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的教育目标

哈佛大学的教育目标
哈佛大学的教育目标

哈佛大学的教育目标

这时,从欧洲大学结构的标准看,哈佛才成了名符其实的大学。艾略特出任校长后,在每一个典礼上,哈佛大学校长都要欢迎新毕业生参加进有教养的人行列中去。

著名哈佛大学史研究专家莫瑞森(Samual Eliot Morison)曾指出,殖民地时期,哈佛学院成立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为了增进学问以利子孙后代;二是担心从英国迁移来的牧师谢世后会给教会留下一批不学无术的牧师。因此,建校初期的哈佛学院在人才培养上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培养牧师,后来培养目标才逐渐世俗化,政府官员、文法学校教师以及各行业专门人才能也成为哈佛学院的培养目标。1642-1689年间,哈佛学院共毕业学生388人,其中有180人担任了牧师,43人担任了政府官员,27人做了医生,13人做了教师,11人做了种植园主和士绅,10人做了商人,5人做了士兵海员,其他人职业不详、不定或夭亡。实际上,初期的哈佛并没有像中世纪大学那样设科或学院,而是所有的学生学习同样的课程,其培养模式具有浓厚的古典自由教育彩色。它培养的是上层社会的“绅士”和通才。到了18世纪,哈佛才出现了专业教育的萌芽。1782年,哈佛医学院成立,1817年哈佛又建立了法学院,1819年神学院正式招生开学。这时,从欧洲大学结构的标准看,哈佛才成了名符其实的大学。

艾略特出任校长后,对哈佛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修订。他认为传统的哈佛以培养“品格和虔诚”为中心,培养出来的是现实生活的旁观者和批评家而不是实干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他明确指出:“我们要培养实干家和能做出成就的人,他们成功的事业生涯可以大大增进公共福祉。我们不要培养世界的旁观者、生活的观众或对他人的劳动十分挑剔的批评家。”正是为了实现哈佛人才培养目标上的转变,艾略特通过选课制把科学教育引入哈佛大学。

与艾略特把改革的重点放在研究生教育和科研上不同,劳威尔更加重视本科生教育,认为本科生教育是基础。在大学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个问题上,劳威尔也不同意艾略特的观点,主张重建自由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他认为:“自由教育的精髓在于使学生具有正确的态度,熟知思考的方法,具有应用信息的能力,而不是记住一些事实,不管这些事实多么有价值。……在当今复杂的世界中,自由教育的最佳目标是,培养知之甚广而在某一方面又知之甚深的人。”他进一步指出:“学院应该培养智力上全面发展的人,有广泛同情心和判断能力的人,而非瘸腿的专家。”

科南特在大学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个问题上,与劳威尔有着相似的看法。他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专业化的时代,学生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他对某个专门职业的选择,无论是化学家、医生、工程师,还是某个手工或技术性行业的专家,……专业化是推动我们变换社会结构的方式”,“我们无法拒绝专业化”,但又不能一味地强调专业化,因为一个完全由专家统治的社会并不是一个有条不紊的社会。因此,大学应该把“个人培养成既是某一特殊职业艺术的专家,又是自由人,公民的普通艺术的专家。在科南特看来,大学应该培养负责任的人和公民,培养情感和智力全面发展的人,培养集自由的人与专家于一身的人。

劳威尔和科南特要求哈佛大学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科南特的继任者普西(Nathan M.Pusey)则提出哈佛大学要培养有教养的人(educated man and women of character)。他说;“哈佛最希望为国家和世界培养的是有教养的人。哈佛的希望是一如既往地培养一代又一代有思想的人,使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信仰和行动继续更新和加强世界生活的优良品质;培养有知识和信念的人,他们乐于向他人学习,诚实地评价自己的文化,认识到文化的优点和缺点,并且能够独立地、公正地看待这些优缺点;他们不是抱怨,不理智地批评,或者傲慢、冷漠地改变方向,而是坚定不移地从自己做起,投入到工作中,去改良文化,将文化的精华而不是糟粕展现给别人。”

自普西以后,哈佛大学就致力于培养有教养的人。正如博克时期担任哈佛大学文理院院长的罗索夫斯基(Henry Rosovsky)所言:“在每一个典礼上,哈佛大学校长都要欢迎新毕业生参加进有教养的人行列中去。”罗索夫斯基受命研究制定哈佛大学本科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他认为哈佛大学的培养目标是有教养的人。他指出虽然并非所有的大学毕业生都是有教养的人,也不是所有有教养的人都必须是大学毕业生,但是学士学位应该表明一个学生较为满意地完成了若干必修的大学本科课程,在学业上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他说:“我们并不期望他们成为艺术、科学或专业方面的饱学之士,如果一个学士学位就等于他们在知识上已到达了顶点,那么我们就失败了。欢迎毕业生们参加到有教养的人们的行列中来,只是意味着我们相信他们的智力水平已达到一定的合理标准。”罗索夫斯基为此制定了五条标准:1)必须能够清晰而明白地书写;2)应该对认识和理解的宇宙、社会和我们自身的方法具有一种判断鉴别的能力;3)对其他文化不应该是一个狭隘无知的人;4)应能在某种程度上懂得并思考过伦理和道德问题,在进行道德选择时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5)应在某些知识领域里拥有较高的成就。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陆登庭校长基本上继承了博克时代的人才培养目标。哈佛学院和文理学院1999-2000年课程指南,在有关核心课程的介绍中指出:“核心课程的哲学基于这样一种信念,即每一个哈佛的毕业生不但在某一个专业方面训练有素,而且应该接受广泛的教育。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学生需要一些指导,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技能、养成思考的习惯,而这些都是有教养的人(educated man and women)的标志。”可见,哈佛大学要求培养的还是有教养的人,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避免过分专业化和片面发展。

