学说和活动,可以被认为概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先驱,也是社会学这门学科产生的先驱。

(√)6.社会学的研究是从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相互关系和社会行为入手的。

第二章(6题)

(×)7.社会需要是人们在一定的情景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社会匮乏感,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生理反应。

(×)8.需要的产生并是完全主观的,有其客观性。

(√)9.驱力所指偏重于生理方面的要求,而需要则不仅是生理方面的要求。

(×)10.生理需求是人的行为动力,是人们活动的积极的动力源泉。

(×)1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则从宏观上简明了人的社会需要是人们社会活动的动力源泉。

第三章(6题)

(√)13.社会交往是个人成长的条件。

(×)14.社会关系是社会构成与发展的基础。人们通过交往而形成社会关系,进而形成社会。

(×)15.人际交往是其他一切交往的基础。

(√)16.符号相互作用论是一种解释人们相互作用的发生,作用方式与特征。

(×)17.情景定义是社会学家布卢默用来解释人们社会互动机制或过程的概念。

(√)18.人际关系是个人之间交往形成的关系,他是社会关系的一种具体体现>

第四章(6题)

(×)19.人的社会化过程,是人单方面接受环境影响和教育的消极被动过程。

(×)20.个人的需要是个人进行各种活动的外因,环境和教育是个人发展的内因。

(√)21.规范先于个人存在,一个人要参与社会生活必须学习这些规范,才能同他人交往。

(×)22.社会制度是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

(√)23.通过人的社会化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向社会输送合格的社会角色人选。

(×)24.再社会化的现象,一般是指有越轨行为的成年人。

第五章(6题)

(×)25.群体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26社会群体不但是由人组成的群体,而且是社会性的群体。

(×)27.社会人团体是指人们通过互相交往形成的,由某种相互关系连结在一起的共同体。

(×)28.社会群体是它反映人们最简单,最初步的社会关系,是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29.初级社会群体包括:机关,政党,军队,学校等。

(√)30.初级社会群体一般靠非正式的控制来维持。

第六章(6题)

(×)31.组织环境是对组织存在和发展具有影响的内部事物。

(√)32.目标是社会组织力争达到的未来状态。

(√)33.社会组织的运行是其各要素有效搭配达到目标的过程。

(√)34.组织目标在时序,层级上的分解和相互交织就使组织目标成为一个系统。

(×)35.科层制是泰罗提出的行政管理模型。它是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式及管理方式。

(×)36.科层制的最大优点是能更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七章(6题)

(√)37.社区是由聚居在一定的地域内,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生活共同体,即地域性社会共同体。(×)38.必须有一定的社会群体为基础组织起来的,进共同生活的人群。

(×)39.社区的文化特点都是由这个社区的历史传统决定的。

(×)40.农村社区的主要产业是农业。

(√)41.城市社区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大多数从事工商业的人口组成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42.衡量城市化程度的指标是城市规范化。

第八章(6题)

(×)43.社会分化的原因一般由于社会分工的需要。

(√)44.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叫做社会分层。

(×)45.社会分化是社会分层的一个重要形式。

(×)46.阶级起源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47.阶层的划分是按照一定的社会集团在社会地位的高低,政治权利的大小以及其他因素在内。(×)48.阶级的划分还包括人们的社会地位的高低,政治权利的大小以及其他因素在内。

第九章(6题)

(√)49.社会制度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社会需要而产生,他们对于社会生活都具备一定的社会功能。(√)50.制度是一定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的产物,制度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

(×)51.在阶级社会里,社会规范不可避免地要打上阶级的咯印。

(×)52.社会是一个系统由各种不同要素组成的综合体。包括组织系统和设备系统。

(×)53.社会制度都包含着一整套行为规范即规范系统。

(×)54.制度是抽象的,是看得见的,摸得着的。

第十章(6题)

(√)55.人们的正常生活,社会的正常运作需要一定的社会铁序。

(×)56.制度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约束人们行为的方式。

(×)57.正式控制是使用不怎么成型的规范来约束人们的控制方式。

(×)58.外在控制就是社会成员用了内化了的社会价值规范来约束和指导自己的行为的过程。

(×)59.道德是以行为评价为中心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60.道德靠人们的内心信念来促使人们自觉遵守社会的行为规范。

第十一章(6题)

(×)61.人文环境失调包括社会关系失调,人际关系失调两个方面。

(√)62.人类生存的环境是地球表面附近所有物质实体的总和。

(×)63.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大都经过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而转变为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64.人口问题的实质是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不相适应。

(×)65.工资是通过劳动取得的收入维持劳动者本人及其家庭成员生活的活动。

(√)66.就业是劳动者自身社会地位肯定的过程。

第十二章(6题)

(√)67.社会保障也叫社会安全,是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予以保障的制度。(√)68.社会保障的目标是保证社会成员生活安全,以维持社会稳定。

(×)69.狭义的社会工作对象包括全体成员,当他们陷入生活困境需要帮助时,也就成了社会工作的对象。

(×)70.广义的社会工作对象主要是:因各种原因而陷入困境的贫弱者,主要是老弱病残,流离失所,无依无靠的人。

(×)71.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72.社会工作的历史渊源。专业社会工作由先前的慈善事业发展而来。

第十三章(6题)

(√)73.社会变迁是一种牵涉到社会整体,社会系统的变动。

(×)74.人类要善于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的社会发展服务,要保护资源,开发资源,管理资源三种措施统一考类。

(×)75.制度文化就是人们行为的规范,做事的方法,行动的蓝图。

(×)76.按照流动的方向划分,有个人流动,家庭流动,社会群体流动。

(×)77.按照流动主体划分,有水平流动,直流动。其中垂直流动有有向上流动与向下流动的区别。(√)78.社会流动会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化,大多数人流动的方向和频率反映着社会变迁的方向和程度。第十四章(8题)

(×)79.政治独立了,等于国家真正独立了。

(×)80.第一次产业革命兴起于19世纪。

(×)81.第二次产业革命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

(×)82.依附理论的代表人物荷兰着名经济学家丁伯根,主张只有脱离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联系才能摆脱“不发达”状态。

(√)83.继依附理论之后,一又出现所谓世界体系论。它是由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社会学家沃勒斯坦首先提出的。

(×)84.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在奥地利的一次学术讨论会上首次使用“后工业社会”的名称,提出了他对未来社会的设想。

(√)85.全球发展理论中,在研究现代化问题有一个突出的机构就是罗马俱乐部。

(√)86.要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

第十五章(8题)

(×)87.调查研究的实施阶段要提出调查研究的设想,制定调查研究的详细方案。

(×)88.准备调查阶段要完成收集资料,整理资料两项内容。这是一个调查人员直接向调查对象索取,收集第一手资料的过程。

(×)89.选题要考虑的制约条件必要性是指进行这一课研究的意义,它包括理论意义这个方面。

(×)90.预测性判断是关于社会现象状态的推测判断。

(×)91.描述性假设是关于社会现象变动原因或内部关系结构的推测性判断。

(×)92.解释性判断对社会现象发展走向的判断。

(√)93.全面调查也叫普查。是在比较大范围内对被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全部单位进行逐一不漏的调查。(×)94.典型调查是选择某一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收集与它有关所有资料,对之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和细致分析的研究方式。

