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各高校选考科目范围一览

上海高考各高校选考科目范围一览
上海高考各高校选考科目范围一览

2017年上海高考复旦大学选考科目范围一览

2017年高考上海交通大学选考科目范围

2017年高考同济大学选考科目范围

2017年高考华东理工大学选考科目范围

2017年高考华东师范大学选考科目范围

2017年高考上海东华大学选考科目范围

2017年高考上海外国语大学选考科目范围

2017年高考上海财经大学选考科目范围

2017年高考上海大学选考科目范围

2017年高考上海海关学院选考科目范围

2017年高考上海理工大学选考科目范围一览

2017年高考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选考科目范围

2017年高考上海中医药大学选考科目范围

2017年高考上海师范大学选考科目范围

2017年高考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选考科目范围

上海高考综合题型分析二

乙 0 1 0.75 1.00 0.50 0.25 2 3 4 5 6 B /T B /T 甲 a b R L 2 L 1 θ θ B 综合题型分析二 1,如图甲所示,两根足够长、电阻不计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相距为L 1=1m ,导轨平面与水平面成θ=30?角,上端连接阻值R =1.5Ω的电阻;质量为m =0.2kg 、阻值r =0.5Ω的匀质金属棒ab 放在两导轨上,距离导轨最上端为L 2=4m ,棒与导轨垂直并保持良好接触。整个装置处于一匀强磁场中,该匀强磁场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g=10m/s 2) (1)保持ab 棒静止,在0~4s 内,通过金属棒ab 的电流多大?方向如何? (2)为了保持ab 棒静止,需要在棒的中点施加了一平行于导轨平面的外力F ,求当t =2s 时,外力F 的大小和方向; (3)5s 后,撤去外力F ,金属棒将由静止开始下滑,这时用电压传感器将R 两端的电压即时采集并输入计算机,在显示器显示的电压达到某一恒定值后,记下该时刻棒的位置,测出该位置与棒初始位置相距2.4m ,求金属棒此时的速度及下滑到该位置的过程中在电阻R 上产生的焦耳热。 2.(14分)如图所示(a ),在倾角为300 的斜 面上固定一光滑金属导轨CDEFG ,OH ∥CD ∥ FG , ∠DEF =60?,CD =DE =EF =FG =AB/2 =L , 一根质量为m 的导体棒AB 在电机的牵引 下,以恒定的速度v 0沿OH 方向从斜面底部开 始运动,滑上导轨并到达斜面顶端,A B ⊥OH , 金属导轨的CD 、FG 段电阻不计,DEF 段与 AB 棒材料、横截面积均相同,单位长度电阻为r , O 是AB 棒的中点,整个斜面处在垂直斜面向上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求: (1)导体棒在导轨上滑行时电路中的电流的大小; (2)导体棒运动到DF 位置时AB 两端的电压; (3)将导体棒从低端拉到顶端电机对外做的功; (4)若AB 到顶端后,控制电机的功率,使导体棒AB 沿斜面向下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始终为a ,一直滑到斜面底端,则此过程中电机提供的牵引力随时间如何变化?(运动过程中AB 棒的合力始终沿斜面向下)。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信息技术试卷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技术试卷(模拟卷) 第一部分信息技术(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现在过年过节大家都会热衷发送微信红包、抢红包,小明看到同学群里的微信红包,很高兴地去点开,却发现已经过期,这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A.载体依附性 B.可加工处理 C.时效性 D.真伪性 2.小芳QQ邮箱的部分界面如第2题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2题图 A. 该邮箱中共有232封未读邮件 B. 该邮箱具有垃圾邮件过滤功能 C. 该邮箱中共有403封未读邮件 D. 该邮箱能够正常接收邮件是因为正确设置了POP3协议 3. 某用户使用Word软件编辑文档,部分界面如第3题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共有3处批注 B.批注A1批注的对象是“来之麦田亲子悦读的推荐” C.若接受所有修订,第一句话则为:线条简明而随意,色调温馨而明媚。 D.若拒绝所有修订,第一句话则为:线条简明而随意,色调温暖而明媚。

