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名称及工作阶段

项目名称:xxx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

工作阶段:可行性研究

1.2 项目建设单位及法人

项目建设单位:xxx教育局

法定代表人:

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本报告由xxx投资咨询服务部编制

工程咨询资格证书编号:工咨丙 61000737

1.4 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依据及范围

1.4.1研究工作依据

1、《国务院关于基础设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5、《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6、《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年—

2010年)》;

7、《“十一五”期间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2008—2010年)》(教发〔2007〕20号);

8、《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1998年12月1日通过);

9、《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试行)》(1994年发布);

10、国家发改委关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和深度的有关规定;

11、《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规范》(JGJ76-2003);

12、《陕西省“十一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

13、《xxx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14、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

1.4.2研究工作范围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范围是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有关方针政策、规范及标准以及xxx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的设想,着重对工程建设进行分析和论证。对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进行分析,对项目工程建设规模及建设方案进行论证;对校址选择及外部建设条件进行考察;对项目对周围环境及周围环境对项目的影响进行评价;对项目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进行设置和配备;对项目实施方案计划及进度进行安排;对项目投资进行估算及研究分析资金来源状况;对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分析。

1.5 项目建设地址

xxx特殊教育学校选址于县城城市主干道西新街以南,凤凰西路以北处,占地总面积40亩,该址位于城区,又远离工业区,地势平坦,视野开阔,交通便利,环境优雅,适宜于办学。

1.6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1.6.1 项目建设规模

特殊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殊教育的发展和稳定是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具体体现,是关系全民族的大事。根据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关于印发《“十一五”期间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2008-2010)》和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按照国家颁布的《特殊学校建设标准和设施配备要求》,xxx特殊教育学校由教学区、体育运动区、生活区三部分组成。学校规划占地面积40亩,设计建筑总面积8450m2。学校建成后可容纳500余名盲、聋、哑、弱智等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就读。

1.6.2 项目建设内容

按照《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xxx特殊教育学校校舍设计总建筑面积8450m2,主要包括教学及康复用房,行政办公用房和生活用房,其中教学楼及康复用房面积4000m2,行

政办公用房1500m2,生活用房2950m2。

具体建设内容为:新建教学楼一幢,设计总建筑面积2000m2,三层框架结构;新建康复训练服务大楼一幢,设计总建筑面积2000m2,三层框架结构;新建行政办公大楼一幢,设计总建筑面积1500m2,三层框架结构;新建学生公寓楼一幢,设计总建筑面积1800m2,三层框架结构;新建师生食堂及管理用房750m2、厕所200m2、浴室和锅炉房150m2、门卫传达室50m2;以及道路、绿化等配套设施,并配备必要的教学、康复训练设施40余台(套)。

1.7 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项目估算总投资1394万元,主要用于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和公用工程等各项建筑工程。设计总建筑面积8450m2,包括教学楼2000m2,投资300万元;康复用房2000m2,投资300万元;行政办公用房1500m2,投资225万元;生活用房2950m2,投资419万元;砖砌围墙1000米,投资30万元,安装大门5万元,设施设备购置115万元。

资金来源:其中申请特殊教育学校专项补助资金1000万元,自筹394万元。

1.8 建设工期与计划

项目建设工期:该项目拟定总工期为23个月,即从2008年11月至2010年8月底,确保2010年9月1日前完成全部

工程量并交付使用。

项目计划工期:共分三个阶段安排实施。

第一阶段(4个月):完成前期的项目论证、立项以及图纸设计、招投标等各项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15个月):完成教学楼、行政办公楼、学生公寓楼、师生食堂等全部土建工程;

第三阶段(4个月):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并组织好竣工验收工作,及时交付使用。

1.9 社会效益

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达到或基本达到国家颁布的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和设施配备要求后,以普及和巩固有学习能力的残疾少年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加快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为目的,以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xxx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从而弥补了xxx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空白,解决了500余名残障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就学难问题,确保了xxx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9.9%的同时,也可解决相邻县区部分智障儿童就学问题,为残障儿童的正常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成长提供了重要阵地。从很大意义上讲,项目建成后对于促进合阳各项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巩固和提高“普九”成果,提高教育质量,特别是促进合阳

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和谐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和重要意义。

1.10 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实施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年—2010年)》、《“十一五”期间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2008—2010年)》(教发〔2007〕20号)的具体措施,也是实施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具体体现,因此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进一步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提高劳动者素质,更好地促进合阳经济社会的跨越、稳定、和谐发展。本项目的实施是非常必要和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2.1 xxx概况

2.1.1 自然情况

xxx地处陕西省关中东部渭北黄土台塬,位于东经109°58′33—110°27′00″,北纬34°59′16″—35°26′07″,东西宽35.6公里,南北长41.3公里,总面积1341平方公里,东临黄河与山西省临猗县相望,西隔大峪河与澄城县相连,南与大荔县接壤,北与黄龙县、韩城市毗邻。县城位于县境中部城关镇。

xxx在大地构造上属华北陆台的一部分,为中生代燕山运动所形成。在渭河阶梯状断陷北部断阶和金水、徐水、大峪、太枣河及黄河的切割影响下,将台塬分割成高低不等、大小不同、塬沟相间的四块倾斜台塬。地势以东部黄河河谷最低,海拔342米,北部梁山最高,海拔1543米,台塬区高度在海拔500—900米。

xxx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夏长而春秋短。年平均气温11.5°C,海拔最低的洽川镇为13.4°C,最高的甘井镇为10.5°C,由东南向西北降低。年太阳辐射量为130×4.2×10j/cm2,其中春夏季辐射量占全

年的62.39%,秋季迅速下降、冬季最小。年日照时数为2858.8小时,≥0°C积温4091.8°C,≥10°C积温3498.3°C—4440°C,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区。年降水322.1—833.5mm,其中7、8、9三个月降水量占全年54%,境内分布由东南向西北增多。

xxx自然资源丰富。人文景观历史悠久。位于洽川镇的洽川风景名胜区属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湖泊型湿地风景名胜区。区内水草丰腴,芦苇茂密,有堪称华夏绝境的处女泉、王村瀵、马瀵等天然瀵泉7眼,日出水量达7.3万立方米,水温常年保持在29—31°C,区内有丹顶鹤、黑鹳、白天鹅等珍稀鸟类70余种常年在此栖息觅食。洽川历史文化悠久,古称“有莘国”,夏、商、周、汉文化遗风犹存,遗迹丰富。县境内文庙尊经阁建筑群、王村青石殿、福山古建筑群等文物历史悠久,保护完好,具有历史研究价值。

2.1.2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xxx辖12镇4乡353个村民委员会,4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9.6万人,占总人口的90%。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通过实施科教兴合、开放开发和项目带动战略,县域经济社会有了长足发展,粮食、苹果、奶畜、水产、香菇等产业水平在克服困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能源、建