Hkeukm哈佛大学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

| ||生活| 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忘记了.. |-----郭敬明 哈佛追踪 -------哈佛大学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该项调查的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发现: 27%的人,没有目标: 60%的人,目标模糊: 10%的人,有比较清晰的短期目标: 3%的人,有十分清晰的长期目标。 25年的跟踪调查发现,他们的生活状况十分有意思:那3%的人,25年来几乎都不曾改变过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始终朝着同一个方向不懈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为了社会各界顶尖成功人士,他们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那10%的人,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那些短期目标不断地被达到,生活质量稳步上升,他们成为各行业不可缺少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 那60%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他们能够稳定的工作与生活,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 剩下27%的人,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生活都过得很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 调查者因此得出结论: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性作用,成功在一开始仅仅是一个选择,你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成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换位思考 有位老师进了教室,在白板上点了一个黑点,他问班上的学生说:“这是什么?”大家都异口同声的说:“一个黑点。”老师故作惊讶的说:“只有一个黑点吗?这么大的白板大家都没看见?”你看到的的是什么?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些缺点,但是你看到的是哪些呢?是否只看到了别人身上的黑点,却忽略了它拥有的一大片白板,也就是他的优点,其实每个人必定有很多的优点,换一个角度去看吧!你会有更多新的发现.

通识教育

目录 起源 历史 中国 西方 现代教育 理念 概念论述 意义与价值 内涵外延 传承 基本理念 世界各国通识教育发展与现状 美国 台湾 香港 中国大陆 教学内容 广义 狭义 教育模式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比较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历史演变 养成教育 与其他教育理念的区别 起源 历史 中国 西方 现代教育 理念 概念论述 意义与价值 内涵外延 传承 基本理念 世界各国通识教育发展与现状 美国 台湾 香港 中国大陆 教学内容 广义 狭义

教育模式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历史演变 养成教育 与其他教育理念的区别 展开 编辑本段起源 80年代中期,中文“通识教育”一词由台湾学者根据general education,liberal education的思想翻译转换而来。翻译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通”和“识”的解释。在此之前,有人把general education译为“一般教育”、“普通教育”、“通才教育”,将liberal education 译作“自由教育”、“博雅教育”等。 编辑本段历史 通识教育本身源于19世纪,当时有不少欧美学者有感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创造出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自从20世纪,通识教育已广泛成为欧美大学的必修科目。 中国 通识教育的思想,源远流长。《易经》中主张:“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中庸》中主张,做学问应“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古人一贯认为博学多识就可达到出神入化,融会贯通。《淮南子》中说“通智得而不劳”。通识教育可产生通人,或者称之为全人。《论衡》中说:“博览古今为通人”,“读书千篇以上,万卷以下,弘扬雅言,审定文牍,以教授为师者,通人也”,“通人胸中怀百家之言”。通识教育可产生通才,即博览群书,知自然人文,知古今之事,博学多识,通权达变,通情达理,兼备多种才能的人。 西方 西方文化中通识教育思想同样也很古老,亚里士多德主张“自由人教育”,他的对话式、散步式、讨论式多学科教育,被称为吕克昂式逍遥学派。伴随工业革命,由纽曼倡导的博雅教育,主张培养博学多才、行为优雅的人。 现代教育 由马修·阿诺德多方倡导的现代大学“通识教育”影响广泛,备受关注,逐步受到世界知名大学的认同。例如,较早开展自由教育的耶鲁大学倡导学生选修人文艺术课程;哈佛大学则在通识课中极力打造通识核心课程,在教育计划中倡导文理交叉;北京大学的“通识教育文库”与芝加哥大学的“名著课程计划”在通识教学中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试图把“全人类的文明经典”介绍给学生。台湾大学、台湾辅仁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在通识教育中,也试图增加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拓展学生视野,使学生兼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 编辑本段理念 通识教育与专业化教育,只是教育模式的不同选择,但其本质上,却是对“教育”的不同理解造成的。 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因为通识教育没有专业的硬性划分,它提供的选择是多样化的。而学生们通过多样化的选择,得到了自由的、顺其自然的成长,可以说,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它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之所以要以“大学问家、大思想家”为榜样,是因为他们身上有着独立人格与独立思考的可贵品质,而这正是通识教育的终极追求。因为,教育不是车间里的生产流水线,制造出来的都是同一个模式、同一样的思维。而是开发、挖掘出不同个体身上的潜质与精神气质。因为通识教育是要“孕育”出真正的“人”而非“产品”。 编辑本段概念论述 其一,从通识教育的性质角度加以阐述。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通识教育是“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通识教育是对所有大学生的教育;通识教育是一种大学理念,即整个大学的办学思想;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同义,通识教育的实质就是对自由与人文传统的继承。 其二,从通识教育目的的角度进行阐述,如:“通识教育指非职业性和非专业性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通识教育作为大学的理念应该是造就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才的高层的文明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通识教育旨在给学生灌输关于好公民的态度和理解”等等。这类定义强调通识教育是关注人的生活的、道德的、情感的和理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