第3题图 4.某算法的流程图如第4题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t最后的值为46 B.循环共进行了5次 C.程序结束后,i最后的值为1 D.该流程图是一个循环结构 第4题图 5.在Word中,想把字体设置成深红色,除了直接选用标准色,也可以在调色板中用RGB(192,0,0)表示,其中“192”的“0”都是十进制数,若改用十六进制数表示深红色,则正确的是()A.C1H B.CCH C.FFH D.C0H 6.某同学用Access软件为房产中介创建了一张关于楼盘情况的数据表,存储如第6题图所示的楼盘信息: 第6题图 则该数据表对应的结构恰当的是()

(完整版)关于新高考选科的建议

关于新高考选科的建议 一、新高考3+1+2如何选科 选科前必然要考虑未来就读的专业。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选科其实就是把高三的高考志愿选择提前到高一来考虑了。因为高校录取专业将与选考科目密切相关,现在选科就需要考虑未来就读的专业。 选科并不是任意选择的,因为高校在录取不同的专业时,是有专业必选的科目要求的。选择科目要注意目标大学的目标专业类对高中所选科目的具体要求,这种要求大概分为下面几种:有3 门科目要求、有2 门科目要求、有1 门科目要求、不限制选考科目。 物理、化学、地理三科的组合,将来大学里99.4%的专业都可以报考,但是如果选择政治、历史、地理三门科目的组合,可以填报的专业只有52.9%。其他的学科组合可以填报的专业基本都在80%以上,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只要不选政治、历史、地理三门科目的组合,在大学专业选择范围上都不会太受限。 二、“3+1+2”模式优点 “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1”是指物理、历史两门限选科目;“2”是指在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以及除了必选一门以外的科目中任选2门。 在“3+1+2”模式下的选考学科中,将物理、历史作为必选科目,学生必须至少选择其中一门报考,这等于给偏文、偏理的考生指出了更简便的选择之路。 提高了物理和历史两门学科的地位。物理的知识结构对于学生大学选专业、科学思维的训练都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而历史在培养人文素养等方面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选科重要的参考指标有哪些 1、能力:按自己最擅长的科目选择。 2、兴趣:根据个人兴趣,选择最喜欢、最适合自己的学科。 3、专业倾向:按目标专业对学科的要求来选;或根据专业覆盖面积,选择路径较宽的学科。 4、学校实际:考生可根据所在高中的办学条件、特色优势等进行选择。 四、3+1+2的最佳组合是什么 1、物理+化学+生物 这种选择方案是最标准、最传统、最纯净的“理科生”方案。此组合可以覆盖97.4%的专业,不能选择的2.6%专业基本为哲学类、历史类专业,对于敢于选择物理的勇士,这些专业本来也不在考虑范围内。 该种方案在“新高考”的政策,属于最有挑战性的一种选科,是纯理科思维,不想沾染一点文科的考生的必然选择。该种方案记背内容最少,理解内容最多。学科之间关联极大,互相印证,互相促进。缺点是学习难度同样很大。好在新高考体系下,这必然不是竞争最激烈的一套方案。 2、物理+化学+地理 “地理学”又称文科中的理科,大学的地理学相关专业基本只招收理科生。以理科思维去学习地理,从理解掌握的角度,极有优势。 但同样的,地理学是文科三科中难度最大的一科。从已经公布的2018广东高考数据来看,全省平均分:历史60;政治54,而地理仅为48,比最高的历史低了足足十余分,可见其学习难度之大。但若从理科学习的角度来看,少记背,多理解,反而更加符合另一些学生群体的需求。 3、历史+化学+生物 喜欢理科,但是又没有勇气和信心选物理。对于这些假的理科型选手而言,化学学科难度小于物理,确实在学习上更容易一些,但是想在理科界摸爬滚打,单靠一门化学显然略显单薄,生物和化学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大学专业上都有相通之处,如果不选择物理,在限选物理或历史的前提下,“历史+生物+化学”可谓最佳CP! 五、“3+1+2”选科建议及适合专业有哪些? 1、选报历史学科组合: ①历史+政治+地理:

最新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

一、选择题I (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功39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物理量及对应的国际单位制符号,正确的是 A .力,kg B .功率,J C .电场强度,C/N D .电压,V 2.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均为矢量的是 A .路程和位移 B .速度和加速度 C .力和功 D .电场强度和电势 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开普勒提出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 B .牛顿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C .库仑同扭秤实验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 D .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4.拿一个长约1.5m 的玻璃筒,一端封闭,另一端有开关,把金属片和小羽毛放到玻璃筒里,把玻璃筒倒立过来,观察它们下落的情况,然后把玻璃筒里的空气抽出,再把玻璃筒倒立过来,再次观察它们下落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玻璃筒充满空气时,金属片和小羽毛下落一样快 B .玻璃筒充满空气时,金属片和小羽毛均做自由落体运动 C .玻璃筒抽出空气后,金属片和小羽毛下落一样快 D .玻璃筒抽出空气后,金属片比小羽毛下落快 5.四月的江南草长莺飞,桃红柳绿,雨水绵绵,伴随温柔的雨势,时常出现瓢泼大雨,雷电交 加的景象,在某次闪电过后约2s 小明听到雷声,则雷电生成处离小明的距离约为 A .2610m ? B .4610m ? C .6610m ? D .8 610m ? 6.汽车以10m/s 的速度在马路上匀速行驶,驾驶员发现正前方15m 处的斑马线上有 行人,于是刹车礼让,汽车恰好停在斑马线前,假设驾驶员反映时间为0.5s ,汽车运 动的v-t 图像如图所示,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 .202/m s B .62/m s C .52/m s D .42/m s 7.重型自卸车利用液压装置使车厢缓慢倾斜到一定角度,车厢上的石块就会自动滑 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石块下滑前后自卸车与石块整体的重心位置不变 B .自卸车车厢倾角越大,石块与车厢的动摩擦因数越小 C .自卸车车厢倾角变大,车厢与石块间的正压力减小 D .石块开始下滑时,受到的摩擦力大于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 8.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间距为d 的平行板电容器中,存在电场强度为E 的匀强电场,有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从两极板正中间处静止释放,重力加速度为g ,则点电荷运动到负极板的过程,

高考大综合理科试题(上海卷)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上海卷) (理科使用)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全卷共12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第Ⅰ卷(共72分) 一、李斌,中专毕业后进入上海液化压泵厂工作。23年来,他在工人岗位上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无私奉献,成为高级技师和公认的数控机床专家,被誉为“知识工人的楷模”。1.李斌现象说明了,在什么是人才的表述上,下列最恰当的是()。 A.人才是指极少数作出杰出贡献的人 B.人才是指在某一领域得过奖的人 C.人才是指高学历、高职称的人 D.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知识或技能,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作出积极贡献的人 2.由于李斌的品牌效应,上海液压泵厂近年来接到了大量定单,国家重点项目,专用设备项目相继找上门,去年销售额同比增加12.6%。这说明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人才是第一资源,这一观点反映了()。 ①劳动者是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 ②劳动者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性因素 ③人才是生产力发展的唯一要素 ④科学技术和劳动者结合能转化为第一生产力 A.②④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3.李斌的经历告诉我们,人才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都应该立志成为某一方面的人才,实现人生的应有价值。为此,我们一定要()。 ①考上名牌大学②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确定成才方向 ③选择热门专业④把个人机遇与国家、民族机遇联系起来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二、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渐进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对实现中化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和影响。4.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创立的中华民国,在政治体制方面效仿的西方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俄国 D.德国 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其形成可以追溯到()。 A.1949年 B.1954年 C.1956年 D.1978年 6.首次明确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法律文件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论十大关系》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三、“春天孩儿面,一日三朝变”。请参阅今年3月1日至17日上海地区气温曲线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试行

. 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试行)》印发 新高考改革,选科是争议和焦点所在。目前,高考改革后的科目设置已基本稳定,为“3门固定科目+3门选考科目”,不分文理,其中,固定科目为语文、数学和外语,而选考科目则由考生在6门(即政治、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浙江加技术为7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选考科目。高校需要按专业对考生的3门选考科目提出相应要求,因此,在高考改革中,高校保有一定招生自主权,并将以此倒逼,加强专业建设。 为此,教育部于2018年初下发了《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给出了12个门类下的92个专业类(其中药学类又分为2个子类,因此可视为共93个专业类)的可选科目和选考要求,为高校专业选科给出了“官方指南”。并已专门下发通知,要求计划于2020年在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6个高考改革试点省市招生的所有本科院校,在规定时间内按照《指引》要求编报选考科目要求。 《指引》的精神包括: 允许高校指定一门、两门或三门科目必考 在93个专业类中,仅有31.2%(29个)的专业类允许“不提科目要求”。 个可选科目,对应的选考要求可选范围也不1-36个选考科目都列入可选科目外,不少理工科专业都只有除人文、社科专业一般会将尽相同,需要具体专业具体分析。高校则需要在《指引》提供的《选考科目填报表》中涂填。

