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表1出血热个案调查表

附表1出血热个案调查表
附表1出血热个案调查表

附表1出血热个案调查表

县(市)名称:国标码:□□□□□□病例编号:□□□□□

一、基本情况

1. 患者姓名:_________ (如患者年龄<14岁,则家长姓名:_____________)

2. 性别:1男,2女

3. 年龄:_____岁□□

4. 民族:1汉族,2壮族,3维吾尔族,4其他少数民族□

5. 职业:□

(1)幼托儿童(2)散居儿童(3)学生(4)教师(5)保育保姆(6)饮食从业人员(7)商业服务(8)医务人员(9)工人(10)民工(11)农民(12)牧民

(13)渔(船)民(14)干部职员(15)离退人员(16)家务待业(17)其他

6.所在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 7.家庭住址:____省(自治区/直辖市)____县(市区)_____乡(镇/居委会)____村(街道)

二、发病情况

1. 发病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

2. 就诊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

3. 发病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住院医院:____________________

5. 住院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住院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

7. 出院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

8. 入院诊断:□

1出血热疑似病例,2临床诊断病例,3实验室确诊病例,4其他

9、临床诊断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

10. 出院诊断:□

1出血热疑似病例,2临床诊断病例,3实验室确诊病例,4其他

11.临床分型:1轻型,2中型,3重型,4危重型□12. 转归:1 痊愈,2 好转,3 死亡(日期: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三、症状和体征及一般实验室检查

1. 起病急:1是,0否□

2. 乏力:1有,0无□

3. 发热:1有,0无□

4. 头痛:1有,0无□

5. 腰痛:1有,0无□

6. 眼眶痛:1有,0无□

7. 脸红:1有,0无□

8. 颈红:1有,0无□

9. 胸红:1有,0无□

10. 关节痛:1有,2无□

11. 全身痛:1有,2无□

12. 腹痛:1有,2无□

13. 腹泻:1有,2无□

14. 便秘:1有,2无□

15.恶心:1有,2无

16.呕吐:1有,2无

17.结膜充血::1有,2无

18.眼睑浮肿:1有,2无

19.黄疸:1有,2无

20. 腋下/上臂/胸部或其它部位有无皮肤出血点:1有,2无□

如有,则出血点为:1散在,2条/线状,3簇状,4其它_________ □

21. 口腔、鼻腔等处粘膜有无出血点:1有,2无□

22. 少尿或无尿:1有,2无□

23. 低血压:1有,2无□

24. 休克:1有,2无□

25. 白细胞计数:1正常,2增多,3减少,4未做此项检查□

26. 血小板减少:1有,2无,3未做此项检查□

27. 尿蛋白:1阳性,2阴性,3未做此项检查,4不详□

28. 有无尿膜状物/管型尿/血尿:1有,2无□

29. 束臂试验:1阳性,2阴性,3未做此项检查,4不详□

30. 出血时间:1正常,2延长,3缩短,4未做此项检查,5不详□

31. 凝血时间:1正常,2延长,3缩短,4未做此项检查,5不详□

四、血清学及病原学检测结果(未做者请注明为“未做”)

五、既往史及家庭情况

1. 既往是否患过此病:1是,0否,9 不详□

如是,诊断单位:______,时间:______年____月____日□□□□/□□/□

2.食物、粮食有无防鼠设备:1有,0无,9 不详□3. 流行性出血热疫苗预防接种史:1有,0无,9 不详□

如有,最近一次接种时间:______年____月____日□□□□/□□/□□4. 有无家庭其他成员出现过类似症状:1有,0无,9 不详□

如有,最近一例发病时间(患者除外):____年____月____日□□□□/□□/□□

5. 房内有无鼠:1有,0无□

6. 院内有无杂物、草堆等:1有,0无□

六、接触史及有关因素调查

1. 发病前2个月内是否有外出(或旅游)史:1 是,2 否□

如是,到何地:___________;外出时间:天□

返回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2. 发病前1月内是否接触鼠类:1 是,2 否,9不详□

如为1 ,接触方式:1挖鼠洞,2拿鼠,3鼠咬,4鼠尿,5鼠粪,□

6鼠血污染手7手被鼠夹打伤8其他

3. 发病前1月内是否有昆虫叮咬史:1 是,2 否,9不详□

4. 发病前1月内是否吃过被鼠排泄物污染的食物:1 是,2 否,9不详□

5. 发病前1月内是否在野外喝过沟(塘)水:1 是,2 否,9不详□

6. 发病前1月内是否在鼠洞附近坐卧:1 是,2 否,9不详□

7. 发病前1月内是否在场院禾草上坐卧:1 是,2 否,9不详□

8. 发病前1月内是否在野外住宿:1 是,2 否,9不详□

如是,具体地点:;

其附近有无鼠、鼠洞或鼠排泄物:1 是,2 否,9不详□

铺的类型:1床,2土炕,3地铺,4其他□9.工作场所有无鼠或鼠排泄物: 1 有,2 无,9不详□10.发病前1月内是否接触过出血热病人血/尿: 1 有,2 无,9不详□

(病例编号填写说明:年号(两位数)、流水号(后边三位))

调查日期:______年___月___日

调查地点:

调查者:

手足口病个案调查表(普通)

附件1 手足口病个案调查表 编号:调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一般情况 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月日(阴/阳历) 职业①散居儿童②幼托儿童③学生④其他 工作单位(就读学校或托幼机构) 家长姓名 家庭住址省市地市县区乡(镇、街办)村(居)号家庭电话: 二、发病及就诊情况 1.发病日期年月日 2.初诊日期年月日; 初诊单位单位级别:①省级②市级③县级④乡级⑤村级初步诊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住院治疗(是/否),如住院,则: 所住医院____________________ , 入院日期年月日,入院诊断。 出院日期年月日,出院诊断。 病程天。 4.预后:痊愈/好转/未愈/死亡/其他;后遗症(有,;无) 5.病例分类①重症②普通 三、临床情况 (一)临床症状如有请打“√” 1.发热(有,℃/ 无); 2.皮疹(有,主要部位: / 无) 3.口腔炎:口腔粘膜上出现红色溃疡型疱疹是□否□ 4.呼吸系统:流涕□咳嗽□咽痛□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其他:_______________ 神经系统:头痛□喷射状呕吐□精神异常□嗜睡□意识障碍□昏迷□惊厥□ 心血管系统:心律失常:有□无□ (二)体征 1.颈项强直:有□无□;巴氏症:有□无□; 克氏症:有□无□;布氏症:有□无□ 2.腱反射:正常□亢进□减弱□; 肌张力:正常□亢进□减弱□ (三)辅助检查 1.血象:有,无。有则:WBC(×104/L),N( %),L( %) 2.脑脊液:压力( Pa),外观(正常/异常),细胞记数(个), 1

