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电源安全距离及其相关安全要求
开关电源安全距离及其相关安全要求

开关电源安全距离及其相关安全要求姓名:XXX部门:XXX日期:XXX开关电源安全距离及其相关安全要求安全距离包括电气间隙(空间距离),爬电距离(沿面距离)和绝缘穿透距离1、电气间隙: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空气测量的最短距离。
2、爬电距离: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绝绝缘表面测量的最短距离。
电气间隙的决定:根据测量的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即可决定距离一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见表3及表4二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见表5但通常: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PE(大地)≥2.5mm,保险丝装置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可能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发生短路损坏电源。
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一次侧直流地对大地≥2.5mm(一次侧浮接地对大地)一次侧部分对二次侧部分≥4.0mm,跨接于一二次侧之间之元器件二次侧部分之电隙间隙≥0.5mm即可二次侧地对大地≥1.0mm即可附注:决定是否符合要求前,内部零件应先施于10N力,外壳施以30N力,以减少其距离,使确认为最糟情况下,空间距离仍符合规定。
爬电距离的决定:根据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查表6可决定其爬电距离第 2 页共 7 页但通常:(1)、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大地≥2.5mm,保险丝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量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短路损坏电源。
(2)、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3)、一次侧直流地对地≥4.0mm如一次侧地对大地(4)、一次侧对二次侧≥6.4mm,如光耦、Y电容等元器零件脚间距≤6.4mm要开槽。
(5)、二次侧部分之间≥0.5mm即可(6)、二次侧地对大地≥2.0mm以上(7)、变压器两级间≥8.0mm以上3、绝缘穿透距离:应根据工作电压和绝缘应用场合符合下列规定:--对工作电压不超过50V(71V交流峰值或直流值),无厚度要求;--附加绝缘最小厚度应为0.4mm;--当加强绝缘不承受在正常温度下可能会导致该绝缘材料变形或性能降低的任何机械应力时的,则该加强绝缘的最小厚度应为0.4mm。
开关电源安全距离及其相关安全要求范本(2篇)

开关电源安全距离及其相关安全要求范本开关电源是一种常见的电源设备,用于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供应给电子产品使用。
在使用开关电源时,为了确保安全,有一些安全距离和相关的安全要求需要注意。
以下是相关内容,不含分段语句。
1. 安全距离开关电源的安全距离指的是其在安装和使用时与其他物体之间应保持的最小距离。
这是为了防止电源过载、过热或者发生其他安全事故而设定的。
一般情况下,开关电源的安全距离应符合以下要求:- 开关电源与其他热源之间的距离应保持一定距离,一般不少于10cm。
- 开关电源与其他电源设备之间的距离应保持一定距离,一般不少于20cm。
- 开关电源与可燃物之间的距离应保持一定距离,一般不少于30cm。
- 开关电源与有隔热要求的物体之间的距离应保持一定距离,一般不少于5cm。
2. 安全要求范本开关电源的安全要求是确保其稳定、可靠、安全运行的基本要求。
下面是一个相关安全要求的范本,供参考使用:- 开关电源的输入和输出应符合国家或地区的安全标准,并通过必要的认证。
- 开关电源应配备过压、欠压、过载、过流、短路等保护功能,确保电源及其连接的设备不会受到损坏或危险。
- 开关电源的外壳应符合电源设备的防护等级要求,以防止外界物体或者水分侵入。
- 开关电源的工作温度范围应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且在指定的温度范围内能够保持稳定的工作性能。
- 开关电源应具备过热保护功能,当工作温度超过安全范围时能够自动断开电源,以防止过热造成的安全事故。
- 开关电源的通风通道应设计合理,以确保散热效果良好,避免内部器件过热。
- 开关电源的电路板应具备防静电和防雷击等能力,以防止静电或雷击对电源造成损坏。
- 开关电源应符合相关的环保要求,如符合RoHS指令等。
以上是开关电源安全距离及其相关安全要求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开关电源安全距离及其相关安全要求范本(二)开关电源是现代电子设备中常用的一种电源类型,其具有高效、稳定、小型化等优点,在各种电子产品中广泛应用。
开关电源安全距离及其相关安全要求

开关电源安全距离及其相关安全要求开关电源是一种常见的电源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为了保证使用的安全性,需要遵守一定的安全距离和相关安全要求。
安全距离是指在开关电源工作时,周围应保持一定距离的安全范围,以避免造成电磁辐射、电击、火灾等危险。
下面将从电磁辐射、电击和火灾的角度介绍开关电源的安全距离和相关安全要求。
首先,电磁辐射是开关电源可能会产生的一个安全问题。
开关电源工作时会产生电磁辐射,电磁辐射可引起人体不适甚至健康问题。
因此,周围建筑或设备应远离开关电源,并在布线时避免距离过近。
一般来说,开关电源的安全距离应当根据电磁辐射强度进行测量和确定。
一般情况下,建议在开关电源其工作位置附近,离其1米范围内应避免有人员长时间停留。
其次,电击是使用开关电源时可能遇到的另一个安全问题。
开关电源工作时产生的高电压和高电流可能会对人体造成电击伤害。
为了避免事故发生,使用开关电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安全要求:首先,应确保开关电源的接地可靠,接地电阻不应超过规定值。
其次,开关电源的输出端应做好绝缘工作,避免触电事故发生。
最后,应定期对开关电源及其配套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最后,开关电源的工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火灾。
开关电源内部的电线、电路板等元件在工作时会发热,若散热不良或由于其它原因,可能引发火灾。
因此,开关电源应安装在通风良好、干燥、防火设施完备的地方。
另外,开关电源周围不应存放易燃、易爆或可燃物品,以免引发火灾。
当开关电源长时间使用时,应定期清洁其内部和周围,并检查电源的散热情况。
除了上述安全要求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使用开关电源时应阅读并理解产品说明书,并按要求正确使用。