《指引》大体上提出了如下指导意见:“可选科目”中明确1个选考科目,考生必须选考该科目方可报考。专业培养与某一选考科目关联度高的,应在《指引》1.个选考科目,同时要明确选考要求为考生“均须选322.专业培养与多个选考科目关联度高的,应在《指引》“可选科目”中指定个或考”。个选考科目,同时要明确选考要求为考生“选2专业培养与多个选考科目有一定关联度的,应在《指引》3.“可选科目”中指定个或3. . 考其中1门即可”。 4.专业培养对学生学科基础要求相对较宽的,可以不提科目要求,考生选择任意3门选考科目组合均可报考。 5.各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均须在《指引》范围内确定,如需突破《指引》范围,须作专门说明。 教育部允许高校提出2至3个考生“均须选考”的科目,这样做,可以说是总结了浙江、上海试点的经验教训,有助于避免和克服高校在提出选考科目要求时招生需求和目标生源不匹配、为扩大生源而盲目不设置选考科目限制导致选考科目要求不科学等问题。 要求19个专业类必考物理 在《指引》中,共有19个专业类必考物理,占总专业类数的20.4%。必考物理的19个专业类分别来自理学(5个)、工学(13个)、管理学(1个)。

2020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解析版)

2020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整理:杨环宇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Ⅰ、选择题Ⅱ和非选择题三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2020年5月以来,许多城市鼓励发展地摊经济。规范化管理下的地摊经济让生活“烟火气”更加浓郁。下图为某城市局部空间结构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四地最适合发展夜市地摊经济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夜间人口集中的居民区,可以为夜间地摊经济提供足够的 消费人群。甲、丁位于郊区,乙位于景区,只有丙位于居民区。答 案C 2.发展地摊经济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生产效率 B.增加就业岗位 C.优化城市布局 D.改善城市交通居民区 【解析】发展地摊经济与提高生产效率、优化城市布局基本无关,AC错;摆地摊提供了灵活就业的一种方式,发展地摊经济能缓解一部分就业压力,B对;地摊可能会占用马路、堵塞交通,D对。答案B 2018年9月,浙江省结对帮扶的青海省海西州率先实现整体脱贫。浙江省与海西州扶贫协作是我国东水域西部互利共赢之举。完成3-4题。 3.浙江省与海西州扶贫协作的合理措施有 ①电商直播,销售海西农产品到浙江②生态移民,助力海西农民迁居至浙江 ③区域合作,选派浙江人才支援海西④招商引资,搬迁浙江IT企业扎根海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海西州位于青藏高原,因自然条件独特,农产品特色性强,在浙江有广阔的市场需求,①正确;青海海西州与浙江距离远,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相差巨大,生态移民到浙江并不合适,②错误;浙江具有人才优势,可以选派人才支援海西,③正确;IT产业对技术、人才、交通条件等要求高,而海西州IT产业发展条件相对较差,④错误。答案A 4.我国西部许多农村贫困地区的环境承载力较低,主要体现在 A.人口密度大 B.经济规模小 C.土地生产力低 D.生产技术水平低 【解析】我国西部地区高地、高原广布,干旱、高寒等气候区面积大,土地生产力低,这是导致西部许多农村贫困地区环境承载力较低的主要原因。答案C 下图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某汽车制造企业发展历程示意图。完成第5题。

