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工业废气吸附净化装置HJT 386 2007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工业废气吸附净化装置HJT 386 2007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工业废气吸附净化装置HJT 386 2007

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工业废气吸附净化装置

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oduct

Adsorption gas cleaner for industrial emission

(发布稿)

2007—12—03 发布2008—03—01 实施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

HJ

HJ/T 386-2007

代替HCRJ 037-1998

I

目次

前言 (Ⅱ)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技术要求 (2)

5 检验方法 (3)

6 检验规则 (3)

7 包装和标牌 (4)

附录A(规范性附录)工业废气吸附净化装置性能检验方法 (5)

II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范工业废气吸附净化装置技术要求,制

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废气吸附净化装置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工业废气吸附净化装置》(HCRJ037-1998)废止。

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废气净化委员会)、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

环境保护分院。

本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 年12 月3 日批准。

1 日起实施。3 月本标准自2008 年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1 工业废气吸附净化装置适用范围1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废气吸附净化装置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处理风量为50~20000m3/h,去除气态或气溶胶态污染物的工业废气吸附

净化装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

标准。

GBJ 122 工业企业噪声测量规范

GB 8987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 13306 标牌

GB/T 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标准

GB/T 15502 空气质量苯胺类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气相色谱法GB/T 14677 空气质量甲苯、二甲苯、苯乙烯的测定锌还原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15501 空气质量硝基苯类的测定GB/T

GB/T 15263 环境空气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T 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HGJ 229 工业设备、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工业废气吸附净化装置(以下简称吸附装置)

指利用固体吸附剂,如活性炭、硅藻土、硅胶、沸石和分子筛等去除工业废气中污染物

的设备及附属设备,包括固定床、移动床和流化床吸附器等。吸附装置一般由吸附单元、解吸单元、过滤单元、电控设备和安全装置等组成。

3.2 净化效率净化装置捕获污染物的量与处理前污染物的量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2

-C1Qsn1C2Qsn2 100%×η=

C1Qsn1

式中:η为净化装置的净化效率,%;

C1、C2 为净化装置进口和出口污染物的浓度,mg/m3;

m3/h。Qsn1、Qsn2 为净化装置进口和出口标准状态下干气体流量,压力损失3.3

。kPa指气流通过吸附装置的流动阻力,即进口与出口处平均全压之差,

3.4 运行噪声

指与风机组成一体化的吸附装置,在正常工况下的运行噪声,取距风机周围1m 处的最

大噪声值,dB(A)。

4 技术要求

4.1 基本要求

4.1.1 吸附装置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纸和技术文件制造。

4.1.2 污染物为腐蚀性气体的吸附装置,应选用抗腐蚀材料制造或按HGJ 229 进行防腐蚀

处理和验收。

4.1.3 吸附剂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并有由国家相应检验机构出具的质量检验合格证书。气体通过吸附剂时不得产生新的污染物。

4.1.4 吸附剂的脱附再生工艺应不产生二次污染。

性能要求4.2

90%。4.2.1 吸附装置净化效率不低于2.5kPa。4.2.2 吸附装置压力损失不大于不得漏气。管道连接处、换热器等均应严密,4.2.3 吸附装置的焊缝、

4.2.4 正常工况下吸附装置出口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应达到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的要求。

4.2.5 运行噪声不大于85dB(A)。

4.2.6 吸附装置主体的大修周期不小于1 年。

4.3 安全要求

4.3.1 吸附装置应防火、防爆、防漏电和防泄漏。

60℃。4.3.2 吸附装置主体的表面温度不高于超温声光报警装置及应急处理系统。吸附单元应设置温度指示、4.3.3

3

4.3.4 吸附单元应设置压力指示和泄压装置,其性能应符合安全技术要求。

4.3.5 污染物为易燃易爆气体时,应采用防爆风机和电机。

4.3.6 由计算机控制的吸附装置应同时具备手动操作功能。

4.4 其它要求

吸附装置气体进出口管道上应设置气体采样口。采样口的位置应符合本标准附录 A 中

A1.1 的规定。

5 检验方法

5.1 吸附装置的净化效率、压力损失、气密性、运行噪声、表面温度、污染物的排放浓度

等的检验按附录A 进行。

5.2 声光报警装置的性能检验

空载时开启加热电源,当温度指示达到设定温度时,应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5.3 防爆泄压装置的破开压力

用封口法兰封闭吸附装置的进、出气口,把压缩空气缓缓送入净化装置,当压力指示达

到设定限值时,泄压装置应完成泄压动作。

5.4 吸附装置的大修周期采用两个以上的用户现场调查确定。

6 检验规则

6.1 检验分类

吸附装置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两类。

6.2 出厂检验

6.2.1 每台吸附装置须经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出厂时应附有证明产品质量合格的文件。

6.2.2 出厂检验按4.1、4.3 和4.4 进行。

6.3 型式检验

当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制造厂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投产鉴定时;

b) 生产工艺或主要材料有重大改变时;

c) 停产时间在半年以上又恢复生产时;

d) 批量生产中的定期抽检,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e)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4

6.3.1 型式检验的样品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且不少于两台。

6.3.2 检验项目及要求见表2。

6.3.3 型式检验结果应符合表2 的规定,有任何一项不合格时,应加倍抽样复检,仍不合格则判定为不合格。

表2 型式检验项目

7 包装和标牌

产品包装和标牌按GB/T 13384 和GB/T 13306 的有关规定执行。

要求项目序号

4.2.1 的规定1 净化效率* 符合的规定压力损失符合2 4.2.2

4.2.3 的规定3 气密性符合的规定* 符合4.2.4 污染物排放浓度4

的规定4.2.5 运行噪声符合5

6 吸附剂符合4.1.3 的规定

7 吸附剂的再生系统和工艺符合4.1.4 的规定

8 制造质量符合4.1.1、4.1.2 的规定

9 安全要求符合4.3 的规定

*:根据吸附装置应用范围确定需测定的污染物种类。

5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工业废气吸附净化装置性能检验方法

A1 采样

A1.1 采样口位置和采样点

A1.1.1 采样口应设在气体净化设备进口和出口管道上,尽可能靠近气体净化设备主体。

A1.1.2 气态或蒸气态净化对象的采样点,应避开涡流区管段,选择在管道中心位置。

A1.1.3 雾滴或颗粒物采样、气体流量的测量,采样点或测量点应按以下原则确定:

a) 优先选择在垂直管段采样或测量;

b) 避开管道弯头或断面急剧变化的部位;

c) 采样或测点位置距弯头、变径管下游方向不小于6 倍直径,距上述部件上游方向不

小于3 倍直径。

A1.2 采样系统

A1.2.1 注射器采样系统

注射器采样系统由采样管、过滤器、注射器、抽气泵、洗涤瓶组成。装置示意图见图A1。

A1.2.2 吸收瓶(管)采样系统

吸收瓶(管)采样系统由采样管、吸收瓶(管)、温度计、压力表、流量计、抽气泵组

图A1 注射器采样系统

1-烟道;2-滤料;3-加热采样管;4-加热电源接头;5-注射器;6-吸收瓶;7-抽气泵;8-活性炭过滤器

6

成。装置示意图见图A2。

A1.3 采样应在正常工况下进行。对气态或蒸汽态污染物按一点法采样;对雾滴或颗粒物采样应按等速采样方法进行,采样点数目按GB/T 16157 确定。

A2 温度测量

A2.1 对常温气体使用玻璃水银温度计测量(需防止测孔漏风)。一般只需测量管道中央部

位的温度,管道较粗时,插入深度不应小于200mm,待温度稳定不变时读数。

A2.2 对高温气体使用热电偶温度计测量:

℃以下用镍铬─康铜热电偶;1) 800.

2) 800℃~1300℃用镍铬—镍铝热电偶;

3) 1300℃~1600℃用铂─铂铑热电偶。

A2.3 吸附装置表面温度用表面温度计测量。

A3 湿度测量

按GB/T 1615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中有关排气中

水分含量测定的规定进行。气体温度在100℃以下时,使用干湿球温度计测定;气体温度在100℃以上时,采用冷凝法或重量法测定。

A4 气体流速的测定

A4.1 设备进、出口气体流速

用标准比托管或经过校正的非标准型比托管(如S型比托管),配倾斜式压力计测定净

化设备进、出口管道内气体动压,并按下式计算:

图A2 吸收瓶采样系统

1-滤料;2-加热采样管;3-旁路吸收瓶;4-温度计;5-压力计;6-吸收瓶;7-流量计;8-抽气泵;9-干燥瓶

7

2Pd (273+Ts)·Pd

Vs=Kp( ──)1/2=128.9Kp(───────—)1/2

ρMs(Ba+Ps)

式中:Vs 为设备进口或出口处气体流速,m/s;

Kp 为比托管修正系数;

Pd 为管道内气体动压,Pa;

ρ为管道内气体密度,kg/m3;

Ts 为管道内气体温度,℃;

Ms 为管道内湿气体分子量,kg/kmol;

Ba 为大气压力,Pa;

Ps 为管道内气体静压,Pa。

当管道内气体成分与空气近似,其露点在35~55℃之间,绝对压力在97~103kPa 之间

时,Vs 可按下式计算:

Vs=0.076Kp·(273+Ts)1/2·(Pd)1/2

在接近常温、常压(t=20℃,Ba+Ps=101300Pa)条件下,管道内气体流速Vs 可按下

式计算:

Vs=1.29Kp(Pd)1/2

A4.2 管道内平均流速取多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

A5 气体流量的测定A5.1 吸附装置进、出口管道内湿气体流量按下式计算:F·Vs=Qs3600·;Qs 式中:为进、出口湿气体流量,m3/h ;m2F 为测定断面面积,。m/s为测定断面湿气体平均流速,Vs

A5.2 标准状态下干气体流量按下式计算:

Ba+Ps 273

Qsn=Qs·─────·─────(1-Xsw)

101300 273+Ts

式中:Qsn 为标准状态下干气体流量,m3/h;

Ba 为大气压力,Pa;

Ps 为进口或出口气体静压,Pa;

8

Ts 为进口或出口气体温度,℃;

Xsw 为进口或出口气体中水分含量体积百分数,%。

A6 污染物浓度测定

部分污染物的浓度测定方法和采样方法见表A1。表中未列出的污染物的采样和浓度测

定方法,执行有关的国家标准。尚无国家标准的污染物的采样和浓度测定方法,暂执行《空

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年)。

表A1 部分污染物的浓度测定方法和采样方法

序号

污染物采样方法浓度测定方法试验

方法

1 汞及其化合物气泡吸收管采样冷原子吸收法

2 酚类气泡吸收管采样气相色谱法或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3 氯乙烯活性炭吸附采样管采样气相色谱法

4 甲醛气泡吸收管采样分光光度法或

气相色谱法

5 乙醛注射器采样气相色谱法

6 丙烯醛多孔玻板吸收管采样4-己基间苯二酚分光光度法

7 甲醇气泡吸收管采样气相色谱法

8 苯胺类多孔玻板吸收管采样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GB/T

15502

9 丙烯晴活性炭吸附采样管采样气相色谱法

10 硝基苯类多孔玻板吸收管采样锌还原-盐酸萘乙二胺分光

光度法

GB/T

15501

11 苯、甲苯、二甲苯注射器采样气相色谱法

12 总烃注射器采样气相色谱法GB/T

15263

9

A7 净化效率的测定

在吸附装置的进、出口同时进行标准状态下干气体流量和污染物浓度测定并计算净化效率。

A8 气密性检验

A8.1 气密性试验前,吸附装置上的安全装置、阀类、压力计、液面计等附件应装配齐全,并经检查合格。

A8.2 所用气体应为干燥、洁净的空气、氮气或其它惰性气体,气体温度不得低于15℃。A8.3 试验时,压力应缓慢升至工作压力的10%,保持10min,对所有焊缝和连接部位进行初次泄漏检查。检查合格后,继续缓慢升压到规定工作压力的50%,其后按每级为规定压力的10%的级差,逐级升压到规定工作压力,保持30min。用喷涂发泡剂等方法,检查所有焊缝和工作连接部位有无泄漏。