材、机械、包装、化工等产业在基础薄弱的起点上发展壮大;以生态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蓬勃兴起,势头喜人;基础设施条件和经济发展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开放开发工作不断向宽领域、高层次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斐然。2007年底,全县GDP值达到20.23亿元,财政收入达到327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58元。xxx已成为渭南发展速度较快的县份之一。由于我县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发展素质仍然较差。至目前,全县仍有贫困人口8.6万人,是新一轮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合阳交通、电力、通讯条件较好。交通基础设施较好。西(安)—禹(门口)高速公路和侯西铁路穿境而过,108国道贯通南北。全县现有公路1420公里,其中部颁三级公路71公里,二级油路30公里。全县公路晴雨通车里程达59公里/百平方公里,已有160个村通油路,基本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体系。通讯设施全面覆盖。全县固定电话用户达61441户,县城用户达21915户,县城与各乡镇实现通讯程控化。360个农村中的39526户村民安装了电话。电力事业发展迅速,全县年用电量10896万度,用电线路2358公里,基本形成了村村通电的用电格局。

2.2 xxx教育事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xxx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积极实

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以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为主的教育教学体系进一步完善,“两基”工作率先通过国家验收,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327所,其中普通高中5所,职业高中3所,高中阶段学生14661人;初级中学22所,学生26858人;小学283所,教学点15个,学生38851人。全县在校学生78400名,教职工5257名,其中特级教师6名,高级职称164名,中级职称1008名,省级教学能手15名,市级教学能手97名,高级中学学历达标率56%,初级中学学历达标率78%,小学学历达标率98%。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中小学入学率均达到100%,小学巩固率达到99.8%,初中巩固率达到98%以上。

1992年11月,“普六”工作通过原地区教委验收合格;1995年10月,“两基”工作通过省政府评估验收;2006年9月,合阳教育创强工作顺利通过了省专家组前期评估;2007年5月,“两基”工作代表省、市通过了国家教育督导团的检查验收。1977年至2006年全县共录入高校学生达23223人。尤其是2000年,高考初录人数首次突破千名大关;2005年又扶摇直上达3325人,一本、二本、专科上线率高居全市第一,专科线达96%;2006年专科上线4299名,二本1256人,稳居全市第一。

2.3 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现状

(1)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绩

近年来,xxx把特殊教育事业放在地方教育的重要位置来抓,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残疾人享有受教育权为宗旨,不断深入贯彻执行《中国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和《陕西省实施<残疾人教育条例>办法》,将特殊教育的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措施,xxx特殊教育事业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随着九年义务教育事业的深入推进,目前全县小学入学率达100%,初中入学率达99%。全县适龄残疾学生数为480人,在校(班)或随班就读人数为405人,入学率达84%。xxx现有集语言康复训练和教育为一体的特殊教育学校一所,开展随班就读学校298所。

xxx现有特殊教育学校系租用县残联的综合服务楼,租用校舍面积1000m2,设教室4个,多媒体教室1个,律动室1个,宿舍6间,学校现有学生20名,专职老师5人,保育员4人。开设4个教学班,其中初级班2个,中级班2个。学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上,以聋耳康复训练和初级教育为主,教学方式上结合聋儿实际,注重素质教育,积极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以启发式教学和诱导式教育为主,分阶段安

排训练项目、因人施教,律动结合,注重实践,结合家庭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通过多年的努力,该校特殊教育正在沿着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健康发展,已成为我县特殊教育体系中的骨干。

(2)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存的问题和困难

在成绩面前,我们更应该看到不足。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xxx的特殊教育工作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

一是认识还不够到位。社会对特殊教育还有偏见,教师不乐意搞特殊教育工作,部分学校领导没有真正引起重视。二是与社会愿望不相适应。全县范围内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难”问题至今还未得到根本解决,造成了一定的社会问题。三是投入严重不足。现在特殊教育学校系租用的校园,空间狭小、功能教室缺乏、基础设施不全,设备、教具和学具数量较少、质量较差,办学条件与普通中小学相比有一定差距。四是与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发点相脱节。近年来,在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国家、有关部委及社会各界对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关注与关心程度在逐步提升,残疾儿童少年家庭传统观念也在进一步转变,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并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和补助寄宿生

生活费,对残疾儿童少年入学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现有办学条件根本不能满足广大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需要,为他们创造接受教育的所需条件已成为当务之急。

2.4 项目的提出

国务院在《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规划发展纲要》目标中明确提出要“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切实保障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权力”。xxx作为渭北地区教育强县,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但由于经济基础薄弱,财政拮据,导致了特殊教育事业发展严重滞后,与普通教育形成了鲜明对比,成为合阳教育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制约因素。xxx现有适龄盲、哑、聋、智障儿童480人,这些特殊儿童少年的受教育问题,一直牵绊着关心和爱护他们的合阳人民,建设一所高标准、规范化的特殊教育学校已成为全县上下共识。

特殊教育主要是针对盲、聋、哑、弱智等残疾儿童进行的科学适宜的教育教学,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文化知识水平、就业谋生技能,帮助他们树立自强、自信、自尊、自理的观念和人生奋斗方向与目标的重要途径,是让残疾儿童感受社会温暖,感受党和国家关心爱护的重要方式。特殊教育学校是推动全国特殊教育规模发展和质量提高,促进残疾人终生教育体系建立的强大助力器。

根据陕西省民生工程工作要求,结合xxx教育实际,为切实解决全县残障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基本教育权益保障问题,确保教育的平等性和民主性,全面推进教育事业均衡、协调发展,县委、县政府适时提出了建设一所高标准特殊教育学校,借以满足日益发展的特殊教育事业,为构建和谐合阳奠定良好基础。

2.5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建设是落实“十一五”发展规划,推进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尤为注重农村教育,强调重视弱势群体教育的发展。《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2010年)》也着重强调:进一步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改善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同时,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积极开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发展残疾人高级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切实保障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权利。显而易见,“十一五”期间,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必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建设特殊教育学校则是认真贯彻和落实“十一五”发展规划,推进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2)项目建设是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建设教育强县的

需要

xxx教育质量享誉渭北。多年来,高考本科上线人数一直位列全市前茅,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省级重点中学——合阳中学在我市县级中学排名中位居前列,与此同时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民办教育和谐快速发展,县职教中心被确定为省级重点,美华学校成为民办教育的中坚力量,率先通过了国家“两基”教育验收,一个各类教育和谐、均衡、协调发展的格局蔚然形成。但是由于机制、校舍、经费、设施、师资等原因,导致了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滞后,目前全县共有残疾儿童480名,基本上已按时入学并跟班就读,但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很不理想。因此,建设特殊教育学校是改变合阳教育事业发展现状,实现教育公平,全面、协调、快速发展的需要。