水痘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水痘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_______市_________区(县)___________乡(镇、街道)___________ 村(居委会) 区(县)国标编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乡(镇、街道)编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例编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病例调查情况 1. 报告日期: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报告单位:________________ 2. 调查日期: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调查单位:_______________ 3.调查人员:_______________ 4. 病例姓名:_______________ 5. 出生日期: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或年龄(只在无法获得 出生日期时填写): ____岁(月龄换算成岁,留两位小数)□□.□□6. 性别:①男②女□ 7. 职业:①幼托儿童②散居儿童③小学生④中学生 ⑤大学生⑥教师⑦医生⑧其它 □ 如为幼托儿童或 中小学生,则班级为: _______________ 停课日期: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8. 居住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是否失访:①是②否□ 10. 外来人口:①是②否⑨不详□ 如果是,来自省:_______________ □□来京日期: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或来京距离发病时间①三周及以内②三周以上□ 11. 家长姓名:父亲:_________ 母亲:___________ 12.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 二、临床表现

肿瘤病人个案调查表

肿瘤病人个案调查表 国标码□□□□□□病例编码□□□□ 1.一般情况 1.1姓名: 1.2性别(1)男(2)女□ 1.3 出生日期:年月日 1.4户籍(1)常住(2)暂住(满一年)□ 1.5家庭住址:省市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居委会(自然村) 1.6民族(1)汉族(2)满族(3)蒙古族(4)回族(5)藏族(6)苗族(7)壮族 (8)维吾尔族(9)白族(10)其他 □□ 1.7婚姻状况(1)未婚(2)已婚(3)离婚(4)丧偶 □ 1.8文化程度(1)大学及以上(2)大中专(3)高中(4)初中(5)小学(6)文盲□ 2.诊断情况 2.1诊断(部位): 2.2首次出现症状日期□□□□□□□□ 2.3首次就诊日期□□□□□□□□ 2.4首次确诊日期□□□□□□□□ 2.5确诊医院: □□□□□□ 2.6门诊号: □□□□□□ 2.7住院号: □□□□□□ 2.8确诊依据(1)病理(包括骨髓片)(2)脱落细胞(包括血片)(3)手术(4)内镜 (5)X线(包括造影)(6)cr (7)核磁共振(8)超声波(9)放射性核素扫描 (10)免疫(11)生化(12)临床 □□ 2.9病理学类型: □□ 2.10确诊时的期别(1)有(2)无□ T- N- M (1)0-I期(2)Ⅱ期(3)Ⅲ期(4)Ⅳ期(5)无法判定□

3.治疗情况(1)已治(2)末治□ 3.1经治医院 3.1.1手术医院:、、 3.1.2化疗医院:、、 3.1.3放疗医院:、、 3.2曾经治疗情况(1)手术(2)化疗(3)放疗(4)中药(5)免疫(6)介入 (7)其他(详细说明): □ 3.3 目前治疗情况(1)手术(2)化疗(3)放疗(4)中药(5)免疫(6)介入 (7)其他(详细说明): □ 3.4实施手术日期□□□□□□□□ 3.5首次手术医院 □□□□□□ 首次手术医院住院号 □□□□□□ 首次手术性质(1)根治(2)姑息(3)残留(4)探查 □ 3.6转移(1)有(2)无□ 转移部位:、、 3.7复发(1)有(2)无□ 日期第1次(年、月、日)□□□□□□□□ 第2次(年、月、日)□□□□□□□□ 第3次(年、月、日)□□□□□□□□ 4. 小结: 调查者单位:调查者: 审查者:调查时间:年月日

风疹个案调查表

风疹流行病个案调查表 1.病例调查情况 1.1报告日期: ________ 年 ____ 月 _____ 日 1.2调查日期: ________ 年 ____ 月 _____ 日 1.3病例姓名: __________ 1.4联系人姓名: 1.5性别 (1)男(2)女 1.6发病地址: 1.7居住地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是否流动人口 ( 1)是 (2)否(3)不详 如果是,来自哪个省: _________ 1.16是否死亡 (1)是(2)否(3)不详 1.17是否接种过风疹疫苗 (1)是(2)否(3)不详 如果接种过,贝 _________________ 1.17.1免疫史来源 (1)接种证 (2)接种卡 (3)家长回忆 (4)其他 1.17.2接种剂次 (1) 1剂 (2) 2剂 (3) 2剂以上 (4)不详 1.17.3最后一剂接种时间: _______ 年 _____ 月 _____ 日 1.18与确诊的风疹病人在14-21天接触史 (1)有(2)无(3)不详 1.19是否暴发 (1)是(2)否(3)不详 1.20验是室否检采标本 (1)是(填写实验室检测部分) (2)否(转到分类 部分 (1)是 (2)否 (1) 省级 (2)地市级 年 月 日 (2) 不合格 (3)不详 (1)阳性(2)阴性(3)待定 (1)阳性(2)阴性(3)待定 年 月 日 (1)确诊(2)排除(3)待定(4)不详 (1)实室确诊 (2)临床确诊 (3)临床诊断 (I )风疹(2)其他(3)不详 1.9出生日期: 年 月 日(或年1.10出疹日期: 年 月 日 I.11发热日期: 年 月 日 1.12咳嗽 (1) 有 (2) 无 (3)不详 1.13卡他症状 (1) 有 (2) 无 (3)不详 1.14眼结膜炎 (1) 有 (2) 无 (3)不详 岁或 ____ 月龄) (2)无 (3)未 2.1采集血清标本 2.2实验室级别 2.3收到标本日期: ______ 2.4标本状况 (1)合格 2.5实验室结果:风疹IgM 2.6实验室结果:麻疹IgM 2.7实验室报告结果日期: 3.分类 3.1病例分类结果 3.2如果是确诊病例,依据 1.15淋巴结肿大 检查 (1)有(注明部位:耳后,枕后,颈