A9 运行噪声的测定执行。GBJ 122 运行噪声的测定按A9.1

漆雾喷漆及废气处理方案

漆雾喷漆及废气处理方 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家私制造有限公司喷漆废气处理工程 方 案 *****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二O一七年四月

目录

喷漆废气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1基本概况 由于废气量的增加(原设计为56000 m3/h,目前实际近80000 m3/h)为满足企业喷漆废气环保达标排放,需要一套喷漆废气处理系统,我公司应业主要求,特编制本补充方案。 2设计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物防治法》;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 《关于印发浙江省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整治方案》; 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HJ/T2026-2013《吸附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HJ/T 386-2007《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工业废气吸附净化装置》; HJ/T 386-2007《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工业废气吸收净化装置》。 3 污染源状况 废气源:喷漆废气; 废气风量:设计风量28000 m3/h,一套; 进气温度:喷漆废气常温;

废气浓度:介于100~500 mg/m3(浓度必须小于500 mg/m3,不然活性炭法不太适宜); 主要污染物成份:乙酸丁酯、二甲苯和非甲烷总烃。 4 设计目标 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排放标准,喷漆废气处理系统废气各污染因子出口浓度目标: 二甲苯:<70mg/m3 非甲烷总烃:<120mg/m3

环境保护产品认证程序指南中国水网水行业专业门户网站

中环协(北京)认证中心公开文件 CCAEPI-GK-301-2005 环境保护产品认证程序指南 (A版) 2005年1月1日颁布2005年1月1日实施 中环协(北京)认证中心发布

1 引言 1.1 为保证中环协(北京)认证中心(CCAEP)I 开展环境保护产品(以下简称环保产品)认证工作的质量,加强环保产品认证的监督管理,规范环保产品认证工作,制定本指南。 1.2 本指南是环保产品生产企业自愿申请环保产品认证、获取环保产品认证应遵守和满足的通用要求。 1.3 本指南供认证中心开展环境保护产品认证工作时使用,也供境内外企业申请环境保护产品认证时使用。 1.4 本指南包括环保产品认证申请、受理、认证实施、发证、认证后监督管理及复评等内容。 1.5 环保产品认证模式一般采用“产品检验+工厂(现场)检查+认证后监督”。 2 环保产品认证程序图(见图2-1 ) 3 环保产品认证程序 3.1 认证申请条件和材料 3.1.1 申请环境保护产品认证的基本条件 (1)申请单位法律地位明确,持有合法的法人执照证书; (2)申请方(受检查方)应建立完善的质量体系,并符合CCAEPI-GK-305-2009《环境保护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 (3)产品属国家推行的或CCAEPI推行的幵展环境保护产品认证的产品种类目录范围;

(4)产品质量稳定可靠,能正常批量生产,有足够的供货能力,具备售前、 售后服 务和备品、备件的保证供应; 产品依据企业标准组织生产,并可满足 C CAEPI 确认的产品标准或技 术要求。 (8)产品介绍材料,包括: (5) 3.1.2 申请方(受检查方)提交正式申请材料,包括: (1) 环境保护产品认证申请书; 申请方 (2) 图J2-1 产品认证程序 营业执照副本及通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年审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3) (4) (5) 已经当地主管部门备案登记的产品企 申请认证产品工厂质量保证管理文件; (6) (7) 的产品,应附 应有国家批准的制造计量器具 关批准文厂"(如环境监测仪器类产品,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的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申请产品的主要用户名录及联系方式,两个以上的用户意见; 属国家强制 许可证 );

DB3301T+0277—2018重点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DB3301 浙江省杭州市地方标准 DB 3301/T 0277—2018 重点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2018-12-30发布2019-01-30实施

目次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范围 (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 术语和定义 (4) 4 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6) 5 监测要求 (8) 6 实施与监督 (10)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挥发性有机物的采样方法 (11)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便携式仪器法测量挥发性有机物的方法 (14) 附录 C (规范性附录)固定污染源挥发性有机物自动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20) 附录 D (规范性附录)金属滤筒吸收和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纺丝油烟的采样及分析方法 (26)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杭州市大气污染防治规定》《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等法律和法规,防治污染,保障人体健康,改善环境质量,加强杭州市印刷、工业涂装、化学纤维制造等行业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控制,促进行业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的进步,结合杭州市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印刷、工业涂装、化学纤维制造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及臭气浓度的排放控制要求、监测和监督要求。本标准颁布实施后,国家和浙江省发布的相应行业型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涉上述行业污染控制要求的,当其严于本标准或本标准未作规定的污染物项目时,执行国家和浙江省行业型排放标准的相关规定。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排污许可证要求严于本标准时,按照批复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排污许可证执行。 新建污染源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现有污染源自2020年1月1日起执行本标准。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并将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环境保护要求适时修订。 本标准附录A~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杭州市环境保护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杭州市环保产业协会。 本标准起草人:杨强、应巍、唐伟、夏阳、卢滨、何校初、井宝莉、杨超、张奇漪、施明才、陈超、沈小东、沈鸿海。

HJ 2522-2012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紫外线消毒装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 2522—2012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紫外线消毒装置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oducts Ultraviolet disinfection equipment 本电子稿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2012-7-31发布 2012-11-1实施 环境保护部发布

目 次 前 言 (Ⅱ)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基本要求 (2) 5 性能要求 (4) 6 试验方法 (5) 7 检验规则 (5) 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6) 附录A(规范性附录)紫外线剂量——响应曲线测试 (8) 附录B(规范性附录)紫外线生物验证剂量测试 (11) 附录C(规范性附录)紫外线功率测试和紫外线效率计算 (14) 附录D(规范性附录)紫外灯老化系数测试 (16) 附录E(规范性附录)石英套管紫外线透射率测试 (17)

前 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范紫外线消毒装置的生产、制造,提高紫外线消毒装置的质量,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紫外线消毒装置的基本要求、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水污染治理委员会)、福建新大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2年7月31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2年11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吸附脱附催化燃烧技术要求

