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一扶法律刑法题库

三支一扶法律刑法题库
三支一扶法律刑法题库

1.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问题采取的原则是( )。

A.从新原则

B.从旧原则

C.从新兼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

2.根据刑法第13条的规定,犯罪是指危害社会的,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 )。

A.不认为是犯罪

B.也应当以犯罪论处

C.可以认定是犯罪也可以不认为是犯罪

D.犯罪的直接客体

3.建立我国刑法分则体系的重要依据是( )。

A.犯罪对象

B.犯罪的同类客体

C.犯罪的一般客体

D.犯罪的直接客体

4.犯罪未遂中的犯罪未得逞是指( )。

A.犯罪结果没有发生

B.犯罪行为没有实施完毕

C.犯罪目的没有达到

D.行为没有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5.甲误以失效的农药投毒杀乙,未发生死亡的结果。甲的认识错误属于( )。

A.法律的认识错误

B.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

C.犯罪手段的认识错误

D.行为差误

6.甲贩运鸦片,驾车路过一检查站时,被工商部门拦住检查,检查人员朱某正登车检查时,甲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朱抓住汽车的把守不放,甲为摆脱朱某,在疾驶后突然急刹车,朱某被摔在地,头部着地死亡,甲对朱某的死亡的心理态度是( )。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

7.甲、乙、丙三人共同盗窃。甲负责望风,乙入室盗窃,丙负责接应转运销赃,甲、乙、丙三人的共同犯罪属于( )。

A.简单的共同犯罪

B.复杂的共同犯罪

C.必要的共同犯罪

D.有组织的共同犯罪

8.行为人基于一个犯罪意图所支配的数个不同的罪过,实施一个危害行为,而触犯两个以上异种罪名的犯罪形态叫( )。

A.牵连犯

B.吸收犯

C.想象竞合犯

D.异种数罪

9.避险过当的( )。

A.应当从轻处罚

B.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可以从轻处罚

D.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10.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在二年期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条件( )。

A.没有故意犯罪

B.遵守监规

C.有重大立功表现

D.接受劳动改造

【参考答案解析】

1.D

2.A

3.B

4.D

5.C

6.B

7.B

8.C

9.B 10.C

1.中国公民特别是指有一定社会地位和影响的中国公民与境外的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领土完整与安全的构成( )。

A.背叛国家罪

B.分裂国家罪

C.间谍罪

D.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2.行为人在组织,领导或者参加恐怖活动,组织后又具体实施杀人、绑架、爆炸的犯罪行为的,应当( )。

A.以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的犯罪从重处罚

B.择一重罪处断

C.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D.以故意杀人、绑架或爆炸罪从重处罚

3.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行为成立犯罪,必须是销售金额达到( )。

A.5万元以上

B.10万元以上

C.20万元以上

D.50万元以上

4.行为人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款额较大的,构成( )。

A.偷税罪

B.骗取出口退税罪

C.偷税罪和骗取出口退税罪两罪

D.偷税罪和骗取出口退税罪的想象竞合

5.对偷盗婴儿的行为以绑架罪论处的,必须是行为人( )。

A.导致婴儿死亡的

B.出于出卖目的

C.以勒索财物为目的

D.完成了该行为

6.根据刑法规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构成( )。

A.诈骗罪

B.信用卡诈骗罪

C.盗窃罪

D.侵占罪

7.非法组织他人卖血,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构成( )。

A.非法组织卖血罪

B.故意伤害罪

C.非法组织卖血罪和故意伤害罪

D.医疗事故罪

8.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主体为( )。

A.一般主体

B.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与人民团体

C.负有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义务的当事人

D.司法工作人员

9.依照刑法规定,行贿罪的构成在主观方面必须是( )。

A.具有谋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B.具有谋取个人利益的目的

C.具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

D.具有谋取利益的目的

10.司法工作人员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构成( )。

A.徇私枉法罪

B.玩忽职守罪

C.枉法裁判罪

D.滥用职权罪

【参考答案解析】

1.A

2.C

3.A

4.B

5.C

6.C

7.B

8.C

9.C 10.C

1.我国刑法处罚的是( )。

A.构成犯罪的行为

B.一切违法行为

C.造成了社会危害的行为

D.触犯了刑律的行为

答案: A

2.制定刑法的法律根据是( )。

A.宪法

B.民法

C.行政法

D.侵权法

答案: A

3.下列哪种刑罚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附加适用( )。

A.有期徒刑

B.管制

C.剥夺政治权利

D.拘役

答案: C

4.刑事诉讼法属于( )。

A.程序法

B.实体法

C.特别法

D.临时法

答案: A

5.某市西区治安联防队行使该区公安分局委托的治安管理权。某日联防队员李某抓获有盗窃嫌疑的王某,因王某拒不说出自己真实姓名,李某用木棍将其殴打致伤。王某向法院请求国家赔偿,应由( )承担国家赔偿义务。

A.市公安局

B.区治安联防队

C.区公安分局

D.李某

6.甲方主动携带邻居5岁小孩进入山中狩猎。两人在林中失散,甲继续独自行猎,既不寻找孩子,也没返村告知小孩家人,径直回家。日后,林中发现被野兽咬伤致死的小孩尸体。甲的行为属于( )。

A.故意杀人

B.意外事件

C.过失致人死亡

D.不构成犯罪

答案: A

7.紧急避险的情况下,行为人所造成的损害( )。

A.可以大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

B.可以等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

C.可以小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

D.特殊下可以没有限制

答案: C

8.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为不满( )。

A.14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D.20周岁

答案: A

9.甲因急于继承其父财产而生杀父之念,一日雨夜乘其父病重之机,欲为其注射毒药。刚拿起注射器,忽听一声惊雷致使注射器掉在地上。他想到杀父是大逆不道,要为天理所报应,便被弃了杀害行为。甲的行为属于( )。

A.杀人中止

B.杀人未遂

C.杀人预备

D.不构成犯罪

答案: A

10.普通累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加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 )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人。

A.三年

B.四年

C.五年

D.十年

答案: C

1.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 )。

A.一般主体

B.国家工作人员

C.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

D.国家机关

答案: C

2.我国刑法对于未遂犯的处罚原则是( )。

A.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答案: C

3.王某见自己的女友遭两个流氓调戏,前去制止,而反遭流氓攻击、立即进行反击。此时,便衣民警李某赶到,未及表明自己的身份即迅速抓住王某以制止殴斗。王某视李某为流氓团伙,随即拔刀将李某刺成重伤。王某的行为属于( )。