(3)项目建设是xxx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全面推进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对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要求,提高残疾儿童入学率,搞好残疾儿童的学习和培训工作,是把合阳建设成为经济强县、煤炭重县、教育名县等各项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社会进步文明发展的需要。

xxx总人口45万,是渭北地区的教育强县,全县有残疾儿童480人左右,本项目建成后,可为合阳培养许多优秀的

残疾儿童加入经济建设之中。因此,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更好的促进合阳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4)项目建设是贯彻落实和积极践行以人为本,推动科学发展的需要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把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着力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与此同时,在北京召开的中非教育部长论坛会议,再次呼吁各发展中国家“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供充足而平等的教育机会……发展中国家应不遗余力地优先发展基础教育,确保儿童,不论男女、无论正常还是残障,均享有一定年限的教育,……特别要重视农村儿童……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的基本教育权益保障问题,以确保教育的平等性和民主性”。因此,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是贯彻落实和积极践行以人为本,推动科学发展的需要。

(5)项目建设是重视弱势群体、尊重和保障人权,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

特殊教育学校是我国特殊教育、特别是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残疾儿童集中学习,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给残疾儿童提供和创造良好的受教育条件和环境,是尊重和关注残疾儿童的最基本权利,尊重其人权的具体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讲,特殊教育学校实际上就是反映各地教

育事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进一步加强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和管理是确保残疾人接受平等教育权利的重要措施。就当前而言,特殊教育学校与普通学校之间存在不小差距,大中城市特殊教育学校与县域内的特殊教育学校差距更为突出。如何尽快缩小特殊教育学校之间,特别是特殊教育学校与普通学校之间的差距;如何缩小残疾儿童义务教育的差距,实现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协调发展,成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应予以特别关注和重视的问题。因此,加快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特别是加强薄弱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和管理,是实现义务教育事业均衡发展的需要。

(6)项目建设是培养残疾儿童少年成才,服务社会、贡献社会,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特殊教育学校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就业为导向,以残疾学生身心特点为基础,对残疾学生进行劳动技能和职业教育训练,培养他们具有一技之长或几技之长,具有一定的就业能力,促进残疾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为残疾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和创业打开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多年来,特殊教育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在活跃在各条战线上的优秀人才,其中有大量的文艺演员和画家,有不少国家级乃至世界级运动员;同时还有更多勤劳善良、默默奉献的普通劳动者,他们具有自尊,自信、自

强、自立的精神和良好品质,正用自己的双手为国家建设贡献着力量。然而,他们的成功与特殊教育是密不可分、紧密相连的,因此,建设特殊教育学校是培养残疾儿童少年成才,服务社会、贡献社会,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

第三章项目建设地址与建设条件

3.1 项目建设选址原则

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原则;

2、校址应选在交通方便、地势平坦、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环境舒适、排水通畅、场地干燥、公共设施比较完善的地段;

3、远离污染源及危及学生安全的区域;

4、避开地震断裂带、滑坡段、山坡地、悬岩边或岩底、河湾地、高速公路交叉口、铁路道口及泥石流和洪水频发地区等地段;

5、架空高压输电线不得穿越校区;

6、不宜与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医院传染病房、太评价你等不利于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的环境毗邻。

3.2 项目建设选址

项目拟选地址位于xxx城区。该区属台塬地带,位置相对较高,周边无高层建筑并远离繁华闹市与居民区,与各种污染源、易燃易爆危险品、高压电线和无线干扰的距离符合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

3.3 项目建设条件

(1)自然条件

项目区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年平均气温11.5℃,年均降雨量543.4mm,最大积雪深度29cm,最大冻土深度47cm,地下水位埋深20-50米以下。自然条件对项目建设较为有利。区域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建筑物应按基本烈度进行抗震设防。

(2)工程地质

工程区域上部地层属汾渭断陷带内侧,区内广布第四系黄土堆积,厚度约150m,上部为黄土状亚粘土。土壤承载力标准值小于200KPa,属中等自重湿陷性场地,需进行换土回填和地基处理。

(3)交通条件

项目区对外交通优越,侯西铁路和西(安)—禹(门口)高速公路穿境而过,108国道贯通南北。项目区紧邻县城西新街。项目区域内对外交通十分方便。

(4)供水条件

合阳城区现状供水能力为1.2万m3/日,城市近期规划日供水能力为2万m3/日。项目区现状供水为接申都供水,出水量为260m3/h,可满足项目建设及近期用水需求。

(5)供电条件

合阳城区电力供应充足,现有一座变电站总装机容量为3.15万KVA,能够满足未来城市发展及各类用户的用电需求。

特殊教育学校教学计划.docx

2020年特殊教育学校教学计划 围绕学校课程改革,强化各项管理,立足残障学生的发展,转变观念,优化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管理实效,才能够创办和谐的人民满意的特殊教育学校。以下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关于20xx年特殊教育学校教学计划的内容,希望你喜欢。 20xx年特殊教育学校教学计划(一) 指导思想: 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教育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以《一比一访三走进》等活动为载体,走内涵发展之路,进一步强化办学理念,完善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学校建设。探索适合我校校情的“医教结合”之路,强化个别化、生活化教育,为残疾孩子受到平等教育、将来走上社会做个自食其力的合格公民做出不懈的努力。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为深入贯彻学校办学理念,进一步加强教师教学思想的引导,把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文明礼貌的培养、责任意识的培养、生存能力的培养等综合素质的达成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和对任课教师的基本要求,要求各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具体落实。 2、加强教师校本培训。切实增强校本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借助平时的各类专业技能培训,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创造条件。在校本培训中,实行“全员培训与分层次培训”相结合,积极开展切实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进程。发挥名师和骨干教师的作用,每学期每人进行示范引领课,并和新教师结成帮教对子。 校本培训的项目有:钢笔字(每周一次展示)、粉笔字(两周展示一次)、以业务学习和通识学习为载体进行业务理论培训、在集体备课过程中进行业务能力(手语、课件等)的培训。并结合教学设计比赛和教学叙事比赛,展示教师集体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成果。 二、加大课程改革力度 1.精细教学常规管理 坚持学校以教学为中心、教学以课堂为中心、课堂以效益为中心。以“有效教学”的研究为抓手,努力增强“三个意识”:一是进一步增强课程管理意识,确保开全、开足、教好国家规定课程;二是进一步增强过程管理意识,按照科学、高效、规范的要求,关注每一个细节;三是进一步增强制度管理意识,完善考评机制,使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严把集体备课关。严把课堂教学关。严把作业批改、讲评关。周密安排日常教学管理。做到对每一位教师的教学工作情况了如指掌。挖掘教师教学风格,打造精品、高效课堂. 2.积极探索教改模式

特教学校建设标准

特教学校建设标准_New

特教学校建设标准

特教学校建设标准

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 1998年12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已于1998年12月1日经部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内部的规范化管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依据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所指的特殊教育学校是指由政府、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的专门对残疾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的机构。第三条特殊教育学校的学制一般为九年一贯制。 第四条特殊教育学校要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和需要实施教育,为其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继续接受教育,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第五条特殊教育学校的培养目标是: 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具有良好的品德,养成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掌握基础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掌握一定的日常生活、劳动、生产的知识和技能;初步掌握补偿自身缺陷的基本方法,身心缺陷得到一定程度的康复;初步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形成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 第六条特殊教育学校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为汉语言文字。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以及国家推行的盲文、手语。 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可使用本民族或当地民族通用语言文字和盲文、手语进行教学,并应根据实际情况在适当年级开设汉语文课程,开设汉语文课程应当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第七条特殊教育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全面负责学校的教学和其它行政工作。 第八条按照“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特殊教育学校在当地人民政府领导下实施教育工作。特殊教育学校应接受教育行政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监督和指导,要如实报告工作,反映情况。学年末,学校要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工作,重大问题应随时报告。 第二章入学及学籍管理 第九条特殊教育学校招收适合在校学习的义务教育阶段学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招生范围由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确定。学校实行秋季始业。 学校应对入学残疾儿童、少年的残疾类别、原因、程度和身心发展状况等进行必要的了解和测评。