哈佛大学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

哈佛大学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哈佛大学曾对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客观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做过一个长达25年的跟踪调查,调查内容为规划对人生的影响,结果发现: 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调查的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大学毕业生。结果是这样的: 第一类人:27%的人,没有目标; 第二类人:60%的人,目标模糊; 第三类人: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 第四类人: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以后的25年,他们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25年后,又对这些调查对象跟踪调查,他们的职业和生活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四类人:3%的有清晰且长远人生规划的人,25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且为实现目标做着不懈的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顶尖的成功人士,他们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第三类人:10%的有清晰短期人生规划者,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特征是:那些短期人生规划不断得以实现,生活水平稳步上升,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 第二类人在另外的60%中人生规划模糊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面,能安稳地工作与生活,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 第一类人:是那些没有目标和规划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

层,生活状况很不如意,经常处于失业状态,靠社会救济,并且常常都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世界。 调查者因此得出结论: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性作用。成功,在一开始仅仅是一种选择,你选择什么样的人生规划,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其实,他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25年前,他们中的一些人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而另一些人则不清楚或不很清楚。 未来的人生道路一片空白,需要你去填充,灿烂与否,绚丽与否,取决于你的人生规划,你的选择。

哈佛大学毕业典礼演讲稿——人生唯一目标是做自己

哈佛大学毕业典礼演讲稿——人生唯一目标是做自己奥普拉·温弗瑞:美国著名脱口秀主持人、媒体企业家。 奥普拉在哈佛大学2013届毕业典礼的演讲——人生唯一目标是做自己 我要分享的想法是:无论你有多么成功,也许你们会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这就难免会遇到失意之时。我希望届时各位可以记住:世上并不存在失败,那不过是生活试图将我们推向另一个方向罢了。 当你身处困境时,看起来是一种失败。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时刻提醒自己牢记这一点。当深陷困境时,感到难过是正常的,给自己一点时间去思考即将失去的一切。关键在于:要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因为所有经验,尤其是你犯下的错误,都将帮助你、推动你更好地做自己,确定下一步何去何从。生活的关键在于建立起一个内在的道德情感导航仪,为你指明方向。因为从今以后,当你用谷歌搜索自己的时候,搜索结果中会提到:“哈佛大学2013毕业生”。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这的确是一张抢眼的名片。 我曾招聘过很多人,而每当我看到哈佛大学这个字眼时,我总是会坐直一些说:“他 们在哪?把他们统统带过来。”正是这张抢眼的名片可以成就你们的未来之路。你们可能成 为律师、议员、首席执行官、科学家、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及普利策奖得主,甚至深夜脱口秀节目主持人。但生活的挑战在于创建一份不仅陈述所期望的职位的履历,而且上面要明确成就怎样的自我。这份履历不仅需要表达你想成就一番怎样的事业,也要明确动机,除了头衔与职位,也要有达成目标的缘由。你的使命是什么?你的信仰是什么?你的目标是 什么?只有这样,当你不慎跌倒发现自深陷困境之时,才能帮助你重振旗鼓。 我是在1994年才认识到这一点的。那年我采访了一位凭一己之力积攒了1000美元 零花钱的小女孩,她将这钱捐出来帮助有需要的人。这个九岁大的小女孩促使我思考,仅凭一个存钱罐与雄心壮志就能做到这样,那我可以做些什么呢?于是我号召我的观众们捐 出他们的零钱,在一个月内,仅仅是一枚枚零钱硬币就募到了300万美金。我们用这笔 钱资助每个州的一位学子进入大学的殿堂。我所做的仅仅是号召我的观众,“尽己所能, 无论地域与地位,如果可能,请贡献出你们的时间、智慧与财力。无论你在哪里,请为他人送去自己的仁爱之心。”观众也用行动表明了一切。我们在12个不同的城镇建起了55 所学校,修缮了300栋被“丽塔”飓风和“卡特里娜”飓风摧毁的民宅。 创办“天使网络”的想法在我心中萦绕已久,也正是“天使网络”让我确定了心中的那个 导航仪。我决定不再单一地制作电视节目,还要关注节目的终极理念、采访对象、行业发展和慈善事业等等。无论我们追求什么,将我们团结在一起的信念胜过其他一切。作为一个19岁就出现在电视节目中的孩子,起初我并不明白这个道理,直到1994年才有所醒

哈佛通识教育的特色

哈佛通识教育的特色 相信有些人只是听说了哈佛这个名字,知道它是世界上最牛的学校之一,但对于它的具体教学方式、教学理念还不太了解,没关系,下面就让我们跟着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特色1:目的在于培养“全人” 《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序言里说到,哈佛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人”(Whole Man),而全人等于“好人(good man)+正直的公民(Good Citizen)+有用之人(Useful Man)”。直到现在,《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都是影响美国教育进程的十大著作之一。 特色2:成为有用之人,先多读无用之书 “有用”(useful)在哈佛通识教育体系里,第一原则是视野开阔,多读无用之书。未来需要的是头脑清晰、兴趣丰富的通才,而不是专才。 特色3:核心课程变更,地位提高 这张是2020年秋季学期,也就是下学期,哈佛将要开始实行的全新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和上一个版本相比,通识教育8大品类的课程,变成了4+3+1,四门通识教育必修课,3门分布必修课,和1门实证与推理课程。这四门必修课是,美学、文化与阐释;历史、社会与个人;社会科学与技术;伦理与公民。 很多人可能会误以为通识课和核心课程相比,从字面意思理解,通识课就是选修课。其实不然,在哈佛,从某种意义上,通