吸附*催化净化装置技术规范 二设计原则 1、贯彻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执行国家的相关法规、政策、规范和标准; 2、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选用适合本工程特点、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处理工艺,安全可靠的工艺路线和设计参数,为工程项目的尽早实施,为废气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设计创造良好的环境; 3、废气处理设施总平面布置力求布局合理,工艺流程顺畅,,环境布局优美,并节约用地,占地面积少,使废气处理工程与周围环境及景观达到协调一致; 4、选择稳妥可靠、技术先进、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管理简单.、维修量少、运行灵活的处理新工艺和设备,确保废气处理设施长期稳定行,达标排放; 5、该装置位于化工易燃易爆场所,必须严格执行现行的防火防爆、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等国家和地方颁布规范、法规和标准; 6、选用噪声小的设备,注意节能降耗,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7、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 三设计依据 GB 3836 爆炸性其他环境用电气设备 GB/T 3923.1 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 GB/T 7701.5 净化空气用煤质颗粒活性炭 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T 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GB 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9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051 排气筒设计规范 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8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160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J 87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HGJ 229 工业设备、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HJ/T 1 气体参数测量和采样的固定位装置 HJ/T 386 工业废气吸附净化装置 HJ/T 389-2007 工业有机废气催化净化装置 HJ 2000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 JJF 1049 温度传感器动态响应校准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1987】002号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第2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环境保护及环境污染检测方案

第十章环境保护及环境保护检测方案 施工便道 便道施工过程严格按照下列环保措施执行: (1)首先选择施工便道具体走向,尽量避免大挖大填,便道要少占耕地、少砍伐树木。 (2)所有新修和改建的便道必须设计边沟排水设施并设置错车台,水流排向附近自然沟道。排水沟与施工便道同步施工。 (3)在大挖方或大填方地段,如边坡较高且地质情况较差,必须砌筑挡土墙,防止边坡塌方,并在边坡一定的位置做好截水沟。 (4)在临时用地之外未经批准不得破坏树木、耕地、水渠等。 (5)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车辆不得在设计便道外天然草地上随意行驶,避免对地表植被的无序破坏。 (6)便道通车路段应加强日常养护,做到路面平整、无坑槽路拱适度、不积水;泥泞路段应及时换填材料或采取其他根治措施。 (7)便道施工区域附件有居民、学校、医院等敏感点时,大风及晴朗天气,应及时洒水,减少扬尘污染。粉状材料如石灰、水泥等运输过程中应袋装或灌装,禁止散装运输。在便道施工过程中尽量采用低噪声机械,对超过国家标准的机械应禁止进入施工场地,并经常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此外严禁夜间施工。对于便道施工中需要架设施工便桥或跨越水体的,严禁向水体抛洒垃圾,避免水体污染。 (8)加强对便道的防护,确保边坡稳定,减轻施工便道造成的水土流失,施工便道边种草防护。施工便道使用结束后,根据先期设计的恢复利用计划进行处置。

项目部住房 (1)项目部及各施工队生活房屋周围要进行适当绿化,垃圾集中处理、化粪池定期进行消毒处理,减少蚊蝇滋生,控制传染性疾病; (2)办公室、宿舍、食堂、仓库等临时房屋及生活区按排专人经常清扫,保持清洁卫生,所有垃圾必须倒到指定垃圾集中处理站;因施工人员集中,生活垃圾需增加处理设施和加强管理,人员较多时可增垃圾桶,并在竣工后及时拆除或清理; (3)不得向垃圾点内排放生活污水。应有一定的生活污水处理措施,并集中清理外运;或请当地农民清理积肥和饭菜渣等垃圾; (4)控制白色垃圾污染; (5)试验室废渣、废水、废油应集中处理,远离生活用水。 施工现场废气控制 (1)水泥扬尘 ①根据项目施工特点,尽可能使用商品水泥及散装水泥,减少使用袋装水泥,以削减使用水泥带来的环境污染。 ②在散装水泥罐车下部出口处设置防尘袋,以防水泥散逸。 ③在水泥搅拌过程中,水泥添加作业应规范,搅拌设施保持密闭,防止添加、搅拌过程中大量水泥扬尘外逸。 (2)施工扬尘 ①在施工作业现场按照《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标准》的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 ②加强建筑材料的存放管理,各类建材及混凝土拌合处应定点定位,禁止水泥露天堆放,并采取防尘抑尘措施,如在大风天气对散料堆放采用水喷淋防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编制导则》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编制导则》 (征求意见稿) 编 制 说 明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编制导则》编制组 二〇〇八年七月

目 录 1 标准制定工作概述 (1) 1.1 任务来源 (1) 1.2 目的和意义 (1) 1.3 法律依据、编制原则和技术依据 (1) 1.4 标准编制工作过程 (1) 2 国内外相关标准概况及发展趋势 (1) 2.1 环境保护产品标准方面 (1) 2.2 标准编制规范和指南方面 (3) 3 标准主要内容的说明 (3) 3.1 本标准的结构和内容编排 (3) 3.2 本标准的前言 (4) 3.3 本标准的范围 (4) 3.4 本标准中的术语 (4) 3.5 产品技术要求编制的基本要求 (4) 3.6 产品技术要求的构成要素 (4) 3.7 产品技术要求构成要素的编制要求 (4) 3.8 产品技术要求编写的其他要求 (5) 4 与执行现行法律、法规、政策及其他标准的关系 (5) 5 实施本标准的措施建议 (5)