特殊教育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

xx 策措施 问题: 1.特殊教育法制建设滞后。 近年来我国特殊教育的法律法规建设取得了重要成就,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等法规都涉及了残疾人儿童教育的一系列问题,《残疾人教育条例》对残疾人的教育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规定,这些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残疾儿童教育的顺利实施。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至今还没有专门的特殊教育法。 现行法律法规中,缺少更为详细的、具体的、操作性更强的法规;执法不力,执法不严在残疾人教育上更为突出。缺乏相应的立法保障往往导致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或教育主管领导对特殊教育重视不够,不利于特殊教育发展。以南昌市为例,南昌市残疾人特殊教育机构数量极少,公办的只有8 所,民办的也只有4 所,这远远不能满足残疾儿童的教育需求。 2.政府对残疾人特殊教育的投入不足。 我国的特殊教育投入存在明显不足的问题。以南昌市为例,南昌市残疾人特殊教育机构数量极少,公办的只有8 所,民办的也只有4 所,这远远不能满足残疾儿童的教育需求。并且经调查发现,县级的残疾人教育学校先进的教学仪器和手段没有配备,有的甚至连基本的教学设备、教学资料都缺乏。 例如,学生没有起码的的上课的器材,更不用说聋儿有适用的助听设备、盲生、儿有适用的助听设备了。另外,民办的特殊教育学校生存发展状况更是令人担忧,甚至连教师、及最基本的教学设备都缺乏。 3.残疾儿童入学率偏低。 残疾儿童属于弱势群体,残疾导致的残疾人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是造成入学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其次,经调查,大多学校在招生时在年龄、户籍、身体状况上都有所限制。例如,智力学校要求只接收本地区内且有生活自理能力的智障儿童,另外在年龄方面也有阶段限制。这就使得多重残疾的、较偏远地区 的以及大龄的残疾人没有获得特殊教育的机会,不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化的实现。

成都普通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

成都市普通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 第一章前言 第一条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和省、市政府关于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使我市普通教育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推进教育均衡化、现代化、国际化,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促进素质教育对校园和校舍条件与环境的要求,创造适合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加强中小学建设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确保学校校舍建设的规划设计质量,提高建设水平,进一步改善本市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特根据国家和省、市相关法规,结合成都市实际,编制本建设指导意见。 第二条本建设指导意见依据《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筑标准》(建标 [2002]102 号)、《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50099-2011),《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GB7793-2010),参考《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 109-2008)、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试行)》,并结合本市教育发展现状和《成都市中小学校教育技术装备标准(试行)》(2012 年 3 月),以及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的要求编制。 第三条本建设指导意见是我市新建中小学校建设中应当执行的基本标准,是各级相关政府规划、批准设置、新建、改造、管理中小学校的基本依据,是中小学规范化学校创建的参照依据。在达到本建设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学校应逐步提高相关办学条件标准,以充分满足教育教学及学校发展的需要。改建和扩建学校可参照执行。 第四条中小学校的规划和建设应服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服从成都

特殊教育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

南昌市特殊教育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 问题: 1.特殊教育法制建设滞后。近年来我国特殊教育的法律法规建设取得了重要成就,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等法规都涉及了残疾人儿童教育的一系列问题,《残疾人教育条例》对残疾人的教育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规定,这些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残疾儿童教育的顺利实施。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至今还没有专门的特殊教育法。现行法律法规中,缺少更为详细的、具体的、操作性更强的法规;执法不力,执法不严在残疾人教育上更为突出。缺乏相应的立法保障往往导致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或教育主管领导对特殊教育重视不够,不利于特殊教育发展。以南昌市为例,南昌市残疾人特殊教育机构数量极少,公办的只有8 所,民办的也只有4 所,这远远不能满足残疾儿童的教育需求。 2.政府对残疾人特殊教育的投入不足。我国的特殊教育投入存在明显不足的问题。以南昌市为例,南昌市残疾人特殊教育机构数量极少,公办的只有8 所,民办的也只有4 所,这远远不能满足残疾儿童的教育需求。并且经调查发现,县级的残疾人教育学校先进的教学仪器和手段没有配备,有的甚至连基本的教学设备、教学资料都缺乏。例如,学生没有起码的的上课的器材,更不用说聋儿有适用的助听设备、盲生、儿有适用的助听设备了。另外,民办的特殊教育学校生存发展状况更是令人担忧,甚至连教师、及最基本的教学设备都缺乏。 3.残疾儿童入学率偏低。残疾儿童属于弱势群体,残疾导致的残疾人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是造成入学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其次,经调查,大多学校在招生时在年龄、户籍、身体状况上都有所限制。例如,智力学校要求只接收本地区内且有生活自理能力的智障儿童,另外在年龄方面也有阶段限制。这就使得多重残疾的、较偏远地区的以及大龄的残疾人没有获得特殊教育的机会,不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化的实现。 4.民办与公办特殊教育机构之间的发展存在较大的差距。 1)从经费上看:公办学校各项花费全部由家承担,资金压力较小。而民 办学校普遍面临资金紧张的问题,调查显示,学校资金来源主要是 社会的捐助、基金会以及企业的赞助、学生义卖所得及部分学员缴 的学杂费等。 2)从硬件上看:公办学校基础设施比较完善,表现在学校占地面积较 广、有较多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及残疾人康复健身设备。而民办 学校在硬件设施上就极为缺乏,表现为学校场地狭小,不具备相应 的教学设备以及基本的康复健身设备。 3)从软件上看:公办学校教师资源比较充足,教职工分工比较明确,层 次等级分,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师水平都相对较高,特殊教育 专业教师较多。而民办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差强人意,教师水平不够 高,教师资源缺乏,教师百分之八十为非特殊教育专业出身。 4)在教师工资待遇上:公办学校教师工资由政府承担,并且待遇要比正 常学校的教职工待遇多25%的特殊津贴。民办学校教师待遇较 差,甚至许多教师是属于零工资义务教学。 5)从生源上看:公办学校主要招收本行政区域内的残疾儿童,对外地学