识课才是强制性的,才是必须的。而2020年这次改革,通识课的地位更高了。 特色4:激发潜能 通识的目的是深入事物的本质,而不是掌握某种技能。那些通识课程学得好的学生,后来在各个领域都成为顶尖高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通识教育是在把学生的最大潜能,一步一步激发出来。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本质区别,首先在于方法上而非内容上。 1.越少的课程,意味着越大的自由与深度 2.更加重视跨学科学习 3.讨论课的地位更加突出 4.加大了基于项目制的实践活动的比例 特色5:剑指T型人才培养 哈佛通识教育的理念,和美国著名设计咨询公司IDEO提出的“T型人才”的概念,是不谋而合的。都是为了培养T型人才:知识面非常开阔,同时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强。 特色6:知识的广度与学习的深度 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启发是,好的教育,应当从小培养T型少年。T型少年的三大特点是:即有知识广度,又有学习深度;既能跨学科思考,又能解决问题;既开放协作,又善于自我突破。 特色7:成绩之外越发强调的软实力 现在美国数百所知名中学实行的A new Model,学生能力全新评测工具,针对学生的8大能力,与T型少年的框架不谋而合。这其实是全球通识教育2.0时代的一个必然。

人生唯一目标是做自己-哈佛大学2013届毕业典礼演讲

人生唯一目标是做自己-哈佛大学2013届毕业典礼演讲 人生唯一目标是做自己 ——奥普拉在哈佛大学2013届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我要分享的想法是:无论你有多么成功,也许你们会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这就难免会遇到失意之时。我希望届时各位可以记住:世上并不存在失败,那不过是生活试图将我们推向另一个方向罢了。 当你身处困境时,看起来是一种失败。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时刻提醒自己牢记这一点。当深陷困境时,感到难过是正常的,给自己一点时间去思考即将失去的一切。关键在于:要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因为所有经验,尤其是你犯下的错误,都将帮助你、推动你更好地做自己,确定下一步何去何从。生活的关键在于建立起一个内在的道德情感导航仪,为你指明方向。因为从今以后,当你用谷歌搜索自己的时候,搜索结果中会提到:“哈佛大学2013毕业生”。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这的确是一张抢眼的名片。 我曾招聘过很多人,而每当我看到哈佛大学这个字眼时,我总是会坐直一些

说:“他们在哪?把他们统统带过来。”正是这张抢眼的名片可以成就你们的未来之路。你们可能成为律师、议员、首席执行官、科学家、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及普利策奖得主,甚至深夜脱口秀节目主持人。但生活的挑战在于创建一份不仅陈述所期望的职位的履历,而且上面要明确成就怎样的自我。这份履历不仅需要表达你想成就一番怎样的事业,也要明确动机,除了头衔与职位,也要有达成目标的缘由。你的使命是什么?你的信仰是什么?你的目标是什么?只有这样,当你不慎跌倒发现自深陷困境之时,才能帮助你重振旗鼓。 我是在1994年才认识到这一点的。那年我采访了一位凭一己之力积攒了1000美元零花钱的小女孩,她将这钱捐出来帮助有需要的人。这个九岁大的小女孩促使我思考,仅凭一个存钱罐与雄心壮志就能做到这样,那我可以做些什么呢?于是我号召我的观众们捐出他们的零钱,在一个月内,仅仅是一枚枚零钱硬币就募到了300万美金。我们用这笔钱资助每个州的一位学子进入大学的殿堂。我所做的仅仅是号召我的观众,“尽己所能,无论地域与地位,如果可能,请贡献出你们的时间、智慧与财力。无论你在哪里,请为他人送去自己的仁爱之心。”观众也用行动表明了一切。我们在12个不同的城镇建起了55所学校,修缮了

哈佛通识教育的特色

哈佛通识教育的特色 /ueditor/201903/01/fed31d83eb914e826e917830fab911e 7.jpg" title="201645182728313.jpg" alt="201645182728313.jpg"/> 特色1:目的在于培养“全人” 《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序言里说到,哈佛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人”(Whole Man),而全人等于“好人(good man)+正直的公民(Good Citizen)+有用之人(Useful Man)”。直到现在,《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都是影响美国教育进程的十大著作之一。 特色2:成为有用之人,先多读无用之书 “有用”(useful)在哈佛通识教育体系里,第一原则是视野开阔,多读无用之书。未来需要的是头脑清晰、兴趣丰富的通才,而不是专才。 特色3:核心课程变更,地位提高 这张是2018年秋季学期,也就是下学期,哈佛将要开始实行的全新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和上一个版本相比,通识教育8大品类的课程,变成了4+3+1,四门通识教育必修课,3门分布必修课,和1门实证与推理课程。这四门必修课是,美学、文化与阐释;历史、社会与个人;社会科学与技术;伦理与公民。

很多人可能会误以为通识课和核心课程相比,从字面意思理解,通识课就是选修课。其实不然,在哈佛,从某种意义上,通识课才是强制性的,才是必须的。而2018年这次改革,通识课的地位更高了。 特色4:激发潜能 通识的目的是深入事物的本质,而不是掌握某种技能。那些通识课程学得好的学生,后来在各个领域都成为顶尖高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通识教育是在把学生的最大潜能,一步一步激发出来。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本质区别,首先在于方法上而非内容上。 1.越少的课程,意味着越大的自由与深度 2.更加重视跨学科学习 3.讨论课的地位更加突出 4.加大了基于项目制的实践活动的比例 特色5:剑指T型人才培养 哈佛通识教育的理念,和美国著名设计咨询公司IDEO提出的“T型人才”的概念,是不谋而合的。都是为了培养T型人才:知识面非常开阔,同时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强。 特色6:知识的广度与学习的深度 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启发是,好的教育,应当从小培养T型少年。T型少年的三大特点是:即有知识广度,又有学习深度;既能跨学科思考,又能解决问题;既开放协作,又善于自我突破。 特色7:成绩之外越发强调的软实力 现在美国数百所知名中学实行的A new Model,学生能力全新