新高考选考物理可满足1070个专业选科要求,这意味着什么

新高考选考物理可满足1070个专业选科要求,这意味着什么 沿用长达20多年的上海高考“3+1”模式,即将成为历史。上海37所普通本科高校日前公布2017年高考选考科目要求。 根据上海高考改革方案,2017年,高中生可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6门学业考科目中选3门参加等级性考试,3门学业考等级考成绩将折算、计入高考总分。因此,上海高校最新公布的选考科目要求,将适用于2017年参加上海高考的考生。统计表明,物理是高校提得最多的选考科目,占总专业数的37.9%。 从目前公布的1096个专业(类)的选考科目来看,学生选考物理可以满足1070个专业选科要求,覆盖率为97.63%;选考化学可以满足992个专业选科要求,覆盖率为90.51%;选考生命科学可以满足877个专业选科要求,覆盖率为80.02%;地理、历史、思想政治的覆盖率分别为64.05%、63.5%、62.14%。 目前,上海37所本科高校2017年共设置专业(类)1096个。其中,提出3门科目要求的有281个(含9种不同组合),涉及专业(类)主要有理学、工学、医学等。3门科目要求中最多的组合是物理、化学、生命科学,有217个专业(类),再次是物理、化学、地理组合,有22个专业(类);提出2门科目要求的有85个,仅有物理、化学一种组合,没有其他科目组合要求,涉及专业(类)主要有医学、生物、化工、机械类等;提出1门科目要求的有75个,全部仅对物理提出要求,涉及专业(类)主要有工科、电子信息、电气工程、机械类等;没有提出科目要求的有655个,涉及专业(类)主要有管理、法学、艺术等。 在所有专业(类)中,提出最多的选考科目是物理,有415个,占专业(类)总数的37.9%;其次是化学,有337个,占30.7%;再次是生命科学,有222个,占20.3%;地理、历史、思想政治分别为47个、41个、26个。 上海37所普通本科高校公布针对2017年高考的选考科目范围,毫无疑问,这来自高校的全新“指挥棒”,将对高中生今后学业考“6选3”的具体科目选择产生直接影响。 从目前来看,在学业考6门科目中,物理科目似有“大行其道”之势。复旦、上海交大、同济等名校对2017年上海高考的选考科目范围也表明,大多数专业都向选考物理的学生敞开怀抱。 在未来“6选3”高考新格局下,不选物理的学生,前途是否会受到很大限制?解读高校专业选考科目范围,多所高校招办负责人一再强调,所谓的“物理大热”,背后暗含着很多考生对于高校专业以及高校选拔人才理念的误读。

生物学业水平考试-新高考-2018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试题含答案附详解

2018 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 小题,每小题2分,共56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与家兔肌肉细胞相比,菠菜叶肉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 A.细胞壁 B.叶绿体 C.液泡 D.中心体 2.下列属于防止大气圈臭氧减少的措施是 A.减少氟利昂的使用 B.增加化肥的使用 C.增加污染物的排放 D.增加汽车尾气的排放 3.将某种海鱼的抗冻基因导入西红柿细胞中,培育成耐低温的西红柿新品种。这种导入外源基因的方法属于 A.杂交育种 B.转基因技术 C.单倍体育种 D.多倍体育种 4.影响水生群落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温度 B.氧气的垂直分布 C.光的穿透性 D.大气中颗粒物含量 5.一对A血型和B血型的夫妇,生了A B 血型的孩子。AB 血型的这种显性类型属于 A.完全显性 B.不完全显性 C.共显性 D.性状分离 6.下列关于人体内性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睾酮促进卵细胞的发生 B.雌激素促进女性皮下脂肪的积累 C.雌激素增强输卵管和子宫的活动 D.雄激素促进男性附属生殖器官的生长 7.下列关于细胞癌变与癌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癌细胞的分裂失去控制,但其增殖是有限的 B.癌细胞表面粘连蛋白的增加,使其易化扩散转移 C.有些物理射线可诱发基因突变,导致细胞癌变 D.癌变是细胞异常分化的结果,此分化大多可逆 8.人体细胞内存在一套复杂的膜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由单位膜包被的溶酶体含多种水解酶 B.高尔基体主要进行蛋白质的分拣和转运 C.肝脏细胞的光面内质网上含氧化酒精的酶 D.核被膜与质膜的相连可通过线粒体来实现 9.某同学进行了2,4-D 对插枝生根作用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其中丙是蒸馏水处理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51-65(2015上海高考综合填空)分析