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儿童康复计划

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儿童康复计划》使用说明 为规范我县3—6 周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顺利实施和业务管理,平邑县残联委托平邑县特殊教育学校制定《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教育计划》,主要用于智障儿童康复项目实施的监测、检查和督导。班级教学计划内容涉及学期、月、周教学计划、课程表、教案、个案研讨报告、康复训练效果分析等康复教育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对规范智障康复训练与服务、提高康复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平邑县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儿童康复教育班级教学计划》使用有关事宜作如下说明: 、班级教学计划的使用及填写 (一)《智障儿童基本情况一览表》 儿童监护人的基本信息,是老师与家长联系的重要信息,原则上每学期末家长会上与家长校对一次。 二)《智障儿童学习能力分析一览表》 根据《智障儿童学习能力评估表》上评估内容,分析儿童在粗大运动、精细动作、感官知觉、认知、语言交往、社会技能、生活自理七个领域的学习优势与弱势。原则上要求各康复机构每学期初进行一次儿童的学习能力分析。 (三)《智障康复学期单元教学主题》 单元教学主题的设计,遵循“孩子的学习就是生活,孩子的生活就是学习”的原则,筛选与孩子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素材。原则上每月一个单元主题,二周一个单元主题之下的教学分主题。 ( 四)《智障康复学期教学计划》、《智障康复月教学计划》、《智障康复周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标、课程设计原则及儿童发展现状,合理地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对教育工作作出长期和短期的安排,以确保康复教育工作有目的、有步骤、有成效地开展,使康复教育真正落实到每位智障儿童身上,以达到促进每位智障儿童康复的目标。 1.学期教学计划:是教育内容的整体框架,为安排月计划、周计划指明方向

特殊教育课程具体内容

第三讲特殊教育课程 一、特殊教育课程含义 1.广义:特殊教育学校设置学科的总和,或者学生在教师教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 2.狭义:特殊学校中的各门学科。 课程的定义众说纷纭,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课程即教材 课程内容在传统上历来被作为要学生习得的知识来对待,重点放在向学生传递知识这一基点上,而知识的传递是以教材为依据的。所以,课程内容被理所当然地认为是上课所用的教材。这是一种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目的观的体现。教材取向以知识体系为基点,认为课程内容就是学生要学习的知识,而知识的载体就是教材,其代表人物是夸美纽斯。 课程即活动 这种课程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杜威。杜威认为“课程最大流弊是与儿童生活不相沟通,学科科目相互联系的中心点不是科学,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通过研究成人的活动,识别各种社会需要,把它们转化成课程目标,再进一步把这些目标转化成学生的学习活动。这种取向的重点是放在学生做些什么上,而不是放在教材体现的学科体系上。以活动为取向的课程,注意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是一种探究性的教学。 课程即经验, 认为“教育的基本手段是提供学习经验,而不是向学生展示各种事物。”这种观点强调学生是主动参与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的质和量决定于学生而不是课程,强调学生与外部环境的互相作用。教师的职责是构建适合学生能力与兴趣的各种情境,以便为每个学生提供有意义的经验 5

二、特殊教育课程的历史发展 唯物论与人道主义的传播从思想上为特殊教育扫清了道路,康复医学的进步从科学上为特殊教育课程提供了依据,而盲文和聋人手势语的创造则从语言文字上为特殊教育课程做了准备。 课程的前提是语言文字,有了语言文字,课程才能提到日程上来。 2.第二阶段 养护机构的建立。由于尚未具备诊断测量的工具,受教育者的障碍程度无法分辨,只得不分障碍程度的轻重,一律加以教养,教学内容主要是以补偿或治疗缺陷,为残疾者参与和适应社会环境创造条件。养护也意味着慈善救济,反映在课程上就是只停留在生活适应的低水平,并且不分残疾轻重。 3.第三阶段 教育对象分化,引起课程分化的阶段 20世纪60年代以前: 1905年比奈-西蒙量表问世;普通中、小学特殊儿童班的大发展。这两件事也叫做特殊教育的里程碑。对弱智儿童的诊断更加科学,对弱智儿童的认识分化更详细。教育对象的分化,必然引起课程的分化。建立特殊班,逐渐推广到盲聋低视力肢体障碍等儿童也在普通中小学建立 1.第一阶段 第1页 特殊班,这样就使人们明确了特殊儿童在课程设置上,首先考虑的是学习普通教育学校相应学段的部分课程,以完成普及义务教育的任务。 特殊教育学校课程完善阶段1960-至今 1975年美国94-142公法,促进了美国特殊教育长足发展,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公布的新宪法,对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加以保障,据此制定的《教育

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名称及工作阶段 项目名称:xxx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 工作阶段:可行性研究 1.2 项目建设单位及法人 项目建设单位:xxx教育局 法定代表人: 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本报告由xxx投资咨询服务部编制 工程咨询资格证书编号:工咨丙 61000737 1.4 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依据及范围 1.4.1研究工作依据 1、《国务院关于基础设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5、《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6、《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年—2010年)》;

7、《“十一五”期间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2008—2010年)》(教发〔2007〕20号); 8、《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1998年12月1日通过); 9、《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试行)》(1994年发布); 10、国家发改委关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和深度的有关规定; 11、《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规范》(JGJ76-2003); 12、《陕西省“十一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 13、《xxx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14、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 1.4.2研究工作范围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范围是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有关方针政策、规范及标准以及xxx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的设想,着重对工程建设进行分析和论证。对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进行分析,对项目工程建设规模及建设方案进行论证;对校址选择及外部建设条件进行考察;对项目对周围环境及周围环境对项目的影响进行评价;对项目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进行设置和配备;对项目实施方案计划及进度进行安排;对项目投资进行估算及研究分析资金来源状况;对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分析。 1.5 项目建设地址 xxx特殊教育学校选址于县城城市主干道西新街以南,凤凰西路

全国特殊教育学校拥有一ii

201101上海市闵行区七宝新镇路1095号上海市闵行区启音学校(021)64195283 200240上海市闵行区兰坪路301弄22支弄63号上海市闵行区启智学校 201300上海市南汇县惠南镇城南路383号上海市南汇县聋哑学校(021)58022587 200011上海市南市区海潮路111号上海市南市区辅读学校(021)63760551 200010上海市车站路525号上海市南市区聋哑学校 200040上海市长乐路672弄34号上海市南阳学校 200061上海市光新路194号上海市普陀区辅读学校 200060上海市光复西路曹家村54号上海市普陀区聋哑学校 浙江省310016浙江省杭州市观音塘路103号残疾儿童康复中心 325802浙江省苍南县龙港镇蔡家街133号苍南县龙港聋哑学校培智学校(0577)4203962 325800浙江省苍南县灵溪镇灵浦路桥头苍南县聋哑学校(0577)4765322 313100浙江省长兴县雉城环城南路长兴县聋哑学校 311700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镇四马巷1号淳安县聋哑学校(0571)4812613 315300浙江省慈溪市浒山镇大新路44号慈溪市特教学校(0574)3810358 322100浙江省东阳市吴宁镇新南路81号东阳市聋哑学校(0579)6624032 315500浙江省奉化市六桥市奉化市聋哑学校 311400浙江省富阳市后周富阳市聋哑学校(0571)3371349 浙江省海宁市硖石镇硖南路海宁市聋哑学校 310002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金钗巷住宅区杭州市大狮子巷学校 310011浙江省杭州拱墅区+B386塘河新村5幢1号杭州市湖墅学校 310013浙江省杭州市古荡桥17号杭州市黄龙洞学校 福建省366300福建省长汀县东后巷18-2号长汀县汀洲培智学校 355017福建省福安市福安市特殊教育学校 350001福建省福州市光禄坊103号福州教育学院 320007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港墩路31号弄13福州市仓山区培智学校(0591)3444159 350001福建省福州市古楼区开元路96号福州市开智学校 350002福建省福州市西洪路坊下15号福州市聋哑学校(0591)3714859 350000福建省福州市西洪路文林山福州市盲聋哑学校 350007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福州市山仓区培智学校 350009福建省福州市和汀区下杭路154号福州市育智学校 352200福建省古田市解放路19号古田市聋哑学校 352200福建省古田县新城镇古田县聋哑学校 352200福建省古田县城东古田县明智学校 350004福建省福州仓前山乐群路6号华南女子学院儿教专业 福建省惠安县螺城镇飞机场内惠安县民办聋哑学校 353100福建省建瓯市黄化山麓建瓯市聋哑学校 353100福建省建瓯市城关豪栋路104号建瓯市开智学校 353100福建省建瓯市打锡巷149号建瓯市聋哑学校(0599)3833566