第十六章(6题)

(√)95.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在其名着{实证哲学教程}中首次提出“社会学”这个名词以及建立这门新学科的思想体系。

(×)96.斯宾塞对如何重建当时社会跌序较为关注,主张应当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97.美国社会学是当今世界各国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它的社会学最早是从欧洲传入的。

(√)98.冲突学派的理论观点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以达伦多夫为代表的辩证冲突论和以科必尔为代表的功能冲突论。

(×)99.在方法论上导出芝加哥学派则重“硬”科学的内省方法,而依阿华学派则强调采用“软”科学的方法。

(×)100.民族学方法论,其代表人物是A 舒次,它的重点是分析行动者的思想和随之而引起的行动的关系。

第二部分单项选择题(100题)

第一章(5题)

1.“社会”一词源于(A)

A 中国

B 美国

C 英国 D德国

2.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是(C)

A 语言

B 思维

C 劳动

D 直立行走

3.孔德在那部着作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C)

A 社会学研究 B社会学原理 C实践哲学教程 D 社会学方法的规则

4.中国社会学的起始人是(B)

A 严复 B康有为 C梁启超 D陈千秋

5.马克思研究人们的经济关系从(C)入手一样

A 社会

B 关系 C商品 D 阶级

第二章(5题)

6.文化是指(D)

A 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

B 人类学到的科学知识 C人类遵循的行为规范 D 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

7.需要层次论是谁初次提出的?(D)

A 佛洛伊德 B菜格 C 米德 D 马斯洛

8.“工作安定”属于那种需要(B)

A 生理的 B安全的 C归属的 D自尊的

9.(B) 与人的劳动,实践相结合,相辅相成,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A 社会交往

B 社会需要 C社会劳动 D社会关系

第三章(10题)

10.“镜中自我”是谁提出来的.(B)

A米德 B库利 C布卢默 D托马斯

11.以下哪种活动属于社会交往。(A)

A 朋友谈心 B观众看电影 C顾客的插肩接踵 D乘客之间的前拥后挤

12.根据交往的(C),可以将社会交往划分为竞争,合作,冲突和顺应。

A 主体

B 形式

C 性质 D方式

13.(B)社会构成与发展的基础。

A社会关系 B 社会交往 C社会组织 D 社会群体

14.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开创者是(D)

A 库利

B 林顿C托马斯 D米德

15.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B)

A 复试角色

B 角色丛 C实际角色 D自致角色

16.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B)

A 角色扮演 B角色冲突 C角色中断 D角色失败

17.以下哪一种活动不是集体行为(C)

A 赶时髦 B抢购 C春游 D球迷闹事

18.一切(D)都是在人类劳动创造的财富的基础上进行的。

A 财富 B社会 C劳动 D 交往

19.(C)首先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交往。

A 人际交往B劳动关系C物质交往 D 社会交往

第四章(6题)

20.“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的人生观是哪种人生观(A)

A享乐主义 B权力主义 C悲观主义 D乐观主义

21.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是儿童思维发展的那个阶段(B)

A形式运算 B具体运算 C感知运算 D 前运算

22.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B)

A心理上的矛盾 b心里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C心里上的紧张 D心理上与父母对立

2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学知识,这种现象是(D)

A 再社会化 B特殊社会化 C 重新社会化 D继续社会化

24.(A)和教育的结合,便是人的社会化,人的成长和发展变化的实质。

A 需要与环境

B 交往与环境 C需要与交往D 劳动与环境

25.社会规范是(C)的行为准则。它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人们的关系,

A 社会群体

B 社会关系

C 社会成员 D社会交往

第五章(4题)

26.与正式组织相比,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是(B)

A规模小 B人际关系密切 C存在长久 D综合性功能

27.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A)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 其他家庭

28.人的(B)的初始是在初级社会群体中进行的。

A 物质交往 B社会化 C社会关系 D社会生产

29.社会学家(B)首先提出来的,有时也被翻译成“首属社会群体”或“基本社会群体”。

A马克思 B库利 C马斯洛 D 布斯默

第六章(7题)

30.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A)

A 交换关系 B索取关系 C对立关系 D 奉献关系

31.管理学家(C)从人性的角度对以往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X理论”与“理论”。

A泰罗 B法约尔C麦格雷干 D梅奥

32.霍桑实验得出的着名理论:人是(B)

A经济人 B社会人 C复杂人 D能力人

33.注重对人的管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从而具有强烈的“任务本位”和机械主义色彩,这种管理理论属于(B)

A 家长制 B古典管理理论 C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D 当代管理理论

34.(A )是手工业作坊的管理方式,是与封建社会的资本主义社会早期社会组织状况有关的。

A 家长制 B科层制 C泰罗制 D流水作业制

35.社会组织目标是(C)存在的依据。

A 政治组织 B社会组织 C经济组织 D 各类组织

36.社会组织的运行过程包括(B)规范化,相互协调及管理监督等活动。

A 外部行为 B内部行为 C 组织行为 D群体行为

第七章(7题)

37.我国的社区研究是从以(B)为首的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师生开始的。

A 费孝通 B吴文藻 C严复 D康有为

38.农村社区成员是以(C)关系为主要纽带的。

A业缘 B地缘 C血缘 D 趣缘

39.中国城乡发展的理想目标为(D)

A城乡对立 B缩小城乡区别 C农村发展为城市 D城乡协调发展

40.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B)

A过度城市化 B亦城市化C郊区化 D城乡融合

41.人文区学的分析框架是由(A)提出的。

A芝加哥学派 B纽约学派 C华盛顿学派 D哈佛大学学派

42.必须由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进共同生活的人群(B)

A群体 B社区 C组织 D 阶层

43.城市居民的(D)和组织结构复杂。

A文化程度高 B聚居程度高 C习俗程度高 D组织程度高

第八章(5题)

44.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人物是(A)

A柏森斯 B斯宾塞 C库利 D丁伯根

45.提出社会分层三个标准的是哪个社会学家(C)

A迪尔凯姆 B柏森斯 C韦伯 D吴文藻

46.我国消灭剥削阶级采取的政策是(D)

A 肉体上的消灭 B财产全部没收 C让其自生自灭 D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政策

47.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之间产生的被社会认可了的区别(B)

A初级群体 B社会分化C劳动分工 D社会分层

48.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D)

A初级群体 B社会分化 C劳动分工 D 社会分层

第九章(5题)

49.整合作用是指(C)

A 一个社会的整体作用 B将社会各个部分合在一起 C社会各层协调为一个整体 D一个社会的稳定

50.有人借改革,假公济私,有所谓“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这种现象称为(C)

