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竣工图绘制要求

关于竣工图绘制要求
关于竣工图绘制要求

铁路建设项目竣工文件中图纸的修改方法

竣工图是对工程实体的真实写照,是工程档案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工程项目建设完成后移交给建设单位的主要凭证材料,各建设项目的工程技术人员要认真编绘,竣工图修改一般采用:

第一:在施工设计图上进行修改(要求用新晒的兰图)。

第二:用施工设计底图复晒成二底图,在二底图上修改。

第三:重新绘制。根据“编制办法”的规定,凡进铁道部档案馆的工程项目的竣工图,一律重新绘制竣工底图,有的工程项目,虽不属进档案馆的范围,但有结构改变、工艺改变、平面位置改变、地下管线、埋设位置的改变等重大改变,或者一张图纸上改动部份超越35%(国家档局的规定),均应重新绘制新图。有的图纸改动虽未超过35%,但修改使图面混乱,分辨不清的个别图纸则需要重新绘制竣工图,如有的图纸在施工中修改不大的都可以在原图上进行修改。图纸修改的依据是设计部门提供的“变更通知单”,既有修改的图纸应将变更设计编号注在图纸上,修改后的图纸应将设计说明改为竣工说明。

以下是竣工图修改总的要求和每一个专业竣工图的修改方法供参考。

(一)绘制和修改施工设计图为竣工图总的要求

1.新绘制的竣工图,其图幅要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

2.竣工图每个专业项目的图纸数量,应不少于设计图规定的数量,(设计变更去消工作量除外),必要时应加绘新增工作量的图纸。

3.竣工图应按工程项目竣工后的实体测绘制。凡不能反映工程实体的数据和图形,可不必绘入竣工图内。

4.变更设计的有关内容,应反映在竣工图上。

5.新绘制的竣工图,其图型、图例要符合铁道部的有关要求。

6.各专业竣工图的图标应标注施工和竣工(统一)两个里程。

7.竣工图应将设计图上说明除有必要保留外,一律改成竣工说明。

8.桥梁等专业竣工图中如部分采用标准图、通用图订正调整,只需在图上标明图号即可,不必附定型图,如整个建筑物、构筑物全部采用定型图者,施工单位应向接收或维修单位提供一套完整的定型图。

9.竣工图能正确反映竣工工程隐蔽部位的处理情况和工程地质、水文情况;对各部建筑尺寸、建筑材料和建筑工程注写明确,做到一目了然。

10.通过竣工图能够详细了解工程全貌及其具体位置,能准确计算出全部工程量,特别是关键部位应附放大样图。严禁编制与实物不符虚假竣工档案、资料。

11.竣工图要求图面整洁、内容准确、图面清晰、反差良好,实体工整(用仿宋体),一律按国家1986年颁布的《简化字总表》书写。竣工图标项目齐全、签署完备,图例符合部颁标准,计量单位符合规范。

以下是各专业竣工图修改的方法:

(二)线路专业

1.线路实施平面竣工图

根据线路竣工测量资料,参考线路平面施工设计图绘制。比例尺按原施工设计图。绘制前应在线路施工设计平面图上将的所有的施工设计里程,统一改为竣工里程(或为取消长短链以后的统一里程)。包括公里标、半公里标、百公尺标、站中心、各种桥梁、涵渠、隧道、明洞、平交道口、曲线始终点、水准基点、线路起讫点。将原来里程代号DK改为K,并将线路路基、排水沟形式的情况如高

填方。深路堑的坡(顶)线的位置等应标在平面图上。或标在排水系统图上。并应将施工中设立的水准基点位置及标高注在图上,如新增加水准基点时,原编号不变,可在原编号后加-1,-2表示。线路平面图上的曲线要素,应根据实测情况的数据绘制。

2.线路实施纵断面竣工图

根据线路平面竣工图的里程和实测标高绘制,比例尺参照原施工设计纵断面图,线路实施纵断面竣工图中的路肩及轨顶标高,应改成竣工后实测的标高。线路实施纵断面竣工图的桥、隧、站、涵、水准基点、道口等的里程也应改为统一里程,站与站的距离也应按统一里程后计算的距离。便于施工里程与竣工里程对照查看,应在线路实施纵断面里程下面设一项竣工后的统一里程,线路平面示意图中的曲线起终点及直线距离均应线路平面竣工图的里程绘制,曲线要素也参照平面图绘制。但线路实施纵断面设计图上的原地面线仍应保留,线路变坡点的里程可以不换算成竣工里程。原设计纵断面上长短链标记,在绘制纵断面竣工图上可抹去。竣工图的水准基点,应按规定设置和编号,并绘于纵断面图上。线路纵断面竣工图应用透明米格纸绘制。