A.故意伤害

B.过失伤害

C.正当防卫

D.假想的防卫,应按意外事件处理

答案: D

4.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 )年。

A.五

B.十

C.十五

D.二十

答案: B

5.《刑事诉讼法》规定,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期限为( )。

A.5日

B.10日

C.15日

D.20日

答案: B

6.司法工作人员对明知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故意予以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行为,应判处()。

A.徇私舞弊罪

B.司法工作人员玩忽职守罪

C.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

D.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罪

7.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违背法律授权的宗旨,超越职权范围或者违反职权行使的程序,从而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应判处:( )。

A.玩忽职守罪

B.滥用职权罪

C.拘私枉法罪

D.徇私舞弊罪

答案: B

8.个人或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以财物、或者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行为,应判为( )。

A.行贿罪

B.向单位行贿罪

C.介绍贿赂罪

D.以上答案都不对

答案: B

9.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将应当上交国家的罚没财物或者其他国有资产,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应判为()。

A.贪污罪

B.挪用公款罪

C.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D.集体私分国有资产罪

答案: D

10.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 )。

A.五年

B.十年

C.十五年

D.二十年

答案: B

.管制的期限为( )。

A. 半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

B. 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

C. 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D. 三个月以上,5年以下

答案:B

2.某甲与某乙有仇,遂寻机报复。一天某甲得知某乙一人在家,便身带匕首向乙家走去,途中突然腹痛,便返回家中。某甲的行为属于( )。

A. 犯罪中止

B. 犯罪预备

C. 犯意表示

D. 不构成犯罪

答案:B

3.犯罪的中止只能发生在( )。

A. 预备形态

B. 实行过程中

C. 预备形态和实行过程中

D. 预备形态和危害结果发生以前的实行过程中

答案:D

4.紧急避险成立的合法性条件之一是( )。

A. 必须是合法利益受到危害的威胁

B. 危险即将来临

C. 危险行为必须经过慎重的考虑而实施

D. 只要能避免危险不惜造成任何危害

答案:A

5.紧急避险行为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这里所说的“必要限度”,错误的说法是()。

A. 必要限度指紧急避险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必须比所避免的损害要小

B. 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C. 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 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不应当负刑事责任

答案:D

6.犯罪的目的和动机是指行为人( )。

A. 意图通过实施某种犯罪行为达到的某种危害结果

B. 通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所希望达到的结果

C. 实现其内心愿望的起因

D. 行为追求的最终结果

7.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有关精神病人具有的刑事责任能力,错误的是( )。

A.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不具有责任能力

B. 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C.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D. 精神病人任何时候都不应负刑事责任

答案:D

8.我国刑法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理解为( )。

A. 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

B. 是犯罪不以犯罪处罚

C. 不构成犯罪

D. 是缩小打击面的特殊策略

答案:C

9.有关刑法的时间效力范围,错误的说法是( )。

A. 我国刑法在时间上的效力,始于生效日,终于废止日

B. 在溯及力问题上,我国刑法采取了从旧兼从轻的原则

C. 我国刑法在公布一段时间后再施行

D. 它与刑法的空间效力范围共同构成刑法的效力范围

答案:C

10.我国刑法对于空间效力的规定,采取的是( )。

A. 属地原则

B. 属人原则

C. 保护原则

D. 以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和普遍原则

答案:D

1.我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 )行为作斗争。

A. 反革命犯罪

B. 流氓犯罪

C. 其他刑事犯罪

D. 一切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和其他刑事犯罪

答案:D

2.刑法是( )的法律。

A. 某个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给犯罪人以何种刑罚

B. 规定阶级压迫的工具

C. 国家法律中最重要

D. 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给犯罪人以何种刑罚处罚

答案:D

3.刑法学是研究( )的科学。

A. 刑事法律

B. 刑法

C. 犯罪

D. 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和刑罚

答案:D

4.有关贪污罪、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罪、渎职罪的条件应由下列哪个机关直接受理( )。

A. 人民法院

B. 公安机关

C. 人民检察院

D. 国家司法行政机关

答案:C

5.下列哪种刑罚可单独使用,也可附加适用( )。

A. 有期徒刑

B. 管制

C. 剥夺政治权利

D. 拘役

答案:C

6.下列哪种强制措施不是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

A. 取保候审

B. 罚款

C. 监视居住

D. 逮捕

答案:B

7.我国刑法规定的一般刑事年龄为( )。

A. 14周岁

B. 16周岁

C. 18周岁

D. 男22周岁,女20周岁

答案:B

8.我国刑罚主刑中规定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每月可回家一至两天,有选举权的在选举期间可回原住地参加选举的刑种是( )。

A. 管制

B. 拘役

C. 有期徒刑

D. 劳动教养

答案:B

9.我国普遍刑事犯罪中危险性最大的一类犯罪是( )。

A. 反革命罪

B. 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

C. 故意杀人罪

D. 危害公共安全罪

答案:D

10.强奸妇女罪侵害的对象是( )。

A. 妇女性的不可侵犯的权利

B. 14岁以上的少女或成年妇女

C. 所有妇女

D. 妇女的人身权利

答案:B

1.贿赂罪所侵害的客体是( )。

A. 行贿人的财产

B. 行贿人的财产权利

C. 国家机关的政党管理活动

D. 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利

答案:C

2.公安机关在紧急的情况下,对罪该逮捕的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采取的临时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是( )。

A. 拘役

B. 拘留

C. 拘传

D. 逮捕

答案:B

3.严重违法就是( )。

A. 民事违法

B. 行政违法

C. 侵权行为

D. 犯罪

答案:D

4.贪污罪的犯罪主体是( )。

A. 企业单位经济工作人员

B. 事业单位经济工作人员

C. 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和其他经手、管理公共财物的人

D. 国家机关经济工作人员

答案:C

5.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规定.“本决定公布后审判上述案件,适用本决定。”该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取的是( )。