A 制度化优先 B制度化冲突 C制度化逃避D制度化建设

51.社会制度的设备系统包括(D)和象征性设备。

A规则性设备 B组织性设备 C概念性设备 D实用性设备

52.(B)是一定历史条件下,实现条件的产物。

A 社会文化 B社会制度 C社会分层 D 社会分工

53.(C)是相对稳定的,规范化的社会结构之一。

A社会文化 B社会分层C社会制度 D社会分工

第十章(8题)

54.提出社会失范论的是(C)

A 罗斯 B默顿 C迪尔凯姆D韦伯

55.手段—目标论认为人们的五种行为方式中,“只认同文化目标,但布遵从制度化手段”,这称为(B)A逃避行为 B形式主义C创新 D 反叛

56.手段—目标论认为人们的五种行为方式中,“放弃文化目标,但遵从制度化手段”这称为(B)

A逃避行为 B形式主义 C创新 D反叛

57.把越轨行为的原因归结为社会各个部分间的不整合,不一致,是哪一重越轨行为的理论(A)

A社会失范论 B标签论C亚文化群体论 D佛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58.通过表彰模范行为来弘扬正气的社会控制属于哪种类型(C)

A消极的控制 B外在的控制 C积极的控制 D非正式的控制

59.社会控制的目的是使人们遵从(C)

A社会制度 B法律C社会行为规范D政府

60.建立在概定的社会规范之上的(C)

A法律制度B经济制度 C社会控制 D监督制度

61.使用比较成型,比较正规的规则来约束人们的控制方式(C)

A组织控制 B社会控制 C正式控制 D 法律控制

第十一章(9题)

62.什么问题成为世界性问题,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C)

A人口问题 B失业问题 C环境问题 D贫穷问题

63.我国的基本国策是(B)

A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B计划生育 C缩小城乡差别D扶贫

64.人口问题的实质是人口再生产与(A)不相适应。

A物质资料再生产 B自然环境 C生产资料 D社会发展

65.在劳动或工作岗位上,劳动者不能充分发挥其能力,这是(D)

A 就业B失业 C显性失业D隐性失业

66.对扶贫的定义更具有操作性和描述性的解释是(A)

A经济学定义 B政治学定义C社会文化的定义D环境学定义

67.人口的急剧增长超过了(A)和环境承受的限度,会引发多种社会问题。

A资源B经济 C就业 D社会

68.社会问题直接给(A)的正常生活以威胁,以致造成痛苦。

A社会成员B社会组织C社会分层D社会群体

69.社会问题的特征是(C)特殊性,复杂性和破坏性。

A多样性 B综合性 C普遍性 D单一性

70.人口问题本质上是(B)问题

A综合国力 B发展 C国民素质 D转变

第十二章(7题)

71.社会保障的实质是通过(B)再分配来缓解各种社会问题。

A社会保险基金 B国民收入 C社会自筹资金D福利基金

72.社会保险是(B)

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 C社会福利D人身人寿保险

73社会工作是指(A)

A推行和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工作 B本职工作之外为群众服务C没有报酬的为群众服务的工作 D国家组织的社会服务工作

74.社会问题防治战略思想有全球性思想,全局性思想和(D)

A综合性思想 B持久性思想 C战略性思想 D长期性思想

75.社会保障是(C)的,保障水平有高有低。

A应急型 B服务型 C预防型 D保险型

76.社会保障属于(A),是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A分配范畴 B再分配范畴 C公共范畴 D生产力范畴

77.社会主义的(A)是我国社会保障的哲学,伦理学基础。

A人道主义 B功利主义 C和平主义D文明主义

第十三章(8题)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 1.社会学 2.社区 3.社会控制 4.社会分层 5.社会现代化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 简述群体的一般功能。 2. 简述文化的一般特征。 3. 简述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 4.社会变迁的形式。 三、论述题(一题,共30分) 联系实际说明我国现阶段个人社会流动的变化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综合研究社会关系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2. 社区人是人们在一定的地域内形成一个个区域性的生活共同体,整个社会就是由这些大大小小的地区性生活共同体结合而成的。这种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在社会学上称之为“社区”。, 3. 社会控制指社会组织利用社会规范对其成员的社会行为实施约束的过程。 4. 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分层”原为地质学家分析地质结构时使用的名词,是指地质构造的不同层面。社会学家发现社会存在着不平等,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也像地层构造那样分成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因而借用地质学上的概念来分析社会结构,形成了“社会分层”这一社会学范畴。 5. 社会现代化是有计划地社会整体变迁,它以人口经济发展为核心,涉及政治法律、社会结构、心理、文化等人类活动和思想—切领域的全方位转换过程。 二.简答题 1. 简述群体的一般功能。 群体是个人与社会的中介,把群体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其一般功能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方面,群体是个人活动的基本单位:因此它能全面满足人的各种社会需要,并且对人的社会化发生作用。(2分)另一方面,群体是社会存在的基本单位。因此它在实现社会组织目标,完成社会各项任务,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然,不同类型、结构的群体,其具体功能各有侧重,不尽相同,因此在分析群体功能时,我们心须区分群体的不同类型、结构,并注意认识其外显功能和潜在功能,准确把握不同群体的社会作用: 2. 简述文化的一般特征。 (1)文化是在人类社会共同生活过程中衍生出来或创造出来的,凡人类有意无意创造出来的东西都是文化。 (2)文化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来的。 (3)文化是一个群体或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享有的,个别人的特殊习惯和行为模式不被社会承认的不能成为这个社会的文化。

社会学概论试卷及答案(60分没问题)

社会学概论试卷五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严复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一书译作 ( ) A.《原强》 B.《群学肄言》 C.《社会学原理》 D.《原富》 2、下列的社会学家,主张冲突理论的是 ( ) A.齐美尔 B.达伦多夫 C.韦伯 D.孔德 3、一个群体和社会文化的外部表现为 ( ) A.符号 B.规范 C.礼俗 D.价值 4、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本群体是 ( ) A.偶发群体 B.社会类属 C.次属群体 D.首属群体 5、下列属于服务组织的是 ( ) A.博物馆 B.图书馆 C.俱乐部 D.医院 6、职业流动的主流是 ( ) A.水平流动 B.向下流动 C.向上流动 D.其它 7、社会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 A.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B.心理的需要 C.生理的需要D.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8、社会控制首先是对什么的制约 ( ) A.社会成员心理B.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 C.社会成员的道德行为D.文化规范 9、人类有史以来最后一种家庭形式是 ( ) A.偶婚制家庭 B.伙婚制家庭 C.普那路亚家庭 D.专偶制家庭 10、提出“X”理论与“Y”理论的是 ( ) A.巴纳德 B.涂尔干 C.科塞 D.麦克雷戈 11、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是 ( ) A.文化元素 B.文化集丛 C.文化模式 D.礼仪 12、社会学的科学方法论是 ( ) A.实证主义 B.非实证主义 C.历史唯物主义 D.历史唯心主义 13、孔德关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理论是 ( ) A.社会动力学 B.社会静力学 C.社会进化论 D.社会发展论 14、个人社会化的特点是 ( ) A.主动性 B.自觉性 C.互动性 D.强制性 15、作为社会和文化的缩影,是个人生活的基本社会环境的是 ( ) A.工作单位 B.家庭 C.社区 D.大众传播 16、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社会关系的首要问题是 ( ) A.利益 B.需求 C.生产 D.阶级 17、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是 ( )