哈佛大学目标调研

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 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 25年的跟踪研究结果显示,他们的状况及分布现象十分有意思。那些3%有清晰且长期目标的人,25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25年来他们都朝着同一方向不懈地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他们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那些10%有清晰短期目标者,大都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短期目标不断被达成,状态稳步上升,成为各行各业的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等。而那些占60%的模糊目标者,几乎都在社会的中下层面,他们能安稳地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剩下的27%是那些25年来都没有目标的人群,他们几乎都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都过得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且常常都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世界。 我再来提炼一下让大家看得更清楚一些: 有清晰且长远目标的人:———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 有清晰但短期目标的人:社会的中上层。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 有较模糊目标的人:中下层面,他们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 无目标的人:社会的最底层,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且常常都在抱怨他人、社会、世界。 其实,他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25年前,他们中的一些人知道自己要什么,而另一些人则不清楚或很不清楚。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成功发展的渴望。如果你能发掘它,便能找到成功的方向,找到一种支持你不懈努力的持久力量。 然而,正如西方的那句谚语所说,“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到哪儿去,那通常你哪儿也去不了”。 为成功制定一份书面计划。成功的事业还需要准确的、文字性的计划。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制定自我发展的行动计划,对于个人的发展来说必不可少。 什么左右你10年后的“价值等级” 哈佛大学对大学毕业生进入职场的收入变化进行了长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形成文字性计划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83%的人对职业发展没有设定过目标。他们的收入在这里作为参考基数。14%的人对职业发展有清晰的目标,但没有书面记录下来。他们的工资是前者的3

读《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的收获——认识通识教育

读《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的收获——认识通识教育 作者:梁艳影 论文关键词:通识教育问题希望 论文摘要:“通识教育”这个术语有点模糊苍白。它并不是关于“一般”知识(如果有这样的知识的话)的空泛的教育;也不是普及意义上的针对所有人的教育。它指学生整个教育中的一部分,该部分旨在培养学生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公民。而“专业教育”这个术语,指的是旨在培养学生将来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的能力的教育。此二者同为人的生活的两个方面,是不能完全分离的。认为这两种教育具有非常明显的区分是错误的。(P40)如果我们将通识教育看作某种无定形的东西,也就是说,认为通识教育就是选一门又一门的课程,如果我们将通识教育看作某种消极的东西,即认为通识教育就是对专修领域之外的课程的学习,那么,这将是最不幸的。(P44) 带着新年的喜庆,听着窗外的鞭炮声,我又读了被誉为通识教育的“圣经”的这本书,夹杂着对通识教育普及的渴望,虽对自己目前接受的教育形式有所遗憾,但仍知足,仍为教育者们不懈的努力而感动。请让我展示我在这本书中的收获吧。 1、远近高低看通识教育 看完摘要中所写的,想必读者对通识教育已有初步的认识。事实上,通识教育早期阶段是自由教育,它的目标是努力培养“全人”(Whole Man),在这里全人可以指“好”人(Good Man),善良正直的公民(Good Citizen)和有用的人(Useful Man),它着重于培养人的四种能力:有效的思考能力(有效思考的三个阶段:逻辑的、关联性的和想象的,大体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等三个学问领域分别对应),交流思想的能力(有效的交流不但依赖于清晰的思维、简洁有力的表达等技巧,而且还依赖于坦诚之类的道德品质),作出恰当判断的能力(它涉及的是学生将全部思想运用于经验领域的能力),辨别价值的能力(价值植根于事实,人类的理想无论如何都是自然的一部分)。 当然,以上的论述是学术性的。通俗一点,通识教育就是一位从大学走出来的道德美好、基础扎实、知识全面的复合型公民所接受的教育。当然,这也是我作为大一学生所追求的毕业形象。下面让读者通过事例看通识教育:最近,中国教育电视台的《职来职往》栏目来了这样两位求职者---第一位,刘先生,27岁,在马来西亚攻读MBA,想来此求得一份关于市场营销的工作,月薪4444元。他在上高三时就开始考英语六级,成为老师眼中学英语的神童。他的学历能让各位考官眼前一亮,但面试中他琐碎而冗长的回答,让大家有些失望。但他最终还是获得一份工作,英语棒是一方面,重要的还有他谦逊努力的姿态为自己加了一个筹码。第二位,王小姐,21岁,从18岁就开始外出打工,没有大学毕业证让她在开始找工作时到处碰壁,但她那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精神让她最终积累了2年舞台幕后工作的经验,来此想求得制片人或制片人助理(当然,后来考官也指正制片人已最基础了,没有制片人助理这个职位)的职位,月薪3000—4000元。凭借丰富的经验、礼貌而又沉稳的气质及骨子里透着的那股干劲让她获取12盏灯,意味着百家企业任她选。这个案例透射出以下几点: a、通识教育不仅仅在大学阶段,在社会中如找工作及工作期间都会接受的到。