其次,开关电源应选用合格产品,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测。
最后,对于开关电源的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使用并进行检修或更换。
总之,开关电源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安全距离和相关安全要求,以确保使用的安全性。
用户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开关电源,并遵循以上安全要求进行使用和维护,以防止产生危险。
开关电源安规要求内容

开关电源安规主要内容森树强电子一. 安全距离规范(针对初, 次级及高压, 大电流区域PCB布板)1. 交流输入L - N, N- GND, L- GND间距必须大于毫米.2. 初级整流滤波电容正, 负级间距须大于4毫米.3. 初, 次级间距须大于6毫米(光耦处间距最小).4. 次级电路电压小于48V的区域布板时一般不作安全间距要求.注: 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应符合相关要求.二. 耐压测试规范测试内容及标准:1. 输入–输出耐压测试及标准l 交流3000V, 1分钟打耐压, 漏电流设为10mAl 耐压仪指示漏电流<10mA, 且无飞弧现象为合格.2. 输入–大地耐压测试l 交流1500V, 1分钟打耐压, 漏电流设为10mAl 耐压仪指示漏电流<10mA, 且无飞弧现象为合格.3. 输出–大地耐压测试l 直流500V, 1分钟打耐压, 漏电流设为10mAl 耐压仪指示漏电流<10mA, 且无飞弧现象为合格.注:大地为外壳地.测试仪器为耐压测试仪.三. 绝缘测试规范测试内容及标准:1. 输入 - 大地>500Mohm为合格2. 输出 - 大地 >500Mohm为合格3. 输入 - 输出 >500Mohm为合格四. 温度测试规范1. 测试内容: 开关电源长时间稳定工作后, 测试开关MOSFET, 开关变压器, 初级整流滤波电容,次级整流管, 滤波电感的温度值并记录.2. 判定标准: 将所测温度数值和相关标准安全值对比, 以上器件的温度值必须小于安全值.五. 过载测试规范测试内容: 对每路输出均单独作过载试验(多路输出不同时作过载试验).测试方法及判定标准(1) 在该路输出开关变压器次级交流输出端加负载并使其带满载,长时间通电工作.(2) 监测开关变压器(磁芯, 漆包线包)的恒定温度值并记录, 不能超过允许值(厂商提供), 且应有15%左右裕量. 同时, 应无过温度保护动作.(3) 若出现过温度保护, 记录此时温度值.六. 元器件(部分)短路测试规范1.测试内容:(1) 开关MOSFET的极作相互短路试验..(2) 初级整流滤波电容正,负极作短路试验.(3) 次级输出滤波电容正, 负极短路试验.2.测试方法及判定标准--长时间工作, 无起火, 燃烧现象为合格.七. 安规器件选定以下器件属安规器件, 须选用合格产品.:-- X电容,Y电容, 变压器, 保险丝, 光耦, 插座, PVC片, 绝缘垫片, 绝缘胶带, 热缩导管等.。
开关电源安全距离及其相关安全要求范本

开关电源安全距离及其相关安全要求范本开关电源是一种常见的电力供应设备,它能够将交流电源转换为所需的直流电源,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然而,由于开关电源中存在高电压和高电流的元件,其使用和安装需要注意一些安全距离和相关的安全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开关电源安全距离及其相关安全要求。
一、开关电源安全距离的原则开关电源的安全距离是指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维持开关电源与周围环境、其他设备和人体的安全距离。
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可以避免开关电源可能带来的火灾、电击等安全隐患。
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不同的安全标准,开关电源的安全距离可以有所差异,但一般来说,需要考虑以下原则:1.电气安全距离:开关电源中的高电压和高电流元件具有较高的电气危险性,因此需要保持一定的电气安全距离。
这要求开关电源和周围设备、人体之间的距离要符合相关的电气安全标准,以防止电擦伤、电击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2.热量安全距离:开关电源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需要保持一定的热量安全距离。
如果开关电源和其他设备、人体过于接近,可能会造成过热、燃烧等安全问题。
因此,在设计和安装开关电源时,要考虑到散热问题,并确保开关电源周围的空间足够以避免过热。
3.防护等级要求:开关电源通常有相应的防护等级要求,以确保其在特定环境下的安全性能。
防护等级包括防尘、防水、防潮等,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景和安全标准来确定开关电源的安全距离。
二、开关电源的相关安全要求范本1.电气安全要求范本:开关电源及其相关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电气安全标准,例如GB 4943-201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电气安全》、GB 8898-2011《固定式供电设备及其电源电子设备特殊要求》等。
根据这些标准,对开关电源的电气安全要求可总结为以下几点:(1)电气绝缘:开关电源及其相关设备应具备足够的电气绝缘性能,以防止电擦伤、电击等电气危险。
(2)接地保护:开关电源应有有效的接地保护措施,以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开关电源安全距离及其相关安全要求

开关电源安全距离及其相关安全要求开关电源是一种常见的电子电源供应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系统中。
由于其高效转换和稳定的输出电压等特点,使用开关电源能有效提供电力供应。
然而,在使用开关电源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安全距离及其相关安全要求,以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首先,安全距离是指在开关电源正常工作状态下,应与人员和其他设备保持足够的距离,以避免电磁辐射、漏电等可能带来的危险。
在确定安全距离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 电磁辐射:开关电源在工作时会产生电磁辐射,如果人员长时间处于辐射范围内,可能会对健康产生影响。
因此,在设计和安装开关电源时,应遵循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将辐射限制在安全范围内。
根据具体的电磁辐射水平,可以确定人员和其他设备需要与开关电源保持的最小安全距离。
2. 漏电保护:开关电源在工作时也存在漏电的风险,如果人员接触到漏电电流,可能会导致身体触电。
因此,开关电源的设计和使用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并安装漏电保护器等设备,以确保漏电电流在安全范围内。
其次,开关电源的相关安全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符合安全标准:开关电源的设计和制造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的安全标准,如IEC 60950等。