If you studied pictures that ancient people left on rock walls and you tried to determine their meaning, you would not detect interest in romance among the artists. __51__, you would see plenty of animals with people running after them. Life for ancient people seemed to center on hunting and gathering wild foods for meals. In modern times, when food is available in grocery stores, finding love is more __52__ in people’s lives. The __53__ is all around us. It is easy to prepare a list of modern stories having to do with love. An endless number of books and movies qualify as love stories in popular culture. Researchers are studying whether love, a highly valued emotional state, can be __54__. They ask, what is love? Toothpaste companies want us to think attraction is all about clean teeth, but clean teeth go only so far. Scientists wonder how much the brain gets involved. You have probably heard that opposites attract but that __55__ attract, too. One thing is certain: The truth about love is not yet set in stone. First Impression To help determine the __56__ of attraction, researchers paired 164 college classmates and had them talk for 3, 6 or 10 minutes so they could get a sense of each other’s individuality. Then students were asked to __57__ what kind of relationship they were likely to build with their partners. After nine weeks, they reported what happened. As it turned out, their __58__ judgments often held true. Students seemed to __59__ at an early stage who would best fit into their lives. The __60__ Knows Scientists have also turned to nonhumans to increase understanding of attraction. Many animals give off pheromones -- natural chemicals that can be detected by, and then can produce a response in, other animals of the same species. Pheromones can signal that an animal is either ready to fight or is feeling __61__ to partnerships. In contrast, humans do not seem to be as __62__ as other animals at detecting such chemicals. Smell, however, does seem to play a part in human attraction. Although we may not be aware of chemicals like pheromones consciously, we give and receive loads of information through smell in every interaction with other people. Face Value Being fond of someone seems to have a number of factors, including seeing something we find attractive. Researchers had people judge faces for __63__. The participants had 0.013 seconds to view each face, yet somehow they generally considered the images the same as people who had more time to study the same faces. The way we __64__ attractiveness seem to be somewhat automatic. When shown an attractive face and then words with good or bad associations, people responded to __65__ words faster after viewing an attractive face. Seeing something attractive seems to cause happy thinking. pheromones:信息素 go only so far:仅此而已(远远不够)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说明(2017版)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说明(2017版) 历史(适用于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中在校学生及相关人员)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编制 一、考试性质与对象 历史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选考科目。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历史科目试题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历史科目选考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施考、统一阅卷、统一评定成绩。考试的对象是高中在校学生,以及相关的往届生、社会人员和外省在我省异地高考学生。 二、考核要求 (一)知识考核要求 知识考核要求分四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其含义如下: a—识记:再认或再现重要的历史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历史结论、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基本线索及历史图表等历史基础知识。 b—理解:领会、领悟和解释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及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基本线索等。 c—分析:分析、比较和概括相关历史知识,把握各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区别其本质,概括其特点。 d—综合:对不同专题、课的相关的历史知识进行归纳、评析,运用唯物史观和所学知识、方法,说明论证有关问题。 (二)能力考核要求 能力考核要求分为四个方面十二类,分别表述如下: 1、获取和解读信息 (1)理解试题所提供的图文材料和答题要求。 (2)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3)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2、调动和运用知识 (1)辨别历史事实,做出历史解释。 (2)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 (3)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3、描述和阐释事物与人物 (1)客观叙述历史事物,概括历史人物的活动。 (2)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或评价历史人物。 (3)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 4、论证和探讨问题 (1)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2)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3)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三)品质考核要求 品质考核要求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考核要求,具体分述如下: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增强以人为本的人文意识;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崇尚科学精神;坚定“四个自信”。 2.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具有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3.能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具有开放的世界意识。

上海高考改革新政策方案上海高考改革方案细则.doc

上海高考改革新政策方案2019,上海高考改 革方案细则 上海高考改革新政策方案,上海高考改革方案细则 更新:2018-12-21 15:09:31 一、总体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考试招生制度不断改进完善,为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纵向流动、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学生成长、国家选才和社会公平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其权威性、公正性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在此过程中,本市按照国家总体部署,进行了积极探索。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培养多样化高素质人才提出更高要求,人民群众对接受优质、公平和多样的教育提出更高期盼。本市现行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在评价标准、选拔方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学生选择性不够和过度偏科等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立德树人,以有利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有利于科学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公正为基本出发点,按照国家总体要求,通过深化改革,构建更加公平公正、更加科学合理的