00-0000[哈佛大学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

、 .~ ①我们‖打〈败〉了敌人。 ②我们‖〔把敌人〕打〈败〉了。 哈佛追踪 -------哈佛大学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该项调查的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发现: 27%的人,没有目标: 60%的人,目标模糊: 10%的人,有比较清晰的短期目标: 3%的人,有十分清晰的长期目标。 25年的跟踪调查发现,他们的生活状况十分有意思:那3%的人,25年来几乎都不曾改变过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始终朝着同一个方向不懈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为了社会各界顶尖成功人士,他们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那10%的人,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那些短期目标不断地被达到,生活质量稳步上升,他们成为各行业不可缺少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 那60%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他们能够稳定的工作与生活,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 剩下27%的人,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生活都过得很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 调查者因此得出结论: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性作用,成功在一开始仅仅是一个选择,你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成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换位思考 有位老师进了教室,在白板上点了一个黑点,他问班上的学生说:“这是什么?”大家都异口同声的说:“一个黑点。”老师故作惊讶的说:“只有一个黑点吗?这么大的白板大家都没看见?”你看到的的是什么?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些缺点,但是你看到的是哪些呢?是否只看到了别人身上的黑点,却忽略了它拥有的一大片白板,也就是他的优点,其实每个人必定有很多的优点,换一个角度去看吧!你会有更多新的发现.

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模式与核心课程设置

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模式与核心课程设置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是哈佛大学本科教育的基本模式。哈佛的本科教育主要由“二个阶段”、“三大板块”构成。从教育过程看,哈佛的本科生教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通常称之为通识教育或普通教育阶段,又称之为核心课程阶段;第二阶段为专修阶段。学生在一、二年级主要学习核心课程,接受通识教育,后两年为专修教育。从课程结构看,本科生的课程主要分为三大板块:反映基本素质要求的通识课、满足学位申请要求的专业必修课和满足学生个人兴趣爱好的自由选修课。目前哈佛核心课程包括6大类(外国文化,历史学A、B,文学和艺术A、B、C,道德推理,自然科学A、B,社会分析)、11个领域。该课程模式规定,本科生四年共修32门课程,其中 16门为专业课,8门为选修课,8门为核心课程。核心课程的设置理念首先关注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其目的不仅是加强学生人文、社科、科学基础知识学习,而且还在于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学科间的联系,通过核心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有效地思考、交流思想、做出适当的判断并区别不同的价值观念”,实行核心课程学习的目的是把个人培养成既是某一特殊职业的专家,又是自由人和公民。 所以,在一般美国大学里,新生入学的第一、二年,通常不属于任何院系,也不分专业,全部学习由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学科组成的普通教育课程。在此基础上,到三、四年级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为学生毕业后直接从事某种职业或进入研究生院学习创造条件。 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设置的理念:让每一位哈佛大学毕业生不仅受到专业的学术训练,而且还应该受到广泛的通识教育,成为有教养的人。 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https://www.360docs.net/doc/bd7864725.html,/view/943ed2eb551810a6f5248637.html

国外的通识教育

国外的通识教育 美国通识教育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美国现代大学通识教育的起点,现在一般都被认为是起源于1917-1919年的哥伦比亚大学。但这种尝试在最初主要是个别教师的教学实践。 第二阶段:芝加哥大学从1930年代开始到1940年代成型的通识教育模式,实质上是把哥伦比亚两年的通识教育扩大为整个四年本科都是通识教育。赫钦斯推行的通识教育,实际就是要把哥伦比亚最早开始的尝试更全面更系统地在芝加哥实行。就完备而言,芝加哥大学可谓登峰造极。但这个模式目标太高,因此以后也改成本科前两年通识教育而后两年转向专业。但芝大由此积累的整套通识教育课程配置和教学方式经验则仍然是公认全美第一。 第三阶段:哈佛大学1945年的“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报告其实是在二战结束后对哥伦比亚和芝加哥经验的社会学总结,把通识教育提到打造“美国文化熔炉”的高度,因此当时对全国影响非常大。但也因为如此,这个报告在1980年代后成为被批判的靶子,因为1980年代美国意识形态变成批判“文化熔炉论”是扼杀“文化多元”。但我认为我们必须历史地看待哈佛1945的这个报告,对了解美国大学的现代通识教育而言,哈佛1945年报告仍然是基本文献。 第四阶段:哈佛大学1978年的通识教育“方案”(所谓Rosovsky方案,1979年在哈佛试行)似乎后来的影响颇大,尤其似乎对中国大学很有影响。但这个哈佛1978方案的性质完全不同于哈佛1945年报告,其背景是:1960年代美国学生造反运动极大破坏了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因为从哥伦比亚开始的通识教育首先意味一整套“全校公共必修课”即强制必修的,学生运动则反对任何公共必修课,认为是强制而限制学生自由,因此六十年代后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一度大大衰落。但1970年代中后期,社会、家长和大学都呼吁大学本科质量下降,要求重新恢复“必修”通识教育,很多大学如斯坦福等都是在那时又恢复必修通识教育课程。哈佛1978年通识教育方案,以及卡内基教育基金会1980年代初很多有关通识教育的报告,都是这一背景的产物,其特点都是力图恢复以前的通识教育质量但尽可能不要给学生以“强制”的感觉。哈佛1978年方案其实很泛泛。 由于哈佛地位特殊,我国许多大学现在往往都盲目地标榜仿效哈佛1978年方案。实际上正如美国政治最无法仿效,哈佛恰恰也是最不可仿效的。