这些标准包括对电源输入和输出的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的限制,以及对电磁辐射、漏电、过压、过流等安全风险的防护要求。
2. 合理的散热设计:开关电源在工作时会消耗一定的功率,并产生相应的热量。
因此,开关电源需要合理的散热设计,以确保温度不会过高,避免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
3. 适用的保护措施:开关电源应配置相应的保护电路和保护装置,以防止过压、过流、短路等故障情况的发生,保护电源本身和连接的设备免受损坏。
4. 安全的接线和连接:在安装和使用开关电源时,应按照产品说明书和相关安全要求进行正确的接线和连接。
接线应牢固可靠,避免出现接触不良、断线等故障,以防止电流过大或接地不良等安全隐患。
总之,开关电源的安全距离以及相关安全要求是我们在使用开关电源时需要重视的方面。
开关电源安全距离及其相关安全要求范本

开关电源安全距离及其相关安全要求范本开关电源是一种常见的电源设备,广泛应用于家庭和工业领域。
由于其工作原理特殊,使用时需要注意安全距离以及相关的安全要求。
下面是一个关于开关电源安全距离及其相关安全要求的范本,供参考:一、安全距离的定义安全距离是指离开关电源一定距离内人员和其他设备不会受到电磁辐射、电击等危害的距离。
针对不同类型和功率的开关电源,其安全距离有相应的要求。
二、一般安全要求1.开关电源应根据国家及相关标准的要求通过产品认证,并获得相应的认证证书。
购买开关电源时,应查看其认证证书,确保其具备相应的安全保障。
2.安装和使用电源时,必须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
不得私自更改电源的结构或电路设计。
3.安装和检测电源时,务必切断电源供应,确保操作安全。
4.在电源工作时,不得私自拆卸开关电源的外壳,以免触电或其它危险。
5.使用开关电源时,应确保室内通风良好,避免过热。
三、开关电源安全距离的具体要求1.低功率开关电源(小于100W)对于低功率的开关电源,一般的安全距离要求为至少30cm。
在安装和使用时应避免离人体和其他设备太近,以免发生电击或电磁辐射危险。
2.中功率开关电源(100W-1KW)对于中功率的开关电源,安全距离要求为至少60cm。
此时,除了确保人体和其他设备的安全外,还应注意开关电源的散热问题,避免过热引发火灾或其他安全问题。
3.高功率开关电源(大于1KW)对于高功率的开关电源,安全距离要求为至少1m。
此时,除了要考虑人体和其他设备的安全外,还应确保电源的散热和耐压能力,避免发生严重的事故。
四、特殊环境下的安全要求1.潮湿环境如果开关电源将安装在潮湿的环境中,应选择具有防潮性能的电源,并避免水分进入电源内部。
2.强电磁干扰环境对于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工作的开关电源,应选用抗干扰能力强的产品,并注意室内的接地、屏蔽和过滤等措施,以避免电源工作异常。
3.高温环境在高温环境下使用开关电源时,应确保其能正常工作并有足够的散热措施,以保证电源长时间稳定运行。
安规认证中开关电源的安全距离要求

安规认证中开关电源的安全距离要求1.安規要求安全距離:a.兩線式:一次側、二次側安全距離:5.5mm min.(為防誤差,預留6mm);加1.0mm破溝則4.5mm min.(為防誤差,預留5mm)b.三線式:一次側、二次側安全距離:5.5mm min.(為防誤差,預留6mm);加1.0mm破溝則4.5mm min.(為防誤差,預留5mm)一次側、FG安全距離:3.0mm min.(必須確定為FG,否則仍然要預留6mm;加1.0mm破溝則5mm)c.ACL、ACN安全距離:2.5mm min.(加1.0mm破溝則1.5mm min.)d.一次側高壓安全距離:1.5mm min.e.保險絲兩端銅箔安全距離:2.5mm min.(加1.0mm破溝則1.5mm min.)2.PWB製作,佈線最小距離:a.銅箔與銅箔:0.5mm min.b.銅箔與焊點:0.75mm min.c.焊點與焊點:1.0mm min.d.銅箔與板邊:0.25mm min.e.孔邊與孔邊:1.0mm min.f.孔邊與板邊:1.0mm min.3.PWB製作,佈線最小銅箔寬度:a.2oz:0.5mm min.;1oz:0.3mm min.b.電流承受力:1A/1.0mm min.(加錫則可減少為0.5mm min.)電氣要求:1.一次側電流路徑:電路順序;捷徑(越短越佳).2.二次側電流路徑:電路順序;捷徑(越短越佳).3.CY1佈線位置:一次側接近大電容負端;二次側接近變壓器地端.4.回授點佈線位置:正回授端及負回授端接近輸出端.5.符合雷擊測試要求:a.符合L-N 1KV;L(N)-FG 2KV(V 1.2/50uS、I 8/20uS):加07D471 Varistorb.符合L-N 6KV(500A):加07D471 Varistor、LF1加尖端放電、CY1加尖端放電c.符合L-N 6KV(3000A):加07D471 Varistor於Fuse前、LF1加尖端放電再並聯*(300V)*2 、CY1加尖端放電IEC 60950IEC 60950空间/沿面距离 (Clearance/Creepage Distances,Clause 2.10, Tables 2H, 2J, 2K and 2L)空间直线距离以峰值电压,根据 Table 2H (primary)、2J (primary additional)、2K (secondary) 计算.沿面爬行距离以RMS电压值,根据 Table 2L 计算,但不小于空间直线距离.250 V 以下时,L 至 N、初级至地:creepage 2.5 mm,clearance 2.0 mm (整流前).250 V 以下时初级至次级:creepage 5 mm,clearance 4 mm.TNV 至 SELV线路:creepage 2.5 mm,clearance 2.0 mm (Nemko):creepage 2.0 mm,clearance 1.8 mm (TÜV).PCB 间距应参照实际工做电压 (peak or dc),若间距不足时 UL 可做耐压测试,CSA 做短路测试.零件应施以 10 N 之推力作判断.空间距离:空间距离的数值应符合下列最小值的规定:立地式产品的外壳或桌上型产品上非重直面顶部,可接近导电零件,与危险性电压上零件,用作强化绝缘 (Reinforced insulation) 之空气间隙,不得小于10mm.A类插头式产品之外壳上,已接地之可接近导电零件,与危险性电压上零件,用作基本绝缘(Basic insulation) 之空气间隙,不得小于2mm.Primary Circuit之空间距离应符合Table 2H 及2J中最小值之规定.如果工作电压之峰值超过AC主电源电压之峰值时,绝缘之最小空间距离为下列两项数值之和:工作电压等于AC主电源电压时,Table 2H之最小空间距离值;以及Table 2J中附加空间距离值.沿面距离:沿面距离不得少于Table 2L之最小数值.强化绝缘或双重绝缘 (Reinforced or Double insulation) 之沿面距离是Table 2L中基本绝缘数值的两倍.如果Table 2L之沿面距离小于Table 2H, 2J 与2K之空间距离时,则空间距离即是最小沿面距离.判定沿面距离时之工作电压应考虑下列要项:实际的RMS值或DC 电压值.如使用DC 电压值,不必考虑附加之纹波.短期情况 (如TNV线路中之振铃信号),不必考虑.短暂之干扰不必考虑 (如噪声).连到TNV 线路中,如果无法得知通讯网络之特性时,其工作电压应假定,TNV-1 线路为60 Vdc,TNV-2 与TNV-3线路为120Vdc.如果所量测之工作电压,在相邻两点之间可使用内插法,来决定最小沿面距离.。