特殊教育学校 折纸教案设计

《手工折纸课》教案 [设计理念及目标定位] 折纸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手工艺术。手工折纸富于变化,造型生动活泼可爱,宜于儿童想象和智力的开发。实际证明,折纸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既可开发儿童的智力,培养而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和理解力,又可促进而手肌肉群的灵活性和大脑的发育。因此,我们就从小开始对孩子进行纸艺特色的培养,希望通过纸艺特色活动,使学生学会简单的折纸方法,并正确掌握折纸的技能技巧,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爱动脑、爱动手、不怕困难的精神。 新课标指出:劳动技术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劳动,还应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结合本节教学内容,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在学折纸的基础上,学会画画,做手抄报。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拓宽思路,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方法] 教法:1、借助多媒体课件以及老师的演示操作,直观感受,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让学生在探索中思考问题,在思考中感悟知识,激活学生思维,掌握学习方法。 学法:1、采用看、听、议相结合,让学生在看中思考、听

中感悟、评中体会、议中理解。 2、小组合作、探究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共同探讨,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达成共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折好的教具成品及半成品,正方形纸2~3张,五角星若干。另外,每生准备正方形纸2~3张。 具体安排: 9月:教学重点:教幼儿认识纸艺的一些辅助工具和辅助材料,初步了解纸艺的基本方法。 具体开展:认识折叠符号:外形线、虚线、反复折、折叠方向、卷折、剪开、剪掉等。学会折纸:飞机、小船等。 10月:教学重点:1、教幼儿学会纸艺的基本折法。(对边折、对角折、向中线折等) 2、学会折纸:纸鹤、大风车等。 具体开展:引导幼儿掌握基本方法:对边折、对角折等学会用正方形的纸折出房子。 11月:教学重点:1、教幼儿继续学习折纸的方法(正方形集中折、长方形集中折)。 2、学会折纸:帆船、五彩鱼。3、学会涂色。 具体开展:1、正方形集中折:相邻两边向对角线折就完成了。2、长方形集中折:同侧角向中线折就完成了。 12月:教学重点:1、继续学习折纸的方法(双正方形、双三角形)。2、学会折纸:大象、盒子。3、学会涂色

2021年特殊教育学校教学计划(最新版)

2021年特殊教育学校教学计 划(最新版) Through the work plan, you can make a plan for future work and work out a detailed plan; the work plan function greatly improves work efficiency. ( 工作计划)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2021年特殊教育学校教学计划(最新版)导语:通过工作计划,可以对未来工作进行一个规划,制定出详细计划;这样能让工作更有条理性,还能对工作进行全局的管理,可以更好的应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工作计划功能对提升工作效率有很大提升。 20xx年特殊教育学校教学计划(一) 指导思想: 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教育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以《一比一访三走进》等活动为载体,走内涵发展之路,进一步强化办学理念,完善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学校建设。探索适合我校校情的“医教结合”之路,强化个别化、生活化教育,为残疾孩子受到平等教育、将来走上社会做个自食其力的合格公民做出不懈的努力。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为深入贯彻学校办学理念,进一步加强教师教学思想的引导,把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文明礼貌的培养、责任意识的培养、生存能力的培养等综合素质的达成作

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和对任课教师的基本要求,要求各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具体落实。 2、加强教师校本培训。切实增强校本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借助平时的各类专业技能培训,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创造条件。在校本培训中,实行“全员培训与分层次培训”相结合,积极开展切实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进程。发挥名师和骨干教师的作用,每学期每人进行示范引领课,并和新教师结成帮教对子。 校本培训的项目有:钢笔字(每周一次展示)、粉笔字(两周展示一次)、以业务学习和通识学习为载体进行业务理论培训、在集体备课过程中进行业务能力(手语、课件等)的培训。并结合教学设计比赛和教学叙事比赛,展示教师集体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成果。 二、加大课程改革力度 1.精细教学常规管理

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实用标准化

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国残疾人保障法》和《残疾人教育条例》,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促进特殊教育的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实现教育公平,满足特殊教育学校教学活动和师生生活的基本需求,合理确定校园建设用地面积与校舍建筑面积指标和建筑标准,全面提升学校建设水平,特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决策服务和合理确定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水平的全国统一标准,是编制、评估和审批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校园规划设计和建设规划用地的依据,也是审查项目设计和监督检查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的尺度。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所称特殊教育学校是指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招收盲、聋、智障学生的学校。 第四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实施普及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类特殊教育学校的新建项目,改建和扩建项目参照执行。 第五条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必须确保师生安全和使用功能,学校的建筑及设施应具有防御各类重大意外灾害的能力和应对措施。应执行“环保、节地、节能、节水、节材、无障碍”的基本规定,注重技术、经济对比分析。 第六条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应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先规划后建设。本建设标准将各类校舍面积分为必备指标和选配指标,必备指标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校园建设用地面积指标分为Ⅰ类和Ⅱ类。新建学校应按必备指标加选配指标进行校园总体规划。首期建设的校舍建筑面积不应低于必备指标。建在县级城镇

的特殊教育学校首期建设的校舍建筑面积不应低于一级指标,建在地(州)、市及以上的特殊教育学校首期建设的校舍建筑面积不应低于二级指标。 第七条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除应执行本建设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其他相关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建筑项目构成 第八条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规模,应根据各类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规模、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校舍建筑面积指标确定。 第九条办学规模和班额宜根据生源按下列规定设置: 一、盲、聋校为9班、18班、27班,12人/班。 二、培智学校为9班、18班、27班,8人/班。 第十条特殊教育学校校舍建筑由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公共活动及康复用房、办公用房、生活用房四部分构成。 第十一条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 一、盲校:包括普通教室、语言教室、计算机教室、直观教室、音乐教室、乐器室、美工教室及教具室、实验室、仪器及准备室、生活与劳动教室、劳技教室,以及地理教室、小琴房。 二、聋校:包括普通教室、语训小教室、律动教室及辅房、美工教室及教具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实验室、仪器及准备室、生活与劳动教室、劳技教室,以及语训小教室、职业技术教室。 三、培智学校:包括普通教室、唱游教室、心理疏导个训室、计算机教室、美工教室及教具室、家政训练教室、语训教室、劳技教室,以及律动教室及辅房、乐器室、情景教室。 第十二条公共活动及康复用房:包括图书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室、电教器材室、体育康复训练室、体育器材室。盲校应增设风雨操场、心理咨询室、视力