3.线路实施平纵断面竣工缩图

比例尺:线路平面缩图为二十万分之一,平面缩图应在国家测绘局绘制的二十万分之一,平面缩图应在国家测绘局绘制的二十万分之一的地形图上绘制。如无合适比例的地形图,可自绘缩图。平面缩图应将线路经过的主要地形地貌如河流、山川、主要道路、建筑物,经过的村、镇、乡、县名称标在图上,并要标注县、省界、各工程局施工界线,经及100米以上的桥梁、各车站、隧道的位置和里程,线路纵断面缩图,横向也为二十万分之一,纵向一般为千分之一,内容可

参照线路实施纵断面竣工图及线路平面竣工缩图绘制。线路平、纵断面缩图,为便于查阅,不宜按各处施工管辖分段绘制。应以一条线汇总绘制,即向建设单位的指挥部组织绘制。

(三)路基

1.路基横断面竣图

1)按站场和区间土石方分别绘制,横断面的间距,可按设计的横断面间距绘制,必要时可加绘断面。每个路基断面里程,应改为竣工统一里程。路基宽度为实际填筑宽度,加宽后的路基设计边坡,用虚线表示,实际竣工线绘粗实线,设计边坡线与实际边坡线相同时,绘粗实线。特殊处理的路基断面,应如实反映特殊处理的情况。路基横断面竣工时如有改变,其填挖方面积,应按实测面积计算。

2)路基被桥隧建筑物中断处,要注明建物的起讫里程、长度和名称。桥涵及平交(过)道等建筑物的位置,要在相应的横断面注明其建筑物的中心贯通里程、孔跨及名称。

3)出碴马口土石方数量列入正线土石方内,架桥岔线及铺轨作业的土石方列入临时工程的大型临时设施内,绘图时可一并绘于路基横断面图内,数量分开列计。

4)路基侧沟。排水沟应绘于横断面图上,而且沟的第一个断面要绘出详细尺寸或在横断面图间绘制大样图,所有沟底要注明流水标高。

5)路基边坡植草及植树的地段应在横断面图上注明起讫里程。

6)有挡护建筑物的地段,按施工设计(含变更设计)的段落位置及实际情况,分工点在相应的断面上绘制轮廓尺寸图。挡墙、护墙、抗滑桩、锚索桩、应

附竣工正面图。代表断面大样图及文字说明(含反滤层情况、抗滑桩施工记录及地质资料等),原设计的补笆墙、嵌补边坡等也绘于相应的断面上,并注明起讫里程、长度、圬工建筑材料及标号。

7)新绘制的横断面图,比例尺采用1:200,绘制顺序自左至右,由下至上,中桩位置要上下对齐。里程:填挖高度、路肩高程、路基左右侧宽度、土石方分界线及填挖面积等均应标注。使用的图号和图例代号均参照设计图办理。

8)机械填筑路堤在规范或签定意见允许范围内的数量,可计算为工程竣工数量。

2.路基附属工程

1)平交道的土石方可分工点绘制竣工图

2)排水系统包括区间与站场的排水沟、天沟、截水沟、排水槽、急流槽、缓流井、路基侧沟、挡水埝,可分段绘制竣工图。参照用地及排水系统总平面图绘制各种排水工程平面位置,里程(竣工里程)断面及圬工种类,若排水沟远离路基,图上无法显示时,可另行绘制,附平面图之后作为附页,注明与铁路线相应的平面关系。

3)路基加固及防护工程;包括锚索、锚索桩、锚固桩、砂井、渗沟、盲沟,换填和抛填片石、片石垛、边坡支撑渗沟、护坡、护墙等,将设计图按照施工实际情况分工点绘制竣工图。补笆墙、嵌补边坡、铺草籽、植树、自然洞隙处理,以及路堤边坡检查台阶等可分段绘制竣工图。

(四)桥梁竣工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