开关电源安全距离及其相关安全要求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8143 (操作规程范本系列)编辑:XXXXXX查核:XXXXXX时间:XXXXXX开关电源安全距离及其相关安全要求标准版本开关电源安全距离及其相关安全要求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操作规程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安全距离包括电气间隙(空间距离),爬电距离(沿面距离)和绝缘穿透距离1、电气间隙: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空气测量的最短距离。
2、爬电距离: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绝绝缘表面测量的最短距离。
电气间隙的决定:根据测量的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即可决定距离一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见表3及表4 二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见表5但通常: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 PE(大地)≥2.5mm,保险丝装置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可能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发生短路损坏电源。
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一次侧直流地对大地≥2.5mm (一次侧浮接地对大地)一次侧部分对二次侧部分≥4.0mm,跨接于一二次侧之间之元器件二次侧部分之电隙间隙≥0.5mm即可二次侧地对大地≥1.0mm即可附注:决定是否符合要求前,内部零件应先施于10N力,外壳施以30N力,以减少其距离,使确认为最糟情况下,空间距离仍符合规定。
爬电距离的决定:根据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查表6可决定其爬电距离但通常:(1)、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 大地≥2.5mm,保险丝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量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短路损坏电源。
(2)、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3)、一次侧直流地对地≥4.0mm如一次侧地对大地(4)、一次侧对二次侧≥6.4mm,如光耦、Y 电容等元器零件脚间距≤6.4mm要开槽。
安规认证中开关电源的安全距离要求

安规认证中开关电源的安全距离要求1. 安規要求安全距離:a. 兩線式:一次側、二次側安全距離:5.5mm min.(為防誤差, 預留6mm); 加1.0mm 破溝則4.5mm min.(為防誤差, 預留5mm)b. 三線式:一次側、二次側安全距離:5.5mm min.(為防誤差, 預留6mm); 加1.0mm 破溝則4.5mm min.(為防誤差, 預留5mm)一次側、FG 安全距離:3.0mm min.(必須確定為FG, 否則仍然要預留6mm; 加1.0mm 破溝則5mm)c.ACL 、ACN 安全距離:2.5mm min.(加1.0mm 破溝則1.5mm min.)d. 一次側高壓安全距離:1.5mm min.e. 保險絲兩端銅箔安全距離:2.5mm min.(加1.0mm 破溝則1.5mm min.)2.PWB 製作, 佈線最小距離:a. 銅箔與銅箔:0.5mm min.b. 銅箔與焊點:0.75mm min.c. 焊點與焊點:1.0mm min.d. 銅箔與板邊:0.25mm min.e. 孔邊與孔邊:1.0mm min.f. 孔邊與板邊:1.0mm min.3.PWB 製作, 佈線最小銅箔寬度:a.2oz:0.5mm min.;1oz:0.3mm min.b. 電流承受力:1A/1.0mm min.(加錫則可減少為0.5mm min.)電氣要求:1. 一次側電流路徑:電路順序; 捷徑(越短越佳).2. 二次側電流路徑:電路順序; 捷徑(越短越佳).3.CY1佈線位置:一次側接近大電容負端; 二次側接近變壓器地端.4. 回授點佈線位置:正回授端及負回授端接近輸出端.5. 符合雷擊測試要求:a. 符合L-N 1KV;L(N)-FG 2KV(V 1.2/50uS、I 8/20uS):加07D471 Varistorb. 符合L-N 6KV(500A):加07D471 Varistor、LF1加尖端放電、CY1加尖端放電c. 符合L-N 6KV(3000A):加07D471 Varistor於Fuse 前、LF1加尖端放電再並聯*(300V)*2 、CY1加尖端放電IEC 60950IEC 60950空间/沿面距离(Clearance/Creepage Distances,Clause 2.10, Tables 2H, 2J, 2K and 2L)空间直线距离以峰值电压, 根据Table 2H (primary)、2J (primary additional)、2K (secondary) 计算.沿面爬行距离以RMS 电压值, 根据Table 2L 计算, 但不小于空间直线距离.250 V 以下时,L 至N、初级至地:creepage 2.5 mm,clearance 2.0 mm (整流前).250 V 以下时初级至次级:creepage 5 mm,clearance 4 mm.TNV 至SELV线路:creepage 2.5 mm,clearance 2.0 mm (Nemko):creepage 2.0 mm,clearance 1.8 mm (TüV).PCB 间距应参照实际工做电压(peak or dc),若间距不足时UL 可做耐压测试,CSA 做短路测试.零件应施以10 N 之推力作判断.空间距离:空间距离的数值应符合下列最小值的规定:立地式产品的外壳或桌上型产品上非重直面顶部, 可接近导电零件, 与危险性电压上零件, 用作强化绝缘(Reinforced insulation) 之空气间隙, 不得小于10mm.A 类插头式产品之外壳上, 已接地之可接近导电零件, 与危险性电压上零件, 用作基本绝缘(Basic insulation) 之空气间隙, 不得小于2mm.Primary Circuit之空间距离应符合Table 2H 及2J 中最小值之规定.如果工作电压之峰值超过AC 主电源电压之峰值时, 绝缘之最小空间距离为下列两项数值之和:工作电压等于AC 主电源电压时,Table 2H之最小空间距离值; 以及Table 2J中附加空间距离值.沿面距离:沿面距离不得少于Table 2L之最小数值.强化绝缘或双重绝缘(Reinforced or Double insulation) 之沿面距离是Table 2L中基本绝缘数值的两倍.如果Table 2L之沿面距离小于Table 2H, 2J 与2K 之空间距离时, 则空间距离即是最小沿面距离.判定沿面距离时之工作电压应考虑下列要项:实际的RMS 值或DC 电压值.如使用DC 电压值, 不必考虑附加之纹波.短期情况(如TNV 线路中之振铃信号), 不必考虑.短暂之干扰不必考虑(如噪声).连到TNV 线路中, 如果无法得知通讯网络之特性时, 其工作电压应假定,TNV-1 线路为60 Vdc,TNV-2 与TNV-3线路为120Vdc.如果所量测之工作电压, 在相邻两点之间可使用内插法, 来决定最小沿面距离.。