全国麻疹监测方案

附件2 麻疹监测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第一部分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现场调查用) 一、传染病报告卡信息 1.1 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编号: 1.2 患者姓名*:(患儿家长姓名:) 1.3 身份证号: 1.4 性别*: 1.5 出生日期*:年月日(公历) a.年龄*:(单位:,可填写实足年龄) 1.6 患者工作单位:联系电话: 1.7 病人现住址属于* 1.8 病人现住址*:省地(市) 县(区) 乡(镇、街道)村(居委) 1.9 患者职业*(大中小学 1.10 病例分类 1.11 发病日期*:20 年月日 1.12 诊断日期*:20 年月日时 1.13 死亡日期:20 年月日 1.14 疾病名称:法定传染病: 1.15 填卡医生: 1.16 报告单位: 1.17 1.18 备注: 二、流行病学调查信息 2.1 报告日期*:20 年月日 2.2 调查日期*:20 年月日 2.3病例户籍*_______ 户籍地址(大陆户籍填写)*:省地(市) 县(区)乡(镇、街道) 户籍地相对现住址 如非本县区,发病时在现住址居住时间*日日日-3月(不含)3月(注:如为外籍或港澳台病例,则选择在中国大陆居住时间) 2.4是否在集体单位(学校、幼儿园、工厂等)* 如是,所在集体单位具体名称: 2.5 是否发热*:如是,则发热日期为*:20 年月日 2.6 是否出疹*:如是,则出疹日期为*:20 年月日2.7其他临床症状*: 咳嗽卡他性鼻炎 结膜炎口腔黏膜斑 淋巴节肿大关节炎/关节疼痛 2.8是否有其他并发症*:

具体为 2.9含麻疹/风疹成分疫苗接种史(须详细填写) a.含麻疹成分疫苗剂次数剂剂剂3剂i 如接种过,第1剂接种日期:______年___月___日 第2剂接种日期:______年___月___日 最后一剂接种日期:______年___月___日 Ii iii 如为<15岁儿童且未按照免疫程序完成应接种剂次数(注:8~17月龄应已接种1剂,≥18 月龄应已接种2剂),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 b.含风疹成分疫苗剂次数剂剂剂3剂 i 如接种过,第1剂接种日期:______年___月___日 疫苗种类: 第2剂接种日期:______年___月___日 疫苗种类: ii 是否与实验室确诊风疹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 2.12 若是,发病时怀孕周数: 2.13是否为一起麻疹或风疹暴发疫情的病例 如是,是否为一起新的暴发 暴发编码2.14可能的感染地* 如为中国大陆,具体为: 省 地(市) 县(区) 详细感染地来源(尽可能具体到地区及单位) 详述判断依据(尤其阐明出疹前7~21日详细活动情况): 2.15 个案调查备注: 三、标本采集情况 3.1是否采集第一份血标本*: 采集日期:20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3.2是否采集第二份血标本*: 采集日期:20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3.3是否采集病原学检测标本*: 如是,标本类型:a. 采集日期:20 年 月 日 b. 采集日期:20 年 月 日 3.4 采集其他标本:_____________ 采集日期:20 年 月 日 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单位: 调查人员: 第二部分 实验室检测结果与监测病例分类 四、血清学检测结果 4.1第一份血标本收到日期*:20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个案调查表

附表: 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编码□□□□□□□□□□□□□(编码规则附后)1 一般情况 1.1姓名:(14岁以下同时填写家长姓名) 1.2性别:①男②女 1.3民族:①汉族②其他 1.4出生日期:年月日(若无详细日期,填写实足年龄岁) 1.5职业: (1)幼托儿童(2)散居儿童(3)学生(4)教师(5)保育员/保姆(6)餐饮食品业(7)公共场所服务业(8)商业服务(9)旅游服务业 (10)医务人员(11)干部职员(12)工人(13)民工(14)农民 (15)林业(16)采茶(17)牧民(18)狩猎 (19)销售/加工野生动物(20)离退人员(21)家务待业 (22)不详(23)其他 1.6现住址:省市(地、州)县(市、区) 乡(镇、街道)村(居委会)组(门牌) 1.7联系电话:联系人:与患者关系: 1.8 身份证号: 2 发病情况 2.1发病时间:年月日 2.3 现住医院入院时间:年月日 2.4住院号: 2.5入院诊断: 2.6是否出院:①是②否□ 如已出院: 2.6.1出院诊断: 2.6.2出院时间:年月日 2.7本次调查时病人情况:①痊愈②好转③恶化④死亡□ 2.8最后转归:①痊愈②死亡③其他

3 临床表现 3.1首发症状: 3.2全身症状、体征: 3.2.1发热①有②无最高:℃□ 3.2.2畏寒①有②无□ 3.2.3头痛①有②无□ 3.2.4乏力①有②无□ 3.2.5全身酸痛①有②无□ 3.2.6眼结膜充血①有②无□ 3.2.7皮肤瘀点或瘀斑①有②无□ 3.2.8牙龈出血①有②无□ 3.2.9食欲减退①轻度②厌食③无□ 3.2.10恶心①有②无□ 3.2.11呕吐①有②无□ 3.2.12呕血①有②无□ 3.2.13腹痛①有②无□ 3.2.14腹胀①有②无□ 3.2.15腹泻①有,次/天②无□ 3.2.16大便性状①血便②黑便③水样便④其他□3.2.17肾区疼痛①有②无□ 3.2.18淋巴结肿大①有②无□ 3.2.18.1若有,肿大部位及大小、是否压痛: 3.3其他: 4血常规检查