1 标准制定工作概述 1.1 任务来源 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编制导则》的制定任务,来源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6年下达的编制任务,项目编号为1539,序号93号。 1.2 目的和意义 为了加强和规范环境保护产品标准编制工作,推进环境保护产品标准化进程,促进环境保护产品生产行业健康发展,制定《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编制导则》。 本导则是为统一环境保护产品标准编制工作而制定的基本规定。导则以标准的形式规定了《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编写的基本要求、标准的构成、条文的编排和条文的写法等,旨在指导环境保护产品行业标准的编制工作,是环境保护产品标准的基础标准。 1.3 法律依据、编制原则和技术依据 本标准依据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6年第41号)等。 编制本标准采用的原则为:以GB/T 1.1和GB/T 1.2系列标准为基础,参考化工、机械、船舶等行业的产品标准编写规范,遵照国家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政策、标准及其规划,以及环境保护产品的特点进行编制。 本导则主要采用的技术依据为GB/T 1《标准化工作导则》系列标准。 1.4 标准编制工作过程 按照国家环保总局下达的任务,本标准编制工作从2007年1月开始,主要进行了国内外资料的调研,并在调研基础上编写标准大纲。2007年7月完成了《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编制指南》开题报告和标准编制大纲,进行了专家论证。开题论证会上明确了标准的编制方向和原则,通过了编制大纲,并将标准的名称改为《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编制导则》。随后,根据开题报告提出的方法和原则,按照编制大纲进行了标准初稿的编写。经过多方咨询、讨论,对初稿进行修改后,于2008年5月完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 标准编制中,主编单位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水污染治理委员会)全面负责标准的起草、编制工作。合作单位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助收集相关资料、参与编制方案拟订、标准编制技术咨询。 2 国内外相关标准概况及发展趋势 2.1 环境保护产品标准方面 2.1.1 国外情况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都发布了环境保护产品相关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环境保护产品技术标准和产品分类标准,如《清水和污水用管》(ISO 559-1991),《空气或其它气体的净化设备 除尘器的分类》(ISO 6584-1981);美国国家标

水喷淋+活性炭吸附处理工业废气方案

东莞市奇格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环保治理工程 方案编号:20111209 设 计 方 案 设计单位:创美环保 设计日期:二O一一年十二月

方案摘要 一、喷漆废气治理工程 处理工艺:水喷淋+活性炭吸附塔工艺 处理规模:处理量3000m3/h,共1套; 工程造价:¥3.51万元 二、移印废气治理工程 处理工艺:活性炭吸附塔工艺 处理规模:处理量10000m3/h,共1套; 工程造价:¥2.82万元 三、发电机尾气及噪声治理工程 处理规模:125KW发电机1台 工程造价:¥6.95万元 四、火烟治理工程 处理工艺:旋流板塔工艺 工程造价:¥3.34万元 五、油烟治理工程 处理工艺:静电除尘工艺 工程造价:¥2.00万元 六、监测费 项目造价: ¥0.50万元 七、验收审批费 项目造价: ¥0.80万元 以上合计:¥19.92 万元

目录 第一章喷漆废气处理设计 (4) 一、工程概况 (4) 二、设计依据及标准 (4) 三、设计范围 (4) 四、设计条件 (4) 五、工艺设计 (5) 六、主要设备技术性能 (7) 第二章移印废气处理工程 (8) 一、工程概况 (8) 二、设计依据及标准 (9) 三、设计范围 (9) 四、设计条件 (9) 五、工艺设计 (10) 六、主要设备技术性能 (11) 第三章发电机尾气处理工艺设计 (12) 一、设计依据及标准 (12) 二、设计条件 (12) 三、工艺设计 (13) 第四章柴油发电机房噪声治理 (15) 第五章厨房油烟治理 (18) 第六章炉灶火烟治理工艺 (21) 第七章工程概算 (24) 一、喷漆废气处理工程概算 (24) 二、移印废气处理工程概算 (25) 三、发电机尾气治理工程概算 (26) 四、发电机噪音治理工程概算 (27) 五、厨房油烟废气治理工程概算 (28) 六、厨房火烟废气治理工程概算 (28) 第八章售后服务与支付方式 (29) 一、售后服务 (29) 二、付款方式 (30)

我国环境保护的现状以及对策分析

我国环境保护的现状以及对策分析 崔存新贾西城焦红云(济南市平阴县环保局2504000) [摘要]环境保护是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大事,如何有效保护环境一直是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是多样的,诸如经济因素、技术因素、政治因素等。本文从环境保护的现状情况以及对策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目前环境保护的情况,因此,需要足够重视环境保护,应该建立相应的法律程序加以完善。 [关键词]环境保护现状对策 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与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环境资源问题达到触目惊心的程度。为适应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和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我国已建立专门负责环境保护的政府机构,尤其在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和措施,加大环保政策的实施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环境保护,正逐渐从政府专职转变为全民的共同事业。 一、我国目前的环境状况分析 我国的环境状况可以概括为:局部有所改善,总体仍在恶化。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多项进展,但形势仍然非常严峻。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气污染十分严重 我国大气污染属于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二氧化硫)污染危害最大,并呈发展趋势。酸雨污染。由于我国迄今尚未对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采取有效措施,而煤炭消耗量不断增加,造成区域性大面积酸雨污染严重。广东、广西、四川盆地和贵州大部分地区形成了我国西南、华南酸雨区,已成为与欧洲、北美并列的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 (二)水环境污染日益突出 我国的水环境污染以有机物污染为主,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污染在“七五”期间曾得到较好控制,但近几年又有所恶化。我国湖泊普遍遭到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十分突出。例如:滇池是昆明最大的饮用水源,供水量占全市供水量的54%,由于昆明市及滇池周围地区大量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入,致使滇池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十分严重,作为饮用水源已有多项指标不合格,藻类丛生,夏秋季84%的水面被藻类覆盖。 (三)植被破坏更加严峻 森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支柱。一个良性生态系统要求森林覆盖率不低于30%。尽管建国后我国开展了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但森林破坏更为严重,特别是用材林中可供采伐的成熟林和过熟林蓄积量已大幅度减少。几十年来,由于过度放牧和管理不善,造成了13 亿亩草原严重退化、沙化、碱化,加剧了草地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 二、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分析 目前我国现阶段的环境政策的成效不断地被新产生的环境压力抵消,仅仅维持了环境状况不致急剧恶化。 (一)建立适当的环境法律体系 同西方发达国家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相比,我国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还是不完整的,法律规定也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因此,从今后立法方向来看,我们应当做好以下几点工作:1、在环境立法中确立各项基本法律原则,包括可持续发展原则,预防污染原则,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低噪声型冷却塔

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发布 HJ HJ/T 385-2007 代替HCRJ 018-1998