2018.10社会学概论历年真题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社会学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00034)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顼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孔德对科学的分类中,科学的最高层次是 A.天文学B.数学C.物理学D.社会学 2.结构功能论兴起于20世纪 A.20年代 B.30年代C.40年代D.50年代 3.交换理论的建立者是 A.霍曼斯B.科塞C.达伦多夫D.帕森斯 4.社会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来自于 A.奥地利B.英国C.德国D.法国 5.在社会学传入中国之时,翻译出版了日本女子大学社会学教授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的是 A.谭嗣同B.康有为C.严复D.章太炎 6.在费孝通提出的“五脏六腑”说中,属于“五脏”的是

A.学术会议B.学会组织 C.社会学课程D.研究方法 7.在社会学的研究功能中,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被称为 A.预测性功能B.解释性功能 C.规范性功能 D.描述性功能 8.一种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被称为 A.访谈法B.观察法C.个案研究D.典型调查 9.属于定性方法的是 A.实地研究 B.问卷调查C.实验方法D.统计调查 10.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被称为 A.人口结构 B.社区结构 C.环境结构 D.社会结构 11.异质文化在传播、接触中出现的互相排斥的倾向和状态被称为 A.文化采借B.文化互斥C.文化冲突 D.文化排斥 12.重新社会化也称为 A.再社会化B.继续社会化 C.二级社会化D.文化反哺 13.达到社会化目标的根本途径是 A.知识积累B.社会实践C.观察学习D.角色扮演 14.某公司几个合伙人之间的合作,属于 A.契约式合作B.制度化的传统合作 C.自发性合作D.指导性合作 15.在霍尔提出的四种不同的个人空间中,距离最长的是 A.亲密距离B.个人距离 C.社会距离D.公众距离 16.以个人在社会网络中获得的利益来区分,社会网络的形态可以分为 A.稳固形态和松散形态B.互利形态和互补形态 C.利己形态和利他形态D.封闭形态和开放形态 17.一对夫妇没有子女并且自愿终生不育的家庭,属于

社会学概论试题附答案

社会学概论1 填空题 1、西方社会学创立于19世纪—30-40 —年代。 2、孔德把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划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大部分。 3、人类社会以_______ 为主体。 4、文化的特征表现为地域性、—共同性_、历史性和继承性。 5、社会学的研究特点表现为整体性、—综合性—和实证性。 6、韦伯认为社会分层的标准有财富、权力与声望。 7、社会学的主要功能有—描述功能—、解释功能、预测功能、实践功能和教育功能。 &人类 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有—自然环境_、人口和文化。 9、社会学重在探索导致越轨行为的________因素。 10、依据群体成员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可以把群体分为—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11、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亲缘关系为纽带而形成的社会生活的群体形式。 12、社会组织生存的先决条件是由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组成。 13、以农业为活动聚集起来的人们的生活共同体称为—农村—社区。 14、犯罪行为的基本特征是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与应受惩罚性。 二、名词解释 1、再社会化个体全面放弃已习得的价值规范和行为标准,确立新的价值规范和行为标准。 2、社会学:是一门把社会做为整体,研究社会的构成及其运行规律的社会科学 3、社会变迁指一个社会的结构性或形态性变化。 4、组织目标 三、辨析题 1、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学都是研究人类社会的科学,它们没有区别。第12 页 ①它们是有区别的。 ②从研究对像来说,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人类历史的全部过程社会学着眼于特定时空的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过程,研究的是具体规律和特殊规律。 ③从研究方法来说,历史唯物主义采用概括,演绎,推理方法,社会学采用经验研究和分析综合方法。 ④从作用上看,历史唯物主义为人们提供一种科学认识社会历史的方法,社会学是帮助人们直接认识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为促进社会发展,解决社会问题提供科学帮助。 2、越轨就是犯罪。 越规并不都是犯罪。它们都是对公认社会规范的违反和背离,但程度与性质有所不同。越规既包括对社会规范和轻度违反,又包括对社会规范的严重违反;犯罪则是严重违反。越规违反的是较低层次的,犯罪违反的是较高层次的。越规通常不受社会强力机构的惩治,犯罪理应受到社会强力机构的惩治。越规往往是犯罪的基础和准备。 四、论述题 1、荀子说,人之生也,不能无群。从社会学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生存需要,自身组织和维 护和他人生命的生产都不可能靠一个人完成。 生产需要个人生存的衣食住行等资料就需要生产,生产活动,一开始就是共同性的群体活动。安全需要一个人不能抵御自然环境的危害,人身安全,心理安全,都需要群体。精神上的需要离开群体个人就没有表达交流的对像,精神生活无从发生,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 2、联系实际论述同龄群体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同龄群体自由组合,自由选择,提高独立意识,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同龄群体背景相同,教育相同,易沟通,有益于成员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同龄群体有自己的行为准则,价值标准,成员以此要求自己,指导自己的行为同龄群体极少强制性,可以自由沟通交流,从中得到安慰和支持。

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答案

2016年10月社会学概论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二、 1. 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中的冲突理论渊源于马克思的社会思想,被认为是最早、也是最深刻和最系统的冲突论是马克思的( C ) 三、A.历史唯物主义 B .辩证法? C .阶级斗争理论?D .政治经济学? 四、 五、2. 主张社会批判理论的学术群体是( A ) 六、A.法兰克福学派? B .芝加哥学派? C .哥伦比亚学派?D .功能学派? 七、? 八、3. 在社会学的研究功能中,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称为( C )? 九、A.预测性功能? B .规范性功能? C .解释性功能? D .描述性功能? 十、 十一、4. 统计调查的常用方式之一是( B )? 十二、A.文案法? B .普遍调查? C .实地实验? D .问卷调查? 十三、 十四、5. 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称为( D ) 十五、A.访谈法?B .典型调查?C .观察法? D .个案研究? 十六、十七、6. 在社会学研究的分析类型中,偏重经验实证主义原则的是( A )

十八、A.定量分析? B .定性分析?C .实地研究?D .非介入性研究? 十九、? 二十、7. 在社会结构类型中,由一些作为社会实体的基本单元和要素构成的社会结构是( A )?二十^一、A实体性社会结构? B .关系性社会结构 C .规范性社会结构?D .整体性社会结构?二十二、二十三、8. 人口数量通常是指( B )? 二十四、A人口素质?B .人口规模?C .人口结构?D .人口分布?二十五、 二十六、9. 人们直接感受文化多样性时的心理现象被称为( C )? 二十七、A文化冲突? B .文化边际? C .文化震惊?D .文化排斥?二十八、 二十九、10. “文化自觉”的提出者是( D )? 三十、A.吴文藻B .孙本文? C .李达? D .费孝通?三十一、 三十二、11. 再社会化也可称为( C )? 三十三、A反向社会化? B .继续社会化?C .重新社会化?D .基本社会化? 三十四、