不明原因疾病个案调查表

编号: 不明原因疾病个案调查表 1、一般情况: 1.1姓名:年龄:性别:职业: 1.2家庭住址及电话: (儿童应询问父母姓名及单位) 单位住址及电话: 2、临床症状 2.1神志清楚:(1)是(2)否 2.2发热:(1)有(2)无 2.3皮肤粘膜:(1)出疹(2)黄染(3)结痂 (4)出血(5)完好 2.4淋巴结: 2.5呼吸系统症状: 2.5.1咳嗽:(1)有(2)无 2.5.2咳痰:(1)有(2)无 2.5.3咯血:(1)有(2)无 2.5.4流涕:(1)有(2)无 2.5.5呼吸困难:(1)不能平卧(2)需要呼吸机(3)正常 2.6消化系统症状: 2.6.1腹痛:(1)有(2)无 2.6.1.1腹痛部位: 2.6.1.2排便能缓解:(1)是(2)否 2.6.2腹泻:(1)是(2)否 2.6.2.1大便性状:1)稀水样便(2)脓血样便(3)粘液便(4)成形便 2.6.2.2一天大便次数: 2.6.3呕吐:(1)有(2)无 2.6. 3.1呕吐内容物: 2.6. 3.2呕吐方式:(1)喷射状(2)其他

2.6.4腹痛、腹泻、呕吐三者先后联系: 2.7泌尿系统症状: 2.7.1肉眼血尿:(1)有(2)无 2.7.2少尿或无尿:(1)有(2)无 2.7.3肾区疼痛:(1)有(2)无 2.7.4全身浮肿:(1)有(2)无 2.8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2.8.1头痛:(1)有(2)无 2.8.2体征: 2.9临床医生诊断: 3、实验室检测: 3.1血常规:红细胞,白细胞,中性粒,淋巴; 血小板 3.2尿常规: 3.3血生化:肝功;肾功 3.4 X线检查: 3.5血清学检测: 4、流行病学调查: 4.1发病前一周的外出史:(1)有(2)无4.2平时的作息安排(如上班→下班→回家→看电视→睡觉): 4.2发病前一周参加过任何集体性活动(1)有(2)无4.3饮用水水源:(1)自来水(2)井水(3)江、河水(4)山泉水(5)其它4.3.1你认为最近水源的水质有没有发生变化: 4.4近半个月来家中有否发生新事物?包括动物群间的异常? (1)有(2)无 4.5计划免疫史:(1)有(2)无 4.5.1今年接种过何种疫苗: 4.6近期家庭菜谱的改变情况(是否有购买时兴菜):(1)有(2)无 5、小结: 5.1患者目前是否出于隔离状态:(1)是(2)否 5.2处于何种隔离:(1)居家隔离(2)住院隔离(3)强制隔离 5.3开始隔离的时间: 调查单位调查者调查日期

麻疹个案调查表

疑似麻疹病例个案调查表 _____________省:________________地:________________县:________________ 乡:___________ 村:___________ 省、地、县国标码□□□□□□ 一. 病例调查情况: 1. 报告日期: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2. 调查日期: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3. 病例姓名:_____________ 联系人姓名:_______________ 4. 性别: 1.男 2.女 9.不详□ 5. 居住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是否流动人口: 1.是 2.否 9.不详□ 如果是,则来自哪个省:□□□□□□ 7. 出生日期: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或年龄: ____岁或____月龄)□□□□□□ 8. 出疹:出疹日期 _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9. 发热:发热日期 _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10. 咳嗽: 1. 是 2. 否 9.不详□ 11. 卡他症状: 1. 是 2. 否 9.不详□ 12. 结膜炎: 1. 是 2. 否 9.不详□ 13. 是否死亡: 1. 否 2. 是 9.不详□ 14. 是否接种过麻疹疫苗 1.是 2.否 9.不知道是否接种过□ 如果接种过,则: a.免疫史来源:1.接种证 2.接种卡 3.家长回忆 9.其他□ b.接种剂次: 1. 1剂 2. 2剂 3.2剂以上 9.不详□ c.最后一剂接种时间: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 15. 是否暴发: 1. 是 2. 否 9.不详□ 16. 是否采集标本:1. 是(填写实验室检测部分)2. 否(到第20项)□ 二. 实验室检测: 17.采集血清标本: 1. 是 2. 否(到第19项)□ a. 实验室级别: 1. 省级 2. 地市级□ b. 采集日期:_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c. 收到标本日期:_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d. 标本状况: 1. 合格 2. 不合格 9.不详□ e. 实验室结果:麻疹IgM 1. 阳性 2. 阴性 3.待定□ 风疹IgM 1. 阳性 2. 阴性 3.待定□ f. 实验室报告结果日期:_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g. 是否送上级实验室检验: 1. 是 2. 否□ 如果是,哪级实验室:1. 省级 2. 国家级 3.其他实验室□ 上级实验室结果:麻疹IgM 1. 阳性 2. 阴性 3.待定□ 风疹IgM 1. 阳性 2. 阴性 3.待定□

流行病学调查方案

附件1 埃博拉出血热流行病学调查方案 为掌握埃博拉出血热病例的发病情况、暴露史、接触史等流行病学相关信息,做好密切接触者的排查,防范埃博拉出血热的蔓延和传播,特制订本方案。 一、调查目的 (一)发现病例的感染来源和暴露史; (二)发现病例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 (三)确定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二、调查对象 (一)留观病例 (二)疑似病例 (三)确诊病例 三、调查内容 埃博拉出血热流行病学调查按照附件《埃博拉出血热病例个案调查表》开展,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发病与就诊情况、临床表现、流行病学接触史、实验室检查、诊断与转归等。 (一)诊疗情况:通过查阅病历,询问病例、知情人和接诊医生等,获得病例的完整发病就诊经过。医疗机构负责收集病例的临床相关信息。