特殊教育学校资源教室建设初探

特殊教育学校资源教室建设初探 北流市特殊教育学校刘升 [摘要]资源教室是为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提供支持和帮助的特定场所,是特殊教育学校重要的专用教室之一。在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资源教室对促进特殊教育发展,满足特殊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具有重要意义。特殊教育学校要加强对资源教室的管理,选配好资源教师,根据资源教室的资源情况和学生的需要开设不同形式的特殊教育服务。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资源教室建设 资源教室( resource room)是在普通学校或特殊教育学校建立的集课程、教材、专业图书以及学具、教具、康复器材和辅助技术于一体的专用教室;它具有为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提供咨询、个案管理、教育心理诊断、个别化教育计划、教学支持、学习辅导、补救教学、康复训练和教育效果评估等多种功能,其目的是满足具有显著个别差异儿童的特殊教育需求①。 资源教室最早起源于美国,当时只限于为视觉障碍学生在普通学校中就学提供特殊帮助,后来逐渐扩大到为各类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提供教学支援。我国台湾在1975年成立了第一间启聪资源教室,此后在一些学校陆续开始设置不同类别的资源教室,到1978年,台湾正式推行资源教室方案,资源教室建设得到较快发展。 在我国大陆地区,资源教室建设随着随班就读的开展而得到发展和重视。20世纪90年代初期,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贵州省资助建立了我国大陆地区第一批资源教室。90年代中期,我国比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城市的部分学校开始进行创建资源教室的尝试。2000年以后,我国资源教室的建设在部分地区开始纳入特教学校的建设规划,北京、上海等地的资源教室建设起步比较早,为各地的资源教室建设起到了带动和示范作用,资源教室建设也成为特殊教育界关注的一个热点,成为特殊教育支持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在特教学校建立资源教室的意义 (一)建立资源教室是新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力的增强,以及国民对特殊教育认识的不断提高,我国的特殊教育在近些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中国历史上,特殊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这么高度的重视,并成为公共教育的一部分。基于人权及教育机会均等的理念,特殊儿童也应该像正常儿童一样公平地享有国民应有的优质的教育。当前,社会对特殊教育的要求已不仅仅满足于①许家成周月霞主编,《资源教室的建设与运作》,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7月第一版,第2页。

特殊教育学校空间设计的若干分析

特殊教育学校空间设计的若干分析 残疾人是社会中的一群特殊的群体,残疾儿童的教育在当今越发引起人们的重视,而教育和生活的第一个环节就是他们所处的生活学习环境,文章探讨了残疾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有别于其他孩子的特殊性,对特殊教育学校在空间设计上应具备的若干特点进行分析,从而力图创造出最适合这些残疾儿童的教育生活环境。 标签:特殊教育学校;空间设计;无障碍;情感 1 概述 据资料统计,我国现在有0~18岁残疾儿童约1400万,包括6~14岁义务教育阶段的残疾儿童约812.5万。这些儿童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国家的重视。但是经过笔者调查,现在国内特殊教育学校(以下简称特教)建筑设计创作的理论基础还很薄弱,而现存的特教学校也基本是以前旧楼改造的,当中硬件设备等并不是针对这群特殊孩子而特殊设计的,因此针对这些特殊的儿童群体,设计这种“特殊的”建筑也就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 笔者有幸参与设计了沈阳苏家屯区特殊教育学校设计,在当中作为主要的负责人和设计人,对特教建筑的空间设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希望通过本文和大家探讨一些空间设计的问题。 2 残疾儿童的特殊性 目前,我们把残疾类型分为五大类:听力语言残疾,视力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和智力残疾。其中可以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残疾人,并且把之称为综合残疾。 对于视觉,语言听力和肢体残疾的儿童,他们不存在区别于同等年龄段儿童的智力低下。但是对于智力和精神残疾的儿童,和同龄儿童相比存在智力低下或者自卑、敏感、多疑等特点,他们自尊心强,不愿意与人沟通、情绪不稳定等,因此,对他们的教育也存在一定的难度,他们适应环境的能力也相对较差,需要在情感和教育上共同给于关心和重视。 沈阳市苏家屯区特殊教育学校基本面向的就是这类智力或精神上残疾的儿童,并且为寄宿学校。因为任务书中向我们提出设计包括教学用房和生活用房两部分。 3 特殊教育学校空间设计 3.1 功能分区具有特殊性

特殊教育学校 建设标准

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

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

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试行) (条文说明) 一九九四年七月 北京

目录 第一篇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总则 第二篇盲校建设标准 第一章学校选址与规划 第二章校园用地面积指标 第三章校舍建筑面积指标 第四章校舍建筑标准 第三篇聋校建设标准 第一章学校选址与规划 第二章校园用地面积指标 第三章校舍建筑面积指标 第四章校舍建筑标准 第四篇弱智学校建设标准 第一章学校选址与规划 第二章校园用地面积指标 第三章校舍建筑面积指标 第四章校舍建筑标准

第一篇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总则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为视力、听力、语言和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举办特殊教育学狡。《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指出国家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为了加速特殊教育的发展步伐,必须科学地、合理地制定校舍建设标准,以便能够创造适合视力、听力、语言和智力残疾儿童和少年需要的、有利于补偿其生理缺陷,便他们受到全面的基础教育,并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的校园环境,同时也使校园规划设计和建设中有所遵循,这是制订本建设标准的基本目的。 第二条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地的经济发展也极不平衡,盲校、聋校、弱智学校的建设必须立足于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水乎,充分考虑残疾儿童和少年的特点,创造适宜的教学环境,配备必要的教学、行政办公和生活用房及场地设施。并在规划中预留必要的职业技术教育用房和勤工俭学用房的基地。各地在新、扩、改建设特殊教育学校时均应按本标准做好校舍建设规划。并可根据经济条件一次建成或分期分