开关电源布线安规要求

开关电源布线安规要求布线基本原则安全要求:1.安规要求安全距离:a.两线式:一次侧、二次侧安全距离:5.5mm min.(为防误差,预留6mm);加1.0mm破沟则4.5mm min.(为防误差,预留5mm)b.三线式:一次侧、二次侧安全距离:5.5mm min.(为防误差,预留6mm);加1.0mm破沟则4.5mm min.(为防误差,预留5mm)一次侧、FG安全距离:3.0mm min.(必须确定为FG,否则仍然要预留6mm;加1.0mm破沟则5mm)c.ACL、ACN安全距离:2.5mm min.(加1.0mm破沟则1.5mm min.)d.一次侧高压安全距离:1.5mm min.e.保险丝两端铜箔安全距离:2.5mm min.(加1.0mm破沟则1.5mm min.)2.PWB制作,布线最小距离:a.铜箔与铜箔:0.5mm min.b.铜箔与焊点:0.75mm min.c.焊点与焊点:1.0mm min.d.铜箔与板边:0.25mm min.e.孔边与孔边:1.0mm min.f.孔边与板边:1.0mm min.3.PWB制作,布线最小铜箔宽度:a.2oz:0.5mm min.;1oz:0.3mm min.b.电流承受力:1A/1.0mm min.(加锡则可减少为0.5mm min.)电气要求:1.一次侧电流路径:电路顺序;快捷方式(越短越佳)。
2.二次侧电流路径:电路顺序;快捷方式(越短越佳)。
3.CY1布线位置:一次侧接近大电容负端;二次侧接近变压器地端。
4.回授点布线位置:正回授端及负回授端接近输出端。
5.符合雷击测试要求:a.符合L-N 1KV;L(N)-FG 2KV(V 1.2/50uS、I 8/20uS):加07D471 Varistorb.符合L-N 6KV(500A):加07D471 Varistor、LF1加尖端放电、CY1加尖端放电c.符合L-N 6KV(3000A):加07D471 Varistor于Fuse前、LF1加尖端放电再并联雷击管(300V)*2 、CY1加尖端放电美观要求:1.转弯角度要求45度角。
开关电源安全距离及其相关安全要求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459开关电源安全距离及其相关安全要求通用版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开关电源安全距离及其相关安全要求通用版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
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安全距离包括电气间隙(空间距离),爬电距离(沿面距离)和绝缘穿透距离1、电气间隙: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空气测量的最短距离。
2、爬电距离: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绝绝缘表面测量的最短距离。
电气间隙的决定:根据测量的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即可决定距离一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见表3及表4二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见表5但通常: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 PE(大地)≥2.5mm,保险丝装置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可能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发生短路损坏电源。
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一次侧直流地对大地≥2.5mm (一次侧浮接地对大地)一次侧部分对二次侧部分≥4.0mm,跨接于一二次侧之间之元器件二次侧部分之电隙间隙≥0.5mm即可二次侧地对大地≥1.0mm即可附注:决定是否符合要求前,内部零件应先施于10N 力,外壳施以30N力,以减少其距离,使确认为最糟情况下,空间距离仍符合规定。
开关电源安全距离及其相关安全要求简易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The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Management Process.编订:XXXXXXXX20XX年XX月XX日开关电源安全距离及其相关安全要求简易版开关电源安全距离及其相关安全要求简易版温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应用在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
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安全距离包括电气间隙(空间距离),爬电距离(沿面距离)和绝缘穿透距离1、电气间隙: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空气测量的最短距离。
2、爬电距离: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绝绝缘表面测量的最短距离。
电气间隙的决定:根据测量的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即可决定距离一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见表3及表4二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见表5但通常: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 PE(大地)≥2.5mm,保险丝装置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可能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发生短路损坏电源。
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一次侧直流地对大地≥2.5mm (一次侧浮接地对大地)一次侧部分对二次侧部分≥4.0mm,跨接于一二次侧之间之元器件二次侧部分之电隙间隙≥0.5mm即可二次侧地对大地≥1.0mm即可附注:决定是否符合要求前,内部零件应先施于10N力,外壳施以30N力,以减少其距离,使确认为最糟情况下,空间距离仍符合规定。
爬电距离的决定:根据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查表6可决定其爬电距离但通常:(1)、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 大地≥2.5mm,保险丝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量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短路损坏电源。