(二)流行病学史:对病例发病前21天内的暴露情况开展调查,主要调查其发病前接触类似病例、可疑动物和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等的相关情况。要对与病例在症状期时接触的人员进行排查,确定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相关管理工作按照《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管理方案》和《口岸埃博拉出血热疑似病例转运及其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管理方案》开展。 四、组织与实施 埃博拉出血热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由病例所在的辖区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 调查单位应迅速成立现场调查组,根据制定的调查计划,明确调查目的、调查组人员组成,确定成员的任务及职责。调查期间,调查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做好个人防护。 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疫情调查的组织及领导。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令后, 尽快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并将调查结果及时向同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市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根据需要为疫情发生地的流行 病学调查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 五、信息的上报与分析 (一)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完成初步调查后,要及时做好资料的保管和存档工作,并及时将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调查报告等资料逐级上报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肺结核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肺结核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国标码口口口口口口病例编码口口口口 1. 一般情况 1.1姓名:,如为14岁以下儿童,其家长姓名是: 1.2性别(1)男(2)女 1.3年龄(周岁): 1.4职业(1)幼托儿童(2)散居儿童(3)学生(4)教师(5)保育保姆(6)餐饮食品(7)商业服务(8)医务人员(9)工人(10)民工 (11)农民(12)牧民(13)渔(船)民(14)干部职员(15)离休人员 (16)家务待业(17)其他_(注明)(18)不详 1.5文化程度(1)学龄前儿童(2)文盲(3)小学(4)初中(5)高中(6)大学 及以上(7)不详 1.6现在住址: 户口地: 1.7工作(学习)单位: 1.8联系人:联系电话: 2.发病及诊疗情况 2.1肺结核症状(1)有(2)无 如有,症状为(1)咳嗽(2)咳痰(3)胸闷及气短(4)血痰(5)低热(6)盗汗(7)乏力(8)食欲减退(9)其他 2.2就诊情况 2.2.1有症状后是否就诊(1)是(2)否 2.2.2如曾就诊 2.2.2.1有症状至初次就诊的时间共周 2.2.2.2初次就诊单位(1)综合医院(2)结核病防治所(3)中病院(5)乡镇卫生院(6)私人诊所(7)其他 2.2.3包括初次就诊在内的已就诊次数次 2.3未就诊者 2.3.1未就诊原因(1)自已不在乎(2)工作忙,没时间(3)经济困难 (4)交通不便(5)就诊点太远(6)就诊点服务态度不好(7)其他 2.3.2有症状至本次就诊的期间共周 2.4诊断情况 2.4.1已就诊者在本次就诊前的诊断(1)感冒(2)肺炎(3)气管炎 (4)肺核(5)其他 2.4.2肺结核诊断结果是在哪个医疗单位做出的(1)综合医院(2)结核病防治所(3)中医院(4)结核病院(5)乡镇医院(6)私人诊所(7)其他 2.4.3初次就诊至确诊共周 确诊日期:年月日 2.4.4曾接受的检查(治疗前的检查)(1)临床体检(2)查痰次 (3)X检查(4)以上三项都检查过(5)其他 2.5治疗情况 2.5.1已确诊的肺结核病人是杳已接受抗结核治疗(1)已治疗(2)未治疗

风疹疑似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附件2-1 风疹疑似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一、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1.报告日期:年月日 2.调查日期:年月日 3.病例姓名:性别:年龄:联系电话: 4.现居住地址: 5.户籍地址:省地(市)县(区)乡(镇、街道) 6天天天-3月月 7.是否在集体单位(如学校、幼儿园、工厂等): 如是,所在集体单位具体名称: 8.发热:;如是,发热日期:年月日 9.出疹:;如是,出疹日期:年月日10.其他临床症状: 咳嗽 卡他症状(鼻塞、流涕、喷嚏等) 结膜炎 麻疹粘膜斑(柯氏斑) 淋巴结肿大 关节疼痛 11.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剂次剂剂2剂 免疫史来源: 如接种过,a. 首剂次接种时间: 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 b. 最后一剂接种时间: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 12.含风疹成分疫苗接种剂次剂剂2剂 免疫史来源: 如接种过,a. 首剂次接种时间: 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 b. 最后一剂接种时间: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 13.发病前7-21天是否去过医院 若是,医院名称:

14.发病前7-21天是否接触其他发热出疹性病人 15.是否与实验室诊断病例有流行病学联系 ______ 16.是否为麻疹暴发疫情中的病例 17.是否为一起新的暴发 二、标本采集情况 1 2.标本类型:________ 3.采集日期:_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三、初步调查结果:________ 调查人员签字:调查单位: 市疾控中心收到本表的时间:年月日 四、实验室检测结果反馈信息 1.血标本:麻疹IgM抗体检测结果: 风疹IgM抗体检测结果: 2. 基因型:_____________ 基因型:_____________ 五、病例最终分类:(市疾控中心根据实验室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订正) 1.最终诊断: 2.病例分类:

发热病例个案调查表

发热病例个案调查表 1、编号 a.病例编号 b.调查日期 c.调查单位 d.调查者 e.情况提供者 f.可靠性 2、基本情况 a.病人姓名 b.性别 c.出生日期 d.文化程度 e.职业 f.住址 g.工作单位 h.工种 i.联系电话 j.家庭共有人 k.发病人 l.本例属第例发病 3、现病史 a.发病时间 b.曾就诊过的医院 住院治疗单位 入院时间 出院时间 治愈时间 c.发热 d.腹泻 e.食欲不振 f. 呕吐 g.恶心 h.乏力 i.皮疹 皮疹描述(颜色、部位、 出疹退疹的时间) j.头痛 k.关节酸痛 l.有无浅表淋巴结肿大 4、实验室资料 a.血培养病原体 b.大便培养病原体 c.血清肥达氏反应记录 d.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及比例 嗜酸性粒细胞绝对计数 血小板数 年月日 1、男 2、女 年月日 1、文盲 2、小学 3、初中 4、高中 5、大专以上 1、工人 2、农民 3、干部 4、学生 5、饮服行业 6、其它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1、有 2、无 发热持续天 最高体温℃ 有无双峰热: 1、有 2、无 1、有 2、无 1、有 2、无 1、有 2、无 1、有 2、无 1、有 2、无 1、有 2、无 1、有 2、无 1、有 2、无 1、有 2、无 1、阳性 2、阴性 3、未做 1、阳性 2、阴性 3、未做 T 1A□□□□□□□□□□□ T1B □□/□□/□□ T2B □ T2C □□/□□/□□ T2D □ T2E □ T3A □□/□□/□□ T3B1 □ T3B2 □ T3B3 □ T3C □ T3D □ T3E □ T3F □ T3g □ T3h □ T3i □ T3j □ T3k □ T4A □ T4B □ T4C □ T4D1 □ T4D2 □ T4D3 □