社会学概论考试必备试题和答案

...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学”这个词首先是在(C)第四卷中提出来的。C.《实证哲学教程》 2、“社会学”一词在中国流行,开始于( B )翻译出版日本学者岸本能武太的《社 会学》一书( 1902 年)。 B 章太炎 3、首先提出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是(C) C 孔德 4、进一步论证和补充实证主义方法论,并引进了生物进化的观点的是(C) C 斯宾塞 5、严复将斯宾塞的( C)译作〈〈群学肄言〉〉。C 社会学研究 6、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社会学中心由欧洲转移到( D ),得到迅速和持续的发展。 D 美 国 7、社会学的形成时期为(B) B。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8、中国社会学者独立进行的社会调查始于1923 年( B)指导学生对民众生活费用的调查。 B陈达 9、 1913 年,美籍教授首先在中国教会学校(C)创办了社会学系。 C 上海浸洗学院 10.“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的人生观是哪种人生观(A) A 享乐主义 11、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 B ) B 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1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这种现象是( D ) D 继续 社会化 13、在研究个人社会化的各个角度中,下列哪个角度研究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 D )D 气候的角度 14、弱智儿童教育,也称(B) B 再社会化 15、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C)C.角色中断 16 广义社会群体的观点是由( C )最早提出来到。C、滕尼斯 17、构成群体的最低限度的人数是( B )B、两人以上 18、( B)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家庭形态。B、血缘家庭 19( C)指成员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并归属其中的群体C、内群体 20、家庭的本质关系是(A)A、婚姻关系 21 社会分层最初的历史动因是:( B)。 B 、社会分工。。 22 提出三位一体的分层理论的学者是:( B)。 B、韦伯。 23 社会流动的概念最早的提出者是美国社会学家:( A ) A、索罗金。 24 社会引起社会流动的根本原因是:(C)。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5 现代社会的不平等主要是指:( D) D、事实不平等。 26 在阶级社会中,最根本的社会分层是:( B) B 阶级分层。 27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社会分层的特点是:(A ) A 、等级制。 28。社会流动的实质是:( A ) A 个人社会关系的改变。 29 最先使用“社区”一词的是德国社会学家( B) B 滕尼斯 30 中国城乡发展的理想目标是( D) D 城乡协调发展 31 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B ) B 逆城市化 32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道路所采取的基本方针是(C) C 控制大城市的规模,合理发展中等 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 33 风俗、习惯、道德等在一般情况下只能称为__B__,而不能称为社会制度。B、社

2019年10月自考《社会学概论》真题及答案

2019年10月自考《社会学概论》真题及答案(网络版部分) 专业:行政管理本 科目:【社会学概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题干】简述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 【答案】 (1)社会变革的需要; (2)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 (3)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 (4)社会研究先驱奠定的社会思想基础。 【考点】社会学的创立 37.【题干】简述中国人口问题 【答案】 1.人口素质问题。 2.人口流动迅猛。

3.人口分布失衡。 4.人口老龄化加速。 5.人口性别失衡。 【考点】社会的基本要素 38.【题干】简述家庭与婚姻的理论解释 【答案】 (1)结构功能主义分析: 功能主义者强调家庭的功能——社会化、情感支持和相互陪伴、性规则及经济合作等对整个社会的福祉及平稳运行非常重要。 (2)社会冲突论: 同结构——功能论一样,社会冲突论将家庭看作是我们生活的中心。然而,冲突论强调,家庭中两性以不同的方式彼此竞争,在这一过程中,有些家庭成员比另一些人从家庭中的获益要多。他们指出,家庭的历史,同样也是女性被男性统治的历史。这一视角指出了家庭导致社会不平等的原因,而不是血缘关系如何有益于社会。冲突论者批判了父系继嗣制、男权制。 【考点】家庭与婚姻的理论解释 39.【题干】简述社区的功能

【答案】 (1)经济生活功能:社区具有一套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体系,通过生产或进口,满足社区成员的需求,这是社区的首要功能; (2)社会化功能:社区具有一系列的组织和设施,将社区共有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基本常识等传递给下一代社区成员,使他们能够融入到社区生活中来。 (3)社会控制功能:任何社区都会对其社区成员偏离社会规范的行为施以某种形式的制裁,以督促人们遵守社会规范,维护社区的社会秩序。 (4)社会参与功能:社区可以向社区成员提供生活和交往的场所、设施和途径,帮助社区成员参与社区事务以及更大范围的社会事务。 (5)社会保障功能:社区可以提供一套社会保障体系,以帮助社区中遇到问题、需要求助的社区成员,如社会救济。 【考点】社区的概念和功能 40.【题干】简述社会控制的特点 【答案】 (1)普遍性。 (2)规范性。 (3)多重性。

社会学概论试题

一、单选题 1.建立在个人的顺从动机基础之上,即让人出自内心地感到这样做是对的。奖励、赞扬、记功、晋升等,这属于()控制的措施。 A.消极控制 B.个人控制 C.积极控制 D.内在控制 2.我国的社区研究是从以()为首的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师生开始的。 A.费孝通 B.吴文藻 C.严复 D.康有为 3.“现代化”是()以后才在西方社会科学中逐渐流行的一个新术语。 A.19世纪60年代 B.19世纪9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4.个体从原有的生活方式向另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转变的过程。要求个体放弃原来的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接受一套对他本人完全是新的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这个过程属于()。 A.基本社会化 B.再社会化 C.继续社会化 D.反社会化 5.有人借改革,假公济私,有所谓“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这种现象称为()。 A.制度化优先 B.制度化冲突 C.制度化逃避 D.制度化建设 6.所有社会制度中最普遍、最悠久的制度是()。 A.军事制度 B.家庭制度 C.福利制度 D.政治制度 7.在关于偏差行为的理论解释中,重视个人的精神、情绪、性格等心理因素对行为的影响的观点属于()。 A.生物学解释 B.心理学解释 C.社会学解释 D.文化学解释 8.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人物是()。 A.帕森斯 B.斯宾塞 C.库利 D.丁伯根 9.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而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 A.角色扮演 B.角色冲突 C.角色中断 D.角色失败 10.美国的社会学家默顿在迪尔凯姆提出的社会失范论的基础上,提出了()。 A.“手段——目标论” B.“差异交往”说 C.亚文化群理论 D.标签论 11.行为者个人将社会规范内化为自己持有的观念,从而自觉地按照社会规范的要求约束自己的社会行为,这种控制形式是()。 A.内在控制 B.外部控制 C.内化控制 D.他人控制 12.社会的风俗、道德、准则、法律等规范属于社会制度的()。 A.概念系统 B.规则系统 C.组织系统 D.设备系统