开关电源安全距离及其相关安全要求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8143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示范文本)编制: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开关电源安全距离及其相关安全要求正式样本开关电源安全距离及其相关安全要求正式样本使用注意:该操作规程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安全距离包括电气间隙(空间距离),爬电距离(沿面距离)和绝缘穿透距离1、电气间隙: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空气测量的最短距离。
2、爬电距离: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绝绝缘表面测量的最短距离。
电气间隙的决定:根据测量的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即可决定距离一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见表3及表4二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见表5但通常: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 PE(大地)≥2.5mm,保险丝装置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可能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发生短路损坏电源。
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一次侧直流地对大地≥2.5mm (一次侧浮接地对大地)一次侧部分对二次侧部分≥4.0mm,跨接于一二次侧之间之元器件二次侧部分之电隙间隙≥0.5mm即可二次侧地对大地≥1.0mm即可附注:决定是否符合要求前,内部零件应先施于10N力,外壳施以30N力,以减少其距离,使确认为最糟情况下,空间距离仍符合规定。
安规认证中开关电源的安全距离要求

安规认证中开关电源的安全距离要求安规认证中开关电源的安全距离要求1.安規要求安全距離:a.兩線式:一次側、二次側安全距離:5.5mm min.(為防誤差,預留6mm);加1.0mm破溝則4.5mm min.(為防誤差,預留5mm)b.三線式:一次側、二次側安全距離:5.5mm min.(為防誤差,預留6mm);加1.0mm破溝則4.5mm min.(為防誤差,預留5mm)一次側、FG安全距離:3.0mm min.(必須確定為FG,否則仍然要預留6mm;加1.0mm破溝則5mm)c.ACL、ACN安全距離:2.5mm min.(加1.0mm破溝則1.5mm min.)d.一次側高壓安全距離:1.5mm min.e.保險絲兩端銅箔安全距離:2.5mm min.(加1.0mm破溝則1.5mm min.)2.PWB製作,佈線最小距離:a.銅箔與銅箔:0.5mm min.b.銅箔與焊點:0.75mm min.c.焊點與焊點:1.0mm min.d.銅箔與板邊:0.25mm min.e.孔邊與孔邊:1.0mm min.f.孔邊與板邊:1.0mm min.3.PWB製作,佈線最小銅箔寬度:a.2oz:0.5mm min.;1oz:0.3mm min.b.電流承受力:1A/1.0mm min.(加錫則可減少為0.5mm min.)電氣要求:1.一次側電流路徑:電路順序;捷徑(越短越佳).2.二次側電流路徑:電路順序;捷徑(越短越佳).3.CY1佈線位置:一次側接近大電容負端;二次側接近變壓器地端.4.回授點佈線位置:正回授端及負回授端接近輸出端.5.符合雷擊測試要求:a.符合L-N 1KV;L(N)-FG 2KV(V 1.2/50uS、I 8/20uS):加07D471 Varistorb.符合L-N 6KV(500A):加07D471 Varistor、LF1加尖端放電、CY1加尖端放電c.符合L-N 6KV(3000A):加07D471 Varistor於Fuse前、LF1加尖端放電再並聯*(300V)*2 、CY1加尖端放電IEC 60950IEC 60950空间/沿面距离(Clearance/Creepage Distances,Clause 2.10, Tables 2H, 2J, 2K and 2L)空间直线距离以峰值电压,根据 Table 2H (primary)、2J (primary additional)、2K (secondary) 计算.沿面爬行距离以RMS电压值,根据 Table 2L 计算,但不小于空间直线距离.250 V 以下时,L 至 N、初级至地:creepage 2.5 mm,clearance 2.0 mm (整流前).250 V 以下时初级至次级:creepage 5 mm,clearance 4 mm.TNV 至SELV线路:creepage 2.5 mm,clearance 2.0 mm (Nemko):creepage 2.0 mm,clearance 1.8 mm (TüV).PCB 间距应参照实际工做电压 (peak or dc),若间距不足时 UL 可做耐压测试,CSA 做短路测试.零件应施以 10 N 之推力作判断.空间距离:空间距离的数值应符合下列最小值的规定:立地式产品的外壳或桌上型产品上非重直面顶部,可接近导电零件,与危险性电压上零件,用作强化绝缘 (Reinforced insulation) 之空气间隙,不得小于10mm.A类插头式产品之外壳上,已接地之可接近导电零件,与危险性电压上零件,用作基本绝缘(Basic insulation) 之空气间隙,不得小于2mm.Primary Circuit之空间距离应符合Table 2H 及2J中最小值之规定.如果工作电压之峰值超过AC主电源电压之峰值时,绝缘之最小空间距离为下列两项数值之和:工作电压等于AC主电源电压时,Table 2H之最小空间距离值;以及Table 2J中附加空间距离值.沿面距离:沿面距离不得少于T able 2L之最小数值.强化绝缘或双重绝缘 (Reinforced or Double insulation) 之沿面距离是Table 2L中基本绝缘数值的两倍.如果Table 2L之沿面距离小于Table 2H, 2J 与2K之空间距离时,则空间距离即是最小沿面距离.判定沿面距离时之工作电压应考虑下列要项:实际的RMS值或DC 电压值.如使用DC 电压值,不必考虑附加之纹波.短期情况 (如TNV线路中之振铃信号),不必考虑.短暂之干扰不必考虑 (如噪声).连到TNV 线路中,如果无法得知通讯网络之特性时,其工作电压应假定,TNV-1 线路为60 Vdc,TNV-2 与TNV-3线路为120Vdc.如果所量测之工作电压,在相邻两点之间可使用内插法,来决定最小沿面距离.。
开关电源安全距离及其相关安全要求示范文本

开关电源安全距离及其相关安全要求示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开关电源安全距离及其相关安全要求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安全距离包括电气间隙(空间距离),爬电距离(沿面距离)和绝缘穿透距离1、电气间隙: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空气测量的最短距离。
2、爬电距离: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绝绝缘表面测量的最短距离。