慢性病个案调查表

1.一般情况 1.1姓名: 1.2性别(1)男(2)女口1.3生日期:年月日 1.4户籍(1)常住(2)暂住(满一年)口1.5家庭住址:省市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居委会(自然村) 1.6民族(1)汉族(2)满族(3)蒙古族(4)回族(5)藏族(6)苗族(7)壮族 (8)维吾尔族(9)其他口1.7婚姻状况(1)未婚(2)已婚(3)离婚(4)丧偶口 1.8文化程度(1)大学及以上(2)大中专(3)高中(4)初中(5)小学(6)文盲口 2.患病情况 2.1高血压类型(1)原发性高血压(2)继发性高血压(3)不详口2.2未服用降压药物情况下的血压水平(单位mmHg): 2.3你是否服降压药(1)不服(2)不规律服药(3)规律服药(转至5.)口2.4不服或不规律服药原因(1)经济原因(2)忘记(3)不良反应(4)服用不方便 (5)配药不方便(6)不需药物治疗(7)不愿意服(8)其他口口口口2.5你每月用于服用降压药物费用(单位:元)口口口口口.口口2.6高血压并发症情况 2.6.1脑血管疾病(1)缺血性卒中(2)脑出血(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口口口2.6.2心脏疾病(1)心肌梗死(2)心绞痛(3)冠状动脉血运重建 (4)充血性心力衰竭口口口2.6.3肾脏疾病(1)糖尿病性肾病(2)肾功能衰竭口口口2.6.4血管疾病(1)夹层动脉瘤(2)症状性动脉疾病口口口 2.6.5重度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1)出血或渗出(2)视乳头水肿(3)以上情况都无口口 3.小结: 调查者单位:调查者: 审查者:调查时间:年月日

1.一般情况 1.1姓名: 1.2性别(1)男(2)女口1.3出生日期:年月日 1.4户籍(1)常住(2)暂住(满一年)口1.5家庭住址:省市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居委会(自然村) 1.6民族(1)汉族(2)满族(3)蒙古族(4)回族(5)藏族(6)苗族(7)壮族 (8)维吾尔族(9)其他口1.7婚姻状况(1)未婚(2)已婚(3)离婚(4)丧偶口 1.8文化程度(1)大学及以上(2)大中专(3)高中(4)初中(5)小学(6)文盲口 2.身高: cm 3.体重: kg 4.血压: mmHg 5.糖尿病类型(1)1型(2)2型(3)其他类型口 6.首次确诊时间:年月日 7.现在(或曾经)是否吸烟(1)否(2)是口7.1若吸烟,每天吸烟支数(1)偶尔吸(2)1-5支(3)6-10支(4)10支以上口7.2吸烟年限:年 7.3是否戒烟(1)否(2)是口 7.4戒烟年限:年 8.现在(曾经)是否饮酒(1)否(2)是口8.1若饮酒,每天饮酒:两,饮酒:年 8.2是否戒酒(1)否(2)是口 8.3戒酒年限:年 9.请回忆过去5-10年的饮食情况 9.1是否经常吃下列食物(1)甜食(2)咸食(3)腌制食品(4)烤制(5)辣味口9.2经常所食油脂(1)动物油(2)植物油(3)两者兼有口9.3是否经常吃下列食物(可多选)口口口口口口 (1)肉类(2)动物内脏(3)豆制品(4)鱼类(5)蛋类(6)奶类 (7)蔬菜(8)水果(9)其他 10.是否患有下列疾病(1)否(2)是疾病口10.1高血压,患病年,服用药物 10.2高脂血症,患病年,服用药物 10.3冠心病,患病年,服用药物 10.4脑梗死,患病年,服用药物 10.5其他疾病,患病年,服用药物 11.是否有下列症状(可多选)口口口口口口 (1)无(2)视力下降(3)手足麻木、疼痛(4)下肢水肿(5)肢体疼痛 (6)间歇性跛行(7)便秘(8)腹泻 12.是否患糖尿病并发症(可多选)口口口口口口

风疹流行病学分析

风疹流行病学分析 [摘要] 目的分析2011年晋江市风疹的流行特征,为今后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晋江市的风疹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晋江市2011年共报告风疹病例103例,报告发病率为5.19/10万,同往年发病率平均水平(1.19/10万)相比上升了336.1% ;4~6月发病数占全年病例数的73.8%;发病数各年龄组男性均多于女性,外来人口多于本地人口,主要集中在5~19岁人群(70.89%),以学生为主(58.3%);仅1.94%病例有明确风疹疫苗接种史;临床表现轻微,23.3%病例除出疹外无其他伴发症状;1起学校暴发疫情。结论2011年风疹报告发病率较往年明显上升,不排除2011年晋江市风疹流行可能,目前5-19岁人群应为风疹重点免疫人群,以防风疹向育龄年龄迁移,以降低在风疹流行周期内育龄妇女的易感性比率,预防风疹暴发,减少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发生。 风疹(Rubella)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低热、全身皮疹为特征,可伴有淋巴结肿大、关节炎(痛)和呼吸道症状。在应用疫苗前,风疹呈世界范围内的周期性流行,每5~9年流行1次,具有季节性(如温带地区冬春季高峰)。感染风疹病毒后一般临床症状轻微,但近年来在风疹暴发、流行中,重症病例屡有报道。若妊娠早期感染了风疹病毒,容易引起死胎、流产或胎儿畸形等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ongenital Rubella Syndrome,CRS)[1],2005-2010年晋江市风疹年报告发病率呈较平稳走势,但2011年风疹报告发病率较往年平均发病率明显升高,学校等机构风疹暴发时有发生。现对2011年风疹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以了解晋江市风疹疫情现状,为今后制定和调整晋江市风疹防控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风疹发病资料来自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以及疑似麻疹个案调查。晋江市人口数据来自晋江市统计局。 1.2 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有关数据采用Excel 2003等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2.1 流行强度晋江市2011年共报告风疹病例103例,其中实验室诊断病例80例,临床诊断病例23例。报告发病率为5.19/10万,同2010年(1.47/10万)相比上升了25 3.1% ,同2005年-2010年发病率平均水平(1.19/10万)相比上升了336.1% ,无死亡病例报告。 2.2 时间分布2011年风疹发病与2005 -2010年发病时间大致相同,具有较明显季节性。2011年风疹发病4月、5月为最高峰,4~6月发病数占全年病例数的7 3.8%(图1)。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调查表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调查表 一、基本情况 1 县国标码□□□□□□ 2 发生年份□□□□ 3 编号□□□□ 4 姓名 5 性别1男 2女□ 6 出生日期年月日□□/□□/□□ 7 年龄周岁月龄□□/□□ 8 职业□□ 9 现住址 10 联系电话 11 监护人姓名 二、就诊与报告情况 1 发生时间年月日时分□□/□□/□□□□/□□ 2 就诊时间年月日时分□□/□□/□□□□/□□ 3 就诊单位 4 报告时间年月日时分□□/□□/□□□□/□□ 5 报告单位 6 报告人 三、临床资料 1 临床经过(包括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和治疗等) 2 初步临床诊断 3 是否住院1是 2否□ 如果是,医院名称 病历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 出院日期年月日□□/□□/□□