A. 从旧原则

B. 从旧兼从轻原则

C. 从新原则

D. 从新兼从轻原则

答案:C

6.( )的主体不一定是国家工作人员,非国家工作人员也可以构成该罪。

A. 贪污罪

B. 受贿罪

C. 行贿罪

D. 玩忽职守罪

答案:C

7.( )是构成违法的最重要的因素。

A. 具有社会危害性

B. 主观上具有过错

C. 达到法定责任年龄和具有责任能力

D. 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

答案:A

8.刑法规定对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 )。

A. 从轻处罚

B. 从重处罚

C. 减轻处罚

D. 免除处罚

答案:ACD

9.下列自然人中可能成为犯罪主体的有( )。

A. 醉酒的人

B.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

C. 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D.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能力的精神病人

答案:ABD

10.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 )。

A. 犯罪的主体

B. 犯罪表示

C. 犯罪的目的

D. 犯罪的故意

答案:CD

1:缓刑适用的条件包括( )。

A: 适用的对象是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B: 有投案自首情节C: 不是累犯 D: 根据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

答案: ACD

2:对于自首和立功的人进行处罚,正确的做法是( )。

A: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B: 对于犯罪较轻的自首分子,可以免除处罚

C: 对于有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 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答案: ABCD

3:剥夺政治权利的内容是( )。

A: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B: 继承权

C: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D: 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答案: ACD

4:无期徒刑是对犯罪分子( )的一种刑罚。

A: 剥夺终身自由 B: 强制其参加劳动生产

C: 接受教育和矫正 D: 剥夺其一切财产

答案: ABC

5:我国刑法规定的附加刑有( )。

A: 罚金 B: 管制

C: 没收财产 D: 剥夺政治权利

答案: ACD

6: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有( )。

A: 管制 B: 劳役

C: 拘役 D: 罚金

答案: AC

7:犯罪的时候,( )不适用死刑。

A: 不满十八周岁的人 B: 患有精神病的人正常情况下

C: 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D: 醉酒的人

答案: AC

8:关于刑罚与犯罪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

A: 犯罪是适用刑罚的必要条件 B: 没有犯罪也就无所谓刑罚

C: 刑罚是由于犯罪而产生的法律后果 D: 刑罚并不是犯罪的必然后果

答案: ABCD

9:刑罚与其他制裁方法的区别是( )。

A: 严厉的程度不同 B: 适用的对象不同

C: 适用的方法不同 D: 适用的机关和程度不同

答案: ABD

10:单位犯罪的“单位”指( )。

A: 公司 B: 企事业单位

C: 机关 D: 团体

答案: ABCD

1.主犯包括( )。

A.组织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

B.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

C.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

D.聚众性犯罪中的首要分子

答案:ABC

2.犯罪未遂具有如下特征( )。

A.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B.犯罪没有得逞,即没有具备构成某个具体犯罪的全部要件

C.犯罪没有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

D.以上答案都不对

答案:ABC

3.有关犯罪预备,正确的说法是( )。

A.犯罪预备包含着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B.刑法规定对犯罪预备予以必要的处罚

C.犯罪预备尚未造成犯罪客体的实际损害

D.刑法规定对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答案:ABCD

4.紧急避险必须具备以下哪些条件( )。

A.必须是为了避免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遇到危险而采取的

B.必须是正在发生危险的情况下采取的

C.必须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的,如果能采取其他方法避免危险,就不能实施紧急避险行为

D.紧急避险行为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

答案:ABCD

5.1997年修改后的新《刑法》赋予公民对某些犯罪采取绝对防卫而不受限度限制的权利即对正在进行( )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A.行凶、杀人

B.抢劫

C.强奸

D.绑架

答案:ABCD

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B.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C.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的单位必须是公司、事业单位、企业、机关、团体

D.醉酒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答案:ABCD

7.自然人成为犯罪主体必须具备的条件( )。

A.它必须是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自然人

B.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的自然人

C.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D.以上答案都不对

答案:ABC

8.犯罪客体是( )。

A.犯罪对象

B.社会利益或权益

C.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

D.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

答案:CD

9.有关危害行为,正确的说法是( )。

A.它是犯罪的客观方面三个基本要件之一

B.它可分为两种基本形式,即作为和不作为

C.作为是指行为人用积极行动实施为我国刑法所禁止的行为

D.不作为是指负有特定义务实施某种行为而又能履行这种义务的人消极地不履行义务而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

答案:ABCD

10.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是( )。

A.罪刑法定原则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C.罪刑相当原则

D.刑法个别化原则

答案:ABC

甘肃省武威市“三支一扶”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其它【含答案】

甘肃省武威市“三支一扶”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其它【含答 案】 (说明: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面的整理归纳备考公考之用。) 一、单选题 1. 记过、降级、降职属于()。 A、行政处罚 B、行政处分 C、民事制裁 D、违宪制裁 【参考答案】B 2. 行政执法监督机关可以对哪些行政执法行为实施监督()。⑴行政处罚;⑵行政许可;⑶行政强制;⑷行政确认;⑸行政登记; ⑹行政征收;⑺行政征用;⑻行政收费;⑼行政给付;⑽行政裁决;⑾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行政执法行为A、 ⑴⑵⑷⑸⑹⑺⑻⑼⑽⑾ B、⑴⑵⑶⑷⑸⑹⑺⑼⑽⑾ C、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⑾ D、以上均包含 【参考答案】D 3. 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 A、两个不同的阶段

B、两条不同的道路 C、两种不同的结果 D、两种不同的状态 【参考答案】D 4. 评估性意见包括哪两个种类?()A、指导性意见和批评性意见 B、请求性意见和建议性意见 C、鉴定性意见和批评性意见 D、建议性意见和鉴定性意见 【参考答案】C 5. 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下列哪项不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采取的措施?()A、可以向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B、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C、在部分案件中,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 D、行政诉讼或者复议由当事人自己选择,并没有行政复议前置的例外情况。 【参考答案】D 6. 凡是违法行为都要受到()。 A、法律制裁 B、行政制裁 C、刑事制裁

D、经济制裁 【参考答案】A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 A、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B、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C、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参考答案】B 8.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 A、街道办事处任命 B、居民选举 C、选民选举 D、群众推荐上级任命 【参考答案】B 9. 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A、它是独立于人们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 B、它的内容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主体和不依赖人类 C、它是自然界规律 D、它是社会规律。 【参考答案】B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因为()原因要求避难的外国人,可以给予受庇护的权利。