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为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支撑服务。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素质教育导向。着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通过优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功能,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多机会、更大舞台。 2.确保公平公正公开。把促进公平公正作为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在以考分为依据的基础上,实施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追求更高水平的公平。健全制度机制,切实保障考试招生程序公开、结果公正、监督有力。 3.提高人才选拔水平。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需要,遵循科学的人才选拔与培养规律,逐步建立多元多维评价体系,充分体现学生全面发展导向,科学评估学生综合素质状况,更多展示学生个性特长。增强高等学校与学生相互选择的多样性和匹配度,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促使一批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4.注重系统综合改革。正确处理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的关系,循序渐进、稳妥实施,为未来进一步深化考试招生综合改革筑牢基础、拓展空间。正确处理教育综合改革整体设计与考试招生改革重点突破的关系,做好各项教育改革的衔接配套工作。正确处理教学与考试、考试与招生、招生与管理等关系,强化考试招生改革与人才培养的协同性。 (三)改革目标 启动本市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2017年整体实施。到2020年,初步建立符合教育规律、顺应时代要求、具有上海特点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

上海高考改革方案全文解读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支撑服务国家和上海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结合上海实际,现就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考试招生制度不断改进完善,为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纵向流动、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学生成长、国家选才和社会公平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其权威性、公正性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在此过程中,本市按照国家总体部署,进行了积极探索。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培养多样化高素质人才提出更高要求,人民群众对接受优质、公平和多样的教育提出更高期盼。本市现行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在评价标准、选拔方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学生选择性不够和过度偏科等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立德树人,以有利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有利于科学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公正为基本出发点,按照国家总体要求,通过深化改革,构建更加公平公正、更加科学合理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为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支撑服务。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素质教育导向。着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通过优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功能,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多机会、更大舞台。 2.确保公平公正公开。把促进公平公正作为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在以考分为依据的基础上,实施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追求更高水平的公平。健全制度机制,切实保障考试招生程序公开、结果公正、监督有力。 3.提高人才选拔水平。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需要,遵循科学的人才选拔与培养规律,逐步建立多元多维评价体系,充分体现学生全面发展导向,科学评估学生综合素质状况,更多展示学生个性特长。增强高等学校与学生相互选择

上海高考改革方案

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https://www.360docs.net/doc/bc8417005.html,/来源:作者:中国教育在线2014-09-19字体:大中小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支撑服务国家和上海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结合上海实际,现就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考试招生制度不断改进完善,为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纵向流动、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学生成长、国家选才和社会公平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其权威性、公正性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在此过程中,本市按照国家总体部署,进行了积极探索。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培养多样化高素质人才提出更高要求,人民群众对接受优质、公平和多样的教育提出更高期盼。本市现行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在评价标准、选拔方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学生选择性不够和过度偏科等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立德树人,以有利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有利于科学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公正为基本出发点,按照国家总体要求,通过深化改革,构建更加公平公正、更加科学合理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为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支撑服务。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素质教育导向。着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通过优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功能,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多机会、更大舞台。 2.确保公平公正公开。把促进公平公正作为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在以考分为依据的基础上,实施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追求更高水平的公平。健全制度机制,切实保障考试招生程序公开、结果公正、监督有力。 3.提高人才选拔水平。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需要,遵循科学的人才选拔与培养规律,逐步建立多元多维评价体系,充分体现学生全面发展导向,科学评估学生综合素质状况,更多展示学生个性特长。增强高等学校与学生相互选择的多样性和匹配度,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促使一批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4.注重系统综合改革。正确处理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的关系,循序渐进、稳妥实施,为未来进一步深化考试招生综合改革筑牢基础、拓展空间。正确处理教育综合改革整体设计与考试招生改革重点突破的关系,做好各项教育改革的衔接配套工作。正确处理教学与考试、考试与招生、招生与管理等关系,强化考试招生改革与人才培养的协同性。 (三)改革目标