4 病人转归1治愈 2好转 3后遗 4死亡 5 不详□如死亡,死亡时间年月日时分□□/□□/□□□□/□□病理解剖1是 2否□ 解剖结论 四、既往病史和家族病史 1 接种前患病史1有 2无 3不详□ 如有,疾病名称 2 接种前精神状况1活泼 2萎靡 3忧郁 4紧张 □ 5恐惧 6其它 3 接种前过敏史1有 2无□ 如有,过敏物名称 4 家庭成员中有无遗传病/传染病/精神病/癫痫/过敏/惊厥等 1有 2无 3不详□如有,疾病名称 五、既往接种史和异常反应史 1 既往接种疫苗名称 2 既往发生异常反应1有 2无□ 3 如有异常反应, 反应发生日期年月日□□/□□/□□接种疫苗名称 临床诊断 诊断单位 六、可疑疫苗接种情况(按最可疑的疫苗顺序填写) (一) 可疑疫苗疫苗1 疫苗2 疫苗3 疫苗4

传染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传染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1、现场工作准备 (1)人员准备:中心根据事件性质,安排相关专业人员参加现场处置工作组,确定工作组负责人,明确成员职责和分工。 (2)技术准备:现场工作组根据已经掌握的线索,开展文献检索或处置技术复习,咨询有关专家意见,以及与相关实验室联系现场采样和检测准备事宜。 (3)物资准备:现场工作组领取应急箱、消杀药品和器械,现场警示标识等,清理准备个人防护用品、样本和标本采集、运输设备和工具、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和试剂、预防药物或疫苗、消杀器械、痕迹记录器材(照相机、录音笔、摄像机)、调查表、参考资料(专业、法律)、宣传资料、通信设备、电脑、现场联系资料(联系人及联系电话)等。 (4)后勤保障:安排车辆、交通、食宿等。 (5)其他事项:现场工作组与事件发生地取得联系,预约预备会,交流情况、共商现场工作方案和实施计划。 (6)响应时限:派出现场工作组的指令下达后,工作组应在1小时内准备完毕,从中心出发赶赴事件发生所在地。 2、现场工作实施 (1)核实疫情或事件:现场工作组一旦到达现场,应立即与当地有关部门一起核实疫情或事件,召开有关会议,了解情况,交流意见,安排布置有关工作。 主要内容:①听取汇报:了解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以及最新情况;了解当地过去有无类似事件发生;发病地区人群近期与事件相关的生产、生活、娱乐等相关活动情况;共同暴露或接触人群;已采取的措施及效果;周边地区或单位有无类似病例发生。②核实疫情或事件:与参与诊诒的临床医生进行访谈,查阅病历记录,核实化验结果,收集临床相关资料;访视部分病例,必要时亲自对现症病例进行体格检查和采样检测。根据病例的临床表现和体征、实验室结果,结合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疫情或事件性质做出初步判断。 (2)确定现场工作计划:商讨现场工作思路,商议初步的预防控制措施实施计划,根据对已有资料的分析和已采取的措施效果,形成初步的预防控制方案,列出现场必须完成的工作项目,确定联络人和现场工作例会制度,商议落实实施计划。 (3)设计调查表:根据事件性质,采用现有调查表,并根据现场具体情况进行补充或重新拟订。在病原或流行因素还未明确的情况下,调查表内容应尽可能全面和详尽。 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内容: ①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15岁以下要填家长姓名)、职业、住址、工作单位(学生填学校名称和班级)、联系方式等; ②临床相关信息:发病日期、就诊日期、临床症状、体征、就诊和治疗经过、临床检查和化验结果等,以及病情的进展或转归; ③流行病学信息:患者感染、暴露来源及途径等; ④实验室资料:采样、检测情况及结果。 (4)确定病例定义,搜索病例:在初步调查的基础上建立病例定义,定义应包括时间、地点、人群范围界限,以及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等基本内容。病例定义分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在现场调查早期或搜索病例阶段,使用敏感性高的病例定义(也就是“较为宽松”病例定义),以便发现更多可能的病例及线索;如进行病因研究则使用特异性高的病例定义。按照确定的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列出病例信息清单(或一览表),并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 除在事件发生地通过医院、社区调查、接触者追踪进行病例搜索处,还需了解周边地区或单