特殊教育学校先进事迹材料

范文最新推荐 特殊教育学校先进事迹材料 一、加大教学设施投入力度,大力改善办学条件 二、加强学校规范化管理,全面提升办学质量 一是采用千分量化制,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制定并实施了〈〈千分量化管理制度》、〈〈岗位聘任制度》和〈〈岗位职责管理制度》。按照教职工白愿选择、竞争上岗,学校择优聘用的原则,与教职工签订了聘用合同,实行岗位聘任制和岗位工资制,每月按量化打分情况,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并作为评优树先的重要依据,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教师的工作、学习积极性,确保了教学质量。二是采用星级管理制度,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学校以抓学生的养成教育为重点,以 〈〈特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60条》为标准,制订了〈〈学生星级管理制度》,从学习、劳动、助人、守纪、礼仪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考评,由分管校干检查监督,班主任和教养员具体负责,评出班级“每日一星”、学校“每周一星”,学期结束时评出“校园之星”,并张榜公布,增强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了白我约束能力。三是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积极贯彻〈〈全国特殊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的要求,配备了专业职劳教师,在启智部开设生活技能课,在聋哑部开设服装裁剪与制作、计算机等职劳课。同时,还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组织到学校职业技能培训学院进行一对一的实践培训。通过这种 “教、学、做”合一的培训,使学生都能掌握一技之长甚至是多技之长,增 1 / 5

加了他们就业选择的机会,提高了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目前,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96%U上。 三、改善校园环境,建设生态文化和谐校园 编张只有一个网眼的渔网或许也能捕到鱼,但这靠的纯粹是运气。要想每次都能捕到鱼,那就必须要编织一张足够大的网,尽管每次网到鱼的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网眼罢了。当我怀揣大学录取通知书走进大学校门的那一刻起,我就成为一名大学生了。四年后,当我又要离开的时候,放眼望去,楼还是那楼,树还是那树,漫步于中的却不是了白己。即将离开大学,我有必要对白己这四年的大学学习生活进行白我总结。 在思想政治方面,本人具有优秀道德修养,并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不断提高白己的政治觉悟和道德修养,严格遵守国家宪法及其它各项法律规定。同时我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产,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并以务实求真的精神热心参予学校的公益宣传和爱国主义活动。 在专业学习方面,我学习的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够胜任外向型经济工作和适应国际竞争的专 门人才。通过四年学习,我学习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市场营销、国际

特殊教育学校职责精编大全

特殊教育学校职责精编大全 特殊教育学校职责1 1.关心学生的全面成长与个性发展。负责做好本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及良好的品德、高尚的情操。使本班形成一个遵守纪律、勤奋学习、团结向上、朝气蓬勃的集体,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2.经常与科任教师联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思想、学习情况,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学好各门功课,不断提髙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优良风尚。 3.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做好预防工作。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体育、文娱、卫生等活动,教育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自觉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锻炼和卫生习惯。对学生生活给以应有的指导,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教育并督促学生遵守《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政府的法律和社会公共道德。处理日常班务工作和本班学生中的偶发事件,重大问题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

5.组织领导班委会,指导本班团小组或中队开展各项有意义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6.教育学生关心集体,爱护学校的公物,使其使用的桌椅、床等公物不受损坏,教室其他公物保持完好。 7.认真准备并切实上好晨会、班会课,主题班会课要备详案。积极参与学校德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 8.定期(每周一次)召开班干会,做好培养班干部的工作。 9.组织和领导本班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配合有关科任教师开展课外科技活动。 10.认真制订班级工作计划,期终写出总结。《班主任工作手册》记录翔实、全面,有指导作用。 11.进行家访工作。向家长介绍学生的学习和行为情况,了解学生家庭教育情况,共同研究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方法。 12.关心学生生活,经常深入学生宿舍,了解学生生活情况,配合生活教师做好学生宿舍管理工作。 13.做好本班“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工作和学生的操作评定工作,向校长或教导主任、大队辅导员提出对本班学生奖励、处分建议。

特殊教育学校无障碍设计与施工探讨

特殊教育学校无障碍设计与施工探讨 摘要:辽宁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新建工程为提供给特殊人群一个适用、舒心的生活、教育环境,建设过程中通过对扶手、门、卫生间、通道等多处无障碍设施进行优化,努力打造无障碍的物质、信息和交流环境,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今后特殊教育学校无障碍设施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特殊教育;无障碍设计 Abstract: LiaoNing special education vocational college new construction to provide for special groups a suitable, comfortable life, education environment,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through the armrest, doors, bathroom, channel and facilities for the disabled in optimization, to create the barrier-free material,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and achieved gratifying results, accumulated valuable experience for the future,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 barrier-free facilities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Keywords: special education; Barrier-free design 1 工程概况 辽宁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二标段)工程位于沈阳市东陵区柏叶基地,总建筑面积50543㎡,包括教学、实训、行政、接待中心及门卫2两个单体,其中教学、实训、行政、接待中心建筑面积50511㎡,采用独立基础,框架结构。建筑层数地下局部1层,地上四层,局部五层。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各项无障碍设施的设计与施工一直是参建各方研讨的重点。 2 无障碍设施设计与施工重点 2.1 出入口、通道无障碍 特殊教育学校室内外高差应用坡道进行过渡,不宜采用台阶形式。本工程主要出入口坡道坡度为1:50,其余部位均不超过1:30。 楼座主入口的门,门锁不设锁舌,优点是开闭门只需拉动或推动门拉手即可,不需转动执手,为残肢人群提供了方便。 走廊为人流量大的公共区域,走廊宽度必须符合规范要求,走廊地砖应采用

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教学基本规范

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教学基本规范 教育教师常规是指教师必须遵守执行的势头规范。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的管理,有利于增强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核教学研究等方面的能力,使我校教师教学工作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Y 一、备课 备课是进行教学的基础,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教师必须认真备课: 1、教师应在认真学习教学大纲、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学习现状的基础上,制订好学期授课计划,经教研组长同意,教导处审批后方可实施,中途变更授课计划须报教导处批准。 2、备课立刻银根趋利而无标的需求,一学生为主体学的教学目标;更新教学目标及学生认知规律教材;更新教学规律及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既能发电能力的实际需要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3、教师应将备课结果必须在教案之中,教案必须按课时认真编写,教案的详略应以利于教学实践为原则,教龄在五年以内或新任教的教师必须写详案,教师开学前应提前写两周教案,学期中应提前写一周教案。 教师应接受上级教育部门、学校领导、教导处和教研组长对教案的检查。教导处每学期至少进行两次教案检查。教研组长要在教案上签字。 4、教案必须精心设计,与加利用已有课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板书、练习设计

和师生活动设计等,提倡写教后感。 二、上课 上课是把教案转化成教学实践的师生双边活动过程,教师要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娴熟运用基本教学技能,正确过用教学方法,恰当有效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1.目标明确。依据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 2.内容正确。讲究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做到紧扣目标,容量适中,难易适度,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讲有中心,练有目的,精讲精练,分析精当,寓德于教,教书育人。 3.方法恰当。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师自身特点,充分使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设备,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的手段,要废除注入式,运用启发式,深入浅出,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 4.基本功扎实。教师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具备演讲、解题、示范、实验操作,使用教具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语言要准确、规范、生动,具有启发性的引导力,要用普通话讲课。 手语要规范、准确、能辅助教学,但不能依赖手语教学。 板书要正确、工整、清楚、精练、布局结构合理,讲课重点突出,教学过程科学严谨。 5.讲究艺术。教学中要讲究语言的艺术、提问的艺术、板书的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