社会学概论模拟考试一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模拟考试一 试题及答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严复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一书译作 ( B)A.《原强》 B.《群学肄言》 C.《社会学原理》 D.《原富》 2、下列的社会学家,主张冲突理论的是 ( B)A.齐美尔 B.达伦多夫 C.韦伯 D.孔德 3、一个群体和社会文化的外部表现为 ( C)A.符号 B.规范 C.礼俗 D.价值 4、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本群体是 (D )A.偶发群体 B.社会类属 C.次属群体 D.首属群体 5、下列属于服务组织的是 (A)A.博物馆 B.图书馆 C.俱乐部 D.医院 6、职业流动的主流是 ( A)A.水平流动 B.向下流动 C.向上流动 D.其它 7、社会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D )A.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B.心理的需要C.生理的需要D.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8、社会控制首先是对什么的制约 (A )A.社会成员心理B.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C.社会成员的道德行为D.文化规范 9、人类有史以来最后一种家庭形式是 (D)A.偶婚制家庭 B.伙婚制家庭C.普那路亚家庭 D.专偶制家庭 10、提出“X”理论与“Y”理论的是 (D ) A.巴纳德 B.涂尔干 C.科塞 D.麦克雷戈 11、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是(A )A.文化元素 B.文化集丛 C.文化模式D.礼仪 12、社会学的科学方法论是 ( C)A.实证主义 B.非实证主义 C.历史唯物主义 D.历史唯心主义

13、孔德关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理论是 (C )A.社会动力学 B.社会静力学C.社会进化论 D.社会发展论 14、个人社会化的特点是 (A )A.主动性 B.自觉性 C.互动性 D.强制性 15、作为社会和文化的缩影,是个人生活的基本社会环境的是 (B )A.工作单位 B.家庭 C.社区 D.大众传播 16、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社会关系的首要问题是 ( C)A.利益 B.需求 C.生产 D.阶级 17、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是 ( B)A.社区 B.群体 C.家庭D.法律 18、组织的核心是 (B )A.组织的目标 B.权力的划分 C.组织的结构 D.组织的功能 19、社区的首要功能是 (A )A.经济生活 B.社会化 C.社会控制 D.社会参与 20、社会群体存在的本质反映是 (B )A.生产关系 B.社会关系 C.组织D.人的本质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现代社会变迁的特点有 (ABCDE ) A.速度日趋加快 B.受科学技术的影响越来越大C.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问题D.受人们自觉控制的程度不断提高E.相关性日趋增强 2、我国家庭的发展,出现了同西方家庭发展相同的趋势,主要表现在(ABC )A.家庭规模小 B.家庭功能有所变化C.对家庭价值的认识趋向现代化 D.家庭规模扩大E.对家庭价值的认识出现后现代意识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基本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名词解释,论述题等,考试题型任选四种。 复习依据:《社会学概论》学习指导书,各题答案均以指导书给出的为准 一、单选题请参见学习指导书各章内容 1.本世纪40-50年代,西方社会学界盛行的社会变迁理论是(C ) A.“生物有机体”说B.社会进化论 C.社会均衡论D.“文化类型”说 2.社会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直线式发展”。这是社会变迁哪种理论的观点(A ) A.社会进化论B.历史循环论C.社会均衡论D.历史三阶段说 3.一位工厂的工程师调到大学里任教师,这种流动称作(D ) A.个人流动B.代内流动C.向上流动D.水平流动4.社会保险是( B ) A.社会救助B.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C.社会福利D.人身、人寿保险 5.(C )问题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引起世界的高度重视。 A.人口问题B.失业问题C.环境问题D.贫穷问题 6.对贫穷问题更具有操作性和描述性的解释是(A) A.经济学定义B.政治学定义C.社会文化的定义D.环境学定义 7.把越轨行为的原因归结为社会结构各部分之间的不整合、不一致,这是哪种越轨行为理论(B ) A.社会失范论B.标签论C.亚文化群体论D.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8.手段-目的论认为人们的五种行为方式中,“只认同文化目标,但不遵从制度化手段”。此是( B ) A.逃避行为B.形式主义C.创新D.反叛9.“不同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B ) A.冲突B.竞争C.合作D.顺应10.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B ) A.复式角色B.角色丛C.实际角色D.自致角色 11.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A ) A.交换关系B.索取关系C.对立关系D.奉献关系 12.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的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C ) A.过度城市化B.逆城市化C.郊区化D.城乡融合 13.整合作用是指(C ) A.一个社会的整体作用B.将各部分合在一起C.各部分协调成一个整体D.一个社会的稳定 14.有人借改革,假公济私,所谓“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C ) A.制度化优先B.制度化冲突C.制度化逃避

全国2016年10月自考真题社会学概论试题与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 2016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 :00034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 ,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 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 用 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 用橡皮擦干净后 ,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 . 1.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中的冲突理论渊源于马克思的社会思想,被认为是最早、也是最 深刻和最系统的冲突论是马克思的(C ) A.历史唯物主义 B .辩证法C.阶级斗争理论D.政治经济学 2. 主张社会批判理论的学术群体是(A) A.法兰克福学派 B .芝加哥学派 C .哥伦比亚学派D.功能学派 3.在社会学的研究功能中,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 加以说明的过程称为( C ) A.预测性功能 B .规范性功能C.解释性功能 D .描述性功能 4.统计调查的常用方式之一是( B ) A.文案法B.普遍调查 C .实地实验 D .问卷调查 5. 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称为(D) A.访谈法B.典型调查C.观察法D.个案研究 6. 在社会学研究的分析类型中,偏重经验实证主义原则的是(A) A.定量分析 B .定性分析C.实地研究D.非介入性研究 7.在社会结构类型中,由一些作为社会实体的基本单元和要素构成的社会结构是 ( A ) A.实体性社会结构 B .关系性社会结构 C .规范性社会结构D.整体性社会结构8.人口数量通常是指( B ) A.人口素质B.人口规模C.人口结构D.人口分布 9. 人们直接感受文化多样性时的心理现象被称为(C) A.文化冲突 B .文化边际C.文化震惊D.文化排斥 10.“文化自觉”的提出者是(D ) 11.再社会化也可称为( C ) A.反向社会化 B .继续社会化C.重新社会化D.基本社会化 12. 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生理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被称为(A) A.先赋角色 B .开放性角色 C .首要角色D.表现性角色 13.在社会互动的基本形式中,不同行动者之间相互反对或阻止对方意图的自觉行动,被 称为(A ) 14.由一群人所共同认可的、有意义地代表其自身以外的别的事物的象征,被称为

劳动社会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社会学试题(课程代码00294) 重要提示: 1、本试卷共3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 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抛开社会制度的层面来讲,劳动的社会关系是指______之间的关系。 A.企业与市场 B.企业与劳动者 C.市场与劳动者 D.企业与政府 2、劳动的经济条件保护主要体现为劳动者的 A.劳动收入的保护 B.最低工资收入的保护 C.物质条件的改善 D.素质的提高 3、期望理论表达公式M=VXE中,E所代表的是 A.效价 B.期望值 C.报酬 D.能动性 4、现代社会的主要标志和对劳动者的基本要求是