狂犬病病例个案调查表

狂犬病病例个案调查表 县(市)名称:国标码:□□□□□□病例编号:□□□□□ 1、一般情况 1.1姓名: 1.2性别:□1男□2女 1.3年龄:岁 1.4职业:□1农民□2工人□3学生□4散童□5其它 1.5详细住址: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区)县(区) 乡(镇、街道)村(居委会)组(门牌号) 2、暴露(被伤)及伤口处理情况 2.1暴露(被伤)日期:年月日时 2.2暴露详细地址: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区)县(区) 乡(镇、街道)村(居委会)组(门牌号) 2.3暴露方式: □1咬伤□2抓伤□3其它 2.4暴露程度:□1 Ⅰ度□2 Ⅱ度□3 Ⅲ度 2.5暴露部位(可多选):□1头面□2颈部□3躯干□4手臂□5手部□6下肢膝以上□7下肢膝以下 2.6伤口处理:□1未处理(转至3)□2自行处理□3医疗机构处理 2.6.1处理时间:年月日时 2.6.2处理单位:□1村卫生室□2乡镇卫生院□3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4其他 2.6.3处理方式(可多选):□1挤压出血□2冲洗□3消毒□4伤口缝合□5其他 3、预防注射 3.1暴露免疫史:□1有(免疫时间年月日,免疫针次针),□2无 3.2暴露后抗血清注射:□1有,□2无(转至3.3) 3.2.1种类:□1免疫球蛋白□2抗血清 3.2.2注射时间:年月日 3.2.3注射剂量: ml 3.2.4有无过敏:□1有(过敏表现:)□2无 3.3.暴露后人用狂犬病疫苗注射:□1有,□2无(转至4) 3.3.1注射单位:□1村卫生室□2乡镇卫生院□3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4其他 3.3.2 种类:□1 Vero □2地鼠肾 3.3.3首针时间:年月日时,首针剂量:□1剂□2剂 3.3.4免疫程序:□1 0-3-7-14-28 □2其他 3.3.5疫苗注射针次,如未全程,原因: 3.3.6是否加强注射:□1是(加强针次:针),□2否 3.3.7疫苗生产单位:,批号:,失效期:年月日 4、临床资料 4.1发病时间:年月日 4.2 死亡时间:年月日 4.3诊断单位:□1村卫生室□2乡镇卫生院□3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4其他 4.4发病临床症状(可多选):□1烦躁□2恐水□3怕风□4畏光□5抽搐□6精神失常 5、实验室检测 5.1采样时间:年月日 5.2标本种类:□1唾液□2脑脊液□3尿液□4鼻咽洗液

百日咳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

百日咳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15998—1995 前言 百日咳是百日咳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在婴幼儿中有很高的病死率。临床表现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和痉咳终止时出现鸡鸣样吸气吼声为特征,多见于儿童,病程可达2~3个月。 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参考了1989年卫生部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中的诊断标准,尽量结合我国百日咳的流行病学,临床实践与各地情况,以便易于实施和应用。 本标准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附录B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北京市地坛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荣珍、杨立信、王树山。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卫生部传染病防治监督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百日咳的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和人员对百日咳病人的诊断、报告和处理。 2 诊断原则 应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及临床表现做出临床诊断,确诊需要百日咳杆菌培养阳性或者检测抗百日咳菌特异性抗体。 3 诊断标准 3.1 流行病学史 三周内接触过百日咳病人,或该地区有百日咳流行。 3.2 临床表现 3.2.1 流行季节有阵发性痉挛性咳嗽者。 3.2.2 咳嗽后伴有呕吐,严重者有结膜下出血或舌系带溃疡者。 3.2.3 新生儿或婴幼儿有原因不明的阵发性青紫或窒息者,多无典型痉咳。 3.2.4 持续咳嗽两周以上,能排除其他原因者。 3.3 实验室诊断 3.3.1 白细胞总数显著升高,淋巴细胞占50%以上。 3.3.2 从病人的痰或咽喉部分泌物分离到百日咳杆菌,见附录A。 3.3.3 恢复期血清凝集抗体比急性期抗体呈四倍以上升高,见附录B。 3.4 病例分类 3.4.1 疑似病例 具备3.2.1,3.2.2,3.2.3,3.2.4四项中任何一项,或同时伴有3.1项者。 3.4.2 临床诊断病例 疑似病例加3.3.1。 3.4.3 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加3.3.2或3.3.3。

狂犬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狂犬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国标码口口口口口口病例编码口口口口 1. 一般情况 1.1 姓名 1.2 性别(1)男(2)女口 1.3 年龄(岁)口口 1.4 家长姓名 1.5 职业 (1)幼托儿童(2)散居儿童(3)小学生(4)中学生(5)大学生(6)农民(7)工人(8)干部(9)教师(10)家务或待业(11)饲养员或屠宰工(12)其他 (13)不详口口 1.6 文化程度(1)学龄前儿童(2)文盲(3)小学(4)初中(5)高中(6)大 学(7)不详口 1.7 住址县(区)乡(镇)村(居委会) 2. 感染途径 2.1 肇事动物种类(1)狗(2)猫(3)鼠(4)其他(5)不详口 2.2 户主姓名 2.3 肇事动物免疫(1)否(2)有_月_日(3)不详口 2.4 肇事动物伤人(1)主动袭击(2)被骚扰后伤人(3)同时咬伤多人口 2.5 肇事动物伤人后(1)如常,未作处理(2)被拴、尚在(3)打死(4)失踪 (5)病死(6)出卖(7)出卖时间(8)不详口 2.6 其他途径 (1)宰杀、饲养时被感染(2)其他口 3. 伤口处理情况 3.1 受伤时间_年_月_日_时 3.2 伤口情况 (1)上下肢、躯干浅表咬伤,出血省,或仅有明显牙痕(2)上下肢、躯干中度咬伤,出血多,或黏膜(眼、口腔、肛门)被动物污染,(3)头颈面、手指咬伤(不论轻重),四肢、躯干大面积深度或多处中度咬伤口 3.3 伤口处理情况 3.31 伤口是否处理(1)无(2)自行处理(3)医生处理口 3.32 伤口处理时间_年_月_日_时 3.33 清洗(1)无(2)清水(3)盐水(4)肥皂水(5)碘酒(6)新洁尔灭 (6)其它口 3.34 消毒(1)无(2)酒精(3)碘酒(4)酒精+碘酒(5)其他口 3.35 清创(1)无(2)有口 3.36 伤口感染(1)无(2)有口 3.37 伤口缝合(1)无(2)有口 3.4 既往史年曾经被狗(猫、鼠或)(1)咬伤(2)舔伤口(3)舔伤口舔肛门(4)经常宰杀(5)吃狗肉口 3.5 人用狂犬病疫苗接种(1)无(2)有口 3.6 人用狂犬病疫苗接种时间及针次 3.61 第一针_年_月_日 3.62 第二针_年_月_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