目录 前言……………………………………………………………………………………………… II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技术要求 (1) 5 试验方法 (2) 6 检验规则 (2) 7包装和运输 (3) 附录A(规范性附录)噪声测量方法 (4) I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提高低噪声型冷却塔产品质量水平,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低噪声型冷却塔的技术性能指标、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低噪声型冷却塔》(HCRJ018-1998)废止。 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噪声与振动控制委员会)、机械工业部第四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浙江联丰集团公司、广东省阳江市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本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年 12 月 3 日批准。 本标准自 2008年 3 月 1 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 II

低噪声型冷却塔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低噪声型冷却塔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和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机力通风式单台冷却水量≤500m3/h的低噪声型冷却塔(以下简称冷却塔)。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3785 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试方法 GB 7190.1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第1部分:中小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GB/T 1462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 GB/T 15173 声校准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冷却塔标准点 指冷却塔进风口方向,离塔壁水平距离为一倍塔体直径,距安装基准平面1.5m高的点。 a×,当塔体直径小于1.5m时,取1.5m;当塔形为矩形时,取塔体的当量直径D=1.13b 其中a、b为塔的边长。 3.2 风机直径 指风机叶轮直径。 3.3 出风筒斜45°外上方测点 指出风筒上缘外斜上方45°,离开风筒上缘距离等于风机直径的点。当风机直径小于1.5m时,测量距离取1.5m。测点应位于塔进风侧。 4 技术要求 4.1 基本要求 4.1.1 冷却塔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纸及技术文件进行制造。 4.1.2 冷却塔的设计、制造及性能应符合GB 7190.1的规定。 4.2 噪声限值 1

有机废气回收设计方案

有机废气回收设计方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有机废气处理回收项目 设 计 方 案 2016 年3 月17日

目录 一、总论 2 二、设计依据2 三、动力条件4 四、气候条件4 五、工作内容4 六、排放标准5 七、生产工艺和污染物发生状况5 八、废气处理工艺选择7 九、有机废气回收净化装置技术参数说明15 十、运行费用估算17 十一、工程界定表17 十二、验收细则18 十三、工程进度19 十四、交货期及运输方式19 十五、买卖双方的设计分工和设计联络20 十六、售后服务计划20 十七、设备投资估算21

一.总论 装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客户)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含丙烯酸稀释剂类和PE稀释剂类的废气,该类废气主要含有100#、150#、二甲苯和正丁醇、丁脂、丁醚等有机溶剂,该类有机溶剂的排放不仅污染了环境,而且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为了保护环境,实现废物资源化,降低生产成本,设计、制造、安装废气全自动回收装置。据此提出本方案,本方案是以丙烯酸稀释剂设计的。 二.设计依据 1.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 技术的先进性; 工艺的适用性; 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操作的简便性; 设备的可维护性; 运行能耗成本的节约性; 性能价格比的经济性 2.方案设计遵守的标准规范

(1)根据该公司的产品结构及生产废气特征,结合已有的工程实例,在确保有机废气回收效 率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简单、成熟、可靠的处理工艺,达到功能可靠、经济合理、管理方便; (2)污染调查结合企业介绍与实际勘察,尽可能真实反应企业污染状况,为工艺选择提供充 分依据; (3)处理工艺有针对性。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及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提出综合整治技 术路线,对恶臭、有毒化学品防治优先考虑,分析其达标排放的可行性,减轻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4)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相结合,以提高处理效果,降低运行成本,减轻企业负担; (5)主要机电设备选用优质、低能耗的国产设备,设置必要的自控装置,尽最大可能 地减少维修费用。 三.动力条件

环境污染与保护论文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人类在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后,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社会经济方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与此同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构成了现实威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因此,环境保护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一而二,二而一的任务。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只有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 关键词:环境保护; 温室效应;臭氧层;固体废物污染;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 环境污染与保护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重大问题。 上个世纪,人类社会的文明得到了飞跃的发展,科技飞速进步。人类用环境的代价换来了社会的进步。今天我们享受物质文明的时候,被污染的环境也同时在向我们索要代价。环境遭到的破环。已经达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 当今世界环境污染问题涉及到许多方面,其中最显著的有以下几个 1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是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如果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含量增加1倍,全球的年平均气温将升高1.5~4.5℃。科学家预测,随着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大量增加,到2100年,全球气温将上升2~5℃。随着温室效应的不断增强,将对人类生存环境和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影响。有的科学家认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雪会部分融化,从而导致海平面上升,使沿海的一些国家和城市被海水淹没。另外,随着气温升高,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也会发生变化,气候变化还会引起一些疾病蔓延,危害人体健康等。因此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2臭氧层遭破坏 臭氧层遭破坏是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是人类活动使大气严重污染的结果。臭氧层遭破坏,使照射到地面上的太阳紫外线增多,严重损害地面上动植物的基本结构,并危害到海洋生物的生存。此外,还会使地球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发生变异,直接影响人体健康,使皮肤癌、白内障等疾病增多。据科学家研究,大气中的臭氧每减少1%,照射到地面上的紫外线就会增加2%。80年代,科学家观测到南极上空的臭氧在每年的9~10月急剧减少。1985年公布的测量结果表明,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浓度大大减少,臭氧层“空洞”已扩大。1987年,科学家们又发现北极上空也出现了臭氧层“空洞”。 3酸雨。 酸雨的形成主要是工厂、汽车、飞机等燃烧和石油、天然气,不断地向大气中排放硫和氮的百分比物造成的。酸雨的危害很大。酸雨降落河湖,会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和繁殖乃至大量死亡;酸雨降落土壤,会使土壤酸化,危害农作物或森林生长并进而危害人体健康;酸雨还会腐蚀建筑物、桥梁、铁轨等。就连保存了多少个世纪的文物古迹、碑刻石雕等也会被酸雨腐蚀得斑驳脱落、满目疮痍。酸雨给人类生存、发展带来巨大危害,被人们称为“空中死神”。 4固体废物污染 固体废物的堆放带来的严重环境问题主要有:①占用土地,损伤地表。越来越多的城市垃圾、矿业尾矿、煤矸石、工业废渣等侵占了大量土地,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妨碍了城市环境卫生,并且埋掉了绿色植物,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②污染土壤、水体、大气。堆放

水喷淋+活性炭吸附处理工业废气方案说明

专业技术资料 东莞市奇格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环保治理工程 方案编号:20111209 设 计 方 案 设计单位:创美环保 设计日期:二O一一年十二月