电气间隙的决定:根据测量的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即可决定距离一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见表3及表4二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见表5但通常: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 PE(大地)≥2.5mm,保险丝装置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可能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发生短路损坏电源。
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一次侧直流地对大地≥2.5mm (一次侧浮接地对大地)一次侧部分对二次侧部分≥4.0mm,跨接于一二次侧之间之元器件二次侧部分之电隙间隙≥0.5mm即可二次侧地对大地≥1.0mm即可附注:决定是否符合要求前,内部零件应先施于10N 力,外壳施以30N力,以减少其距离,使确认为最糟情况下,空间距离仍符合规定。
爬电距离的决定:根据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查表6可决定其爬电距离但通常:(1)、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 大地≥2.5mm,保险丝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量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短路损坏电源。
开关电源安全距离及其相关安全要求

开关电源安全距离及其相关安全要安全距离包括电气间隙(空间距离),爬电距离(沿面距离)和绝缘穿透距离1、电气间隙: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空气测量的最短距离。
2、爬电距离: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绝绝缘表面测量的最短距离。
电气间隙的决定:根据测量的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即可决定距离一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见表3 及表4 二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见表5但通常: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 L.NPE (大地)>2.5mm,保险丝装置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可能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发生短路损坏电源。
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 > 2.0mm一次侧直流地对大地 >2.5mm (一次侧浮接地对大地)一次侧部分对二次侧部分>4.0mm跨接于一二次侧之间之元器件二次侧部分之电隙间隙 > 0.5m m即可二次侧地对大地 > 1.0m m即可附注:决定是否符合要求前,内部零件应先施于10N 力,外壳施以30N 力,以减少其距离,使确认为最糟情况下,空间距离仍符合规定。
爬电距离的决定:根据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查表6 可决定其爬电距离但通常:(1)、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 L.N大地》2.5mm,保险丝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量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短路损坏电源。
(2)、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3)、一次侧直流地对地>4.0mm如一次侧地对大地(4)、一次侧对二次侧 >6.4mm,如光耦、Y电容等元器零件脚间距 < 6.4mm要开槽(5)、二次侧部分之间 >0.5mm即可(6)、二次侧地对大地 >2.0mm以上(7)、变压器两级间 > 8.0mm以上3、绝缘穿透距离:应根据工作电压和绝缘应用场合符合下列规定:--对工作电压不超过50V(71V 交流峰值或直流值),无厚度要求;--附加绝缘最小厚度应为0.4mm ;--当加强绝缘不承受在正常温度下可能会导致该绝缘材料变形或性能降低的任何机械应力时的,则该加强绝缘的最小厚度应为0.4mm 。
开关电源安全距离及其相关安全要求模版

开关电源安全距离及其相关安全要求模版开关电源是一种常见的电源供给设备,其具有体积小、效率高、可靠性强等优点,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开关电源在工作时会产生较高的电压和电流,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确保开关电源的安全使用,需要设置安全距离并满足相关的安全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开关电源安全距离及相关安全要求模板。
一、开关电源安全距离1. 定义开关电源安全距离是指在开关电源工作时,保持人员、器材或其他电子设备与开关电源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以防止电源输出的高电压和电流对人员和设备造成伤害。
安全距离的设置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2. 安全距离的计算安全距离的计算应考虑以下因素:(1)开关电源输出的最大电压和电流;(2)开关电源工作时的环境温度和湿度;(3)周围环境的电磁辐射情况;(4)人员和设备的安全要求。
安全距离的计算公式一般为:安全距离 = 最大输出电压× 安全系数 / 最大安全触摸电流密度安全系数的取值范围一般为2-5,具体取值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最大安全触摸电流密度的数值一般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确定。
3. 安全距离的设置要求(1)安全距离应明确标识在开关电源的外壳上,以便使用人员了解和遵守。
(2)安全距离应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特别是对于特殊环境和特殊使用人群的要求。
(3)安全距离应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在一定限度内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电磁干扰。
二、开关电源安全要求模板1. 外壳设计要求(1)外壳应采用不导电、阻燃和耐腐蚀材料制作,以防止电源内部元件对外界造成伤害。
(2)外壳表面应光滑无锐边,以防止误触导致触电。
(3)外壳应配备必要的散热装置,以保证电源正常工作时的温度不超过规定的极限值。
2. 输入输出接口要求(1)输入端口应采用防水、防尘设计,以防止外界物质对电源内部造成损害。
(2)输出端口应采用过载保护装置,以防止外界短路或过载对电源内部元件造成损坏。