A.高效率 B.高质量 C.高智力 D.高技术 5、影响劳动者劳动决策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A.劳动者的收入水平 B.闲暇时间的多少C.劳动环境的好坏 D.劳动的社会地位 6、在1959年首次提出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人业互择理论的学者是 A.约翰,霍兰德 B.佛隆 C.格林豪斯 D.萨柏 7、按照职业技术划分,我国的职业可以分为九类,下列不属于这九类的是A.经理与行政人员 B.文员 C.学生 D.非技术人员8、达伦道夫认为社会冲突的根源是特定的 A.社会单位 B.社会成员 C.社会组织 D.社会结构 9、传统的劳动组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劳动组织基本上是 A.生产关系的概念 B.生产资源的概念C. 生产力的概念 D. 生产环境的概念

《社会学概论》练习题(含答案)

《社会学概论》综合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一词源于( A )。 A 中国 B 美国 C 英国 D 德国 2、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是( C )。 A 语言 B 思维 C 劳动 D 直立行走 3、孔德在哪部著作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 C ) A 《社会学研究》 B 《社会学原理》 C 《实践哲学教程》 D 《社会学方法的规则》 4、中国社会学的起始人是( B )。 A 严复 B 康有为 C 梁启超 D 陈千秋 5、文化是指( D )。 A 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 B 人类学到的科学知识 C 人类遵循的行为规范 D 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 6、需要层次论是谁初次提出的?( D ) A 弗洛伊德 B 莱格 C 米德 D 马斯洛 7、“工作安定”属于哪种需要。( B ) A 生理的 B 安全的 C 归属的 D 自尊的 8、“镜中自我”是谁提出来的。( B ) A 米德 B 库利 C 布卢默 D 托马斯 9、以下哪种活动属于社会交往。( A ) A 朋友谈心 B 观众看电影 C 顾客的摩肩接踵 D 乘客之间的前拥后挤 10、根据交往的( C ),可以将社会交往划分为竞争、合作、冲突和顺应。 A 主体 B 形式 C 性质 D 方式 11、“不同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 BD )。 A 冲突 B 竞争 C 合作 D 顺应

12、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开创者是()。 A 库利 B 林顿 C 托马斯 D 米德 13、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 B )。 A 复式角色 B 角色丛 C 实际角色 D 自致角色 14、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而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 B )。 A 角色扮演 B 角色冲突 C 角色中断 D 角色失败 15、以下哪一种活动不是集体行为( C )。 A 赶时髦 B 抢购 C 春游 D 球迷闹事 16、“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的人生观是哪种人生观( A )。 A 享乐主义 B 权力主义 C 悲观主义 D 乐观主义 17、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是儿童思维发展的哪个阶段( B )。 A 形式运算 B 具体运算 C 感知运算 D 前运算 18、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 B )。 A 心理上的矛盾 B 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C 心理上的紧张 D 心理上与父母对立 19、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学知识,这种现象是( D )。 A 再社会化 B 特殊社会化 C 重新社会化 D 继续社会化 20、与正式组织相比,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是( B )。 A 规模小 B 人际关系密切 C 存在长久 D 综合性功能 21、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A )。 A 核心家庭 B 主干家庭 C 联合家庭 D 其他家庭 22、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 A )。 A 交换关系 B 索取关系 C 对立关系 D 奉献关系 23、管理学家( C )从人性的角度对以往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X 理论”和“Y理论”。 A 泰罗 B 法约尔 C 麦格雷戈 D 梅奥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题目答案

社会学复习内容 名词解释 一: ①社会角色: 定义一: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角色是指,有人的互动行为所表现的特定社会地位、身份所决定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模式行为,既指人们对具有特定地位和身份的人的行为的一种期望,也包括人们的相应行为,是构成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基础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内容。 定义二:指与人们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们的行为期望,它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定义三:指个人在社会关系位置上的行为模式,它规定着一个人活动的范围和权利义务,是社会对处于特定地位的人的行为期待。 ②文化堕距:文化堕距:即文化滞后。由于社会的非物质文化往往慢于物质文化而变迁,正是由于两者的不同步,从而产生了差距。 ③社会制度:人们在共同体的生活中形成的、指导人们的社会活动的稳定的规范体系。社会制度包括政治法律制度、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等,这体现在对传播的控制方面即为传播制度。 ④社区: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生活共同体 二: ①集合行为:是指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又称集体行为或“大众行为” ②社会解组: 定义一:社会规范和制度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减弱、社会凝聚力降低的一种社会状态。当社会发生急剧变迁时,旧的规范不适用了,新的规范又未建立起来,或某些规范功能发挥受到阻碍,或几种规范体系互相冲突,人们失去了行为准则,于是发生社会解组。 定义二:因为社会变迁,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微弱或者不协调,社会行为规范对社会成员失去约束,从而社会的组织程度低,以及处于无组织状态的现象。社会解组有三种形式:一是失范,二是文化冲突,三是价值崩溃。因此需要重建社会规范和秩序 ③社会流动: 定义一:指一个自然人因着本身的个人成就或失败,从而达至社会阶层的转变。它是社会结构自我调节的机制之一。 定义二:指社会成员在社会关系的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移动。因此,社会流动被人们看作是社会变迁的指示器。 ④交换理论: 定义一:产生于50年代末的美国,交换理论最初是针对结构功能主义提出,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实证主义、自然主义和心理还原主义的倾向。基本研究范畴和概念包括价值、最优原则、投资、奖励、代价、公平和正义等。

社会学概论习题及解答

社会学概论习题及解答 1、简述社会学的性质与特征。 社会学是一门实证性的社会科学。其特征有整体性、综合性、广泛性、就用性、多样性、开放性、阶级性、敏感性、国度性、宏观性、实践性和科学性。 2、简述社会学研究存在分歧的主要原因。 首先,社会学这门学科还比较年轻,资料的积聚和理论的概括都未达到成熟阶段。各国大都在从事“本土社会学”的研究。因此,社会学家在解决社会学研究什么的问题时,不得不受其影响,产生各种“独特”的意见。再次,社会学研究领域十分宽广,各派社会学家往往只能涉猎其中某些领域,如此各种意见表达各异,甚至有很大的分歧。最后,由于学科的深化,学者们的认识发生变化,会不断地对前人的研究加以修正,也就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表述。 3、简述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社会学不同于历史唯物主义,但二者又不是对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学起着指导作用,它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上去观察、分析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给我们提供了研究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基本观点、基本方法。而社会学的积极发展及其科学研究成果,将丰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成为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一个源泉。 4、联系实际,试述社会学的教育功能。 社会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学所提供的科学的社会知识,实际上是现代国家的公共常识,社会学的教育功能主要有: (1)了解自己。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己在该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人生价值。 (2)职业准备。社会学可以为人们提供就业或职业选择的社会知识和性能。 (3)日常决策。社会学观点和知识能够帮助人们对所面临的日常生活问题和机遇,作出比较合理的决定,使个人在事业中获得更大的成功。 (4)正确对待变革中的世界。社会学从社会整体角度观察问题的方法,有助于人们树立整体观念,把变革中的世界的脉搏,保持清醒的头脑。 5、社会学创立和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有哪些?各自的社会学思想是什么? (1)孔德,其思想主要包括研究方法,认为必需用研究自然界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三阶段法则;科学层次;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 (2)斯宾塞:其主要理论有社会有机体论和社会进化论。 (3)涂尔干:他认为社会学研究的特殊对象是社会事实,并认为个人应服从社会,社会必须制约个人的需求。并注重功能分析。 (4)韦伯:他主张解释性社会学,合理性是其社会学的核心概念,并提出了理想类型和科层制。 (5)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等。 6、韦伯的“理想类型”的特点是什么? (1)它作为理智上构造的概念工具,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因而与经验事实不同。 (2)它作为考察现实的概念工具,又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的概括和抽象,因此它具有使自己离开现实而又以此起到认识现实的作用。 7、论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传统。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传统,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基础上,有分析地借鉴西方社会学合理的范畴、概念、观点和方法,紧密结合中国的历史与现状开展社会研究,为中国革命