“三支一扶”之综合基础知识精选试题

考试百科公务员考试网整理“三支一扶”之综合基础知识精选试题,希望对参加“三支一扶” 的考试的考生有所帮助。具体内容如下: 多项选择题 1.胡锦涛指出,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思想主要是指( )。 A.无产阶级政党一切根植于人民,坚持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鲜明政治立场 B.一切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 C.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吸取养分,以最广大人民的实践为理论创新的源泉,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理论创新的目的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刘某因生活琐事与邻居邓某争吵,邓某不堪刘某辱骂,击打刘某面部,致刘鼻骨等部位受伤。刘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要求追究邓某的刑事责任。在该案审理过程中,邓某对刘某以侮辱、诽谤罪提起反诉。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可以就两个诉讼在刘某与邓某之间进行调解 B.刘某可在判决宣布之前要求撤回自诉,根据法定情形,人民法院可以不予准许 C.如果刘某撤回起诉,人民法院应终止审理邓某的反诉 D.如果刘某撤回起诉,人民法院应当继续审理邓某的反诉 3.下列行为中,属于行政行为的有( )。 A.行政机关购买办公用品 B.行政机关制定规范性文件 C.街道办事处与居委会签订卫生管理承包合同 D.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购买生活用品 4.在四个宏观调控的目标中,( )目标之间并不一致。 A.国际收支平衡与增加就业 B.增加就业与经济增长 C.稳定物价与增加就业 D.国际收支平衡与稳定物价 5.下列人员,享有选举权的是( )。 A.年满18周岁,正在上高中的学生 B.在我国长期居住的无国籍人 C.因盗窃被判处有期徒 刑三年的罪犯 D.完全不能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成年精神病人 6.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是( )。 A.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B.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C.社会发展促进人向着全面性方向发展 D.社会发展丰富着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 7.下列哪些行为应认定为抢劫罪一种罪刑?( )。

2018年04月自考00260刑事诉讼法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刑事诉讼法学试卷 (课程代码0026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1.依照法律的规定,刑事诉讼是( C ) A.解决被追诉人违法责任的活动 B.解决被追诉人违纪责任的活动 C.解决被追诉人刑事责任的活动 D. 解决被追诉人刑事赔偿责任的活动 2.下列原则中,属于国际刑事诉讼通行原则的是( B ) A.有罪推定原则 B.无罪推定原则 C.依靠群众原则 D.控审一体原则 3.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中的任务是( A ) A.依法行使刑事审判权 B.查明案件事实 C.惩罚犯罪分子 D.进行法制宣传 4.刑事案件地区管辖的一般原则是( C ) A.犯罪地人民法院管辖 B.被告人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C.犯罪地人民法院管辖为主,被告人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为辅 D.被告人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为主,犯罪地人民法院管辖为辅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辩护人法定责任的是( D ) A.从实体上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 B.从程序上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 C.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其他法律援助 D.进行法制宣传教育 6.刑事法律援助制度最重要的意义是( C ) A.有利于查明案件事实 B.有利于正确适用法律 C.有利于保障人权 D.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7.在刑事诉讼中,控方承担证明责任是( C ) A.查明案件事实的需要 B.控辩平衡的需要 C. 无罪推定的需要 D.准确适用法律的需要8.刑事诉讼中,拘传的适用对象是( D ) A.未到案的当事人 B.未到案的证人C未到庭的辩护人、代理人D.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9.下列人员或单位中,不能作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的是( D ) A.因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的公民 B.因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C.未成年刑事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 D.与刑事被告入有经济往来的人和单位 10.人民法院当庭宣告判决的,判决书送达当事人的期限为( A ) A.5日 B.7日 C.10日 D.15日 11.控告人如果对公安、司法机关不予立案的决定不服的,可以( B ) A.再次提出控告 B.申请复议 C.提出上诉 D.申诉 12.下列对移送起诉的条件表述不正确的是( D ) A.犯罪事实清楚 B.证据确实充分 C.罪名认定正确 D.量刑建议恰当 13.在人民法院判决前,人民检察院发现有同案犯罪嫌疑人或者其它罪行,并适合一并起诉和审理的,可以( B ) A.不起诉 B.追加、补充起诉 C.撤回起诉 D.变更起诉 14.人民法院对公诉案件是否受理的审查期限为( B ) A.5日 B.7日 C.10日 D.15日 15.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 B ) A.5日 B.10日 C.15日 D.一个月 16.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案件的核准权由( B ) A.最高人民检察院行使 B.高级人民法院行使 C.中级人民法院行使 D.省级监狱管理部门行使17.下列主体中,无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是( D ) A.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和审判委员会 B.最高人民法院和上级人民法院 C.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上级人民检察院 D.同级人民检察院和检察委员会 18.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机关中,无权启动强制医疗程序的是( D )

法律基础知识点汇总

法律基础知识点汇总 法的概念和本质: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共同本质: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基本特征:(1)法是调整人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3)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4)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 规范作用:作为由国家制定的社会规范,法具有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等规范作用。 社会作用: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法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 (1)法与经济①法在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引导、促进、保障、制约作用。 ②法在规范微观经济行为中的作用:确认经济活动主体的法律地位;调整经济活动中各种关系;解决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纠纷;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2)法与政治、政策①法受政治制约体现在: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是影响法的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政治体制的改革也制约法的内容及其发展的变化;政治活动的内容更制约法的内容及其变化。②党的政策指导法制建设的各个环节,社会主义法是实现党的政策的重要手段和形式,同时又对党的政策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法律制度的相关概念 法的制定: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一种专门活动,一般也称为法律的立、改、废活动。 立法的指导思想:我国现阶段立法的指导思想,必须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而不能以别的思想为指导,不能离开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 立法的基本原则:(1)立法必须以宪法为依据;(2)立法必须从实际出发;(3)总结实践经验与科学预见相结合;(4)吸收、借鉴历史和国外的经验;(5)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为标准,立足全局,统筹兼顾;(6)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7)保持法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与及时立、改、废相结合。 法的渊源:(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5)自治条例、单行条例;(6)行政规章;(7)国际条约。 法律部门:(1)宪法;(2)行政法;(3)民法;(4)婚姻法;(5)经济法;(6)劳动法;(7)环境法;(8)刑法;(9)诉讼法;(10)军事法。

2020甘肃省三支一扶考试公基知识点

2020甘肃省三支一扶考试公基知识点(公文) 公文的适用范围是公文中比较常考的知识点,在考试中常直接考察,主要考察对于这一部分知识点的记忆。本文主要介绍决议、决定、命令三种公文。 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重点强调会议讨论通过,必须是经过开会形成的文件才能被叫做决议,如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形成的文件就可以用决议这一文种。如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就属于经会议讨论通过,用决议来行文。 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如国务院关于取消一批行政许可等事项的决定;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例如国务院关于 2018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例如国务院关于修改《行政法规制定条例》的决定。 根据决定的内容和作用,决定可分为部署指挥性决定、知照性决定和奖惩性决定三种:(1)部署指挥性决定,指对重要工作、重要活动作出安排部署时而使用的决定,强调指挥性,例如国务院关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暂时调整实施有关行政法规规定的决定。(2)知照性决定,指向人们宣告对某一重要问题的主张、态度或解决结果时使用的决定,强调宣告,一般不需要执行,只需要遵守,例如国务院关于修改