哈佛大学25年跟踪调查研究

哈佛大学25年跟踪调查研究: 该项调查的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发现: 27%的人,没有目标; 60%的人,目标模糊; 10%的人,有比较清晰的短期目标; 3%的人,有十分清晰的长期目标。 25年的跟踪调查发现,他们的生活状况十分有意思。 3%的人——25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始终朝着同一个方向不懈地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顶尖成功人士,他们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10%的人——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那些短期目标不断地被达到,生活质量稳步上升。他们成为各行各业不可缺少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等。 60%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面。他们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 27%的人——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生活都过得很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 调查者因此得出结论: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性作用。成功在一开始仅仅是一个选择。你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成就,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第一个故事: 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中有一个叫比塞尔的村庄,它靠在一块15平方公里的绿洲旁,从这里走出沙漠一般需要三天三夜的时间。可是在肯?莱文1926年发现它之前,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沙漠。为什么世世代代的比塞尔人始终走不出那片沙漠?原来比塞尔人一直不认识北斗星,在茫茫大漠中,没有方向的他们只能凭感觉向前走。然而,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中,一个人若是没有固定方向的指引,他会走出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终回到他起步的地方。但是自从肯?莱文发现这个村庄之后,他便把识别北斗星的方法教给了当地的居民,比塞尔人也相继走出了他们世代相守的沙漠。如今的比塞尔已经成了一个旅游胜地,每一个到达比塞尔的人都会发现一座纪念碑,碑上刻着一行醒目大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奋斗方向。沙漠中没有方向的人只能徒劳地转着一个又一个圈子,生活中没有目标的人只能无聊地重复着自己平庸的生活。对沙漠中的人来说,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而对现实中的人来说,新生活是从确定目标开始的。 第二个故事: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采访他时,他告诉了众人这样一个成功的秘诀:我刚开始参加比赛时,总是把我的目标定在四十多公里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后来,我改变了做法。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路线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线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四十多公里的赛程就这样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 山田本一的话令人深思。看来,辉煌的人生不会一蹴而成,它是由一个个并不起眼的小目标的实现堆砌起来的。让我们把目标化整为零,用一个个小的胜利赢得最后的大胜利。

哈佛大学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

哈佛大学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 (2008-12-02 20:52:44) 转载▼ 确立终身大目标: 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这个调查美国耶鲁大学做过、卡耐基也做过,得出的结论惊人的相似。这个调查的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发现:3%的人,有十分清晰的长期目标。10%的人,有比较清晰的短期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27%的人,完全没有目标;25年的跟踪调查发现,他们25年后的生活状况十分有意思。那3%有长期清晰目标的人,25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始终朝着同一个方向不懈地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顶尖成功人士,他们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他们大都生活在社会的最上层。那10%有比较清晰的短期目标的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那些短期目标不断地被达成,生活质量稳步上升。他们都成为各行各业不可缺少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等。他们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那60%目标模糊的人,他们大都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他们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剩下的27%完全没有目标的人,他们的特点是:从来不曾为一个目标而努力奋斗过,他们的生活都过得很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下层。调查者因此得出结论:目标对人生有着巨大的导向性作用。现在,我们暂时停下,不要接着阅读下边内容,先花上几分钟思考一下:扪心自问:自己有没有目标?有多长时间的目标?自己是属于哪一类人?是属于那3%有着长期清晰目标的人?还是属于那10%有着短期清晰目标的人?还是属于那60%目标模糊的人?或者是那27%从来没有目标的人?

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述评及启示

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述评及启示 (教务部教学改革与研究处供稿) 一、美国高校通识教育实施现状与趋势 美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学分所占比重一般为34%-35%。 (一)课程类别 1、共同核心:通识核心课程通常采取科际整合的方法,或有连续性的编排组织,并将课程分为若干类(通常以五至七类最普遍),学生必须在每一类当中必修或选修若干科目或学分。典型:圣约翰学院,规定每一类当中均为必修;哈佛大学,规定每一类当中由学生自行决定选修科目。核心课程比较适用于知识背景同质性较高的学生,以及智力水准较高的学校。 2、分类必修(Distribution Requirements, 也有人译为“分布必修”):分类必修是学校并未特别针对通识教育而另行编排设计课程,要求每一位学生必须在某几类(如人文、社会、自然三大类)当中,自行到各学院各科系修满规定的科目数或学分数,学校仅规定各类应修多少学分,而未特别规划或列举出科目名称和内容。分类必修在各校的实施中又分为四种情形: (1)完全指定的分类必修(Prescribed Distribution Requirements):学生按照指定的科目和分类修习,几乎没有自己选择的空间,如密歇根大学的Residential College要求学生必须修毕一门“大一研习”(Freshman Seminar)、一门“艺术实作”(Art Practicum)、一门外国语文、三门人文学科、三门社会学科、三门自然学科。分类必修的学校中,大约60%属于此类情形(Catalog Study, 1976)。 (2)少量指定的分类必修(Minimally Prescribed Distribution Requirements):指定必须研习的类别和科目较少,例如班宁顿大学(Bennington College),指定某一门科目,可以在该校的8个学院中任选4个学院的任一门课抵充。大约有24%的大学院校采取此种方式(Catalog Study, 1976)。 (3)建议性质的分类指导(Recommended Distribution Guidelines):学校做分类和科目只供学生选课修习时参考,是建议性的而非强制性的,例如康乃狄克(Connecticut)州和其他符号系统、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制度和文化的形式。只有3%的大学院校采用此种方式(Catalog Study, 1976)。