2018年4月自考00034社会学概论试卷及答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社会学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00034)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O.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涂尔于提出社会学的特殊对象是 A.社会现象 B.社会问题 C.社会事实 D.社会行为 2.马克思·韦伯提出的是 A.理解社会学 B.历史社会学 C.解释社会学 D.科学社会学 3.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的重要内容是 A.理想类型 B.社会交换 C.社会冲突D.AGIL功能分析图式 4.创立现象学社会学的是 A,米歇尔·福柯 B.艾尔弗雷德·舒茨 C.安东尼·吉登斯 D.皮埃尔·布迪厄 5.在社会学传人中国之时,酋次提出“社会学”之名的是 A.谭嗣同 8.康有为 C.严复 I).章太炎 6.孪达的代表性著作之一是 A.《大众哲学》 B.《中国社会学》 C.《唯心主义的破产》 D.《社会学大纲》 7.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 A.个人与个人的关系 B.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C.群体与群体的关系 D.个人与群体的关系 8.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中,被称为反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是 A.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方法论 B.后现代主义方法论 C.诠释方法论 D.人文主义方法论 9.非介入性研究法又称为 A.实验法 B.个案法 C.文献法 D.统计法

社会学考试题答案

社会学月考试题答案(2016-11) 一、名词解释 1. 泰勒关于“文化”的定义:人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所获得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 2. 社会团体:是一群拥有类似规范、价值观及期望,并且彼此有规律地互动的一些人。 3. 自我:自我是个体所拥有的有关自己的整体信息。 4. 角色冲突:当同一个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位置,而这些角色的预期互不相容时,就会产生角色冲突。 5. 帕森斯“模式变量”:一种类型学的工具。任何行动者在其他行动者进行互动时,必然要面对五种类型的选择,即:普遍性与特殊性;扩散性与专一性,情感性与中立性,先赋性与自获性,私利性与公益性。 6. 扩散:代表一个文化项目从一个群体传播到另一个群体,或从一个社会传播到另一个社会的过程。 二、填空题 1. 家庭、邻里、伙伴群体都属于(初级)群体 2. 以群体的关系结构和组织功能为标准,可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3. 将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互动概念化以获得对社会整体的了解,这一理论视角是(互动论),代表人物有(库利)和(米德) 4. 根据戈夫曼的拟剧论观点,社会互动的最重要特征是(印象管理) 5. 行为者之间为共同目标展开的较量、争夺的互动形式是(竞争) 6. 初级群体规模一般在(0~20)人 三、判断题(只给出正确说法) 1. 相距365厘米以上距离属于公众距离 2. “水不是文化,自来水才是文化”体现的是文化的创造性 3. 要把社会问题的防治放在全球环境下考察这体现了全球性思想 4. “吃饭不是文化,吃什么怎么吃才是文化”体现的是文化的习得性

5. 初级群体的规模一般在0~20人 6. 伦斯基的社会结构理论被成为文化演进论 7. 上代人对下代人到底文化传递和教化过程是正向社会化 8. 内群体和外群体的分类标准是成员的心理归属 四、简答题 1. 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 当一个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并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就称为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了解社会对角色的期望 第二,培养角色意识 第三,时间角色规范和表现角色行为 2. 什么是社会? 社会学中,社会是指由一定联系、相互依存的人们组成的超乎个人的、有机的整体,它是人们的社会生活的体系。应包含有如下含义:社会是人的社会,是一个互动的体系,是社会关系的体系。 3. 继续社会化的意义。 (1)社会是不断变化的,为了更好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 (2)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因此面临只是增长与更新的需求。 (3)积累更广泛的社会生活经验。 (4)基于发展社会文化的责任。 4. 中西方新时期文化交流的主要特点。 (1)进入了全球化的新时代(2)文化交流主体从西方转向我国(3)文化交流媒介从商贸、书信往来、图书电影译介到卫星电视、互联网(4)文化交流的内容从政治扩展到经济、文化、日常生活。(5)文化交流的范围与社会参与程度大大扩展。(6)仍以吸收“西方文化”为主要表现(7)呈现中国文化逆差现象5. 科层制理想型的主要特征。 (1)劳动分工(2)权威等级(3)成文法规(4)非人性化(5)因才任用

社会学考试题目和参考答案复习过程

社会学考试题目和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人的社会化P75 答案:从狭义的角度看,一般来说,“社会化”是指个体如何从一个“生 物人”转变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主要以少年儿童为研究对象。从 广义的角度看,社会化不仅是一个从“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 程,而且是一个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 程。 2、社会互动P113/125 答案:社会互动是指行动者对其他行动者行为的回应行动。具体来说, 社会互动是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 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3、社会分层P234 答案:社会分层指的是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 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 4、家庭P153 答案:家庭是建立在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基础上,以直接面对面的互 动方式结合而成的一种初级群体,是人类进行自身再生产的单位。家庭 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也是一个社会最基本的细胞。 5、社会角色P98/99 答案: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 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 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6、镜中我P87 答案:“镜中之我”包含表现、辨认、主观解释三种过程。首先,想象 自己是如何出现在别人面前;其次,辨认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出现;最 后,为自我形象解释这些判断。 7、初级群体P137/145 答案:初级群体是社会群体中最古老、最基本的形式,是个人参与社会 活动的基础群体。如家庭、邻居、游戏伙伴群等,都属于初级群体。8、参照群体P138 答案:参照群体并非某一(些)成员身份所属的群体,但它却被某一(些) 成员用做其所属群体的参照对象。作为参照对象的群体简称参照群体。 9、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P100 答案:先赋角色,亦称归属角色,指个人与生惧来或在成长过程中自然 获得的角色,它通常建立在遗传、血缘等先天的或生物的基础之上,如 儿童、青少年、中年、老年和女儿、儿子、妻子、父亲等角色;还有一 些角色是由社会规定的,如封建社会中通过世袭制继承所形成的皇帝、 公爵等角色,也属先赋角色之类。 自致角色,亦称自获角色或成就角色,指主要是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 而获得的社会角色。自致角色体现了个人的自主选择性。在现代社会中, 个体一生中扮演的多数角色都是自致角色,包括个人职业的选择、婚姻 家庭的缔结、事业的成就等方面的角色,这些都是个人凭借自己的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