《规章制定条例》的决定。(3)奖惩性决定,指对一些事迹突出的先进个人或集体进行表彰,或对一些有较大影响的事故、错误进行处理的决定:如《国务院关手 2016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命令(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例如 2018 年 6 月 20 日发布的国务院 701 号命令就是为了公布《医患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的;宜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例如国务院关于授予丁小峰同志“保持英雄本色忠诚卫士”的命令;批准授予或者晋升衔级,例如国务院关于晋升赵福地等五名同志海关关衔的命令。发布命令的机关具有法定性,命令的发布权限有严格的规定,根据我国宪法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规定,只有国家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及其委员长、国务院、国务院总理、国务院各部委、国务院各部部长、国务院各委员会主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才可以在法定权限内发布命令,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无权发布命令,因此命令具有很大的强制性,其强制性远远高于其他下行文。 例题:下列情形不是用命令这一公文文种的是 A.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 B.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措施 C.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 D.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 【答案】D 例题:“决定”这一公文形式不适用于()。

2011三支一扶考试真题

2009年公开选拔领导公共科目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5) 一、单项选择日(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写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20分。)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B.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 D.对立统一的观点 2.我国法律对人的效力采用的原则是()。 A.属地主义原则 B.只采用属人主义原则 C.属地主义与属人主义相结合的原则 D.普遍管辖原则 3.申诉期间,原机关处理决定()。 A、不再执行B.继续执行 C.变更执行D.废止 4.行政监督是()。 A.行政对国民的监督 B.行政对企业的监督 C.行政对学校的监督 D.监督主体对行政的监督 5.专业性强的职务和基层行政职务可采用()。 A.委任制 B.选任制 C.聘任制 D.考任制 6.指示不具有下列哪一个特点?() A.内容广泛,具有普发性质 B.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强调及时快捷 C.作者广泛,不限制发权限 D.具有强制约束作用 7.新的规范性公文产生了,对同一事物约束、规范的旧文件应()。 A.两法并存 B.新不废旧 C.相辅相成 D.废止旧法 8.接受请示的机关应对请示事项表明是否批准的态度或予以明确的指示,这句话反映了请示具有何种特性?() A.被动性 B.针对性 C.强制回复性 D.强制约束作用,要求下级机关必须遵守与执行

9.为了维护政令一致,凡下行公文()。 A.都要和有关机关协商 B.都要与有关部门联合发文 C.内容涉及其他机关的职权范围时,行文前应与其协商一致 D.都要向上级请示 10.从党的()以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拨乱反正,勇于实践,努力探索,逐步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A.十一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九大 D.八大 11.党的()进一步提出九五时期和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 A.十四届五中全会 B.十四大 C.十五大 D.十三届四中全会 12.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A.共产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 D.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1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政治的基本目标就是()。 A.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B.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发展民主,健全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4.我国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人民奋斗成果和历史的选择,它们的核心内容都是坚持()。 A.共产党的领导核心 B.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C.四项基本原则 D.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5.在我国经济运行中,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应该是()。 A.计划B.金融 C.市场D.财政 16.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绿色革命,其含义是()。 A.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单位产量 B.抓好育苗,培育单位产量 C.改造沙漠,营造人工牧场 D.采用农作物高产良种 17.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是从()。 A.遵义会议开始 B.党的一大开始

智慧树知到《案说刑法》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案说刑法》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在众多部门法中起保障法作用的是( ) A.宪法 B.民法 C.刑法 D.行政法 答案: 刑法 2、《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属于( ) A.狭义刑法 B.单行刑法 C.附属刑法 D.刑法典 答案: 单行刑法 3、我国现行刑法是() A.1979年刑法 B.1997年刑法 C.2015年刑法 D.1949年刑法 答案: 1997年刑法 4、根据()原则,对于江歌案可以适用我国刑法。 A.属地管辖

B.属人管辖 C.保护管辖 D.普遍管辖 答案: 属人管辖 5、面对司法实践中新问题新情况,目前我国最高立法机关经常使用()的方式作为对刑法必要补充。 A.单行刑法 B.附属刑法 C.特别刑法 D.刑法修正案 答案: 刑法修正案 6、虽然某犯罪案件不是发生在中国领域,且该案犯罪人不是中国公民,侵害的也不是中国国家或者中国公民,但中国对此案仍能行使刑事管辖权,是基于()。 A.属地管辖原则 B.普遍管辖原则 C.保护管辖原则 D.属人管辖原则 答案: 普遍管辖原则 7、在下列描述刑法在法律体系中性质和地位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刑法是子法 B.刑法是强行法 C.刑法是私法 D.刑法是程序法

答案: 刑法是子法,刑法是强行法 8、下列关于刑法基本原则追求的价值目标的说法,正确的是() A.罪刑法定原则追求的是自由 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追求的是公正 C.罪刑法定原则追求的是安全 D.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追求的是平等 答案: 罪刑法定原则追求的是自由,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追求的是公正,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追求的是平等 9、下列哪些情况不属于在我国领域内犯罪()。 A.犯罪行为和犯罪结果均发生在某一外国 B.犯罪行为和犯罪结果分别发生在两个外国 C.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国际公共管理区 D.犯罪行为和结果有一项发生在某一外国内,另一项发生在国际公共管理区 答案: 犯罪行为和犯罪结果均发生在某一外国,犯罪行为和犯罪结果分别发生在两个外国,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国际公共管理区,犯罪行为和结果有一项发生在某一外国内,另一项发生在国际公共管理区 10、下列哪些可以根据属地管辖原则适用我国刑法()。 A.发生在我国领陆上的犯罪行为 B.发生在我国航空器内的犯罪行为 C.发生在我国驻美国大使馆内的犯罪行为 D.发生在我国船舶内的犯罪行为 答案: 发生在我国领陆上的犯罪行为,发生在我国航空器内的犯罪行为,发生在我国驻美国大使馆内的犯罪行为,发生在我国船舶内的犯罪行为 11、对于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我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适用国际条约的相关规定。