最新3+2+1新高考选科选考选学校策略.pdf

3+1+2模式或成新高考主流! 如何选科/选专业/选学校? 3+1+2模式或成新高考主流! 如何选科/选专业/选学校? 对高二高三生有何影响?速来看看~~ 2月26日,教育部正式发文,确定了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 广东、重庆等8省市正式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 级学生开始实施。 这8个省市目前已有多所高中让学生进行了预选科。但值得高中生和家长注意 的是:其中3省市很可能会采用“3+1+2”模式!那么,什么是“3+1+2“?它与传统的文理分科有何不同?能否从根本解决”选科难“”物理无人考“的难题呢? “3+2+1”模式 “3+3”模式在较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但也带来了等级赋分制所导致 的学生避考物理的现象。 为了在增强选择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避免弃难就易、造成物理等科 学素养的下降,有专家提出在选考学科中,将物理、历史作为必选科目,学生 必须至少选择其中一门报考。同时,对物理、历史两门科目计120分,采用原始分计分。 “3”,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 “1”,指物理、历史两门限选科目; “2”,指在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以及除了必选一门以外的科目中任选2门。原来“6选3”选科的20种组合,锐减成为12种组合,物理、历史分道扬镳。 对于高一的学生和家长来说,由20种选择变成12种选择,难度显著降低。 但是根据已经实行新高考改革省份的经验来看,12种组合全部开班的可能性 几乎为零,因此在进行预选科的时候,避免成为小众选科组合而被迫重新选择, 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选科选专业 1.选科,有哪些重要参考指标 (1)能力:按自己最擅长的科目选择; (2)兴趣:根据个人兴趣,选择最喜欢、最适合自己的学科。

2018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2018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仿真预测卷 命题:王振坤浙江省义乌中学 储松根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中学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 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浙江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计划在1平方米的墙壁上绘制该校规划图,采用下列哪个比例尺较为合适 A. 1:500 B. 1:50000 C. 1:100000 D. 1:15000 国科学类杂志《大众科学》在2016年发表了一篇文章,称欧洲的天文学家发现了一个非常明亮的“光点”,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宇宙中最大的天体结构,横跨了近三十万光年,据观测,这个“光点”距离我们的地球有115亿光年。据此回答第2题。 2.“光点”属于()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据古巴新闻社2018年2月9日报道,中国和古巴将合作生产风力发电塔,发展风电产业将促进古巴实现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24%的目标。 3、根据自然资源属性分类,风能属于 A.太阳辐射能 B.气候资源 C.清洁能源 D.可再生资源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18年03月05日06时49分在吉林松原市前郭尔罗斯县(北纬45.26度,东经124.62度)发生4.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据此回答第4题。 4.按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发生过程,地震属于 A.地质灾害 B.气象灾害 C.海洋灾害 D.生物灾害 2017年10月11日,日本宫崎、鹿儿岛县境内的火山新燃岳喷发,据悉,上一次喷发是在2011年。据此回答5~6题。 5.该火山位于() A.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处 B.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处 C.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处 D.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处 6.火山喷发时流出的岩浆主要来自()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核

湖北公布2021年普通高校本科专业选考科目要求(3+1+2模式)

湖北公布2021年普通高校本科专业选考科目要求(3+1+2模 式)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鄂政发〔2019〕14号)精神,我办对2021年拟在湖北招生的省内外普通高校报送的本科专业选考科目要求(3+1+2模式)进行了汇总整理,现予以公布,并就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一、数据来源。此次汇总整理公布的本科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是各普通高校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按照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3+1+2”模式要求提出并经学校主管部门审定后确定的。2021年在我省招生的学校和专业以当年实际公布为准。 二、适用范围。此次公布的各高校本科专业选考科目要求(3+1+2模式)供高中学生选科时参考。“3+1+2”模式是指:“3”为语文、数学、外语,所有学生必考;“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的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1科;“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地理4个科目中选择2科。省级招生部门将按选考物理、选考历史两个类别分别公布招生计划、分别划线、分别进行投档录取。因培养要求不同,相同专业在不同高校可能会提出不同的选考科目要求。 三、设置首选科目要求。高校本科专业首选科目要求包括:仅物理、仅历史、物理或历史均可3种。 “仅物理”表示首选科目为物理的考生才可报考,且相关专业只在物理类别下安排招生计划。 “仅历史”表示首选科目为历史的考生才可报考,且相关专业只在历史类别下安排招生计划。 “物理或历史均可”表示首选科目为物理或历史的考生均可报考,高校将在物理、历史类别下统筹安排相关专业招生计划。 四、设置再选科目要求。高校本科专业再选科目要求包括:选择1科、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