哈佛大学教育理念

10月26日晚,来中国参加“2006年北京论坛”的哈佛教授柯伟林在北京大学电教报告厅举行题为《哈佛的教育理念、制度与方法》的讲演,吸引了300多名北大学子。一些校外人士也慕名前来。在柯伟林教授的领导和推动下,哈佛大学近年来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课程和教学改革。目前,“大学教育”日益成为中国社会的热门话题,受到了教育界、其他行业以及广大民众的极大关注。 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 对于哈佛大学如何从当初毫不起眼的教学机构发展成当今举足轻重的学术重镇?柯伟林在演讲一开始就声明“哈佛大学的教育是多元的和变化的”。1636年哈佛建校,不过直到19世纪的中期,哈佛在借鉴德国大学模式之后才成为一所“国家性大学”,而在20世纪之后,才真正成为一所国际性的大学。柯伟林承认,哈佛大学自身的发展表明要办好大学必须借鉴国际上良好的经验和规则。 介绍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是此次讲演的核心内容。为什么要设立通识教育呢?柯伟林解释说,在19、20世纪,随着世界各地研究型大学的建立,很多人发现大学教育中“一些东西丢失了”,这便是研究的专业化要求让人们变得越发偏限和封闭。为了弥补专业化和全面教育之间的鸿沟,通识教育应运而生。“通识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和教员在日益专业化的压力之下共同思考社会中、生活中存在的大问题。” 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本身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二战期间,为了反抗法西斯和共产主义思想,为了维护西方文明的核心价值观,哈佛大学创立了“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到了20世纪70年代,通识教育作出变革,强调教给学生“方法”而非“知识”,告诉学生如何探索和掌握知识,为他们提供一个“进入知识的通道”。这也是当时其他很多美国知名大学的做法。 那么,最近哈佛大学在通识教育方面又有哪些改革呢?在哈佛是不是所有人都支持改革呢?柯伟林承认,很多哈佛大学的教员认为根本没有必要进行改革,但是他坚信面对当今世界的变化和挑战,哈佛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必须进行更新。他认为哈佛大学的优良传统之一,就是不断地“自我批评”。每一代哈佛人,每隔三四十年就会重新审视过去,积极地应对自己面临的各种变化和挑战。经过最近的改革后,目前哈佛的很多课程已经超出了固有的学科界限,很多课程建立在跨系合作的基础上并因此具有可贵的跨学科性质。柯伟林认为,这将为哈佛的学生和教员提供更多的选择。 通识教育首先要让学生成为一名公民 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呢?通过通识教育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呢?柯伟林列举了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四大目标。 首先,通识教育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就美国而言,就是要让学生成为一个具有民主意识的公民,让他们了解当今世界在经济、技术和社会方面的动力和趋势。柯伟林说,“美国现在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强国,但是作为历史学家,我相信…大国的兴衰?不可避免。”因此,哈佛的学生就必须更多地了解世界,知道如何与外国人打交道。作为一名研究中国历史的学者,柯伟林说自己非常希望每个哈佛学生都学习汉语。 为什么哈佛学生必须更多地了解世界呢?他说,今天世界上对美国的批评很多,美国政府成了一个狂傲的象征,所以哈佛的学生、美国的下一代需要通过自己的认识和努力校正美国的社会和政治。只有了解和尊重他国的文化和传统,通过学习、研究或者其他方式获得“国际经历”,哈佛学生才能实现这一任务。 通识教育的第二个目标就是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尤其是在传统文化、艺术和思想之中看清自己的身份。文学、艺术在大学教育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不过,哈佛不仅要努力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和艺术,也需要培养学生质疑它们的能力。 第三,通识教育并不是为学生日后的职业作准备,而是为学生日后会遇到的各种变化作准备。柯伟林认为,世界时时处于变化之中,哈佛的教育也不能以单一僵化的方案面对多元变化的未来。哈佛学生必须明白生活中存在各种变化,只有这样,作为一个公民,他才能更好地作出决定。 通识教育的第四个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道德伦理观念,让他们知道如何生活。柯伟林认为,某种程度上学生对于道德伦理的清醒认识比掌握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他希望每个学生能够通过批判性的思考,明白自己应该怎么样去生活。道德伦理的课程帮助学生明白“为何信你所信,为何别人会质疑你的信仰,以及如何通过推理和争辩维护你的信仰”。柯伟林说,很多哈佛学生带着固有的观念入校,但是却在毕业时怀有

目标与成功的关系(哈佛调查)

目标与成功的关系 哈佛大学曾进行过这样一项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在智力、学历和环境等方面条件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着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其余3%的人有着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以后的岁月,他们行进在各自的人生旅途中。25年后,哈佛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是这样的: 3%的人,在25年间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和社会精英;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地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剩下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当然,也抱怨自己。 其实,他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25年前,他们中的一些人就已经知道自己最想要做的是什么,而另一些人则不清楚或不很清楚。这个调查生动地说明了,明确生活目标对于人生成功的重要意义。

给想要成功的你,哈佛图书馆墙上的二十条训言: 1.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 2.我荒废的今日,正是昨日殒身之人祈求的明日。 3.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 4.勿将今日之事拖到明日。 5.学习时的苦痛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生的。 6.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7.幸福或许不排名次,但成功必排名次。 8.学习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既然连人生的一部分———学习也无法征服,还能做什么呢? 9.请享受无法回避的痛苦。 10.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1.谁也不能随随便便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 12.时间在流逝。 13.现在流的口水,将成为明天的眼泪。 14.狗一样地学,绅士一样地玩。 15.今天不走,明天要跑。 16.投资未来的人,是忠于现实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