法学基础知识汇总

第一节法理学 一、法的概念、特征和本质 1.法的定义 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权利好义务为调整机制,以人的行为及行为关系为调整对象,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价值目标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2.法的特征 (1)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2)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认可和解释,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3)以权利义务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4)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3.法的本质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法体现的是整个统治阶级的意志,而不是统治阶级中个别人或少数人的意志,同时也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简单的相加。 二、法的渊源 法的渊源,也被称为法的形式,是指由一定的有权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表现形式。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主要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一般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等。 (一)法的渊源 1.宪法 作为法的形式,宪法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经由特殊程序制定和修改的,综合性地规定国家、社会和公民生活的根本问题,具有最高法的效力的一种法。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2.法律 法律是由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修改、补充、废止的。根据《立法法》第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3.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是国家行政机关体系中最高的规范性文件。 4.地方性法规 地方性法规,是指法定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和颁布的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实施的规范性文件。 5.自治法规 自治法规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即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人大制定的与民族区域自治有关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包括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但不得违背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不得对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专门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 6.规章 规章通常称行政规章,是国家行政机关依照行政职权所制定、发布的针对某一类事件或

甘肃省兰州市三支一扶招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和农村工作能力测验》其它最新版

甘肃省兰州市三支一扶招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和农村工作能力测 验》其它最新版 (说明:本卷共100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 1. 行政规范性文件()。 A、可以设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事项 B、在特殊情况下,允许设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事项 C、不得设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事项 D、其他【答案】C 2.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答案】A 3. 在我国,有许多城市是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下列城市,哪个是铁路—水运枢纽呢?()A、乌鲁木齐B、武汉C、济南D、北京【答案】B 4. 西方法学家在法律责任的本质问题上形成的影响较大的理论中不包括()。 A、道义责任论 B、社会责任论 C、规范责任论 D、国家责任论【答案】D 5.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 A、艰苦奋斗 B、实事求是 C、独立自主 D、争取外援【答案】C 6. 下列旅游景点不属于北京市的是()。 A、八达岭长城 B、故宫 C、颐和园 D、承德避暑山庄【答案】B 7. 我国传统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形成的原因不包括()。 A、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 B、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C、对外开放的发展 D、认识误区【答案】C 8. 国务院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权国务院对职工退休退职办法进行部分修改和补充的决定所进行的立法是()。 A、行政法的制定 B、职权立法 C、一般授权立法 D、特别授权立法【答案】D 9. 赔偿请求人在国家赔偿请求时效的最后()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赔偿请求时效期间继续计算。A、六个B、十二个C、三个D、两个【答案】A

三支一扶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请将它的代码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1分,共30分。) 1.邓小平围绕()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为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C.和平与发展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 2.正式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并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共同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这是在党的()。 A.十三大 B.十四大 C.十五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3.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是()。 A.生产力水平低,商品经济不发达 B.人口多,劳动者素质不高 C.自然条件差,资源相对短缺 D.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核心是()。

A.教育 B.知识 C.技术 D.人才 5.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效率 B.公平 C.和谐 D.发展 6.鸡蛋一般不能洗了以后存放,是因为()。 A.易被细菌侵入变坏 B.易破 C.易变软 D.会带走鸡蛋中的养分 7.夜晚看星星,会感觉星星一闪一闪的,这是因为()。 A.星星本身的光度出现变化 B.星星所在的距离产生变化 C.大气遮挡透明度是变化的 D.宇宙中的遮挡物变化所致 8.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新建的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其所指的三江源是下列哪三条江河的源头?() A.长江、黄河、澜沧江

B.长江、黄河、珠江 C.长江、黄河、松花江 D.长江、淮河、珠江 9.远程电力传输一般采用50~100万伏的高电压,其主要原因是()。 A.确保远程电力传输的安全 B.减少传输线路上的电能损失 C.节约传输线路上的设备和材料 D.减少雷电对传输线路的破坏 10.在一些嘈杂的场所,经常看到一些用玻璃制作的电话间,其隔音效果很好。这是因为()。 A.声音在玻璃中不能传播 B.电话间内声音传播的介质——空气太少了 C.电话间内打电话者与电话间外人群的声音被玻璃反射了 D.电话间内打电话者与电话间外人群的声音被玻璃吸收了 11.在市场各主体组成的统一体中,()是最大的市场主体。 A.政府 B.居民 C.企业 D.学校 12.2008年12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通过积极地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这体现了国家宏

刑法试题及答案

刑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狭义刑法是指( B ) A.单行刑法 B.刑法典 C.附属刑法 D.实质刑法 2.概括地说,我国刑法任务是( C ) A.惩罚犯罪 B.打击敌人 C.保护法益 D.保护人民 3.一般认为,罪刑法定原则思想基础是( C ) A.三权分立学说 B.心理强制学说 C.民主主义与尊重人权主义 D.自然法思想 4.个人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个人私分( A ) A.属于自然人犯罪 B.属于单位犯罪 C.自然人和单位成立共犯 D.适用双罚制 根据该特征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不以单位犯罪论处情形: (1)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設立单位实施犯罪,按个人犯罪处理. (2)单位設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不以单位犯罪处理. (3)个人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归个人所有,按个人犯罪处理. (4)刑法393条,单位行贿后利益由个人私分,按个人犯罪处理. (5)涉嫌犯罪单位在审判之前或过程中被依法撤销、宣告破产等原因不复存在,追究直接责任者责任. 5.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 D ) A.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减轻处罚 C.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任何损害),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一定不是既遂结果),应

当减轻处罚. 6.我国刑法规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应当按照它犯罪情节( D ) A.减轻处罚 B.免除处罚 C.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处罚 D.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胁从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7.属丁处断一罪是( B ) A.继续犯 B.连续犯 C.想象竞合犯 D.结果加重犯 实质一罪:继续犯、想象竞合犯、结果加重犯;法定一罪(数行为法定为一罪):惯犯、结合犯; 处断一罪(数行为处断为一罪):连续犯、牵连犯、吸收犯 8.在我国刑法中,下列各项中属于主刑是( C ) A.拘留 B.罚金 C.管制 D.劳动教养 9.我国刑法中规定驱逐出境是( D ) A.强迫外国人离开中国国(边)境 B.请求外国人离开中国国(边)境 C.强迫犯罪人离开中国国(边)境 D.强迫犯罪外国人离开中国国(边)境 l0.依照我国刑法规定,自首是指犯罪人( D ) A.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罪行行为 B.被动归案后如实交代自己被指控犯罪事实行为 C.自动投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罪行行为 D.自动投案后如实交代自己罪行及其所知道 它人罪行行为 11.我国刑法规定叛逃罪主体是( D ) A.一般主体 B.国家工作人员 C.司法工作人员 D.国家機关工作人员以及掌握国家秘密其它国家工作人员 12.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劫持航空器罪行为对象是( B ) A.航空器 B.正在使用中或者飞行中航空器 C.正在使用中或者飞行中民用航空器 D.我国航空器