方案摘要一、喷漆废气治理工程 处理工艺:水喷淋+活性炭吸附塔工艺 处理规模:处理量3000m3/h,共1套; 工程造价:¥3.51万元二、移印废气治理工程 处理工艺:活性炭吸附塔工艺 处理规模:处理量10000m3/h,共1套; 工程造价:¥2.82万元三、发电机尾气及噪声治理工程 处理规模:125KW发电机1台 工程造价:¥6.95万元四、火烟治理工程 处理工艺:旋流板塔工艺 工程造价:¥3.34万元五、油烟治理工程 处理工艺:静电除尘工艺 工程造价:¥2.00万元六、监测费 项目造价: ¥0.50万元七、验收审批费 项目造价: ¥0.80万元

以上合计:¥19.92 万元 目录 第一章喷漆废气处理设计 (4) 一、工程概况 (4) 二、设计依据及标准 (4) 三、设计范围 (4) 四、设计条件 (4) 五、工艺设计 (5) 六、主要设备技术性能 (7) 第二章移印废气处理工程 (9) 一、工程概况 (9) 二、设计依据及标准 (9) 三、设计范围 (9) 四、设计条件 (9) 五、工艺设计 (10) 六、主要设备技术性能 (12) 第三章发电机尾气处理工艺设计 (13) 一、设计依据及标准 (13) 二、设计条件 (13) 三、工艺设计 (13) 第四章柴油发电机房噪声治理 (16) 第五章厨房油烟治理 (18) 第六章炉灶火烟治理工艺 (21) 第七章工程概算 (24) 一、喷漆废气处理工程概算 (24) 二、移印废气处理工程概算 (25) 三、发电机尾气治理工程概算 (26) 四、发电机噪音治理工程概算 (27) 五、厨房油烟废气治理工程概算 (28) 六、厨房火烟废气治理工程概算 (29) 第八章售后服务与支付方式 (30) 一、售后服务 (30) 二、付款方式 (30)

[整理]《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工业有机废气催化净化装置》(hjt 389- ).

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工业有机废气催化净化装置 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oduct Catalytic gas cleaner for industrial organic emission (发布稿) 2007—12—03 发布2008—03—01 实施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 HJ HJ/T 389-2007 代替HCRJ 038-1998 I 目次 前言------------------------------------------------------------------------------------------------------------ Ⅱ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1 4 技术要求----------------------------------------------------------------------------------2 5 检验方法---------------------------------------------------------------------------------------------------- 3 6 检验规则-------------------------------------------------------------------------------------------------4 7 包装和标牌-------------------------------------------------------------------------------------------------5 附录A(规范性附录)工业有机废气催化净化装置性能检验方法------------------------------------6 II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范工业有机废气催化净化装置技术要求, 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有机废气催化净化装置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工业有机废气催化净化装置》(HCRJ 038-1998)废止。 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废气净化委员会)、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 环境保护分院。 本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 年12 月3 日批准。 本标准自2008 年 3 月1 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 1 工业有机废气催化净化装置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有机废气催化净化装置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处理风量为50m3/h~20000m3/h,可去除气态或气溶胶态有机污染物的工 业废气催化净化装置。

《旋转式沸石吸附浓缩装置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旋转式沸石吸附浓缩装置技术要求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旋转式沸石吸附浓缩装置技术要求》编制组 二〇二〇三月

目次 1 任务来源 (1) 2 标准制定必要性、编制依据、编制原则 (1) 3 相关标准概况 (3) 4 主要工作过程 (3) 5 产品调研 (4) 6 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说明 (9) 7 标准水平评价 (19) 8 标准实施建议 (19)

《旋转式沸石吸附浓缩装置技术要求》编制说明 1 任务来源 2017年,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下达了“固定式蜂窝活性炭吸附浓缩装置技术要求等八项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2018〕第128号,其中提出了制定《旋转式沸石吸附浓缩装置技术要求》的编制任务。青岛华世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承担该标准的编制工作,其他参编单位有可迪尔空气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恩国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河北莫兰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潍坊正轩稀土催化材料有限公司、扬州市恒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泷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2 标准制定必要性、编制依据、编制原则 2.1必要性 近年来,雾霾、光化学烟雾、近地面高浓度臭氧和二次气溶胶污染等事件频发,人类呼吸道疾病、癌症种类和数量均显著增加,说明大气污染引发的环境问题已日趋严重。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是一类常见且非常重要的大气污染物,也是臭氧和PM2.5形成的重要前体物质。许多VOCs具有毒性和恶臭气味,浓度超过一定限值会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重大负面影响。因此,如何治理VOCs成为废气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 VOCs来源十分广泛,包括自然源和人为源,其中人为因素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成为引发环境问题的关键,人为因素中有约70%来自工业源排放的废气。涉及VOCs排放的行业包括喷涂、涂料、油墨印刷、冶金制造、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制药、炼焦、石油开采与炼制、天然气开发与利用、日用化学品制造、半导体及电子产品制造、人造板与木制家具制造等,各行业排放废气成分复杂,包括300余种,主要为烷烃类、烯烃类、芳香族及其衍生物、醇类、酯类、醚类、酮类、醛类、胺、酰胺和乙二醇衍生物等。 目前,大风量、中低浓度的VOCs排放在有机废气污染中占据很大的比例,约占市场份额的60~70%,其中吸附浓缩技术是此类废气治理中最为经济有效的技术途径。早期吸附浓缩技术中,主要采用活性炭材料(颗粒活性炭、活性碳纤维)作为吸附剂,但是存在安全性能差、难以实现连续操作、再生脱附不彻底等明显缺陷。近年来,沸石转轮浓缩-蓄热(催化)氧化技术成为最具潜力的大风量、中低浓度VOCs治理技术,沸石转轮因具有风阻低、效率高、连续脱附、无着火危险、寿命长的优势,市场占有率日益扩大,已广泛应用在涂装、印刷、石油化工、橡胶、机械等行业,但随着该技术的广泛应用,转轮产品装备质量良莠不齐的问题不断凸显,亟需制定相应的产品标准进行规范。 2.2编制依据 标准的编制以工业固定源VOCs废气的排放和污染现状、各行业的排放特点及其污染治理情况为基础,充分考虑吸附浓缩治理技术的发展水平、成熟程度、应用范围和覆盖度,并

