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理论课案例教学之我见

思想品德理论课案例教学之我见

思想品德理论课案例教学之我见

发表时间:2011-06-20T09:00:54.020Z 来源:《魅力中国》2011年5月上供稿作者:陈颖

[导读] 案例教学作为思想品德理论课教学的一种探索和尝试,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陈颖

(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综合高中河南商丘 476000)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5-0000-01 摘要:案例教学作为思想品德理论课教学的一种探索和尝试,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它有利于实现教学目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

关键词:思想品德理论课案例教学价值

Abstract:Case Teaching of Moral Theory Course as an exploration and attempt to have a positive meaning and value, it is conducive to teaching objectives, help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helping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students, more conducive to linking theory with practical.

Keywords:Theory of Moral Lesson Case Teaching Value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中学校思想品德理论课是高中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如何充分发挥思想品德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实现思想品德理论课的教学目的,是每一位思想品德理论课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近年来,案例教学作为思想品德理论课教学的一种有益探索和尝试,对于发挥思想品德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实现思想品德理论课的教学目的,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一、案例教学有利于实现教学目的

思想品德理论课的教学目的不是让学生简单地背诵现成的概念和理论,而在于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不动摇打下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要实现这样的目的,必须进行教学方法创新。为此,必须彻底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抛弃“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而案例教学在这方面具有其特有的价值。案例不是简单的举例或简单的事例,而是包含某一原理的情节和问题的组合体。每一个案例都围绕某一学科中的某一原理、某一理论。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不仅让学生知道“是什么”,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思考、分析讨论中知道“为什么”,从而“变被动接受”为“主动采纳”,变“要我怎样”为“我要怎样”。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师生共同分析、探讨、争辩、质疑,不仅能够增强理论的说服力,而且还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原理,从而使思想品德理论课教学质量与效果不断提高,更好地发挥思想品德理论课的应有功能,实现教学目的。

二、案例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之母,在思想品德理论课教学中,尤为如此。要改变思想品德理论课教学的现状,除了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要进行改革之外,教学方法改革更具有关键性意义。而案例教学具有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的特点,更加符合教育规律和当代青年特点,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为,从案例的内容看,由于每一个案例的内容都是不同的、新奇的事物,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另外,从信息传递模式看,是一种双向传递模式,通过“讨论案例—发表双方见解—取得共识”等一系列教学环节来实现信息的双向交流,而且教学过程中师生感情融洽,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地位,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这就避免了传统教学的弊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首先,有利于锻炼和培养学生自学思考、语言组织、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案例教学的重点在于讨论和相互交流,学生要想在课堂上完成任务并有较好的表现,必须在课前认真阅读材料,经过思考后形成文字,课堂上的争辩磨练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小论文的撰写提高了写作水平。

其次,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案例教学中,学生通过应用一定的原理,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同时,学生还要参与案例的讨论,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思想品德理论的理解,而且还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通过参与案例教学的一系列环节,使学生开始接受创新意识的熏陶,唤起学生创新的冲动,使他们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去分析案例,去寻找答案,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四、案例教学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理论课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搞好思想品德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原则。要让学生了解实际,并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正确地解决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案例教学法是比较可行的方法,它搭起了理论与实际之间的桥梁。案例教学法能够使教学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出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把学生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拿到课堂上来,把课堂教学与社会现实连为一体,把社会现象如实地展现给学生,为理论联系实际找到了契合点,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理论去认识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参考文献:

[1]王引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初探》[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7).

[2]王阵军,刘英杰.《案例教学法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4).

作者简介:

陈颖,生于1979年5月,女,汉族,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人,中学一级教师,现任教于商丘市睢阳区综合高中。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