法律基础知识汇总

精品文档,安心下载,放心使用 法律基础知识汇编 宪法 一.宪法的基本原则: (1)人民主权原则;(2)基本人权原则;(3)民主集中制原则;(4)法治原则。 二、新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宪法,此后于1975年、1978年和1982年做了全面修改。1982年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1/5以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 三、国体、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国家政体 1.我国的国体 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经济制度 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3.分配制度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4.国家政体 我国政权组织形式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公民的基本权利(简答): (1)平等权: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政治权利和自由:指公民管理国家事务、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 (3)人身自由权: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4)宗教信仰自由:有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5)社会经济权利:劳动权、休息权、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利、获得物质帮助权。 (6)文化教育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和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7)特定人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婚姻、家庭、老人、儿童受国家保护;保护华侨和侨眷的正当的权利和利益。 6.公民的基本义务(简答): (1)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机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的义务。 (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5)依法纳税的义务。 刑法 1.刑法的基本原则 《刑法》第3条至第5条规定了三项基本原则,即刑罚法定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 2.犯罪的定义及特征: 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违反刑法并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1)犯罪是严重危害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三支一扶”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其它最新版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三支一扶”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其 它最新版 (说明:本卷共100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 1.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经济基础 D、上层建筑【答案】B 2.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答案】B 3. 下列不属于行政处罚的是()。 A、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者的行政拘留 B、环保部门对污染企业做出的罚款处罚 C、工商部门对违法经营企业采取的吊销营业执照处罚 D、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刑事拘留【答案】D 4. 一切犯罪共同侵犯的客体是()。 A、一般客体 B、同类客体 C、直接客体 D、复杂客体【答案】A 5.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效率和公平等关系方面,能够比西方国家做得更好和更有成效。这是因为()。 A、我国既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又允许和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我国既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又允许和鼓励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D、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同四项基本原则结合在一起的【答案】C 6.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公有制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国有经济处于主导地位,绝不是人为的,而是由()决定的。 A、社会主义制度 B、经济规模和经济结构 C、国有经济本身的性质 D、共产党的领导【答案】C 7. 《行政诉讼法》第 55 条规定,人民法院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被告不得以同一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具体行政行为基本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下列哪项内容属该条规定的例外情况?()A、人民法院以具体行政行为主要证据不足为由判决撤销的B、人民法院以具体行政行为适用法律法规错误为

2016年宁夏三支一扶考试试题

2016年宁夏自治区三支一扶大学生招募考试 《公共基础知识》试题(附参考答案) 注意事项 1.本次考试是对考生政治、经济、国情等基础知识的测试,请按要求作答。 2.本试题考试时限为120分钟,满分100分。 3.答题前,考生应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用2B铅笔将准考证号所选项涂黑。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规定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试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允许后,方可离开。 一、单选题(下面题目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内括号内,每题0.8分,共32分) 1.下列哪种情况不可以采用越级行文的方式( C ). A.情况特殊紧急 B.需要检举.控告直接上级机关 C.某市人民政府为适应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需要,拟在原某林场内建一座具

有一定规模的某市植物园,为此,决定向上级机关致文请求批准 D.国家林业局致文某县林业局要求调查该县某处森林发生重大火灾的原因,该县林业局调查清楚后向国家林业局行文报告 2.某中学生在上网查询资料时,发现有人正在利用国际互联网泄漏国家重要的经济情报.他及时将此事报告了有关部门.这名中学生履行了( A ). A.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B.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 C.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D.维护国家荣誉的义务 3.政府机构构成六要素中,属于政府机构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的物质基础是( C ). A.机构设置 B.人员组合 C.行政经费 D.权责体系 4.使人与自然既区别开来又联系起来的基础是( C ). A.地理环境 B.生产资料 C.生产劳动 D.社会意识 5.公务员晋升正科.正处级职务,需分别任副科.副处( B ).

刑法答案

单选题 1.C 解析:犯罪的主观心理状态 本案中护士对婴儿的死亡是既不希望也不放任,因而选项A、B是错误的。由于题中并没有给出护士轻信可以避免危害结果发生的条件,因而不属于过于自信过失。护士甲作为一个专业人员,对其行为的危险性应该能够预见到,但是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到,所以其主观罪过应为疏忽大意的过失。 2.D 解析:刑事责任年龄 根据《刑法》第17条,已满16周岁的人犯盗窃罪才负刑事责任,孙某对其于1997年、1999年实施的盗窃行为不负刑事责任,所以这两部分盗窃数额不计。 3.B 解析:本题涉及不作为。有作为义务的人不作为才构成不作为犯罪,如本案甲因先前行为而有了作为义务;丙无作为义务,而又不与甲有共同犯罪意图,丙不构成犯罪。 4.D 解析:本题考核正当防卫。 A项中,不法侵害人已被制服,意味着不法侵害不可能继续侵害或威胁法益,此时不法侵害已经结束,如果又对不法侵害人实施加害行为的,已经不存在防卫的时间条件,应成立故意犯罪。A项说法正确。 B项中,在财产性违法犯罪的情况下,行为虽然已经既遂,但在现场还来得及挽回损失的,应当认为不法侵害尚未结束,可以实行正当防卫。B项说法正确。 C项中,不法侵害应是人实施的不法侵害。在饲养人唆使其饲养的动物侵害他人的情况下,动物是饲养人进行不法侵害的工具,这种侵害属于不法侵害。如果是动物对人的自发侵害,因为没有行为人实施,所以并不存在不法侵害的问题。C项说法正确。 D项中,不法侵害不限于故意的不法侵害,也存在过失的不法侵害,此时也可以进行正当防卫。D项说法错误。 5.C 解析:甲是单位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侵占本人经管的单位财物,是职务侵占。利用了职务便利,排除侵占和盗窃。甲用欺骗手段应聘不等于直接骗取财物,不是诈骗罪。 6.B 解析:本题考核紧急避险。 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给另一较小的法益造成损害的行为。紧急避险的本质是避免现实危险,保护较大法益。关于权衡权益的大小,一般来说,人身权利大于财产权利,人身权利中的生命权重于其他人身权利。本题中,甲的生命权重于丙的财产权以及身体权,甲为避免乙的追杀,不得已给丙造成损害,属于紧急避险。故排除ACD,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7.C 解析:参见刑法第17(刑事主体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347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规定。 8.B 解析:甲的行为属于刑法上因果关系的错误中的事前故意,所谓事前故意,是指行为人误认为第一个行为已经造成危害结果,出于其他目的实施了第二个行为,但实际上是第二个行为