产品管理-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中空纤维膜生物反 应器组器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1、任务来源 《关于开展2008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项目工作的通知》(环办函【2008】44号),项目序号358,项目名称《环境环保产品技术要求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器组器》。 承担单位: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标准制定的背景和意义、法律及技术依据 2.1标准制定的背景和意义 2.1.1国内外发展情况 由于水资源的消耗量增加和自然界淡水资源的短缺,废水的再生利用或回用成为迫切要求。二沉池的排放出水尚无法达到中水回用的标准,所以二沉池出水还需要经过进一步过滤、活性炭吸附、杀菌消毒甚至反渗透等三级处理。这样的工艺太过复杂,并且还有化学处理产生的沉淀污泥有可能成为二次污染源。膜制作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用超滤或微滤膜取代三级处理以简化工艺过程的尝试,工艺的进一步发展最终促使使用超滤或微滤膜取代二沉池的工艺方法。这时的膜工艺主要为外置式膜生物反应器器。在Hardt等处理合成废水的好氧膜生物反应器里,采用终端超滤来实现泥水分离,污泥浓度高达30g/L,是通常好氧系统的23倍,膜的水通量为7.5L/(m2·h) 外置式膜生物反应器工艺的概念为Dorr-Oliver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发展成为商业化的污水处理系统。外置式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系统的概念在南非得到进一步发展而形成厌氧消化超滤工艺。 外置式工艺需要较高的能耗(2kw·h/m3~10kw·h/m3)。为解决外置式工艺高能耗的缺点,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被发展起来。在浸没式工艺里,微滤或超滤膜直接浸没于生物反应池,并安置在曝气器的上方,借助曝气流引起的上升的气水混合流擦洗膜表面以去除滤饼层。浸没式工艺采用负压抽吸的方法实现泥水分离。浸没式工艺的能耗主要来自曝气,它占总能耗的90%以上;而外置式式工艺系统中,曝气仅占总能耗的20%。和外置式工艺相比,浸没式工艺的膜的水通量都较低,因为后者一般在较低压力下运行;但是如果将水通量换算为比膜通量(水通量除以跨膜压差)进行对比,浸没式工艺的比膜通量比外置式工艺高2~4倍。 目前,各种工艺的膜生物反应器都有商业化应用,好氧膜生物反应器要比厌氧膜生物反应器更为普遍。 2.1.2本标准制定的意义 膜生物反应器组器及以其为核心的水处理技术越来越成为污水再生利用、资源化的主要途径,被誉为“21世纪的水处理技术”之一,其在今后污水处理、污水回用领域的主导地位越来越得以充分肯定。膜组件单元是构成膜组器的基本元件,是膜组器的核心构件。膜组件的性能、规格、规范将直接影响膜生物反应器的质量及应用,进而影响污水的再生利用。因此进行膜组件生产即是污水再生利用的专项整治工作,也是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要求。 目前国内中空纤维微滤膜组件标准仅为2003年发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中空纤维微滤膜组件》(HY/T061-2002)。此项标准只规定了一种带外壳的柱形膜组件标准,已不适应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同时不适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及大规模污水处理的需求。因此为了促进和规范膜组件以及相应的膜生物反应器组器的生产、推广及应用,保证产品质量,易于膜组器的生产及质量控制,便于我国环境保护行业开展环保产品质量监督,须制订新的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器组器标准。 2.2标准制订的法律及技术依据

固定床蜂窝状活性炭吸附浓缩装置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固定床蜂窝状活性炭吸附浓缩装置技术要求》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固定床蜂窝状活性炭吸附浓缩装置技术要求》编制组 二〇二〇年三月

目次 1 任务来源 (1) 2 标准制定必要性、编制依据、编制原则 (1) 3 主要工作过程 (3) 4 产品现状调研 (3) 5 主要技术内容及说明 (10) 6 检验方法 (13) 7 标准水平评价 (13) 8 标准实施建议 (13)

《固定床蜂窝状活性炭吸附浓缩装置技术要求》编制说明1 任务来源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关于下达《固定床蜂窝状活性炭吸附浓缩装置技术要求》等八项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中环协[2018](128)号)下达计划《固定床蜂窝状活性炭吸附浓缩装置技术要求》。 本标准项目承担单位:嘉园环保有限公司。 技术协作单位:广州市怡森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杭州彩虹环保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宁波东方兴达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北京明泰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景德镇佳奕新材料有限公司、淄博鹏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扬州市恒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中科睿赛污染控制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2 标准制定必要性、编制依据、编制原则 2.1 标准制定的必要性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 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大多数有毒、有害,具有致癌性;参与光化学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部分可破坏臭氧层。工业排放有机废气已经成为城市主要污染源之一。 目前,在我国VOCs污染源分布面广,涉及VOCs排放的行业包括化工、制药、喷涂、包装、印刷、电子、家具、皮革等,行业众多,产生的VOCs种类繁多,成分复杂,常见的成分有碳氢化合物、苯系物、醇类、酮类、酚类、醛类、酯类、胺类、腈(氰)类等。近几年,我国的VOCs相关治理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新工艺、新设备陆续投入使用。但由于缺乏设备制造、工程实施等方面的技术规范,各厂家的设备千差万别,良莠不齐,和进口的同类型设备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甚至设备安装以后大部分成为摆设,难以正常运行。 随着经济社会和环保行业的发展,有必要制订气态污染物治理的工程技术规范,对技术相对成熟、应用面广的工程技术进行规范,既能大大提高环境工程建设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也能指导主管部门对环境工程全过程实施科学管理。吸附法是低浓度有机废气治理的一种传统技术,也是目前我国有机废气治理的主要技术之一,其中,固定床蜂窝状活性炭吸附净化设备和以其为基础的集成设备占有较大比重。因此本规范执行以后可以在工艺设计、设备制造、工程建设、检验检查、运行维护与管理等各个方面显著提高我国VOCs行业治理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