(3)输入输出接口应具备反插、过电流保护和过压保护功能,以防止误操作导致电源故障或人员触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AQ-JS-03485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开关电源安全距离及其相关安
全要求
Safety distance of switching power supply and related safety requirements
开关电源安全距离及其相关安全要
求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安全距离包括电气间隙(空间距离),爬电距离(沿面距离)和绝缘穿透距离
1、电气间隙: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空气测量的最短距离。
2、爬电距离: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绝绝缘表面测量的最短距离。
电气间隙的决定:
根据测量的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即可决定距离
一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见表3及表4
二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见表5
但通常: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PE(大
地)≥2.5mm,保险丝装置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可能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发生短路损坏电源。
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
一次侧直流地对大地≥2.5mm(一次侧浮接地对大地)
一次侧部分对二次侧部分≥4.0mm,跨接于一二次侧之间之元器件
二次侧部分之电隙间隙≥0.5mm即可
二次侧地对大地≥1.0mm即可
附注:决定是否符合要求前,内部零件应先施于10N力,外壳施以30N力,以减少其距离,使确认为最糟情况下,空间距离仍符合规定。
爬电距离的决定:
根据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查表6可决定其爬电距离
但通常:(1)、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 大地≥2.5mm,保险丝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量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短路损坏电源。
(2)、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
(3)、一次侧直流地对地≥4.0mm如一次侧地对大地
(4)、一次侧对二次侧≥6.4mm,如光耦、Y电容等元器零件脚间距≤6.4mm要开槽。
(5)、二次侧部分之间≥0.5mm即可
(6)、二次侧地对大地≥2.0mm以上
(7)、变压器两级间≥8.0mm以上
3、绝缘穿透距离:
应根据工作电压和绝缘应用场合符合下列规定:
--对工作电压不超过50V(71V交流峰值或直流值),无厚度要求;
--附加绝缘最小厚度应为0.4mm;
--当加强绝缘不承受在正常温度下可能会导致该绝缘材料变形或性能降低的任何机械应力时的,则该加强绝缘的最小厚度应为0.4mm。
如果所提供的绝缘是用在设备保护外壳内,而且在操作人员维
护时不会受到磕碰或擦伤,并且属于如下任一种情况,则上述要求不适用于不论其厚度如何的薄层绝缘材料;
--对附加绝缘,至少使用两层材料,其中的每一层材料能通过对附加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或者:
--由三层材料构成的附加绝缘,其中任意两层材料的组合都能通过附加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或者:
--对加强绝缘,至少使用两层材料,其中的每一层材料能通过对加强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或者:
--由三层绝缘材料构成的加强绝缘,其中任意两层材料的组合都能通过加强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
4、有关于布线工艺注意点:
如电容等平贴元件,必须平贴,不用点胶
如两导体在施以10N力可使距离缩短,小于安规距离要求时,可点胶固定此零件,保证其电气间隙。
有的外壳设备内铺PVC胶片时,应注意保证安规距离(注意加工工艺)
零件点胶固定注意不可使PCB板上有胶丝等异物。
在加工零件时,应不引起绝缘破坏。
5、有关于防燃材料要求:
热缩套管V-1或VTM-2以上;PVC套管V-1或VTM-2以上铁氟龙套管V-1或VTM-2以上;塑胶材质如硅胶片,绝缘胶带V-1或VTM-2以上
PCB板94V-1以上
6、有关于绝缘等级
(1)、工作绝缘:设备正常工作所需的绝缘
(2)、基本绝缘:对防电击提供基本保护的绝缘
(3)、附加绝缘:除基本绝缘以外另施加的独立绝缘,用以保护在基本绝缘一旦失效时仍能防止电击
(4)、双重绝缘:由基本绝缘加上附加绝缘构成的绝缘
(5)、加强绝缘:一种单一的绝缘结构,在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其所提供的防电击的保护等级相当于双重绝缘
各种绝缘的适用情形如下:
A、操作绝缘oprationalinsulation
a、介于两不同电压之零件间
b、介于ELV电路(或SELV电路)及接地的导电零件间。
B、基本绝缘basicinsulation
a、介于具危险电压零件及接地的导电零件之间;
b、介于具危险电压及依赖接地的SELV电路之间;
c、介于一次侧的电源导体及接地屏蔽物或主电源变压器的铁心之间;
d、做为双重绝缘的一部分。
C、补充绝缘supplementaryinsulation
a、一般而言,介于可触及的导体零件及在基本绝缘损坏后有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零件之间,如:
Ⅰ、介于把手、旋钮,提柄或类似物的外表及其未接地的轴心之间。
Ⅱ、介于第二类设备的金属外壳与穿过此外壳的电源线外皮之间。
Ⅲ、介于ELV电路及未接地的金属外壳之间。
b、做为双重绝缘的一部分
D、双重绝缘
DoubleinsulationReinforcedinsulation
一般而言,介于一次侧电路及
a、可触及的未接地导电零件之间,或
b、浮接(floating)的SELV的电路之间或
c、TNV电路之间
双重绝缘=基本绝缘+补充绝缘
注:ELV线路:特低电压电路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在导体之间或任一导体之间的交流峰值不超过42.4V或直流值不超过60V的二次电路。
SELV电路:安全特低电压电路。
作了适当的设计和保护的二次电路,使得在正常条件下或单一故障条件下,任意两个可触及的零部件之间,以及任意的可触及零部件和设备的保护接地端子(仅对I类设备)之间的电压,均不会超
过安全值。
TNV:通讯网络电压电路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携带通信信号的电路。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