法律基础知识点大全

法律基础知识点大全 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段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行为规范体系。 共同本质: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基本特征:法是调整人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 规范作用:作为由国家制定的社会规范,法具有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等规范作用。 社会作用: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法与经济 法在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引导作用;促进作用;保障作用;制约作用。 法在规范微观经济行为中的作用:确认经济活动主体的法律地位;调整经济活动中各种关系;解决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纠纷;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法与政治、政策 法受政治制约体现在: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是影响法的

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政治体制的改革也制约法的内容及其发展的变化;政治活动的内容更制约法的内容及其变化。 党的政策指导法制建设的各个环节,社会主义法是实现党的政策的重要手段和形式,同时又对党的政策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法的制定: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一种专门活动,一般也称为法律的立、改、废活动。 立法的指导思想:我国现阶段立法的指导思想,必须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而不能以别的思想为指导,不能离开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 立法的基本原则:立法必须以宪法为依据;立法必须从实际出发;总结实践经验与科学预见相结合;吸收、借鉴历史和国外的经验;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为标准,立足全局,统筹兼顾;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保持法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与及时立、改、废相结合。 法的渊源: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行政规章;国际条约。 法律部门:宪法;行政法;民法;婚姻法;经济法;劳动法;环境法;刑法;诉讼法;军事法。 法律实施包括执法、司法和守法。

三支一扶考试题库

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考试模拟题以读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农业政策实施的方法一般包括:行政方法,经济方法,(A),思想教育方法。 A.科技方法 B.法律方法 C.管理方法 D.责任方法 2.政策一般由三大要素组成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即政策背景, (B),政策手段。 A.政策方向 B.政策目标 C.政策任务 D.政策功能 3.农业法规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关于农业生产经营的(A)的总称。 A.农业行政法规 B.法律文件 C.规范性法律文件 D.法律条文 4.《农业法》规定:“在农村以(D)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振兴农村经济”。 A.私营 B.个体 C.国有 D.社会主义公有制 5.稳定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关键是(D)。 A.提高农业生产力 B.稳定土地承包关系 C.加强集体统一经营 D.保障农户的经营自主权 6.承包人将承包合同转包或转让给第三者的,其条件之一是 (A)。 A.必须经发包人同意 B.必须经乡(镇)人民政府批准

C.必须进行鉴证 D.必须进行公证 7.凡涉及向农民集资(B)。 A.由乡(镇)人民政府规定 B.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集体决定 C.实行自愿原则 D.由村集体组织报方案,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8.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向农业劳动者推广农业技术,除《农业技术推广法》另有规定以外,实行(B)。 A.有偿服务 B.无偿服务 C.根据特殊情况,采取有偿服务 D.以有偿为主,对特殊劳动者无偿 9.劣种子之一是(C)。 A.以非种子冒充种子 B.以此种品种种子冒充他种品种种子 C.因变质不能作种子使用的种子 D.种子种类、品种、产地与标签标注的内容不符的 10.《农业法》规定,农产品批发市场应当制定(A)。 A.交易规则 B.管理制度 C.许可制度 D.调控制度 11.《农业法》规定,具备条件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和其他经济组织可以按照国务院规定经批准取得(B),进行农产品进出口贸易。- A.对外贸易经营权 B.进出口许可证 C.自主权 D.外汇权 12.依据我国《农业法》和有关法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和农业劳动者,应当对农业生产和农田水利等基本建设投入资金和劳动积累,国家应

刑事法律适用问题解答(二)

刑事法律适用问题解答(二) 【法规类别】法制工作综合规定 【发布部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司法文件 刑事法律适用问题解答(二)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问题1]如何区分走私案件中的“货物”与“物品”? 答: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的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属于选择性罪名,由于海关核税部门对入境“货物”和“物品”采用不同的计税方法征收税款(物品的税率一般低于货物的税率),故同一走私对象因定性不同必然导致核定的偷逃税额不一,从而直接影响定罪量刑。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第六十四条的规定,区分二者应当以是否“自用”为标准。即“物品”是指个人运输、携带进出境的行李,邮寄进出境的财物,包括货币、金银等。对于超出自用的合理数量的财物,应当视为“货物”。“自用”,指供旅客或者收件人本人使用或用于馈赠亲友。合理数量,指海关依照旅客或者收件人的情况、旅行目的和居留时间所确定的正常数量。相应地,“货物”系指上述“物品”以外的,行为人用于生产、经营或出租、出售的财物。

[问题2]如何认定走私犯罪单位的自首? 答:认定走私犯罪单位的自首,关键在于把握自首行为是否出于单位的意志以及自首者能否代表单位。司法实践中,一般按以下三种情况分别认定: 1、单位走私犯罪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经授权的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自动投案、如实交代单位走私犯罪事实的,应当认定单位自首,并依法对犯罪单位和其中的自然人给予从宽处罚;如果犯罪单位中有的自然人拒不到案或到案后不如实交代罪行的,对该自然人不能认定为自首。 2、单位走私犯罪中的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先行投案并如实交代罪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到案后亦能供述主要犯罪事实的,可以单位自首论;如果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拒不到案或到案后不如实交代罪行的,只能认定自动投案的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成立自首。 3、没有参与单位犯罪的单位负责人主动投案,参与单位犯罪的有关人员到案后能如实交代单位犯罪事实的,可以单位自首论,并依法对犯罪单位及其中的自然人给予从宽处罚;如果有的自然人拒不到案或到案后不如实交代罪行的,对其不予认定自首。 [问题3]集团(总)公司中不具有法人地位的分支机构、内设职能部门或个人,擅自以集团(总)公司名义实施走私犯罪,为集团(总)公司或者本部门谋取非法利益的,如何确定犯罪主体? 答:依照最高法院有关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